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37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1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建议

1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

从对石林县考察情况看,结合平时工作了解情况,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大部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多数农村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出租集体资产、资源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也存在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经营。二是村干部缺乏发展意识。部分村干部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不强,发展观念滞后,思想僵化,创新性、专业性人才匮乏。三是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财务制度还不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还不够透明,存在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对自家家底不清楚的情况。四是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不高。由于缺乏科学系统规划和启动资金,对现有的土地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盘活利用程度不高,未开发出资产、资源的附加值。五是集体融资难度大。因为历史原因,部分村可以盘活的固定资产少,村集体负债较多,缺少信用抵押,而金融部门在集体涉农贷款方面,贷款手续复杂,条件要求高,集体上项目融资困难,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

2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2.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选强配好领导班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否,与领导班子有直接关系;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二是帮助谋好出路。发展经济,关键是要找准优势、找对路子。结合农村实际,从更高层次上分析每个村的优势资源和劣势因素,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好脉,找准盘活优势资源的思路和对策,特别是增强贫困村的发展信心,使他们能够快速脱贫。三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要依托派出单位,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争项目、跑资金,增加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原始积累,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2.2加大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环境一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帮扶,特别是贫困村基础差、积累少,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因此,应当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给予扶持,促进尽快脱贫。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持续的原则,对每个村进行专项调查论证,针对各村实际分别确定可发展项目,优先扶持前景好、见效快、稳定性较好的村集体项目,确保尽快见到成效。三是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普惠政策,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3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增加贫困村、薄弱村的集体收入,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跳出村子抓增收,实行村村联合、强村帮弱村、大村带小村,鼓励异地参与发展,由上级党委政府牵头,由资源匮乏、发展空间难以挖掘的村,参与发展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的发展,通过出资参股、提供人力资源、帮售代销等办法,实行区域化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强村更强、弱村增收双赢。创新合作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与致富能人、种养植大户联合,与当地民营企业联合,开发村域资源,以现有资产入股或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持等,增加集体收入。把强村富民统一起来,村集体出思路,吸引群众资本参与经营,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有偿服务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闯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本村在外经商人员或村周边能人到村里创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土地、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新上一批好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实现集体、个人双增收。

2.4推进科学民主管理,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

一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解决账目不清、贪占挪用、滥支乱花等问题。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增加挂钩,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促进发展。四是转变经营机制。集体资产保值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发挥集体资产最佳效益。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非朝夕可争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讲求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只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彭海红.关于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03).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2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08-02

一、问题的提出

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点,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更是成为这两大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产业。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或趋异一直是其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的分水岭。在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相同或重复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结构上表现出趋同;但从其重点发展的具体产业上,两大经济区又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和劣势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又使得两大经济区表现为趋异。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同,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竞争,这就会阻碍双方的发展;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异,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会促进双方的发展。所以,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趋同或趋异是分析两大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部分。

二、趋同抑或趋异:特有资源视点

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雄厚、资源匹配较好,拥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和生物矿藏资源。因此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有:以发电设备、石油钻采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水电、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核技术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改变工业支撑比较单一的局面。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业、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的紧密联结,形成相互支撑和促进的跨领域链条式发展模式,构筑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

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仅关中地区就有4个部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了3个部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因此,产业发展方向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围绕集约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发一批附加值高和市场容量大的战略产品。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及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医药、纺织、果业以及畜牧等优势产业,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2]。在制造业重点产业中,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发展依赖于其特有资源,使其在重点发展产业上的趋异现象成为必然。两大经济区依托不同的资源和技术发展制造业,使得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相互区别,避开产业竞争,形成产业结构趋异。

三、趋同抑或趋异:空间结构视点

成渝经济区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拥有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而成都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是西部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3]。在我国实施的沿海、沿江的“T”字形国土开发战略中,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遥相呼应[4],在我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承接传递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成渝经济区承接东西的基础。

从中国经济整体格局着眼,亚欧大陆桥是横贯我国北方东、中、西部最重要的一条经济带,而关中-天水经济区就处于这条经济带的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5]。西北地区之所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也得益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密集的智力资源和较好工业基础,所以加快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小区域范围的发展,还将带动包括内蒙古和新疆在内的大西北发展,实现核心经济带的辐射作用[6]aViOaenGQCA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M85bu25a6J5pe25pyf6ams5YWL5oCd5Li75LmJ5aSn5LyX5YyW55qE5Lyg5pKt6YCU5b6E5Y+K5ZCv56S6POW7tuWuieaXtuacn+mprOWFi+aAneS4u+S5ieWkp+S8l+WMlueahOS8oOaSremAlOW+hOWPiuWQr+ekumQCA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Q85paw5rCR5Li75Li75LmJ6Z2p5ZG95pe25pyf5q+b5rO95Lic5a+55Yac5rCR6Zi257qn55qE6K6k6K+GPOaWsOawkeS4u+S4u+S5iemdqeWRveaXtuacn+avm+azveS4nOWvueWGnOawkemYtue6p+eahOiupOivhmQCB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Uq5rWF5p6Q5YyW6Kej5omn5pS/5YWa55qE4oCc5Zub5aSn5Y2x6Zmp4oCdKua1heaekOWMluino+aJp+aUv+WFmueahOKAnOWbm+Wkp+WNsemZqeKAnWQCB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Yb5Yqg5by6566h55CG5LiO5pS55ZaE5rCR55SfG+WKoOW8uueuoeeQhuS4juaUueWWhOawkeeUn2QCB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c25paw5pe25pyf5by65YyW5p2D5Yqb6L+Q6KGM5Yi257qm5LiO55uR552j5a6e6Le15Yid5o6iNuaWsOaXtuacn+W8uuWMluadg+WKm+i/kOihjOWItue6puS4juebkeedo+Wunui3teWIneaOomQCB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g5572R57uc5Y+N6IWQ5rOV5Yi25YyW5LiO55uR552j5aSn5LyX5YyW57Sn5a+G57uT5ZCI56CU56m2Oee9kee7nOWPjeiFkOazleWItuWMluS4juebkeedo+Wkp+S8l+WMlue0p+Wvhue7k+WQiOeglOeptmQCC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kz5aSn6L+e5biC5pS/5Yqh5YWs5byA55qE5pyN5Yqh5Z6L5pS/5bqc5bu66K6+56CU56m2M+Wkp+i/nuW4guaUv+WKoeWFrOW8gOeahOacjeWKoeWei+aUv+W6nOW7uuiuvueglOeptmQCC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An566A6L+w6aKG5a+86ICF5bqU5a+55YWs5YWx5Y2x5py6562W55WlJ+eugOi/sOmihuWvvOiAheW6lOWvueWFrOWFseWNseacuuetlueVpWQCC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Et5paw5Lit5Zu95oiQ56uL5Lul5p2l55+l6K+G5YiG5a2Q5Zyw5L2N56CU56m2LeaWsOS4reWbveaIkOeri+S7peadpeefpeivhuWIhuWtkOWcsOS9jeeglOeptmQCC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I55paw5pe25pyf54ix5Zu957uf5LiA5oiY57q/5YaF4oCc5Zub6ICF4oCd55qE5YaF5ra156CU56m2OeaWsOaXtuacn+eIseWbvee7n+S4gOaImOe6v+WGheKAnOWbm+iAheKAneeahOWGhea2teeglOeptmQCD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Mq5a6M5ZaE5YWs5Yqh5ZGY6YCJ5ouU5b2V55So5Yi25bqm55qE5oCd6ICDKuWujOWWhOWFrOWKoeWRmOmAieaLlOW9leeUqOWItuW6pueahOaAneiAg2QCD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Q85LuO4oCc6Jma5a6e4oCd5Yiw4oCc55yf5a6e4oCd77ya5Yac5p2R56S+5Lya55qE5rCR5Li76Ieq5rK7POS7juKAnOiZmuWunuKAneWIsOKAnOecn+WunuKAne+8muWGnOadkeekvuS8mueahOawkeS4u+iHquayu2QCD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U85YWs5YWx6YOo6Zeo5Lq65Yqb6LWE5rqQ566h55CG5Lit55qE5b285b6X5Y6f55CG546w6LGh5YiG5p6QPOWFrOWFsemDqOmXqOS6uuWKm+i1hOa6kOeuoeeQhuS4reeahOW9vOW+l+WOn+eQhueOsOixoeWIhuaekGQCD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Y26aKG5a+85Lq64oCc56eB5Lq65Y+L6LCK4oCd5Zyo5Zyw5Yy65YWz57O75Lit55qE5L2c55SoNumihuWvvOS6uuKAnOengeS6uuWPi+iwiuKAneWcqOWcsOWMuuWFs+ezu+S4reeahOS9nOeUqGQCE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cn5Lit6KW/5pa55bmz562J5oCd5oOz5Y+K5YW25b2x5ZON5Yid5o6iJ+S4reilv+aWueW5s+etieaAneaDs+WPiuWFtuW9seWTjeWIneaOomQCE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ge5rWF6K6u6bqm6YeR5aSq5bCU55qE5p2D5Yip6KeCHua1heiurum6pumHkeWkquWwlOeahOadg+WIqeingmQCE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kw5YWo55CD5YyW44CB5Zu95a625Li75p2D55CG6K6677ya5ryU6L+b5LiO5oyR5oiYMOWFqOeQg+WMluOAgeWbveWutuS4u+adg+eQhuiuuu+8mua8lOi/m+S4juaMkeaImGQCAQ9kFgRmDxUBDOWTsuWtpueglOeptmQCAQ8WAh8BAgoWFGY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wJOmprOWFi+aAneWOhuWPsuS4u+S5ieaWueazleiuuueglOeptiTpqazlhYvmgJ3ljoblj7LkuLvkuYnmlrnms5XorrrnoJTnqbZkAgE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xLemprOWFi+aAneS4u+S5ieS4juWUr+aEj+W/l+S4u+S5ieWTsuWtpuaAnea9ri3pqazlhYvmgJ3kuLvkuYnkuI7llK/mhI/lv5fkuLvkuYnlk7LlrabmgJ3mva5kAgI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yLemprOWFi+aAneS4u+S5ieWTsuWtpuS4reeahOS6uuaWh+eyvuelnueglOepti3pqazlhYvmgJ3kuLvkuYnlk7LlrabkuK3nmoTkurrmlofnsr7npZ7noJTnqbZkAgM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zFemZhuixoeWxseW/g+WtpuamguiuuhXpmYbosaHlsbHlv4PlrabmpoLorrpkAgQ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0KuiuuuWEkuWutuKAnOWtneKAneeahOWGhea2teS4jueOsOWunuaAneiAgyrorrrlhJLlrrbigJzlrZ3igJ3nmoTlhoXmtrXkuI7njrDlrp7mgJ3ogINkAgU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1M+WHgOWcn+Wul+KAnOensOWQjeW/teS9m+KAneazlemXqOWvhuWSkueJuei0qOa1heaekDPlh4DlnJ/lrpfigJznp7DlkI3lv7XkvZvigJ3ms5Xpl6jlr4blkpLnibnotKjmtYXmnpBkAgY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2Kua1heiuruiDoemAgueahOOAiuS4reWbveWTsuWtpuWPsuWkp+e6suOAiyrmtYXorq7og6HpgILnmoTjgIrkuK3lm73lk7Llrablj7LlpKfnurLjgItkAgc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3JOivleaekOacrOmbheaYjueslOS4i+eahOeLrOeJueaEj+ixoSTor5XmnpDmnKzpm4XmmI7nrJTkuIvnmoTni6znibnmhI/osaFkAgg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4JOS7t+WAvOWkseW6j+S4juS7t+WAvOenqeW6j+eahOmHjeW7uiTku7flgLzlpLHluo/kuI7ku7flgLznp6nluo/nmoTph43lu7pkAgk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5G+aIkeWbveW/g+eQhuWtpuWPkeWxleeOsOeKthvmiJHlm73lv4PnkIblrablj5HlsZXnjrDnirZkAgIPZBYEZg8VAQznpL7kvJrnoJTnqbZkAgEPFgIfAQITFiZmD2QWAmYPFQQADHhsbHoyMDEzMDgzMC。在这个空间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关中-天水经济区就享有了贯通中东地区的最佳的地理优势。

在空间结构的视点下,两大经济区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重点优势,成渝经济区可以通过与长江三角的联系来促进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而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以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作为主要方向来促进经济繁荣,这也是形成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趋异的重要原因。

四、趋同抑或趋异:重点开发区视点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3篇

关键字:县域经济;经济差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2010年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1425.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40元,全国排名第四。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最大的昆山市(142185元)是最小的丰县(15414元)的9倍之多,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苏省突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二是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三是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描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作用机制及变化状况。但是“十五”以来,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不足,而这对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区域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取

本文以行政县(含县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考虑到江苏省各县的地理位置关系、经济水平状况以及过去的划分惯例,将江苏省50个县(含县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其中苏南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4个县;苏中有扬州、南通、泰州的13个县;苏北有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的23个县。人均GDP可以综合全面的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本文选择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和年平均人口作为基础指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期,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方法,选择泰尔系数法(TH)和基尼系数法(G)。Theil系数是通过把区域经济总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TWR)和组间差异(TBR),进而比较不同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Theil系越小,表明区域差异越小;反之,表明区域差异越大。基尼系数是总体上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小。考虑误差最小原则,本文选择直接计算法,其公式为:G=Δ/2u=■∑■■∑■■|yj-yi|;其中:Δ=∑■■∑■■|yj-yi|/m(m-1)表示基尼平均差;yi、yj表示各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v表示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m表示所计算区域内县的个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变化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按照产业结构对其进行分解,基尼系数变化量分解为三部分: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效应;由三次产业集中度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由产业结构变化和集中程度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效应。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江苏省50个县份的GDP总量达到21779.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占全省GDP的比重相比2001提高3.49个百分点,达到52.58%。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逐渐突凸显。根据统计,2010年人均GDP大于10万元的县苏南有4个,苏中和苏北没有;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县苏南有13个,苏中3个,苏北没有。可见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江苏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且增量最少,第二、三产业产值均有大幅增加,并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

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结构分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江苏省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Theil系数并绘制图1,同时得Theil系数贡献率(见表1)。从Theil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江苏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在2001~2005年期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06略微缩小,2007年回升至最高值后逐年缩小;区域内部总差异以200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缓慢增加然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过程。

对于三大区域内部的Theil系数,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且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苏南地区各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平衡,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内部各县的区位以及历史因素造成,像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发展较快,而句容市、金坛市等发展缓慢。苏北地区Theil系数在2000~2005年期间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北发展相对最为平衡,主要是由于苏北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虽然苏北5市各有独自工业企业,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苏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苏北各县经济始终没有拉开差距。苏中地区的Theil系数基本较为稳定,“十一五”以来,苏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且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内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表1中地区Theil系数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期间,地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前者的贡献率一直在74%以上,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主要由三大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苏南地区贡献率最大,苏北次之,苏中最低,并且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结构分解

1.县域经济差异的产业构成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总基尼系数在0.422~0.498范围内波动,且在2000~2007年期间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2007~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考察期内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小,2001~2006年期间基尼系数略微上升0.011,接着2006~2009年期间基尼系数下降了0.03;第一产业贡献率不足7%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集中系数小于1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具有缩小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这主要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且产值规模较小,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大。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贡献率在57%以上,且两者均以200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为0.561和63.4%,原因在于随着“十一五”期间苏北地区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二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使苏北地区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此外,第二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说明相对集中系数对基尼系数虽然有促进作用,但是逐渐减弱。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差距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总基尼系数保持一致,贡献率维持在30%~40%范围内,说明第三产业也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2.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

根据表1可以得出,2002~2007年总基尼系数变化量为正值,2008~2010年总基尼系数变化为负值,说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自2008年以来逐渐缩小。在三种效应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综合效应作用很小。集中效应与总基尼系数变化轨迹基本一致,且集中效应的绝对值比结构效应大,说明集中效应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除了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说明结构效应基本上起着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在2005年以前,集中效应具有扩大基尼系数的作用,2006年以来具有缩小基尼系数的作用;以2005年为分界点,集中效应经历了先大于后小于结构效应的变化过程。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综合效应为负值,其余年份为正值,但数值均较小,对基尼系数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结构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了2009年外,其余年份一直起着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但影响不大。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起主要作用,第二产业除了2009年、2010年为负值具有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具有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第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处于波动状态,且以2005年为界先负后正,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先缩小后扩大的作用。2002~2005年和2009~2010年时间段,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作用相反;但2006~2008年二者均对结构效应具有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前,第二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大于第三产业,2007年以后小于第三产业。总体上第二、三产业变化趋势相反,第二产业增加,则第三产业减少;第二产业减少,则第三产业增加。在集中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对集中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一产业对集中效应作用很小,第二、三产业在2005年前均为正值,促使集中效应扩大化;2006~2008年,第二产业为负,第三产业为正,二者对集中效应作用相反;2009年、2010年,第二、三产业均为负值,具有缩小集中效应作用。

根据基尼系数变化量可得各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率在2007年以前为负值,2007年以后为正值;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2008年、2010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对总基尼系数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角度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间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扩大的趋势,苏中和苏北地区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均较小,但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日益减弱。(2)从各分解效应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形成主要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二、三产业差异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其中第二产业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重要的是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促使苏北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协调各县之间的投资分配;同时依托苏中为跳板,支持苏北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路正南.江苏省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1).

[2]顾万炎,严忠.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

[3]蒲英霞,马荣华等.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与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2005(07).

[4]蒲英霞,葛莹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06).

[5]蔡芳芳,濮励杰等.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03).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4篇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圈;货运联系;空间物流结构;时空演化

abstract: from analyzing the flow of freight transport from 1991 to 2006 of every city in yangtze delta, the author firstly stud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in this region, and then on this account summarized the trends of revolu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spatial structure in yangtze delt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e timely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freight logistics in yangtze delta the time showing a non-balance-relatively balanced-non-balance-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freight logistics system in yangtze delta region show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ystem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yangtze delta;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spatial logistics structure; time-spatial revolution

0引言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或经济圈。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经济圈之一,其经济规模总量和发展速度都居于前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全球第六大都市圈、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区域间运输联系在区域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特征也必然不同。本文结合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历史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探讨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及其演化

1.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自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区域间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活跃,也更加频繁,货运量稳步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06年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37%,高于全国4.79%的平均水平;1991年长三角区域的货运总量为81 306万吨,2006年货运量达到247 866万吨,是1991年的3.05倍。这一对比体现了17年来长江三角洲16城市空间物流运输联系随区域经济的繁荣而日趋增强,显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发展及变动趋势。此外,除了1997年和1998年等各别年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货运量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14个年份的货运量都是正的增长,且有10个年份的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增长率,从占全国货运量的比重来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1.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系数及其变化

为了衡量货运量在区域系统中各城市地域分布的平衡程度,我们可以引入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δ加以度量,δ反映了区域物流货运量这个变量偏离平均值(中心值)的偏离程度。δ的计算公式如下:

δ=

式中,p为各城市货运量的分布比,为分布比的平均值,n为城市数量。δ越大,说明分布的集中程度越高。

从1991年至2006年16个年份的变化(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货运量地域分布的非均衡值δ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一值的变动,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现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动趋势。如按长三角16个城市货运量平均分布来计算,δ的值应该是1/16,是非常小的,而实际计算的δ比较大,最小的δ值也是平均分布的δ值的12.16倍,说明长三角货运量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货运量的集中分布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高度集中趋势,如上海1998年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为34.15%,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当年的δ值也达到最大,为1.24,是平均分布δ值的19.84倍。从1998年后,由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货运量的迅速发展,使得上海货运量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时,δ值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变动趋势说明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在地域分布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

2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2.1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单极化效应减弱、多中心效应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上海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货运量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单一极化效应在减弱,长三角货运量分布从一个中心(上海)逐渐演化为三个副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的格局。1991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31.96%,以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达到最低点,为21.76%;1996~1997年又逐渐上升,到1998年达到最高点,为34.15%,从1998年后,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下降为30.33%。在这一变动趋势中,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最大货流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长三角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化效应在逐渐减弱。2006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上海(75 184万吨)、宁波(22 238万吨)和杭州(20 911万吨),其中宁波和杭州是首次超过2亿吨,接近2亿吨的城市为南京(18 310万吨),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三个货运副中心,4个城市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为55.13%。

2.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廊道效应明显、浙江湖州异军突起

从对长三角主要交通轴线城市货运量的变化来看,廊道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沪宁交通轴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货运量一直在50%以上,但其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杭甬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最近几年中在不断增加;宁通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一直下降;沪杭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除在90年代初期下降外,其他时间段内则基本上变化不大,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具体见表3。

货运量的增长更能体现区域经济活动交流的活跃程度和空间运输联系的日益频繁,毫无疑问,这四条主要交通轴线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经济走廊和运输通道。

此外,湖州自2001年以来,货运量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6.63%,2003年货运量首次超过亿吨,达到10 764万吨,2006年更是达到15 591万吨,远远高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货运量,成为仅次于南京的第五大货运中心。

3长三角区域双重货运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区域拥有以上海为中心和以宁波为中心的两个主要货运物流体系,作为这两个货运物流体系枢纽的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隔海相望,相距约90公里,形成全球少有的大型港口双子星座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双重货运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3.1边界清晰、竞争有序

两大货运物流体系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形成各自的开放式集疏运体系。在这个两体系中,货主出于最小化综合运输成本的要求,在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形成一定规模、且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跨江(湾)托运。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苏州等地货源流向可能摇摆不定,但上海港具有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优势。从港口腹地来看,上海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由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目前,上海的外贸集装箱箱源约95%来自长江流域,内贸集装箱流量近60%分布在长江流域港口,上海港的腹地性质和中转枢纽作用十分突出。

宁波港口集装箱腹地主要是宁波市和杭州以东、以西南的浙江地区。“十五”期间,宁波港以巩固和拓展浙江腹地为依托,坚持水陆并进,拓展腹地。省内腹地方面,宁波港积极推进义乌、金华、绍兴等“无水港”建设,构筑省内物流网络,通过加强宣传、调研沟通、召开座谈会、设立资讯联络点等各种方式,对重点货主实施个性化服务,使省内的腹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省外方面,宁波港还积极开发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外腹地。水路方面,宁波港继续巩固南下内支线,开发北方线,增开了大连至宁波、青岛至宁波内支线和营口、大连至宁波的内贸线,进一步吸引了北方货物到宁波的中转。同时,宁波港进一步加大集装箱国际中转力度,2001

~2007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9.9%,明显高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24.8%。

3.2规模巨大、航班密集

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1亿吨,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615.2万标准teu,在连续四年稳居第三的基础上,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国际标准箱,深水中转比例超过35%。2007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teu,居世界前20位,继续保持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二和第四位。上海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2 100班,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810班,最高月航班达844班,月作业量连续突破80万标箱的新水平,两港均已具有较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优势。

3.3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

长三角区域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有高度活力的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结构正在加快提升优化,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跨越杭州湾的数座大桥将成为沟通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通道。局部的相互渗透也有利于提升优化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上海港由于集装箱航班密集的优势,对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地区仍有渗透,而宁波港的原油管道运输则已到达南京。这种相互渗透不但不能撼动两港在其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反而提升了长三角的综合物流优势。长三角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功能不断强化,体系融合日益紧密,既各具独特优势,又互为一体。上海港和宁波港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替代以及各自独立发展并重的进程中,促使形成长三角区域最优的物流通道,促进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航班密度和运价体系,成为长三角多核格局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4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运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城市之间、区域之间货运联系的增强,而区域物流货运联系无疑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变,随着杭甬交通轴线的逐渐隆起和宁波-舟山联合港的深入发展,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倾斜。同时,随着宁杭交通轴线的发展,第五交通轴线将会迅速发展,更加强化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经济交流和产业转移,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荣朝和.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j]. 地理学报,1995(5):394-401.

[2] 张文尝,金凤君.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j]. 地理学报,1994(5):441-448.

[3] 曹小曙,阎小培. 珠江三角洲城际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j]. 人文地理,2003(1):66-68.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5篇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国有资本要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已经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挺进大西部,既能促进国有资本改组,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6篇

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国有资本要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已经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挺进大西部,既能促进国有资本改组,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7篇

关键词:经济空间差异;经济空间结构;标准差椭圆;沿海地区;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在2007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沿海省市因其外向型的经济特点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变化[1,2]。由此而带来的区域经济差异随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基于省域及三大地带的研究[3-6],且已有研究方法多从区域、非空间的角度展开,忽略了研究区域的空间区位等空间结构信息[5,7,8]。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空间差异。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特征及其动态演化,对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较少有研究对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崛起和国际市场冲击影响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展开动态研究[9-13]。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地级市尺度,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从多重角度定量研究2003年~2011年复杂时代背景下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主要回答3个问题: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如何随时间变化;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是否吻合;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变化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是否一致。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本研究所涉及的沿海地区,由北到南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研究主要针对该11省所辖的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展开,该113个城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GDP达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区域。

2.2 研究方法及数据

经济空间差异识别旨在确定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特征,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和方法。国土空间和人口常常作为空间差异识别的标准[14,15],但考虑到我国国土空间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使用国土空间作为参照标准可能夸大区域差异的水平[16],使用人口分布作为参照标准可能更准确一些。区域经济差异是生产与人口分布不一致性的反映[17],重心(平均中心)方法是目前空间差异识别的主要工具[18,19]。

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SDE)不仅可以从重心角度,还能从展布范围、密集性、方向和形状等多重角度全面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过程[20-27]。一个均衡的经济空间分布应该与人口空间分布具有相同的空间整体特征,因而其空间分布将表现为相同的标准差椭圆,否则,二者的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将存在差异。因而经济要素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一致程度可以直接地反映经济空间差异,本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空间差异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SDIj,p=1-■ (1)

其中,SDEj、SDEp分别为经济要素j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Area为面积。SDIj,p为经济要素j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指数,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空间差异越大。

标准差椭圆是以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为中心,分别计算其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标准差,以此定义包含要素分布的椭圆的轴。使用该椭圆可以查看要素的分布是否被拉长,并由此而具有特定方向。因此,中心、长轴、短轴、方位角是标准差椭圆的基本参数[28-30]。本研究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113个城市的空间区位(经纬度),用该城市的对应经济要素指标值表示相应的权重,计算各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中心:■=■;:■=■ (2)

方位角:tan?兹=■ (3)

x轴标准差:?滓x=■ (4)

y轴标准差:?滓y=■ (5)

其中,(xi,yi)表示城市区位经纬度坐标,wi表示每个城市对应的经济要素的值,(■,■)表示加权平均中心;?兹为椭圆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所形成的夹角,■■、■■分别表示各城市区位到平均中心的坐标偏差;?滓x、?滓y分别表示沿x轴和y轴的标准差。

研究主要涉及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113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以及城市区位数据。城市区位经纬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其他数据主要来自2004年~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城市市辖区统计数据,空间计算主要基于ArcGIS10.0展开。

3 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变化

3.1 经济空间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从空间差异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沿海地区GDP-人口这两个分布之间的空间差异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1)。

2003年~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时空变化见图1。通过对比沿海地区GDP和人口空间分布椭圆,从定性的角度来看,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和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均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西)”的空间格局;相对于人口空间分布,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偏西南方向,且其在空间上分布更加集中(GDP分布椭圆范围小于人口分布椭圆);GDP分布椭圆有空间扩张的趋势,人口分布椭圆有空间收缩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偏差有减小趋势。

3.2 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

我们将首先从中心性、展布范围、分布形状、分布方向和空间密集性这5个方面定量分析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继而结合113个城市的GDP、人口变化情况,在城市层面对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及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变化给出相关的空间解释。

(1)空间分布重心变化

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可看做是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重心。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重心空间迁移轨迹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化见图2。沿海地区GDP重心自2004年起总体向西移动,其中,2004年~2006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06年~2010年起主趋势为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2011年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其中,2003年~2005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05年~2006年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年~2010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10年~2011年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GDP重心总体向西移动,表明相对于位于轴线西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GDP分布椭圆轴线东部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其对沿海地区经济总体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有所减小;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表明相对于轴线东北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椭圆轴线西南部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对沿海地区人口总体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增大。

GDP与人口分布重心之间的距离是分析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图2可看出,二者之间的距离总体缩短,其中,2005年距离最小,2010年~2011年又略有增加。重心间的距离减小,表明沿海地区GDP-人口这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减小。

(2)空间分布范围变化

分布在标准差椭圆内部的地区是沿海地区经济的主体区域,其长轴标准差可以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范围。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范围变化见图3。

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由2003年的1067km增大到2011年的1084km。人口空间分布范围在波动(波动范围为1077km~1096km)中略有减小,2003年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为1082km,2011年为1078km。此外,通过计算得出,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面积由124.38万km2增加到125.39万km2,人口空间分布椭圆面积由136.11万km2减小到135.02万km2。

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范围扩大,表明相对于位于空间分布椭圆内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GDP分布椭圆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增快,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人口空间分布椭圆范围减小,表明位于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椭圆内部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人口分布更加集中在椭圆内部,促使分布椭圆空间收缩。

(3)空间分布形状变化

标准差椭圆短轴与长轴标准差的比值可以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形状,比值越接近于1,表明经济要素空间分布主体区域形状越接近于圆。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形状变化见图4。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形状表现出明显的扁化趋势,这与其标准差椭圆长轴增长、短轴缩短相关。人口空间分布形状虽有波动,但总体变化很小,自2006年起基本保持稳定。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扁化(长轴增长、短轴缩短),表明分布在代表长轴方向的南-北方向上的城市GDP增长明显,而分布在短轴方向上(东-西方向)上的城市GDP增长相对减缓。

(4)空间分布方向变化

标准差椭圆方位角(正北方向与顺时针旋转的长轴之间的夹角)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主趋势方向。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方向变化见图5。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方位角在波动中略有增加,其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在空间上表现为小幅度的顺时针旋转(方位角由2003年的9.43度增大为2011年的9.59度)。人口空间分布方位角基本保持稳定增大趋势,由2003年的10.85度增大为2011年的11.40度,标准差椭圆在空间上表现为较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方位角增大,表明位于相应分布椭圆轴线西南部的城市GDP、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位于相应分布椭圆轴线东北部的城市,因而出现分布椭圆轴线顺时针旋转的趋势。

(5)空间密集度变化

单位标准差椭圆上分布的空间要素总量可以体现其在二维空间上展布的密集程度。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密集度变化见图6。沿海地区GDP空间密集度快速增大,由688万元/km2增大到2458万元/km2。人口空间密集度平稳增长,由125人/km2增大到144人/km2。这表明,沿海地区聚集经济效应作用越来越显著,而经济集聚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人口集聚,这也是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6)基于城市层面的空间解释

由于标准差椭圆是基于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和空间结构计算的,因此如果城市区位保持不变,若城市体系经济等比例增长,其所表现出的标准差椭圆将保持不变。而实际上,沿海地区113个城市GDP、人口均为非均衡增长(图1),因此,我们可结合图7在城市层面了解和把握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并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结果分析给出城市层面的空间解释。

对于GDP来说,我们通过图7可以直观地发现其空间分布椭圆总体向西移动,且呈现空间扩张的趋势。从城市层面来看,上海市以南主要东部沿海岸线的城市GDP比重明显减小,其对整个沿海地区GDP空间格局的影响相对在减弱,因此,GDP分布椭圆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同时,标准差椭圆内部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GDP比重下降,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而标准差椭圆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城市GDP比重增加,其拉动作用增强,这就促使2011年GDP分布椭圆空间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对于人口来说,其空间分布椭圆总体向南移动,空间格局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从城市层面来看,北部城市以比重减小为主,标准差椭圆内部江苏省北部主要城市人口增加显著,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人口减少明显,而同时,标准差椭圆外部深圳市、南宁市等城市人口增加显著,这就促使2011年人口分布椭圆表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

综前所述,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空间上均有一定的逆时针旋转,空间聚集性均增强,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之间的差异减小,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

3.3 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对比

我们同样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2003年~2011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了该时段我国经济空间差异的变化特征。

从图8可看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上。通过计算发现,在全国范围内,GDP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长轴呈减小趋势,GDP标准差椭圆短轴有增大趋势,且长轴收缩趋势强于短轴扩张趋势,表明我国经济在东-西方向(短轴方向)上的增长趋势强于南-北方向(长轴方向)。具体来说,成渝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东北地区经济衰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受到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人口逐渐向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地区聚集。总的来说,2003年~2011年,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拉动全国经济向内陆方向发展、人口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全国范围内的GDP-人口两个分布椭圆之间的空间相似度增强,全国经济空间差异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空间差异指数由2003年的0.2220减小到2011年的0.1891)。通过沿海经济空间差异变化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的对比发现,2003年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图8)。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其经济空间差异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减小。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区域,其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影响,并且更多地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作用,因而国际市场扩张作用的影响下,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表现出空间扩张的趋势。沿海地区GDP在空间扩张中密集化发展,而全国GDP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发展,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发展轨道。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3年~2011年,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呈明显的减小趋势,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总的来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之间的差异减小。同时,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整体空间差异具有减小态势,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全国范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此外,本研究也表明,标准差椭圆方法考虑了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信息,为从全局、整体、精细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沿海地区经济在空间扩张中密集化发展,国际市场的要素扩散作用依然占主要地位,而全国经济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轨道。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方向,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建议构建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可以有助于促进沿海市场空间由南向北发展,并提升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大对安徽、湖北等靠近全国人口重心的经济投入力度,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减小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2] 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等.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骆培聪,张莹莹,佘赛芬.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4):169-176.

[4]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9):1055-1065.

[5] 俞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分析[J].财经研究,2007,33(3):17-28.

[6]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781-790.

[7] 闫小培,林彰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3):437-445.

[8] Niko S, Guillermo P, Amit P, et al. Inequity in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measurement issues[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12(44): 151-161.

[9]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123-134.

[10] 张落成,吴楚材,季子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03-208.

[11] 张蕾,王桂新.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J].区域研究,2012(3):1-6.

[12]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8,27(6):1399-1406.

[13] 曾庆泳,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4):558-561.

[14] 刘卫东.经济重心地域迁移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经济地理,1993,13(2):10-15.

[15] 赵作权.国土空间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 国土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41.

[16] 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19(3): 254-257.

[17]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 (11):79-93.

[18]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 87-95.

[19]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2000(2):42-53.

[20] Lefever D W. Measuring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by mean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6(1): 88-94.

[21] Robert S Y.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an updated tool for spatial description[J]. Geografiska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1971(1): 28-39.

[22] Furfey P H. A note on Lefever’s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7(33): 94-98.

[23] Tellier L N. Proj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urban system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s of a topodynamic theory of spatial polarization[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5(27): 1109-1131.

[24] Burt J E, G M Barber.Elementary statistics for geographers(2nd Ed.)[M]. New York and London: Guilford, 1996: 76-112.

[25] 赵媛,杨足膺,郝丽莎,等.中国石油资源流动源—汇系统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12,67(4):455-466.

[26]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 2006(1):7-12.

[27]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8.

[28] Lauren M S, Mark V J. Spatial statistics in ArcGIS[A]. M M Fischer and A Getis(eds.), Handbook of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Software Tool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rlin, Springer, 2010.

[29] Wong D W S. Several fundamentals in implementing spatial statistics in GIS: using centrographic measures as examples[J].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9(2): 163-173.

[30] Gong J. Clarify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2(34): 155-167.

Dynamics of the Economic Spatial Disparity

in Coastal Area of China

ZHAO Lu, ZHAO Zuo-quan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8篇

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第9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趋同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一、关于产业结构趋同概念的界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撑,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所具有的特征:系统性、层次性、有序性。

本文中的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指各地方的产业结构在演变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这种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地方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降低,盲目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完整工业体系。

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一是各地区没有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引发严重的重复性建设,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各地区均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封闭式产业结构;三是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并且使得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四是产业结构趋同会造成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升级的过程中处于低水平状态,即引发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二、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一)交通运输条件落后、交易成本过高

交通条件是比较落后造成了地区间在空间上的运输成本较高,相互间经济联系较弱,限制了各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致使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企业在交通沿线的聚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的128公路沿线就形成了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垄断

政府的行政垄断这也造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既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也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干预是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市场机制是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但是政府的干预也是有度的,对市场过度干预会使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对称

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的不对称也是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求有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使得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自由、公平竞争环境,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地区之间同样也要完善的市场经济,建立地区之间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使的产业能够自由进入某一地区。如果限制企业或产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实行地方保护,则会阻碍资源的自由流动,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遏止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阻碍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存在这进入和退出机制的不对称,往往只具有进入市场的偏好,而对退出市场有着很大的抵抗力,限制退出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致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出现,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制约着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形似也是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由于有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资源禀赋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传统文化、要素禀赋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等,这些相似条件构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物质基础。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发展战略和选择主导产业时,必然会出现相似的选择。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的相近,会产生相似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形成相近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因此在进行产业发展和产业选择上就会趋同,造成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

三、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趋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积极影响

地方为了追求产业自成体系,有可能背离专业化分工原则,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不能有效发挥,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产业结构当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坚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不需要担忧。并且出现这种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前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的市场体制,有对称的市场(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资源能够自由流动,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如硅谷是美国电子和计算机工业中心,集中了全美96%的半导体公司,如思科、英特尔等。在硅谷聚集了上万及高科技企业,其中有4000多家是电子工业公司,众多企业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获得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推动硅谷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趋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前提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向消极方面转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趋同积极影响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存在,所以本文对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重点分析。

(二)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消极影响

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现在的产业结构趋同发展状况给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

1.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地方政府的行政垄断,使地方保护和地方割据现象趋于严重,宏观管理失调,影响产业的合理布局,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如小煤窑、小冶炼厂、小磷厂、小水泥厂、小造纸厂等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2.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过程中,那些资源丰富、具有资源开发优势的地区,由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行政性的干预,在基础产业薄弱,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总体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盲目的追求高高工度化,形成加工业比重过度提高的现象。而对于资源贫乏但加工发达的地区,由于资源丰富的地区的产业虚高度化减少了原材料输出而得不到足够的原材料,从而出现加工业大量技术设备或生产能力闲置及技术力量过剩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加工发达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利于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本质包括: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三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四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五是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的积极影响,所以本文将产业结构趋同的消极影响作为分析重点,根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矫正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基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四、针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趋同的产业结构向积极的方面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引导产业结构趋同向积极的方面转变。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以更好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鼓励制度、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政府还要有意识的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沟通,促进地区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各地区的竞争力。积极的引导企业根据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改变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促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

(二)继续完善交通网络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大运输设施建设规模。自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已来,运输需求越来越高了,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要求继续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公路的建设规模,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需加强对铁路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二是坚持交通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要采取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保证交通设施建设顺利进行。融资渠道在争取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来向民间进行融资,此外还可以采用BOT模式、TOT模式等。

(三)加强政府对产业选择的引导

市场机制对产业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解决产业发展的所有问题的,所以进行产业选择还得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根据不同类型、性质的产业来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恰当的产业管理。政府除了对产业选择进行引导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的前后向产业进行配套。

(四)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领域中,相关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如集群中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教育和培训机构等,在空间上的集中,形成的即合作有竞争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产业链中若干配套的企业和相关的支持服务体系集群在一起而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网络。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工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创新、形成专业化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使得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分工得到进一步深化。

(五)促进专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专业市镇是在特定区域内某一两种产业内的企业因为比较优势、运输和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的存在而聚集在一起,吸引了众多的同类企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城镇。

美国工业化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与市镇专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各市镇专业化生产特征十分明显,形成一系列的专业市镇。专业城镇的形成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专业城镇间的分工协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城镇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深化了城镇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促进城市群的建设

城市群是在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工深化与城市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分工深化促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城市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的深化能够带来专业化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城市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延长和附加值的提高,吸引了众多产业的聚集,促进了产业集群和专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个城市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得到加强,进行着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最终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规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分工深化与城市群相互促进的机理,用图3表示如下:

(七)继续完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的调整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在于各地区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鞭策企业和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以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协调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的发挥,能够有效的促使稀缺资源从低效率行业或地区向高效率行业或地区自由的流动,而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退出市场,或是对结构趋同的产业进行重组、合并,从而可以解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郭斯顿.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03:1-3.

[2]韩宝江.走出产业结构趋同的误区[J].领导之友,2001(1):27-28.

[3]张明龙.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6-47

[4]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6-1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