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06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

一、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2、媒介融合渗透具有现实条件

首先,不同媒介各自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而媒介融合有利于缺点互补。作为最传统的传播媒介――报纸,它的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文字为主,图片作为辅助手段,这就要求受众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广播、电视虽然融合了声音、画面在里边,但是对于技术的依赖比较重,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媒体之间的融合,互相弥补彼此之间的缺点,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资金、技术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在媒介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为媒介技术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都带来了媒介工具的巨大发展。有了不断发展的媒体技术作为支撑,集各传统媒体优势于一体的新媒体不断问世,客观上适应了媒介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为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再次,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美国首先于1996年颁布《电信法》,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最后,信息传播的小众化趋势为媒介融合提出了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众到大众,再向小众回归的过程,手机短信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趋势。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在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以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

二、媒介融合的分类

1、内容融合

指分属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形态生产出来的内容,利用数字技术,形成跨媒体和跨平台的使用。依照不同的承载体又可分为文本、图片、语音等具体形式。未来的蜂窝移动通信网、计算机数据网、广播电视网的共同发展趋势将是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内容资源的共享,由此带来传统媒体的文本、图像形式向数字形式转变,从而催生出新的数字内容生产形态的产业,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亦提供了转型发展的契机。

2、网络融合

指原来不同形态的媒介产品传播渠道的融合与互联互通。在我国,网络融合主要指“三网”的融合,具体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媒介融合的基础需要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兼容与共享,它的实现必须基于主导领域的技术实现,而“三网”就是核心的和最大部分的技术基础领域。

3、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是媒介融合最终得以实现的载体,它整合了网络资源和内容资源,是二者的集成端口。融合后的终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满足消费者即时即地获得、消费各类信息的需求,并按需求将集成后的服务通过终端载体的技术支持提供给用户。现阶段,媒体终端平台主要指“3C”的融合,即计算机、通信、电子消费终端产品的融合,具体运用和表现为IPTV、手机媒体、平板电脑等终端形态。

三、媒介融合的路径

1、借助新的媒介形态

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新的媒介形态借助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从早年的博客、播客,到后来的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微博,到如今的微信、LBS等,媒介形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2、重视客户端

从早期的“报网合一”“台网互动”到如今的新闻客户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平台不是补充,而应该被赋予与媒体本身同等的重视。

之所以强调客户端,是因为其蕴含着丰富的战略含义。客户端可以拆分为“客户”和“端”两个词,客户意味着受众,端意味着新的接受方式。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是移动终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移动终端上网,比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APP商店成为争夺移动用户的另一个硝烟战场。很多传统媒体也在此过程中推出自己独特的APP,比如手机新闻客户端、移动广播等。

强调受众本位,是要为受众提供最合适、最人性化的阅读模式,不断开发让受众满意的新形式,方便受众接受信息。强调内容为王,是因为不论新闻媒介的形式演进成何种,优质、独特的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

四、媒介融合的作用及影响

1、对新闻从业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的操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素质也发生重要的变化,除了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还应具有以下两项能力:

一是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的技能不再局限于采、写、编、评或者拍摄的单项技能中,而是应该变身“全能记者”,熟练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包括采集、剪辑等多项技能。二是从网络中发现热点。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解网络,才能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生活的热点,并发现新的新闻线索。同样,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网络上,而忽视了生活本身蕴含的新闻价值。

2、影响媒介生态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一直存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印刷出版自己的最后一期,在2013年,《新闻周刊》全面转向数字版杂志。数字版的《新闻周刊》仍然采用订阅的模式,并通过平板电脑和网页版的阅读工具。在《新闻周刊》之前,已经有多家百年大报宣布停刊,改为电子出版物。与报刊心有戚戚感的是电视媒体,据调查,目前北京地区的开机率已经降到30%。

另一方面,积极转型的传统媒体彰显着自己的生命力,如美国的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将博客的特点和新闻媒体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提供博客群形式的新闻报道,在美国颇具影响力。

总之,媒介融合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它的未来必将会产生新的面貌和形式。无论是整个传媒行业还是其中的媒介工作者,都要熟悉媒介融合当前的态势和规律,并对未来做出大胆的预测。(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常颖,黄理俊,万明.英国“三网融合”发展分析与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10.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小报化;模块化;易读性;视觉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27-03

一、引 言

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国民阅读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看新闻,传统媒体报纸的读者正在不断流失,报纸前景堪优,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甚至为报纸预测了明确的消亡时间。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罗杰・菲德勒就在《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提出,“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他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1],传媒大亨默多克也曾驳斥互联网将使报纸消亡的说法,并预言报业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报纸要在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下去,需要不断的对自身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而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走媒介融合之路,成为大家公认的报纸出路。我们已然看到,数字化阅读的普及,不仅仅是侵占了报纸的读者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它对读者阅读习惯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媒介融合不仅仅表现在新闻制作的流程、的平台上,也应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基本环节――版面设计中。现今报纸的版面设计变革不断,其许多变革取向在有意无意间正是向新媒体的界面特征靠拢。

二、新媒体的便携性与报纸的小报化浪潮

新媒体的便携性主要是由其接收终端赋予的。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媒体接收终端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平版电脑和手机等。从发展趋势来看,小巧轻便是新媒体接收终端的追求方向。常见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尺寸多为14英寸,也有12、15英寸的,而近几年流行的上网本显示屏仅为10英寸左右;最新型的平版电脑ipad Air屏幕尺寸9.7,厚度7.5毫米,重量不足1斤;而手机更是小巧,iphone5的宣传口号中就包括实现拇指全屏操作。新媒体的便携趋势不是随意而为之的,其好处显而易见。由于便携,操作就突破了地域限制。任何地点,包括拥挤的车站和地铁,人们都可以随意的浏览网页,收看视频。而报纸却需两手才能实现翻阅。

我国报纸在传统上分为对开大报和四开小报两种。由于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对小报的偏见,将小报等同于低俗,再加上广告商要求在更大的面积上刊登广告,因此,在上个世纪末,国内的报纸纷纷扩大版型,增加版面,走大报路线。如上个世纪末兴起的定位于都市报的《北京青年报》就采用了对开版型。

新媒体的兴起培养了人们新的阅读习惯,同时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展开大开张的报纸,耐心品读报纸中的权威观点和理性分析,对于每天穿行于地铁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中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奢求。因此,为了争取受众,传统的对开大报纷纷开始追求便携,放下身段,改版瘦身,形成了一股版型改革的浪潮。

我国报刊的版型改革,呈现两种趋势:

其一是瘦报化。我国传统对开大报的尺寸为半张新闻纸的大小,宽39厘米,长55厘米,长宽比例为1.3971,2002年,《南方周末》将报纸宽度缩小了5厘米。一方面,因为改版后的尺寸长宽比例更接近设计美学中的“黄金分割率”,看起来更加美观,另一方面,新的版型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人的双眼与阅读平面之间的最佳距离是30厘米,最佳阅读视角是60度,这样计算出来的人眼最大阅读范围应为34.6厘米。显而易见,新的报纸版面更方面读者轻松阅读。除《南方周末》外,采用瘦报版型的报纸还有《华商报》《北说青年报》《南方日报》等。

其二是小报化。相比大报的翻阅困难,小报的便携性明显更胜一畴。无论是在路途中、车厢里,人们翻阅起来都更加便捷轻松,因此,当前四开小报越来越流行。一些原来的对开大报如《青年参考》《国际先驱导报》等,纷纷改版为小报;而一些后来兴起的都市类报纸《京华时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从创刊之初就采用了四开小报的形式。

三、新媒体界面的稳定性与报纸的模块化版式变革

新媒体的界面通常具有稳定性,即除了新闻、广告内容的更新外,新媒体的界面,包括界面的大小、版块的组成、结构的设定、色彩的使用、单页信息的数量都基本保持不变。以著名门户网站搜狐为例:打开搜狐页面,最上端是搜狐的LOGO和三行导航,紧随其下的是广告和搜索引擎,之下是纵向排列的新闻、图片・策划、娱乐・视频三个版块。这几部分基本就占据了整个界面。向下拉动滚动条,体育、财经、娱乐、博客、汽车、房产等版块两个一行的依次出现,十分整齐。每一个版块中,左上角都安置一幅四行大小的图片,下面排列四到八条新闻。页面的最右端,浅蓝色的背景色上放置一些评论、社区、广告、杂谈之类的小版块。整个版面以橙、蓝两色为主色调。这种界面形式是稳定的,无论何时打开网页,各个版块的面积、标题的长短、文字的底色都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界面设计,不仅是媒体风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与新媒体界面的这种稳定性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报纸纷纷放弃了穿插式版面,采用模块化版面。传统的版面设计理论将版面的布局结构分为排列和穿插两种,认为穿插式版面“稿件与稿件错落相间,版面有较多的曲折,比较生动”[2],主张面向普通市民的晚报、都市报采取错落有致的穿插式版面。而模块化、静态式版面正相反,所谓“模块”版式,指的是版面上每篇稿件都编排成规则的矩形,用线框或留白与其他稿件分开,以避免稿件与稿件的串行或误读,而“静态”版式,则是指报纸版面每天的风格和布局形式保持不变。穿插式版面讲究的是变化,而模块化、静态度版面讲究的是稳定。

当今,模块化、静态式版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报纸欢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京华时报》等知名媒体,都采用的是这种编排方式。

报纸采用模块化版式与新媒体界面的稳定性是出于同一考虑,即方便受众的同时方便编者。对于受众来说,模块化版式更加醒目,在海量信息中,方便读者查找、阅读自己需求的信息;对于编者而言,模块化版式显然更易于编辑,尤其是静态式版面理论的应用,使得编辑一次设计版面之后,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再做此项工作,大大的降低了编辑的工作强度。

当然模块化版式并非万能,如果一味滥用这一版式,则会使版面失之轻巧,僵化呆板,同时受众长时间看不到版面的变化,也会审美疲劳,甚至降低对信息的敏感性。因此,许多媒体也在积极探索,寻找稳定与变化之间的平衡点。

以《扬子晚报》为例。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通车,《扬子晚报》为之制作的特刊,便采用了静态式模块化版面,整个特刊以浅蓝色为底色,矩形编排稿件,在图片的使用和版面的设计上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为了避免版面显得呆板,编辑有意设计了两种版面效果,配合不同内容轮换使用,既实现了统一,又不失之精巧。

四、新媒体界面的定向性与报纸的易读性尝试

新媒体界面设计的定向性,是指在设计中要把握人机交互的原则,突出核心功能,简化干扰项,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通过界面指向命令[3]。定向性的提出基于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对受众阅读造成的困扰。为了帮助用户扰除干扰,顺利寻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新媒体界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如简化页面内容,用户众多的新浪微博的首页仅使用三种色彩、五大版块,界面简洁而不单调;再如网站首页刊登新闻往往只登几条推荐的标题,且标题言简字赅、主题突出,甚至有的页面登录后会弹出推荐小窗口,直接送出推荐内容,简化受众的寻找过程。

报纸刊登的信息虽远不及新媒体,但自从报纸进入厚报时代,报纸所容纳的信息量也一再增加,巨大的信息量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同新媒体一样远远超过了读者能够接受的有效量。因此,报纸版面的设计也需向新媒体界面设计借鉴定向的理念,提高报纸的易读性,关于这一问题,国内许多报纸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在头版设计“导读”,对繁多新闻进行提炼,使读者通过导读快速定位,不需将几十版甚至上百版的报纸从头翻到尾,就可以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这已成为当前报纸编辑在设计版面时的共识。《南方周末》《今晚报》等都在头版上设计了固定导读专栏,大多数的都市报都将头版做成了导读版,《南方都市报》除头版外,还另设有“主页”版,也是专门登导读内容的。

在报纸版次的编排上,编辑从易读性的角度,不断地进行尝试调整。我国早期报纸的版次排列方式较为简单。随着报纸不断扩版,许多报纸多达几十版甚至上百版,读者想要准确的找到某一特定版,依据传统版次排列方式非常困难,因此现有报纸多采取分叠排版的方式,将报纸先分成若干版组,每一个版组重合折叠,以版组为单位进行版次编排。但版次排编并非定式,许多报纸还在进行适应自己报纸排列方式的探索中。如《京华时报》将报纸分为A、B、C、D四叠,但是A叠时政要闻和B叠的财经理财统一排序,而C叠和D叠的周刊则单独排序。《楚天都市报》也想分叠编排,但受技术影响,只能排成A1、A2、A3、B4、B5、B6、C7、C8、C9……的类分叠形式,结果广受诟病,最终取消了分叠形式。无论报纸如何去尝试,都是出于易读性考虑,帮助读者快速定位。

五、新媒体界面的多媒体性与报纸的视觉呈现探索

报纸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信息,电视以画面和声音为传播载体,新媒体的界面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符号,媒体表现手段之丰富令传统媒体难以企及。不仅如此,在许多新媒体的界面中,常常以图片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呈现新闻。这是由于,新媒体的界面较小,单页面容纳文字数量有限,频繁移动的界面不利于受众专注阅读,同时文字对受众阅读的专注度要求较图片更高。以腾迅新闻手机客户端为例,打开腾迅新闻手机客户端,在手机界面最上端是用图片展示的当日最重要的新闻,图片面积较其他新闻更大。除此之外,界面还容纳其他四条新闻。这四条新闻每条都配图片一张,文字部分仅包括标题和一句话的简介。进入头条新闻的页面,充斥页面仍是图片,新闻分若干页,每页都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下面的文字仅有图片的简单说明。

报纸由于载体的限制,不可能使用视频和音频,不能像新媒体界面一样实现多媒体化。但当前部分报纸,通过灵活运用图片和图表等有限的媒体表现手段,让平面的报纸版面呈现出动态立体的效果,给受众以丰富的视觉感受,实现报纸版面的“类多媒体”化。巨幅图片、立体图画乃至3D报纸都体现了编辑在信息视觉呈现方面的探索。

随着报纸由文字为绝对主体的“读文时代”进入了图文并重的“读图时代”,图片的应用被日渐重视,报纸版面上大图彩图早已屡见不鲜。报纸开始尝试在版面上大胆创新,打破常规,一些创意精彩的图片也能呈现给受众不输于新媒体的视觉享受。如2012年12月29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首条地铁正式通车,编辑秉承将新闻做大做足的理念,大胆将封面版和封底版打通,用两版的空间刊登一辆即将运行的列车的巨幅图片,图片画面干净大气,配发的标题《你好,地铁》精炼简洁,整个版面空间感极强,细节处理十分精致,让没有乘坐首日地铁的读者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维立体图也是帮助报纸版面“动”起来的利器。以《新京报》2011年3月20日推出的《核危机10日》特刊首页为例。报纸同样做了通版的设计,用两个版面的大小刊登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三维立体图和周围海域的示意图,帮助读者了解日本核危机的进展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因为报纸版面远大于新媒体,读者对事态的认识要比从新媒体上获知的更加全面清晰,视觉感受也比新媒体更为强烈。

为了让读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十堰晚报》《扬子晚报》《安徽商报》等还在报纸的显示技术上做起了文章,推出了3D报刊,佩戴报纸配送的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版面,就像看3D电影一样。

在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从新媒体界面中吸取精华,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是报纸必然的选择,经过探索,报纸在版面设计上的创新还会层出不穷,但无论怎么变革,报纸的物理特性和印刷技术是特定的,报纸终不能像新媒体一样拥有多种终端,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因此,对于新媒体,报纸可以借鉴,却不可以照搬,在发挥报纸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创新,是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总原则。

参考文献:

[1](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3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体育新闻 实践教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21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助理研究员,天津30038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新闻教育者必需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媒介教育变革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新闻事业逐步壮大,研究媒介融合时代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与社会、业界相结合的必然,其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新传媒时代需求的体育新闻人才,从而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目前,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多元化、整合化、融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改革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类课程内容松散,不成系统

体育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包括两类,一是各专业技能课的实验、实践教学,如体育摄影课的摄影实践、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采写实践等,培养的是学生单项的专业技能;另一类是体育新闻实务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在目前媒介融合趋势下,体育新闻实践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媒介种类的划分来安排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了专业能力的细化,对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并且这些实践只注重作品形成的过程,缺乏对作品进行的实践,更缺乏各媒体间的融合交叉,这显然不符合媒介融合趋势下培养新型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二)缺乏校内实践基地

高等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是具有一定专业特色,集人文、社会、地理资源于一体,对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学平台。它介于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之间,在实践器材设备的配置和实践内容方面,它与校外基地类似,各项实践内容和流程均按照业界普遍流行的方式进行,培养的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运行模式上,按照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运作,使实践教学质量能够得以保证。对于体育新闻专业来说,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全媒体的实践能力,又能够避免校外媒体实践不可控因素较多、实践质量无法保证等难题。

目前,大多数院校体育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仍是空白,少数已开展实践基地建设的院校也尚停留在基础性建设性阶段,基地对学生全媒体能力的培养效果尚未彰显,同时,对于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研究也急需加强。

(三)专业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性

从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来看,各校对于专业实习环节较为重视,实习期平均约14周,相对于其他专业8—9周的实习时间已超出很多,但相比国外新闻专业20-27周的实习仍有较大差距。从实习时间来看,专业实习几乎都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此时学生受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因素影响,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习中,实习流于形式化,效果大打折扣。

从实习形式上来看,基本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实习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给实习指导带来较大困难。

从实习单位的性质来看,目前跨媒介的综合传媒集团仍属少数,大多数的新闻媒体仍旧只涉及到一种媒介,如电视台只涉及广电媒介、报社只涉及平面媒介,这样无法使学生全媒体的技能得到锻炼。

从实习内容上来看,由于专业体育媒体仍属少数,目前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多以采编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为主,真正涉及体育新闻的微乎其微,实习缺乏针对性。

(四)毕业论文环节缺乏创新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要的把关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科研能力、科研技能的一次终极展示,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基本上执行的仍是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少有突破。从近几年学生的毕业论文看,绝大多数学生是按传统的论文模式照猫画虎,选题缺乏新意,涉及到媒介融合选题更是少之又少,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表明,传统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开发适应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实践教学课程

1.顺应业界发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从媒介融合时代的“大传播媒介”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传统体育新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一些顺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教学内容应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以完善体育新闻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在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除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实践外,还要增加互联网技术、手机媒体技术的实践,以顺应网络、移动媒体蓬勃发展的业界趋势。如,对于“体育新闻节目制作”课程实践来说,除了安排针对传统广电媒体的体育摄像实践、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实践外,还应增加针对网络媒体、移动数字媒体的流媒体制作及的实践。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4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念的历史是我们在思想和感觉上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的变迁所作出的反应的记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媒介融合之后的文化,思考媒介融合“将”和“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文化。

一、研究现状:技术与商业维度的偏向

有学者认为:“当今媒体的分类早已逾越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的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定义模糊的合并性的媒体形式。”可是这个定义“模糊”的媒体究竟怎么样,是众多的研究学者所关心的。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同的媒介学者依靠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方法,对媒介融合展开了不同维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融合的技术维度。在这方面,“技术”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技术指的是单纯的物理技术,因为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也是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过程,所以如何在物理技术层面上打破传统媒体和多媒体之间的技术转换和更新,成为一部分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媒介融合“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第二个技术指的是新闻传播的报道技术,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转而要求在跨媒介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必然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意味着以编辑为核心的传统媒介体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能记者、全媒体记者、融合新闻才能在这里被不断地探讨。技术层面的进步带来媒介报道方式和媒体生存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打破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思考媒介环境及媒介融合环境下人的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成为媒介融合技术层面研究的欠缺之所在,这涉及技术研究的人文维度。

2.媒介融合的产业维度。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经济利益成为重要驱动,将媒介融合看做一次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开掘不尽的“富矿”成为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不同的产业技术和方案、传统媒体的合并、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联手等,成为学界热门的探讨话题,研究者相信“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无可厚非,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面对媒介融合的商业思维,我们更要相信媒介融合带来的不应该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的到处传播,也不应是简单的拼贴与复制,更不应是色情信息的泛滥。我们应该认识“传媒业不再只是谣言绯闻的发源地,不再是强词夺理的场所,不再只是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而如果要超越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显然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观察能力和文化批判能力。

3.媒介融合的管理维度。在媒介融合的管理逻辑当中,一部分学者涉及了文化,但探讨的重点放在了文化创意、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等方面,有学者借鉴国外的做法,指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而有人则指出传媒企业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断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有学者甚至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并提出了不同的规制模型。但是,无论是文化政策、文化管理还是文化创意,都无法回避和脱离媒介融合的具体文化语境,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则必然引发不同的管理方案和策略,媒介融合形成的“媒介文化”仍然是无法摆脱的现实语境。

综合来看,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实际上走入了一个技术和产业的误区,或者说是被有目的地引入到这个误区。很多情况下,促进媒介融合,只是一种对商业利益的渴望和产业政策的宽松,媒介融合的热闹和表面的繁荣只是一些媒体的合并和扩大,它真正的成熟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整体文化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哪怕是初步的共识,自圆白话当中缺乏真正的内在的文化冲动。媒介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的相加或相减,媒介融合也不是技术的突破或者简单说是各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无论是媒介融合研究的技术维度,还是其产业维度和管理维度,都脱离不开对文化维度的支撑和反思,“融合文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二、融合文化:媒介融合研究的新维度

美国学者亨利・吉金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用以描述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词,他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5个层面: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从这里可以看到,文化是媒介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从媒介融合的文化思维,到媒介的文化融合,再到融合文化,显然并不是词语的转换,而是媒介新的转向或者说媒介融合的再出发。“媒介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改变,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媒介文化融合的研究。

1.融合文化的特质

无论是媒介文化融合也好,还是融合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融合文化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融合文化的图景?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对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有很多人这样描述:口头传播时期一文字传播时期一印刷媒介传播时期一电子媒介传播时期,实际上每一个时期传播的变迁,恰恰是文化变迁的开始。而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媒介环境学派也正是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媒介变迁的。而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印刷文化、影像文化、网络文化就这样迅速地汇流,并形成不分彼此的气势,这才有我们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是一个产业的概念,更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媒介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更是这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生存的世界相互关系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融合文化范式要抓住矛盾中的媒介图景,运用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努力应对媒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变化关系”,显然我们还更应该具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思维,思考融合文化的真正特质。

2.媒介融合中的视觉转向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视像屏幕的时代”,电视、电影、互联网中的图像已经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图像成为不同媒介之间“穿越”的共通语言。以新闻为例,新闻图片在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LED电子屏幕等的联动就可以清晰地说明。有学者就指出“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实际上,图像化传播也是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征。媒介融合的视觉转向,不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我们目前的文化“所生产的不仅是解空间化和解时间化的观看主体,而且有一个视觉形象的场域,它在本质上是异质的和杂交的”。这种异质打破了地方和全球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而这种杂交,不仅是传统艺术和新兴媒体的杂交,而且也是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杂交,对于这种杂交文化的视觉特质显然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境遇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把握。

3.媒介融合下的媒介化社会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能量不断释放: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与时间差异正在逐渐地消弭,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正在“压缩”,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文化与传媒互渗、互补、互证的时代”。而这种传媒化生存显然不是简单的传媒进入我们生活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中介化”了,媒介建构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媒介社会当中,伴随着不同媒介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媒介世界已经形成了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真实的和虚拟的互融的大型媒介平台,“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它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影、图书等单一化的大众媒介已截然不同”。这是媒介融合的初步结果,同时又是新一轮媒介融合的开始。“评估一种文明的时候,如果是用它依赖的一种传播媒介,那就需要知道该媒介的特征有何意义。”同样,在媒介融合风头正劲的时候,我们也更要思考媒介融合会将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种媒介又会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何样的意义与影响。

三、媒介文化融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民族是带着它的文化传承一起走向现代文明的,而处在传统与现代抉择中的大国,在媒介融合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媒介的同质化

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中,传统与现代、新兴媒体与传统艺术、媒介化与原质性之间的紧张纠缠着我们,也困扰着我们。“只有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才能够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但是,这样的媒介化社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呢?在我国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文化产业存在描述的问题当中读出中国文化的现实与难题。同时,从国际上看,媒介全球化面临着媒介同质化,或者说媒介“好莱坞化”的危险,更带来了所谓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语境出发,思考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时代巨变和媒介同质化――这段经历混合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的焦灼伤痛。

2.媒介全球化和中国媒介发展的不平衡性

21世纪,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媒介全球化的时代。当代传媒模式的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大众媒介不仅仅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是“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受众选择权的不断减少,是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是文化的同质化和知识鸿沟的加深。当代作家余华曾经也有类似入木三分的断言:“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全球化浪潮的欧风美雨之中,中国享受着媒介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但依然无法回避“媒介融合与媒介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在中国这样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处于剧烈变动的国度中,东西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的背后是媒介发展不平衡和媒介融合的不平衡,这都决定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西方的媒介融合模式,更不能唯经济利益至上、不加挑选和甄别地全球化。媒体融合的综合考虑和融合文化的巧妙布局,不仅是缩小差距和追求公平的一次机遇,也是中国媒介本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媒介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3.媒体众声喧哗与文化引导

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种种欲望,原来看似坚不可摧的道德意识和各种规范,在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时患上了‘失语症’”。媒体的众声喧哗将人们的“失语症”不断地放大,媒介融合之后更是“一地鸡毛”。媒介融合众声喧哗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众自由度的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在信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是媒介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网络暴力对于人权乃至民主的侵害,“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不久前,美国尼尔森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在中国这个网民最多的国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如何来进行文化引导,来正确塑造网民的文化认同,来奏响网络“主旋律”,如何使我们融合文化成为“另一个文化家园”。对此,中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任何文化在整体过程中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强调、一种特殊的扶持”。我们应该坚持并不断努力:媒介融合形成的社会不是分裂的社会,而是融合的社会;不是商业覆盖的社会,而是文化创新的社会;不是矛盾重重的社会,而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媒体;出版业

“媒介融合”不仅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一个概念,而且是中国目前多种媒介发展进程中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参考国外文献,梳理这一概念的内涵,探讨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由于新媒介是相对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媒介对传统的印刷出版业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更开阔的视野来考察出版业的发展境况,也是有意义的。

一、国外“媒介融合”概念的引入

在20世纪末计算机信息革命到来之前,不同媒介之间界限明晰,对于媒介技术的研究也被限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内。“媒介融合”的提出为媒介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不同媒介技术相互结合,连同工业制度结构、社会文化标准共同塑造着融合媒体。在国外研究文献中,“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一词也被表述为“融合(convergence)”。一般认为,“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依梯尔·索勒·普尔于1983年提出的,其含义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普尔在《自由的技术》一书中指出:“一个既定的物理网络能够提供任何类别的媒介设备,反过来,一个曾被限制于一种技术的媒介设备现在能够被传送到任何物理上分散的网络上。”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涉及媒介融合基本概念的西方著作被译介到我国,例如,托马斯·鲍德温等合著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明确指出:之前各自为政的电信、有线电视广播和计算机工业将汇流到一起,产生整合宽带系统(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提出: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三个领域将会逐步趋于融合。书中不仅较早地介绍了1978年尼葛洛庞帝的三圆环聚合示意图,而且针对当时学界对媒介融合的几种误解进行指正。凯文·尼曼的《大媒体潮》提出“大媒体”(megamedia)的概念,认为传媒业、电信业、信息业都将统合到一种新的产业之下,即“大媒体业”。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等合著的《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一书第一章“变化中的媒介环境”也探讨了媒介融合及其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从我国目前已出版的有关媒介融合的著作、教材及学术论文的文献引用情况来看,这几本国外新媒体方向的著作虽然不是系统探讨媒介融合的成果,却对我国媒介研究者思考媒介融合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奠定了我国早期媒介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正式的学理性概念最早是由蔡雯于2004年在美国进行富布莱特项目研究时引入国内的。其实1999年崔保国在《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当代传播》1999年第6期)一文中已经引介了西方“媒介融合”的概念。但蔡雯的文章被引用频次较高,而且比较明确地指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此外,宋昭勋的《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以及孟建的《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也是我国较早研究媒介融合问题的代表性成果。

然而,国内学者在引述“媒介融合”概念时,直接参考英文资料还不够充分。例如,《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一书被学者认为是“我国传播学术界探讨媒介融合理论的最重要的成果”,但其参考文献大多来自已有的中译本。实际上,国外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资料是相当丰富的,涉及很多理论资源和现实问题,值得引入并加以梳理:对媒介融合概念的把握为何难以统一,有关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的争议,媒介融合的最大受益者到底是谁,媒介融合与出版业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我国虽有涉及,但有待深入探讨。因而,有必要继续引介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目前媒介融合的现实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外有关媒介融合的几个问题

本文仅针对目前国内研究引述国外资料的情况,进一步梳理国外特别是欧美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文献(大多没有翻译为中文),归纳其中涉及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认识为什么存在差异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媒介研究学者埃斯彭·伊特瑞伯格(Espen Ytreberg)指出:“媒介融合是迄今为止最难把握的概念之一”。甚至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指出“媒介融合是一个危险的词语”,因为它有太多不同层面的意义。为什么对这一概念的把握会存在差异呢?其原因有:

“媒介融合”本身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把握,首先是基于媒介自身的发展与实践过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迈克尔·卡茨教授在1997年发表的《介绍:融合、规制和竞争》一文中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人们对于媒介融合的三种认识:“对于一些人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局限于电信领域的现象。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电信业和计算机工业归并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媒介融合包括产业的结构性整合”。英国的西蒙·穆雷(Simone Murray)博士也指出,20世纪90年代,媒介融合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通过对主流媒体的直接收购与大规模兼并实现的跨媒体所有权的集团化。这一浪潮并没有对政治经济方面造成根本性挑战。第二波浪潮是关于媒介的数字化改造,这从根本上挑战了传媒业,受到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青睐,同时也对文化研究产生了影响。第三波浪潮是“内容流(content streaming)”。作者指出,“在传媒业中用‘内容流’来描述一个平台向另一个平台的内容迁移,即通过互联网实现音频或视频内容的传递”。可见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在媒介融合基本思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的把握是有差别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媒介融合更像是在描述我们已经看到的,而不是我们将会见到的”。这提示我国研究者从学理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把握“媒介融合”概念。同时在切入对媒介融合的考察时,应当注意将其置于纵向的维度,而不是孤立地看待。

研究视角有不同。国外媒介融合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媒介史的视角、文化研究的视角、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媒介史的视角以詹妮特和萨宾(Janet Staiger and Sabine Hake)为代表,认为“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如印刷媒介、电视、广播和电影)与新技术(如有线电视、互联网和数据广播)的结合”。这种观点认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历史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也为媒介融合研究提供了一种纵向考察的方法。

文化研究视角的主要代表者是亨利·詹金斯,其关于媒介融合与融合文化的论著在西方社会具有深刻影响。依照文化研究的视角,詹金斯指出“‘媒介融合’一词涉及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方面”;而“媒介融合意味着一种文化转换(culture shift),正如消费者被鼓励不断发掘新的信息,进而把分散的媒介内容合二为一”。“媒介融合”分为两种先后出现的范式:数字革命范式(digital revolution paradigm)和新兴融合范式(emerging convergence paradigm)。“数字革命范式”以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为代表,其强调“新媒介代替旧媒介”,而“新兴融合范式”则强调新媒介与旧媒介的互动。詹金斯指出,“媒介融合并不完全取决于媒介终端,而是在更多时候产生于个体消费者的头脑之中,并且通过彼此间的社会交往而实现”。他援引了法国媒介学者皮埃尔·列维(Pierre Levy)早年提出的“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概念,指出,“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些事情,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每个人所知的东西汇聚到一起,从而提高个人的技能。”他认为,在媒介融合的文化语境下,混杂着大众文化元素的集体智慧足以改变宗教、教育、法律、政治、广告甚至军事行动的方式。媒介融合也呈现了媒介权力的重构和媒介审美与媒介经济的重塑,“最终,我们的媒介未来将依赖于商业媒体和集体智慧之间的斡旋与交战”。詹金斯还预见到,“媒介融合所处的数字文艺复兴(digital renaissance)将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一个新的文化秩序也将在这个时代出现”。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以蒂姆·德维尔(Tim Dwyer)和克劳斯·詹森(Klaus Jensen)为代表。德维尔指出:“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新技术被容纳进现有媒介和大众传播文化工业之中”。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立场,他的《媒介融合》一书将媒介融合具体分为产业融合、技术融合与监管融合。但在德维尔的论著中仍然存在理论和实证支撑的鸿沟。詹森的《媒介融合:网络、大众和人际传播的三个维度》一书也被认为是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媒介融合的代表作。詹森阐述了所谓“媒介融合的三个维度”的关系:第一个维度是通过身体实现的人际传播,第二个维度是模拟大众传播,第三个维度是数字化传播。第三部分则包括对理论与实践、现代语境与后现代语境之间关系和方法论的思考。但有学者认为,“詹森只是用媒介融合去描述了一个一般的传播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已有个别学者注意到对媒介融合进行文化研究视角的考察。2011年出版的陈伟军《媒介融合与话语越界——传媒文化的多维阐释和散点透视》一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指出“作为一种全新实践和话语重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会聚与整合,其影响不仅在技术层面,它还会对我们时代的文化生态和思想框架造成巨大冲击”;对于媒介融合的探讨很难用一种大一统的理论进行阐释,因此需要从哲学思路、文化研究思路、多媒体艺术思路、社会学思路等多维度考察媒介融合。

2 “媒介融合”是否只是一种“假说”

在我国,一般认为传媒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媒介融合,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传媒的未来发展不是融合,而是分化;由此引出了有关“媒介融合”与“反媒介融合”的争论。也有学者质疑关于媒介融合的各种论断只是一种“假说”。

在国外,确实有不少学者批评媒介融合这种说法过分含糊和泛化甚至沦为商业炒作的工具。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媒介融合实践过程中的负效应。南太平洋大学新闻系主任马可·艾智(Marc Edge)在《瓦解之后融合:加拿大的‘灾难性’案例》中指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商业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受到欢迎。计算机工业革命使得报刊业于20世纪70年生转变。媒介主发现通过跨媒体的信息内容共享可以获利颇丰。然而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股市泡沫,2000年1月美国在线公司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却造就了商业史上最具灾难性的合并案例,媒介融合的提法随之一下子跌落谷底。”有人开始怀疑“媒介融合不过是个宣传出来的错觉而已”。

有的学者怀疑媒介融合是否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从商业模式角度去看,“媒介融合有赖于一些理念,如协同效应的创造、产业边界的消解、市场的叠加与整合”。多伊尔(Doyle G.)早在1999年就通过对英国报刊和电视经营者的访谈发现他们对于媒介融合是否真的能发挥节省成本的协同效应表示强烈质疑。她指出,不少媒体高管认为媒介融合并不能带来太多经济效益,其唯一的益处不过是带来跨媒体内容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加拿大学者也通过相同的方法得出类似的结论,并表示对于过度增长的传媒集团的担忧。媒介融合所带来的股市负债,使得一些新的媒介集团不堪重压。一些所谓“媒介融合之王”,只能通过政府力量来还清因媒介融合而欠下的债务。而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媒介融合也带来了某些弊端。“免费在线出版物为媒介主制造了麻烦,因为免费在线出版物对其原有的媒介产品的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些代表性论述虽然不能证明媒介融合是个伪命题,但至少它提醒我国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现实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并注意媒介融合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

3 媒介融合的受益者是谁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公众究竟置于利益天平的哪一端?或者说,谁是媒介融合最大受益者?这一议题常常被我国研究者所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的研究几乎找不到相关论述,而这一议题却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艾格尔·黄(Edgar Huang)和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卡伦·戴文森(Karen Davison)等人认为,“目前为止,大部分关于媒介融合的讨论都只聚焦于其商业价值”,因而学者认为,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主来说十分有益,但对普通大众来说,只能意味着真相和公民意见的削弱。美国一项针对传媒学界和业界人士的调查显示,有70%的受访者认为媒介融合的受益者是媒介并购者。有学者则撰文指出,“媒介融合的结局可能是好的,对于传媒公司来说可能结局更好。但是恐怕它也可能变得更糟糕,对于新闻业来说结局可能更糟”。

这些国外研究表明媒介融合的最大受益者可能并非普通大众。这提示我国学者在考察媒介融合商业效益的同时,还要从更广泛的视野对媒介融合现象进行反思,了解媒介融合对普通大众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媒介融合视角下的出版业发展

国内外学者谈及媒介融合时,更多地聚焦于电信业、计算机工业与广播电视业的融合,但从学理与实践两个层面来看,媒介融合都已经涉及出版业的发展问题。

早在1978年,尼葛洛庞帝就已经通过一个图例演示了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的聚合过程,这被认为是媒介融合的雏形。在这个聚合模型中,三个圆环分别代表了“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这个聚合模型提出的意义在于把“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卓识第一次通过著名图例演示出来,获得商界领袖”的青睐。这一模型也表明媒介融合在最初阶段就与印刷出版业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有国外出版学文献阐述媒介融合对于出版业的影响。艾瑞斯(Eres)在1983年发表的《信息技术:地位、趋势和内涵》的第一部分就指出:“电信、数据处理、广播电视、出版,这几个曾经可以轻易地加以区分的产业不再彼此孤立。”而早期学者们认为电子出版就是出版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围绕媒介融合和数字出版,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出版学研究文献。例如,帕特里克·吉宾斯(Patrick Gibbins)的《电子出版:多学科的未来媒介融合》对电子出版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他指出:“信息产品能够达到印刷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信息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大众消费市场的信息需求时,我们才真正可以说我们处在电子出版的商业模式之中”。英国贝德福德大学艾利克斯·威登(Alexis Weedon)教授于1996年在《融合》(Convergence)杂志发表(《图书贸易与网络出版:一种英国视角》一文,根据英国出版业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网络出版时代的图书交易方式。他认为,现在图书的分销渠道已经根据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适,而基于互联网的书籍分销渠道也正在改变出版业的结构。因此“出版商必须要在传媒业技能的宽泛谱系之下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并且应当从报纸、计算机软件和广播电视的商业实践经验中寻求网上图书贸易的新思路。美国北德克萨斯大莱恩·库克(Lynne Cooke)的《印刷媒介、电视、互联网的视觉融合》从40年来知名报纸、有线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网站选取了广泛的研究样本,指出印刷出版媒介、电视和互联网正趋于视觉融合。挪威奥斯陆大学的黑尔戈(Helge Rnning)与托里(Tore Slaatta)两位教授认为“图书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是第一个取得国际化发展的文化产业,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之下媒介研究者应当回归对于图书的研究”。他们的《营销员、出版商、编辑——国际出版业趋势》一文关注的就是媒介融合时代国际出版业的经济和市场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6篇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迅速跨入到信息化时代。美国学者AlvinToffle把这个时代定义为“第三次浪潮”(Thethirdwave)。第三次浪潮持续推进至今,对人类社会结构与发展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第三次浪潮自身也在不断裂变和内爆。“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导致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不断聚合。”[2]数字时代,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和结构性的重大变革,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成为当下传媒发展格局中的一个基本趋势。2014年8月18日,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3]这是我国最高领导层罕见地就传媒战略明确定调,为媒体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战略融合机遇。可见,从业界实践到学界研究再到顶层设计,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基本共识。不可否认,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构成了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媒介间融聚、汇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过程。“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4]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结果就是媒介生态的全面改变。在传播学的理论视野中,媒介生态(MediaEcology)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来说,大致可以理解为媒介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总体关系。麦克卢汉在半个世纪前提出这个概念,是试图以环境作为特定的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传媒技术对文化与社会发生的生态式影响。随后,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精神领袖———尼尔•波兹曼更明确地阐明了“媒介即环境”(mediaasenvironments)的核心观点,从而奠定了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基石。在媒介生态学派的眼中,技术、媒介与社会构成了媒介生态的三个重要元素。波兹曼还进一步强调:“技术变革不是叠加性的,而是生态性的。一种新技术并非仅仅是追加什么东西,而是改变一切。”[5]尽管批评媒介生态学派的技术决定论过于绝对和狭隘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与四平八稳的论断相比,“片面的深刻”也许更能体现一种理论洞见。如果从波兹曼的观点引申开去,我们不难发现,在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态性变革中,作为与媒介生态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传媒产业,当然也成为受到媒介生态变化的最直接影响的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近十年以来,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终端不断丰富着新兴媒体的阵营并快速迭代,强势抢占传媒市场份额,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传播逻辑和商业模式则被全面颠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自然产生了对于传统媒体的悲观态度和对于新兴媒体的盲目膜拜。但按照媒介生态学的理论,“由于不同的媒介在物质和符号形态、以及随之而来的理性或知识、感性、时间、空间、政治、社会、哲学思辨和内容偏倚上的种种不同,所以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认知论(epistemology)的偏倚。”[6]可见,没有一种媒介能够足以满足人类所有信息诉求和传播欲望,只有多元共存、平衡互补的媒介生态才是人类社会传播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新兴媒体看作传统媒体的终结者,两者的关系也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需要深度融合,共同建构现代社会中媒介生态的多元化格局。

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转向

媒介融合正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涌现,已然成为现代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大趋势。在媒介融合的巨大潮流中,今天的大众传媒与新闻传播的主体结构和信息来源机制都产生了深刻变化,大众传媒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美国西北大学副教授李奇•戈登将媒介融合分解为七大方面:“1.媒体科技融合;2.媒体组织融合;3.媒体所有权融合;4.媒体战术融合;5.媒体结构融合;6.采访技能融合;7.叙事形式融合。”[7]媒介融合的内涵看似复杂多维,而且近年来学界对其研究也似乎日趋泛化,其实,当我们真正去挖掘媒介融合各种类别背后的深层要素时,不难发现,这背后的核心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只有人,才是一切媒介融合形态的直接操盘手和真正孵化器。只有当人的观念和能力真正与全媒体时代对接之后,媒介融合才能够最终成为现实。因此,如何应对数字技术背景下媒介生态的根本变化?———这不仅是现代传媒生死攸关的问题,更是培养现代传媒人的新闻传播教育无可回避的巨大挑战,而这种挑战又尤其体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正如Toffle指出,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社会在适应这些变化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8]。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这些转变,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人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及时深刻体现业界的人才需求。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类型进行条块分割式的传统业务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融媒时代的根本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基础上重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媒介融合的技术特征,培养具备跨媒体传播能力的“超级记者”(Superreporter)成为传媒教育的当务之急。何谓“超级记者”?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快速融合的大趋势下,超级记者特指掌握了多种媒介传播技能,能够同时为不同类型媒体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报道形态的新闻记者。在美国,超级记者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热烈追捧的“超级人才”,而现代传媒对融合新闻人才的这种迫切需求,毫无疑问,将成为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媒介融合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在学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就信息技术目前发展现状而言,简单来说,是指信息采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符号系统,借助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平台,利用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网络媒介、新媒介等不同媒介形态的业务融合,实现用户以电视、PC、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多元化的终端设备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满足人们跨越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传播诉求的媒体形式。数字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媒体发展趋势使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变化,这促使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媒介生态。基于本文对全媒体的理解,不难发现,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全面对接全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我国高校目前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普遍脱胎于传统媒体主导时期,基本属于以媒体形态为单元而构建的单一形式,实践教学中不同媒体业务间的壁垒成为实现这一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短板,因此,构建新闻传播学专业跨媒体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当务之急。基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新闻传播学专业亟需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变革与创新,而当务之急在于改变按照课程孤立设置实验课程的传统做法,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内涵的转型要求,应将实验实训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专业基础实验能力、专业综合实验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三大单元,分别对应基本、提高、创新三个不同的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将专业能力融合在专业素质培养这个总体目标中,循序渐进,实现传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变革。所谓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可见,要实现媒介融合视阈下人才培养的技术转向,课程体系的重构是基础和关键。基于这一认知,新闻传播学专业可以按专业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逐步递进,深度体现人才培养的媒介融合能力导向,实验课程体系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满足学生专业创新实践的需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力求全面提高新闻传播学子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融合传播能力。

三、平台融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跨媒体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数字化;报业

中图分类号:G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14-02

一、数字化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媒介生态理论指出,“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媒介的生态环境”[1]。媒介、社会和受众是媒介生态系统的三个要素,这三者密切关联,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强大的数字技术正在深深地撬动着原有的适于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

(一)数字化下媒体格局的异变

在数字技术催生下,媒体大家庭急速扩容。20世纪末之前由三大传统媒体所主宰的媒体界,在之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被众数字技术的产物新媒体所颠覆,尤其是互联网,成为继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同时,其他数字媒体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成熟,比如手机。当下,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技术的推进使手机进入了媒体行列,而其庞大的使用群体也必将注定着它作为媒体的巨大潜质。另外,还有移动电视、物联网等等数字新媒体,纷纷进入了媒体大家庭。新媒体的剧增,媒体大家庭的扩容,必然会引起媒体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化。过去传统媒体是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而现在的新媒体是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

(二)数字媒体影响下受众的迁移

对于任何媒体,受众的重要性都是不容置疑的。没有受众,媒体失去了传播对象,也失去了它的经济基础。因此,受众的任何变化都可以说牵动着媒体的“中枢神经”。而新媒体的涌现,强有力的拉紧了传统媒体的这根“神经”。

首先,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向新媒体转移。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是完全具有主动性的。他们不仅对媒介有选择,对内容也是有选择的。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大大增强了受众媒介消费的选择性。同时,新媒体的数字化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下内容的时空“束缚”,使其在内容形态、内容来源以及内容信息上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和丰富性,大大丰富了受众的信息可选择度。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受众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得到了有力的强化。“数字化网络带来海量信息的互动传播,意味着传统人际传播得以在数字媒介平台上全面还原并提升,即人们可以超越时空进行点对点的信息沟通与实时交流,且不必再拘泥于传者与受者、大众与小众之间的明晰界线”[2]。在新媒体种种优势的夹攻下,传统媒体的受众不断向新媒体转移。

其次,受众细分化和碎片化导致传统媒体受众资源的流失。在过去,大多媒体把受众看作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提供的是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但如今,“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3],而不同群体的受众需要不同的精神粮食。因此,单一媒体已经很难满足所有受众的喜好。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技术的崛起,媒介的种类和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媒介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态势日趋成型。加之新媒体诸如自由选择、双向互动等突破传统媒体局限的独特优势,为细分受众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媒体、信息成为可能。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必然引发传统媒体受众资源的流失。

(三)数字化下传统媒体优势资源的劣化

一直以来,内容生产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优势,依赖于内容生产,报纸等传统媒体稳稳的立足于传媒产业链的上游。但是“数字技术使得一切信息都可以用0和1来表达,数据库技术使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而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处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4]。因此,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不仅仅简单的转载传统媒体信息,有机的组合以及再生产,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无成本约束性使得其拥有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内容资源的高度同质化以及过度化,使传统媒体一直以来以此作为自身优势的内容资源迅速贬值。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所说,报纸所处的是以采编环节为利润重心的完整价值链,但现在被拉长了,利润向发生转移。

二、媒介融合――数字化时代报纸媒体的发展之道

数字化时代,面对新媒体重构的媒介生态环境,面对恶劣的媒介竞争形势,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单纯依靠改版增容已似“隔靴挠痒”,如今必须依靠媒介资源的相互整合,喻国明教授称之为“碎片化时代的多重整合”,也就是学界和业界所提倡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道。

(一)媒介融合是报纸媒体变革的关键举措

不可否认,报纸已经进入衰退期,这其中既有新媒体冲击的影响,也有报纸自身发展瓶颈的问题。如今的报纸仅仅依靠改版增容已基本失效,与互联网浅层次的结合也没有大的意义。报业需要的是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使报业从内容生产到终端呈现,从形态到结构,从利益增长点到经营管理,都有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报业的涅重生。媒介融合正是这一壮举的关键举措。“新媒体革命的方向是数字化,其运营模式是媒体、网络、通信三者整合,汇流成传播的大渠道。报业只有超越印刷时代,走多媒体融合之路,弥补自身无法具备的传播特性,才有可能发挥综合优势,作为一个蜕变更新了的产业存在并发展下去。”[5]

(二)媒介融合是报纸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时代,报业价值链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报纸的产业链得不到延伸,将来可能被迫沦为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商。但媒介融合促进了报业集团化,而集团化的规模经济效应为报纸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媒介融合带来了内容产业链的延伸。媒介融合,数字技术可以将任何形态的媒介内容转化为可以用0和1表示的数字形式,而数字形式的内容消融了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之间的内容形态的界限,从而不同类型媒介的内容可以交换和再生产。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低成本性和通用性使得媒介的内容生产具有了规模化生产的可能。这对于以内容生产为优势的报纸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集团下的各类媒体可以依据各自受众的特点以及内容所需,对报纸内容进行再生产、销售,大大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实现了报业内容链上的规模经济。

其次是媒介融合带来了终端产业链的延伸。终端是媒体与受众的直接接触点,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终端的规模决定了媒体的受众规模以及其竞争优势。媒介融合带来的终端产业链的延伸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媒介融合形成的报业集团化大大增加了集团内部所拥有的媒体量以及媒体类型,媒体的数量和类型越多无疑涵盖的受众也会越多;其二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趋势,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融合媒体有了规模化、差异化内容生产的可能,从而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越是能满足受众需求的媒体自然越受受众欢迎。终端的拓展为报业带来的是最为宝贵的受众资源。

(三)媒介融合是满足“个性化”受众的不二之选

首先,媒介融合迎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受众媒介需求。如前所述,受众的不断细分化、碎片化,使得他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更显个性化。如今的受众已不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更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一贯以内容见长的报纸,其单一的表现形式,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已无法满足越来越细分化、需求多样化的受众。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为报纸媒体适应“个性化”受众带来了机会。数字化技术使得各种媒体产品有了标准端口,从而可以相互嵌入、多元组合,市场中的产品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如此,媒体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信息、形式和渠道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个性化的选择。

其次,媒介融合满足了受众传播地位变化的要求。传统媒体的种种局限,大大制约了受众信息传播者角色的发挥,而媒介融合为受众地位的改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的交互式传播优势,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也正好满足了受众日趋强烈的信息传播者或者内容提供者角色的扮演。另外,媒介融合也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内容的多样化,渠道的多元化,观看时空的可控性等等的媒介融合后产生的新特性都使的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动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

(四)媒介融合是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上策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补偿理论”指出,任何新媒介的产生都可以看作是对此前旧媒介缺陷的一种“补偿”,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6]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种种局限,以各种传统媒体所无法具有的优势赢得了受众的万般宠爱,而传统媒体自然备受冷落。但是数字技术创造了众多新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创造了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既可以进军新的领域,也可以探索和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受众的选择和需求。如此,传统媒体一方面可以突破传统行业发展极限的约束,减少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新资源的获得,在融合后的新领域获得一席之地。这也许正是如今全球传媒集团井喷式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

毫无疑问,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受众资源、广告资源被新媒体分流,内容资源失去了它原有的优势,加之受众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加强,报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而,报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数字技术给报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其涅重生创造了机遇。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生共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产业价值链;也达到了传播致效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时代报纸媒体,亦是各大传统媒体涅的关键之道。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笑.重构中的媒介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8.

[3] 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8篇

【关键词】媒介 分离 融合 科技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媒介发展的历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最初的传媒是自己的身体、表情、手势和口语,他们借助劳动延伸出其他介质和传播方式,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从人体分离出的各种媒介又呈现出重新融合的态势。

一、媒介的逐步分离

在原始时期人类的语言还没有产生,人们之间的交流传播是通过实物来进行的。那时所有的媒介都集合在人的身上,在利用实物媒介进行的传播中,接受者进行接受信息的感官是最丰富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都可以同时参与,因此,实物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最生动、形象的。然而,实物媒介有很多弱点,如传递不便、表意和传播范围狭窄等。

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人们之间的交流就不一定要用实物来传达意义,而可以通过语言的指代性和抽象性来指代某一具体事物,还产生了一些不存在实物的抽象词汇,如描写心情感受的一些词语。语言弱化了感官刺激,却通过更加明确、系统的符号、符号类群引发人类的想象,利于人类思维的发展。

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文字诞生了。文字媒介第一次实现了符号与物质载体的结合。也第一次实现了媒介与人体的分离,实现了媒介的体外化。文字媒介除了满足受众的精神想象空间,也为受众架起了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桥梁。此时人类所利用的媒介就开始逐渐分化,可以脱离于人之外,只通过视觉便可进行意义的传达和思想的交流了。

随着人类生命需要的发展,大众对于传播媒介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科技的发展,则使得技术力量势不可当地进入到媒介的解放。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从此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的时代。印刷媒介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与复制。这时媒介分工趋势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了。电子媒介在印刷媒介大规模的生产和复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得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就是在这个媒介有了明确分工的时候提出来的。

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人类传播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由于人类符号、技术实践条件和水平的缘故,曾经先后出现了以某一种媒介为核心和主导的阶段。如今多种媒介又呈现出大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由此看来媒介融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二是媒介应用战术层面的融合。接下来就对媒介融合的这两个层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媒介技术融合

从电视这一集合了声音与图片的媒介开始,媒介就展现了初步融合的态势。电子媒介方兴未艾,网络浪潮就已席卷而来。今日网络的飞速发展在媒介发展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媒介的发展形态。

网络是个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归根结底就是利用虚拟和数字技术,最大限度地缩短甚至取消时空界限,因此是任何符号、任何传播活动都可以运用的媒介。它集合了声音、图片、视频、通讯等多种媒介的技术,而成为了集各种媒介技术为一身的“媒介之王”。与电子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又具备互动性和虚拟可能性,因此取消了传播的主客限制和时空限制,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介无可争议地全面满足了人的生命需要,并且在虚拟的空间里开始实现对生物依赖性的超越。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反过来,媒介对于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每一种传统媒介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报纸时代人类主要是利用眼睛的视觉来接受信息,广播和电视媒体影响人的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数字技术的出现,将所有的传播技术都迅速融合成一种普通的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形式。各种媒体都在数字技术的平台上,把其各自独立的技术融为一体。而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媒体,充分调动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全面提升了受众的综合性立体感官体验。也就是说科技媒介所指的并非单一媒介的科技化,也并非新媒介取代旧媒介的全面革新,而是囊括了各种媒介技术优势的综合性质的媒体构架。视听群体的媒介经历也就因此丰富、完整、立体化。

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媒介科技的融合是媒体革命的最大动力。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信息载体的演变体现一个趋势,即媒体技术由专业独立性向交叉互动性转变,各媒体之间信息的交互是科技发展的目标。

2、媒介应用战术性融合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媒体并存、多种媒体竞争的时代。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几大载体,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媒体形态,从以前的割裂、分离状态,逐渐走向互动、整合、甚至是融合。

西周的伯阳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现代的媒体共生理论也认为,媒体之间只有相互依靠才能共生共荣。因而尽管这种战术性合作的初衷是为了推销各自的传媒产品,例如传统纸质报纸和网络的合作有助于交叉促销,驱使报纸的读者去浏览网站,网站的用户去阅读报纸,联合的结果是双方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而且有助于媒介信息的共享,做到信息传播和利润的最大化。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在200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讲座中解释说,“媒介融合”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一个重要趋势是内容的多媒体化。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使得媒介融合得脱胎换骨,形成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并最终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建构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力量之一。技术的一日千里,为媒介融合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媒介更进一步的融合体现在了传统媒介与网络相互交融即媒介形态的整合,形成新兴的复合型媒介。现在已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媒体战术性联合形式有以下几种:

1、广播和网络的战术性联合

据统计,目前我国内地已有广播上网电台共68个,以电台栏目单独建立的网站14个、跨媒体网站2个。2000年3月,全国交通广播网“易路通”网站开通,通过网上平台将全国交通广播联合起来,实现各台的资讯共享。广播台设立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扩大宣传,同时,网络广播具有点播互动功能,突破了传统广播时间段的限制。

2、报纸与网络的战术性联合

最初开始将报纸与网络战术性联合的是人民日报网络版。由于网络的海量存储可以将报纸有限的篇幅扩大,进行深入报道,对重要问题还可汇集成专题形式进行追踪报道。这就利用报纸已有的资料来源以及编辑人力开发出更为广阔的市场。读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阅读纸质媒体的内容,但没有报纸读起来舒服。随着PDF版、专门的网络报纸阅读器EEO等的出现,阅读变得越来越轻松惬意,读者也逐步接受电子版报刊。

3、电视和网络的战术性联合

根据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9.1%。互联网越普及,分流电视观众的趋势越明显。因此,电视媒体要以新的传播技术改变旧的传播形态,与互联网接轨,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拓展新的经营思路,形成电视与互联网的互动发展,为战术性融合奠定基础。

4、电视和手机的战术性联合

目前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现代手机增加了视听功能,有MP3、MP4等功能,可以下载收看电视、电影和在线欣赏节目。随着我国3G进程的加快,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无论在运营网络上,还是在提供内容上,都会为手机电视这一传播形式的完善和丰富带来极大的好处。3G时代电视和手机的联合已成必然。

人类一直处在对生命的不断超越和更高层次的追求中,这就必然导致了人们对于能够帮助人类满足生命需求的各种工具及物质条件的不断改进。随着人类对所追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对媒介的功能化、便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不断努力地进行各种尝试,展望未来不同类型的媒介还会借助新的介质而呈现出进一步的融合态势。■

参考文献

1施拉姆,1994,《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2徐沁,2008,《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中国期刊网。

3许颖,2006,《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第7期。

4陶喜红,2007,《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中国期刊网,第6期

5马歇尔・麦克卢汉,2005,《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第9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报业;困境;机遇;对策;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以及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受到较大冲击,其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发展都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其惊人的发展变革速度,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逐步形成并且不可逆转,因而媒介融合也成将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报业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同时也会遇到较好的发展机遇。

一、媒介融合的现状

1.媒介融合的概念。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在他的著作《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提到“传播形态融合”,正是指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寓意。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强调各种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此后,学界进一步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需要指出的是,媒介融合并不是指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机械化的组合在一起,而是各种媒体相互穿插交融衍生出新兴媒体的媒体现象。

2.媒介融合的现状。经过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目前存在的媒介形式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而中国传媒业已形成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共同构成的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架构。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因此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国内形势来看,多种媒介融合的规模尚未形成,媒介之间的融合处于起步阶段,融合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单向融合,如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广播与网络的融合等等。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而带来了媒介从内容到终端的全方位融合。“三网融合”包括[1]:内容融合,即各类纷繁复杂的内容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运营[2]。渠道融合,即对原有的广电网络进行更新换代,通过网络渠道、卫星渠道、有线渠道等渠道传播内容[3]。终端融合,这包括电视、手机、电脑、PAD以及其他通讯设备终端的融合,另一方面包括终端设备的融合和终端服务的融合。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广播网络“三网合一”的形成,能够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消费习惯,进而加快新产品的推广,加速P2P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媒介融合的技术,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相互交叉、渗透,定会促进新媒体的出现。然而由于政策壁垒、技术壁垒、管理壁垒等影响,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并未像欧美等国家迅速,但是随着全球信息化以及全媒体的时代的到来,媒介如何的趋势势必不可逆转。媒介融合不仅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利润与较低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高质高量的信息。同时有学者指出,媒介融合的最高形态称为整合媒介,整合媒介包括组织融合、资本融合、传播手段融合三个主要阶段。整合媒介将会成为未来媒介发展中的一个趋势。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业的困境

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互联网、手机、PAD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报业惯有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报纸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

1.时效性不足。在媒介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报纸携带较为便捷,因而成为了人们最热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报纸的传播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时效性的要求,而携带同样方便的手机、PAD等新媒体则以其及时的信息满足了受众对于时效性的高要求,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传统报纸在传播内容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排版、印刷等制作,而新媒体几乎可以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其信息的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报纸。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传统报纸的报道显得更为滞后。这样便使一些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放弃了传统报纸,改而使用新兴媒体来获取更新更快的消息。传统报纸的受众老龄化以及受众流失现象日益突出。

2.互动性不足。传统报纸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传播,虽然也有些报纸开办了读者来信互动的版块,但是当新媒体出现后,这样的互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网络平台的出现、手机短信的简便等形式,都为受众提供了互动的场所。一些网站的论坛以及当下流行的微博,更使得受众可以对某一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评论、抒发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同时受众也可以成为一名草根记者,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相比报纸的读者来信互动来说,这样的互动模式受众更容易接受,也更为方便。由此可见,传统报纸在与受众的互动环节上处于劣势。同时,由于传统报纸是单向传播的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无论好坏、感兴趣与否都只能是一味的接收信息,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信息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的局面,受众面对信息时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3.信息量以及趣味性不足。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每天的海量信息相比,传统报纸则由于版面以及出版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传播信息数量方面望尘莫及。同时,传统报纸的版块设置大都以时政、民生、经济、娱乐、体育等为主,传播内容的局限同时也使其趣味性略显不足,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则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各行各业,并且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如视频、图片等,这样以来其趣味性与可读性均强于传统报纸。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纸的机遇

不可否认媒介融合所建构的新兴传媒环境带给受众许多传统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媒介环境正处于媒介融合的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准则框架等都较为混乱,因此,新媒体所建构的传媒环境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小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传统报纸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可以把握的机遇所在。

1.新媒体对信息的真实性把关不足。新媒体给公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然而部分人为了获取点击率以及出名等目的,大量虚假不实的信息,使得新媒体海量信息库内充斥着诸多不真实的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影响受众的思辨能力。而传统报纸的信息都会经过采、写、编、评等环节,最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都是经过许多媒体人审核、把关的信息,是有着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因此在公信力方面,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更为可信可取。

2.新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不足。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其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比较肤浅,新闻报道的深度明显不足。传统报纸有着长久发展形成的报道模式以及文化底蕴,同时也必然会拥有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对某一新闻会进行跟踪报道,挖掘新闻表象背后的真相。因此在报道深度方面,传统报纸更胜一筹。

四、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纸的应对

1.与新媒体合作。纵观传媒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某一种传统媒体,传统报纸亦是如此。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迁,传统报纸仍然会拥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所谓的“报纸消亡论”未必会实现。但是,传统媒体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如若不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其发展的空间势必会逐步缩小。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传统报纸也应顺应发展的步伐,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使自身能更好的得到发展。传统报纸可以与网络媒体合作开办自己的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打造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提高价值。这样既可以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也能打破传统报纸单向传播的模式,更好地与自己的读者进行互动。另外报纸也可以选择与手机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报业务。当下也有一些报纸与电视媒体合作,开办一些诸如读报类的节目,使得受众对于报纸的兴趣增强,增加受众的阅读欲望。

2.培养高素质的全能记者。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而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采写记者,然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记者只会采写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一行业的发展。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记者应该是类似于西方冠名的“超级记者”,这些记者掌握较全面的多媒体技能,他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

3.办有特色的报纸,受众定位明确。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应该改变思维模式,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办有特色的报纸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因为版面的限制,传统报纸在的内容上应该有所取舍,力求突出特色,做到内容与众不同而精彩。同时,受众是独立的个体,对媒介的选择自然不同,传统报纸应该明确自己所要争取的受众群体,细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受众群体,从而使得报纸结构更为合理,而是迎合所有受众的胃口。

4.保持自身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应该保持自身长久发展沉淀下的良好传统,如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深入等。而不能因为要更好地顺应融合趋势偏离正常的轨道,也不能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而不良信息,使自身变得与一些新媒介一样庸俗。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报业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媒介融合,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思维。与新媒介融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前传统报纸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立足,如何在融合的道路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稍显庸俗的传媒领域中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