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调研具体流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37

调研具体流程

调研具体流程第1篇

1.1有源效率校正技术

在高压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设备中,功率因数矫正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抑制输入电流波形产生畸变,从而保障后级直流电压的稳定,这就说明功率因数的矫正技术是电子镇流器发展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重视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功率因数矫正技术包括无缘功率因数矫正技术(PPFC)和有源功率因数矫正技术(APFC),与PPFC相比,APFC具备更出色的性能,因而备受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与认可。在APFC技术中,Boost型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以电感电流的连续性进行分类,Boost型技术具体来说,可分为DCM、CCM和CRM三种模式。当前APFC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于高电压输入、低电压输入和大功率应用三个方面,研究人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开始研究有源嵌位技术、交错并联技术。一些学者还通过有效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方式,达到对数字PFC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数字PFC控制应用于功率变化技术中,能够有效减低元件成本,促进产品更新升级,是APFC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1.2调光技术

调光技术是HID灯电子镇流器有效实现节能省电目标的核心技术。基于HID灯自身高效率与高光效的优势,配合现今的调光技术,就能有效调节城市公共照明,实现技术发展与节能省电的有机结合。当前调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首先是调压调光法,即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入直流电压,改变HID灯的功率。这一调光技术工作频率较为固定,但输出电压调节的范围也很有限;第二种是调频调光法,它通过调节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来改变功率,但实际上深度调光效果却并不理想;第三种是脉冲调相调光法,它通过调节对逆变器中开关管的导通相位输出功率,影响光度,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高性度的HID灯功率。

2低压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1紫外线灯电子镇流器

紫外线灭菌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科研等领域的消毒照明设备,其优势与特点是高效便捷,杀菌效果显著。随着对紫外线灭菌灯研究的加深,研究人员提出紫外线光源强度与镇流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是保证紫外线灯系统在杀菌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照明效果。相关学者就这一课题进行有益探索,他们提出通过将紫外线辐照度反馈信号引入数据库,以数字控制器对其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切实保证辐照度。然而这一方面的适应范围过窄,只能适用于某一固定型号的设备,这说明对于紫外线灯电子镇流器的技术研究与探索在未来仍然要持续一段时间。

2.2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

低压钠灯是目前照明设备中具有最高光效与最小光衰的照明设备。在研究中,通过将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与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发电系统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电子镇流器的节能省电作用。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在我国的推广普遍程度很低,近年来随着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对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研究步入了新的台阶。研究人员探索出一种通过直流供电改进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方案,该方案在前级以推挽DC/DC升压进行电路的控制,后级利用搭载有单片机控制半桥逆变电路的LCC负载匹配网络,从而将低压钠灯的电压、电流稳定在额定的范围。基于直流供电的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具有较为完善的功率保护及自动重启的功能,在未来的照明技术发展中,它能够有力配合太阳能等蓄电池进照明工作,促进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产品的研究发展。

3LED照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LED即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技术是半导体技术应用于照明领域所产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照明技术具有高光效、高显色性、颜色多样等特点。在实际照明灯具的应用情况中,LED灯具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上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目前LED照明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器件的发展、驱动技术的发展与热管理设计的发展三方面。器件发展主要是指利用多种技术切实提高LED灯具的光提取效率,减少LED灯的热损耗,从而促进LED灯具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进程。具体来说,器件发展主要可以从灯具结构、单颗LED器件功率等级调控、缓冲层生长层延伸、仿真建模工具的研究制造等多方面开展。目前器件发展的重点与核心是LED灯具的制造新材料与新工艺,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LED灯具分别在外延层、缓冲层等可以推广使用的新型材料,并将白光获取法、半导体表面纹理法等技术引入LED灯具制造过程中,从而推动了整个LED照明技术的发展。驱动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变换驱动电路的电网交流电压,将直流电压的前级电路与后级电路运用于低电压导通直流过程中,从而有效调节输出功率,延长灯具的预期寿命。热管理设计的发展主要是加强白光LED的散热作用。LED灯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器件的温度一旦过高,LED灯具的性能与寿命就会大打折扣。因而,提高LED灯具的散热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功率LED研发部门继续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科研人员在长期研究中探索出从封装材料、粘接材料到封装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散热的专业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就总体而言,LED灯具由于其散热问题在市场的推广和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说明在未来切实解决LED灯具的散热技术仍然是科研人员应当努力的方向。

4结语

调研具体流程第2篇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基线调研,是了解一线教育真实情况、获取一线教育真实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基线调研前的准备阶段、调研中的实施阶段和调研后的数据整理阶段三个方面,谈了一些在具体的基线调研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基础教育基线调研有一些指导和帮助。

调查研究是教育中常用的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在具体的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调研人员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和问题、掌握哪些方法和技术 ,才能提高调研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不容忽视且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有幸参加了“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SBEP)” 2006年12月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的基线调研活动。结合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思考和体会,拟从调研前的准备阶段、调研中的实施阶段和调研后期的整理阶段三方面,来谈一下自己对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调研前的准备阶段

(一)调研目的要明确

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的方向和航标,它指导着调研的整个过程。发挥着司令部的中枢调控作用。因此明确的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顺利、高质量开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只有明确的调研目的,才能避免整个调研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

(二)调研工具要精确、可靠

调研工具,是整个基线调研的基础,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制约着调研问题的深度和力度。要调研的问题也主要依据调研工具来反映、呈现和揭示。在最后确定调研工具之前,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对所设计的调研工具进行试测,以检验和校正调研工具本身的设计质量和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由此,便可减少在正式实施过程中,调研工具与实际情况所发生的阻抗,更好地发挥调研工具的本体功能。

(三)调研人员的培训要到位

明确的调研目的,精确、可靠的调研工具,离开了调研人员的正确操作与使用,基线调研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国外的调研专家经常援引的一句名言:“RUBBISH IN,RUBBISH OUT!”(垃圾进,垃圾出!)。其含义就是如果调研人员采集来的第一手资料谬误百出,那么无论你的抽样技术多科学,数据处理多精确、分析水平多高超,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仍将一文不值。

调研人员是具体调研流程的“舵手”,他把握着调研的方向和整个流程,因此调研人员的培训一定要到位。要让调研人员掌握基础教育基线调研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熟悉基线调研的程序等调研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较有效的保证基线调研的顺利开展。

(四)调研程序的安排要合理

具体的调研程序,直接制约着整个调研活动开展的工作效率,因此,调研程序的安排一定要合理,但调研人员要注意的是调研工作的具体程序安排不是有自己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设计与规定,而要与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进行协商,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恰当的、合理的调研流程安排,这样制定的调研程序才是高效的。

(五)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

基础教育基线调研项目学校的选择,一般是在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调研人员在调研前的准备阶段最好要积极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因为在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可能会存在着路难走、语言不通等诸多看似渺小,实却是制约调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障碍。这时,寻求外部条件,尤其是当地教育领导部门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将会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二、调研中的实施阶段

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应恪守调研道德,遵守调研的程序与原则,同时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应注意调研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调研人员要对调研对象进行恰当的指导语说明,当语言不通时,要请当地的翻译,但要注意所请翻译不能影响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调研对象对调研问题回答的真实性。控制好整个调研流程,把握好对新情况、突发情况的处理,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如当老师在场时,学生便会存在恐惧的心理),提高对调研工具使用的精确性。

同时为提高每天的调研效率,调研人员应提前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调研具,并且在当天调研结束后,要对调研工具进行清点、标号、归类、整理,以提高对调研工具的使用率和增强调研程序的实效,以便为调研结束后的数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的实施阶段要加强对调研的管理,调研管理是调研执行准确性的保障。调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调研小组的负责人要注意对调研整个程序进行有效的督导,督导的能力关系到一个调研项目是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实施。一个好的督导除了具有逻辑思维、口齿清楚、耐心细致、能克服困难、认真负责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管理能力

在现场数据收集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进程和质量,为了获取满意的采集结果,科学、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一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督导管理能力的强弱基本上决定了一个调研项目能否按时及成功完成,所以管理能力是督导首要的基本素质。

(二)沟通能力

在现场实施过程中,督导会和各种与调研项目有关的人员产生工作上的联系,督导必须具备很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能够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是减少调研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人为扯皮的关键。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衡量一个督导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督导,专业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其在调研工作上的成就。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督导无法对一个调研项目做出正确、有效的规划、管理,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超前判断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督导便无法有力地领导调研人员,推动现场实施工作的进行;没有较好的专业能力,督导就不可能与各个与项目有关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因此,在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对督导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三、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

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起着“拨开云雾见晴天”的作用和效果。只有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才能有利于调研人员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进而才能把藏匿在调研工具之中的实际问题揭发出来、呈现出来,以达到基线调研的目的。

在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调研人员要注意对无效调研工具的剔除,对能确定的错误进行鉴别和勘误,但切忌随心所欲挑选符合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

(一)数据资料的整理

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按照基线调研的要求进行鉴别和审定,以保证用于分析的资料的完整可靠与可用。数据资料的整理是指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综合,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数据资料整理工作一般有审核、分类、编码、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程序组成。

调研具体流程第3篇

调查研究是教育中常用的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在具体的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调研人员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和问题、掌握哪些方法和技术 ,才能提高调研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不容忽视且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有幸参加了“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SBEP)” 2006年12月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的基线调研活动。结合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思考和体会,拟从调研前的准备阶段、调研中的实施阶段和调研后期的整理阶段三方面,来谈一下自己对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调研前的准备阶段

(一)调研目的要明确

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的方向和航标,它指导着调研的整个过程。发挥着司令部的中枢调控作用。因此明确的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顺利、高质量开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只有明确的调研目的,才能避免整个调研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

(二)调研工具要精确、可靠

调研工具,是整个基线调研的基础,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制约着调研问题的深度和力度。要调研的问题也主要依据调研工具来反映、呈现和揭示。在最后确定调研工具之前,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对所设计的调研工具进行试测,以检验和校正调研工具本身的设计质量和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由此,便可减少在正式实施过程中,调研工具与实际情况所发生的阻抗,更好地发挥调研工具的本体功能。

(三)调研人员的培训要到位

明确的调研目的,精确、可靠的调研工具,离开了调研人员的正确操作与使用,基线调研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国外的调研专家经常援引的一句名言:“RUBBISH IN,RUBBISH OUT!”(垃圾进,垃圾出!)。其含义就是如果调研人员采集来的第一手资料谬误百出,那么无论你的抽样技术多科学,数据处理多精确、分析水平多高超,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仍将一文不值。

调研人员是具体调研流程的“舵手”,他把握着调研的方向和整个流程,因此调研人员的培训一定要到位。要让调研人员掌握基础教育基线调研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熟悉基线调研的程序等调研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较有效的保证基线调研的顺利开展。

(四)调研程序的安排要合理

具体的调研程序,直接制约着整个调研活动开展的工作效率,因此,调研程序的安排一定要合理,但调研人员要注意的是调研工作的具体程序安排不是有自己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设计与规定,而要与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进行协商,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恰当的、合理的调研流程安排,这样制定的调研程序才是高效的。

(五)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

基础教育基线调研项目学校的选择,一般是在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调研人员在调研前的准备阶段最好要积极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因为在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可能会存在着路难走、语言不通等诸多看似渺小,实却是制约调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障碍。这时,寻求外部条件,尤其是当地教育领导部门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将会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二、调研中的实施阶段

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应恪守调研道德,遵守调研的程序与原则,同时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应注意调研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调研人员要对调研对象进行恰当的指导语说明,当语言不通时,要请当地的翻译,但要注意所请翻译不能影响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调研对象对调研问题回答的真实性。控制好整个调研流程,把握好对新情况、突发情况的处理,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如当老师在场时,学生便会存在恐惧的心理),提高对调研工具使用的精确性。

同时为提高每天的调研效率,调研人员应提前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调研具,并且在当天调研结束后,要对调研工具进行清点、标号、归类、整理,以提高对调研工具的使用率和增强调研程序的实效,以便为调研结束后的数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的实施阶段要加强对调研的管理,调研管理是调研执行准确性的保障。调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调研小组的负责人要注意对调研整个程序进行有效的督导,督导的能力关系到一个调研项目是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实施。一个好的督导除了具有逻辑思维、口齿清楚、耐心细致、能克服困难、认真负责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管理能力

在现场数据收集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进程和质量,为了获取满意的采集结果,科学、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一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督导管理能力的强弱基本上决定了一个调研项目能否按时及成功完成,所以管理能力是督导首要的基本素质。

(二)沟通能力

在现场实施过程中,督导会和各种与调研项目有关的人员产生工作上的联系,督导必须具备很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能够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是减少调研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人为扯皮的关键。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衡量一个督导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督导,专业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其在调研工作上的成就。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督导无法对一个调研项目做出正确、有效的规划、管理,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超前判断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督导便无法有力地领导调研人员,推动现场实施工作的进行;没有较好的专业能力,督导就不可能与各个与项目有关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因此,在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对督导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三、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

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起着“拨开云雾见晴天”的作用和效果。只有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才能有利于调研人员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进而才能把藏匿在调研工具之中的实际问题揭发出来、呈现出来,以达到基线调研的目的。

在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调研人员要注意对无效调研工具的剔除,对能确定的错误进行鉴别和勘误,但切忌随心所欲挑选符合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

(一)数据资料的整理

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按照基线调研的要求进行鉴别和审定,以保证用于分析的资料的完整可靠与可用。数据资料的整理是指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综合,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数据资料整理工作一般有审核、分类、编码、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程序组成。

调研具体流程第4篇

摘要:

研制一种微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提供可以调节的阻尼力。通过不同位移幅值、不同频率以及不同循环的加载试验,研究了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参数和工作性能。同时,推导出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性和抗低周疲劳性能,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近,表明文中提出的阻尼器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关键词:

微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耗能参数;工作性能;加载试验;阻尼力计算公式

结构的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结构在地震或者风荷载作用下所引起的反应和损伤,有效提高结构的抗灾能力。国内对黏滞流体阻尼器的研究起步较晚,1999年,欧进萍等对间隙式黏滞流体阻尼器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黏滞流体的特性,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黏滞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东南大学叶正强、李爱群等对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提出双出杆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构造方法,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试验研究[1]。以上研究主要对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及组成材料进行研究。流体阻尼器通常采用单出杆和双出杆形式,由于单出杆流体阻尼器在构造上存在缺陷,在活塞运动时会出现“真空”和“顶死”现象,使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不稳定。此外,在对建筑物进行缩尺模型试验中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用于实体结构的阻尼器在模型试验这种小体积、小行程条件下不能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微型黏滞流体阻尼器,采用双出杆形式,在阻尼器两端增加导流管,避免了双出杆流体阻尼器阻尼力不可调的弊端,应用范围更广。

1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微型可调式黏滞阻尼器采用双出杆形式,由油缸、活塞、活塞杆、黏滞介质、导流管、调节阀、密封件及连接件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油缸内径D1=53mm,活塞杆直径D2=12.5mm,导流管直径d=16.5mm,调节阀进流口直径d2=9mm,导流管长度L=200mm。阻尼器油缸内黏滞介质采用46#液压油,阻尼器活塞采用密闭形式。调节阀水平总旋转圈数为9圈,调节阀旋转单圈过程中阀芯竖向行程为1mm,将调节阀旋转划分为20个刻度。阻尼器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活塞杆压缩黏滞介质,使流体通过导流管流经调节阀,由调节阀控制流体流量从而调节阻尼器阻尼力输出的大小。

2阻尼力的数学推导

为了更为准确地揭示可调式微型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控制性能,首先需要确定其恢复力模型。从阻尼器的构造及试验数据可知此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具有非线性特性,使用的液压油属于牛顿流体,则输出阻尼力与活塞运动速度的关系可从能量耗散角度进行分析[2]。当液压油从缸筒进入导流管时,此阶段的能量损耗主要包括黏滞摩擦损耗和流体动能变化引起的附加能量损失。

3阻尼器的试验与分析

试验在型号为INSTRON8871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在环境温度20℃的情况下,对可调式微型黏滞阻尼器在调节阀阀芯行程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抗低周循环加载试验(10圈)和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60圈),试验按照TriangleWave进行系统加载,通过控制不同的加载频率(0.25Hz、0.5Hz、0.75Hz、1.0Hz、1.25Hz、1.5Hz)和位移幅值(±10mm、±8mm、±6mm),分别测得相应的阻尼力-位移关系曲线。

3.1滞回耗能性能经过加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组滞回曲线(振幅均为±10mm)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阻尼器的力-位移滞回曲线近似于矩形并且十分饱满,说明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性。同时阻尼器经10圈往复循环后的滞回环几乎与初始滞回环重合,也证明该阻尼器的耗能性稳定。从图中可知,在F=0附近出现拐点,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试验中无法对支座连接处做绝对刚接处理,导致阻尼器在该处出现一定转动;但这不影响对阻尼器耗能性能和稳定性的评定。

3.2性能影响参数影响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加载频率、加载位移和调节阀芯行程。图3为相同加载位移和调节阀芯行程、不同加载频率下的滞回曲线对比,其中位移幅值为±10mm的情况下,加载频率取0.25Hz、0.5Hz、0.75Hz对应的最大阻尼输出力分别为0.213kN、0.354kN和0.613kN。图4为相同加载频率和调节阀芯行程、不同加载位移下的滞回曲线对比,其中加载频率为0.75Hz,加载位移幅值分别为±10mm、±8mm和±6mm的情况下,最大阻尼输出力为0.613kN、0.459kN、0.302kN。由图3、图4可知,同等条件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和滞回环面积随加载频率、加载位移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说明该阻尼器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具备基本黏滞阻尼器的参数变化规律。此外,从试验中可知,调节阀芯行程越小,阻尼器滞回曲线面积越大,证明黏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可调节性。

3.3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中在完成10圈往复循环的力学性能测试后,进行60圈往复循环的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由图5a)看出,经过10圈阻尼器往复循环试验后,各工况阻尼器耗能能力的衰减幅度很小,基本没有变化。图5b)为经过60圈往复循环性能试验后阻尼器最大输出力情况,阻尼器仍具有稳定的滞回环形状,且其面积较初始滞回环面积无显著差异,阻尼器耗能能力的衰减幅度也是在规范要求的15%范围以内。如在衰减最显著的工况(h=3.0mm,f=1.0Hz,A=10mm)下,初始最大输出力为0.8492kN,60圈往复加载后最大输出力为0.7556KN,下降幅度为11.0%;在工况h=6.0mm,f=1.0Hz,A=10mm下,初始最大输出力为0.6317kN,60圈往复加载后最大输出力为0.6009kN,下降幅度为4.9%,以上均符合规范限值要求。

4阻尼器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对比

结合试验结果,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根据第二部分所得阻尼力的数学表达,得到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理论值。选取有代表性的0.5Hz、1.0Hz、1.5Hz频率范围内阻尼器最大输出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可知,除极少数工况外,采用推导的计算模型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高,误差在规范要求的限值15%以内,说明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理论计算式具有较高可信度。

5结论

调研具体流程第5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员工;个人服务导向;调研设计

一、引言

服务通常被理解为顾客经历(马钦海,2004),即顾客从进入到离开服务系统所经历的、与服务组织发生交互作用的总和。服务是由一线员工与客户交互过程中传递的。员工在服务递送、顾客服务消费和评价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对服务质量感知、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起着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顾客将与其接触的员工和所得到的服务等同起来。实证研究表明,员工能够传递的服务质量越高,顾客就越有可能对服务经历给予高度评价,并产生较高的满意度,提高未来购买和光顾次数(Bowen,1989),进而提高企业的服务竞争力。对于哪些员工能够凸显企业的服务竞争力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服务导向(Service Orientation)的概念,员工个体服务导向是组织服务导向能力的核心(Brown,2002)。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国家邮政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物流服务属于高接触服务,物流企业的一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心理感受会对其服务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员工服务导向在工作场所非常匮乏,员工潜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因此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开展调研设计对获得影响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调研变量的选择

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发现,前人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展开。其中,个体层面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个人背景、大五人格和行为三个方面;组织层面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探索主要从组织文化、企业管理视角开展研究。

1.个体层面调研变量的选择。从个人背景视角考察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性别、年龄、年资、职位以及教育程度等五个方面。研究显示,女性较男性具有显著的感性人格,对人比较关注,富有同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会更趋成熟和圆满(O'Conor,2000)。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相较于非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压力承受力和独立判断能力(Martin,Fraser,2002)。具有较高学历的销售人员对待顾客会比具有较低学历的销售人员更加友好互动。

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严谨性、亲切性、稳定性对员工的个人服务导向具有积极影响(Donavan,1999)。

从员工行为视角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劳动和工作投入。情绪劳动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影响(于伟等,2010)。此外,对工作高度投入的员工可能会表现出更加优质的个人服务导向。

因此,个体层面员工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调研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年资、职位教育程度、大五人格、情绪劳动和工作投入。

2.组织层面调研变量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员工的服务导向会受到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组织的服务氛围影响企业成员的行为(吴清津,2004)。具有较高学习承诺的组织会使员工在组织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愿。

在企业管理方面,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越强,他就会越发新人领导,会更加投入地完成各项服务工作(Peccei R,2001)。因此,领导的支持对员工的服务导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此外,企业的奖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意愿。

因此,组织层面员工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调研变量包括:学习型组织、服务氛围、组织支持感、奖励。

三、量表的选取

根据调研变量,以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和社会背景为原则选择变量量表。对于个人背景变量可以直接通过被访者填写信息获得。

1.个体层面量表的选取。大五人格量表选择包含40个条目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情绪劳动变量选择邹佩君(2003)修订的包含15个题项的量表。工作投入采用Schaufeli等编制的包含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3个维度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

2.组织层面量表的选取。学习型组织选择由美国学者Watkins和Marsick开发的学习型组织问卷调查表(DLOQ)的修订版,包含18个题项。服务氛围选取了在服务氛围研究中广泛使用的Schneider等(1998)量表的改进量表,包含7个题项。组织支持变量参照Eisenberger(1986)的POS问卷,结合McMillin关于工具性组织支持的界定,修订和编制了二维组织支持感问卷,具体包括情感性组织支持和工具性组织支持2个维度,共6个题项。奖励变量采用Jerry Dermer(1975)编制的包含4个题项的量表。

对于调研的因变量服务导向,本研究采用Donovan(1999)在对服务导向定义的基础上编撰包含21个题项的量表。

四、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展研究物流企业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因此,调研以物流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正式的问卷调查。

本文选择的物流企业覆盖地区主要有辽宁、河北、天津、北京、浙江、山东等地,物流企业主要包括顺丰、德邦、吉佳、中通、申通、员工等。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分别是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

五、结束语

本研究从调研变量的选择、调研量表的选择、调研方法与对象的选择三个方面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调研设计,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调研具体流程第6篇

(2013-2014学年度上期)

新津中学教科室 蔡东

本期科研室的工作,当然,也包括我作为科研室主任的工作,与其它科室,其它干部的工作一样,用八个字来形容较为恰当--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科室学期总结已发给办公室,科室月工作总结也有完整的文本,并逐月发给柳校,科室周工作总结已在过去的行政会上作了汇报,所以,我今天只就工作中引起的几点反思作一个交流,流水账就免了:

一、 关于青培工作的反思--能不能更有效

无论是从教研组还是年级层面,普遍反映青年教师总体成长较好--在工作上表现出了规范、投入、勤奋的良好状态,说具体点就是坐班好、备课认真、上课投入、作业批改勤奋、课后辅导热情。如此看来,青培工作在本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这个好效果取得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思考:

1、本期的青培活动在安排上形式多样,设计更有逻辑,结构更成体系,更加务实地聚焦于课堂,指导的针对性明显提高

无论是专题讲座、听课议课、、座谈交流、指定阅读,还是“面对面”指导,这些工作的指向都在课堂--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辅导的方法,课型特点的分析,课堂提问的技巧等等。

2、科室年级协同督查,青年教师坐班管理更为到位,落在了实处

因此,可以这样说,效果良好,原因就在于干部工作计划性强,并且深入细致、执行有力;

要做到更有效,要做得更好,科研室恐怕还要花大力来研究与设计青培方案(真正了解青年教师之所需、所求、所思、所虑、所乐),同时,也需要得到学校更大的支持才行,这样我们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才有能力给予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二、 关于课题研究的反思--能不能更务实

科室直接管理的课题中,有两个课题,一个县级的关于心理学的课题,一个“部级”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课题,在年度工作考核与阶段性成果评比中分别取得了优秀与一等奖的佳绩,但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突击性工作的结果,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成果才是最为重要的,我觉得,欠缺了过程性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其中有水分。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一是两个课题组组长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一个严重耍水失职,一个突然辞职走人,于是课题的管理就有了缺位;二是科研室反应太慢,没有作及时的更换调整,以此造成工作的被动,虽然化险为夷,但有违规范,也非初衷。

于是我想,要有过程性成果一定要有有效的过程性管理,要有有效的过程性管理,一定要建立有效的过程性管理机制,要让管理的机制作用于具体的工作与具体的人,就一定要建立一个有操作性的管理工作流程。

而工作的流程化,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的重要手段。而所谓文化,也就是习惯,加上习惯养成的过程以及自然而然地遵循罢了。

三、 关于教学调研的反思--能不能更有针对性

在本期,学校加上上级主管部门对各年级的教育教学调研多达十余次,来自上级部门的调研尤为频繁,不过这些调研多数是程序走够,任务完成,“肯定半斤,建议二两”,拍屁股走人。对学校教育教学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各位心中有数,在此不必赘言。

本期调研工作中,“高三调研”,“高一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调研”、“高三23班工作调研”,我感觉有一定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调研一有准备,二又留够了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同时还有一定的跟进追踪;

所以,要使调研工作产生对教育教学真实的改善,就应该在设计上力求严谨,实施上但求务实,调查交流要充分,跟踪回应要及时,只有这样,调研的针对性才强,有效性也才能体现。

四、 关于校本研修的反思--能不能更科学

本期确立“作业研究”为校本研修课题,将之作为一个具体的任务安排给各个教研组,在任务下发之前也给组长们做了沟通,也安排了一次专题培训。各组都响应号召,组织组内教师完成了课题的申报,都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并据此开展了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科研室在此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没有“放大水帕子”,也进行了相应的督查,但我觉得我们的督查力度不够,尚未到位。

因为到位的督查意味着对此项工作的深刻理解与深度介入。科研室确实没有做到,原因可能是时间不够,精力不济,能力不行。因此,本期的校本课题研究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取得的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很少,科学性不强。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校本研修工作更有科学性,我想,第一欲速不达,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学习,强化调查研究;第二管理中一定要有监控也要有激励,要尽快完成《新津中学课题管理办法》、《新津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的修订,让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机制得以建立,同时能具体实施;第三管理要深度介入,要身体力行,做好垂范,还要强化服务,追求零距离。

调研具体流程第7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员工;个人服务导向;调研设计

一、引言

服务通常被理解为顾客经历(马钦海,2004),即顾客从进入到离开服务系统所经历的、与服务组织发生交互作用的总和。服务是由一线员工与客户交互过程中传递的。员工在服务递送、顾客服务消费和评价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对服务质量感知、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起着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顾客将与其接触的员工和所得到的服务等同起来。实证研究表明,员工能够传递的服务质量越高,顾客就越有可能对服务经历给予高度评价,并产生较高的满意度,提高未来购买和光顾次数(Bowen,1989),进而提高企业的服务竞争力。对于哪些员工能够凸显企业的服务竞争力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的概念,员工个体服务导向是组织服务导向能力的核心(Brown,2002)。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国家邮政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物流服务属于高接触服务,物流企业的一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心理感受会对其服务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员工服务导向在工作场所非常匮乏,员工潜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因此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开展调研设计对获得影响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调研变量的选择

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发现,前人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展开。其中,个体层面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个人背景、大五人格和行为三个方面;组织层面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探索主要从组织文化、企业管理视角开展研究。1.个体层面调研变量的选择。从个人背景视角考察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性别、年龄、年资、职位以及教育程度等五个方面。研究显示,女性较男性具有显著的感性人格,对人比较关注,富有同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会更趋成熟和圆满(O'Conor,2000)。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相较于非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压力承受力和独立判断能力(Martin,Fraser,2002)。具有较高学历的销售人员对待顾客会比具有较低学历的销售人员更加友好互动。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严谨性、亲切性、稳定性对员工的个人服务导向具有积极影响(Donavan,1999)。从员工行为视角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劳动和工作投入。情绪劳动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影响(于伟等,2010)。此外,对工作高度投入的员工可能会表现出更加优质的个人服务导向。因此,个体层面员工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调研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年资、职位教育程度、大五人格、情绪劳动和工作投入。2.组织层面调研变量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员工的服务导向会受到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组织的服务氛围影响企业成员的行为(吴清津,2004)。具有较高学习承诺的组织会使员工在组织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愿。在企业管理方面,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越强,他就会越发新人领导,会更加投入地完成各项服务工作(PecceiR,2001)。因此,领导的支持对员工的服务导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此外,企业的奖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意愿。因此,组织层面员工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调研变量包括:学习型组织、服务氛围、组织支持感、奖励。

三、量表的选取

根据调研变量,以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和社会背景为原则选择变量量表。对于个人背景变量可以直接通过被访者填写信息获得。1.个体层面量表的选取。大五人格量表选择包含40个条目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情绪劳动变量选择邹佩君(2003)修订的包含15个题项的量表。工作投入采用Schaufeli等编制的包含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3个维度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2.组织层面量表的选取。学习型组织选择由美国学者Watkins和Marsick开发的学习型组织问卷调查表(DLOQ)的修订版,包含18个题项。服务氛围选取了在服务氛围研究中广泛使用的Schneider等(1998)量表的改进量表,包含7个题项。组织支持变量参照Eisen-berger(1986)的POS问卷,结合McMillin关于工具性组织支持的界定,修订和编制了二维组织支持感问卷,具体包括情感性组织支持和工具性组织支持2个维度,共6个题项。奖励变量采用JerryDermer(1975)编制的包含4个题项的量表。对于调研的因变量服务导向,本研究采用Donovan(1999)在对服务导向定义的基础上编撰包含21个题项的量表。

四、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展研究物流企业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因此,调研以物流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正式的问卷调查。本文选择的物流企业覆盖地区主要有辽宁、河北、天津、北京、浙江、山东等地,物流企业主要包括顺丰、德邦、吉佳、中通、申通、员工等。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分别是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五、结束语本研究从调研变量的选择、调研量表的选择、调研方法与对象的选择三个方面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调研设计,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胡洋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调研具体流程第8篇

商贸 流通业 发展

为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下面就这次调研活动,笔者谈三点:一、开展商贸流通业调研

这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商贸流通业调研活动,一方面是要通过调研摸清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在商务系统把“三问三解”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是要切实摸清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举措,使之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见。局相关业务处室和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认清发展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商贸流通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杠杆,它连接着生产与市场两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级、促进消费增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不仅可以促进生产产能快速有效地转化,有利扩大内需和提升最终消费率,还能有效增强我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迫切要求。市党代会提出要把本市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市。建设与国际化程度相配套的商业设施、商品和服务,而商贸流通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窗口。目前,我们的市场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高端商场和商品还要进一步增加,服务水平和市场秩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必须要围绕打造中西部商贸服务中心这个目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

三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商贸流通业在提高经济运行的速度、效益和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商贸流通业为主的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由生产促进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四是要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业是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建设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让农民进一步增收,让农民共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果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可以进一步健全农产品的流通市场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让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服务业有利于破除当前在城乡之间特别是城乡社区之间在商业及服务业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同样享受良好的商业服务和便利的社区服务,享受安全的消费环境。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将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研究出台加快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新意见新政策。全市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结合这次调研活动,切实摸清本区域商贸流通发展底数,超前谋划,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贯彻落实举措,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实现全市商务工作新突破。

二、扎实做好各项调研工作

这次商贸流通业调研活动可以说是近年来全市商务系统规模最大的一次调研活动,局相关业务处室和各区县商务部门在调研时,要结合实际,把握好调研重点。

1.突出商品流通市场建设调研

商品流通市场建设涵盖面较大。调研中,要突出“农产品市场”、“工业品市场”、“零售业市场”、“商贸服务业市场”等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其中,“农产品市场”重点摸清全市农产品市场的数量、规模、主要经营范围及辐射区域等问题,从解决居民买难、农民卖难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的办法;商贸服务业市场重点摸清全市餐饮业、老字号企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扶持办法;工业品市场和零售业市场,重点是通过调研,对全市大型商场、超市的数量、分布状况、销售额,以及服装、金银珠宝、汽车等销售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突出内贸重点工程建设情况调研

内贸重点工程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镇超工程”、“农产品流通网络”以及“农超对接”、“社区双进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放心肉体系建设”等内容。这些重点工程都与民生联系紧密。调研中,要深入社区和农村,切实摸清群众对工程实施的看法和意见,找准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这些重点工程,服务民生提供重要依据。

3.突出商贸流通业行业管理调研

调研中,要重点做好流通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调研,特别是要虚心听取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

完善规划。同时,对市场运行监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也要做好详细的调研。

三、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调研活动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各区县商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中时间,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细化安排

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要成立各自领导机构,加强配合,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工,主动当地企业搞好协调对接,确保各项调研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结合实际,深入总结分析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成绩经验和矛盾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思路对策,认真完成基础数据统计调查等重点调研任务。

2.深入基层,务求实效

要切实把这次调研活动与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结合起来。各调研组要真正深入下去,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采取面对面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建设情况,认真听取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商贸流通协会的分析汇报,了解社区群众、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消费需求,结合发放问卷调查,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摸清、摸准、摸实。

调研具体流程第9篇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科研思想;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及软件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研究型教学的新形势下,深化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向学生传授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尝试从科学研究思想(以下简称研究思想)的角度,对编译原理研究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探索,交流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对相关研究思想的一点体会。

1.研究思想与高校教学过程

1.1研究思想与高校教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承,尽管具有基础夯实等优点,但是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激励学生的求学热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研究型教学强调知识的创造,从学生角度要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教师角度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包括问题解决、自主研究和课题参与等3种形式。研究思想强调解决问题的基本想法和途径,与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不难看出,研究思想与高校研究型教学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

如何在高等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研究型教学,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笔者长期坚持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与深入体会,我们认为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是在具体课程中对相关研究思想的凝练与诠释。笔者尝试探讨研究型教学设计流程,并在编译原理课程中实践研究型教学方法,具体探索分类、模式、设计等基本研究思想在编译原理中的运用及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讲解。

1.2研究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型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方式。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教学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在于在教学中体现并突出研究思想。研究思想是否在教学中得以有效体现直接决定研究型教学的成功与否。为了在教学中有效体现研究思想,需要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研究并获取知识,重现知识创造的过程,更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规划,力图在逻辑上提供与具体知识的创造相吻合的场景。笔者相信,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研究型教学将在编译原理教学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编译原理教学中研究思想的提炼

2.1研究型教学设计流程

研究型教学设计流程对研究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给出一个研究型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由明确研究型教学目的、研读教学内容、调整研究型教学规划等12个步骤构成。在这些步骤中,我们认为提炼科学研究思想和制定研究型教学方案是两个关键步骤。较为准确地从授课内容中提炼出科学研究思想,是后继研究型教学的基础;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型教学方案,更是顺利实现研究型教学的关键。

研究型教学用具在研究型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明确的是,研究型教学用具的制作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包括相关教学工具的开发。例如,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如果直接向学生们介绍把编译过程的分析部分划分为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阶段的原因是为了简化编译器的设计、提高编译器的效率、增强编译器的可移植性,那么很难保证学生真正理解。为此,在课堂上,我们尝试使用可拆卸的电源适配器作为教学用具,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一个可拆解插头的手机电源适配器及其各个组成部分来介绍将一个复杂研究对象分解为几个组件的思想及其简化、高效和便于移植的优点(见图2)。

在流程的一个周期结束后,需要积极思考并调整已有的研究型教学规划,通过重新提炼科研思想、梳理研究型教学思路等步骤,努力实现整个流程的正向反馈。

2.2编译原理课程中的研究思想

从前述科学研究思想的角度出发,在编译原理课程实践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尝试突出“分类、模式、设计”等基本研究思想,如表1所示。在编译原理课程讲解中,通过乔姆斯基文法体系和NFA/DFA,体现分类的研究思想;通过正则表达式、表驱动的分析方法(如表驱动LL(1)分析方法)体现模式的研究思想;通过句柄的概念和LR(O)自动机,介绍设计的研究思想。

当然,除了以上3类研究思想,在编译原理知识体系中还蕴含其他研究思想,例如分析与综合、整体和局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考虑深入研讨,力争将这些研究思想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体现。

3.研究思想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实践

编译原理研究型教学过程强调以知识和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对知识的汲取,掌握合适的问题求解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对研究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思考并了解知识的获取方法,体会创造和研究的乐趣,培养计算机和软件专业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节将根据上一节所述流程,以模式研究思想为例,讨论如何有计划、分阶段地将研究思想在编译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和渗透。

模式思想即发现并应用具体问题中蕴含的规律。众所周知,模式在计算机和软件专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大量应用。例如,数据管理中的查询模式,信息检索中的检索模式,程序设计中的设计模式等。在编译原理知识体系中,众多知识点都体现了模式思想,包括正则表达式、有限状态自动机、LL(1)文法分析等。

在编译原理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图1所示的研究型教学设计流程探讨模式研究思想的教学过程,若干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所述。

通过钻研授课内容,容易发现在自顶向下的LL(1)语法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个模式,即分析某个非终结符,结合当前输入符号的具体取值,确定需要应用哪个产生式。上述规律可以体现为表驱动的方法。这种表驱动的方法,实质是规律的发现与使用,亦即模式的发现与使用。

据此,从编译原理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模式”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思想。进而,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使用该研究思想。

梳理模式研究思想的授课思路为:由感及理,即让学生们先有感性认识,再到理性理解。具体地,先通过一个典型的日常示例,让学生们对模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后再引入模式的研究思想,以及其在表驱动LL(1)分析中的形式及作用。

(1)寻找研究型教学案例:首先,通过“日常上课”这个校园学习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向学生们介绍模式思想的重要性及普遍性。具体地,上课是“课程表”驱动的。课程表的模式很简单,即“日期-时间-科目及地点”,也就是根据给定日期(星期几)和具体时间在对应的单元格内查表得到该时段待上科目及地点信息。在“课程表”的基础上,采用“表驱动LL(1)分析方法”作为教学案例,重点介绍LL(1)分析表的构成:以非终结符为行,以终结符或输入结束符号为列,以可选择的产生式集合为表项。

(2)制定研究型教学方案:书写教案,突出规律。向学生们介绍在LL(1)分析过程中,根据当前的文法符号(终结符或者非终结符)以及当前输入符号,来决定后继动作。鉴于当前文法符号为终结符时较简单(仅需进行简单对比),表驱动LL(1)分析教学方案的核心为根据当前非终结符以及当前输入符号,查询符号表中的具体表项以决定后继动作。

(3)制作研究型教学用具:准备课件等相关教学用具。为了便于学生有效理解表驱动LL(1)分析方法,在课件中充分使用Flash和动画等较为形象的方式,如图3所示。

(4)演练研究型教学过程:通过提前演练,斟酌如何用课堂语言准确地向学生介绍表驱动LL(1)语法分析方法及其蕴含的模式研究思想,并和其相关的知识点,例如First集/Follow集的计算、递归下降LL(1)语法分析等,进行充分关联。

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堂讨论、课下研讨与书面报告等形式进行一系列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通过课堂书面收集、课下师生交流、第三方(例如助教、学校电子教务系统)辅助评价等方式收集教学意见。

整理教学反馈,并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研究型教学规划。在我们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鉴于模式思想在表驱动LL(1)分析方法上的前期教学效果良好,后继又将该思想应用在LR分析表、正则表达式等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