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0 17:00:54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1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独立学院;课程建设

20世纪末诞生的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培养了大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律性相对比较差,上网的时间会比较多,而且自主意识较弱,容易受到一些言论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传播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已经影响到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引起独立学院的足够重视。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出自英文“media literacy”,1992年,美国媒体(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作出以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尽管国内外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的认知、选择、使用能力,是运用媒介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并学会熟练运用大众传媒,从而达到方便生活、发展自身的目的。为提高媒介素养而开展的教育称为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媒介通识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等基本知识入手,使得大学生对各种媒介手段的属性、特点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综合分辨能力。

2、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随着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人们不仅仅会接受信息,还要进行信息传播。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人人、QQ等网络平台,随时随地都可以信息。这就要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传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否则了虚假消息,传播了不良信息,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还可能会触犯法律。虽然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媒介管理的法律,但是在《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也有不少相关的规定。在法治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独立学院对学生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大学生做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政治上要对国内外各种媒介信息有清醒的认识,具有政治敏感性,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党性原则等,才能减少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我国独立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除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部分课程有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其他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几乎是空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专业知识指导和专门训练。因此,对于办学时间短、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缺乏的独立学院来说,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一)独立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知识缺乏。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还很初浅,认识也很片面,在面对媒介信息时,往往缺乏分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例如,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利用媒介的能力也比较低,个别学生只是为了娱乐,不能够利用媒介进行研究学习、开发创新;对于媒介信息,大多数人不愿意辨别和分析,进行深入的思考,而是盲目相信甚至传播虚假信息;对媒介道德规范认识不全,甚至对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比较模糊。因此,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可谓是迫在眉睫,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急需培养和提高。

2、独立学院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目前大学中一般只开设媒介素养公共选修课,针对广播新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才开设媒介素养必修课。开设的媒体技术类课程如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只是强调技术的学习,并没有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虽然目前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开设了一些伪媒介素养类课程,但是仍然处于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初级阶段,没有设置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只是依附于其他课程而开设。

媒介素养类课程教师的专业背景多样化,计算机、管理学、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师似乎都可以担任大学媒介素养类课程的任课教师。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没有参加过有关媒介素养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也大都比较随意,一般会以学生是否感兴趣或是教师认为是否重要等为根据来选择授课的内容。

3、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媒体实践锻炼。

近年来,多数大学生对于媒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层面,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体实践,就算是参与也不是很深入,没有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对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操作技能较差,导致对媒介素养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为学生提供媒体实践锻炼的机会,课程设置也大多是理论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很少。

(二)独立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在国家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教育指南,也没有相关教育部门对独立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明确的鼓励和倡导。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和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所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缓慢。

2、在学校层面上,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除了个别学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率先呼吁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其他学校似乎对此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参与。

3、在大学生层面上,大多数学生对媒介素养认识不足,缺少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意识。个别学校即使是开设了媒介素养的相关选修课,学生也不愿意上课。总体而言,大学生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其媒介素养处于自发和被动状态,具有盲目性、浅层次的特点。

三、独立学院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对象特点分析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律性相对较差、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2、处于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很强,愿意去尝试、去实践,希望发展自我、提高能力的阶段;

3、有个性,思维活跃,年轻而有朝气,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4、生活中接触媒介非常频繁,甚至部分学生还对新媒介产生了依赖。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独立学院学生年轻有活力,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术,是与新媒介互动最多的群体,也是受媒介影响最大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很有必要。

(二)课程目标制定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从制定一门公共必修课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来制定媒介素养的课程目标,应该是:

首先,正确认识媒介的功能和特性,使学生能够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分析,避免盲从媒介信息,减少不良媒介信息的影响。

其次,掌握使用媒介的技能,使他们能够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并通过媒介发展自我、便利生活。

最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思辨意识,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和社会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程内容设置

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了解媒介素养的含义以及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

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媒介素养的含义以及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使他们了解目前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使得大学生能够对这种教育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思想认识,产生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课堂内容应包括大众传播学、媒体识读、网络文化学等,使学生能够熟知传播媒介基本术语,能完整、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等。

2.思考媒介信息产生的目的,并学习辩证地理解和批判媒介信息。

所有的媒介都是被人们有目的的创造的,具有自身的规则和意识形态。但是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结构、生活背景、社会地位、年龄等不同,对同一媒介信息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当代大学生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时,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课堂内容中设置网络舆情,对关注度高的、时事政治、最新网络报道等进行评论,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接受、传播信息,传递正能量。

3.掌握媒介的制作技巧并会熟练使用五种或五种以上媒介制作工具(PPT、Word、音频、blog等)

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观念的培养,还要使得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媒介制作技巧,了解和学会媒介的制作过程是媒介素养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课堂内容应包括媒介与生活、媒介营销与策划、科技传播、数字媒介技术与应用、微视频策划与制作等知识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媒介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手段

目前在媒介素养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即使有实践环节,也不能满足需求。根据媒介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手段应当多样化,可以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模拟式以及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也可以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在媒介素养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进而培养大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其次,带领学生平等的、民主的参与到媒介主题讨论活动中,可以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也可以学生之间分组讨论,在争论中学会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组织开展情景剧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对热点事件模拟再现,引起学生对热点事件的特别关注和深入思考,以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对网络传言的真实性进行求证、论证,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去传媒机构如出版社、报社、电视台等实习,让学生按照专业化流程采集、编辑和传播信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五)课程评价系统设计

目前独立学院媒介素养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平时出勤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只有少数学校以论文或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考核办法,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老套的问题。要改变以往仅仅以书面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应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等评价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大学生在此类课堂中的参与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注意客观题目与主观题目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出勤相结合,最终以研究报告或论文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深度普及,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理论基础、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缓慢。在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与媒介机构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营造一种“新媒体教育环境”,实现教学的信息化、个性化、合作化和快捷化。(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2篇

在高校这个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资源密集的环境中,大学生是与网络等新媒体接触最紧密、最广泛的群体。在当前自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环境下,对于媒介的接触、使用、理解和判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完善和补充;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课程内涵,而且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况及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媒介演变和发展兴起的一门新的教学科目,围绕人和媒体两大主体展开研究,旨在帮助青少年了解大众媒介的特征、功能及对人的影响,正确、合理使用媒介,并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抵御不良信息,学会利用媒介服务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都有相应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大致内容包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学者卜卫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终生教育;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一种知识教育、价值教育。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2]。

虽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知人群,对媒介的接触、使用、创造以及理解都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大学生对媒介的掌握和控制程度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所形成的网络媒介素养都是浅层次的、感性的,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消遣,在网络媒介的选择上,以微信、微博、网游等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媒介工具为主,信息数据搜索、网络课程等资源和功能被忽略,因而,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在形成过程之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大学生缺乏积极的媒介态度、健康的媒介行为、批判的媒介思维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大学生道德认知、行为表现等层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进方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媒介环境中呈现的社会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当前社会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比方“小月月”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网络事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决定他们对事件能否理性地思考和网络表达,进而影响到事件的处理,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重构。高校的德育要在传统的以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自身教育体系和内容,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以提高对媒介理解力和媒介使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科目,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批判思维,旨在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了解和理解,学会质疑信息,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并在复杂多变新媒体环境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提升大学生媒介参与的主体地位和道德水平。

第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突出内容的权威性和标准化,在方式上以单一讲授传输为主,进而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3]。大学生对机械、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不会真正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方法和途径,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趣味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网络实践活动的引导,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中建立起反省和抵御机制;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媒体以及创作媒体文本的能力,为高校拓展新媒体德育平台与载体提供受众基础,进一步构建参与式教育的德育模式,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1.构建合理课程模式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课程模式,在大学教育中只是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当前新媒体形式下,要广泛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理论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和选修课[4]。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在课程模式设置上要灵活多样,实施分步发展策略;在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独立开设新媒体、网络媒体的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公选课或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那些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修课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人文社科等课程中。整体思路就是将专业教育课逐步转变为大学基础素质教育课,并依托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师资力量,成立教学研究机构,设计相关的课程,编撰教学教材,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媒介素养课最终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2.创新课程内容

要充分发挥媒介素养课程的德育价值,必须要进一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从专业课教学转变到通识课教学。课程内容要结合大学信息技术、新媒体文字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文化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介绍媒介发展的基本知识及媒介的特征功能,了解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剖析媒介信息传播的规律,帮助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的编码和解码,提高对信息的辨识度;解读媒介与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学会思辨地来分析看待媒介,区分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差别;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媒介文化、受众心理等,使大学生真正建立起正确评价和接受媒介信息的模式,自觉抵制和过滤负面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3篇

【关键词】 媒介 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在信息社会,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介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以网络、手机、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大众传媒已构成了中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媒介素养理论形成于国外,在90年代传入我国,主要在大学传媒专业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近几年,国内有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我校也开设了媒介素养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最终形成学生健康的信息伦理和道德。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源于 1930 年的英国,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制作能力(ability to create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and thoughtfully);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介素养资料索引》中,将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体的方法”。

在国内,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卫在他的论著《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在国内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教育情况,也是我国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等相关概念。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②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 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

综合国内外种种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媒介素养”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描述,但是其大致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媒介素养的含义也不断得到拓展,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媒介批判能力,而应该包括利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说,媒介素养应该是人们对媒介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接触与认识、分析与评价、参与与利用的能力。

二、开展中学生媒介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模仿力。在情感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性格上常常存在双面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控能力较差。

三、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作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 1974 年首先提出,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 年 9 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四、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在我校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有多个单元可以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现举例分析。

1. 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力、分辨力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要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信息,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对媒介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

2.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积极作用,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利用网络、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介,发出学生理性、健康的声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的进步。

五、结论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4篇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5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实施主体 实施途径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界定

媒介素养教育是舶来品,大多数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国内比较多的学者使用媒介素养教育的说法,当然也有其他的称谓。

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说媒介素养研究偏重理论,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这一理论研究的实践化应用,所有媒介素养的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上来。通过此项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

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

从长远看,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不过,就目前的现实来看,社会力量,尤其是其中的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应该成为现阶段的建构主体。就大学而言,处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地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自然得风气之先,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最早、最普及的地方。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的思考

1.依托新闻学院或传播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学成为一门显学,各大高校争相创办新闻传播专业,促使该专业蓬勃发展。2005年,中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而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较多的是新闻传播学者,开展调查的也是新闻传播学院,开设课程的也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年10月1日,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正式开通。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自2000年以来,国内若干机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一些实证调查。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针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4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河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200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内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同年,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多家高校联手对豫鄂赣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调查。

鉴于这种发展情况,应该以新闻学院为依托点,在新闻学院探索形成一套合适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然后推广到其他专业。在具体的操作中,尽管新闻学院开设此课程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内容必然和新闻专业学生不尽相同。比如,对于新闻专业学生而言,新闻业务,即采、写、编、评是其主要内容,占了相当的学识,作为媒介素养内容介绍给学生时,是否也需要这么多学时。

2.媒介素养课程设置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把媒体素养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课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体素养教育从司法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体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体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

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媒体素养的国家,英国到1991年已有1/3的学校实施进阶媒体研究课程,并有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体研究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媒体教育不但成为国定课程的核心之一,也在学校教育及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上获得师生相当程度的认同。而且,英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进入高等学府,成为传播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至此,英国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覆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终生学习的重要内涵,成为正式教育体系中有名有实的教学科目。

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在新西兰,媒介素养教育一般合并在语言课程中讲授。

笔者认为,就所有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采取单独开课和融入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该先从选修课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到校级必修课。对大学而言,教育部的要求是给学生开设尽可能多地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再增加一门选修课对学生是增加了一个选择的对象,是对学生有利的做法。再者,从大学授课内容来看,有些课程已经涉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计算机课程。但是涉及内容不多。再开一门选修课,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

3.寻求社团支持,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学生在大学中的良师不仅仅是老师和同学,还有校园社团,这也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一员。在大学,社团是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重要领域。学生社团非常活跃,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有200个学生社团活跃在大学校园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活动,有些社团其实正在做这些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团的力量,和社团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唤起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充分利用社团的现有条件,培养其能力。

媒介素养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见讲授。但和任何一门课程一样,书本都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为了更好的获取知识,必须要拓宽来源。媒介素养培养也是如此,要加强和社团的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媒介素养,尤其是批判能力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9.

[2]郑保章,柴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新闻记者,2005,(6).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6篇

1、教育对象偏于狭隘。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须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开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课程计划。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3、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

1、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并开发了很多校本特色教材,如上海交通大学自编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教材,着重从媒体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系统讲授。出教材外,还有各类媒介素养教育著作,如张开先生的《媒介素养导论》。各种媒介技能教学程序软件包,电影片,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材外的补充课程资源。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7篇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媒介素养教育在不同国家的开展,可能来自不同的原因和动力。但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媒介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大量时间,并且这种趋势随着卫星广播等新传播技术的出现有增无减。世界上关于媒介素养最早的研究起源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合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当其他国家纷纷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文化的卫道士来研究与推广时,美国尚沉浸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乐园中。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一、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

作为全世界头号传媒内容输出大国,美国这片土地并没有成为最早产生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土壤。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教育学者和家长们普遍发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超出他们的控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才被学者提出。至此,电视普及所造成的普遍忧虑促使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主要力量是各地先后成立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与社团。由于宗教背景、政治气候以及独特的教育体制,“媒介素养”在美国始终是一个多元的、未完全达成共识的概念。而由于种族和宗教的多样性以及教育体制的独特性,在美国设置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难度极大,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同时也参差不齐。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且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1992年,美国首届“媒介素养全国领导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一种获取、分析、评估和以多种形式传播讯息的能力”,与会学者还对媒介素养的根本目标、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因素以及理解原则达成共识,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美国被引用最多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2003年,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界定。媒介素养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21世纪的一种教育取向,它为获得、分析、评价和创作各种形态的讯息提供一个框架,媒介素养为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一种理解,也为民主社会中的公民提供其所必须的质询和自我表达的根本技能。[1]媒介素养中心同时定义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关键问题和五个核心概念,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接受。内容如表1所示。

二、美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

儿童或者说是青少年,由于不够成熟,缺乏经验,相比成年人而言,其认知、情感以及道德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无一例外地将儿童或者是青少年作为媒介教育的主要对象。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落后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但是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独具特色,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进课程教育中。美国对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普遍采用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进课程教育的教学模式。1999年,美国50个州中已有48个州颁布了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程指导准则,比1998年11月之前增加了36个州,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比如得克萨斯州在1999年明确提出将“观念和展示”与“听说读写”一同列为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美国中部地区教育实验室在2001年也将“观念和制造媒介”列入了21世纪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媒介素养教育学者罗伯特·库比和弗兰克·贝克从1999年起对美国K—12[K—12,指的是在美国的公立教育中,从幼儿园的高年级(5—6岁)到高中毕业前的12年级(17—18岁)]教育领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状况的调查统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多融合在语言艺术与传播艺术课程、社会性质的研究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美术与表演艺术课程当中,其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都包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美国媒介素养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解构信息和建构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媒体信息,能够读懂媒体文本,明确媒体的操作实践、流程、机构以及影响的具体构建,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人,而非单纯地对媒介信息进行抗拒。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媒介素养中心提出了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四部曲”。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认知环节、分析环节、沉思环节、行动环节四个步骤来完成对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认知环节即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有效储存这些信息。分析环节即教给学生利用五大核心概念和五大关键问题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技巧来达到更好地理解传媒的目的。譬如传媒讯息是如何生产的?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沉思环节即在接触传媒信息的时候要学会思考传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什么,隐去了什么。譬如看到一则汽车广告——空旷的马路、蔚蓝的天空、疾驰的汽车,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或者质疑:在这些显性的形象背后,广告隐去了哪些形象?为什么隐去?为了谁的利益?最后一个行动环节则是教给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传媒生活,譬如交给学生如何制作传媒产品,并让学生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鉴别,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会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等。[2]

(三)开展针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各地州政府和教育学者开始重视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早在1933年,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就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中学毕业的必修课;2002年,宾夕法尼亚州明确规定:“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通过认证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并通过两小时的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实践考试。”

在美国,针对教师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多样,一方面,由民间力量自发组织的研讨会和工作坊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其中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先驱力量——1989年由伊丽莎白·托曼创立的美国媒介素养中心,为教师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在创立之初就坚信“教育启力”的理论,力求将传媒素养理论的成果转化为可供教师、青年领导人、家长和儿童监护人使用的教育咨询的工具。1997年,媒介素养中心与电视先驱诺曼·费尔顿共同合作开设了一个短期培训课程,这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树立了榜样地位。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些大学开始为教师设置专门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培训和发展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就提供有供教师讨论关于电影和视觉技术问题的工作坊。[3]

另一方面,在大学中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位项目,供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进修学习,是美国开展针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美国,第一个为媒介教育设置硕士学位的大学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在密苏里的韦伯斯特大学传播学院,也设立有媒介素养的本科和硕士学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各地的师资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州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对于全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加拿大相比,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影响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地理原因。[1]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媒介素养教育在地方的、省级的和全国层面上的努力主要也是由教师们所发起和引导的,但是他们与教育机构的官员和学者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而在美国,50个州有着各自独立的教育主管机构,每个州又有上百个地方校董事会,这使得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者们相互隔绝,要形成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显然很难。同时,美国主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组织,大多是民间自发的非营利性机构,处于“教育体制之外”,由于这些机构的参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变得更加复杂化。

三、对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所谓“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把传统科目里可以与媒介素养教育契合的知识点找出来,在教授传统科目的时候也教给学生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4]

现阶段在我国,媒介素养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只能以一种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中。作者认为,目前在中小学的课程教育中,可以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以教材知识为主、媒介素养理念为辅,变传统的重传授轻参与为传授和参与并重,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这方面,国内一些教育实践者已经实施了行之有效的融入式教育。如有些小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课中《flash中图层的使用》一课,改变为《当个小导演——flas制作》的实验课,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学会flash中图层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运用所给素材制作简单的flas来感受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媒介传达的信息。[5]

(二)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我们在肯定美国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由于美国缺乏全国性的文化组织和教育机构以推进媒介教育,美国的师资教育力量十分薄弱,质量也参差不齐。许多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主要由以前的媒介从业者或是缺乏专业技能或没有从业经验的教师讲授,这样难免会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培训和实践被教师认为是影响普遍和有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障碍。[1]几所学校的调研结果表明,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同样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是要培训出一批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三)政府介入与学校联合。美国州政府控制而非联邦政府控制的教育体制使得美国缺乏统一的媒介教育标准,民间组织标准很难取代国家行为。由于课程体系的差异,各地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很难进行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媒介素养教育处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与美国独特的教育体制不同,我国的教育体制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因此,在我国建立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难度不大。只有建立由政府主导、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形成统一认知和引导、全国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正规化的发展。

四、结 语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和方法,是摆在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刘艳梅,秦学智.传媒素养教育:美国传媒素养中心的经验[A].彭少健,王天德.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耿益群.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4]卢晗冀.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实践研究[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5]刘晓烨.信息技术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实验研究[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8篇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介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和他所生产的信息产品正无处不在的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作为媒介社会最为庞大的一个受众群体的大学生,在媒介的使用中表现的积极而主动。他们震惊于媒介丰富的内容,折服于媒介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积极的接触媒介,频繁的使用媒介,毫无防备的接受着来自媒介的各种影响。在帮助自己获取生活资讯,丰富知识体系,实现自由表达权,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同时,由于缺乏对媒介的必要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他们受到了来自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沉溺于虚拟的媒介世界而迷失自己,面对过量信息时的出手足无措,传播虚假信息危害社会的正常秩序而受到法律的惩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后备力量,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的构建者,如何正确的认识媒介,如何正确的面对媒介,如何正确的使用媒介,让媒介真正成为方便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利器,就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而这一必修课的内容就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自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的概念由英国学者提出至今,媒介素养逐步发展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学者和机构在对媒介素养的内容不断地研究、创新的过程中,提出了各自对于媒介素养的不同理解。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提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全国通用教科书中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媒体、使用媒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媒体特性、媒体传播技巧和媒体传播效果的手段。1992年美国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则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我们认为媒介素养应当是指人们正确的认识媒介和媒介组织,掌握分析和辨别媒介信息的基本能力,掌握利用媒介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技能,并且能够在合理使用媒介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的素养。作为信息社会公民必需的素质之一,媒介素养不是一种天赋,必须经过学习来获取。而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社会通过系统的媒介知识教育,实用的媒介使用技能的传授两方面的完善来全面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专业素质教育。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环境,是向大学生教授文化知识,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内已经组织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经过三年的实践,先后开发了12门涉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涵盖了现阶段所有的媒介形式,课程内容既有介绍不同媒介的基本概念、特点的,也有介绍媒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内容,还包括如何去防范的技能,基本上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②但是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除去给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相关课程,没有任何面对全体大学生设置的涉及传播媒介介绍的课程,更不用说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了。

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具有直接的作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应对信息社会的影响时必须掌握的技能;其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是高校完善素质教育体系,真正践行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级人才理念的最佳路径;第三,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现当下起到优化传播环境的作用,就长远而言有利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长远发展;最后,通过提升国家未来发展主力军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更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因此,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打造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

1、建立媒介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教育中直接开设媒介素质教育的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最直接也是最科学的方法。而媒介素养教育要想取得有效的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媒介素养一门基础课程来实现,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一个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开展的是入学教育,主要向学生介绍大学教育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最初的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就应当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予以介绍。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首先应当包括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传播学作为介绍媒介的历史和发展,介绍各类媒介概念、特点、功能等媒介基本常识的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对媒介进行细致分析中,能够帮学生尽快建立起对媒介的基本印象来。其次,媒介素养的专业课程也不可或缺,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知识以及使用传播媒介时需要掌握的各种技巧。最后,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可以开设专门介绍新媒体的课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媒介素养的最新内容,体现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性。

2、借助校园媒体,实现媒介素质教育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文化的集结地,有着丰富的媒介资源。学校的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台、电视台、学校的校报校刊、各个院系的自办报纸和刊物、校园网络等传播媒体虽然影响范围有限,且往往规模较小。但是依靠他们与大学生的贴近性以及接触频率高的优势,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这些宣传工具,介绍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帮助学生建立媒介素养的意识,强化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简单地理论教育,还需要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校园媒体的传播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了解媒介的运作流程,学习如何开展有效的媒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活动,体会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形成正确对待媒介的意识,进而懂得合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的发展。

3、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提高媒介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实践科技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媒介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的要求也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熟练使用媒介,可以有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教师教学改革[2]。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通过各种媒介辅助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应用各种媒介,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学习利用媒介工具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包括中小学生在内,新媒介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处在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辨别劣质信息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媒介中传递出的错误价值观误导。正如詹姆斯波特所说:“当人们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时,不知道如何抵御媒介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才能自主应用媒介。”[3]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水平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的提高,是完善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保护学生避免受到媒介劣质信息的影响。正确对待学生使用新媒介,加强对学生使用过程的科学引导,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及正确使用媒介的技巧。最后,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满足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和相关研究开始较晚,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较关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并达到与大学阶段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对于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青少年是新媒体消费群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娱乐、获取信息,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抵抗不了娱乐的诱惑影响正常的学习,是需要给与科学的指导的重要时期[4]。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小”开始,教育系统应将媒介素养的中心工作向中小学倾斜,形成连续教育体系。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具备高层次的媒介素养,以发挥各种媒介在教育实践上的积极作用,帮助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影响的中小学生培养媒介素养能力。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且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欠缺

这主要是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导致的。相比中国,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开展较早,也做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因此,他们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媒介素养培训和教育水平较高,针对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模式和教育体系[5]。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普及且开设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大多数教师极少接受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化的课程,年轻教师虽然缺乏专业课程的学习,但高校普遍注重媒介应用并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用媒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毕业1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6]。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欠缺在农村地区更加严重,部分原因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供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及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

(二)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

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但是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并未普及。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达76%的中小学教师仍然对“媒介素养”概念很陌生,虽然课堂活动会使用媒介丰富上课形式,只有24%的中小学教师对“媒介素养”有相关积累,其中还存在忽视和弱化了对媒介的学习与咨询功能的利用的问题。虽然是否了解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媒介功能的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是否具有媒介素养,媒介在不知不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却又不易被人们察觉,这种对媒介影响力的错误认知会影响教师对面对学生媒介环境有错误的判断,轻视了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忽略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此外还面临着这种矛盾,中小学教师普遍同意需要制定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没有主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的意识。教师的错误认知还包括媒介的娱乐性高于教育性,对于学生接触媒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利用媒体协助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意识显然是不够的。

(三)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媒介和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方面做得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如利用媒介的指导和辨别劣质信息能力的培养。面对新媒体的数量众多,质量不齐的信息,当很多学生好奇和无知,许多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无奈”,这将导致学生受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当发现学生浏览不恰当信息时,只是单纯的制止、阻拦和批评,一味的“屏障”式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反而使学生更加“好奇”,继续为之。教师应用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于课程教学,也应与学生分享识别信息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放松娱乐,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让媒介成为辅助自已学习的工具,抵制不良影响。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对策

鉴于有关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上述问题,以下策略可以采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

(一)完善中小学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我国媒介素养问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持续进行。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后续师资力量即各师范院校的在校生群体,在高校课程中能够受到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训练。这也需要高校联合专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论研究和持续丰富课程内容,为在校生创造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师专业能力课程学习资源。同时总结经验,突出课程重点,注重课程与实践问题的对接,支持全面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7]。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对在职教师的继续培养,在职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使用媒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是有意义的。媒介随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随之持续变革,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自发性、主动性学习相关技能知识,自觉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针对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引起重视,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给予相关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媒介素养认识程度低给课程开展和学生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参考专家意见和教师的实践经验,制定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课程。发挥学校相关领导的带头作用带动教师,将持续学习、积极进取贯彻实施,激励教师的自发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另外,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课程的开发、设置和教育工作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目标是能够普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及能力,对于课程教育的结果的评价体系也应健全,有利于促进学习进度与效果,使课程发挥作用,提升全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