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0 10:16:14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1篇

引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亲近有村建设”,淅江安吉在2008年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为全国建设一个“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穿美活美心灵美”掀起一个新高潮。

改革开放30多年,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新建房屋逐年增加。此文以广元市龙潭乡农村自建房如例论述新农村自建房的空间规划和家装设计。

一、需求分析

此建筑在原址上进行重建,宅基地总面积为592m2 ,五口之家。国家规定,自建房屋不能超过三层。

1.宽敞的庭院;广元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是庭院,这是农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包括:谷物的晾晒、大量材料的堆放、红白喜事等。

2.生活空间;老人要求光线充足,色彩与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相适应,适合老年人居住特征的空间环境,儿童设计出张显小孩个性、喜欢且独立的空间,成人要求简洁大家富有现代感的设计。

3.功能房设计;要求有独立的室、隔音效果好的娱乐室。

二、总体设计

由于农村住宅需要生产和生活为一体,所以我们保留了传统农村所需要的“院子”、“仓库”。我们将仓库放在了楼梯口里,充分利用了使用空间,而仓库设置在大门对面,为的是利于交通流通。

一楼为老人居住层与客厅。老人作为“柔弱易破碎”群体,我们设计的时候对他们要特别的关照,老人居住房的特点:①避免上下楼梯。②房间里的布置相对简单,避免有尖锐的家具和物体出现。③房间大下适宜,避免太空旷,对老人的心理产生影响。④厕所最好离的近,方便老人晚上起夜。⑤房间要避免强光的照射,为了让老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所以我们将老人的房间放在一楼的朝北面。老人房的整体颜色布局用了中式的搭配,选择了吸音性、隔音性好的装饰材料。窗帘选择具有遮光性、防热性和保温性以及隔音性较好的半透明的窗纱或双重花边的窗帘。卫生间是靠近老人房的,为的是老人也可以方便的如厕,卫生间的装修风格用了混搭的手法,木材质的百叶窗帘、彩色大理石台洗手池,现代风格的玻璃画。

保持房间内空气新鲜。须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客厅是一套住房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人数最多的房间,其空间质量尤为重要。我国处于北半球,客厅一般以朝南为最佳。所以我们的客厅窗户的朝向为南方。客厅以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通体采用白色和浅灰色系材质营造主题,拓宽了空间的视野感,用大理石板与贝壳铺设的背景墙在简单中带点小风情,加上彩色油画、吧台和客厅外的阳台安设藤椅的设计,彰显了现代小资的悠闲浪漫气质。

二楼主卧宽敞明亮,土黄色与线条连接的背景墙,透露出简约而不简单的质感。地板用了两种颜色彩拼而成,添加了具有保温、吸音功能的灰色方格地毯,将原本有点单调,冷硬的空间调和了。每个女人心中都希望有个完美的衣帽间。所以在主卧内,还重新开辟了一个小的衣帽间,可以放置衣服、鞋子、包包之类的装饰品。

主卧对面就是儿童房,这样设计是为了让父母更好的照顾到孩子,张显孩子用到大量的可爱的颜色,主要用到颜色都为暗色和白色,比如非常酷的白色跑车床,有一个书桌台,一个组合衣柜。没有书柜的原因是这个建筑会设置一个书房,就避免将大书柜放在狭小的卧室里。在床头上面安置了一个方柜,可以放置一些玩具和一些书籍。可以在晚上没事的时候看看书,真是不错的选择。彩色的油画在打破了黑、白、灰深沉的宁静。可爱的玩具、橙色的篮球与房间中的白色相结合,充满了童趣。卧室的吊灯也非常的有趣,从下往上看,就像用笔和尺子乱画的线编织的几何形,让孩子充满想象力。

三楼为娱乐室。安置了休闲娱乐的室和、庭影院休息室、一个露天台,设置这些功能是为了在符合农村的传统上在添加了新的功能,四川人比较悠闲,在闲暇之余就喜欢打打牌、喝喝小酒,所以设置了室。由于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添加一个家庭影院是不一样的选择。一定注意将楼上的隔音处理好,避免影响老人的睡眠。

露天台,以前的有些农村也会有,就是屋顶,他们喜欢在上面种种小草呀,种种橘子树啊,这样夏天就可以给整个房子降降温了,在上面撑把大伞,搬一把椅子,躺在上面,听听小曲,喝喝茶,真是别一番享受。等橘子熟了,还可以剥一两个吃,真好啊。所以我设计了一个露天台,在露天台上铺上草坪,种植几棵树,再在上面撑一个杆,可以晒衣服,在角落里安一个洗衣机和一个水龙头,方便洗衣。但是露天台上的植物生根乱长就会容易腐蚀建筑。所以在底层编织钢网给植物分区,避免根部盘根错节给建筑造成一定的伤害。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解决好农村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住宅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新农村社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为了建设好新农村社区,所做住宅设计应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伦理、资源节约、经济、产业、土地、等多层角度来综合思考。

提高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 新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村庄住宅设计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乱堆、污水乱排、村容村貌差,导致“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村庄布局散乱、住宅风格不协调、建设档次低,导致村庄建房先建后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建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农村社区的住宅设计要点

改变农村传统住宅耗能、耗材、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引导农民按规划集中建设节能、节材、内部结构适合居住、外形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住宅建筑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等规定,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或祠堂等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住宅布局应以双拼式、连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内部平面应做到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和人畜分离,切实提高住宅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34,人均耕地超过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67,山区、丘陵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200;小户住宅建筑面积不超过180,大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层高不宜超过3m,底层层高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3.6m。

(2)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功能布局

对农村住宅进行设计时,户类型、户结构、户规模是决定住宅套型的三要素。除每个住户均必备的基本生活空间外,各种不同的户类型还要求有不同的特定附加功能空间;而户结构的繁简和户规模的大小则是决定位宅功能空间数量和尺寸的主要依据。例如:种植粮食、蔬菜、果木及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户型,它要求的特定空间就是生产工具的贮藏,粮仓、蔬菜的存放,以及小规模的庭院鸡舍、猪圈等。对于那些从事农村各类工商业的专业户,就要有小型作坊、工作室、业务室等用房。对于经济收人比较高的农村,就要以基本家活空间为主.并要增设

客厅、书房或健身房等。

根据农村常住户的规模,有一代户、两代户、三代户及四代户。一般两代户与三代户较多,人口多在3―6口。这样基本功能空间就要有门斗、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浴室、贮藏室。并且还应有附加的杂屋、厕所、晒台等功能。而所需要的套型应为一户一套或一户两套。当为3-4口人时,应设2-3个卧室;当为4-6口人时,应设3-4个卧室。如果从事工商业者,还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加。

(3)住宅平面设计――以门厅、卧室、起居厅与客厅为例

①门厅

在农村中,传统的民居住宅设门厅的不多,进门直接是堂屋、起居厅,没有空间的过渡。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合理的文明的居住行为,门厅设计必不可少,这样便于换鞋、更衣以及存放雨具等,同时还起到屏障及缓冲的作用。

门厅的面积以3-5m2较为合适。其地面做法应以容易打扫、清洗和耐磨为原则。门厅最好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大空间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②卧室

对于卧室的平面设计,首先要明确卧室的功能,且应做到生理分 室,做到各种类型的卧室有其相应特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卧室的朝向及通风对保证户内的卫生及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卧室的朝向及通风与它所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内部组合方式有关。卧室的开间尺寸一般在3.3m、3.6m;进深为3.6m、3.9m、4.2m甚至5m;净高均在3.2~3.5m。 主卧室面积在12~18m2之间,应设专用的卫生间,专用壁柜,并要有好的朝向。庭院式住宅的主卧室宜布置在二层,单元式住宅的主卧室,则应布置在住套的尽端为好。在农村中,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住宅中必须设置老人卧室。老人卧室最好设在一层,朝南,这样阳光充足,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老人卧室中应设置专用卫生间,并设扶手和坐便器,适合老年人使用。老人卧室还应邻近出入口使之出入方便,利于交往。老人卧室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感到空虚,一般在l2平方米左右为宜。 ③起居厅与客厅

起居厅与客厅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居厅是对内的,而客厅(堂屋)是对外的。凡是邻里交往、来访宾客、婚寿庆典等活动均应纳入客厅的使用功能;起居厅仅供家人团聚、休息、交谈和看电视之用。在农村单元式住宅中,起居厅和客厅一般是合在一起的,而在庭院式住宅中二者是分离的,客厅设在一层,起居厅则设在二层,少数也有两者合一设在一层。

(4)住宅设计质量

农村居民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较差,总体住宅施工质量较差。农民自建房存在质量差、使用周期短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加强住宅设计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住房的投资力度,应该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建筑师对农村社区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免费的指导,有效规范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背景;理念;特色;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村住宅的功能具有生活和生产的双重性。农村住宅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农村住宅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的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新时代农民的需要,一方面,在住宅户型设计上,应该根据农民的职业和家庭结构特点,实现房型设计多样化;另一方面,农村住宅设计应体现农村的住宅特色,方便农民的日常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现代的科学观、生态观等先进理念与农村住宅设计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人性的新农村住宅。

一、新农村住宅的概念

新农村住宅是农村中以家庭为单位,集居住生活和部分生产活动于一体,并能够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住宅。

二、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背景

随着多元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呈现出多元化,出现了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形式,人们对住宅样式的要求也相应多元化。目前,农村居住户家庭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传统农户,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村里居住,农业种植、养殖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兼营工商业户,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村里居住,仍种植承包田,但家庭兼营加工、运输、餐饮等;三是在外务工经商户,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只有妇女、老幼在家居住并种植承包田;四是城乡两栖户,家庭主要成员在外有正式职业,在城市有住房,但其在农村的住所一直保留着,有的退休后回农村居住。这四种类型的家庭离县城或中心镇越近,其传统农户越少,其他类型户越多。所以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调查当地用户的住宅需求,设计方案要因户而异。如经商户的住宅一般要求住房下层为商铺,上层为住宅;运输户更注重车辆出入的方便性,养殖户要考虑部分饲料的存放问题等。总之,新时代的农村住宅设计要强调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由于农村职业的不固定性,住宅也应该体现出使用的多面性,一幢房子可以使用20~60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职业却会不断变化。因此,农村民居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出房型多样性的一面。

三、 新农村住宅的特点

新农村住宅由于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因此具有五个特点:

1)使用功能的双重性

我国有九亿人口居住在农村(此处数据有待核证,2011年末统计局网站结果,中国大陆人口比例中城市人口已超农村人口,达到51.27%),广大的农民群众承担着全部的农业生产以及各种副业、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这其中不少都是利用住宅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因此,农村住宅不仅要有确保农民生活居住的功能空间,还必须考虑功能空间应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素,同时还应该配置供农机具、谷物等的储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2)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对居住形态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避免建设周期太短,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3)服务对象的多变性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村庄、族性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这就要求在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必须针对服务对象,逐一认真加以解决,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4)设计工作的复杂性

农村住宅不仅功能复杂,而且建房资金紧张,同时还受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精打细算,使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废旧的建筑材料;采用较为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等。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所有的功能空间都有直接的采光和通风。力求节省材料、节约能源、降低造价,创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村住宅,这就使得面积小、层数低,看似简单的农村住宅更凸显设计工作的复杂性。

5)乡土文化的独特性

农村住宅不仅受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因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要求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即使在同一个村落,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对农村住宅的各主要功能空间及其布局也有着很多特殊的要求。

四、新农村住宅的设计理念

新农村住宅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应对传统农村住宅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也不能照搬城市居住建筑的形式,毕竟城、村居民生活习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建设新农村住宅并不是简单的将农村住宅城市化,新农村住宅设计提倡创新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误区,要在有限物力之所能及的前提下,探索多种能尊重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式。在新农村住宅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当地的建筑文化,传统农村住宅长时间积累的丰富营造经验与技艺,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基础。同时利用政策、经济、科技等途径,推动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4.1科学合理规划

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组团式的布局方式,形成具有层次的空间构成模式,既符合传统农民的生产关系,又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产业的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零散、粗放的建筑施工。

4.2房型结构、布局要合理化

房型好的住宅应体现在功能性、合理性、私密性及美观性等方面。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上应进行有效分割。在农村住宅的室内布局上应注重实用性、合理性,堂屋的面积不易过大;卧室、贮藏室等面积应进行有效配置,追求生活起居的标准与质量的提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独立性和私密性。人口多的用户可向立体分割方向发展,利用空间设计的不同高差分隔出不同的功能区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合理设计开间、进深尺寸是提高空间效益和使用率的关键因素。如图1所示为农村住宅的庭院。

图1农村住宅的庭院

4.3局部空间的设计应尊重农村使用习惯

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形式使得农村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倍加爱护,十分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因此,除了田间劳动,在家中也使每一时刻都用在财富的创造之中,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使得农村住宅的居住形态与城市住宅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应尊重农村的使用习惯。如图2所示为农村住宅厅堂主墙壁的布置图。

图2农村住宅厅堂主墙壁的布置

4.4推广低技术措施,实现生态节能设计

房屋的体型设计需紧凑,力争最小的建筑体型系数,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传递。在一些条件合适的农村地区可使用乡土保温材料来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如农作物纤维块、草泥粘土等建筑材料,具有施工简单、价格低廉、坚实耐用等优点。另外,设计上可采用墙体绿化及种植屋面,或者结合构造采用屋顶架空层,来改善房屋的热工性能。这些措施均能达到间接减排的作用。

自然通风技术可有效改善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通过合理的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调整建筑物的朝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织,利用地形、植物等并结合传统的自然通风手段,使通风形式多样化,如天井、冷巷、廊道等,以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还可利用烟囱效应于建筑高处和低处开孔形成竖向通风,或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采用通风屋顶、首层架空等设计方法,来加强通风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农村建筑面积小且分散,利用自然采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合理布置建筑朝向。房屋坐北朝南排布;合理设计房屋尺度,减少建筑体型系数:南窗采用节能型外窗材料设计成利于采光的大窗等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采光,节约电能和其他常规能源。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太阳能以及沼气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太阳能技术发展迅速,已有不少应用成果。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或太阳能电池板,为住宅提供能源,可降低常规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CO2的排放量。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推广使用生物质能有利于保护环境、提供能源、保持农田。 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了解农村居民这一特定人群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生态观等先进理念与农村住宅设计结合起来,设计出人性的、生态的新农村住宅。另外我们必须认真深入地发掘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以弘扬,使其焕发更为璀璨的光芒,创造更具独特地方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孟磊,杨茂川.现代住区的弊端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4篇

【关键词】农村住宅 规划 研究进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国大部分的比重,农村住宅占全国住宅问题的78.1%,是我国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地区的住房需求有了很大的释放。从传统的茅草屋或砖瓦房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楼房,在农村住宅大量修建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建房的无序化,面积超标,乱占耕地,许多房屋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生活污染及生态破坏,道路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极度缺乏。农民终其一生的劳作成为了建房,再建房的循环当中,对农民家庭及社会经济带来的极大的阻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近十年以来,尤其是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促使许多学者进入农村住宅规划这个研究领域,许多大学生村官及志愿者也积极投入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去,为乡村地区作规划,但农村住宅修建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依旧存在。许多研究者在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研究中,对上述的大量现状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最近十年左右对农村住房规划研究的期刊论文的研究,希望找出其中有用的思想及作法,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发展农村地区提供宝贵的借鉴。

1.农村住宅规划概述

1.1农村住宅规划的背景及相关国家政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面积虽然丰富,但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们以全世界不到10%的土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所以对耕地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2]。在中国的基本国情面前,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农村地区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要求,并作出了加快农村居住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战略部署。

国家对农村住宅规划的关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了。1979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对农村房屋建设进行规划,1981年,国务院发表《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同年第二次全国房屋工作会议的召开及《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颁布。到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3]

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的巨大变化,引起国家在这方面的科研重视。2007年,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项目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由建设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目前正在向地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征集课题。[4]

1.2存在的问题

报刊杂志常提到的“空心村”“马路经济”等现象说明了当前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的,集中体现在:违规占地,用地浪费,不节能,环境生态易受破坏,基础设施不完善,空间功能不配套,丧失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整体表现为居住环境不理想,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

1.3农村住宅规划的意义

农村住宅规划,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集约建设,可以节约用地;统一规划,修建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力,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近十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不同的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农村住宅规划进行了研究,有从政策管理的角度的,更多的是从建筑的角度和城乡规划的角度。

2.1政策管理角度

政府在规划建设中承担着主导作用。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但其行为却是个体行为,政府必须合理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如果可行,还应该提供相应的建筑规范标准。

农村住宅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研究者认为,目前已基本满足有房可住的第一阶段,要逐步迈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第二阶段,为以后的精细化、特色化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5]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产业变化,我们可以将农村住宅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型、半农业型、农业型住户。它们分别适用于近郊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农民家庭,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和远郊以务农为主的农民家庭[6]。这种划分充分考虑了社会的实际需要,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2建筑设计的角度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开展的课题:农村住宅建设创新性试验——重庆市农村住宅设计暨抗震技术课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新型设计手法。它以单体建筑作为一个基础,首先确立了三种平面分别为L形,T形,Z形的基本单体形态,利用单元模块,针对不同场地,不同单位量,不同朝向进行组合与联结,形成变化丰富,形态不一的建筑组团。从而作到对自然环境与地形的高度融合,值得借鉴。

更多的学者从房屋建筑的角度,对其平面布局,功能空间设置,绿色节能方面进行建筑设计的研究,使其贴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并尽量与当地气候特征及文化背景相融合[7]。王玥等人,对杭州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进行调查,特别是建筑物理环境测量,针对传统住宅的物理热环境不尽人意,热舒适度差的特点,给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从朝向、间距、墙体、屋面、门窗等从建筑节能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设计,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8]。

如何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有学者专门对于农村住宅中的供水,污水处理,秸杆资源与沼气生产,动力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的工程技术进行了介绍。[9]对农村住宅的建筑工程操作提供了极好的指导。

2.3城乡规划的角度

城乡规划的内涵是比较广泛的,其中的研究者有建筑的背景,有的是地理与人文的背景,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综合,从地理、文化、生态、环境的多视角来进行思考。地理信息系统给了我们更广的视角,有研究者利用GIS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将全国农村住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谱系。全国分为116个基础样本类型,用于不同建筑气候地形特征等条件下各地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的分类指导。[10]

在千村一面的今天,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缺失让有的研究者建议:保护文化遗产,尊重地方特色。当下普遍兴起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让研究者想到了旅游地区的住宅模式,以保障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接待功能。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住宅规划进更加注重与当地产业项目的策划,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的增收途径。

由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识到了节约用地的必要性,同时,他们还对加强农村住宅院落及住宅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建设节能生态型住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11-17]

3.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1未能充分结合产业的发展变化。针对目前大量人口面临从农村向城镇转型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旅游业及新兴工业的带动,农业现代化,大量农业机械的应用,道路修建,土地平整,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已经引起农村社会的极大变动,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广泛结合这些社会变化。

3.2未充分结合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代表了老百姓对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哲学认识,某些文化还具有相当的地理知识。我们应该广泛将传统文化与自然地理相结合,建造适应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的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农村住宅。3.3立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度,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不仅要配套建设村落本身的基础设施,还要加强村落体系的研究与规划建设,形成自然的商业体系网络。

4.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在农村的住宅建设中,必须做到规划先行,逐步实施,从而实现秀美山川,和谐乡村。给未来留下一个人文的,生态的,有活力的乡村地区,也给我们今天生活的人们留下一个传统的根。

参考文献:

[1]姜乖妮;李春聚;孙晓璐,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2]闫有喜;徐放,浙江省山区农村住宅节地规划技术的构建与应用[J]小城镇建设,2011.04

[3]谢晓林,新时期村镇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的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9.05

[4]华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启动[J]城市规划通讯,2007.21

[5]李剑桥,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广西城镇建设,2011,04

[6]曹智富,对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07

[7]黄樟,新农村住宅设计探索——以“2010年南宁市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竞赛”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1,11

[8]王玥;葛坚;田轶威;徐颖,杭州市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2010.03

[9]褚作勇,江淮流域新农村住宅资源节约方案介绍[J]住宅科技,2007.12

[10]杨贵庆;庞磊;宋代军;陈菁菁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区划谱系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01

[11]王春梅;郭莹莹;邵莲芬,驻马店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及规划设想[J]价值工程,2011,18

[12]张金伟;张雷,新农村建设中的旅游型住宅模式——林州石板岩乡调研侧记[J]小城镇建设,2009.01

[13]赵小龙;周骏;孟海宁,经济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探析——以浙江兰溪市西山寺村新农村住宅建设为例[J]华中建筑,2010.08

[14]李晓玲,面向“节约型”社会的农村住宅规划节地研究[J]建筑经济,2006.06

[15]王宗侠;段渊古;李勇,渭北旱原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2

[16]焦凤祥;奚星伍;许二明皖北地区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初探——以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为例[J]安徽建筑,2007.05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5篇

>>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住宅建设探讨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 浅析新农村住宅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住宅建设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住宅建设 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法律保障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探讨 论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日本农宅建设对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启示 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建设及环境问题的探讨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光明村水域景观生态设计探析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优化设计研究 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农村住宅建设探索 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土的思考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浅议新型农村住宅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三农”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志刚,王启魁,王智斌,唐国林.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效果的作用机理

——基于北京郊区533 个村庄的问卷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2,(7):100-105.

[3]湖南省统计局.长沙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8%[EB/OL].

/sxfx/csfx/201108/t20110829_87823.htm,2011-09-01.

[4]黄忠华,黄郭城,虞晓芬.浙江宅基地和农房产权制度调查研究[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2,(4):3-9.

[5]张剑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光明村模式”[J].中国乡村发现乡镇经济.2010,(3):20-23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设计;节能和生态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农村住宅所具备的特点

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对农村住宅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住宅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要在住宅空间之外保留有一定的生产和工作的空间。所以,在进行新农村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应以农村住宅的实际情况作为设计出发点,能够使设计既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又不影响农民正常的家庭生产的需求。综合上述对农村住宅的分析,我们挖掘到农村住宅的几个特点。

1、宽敞的庭院: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是庭院,这是农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包括:摆放农具、家庭种植、材料堆放等,同时也是各个房间进行联系的通道。

2、建筑面积小、使用面积高:一般的农村住宅建筑面积都不大,但是与城市住宅有效的使用面积相比却远远超过城市住宅。

二、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几个要点

1、新农村住宅应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是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短缺性资源,特别是在农村住宅的建设过程当中,更要以节约土地作为建设的宗旨,为农民的长久生存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在新农村住宅设计时,要以合理规划作为设计源头,要清楚地告知农民建房的位置、修路的位置、工厂修建的位置等等,以此提高农村住宅的合理性、低耗环保型。

2 、传统、美观大方作为新农村住宅的特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同结合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持,又要不限于传统文化的束缚,要进行创新。在传统的农村住宅中,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不同的地方特色,整齐的村庄、清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田园风光似的住宅形式。那么结合广东地区的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住宅的设计中应将通风、日照、景观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积极采用多种的遮阳形式,并将空间的心理及视觉需求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就形成了具有实用功能要求与美观的优秀的住宅。在进行体型和细部设计中,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建筑当中,这样就使建筑既能够保持住传统文明,又能吸收到现代文明的因素,达到新农村住宅特有的美观、传统的特点。

3、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和减排

在传统的住宅设计中,大多数的农民朋友对建筑的节能和减排不太理解,更不懂得如何节能,因此,在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必须将这种设计理念融入进去,使住宅既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又能够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

在传统的农村住宅中,普遍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采用这种材料不仅要占用耕地,还要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新型的农村住宅设计中,可以以粉煤灰、石粉、炉渣等废料作为新型墙体的主要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不浪费资源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采用中空玻璃

在农村住宅中,普遍使用单层玻璃或者层玻璃,这种玻璃安装简单,材料来源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与中空玻璃比较,有有很多性能都比较不足。如:中空玻璃可以减少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具有隔热和隔音的优点、可以抵御严寒同时也可防止内部热量流失等。因此,在新型的住宅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此种玻璃。

(3)沼气池的使用

沼气池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设施,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证明,它给农民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它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农村人、畜以及农作物的秸秆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出来可以燃烧的绿色能源就是沼气。沼气有很多用途,它解决了农民的用燃问题 ,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等。

4、注重住宅的抗震设计

最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次破坏性的地震,给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农村的破坏更为严重。那么,产生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房屋的建筑结构形式、特点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据地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农村住宅主要的几种结构形式为:农村土木和生土墙承重房屋、砖混结构类的房屋、砖木混合结构、砖土混合结构、木架的承重结构、石头结构等。这些住宅的共同特点就是材料的强度较低,结构整体性较差,房屋构件之间的连接也比较薄弱。同时镇、村政府对农村的住房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抗震意识较薄弱。此外,房屋的建设完全是在没有设计、不做地质勘察、自己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使得农村的住宅建筑几乎没有抗震的能力。

新农村住宅的建设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定要解决农村住宅抗震薄弱的问题,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1)政府主管部门提高抗震意识,加大对抗震防灾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建设农民自用房屋时,政府给予适当的抗震方面的补贴,以达到房屋抗震的要求。

(2)房屋建设在选址中,应选择抗震的有力地段,避免不利、危险地段建设房屋,同一个房屋要避免在不同土质下进行建设。

(3)可以通过建设农村房屋抗震防灾示范区,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抗震样板房,以此作为农民建设自用抗震住宅的依据。

(4)砖混结构是目前农村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在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上与框架结构相差很多,那么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①严格按规范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②为了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梁、板承重构件在支座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应尽量不超过3.6 m。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以下图片是具有抗震、节能的新型农村住宅形式。

5、 新农村的住宅应宜简单易行、经济实用为原则

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就地取材是农村住宅建设的主要途径,这种做法既能够体现地域性住宅的乡土气息和生活习惯,又能够大量的缩减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精心的设计,获得经济与文化双赢的效果。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7篇

关键词:日本农宅;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

几乎所有后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都曾经是二元格局社会,也就是城市先进而农村却远远落后,它们要发展,就必须在实际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拉近城乡差别,使得农村和农业摆脱困局。对于我国新农村规划工作中的农村住宅设计,很有必要在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的前提下,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取长补短,统筹兼顾。其中,日本农宅建设的经验就值得借鉴。

一、日本农宅建设概况

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不断推进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整治。注意营造农村景观,建设出富有特色的日本农居成为这个国家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一大亮点。在此期间,也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日本民居建筑文化。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性和节能性。日本的民居建筑单个房间占地小,楼房层较小,节约用地和材料。日本是一个节能模范国家,节能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日本在提出“建筑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理念的同时对住宅设计提出了“环境共生住宅”的设计理念。在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同时提出对各种能源的循环回收和利用。在材料方面,墙体利用保温材料,利用中空玻璃窗,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板等。(2)统一性。日本农居高度趋于一致,较少有特立独行的建筑形态。建筑材料轻且比较整体,砖瓦材料运用较少。虽然新的建筑融入了一些时代的元素,但住宅风貌依旧保持原有的形态,很富有日本民族特色。(3)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日本在家居环境方面的思考和改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式的小桥流水,配以野生的植物,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和谐家居环境。(4)以功能划分住区建筑形态。普通的农居住家往往辟有单独的工具用房、仓库用以堆放杂物。家居住房则分开建造,与其他住房有明显的距离空间。因此,很少有私搭乱建的现象。(5)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日本常见的宏伟的庙宇、传统的民居、受保护的农村古建筑形态等,并未因为半个多世纪的“西化”发展而消失。(6)日本住宅具有分散性。由于日本是土地私有国,住宅往往建在拥有土地的中央。因此,日本住宅多呈星罗棋布状。

以上特点是当今日本农村住宅建设发展的主要潮流,形成日本最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可以说它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来说,更重要的是创造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传承自己的文化思想和脉络。

二、我国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一些建制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分区混杂分布,严重干扰居民生活;有的小城镇住区系自发建设,布局杂乱无章,整体环境布局差;有的住区虽然有科学规划,但没有严格执行,由于经济利益、行政干预等原因随意变更。

2.资源、能源浪费严重。首先,由于缺乏合理使用土地和节约耕地的意识,许多小城镇住宅建设出现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宅基地在133~200平方米/户以上的情况较为普遍。其次,一些新建住宅层高过高,开窗过大,普遍采用粘土砖、普通钢木窗等传统建筑材料。另外,由于盲目攀比,设计不适应居住需要的变化,建材质量低劣等种种原因,部分小城镇住宅使用寿命短,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3.特色危机。目前,以小城镇为主要聚居点的新一轮建房热潮席卷大江南北,而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施工技术的趋同化,使得从南到北都是枯燥单调的方盒子楼房和粗陋的装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丧失,地方材料和有科学价值的传统技术方法被弃用,全国各地小城镇住宅已经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4.环境质量差。一些小城镇对住宅建造非常重视,投入较大,但却忽视与住区配套的绿化,户外环境的改善。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等基础设计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居民小康生活的需要,出现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局面,对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5.科技含量低。由于小城镇建设技术含量薄弱,缺乏高水平的设计,又缺少适宜的建设材料和部件产品。因而在住宅建筑体系开发、智能化管理、住宅成套技术等层面上完全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是无可选择的地位,往往成为了城市转移落后材料和技术的“殖民地”。

转贴于

三、日本农宅建设的启示

1.创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住宅建设,统领农村住宅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省能节地型”农村住宅,使农村住宅建设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化。

2.加强立法和执法。依据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健全农村住宅建设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引导农民依法建房,政府部门严格执法,将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

3.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建立促进“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的激励机制,运用财税、保险、信贷等经济杠杆,激励农民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在省、市、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借鉴赣州市的经验,采用“财政拨一点,涉农资金调剂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事农村住宅产业化施工、建材生产、农村建筑用小型建筑机械生产和租赁等行业,支持农村住宅建设。

4.加强规划和设计工作。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程序指导农村住宅的兴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引导农村适当集中建房,实现集约用地,搞好“道路、供电、通讯、供排水、公共活动场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置,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秸秆造气)等可再生能源。注意体现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

5.加强技术服务。按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住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十分薄弱,建议将农村住宅产业化、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农村建筑用小型多功能机械开发、农村用利废节能墙体材料等项目列入国家科研计划,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开发和研究,并将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做好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贡献率为70%~80%,我国仅为30%(对农村住宅建设的贡献率更低)。我国必须加大科技进步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支持力度,这是确保农村节能型住宅建设实施的重要方面。

6.逐步推进农村住宅产业化进程。住宅产业化是世界住宅建设科技进步的潮流,也是我国建设业“十一五”规划中的发展方向,由于农村住宅的特点,城市住宅产业化不能盲目照搬到农村实施,农村住宅产业化是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生产各种农用住宅的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在现场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或人力装配,或“预制+现浇”,从而达到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节约能源、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7.重视旧房改造。如前所述,我国农村现存大量既有住宅,其中不少是近十几年新建的砖混结构建筑,实践证明,通过加固和改善性改造,可以修旧如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农民资金和减少资源浪费。据分析,旧房改造只需新建住宅费用的20%~30%,但可延长使用寿命50%以上,四川省成都市三圣乡对旧的砖混结构住宅进行改建,美观实用。所以,把旧房改造作为建设新农村住宅的一个部分,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8.加强国际合作。韩、美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建设新农村住宅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开发了不少新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也是促进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科技进步和加速发展的有力措施。如辽宁本溪市黄柏峪村在2005年5月21日开建了“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工程,这是中美合作的建设项目,以草砖作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好,比砖混结构保温效率高72%,而且将农作物废料(桔梗等)化废为宝,是环保型住宅。

参考文献:

[1]C.B.史密斯,殷元章,等.节能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陈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N].南方周末,2006-08-11.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住宅;绿色住宅;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 A

1、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背景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切实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因此《方案》的提出意味着未来我国将从国家层面推行绿色建筑。

2、新农村绿色住宅的概念

根据2001 年建设部编制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对绿色住宅概念的阐释,绿色住宅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高新技术成果和优秀住宅文化,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为住户营造舒适、优美、洁净的居住空间,以使其在优雅环境与文明的住宅消费氛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新农村绿色住宅是建立在此定义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特殊性,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转变农村住宅技术含量低,投入高,资源消耗严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

3、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实现途径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绿色住宅建设,涉及到了整个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农村住宅建设生态环境(土地环境、水资源环境、景观环境等)、绿色建筑材料利用、绿色能源利用等方面。

3.1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反规划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规划层面上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是把建设用地放在首位,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都成为被动的点缀,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样的规划方法会导致农村建设的无序与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规划方法是不适合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的。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是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规划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规划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先行规划各类生态用地、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建设用地。将反规划设计理论显然更适合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新农村建设所在地的土地、山体、河流、湖泊、农田等与当地居住的村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维护和强化农村整体的山水格局,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生物环境系统,保护和利用农田作为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农村原有风貌格局不仅可以解决广大乡村的生态问题,也可以作为解决整个国土生态安全的方法之一。

3.2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利用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造要优先选择节约资源的建筑材料,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建筑能耗的重点就是注重维护结构的性能。

3.2.1新型墙体材料与农村绿色住宅建设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对降低能耗至关重要,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优的特点,同时用于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工业废料或其他非黏土资源,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也基本接近黏土实心砖。新型墙体材料的保温热性能基本上都能满足目前节能标准要求。在建筑构造中还可以采用夹心墙填充保温材料或采用外墙外保温等结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其保温节能的性能。适用于新农村房屋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夹心聚苯板和填充保温材料的夹心砌块等。

3.2.2新农村绿色住宅门窗节能措施

建筑物的门窗洞口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以寒冷地区为例,农村住宅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约有1/2是通过门窗流失的。因此在农村绿色住宅的设计中节能门窗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门窗的节能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注意建筑设计中门窗洞口的方向选择以及形状和大小设计,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农村,大部分窗的布置应避免对着冬季主导风向,以免热消耗量过大,影响室内温度;二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三是通过采用节能玻璃、节能型窗框来提高门窗的节能系数。可以将普通玻璃替换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型玻璃。从门窗材料来看,目前有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以及UPVC 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其中使用较广的是UPVC塑料型材。

3.2.3新农村绿色住宅屋面的保温节能

我国农村住宅基本都是单层或者低层形式,屋面的耗能所占比例较大。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水平和建造技术的限制,在广大农村地区,屋面大多是利用原生态的材料,几乎很少运用新型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因此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屋面的保温节能措施非常有必要。适合在农村住宅屋面使用的新型保温材料一般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泡沫混凝土、矿棉制品、膨胀蛙石(珍珠岩)制品以及复合夹芯屋面板,以上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农村差异巨大,农村地区的屋面节能技术措施应该适合不同气候地区,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屋面节能方式。

3.3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中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水能和海洋能等,其中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农村绿色住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日照充裕的农村地区,可利用受光面积大,日照时数长的南向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板,除了提供沐浴、做饭和洗涤用热水外,还可以应用于采暖系统。被动式太阳房为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储存太阳能,夜间释放出储存热量,无需其他辅助采暖方式即可满足室内环境要求,其造价低,设计应用广泛,可以在增加少许投资的情况下完成,比较适合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

沼气资源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举措。农村存在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类粪便,这些有机废弃物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沼气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为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和取暖等用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绿色住宅的建设至关重要。在绿色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以广大农村建设现状为依托,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规划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有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加大高效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加强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切实有效的降低农村住宅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从而构建新型绿色生态住宅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建设部,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ISBN: 9787802277663 《绿色建筑材料》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3].俞孔坚 李迪华.ISBN: 7112073979《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林敏.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J].山西建筑,2011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节能;设计

Abstract: The energy-efficient design of new green buildings in rural areas can not copy the model of the urban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s, we must respec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and gradually promote modern living civilization through patient work.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housing and its 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measures of new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rural areas.

Keywords: new rural areas; energy-sav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在我国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对村民的居住建筑有着强烈的影响。新农村建筑设计,应该是在了解村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古迹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规划,但如何保留村庄的特色,并且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首要问题。

中国大部分村庄都是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有些传统生活方式是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更多的则为历史条件限制或风俗所致,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节能设计不能照搬城镇的模式,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生活方式,通过耐心的工作,逐步倡导现代居住文明。

就平面布局而言,农村住宅除了具有居住功能以外,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它需要在住宅空间以外保留一部分生产空间,这也是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之间最大的区别。对于新农村住宅的设计,我们认为绝不能照搬城市的住宅,而是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需求,考虑农民对新农村住宅的购买能力和使用时所能承受的生活支出水平等。

2 我国当前农村住宅及设计现状

在我国,从经济意义上看,农民住房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农民的住房形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当前农村地区住宅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设计落后,布局不合理,住房盖得越大越好,是当前农村建房较普遍的倾向;同时,农村一些地方习俗也突出反映在境内自然村落的环境方面。比如南方一些地区的自然村,一般都是四面或三面绕河,河旁绿树葱笼,浓荫蔽日,村民房屋掩映于绿树怀抱之中,外界只见树木,不见房屋。农住宅为前场后园,场边种植果树花木。座北朝南,少数座西朝东,均一字排开,有的长达数里,村民住宅也是屋前为场,场前有河;屋后为园,园后有溪。

在建筑立面上,则是单纯的色调,定型的建筑形式烘托了一连串的由建筑所围合的庭院和街巷,二者共同构成了街区室外空间的基本形式。

在组团平面布局上,讲究“庭院”式,即每一家有一方自成一体的空间,在此可以与自然发生十分自我的交流;而“街巷”式则是由界面所限定的线形空间。

这种布局呆板,造型古慨装饰似龙非龙.色彩杂乱无蠢面积大而不当乃至在建筑高度及前后位置上基于封建迷信的苛求等现象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群体文化意识的普遍偏低乃是根本原因之所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所以要提高农村住宅的整体水平,除了加强技术服务,树立样板,增强文化渗透外,重要的是必须把提高整个民族的群体文化意识作为“治本“的途径。

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部分城镇说请城市里的建筑设计师“下乡”,为现在仍处于旧农村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房屋、村庄的图纸,试图以此把他们心目中的“旧农村”改造为“新农村”。一些地方政府规划部门的官员也花尽心思,试图在新农村建设中“不甘落后”,用他们习惯了设计画笔,把他们心目中的“旧农村”涂抹掉,然后勾画出他们想象的“新农村”,但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 新农村绿色建筑设计

3.1 概念的提出

绿色建筑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随着住宅消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小区的规划,住宅楼的外观设计还是内部格局,都呈现出新的趋势,设计上更加注重空间的形式色彩的搭配、细部的处理、外部环境影响等。

绿色建筑倡导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外环境的保护,是顺应时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 是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发展模式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

3.2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施

3.2.1 平面布局

农村住宅同城市住宅不一样,要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方面的需要,除居住功能外,还有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功能。新农村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用房设计:多数农户家中会有可独立对外的生产用房,用于家庭生产,或农具存放,或粮食存放等。

(2)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农宅建筑面积一般不大,但有效使用面积往往远大于城市同等面积的住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农宅一般厕所独立设于院中,其他房间均对堂屋开门,或直接经过院子进入,基本没有内部的交通面积,大大降低建房的经济投资。

3.2.2 节能措施

一、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而在当前农村普遍使用都是这种墙休材料,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逐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二、门窗节能

(1)控制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我国相关规范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2)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3)发展多种建筑遮阳。建筑遮阳是一项传统的形式和构配件,发展至今已形成顽强的生命力,说明它具备一定的实用性,遮阳的成功应是建筑设计的构思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