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0 10:16:09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1篇

未来,患者在家里利用手机在线,就能让大夫远程看病,而医生利用手机软件,则可查看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诊疗。业界专家认为,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7大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4G”,为无线远程医疗提供可能

4G时代,移动通讯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全球公认4G具有四大特点:传输速率高、时延短、容量大、图像高清。4G速度有多快?4G将是目前3G传输速度的50倍,下载一部电影只要3分钟。4G图像有多清?相隔千里一样会诊,手术者心脏起搏和血液流动都能高清可见,甚至患者对方的神态、气色等信息都能准确捕捉与传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优质的医疗资源与人民不断提升的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综合医院排队难、挂号难、看病难,患者难于有效就医问诊,尤其是偏远地区,因医疗资源少,患者看病常要走上百公里的路程;另一方面,大量本应发挥作用的社区和本地医疗机构利用率不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今,4G网络能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和大量数据及现场图像,这为远程快速医疗的实现提供可能。以后,患者在家中或社区医院,通过4G网络就能与专家进行高清视频问诊,省时省力又省钱。这对于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我国而言,现实意义很大,缓解了边远地区缺乏高端医疗人才的难题。

传统的远程会诊,无法实现介入影像资料的实时、清晰和便捷传输,只能是专家之间进行口头交流,但对于冠心病之类的诊治,必须依靠高清造影作为诊疗依据。以往这些数据远距离传输成本高、清晰度差,专家往往需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时下,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的“4G远程医疗系统”正式启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冠心病高清造影影像的实时数字化采集和远距离视频传输,以及高清影像的多移动终端实时接入会诊。利用这套系统,专家不需要亲临现场,只需在远程观看实时诊疗视频画面,就能指导偏远地区的医院进行冠心病远程会诊,双方医生可通过视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针对病患的CT影像共同商讨、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专家会诊模式。

以华为智真远程会诊系统为例,据称其采用真人大小的还原远端图像的技术,借用高清清晰的手术过程的实时编解码,甚至可使在手术室外场所的专家能观看到与现场主刀医生看到相同效果的整个过程。

4G远程医疗系统远不止在手术之用,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可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候诊时间,提升医院的接诊效率;通过移动通信、物联网的技术,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利用4G技术,可用手机实时监测身体体征,高血压、心脏不好的患者,还能通过佩戴4G装置,在家里接受远程诊断,实时把血压、血糖和心率等健康数据传输到医院,让医院全天候检测病人变化。

远程医疗: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对于远程移动医疗的发展而言,2013年是一个有意义的转折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比2012年增长30%,移动医疗市场呈现爆发式的迅猛增长。2014年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专家称,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如今,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远程医疗产品的不断创新,移动医疗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远程医疗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下一阶段将逐步普及到社区,并最终普及到家庭,从而让居民尤其是居家的老人更加方便地获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当前的“病后求医”逐步过渡到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还有,将来远程医疗平台将与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做更强的整合,实现更强大的综合功能,并与区域医疗一起作为医疗保健的神经末梢,服务更多的人群。

未来,远程医疗的合理应用将实现“保健不出家,小病不出社区,社区不出大病”的长远目标。

尚有不少坎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远程医疗在思想认识、技术水平、人才准备和经费投入以及营运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症状,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真正投入使用的还不足10%,远程医疗尚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2篇

【摘要】目的:了解平凉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并对社区卫生服务前景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平凉市崆峒区8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84.7%的居民认为自己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源于政府关注并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30.5%的居民需要通过宣传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77.8%的居民认为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保是应该的;56.2%的居民提出对社区卫生服务安全有效的需求。结论:平凉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机制正在完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为政府关注并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定期走向社区,为居民多做宣传;对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加强全科医学培训;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等;居民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前景表示乐观,同时反映出政府投入不足,受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制约等问题。

【关键词】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前景

【Abstract】Objective:To lear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needs of Pingliang residents and analyze the possible prospect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Methods:With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e carried out a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residents of 8 Kongtong community in Pingliang and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t.Results:84.7% of the residents think thei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needs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s concern and appropriat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provided; 30.5% of the residents hold the opinion tha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s from the propaganda to a large extent; 77.8% of the residents argue tha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line with health insurance; 56.2% of residents think tha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Conclusion:Pingliang city community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ecurity system is developing and being improved graduall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needs of the residents are mainly from government’s concern and financial compensation provided; The service staff are expected to visit the community regularly and publicize policie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more; General medical training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ff should be enhanced, and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health services are desired as well. The residents have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Meanwhile, the survy also reflect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the government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which is mostly restrict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 thinking pattens and other factors.

【Key words】Urban Residient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Needs; Prospects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本文以平凉市崆峒区8个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发展前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来源: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以平凉市崆峒区8个社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1.2 问卷设计与填写:统一设计自填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情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利用情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前景认识等。问卷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或由其口述,调查员代为填写。

1.3 调查方法:选择平凉医学高等学校2009届毕业生5名,由带教老师集中培训,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员;对平凉市崆峒区8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

1.4 质量控制:调查前,就问卷填写规范和有关问题的注意事项,带教老师做了逐一强调;调查期间由质控员对每天所得资料进行分区编号整理;调查结束后,对所得资料进行核查,放弃填写不全及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0份作为数据源。

1.5 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得资料经核对无误后,在SPSS10.0统计软件下建立数据库,统计构成比并做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条件下的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1 性别比例:男性居民占44.8%;女性居民占55.2%。

2.1.2 年龄构成:14岁以下居民占1%;15-24岁居民占22.2%;25-39岁居民占22.2%;40-59岁居民占307%;60岁以上居民占23.9%。

2.1.3 文化程度(见表1)

表1 居民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文化程度人数 构成比

本科及以上 16 4.85.2%

大专 42 12.7%

中专 30 9.1%

高中 127 38.5%

初中 67 20.3%

小学 33 10.0%

小学以下 15 4.5%

合计 330 100.0%

2.1.4 职业构成(见表2)。

表2 居民职业构成情况

职业 人数 构成比

行政干部 29 8.8%

研究人员 13 3.9%

教师 16 4.8%

工人 94 28.5%

续表

职业 人数 构成比

学生 60 18.1%

个体 45 13.6.%

无业 35 10.6%

其他 38 11.5%

合计 330 100.0%

2.1.5 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见表3)

表3 居民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

支付方式 人数 构成比

合作医疗 165 50.0%

城镇职工医保 30 9.0%

劳保医疗 87 26.3%

商业保险 7 2.1%

自费医疗 17 5.2%

合计 330 100.0%

2.1.6 居民自觉医疗费用高低(见表4)

表4 居民自觉医疗费用高低

自觉费用高低 人数 构成比

高 258 78.2%

可以接受 70 21.1.0%

低 2 0.7%

合计 330 100.0%

2.2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见表5)

表5 平凉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项目代号 人数 % 排序

需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30(280)330(101)330(141)330(174)330(257)330(191)330(177)330(185)330(155)330(134)330(146)330(116)330(117)330(155)330(147)330(146)330(126)330(146)330(172)330(175)84.7%30.5%42.8%52.6%77.8.%57.8%53.6%56.2%47.1%40.5%43.9%35.1%35.9%

47.1%44.5%44.4%38.2%44.4%52.0%52.9%1201572

354916142018101112171286

说明:项目1~20分别代表:1.政府关注社区并为 社区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2.定期经常走向社区,多为居民做宣传,转变居民观念,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3.社区首诊制;4.社区卫生机构应该在15分钟内步行到达;5.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保,并确定在社区与在其他不同级别医院看病报销和自费比例不同;6.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应是全科医学专业毕业或接受过专业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7.社区管理规范,设置齐全,人员齐备;8.是否能够保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9.服务项目全面展开(包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的六味一体);10对社区慢性病人有管理办法;11.能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家庭护理;12.能提供临终关怀,社区康复;13.有完整的家庭当案并能有效的利用家庭档案为社区居民服务;14.能提供就诊优惠,有义诊活动;15.能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及健康体检;16.对低保居民能够提供更加优惠的就诊服务;17.具备专家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和治疗;18.能开展一些有效的特色专家门诊;19.基本设备齐全,环境好;20.服务价格低于其它医院。

2.3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景认识

2.3.1 居民对“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观点(见表6)

表6 居民对“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观点

观点认同度 人数 构成比

赞同 262 79.4.%

不赞同 25 7.6%

无所谓 43 13.0%

合计 330 100.0%

2.3.2 居民对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前景的看法(见表7)

2.3.3 居民认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8)

表7 居民对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前景的看法

前景看法 人数 构成比

乐观 216 70.6%

不看好 35 11.4%

不知道 38 12.4%

无所谓 17 5.6%

合计 330 100.0%

表8 居民认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项目(代号) 人数(人) 比例(%) 排序

影响因素 1234567 6818810010818512052 20.6%56.9%30.5%34.6%56.1%37.3%15.7% 6154237

说明:1.国家宏观政策;2.政府对社区的投入不足;3.宣传力度不够;4.思想观念问题;5.社区服务中心人员水平不高;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差,环境条件差;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价格并不比综合医院低。

2.3.4 居民对孩子将来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希望(见表9)

表9 居民对孩子将来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希望:

对孩子希望 人数 构成比

希望 101 30.6%

不希望 80 24.2%

尊重孩子意愿 141 42.7%

无所谓 8 2.4%

合计 330 100.0%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显示,平凉市城区居民医疗保障机制正在完善,有50.0%的居民参加合作医疗, 有78.2%的居民认为自己承担的医疗医疗费用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是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因此,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举措。就平凉市城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现状而言,医保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经济支撑力度还需要加大[3],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的源泉和动力。

3.2 根据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调查结果,对各种需求进行排序,发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源于政府关注和经济补偿,这方面的需求占到84.7%,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2006年2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纳入医保的定点单位中来”,调查提示西北市城区居民缺乏确切的医疗保障,这将在无形中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反过来讲,如果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保,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认可程度有一定影响,将激发居民更高水平的需求。排在第三位的需求,是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应是全科医学专业毕业或接受过专业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这样可使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高。排在第四位的需求,是否能够保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是对社区医护人员素质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以往坐等病人上门就医的传统模式,医护人员不再限于打针用药等单纯的医疗护理工作,而要深入社区,开展一系列综合,这就要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4]。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赢得病人的信任是第一位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要靠经常不断的努力去做[5]。

3.3 经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然而,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环境、设备等都不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即使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上有优势,也很难扭转自身功能发挥不全面的局面,在这方面,大医院,上级医院应该将过了急性期、病情缓和下来的病人及时下转到其所属的社区。

调查结果显示,56.9%的居民认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入不足,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水平不高,占到56.1%。如何才能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给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造成的影响?就是要在市场条件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6],这与其公益性并不矛盾。居民对医院的选择或需求也许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意向已经朝着市场化发展,因为社区提供给居民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医疗救治,而是综合服务,居民选择购买什么样的服务、由谁来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服务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包括生物-心理-情感等方面[6]。居民要求更加丰富的服务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这就要求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形成自身特长,从而拥有特定的顾客群。

参考文献

[1] 李鲁.社会医学[M].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9

[2] 鲍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经济效益动态变化与政策关系的研究[J].社区卫生保健,2004,3(4):232

[3] 彭碧芳.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0:511

[4] 梁振宇.社区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4):2082

[5] 冯超,张卫东,常远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业关于医疗市场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20(4):1997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3篇

【关键词】 环境功能 创新医疗建筑

[Abstract] a manifestation of "humane, personalize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hospital, the "Stree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pace design, a clear emphasis on the convenient way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to meet the health care process, patient and medical staff care and respect for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nnovative medical building

引 言

现代医院建筑不仅满足正常医疗服务的要求,更要设计成使患者既可康复又可疗养舒服的神奇之地。电脑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形式。人类的社会心理及行为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新技术的强大冲击,而医疗模式也必然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同时要求我们建筑设计师对传统医院建筑的总体模式有更新的设计要求和构思。医院这个社会特殊和极为重要的体系也正在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过渡和发展,不再只是门诊加住院的简单组合。

1、工程概况

本方案总建筑面积123 556 m2,总床位为1 265张,20层的板式楼,门诊楼为5层,建筑高度84.6 m。安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位于原址东北角,四周均为城市道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市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但是给院区用地面积十分紧张,所以在设计时尽量做到布局紧凑,用集中式布局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从而避免用地紧张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既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达到现有的规划条件,又可兼顾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原则与理念

2.1设计原则、目标

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建筑群体形态适度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体形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渗透。注重建筑细节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设施的设计以患者的需求为标准,以医护人员的关怀为中心,确保空间环境舒适、安全。

基于“三节”(节地、节能、节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医院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医疗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注重内部空间结构的明晰性和逻辑性,内部医疗流线组织基于“医院街”的空间架构展开,科学地解决好人流、物流的组织,各功能区之间保证全天候、无障碍通行。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把复杂的屋顶设备与屋顶绿化统一起来,既强化建筑的整体造型,也加强了建筑通风和防热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扩建预留空间。适应性设计原则。功能区内的建筑空间采用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法,满足医院专业功能的灵活性和互换性。

2.2建筑设计理念

芜湖市综合医院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综合医院设计的特点,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将“街”的空间概念引入设计,强调对便捷明确就医方式的再造,对医疗流程的适应,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关怀和对周边环境的尊重。以文脉相承的城市观协调建筑与周边的功能关系,创造山灵水韵的“绿海方舟”的景象。以城市观组织部门流线,外部通过道路与建筑间的灰空间――广场,将综合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进行有机组织,医院内部通过三度灰空间――医疗街,将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住院建立直接便捷的联系。

3、总平面规划

本方案利用两个广场(门诊入口广场、住院绿化休闲广场),两条道路将整个医院分为三部分:医疗区、行政后勤区、康复区。同时,利用一条轴线(沿医院街延伸)结合原有连廊,将医院医疗、行政后勤和康复疗养区紧密联系起来。

3.1基地分析

本工程建设用地位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有院区内其中黄山中路道路红线40 m,建筑红线60 m。渡春路道路红线18 m。九华中路道路红线40 m,建筑红线60 m。镜湖路道路红线约13 m。基地现状,沿基地范围内基本为平地。地块内自然环境和绿化经过人工改造美化。

3.2规划设计构思

总体布局采用基于直线医院街“枝状生长式”的空间形态,病人到达各功能区之间的距离最短,保证医院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景观绿化的设计以闹市中的康复花园为中心,依托西面镜湖,设计为方便病人活动的人工花园和园景。以贯穿东西向的医院街构成院内主体交通架构,达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目的。平行18 m大道作为对外出入口的联系道路。地形利用:由于现状已对地形进行了部分改造,所以本方案为保护自然地貌,对其略加改造后地形为从东向西为递减式,以减少地形对沿街主体建筑的压迫,而其余均保留自然状态。门诊主入口位于整个医院的中部,主入口处的主门厅是整个医院的中心,病人方便可到达医院各功能区。

3.3总体布局

明确功能分区,洁污分区。医院整体分为生活区(清洁区)、门急诊住院区(半污染区)、感染病区(污染区)三大区。门诊是医院最前沿的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的场所,门诊部具有功能、流线、使用人群复杂的特点,因此将门诊部布置在东南面,全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区域,感染门诊病区位于基地西北角,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区域,脱离综合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体系,单独设置,与其他各区通过室外庭院、道路分隔开、自成一体,控制感染人群在病区内部完成就诊、检查、治疗等全过程。

3.4道路交通

本医院的交通实行人车分流、人货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基地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大道和东面大道,南面临规划道路设置后勤生活次入口。内部形成环形机动车通道,停车场主要设置在北面及南面的后勤生活区。人流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安排在门诊楼的东南端。医务人员和后勤供应从医院街的西入口进入。传染病入口独立设在西南面的传染病大楼,污物出口靠近住院大楼的北面。基地内部设计4 m宽的内部环形紧急通道,供突发事件和火警时使用。东北面广场的庭院将城市的过街人引入医院。

3.5绿化系统

除地面集中绿地、内庭院绿化及道路绿化之外,还利用各标高层的屋顶形成立体化的绿化体系,屋顶花园可作为病人康复的活动场地。利用芜湖自然生态保护得比较好得条件,结合镜湖设计为供病人使用的康复花园。结合场地设计为人工绿带,庭院保留自然树木,形成人工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生态环境。

3.6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后期建设可根据医院的需要作为门诊、医技、住院功能的扩建,发展用地的预留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交通联系,布置在医院街较集中的一个方向,使得发展前后的外部空间和建筑造型更为有机,符合原有布局的一致性。

4、总体环境设计

医院是患者治疗、康复;医生工作、休息的场所,患者在医院里有着许多共同的需求和生活规律。医院环境的优雅、美丽、宜人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等是医院建筑设计的特点。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院中治疗、康复、休息、工作、交往、娱乐等多种活动,以及对安全感、私密性、环境氛围的综合要求,医院整体环境设计要能考虑各方面的不同因素。空间环境品质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患者和医护人员居住的空间及环境所反映的内涵,与患者的治疗、康复息息相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因地制宜,设计为一个园林化的景观医院,为患者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使他们于医院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5、单体建筑设计

5.1平面空间格局

平面设计原则、医患分流原则、洁污分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弹性设计原则。平面设计贯彻 “枝状生长式”空间的设计概念,适应医院复杂的功能系统,使医院空间获得紧凑的功能、优良的通风采光,利用南北向“医院街”的简明性实现内部空间的易识别性,并形成整体交通核心。各功能区按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医疗流程设计为既相互独立,又紧凑联系的整体。

5.2医疗功能分区

5.2.1门诊部用“医疗城市空间”的原则进行流线设计。将整个建筑群体按一个年门诊量40万人次医疗区的原则来设计,按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洁污分区,便于管理,采用街巷院场式的综合布局,由建筑组成街(医疗街),巷(各科室),院(室内外庭院),场(各候诊、休息处),室(各诊疗、检查场所)等空间,流线设计体现“高明度”与“低密度”的特点。

5.2.2急诊部急诊与急救分设,急救车可开入抢救厅,急救区内设应急手术,检验与治疗,并设“绿色通道”,通过专梯与上部的手术中心联系,赢取宝贵的挽救生命的时间。急诊区内设独立挂号收费区、取药区、诊疗区(各科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输液室、留观室、监护室),使得诊疗、救治工作“一体化”,避免急诊病人来回奔波。

5.2.3医技部医技部安排在急诊部上侧,为独立的单元块,分别通过医疗街与门诊部、连廊与住院部联系。

5.2.4住院部住院部共30个护理单元。每层设2个护理单元,内廊联系南北病房,走廊中间布置了医护人员空间和护士站,以便最快捷的服务各个病室。医务工作区与病室区分开设置,独立成区,设置在北面,将朝向景观好的南面让出布置病房,使得远处的山景引入室内。医务人员与病患通过分设的医务梯和病床梯到达各病房层,实现医患分流,互不干扰。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物品和住院部首层营养食堂的食物经中央洁梯到护士站和配餐间,再由护士分发到各病室。污物及尸体通过两端的污梯送至地下层,再经过污物出口运出基地。

5.2.5地下一层地下室分区明确,分为机动车停放区、非机动车停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设于南端,位于住院部的下部,有效地缩短了物品的运送流线;污物存放区设于西端,各区域的污物则通过垂直污梯送至地下室,经地下室的污物通道运至污物存放处,再由污物出口运出基地。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之间通过车辆停放区分隔,就诊病人存车后可通过联系上层各功能区的垂直交通核到达其目的地。

6、建筑风格与立面造型

建筑造型在严格遵循总体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力求创造出富有清新气息的现代新型医院建筑,同时也保持了在地段文化上的延伸性,无论在建筑的构成,材料细部的色彩方面都着重体现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和尊重。建筑尽量沿主要街道布置,最大可能的占用城市道路面。住院大楼两单元像两只手相扣,紧紧组合,使建筑最大面向南面和西南的镜湖展开,体现出对城市和镜湖景观空间的协调。同时使住院大楼的病房获得最佳景观和最佳朝向,南面的主广场也具有了空间的延续性,形成独特的城市环境空间。还在弧形面设置了遮阳板,形成了垂直方向的韵律感。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挑板框架,形成开敞的“廊”式观景休息空间。立面的开窗形式为简洁的条形带窗,强调建筑水平方向的韵律感。外墙采用统一的干挂浅色石材,其与周围建筑在色系上是统一的。但在整体形象上不强调其“新”,而在材料的西部做法及色彩等方面着重表现建筑的厚重感与现代感,并注重整体协调性,形成大气、谦和的建筑形象。使建筑在整体上与有悠久历史的镜湖及周遍环境建筑相协调,成为镜湖景观的一个背景和局部的亮点。

结 语

以简洁、清晰的现代形象表达现代综合医院的内涵,力求打破传统医院冷峻的传统形象,赋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意义,形成轻快、活泼而富于标志性的形象特色。建筑形象强调整体感和节奏感,并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其白色调的现代造型大方得体,方舟形象的病房楼形成了主体的识别性,建成后将成为新院的标志性景观。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4篇

关键词:打造健康产业;问题与机遇;发展路径

1大健康产业的内涵

大健康是根据时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

2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在这个大背景下,北湖区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1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

2.1.1改革红利的释放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便是其中一项。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以上。

2.1.2 环境恶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为健康产业提供“刚需”

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大.同时人口极度集中、环境污染等造成病毒性疾病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健康事件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空前的压力,亚健康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着对健康的强烈需求。特别是“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再一次开启了母婴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

2.1.3 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过去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较低,人们收入少,能用于医疗的可支配收人更少。对于人们来说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在健康保健上有太多花销。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急剧增加,保健品、用于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医疗器械成了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因此健康产业将逐步成为伴随人们生活的重要消费产业。2015年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万亿人民币,而且每年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健康产业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世界任何国家的GDP增长速度。

2.2 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大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北湖区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发展大健康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2.2.1对大健康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发展缺乏整体布局

由于健康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兴起和扩大是近几年的事情,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部分党政领导还存在把大健康产业理解为医疗服务的片面认识,部分部门不清楚本单位存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职能职责。

2.2.2大健康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缺乏竞争力

目前北湖区健康产业处于自发成长和起步阶段,产业规模普遍不大。健康产业占GDP比重不大,高品位、优品质、上档次的企业不多,并且健康服务业明显优于健康制造业,虽然在养老服务上面相对健全,但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方面专业化、特色化不明显,在产业布局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产业链,在整体上,这也大大削弱了竞争力。

2.2.3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大,发展缺乏动力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诊所、卫生室、医务室)428个,其中医院26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227个,村卫生室127个。卫生技术人员62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41人,注册护士2911人。但是从事相关保健技能及咨询指导等专业人才寥寥无几。

3 北湖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路径选择

3.1发挥医疗旅游的优势,延伸 “健康+”产业链

3.1.1以龙女温泉为依托,推动医疗旅游业发展

龙女温泉是北湖区重点旅游项目,将龙女温泉与医疗旅游相结合逐渐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全球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医疗+旅行”成为世界新型旅游产业。博鳌亚洲论坛的关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报告,其中就称,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医疗旅游服务市场。如:泰国积极推进医疗旅游,并建成了“亚洲健康中心”。

3.1.2 准确定位,养老地产、养生地产、旅游地产发展

北湖区财政近些年较为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大背景下,由于之前过于依赖土地财政,严重影响到了北湖区的财政收入。要寻找新的财源就需要重新定位。这些年人们生活理念逐渐转变,“逆城市化”趋势越来越盛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去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生活居住。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居民购买第二套改善房的意愿是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房地产市场进入细分时代,北湖区可以在现有已建房产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重点应在养生、养老、旅游地产方面做足文章。

3.1.3打造北湖健康食品药品品牌

北湖区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很适合中草药的生长,但是北湖区却没有一家中草药精深加工的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加工,可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充分挖掘北湖丰富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副产品资源,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鼓励企业创建“名、优、精、特”品牌。

3.2 做实医疗器械产业,为大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医疗器械是健康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涉及健康的检验、检测、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都需要通过医疗器械来实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好坏.医疗器械产品的先进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医疗器械上面,北湖暂为空白,这是与生物产业最好的结合,做实医疗器械产业既能够成为大健康产业拓展的基础平台和依托,又能够推动北湖发展。

3.3 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发展人才保障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5篇

1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特别是我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关注民生、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老有所养、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等思想,这些不仅为疗养院的专病疗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专病疗养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

2是疗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2]

首先,是疗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来上级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疗养院建设的投入,基本实现了疗房宾馆化、环境园林化、管理人性化,疗养院处于发展的机遇期,但长期以来,疗养院的学科发展理念落后,技术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定位不准,要么造成了无序建设,要么形成了无从下手的怪圈,直接导致了人才、技术贫乏,保障能力和综合效益的低下,制约了疗养院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以专病疗养为重点的学科建设可能是走出目前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其次,是疗养院吸引人才和人才发展的需要。疗养院的生存发展需要人才,专病疗养可作为一个技术亮点来吸引人才,且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崭新的技术平台而留住人才。

3是疗养院进入市场的需要

目前社会的医疗服务市场基本上是趋于一种有序的市场,治疗医院各有各的特色,疗养院由于其技术的局限性和较弱的造血功能很难在这样的市场中生存,尤其是纯疗养型的疗养院更是如此,因此,疗养院要想在医疗服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避开治疗服务这一竞争激烈的有序市场,采取侧翼进攻的战略,利用自身的技术特色和环境优势,开辟疾病疗养康复的新市场,并争做该市场的第一名。

4是疗养院回应市场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传统的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已发生改变,医疗服务已不再仅仅是检查治疗,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等,尤其是亚健康的防治,慢性病的康复和人口老年化带来的老年护理的社会需求明显的增长。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因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从而导致亚健康的患病率普遍较高。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北方和中部地区的秋冬季节,因天气寒冷干燥,大气污染严重等原因,高血压病患者易发脑血管意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易出现急性发作,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常常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经过我院多年来对老干部疾病疗养康复的效果观察发现,秋冬季来院疗养的北方中老年的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厦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和鼓浪屿独特微环境的自然疗养因子作用下,辅以运动疗法、健康教育、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等人工疗养因子,会出现血压逐渐趋于正常,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经过1~3个月的疗养康复后,心、肺功能明显改善,体质明显增强,免疫力明显提高。因此,疗养院发展专病疗养是对社会需求的及时回应,为疗养院增添了崭新的服务项目和技术平台。

5是疗养院利用资源的需要

疗养医学不只是传统医学的延伸和应用,而且是多种现代医学科技的综合集成,既涉及到预防、保健、康复、军事医学,也融合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自然等现代科学,方法独特,学科特色非常明显,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开发前景。军队疗养院大多建在著名的风景胜地,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可提供舒适宽松的疗养场所及丰富多彩的游览活动。军队疗养院几十年的发展,在健康疗养、疾病康复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人才队伍,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此可见, 疗养院开展专病疗养的前景广阔,应将专病疗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当成品牌来经营,做强做大,形成疗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疗养院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军队疗养院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07,9(1):59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6篇

关键词:公众自然、医疗景观、融合布局

中图分类号:TU2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沈阳奉天医院以持续实现高度医疗效率为目标,追随医疗环境的变化和进步,极力将院区环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亲切”程度,希冀于将专科医院整体升级为“国际化”综合医疗机构。吸引更多的关注,加重场地的功能意义,增加植物与人的交流的机会。才能以水平、垂直和无向量的方式将景观融入到都市结构之中。

1.项目介绍

项目处于城市中心一等地块,于沈阳市铁西区南七西路5号,南至南八西路;北至南七西路;东至马壮街; 西至启工街。景观规划范围总计约2.6公顷。

本次景观设计为配合沈阳奉天医院建筑主体风格,景观设计中沿用其风格定位,采用受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影响较深的德式景观设计语言,强调几何形式的构图方式,平直、简约的线条巧妙延伸建筑室内空间,融合室内外可视景观。

2.设计原则

2.1景观风格自然性

多样的开放空间在活跃场地同建筑物发挥同样的功能,绿色植物的有机组织实现人与植物取得互利的局面而且丰富的自然群落为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选择,修复与提升同时进行,互相促进,呈现更为完善的人工修复自然群落。

2.2空间使用人性化

结合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学理论,创造主动、被动空间环境,兼顾对医护及患者各类使用人群的心理影响,辅助治疗康复。设计过程中,在满足改善的基础上,强调功能实用性,避免过分奢华,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3.景观设计布局

现有与扩建的建筑,业已将地块分割成有限的区域,设计师发挥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年轻的设计师并没有被空间局限,依据前期调研,充分详实了解被服务人群的需求,综合分析并有机结合场地现状后。在建筑高密度的场地中,进行细致的空间划分与结合,形成一个个激起的点状、带状结点,完成了建筑与公共景观的无缝拼接。

3.1简约纯粹主入口广场

简洁、清晰的交通布局,满足日常院区交通便捷性、通达性的第一需求。设计师并没有使用太多的设计语言,通过城市道路自然过渡到院区内部,并将入口区一分为二,配设两组出入口,分流交通,确保紧急病患得到第一时间救助,并且确保人流密集时,没有交通堵塞现象发生。

景观细节处理上,急诊楼前上托双手石材雕塑,凝聚医护工作人员对公众的责任感、使命感,托起了患者与病患家属的希望。广场区设置了缓冲带,减慢车流行进速度、疏散人群,缓解入口区高密度、高频率人流对院区的压力。

3.2风景迷人、简洁易懂花园空间

院区内部空间经过逻辑顺序转换,花园景观并不流畅,但布局紧凑而清晰,每一个景观元素在紧凑的格局之中都展现出均等的卓越。院区内部,为配合北方气候特征,配置了大量生命力强、具有芳香气味自然性软质景观,使被服务人群心情愉快,振奋精神,吸取更多新鲜空气,改善身体机体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借助简约而具几何线条美的院区路线,穿过一个又一个风景宜人、功能齐全的美妙花园。

3.2.1激励花园

最重要的作用是使病魔缠身,内心焦躁不安、渐失信心、或已经被死亡的恐惧折磨得意志消沉的病患们重获新生的起源之地。一些大型的成熟国槐的加入,增强花园的自然元素,将医院紧张、压抑气息适当的中和,提升了室内景观。在气候温暖的季节,病患可以在花园中边欣赏外景,边进行机能训练,特别是为患有生活习惯病的患者,准备了配套康复设施,使患者们美丽的自然中能不腻烦地进行康复训练。

3.2.2感知花园

让身体全部感官得到放大,强化正常感官的灵敏性,唤起丧失全部或部分功能的感官的复苏。拨开病患的幽闭,给予他们力量走出囚禁心灵的暗房,点燃生活的希望之火。设计非常灵活的解决景观的问题,场地内板块式花岗岩铺装设计,即符合着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简单的视觉设计策略有助于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的扩大,开阔室内观赏者的空间感。通过水曲柳与红王子锦带等花灌木自然围合的等候区,为了病患与家属提供一个免于打搅的幽静环境,保护病患与家属互动的私密,缓解家属等待就诊结果前的忧虑。方型水池,潺潺的流水声,如一首流淌到病患内心深处的民谣,顿生宁静、安逸的幸福感;伸手触摸,涌动的生命力,贯穿全身。

3.2.3中庭花园

中庭花园“小”的真实本质已经再也无法演示,而它亮丽的外观却弥补了空间狭小的不足。花园包括郁郁葱葱的花草和长凳座椅的小径。从屋顶延伸出来的藤本植物,扩大院区绿化面积,又添加一处俏皮的景观,为在一片紧张的灵魂世界中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的空气清新的季节性视觉亮点。极具线条感的垂直屏障,连接了建筑主体与场地空间,产生一种浑然天成的互动性。

3.2.4冥想花园

作为院区最大面积的开放性花园,更注重使用人群的安全感,考虑到病患因为行动不便以轮椅或拐杖代步,铺设平缓的路面,路宽不小于1.8米。道路规划设计上,关注患者的心情变化,路线清晰、明确,避免复杂的流线设计,使患者产生挫败情绪,并且太过复杂破坏环境的整体感。设置便捷就诊路线,医患分流,通达的线路,连接门诊大楼与住院处,空间的流畅性得到体现。铺装材质选择防水、防滑、防眩光的天然石料地砖,颜色上简洁大方,朴质自然。考虑到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季风沙较大,在座椅的安置方面上,设计师选者了一种可移动式木质座椅,便于搬移到有阳光的场地中。

4 结束语

最大限度保留场地内原有植物,利用大面积密集栽植区内自然群落的构成空间结构的变化,演绎具有多种多样表情的,结合院区道路功能性考虑,用简洁的直线条,将场地分割成不同空间区域,配合主体建筑的风格。

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富有野趣的绿意,迥异的植物形态,巨大的天然屏障,表现出美丽且强有力的分量感,阻隔外部空间产生的噪音,抑或增添人与人的交流空间,满足康体健身的需求,将医疗空间的紧张与焦躁感,降至有效低状态、减少。减轻病患的疼痛感和减少协助照顾者的压力,减少的护理成本,加速患者的康复。为病人与工作人员拓宽享受院区景观的区域和非正式社交集会的场所,人们来到这里能够最便捷地抵达与利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公共自然。

参考文献:

[1] 杨# 盖尔[ 丹] , 交往与空间[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 卡罗琳# 弗朗西斯[ 美] , 人性场所[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芦原义信[ 日] , 街道的美学[ M]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4] 凯文. 林奇[ 美] , 城市意象[M] . 华夏出版社, 2001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7篇

市场需求巨大

在今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美国强生(医疗器材)公司在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等六个城市举行了以“健康随手测,强生健体行”为主题的“2005年百万家庭健康行”活动,向当地群众猛推他们最新上市、1000元一支的“随手测”血糖仪。

强生瞄准的是一座极待开采的“中国金矿”――中国 2004年已有41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并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但仅有1.5%左右的患者拥有自己的血糖仪,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比率高达90%以上。假设未来几年中国有5帆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购买血糖仪,平均每台以1000元的价格计算,2000多万患者的消费总量就超过了200亿元!

血糖仪仅仅是一种家庭医疗产品。如今家庭医疗产品已在中国开发出了很多品种,带来了一个难以估算的十分庞大的“钱景”市场――在欧盟发达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在医药总产值中各占一半,或者分;在中国,这个数据为9:1,市场空间非常乐观。

不少投资者已注意到:家庭医疗器械正在全国各地极速“走红”!在大小城市的街头,都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兴味盎然地试用各种新奇的家庭医疗器械。而那些抢先进入家庭医疗器械生产或销售领域的老板,已将大把钞票塞进了他们的口袋。

市场专家指出:中国的家庭医疗器械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新兴市场领域,家庭医疗与保健工程是今后家庭的投资方向,今后完全可以像卖电视、冰箱等家电那样,把家庭医疗器械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其主要原因有:1、中国国民医疗保险水平低,城市居民医药医疗自费比重较大,而农村几乎完全自费。这种情况导致国人寻求自我治疗的意识增强,因此家庭医疗器械的发展具有文阔的市场空间;2、近年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也越来越注重自我保健,一些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的小型医疗器械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3、现代生活节奏加速,使得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和患有轻病的工作人群没有充分时间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时,家庭式的医疗器械就成了“家庭医院”的主要设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

而从西方的情况看,近年在西方各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家庭医疗器械行业却一枝独秀。美国《财富将家庭医疗器械行业列为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之首。

家庭医疗保健器械行业,金矿等你挖,但你准备好了吗?

三大产品亟待开发

家庭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家用治仪、家用检测器械、家庭保健器械、用护理康复器具等四大类。

而以下三种产品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光明的市场前景:

一、数字化、电子化的家庭医疗日器,前景好。

医疗器械已开始呈现从医院用医疗器械到家用医疗器械、再到家用医疗电器的发展趋势,这与电脑的发展很相似――开始是机构用大型电脑,后来家用的个人电脑逐渐增多,现在电脑已成为了一种普通的新型家电。

医疗器械将完全重复电脑的发展过程,而在深人家庭变成家电的市场化过程中,它将造就难以数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部分亿万富翁。

美国著名的巴特尔研究中心对今后10年市场热门进行预测,排名第一位的是能消费得起的家居医疗保健,今后10年对简易家用医疗设备的需求会很大。美国《财富》杂志预测 21世纪前10年发展的产品,家庭医疗器械也被排在第一位。在西方,家庭医疗器械已占到整个医疗器械产值的40%,而专家断定不出10年,家庭医疗器械这一比例至少要倒过来。

在中国,由于公费医疗(社会统筹)覆盖小、水平低,家庭自费比重高,如何自我治疗、自我保持健康更今人关心,家庭医疗器械更是市场巨大,因此医疗器械将更快地变成与家用电脑一样的新型大众家电。

二、治疗性、保健性的家庭医疗器械,前景好。

与西方家庭医疗器械的发展方向不同,西方进入家庭的主要是检测类仪器,而中国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方向主要是治疗性质的。

因此,我们应主要投资选择家用治疗类机器,并且要着重考虑疗效和价格这两个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一、这类产品不是时尚产品,疗效是第一位的;二、在价格上,经营者必须确定这是给大众的产品,不是给富有阶层的产品,因为富有阶层更愿意到高收费的医院去治疗。

另外,不管是在国内或国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比例的快速增长,高科技家庭医疗保健器械,尤其是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器械、吸氧仪器及妇女保健和美容设备等,一直需求旺盛,家庭保健医疗器械的市场潜力凸现。

因此我们应大力投资或经销此类新颖产品,特别是保健类中医医疗器械,这样不但能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能打开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三、按摩器具,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利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和治疗,是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内许多新型按摩器材的推出,比如按摩椅、按摩枕头、按摩床具、按摩车等,备受国内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牛产阶级欢迎,国内各大商场都有专柜销售这类产品。

按摩疗法在国外也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我国按摩器具的国际市场也非常诱人。比如在2003年,由我国一些眼光超前的中小企业生产的按摩器具,出口总量一下跳到了7500万套,出口创汇金额达到3.15亿美元,我国一下成了按摩器具出口创汇大与此同时,国外生产的部分高档按摩床具等,在国内也有与众不同的营销路径

家庭医疗器械主要的经销渠道有零售、、网购、连锁经营等,目前直接零售(指从厂商或大批发市场拿货)的利润高达 50%~60%,直接批发(从厂商拿货快速出货)的利润也高达10%~15%。

家庭医疗器械的货源地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特别是珠三角的浙江和深圳已发展成为我国各种医疗器械的重要制造基地,而深圳的高档医疗器械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目前深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近300家,医疗器械贸易企业 400多家,占全国医疗器械单位总数的30%。

对于资金不是很雄厚、选择做零售商的投资者,除传统的批发进货渠道外,还可以采取当前比较先进的信息化网络采购,以从厂商或商处获得更低成本和更快速的货源。也可联合同行集体进货,这样更能节省货晶及运输成本。

对于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做区域商或进行连锁经营,特别是连锁经营,很可能成为未来家庭医疗器械零售业的主要业态。

另外,在目前家庭医疗器械市场刚兴起、中间利润还十分丰厚的情况下,开一间网上家庭医疗及保健器械商店也是一种既时尚又可行的营销方式。不过要清楚,目前这种营销方式所面对的顾客比较有限,主要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乐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因此货品应以日本松下自动血压计、欧姆龙电子血压计等大晶牌为主,同时在价格方面应主动让利,网邮价格可以比市场价格低两到三成。

对于资金特别雄厚的投资者,可投资开发成本更低、产品更新颖的家庭医疗器械产品,其中的市场容量相当大。比如几年前,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几十家生产小型家庭医疗器械的小企业,它们当初虽然没有任何的市场概念,只是在全国各地广招推销员做社区推广,但如今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已上千万元。其中的10家企业,还发展壮大为开发区的百强企业。

而家庭医疗器械最有力的市场推广手法是:1、社区推广;2、会议营销;3、电视直销。

家庭医疗器械目前最大的消费人群是老年人,所以应采用广播、报纸、杂志等比较常见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但与同样选择这些媒体的医药保健品广告作用不一样的是,医药保健品的广告主要是传播产品概念,传达促销销售信息。而家庭医疗器械广告的销售作用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要吸引目标消费者关注,并通过及时打进的咨询电话,有效地搜集消费者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直销、会议营销等,利用产品良好的体验感为诱饵,通过营销人员一对一的方式达成销售,再利用完善的售后回访服务,树立产品良好的口碑,进而影响相关消费者的购买。

除哈慈、像果等少数企业的产品外,家庭医疗器械较少大规模使用电视广告,因为电视广告大投入虽然有可能获得大收益,但是其中的风险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运作方式应比较细腻,主要是采用销售人员与顾客一对一的攻心手段,所以投资人或经销商要严格管理和培训销售人员。

另外,很多产品如华盛治疗仪、华汉神针等墓本上都是以,二、三级市场为主的,都是通过农村中小城镇包围城市的战略来达到全国市场走红。选择二、三级市场为主要市场,不管是推广手法、广告承诺、社区推广等,在二、三级市场都能游刃有余,所以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也是在广阔的二、三级市场。

做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不能有医药保健品的浮躁之风。医疗器械讲究的是实效,讲求的是市场效益,应扎扎实实地做市场,稳稳当当地赚钱。所以你要清楚,即使你的家用医疗器械已做到了市场反应良好,但也不可能像脑白金、纽崔莱等保健品那样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你只能“闷声发大财”。

如果你把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做实在了,即使在,其他行业的品牌培育期,你也能保持良好的产品运作态势和稳定健康的现金流。待以时旧,你的产品肯定能成为品牌,你肯定能“从赚小钱到赚大钱”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高额利润必将吸引大量投资,所以你不管是选择做家庭医疗器械的生产商还是商、零售商,都要清醒意识到:在市场需求如此巨大的前提下,将来当然也会有较大的竞争风险。

生产企业的风险在于短期内难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这在将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将处于不利的位置。为避免此种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投资规模较小的企业,然后合并整合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整体竞争力。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8篇

与此同时,其他监管政策也一起将医药企业推到了更尴尬的境地。这些政策在2005年孕育或酝酿成熟,必将对今后的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对药企而言,这些政策不单纯意味着危机,同时也蕴含了一些机会。

2005年并没有给医药行业留下太多的惊喜。过于频繁的政策发布和政策动向让企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然而,一些政策或政策动向却开始向经营者透露了新的市场机会。

Top1

机会:医疗领域投资将出现较大增长。

背景: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点评:“平价医院”是一些民营医院做宣传推广时的一张王牌。高强要求各地建平价医院,客观上支持了民营医院的地位。民营医院一直面临的税收、土地、人才晋升制度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有望改善,这将进一步刺激社会资本加大对医药领域的投资。

Top2

机会:社区医院的投资前景看好。

背景:近日,卫生部确定了2006年十大卫生工作要点,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点评:片面注重大医院发展,忽视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表现。而卫生部提出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试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这显然是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就诊制度。这一工作要点的确立,注定了社区医院的未来光明“钱”景。

Top3

机会:“新农合”助长第三终端的魅力。

背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明后两年扩大“新农合”(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范围,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农合”制度;同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

点评:随着“新农合”推进力度的加大,每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可拥有40元的医疗资金(中央政府出20元,地方政府出10元,参保农民出10元)。按此保守计算,农村市场至少也有360亿元的医疗消费实力,这必将进一步刺激药企进军第三终端的脚步。实际上,最近两年,不仅国内中大型企业纷纷踏入第三终端,甚至连外资企业也成立专业小组开始研究所谓的第三终端市场。

Top4

机会:国产医疗设备的“意外”机会。

背景: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日前印发《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非营利性医院制定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时,要按照不盈利的原则,并要求各地及时降低偏高的检查治疗价格。

点评:这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首次为国产医疗设备表态。进口高档医疗设备,从而争取到检查费的医院自主定价权是促使医院热衷于购买外资企业产品的重要原因。该《通知》的出台,将促使院方考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医疗设备。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卫生部和发改委联合赠予的大“礼包”。

Top5

机会:“网上药店”的更大获利空间。

背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从2005年12月1日起,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个人提供药品交易。

点评:“网上药店”获准开张,为药品零售商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无店铺经营模式节约了大量的零售店面成本,“网上药店”可以借此成本优势适当返利给消费者,增加竞争优势。目前,北京首家网上药店已经开张,多家公司开始申报网上药店的经营资质。   Top6

机会:“首仿药”将享受较高价格。

社区医疗市场前景第9篇

魅力南阳:三台大戏异彩纷呈

“一方水土一方人”,张仲景文化是南阳的“人文根脉”。医圣张仲景是具有世界人文影响力的历史名人,研究、挖掘、传承张仲景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时代价值。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迄今已无间断传承1800年,被称为中医药的“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而南阳医圣祠也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医药类历史名人祠庙,具有多方面价值,是重要的南阳地标文物保护实体,也是张仲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

先贤张仲景不但医术福泽苍生,医德堪为人杰,治学垂范千秋,为官以民为本,而且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承古开新、开放包容、向善思进、文明诚信”的南阳城市精神。

缘于这些因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医药文化节围绕建设“医圣故里、美丽南阳、健康之都”的目标,以“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为主题,按照“政府指导、学术主导、社团主办、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学术研讨、项目招商、普惠群众等为重点,进一步传承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着力提高医药文化节的学术性、大众性和效益性。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系列活动、中医药产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中医药惠民系列活动,成为令人目不暇接的三台“大戏”;同时,在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张仲景基金会募捐、名医名家义诊、健康养生大讲堂等多项惠及民生的活动。

开幕式:《伤寒论浅歌》手稿现身

10月2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程志明主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致欢迎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开幕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南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向医圣祠捐赠其祖父亲自编撰并手书的《伤寒论浅歌》手稿。医圣祠暨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欣喜地说,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陕西中医名家米伯让先生向南阳赠送《伤寒论》刻版之后,张仲景医史文献研究收藏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医著史料。据了解,出生于1931年的杨士莪,如今已是耋耄之年,其祖父杨鹤汀系民国时期南阳首任知府,中年办学兴教,晚年埋头于医学研究,著有《伤寒论浅歌》、《金匮浅歌》等医著。

“愿《伤寒论浅歌》能丰富张仲景医史文献库,更希望能为后人带来健康福祉”。带着“传家宝”回到故乡,杨士莪感触万千。

“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

宣读《南阳宣言》

在仅仅20分钟的、简约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正式开坛。22日上午9时许,王国强庄重地敲响了“医圣仲景南阳论坛”铜锣。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致创坛辞,他说,仲景论坛的宗旨是:依托医圣故里南阳的人文资源优势,汇聚高端学者专家,创造民主、宽松之学术氛围,开展多元、开放式交流,多视角、全方位解析研讨中医药学术、张仲景医学的精髓内涵,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经济,为仲景医学的继承创新和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学术智力支撑。仲景论坛的目标是:立足中医学术,拓展国际视野,将“仲景论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创新、仲景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的孵化地,打造成为中医学子、社会贤达瞻拜先贤、传承国粹的朝圣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开拓型人才的输出地,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医药对外开放、辐射发展的示范地。

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仪式上,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宣读了《南阳宣言》。《宣言》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养生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是有了中医药的佑护,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才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呼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全方位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南阳宣言》倡导传承、创新与发展,注重开放、包容与共享,致力于多元对话、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现代医学菁华,吸收跨学科研究成果,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让中医药在人类健康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期两天: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

在为期两天的“南阳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记者观察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医药文化节体现出了“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的新亮点。

之所以说“更专业”,是指传统中医药的学科特性更突出。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不但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界领军人物,还请来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国际流通专家,更推出唐祖宣、吴林鹏两名“南阳中医大师”和王建、王新昌、刘占国、吴汉卿、宋红旗、张炜、杨磊、郑均山、赵青春、贾太谊此“南阳中医十大名师”;更重要的是,为确保节会的专业性,《南阳宣言》,提出创设“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成立经方论坛国际协作联盟,开展多维深度合作。在首届仲景南阳论坛开坛的同时,专业性更强的中药开发应用论坛和“三部六病”研讨会一并举行。

之所以说“更务实”,是指今年的医药文化节的活动密度。仅从时间上看,往年的医药文化节多为7天,而今年则缩减到了两天,但从效果上看,医药文化节各类要达到的“目标落地率”却显得更高。一是在中医药项目信息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南阳新区管委会、卧龙区、市中医院分别与海王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南阳有限公司及台湾地区两家公司签订了“现代中药产业园区项目”、“白云山和黄南阳大健康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发展协议”等。同时,海王东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正式上线。二是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现场募捐,河南宛西制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单位慷慨捐款700多万元。三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张仲景形象诸多,形态不一。这次节会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和南阳医圣祠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考证、研究、琢磨吸收,终使权威版张仲景像面世。四是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出资300万元修建的仲景经方碑林在医圣祠内奠基。碑文采用张仲景博物馆珍藏的国家文物白云阁木刻藏本《伤寒杂病论》的328个方剂,由全国中医名家手写每一方剂镌刻成碑。

之所以说“更惠民”,是因为在今年的医药文化节期间,共有来自河南全省各地的80名专家参与了义诊,现场提供的中医特色疗法也超过了40种。前来应诊的群众,有病的当场诊查开方;适宜现场治疗的,当场或针灸或推拿或理疗,这让前来寻医问药的3000多名群众,不出古城南阳,即可一睹名医风采,充分享受了一场“中医惠民”的饕餮盛宴!

各界声音:

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

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在22日上午致欢迎辞时指出,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应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穆为民说:近年来,南阳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以节会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中医药都、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把南阳地区的中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来发展,扩大到跨产业门类来整合,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打造一个规范种植、企业引领、学术为先、文化传承的和谐药都,让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在南阳大地焕发生机,永放光芒,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穆为民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上所作的题为《传承医圣仲景文化、成就健康中国梦想》的主题演讲,还围绕“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的主题,提出了优先发展仲景服务业、建立国家健康养生CBD的概念,为南阳市健康产业的打造指明了方向。

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连达在发言中指出:中药临床再评价助力中药的二次开发。他认为:“未来中药产业大致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新药创制,另外就是对现有大品种的二次开发。近年来,随着新药审批数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过去20年里世界上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其中有许多是在上市后,通过系列的、精心设计的上市后临床研究,获得新临床证据,寻找到新临床定位或新适用人群,而获得持续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并最终成为真正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同时李连达还担忧:“目前国内企业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和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很多课题的结果对医生来讲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市场销售也没有任何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认为: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体系。他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张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的辨证施治的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特点;仲景辨证组方的个体化治疗特点是以个体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仲景创立的宏观辨证论治体系,是个体化治疗的最早典范。《伤寒杂病论》辨证组方所揭示的疾病规律和创制的汤方证治不脱离个体情况,至今仍具有令人信服的实践价值。”

王庆国阐述说:“张仲景还确立了与260余首经方相对应的证候,从而使方剂运用指征由个体化到规范化,是令后人瞩目的最大功绩。仲景个体化辨证思维表现在病、脉、证、治的各个方面,组成了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辨证思维,为中医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庆国认为:“现代中医从业者,应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整地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阳中医大师、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则从顶层政策的高度指出:新医改应以普及中医药为基础。他认为:“中医药主张预防为先、治疗有效,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明、疗效不佳的各种疑难杂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甚至艾滋病,都显示了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显著的优势。并且中草药的价格低廉,中医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西医,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最适合成为我国医改的核心力量。由于中医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尤其适宜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建立小诊所,可以方便群众就地治疗,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要想使医改取得成功,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路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收入低投入少,而中医药廉价安全,强调‘治未病’,既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群众基础,只有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医改,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唐祖宣还认为,医改的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以中医药为基础上,尤其在广大农村以及城镇社区,一定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这是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医改成功的唯一可行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在医改中更多地借助中医药的力量了。

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则从中药行业的视角提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他认为:“目前,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药的最大生产国。欧、美、日本、东盟和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与世界6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是非常小。令人尴尬的是,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免费大餐。日本人以张仲景等中国古代医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210多个处方为基础,建立汉方药厂达200多个,所形成的汉方制剂,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口,成药比例不足30%,而且是按食品和保健品种类出口。迄今,鲜有中药能进入西方国家医院处方市场。”

刘延淮担忧:“中药知识产权正在被大肆掠夺。比如,日本人在我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的‘救心丸’,其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注册专利,这上亿美元收入就落进日本人的口袋。而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就在外国,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使我国每年损失两三亿美元。韩国人利用同仁堂牛黄清心丸配方,改变剂型,在世界上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的专利,年销售额7000万美元。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抢先申请了专利。”

刘延淮呼吁:“如果不加快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中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我们将来会为吃自己祖宗留下的‘药方’而向外国人交付专利使用费!”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