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4 16:59:37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1篇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组织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近年来,区按照“调结构、建基地、抓龙头”的思路,负重奋进,真抓实干,既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又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5元,名列全市第一。

(一)主导特色产业全面发展。2008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9.2万亩,总产25万吨,其中日光温室蔬菜9100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成为全省蔬菜基地县(区)之一;大家畜、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13万头、10.8万头、52万只,规模养殖场(户)愈百家、养殖小区5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83、0.32、1.37万吨;苗木花卉面积1万亩,经营场户88家,其中百亩以上苗圃25家;果品面积5.2万亩,总产8.93万吨,其中优质杂果面积8600亩;红薯产业迅猛发展,以马庄、双照两镇为主的莽塬红红薯产品远销省内外,面积突破3万亩。

(二)“一村一品”工程稳步推进。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先后建成八里庄、押大村等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11个,形成49个推进村。押大村、八里庄村被评为全市发展“一村一品”先进示范村,同时,八里庄村被市外专局认定为全市“一村一品”样板村。

(三)区域化布局进一步凸显。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基本形成了“南有苗菜花、北有果畜奶”的合理产业布局,即以渭河南钓台、沣东两办为主的蔬菜生产区(约占全区蔬菜面积的83%),以马泉办、马庄镇、双照镇为主的畜禽生产区(约占全区畜禽存栏的75%),以钓台办为主的苗木花卉生产区(约占全区苗木花卉面积的80%),以马庄镇、双照镇为主的果品生产区(约占全区果树面积的90%)和红薯生产区(占全区红薯面积的100%)。涌现出了精品蔬菜、莽塬红红薯、酥梨、渭兴生猪等一批农业品牌。

(四)产业化程度不断攀升。目前,全区涉农企业发展到30余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拥有会员近2万人。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队伍多方齐动,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形成了政企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充分做到了重心下沉、服务前移,为全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确保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的标准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含量较低,质量水平不高,易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冲击;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还较低,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利益联结为纽带,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为重点,突出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品牌培育、农产品销售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为实现全区“进位创强”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遵循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产业化经营。

2、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突破行政区划,引导和鼓励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扶持和引导农民优先发展比较效益高、市场潜力大、有成熟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产品。

3、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扶持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做强做优做大,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5、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自然生态相和谐。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目标

经过5年努力,确保到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年均增长20%左右。

1.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典型引路,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2.龙头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壮大现有的,引进外来的”思路,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开拓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全区农户中的带动面达到50%以上。

3.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改造、完善、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购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壮大,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销售顺畅。

4.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使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78家,农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

5.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三品认证”、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和商品注册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届时有5—8个在市场上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农产品,其中有省级以上著名品牌或驰名商标2—3个,14个以上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产业

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现有发展条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发展的产业是粮食、蔬菜、畜禽、果品、苗木花卉。

(一)粮食产业。总体要求是稳定粮食产业。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按照“良种引路、良法配套、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工作思路,围绕小麦、玉米两大骨干作物,加快良种统繁统供、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配套,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粮食单产水平新突破。到2013年,全区粮食稳定在20万亩,总产稳定在8万吨。依托伍得利面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从面积扩张、加工增值入手,大力发展红薯产业,到2013年底,全区红薯面积突破4万亩。

(二)蔬菜产业。蔬菜是我区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总体要求是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积极实施蔬菜上塬工程,以肖何庙为中心开辟第二阵地,稳定和发展全区蔬菜面积。严格执行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名优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材料,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依托新阳光公司、万盛专业合作社等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拉动产业发展,搞活产品流通。到2013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9.7万亩,全部实现设施化,其中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

(三)畜禽产业。畜禽业是我区农业发展的短腿,总体要求是规模扩张,发展的重点是生猪、奶牛、家禽。积极落实能繁母猪补贴等扶持政策,激发农户积极性。加快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质量。狠抓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监督工作,确保畜禽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安全。发挥渭丰公司、绿源公司、永安堡奶牛的带动作用,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到2013年,全区养殖小区达到10个,养殖专业村达到10个,生猪存栏16.2万头、大家畜存栏1.5万头(其中奶牛1万头)、羊存栏1.5万只、家禽存栏6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0.55万吨、2.46万吨。

(四)果品产业。我区非果品优生区,总体要求是结构合理,效益提升。积极实施以苹果“四大”关键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优果工程”,不断提高果品优果率。结合林业工程,采取“项目带动、企业推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建设名优鲜杂果经济林带。以双照镇毛村为示范,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设施杂果,提高果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到2013年,全区果品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9.2万吨以上,其中优质杂果面积达到1.4万亩。

(五)苗木花卉产业。苗木花卉是我区的朝阳产业,总体要求是走精品化道路。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坚定信心,再掀产业发展高潮。坚持“企业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工作原则,适时举办各类花展,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适宜城乡绿化美化的中高档苗木花卉。积极引进有资质的龙头企业,依托园林花卉协会,拉动产业发展。到2013年,全区苗木花卉面积达到2万亩,名优品种达到100多种。

同时,注重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型、农家乐型等多种型态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主导特色产业的有效载体。按照《区2009—2012年发展计划》的有关要求,采取区级领导包抓镇办、部门包抓村组的方式,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坚持“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好示范村的发展工作。通过示范带动,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目标,促使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进而形成片、连成带。通过努力,确保到2013年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0个,建成“一镇一业”示范乡镇2个,使我区广大农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关键所在,抓住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产业化发展的命脉。一方面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编制项目,落实优惠政策,实施叩门招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塬上、半塬四镇办重点引进畜禽生产、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沣东、钓台两办重点引进蔬菜、苗木花卉生产、流通、加工型龙头企业,同时,注重在马庄、双照两镇引进果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抓住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为企业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积极争取扶持资金;认真做好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工作,支持帮助企业申报市级、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力争每年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2—3户,新增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5户。到2013年全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转变政府对农业投入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一方面加强对原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利益联结和运作机制,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努力提高运行质量;另一方面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的思路,成立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发展利益捆绑型,联结紧密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方式,从过去的直接划拨到各镇办到现在的直接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把其做大做强,真正架起一座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有效桥梁。力争到2013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8个,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率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能力、带动农户能力和农民增收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以区镇公共服务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要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发展农业保险,从技术、信息、流通、金融、食品安全等方面形成“多元主体、多元投资、多元途径”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保障措施

(一)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领导。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区上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为组长,农林、工商、财政、水利、农发、信用联社等部门及各镇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为农业产业化组织提供主动、热情、周到、高效的服务,全力促进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台阶。

(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一是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贴息、以奖代补或补助等形式重点投向建设标准化基地、实施“三品”认证、注册品牌、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各镇办也要在预算中列支一定数量的专项扶持资金。中省、市安排的农发、水利、科技等项目资金也要向农业产业化倾斜。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特别是区信用联社,要把农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重点支持规模型、特色型、科技型的产业和龙头企业,扶持种、养大户从事集约化规模经营。要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适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综合授信额度,适度降低贷款利率,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努力解决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鼓励、支持非农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突出搞好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2篇

1.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业支撑 农业产业化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对分割的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夯实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通过突出地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业企业向优势农产品集中的区域聚集,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1.2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组织支撑 农业产业化推动着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以及农业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实行“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以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为主,上连农产品销售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可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带动农业商品化生产。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经济契约关系,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形成企农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1.3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经济支撑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也要靠农业自身积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财力保证与经济支撑。一是壮大地方财政。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可以大幅增加地方的经济产出和税收;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除了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获得工资收入,或直接分享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程。农业产业化通过三个产业联动,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促进过去用于工业和城市的投资转移到农业和农村。

1.4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打破农村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农业现代化吸引人才;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三个产业的整合,使一批农村建设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农业产业化通过促进农、工、贸、技、科、教等各部门、各行业的联动,成为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2.1以工带农,壮大龙头企业 要瞄准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县的目标,把扩大加工转化作为推进产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纳入新型工业化体系加以扶持,做强龙头企业。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重点扶持标志性旗舰企业,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避免同类竞争原料和市场;提升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通过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或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的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2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业 要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单体成规模、总体成区域的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带。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3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4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适应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日新月异和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山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近20a来大致经历了探索起步、全面发展和推进提高3个阶段。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山西农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企业数量增多、涉农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日益增强、市场销售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吕梁太行两山杂粮林果产业区和晋中晋南盆地果菜园艺设施农业区3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心和十个现代农业示范县为抓手的加工、流通、基地3大领域13个行业的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1]。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科技实体带动型为主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机制。实现了农产品供给机制进一步稳固,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加优化,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使全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催生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山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5000余家,其中33家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88家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此外还确定了农产品加工“513”工程企业共计481家企业。并创建出一批如古城乳业、水塔醋业、忠民油脂、六味斋、平遥冠云牛肉等知名品牌。2012年山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6亿元,较上年增长29.7%,带动农户340万户,同比户均增收600多元[2]。这些龙头企业作为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突出。

2 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回顾山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全省范围内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内存在农业产业化的集约化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弱以及整个农业系统缺乏科学的规划没能形成紧密的联系等问题。鉴于此提出研究山西农业产业化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2.1 规模化指标

规模化是反映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的首要指标,规模越大反映出农业产业化体系越完善,内生效益越强。该指标主要体现在支柱产业规模、商品基地规模、龙头企业规模3方面[3]。具体指标有支柱产业占非支柱产业的比重、农业商品基地与其他商品基地的比例、某一资产层以上企业占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比重等(可从占地面积、人口总数、产值产量、建设总投资等方面分析)。

2.2 一体化指标

一体化是指将原来相互独立的若干部分整合在一体,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该指标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农工商综合经营、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农科教一体化程度高低和利益关系上。具体指标有产业集群化发展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产供销系统的契约化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作用、农产品的增值率以及农业一体化服务覆盖率等。

2.3 科技化指标

科技化是反映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涵盖农业产业化从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要求农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中应以科技为导向,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主要指标有农业科研人员的就业比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情况、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量、农业科技贡献率等[3]。

2.4 商品化指标

商品化是农产品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实质是对农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商业运作,实现产品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农产品商品化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该指标主要反映在农产品加工率、农产品商品化率、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产品品牌价值含量等。

2.5 效益化指标

效益是农产品价值的综合体现,该指标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主要包括的指标有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农业产业化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农产品质量达标情况、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额、农业生产对生态的影响等。

3 山西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对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它是评价模型构建的重要前提。根据对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标的分析,结合山西农业产业化自身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评价模型。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后,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分为3个基本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目标层(A)是根据准则层各项指标经过计算得出的定量指标,取值范围0~1,1表示发育程度最理想,0表示发育程度最不理想;准则层(B)包括规模化水平、一体化水平、科技化水平、商品化水平、效益化水平,用B1、B2、B3、B4、B5来表示,准则层经过权重处理后可用于进一步计算目标层A的值;指标层(C)包括25项指标,这些指标是准则层的细化,各指标分别以C1~C25来表示。

3.2 构造判断矩阵

由于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的评价涉及到诸多主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还需要大量可靠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无法做到,因此,本文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组织专家讨论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及各指标的隶属度,对其具体方法做简单介绍:

3.2.1 确定评价因素集

U={ U1,U2,...,Un,}

3.2.2 构造指标评判矩阵

即评价因素的隶属度,用矩阵R表示:R=(R1,R2,...,Rn)T,式中:Ri为指标Ui所对应的隶属度。

3.2.3 确定权重系数矩阵

C=(C1,C2,...,Cn),ΣCi=1(i=1,2...n),式中:Ci为指标Ui所对应的权重。

3.2.4 计算综合评价值

A=C×R=(C1,C2,...,Cn)×(R1,R2,...,Rn)T。

3.3 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结论

理论上判断矩阵满足完全一致性条件,但在实践中由于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所构建的判断矩阵不可能满足完全一致性条件,因此可以允许判断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确定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取值范围为0~1。

0.00

0.50

0.70

0.85

运用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系数对评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4]。

4 进一步完善山西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总体思路

农业产业化是以追求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对山西而言,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着山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发育程度,要进一步推进山西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重新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体系和框架。

4.1 突出战略重点,切实做好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布局

山西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打破小而全、多而杂的混乱局面,在选准主攻方向的基础上,加大重点领域的突破力度,尽快制定出农业产业化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 ,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主导,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支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推进产业板块化发展。

4.2 加强宏观指导,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山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多为“订单农业”形式,这种利益机制一般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导致订单履约率较低,损害双方利益。因此,要尽快发展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联结方式,建立以产权联系为目标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应鼓励积极探索科学、合理、规范的利益机制,不断创新利益机制新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关系,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

4.3 培育企业集群,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

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规模集约化程度高、精深加工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群。支持国内外各行业的优秀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等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内外部的全面整合,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5]。通过区域集聚,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外部效应,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

4.4 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转变过去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投资模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改进生产加工工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对品牌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品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同时,龙头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5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品牌

品牌战略是经过整合当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要素,基于特色资源优势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品标识。针对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短板的状况,要做好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接轨为目标,在标准基础上加大品牌开发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山西特色的“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创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农产品著名品牌。借助品牌优势提高山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规模和效益[6]。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农业厅发展计划处.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J/OL].山西省农业厅官方网站,2012-11-9.

[2] 贾明进.以“513”工程为核心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J].农业产业化,2013(2):17-18.

[3] 蒋永穆,刘涛.浅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报,2012(12):19-25.

[4] 张国卿.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报,2006(6):577-580.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5篇

记者: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

王市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线、搞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工作都有所侧重,突出焦作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以求出精品、出亮点。2004年,突出抓结构调整,抓特色经济,抓规模效益,抓产业集群,以求形成市、县主导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发展小麦种子繁育面积60.6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25.3万亩、奶牛存栏4.4万头、速生丰产林55万亩。全市建成了168个特色专业村,形成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怀药种植加工基地、孟州市、武陟县粮食深加工基地等各具特色的规模化基地和产业集群,实现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2005年,突出抓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3家,入社农民2.79万户。2006年,突出抓农副产品深加工,培植龙头企业,拉长链条,争创品牌,以求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建成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0家,形成了牛奶、速生杨、小麦、玉米、肉鸡、肉牛、生猪、怀药等8大产业链。2007年,突出抓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抓三品认证,抓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效对接,以求把焦作打造成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努力,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18个;推出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农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5个、省级著名商标17个;在中心市区实行了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蔬菜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2008年,突出抓生态农业,抓循环农业,抓农业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记者:焦作市近年来在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遇到哪些困难?

王市长: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必须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应对大市场变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2005年初,市政府主管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浙江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认真学习,充分研究,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目前,沁阳市初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4.4%。

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一些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种粮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不大,种粮的利润空间很小,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造成种粮效益下降。三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3%,城乡收入呈逐渐拉大趋势。四是贷款融资困难。大多数农民由于无物抵押,无法办理贷款;没有专门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联系担保户不易,多户联保范围狭窄。五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扭转。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户籍改革、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记者:粮食生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请问焦作市是如何把支持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市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兑现粮食直补2.06亿元,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亩均19.58元增加到2008年的亩均86.38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由337万亩增加到39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2万吨,增加31万吨。2008年,夏粮单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平均亩产达到505公斤,4个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突破600公斤。

我市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以培育新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提升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攻目标,狠抓新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小麦单产的飞跃。二是以推广超高产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普及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推行绿色栽培、测土配方拖肥、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应变管理措施,实施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增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三是以注重高产向注重高效转变为特征的飞跃阶段。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和优质小麦工程。小麦种子年产量达到2.6亿公斤,供种范围辐射到8省106县。小麦生产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我市一跃成为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粮食储备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焦作市涉粮部门是如何围绕管好储备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保供工作的?

王市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把粮食收购关。严格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农民售“放心粮”、“明白粮”。二是抓好安全储粮。各购销企业做好空仓消毒,搞好晾晒和除杂,确保净粮入库。加强储粮设施建设,加快储粮技术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制定完善了安全储粮责任制,严格执行粮食储藏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储粮安全。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收购纪律,规范收购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

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四是做好粮油供应。增加供应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加强社会化服务粮油供应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供应活动,保障粮油供应。

记者:总书记视察焦作时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请问王市长,焦作市政府在这三方面有何新举措?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6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

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0.8:1。 总体来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农户和企业还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

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销售服务,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则很少,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的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三、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我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商品基地

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3.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自主选择经营方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要改变农民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法制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诚信理念缺乏的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信得过,对农民生产经营具有支持力、约束力的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科技服务、信息采集进行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办一些单个农户需要而又难以办到和办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农民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

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0.8:1。 总体来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农户和企业还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

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销售服务,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则很少,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的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三、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我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商品基地

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3.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自主选择经营方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要改变农民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法制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诚信理念缺乏的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信得过,对农民生产经营具有支持力、约束力的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科技服务、信息采集进行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办一些单个农户需要而又难以办到和办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农民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8篇

关键词:农地整理;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58-3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一直占有着重要地位,其肩负着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根据我国的自然、人口和经济条件,党和政府一直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着探索和实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我国人均占有资源的约束、全球市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约束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约束等[1]。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任务和要求。纵观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为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土地整理会不断的以新形式出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已有学者提出农地整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农地整理产业化,作为农地整理的发展趋势,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农地整理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内容与关系

从我国农地整理的实践看,农地整理内容大致可分为耕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未利用地开发、小流域综合整治,农地整理的任务可归结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3]。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地的利用。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水平不高,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我们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实现土地整理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实现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过程。农地整理产业化基本前提是将农地整理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农地整理产业化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作为农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过程是通过培育各种形式的农地整理企业,接受政府、集体、农户的委托进行农地整理,建立土地整理储备库,以出售新增耕地折抵的建设用地指标、收取耕地开垦费、新增耕地租赁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等方式获取土地整理收益的农地整理经营模式[4,5]。

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做出了明确回答。文件明确提出: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技术逐步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生存环境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农村土地整理作为按照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而进行的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有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为农地整理在新时期下所采取的模式,农地整理产业化的内容目的任务与农地整理是一致的,同时,对比农地整理与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目的任务是相互统一的,农地整理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高水平的基础平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地整理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农地整理产业化,作为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一种适宜的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及发展趋势,会更加积极全面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 农地整理产业化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

2.1 农地整理产业化增加了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

农地整理企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可以运用各种现代的技术和手段对具有整理潜力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包括耕作田块的归整、田间道路、灌排渠系、防护林带的整治,中低产田、中低产林、中低产园、中低产水的改造,低产土壤改良、山区、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退耕、土壤改良、耕作措施改善,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也就是对之前很难进行整理的土地进行开发,同时更好地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以促进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2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地整理的产业化经营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农业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最终会在整个市场中得到产出,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有所提高,其规划和科技含量也都会有所提高。引入产业化的经营理念后,土地整理的产出不仅包括经过整理重建的各类土地,而且还包含了在重建土地上生产提供的各类产品,如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道路、电力设施、农产品以及改善的生态环境等。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缺乏规划约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浪费土地、多占耕地、生活不便、就医求学困难等,农地整理企业通过对村庄整体开发,自己受益的同时,可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条件、并有利于教育文化医疗等的大为改观。也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3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速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农地整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求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高,因此这需要企业积极购置所需农业机械。这对于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的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地整理产业化也会改变现在农机的投入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的格局,并可以加强农机管理,还可以提高受聘于整理企业中农民群体的科技素质,进而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很快,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但是,大多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理想,农业信息网络如何进村入户,广大农户如何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农业信息,如何方便地接受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这些都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但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经营,使得大多数经营管理整理后土地的主体换为农场式的企业,经营管理土地的企业对于农业信息的获取、接受和利用水平更容易进行提高,信息化的过程必然会加快。

2.4 农地整理产业化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整理后的土地适合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农地整理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首先设定因地制宜的整理目标,并应用规划设计、先进的工程设计与生产技术等重建各类土地,整理后的土地会与高效农业相结合,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整理后土地的经营方式可转变为企业或农场经营,这样可以加强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有利于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的转变,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市场的竞争力。

2.5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快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

在产业化土地整理系统中,整理的目标要多元化,要求包含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没有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实现土地整理的产业化,而如果没有生态效益来维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那么经济效益也只能是短期的,同时社会效益会对经济效益和产业化过程的推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农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会改善农民的生产和居住环境,同时加大对对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的建设还可以发展休闲观光型的生态农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快了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最初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产生于江苏的张家港和吴江等地,以后逐步发展到山东、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进步,全国大多数地区由政府或其他单位组建土地整理公司,将土地整理与高效农业开发、生态园区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等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目前,土地整理产业化主要面临着资金不足、市场信息不畅通、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合适的市场管理体制、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缺乏、地方政府认识不足等一些问题。[6]由于我国各项事业均处在发展之中,资金缺口较多,而其他一些筹资渠道尚未通畅,致使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土地整理的成效。土地整理市场信息的不畅通与土地整理企业较少,至使土地整理市场内缺乏竞争性,不利于土地整理产业的发展。我国有关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土地整理的产业化进程。如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项目工程财务决算的程序、土地整理后的土地产权调整与利益平衡、各土地产权主体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亟待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同时,目前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土地整理市场管理会导致管理手段单一,政府职能混淆,建设行为主体责任淡薄、监管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等问题的出现。土地整理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金审计管理不规范,相应中介服务结构的缺少,以及土地整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土地整理质量。虽然各省市都在土地整理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但有些地方政府土地整理产业化意识淡薄,其所推行的产业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地整理产业化。真正的土地整理产业化应该是“生产-流通”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一旦某个环节没能产业化,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影响整个农地整理产业化进程。

4 加快农地整理产业化以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地整理的产业化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地整理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相关的许多方面都还不完善,同时也缺乏结合我国国情的成熟经验借鉴。为了促进农地整理产业合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4.1 完善与农地整理产业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

随着农地整理产业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加快农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势在必行,以促进土地整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实现。首先,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农地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权属调整、利益分配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在完善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加大地方法规与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化和落实,政府应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农地整理工作流程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定和严格实施管理办法,抓好项目进展中每一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和项目效益的评价体系,确保农地整理工作的质量。这可为农地整理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使农地整理产业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指导下有序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使得农地整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2 政府宏观管理的加强和投资力度的加大

农地整理产业化运作中,政府应转变职能,把重点从微观实施转到宏观管理上。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和管理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管理体系,并且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中积极引导和协调各个部门,理顺各种关系,注重发挥整体效能。具体的工作要以完善市场规则、实现农地整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为原则。同时,由于农地整理产业项目规模大,资金要求高,需要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政府需加大对农地整理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从土地收益中回收资金,这可对一些经济组织和个人起到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地整理项目中来。

4.3 健全农地整理产业市场服务系统

农地整理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市场竞争机制形成需要良好的农地整理市场服务系统做支持。因此,要积极培育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的农地开发整理中介、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保险担保等机构,以形成系统化的农地整理服务市场,为农地开发整理提供信息、技术、监理、指标交易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农地整理产业更好的发展。

4.4 实施人才战略并推行行业资质认证

农地整理是一项政策和技术指向性都很强的新事业,从事农地整理项目的从业人员对农地整理行业的认识、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把握程度、对农地整理工程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等直接关系到农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农地整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政府及土地整理企业应加强对人才队伍培养,树立人才观念,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财力上加大投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土地开发整理科技专家队伍。同时,对农地整理的从业人员进行个人执业资格的认定也是不可缺少的,获取个人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土地整理个人执业资格考试。农地整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行业,还必须尽快推行土地整理行业资质认证制度,使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河南农业科学,2010,(16):5-8.

[2] 纪素霞.试论农村土地整理与农业现代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4):10-13.

[3] 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23-26.

[4] 彭群.土地整理产业化概述[J].中国房产导报,2001,(11):16-17.

[5] 涂建军,杨庆媛,周宝同.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5,(1):33-37.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第9篇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产业;联产承包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

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第三,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统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市场波动、突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上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仅以农产品加工环节为例,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潜力巨大,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第五,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充实农村现实经济基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