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4 16:55:46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1篇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市场,这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十分的激烈,我国在工业制造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将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到工业行业的制造中来才会提高我国科技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的工业行业中存在的成本高、技术含量较低的不良现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最初的阶段是简单的机械与电子的融合,在机电一体化的最初阶段人们只是具有了电子与机械相结合来运用的简单的构想,只是停留在理论思想方面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实现电子与机械的相互融合。第二段时期主要是技术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思想,虽然电子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把理论思想应用在实践中也仍然不能实现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相互融合。第三阶段就是电子技术朝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当今社会,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等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智能化的世界。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相应的知识理论。目前,机电一体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已经实现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机电一体化来实现自己国家的工业化快速发展。

2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发展趋势

2.1采取绿色、环保、轻便和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机电一体化在未来的创新方面将会选择采用较为环保、轻便和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在机电一体化的原材料方面开始有新的突破。比如说,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选择一些轻便、绿色和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选择原材料之后可以充分联系材料的不同特点来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进而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的质量并在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加典型的新型的材料来不断地创新产品,比如,可以在机电一体化中引入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和纳米材料,这样可以使材料的得到一定的回收利用并达到环保、绿色的环境要求。

2.2在造型和功能上的创新

在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我国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面上开始新的创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造型和功能方面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在造型和功能方面上的改进与创新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产品造型和功能的追求。比如说,在对产品的造型方面的创新时,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外在造型的审美高度,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对产品造型的需求。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也会越来越重视自身产品的功能,会加强对产品功能上的改进与创新。并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还会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要求来改变产品的功能使得产品的功能变得多样化与全面化。

2.3机电一体化会实现控制方面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便捷性

传统的机械设备在操作方面具有较大的繁琐性,再加上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认为实现机器的操作运行。这往往就会提升人工操作机器设备的危险性。机电一体化就是能较好地避免这些潜在危险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行中的便捷性、安全性、自动化与高效性。比如说,在机电一体化中运用电子技术、光子技术或者现代新型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就会实现机电一体化的便捷性、智能化与高效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发展的进程。

3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并非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融入了电子、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微型化和快速化。因此,集电子、计算机于一身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自然也会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迈向智能化、微型化与网络化的进程。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技术,研究其技能的人员相对而言较少,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的研究人员的缺乏是目前阻碍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较为关键的问题。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大力推进机电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有关专业的培养部门,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出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比如说,可以在各大高校中开设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专业科目,鼓励有关专业培训教育集体的发展,国家还要给这些相关的专业相应的政策扶持,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了解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专业,才会在此基础之上较快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

4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的实现可以进一步满足大家对产品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地对机电一体化进行创新才会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在掌握现有的技能的基础之上了解市场经济的需求,努力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地创造出更多需求的产品,早日实现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龙头地位。

作者:张杰 单位: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2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创新;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且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得到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当前的机电一体化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光学和电子、机械等多种先进技术,而在未来其将包含更多领域的科技,融合更多的创新技术,并朝着高效率、高质量和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其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充分认识到其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1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我国发展现状

所谓机电一体化,指的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技术进行有效组织,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高效化和低耗化,使生产系统成为系统的工程技术[1]。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实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迅猛增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仍在探索和前进的道路上。

2 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方向

机电一体化在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的促使下,将会不断融入创新技术,实现其产品的创新和改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产品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在产品的造型和功能上,以及材料的使用和产品控制上,都会实现巨大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在其造型和功能上下功夫,实现造型和功能的创新,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在产品造型上,将会更加美观,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并与产品的功能充分结合。同时,在产品的功能上,将会更加全面和多样,以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实现产品功能的全面化和多样化。

其次,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将会采用更加适宜且绿色、轻便和性价比高的材料,并根据具体的产品进行优化选择。纳米材料、智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作为创新性较强、且功用更高的材料,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机电一体化当中,实现量轻体小且耐损耐磨等特性,使得产品的便捷性和耐用性更高。

另外,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控制上,也将融入大量的创新技术,以实现控制的便捷性、自动化和高效化。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控制需要进行人工手动控制操作,耗费大量人力,且效率不高,质量无法保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大量的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其自动控制和监视,并能够自动学习以提高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机电一体化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的具体要求,能够判断出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的方向即向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微型化发展。

首先,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加关注和重视。机电一体化将会充分考虑到这一要求,并不断向绿色化发展。在机电产品使用时,不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且在废弃时也能回收利用,成为绿色可回收垃圾[3]。

其次,机电一体化将会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促使下,变得更加智能化。智能化的机电产品,拥有观察和推理判断能力,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和决策。智能化的产品,将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并使得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网络化也将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网络技术也将运用到机电一体化当中,使得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机电产品的生产过程将会受到人们的远程监管和控制,且人们的家庭生活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另外,微型化作为全球各项技术和许多行业的研究目标,也将是机电一体化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微型化,能够大大方便产品的移动和运输,并有效节约人们的可利用空间。微型技术运用到机电一体化当中,即国外所说的电子机械系统[4]。微型机电一体化拥有体积小和耗能少等优势,能够广泛运用到微型化需求较高的军事和医疗等领域中。

4 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的办法

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如何顺应其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以提高其发展水平,则是当前应充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首先,应当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的研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依靠的是多学科和多专业技术的支持,将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有机组合,实现机电产品性能的不断优化和产品智能化、效率化。只有保证基础理论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创新。

其次,应当重视机电人才的培养,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人才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创造力和发展力。机电一体化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和领域,且牵涉到的科技都是世界顶尖级,对于人才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有极高的要求[5]。应当针对机电一体化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让其既能够掌握机械技术,还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光学和电子等多种学科知识,并将其融汇贯通,形成一套机电知识体系。

此外,应当重视产品的研发和销售,通过市场的检验和用户的体验来实现产品有目标的升级和完善。产品能够充分体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并能够在研发和销售的过程中实现供需信息的准确传递,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保证企业拥有较高的经济利润,才能够保证其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

5 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必然要求,且在此基础上,将会继续地发展和提高,实现更强的创新性和更高的功用性。应当充分认识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以适应并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应当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重视机电人才的培养,并加强机电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拥有资金支持和现实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能够向着更好更快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叶剑,钟德金.机电一体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1(08).

[2]王敏.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数控技术的应用推广[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7).

[3]刘正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2(21).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3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创新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88-01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机械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化设备。

1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1.1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先进技术成果相结合,形成了高效、灵活的制造技术。早在21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准时生产制,将这种制度引用于自动化装置的生产中,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到了80年代,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开始改造制造装置,提高了制造水平,进而保证了产品的更好的质量和更优异的性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1.2 自动控制仪器仪表与固态传感器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微处理技术应用于仪表中,降低了仪表结构设计的难度,增加了仪器仪表的柔度、精度和可靠性。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自动化控制仪表,具有存储记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功能。此外,机电一体化促使固态传感器的发展,传统的力平衡机械传感器已经被取缔,发展成为了电容式、石英谐振式、半导体压阻式等固态传感器,代表了先进科学技术。

1.3 机器人的智能化、微型化技术

我国机电一体化向着智能化、微型化发展,在机器人开发方面也是如此。我国机械制造的机器人具有人的情感、思维,体现了机器人的高级智能。机械制造企业利用标准的机器人控制器,可以迅速组成完成某种作业的多功能机器人。

2 机电一体化的创新

2.1 结构的创新

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设计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的机械结构、动力配置、传动方式、周边设备接口形式等。产品结构创新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结构的创新,才能够实现产品的改进和产品设计的创新。

2.2 功能的创新

在功能方面,机电一体化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和社会的要求,改进产品的制备工艺,完善产品的功能,开发出更加优异性能的产品。为了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的创新,机械制造企业既可以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也可以重新研制具有新功能的产品,能够保证企业的战略性目标和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造型的创新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外观是使用者首先观察到的,美观的造型能够使人更加喜爱产品。因此,机械制造企业要创新产品的外形,重视产品周边装置的接口和机电之间的耦合,使得产品的美观和功能共存。例如,可以采用机电一体化CAD虚拟原型法、计算机辅助造型等方法进行产品外观的设计,增加产品外观的美感。

2.4 材料的创新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材料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如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体积小、质量轻的材料;二是研发适用于产品的新材料,如纳米材料、陶瓷材料、智能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化合物等。

2.5 控制系统的创新

控制系统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微电子技术的影响,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渐采用了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适用控制等策略,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

2.6 传感元件的创新

传感器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是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近年来,传感器的发展迅速,对于新型传感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机电一体化产品要积极研发高性能传感器,促进产品的创新,保证企业的发展前景。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产品的使用场合,赋予产品一定的智能化,使产品具有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人类的智能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智能化是低级的,只能实现人的一小部分智能。

3.2微型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微型化发展主要是指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产品,发展方向是纳米级和微米级尺寸。微型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体积小、运动灵活、节约能耗的特点,在信息、军事、医疗领域具有相当高的优势。

3.3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分解为更好的可管理模块的方式。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模块化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可以为机械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

3.4 人格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产品的人性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很多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模拟生物制成的,这也决定了产品具有人格化的特点。人格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使用者迫切需要的。

3.5 网络化

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革,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都不可或缺的。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可靠的质量,销量必然会很高。基于网络技术的产品将是一大发展趋势。

3.6 带源化

顾名思义,带源化是指产品本身带有能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带源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好处。

3.7 绿色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绿色化产品是符合时展需求的。绿色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新发展方向。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销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几乎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 加强机电一体化水平的措施

4.1 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机电一体化是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要想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水平,必须要加强基础研究,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制造出高质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4.2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入。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人才引进计划,注重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机械设计理论、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4.3 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先进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国家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致力于现有产品的生产,同时,要研制并开发多功能的新产品,有利于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便于企业社会竞争力的提升。

5 结论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仪器仪表与固态传感器、机器人的智能化、微型化技术。机械制造企业创新产品的结构、功能的、造型、材料、控制系统和传感元件,进而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

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宣银,陶国良,陈鹰. 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J]. 机电一体化,2012,06:5-8.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4篇

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可喜成果

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装备新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呈现总量增长速度快、重点产品产量高、效益增长幅度高、经营效率有提高、国际贸易进步快的发展形势。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机械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许多世界第一。仅以2013年为例: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其中,多数机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 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2 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目前,我国机械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13家中国大陆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国,我国机械工业各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汽车工业: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我国经历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至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 000万辆,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产销量同比增速均回升至15%以上。近年来,乘用车产销量增速持续高于行业整体增速,成为拉动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程机械:到201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规模突破4 000亿元,中国也因此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代表企业,不仅继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更在门槛甚高的国际市场全力突破。

发电设备:截至2013年末,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2.47亿千瓦,发电装机总量连续17年居世界第2位。目前,我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主要有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

输变电设备:在电力传输设备制造领域,我国企业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电力传输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主要有天威集团、南方电网、西电集团等。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说:“我们拥有当代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媲美欧美国家。”

数控机床: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中低端数控机床已得到用户广泛认可,基本满足国内需求。90%经济型数控系统和一些中高档数控系统由国内制造。部分我国急需、受制于国外的高档数控机床研发取得了新突破,部分军工行业使用的五轴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开始立足国内供给。

冶金装备:我国已能成套提供年产8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常规流程设备,宝钢三期设备国内供应部分超过80%,中厚板和薄板轧机等关键设备已研制成功,4 000立方米高炉、干熄焦成套装置、高炉尾气回收装置等已实现了国产化。鞍钢与一重合作研制的2 150毫米热连轧机采用了当代连铸和连轧的最新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宝钢与二重合作开发的5 000毫米宽厚板轧机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重型机械。一重集团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上吨位最大、具有当代控制技术的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研制成功,大大提升了我国大型锻件制造水平和能力。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正在建造1.65万吨锻压机。8万吨级大型精密模锻压力机、3.6万吨中厚壁无缝管挤压机等重大装备已完成前期论证并着手立项研制。

煤炭石油采掘装备:年产600万吨的煤炭综采超重型成套装备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已研制成功采高8.6米的液压支架。太原重机集团公司制造出了43立方米电铲,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世界三大企业之一。研制成功了9 000米超深井石油钻机,正在研制12 000米钻机。我国钻机制造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陆地钻机生产商。自主建成了“渤海一号”“勘探三号”“胜利三号”等海上采油平台。

石油化工装备:4万立方米等级大型空分设备、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装置、60~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所需的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石油炼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并已在石化企业推广应用。PTA装置中,国内已攻关研制了22.5万吨/年规模的PTA装置大回转干燥机、高温高压钛材换热器、结晶器、真空过滤机等关键设备。

聚酯成套装备:在消化引进10万吨聚酯成套装备技术基础上,国内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聚酯成套装备,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聚酯装备的历史,并已出口国外。产能30万吨的国产聚酯装备预计今年投入生产。国产化降低了造价,粗略统计,这几年我国聚酯项目投资节省1 000多亿元。

水泥成套装备:自主建设的日产5 000吨的水泥生产装备国产化率已达90%,并开始批量出口,日产10 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彻底改变了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工业自动化产品:国产火电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其中30万千瓦机组用DCS市场占有率接近50%。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国产DCS成功投入运行。秦山核电站国产核电设备配用的DCS也由国内提供,百万千瓦核电DCS也将在用户支持下实现国产化。国产控制系统已开始用于钢铁、化工行业。

环保装备:大气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烟气脱硫装置等相关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品种规格逐渐丰富,初步扭转了落后局面,有效降低了环保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然而,我国机械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依赖进口;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生产业发展滞后;四是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率26%,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自主开发能力偏弱仍然制约着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自己先进的装备制造,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难以确保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更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

文化创新成为机械工业创新发展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的精神支柱和深层次的驱动力,是企业的核心软实力。机械工业文化创新因子,主要体现于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观、创新战略、创新主体和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精神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

机械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积极培育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主导企业坚持把企业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汽集团大力培育“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一汽精神。一汽每一次重大跨越发展的关键关头都有抗争、自强的精神所在。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忠诚、自强、学习、创新”的红旗精神为精神基础,坚持打造红旗自主品牌。在诸多艰难谈判中,一汽都遇到对方要求放弃“解放”品牌、除掉鹰字标的情况,一汽断然放弃合作,再苦再难也要自己干!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培育了“求实人和、创新开拓”和“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逐步实现了主导产品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火电、核电、燃机、风电、新能源”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

北京汽车集团培育和塑造了“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北京汽车精神,所属北汽福田自主创新平均投入额达到销售收入的3.5%~4%,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柳工集团公司把“创新精神”归纳为“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多元化、社会责任”,并把新精神视为柳工必须拥有的关键品质,成为柳工自主创新和赢得市场竞争的思想力量之源。

潍柴集团公司孕育出了令全体潍柴人骄傲的“三高精神”,即“锐意探索、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忠于企业、献身事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成为潍柴员工顽强拼搏、敬业奉献、创新创效的生动注脚。

创新价值观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文化引领――

中国机械工业在50余年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一个价值信念: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一定要由自己的装备制造工业来担纲,“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成为中国机械工业的价值观与历史使命。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与时俱进,把党的十报告向世人传递的“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低碳”“美丽中国”等要素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于2012年再次提炼出了东方电机新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发电科技,致力于清洁能源――让世界更光明、让生活更美好。”将东电价值观诠释为“五为五高”――为东方电机树立高信誉的市场品牌;为客户满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员工成长搭建高起点的舞台;为世界清洁能源需求研制高科技的产品;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高品质的价值。为东方电机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发电设备企业起到了价值观引领导向作用。

一汽集团公司形成了“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汽核心价值导向和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把员工和各子企业的价值追求植根于做强、做优一汽自主事业的基础之上,融汇在“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实践之中。

柳工在2013年初就开展了《柳工核心价值观及“创新的文化”实践活动》。柳工各职能部室、事业部及分厂将柳工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与本单位年度经营计划的A1级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文化理念,其中包括将“创新的文化”“品质成就未来”等理念融入重点研发项目提升、重点产品质量改善等关键工作中。

特变电工坚持“创新求变”的核心价值观,使创新求变成为特变电工发展的灵魂,成为特变电工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之源。

文化创新战略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文化支撑――

企业的核心是战略,战略的本质是文化。文化以战略为导向,战略决定企业走向。中国机械工业成功和优秀的企业都高度重视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并制定相应的文化战略,并在实践中将其作为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风汽车公司一直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契合,先后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公司“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前不久东风公司又了以“和衷共济、和悦共生”为核心内涵的东风文化战略,向全社会了东风的文化宣言和时代主张,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上海汽车集团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创新引领发展的文化战略,形成敢于国产化攻坚的质量文化,引领产业技术从中国标准向世界标准跨越;形成敢于建设支柱产业的发展文化,引领产业地位从一般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世界级整车基地的合作文化,引领产业能级从国内先进到世界水平的跨越;形成敢于应对入世、出海跨洋的价值文化,推动产业地域从上海到中国再到世界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自主品牌的创新文化,引领产业阶段从合资经营到合资经营与自主品牌并举的跨越。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2013年正式了新版企业文化规划,并与《国机集团品牌发展规划》和《国机集团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相配套,系统提出了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为国机集团品牌和社会责任实践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自主创新文化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显著特征――

中国机械工业创新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成果的出现,更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中国机械工业企业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演进的主旋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作为企业愿景,大力培育“勇于探索、敢于冒尖、甘于寂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文化,逐步建立具有东方电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系,形成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大型水电、火电、核电、重型燃气轮机、风电、太阳能电站设备及大型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大型化工容器等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特大型水电产品跻身世界一流,核电装备研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08年东方电气被国家授予首批“创新型企业”称号,连续8年保持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的记录。

徐工集团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变革创新、勇气坚韧、专注坚守的创新文化,研发出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大吨位装载机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局面,大型装载机实现国产化并已批量制造。徐工集团以持续自主创新打造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世界顶级品牌。

沈鼓集团把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作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先后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西气东输长输管线压缩机、国产核二、三级泵、150吨大推力往复机等一大批重大国产技术装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外商抗衡的“国家砝码”。

瓦轴集团公司开展“弘扬传统、创新发展”特色创新文化活动,促进企业打造核心技术。近几年来,瓦轴集团成功研制了3 000多种国家装备制造业配套急需的替代进口的“大型、精密、重载、特种、新型”轴承产品,其中,30%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90%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并正在建立欧洲高端轴承研发中心。

潍柴集团公司近年来坚持“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自主创新文化,搭建起了“五国十地”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和参与了18个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和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40余项,为推动我国内燃机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文化是推动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创新主体文化――

徐工集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才文化活动,推行高潜人才能力提升“金引擎计划”、百名海外储备人才“蓝海计划”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建立院士工作站。目前,徐工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近30%,其中,博士、硕士达2 000多人;拥有高级技师、技师800多人;以大比重的研l费用为支撑,在国内和全球研发平台上汇集了10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领军型技术人才,有100多位德、美等工程机械专家在全球各地服务于徐工创新工作,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重大产品与核心技术。

一汽集团强化人才文化建设,做强创新人才保障。目前,一汽技术员工(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占员工总数30%,高于行业12%的平均水平。到“十二五”末期,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汽拥有产品研发人员10 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7万人、技术工人5.5万人,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超过50%,形成了创新发展的坚实人才支撑。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公司注重人才文化对集团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索建立以提升人才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与选拔、培养、晋升、激励紧密关联的人才发展综合系统,2014年集团公司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实施“立业东方电机,实现人生理想――为每一个人搭建宽广舞台”的人才文化建设,对科技人员实施了骨干人才专业工作职务评聘制度,专业骨干人才享受和领导干部相应的专业晋升通道和绩效待遇,实行了每年度的重大科技创新奖和科技进步奖;实施青年人才工程规划,每两年颁发东电青年科技奖、青年技能奖和青年管理奖,激励青年职工不断成才。

创新文化氛围是促进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

上汽集团大力营造催人奋进的创新文化环境,坚持“四管齐下”――出好文化精品,办好文化活动,叫响主题口号,学好文化人物;大力弘扬全国劳模上海大众发动机厂徐小平“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三种精神,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

一汽集团通过集团报、网、台和基层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忠于一汽的科技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对技术创新中失败的宽容、包容,鼓励全员持续改善,全力支持有助于创造新价值的想法和行动的创新文化氛围。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引导和支持公司内部媒体传播创新理念,宣传创新案例,报道创新动态,普及创新知识;发现、培育、选树技术创新的典型,运用事迹报告会、成果展览等多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动技术创新文化落地。

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快马加鞭

现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我国机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有一大批企业早已开始着手以文化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机械工业与世界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文化创新助推企业长远发展,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内生动力――

党的十作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引发机械工业生产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格局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增强推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机械工业的产业升级。在这当中,文化创新为我国机械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抓手。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结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确定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而实现从机械工业制造大国向机械工业制造强国转变。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发展思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机械工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我国机械工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需求,x择一些影响面广、带动性强的机械工业高端装备为主攻方向,在国家专项基金支持下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典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原始创新为主攻方向,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高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支持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研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育,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深化改革、转变机制、激发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新一轮结构大调整、产业大洗牌、企业大重组,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将为中国机械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而机械工业企业的改革创新,突破口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要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既是竞争方式创新的高端形态,也是企业经营文化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主观追求目标是“客户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机械工业企业要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开创新的产业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重点发展处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前端服务――设计和研发,重点发展产品生产后端服务,实现服务增值,实现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由被动适应市场向主动经营市场转变。二是要深化企业技术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三是要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用创新的意识、精神、观点、知识、方法来激发人的创新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和资源。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塑造品牌新形象――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是加快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机械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仅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将其重视质量的理念和活动传递给顾客、潜在消费者,以提升企业品牌和竞争力。如何塑造自己的产品质量品牌新形象依然任重道远。机械工业企业要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主要是着力强化制造基础,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一是提升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基础配套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强基工程,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要通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在重点领域推广可靠性工程,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一批重大质量工程、质量技术推进工程、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等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二是加强自主品牌创建和培育,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塑造我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三是加强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推行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立品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举办质量标杆活动,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倍努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促进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是机械工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倡导绿色文化发展理念,使机械工业企业在谋划全局、制订发展战略、确定新产业、新产品开发方向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同步考虑环境问题,把生态工业思想引入机械工业产业并贯穿其始终,改变那种耗竭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要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绿色文化对技术和产品导向做到“既经济又环保”。要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和再制造工程,构建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生产制造模式,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要重点推广兼有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及废弃物消纳和资源化功能的工艺流程,大力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装备,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将企业的清洁生产作为主要目标,将建立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主要手段,将绿色营销、建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作为重要目的,实现机械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成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文化创新助推中国装备“走出去”,培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械制造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了机械工业由大到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机械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相关品牌效益,获取国际销售网络及市场营销经验与信息资源,获取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跨国文化融合,有效减少文化冲突,从引进技术、模仿学习,到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到自主创新、行业领先,再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装备“走出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产品、资本和技术输出能力的大企业,同时还要着力培养一大批“专精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群体。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为目标,坚持“以我为主、互利共赢”原则,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具体来说,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支持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体系,推动大型成套装备出口;二要鼓励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成商通过工程总承包等形式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成链“走出去”;三要支持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并购有品牌、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国外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四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研发资源,最大限度突破技术壁垒限制;五要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销售,获取网络及市场营销经验与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获取相关品牌效益。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必须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主动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从而提高机械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5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创新;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传统机械行业的弊端,同时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了现代新型的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和光子技术等。但是,由于受传统机械理念的影响和约束,我国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方面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并没有完全改变传统机械的弊端,因此,不断的改革并且创新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技术,加大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1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电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尤其是在知识理念和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目前我国许多行业方面也已经开始渐渐地引入并且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促进了这些行业的经济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仍然比较低,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始终存在着诸多传统机械技术的弊端。

2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方向

(1)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实现造型和功能的创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将在在造型和功能方面实现更好的创新,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需求。例如,在产品的造型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大的增加产品造型的美观程度,满足人们对于产品造型的需求。另外,在功能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实现产品功能的全面化和多样化。(2)将会采用更加适宜且绿色、轻便和性价比高的材料。除了在造型和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机电一体化也会有巨大的突破。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将会渐渐的采用更加适宜并且绿色、轻便以及性价比比较高的原材料。在原材料选择完毕以后,还会根据所选择原材料的特性来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选择,这样可以更好的确保所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质量。最后,还会将更加新型的材料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中,如一些智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这些创新高并且功用高的材料都会被广泛的应用到机电一体化生产过程中。(3)机电一体化将实现控制的便捷性、自动化和高效化。众所周知的是,传统的机械设备操作比较复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手工进行操作,然后手工操作的危险性比较高。而机电一体化可以更好的改变传统机械的弊端,更好的实现控制过程中的便捷性、自动化以及高效化。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绿色化。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广泛利用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环境的绿色化。在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保护环境的这一要求,并且在其中引入了保护环境这一理念,进而使得我们在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时候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回收利用。(2)智能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机电一体化将会渐渐地实现智能化。与普通的产品相比较,智能化产品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例如,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更好的进行观察和推理判断,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的采取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另外,机电一体化实现智能化还可以大大的为人们节省时间。(3)网络化。在当代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机电一体化实现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网络技术,可以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得机电一体化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更好的监督和了解。(4)微型化发展。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型化技术也会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而机电一体化作为现代新型的技术,也会渐渐地引入并且应用微型化技术。微型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所有产品实现微型化,加快整个生产过程的移动以及运输,这样不仅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微型机电一体化拥有体积小和耗能少等优势,能够广泛运用到微型化需求较高的军事和医疗等领域中。

4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的办法

(1)应当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我们应该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进并且应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或者也可以聘请专家来参加这一研究。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的引入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将所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统一和整合。(2)应当重视机电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机电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加大对于所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在培训结束以后,还应该进行考核。另外,还应该积极的引进其他地方或者企业的优秀人才,并且对这些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5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快了工业的生产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尽快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丁树成.试论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J].科技视界,2015(24).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6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尤其是如何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创新+技能”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创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和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高职院校逐年扩大对中职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规模。同时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近30年来,国家及教育部了关于职业教育的1部法律、2个纲要、3个规划(计划)、3份文件和4个决定等政策文件。比如教育部〔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11〕1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反复强调了“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专业衔接”。足见中高职专业衔接成了职业教育政策中的现实紧迫的诉求,也成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可以逾越的最大障碍。2012年6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到了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培养机制尚不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涉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案等。但是现有资料表明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很少涉及这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基于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体系还有待提升,尤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如何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建设贯穿于中高职衔接体系中。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本文探讨了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2001年,“3+2”分段制高职教育开始开展,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浙江省最早进行“3+2”招生和开展教学的专业之一,探索了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衔接、考核方案的实施等核心问题。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10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五年一贯制、“2+3”和“3+2”的中高职合作教学,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五年制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不足根据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2+3”和“3+2”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五年贯通,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侧重基础和应用,学生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概念;高职课程侧重实践和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在落实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职学校执行力度不足,甚至采用一贯的培养模式,侧重学生的技能考证而对理论讲解不足,同时忽略了学生中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中高职课程注重两个阶段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专业课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目前中职与高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考虑系统性,递进关系不清,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知识点讲授不全等现象。例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后到高职阶段需要进一步教学,主要原因是中职阶段这门课教学深度和广度达不到高职要求。

(三)中高职教学模式的不一中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即可。这种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它要求不仅“会什么”,而且做到“怎么用”“为什么”。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考核机制的缺少中职学校侧重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口头上。而高职院校有各类学科竞赛支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高职衔接的这批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再融入高职的创新能力实践平台。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和构建课程体系的起始点。结合机电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中高职学校的优势,制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制造企业及行业,培养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的人才,从事机电设备操作、管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电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的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企业生产和品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在中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确定学生在高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研发、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系统要有机衔接,做好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衔接的贯通,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形成“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学体系。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分层递进的设计思路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层—主干层—拓展层—升华层,每一层涉及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这四个层次属于递进关系随着层次的递进,技术和知识的融合度、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越高。在中高职衔接的五年时间内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侧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同步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要求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级在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中职阶段必须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和部分主干课程的学习,高职阶段需要完成剩余部分的主干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在中职、高职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能力,但高职获得的职业能力水平应明显高于中职。通过中高职有效衔接,使中职专业人才经过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和深化。2.构建“纵横延伸”的课程体系。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纵向和横向开展,说明如下:在纵向课程设置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平台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中高职共同开发8门职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中高职对接紧密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如图2所示),它们贯穿于整个五年中高职课程体系中。全面构建中高职联合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职衔接和共建共享。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工”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目前经过共同探讨确定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和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课程由中职学校完成并保证课时量,剩余4门课在高职阶段完成。在横向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在保证纵向课程基础上延伸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选取可依据当地企业结构组成,也可依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比如与我校合作的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可设置一些课程与轴承行业接轨,涉及轴承质量管理、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为了后学生回当地就业创造条件。高职阶段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横向拓展课程。3.构建“分类培养”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学生就业范围宽。与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合作的10所学校各有特色,同时学生水平和特长差异较大,为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制定分类培养的方案。目前中高职五年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置3个方向,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机电设备维修和检测与管理。每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限选和任选课程。学生在进入高职前根据各方向的课程设置及自己的特长做出相应选择,高职阶段根据学生的选择做好分类培养。

(三)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了包括Dr.Robot工作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拥有100多名学生的大型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由于它具有自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自2010年开始累计获得108个奖项。这些活动都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参与。具体内容如下:1.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每年的学校技能文化节期间邀请学生来学校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参观学生工作室、参与比赛活动、共同聆听企业或学校专家的讲座等。各中职阶段的学生通过绘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参与专业所在的电气电子工程分院组织的中高职衔接机械创新比赛,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和升学成绩的加分。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职阶段的学习活动,拉近了他们与高职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明确个人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2.提高学生对外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创业能力。中高职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以绍兴市科技馆和中小学校等为通道加快了社会服务能力。比如在绍兴市科技馆“携手志愿•对话科技———2015年暑期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中,学生拿着作品与台湾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开发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擂台使台湾学生目不转睛,而发明和改进的自动盖章机、多功能淘米机、自动压瓶机更是让台湾大学生惊叹不已,纷纷上台体验。这些让学生增长了自信,有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将自己开发的作品积极推荐给中职生甚至幼儿园学生,让他们了解创新设计过程。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展。通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联动,高职学校加强了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的当地企业,增加了校外实习场地。在联系好当地企业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在假期参观企业、引导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

三、建立了“创新+技能”考核体系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7篇

三峡工程以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当今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水电工程。在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三峡工程还实现了工程建设运作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自主创新,如项目法人化、管理契约化、创新体系集成化和技术创新定制化等,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具有三峡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路径个性化

三峡工程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延伸,不断深化创新过程、提升创新水平。

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水轮发电机组,尺寸之大、水头变幅之宽、设计和制造难度居世界之最。而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只有自主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面对工程刚立项、技术基础薄弱的现实,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称“三峡总公司”)确立了“国际招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联合制造”的方针。通过公开招标、以转让技术为条件,把世界一流的技术引进来;再通过国内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把单纯的项目工程优势转变为技术创新优势。

三峡左岸14台机组合同执行结果为:国内制造份额达到50%以上,后4台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公司和东方电机公司为主制造,其中14号机组、9号机组的国产化率分别达到71%和85%,投产后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这仅仅是三峡工程自主创新走出的第一步。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成果后,三峡总公司不失时机地向集成创新方向发展―在建的三峡右岸电站12台70万千瓦机组中将有8台由国内企业自主完成。此外,三峡工程还实现了部分技术的原始创新。据统计,三峡工程已创造、使用专利技术700余项,创下我国工程施工使用专利技术之最。

创新主体法人化

三峡工程自主创新最具特点的是“项目驱动的创新机制”,而形成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创新主体法人化。

首先,成立三峡总公司,构建法人化的运作主体。三峡总公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它不是行政指挥者,而是项目法人,对工程筹划、筹资、组织施工、生产营运、技术创新、还贷等进行全程管理,有效地把责、权、利统一起来,有利于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

其次,通过项目招标制,集合了一大批具有法人资格的创新主体,使全世界最先进的水电开发技术和设备在三峡集中,使全国最精锐的施工队伍在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BB、加拿大GE、德国伏依特、挪威KEN公司、西门子(VGS)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以及哈尔滨电机公司和东方电机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参与其中。方圆15.28平方公里的三峡坝区汇集了17家主要参建单位,各自既独立承担任务,又进行整体协作,形成三峡工程法人联合的创新形式。

与过去“会战式”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方式相比,创新主体法人化突出了创新主体的法人地位和责任,便于优化创新资源,也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

创新管理契约化

三峡工程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为代表的管理机制,取代了以往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成立工程指挥部的传统作法,实现了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其中,对于技术创新的契约化管理,是合同管理制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峡总公司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的重要实践。

契约化管理首先体现在以合同的方式确立三峡总公司与各创新主体的契约关系,形成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合作关系。其次,在引进技术过程中,对合作创新在合同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在三峡工程左岸机组最初的招标文件中,就明确了“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与关键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的比例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14台机组中的最后2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第三,在创新项目的组织上,三峡总公司作为工程的业主分别与具体项目法人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建立双重契约关系,形成层级约束。

创新体系集成化

三峡工程的自主创新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生产、分销到服务的整个产业链,形成系统化设计、分包式创新、集成式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三峡总公司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系统集成能力。

一是通过招标实现分包式技术创新。如三峡工程的核心设备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通过招标形式,分别由阿尔斯通和ABB组成的供货集团中标8台,哈尔滨电机公司参与合作制造;加拿大GE和德国伏依特、西门子(VGS)联合体中标6台,东方电机公司参与合作制造。

二是由三峡总公司与相关企业共同成为创新的主体。如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特大型混凝土制冷系统”,就是由三峡总公司与浙江上风集团、洛阳矿山机械厂等单位联合开发研制成功的,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三是以工程项目为统领,带动关联技术的创新。三峡工程建设施工中涉及到大量中、小型机械设备及单项施工技术的开发研制和革新改造,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工艺问世,并获得国家专利。仅葛洲坝集团公司就申请了诸如水下管涌探测仪等31项专利,这些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建设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创新定制化

三峡工程所带动的技术创新都是为三峡工程“量身定制”的。如用于三峡工程大坝和发电厂房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的“LDC6侧卸式混凝土运输车”,由北方重汽公司按三峡二期工程混凝土施工设备要求的有关技术条件设计制造,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可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媲美,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再如三峡工程中12个电站大型水轮机的蜗壳钢板,由于技术要求非常高,国内是空白,国际企业搞技术封锁。为此,由鞍钢技术中心和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以超常规的工作方式,经过多次试验,仅用3个月时间就轧制出替代产品,达到了三峡工程对水轮机蜗壳钢板的要求,既打破了技术封锁,也实现了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这种围绕工程开发建设而组织的技术创新,定向攻关、定制创新,定位突破,使创新成果直接用于工程项目,减少了创新成本,增加了创新价值。

创新成果市场化

三峡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创新成果相继应用于新开发的水电工程,形成了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如三峡总公司相继在长江上游开发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地下电站中,拟安装32台70万千瓦大型机组,就分别应用了三峡自主创新技术。东方电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蒸发冷却技术,在云南大寨电站水轮发电机、陕西安康火石岩电站水轮发电机、李家峡水轮发电机产品上尝试应用。正是由于在发电机新型冷却技术创新上形成了一定优势,东方电机公司2005 年签订了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供货合同,2006年还进军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8篇

【关键词】地方广电 体制创新 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我国地方广电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又是文化建设领域中产业属性最突出、最充分、最集中的一个文化门类,最具开发前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广电产业,实质是面向市场,关键是创新体制和机制。因此,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主线。

一、目前地方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弊端

我国广播电视业,是在遵循宣传功能和喉舌作用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现行体制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发展形式,粗放单一、不计成本的经营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趋显现,地方广电更为突出。

1、各自为政效率低

横向看,广播电视作为事业单位隶属当地各级政府,必须首先做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完成各级党委政府交给的宣传任务;纵向看,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下属单位,在业务上只是作为基层供稿者与上级台维持松散联系。市局对各县(市、区)局也只是业务上的指导,既无财权,又无人权,难以形成一动全动、上下步调一致的整体效应,系统效率优势难以发挥。

2、多头开支成本高

由于局、台分散管理,各台都有自己的小天地,都有宣传任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形成不了集中统一的财力优势,难以集中财力办大事。

3、资源整合障碍多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事业型组织结构,造成机构设置重复,职能混淆,政企不分,带来了过多的行政性管理和干预。比如,为了事业发展,招聘人才,必须经过诸多部门的认可和同意;在系统内调动一个干部,也要左批右审,耗费不少精力和时间;事业建设需大量投入时,即便是自己赚的钱,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不能动,使得广播电视行业行政、事业、企业三不象。

如今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时代已经到来,在广播电视业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地方广播电视部门,唯有先从体制改革人手,理顺关系,苦练内功,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做强做大广电产业的目标。

二、面向市场,深化契合广电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源泉,努力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我国文化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只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冲破观念禁锢,打破体制障碍,完善政策支持,才能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多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我们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概括而言,加快发展广电产业,关键是体制和机制,实质是面向市场。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应当是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主线。当然,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必须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喉舌”功能,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利于加快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它的基本框架应是:

1、横向上实行分类剥离,优化配置,板块结构,有机联系

具体就是将广播电视的内容与载体分离。内容主要指宣传,包括新闻舆论,文化娱乐,广告信息等。载体主要指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等。设立宣传和网络两个管理机构,实行板块管理,在各板块中再分设若干个中心公司,两大机构由一个总调度中心进行组织管理、统一协调,使人、财、物资源的配置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这种管理结构,有利于各自主管领导以更多的精力研究、管理各自的宣传和网络工作,实现宏观调控,徽观操作; 有利于针对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有利于明确职责、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纵向上实行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三级构架,规范运行

所谓统,一是在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市场开发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实行省、市、县三级贯通,垂直管理;二是理论的创新、先进技术的研究、新技术标准的确定、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实行全省统一安排、合理使用和管理,市、县两级只是负责其体操作和实施。

所谓分,一是让宣传功能在各自的广电平台上运作,实行地方管理,让各地结合实际进行舆论宣传。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广播电视的“耳目”、“喉舌”作用;二是分灶吃饭,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谋发展。

统分结合,主要表现在网络市场的分配上,增值业务和多功能业务以及广告市场,由省、市、县三级共有。在开发和营销上应该统分结合,发挥各层级的积极性,尤其要鼓励、支持市县两级去开发和经营,省一级主要在政策和操作规范上加以指导和管理,强调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宏观上进行调控。这样,以网络为主线,以资产为纽带,优化配置,形成省、市、县三级构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播电视业改革是大势所趋,体制机制创新必须体现综合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既实现喉舌功能与产业功能的统一和齐头并进,又实现管理的统分结合;组织结构层面,要加快推进广电业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按照事业与企业的区别,实行产业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层面,通过人事分配制度创新,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绩效挂钩、动态调配。这样,地方广播电视业就能在把好新闻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实现与市场经济全面适应的产业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形式及课程目标等等。现如今,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致力于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到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优势,进而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

1机电专业办学现状

(1)专业定位不明确。就机电专业的专业定位而言,要求学生对“机械”“电子”两方面内容同时掌握。但从机械与电子学科性质来看,两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涉及面广、知识内容复杂,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同时掌握其理论与技能是不科学的。当前阶段,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陷入一种尴尬局面,即对两个学科内容均略知一二,而对于相对深入的专业知识却无法掌握,这就很难实现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教学理念落后。对于机电专业而言,是为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而服务的,因此,教学活动应根据企业需求而展开。但是,在当前的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遵循“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对机电专业知识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被严重挫伤,不利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3)课程设置不合理。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而言,与生产实际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传统课程设置相对较多,而与学生就业、实际生产等方面相关的课程却设置较少,这样一来,导致学与用难以有效结合,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法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专业教育与实践训练得不到满足,进而难以达到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1)多元性。现如今,产品结构日益多样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各大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逐渐转变了以往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转而倾向于实践能力强、知识运用水平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上针对于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日益增多,而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则涉及了产品的开发、加工、管理、检验、维护与销售等各个环节,人才需求面广,并呈现出多元化与层次化的发展趋势。(2)复合性。在机电专业所涉及的就业岗位中,不管是在机电设备的调试与操作上,还是在机电设备的维护与营销方面,对机电人才的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从机电行业特点来看,机电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所有环节均需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这也要求从业人员对产品的所有制造过程全面掌握,这也体现了机电行业对机电复合人才的真实需求。(3)基础性。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全掌握机电岗位所涉及的所有知识与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这一教学现状,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基本技能,拓宽知识涵盖面,保证学生具备机电相关岗位的基本素质,并能胜任相应岗位,以进一步满足基础岗位对基础人才的需求。

3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1)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市场需求。在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坚持以就业为培养中心,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广泛调研,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走势,为机电专业教学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科学评估人才需求方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机电课程设置,做到教育与市场接轨。在教育创新模式中,应勇于打破以往课程设置框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增设新型课程,并调整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育与市场的同步发展。(2)改进教学设施,强化师资力量。第一,改进教学设施。在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集中力量更新教学设备,健全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第二,强化师资力量。要想培养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训,聘请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进而保证教学效果。(3)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在机电专业教学中,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可通过“教、学、练”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实施,实现专业知识、理论验证与动手操作的有效融合,进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其更多的发展潜能。

4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实行教育改革与创新。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必须正视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拥有现代职业观念、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机电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育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与创新初探[J].轻工科技,2014(01):128-129+145.

[2]王仲民,邓三鹏,阎兵.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09):98-99.

[3]杨永春,陈建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甘肃科技纵横,2012(05):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