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图书管理的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13

图书管理的现状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1篇

1 对图书馆创意管理的意义讨论

1.1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确保图书馆基本职能发挥的关键

要保证图书馆馆藏、借阅和维护就要全面的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并将它作为发挥图书馆功能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前进,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越发的凸显其重要性。并通过完善其内部的各项管理,从而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交流的资源和平台,以及舒适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些都是新时期图书馆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2图书馆的创新对推动全国科研发展的作用

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就是管理知识信息资料,是学校或一些科研机构研究学术的思想支持和技术支持。所以,要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也就是学校和各科研组织、学术部门的努力重点。为它对推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

1.3社会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要求

对于图书馆的创新管理要求,它是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提高。社会的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文献的资料方面。因此,成为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就是要综合全面和高效。所以,这就要求图书馆方面要做适应社会需求的管理方案,不断的革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相应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创新,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方便、快速的资源信息提供服务。

2图书馆管理现状研究

2.1合理配置馆内藏书

现如今,我国的大型图书馆还存在着管理藏书量不足的现象,并且它的分配也不合理,不同的科学领域书籍分布混乱,因为图书馆内藏书资源是一个图书馆重点管理的对象,也是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的基本。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中,图书馆内的馆藏也越来越丰富,并且,他多数是以电子文档和纸质资源形式为主的。并且出现多种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和收藏图书的数量仍然是比较少的,多出现图书馆中的藏书不足,更新书籍时间长等。并且,数字化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建立的仍不够完善,信息数据资源的利用水平低,这些都是制约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另外,图书馆内现有藏书的科学配置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均衡性,这对于实现图书馆全面性发展十分不利,也是现在图书馆创新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2.2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因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使得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低,图书馆是知识资源信息保存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他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上看,图书馆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些管理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并且对其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专业性的要求,从而就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与专业技能。因为,这些方面的严重缺失和不足,使得大部分的工作人员缺乏服务精神,工作的积极性差,造成图书馆整体工作效果不佳。

2.3图书馆软硬件设施不足

因为,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一体的建设系统,所以必须要有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图书馆的维护和升级资金不足,就造成一些图书馆设施落后,现代化的程度低下。管理系统的软件和高性能的计算机配置不足,大大的制约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造成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困难。

3图书馆管理创新落实措施分析

3.1要强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立共享化的体系建设

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由于,用于建设图书馆的经费较少,所以,对于文献资料的收集也要加强,并且,在收集之前要做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书籍的动态信息和读者的需求率。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收集方案,还有,要完善图书资料的相关整理,做好图书的保存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共享的方式或是网络信息库的方式建立全面的完善的信息资源资料,从而提高图书文献的使用率,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资料分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而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3.2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信息服务

首先,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热情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积极的给读者进行介绍,增加读者借阅的选择性。通过对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满足远程用户的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的多样性管理模式,并及时的总结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地方,不断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

3.3加强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构建数字信息化图书馆

在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上,应该以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图书馆建设中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图书馆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时代。从而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还要在数字化的图书馆中建立资源的收集和查阅搜索模式,进一步的完善数据资源的探索机制。使图书馆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其进入到数字化管理时代。

3.4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对图书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其综合实力。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2篇

的基础上,重点对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引言

如今,由于我国计算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我国的图书管理自动化系统正处在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进程中。随着图书馆的规模

不断扩大以及各种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完善,诸如文献编目、文献采访、公共查询等流程已经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本文将着重从我国现代化图书管理的现状的角度,针对未来图书的现代化管理提出有建

设性的意见。

二、图书管理的现状探讨

1.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陈旧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兴建,以此来满足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势下,图书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当前比较棘手的难题。虽然我们注意到图书的管理工作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少人们的学习意识也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满足。但是,当前现行的图书管理理念和效率依然无法满足现状。基于图书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上管理人员安于现状,造成管

理工作滞后,整个图书馆的运行效率较低,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前进发展。

2.图书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在众多影响图书管理现代化的因素中,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图书管理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区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仅导致了缺乏资金去补充大量的图书资

源,数字化资源更加缺乏,而且没有经费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和清点。这样,读者便不能享受图书馆中宝贵的知识,而且,由于经费的制约导致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差,图书的保管和存储

也成为了管理的大问题。最终会导致图书馆的管理走向图书馆无钱买书,读者无书可借的局面,最终造成大部分图书馆呈现门可罗雀的局面,读者不到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并进行阅读的话,就无法形成

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成员公平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也无法展现国家对于公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

3.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技术不能符合现代化的图书管理要求

图书管理人员也是决定图书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已经不再是简简单的找书和借书了,更多的是利用现代化的软件对图书整理和借阅采取信

息化管理。正因为如此,为了尽快适应图书馆快速发展的脚步,图书馆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着手,注重加大管内相关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人员的调整,重新对管内员工进行定位,充分利用不同员工的

优势按岗分配人员。要适时的转变观念,通过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能够使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工作中敢于开拓进取。加快对图书信息的吸收和加工,做好图书筛选、传递以及开

发和利用的工作,工作中思维要开阔,适应性要强,提高应变能力,增强对市场和信息的敏锐嗅觉。同时,通过业余时间学习图书管理中所设计的软件,树立开放的、竞争的、相互协作的工作意识。

4.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创新是人类勇于探索、不断超越的一个过程。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大多

采取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员工的工作业绩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员工便消极怠工。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为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从创新的角度做好图书馆管理

工作,主要从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逐步开展工作。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1.图书管理的创新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保持蓬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在管理过程中要将目标管理好计划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以优质服务为工作重心。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能使其在管理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打

破常规,改革图书馆工作流程,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并以超前的意识进行决策,解决图书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说来,当前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在以下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

创新和信息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要在创新工作中注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促进管理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变。

2.增加图书管理的资金投入

要始终明确图书馆是作为传播先进文化而存在的,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反应了当地对基层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还从侧面表现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因此,增加图书管理的资金投入,政府部

门应该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出发,采用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以等方式凑集资金,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推动建设并发展图书馆管理事业。另外,还需要加强图书馆设备的投入,不仅引入更现

代化的设备,还要辅以先进的技术和软件,使图书馆的管理更信息化。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步伐,为创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打造现代化的环境。

3.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和电子文献服务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各行各业的变化和革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英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能够支持资源共享,还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和网上商务等多

种功能。如今,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网络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广大读者便能够透过网络及时了解到最新资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和电子文献服务可以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学科导航库,将指南系统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科技信息、期刊论文、文学名著、学位论文等多个栏目,供用户选择性查询;制作并及时更新网站页面,认真组织丰富的网络

信息资源,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最新的图书馆讯息;实现网络信息馆藏化,通过搜索网络上的电子报刊来丰富馆藏,对搜集来的电子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读者查询;积极开展不同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

务,加强文献的及时传播,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4.加强针对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与制度建设

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带给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对传统服务观念的影响、对知识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

较大的影响,还对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模式的图书馆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的工作员工一定要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自己能够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为此

,图书馆从业人员一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培养科学管理文献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拥有良好的信息创新能力,此外,一个优秀的图书馆从业人员还需

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公关交际能力。

四、小结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技术也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图书馆当前的经营和管理模

式提出了新的难题。为此,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发挥其在构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昭荣,浅析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3篇

读书是人类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图书管理,已成为所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1)现阶段图书管理还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管理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图书管理需要。其次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导致很多书籍出现闲置的情况。(2)由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制度下,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从而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并且在这一体制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也要求不高,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影响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书籍管理力度不强

(1)由于对图书保护措施不到位,并且没有明确的标识,导致这类书籍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被闲置在图书馆中。(2)图书管理对图书的更新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知识内容早已经更新多次,图书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就会对读者的学习造成影响。(3)在有些图书管理中,图书资源十分有限,时常不能满足读者阅读内容广泛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被读者淘汰。

(三)领导不重视

校园领导不重视图书管理的创新也是当前形势下图书管理面对的现状之一。在校园教学中,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本身,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图书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3]。学校领导往往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图书馆更新,并且不重视图书馆图书资源,导致校园图书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同时因为图书管理不善造成图书闲置,甚至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

二、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时,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导,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自主阅读。所以对图书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图书管理创新,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提高图书管理对学生指导阅读质量,增加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范畴。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1)提高图书管理领导者素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团队,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分不开的。图书馆领导者首先要具备综合性素质。要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要了解读者需要,了解当前形势下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读物书籍。图书馆领导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如图书管理知识及员工管理知识。领导在掌握这些管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如果只知道知识而不懂得运用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图书管理创新。当前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创新需要一支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团队,而加强F队领导的专业素质则是重中之重。(2)在加强图书管理领导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图书管理的创新还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去落实,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成效。首先,应该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以服务读者为工作目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中。最好,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每月可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表现差的员工则要接受惩罚。对员工的招收也要拥有一定的标准,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整体管理人员素质。

(二)应用信息化管理图书

(1)要明确管理目标,要以服务读者为图书管理的基础理念,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在图书管理中,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比如,建设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不断加快图书管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并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建立完善的读者查阅平台,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并了解整个图书馆书籍动向。通过读者查阅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三)创新图书管理制度

(1)完善图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来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2)加强监督制度的完善,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总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图书管理创新的先行条件。

(四)调整图书管理结构

调整图书管理结构也是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的图书管理结构中,图书资源不符合时展,内容比较落后。调整图书管理结构就可以从这点出发,建设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图书更新情况,及时了解图书资源的不足,并及时完善图书资源以及更新图书内容。在完善图书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和外界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及读者服务。

(五)提高图书利用率

(1)提高图书管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尽量排除工作内容重复的事情发生。(2)图书资源要及时更新,通过把图书资源整理上传至计算机中,来提高图书资源信息的完整及准确,从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形势之下,现阶段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图书管理效率不高,图书资源不足,读者服务质量差,领导创新意识缺乏,图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如今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4篇

摘要: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管理的作用就是要充分开发图书馆藏资源,实现图书管理的最优化,努力满足信息资源的提供与完善。本文通过对目前图书馆图书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对图书进行高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管理现状创新

1 图书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与共享是现代图书管理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图书管理系统采用传统的手工信息系统,这种原始手工操作的信息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1.1 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较低

很多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没有准确把握,也没有以读者为中心尽力满足其需求,在日常图书的采购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考虑读者需求,购置了大量的内容雷同、知识单一性的书籍,且很多书籍材料缺乏一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这种要数量不要质量的行为使得图书馆的很多图书都被束之高阁,缺少图书资源或是书籍不对借阅者的胃口,读者觅不到自己爱看的图书,时间长了,也就懒得再去图书馆借阅了。

1.2 管理模式落后,难以跟随现代化市场的变化

目前很多地区的图书管理缺乏系统、规范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使得图书馆的日常管理逐渐落后、缺乏效率和专业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另外,由于部分借阅者不爱惜图书,借回家的书刊常常被污损,还书老是延期。为便于管理,一些图书馆就规定图书“概不外借”,或是缩小外借种类、数量,弱化了图书馆功能,降低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1.3 工作效率低,处理速度慢

图书馆是科学的殿堂,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在学习型社会创建中,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很多图书馆由于经费和人手不宽裕,缺乏专业专职的管理人员或志愿者队伍,图书管理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员对于图书的系统分类、编号等知识掌握并不全面,再加上图书馆建制不完善,关于图书管理的很多工作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普遍素质较低,造成书馆的管理工作出现混乱,漏洞百出,为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2 创新图书管理的建议

2.1 信息化管理,创建自主图书馆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占据民众很多阅读时间,百忙之中更是无暇去图书馆排队借书、还书,电脑、手机成为了阅读的新载体。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以临沂图书馆为例,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临沂市图书馆投入30 多万元在一楼大厅建设了自助图书馆,方便市民在图书馆闭馆期间自助办卡及借还图书。自助图书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在临沂市图书馆闭馆期间最多可为读者提供480 册畅销图书的借阅选择。读者只需要通过点击借书按钮、刷读者卡、输入图书位置编号即可成功借阅心仪的图书;通过点击还书按钮、刷读者卡或身份证、按要求放入图书即可顺利归还借阅的图书。自助选书,刷借阅证,自助借还书这样的借阅方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让借阅图书变得和自助购买饮料一样方便快捷。同时,自助借还书系统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藏书涉及文学、历史、自然、科技等多个类别,并且每隔半月会更换一次书籍,基本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24 小时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管理,也方便了读者的随时借阅。设立自助图书馆,不仅为读者阅读提供了便利,更是呼吁大家在传统阅读的过程中享受积极思考的乐趣。倡导全民阅读,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2.2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资源共享

如果适应不了数字化潮流,图书馆就会像恐龙一样因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环境而消亡,为此图书馆要改变服务方向,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大胆进行图书管理改革,构建现代图书管理新体系。图书馆之间要互通有无,实施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读者在图书馆完成注册之后可在这个馆借阅的书籍在另外的馆还书。此外,读者证还可以与个人手机号进行绑定,在忘记带身份证的时候凭借手机号也可借阅书籍,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自动管理系统将该图书馆与其他区的图书馆的文献情报服务有机地链接和整合在一起,形成“图书馆群”,实现资源共享。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可开通电话、qq、邮箱开展咨询和续借服务,读者通过qq 在线和电话便可实现通借通还。

2.3 严格图书借阅制度,提高读者爱书的意识

图书管理要做到以读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重视读者的反馈和需求,采购读者需要的书籍,对图书馆的书籍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确保管内藏书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制定严格的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借书流程,确保图书流通的畅通性,使得更多读者能够借到想要的书。现代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为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队伍,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现代科技知识。为了在全市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广大市民“人人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临沂市图书馆每年都会在年底举办“十佳读者”评选活动。据了解,评选“十佳读者”是根据图书借阅数量、诚信借阅、爱护图书以及关心图书馆发展四个标准来评分评定。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5篇

    一 中国教材图书物流市场的现状

    目前的教材图书物流现状以自营物流为主体,多种物流方式并存。从教材图书产业的结构上来看,图书出版商、图书分销商、图书销售商这三者构成整体图书产业链。现阶段,其中每个环节中的物流形式都是多种并存的。如出版商环节中,随着近几年出版市场的逐渐扩大,各出版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都在整合资源,集中自身的优势,从专业化的角度来面对市场,特别是一些体制改革已经到位,经营机制较为灵活,或者说已经从教材图书出版专业化尝到甜头的出版商,正积极地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物流的外包活动中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自身的出版专业化能力,从而获得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从教材图书分销商环节来看,最具实力的是全国的新华书店系统,其次是邮政系统。全国的新华书店教材图书物流还是以自身的物流力量为主体的,也存在与其他物流企业的合作关系,如与铁路系统的合作以及与民营物流公司的合作,但也只仅限于图书运输这一环节,主要的环节还都是由自身完成的。

    邮政系统近年来也逐渐进入教材发行领域,它拥有雄厚的网络资源和物流优势,邮政发行网络已覆盖全国各个地市、县(市),局所网点、零售网点非常多,在县城及以下网点有绝对优势,且物流设施完全自有,具备现代物流的实力和经验;但从目前的物流整体配送情况而言,邮政系统相对民营物流公司也具有明显的劣势,那就是体质不灵活,机动性较差,直接影响配送环节的时效性。整体而言,教材发行的物流管理是以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等多种方式并存,这是与目前中国出版发行行业的体制,以及出版、发行产业向着集团化发展的现状紧密联系的。

    二 教材图书发行的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息化程度低,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图书渠道建设。应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从图书供应链上去建立图书物流的信息基础,建立图书标准化信息,加强供应链管理,努力提高环节间的资源共享。

    第二,市场条框分割的形式长期存在,不利于大物流、大资源的整合。通过图书市场进一步的体制改革,打破按照行政划分而形成的固有图书物流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竞争、合作。

    第三,在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过程中,可明显感觉到,物流人才建设落后,缺乏专业化人才。通过高校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以及企业自身不断地培养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现代物流人才,充实到物流企业之中,发挥自身作用,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地方物流市场行业管理和规范化程度需要极大提高。目前进入物流市场的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小型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对已专业化、标准化的大物流公司形成了很大的市场冲击,但各发货商发货货品的安全,以及对终端客户的服务质量都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仅靠物流市场自身已难以得到很好的规范,甚至不可能得到规范,所以政府介入物流市场的行业管理和规范已很有必要。

    三 物流的信息化技术对教材图书物流运转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教材图书物流也在经历着由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物流供应链的周转速度。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减少了在传统储运模式下的人为差错情况,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准确性。最后,信息技术的运用,合理地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整合企业资源,为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是保证公司业务链条畅通的关键因素,如四川的新华文轩几年前在我国出版发行行业首家引进开发出世界先进的ERP、SAP信息处理系统,并在实际业务运行中不断完善,对圆满完成每季上亿册的教材发行任务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该系统将教材发行各相关环节进行了横向、纵向的信息集成,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材发行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和畅通。

    四 教材图书发行的物流管理目标是实现物流合理化

    在教材图书物流环节,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有待开发,如何挖掘出这部分利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教材图书在物流环节上节约成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信息技术在整个环节上的运用,提高生产自动化,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但在目前中国处于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今天,这种降低成本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相反,在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设备投入上,会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2)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壮大,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达到一种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目前中国书业的集团化和地区化连锁建设,正是朝着这个路子去发展的。最后教材图书物流市场的合理化、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合理化,都会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6篇

1.我国图书馆人事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我国图书馆人事管理体制的限制,高技术人员的缺乏,不能及时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带入实践中,即使有高技术人员也很难留住,导致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普遍减少、老弱病残现象严重、图书借阅登记工作方式老化、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的出现,导致读者与管理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常常产生冲突,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形象。多数图书馆没有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严格的责任划分,分工不明确,往往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人力财力消耗过大,管理效率也达不到理想状态,阻碍图书馆的发展。

针对图书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为了使当代图书馆紧跟新时展,创新改革已成为摆在图书管理人员面前一项棘手的问题。无论从服务态度出发还是从管理机制出发都必须围绕“人”这个基本点。只有“人”具备更高的管理素质,才能服务更多前来获取知识的“人”进而将更多的知识带给更多的“人”

对于图书馆来说,服务是第一位,即使是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使命依然没有改变,数字技术绝不可能替代人员服务。而管理人员作为连接信息资源与读者的媒介变得尤为重要。便捷的信息技术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使得知识构架异常庞大,这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实际操作的工作经验。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上导航员”“网上信息员”这使得现代图书馆中必须有精通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人和机器的适应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快、更新、更广泛、更方便的优质服务。数字图书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图书管理知识,还要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这使得管理人员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

2.图书馆应健全人员管理机制

为网络科技专业人才提供优惠的待遇,保护其应有的权利,为其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服务人员投身于图书管理中。当管理团队中注入高素质血液后,就应该想办法提高整体素质,即组织各种形式上的业务学习,从知识储备上到服务态度上,从技术提升上到制度变革上都应形成文章编号:专业的培训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整体的文化氛围,才能全面的为读者服务。

做好服务,要端正服务态度,接待读者主动热情、不冷落、不轻慢;解答读者的问题不急躁、耐心和气。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获取文化知识的权利都应该是平等的。杭州图书馆在2008年起实施借书免押金,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单位出具证明也可享受这一待遇。杭州“零门榲”阅览政策实行以来,偶尔也会有乞丐和流浪汉光顾,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敬,楮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人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杭州图书馆这一举措一夜之间红遍网络,杭州图书馆也被人誉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也体现了图书馆在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服务核心。杭州图书馆为乞丐开启了一扇获取知识的门,像一盏明灯温暖世人的心,只有尊重众生平等,改革才能前行,而社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阳光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而图书馆的服务就如阳光一般普照每一位读者。

除了“服务”这一软件,服务硬件也必不可少。所谓服务硬件当是指阅读环境。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人也不愿意在污浊的环境中展开知识的汲取。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员加强馆内卫生的打扫及维护,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机制,明确每日的打扫分工,明确奖罚政策。在维护图书卫生的工作中需要管理员和读者共同配合协作,管理员应耐心向读者宣讲图书卫生的注意事项,并在馆内醒目处悬挂卫生知识讲牌,使维护图书卫生的意识深入读者。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连接知识与人的媒介作用。

在图书馆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应该进行创新,我们在遵循为读者服务的同时更应该提升读者的参与和支持,不能仅限于“有事儿才解决”的被动服务模式。

3.应该建立由读者参与的互动管理机制。

3.1 建立由学生参与的管理模式

光顾图书馆的大多数人群来自学生,学生来自读者,又回归到读者中去,可以起到一个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作用。如果学生可以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可以由他们将图书馆的制度、信息及图书检索知识带到读者中,这样传播面广、信息量大且具有针对性,读者也易于接受。图书馆应定期走进校园,与学生读者进行交流,定期进行图书管理知识的讲座,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向广大读者宣传更多的管理知识,提高全民读书管理的意识。

3.2 建立由专家参与的采购模式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开展服务读者工作的物质基础,馆藏图书的质量直接关乎服务质量,现代图书馆在采购藏书的过程中应听取教育部门多方面的意见,多邀请专家教授参与到图书采购中,并根据科研和教学的需求,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扩充图书馆藏书规模,使图书馆藏书质量更具学术性、教学性、专业性。

3.3 建立读者培训机制

图书馆除了对管理人员进行服务培训外,应定期对读者进行培训宣讲,读者培训工作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通过宣传培训,与读者建立对接,这才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关键。首先从图书馆的历史发展到图书馆新时期的变革创新,从图书馆的基本构架到图书检索的基本常识,从图书阅读的方法到图书卫生的维护,从服务礼仪到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其次,面对信息化图书馆,大多数读者不能熟练掌握实际操作,针对技术的缺乏,图书馆应组织读者进行实践操作的培训,使读者能够正确利用计算机自动检索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准确便捷地获取阅读资源。

3.4 组织意见听取会,集良好的社会资源

图书管理工作终究服务于大众,这就决定了管理工作需贴合大众读者的需求,如果只是闭门改革,那么创新只是空谈。资源服务于大众,当然也应来自于大众,只有听取大众的良好意见,改进我们的管理机制,便可创出社会资源集约优化,推进图书馆文化服务双赢格局。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常常通过汲取大众意见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扩充图书目录检索,更新浏览信息,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结论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现状;对策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国高校工作受很多新观点的冲击,增加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完善尤为重要。

1 现阶段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资源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上的残留,长期以来,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各系统、各部门追求“自我完善”。在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中,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馆藏特色。造成了一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文献采集大量重复与遗漏长期并存。数据库信息资源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完善数据资源库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严密的数据库的发展计划,更没有建立一个全国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服务网络。我国数据库信息资源开发建设还是采用封闭式的数据库,运用自我生产和服务的发展模式。数据库的建设缺乏统一领导,上网的数据库太少,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

1.2 图书馆员还不具备信息员的素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尤其离不开技术人才,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但是,现在的许多高校图书馆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层次和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大多不具备作为信息服务人员所需要的素质。不具备基本素质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历不高,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的培训。

1.3 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不完善

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管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更多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不真实的信息掺杂其中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此外,由于图书资源的信息量庞大,以及图书管理工作的繁重,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和阅读者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辨识这些信息的真伪,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质量大打折扣,对于图书馆促进知识文化传播受到了影响,长期发展下去,将极为不利于图书馆的建设和广大师生的知识学习。

2 学校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2.1 进行学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开发

学校图书馆由于阅读群体的广泛性导致了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丰富性,因此在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上也必须具有相对的层次性。首先,对于纸质图书资源而言,图书馆需要根据图书需求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实现读者索引的便捷化,对于数字资源来说,图书馆检索功能是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的转变,计算机在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计算机进行图书的检索,提升图书检索的效率,使得检索范围更广、检索内容更精。

2.2 强化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伴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结合,存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信息技术的收集、处理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因此,在网络建设中,要做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加强网内协作打破条块分割体制等工作。在开展文献资源采购时,做到文献资源的平衡,特别是在采购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这样就能够避免重复采购,保障核心藏书的连续性,能够为我国高校师生进行学科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此外,在图书馆开展联机编目和馆间互借等服务工作,对于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弥补图书馆网络资源不足非常有帮助。由于网络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再仅仅限于图书馆内部拥有的藏书资源,还包括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这样网络环境下,只有实现用户和信息资源的链接,将整个社会信息环境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搜寻和利用信息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3 加快高校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

培养高校图书馆人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地举办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班、研讨会,有计划地组织馆员参观学习,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分期培训,重点培训的内容是信息开发和网络技术;而且要定期请专家对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技术与图书馆发展趋势作讲座,让他们吸取新的经验,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扩展人才渠道,吸收其他专业的技术人才从事信息工作,使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新时期的图书馆员应该是具有综合知识的信息员,具备善于书目和各种数据库数据的加工,懂得并能开发和研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熟悉信息分类、信息系统,能对学生读者的各种咨询给予解答,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信息产品和途径。

2.4 根据学校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图书馆信息服务

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后一站,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的帮助,因此,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的发展兴趣和爱好方面的引导,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兴趣方面的图书资源,及时整理、相关的行业动态和专业趋向,并组织互助学习小组,为学生交流提供自由的空间,从而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进步。

3 小结

综上所述,学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能量汲取的重要乐土,必须保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在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工作历程中,图书馆应不断加大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琨.基于网络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保障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8篇

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研究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但是,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教育职能目标不明确,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杂乱,对图书馆员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的管理问题等几个方面。高校的图书馆想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多的影响,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更好地为高校师生做好知识基础储备工作。

二、明确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其基本职能就是教育职能。想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要求高校的图书馆首先要明确其教育职能,既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还要为师生创造良好的阅览环境,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服务。

高校的图书馆能够为学师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图书馆拥有丰富多样的图书及馆藏文献资料,这些资源可以向学校师生宣传、展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对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提供指导;同时,高校的图书馆也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基础;除此之外,图书馆还能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多种文献服务,每个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在高校的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效益,为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建议

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进行馆内资源的整合,使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资源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针对馆内工作人员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馆员优势,为读者提供人文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1.树立管理理念,合理整合馆藏图书资源

高校的办学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层面上,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要把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图书馆在高校的教育中应该发挥全面素质教育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育,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储存场所,高校的图书馆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合理整合馆藏图书资源。对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档案资源、文献资源以及电子图书资源,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学生在使用时方便快捷地阅览。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取知识。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就应该进行统筹的规划,配合学校的教育,做好资源的管理工作。

2.重视人文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是吸引师生之一,好的图书馆,就应该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因此,高校的图书馆,要对馆员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要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一个专业的、有凝聚力的服务团队,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服务,为读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开展导服务,节约学生查阅资料时间;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及书评书介等,现代化教育媒体帮助学生展开图书阅览,不定期开展读书会和馆员读者联谊会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不但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也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在校的师生,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的教育职能,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高校的图书馆可以采取推荐阅读的形式,如定期向全校师生推荐一些新书或可读性强的书籍,推荐要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科学习相结合,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鼓励学生阅读好书、新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求高校的图书馆要做到保证学生读书时间、加强大学生读书方法指导,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做好时间的安排,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裕阅览时间。

同时,高校的图书馆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是育人文化传递场所,大学生的阅读情绪和阅读积极性都会受到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图书好的阅读环境和预读氛围,能够潜在地陶冶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因此,用心营造良好的预读氛围和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坚持不懈的追求。图书馆环境的建设氛围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的建设,如一些励志的标语、口号,各个领域的伟人、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等。这些物质方面的环境,能够启迪大学生的思想,激发起阅读的欲望。二是馆内环境的建设,一个宁静安静的环境,能够不仅仅保证学生阅读的需要,更是给予学生心灵的沉淀,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学生的心与作者的思想相通,感受到作者的思想。除此之外,人文环境也是图书馆应该重点管理的项目事宜,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思想,把读者服务工作与培养世纪人才的大目标统一起来,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和文明氛围。这不仅仅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学校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

四、总结

高校图书馆信息荟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吸收、选择外部文化,不断地改善改进服务和管理,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先导作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都要多元化进行的,充分满足高校师生各方面的图书信息需求。高校的图书馆想要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建立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地位全体师生服务,才能在未来是发展中立足高校,服务高校。

参考文献:

[1]马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晋图学刊,2011,(01).

[2]徐凤英.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转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杨海燕.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柔性化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9,(04).

图书管理的现状第9篇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重“形式”轻“理念”

有很多的图书馆一味的注重与互联网的联系,大量的引进外部资源,而对于自身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没有引起重视,使得图书馆仅仅是资源的存储地,扮演图书数据库的角色,而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此外,对于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仅仅发挥图书馆馆藏的功能,使得图书馆没有形成个性化的服务风格,对于客户没有形成吸引力,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重“物资积累”轻“调节”

在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中,出现很多的管理者仅仅注重物资的积累,结果大量的引进资料文稿,在资料的管理和分类上欠缺经验。最终使得资源变得比较复杂,给信息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难管理,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图书馆的使用率大大降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资源有效性不高,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3、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

图书馆信息管理需要既懂得图书信息管理知识,还要懂互联网技术知识的人才,而且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二者之间的关联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实际的人才选拔中,选拔准入标准不严格,没有一个系统专业的流程,使得选进的人员仅仅是充当图书资源的管理者,复合型的图书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图书馆,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注重信息化建设技术研究

注重信息技术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技术的研究,前者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例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设置自主借阅系统,便于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查询资料的效率,还为客户使用图书资源提供了便利。后者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与其它的图书馆进行链接,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外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增强图书馆与客户之间的粘合度,改变传统图书馆忽视客户需求的状况,有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步伐。

2、注重图书馆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资源是图书馆得以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图书资源质量的提升。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其中外部资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各个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注重与社会图书资源需求客户建立联系,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实现共赢和双赢。内部资源主要是通过增强数据库的资源管理、购买书籍、扩大图书馆的占地面积来实现的。而文化资源主要是通过设置图书馆的内饰、经营风格、个性化的服务来实现的。此外,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客户需求对于图书馆的规模、资源种类、经营理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信息技术不发达、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也不强,可以通过增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来实现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的资源质量,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3、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制定系统的制度措施,吸引专业的人才来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图书馆的馆长作为领导者,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加强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明确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与时俱进,深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注重对书籍的收藏,书籍的使用则是次要的,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用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图书资源的需求。而且有很多的地方图书馆门前人员稀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宣传力度欠缺,没有营造良好的资源利用氛围。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图书资源管理要转变这种陈旧的理念,要注重图书使用功能的发挥,建立以客户使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客户的反馈加强图书资源的管理与更新,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作用,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