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0 17:00:54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制度障碍;融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207-02

1 引 言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个体工商业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同胞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等。只有正确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才能依据其特点制定出满足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需的法律保障机制,它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机制建设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形成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在建设上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其中法律保障机制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从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2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法律机制的制约

尽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在某些具体的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缺陷,这些制度上的缺陷会直接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税法上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差别待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法机制中,非公有制经济常常无法享受到与公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各种税收上面的优惠,而且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也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这种差别化的待遇直接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税负的不公平。例如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方面,这种税负上的不公平机制必将影响未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金融立法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支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如果离开了金融方面的有效支持,经济是不可能正常发展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现有金融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率。这样才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制度环境。

3 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保障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制建设是符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要求。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机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形式,它能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和制度环境。因此,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税收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有力手段,也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税法部门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必须要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这样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所谓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就是有利于减轻其企业发展的负担,并能促进其企业的发展。税法部门应该要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科学合理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并且让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公平的税收待遇。此外,税收部门应该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加强对税收监管的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扩大税收的来源,降低税收比率,从而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是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应该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机制。金融机制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机制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如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一直都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解决,必定会使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在未来无法实现突破性和持续性地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要转变观念,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其重要的服务对象,考虑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需求,改革我国现有的金融机制,构建出与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加强自身的直接融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各种合法途径积极地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才能真正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方面的问题,也才能真正有效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金融方面的保障。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2篇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认真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__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状况总的是比较好的。他们普遍认识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好时期,大部分人在实践中还体会到,企业能发展,走上致富路,主要还是靠党的政策好,因此大多数人都感谢党的英明领导,拥护党的好政策,思想都比较积极健康向上,主要有以下表现。

由于非公经济人士结构较为复杂,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参差不齐,因此,在少数非公经济人士中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并把它放在了发挥工商联五项职能作用的首要位置。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如何深入有效的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如下思考: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__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__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要坚持把“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二十字方针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把“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秀建设者队伍”作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宣传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要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教育培养,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素质。要组织各非公企业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定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积极引导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全面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全面学习和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内涵,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思路中解放出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确把握综合价值取向,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其中的优秀分子适时地推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在政治上给予关心,调动积极性。要按照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教育培训规划,统筹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培训工作。要适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个性化、差异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培训内容,编写培训教材,开设特色课程。要创新培训理念和方式,坚持教学相长、学教互动。要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对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和执委、常委进行轮训,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健全制度,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综合评价机制的作用。坚持和完善由统战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综合评价的制度,在政治安排、扶持优惠等方面合理有效运用评价结果,从而形成

对非公经济人士全方位、强有力、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针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有的放失地设置培训内容,开设特色课程,丰富形式,提高层次。培训要结合非公经济人士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灵活设置培训的时间和方式,确保他们坐得下、听得进、学得牢、有成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教育培训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三是建立与部门合作机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牵涉党、政、群各个系统。工商联在全面贯彻落实“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下,建立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合作机制。组织、宣传、文化、工青妇等部门应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和投身于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工商、环保、安全生产、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对非公经济企业进行业务管理指导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管理职能,进行法律、社会责任、社会义务方面的教育,寓思想政治工作寓业务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主动服务,切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凝聚力。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同关心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他们的生产活动贴紧,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一是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帮助了解他们在发展生产、参政议政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积极协调有关方面解决。通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和政府及职能部门与他们的关系,逐步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政策、市场、技术、商品等信息,使他们耳聪目明,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管理、法律、融资、咨询等服务,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发展生产、搞好经营,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他们的经营活动之中;三是做好沟通工作,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尤其是通过宣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代表人物先进事迹,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影响,塑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新形象,逐步创造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氛围。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呼企业之声,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热情、最好的效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选好代表人士,加大政治安排工作力度。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在政治上必然有所要求,以求得社会地位和公平的环境。因此,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相应的政治待遇,拓宽其参政议政的渠道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其代表人士的影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整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鉴于此,根据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和热心工商联工作的标准,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政治安排工作。要培养、选拔、造就一支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领导,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代表人士队伍,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等组织中有一定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增加比例,加大政治安排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充分展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影响、在荣誉上有体现,鼓励、支持、激发、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六)努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为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切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凡是条件具备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按规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具体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关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借助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政治保证和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组织。一方面要灵活设置党的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要按照“积极稳妥,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非公经济企业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另一方面理顺隶属关系。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情况,我们坚持从“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出发,分门别类,及时理顺隶属关系。二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开展党务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领域,各企业的党组织在继承传统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必须依据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管理的特殊性不断开拓创新,寻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结合点、切入点,整体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水平。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3篇

一、非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历来‘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冲突。其结果就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保证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这种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亦即社会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使得任何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劳动也就成了衡量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所以,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吸纳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成就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剥削的社会主义,是实行全社会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这是马恩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设想。严格说来,经典社会主义只是关于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安扫^由于他们“不是设计未来的大厦”,则鲜少论及。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必然是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先进、社会更加和谐。

在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中,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经典社会主义没有为非公有制经 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预留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具体的所有制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特殊而不是一般的意义上来讨论所有制问题。他们重点研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所有制是这样,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也是这样。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究竟是什么样子,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都是仅仅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而拒绝设计任何具体细节。这一点对于我们分析所有制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既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空洞地谈论所有制(比如撇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认识其基本经济制度),更不能想当然地设计所有制结构(比如所有制问题上时‘升级竞赛”)。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传统社会主义

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自然会与马恩的设想有很大不同。然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照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结论而忽略了其立论的基础。为了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而大加挞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尽管也有列宁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退却,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但就其本意而言确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列宁去世后,对于如何对待新经济政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内争论的问题。斯大林在经过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短暂肯定后,即于1929年底,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上,要建成社会主义,就必须彻底清除私有制经济。从此,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国有化运动确立了国有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农业的全盘集体化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农业集体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前苏联逐渐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认为前者是比后者更为高级、更为先进、距离共产主义更近的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低水平的按劳分配。脱离贫穷落后的本国国情、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自然会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当然也会营养不良。

在中国,对于私有经济在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过清醒和谨慎的认识,甚至在建国初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就要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从而使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社会)的正确主张没有能够实现。与此相反,在紧接着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严重背离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仅仅在不到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留下了“过急、过快、过粗”的后遗症。自此而后,为了建设“最纯洁最完美的社会主义”,就更是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必须不断地加以铲除。在实践上,漠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客观要求,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大搞“穷过渡”和所有制形式的“升级竞赛”,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的公有制模式。这样的公有制一统天下、国有制占绝对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消失的所有制结构,不能不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马恩的设想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失去了在社会主义下存在的理由;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中,非公有制经济是异己因素必须要加以消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两者不同。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大失误,在于对贫穷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所有制结构这个“基本问题”,亦即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关系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下,在消灭了私有制后又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就历史起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历史起点的,而改革开放首先又是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序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催生了一大批积极 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活动的专业户、重点户,他们在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上,从改革开放初期主次分明的“有益补充论”演进到并肩而立的“共同发展论”;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上,由“允许存在论”发展到两个“毫不动摇论”。正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逐渐提高和政策上的不断完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竞相发展,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不过,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政治要求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等问题,伴随着对这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我们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逻辑起点看,正是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根本特色或曰底色,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派生特色。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来说,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着存在并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就有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它催生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于是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使得部分人可以获取财产收入,于是有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努力代表、维护和增进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注意兼顾和尊重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的就业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由于外资的大量引进,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更加复杂,这也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文化事业和意识形态领域,既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在社会建设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事实上走过了一条重资本、轻劳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由此带来了劳资矛盾加剧、资源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所有制结构又是处于经济基础中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所以,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并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涂抹上了自己独有的亮丽色彩。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这一判断,可能会面临一个理论问题的诘问和三种不同观点的论争。

理论诘问是,如果说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那么,怎样理解“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这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这不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吗?

这一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解答。首先,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彻头彻尾的、一以贯之的生产力标准观。经典马克思主义在评价任何一个阶级或利益集团、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及其兴替过程的时候,都是从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着眼的。无论是对血腥奴隶制替代原始社会时对奴隶制度的热情讴歌,还是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充分肯定,无不是因为这个阶级或这种制度曾经在其进步时期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们所作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结论,绝不仅仅是因为资本的罪恶太过深重,也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更不是他们对所有制形式有什么个人偏好,而是生产力的革命性所要求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曾一语中的。他认为毛泽东的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私有制是一切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但这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认为,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发展仍不充分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不会是永恒的存在,它必定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私有制的消亡,需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社会关系条件。只有当这样的条件出现的时候,共产党人才能顺势而为,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到来“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我们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在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尚不具备时,采用超经济手段一厢情愿地消灭私有经济,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初衷,也不可能实现巩固社会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已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没有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而且仍有容纳生产力进步的广大空间。所以,在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仍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当然是和经典社会主义迥然不同的根本特色。再次,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今天存在并蓬勃发展着的非公有制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私有经济已经有了重要区别。后者作为旧社会的遗迹,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尚未解决之时,是社会主义的对立力量。而前者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完全巩固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依靠党的政策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力方面军,其从业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与该社会存在的各种经济成分是相互规定的。社会主义社会规定了存在其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则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独有特色。既如此,共产党人要消灭的私有制当然就不会是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的问题,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不同观点。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应该说,这三种观点都在努力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三个理论也确实都是“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处理失当的地方。但细究之,他们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我们想事情、干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说,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的认识,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毕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借以凭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使我们能够客观冷静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它本身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已经出发、立足点也不意味着已经迈步一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预留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理论和体制创新。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了蕴积在中国社会中的巨大经济能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后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天然地要求把市场经济作为它存在和发展的广阔天地,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理解了前者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后者。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比市场经济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色。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4篇

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个基本任务,认真履行职能,扎实开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服务发展主题鲜明。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积极协调和推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银企对接、融资担保、维权服务等工作,服务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1%非公有制经济日益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和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二是参政议政富有成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反映民营企业家的意见,提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提案建议,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等一批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思想教育不断创新。坚持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召开执委会、常委会、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研讨、联谊交流、走访慰问等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意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四是光彩事业整体推进。大力弘扬“光彩精神”宣传先进事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全市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达到1800多人,实施光彩事业项目28个,总投资1.85亿元;捐资办学2700多万元,新建光彩学校11所;向社会公益事业和抗震救灾捐款2100多万元。五是非公党建得到加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培养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新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161个,累计达到725个,组建率16.35%新发展党员188名,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09名,党组织和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

市步入了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转型的关键阶段。跨越发展,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白银”为主题,明确了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保障,深入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精心打造国家高新开发区,着力构建白银工业集中区,努力把白银建设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市、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甘肃中部生态屏障和繁荣文明幸福城市。

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第一要务,基于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落实,赶超跨越。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融合联动中推动跨越发展,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跨越发展中强化中心功能。

按照轴线延伸、板块聚集、增容扩区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一个工业集中区”即以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构建包括银东、银西、刘川、平川、正路,总规划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白银工业集中区空间格局。这个框架内形成和新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局面。争取到十二五”末,一区六园”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以上,十三五”末达到3000亿元以上,实现总量的快速扩张。

打造刘白高速经济带、沿黄经济带、省道201线景泰至新区经济带,集中打造“三条优势经济带”即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形成生产力布局优势区域。

即生产力布局规划、白银工业集中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完善搞好“四项规划”.特别要注重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科学的规划体系。

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改造为重点的循环经济项目,突出抓好“六类项目”即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的工业经济项目,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项目,以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完善公共服务、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的民生项目。

需要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也离不开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全力支持。下面,就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未来五年,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也是加快转型和富民强市的关键期。客观审视我市的发展现状,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仍然是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加快发展。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打造白银工业集中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必须紧紧依靠包括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奋斗。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发展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增长点。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有利于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热情调动起来,有利于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有利于把民间资本的潜力挖掘出来,引导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催生一批有活力的非公有制企业,为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供强劲动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非公有制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0户,5000万元到1亿元的26户,亿元以上的22户。但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都还存在不小差距,全市非公经济占比为41%比全国低近20个百分点,和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总量不大、规模较小、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中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的企业数量较多,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加重视解决好影响和制约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商会组织,发挥好各级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的活力,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富裕群众,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我市实际看,目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为6万人左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员8.5万人,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接近1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但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员工待遇低、劳资纠纷比较突出等问题。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充分了解、及时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有效维护他合法权益,协调、化解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各阶层关系和谐。

二、明确职能定位。

工商联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环境,工作范围、对象、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观点、政策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联的性质、基本特征、工作对象、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职能作用等重大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对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责任分工。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做好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团结是根本目标,教育是重要职责,引导是基本方法,服务是感情纽带。各级工商联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更加自觉地履行好职责,推动白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着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省委提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摆在各级工商联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上推进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对于工商联来说,企业的困难,就是工作的重点和服务的方向。要着眼于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工作机制,维护合法权益,及时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帮助党和政府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诉求,努力协调有关部门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项目、融资、技术、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要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市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规定,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出让产权等途径,进一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实现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要激励民间投资,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为银行放贷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跻身高、精、尖、新领域。要注重引导和推动非公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开展科技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发挥工商联联系广泛的优势,拓展与全国工商界、发达地区的多层次合作渠道,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教育培养一支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要加强教育培训,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世界眼光,确立战略思维,培养博怀,提升能力素质。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博修商道,树立诚信为本、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理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敢为人先、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开放大度的企业家形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发展壮大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靠诚信赢得市场,靠诚信树立品牌,靠诚信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纳税。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要不断扩大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覆盖面,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条件,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工商联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组织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要准确把握履行职能与促进跨越发展的结合点,多谋发展之道,多建创新之言,多献务实之策。重点围绕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构建两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认真选题,广泛调研,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依据。要准确了解情况,及时、全面、深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愿和诉求,协助党委、政府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协助党委及相关部门,搞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同时,要支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是工商联组织的延伸和工作的拓展。各级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聚集、商业组织活跃的行业和地区,依照适度竞争原则,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行业商会发展;新兴产业领域鼓励一批具有业内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组建商会组织;同业企业较集中、产业特色较明显和行业特色较突出的地区,扶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商会组建工作。要加强对商会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和推动商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依照章程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走中国特色的商会发展道路。

五要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方代表一道,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共同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促进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解决就业困难,缓解就业压力。要与工会一道组织开展好“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活动,教育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尊重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建立和规范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好员工在健康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和人格尊严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努力实现和谐发展。

六要推进光彩事业深入发展。光彩事业是新时期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响应党的号召率先致富的实践者,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都要知恩感恩。企业家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还要讲社会责任。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投身光彩事业作为履行责任、回馈社会的自觉追求,作为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载体,开拓光彩事业,树立光彩形象,成就光彩人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发扬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加快企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力弘扬光彩精神,着眼富民惠民把握功能定位,着眼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优化项目布局,秉持和谐理念提升价值功效,有效整合力量扩大规模效应,深化回报社会的具体实践,丰富帮困济贫的形式,创建参与公益事业的载体,拓宽促进民生改善的渠道,努力使光彩项目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光彩活动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光彩队伍涌现更多的先进人物,帮助、带动广大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馈人民的人生理想。

三、坚持齐抓共管。

一要加强党委对工商联工作的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培养,把非公有制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努力打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开拓精神的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工商联党组主要负责人列席党委重要会议”要求,发挥工商联党组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各级统战部门要经常研究工商联和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协助党委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各项措施,支持工商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宣传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典型和优秀企业家,让那些为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努力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5篇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和团结凝聚职工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从这一认识出发,**工商系统在开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中,力求正确理解、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提出非公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要发挥教育、协调、促进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党的建设与经济共同发展。

一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定位,营造“五个亮点”。即: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思维,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群众组织的领导者、各方合法权益的协调者。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的建设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接合点;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非公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的切入点;把做好业主和员工的团结纽带工作作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把坚持非公企业的开办与党建工作同步规划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高起点。

二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地位、发挥作用的指导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即:对党组织活动和职责坚持硬性规定与软性诱导相结合,以软性诱导为主;对企业的影响坚持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相结合,以间接手段为主;坚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地位、作用发挥与党的整体利益至上相结合,以党的整体利益为主。

三要明晰思路强化作用,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相互促进,息息相关的。党建工作应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把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到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上来,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领导并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协调劳资关系,既保护业主正当的合法的权益,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劳资双赢。

二、体现特征,健全制度,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方法。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摆脱传统党建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1、切合实际,体现特征。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在数量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占多数;二是在运作机制上市场化特征鲜明;三是个私企业党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针对以上特点,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提出了“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注重正确处理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着重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如,在私营企业党员中开展“我是企业一员”活动,增强了私企党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党员的创业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共赢局面,社会效果显著。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美各项组织制度和活动制度,注重规范建设,是引导其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如建瓯市工商局个协支部和建州支部党组织建立后,该局党总支着重从建立党组织制度入手,先后制定了党总支书记职责、党总支主要职责任务、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各支部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工作制度。实践证明,个私经济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党组织的工作质量,使个体经济党的建设逐步向规范化轨道迈进,促进了个体经济党建水平的提高。

3、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是通过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五个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本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组织宣讲团、报告团、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形成良好的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舆论氛围。工商系统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为契机,结合中央和省、市委及市直机关党工委长效机制文件精神,要求工商系统的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主动热诚地帮助个私经营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在广大个私经营者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带动个私企业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同时,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结合,在个私企业党员中开展“党员放心店”活动、“党员示范摊点”活动,组织党员上街义务劳动,开展便民活动,通过党员带头表率作用,在全社会个私经营者中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对个私企业党员先进典型,我们及时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延平区夏道镇一位党员个体户主动销毁店内假冒伪劣商品,带动全镇个体经营者纷纷向社会作出承诺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

三、破解难题,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有效途径

首先,重视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党员数量的扩张,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要素“瓶颈”。在方式途径上,一是双向选择“输”。依托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培训和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劳动者,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双向选择,有组织、有计划地向非公有制企业输送一批合格的党员职工。尤其是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较少、规模又较大的企业,必须通过引导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来招收党员员工。二是提前介入“培”。企业所在地或主管部门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系员或其他方式提前介入,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技术骨干为重点,及时把企业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三是亮明身份“转”。结合《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查验工作,在企业职工中广泛开展“亮身份、转关系”活动,为企业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

其次,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工作力度。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提高党组织组建率、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大选派数量、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指导管理,切实提高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的水平。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选派的原则,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形式,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组织推荐等方式,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和退休干部党员中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要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对选派的指导员要建立档案,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考核。

第三,注重强化企业主的思想引导。通过疏通思想障碍,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动力“阻塞”。一方面,理直气壮宣传执政条件下党的主张和政策,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方法,另一方面,建立地方党委领导联系和定期约谈教育制度,帮助业主思想转化提高。同时,进一步健全关怀服务机制,及时帮助业主排忧解难,真诚服务,以此引导和感化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第四,分层次搞好非公企业员工教育。人们处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必须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员工教育,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区别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是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要利用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方式,着力提高企业主的政策水平,使其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而且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让其更好地支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通过组织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参观学习、表彰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家等方式,加强党组织与企业主、企业主自身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迪的目的。二是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教育。要努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适时组织他们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必备的新知识、新理论,并在具体工作中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和舞台。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非公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思想素质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法治意识、诚信理念、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先进,带动后进,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员工自觉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落实目标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经委、工商、税务、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劳动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私营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党政共抓、群团配合、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局面。要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二要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运作和管理体制。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具有一定的分散性、流动性和复杂性,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员管理,是摆在全体党的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党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的路子,努力做到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各系统开展的党建工作三级联创工作,正在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三要进一步加强个私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个私企业党员生产经营任务重,如果按照国家机关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开展活动,显然难以做到。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活动要以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为前提,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生活。如开展党员电教工作,一般是安排在下午,这对于企业党员来说,按时参加有较大困难,组织部门在安排电教活动时可对个私企业党员的电教活动作特殊安排,以便其参加。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6篇

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之一:党组织的建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党组织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措施还不够得力,党组织组建工作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

问题之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决定了党组织组建工作存在一定困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非公企业有别于国有、集体企业,它的财产具有私有性,员工具有“雇佣”性,业主对企业领导有绝对的权威。因此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业主的认同。由于部分业主对组建党组织工作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导致这些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问题之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的不稳定性,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党组织组建工作。非公有制企业从业党员流动性大,数量不固定,党组织不够稳定。就我市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小企业为主,占以上。由于企业规模小,党员数量少,地域分布广,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组建后得不到巩固。

问题之四党员数量较少,比例偏低,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覆盖面不广。虽然少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组建党组织,导致覆盖面无法扩大。另外,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偏少,与员工数量相比比例偏低,致使党组织的影响力和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问题之五受客观因素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人选缺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来自社会的四面八方,由于党员人数少有的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在他们当中选拔党性强、熟悉党务工作、有一定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难题。

问题之六隶属关系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隶属关系主要采取属地管理的办法,但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尤其是尚无党员的企业)党建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还不够健全,党委工作部门工作力量薄弱,职责不明,个别地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党的建设存在多头管理现象,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党的建设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二、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通过近几年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当前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要把组织建设放在第一位,作为首要任务和突出重点来抓。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必须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出发,既要坚持原则,理直气壮,又要讲求方法,稳步推进。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严格把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的建设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遵循和中央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总的要求是: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具备名以上正式党员。根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在党员人数方面,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正式党员不得少于人。从目前现状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都不是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中的党员不足人,且党员流动性很大。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党员人数方面的规定。

二是经营状况比较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存在着生生灭灭、关关停停等实际问题,如果在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组建党的组织,就很难保证党组织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企业党组织有所作为,相反可能会带来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影响。

三是党员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岗位。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建立党组织的目的乃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如果党员自身的工作岗位就不稳定,甚至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下岗、失业,就很难在职工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很难发挥共产党员的应有作用,势必影响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四是需要企业主的支持和认同。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主体和完全自主的利益主体,他在企业运作经营中享有完全的领导权威。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某项工作,离开业主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业主对党建工作不支持或存有戒心,而勉强组建党组织,则很难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五是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设立。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与在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一样,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符合建党条件的企业设立党组织,需先将企业中党员的组织关系从原单位党组织转入负责党组织筹建的上级党组织,然后由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请,经过区县或相当于县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组织成立后,企业党员组织关系随即转入,再按《》的规定,召开党员大会,正式选举组成党组织委员会。

.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置的有效途径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依据规定,合理设置党组织。要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资本构成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要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要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党员人数,确定组建方式。要本着积极主动,坚持标准和质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分别情况,分类排队把组建党组织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突出重点。要认真分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构成、经营规模和党建工作基础。重点应抓好职工人数在名以上或注册资本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已有正式党员名以上的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二是灵活组建。应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分杂、行业广、分布散等特点,实行分类指导,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依托组建、临时组建等多种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组建工作中,切忌生搬硬套和急于求成,不能层层压指标、凑数字,要立足于地区和企业的实际,在坚持大的原则前提下,积极探索组建工作新的思路,机动灵活地开展组建工作,选择合适、便于操作的组建方式。

三是抓好督促。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详细的党建工作台帐,明确党组织的组建目标和完成时限,并切实 抓好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定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企业主的思想状况,积极帮助组建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工作对策。

四是保证质量。建立党组织不易,巩固发展提高更难。因此要处理好加快组建与保证质量的关系,要防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后的前紧后松,名存实亡的现象发生。对已建的党组织,要根据党员人数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组织机构,不够人或达到人,要及时撤并或复建党组织,不能让党组织长期有名无实。同时,要积极争取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注意保持党组织负责人所从事工作的相对稳定性。

五是理顺关系。要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及时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坚持做到凡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方,就应有党组织担负领导和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的责任。

六是搞好协调。要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企业党组织解决一些诸如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具体问题。党员交纳的党费可大部分或全部返还给企业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确有困难的,上级党组织应从分管的党费中适当拨补一部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上级党组织要多关心、多支持,特别是当他们因坚持原则,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而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同企业主进行交涉,理直气壮地为他们说话。

.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按要求选配好党组织书记

选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应按照需要,宜专则专、宜兼则兼,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办法。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来选配。一是在把握标准上要严。切实把政治坚定、党性较强,熟悉党建工作业务、热心党建工作,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思路开阔,具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遵纪守法、群众口碑好,并且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关问题和情况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选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拓宽选任渠道。首先要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选,尤其是注意从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中选;其次是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上级机构下派;再次是让工商等管理机构的党组织选挂;另外,还可以让属地基层党组织领导或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务干部兼任,等等。三是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对选配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书记要进行任职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着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7篇

问:在新形势下,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劳动力的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问:当前为什么要出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是如何体现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

答: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完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但也应该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部门观念转变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当的限制,企业融资渠道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和服务不到位;部分企业行为不规范,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宪法修正案要求,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制定了《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必将对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三是切实保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四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明确要求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自身素质;五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市场准入、投资融资、财税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规定。

问: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哪些要求?

答: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若干意见》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

问:《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哪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答:《若干意见》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在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

二是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财税支持。加大各类银行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开发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完善有关财税支持政策。

三是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对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是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五是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规定,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六是改进政府监管。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七是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问:《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若干意见》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规定:一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二是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三是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四是在加强立法、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业。五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六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问: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是融资难、贷款难。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问题重在拓宽融资渠道,《若干意见》提出了四方面政策意见:

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方式,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二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证券市场发行、上市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投资公司发展。

三是鼓励金融创新。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质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四是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行业自律性组织。

问:非公有制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有哪些支持?

答: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企业,在《若干意见》中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对中小企业提出了相应政策措施。

比如,强调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研究改进和完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会计、税收、统计等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加快建立适应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促进以中小企业积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问:《若干意见》明确了许多重要政策,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答:按照国务院要求,《若干意见》出台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加以考虑。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制定配套办法。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尽快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性文件和行政规章,加紧制定相关的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具体措施,确保落到实处。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意听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策解读:一、国家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针对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受到过多限制的现象,《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这些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如今获得了国家的准入。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将尽快完成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工作。

国家将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除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外,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

国家将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在规范转让行为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可向非公有制企业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政策解读:二、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国家将采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五项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自有资金短缺、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4日由新华社全文播发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若干意见》提出,国家将逐步扩大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

国家将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得到拓宽。国家将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国家将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经批准可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8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首次举行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用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实际步骤。市委对今天的会议很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邱岭梅同志亲自到会并将给我们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等几个方面,先向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一、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非公有制工业企业4147家,从业人员115万多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0.21%和91.56%;*年1—10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226.8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数的84.6%。面对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市各级党组织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坚持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成效。*年8月,中组部召开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市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做法在会上作了交流。总结主要成效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有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建好组织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提高组建率为重点,根据《》和中组部有关规定,坚持不懈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市3200家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一是坚持组建要求。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按相近行业或相邻地域组建联合支部。在抓好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同时,面对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大批改制的实际,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坚持同步改建和组建党组织,同步加强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把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组建党组织的重点,坚持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工业园区党工委把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通过攻坚克难和抓重点促带动的方法,找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在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建立了57个党支部,使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有效地发挥了部级开发区在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示范效应。三是坚持稳步推进。对由于各种原因组建党组织有困难的非公有制企业,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通过制定工作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加强与业主协商沟通和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由易而难,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努力消除党组织建设的盲点。去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建已建党组织总数比前年底增加16.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应建已建党组织数较前年底增加了28%,应建已建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全市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坚持以构建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为前提,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与贯彻上级党组织有关工作部署结合起来,与开展工会、共青团活动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特点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注意运用宣传教育等有效手段,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职工素质;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对业主教育引导的有效途径,去年市委组织部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设置课程,专门举办了党员业主培训班,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在工作内容上,注意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妥善协调国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感到党组织可亲、可信赖、可依靠。三是在活动方式上,普遍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逐步实现了党组织的活动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相适应。四是在工作载体上,注重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如通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争当操作能手”评比等活动,要求党员立足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为其他职工作出榜样,有效提高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

各县级市、区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沧浪、平江、金阊、*工业园区、*高新区均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或外商投资企业党委,城区各街道都成立了相应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总支,进一步完善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结合市属企业改制,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做好党组织设置等工作的通知》,目前,市属改制企业已有77个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由主管局调整至区和街道,其中独立建制的党委6个,独立建制的总支3个,独立建制的支部68个,共转移在职党员组织关系1483人。与此同时,各地还切实加大了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力度,自*年6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选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试行)》以来,全市已向正式职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名,覆盖非公有制企业家,25人以上的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比例达100%,实现了全面覆盖。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党组织组建相对滞后的问题。全市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7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6.6万多家,非公有制企业数占到全省总数的26.20%。相对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全市党员数量显得偏少,党组织建设显得滞后。全市8329家有50名以上职工人数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党员的企业4354家,占52.28%。2002年党内统计年报反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共有党员7525名和23149名,与其职工数相比,党员数分别只占职工数的1.3%和1.7%。全市4728家有100名以上职工人数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党组织的企业有2720家,占57.53%。由此可见,党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广,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中还没有党组织。

2.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的问题。缺人才,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物色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比较难;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面对面广量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力量无论是从人员素质还是从人员配备来看,都显得比较薄弱。少经费,虽然各级党组织每年都从党费中拨给一定的经费用于活动,但来源不足、数额偏少的问题并没得到有效解决。许多外资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常常套用工会活动经费。此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党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场所的问题。

3.要求党组织发挥作用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实际地位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十六大《》明确规定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但如何从实际出发,切实保证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索。例如,如何解决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外资企业对建立党组织不能理解的问题;在党组织负责人自身受雇于企业主的情况下,如何大胆开展工作的问题,等等。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与现行组织领导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是在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工作合力方面,我们目前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其次是按照中组部提出的“市(地)、县(市、区)党委不仅要抓好面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而且要抓好规模较大、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示范”的要求,对照广东、浙江等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的做法,市、县级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目前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的要求,一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贯彻执行,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1.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域。一是继续加大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3年的时间里,以抓党组织的组建为基础,通过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确保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在5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党组织,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二是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在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的前提下,切实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特别是注意把基本符合入党条件的企业工会主席、共青团负责人和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优先发展。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帮助所有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同时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保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连续性,努力做到无论他们流动到哪里,都能把其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和现实表现提供给新单位的党组织。三是把解决“隐性”党员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注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同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党员,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该单位党组织或该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转移组织关系,但又不能及时回原单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应出具党员证明信,或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在地党组织的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第9篇

但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还将不断发展和壮大,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将越来越多,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搞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一、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深刻认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探索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和特点的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注意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群众工作相结合,对党组织活动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采取为企业所需要,为企业主所理解,受党员欢迎的灵活多样的活动,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三、主动帮助、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范地开展党建工作

各区要从各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选派熟悉党务工作的优秀机关干部担任党建联络员,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联络员制度,调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帮助、指导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其党建活动,及时反映党建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搞好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