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的交通变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7 16:05:18

农村的交通变化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意义

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我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前提,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是关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是基础,多方筹资、建管养并重是保障。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二)农村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多年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农村公路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我国有9亿农民、2.5亿多农户,是我国最大的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能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实践表明,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交通条件,可以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民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四)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城乡协调、结构合理、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是我们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也在农村。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

二、承前启后,切实把握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变化

“十二五”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时期:一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明确要求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二是通过近期的调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对新时期农村交通有新的需求,对农村公路建设有新的要求,这是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的着力点;三是实践在发展,很多省区市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以往经验,认真审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变化。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我们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部门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转变。我们要在继续贯彻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格局下,谋划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好、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任务”。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2篇

会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的讲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四个新变化。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部门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贯彻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格局下,谋划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好、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任务。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以往,针对农村公路基础薄弱的实际,交通部门在组织实施中,以大规模发展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又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

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仍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程以及渡改桥等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做到“路通车通”,推进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这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着力把握的新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理、黄菊副总理对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批示。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又对“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盛霖要求各地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各地交通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上来,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

“十五”期间,是我国历史上农村公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全国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是“九五”期的3倍,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发展到63万公里,有278个乡镇和3.6万个建制村实现通公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很低,覆盖能力和技术状况方面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还有70个乡镇、3.8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或水泥路。

李盛霖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处理好四个重大关系。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关系。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二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三要处理好维护农民利益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四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

2006年是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第一年,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约13万公里,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为此,会议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领导,完善机构,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第二,合理把握标准,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要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资源节约之路。第三,落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防止中间截留、挤占和挪用。第四,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第五,加强养护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要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健全养护机制,特别是要落实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投入。各地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继续组织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实施工作,推广经济实用车型,合理安排线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来源:交通部网站)

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质量是重点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农村公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村公路建设重点要把握标准和质量。

冯正霖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合理把握标准,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和资源节约之路,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他认为,农村公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各级交通部门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县道和乡道一般应按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高度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此外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利用旧路,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还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勿使“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绝不能留下质量隐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有条件的,可委托社会监理机构进行监理。此外,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质量管理新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指导培训,普及农民群众易于掌握的施工方法。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3篇

水城县在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23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着力在“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服务工作,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要素,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六个精准”推进高效交易

精准搭建交易平台。水城县按照全省一流的标准,整合各方面资源,落实500平方米场地,以副科级规格组建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内设综合股、产权股、农村资本运作股和财审监督股4个股室。核定事业编制10名,其中管理人员编制5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5名。同时,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产权咨询、产权受理、产权签证、产权抵押贷款、产权登记、产权抵押担保6个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形成了“统一受理,分职履责、归口管理”的运行体系。

精准明确交易范围。水城县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对全县农村各类产权进行了全面普查、逐项分析、认真梳理,明确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农户房屋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12项交易品种,科学界定各类产权交易范围,有效提高了农村产权交易的效率。

精准规范交易程序。水城县结合当前全县“三农”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以“三变”改革为引领,科学设计了产权转让、产权流转、产权抵押3种交易形式,既使农村群众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又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紧缺等问题。同时,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确保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制定了交易申请、形式审查、信息、受让意向确认、组织交易、资金结算和交易鉴证7个产权交易环节,有效规范了交易行为。

精准实行统一监管。为全面提升产权交易的规范化水平,保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水城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出台《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运行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措施,对产权交易实行统一交易监管、统一规则制度、统一交易鉴证、统一信息、统一评估机制、统一网络系统、统一信用体系的“七统一”管理模式,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坚决防止损害农村群众利益。

精准强化跟踪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台帐,对每一宗产权交易实行台账管理,采取定期回访、专人跟踪等方式,对每一宗交易成功的产权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产权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让每一宗成功交易的产权得到高效开发利用,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精准防控市场风险。水城县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产权交易的重点,及时建立风险基金,积极争取市级注入500万元资金,县级首笔注入300万元资金,按照政府承担70%、金融机构承担30%的方式分摊市场风险。积极引入商业保险,采取风险补偿、政府资源配置等方式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探索完善担保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服务体系,开发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涉农担保新产品,拓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风险覆盖面。

“四效迸发”促进高效发展

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搭建了转让、入股、抵押融资等平台,让农村产权实现增值,变成了“活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他们发展致富的能力。目前,“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已受理产权交易206起,成功交易183宗,涉及面积4273亩,涉及金额2184万元。

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水城县通过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建立了公平公正、规范统一、风险可控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资源配置机制。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农村耕地、林地、水域等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和优势领域流动,实现各类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逐步解决了农村资源流转不畅、集中经营难等阻碍农村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顽疾”。

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水城县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畅通各类产权流通渠道,实现农村产权流转增值、抵押融资,逐步解决了“三农”发展过程中资金缺乏的问题,创新了农村融资体系,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已成功交易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8宗,面积294.12亩,贷款金额270.5万元。

完善了三变改革平台。水城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建立,倒逼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推进,更好地引导农民群众、社会企业、创业精英、致富能手等参与“三变”改革,成为引领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综合平台。截至目前,全县“三变”改革已覆盖30个乡(镇、街道)201个村居,7.84万户29.2万人实现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户2.57万户7.79万人。

“四条经验”确保常抓常效

推动发展是主题。农村产权交易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农村改革,盘活各类资源,激活发展要素,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因此,水城县在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导向,紧扣发展主题,以农村产权交易推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搭建农村对外开放平台,扩大农村招商引资、引才、引智成果,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经营主体和实体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相统一的路子。

利民惠民是核心。推进产权交易必须坚持利民惠民原则。为此,水城县始终把利民惠民放在第一位,着力从规范程序、强化监管、跟踪服务等方面入手,确保每一宗产权交易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中进行,有效杜绝暗箱操作、坑民、骗民、害民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群众利益。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家和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支持也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如2004-2014年连续通过出台11个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农村商贸“千万”工程等,这些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然而农村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速度和层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上,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村流通的顺畅。通过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否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解决“三农”的基础性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个课题成为我们研究和分析的重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农业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及其问题,并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方式分析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关系,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期能够提出对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现代化有所裨益的理论和建议。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处于发展失衡过程中弱势一侧的“三农”(亦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更加尖锐。我国已经越过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刘易斯拐点”,进入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正是关系到中国能否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和农村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选取199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模型,通过实证的方法统计分析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因素,结果表明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最后文章还从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连锁经营、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与方法。

农业经济和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进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地稳进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下降到3∶1以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这些都表明农业经济在不断增长,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长期粗放式的农业经营使我国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耕地变得越来越少,2008年末“三农”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13年底全国耕地面积共20.3亿亩,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1.4亩。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肉、蛋、奶等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出现大幅度增加,我国粮、棉、油、糖等农产品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求缺口,随着进口玉米成为常态,我国许多农产品进口量在不断增加。如2014年我国进口大豆5800万吨,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达80%;白糖进口量达2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达14.8%;棉花进口量约2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20%。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1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十一连快”,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出现了难题,如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全面超过国际价格,但是农产品成本如化肥、农药等投入却在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需要格外关注和警惕。

(二)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农村商贸流通是指农产品以及农村商品通过空间上的土地、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的点、线、面的流通网络,迅速快捷地实现商品的贸易与流通。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有助于节约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有效提升农产品流通速度。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注,2015年5月商务部制定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计划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且确定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不低30%。同时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是各大电商瞄准转向的一大关键区域,如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并于当年11月在淘宝网开设“农村淘宝”的二级频道;2015年京东开展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的“3F战略”。但是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农村物流网点的建设缺乏,亟待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也欠缺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服务人员。毋庸置疑,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下文将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探析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一)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是否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为正面或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选取C-D生产函数,即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进行计算和比较。

(二)实证描述与分析

在具体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取的Z(农村经济值)为1990-2014年的农业生产总值,包括农、林、渔、牧等的产业增加值,单位为亿元;T则针对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主要选取批发、零售两个方面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单位为亿元;K则采用农业生产的物质消耗来表示,单位为亿元,L采用从事从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表示,单位为万人;R则采用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表示;S则采用农村机械装备总动力数表示,单位为10MW。本文借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5个指标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模型(2)进行参数估计,得出参数估计结果1,然后去掉R和S的不显著控制变量,得出参数估计结果2,具体结果见表1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根据表1可知,决定系数R2=0.9932,DW统计量为1.9231,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总体显著性水平较高,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根据分析和参数估量结果,我们发现现代商贸流通、农业资本投入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三个变量与农业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农村劳动力投入量、农村人力资源投入这两个变量则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并未显示出正向相关关系。其中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变量之间存在5%的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样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现代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前进和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数据也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仅仅靠一味地增加务农的人员,只有通过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开展提供更为强大、充足的农业资本投入,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全面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现代商贸流通在农村的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交易市场建设、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立与发展、农产品运输设施建设、农产品存储仓库建设等,现代商贸流通业要参与到农业经济增长中、为农业经济增长助力则需要提升农产品在现代流通中的市场交易能力。首先,涉及到农产品运输问题,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通公路或铁路,农产品的输出问题较为严重;农村运输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共享,能够快速打通农产品的运输渠道,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其次,农产品的交易设施也是影响现代商贸流通在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主,农产品的流通需要良好的交易市场,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同时,农产品的存贮设施建设也是影响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农产品通常易消耗、不易储存,难以长时间保存良好,容易腐烂变质,尤其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因此良好的贮存环境和储藏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亟需的。

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政策扶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对农业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首先,如减少相关的行政审批,减少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放开经济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和规范的机制作用,并逐渐建立和完善良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其次,促进农村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企业提供税收的优惠政策,减轻税费负担。再次,国家和政府应关注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为农村流通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法制化经营环境长效化的建设。农村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的产品,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应对农村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如完善农村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的行政法规和制度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政府应加大市场整治力度,通过区域性协调和资源共享,不断加强对农村市场以及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监管,如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商品的抽查、监测制度,推动建立农产品网络消费信用评价,切实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农产品网上商贸流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共享,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再者,应增加和优化农村流通网络的网点。如通过市场、便利店和配送站的联合,发展农村商业网点,还可以通过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完善农产品信息、宣传方式,不断探究农商结合的商贸流通发展渠道。通过不断优化商贸流通服务设施的业态配置,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实现集零售、餐饮、文化、生活、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在农村、乡镇社区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如建立配送点和联合仓储,实现配送的点线结合。

(三)推广连锁经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或线下实体店,不断推广农村产品信息化和现代化物流配送,推动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营销,建立和扩大农产品连锁经营。这种农产品连锁直营的方式,能够直接让农产品从直采基地快速消费,大大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环节,同时农产品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最优化的实现联合采购、统一分销、共同配送,节约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和时间,减少农产品储存的场地和时间,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本和损耗,并且能够大大促进鲜活农产品的消费,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推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网络进行跨区域流通,实现最优化的产销衔接。

(四)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拓展网络消费领域向农村延伸,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转向农村市场。现代农产品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农产品流通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因此推进农村商务大数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信息化、实时化。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和推行,如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进行网上订货,而从线下实体店进行取送,这样则有助于推进农产品的消费,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实时对接。同时,实施商贸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产销对接,可以实现“农超、农校、农企、农商”对接,通过组织生产和零售销售两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在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共享,进一步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问题。这种“农商”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业、农产品的品牌,发挥农产品的优势,走出一条属于农业的精品路线、特色路线。

(五)培育农村消费文化,扩大农村内需

消费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农村居民为6.74亿,农村人口占50.32%,我国的农村市场十分广阔,然而农村由于长期的贫困和生活艰难,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习惯节衣缩食。同时由于农村地处偏远,与城市距离较远,而且文化程度较城市居民比较低,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对网络消费和购物、网络商品交易存在抵触,小农意识比较强烈,不利于发展农村商贸。因此需要转变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观念、思维,打开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促进农村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可以通过农村现代流通网的建设,转变原有农村商贸的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培育农村消费文化,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现代商贸流通的方便、快捷和实惠,促使他们萌生和支持农产品流通的新渠道和新方式,这样可以为农村商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大大促进农业经济新增长。

结论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5篇

【关键词】择偶范围;社会因素;地域因素;未婚农民工

一、引言

对未婚农民工来说,在外打工生活除了使他们生活有一定保障外,他们的择偶范围也由此扩大。思考和分析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问题,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农村的开放程度、国内人口流动以及城镇化问题有很大意义。虽然目前有较多专家关注婚恋家庭这一研究领域,但是目前在专门研究择偶范围这一方面的成果很少,本论文就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对影响他们择偶范围的因素和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变化特征

本文所指择偶范围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一是地理择偶范围,是指配偶双方家庭所隔地理距离的远近。二是社会关系范围,是指一些人把自己的择偶范围限定在一定的阶层、种族和文化背景等标准之内, 以此为范围进行择偶,他们选择配偶时受限于自己的社会人际圈子的大小,以及相互之间在文化背景、收入等方面的匹配情况。

下面对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变化特点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未婚农民工择偶途径多样化。择偶途径即是指通过什么方式结识并进而结合为配偶。有学者将打工之前就择偶结婚与打工之后择偶的两类农民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务工之后才择偶的农民工的婚配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媒人做中介介绍通婚到自由结识、自由恋爱进行转变。不仅如此,他们的结婚介绍人的范围也相应扩大,除了原先的亲戚朋友外,他们在务工过程中结实的工友也会成为他们的婚姻介绍人。

(二)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距离更远。不难理解,择偶距离即是指婚配双方的出生地或居住地的空间距离和范围。农村未婚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后,其择偶地域范围会扩大。外出务工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们的择偶范围理所当然也扩大到他们的务工地域,有更多机会跨省市选择自己的配偶。

(三)择偶范围变化程度与打工时间关联较大。在外务工可以成为农民工扩大自己交流圈的一个重要契机。许多农民工跨出校门便外出打工, 基本上是长年在外, 限制了他们在家乡的交流圈的扩展。而如果务工时间不长,往往他们结伴外出,是在父母或自己既有熟人圈内的, 更多的是与亲戚朋友进行日常交往。此外,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还呈现出农民工择偶自主意识增强、户口因素影响变小等特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受城市思维方式、婚恋观念等影响,择偶观念会有所变化,倾向自主,但父母的意见仍占据重要位置。在以前,存在一个重要现象:农村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人通婚,城市户口的人与城市户口的人通婚。而在现阶段,这一现象已经不那么普遍,户口因素的影响变小。

三、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的原因

以上分析阐述了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的新特点,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又有微观方面包括家庭、个人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经济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象。大范围人口流动导致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青年突破了原有地域的限制集聚到城市。而这种地域空间的突破为他们择偶范围扩大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离开封闭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进入开放发达的城市,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将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包括择偶观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在城市务工不仅为他们生活提供更好保障,而且在城市开放、自主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传统的恋爱婚姻观念必然会向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现代恋爱婚姻观念转变。

(二)社会因素。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使农民工交往地域范围越来越大。现代城市开放的思维方式、倡导自由婚恋的择偶观念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未婚农民工有巨大影响。未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来就由于亲朋好友较少、工作单调而感到孤独,他们将会利用许多机会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这同时也将扩大他们的择偶范围。

(三)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的个人原因。未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他们的收入相对于在农村务农要高,在经济上能做到自主独立,这为他们交友、择偶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许多农民工在外地找到适合对象时,会与父母沟通。由于他们有一定经济保障,若遭到父母反对,他们也大多会顶住父母压力,选择继续交往。对于女性,结婚决定她们的未来发展前途,她们不再愿意留在条件差的农村。这也是一个影响择偶范围的重要因素。

四、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1、择偶范围扩大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已有学者做了专门研究,择偶范围狭小,对人口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传统的农村村落里, 通婚限于几个村落的地域范围内,择偶范围相当狭小。这样将使人口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近, 不仅会导致人口质量下降, 还会使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发病率上升。而未婚农民工选择与外地居民通婚,将择偶范围突破地域限制,这将避免近距离通婚的弊端。2、加速了农村与城市交流,有利于城镇化。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将有利于农村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带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不同地域的人通婚,不仅推动不同地域生活方式的交流,还带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比如饮食习惯方面。

(二)不利方面。1、在我国一些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衡已经是突出问题。由于择偶范围扩大,许多女性为了远离条件艰苦的农村而远嫁他乡,这将加剧当地性别比失衡问题,部分男性将丧失择偶机会,造成大龄未婚青年较多,这将不利于社会稳定。2、通婚距离远会引起一些微观层面的问题。这表现在,许多女性选择外嫁带有一定盲目性,她们未必全面了解了对方各方面,在婚后才感觉不合适。

五、结束语

从封闭的农村进入相对开放的城市,从传统农业生产进入现代工业工厂里务工,这一人生经历将在众多方面改变未婚农民工的人生道路,特别是改变他们择偶观念和相应的择偶行为,这无疑会影响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择偶范围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人们跨地区交往变得频繁。这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促使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扩大。而扩大的择偶范围,将加速农村与城市交往,有利于城镇化,但随着远距离婚姻的增加,也涌现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娜.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通婚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仰和芝.农村打工女跨地区婚姻模式出现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农业考古,2006(6).

[3]严由健,吴信学.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通婚圈变迁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4]崔燕珍,农村人口外出流动对当地婚嫁行为的影响――以崔村的个案研究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6篇

刚才,副厅长代表省交通厅作了《加快转变农村公路发展方式 努力开创建管养运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对“”农村公路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回顾,对“”期间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和年农村公路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我完全赞同。借此机会,再谈几点意见。

“”期是我国、我省经济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交通改革发展和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和各级地方政府始终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发挥国家、省上、地方和人民群众四个积极性,强化政策支持,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38亿元,占“”交通投资的33.8%,新改建农村公路53770公里,建设乡村便民桥1946座,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7037公里,新增224个乡(镇)通油路,通沥青(水泥)路的乡(镇)达到383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的比例由“”末的37.9%提高到91.2%。全省已有26个县市实现乡乡通油路。到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牧委会)通了公路;32.5%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使1354个行政村、270多万农民群众走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承诺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的建设成就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贡献。

五年中,累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682条,新建客运站点340个,初步构建了农村公路交通网,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束了广大农民群众出不来、进不去的历史,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运价高、买价低的问题。农民群众能在家门口坐上车,能在田间地头把农产品运出去,能在县城附近和交通干线利用家居办起“农家乐”。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各类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农家,摩托车和农用车的销售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少农村家庭还购买了小汽车。这些农村消费结构的改变,又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动力。同时,便利的农村交通条件,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商品加工业的转变,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优质特色的农副产品从最初级的产品,走上了产业化增值的路子,带动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的快速建设,为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生活宽裕开辟了途径,为乡风文明拓展了空间,为村容整洁创造了条件,为民主管理丰富了载体。五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惠及群众最多、惠及面最广、惠及效果最为直接的重大民生工程,成为交通建设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期间,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放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予以谋划和推进,连续五年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八件实事”之一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组织安排,亲自指挥协调,形成了多方联动、合力发展农村公路的新格局。各地在实践中真正将修路的决策权交给村民大会,做到不修群众不想修的路,不修群众不支持的路;将社会监督权交给群众,做到不修群众不满意的路,不修不合格的路,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修路护路、捐资出力的积极性。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发展方面,各地也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这些都为我们健康顺利推动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交通厅党委和省交通厅向多年来一直重视农村公路工作,并在农村公路加快发展过程中一直实施坚强领导的各级党委政府表示感谢,向多年来一直支持农村公路工作的省有关部门表示感谢,向全省各级交通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期,既是我省农牧业和农牧区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的时期,也是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更是全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入贯彻“三化”同步推进战略,核心是同步,重点是强化。“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劳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要加强“三化”建设,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省农村公路总量不足,农村公路网络尚未形成,交通运输仍然比较落后,不少牧区路通车不通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所有这些都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阻碍“三化”工作的进程,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做好新时期农村公路工作的要求更高、目标更实、内涵更深、建管养运任务更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逐步将农村公路的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一路面型向综合设施型转变,由建设扩张型向协调发展型转变,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发展。不仅要全面恢复玉树地震造成的农村公路灾损路段,使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牧委会)通沥青(水泥)路,实现灾区公路交通跨越式发展,还要实现全省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牧委会)通沥青(水泥)路;消除县道小桥以上、乡道及村道中桥以上的危桥,通过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使农牧区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期我们还要加快推进藏区六州和县级汽车站的扩建,基本实现东部乡镇和藏区重点乡镇有等级客运站,东部行政村有简易站或招呼站。加强乡镇客运站、乡镇货运站、邮政所、供销社的有机结合,支持农村客货运输与农村邮政网络相融合,促进农村牧区物流发展,力求“”末,东部人口稠密区初步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乡镇、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环湖地区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95%;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0%;地区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90%;行政村、牧委会达到80%,规范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全面实现有路必养目标,逐步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标准,视财力情况每年度适当安排一些农村公路维修工程,使全省农村公路养护路况明显改善,农村公路管养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在“”开局之年,我们准备投资25.5亿元,主要安排建设通乡镇和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实施县乡道改造和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国有农(林)场通沥青(水泥)路、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移民区、游牧民定居点配套公路、村道硬化等项目,实现我省95.5%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7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和实现村道硬化。

这些项目和目标关系到农村公路“”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事关全省交通发展大局。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科学谋划“”农村公路规划。各州、地(市)、县交通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省委即将下发的1号文件精神,根据新时期、新要求,进一步理清农村公路发展思路,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城镇化率为重点,以生态移民、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为主要依据,加快农村公路规划的调整,省委要求,今年要整合“八项实事”资金,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中新村配套水、电路建设。交通今年也改变一下办法,对于集中建设的新村,优先安排村道配套,同时要放慢东部浅脑山通村水泥路和牧业区通村水泥路的项目安排。要结合千村整治、百村推进计划,将交通干线附近和旅游景区沿线的村庄环境整治的道路硬化调整到今年计划安排中。将农村公路“”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全省交通规划相衔接、与“”规划相衔接,确保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连续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农村公路稳步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第二,合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属地方事权,县级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执行主体。各地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保证质量安全进度,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各地要特别注重加强资金监管,对省厅下拨的补助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县级交通部门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坚持工程计量支付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考核挂钩,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将农村公路建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第三,以新的发展理念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期,我们要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把握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尊重科学,一定要根据当地交通的发展状况,地形地貌特点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县乡道一般应按等级公路的标准建设,而村道应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交通需求合理确定标准,这就是我想表达修实用之路的一个想法。要修安全之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以人为本。在越岭线、沿溪线、依山傍水路段都要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以提高行车安全。要修资源节约之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一定要落实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到最小限度的占用耕地,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安全、和谐、文明的农村交通环境。

第四,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巩固扩大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截止去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8866公里,养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要按有路必养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各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也可以采取对运管机构授权管理方式,使运管机构担负起农村公路管理和运输管理职责,努力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地要在2007年以来开展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推进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养管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管养规范化和常态化。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没有质量,就没有速度,更没有效益和形象。在质量与速度的问题上,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去年12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既是交通运输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不仅要在国省干线建设中牢牢把握,更要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严格执行。我们各级交通部门要针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试验检测,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在技术上,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和现场质量控制关。在监管上,要坚持政府为主,发挥好各级交通部门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保证工程质量,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第六,积极发展农村客货运输。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畅工程上,也适当安排农村公路连网工程,继续加大安排乡村便民桥梁建设,启动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畅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要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公路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各地要按照“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理念,鼓励本地客运企业改变传统班线管理“定点、定线、定班”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人口分散地区农村客运车辆小型化研究,对县级客运企业实行冷线热线搭配许可,灵活采取开隔日班、周班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在发展农村客货运输中,要根据农村客运的特点,推荐选择适应车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要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县城公交网络有效衔接起来,做到“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着力形成城乡公交资源共享、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提升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由于我省广大牧区人口少,且居住分散,客运车辆座位利用率低、经营效益差,经营者普遍积极性不高。为切实降低经营者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安全经济出行,各级政府要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支持农村客运发展,在充分用好国家对农村客运实行油价补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财政补贴,通过减负、费税政策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客运的发展,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进入、发展农村客运,让经营者“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同时,交通运管机构要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最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发展环境。

第七,狠抓廉政建设,力促农村公路安全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近几年,农村公路项目多、投入大,很多有资质、无资质的单位都想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我们很多管项目、管计划、管建设、管资金的领导和具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成为一些不法之徒的攻关目标,也使廉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尽心尽力,将农村公路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廉政工程”,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千万不要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进程中出现贪污受贿现象,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我们交通系统的每一位领导都要珍惜这个岗位,都要珍惜党和人民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切不可糊涂办错事。要在抓重点工程廉政建设的基础和经验上,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主要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补充、完善、细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环节,用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实行审计制度,及时解决农村公路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来约束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正常使用,减少和杜绝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从而减少和避免质量问题和腐败问题。

眼下,春运工作即将开始,省厅已下文对春运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预测,今年春运期间,道路客运量将达到390多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各级、各地区要切实加强组织,准备充足运力,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并根据客流变化、农村民俗活动等大型集会活动,合理调配运力。省运管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票价政策,公告客运班线票价;要落实所属车辆的维修及安全例检制度,严禁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参加春运和无合法从业资格的人员驾驶营运车辆;要利用GPS联网联控系统,加大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甩客倒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公路养护和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及时养护,努力保障公路畅通。省高管局等收费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保障电煤、成品油、生产生活物资和灾区群众生活物资的运输。要进一步加强安全运输监督管理,确保春节期间道路水路运输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农村社会;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62 — 03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5亿人,占所有网民的31.04%。此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提出相关政策,要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发展”,提出尽快实施宽带提速战略。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将把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大力推行,这势必会加速农村新媒体发展的进程。

正因如此,笔者在友人帮助下,两次深入实地,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进行走访调查,尽量贴近实际而又客观严谨地了解和展现新媒体对中国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高村地处兴安县城北,距县城中心距离不足一公里,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郊村。自本村起始的水泥大道直通县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500多人,其中以何、刘两姓为主,另有其他七八个小姓。高村的发展受兴安县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就新媒体而言,高村居民的移动电话基本上每家至少有一部,数字电视则有一大半农村住户开通,可以说,高村是一个新媒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化农村。

二、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成员交流的影响

通过笔者的深入走访与调查,农村中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这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抑制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方面,例如:通过全家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增加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使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关系进一步趋于融洽,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新媒体中体现家庭和睦因素的内容也为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模式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

1. 新媒体对老年人家庭内部交流的影响

老年人是农村家庭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步入老年期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减少,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其活动圈的急剧缩小。老年人的社会交流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中,社交、友爱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实地调查的现状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老年人中还远不普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经常打电话”、83%的家中拥有数字电视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一起看数字电视”。由于心理、生理、成长年代、社会经历的不同,不同代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差异得到沟通,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新媒体是联系两代人的得力工具。通过新媒体,家中的老人也融入到家庭之中,紧跟家庭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资源常常会使家庭内部成员在选择上产生分歧。例如在数字电视应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年轻人喜欢看的节目是老年人毫无兴趣的,这自然会减少家庭成员一同收看节目,互相交流的时间。

2.新媒体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的改变。在受访的农村居民中,许多家庭因新媒体而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调查对象刘某家的亲子关系就因互联网而发生巨大改变。2012 年9月,刘某为儿子购置了一台价值4000元的台式电脑,自打刘某家有了这台电脑,他家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刘某的儿子不再跟他抢电视遥控器,每晚也不会准时等待天气预报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随时查阅当地当时的天气信息。刘某说他通过上网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近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但他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他儿子把大量时间耗在电脑旁,很少再出门和小朋友们玩耍;其次,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因此,刘某没少和儿子产生争吵。谈到这些,刘某对他家购置的这台电脑产生悔意。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给他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影响到儿子的学习、影响到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3.新媒体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睦直接左右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于调查中发现,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新媒体设备的购买与使用,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夫妻关系的融洽,例如调查中访问的金某。金某独自带着孩子在农村居住,而丈夫李某则在外地务工。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二人的距离,每天晚上妻子金某都会准时守在电脑旁,等待丈夫上线,二人进行视频通话。新媒体的应用使视频通话成为现实,身居两地彼此不再仅仅停留在声音层次,而是清晰的视觉图像。金某自己也说假如没有网络,她根本无法坚持着自己一个人在农村看孩子,一定会跑去和丈夫一起打工。新媒体的应用,缩短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时间,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家庭稳定。

三、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

1.交流范围的改变

在新媒体影响之前,中国农村社会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冲击,原本维系传统农村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也已饱经侵蚀,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姓宗族长幼秩序也正在逐渐瓦解。然而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以血缘、地缘为联系构建出的社会关系依旧或多或少地发挥着效用。就个体而言,单个农民个人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交关系仍旧较多地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市场化的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可是“生与死长于斯”根植一方水土的农民亦然无法彻底摆脱血缘、地缘的拘囿。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冲破了农民社会交流的空间局限,极大地延展了农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区论坛与交友平台,农民个人可以同任何地域、任何背景的网友建立其基于地缘、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因为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络易于双方互相沟通,而且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新媒体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之前,以自然村落为核心,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的关系以不等的距离半径逐渐减弱,这也深深地反映着农村生活受制于地缘因素,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农村婚姻生活中,适龄的男女青年不再受地缘远近的局限。原本拦阻在男女青年之间的地缘鸿沟,因新媒体的存在和应用相对消失。与社会婚姻生活圈相类似,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也为农村提供了依靠信息来谋生的职业和靠着新媒体吃饭的职业。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它们是一种技术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并不像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它可以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随着技术、信息、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行业变动。新媒体不仅为农村社会提供新的职业,还正在改变着农村居住者的就业观,同时还延展了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在过去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协同合作的时期形成的以地缘、血缘为联系的社会关系,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随着个人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进一步垮塌。

2.交流对象的改变

长久以来,情感要素在农村人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感性认识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起着主导作用。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浪潮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他们在对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体现着注重对方能否对自己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发展有帮助,这一交流对象选择标准带有极强功利性、目的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最注重的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感情要素,“是否对自己有实际帮助”、“财富程度”、“外表相貌”都已经成为不少被调查者考虑的首要要素。例如,购买电脑产品并连通互联网的刘某和孙某就对笔者明确表示他们在使用了电脑,尤其是连上互联网之后,在选择社会交流对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筛选的,通过互联网选择与自己爱好相似或者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互联网业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青年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流网络的平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们所选择的交流对象也必定是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互联网上相互认识并建立起新的交流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使用互联网,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对象选择的人,他们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不再受制于传统血缘、地缘和职业圈的束缚,跳出之前的选择交流对象的模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种“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响着一些农村人的审美思维,这些被影响者也不只是直接使用新媒体者,还包括一些间接影响的受众,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农村的青少年在他们选择交流对象时较为注重对方的相貌、衣着等外在条件。

3.交流形式的改变

传统农村的主要交流形式主要是面对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原始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已不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交流形式,农村居民的交流呈现出逐渐间接化的特征。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形式,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高效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原本较为繁琐的交流礼仪被简化,交流方式的简洁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类似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带来的时间上、经济上的浪费,农村社会交流效率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形式上,由于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中借助新媒体作为中间媒介的行为日益频繁,这使得间接交流方式在农村社会交流中逐渐增多,交流过程中的感情因素也出现相应的减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43%的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高,而更是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在这79%的“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农村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是购买了移动电话、电脑这类新媒体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交流的工具多样化。根据调查,受访的农村居民中大多都不只拥有一台新媒体终端,例如受访的何某,他家在两年中,相继购买了数字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终端,他就跟笔者表示现在他与朋友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实地面对面的层面,而是拥有了很多选择,既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联系,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绝非仅仅受新媒体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合力”性改变。

四、结语

关于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从最浅的层面说,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长久以来缺乏变化和革新意识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对农村稳定结构的有益改变;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农村社会交流的空间隔阂,极大地延展了农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再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作为农村财富、信息的代表,也会引起农村居民个人地位与交流方式的变化。不过,新媒体并未是百无一害的,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体在家庭内部的交流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在农村社会的外部交流中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注重“外表”的择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还受制于不少因素,诸如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的吸收能力较低等问题。在注意改善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蹑手蹑脚,而需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在农村中普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1〕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2001.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8篇

关键词: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对策建议

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流通问题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

一、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

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流通管理职能,积极整合流通管理资源,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一) 明确政府的流通管理职能

必须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定位于实施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做好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信息的引导和应急调控工作。

1.加强流通领域立法和执法工作。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是探索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加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等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改革试点,实现依法行政,加强流通执法体系建设。对有关职能部门而言就要优化农村流通环境,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收费行为,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保护合法经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2.制定适合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的有效办法,明确市场主办者、经营管理者和经销商的职责。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农产品流通及消费安全。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尽快制定适合农村特点、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促进农村市场发展的规范化。

3.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农村的交通网络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高速公路以及高等级公路网络在农村的延伸,造就了一批新型交通枢纽型的农村小城镇,也使原来具有交通优势的商贸网点聚居优势的中心城镇(如许多县城)在聚集人口与市场要素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因此,一定要按经济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经济规律的要求,以中心城镇为节点,上连大中城市,下连农村交通网络节点的各种小城镇,来搞好新一轮农村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提高农村商贸网点在重点小城镇的密集度,建设一批商贸带动型重点小城镇,以从根本上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行政层次的限制,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4.强化市场信息监测和研究分析职能。政府应该把市场监测分析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上重要商品的监测数据汇总、加工和分析,更加客观地认识省农村商品市场运行的状态、本质及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监测、预测和预警分析报告的,将监测统计数据、情况汇总,为农村流通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及时反馈信息。积极搭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商务信息平台。要利用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平台,充分发挥新农村商网的“信息”、“咨询互动”和“购销对接”功能,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和集中对接服务。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不仅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其意义之重大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同努力。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不能仅局限在商业管理机关的权限范围之内,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自身共同来参与。

1.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既要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也不能排除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目前,无论是对流通活动本身的保障和约束,还是与流通活动相关的制度环境,我国农村商品市场都是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些是流通主体在“诱致性”创新活动无法突破的瓶颈,必须由政府“强制性”创新来改变。因为目前的农村流通体制的“诱致型”变迁既面临着供给的极度约束以及变迁绩效的减弱,也具有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比较优势:首先,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与非政府主体参与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相比,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深度、广度、形式的主导因素;其次,政府主体可以借助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经济刺激,来推进和规范制度创新与实施;第三,由于制度“物品”具有共享资源特征,因而制度的“供给生产”由政府部门进行最为合适;第四,为避免因制度变迁造成利益主体的冲突,政府拥有政治动员或“思想教育”优势,同时还可利用垄断租金进行利益格局调整;第五,政府历史地肩负着谋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的使命,因而有通过制度改革与制度变迁来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持久动力。

2.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与度。事实上农民远不只是这场农村流通业改革中的消费者和旁观者,应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参与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创造自己的流通主体与流通组织,让农民自创的流通主体直接参与农村商贸流通产业活动与农村市场主体培育。通过培训,提升土生土长的个体商户、夫妻店的经营水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生意人成为农家店的主体,切实使农民受益。

二、创新农村流通政策

加快政策创新,就是要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

(一)理清思路,建设有力的组织保障

1.树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系统思想。农村商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一般都没有固定的收入,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商品部分出售之后,才能转化为购买力,变成一个有钱可花的消费者。目前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购买消费品的便利性问题,但是,要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要系统解决农村的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品下乡的问题,在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问题需要有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以便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解决农村的流通体制问题。

2.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急需国家的支持。发展农村流通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引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流通改革发展工作的联系、指导和协调,争取国家对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2007年底,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选择农民购买意愿较强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等三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三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应积极争取将国家“家电下乡”试点扩大到全国。从而不仅可以激活农村消费,而且还可以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商务部门要作为牵头单位强化与农业、发改委、财政、金融、税务、交通、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为试点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消除各种体制性和政策

应针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准入、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等问题,加大农村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目前,由于国家专营商品管理体制的限制,连锁企业不能经营非处方药品、家用医疗器械、烟草、音像、书刊等商品,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农资化肥经营,当前规定只能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业“三站”和生产企业三家为主。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农家店药品、书报杂志、烟草等商品零售及通讯、邮政业务资格。支持和指导在重点村镇建设集购物、文化、娱乐、理发、健身、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功能区。

(三)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1.预算资金支持。省市各级预算安排扶持现代商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央财政支持商业发展的专项配套资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扶持力度。由于各地市场发育程度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区域的支持应体现差别,适当提高每个标准农家店的建设补贴标准。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双百市场工程”、“三绿工程”、“科技兴商工程”、“品牌战略工程”等。同时,在解决国有商业企业历史包袱、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鲜活食品质量检测、建立重点商品储备、构建中小商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给予支持。

2.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资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

3.税费优惠和减免。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减免农村流通相关费用。对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双进社区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流通服务企业,可给予减免税政策支持。对新办的独立核算农村流通服务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一年。降低“涉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包括降低来自种植养殖业的农产品、满足农民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等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降低公路运输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杜绝对农产品运输的乱收费、乱罚款;初步建立起全省统一高效务实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

4.支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农村流通服务业在用电、用水、土地使用、网点选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在建设用地、用电和用水方面比照工业企业对待。加强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根据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农药等重要商品的资源与消费情况、结构,进一步加强储备库规划与建设,为保障市场供应、应付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创造必要的物资条件。

三、创新农村流通组织

(一)深化国合流通企业改革

支持各县(市)通过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收益、商业用地变现、流通企业国有资本减持、转让以及财政拨付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国合中小流通企业改革的专项资金,用于无力支付改制费用企业的改制费用,以及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后不足支付职工社会保险、经济补偿等方面费用;争取地方房产管理部门的支持,解决国合中小流通企业长期使用的商业用房产权归属问题。

(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善服务功能,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认真推进“四项改造”,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开放办社和社企职能分开改造联合社,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四大网络,即: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终端。

(三)建立功能多样的农业合作组织

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农村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建立功能多样的切实代表农民利益的专业农业合作社,农民通过入股方式组建起来并为农民服务的经济实体,成员既是所有者,又是顾客。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起到对农户进入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四)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企业化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中,有选择有重点地兴建一些为当地农产品交易与集散服务的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形成当地农产品的汇集中心,促进本地农产品更快、更具规模效益地进入大中城市等销地市场。

本文主张市场企业化的组织形式采用股份制,建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组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经营批发市场的企业为龙头,一方面向生产领域延伸,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及储藏、保鲜、运输等环节联为一体,实行前向流通一体化;同时与家庭经营的农户及其他运销商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另一方面向消费领域延伸,将批发、拍卖、零售、直销、运送等环节联为一体,实行后向流通一体化;同时与批发商、零售商及消费者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通过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将市场企业化,从而将政府、企业、市场的职能,在批发市场这一中心环节上进行整合,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与积极性,由此吸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运销商,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在市场上的对接。为了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有效实施,政府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出资兴办大型批发市场,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有利于解决组建批发市场的资金约束,又丰富了政府调控市场流通的组织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五)实现流通组织的多样化

1.建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现代流通组织的发展,逐渐改变商品市场以分散的个体经营商户为主的组织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对现有流通企业和市场组织进行全面公司化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引导和鼓励私营、个体流通主体逐步向私营企业转化,形成规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三是鼓励商品市场主体之间的兼并、重组和联合,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主体。 四是加快连锁经营的发展,特别是要鼓励特许、加盟等连锁经营方式,提高商品市场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2.整合农村流通服务业资源。整合农村流通服务业资源,就要促使现有的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企业系统等,有机地整合成农村采购和销售一体化的流通体系,注重资源存量提升、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消灭各自为政、多头储运造成的“跑空率”,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

在推进改革中要避免以夫妻店、代销店、贩运大户为主体的原有营销网络为代价,使改革再次蜕变为农村资金倒流城市的抽水机。建议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合作、加盟、联营、参股连锁等多种方式,扶持利用、改造完善原有网络资源,在流通业本土化中实现双赢。

四、创新农村流通方式

(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就是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化供应链体系,推进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大对传统流通服务业特别是杂货店和农村集市的改造力度,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新兴流通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和农民消费的急需品,以及农村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损害的商品经营领域与服务项目,还要在农产品流通和再生资源流通中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城市中大型流通企业应积极向下延伸现代流通业态网点,有步骤地在农村重点小城镇、中心集镇和人口聚居规模较大且交通方便的自然村落建立农村连锁店、农村超市、农村便利店等。

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延伸经营网络,以促进小城镇和新兴市镇商业网点的建设和市场的繁荣。逐步以组织化、网络化的市场形式,替代农村传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贸市场形式。从实际出发,建设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够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消费终端市场。

农业生产面对自然过程和市场过程的变化,要经受双重风险。农产品流通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分散和规避风险。在现代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总是相结合运作的。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公司一般都要运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目前,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小米、玉米、棉花品种已经为这几种农产品规避交易风险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农产品期货并不神秘,农民有了自己的流通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锁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根据期货市场上比较充分和超前的价格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当前需要解决的是我国期货市场上农产品交易品种过少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完善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规范现货市场,为发展大宗农产品流动提供健全的市场体系和交易环境。

(二)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

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物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销渠道,充分发挥“一网多用”功能,开展采购、配送、销售、加工、租赁和技术推广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

1.“双向交易”。“养鸡为换盐”、“卖猪为过年”。迄今为止,农民的买与卖的行为,经常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农村的流通企业也必须适应农民既卖又买的习惯,提供又买又卖的服务。这就要求改变城市商业只卖不买或只买不卖的严格分工分业的模式。在农村要允许农民以物易物,开展易货交易,允许农民以粮食、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换购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因此,延伸到农村的商业企业,要学会并善于开展“双向交易”。此外,农民愿意把粮食存放在可靠的流通企业,由其代为保管,待价出售,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行情,以存放的一定量的粮食换取工业消费品。所以,农村的流通企业应当提供粮食仓储、水果冷藏等服务,允许农民喜闻乐见的“便通”交易。

2.综合经营。农村流通企业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拓展流通和完善购销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与农民在一产、二产、三产方面的合作。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农民购物往往习惯一揽子购买,农民建房时买横梁、檀条及门窗,因此,单纯的原木市场不能满足需要。同样,农民买食品、日用品,习惯同时把化肥、农药买回来,希望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商店,把这些东西一块买回家。所以在农村办商店,尤其在村里办“农家店”,要能照顾农民的这种消费习惯,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上创新。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

鼓励农资流通企业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业务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资产品。农资生产企业要加强与农资流通企业协调合作,研制生产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农产品种植特点的新型农资产品。

参考文献:

[1] 纪良纲,刘东英.中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 周力,周革非.新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及政策取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

[3] 黄国雄.纵论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及走向[j].商业时代,2005(33).

农村的交通变化第9篇

关键词: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5-0041-07

一、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化理论

(一)垄断理论

基础设施行业因为规模经济性明显易于形成垄断性。从传统意义上说,作为基础行业之一,农村交通运输业具有自然垄断色彩。按照垄断理论和农村交通运输业的经济、社会等属性分析,其自然垄断特性产生的主要依据有五点:

1.资源的稀缺性。与土地资源相似,农村交通运输业的道路、场站等基础设施的稀缺性决定了其自然垄断性,在短期内其供给曲线与X轴呈垂直状。因为不考虑升级改造、管理手段提升等原因带来的农村交通运输业产能扩大,道路、场站等设施建成后在一定的生产时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小、使用目的单一,除运载工具外,移作他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农村交通运输业具有资源的稀缺性[1]。同时,由于道路、场站等基础设施公益性较强,在为广大交通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交通运输业具有资源的稀缺性。

2.基于运输网络供应系统的规模经济效益。运输产品所需完整的设施、设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这种以场站为放射点、以道路为放射线的运输网络是运输产品形成的基础,这个有机系统就是运输网络供应系统。由于交通运输业固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很大,所以网络供应系统生产、配送的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增加一定容量限度内的需求者数量,才能进一步降低、分散成本。线路通过能力、枢纽处理能力、车队规模经济、载运工具载运能力、经济运距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村交通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在这种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农村交通运输业的网络经济性尤为突出,运输密度经济和幅员经济是其表现形式[2]。

3.范围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涵义是相通的,并存在着内容上的重叠。一个企业开始阶段先是追求单个产品的规模经济性,后来随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不断积累资本,企业转而追求多产品的规模经济,这种多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就是范围经济。由于具有不可分割性和整体供给性,运输网络供应系统对多用户提供多种类运输产品时存在复合效益,所以农村交通运输范围经济效益明显。在20世纪70年代对105家交通运输企业所做的分析证明,大型、特大型企业的范围经济效率远远高于小型企业[3]。

4.固定成本的沉淀性。由于运输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被报废后很难移作他用或残余价值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运输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使用期长,相应的折旧周期也较长,所以固定成本存在沉淀性,这种固定成本的沉淀性或大或小,程度不同。这种固定成本的沉淀性,决定了农村交通运输行业的自然垄断性[4]。

5.强外部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相应地也同时具有外部不经济性。一方面,运输供应网络在其容量限度内会尽可能多的吸引用户,随着这些用户数量的增多,成本就会出现相应地降低,正外部性表现突出;另一方面,随着运输生产活动的加剧,又必须花费高额的社会成本去治理噪音、废气、粉尘和水土流失等负面外部影响,外部不经济性相应产生。这种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一旦失去平衡,都会破坏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的实现。

基于以上五点主要依据,农村交通运输业自然垄断性定位非常明确,因此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业以此为基础制定行业管理政策。

(二)竞争理论

垄断理论与竞争理论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发展,建立在这两种理论的阶段性发展成果之上,目前农村交通运输行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政策。通常情况下认为,垄断是相对的,竞争是绝对的,是必要条件,通过竞争才能维持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活力。竞争理论从市场理论和价格理论中逐步分化独立发展而成,随着现代社会学科的综合化的精密化,竞争理论不断强调动态分析、效率、结果和中间过程,竞争理论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理论不断细化,自成体系,为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发散性思维,对其调整提供了解决路径。农村交通运输业的竞争理论来源于20世纪初熊彼特的动态竞争理论、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战后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80年代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5]。

农村交通运输是在规定的时限内,对旅客或货物实现空间位移。由于旅客流通量在一定阶段内总量基本固定,货物属于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旅客或货物弹性系数总体较小。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沉淀成本最小化、无政府规制或规制仅仅针对市场环境的成熟,市场中就可能仅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能提品,这时产品的同质性就很强,行业平均利润就高,垄断性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在这种高利润率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张,其他竞争者纷纷加入农村交通运输市场,随着市场主体增加、产品数量提高和产品同质性的逐渐降低,行业平均利润就会逐步下降。当市场主体的增加与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背离时,市场主体间竞争日趋加剧,产品的差异就越来越大,集中度就持续下降,行业平均利润也会随之降低。在某个时期内,当市场主体处于饱和容量时,市场主体数量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经过一段时期的优胜劣汰后,市场主体间不断兼并、重组和联合,会形成较大规模市场主体间的寡头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会略有提高。所以,以设置或提高障碍等手段来制定行业政策,可以调节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集中度,调整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范围。

从上可以看出,规模、实力较强的几家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稳定存在,通过联合抵制等行为可以有效预防或阻止潜在的市场主体新加入市场并占据市场份额,使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

如果政府规制有效,上述是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发展需要经历的三种状态。但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受产业政策所左右,同时政府管制的低效性和无效性已严重影响到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以实际情况是,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垄断或竞争状态是相互博弈、交替滚动发展的状态,当某一阶段的某一状态占优势时就成为市场的主要特征,相应的行业集中度会随之变化,产品质量特性会发生变异,也会割据运输网络覆盖面的产生[6]。

二、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拓宽投资渠道,在道路建设领域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等以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建设或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十一五”以来,借鉴国外改革服务市场化经验,采用多元融资手段,我国在道路、场站的建设中,广泛推行BTo(Build-Transfer-Operate)、Bot(Build-Operate-Transfer)等多种公-私合营模式以及特许经营模式[7]。农村交通运输业投资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计1 978亿元,年均递增30%,加上地方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5年间全社会共完成投资9 500亿元。沥青水泥路覆盖了全国97.17%的乡镇和83.89%的建制村,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率分别为98.12%和91.47%。2011年农村客运车辆达35.7万辆,全年完成农村客运量79.5亿人,占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的26%,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我国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建设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农村客运站总数达到l9万个,比“十一五”初增加7.7万个,增长68.5%。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客运站总数达8.1万个,比“十一五”初增加13 316个,增长l9.5%;中部地区农村客运站总数达8.5万个,比“十一五”初增加44 806个,增长110.8%;西部地区农村客运站总数达2.3万个,比“十一五”初增加19 199个,增长456.7%。2011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客运站数量列前5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情况见表1。

2011年,全国农村客运站建设,共完成投资20.8亿元,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同比减少2.3%,同“十一五”初相比减少30%;其中政府投资占40.9%,同比减少6.1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初减少5.2个百分点,然而,对比“十一五”初,全国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数量增加了7.7万个。以上数据表明,在国家持续推动农村客运发展的情况下,地方自身“造血”能力有所增强,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日益显著。具体见表2。

(二)我国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通达情况

1.农村公路通达情况。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2%,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4个和3.4个百分点,比“十五”末分别提高6.3个和22.3个百分点。2007~2011年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情况见图1。

2.农村客运班车通达情况。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34 555个乡镇通了客运班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1%;共有546 145个建制村通了客运班车,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0.1%。全国仍有685个乡镇和59 936个建制村不通班车。2007~2011年全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率变化情况见图2。

3.农村客运班线发展情况。截至2011年,全国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8 068条,比“十一五”初增长28.3%,年平均日发班次110.0万次,比“十一五”初增长29.9%。全国东部地区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数为2.3万条,比“十一五”初增长l0%;中部地区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数为3.3万条,比“十一五”初增长28%西部地区农村客运班线数为3.2万条,比“十一五”初增长45.7%。2011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客运班线数量列前5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情况见表3。

2011年,随着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制度的落实,城乡道路客运燃油消耗量的报送、统计和审核得到加强,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扶持政策得到落实,下达城乡道路客运油价补助专项资金418亿元,其中,农村客运油价补助专项资金79亿元。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但还远远落后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在建立结构合理的农村公路网络、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和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农村交通保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存在以下问题:(1)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结构不合理。虽然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经营主体散而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市场集中度低,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粗放式经济增长;二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交通运输市场产品“同质化”;三是运力结构不合理,运输供给能力高低不均,低水平的供给普遍过剩、高层次的供给相对不足。这些结构性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8]。(2)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状态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市场有效竞争不足,既存在竞争过度又存在行政垄断,导致运输资源严重浪费和配置不合理。(3)农村交通运输市场集中度低,缺乏主导性企业。要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市场有效竞争,就要适当的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市场集中度,减少市场竞争级数,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经营主体小、散、弱,市场集中度过低的现象还需进一步改善[9]。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职能还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主要问题为公共服务职能施用不足,运政服务能力低下,服务顾客导向不足,服务效能提高不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未能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化进程缓慢,由此带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等问题。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因调动力量不足,各社会个体参与公共服务的兴趣不足。因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在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方面转变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

三、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要性

(一)供应方方面

因为管理效率低下、管制成本过高、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交通运输国有企业不断趋向市场化,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很多交通运输国有企业市场化,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国有企业市场化后,管理成本得到明显降低,效率明显提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制程度很难把握到合适的程度,如果过于放松,其公众责任感下降,如果过于严格,无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自由经营。但考虑到农村交通运输的公益性及其基础设施结构调整,政府采取交叉补贴等形式对农村交通运输行业进行长期干预,比如对偏远地区的交叉补贴、支干线运输效益的补贴等。交叉补贴通常情况是不可取的,没有现金支付效果明显,它掩盖了实际成本与低效率,拉大了行业、行业内的差距,忽略了实际需求群体[10]。

(二)消费受益方面

国有运输企业如果不在竞争状态下经营,其产品流动性缺乏、质量差等缺点暴露无遗,相应的信息公开化程度就低。一旦市场化后,经营方式逐步灵活,管理手段逐渐科学合理,其经营效益、管理效率、产品种类、产品价格、员工福利等都会相对转好,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会使贫困人口受益较大。

(三)市场化与管制方面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两方面内容,其中90年代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变革就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突出表现。

公共服务除了具备一般公共物品消费非排他性和边际成本为零的特性外,绝大部分都只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物品属性,只不过有些属于公共物品的特性,有些只具有部分公共物品属性。据此,在公共服务领域,行政管理职能应由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转变到公共物品的购买者、间接提供者、管理者和监督者。现代经济学认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但并不代表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直接或全部生产。分离生产和提供环节,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服务标准、数量和质量,而通过招标、合同承包、政府采购等形式交由私营部门或非营利组织进行生产或供给。从直接生产和提供服务到间接提供和组织生产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更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需要。

西方发达国家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开展时间不一,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化与管制相互作用,但在改革次序上两者存在先后,管制有力维护了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培育了运输市场,防止公共服务市场化侵害到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利益。

四、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途径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政府将部分公共职能推向市场,由市场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来承担这些公共职能,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因此,从本质上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实际是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市场价值的回归。公共服务市场化最早的表述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1969年提出的“重新市场化”(reprivatize)。

在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中,政府委托授权市场化的主要方式是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管理。合同承包是指通过契约政府把某种服务外包给某一组织。特许经营通常是指在垄断经营中,在政府的价格管制下,政府授权给某一部门,让其提供特定服务[11]。

(一)合同承包

由于大多数公共服务是以垄断的形式经营的,如城市公共交通,垄断和竞争相比,竞争可以降低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公众的受益更多。因此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实行竞争性合同承包,可以使成本最小。合同承包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减少政府公共服务成本,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提高效率。但如果合同不具体会导致政府不易控制,限制规模经济的发展机会。

在农村交通运输中农村公共交通比较适合合同外包。在农村公共交通中服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便于具体详细列出服务质量标准,便于进行竞争性招标,同时有大量的私营部门愿意经营,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合同承包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如何监管,为了保证公众的利益,政府作为委托人必须要监管承包人,使其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特许管理

私人部门的参与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途径有四:一是建设承包,由于私人部门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所以一般是将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转包给私营部门。二是管理承包,即国家拥有所有权,把管理和经营委托给私营部门;三是特许管理,即在一定时期内,私营部门拥有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和控制权;四是全权转让,即通过转让把所有权彻底给私人部门。

我国较早实行特许经营管理的是公路建设、运营和管理,但其授权的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在收费公路中,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授予中标者特许经营权。由其投资建设运营,他在政府监管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回报,在规定期限满后,无偿移交给政府。

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实施特许管理,可以引进私人资本、设备和管理,在刺激道路投资中被广泛应用。实施特许管理必须要特许方案设计周全,要考虑到如何解决需求风险和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政府首先要制定资质标准,在竞争性运输服务中要严格界定市场准入规则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商业、承包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基础设施的特许法规也需增强其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特许制度的顺利实施。

五、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对策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转变,以促进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全能型政府的观念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我们要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在道路基础领域改革中,要树立公共服务市场化理念,转变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服务经营的观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给予民营企业以同等待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鼓励民营部门参与改革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中。首先要科学定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过去直接投资和直接管理的模式转变到有重点的直接投资、加强统筹监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上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仅要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还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在吸引社会资本向公共服务项目投资的问题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做好引导,出台好的政策来吸引投资。

(二)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引导、扶持市场发展

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中政府具有引导作用。政府应放松管制,扩大准入领域,政府通过特许经营、资产补偿、财政补贴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应保证经营企业合理的利润,扶持一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信用好的企业,促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深入发展,当市场成熟后退出。同时加快第三部门发展,发展农村交通运输领域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使其真正成为独立法人,为农村交通运输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咨询、资产评估、财务分析等服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三)创新供给模式,监管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服务质量

为了保证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共性的发挥,政府必须承担起响应的监管责任,监控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的运行,充当“裁判员”,这是政府应有的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交通运输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运输需求来看,我国农村交通运输还难以满足要求[12]。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运输需求在不断扩大,运输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受建设资金不足、投融资管理方式不适应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交通运输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创新供给模式。目前,尽管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要逐步实现农村交通运输基础领域产业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既要加快打破行政垄断,又要预防市场垄断;既要重视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又要重视培育和形成竞争主体;既要打破传统的经济管制体制,又要尽快建立新的政府管制体系和框架。

(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包括专门的合同法、财产权利法、竞争法、诉讼法、赔偿责任法等。过去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要,有的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方面又无法可依,因此,为了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我们应尽快制定完善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凌民,吕旭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4):21-23.

[2] 李朝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8(4):6-17.

[3] 张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71-73.

[4] 罗萍,尹震.推进交通运输市场化的政策建议[J].综合运输,2008(6):7-10.

[5] 王峰.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机制研究-以浙江高速公路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1):61-67.

[6 ] 陈春生,吴群琪. 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6-10.

[7] 毛圆圆,李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6-61.

[8] 马雪彬,谢恒.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中的政府角色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5):10-16.

[9] 虞明远,熊琦.分类推进我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J].公路交通科技,2011(12):86-92.

[10] 金福良,李谷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农业人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6):36-40.

[11] 陆彩兰,胡建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资源配置问题与对策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2-36.

[12] 孙旷怡.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5):81-85.

Analysis of Marketization of Rural Transport for Public Service

LI N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