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31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建设

国家教育部宣称要根据社会需求为指导,合理化设置科目专业,重点将行业与产业相结合,加快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改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环节,与就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人才的需要、适应当前的就业模式、带动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上不断分析、探索和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专业特色。

一、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化和电子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当化机械理论和技术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应用开发的基本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意在培养高素质型人才,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改革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高等专业人才。

(二)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要有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训

首先,在专业课的建设中,要坚持将就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结合的理念,营造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以教师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根本,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为核心,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提高教职工素质方面,学校要专门为教职员打造一套特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并且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技能,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友好的团队精神,通过培训的机会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打造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学校以学生为根本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为学生着想,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在假期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在实践中加强培训力度以及操作水平,从而达到“就业快、学习即工作、成绩能力并进”的教学宗旨。

其次,在实训建设上,校方通过与政府、工会和技术企业合作的同时,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的效果。比如在学校和前沿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建造以生产性实训操作项目为依托的研究室,学生的作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意识,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融入社会的实践经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开发项目,了解市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资源,掌握新科技,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专业科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合作中也增强了师生的团结互助精神,扩展了教学资源,为造就具有创造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最佳途径。

三、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

(一)坚持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教与学相结合,在工作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从中探索出教与学的有效方法。在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同时,要从课程的整体改革开始,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把技能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在技能培养中要坚持工学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建设平台。

(二)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促进教学改革

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一体化,以专业课为基础,加强信息化改革。其次要利用好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以技术应用为基础,创新出新成果,做好特色教学。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授专业知识,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不懈,重复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汲取,学生根据自身不足进行补充,重点要造就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从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机电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要想开办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背景,选择一个与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平台;其次,要组建一支爱岗敬业、专业技能超强、无私奉献的教职团队;第三,要研发一套根据校企双方合作、工学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方案;第四,要建造一个供学生生产、教师实训、师生科研和培训的实践基地,从而培养出最专业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高素质的,尤其τ诨电一体化专业要求更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在高校建设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优化课程系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越来越具备特色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品质。在各大高校中,只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来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是远远达不到的,还要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健康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一凡,李邦彦,谢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207-209.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2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3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电气信息大类招生。

一、电气信息类“平台+模块”的“2+2”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的前2年为大类公共平台课,通过前2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从原来4年前选专业推迟为2年前选专业。第3年起按各自专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选学课程[1],即“2+2”模式。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更能合理的选择专业,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类等)、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构成。

二、电气信息类大类平台课的建设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必须优化专业基础课及大类平台课,为更好的开设专业课做保证

该课程体系有如下特点: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合论与图论等课程纳入电气信息类大专业公共学科基础课程,保证学生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表中除了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外,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网站开发技术等,是为了满足两年后选择计算机及通信专业而开设的基础课程。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讲,控制类相关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我校是以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在建筑工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智能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3C(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2],将建筑智能化的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扩展专业方向,建筑智能化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色。

四、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建设分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1为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情况(不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

由图可知,整个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分为五类模块,每类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系列组成,体现了“三电三控”的特点,“三电”即电工电子类中的电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拖动三门课程为电气和自动化专业的三大电,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三控”即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专业基础,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和楼宇控制三类控制领域。

数理类、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在大类平台中开设,即主要设置在前两年,体现了宽基础,兼顾了4个不同专业的基础需求。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为主线,以建筑电气应用技术为辅线,控制的专业特点及建筑特色相结合,控制类及建筑电气类主要集中设置在专业分流后,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以控制为主的专业特点和建筑特色。

五、结论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不是针对着特定行业、特定工程对象、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着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3]。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应用型本科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玉泉 马继伟 卢卫娜 林红举 张丽红.“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大类平台课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0期。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3篇

以下几种情况常常会在职业学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全权介入,将所有的事情替学生策划安排好,而学生只需要以教师的指示为根据将各项工作完成,这样就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抹杀,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压抑反叛的心理;其次,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完全放手,班级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放任自流的状态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最后,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严重缺乏规划性以及计划性,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没有以班级特色为根据,只是对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疲于应付,这样班级文化特色就很难形成。

二、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建设良好的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质环境文化以及精神环境文化。机电专业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仪表、班训、教学设施、宿舍环境、实习课教室环境以及理论课教室环境等。物质环境文化不仅是其他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布置文化建设中参与进来;其次,机电专业在针对班级布置文化景区的时候,要在具体的环境布置以及设计中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向体现出来;最后,要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体现出来,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中渗透着机电专业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机电专业的班级精神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学习风气以及专业认知度等内容。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精神环境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如何处理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将个人主义克服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在班级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学奋进、积极向上。

2.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正常的班级秩序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机电专业在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应当对企业机电文化中所倡导的职业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有效的吸取,同时还要在具体行为中予以落实。机电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应当融入企业机电管理以及生产的章程,尤其要对与机电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要对企业管理进行模拟,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机电专业要将班级看做是一个车间,以企业机电车间为根据设置班级的岗位,厂长就是班主任,车间主任就是班长,车间主任副助理就是副班长。同时要想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机电班级应该采用责任层层分解、事务逐级上报、岗位工作范围职权确认以及干部竞聘上岗等班级制度,从而将良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起来。其次,积极借鉴企业奖惩制度,建设班级考核管理制度。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机电专业班级应该以机电职业案例为根据,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且要借鉴机电行业和机电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最终将机电专业班级的班规确定下来。与此同时,在制定班级考勤制度的时候,机电专业班级应该参照企业机电考勤考核办法,将与企业机电考勤管理相适应的班级考勤制度制定出来,这样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建设良好的机电专业特色文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4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今无论是发电装机总量还是年发电量在世界上均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人均装机量与人均年发电量都远远落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工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特高压的发展战略,并且提出构建智能型坚强电网的概念与目标,为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及相关的机械、材料工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潜力。[3]河南省在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电力输送能力。加快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城网的自动化水平”与“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电站辅机以及中高端电工专用设备,风能、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现如今,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电力工业必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事实表明,高质量的电能供应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河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有大量合格的电气工程师,而这正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根本使命与发展前景。因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专业紧密跟踪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的办学方向,力争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的电气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按二本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是面向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生产第一线,培养输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1年筹建,根据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科发展的水平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师资力量,编制了偏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的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数年的建设,并且与21世纪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相适应,于2008年对原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细分,新设置了自动化专业,并且该专业在师资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些都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电本色的回归,推动了对相应课程体系及专业定位的思考。虽然近几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专业基础与兄弟院校相比还很薄弱,实验条件与师资力量还很有限,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仍需且必须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电厂、电力设计单位、电气制造企业及各工矿企业从事与电气相关的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强,除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外,还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以后主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运行与管理等工作。应用型人才首先是一种创新人才,具有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的创新能力;其次也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而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不能仅靠一种专业知识,实践的创新多出现在学科边缘或者各学科的交叉处,因此应用型人才也是一种复合型创新人才。[4]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增减几门课就能做到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如何建立以强电课程为主,渗透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透彻理解相关的课程及经受实践的检验。

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电气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着重突出“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主要依据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强电特色,并且结合电力发展前景与现有师资力量,设置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二是紧密结合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保持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四年不断线;三是强化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保持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四是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注重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适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细分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需要,突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强电特色,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

1.课程体系的改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专业结合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内容,专业的特点为“强弱结合、适当偏弱”;新电气专业的特点转变为“强弱结合、强电为主”,专业课程的口径相对变窄。新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再是电气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区分,而是电气专业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方向的设立。由此考虑把原来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为更符合新电气专业特点的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的理论教学在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能够小于2500学时,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程内容的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在强电专业“宽口径”的前提下,突出“厚基础”的要求,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4%。在实现了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要求的基础上,[1]新课程体系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对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同时还突出了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更加突出强电特色,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按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两个特色显著的课程模块作为任选的必修环节。另外,按照“拓宽”与“加深”的原则,开设总数达到19门的二级学科选修课,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5~7门。按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了跨专业选修课与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修习约6门课程。

3.授课时序的调整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计算机教学、英语教学不断线,科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1)保持计算机教学不断线。计算机课程按照教学次序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机械制图CAD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业组态技术”、“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EDA技术”、“可视化程序”、“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2)保持英语教学不断线。建议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增开双语课程教学。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相关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电路”、“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3)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如第一、第二学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加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量;第四学年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考研等,学习效果下降,此时可以突出计算机与实践教学环节,利用课程的强实用性平抑学生的浮躁心态,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环节,是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包括实验条件的完善、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验教师的素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组成,组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由线到面、由基础到综合,分层次、全方位的内容体系。[5]

1.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包括电工电路、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C++语言、单片机原理、电气PLC原理等。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信息检索、相互合作,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主要由核心专业课程与部分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如“电机设计”、“电力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等的课程设计构成。

2.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由校内与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实习基地主要由校办工厂组成,完成金工实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性专业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包括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厂、贵州飞机制造厂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接受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教育,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课题多来自于工程实践。题目通常由导师自行拟定,或者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的某一模块,或者来自于导师熟悉的专业领域,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题目陈旧、知识面过窄、实验条件较差、学生支差应付、成果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现阶段可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期抽查考核,组织讨论,询问学生等;对学生加强考勤,不定期考查,组织中期检查与预答辩等。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范围内自由选题,激励他们选择来自于生活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三是创造条件允许学生到实习或工作单位做设计,聘请企业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除了以上基本的专业实践环节之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等全国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制作,建设专业的开放型实验室,积极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5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作者简介:徐茹枝(1966-),女,江西上饶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苏林萍(1967-),女,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48-02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1]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2,3]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4]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五、结论

电力信息化是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电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明俊.智能电网热点问题探讨[J].电网技术,2009,33(18):9-16.

[2]孙宏斌,等.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2):2-7.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6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学研合作;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贵州省作为“西电东送”、“黔电送粤”的重要节点和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其2012~2015年电力产业新增从业人员约0.6万人,近几年平均每年毕业生约300人,据贵州省统计报告估计,每年电力人才(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缺口约500人。所以,电气工程类人才在贵州省非常紧俏,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多年来一直排在前十位。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有工程项目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对基础人才的需求会慢慢趋于饱和。因此,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并具有特色的电气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1电气工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提出

2010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来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革。“卓越工程师计划”有三个特点:企事业单位会深入参与到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兼顾本科院校和行业的标准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院校可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来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特色,提升学院该专业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竞争力。

2传统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2.1专业发展方向不够特色

经调查统计,贵州省属高校中,5所本科学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其中只有贵州师范大学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其它均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贵州省属高校中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为贵州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只有1所(贵州大学)。贵州省内高校该专业有的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有的强弱电结合。专业方向主要有: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供配电、新能源发电等。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等专业方向贵州的企事业众多,人才需求旺盛,门槛也比较低,特别是应用型的复合人才需求多,但这几个方向都是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都有,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其它学校相比并无太大的竞争力和特色。

2.2校企联合培养体系还需加强

目前与该学院合作的企事业实习、实践基地不多,导致学生缺少项目实践经验和综合专业技能,很难达到企事业的用人标准。该学院可多方面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加快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有序结合。

2.3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还需创新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有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就目前而言,符合要求的师资普遍缺乏,多是学校博士或硕士毕业直接引入,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重视引进学术领军人才,转变为技术领军人才;从提倡教师长在学科上,转变为提倡教师长在产业上;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具有丰富教学、实践能力的专家、工程师为兼职教师。

3特色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

3.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方向和体系结构

电气自动化方向就业口径宽,主要集中在电厂、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领域,但贵州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般没有设置该方向,只有贵州师范大学有,而贵州对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很大。供配电方向是贵州省工业化重点发展专业之一,2015年,贵州省电力总装机容量超过4500万kW,新增装机1700万kW,其中水电500万kW、风电200万kW,另外,清洁能源发电发展迅速(数据来源黔府发16号文件),该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贵州目前设置了供配电方向的学校并不多,贵州大学有智能电网创新团队,六盘水师范学院有中央财政支撑与学院共建的电气工程专业(供配电方向)实验室。因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方向可定为供配电等新能源技术领域或电气自动化方向。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可采用“3+1”(其中“1”=“0.25+0.2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结构,遵循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选择的原则。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富士康烟台工业园产学研合作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企业的1年分三段,第一个0.25年是在企业基础岗位培训相关技能;第二个0.25年是掌握一定工程技术和完成毕业实习;最后0.5年进行毕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其余时间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开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3.2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呈现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趋势,要求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多层次学科交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需重新构建,必须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3.3实践环节改革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行业中去,除了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环节上也要有所改革。根据产学研合作企业实际调研情况,结合该专业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构建“培养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设计实践即第四年学生进入企业,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真正进入工程领域。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相关课程和第四年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置,实践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考取电气工程师证,提升就业和后续专业竞争力。

4结语

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环节的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和后续专业竞争力,加快卓越工程师计划进程。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7篇

专业特色是指学校所设专业独特的教学面貌、风采和风格。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专业特色具有固有的“胎记性”特征。

学校一般按学科类别设专业,不同的专业代表了不同的学科。也就是说一个专业一诞生就固有了与其它专业所不同的内容,形象为“胎记性”。当然这种固有的内容不是不能改变的,社会在前进,科技在进步,学科在发展,原来固有的东西必然被新的内容所取代。

第二,专业特色主要是在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中形成的。这是创专业特色的核心,没有改革和创新就没有特色。改革和创新就是彻底摆脱落后于时展和不符合这类人才培养的陈旧观念及习惯做法的束缚,不断地创造出符合这类人才培养的新路。有了新观念,有了新做法,就有了新特色,而有新的特色,才有生命力。

第三,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独特性和可创性特征。时代性是指专业特色总是反映了时展的新观念、新做法。独特性是指教学的面貌、风采和风格总有一部分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不然就没有特色可言了。可创性是指专业特色是完全可以创造出来的,它体现了要积极主动的改革和创新的观念。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需要办学单位回答和测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同时,鲜明的专业特色也可以提升学校和专业的竞争力。因而,办好专业创出特色己成为学校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一项大课题。一个专业独特的面貌、风采和风格,它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条件、专业教学过程等要素的面貌和风采综合体现出来的,因而创专业特色的思路就在其中了。由此,可建立一个办专业创特色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创特色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特色

1、创特色的要求

(l)按照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

(2)专业思想观念、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服务领域和优势等定位准确。

(3)各项定位所设定的专业特色要能够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现出来,并能通过教学过程去实现。

2、创特色的思路

(l)专业思想观念定位。主要有两个相互联系又有不同角度的观念。第一,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专业、建设专业。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既懂会计又懂电脑的复合型会计专门人才,我们就开设一个既学计算机技术又学会计技术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并把这个专业建设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开设专业、建设专业。有两层意思:一是开设的专业要有明确的就业或岗位指向;二是要有能力、要有本事。学校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要有服务的平台,要有服务的本事。没有明确的就业去向和较强的职业能力的专业是在“误人子弟”。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既懂会计又懂电脑的复合型会计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定位:培养具有正确的会计职业观念和职业操守,较强的会计职业能力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拓展性定位: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社会服务领域的需要出发,并考虑初次就业情况,会计电算化专业拓展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统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专业服务领域及优势定位:

专业服务领域定位:一是主要服务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面向企事业单位、面向多种经济成分,并主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专业优势定位:一是有办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时间长、专业建设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二是有专业拓展的优势。

3、己形成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色在这个层次上可概括为复合型、应用型、拓展型特色。即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培养既懂会计又懂电脑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明确的职业或岗位指向、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操守、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是培养具有职业或岗位扩展优势的拓展型人才的专业。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特色

1、创特色的要求

(l)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要依据专业思想观念、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服务领域和优势等定位进行改革和创新。

(2)要重点改革和创新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体系和专业质量保证体系。

(3)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2、创特色的思路

(l)专业课程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条主线、两大基础、三面扩展、四轮训练”的课程体系。一条主线是指会计电算化系列课程。两大基础是指计算机系列课程和会计系列课程。三面扩展是指市场营销课程、企业管理课程和计划统计课程。四轮训练是指随堂训练、单项训练、集中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课程。这个课程体系较好的体现了本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拓展型特色,较好的体现了各个课程系列的地位,如计算机和会计系列课程的基础性地位,突出了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各项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专业教材体系

改革与创新教材体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对一门课程的教材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指对一个专业的教材系列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材系列进行改革和创新的策略是教材精品化,即“优选各科课程教材,突出并创新实训教材,适时运用补充教材”,使其教材体系适合高职教学、适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保证教学内容讯速更新。优选各科课程教材,是指一部分课程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获奖教材,部分课程采用自己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突出并创新实训教材,是指各门专业主课都要有自己实训特色的实训教材及其指导书。适时运用补充教材,是指运用补充教材方式教授新情况、新法规、新制度、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以优化教材体系。

(3)专业质量体系

教学质量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观念、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等内容。会计电算化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向导、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质量观念,即以就业为向导、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并依此建立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和评价,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多种多样,本专业主要采取内部全面提升素质、与外部广泛合作的策略。内部全面提升素质主要采用“一名、二精、三改”的措施。一名是指锻造名师队伍;二精是指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三改是指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和改善实训条件。与外部广泛合作主要是搭建校企长期合作平台,建立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邀请各方人士和专家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等。

3、己形成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上的特色可概括为课程体系能力化、教材体系精品化、质量体系明晰化。课程体系能力化是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条主线、两大基础、三面扩展、四轮训练”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精品化是指“优选各科课程教材,突出并创新实训教材,适时运用补充教材”的教材精品体系。质量体系明晰化是指有明确的教学价值取向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条件特色

1、创特色的要求

(l)教学条件要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

(2)要重点改善和建设专业教师队伍、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习基地。

(3)要有资金投入。

2、创特色的思路

(l)专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结构等。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突出“双师”“名师”建设。“双师”是指一个教师既具有教师的素质又要具有会计师或经济师的素质。教师素质可形象的概括为“会教”(正确的教学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教得好”(教学结果学生满意社会满意);会计师素质可形象的概括为“会做”(熟悉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熟练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实务中的各种核算与管理问题)、“做得好”(实践或实务结果规范、科学、满意)。“名师”是指在本专业教学领域和实务领域都有一定知名度、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它主要体现在:学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能解决教学和实务中的各种问题;教学质量意识强,能从严治教,教授的学生有本事;教学改革意识强,有创新成果;等等。名师比“双师”的要求更高。“双师”“名师”建设的措施主要是教师轮流到有关学校进修;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扩宽教学课程门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承担科研、教改课题,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还提倡通过考试取得会计师、经济师或其他职称资格等。

(2)专业实验(训)室。完备的实验室及其相关设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设会计手工系统和会计电算系统两大模拟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是对会计主体的手工会计工作场景、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会计程序等进行模拟操作训练。会计电算模拟实验室主要是对会计主体的电算化会计工作场景、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会计程序等进行模拟操作训练。两大‘模拟型”实验室是最接近实际的实战模拟阵地,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校内基地,要花大力气、花大投入将其建设好,运用好。

(3)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因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多个“双向型”实习基地。基本作法是: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一般不能集中到某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进行实习的特点,应按区域或行业分别建立多个实习基地;同时,专业实习引入“就业双向选择”的一些机制,让接受专业实习的单位和实习生进行“实习双向选择,’,以优化实习环节,提高专业实习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广泛的锻练。

3、己形成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专业教学条件上的特色可概括为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两大“模拟型”实验室,建有多个“双向型”实习基地。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特色

1、创特色的要求

(l)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能力的形成都要靠教学过程来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要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

(2)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的创新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还要体现新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育技术。

(3)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多项要素构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教学过程创新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会计电算化专业应顺着“教什么练什么一如何教如何练一教学的结果怎样”来研究和把握教学过程。

2、创特色的思路

(l)教什么练什么。明确一个专业一门课程教什么练什么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什么练什么应通过编制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来确定。教学大纲主要确定教什么,即规定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实训大纲主要确定练什么,即对一门课程实际操作训练的内容、方式和要求所作的规定,它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形成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考试大纲主要确定考核的范围和方式。“三纲”都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统帅作用。因而,各门课程编制“三纲”都要坚持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新颖性和教学的适用性或可操作性的原则。

(2)如何教如何练。如何教如何练主要是指教学媒介的选择,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其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教具的种类很多。教学模式是由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多个侧面而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与学的结合形式。由于教学模式具有多因素综合性的特性,所以教学媒介的选择一般是指教学模式的选择。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全面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本专业主要采用四种教学模式:一是由课堂教学的结构特点而形成的“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二是教学过程广泛使用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三是侧重培养和形成职业能力的“四轮训练”(随堂训练、单项训练、集中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教学模式。四是几种教学模式结合运用的综合教学模式,如“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复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四轮训练”教学模式复合“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等。

(3)教学的结果怎样。教学结果怎样即对教学过程的质量进行评价。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过程、任务性评价”和“达标考核评价”的标准和办法。过程、任务性评价侧重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达标考核评价侧重各门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即学生应明白的道理明白没有、该掌握的方法掌握没有、应形成的技能形成没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己形成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专业教学过程方面的特色可概括为三个大纲指导教学,四种教学模式活化教学,两种评价方法促进教学。

(五)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特色

1、“双证制”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外,还可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获得会计职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2、就业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

3、社会反响

用人单位认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观念和操守到位,会计和计算机复合得好,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的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

(六)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和成果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涉及到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和成果的范围主要包括:

科学研究:国家、省级和学校科研项目。

教学研究:国家、省级和学校教研项目。

专业建设:国家、省级和学校的专业教学革试点项目C学科建设:国家、省级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国家、省级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等。

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有四门专业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其中《会计学基础》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专业特色的表述

(一)专业剖析

专业特色剖析和表述是专业剖析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是一个难题。因为在回答和表述专业特色时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比较各专业会有明显的特色,这个又好像只是专业固有的“胎记性”特征,难以表述其它特色。二是不同学校相同专业比较时,好像各学校都差不多,没有特色可言。总之,找不到特色,表述不出特色。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专业确实没有特色,二是“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己形成的特色视而不见,表达不出来。很多特色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学细节之中。这就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加以准确地提炼。在专业剖析时如何分析表述专业特色,本文第二部分实际上就是专业特色剖析和表述的一个框架。

(二)专业招生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8篇

关键词: 国家特色专业;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规划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118-05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专业来培养人才的, 专业是大学学术组织存在的本质特征。高校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 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在于建立一批高水平的、 有特色的专业。

“特色”就意味着“与众不同”, 专业特色指的是专业的特别或出色之处。大学的生命力在于专业水平的高低, 而专业的生命力则在于专业特色是否鲜明。

华南理工大学是立足于华南面向全国建设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国家重点大学。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 半导体照明产业、 太阳能电池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下, 主动适应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急需, 我校结合自身光电学科的优势, 于2007年向教育部申请, 开始建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本科专业。经过近5年的规划和建设, 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室建设、 专业教材建设、 学生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科研活动等方面, 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于2011年获批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目前, 该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 专业特色鲜明、 广受学生欢迎的部级特色专业。

一、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人才需求现状

信息显示与光电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有“朝阳产业”之称, 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根据世界知名调研公司Standford Research的报道,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在全球已形成了年产值愈1000多亿美元的庞大产业群[1]。我国是一个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大国, 近年来相关产业和新技术发展迅速, 并已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作为我国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最大的省份, 更是明确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照明”确立为三大率先突破的产业。在这三大产业中,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半导体照明”这两个产业是与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密切相关的。

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中, 其重点之一是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产业。新型的液晶平板显示产业, 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彩电、 手机、 电脑等显示器产业最为关注的产业经济领域。全球主要面板厂商普遍看好液晶电视市场的巨大商机, 并将此作为大尺寸TFT-LCD产业的下一个爆炸性增长契机。另外,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显示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 拥有一批诸如创维、 康佳、 TCL等知名电视生产厂商, 其电视产量约占到中国电视总产量的60%, 在信息显示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及产业基础。目前已建成及在建的大型新型显示器件项目超过十个, 其中包括深圳华星光电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的OL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彩虹集团的OLED生产项目等等。

半导体照明由于具有节能、 环保、 寿命长等优点, 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面对世界照明产业的重大转型和LED的兴起, 2003年底紧急启动“半导体(LED)照明产业化技术开发重大项目”, 并从2009年开始通过“十城万盏”等示范工程, 使得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其中, 广东省在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 2011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企业3000多家, 从业人员55万人, 带动就业220万人, 产值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在目前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背景下, 必然引发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高度需求。遗憾的是, 在相关技术领域, 国内企业中掌握核心技术的本地化人才很少, 国内企业的核心技术部门大多被外籍工程师控制, 国内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不足以支撑国内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 这成为阻碍国内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给我国尤其是广东省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广东省第一个针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的本科专业。

二、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专业背景与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依托材料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在新型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稀土离子发光、 发光薄膜制备及结构调控、 发光器件物理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始创新的工作, 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是国际知名的光电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专业只有办出特色, 才能有牢固的立足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 我们根据依托单位的科研优势凝练和培育专业特色, 提出了以“材料与器件为基础, 突出信息显示、 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电池三大应用技术”为特色建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 一流的科研设备资源, 为建设特色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鲜明科研特色的本科毕业生, 又为科研工作输送优质的研究生源。专业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互动效应十分明显。

三、 课程体系建设

有深厚基础知识的学生, 未来将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 有宽泛学科知识的学生, 未来将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培养具有更强大适应能力、 更深远发展潜力的学生, 是重点高校的办学宗旨[2-3]。本专业按照厚基础、 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来设计课程体系, 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科人才。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材料学、 光学、 电学、 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在专业教学计划方面, 设置了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等三个层次的课程, 各层次的课程又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 根据专业特色, 按照跟踪学科前沿、 掌握先进技术的原则设置一定学时的选修课, 增加教学计划的柔性,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所学习的必修课相同, 差异仅体现在选修课上。这样的课程设置, 体现了强化学科基础、 淡化专业方向, 可提高毕业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在基础课程方面, 开设了大学物理、 大学化学、 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夯实学科基础, 使毕业学生将来具备自行扩展光电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 除了开设一些必修基础课程外, 还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 有机电子学基础、 光度学、 发光学与发光材料、 激光技术、 光电子器件与工艺、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平板显示技术和现代薄膜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

在专业课程方面, 主要围绕平板显示、 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电池三个方向, 开设液晶材料与显示技术、 有机半导体材料、 TFT技术及其应用、 半导体照明技术、 LED光学设计技术、 LED驱动设计技术、 LED散热设计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 显示器件驱动技术等课程。坚持基础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 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 坚持分析与综合并重、 经典与现代并重、 软件实现与硬件实现并重的原则, 合理分配学时和内容。

新材料是新器件的基础, 新器件是新技术的基础, 我们开设的基础性、 专业基础性以及专业性等三个层次的课程, 都是围绕着材料、 器件和技术等三个方面来安排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厚基础宽口径设置教学计划, 将为培养基础扎实、 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四、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建设一支年龄、 职称、 学历、 学科结构合理, 学术水平高, 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 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经过近五年的发展, 本专业已形成了以著名高分子光电材料专家曹镛院士、 彭俊彪教授等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注重因材施教,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快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把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4]。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提出“人事相宜、 和谐发展”的队伍建设理念, 从师资培养、 岗位设置、 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 建立有效的队伍建设机制, 体现教师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和谐促进。

(二)围绕核心课程, 建设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积极为教学团队提供多种服务、 指导和支持, 确立教学团队的学术主导地位, 将教学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 扩大团队的管理自, 积极整合教师资源, 为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构建坚实的平台。在团队内部管理方面, 实行专业总负责人、 专业方向负责人、 团队成员三级管理机制。专业总负责人提出总体建设目标, 分解到专业方向负责人和团队成员, 做到五个有: 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有具体的推进措施, 有合理的工作授权, 有全程的检查督促, 有良好的思想沟通。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专业方向, 建设教学团队。实施岗位责任制, 分为信息显示技术、 半导体照明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三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有带头人, 负责相关课程群(包括教学人员的安排、 课堂教学、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实验体系建设等), 并依托相关的科研平台组建教学小组。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三)建设“传、 帮、 带”的工作培训机制, 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实行“传、 帮、 带”的培训体系。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正规的培训,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班, 取得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才能加入教学团队; 注重中青年教师能力的提升, 定期参加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等国内权威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 加强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鼓励教师参加企事业单位中组织的工程技术类培训, 及时更新对光电产业的了解; 由专人整理优秀老教师的宝贵经验, 作为培训教材; 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 由英语表达流利、 具有国外学习和进修的教师担任双语课程的教学, 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选派出国研修以拓展视野。

五、 教学条件建设

(一)重视专业教材编写, 建设一套切合新专业技术实际需求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 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没有或者很少有传统的、 经典的教材和讲义可供借鉴和使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在积极引进兄弟院校优秀教材和讲义的基础上, 成立专业主干教材编写组, 着手编写切合新专业实际、 切合我校课程体系实际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系列教材。包括《有机半导体电子学》、 《TFT技术及应用》、 《半导体照明技术》、 《平板显示器驱动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等。同时, 还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鼓励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点, 紧密结合科研实际, 编写高水平的选修课程教材, 加快新办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和完善。在努力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先进性和前沿性前提下, 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教材编写风格上下功夫, 力争将学生从教材繁复的公式推导迷魂阵中解放出来。形成文字教材、 电子教材、 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 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二)精选专业实验内容, 构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是具有“新材料、 新器件、 新技术”鲜明应用特色的工科专业。专业实验教学是其本科培养计划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专业实验内容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设。

为了体现“新材料”特色, 我们开设了有机发光材料合成、 液晶材料综合性能测试、 有机材料热性能测试、 薄膜材料形貌观测与分析、 有机发光材料分子量测量等相关的专业实验课程。

为了体现“新器件”特色, 我们开设了发光器件阻抗测试、 发光器件EL测试、 发光器件PL测试、 发光器件吸收光谱测试、 发光器件加速老化寿命测试、 发光器件载流子迁移率测试、 发光器件显色指数测试、 发光器件发光效率测试等专业实验课程。

为了体现“新技术”特色, 我们开设了太阳能电池综合性能测试、 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编程实验、 发光二极管光电综合性能测试、 OLED显示屏综合性能测试、 OLED显示屏激光修复实验、 激光器功率测试、 LED配光设计实验等专业实验课程。

我们遵循“实践性、 开放性、 自主性和创新性”(四性)和“教学与科研、 理论与实践、 经典与现代、 虚拟与实训”(四结合)来精心选择专业实验内容, 通过基本实验、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科学小实践等来组成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 充分应用各种最新的硬件和仿真软件, 能硬则硬, 能软则软, 或软硬结合。另外, 我们还注意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 我们初步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了专业实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 定理和定律的理解, 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有力地保障了专业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寓教于研, 充分发挥部级科研平台对教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国家特色专业, 所依托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拥有“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引智基地”、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三个部级科研平台和多个省级、 校级科研平台。本学科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为了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本科教学资源, 我们遵循“寓教于研, 教学科研相长、 学科专业并进、 教师学生共赢”的理念, 采取多项举措来建设国家特色新专业。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提炼可供大学生参与的研究题目, 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华南理工大学SRP(大学生研究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攀登计划以及省级、 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5], 使特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 人人有机会参与学生科研项目,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对有继续读研深造的优秀本科生, 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多个部级的科研平台, 提供了本科生大量从事辅助研究的机会。教师是学生创新实践的领路人, 学生是教师科学研究的好帮手。在教师眼里学生不再是累赘和负担, 在学生眼里教师永远严谨慈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辅助机制, 让本科生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 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帮助学生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本科阶段, 顺利过渡到以知识创新为主的研究生阶段, 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精选适合本科生实际能力的题目, 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这种基于教师科研实际的题目, 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四)以产学研基地为依托, 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工科大学, 建校60年来, 为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型技术人才, 素有工程师摇篮之美誉。华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据权威部门统计, 广东省的信息显示产业、 半导体照明产业占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场份额。巨大的产业市场、 广泛的产业界校友人脉资源, 为“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产业化”办学理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聘请校外企业家担任专业兼职教授, 多人次不定期来校进行专题产业技术讲座, 拉近学生与知名企业家的距离, 近距离感受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的力量。带领大一新生在开学之初期, 到知名企业参观学习, 进行专业认知教育, 认识、 感知新专业, 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每个寒暑假到企业去实习, 走进车间走进生产线, 融入产业工人角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产业意识。

四年来, 我们跟TCL集团、 创维集团、 康佳集团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以及大族激光、 国星光电、 鸿利光电、 木林森、 雷曼光电、 勤上光电等光电产业上市公司, 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为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五)以国际友好学校为纽带,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大学生

本专业依托单位是2006年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 在全国首次设立的“111计划”50个引智基地之一, 聘请了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J.Heeger教授在内的十多位海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每年来学校进行学术讲座、 研究与交流, 让普通的本科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国际学术大师的魅力。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珠江三角洲, 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与海外与港台有悠久的、 广泛的历史渊源。本专业借助于地缘优势以及本单位的海外学术交流优势,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以及学生互换计划。基于科研合作基础上的海外交流, 使本专业与海外友好学校的关系更密切, 有助于互相借鉴建设经验, 积极发挥专业品牌的辐射作用, 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开放性的新一代大学生。

专业建设旨在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人才, 专业的特色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形势, 结合本单位的学科优势, 凝练“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特色为“以材料与器件为基础, 突出信息显示、 半导体照明与太阳能电池三大技术”的专业特色, 培养“科研化、 国际化、 产业化”的工科人才。

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为了探索国家特色新专业的建设经验, 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 不断优化专业建设理念, 努力使专业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童林夙. 2012年后的平板显示世界[J].现代显示, 2007, (77): 6-16.

[2]牛大伟.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0): 153-154.

[3]林健.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5): 11-17.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第9篇

毋庸置疑,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是系统。对于广播电视大学而言,系统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直属学院、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县级电大工作站和教学点共同组成,采用“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电大系统对促进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广播电视大学当前必须面对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一些新问题。比如,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权下放,无疑会深刻影响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格局和办学模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持续升温,给电大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制度,无疑会对电大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知度带来压力。目前,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基层单位的发展极不平衡,发展实力差异性较大,办学基本能力严重分化。整体来看,基层单位实体化建设滞后,信息化等远程教育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深入进行,地方教育资源不断实现整合,电大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基层电大合并到其他教育机构,导致系统内各基层单位的办学格局多元,组织模式多样,对系统的认识和关注点不同,影响了电大系统的办学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基层单位面对转型发展至今还无所适从。为此,本文试图围绕内涵建设,探索基层单位转型升级的路径,旨在有效地促进系统建设平衡发展,推动电大系统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

二、广播电视大学基层单位转型升级的路径

1.全面增强实体化建设能力

广播电视大学依托系统办学,转型升级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涵盖主体资格、办学场地、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技术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基层单位的实体化办学承载力。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发展,办学实体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基层单位实体化建设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容忽视。比如,有的基层单位多年没有引进教师;有些单位没有自己的上课和考试场所;有些单位不具有电大机构的法人资格等等。加强基层单位实体化建设刻不容缓。基层单位应规范办学主体的资格,着眼于全面适应开放大学办学需要,加强或改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和办学水准。在省级电大统筹指导下实施“实体化建设达标”工作,各基层单位取得当地政府或行业主管机构赋予的法人资格,有依法核定的机构编制和满足办学需要的人员编制,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办公、教学等办学场地,有满足远程教学要求的计算机网络设施,有独立的运行正常的单位网站,有完善的用于开展教学支持服务的设施设备,形成完备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以此增强教学基本能力,增强办学承载力,夯实办学基础,形成稳定的办学规模。

2.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最基础的任务。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如果在办学过程中质量意识不强,教学过程管理不严,教育的本质功能就会被功利化。单一的提高学历的教育需求是较易满足的,而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者良好的教学体验,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帮助其提升综合能力,才是远程教育者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必须建立系统性的质量标准,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电大基层单位要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明确“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培育高显示度”的思路,加大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督导检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追踪评价,建立内外部相结合的教育质量反馈机制。要发挥校外专家、学术委员会对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控的作用,为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把关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评审。全面落实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3.打造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的特色专业

电大系统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需要依托学校的专业体系建设。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关键是特色,办学特色是大学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大学办学特色的内涵,才能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特色专业是体现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要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形成一批对接区域功能定位的特色专业,开发一批职业性的特色培训项目,更好地对接职业发展需求。基层单位要重点建设几个特色或优势专业,围绕这样的专业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可以将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群进行统筹管理,逐步提高特色或优势专业的集中度。比如,行业学院在开设的专业中,体现行业背景的专业的学生数应占到在校生人数的50%以上,而不宜随意开设专业违背行业学院建设的初衷。对于办学条件较好的基层单位,可以通过改造传统专业,探索开展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

4.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基层单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缺乏,用人机制不合理,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不健全等。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合格的人才,必须建设一支在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在线教学等方面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特色鲜明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虽然基层单位办学实行师资专兼结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是,专职教师也应有数量要求以保证学校正常开展专业建设。基层单位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方法,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要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5.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开放合作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都是有限的。对于基层单位而言,更是面临教学资源适应性不强,教学资源共享不足,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等现实问题。广播电视大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必须转变思路,通过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布局,以及获取其他外部资源,实现办学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这是因为,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认真考察,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哪一个远程教育系统,都存在着多渠道、多层面的特征。基层单位通过走“开放合作”的道路,从夯实办学基础、构建终身教育大平台的前提出发,注重特色培育,先行先试,探索政府主管、学校主体、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形成覆盖所在区域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网络,才能从终端和市场等多方面获取发展的机会和潜力。当前,基层单位尤其应注重探索构建新型办学体系,通过开放合作共建行业和区域紧缺的相关专业,共建共享资源,不断增强办学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6.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蓝图。《规划》在总体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这给各级各类教育指引了发展方向。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领域而言,更应将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来打造。教育信息化体系并非单纯的基础设施概念,更是有关能力体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还包括应用软件系统、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保障制度。基层单位首先必须具备足量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化条件,才能将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需要将思路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变到“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和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上来。一是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切实转变把信息技术仅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认识;二是要深入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推动新媒体、新技术的集成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整合、建设一批特色课程资源,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三是要推进学习模式改革,探索开放灵活的线上及线下学习活动、多种学习方式综合应用的有效途径,营造与网络时代相适应、与新型学习模式相匹配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7.推动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的活力,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具有广阔前景。远程开放教育以其灵活的传播方式,为继续教育的开展方式、提高各种入学机会的策略、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便利。远程开放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用“开放式”教育形式代替普通教育形式,而是通过“开放融合”职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同时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的价值属性建设。基层单位转型升级必须融合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具有区域特色和单位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和质量要求,构建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机制;二是整合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探索与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合作办学机制;三是探索省级电大、基层单位共同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合作机制和发展模式;四是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举办各类非学历培训项目,促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学历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五是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六是在省级电大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框架下,积极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

8.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多年来办学“重心下沉”,植根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它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的最大特色所在。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中,基层电大要面向区域发展战略及定位,办学要与产业升级相匹配,与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和社会服务空间。举办学历教育要直接融入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非学历教育要以技术服务、对口支援和社会培训为主要类型,建立适应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教育功能多维拓展向社会延伸;开展社区教育要尽量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广泛开展科技、文化、生活等知识普及培训活动。只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把优质教育资源送进社区,送到边远山区,送到百姓身边,才能塑造出教育品牌,赢得办学的社会声誉,有力促进电大教育转型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