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30 17:43:06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1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去向; 组成; 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1702

1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常住人口6.5亿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随之增多。仅生活垃圾部分,若按每人每日产生0.5 kg计算,一年就可产生约1.1亿t垃圾,这还不包含农村地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农村工业废料。农村垃圾生产规模大,且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城乡二元在环境治理上差距明显。由于对农村垃圾治理问题长期忽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1垃圾来源

农村生活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果蔬皮、粪便、木板、纸屑),还有一部分可回收垃圾如塑料袋和废旧窗纱、废旧塑料瓶等废弃的生活物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也逐渐城市化。不光村里的生活垃圾,游人肆意抛掷遗留的垃圾,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

2.2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目前农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常见的一种是随意倾倒,通常是沿沟、河、渠倾倒[2]。更严重的是,农村自来水使用率偏低,饮用水多数来自水井,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外来污染也在加剧农村环保所面临的严峻处境,如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就地燃烧,不进行任何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影响的已经不仅是农村的生活环境,还有对农村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威胁着健康。如果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加大了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的垃圾数量,也极大地降低了资源回收率。

2.3农民卫生意识不高

当地农民对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习以为常。由于卫生意识落后、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需要上级部门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如采取发传单,办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和建议

3.1配合相关法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结合开展创建卫生村镇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利用广播、墙报、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农村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遵守卫生管理、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3.2保障经费,建立机制

一是各县(区)要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相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修缮经费;整合资源支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并逐步将农村保洁、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委托给企业运行管理。二是坚持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要积极创新、建立确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3.3因地制宜,实行垃圾分类,强化回收和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村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可家里放两只垃圾桶,分别标上“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字样,便于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立起垃圾分类的标志,村干部带头在村里设立垃圾站。对农村人口密集、居住集中的村庄污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庄要结合农村改厕,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畜牧养殖(场)点污水要集中规范处理,解决好农村畜牧养殖(场)点的污水处理问题[3]。要进行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选择焚烧、堆肥与填埋等处理处置方法就必须要实行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如果未分类就处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零排放”[4],即农村居民自发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包括有机生活垃圾的堆肥、生活垃圾分检、有害有毒垃圾专门集中、家中不可处置垃圾定点的投放等。而促成农民自发“零排放”的关键在于社区形成“内化”的“零排放”强制,比如建立村子里的“垃圾分拣”约定。通过垃圾的分门别类,一部分垃圾能够“资源化”回收利用,从而变废为宝,例如通过堆肥变成有机肥料。如此,能够大大减少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处理的垃圾。

3.4严格控制城市垃圾侵蚀

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垃圾正向农村蔓延,城市周围的郊区或农村到处是垃圾。经过风吹日晒,这些垃圾被刮得到处都是,并且散发出很大的异味,以致周围环境被弄得污浊不堪。因此,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必须重视城市垃圾污染农村这一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城市垃圾向周边的村庄蔓延。

4锦州市现状及目标

为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锦州市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经济适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就地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在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基础上,到2017年基本实现全市秸秆的有效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力度,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017年底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0%。这样锦州地区的农民健康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边炳鑫,赵由才. 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攀峰,崔春红,周立祥,等.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太湖地区农村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 (1) : 237~243.

[3]潘美媛.杭州市余杭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与治理对策[J].能源工程, 2003.1:43~45.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过后,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取得了一定提升,但是农村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形式仍然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需求。所以,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成为当今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因为农村区域基础设备的规划建设比较落后,而且管理相对缺失,导致农村生活垃圾长时间处在无序堆放和无管理地步。另外,基层政府缺乏必要的和专项的环卫管理体系,农村的环卫基础设备基本都处在空白状态。当前,国内农村生活垃圾有关处理一般是随意倾倒、简单掩埋等形式。许多农村地区的缺少垃圾收运和处理体制,居民的生活垃圾常常会肆意倾倒在建筑物前后或是坑边、路旁等。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由村委会进行组织收集,然后运送到村内已有的沙坑或是低洼处完成掩埋或是焚烧处理。只有少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或是近郊农村中生活垃圾才被归属到城市的换位体系中。

(二)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

因为许多农村生活垃圾并未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医疗垃圾和废旧垃圾等多种危险垃圾直接抛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还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要影响。另外,垃圾中存在的有害成分能够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1]。同时在雨水的强烈冲刷作用形势下,垃圾中存在的有机物与有害物质会侵入水体,进而严重污染水体。对于垃圾腐烂形成的恶臭会滋生蚊虫与传播疾病,对垃圾进行分解或是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还会污染大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乱堆和乱放垃圾,在被风吹散落在地面或是树梢上就会造成景观污染,严重影响村庄的环境,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

(三)基础设备落后,配套资金不足

许多农村的垃圾处置设备相对匮乏,而且资金不足,国内只有大约6%的农村具备垃圾清理资金,大多农村都缺少环境投资的资金。垃圾处理的主要设备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匮乏。另外,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来就要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在除去温饱问题后所剩无几,难以和城市一样进行垃圾费的缴纳,而且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更加耗费人力、财力,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因此,政府机构常常会忽视垃圾的处理投入与管理的必要性,导致农村公共环境所需的设施不足。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环保的宣传不足,居民环境意识较差

通过对农村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将近九成的学生表示在读书期间并未学习过环境污染的保护宣传教育,甚至有接近10%的学生根本就未听说关于环境污染与保护等方面知识。因为农村缺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在传统习惯背景下,导致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农村居民为了方便,追求眼前利于与自身利益,有许多做法都已经污染了环境。

(二)有关管理体系不适应,法律法规欠缺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机构的执法范围重点集中于市区与中心城镇,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处在真空状态。缺乏农村生活环境与生活垃圾治理有个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一)强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近些年来,虽然农村居民素质得到提升,可是依然有一些农村居民受到传统生活形式的严重影响,同时思想观念的更新也难以追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因此环境意识也比较匮乏,价值观念严重落后。目前,农村居民的产品高价和资源低价及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实践时难以准确掌握全局、长期生态效益与局部、短期的经济效益间存在的关系[2]。对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有关环保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一定要经常下基层,运用简单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必须积极组织多种环境保护培训、讲习与辅导班,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

(二)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费财、费力的工程项目,各地政府一定要加大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资金投入。国内基层政府的财力相对较弱,如果政府全额支付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就会造成政府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系统难以顺利运转。积极引导并且鼓励各种类型社会资源加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渐渐完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运营主体的企业化以及运行管理的市场化,其是未来国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的主要来源。首先,政府必须确定投资与受益方的原则,积极利用市场配置资源,进一步激活多种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系统的创建和运行。其次,还要明确污染与治理目标原则,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三)城乡统筹、共建共享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统筹城乡经济的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打破传统观念与思维形式,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完成城市、农村公共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注重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创建相对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有关基础建设引导体系,对城市、农村间的有关换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重新组合,实现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的一体化。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是大型的环境卫生基础设备,其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主要由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是不合理的,而且大部分村庄或是乡镇也不具备经济能力。另外,因为受到处理设备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的一定制约,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无法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容易导致生活垃圾出现污染集中化与二次污染现象。因此,生活垃圾的治理设施一定要在市镇区域内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共享和配置优化,可以集中建立一处或是几处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同时依据农村人口和面积等有关条件进行确定,为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必须由市环卫主管机构负责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结束语:

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只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对此,必须以农村居民作为主体,以政府作为主导,依据各地的现实状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式,才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

参考文献: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3篇

关键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23 -0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① 。村民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趋于城市化,垃圾自然而然的也趋于复杂化,除了原来的农作物垃圾和基本的易于处理的生活垃圾外,含有有毒成份且容易造成空气和水土污染的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不当处理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缺乏了解,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垃圾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因为农村聚居地相对分散,政府的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农村垃圾问题长期疏于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各地政府、各界学者针对该问题也都做出了不少的研究和对策,但是效果不够理想,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重点就在于没有做到在源头上就对这些垃圾实行分类运收。

据统计,目前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kg,全国农村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已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生活垃圾的70%-80%;且每年正以1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东西坏了都拿去修,现在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东西还没有用坏,就要赶潮流换新的,更别说会拿去修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农村垃圾量的猛增。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量与垃圾处理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垃圾问题的主要矛盾。

一、中国农村垃圾处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2014年,农村生活环境卫生建设投入170亿元,而城市生活垃圾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几乎是农村的3倍② 。而且农村垃圾处理经济来源单一,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和村民垃圾处理收费难以推行。

(二)缺乏专门处理农村垃圾的成熟技术

农村垃圾虽然是日趋城镇化,但是和城市垃圾还是有本质区别,再加上城市和农村的情况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处理不当等问题。然而农村魍车姆偕蘸吞盥竦壤圾处理方法已经不能解决全部的农村垃圾了。

(三)农村聚居地分散,缺乏专业的环卫工作人员

农村基层垃圾处理人员和机械数量不足,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员结构的原因,环卫工作人员较少,年龄结构偏大。农村环卫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指导准则和岗前培训,影响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管理质量。

二、上海崇明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③ 。全岛共13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70多万,平均日产生垃圾量800多吨。崇明县政府因地制宜,创建了一套以农户收集垃圾为基础,垃圾中转站运收为辅助,垃圾综合处置场处理为主体的垃圾处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更是引进了专门的湿垃圾处理设备,实施干、湿垃圾分类投放,运收,处理。经过实行,崇明岛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崇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进一步提高湿垃圾分类减少及资源化利用率,崇明县有关部门按照就近就地,集中处理的原则,支持各乡镇新建了一批湿垃圾处理点。

以元六村的一处湿垃圾处理点为例,该处理点远离村民聚居区域,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内置专业处理设备。据介绍,工作人员将收集来的湿垃圾处理后,放入发酵池,加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附近村民的农业生产。另外,湿垃圾处理点将实行专项收集―专项运输―专项处置模式,湿垃圾处理点的设立,降低了处置垃圾的运输成本,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实施高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后的变化―崇明丰乐村为例

1.垃圾明显减少

根据“分类减量,无害处理”的垃圾投放原则,村民们在源头上就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类,把可以直接循环利用的垃圾收集起来以一定的比例来换取有用的生活用品。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平时的垃圾投放量。该村的垃圾量比以往减少将近一半。

2.环境压力大大减轻

餐厨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变废为宝,成了有机肥被回收利用。“湿垃圾”在收集途中减少了对路面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的总体体积,节约了垃圾填埋的空间,减轻环境压力。

3.村民积极参与

在对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操作过程中,村民们都积极地参与,这样政策的实施,使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好处,因此也更加热衷于对垃圾分类这样的工作。该政策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人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

所以我们在崇明当地原有的垃圾运收模式上提出改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垃圾的数量在迅速增长,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方法却还没有跟上垃圾数量增长的速度。 因此在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才是现在最为恰当的可行之策。

(二)推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

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运收是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先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实现对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这和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减少垃圾数量也使垃圾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也只有先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更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自然是指可以直接回收循环使用的废品。都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宏观环境经济角度来看,所有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是守恒的,这些能量只是从一种物质形式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转换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放错位置的资源,从更大程度上实现垃圾循环使用。

2.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虽然不属于可回收垃圾,却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垃圾。厨余垃圾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多,除含大量的有机物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因此厨余垃圾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肥料供农作物生长使用。此步骤正是实现了农作物能量的“循环利用”。

3.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主要就是指建筑垃圾。在农村,农户自己盖新房子或是翻新旧房子都是近几年来很常见的现象了,这无疑会产生不少的建筑垃圾。虽然农村的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和城市偌大的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垃圾数量相比只是寥寥。因此农村并没有专门针对这种垃圾的运收、处理政策。

(三)垃圾正确处理,实现垃圾无害化

1.可回收垃圾

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处理技术,对这些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变废为宝。回收废纸经过加工处理成为造纸的原材料,从而可以节约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速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转换为原材料;将废钢铁重新冶炼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原材料,保护环境。

2.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虽然是加工循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处理起来最简单的垃圾。厨余垃圾如果没有被正确的处理掉也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危害。在很多地区,村民让家里养的家禽、牲口直接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厨余垃圾为食。这使得很多有害物质在这些动物体内储存,当人们长期食用后,会引起很多疾病。因此一定要对厨余垃圾进行严格有效的处理。

3.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经过恰当的处理后很多都可以被作为原材料重新使用,节约资源。但是很多地方都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或者是随着其他垃圾一起被填埋处理。这样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实在是太过可惜。

只有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垃圾进行最合适的处理。三个处理步骤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崇明当地原有的垃圾运收模式上提出改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对该模式加以普及和推广将为广大农村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提供帮助,深层次地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出一份力。垃圾的分类收集能够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每一个人参与到环保当中来,形成主人翁意识。

我们还应该要从自己做起,将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的理念带给更多人。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蚴凳翟谠诘靥岣吒多人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凤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

[2]曹艳乐,杨洁,朱阳光,王桢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效益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4).

作者简介:

李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支雯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4篇

目前,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农村环境承载力已处于超载状态。大多数农村没有垃圾固定的收集点,而是长久地堆积在道路两边、闲置土地、房前屋后,而这些没有经过分类处理、无害化处理的垃圾,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极大地破坏了村容整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环境。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着鲜明的特点,即种类杂,总量大,处理乱。如今,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更加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高,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健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之所以十分棘手,是因为不同地区和村庄情况不尽相同,呈现出难度大、问题多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1.立法与监管环节薄弱,缺少有关的法律法规支撑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大困境,就在于几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这就使得完善相关立法工作迫在眉睫。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有关部门无法依法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强制性管理,直接削弱了管理强度,加大了管理的困难度。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各级领导为了政绩业绩考核,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把生态效益置之不顾。在生态环保问题上责任不明确,往往相互推诿,能拖一天是一天,财政投入能少则少。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更加困难。

2.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亟待创新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不健全、受地域限制较大。没有明确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统一管理处于空白状态,最多是由村委负责环卫工作。而基层的区县级环保部门权力很有限,对偏远地区的管理更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力度。垃圾处理应该是一项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的事情,然而,如果环境管理部门组织动员不力,村民对此漠不关心且配合不积极,那么,参与的主体必然会缺失,最终导致这一工作无法落实下去,不能形成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因为没有有效的工作机制,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不到位,形成恶性循环。

3.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缺乏经费资金投入,导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部分农村地区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都比较落后,缺少垃圾集中放置点的村落比比皆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需的财政投入巨大,然而县、乡两级财政无法负担。村里出资和村民出资更是困难多多,村民们生活不富裕,无法负担数额庞大的垃圾治理费用。垃圾处理设备、清运车辆、垃圾处理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等都处于严重不足的境地,这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进步、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4.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专业的、高质量技术人才作支撑才能落实到位,若缺少有关专业人员,势必会影响工作成果。而目前,从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人员普遍缺少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面对专业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普遍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使垃圾处理效果不佳。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公害之一,只有采用循环经济理论来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真正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才能够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才能保护生态、保护资源,造福人类。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又称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后所推崇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侧重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的物质循环应用,注重开发、消耗等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里,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进行良性循环,表现为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高耗能、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人类社会在经过经济迅猛发展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中,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层出不穷,促使人类深刻反省自身的发展模式,而后形成了一种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是人类在面临各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它需要把现行经济活动行为,转变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所有的自然资源使用最小化,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并不断进行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此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于新兴的循环经济,传统的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品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丰盛,则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品就越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而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自然环境成本,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十分和谐,促进资源无限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具体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就是在垃圾处理中实现经济循环,不仅要做到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更要资源化,变废为宝,使农村生活垃圾变成能给村里带来利益的资源与能源。而在如何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方面,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的有效方法,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是一种能在垃圾处理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者之间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模式。具体表现为:

(1)人类产生生活垃圾,并人工干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进入处理系统之后,农户将生活垃圾按各类别分类,并根据垃圾分类的结果,对各类别垃圾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中,对废金属、玻璃、塑料、废纸等可回收废品垃圾,直接外售于废品回收站或农村环保合作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可堆肥垃圾,采用堆肥处理技术获得有机肥;对不可堆肥垃圾,统一收运进入县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

(2)经过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可堆肥垃圾通过堆肥处理,最终将农村生活垃圾转化成有机肥。这部分有机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户家绿色植物,而绿色植物供人类社会消费后,又形成可堆肥,从而形成生态循环链。焚烧发电后,剩余的灰渣等可用来填坑筑路,构成生态循环链,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稳定。这种处理模式对废玻璃瓶、废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外售,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经济效益反哺于构建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提高垃圾生态化处理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系统形成内循环。

循环经济理论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具体来看,循环经济理论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可从4 个方面来认识:

1.垃圾产生环节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

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是种类杂,总量大,分类乱。要从治理垃圾源头上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就要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为了做到减少生活中的垃圾,加强宣传很重要。通过向村民灌输环保思想,避免和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例如,在生活中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村里统一发放环保布袋等。桐庐县在这方面的宣传就做得非常到位。县环保局将大量宣传册、宣传单发放到每家每户,上面写着垃圾分类等环保理念。走在街道上也可以看见宣传标语。乡镇政府还鼓励扶植本地企业的创新设备,加强垃圾处理机器的研发,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垃圾分类环节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后,要在垃圾的最初分类上抓住两个环节,充分发挥村民和环卫工人的作用。第一个环节,垃圾的最初分类,必然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者村民直接完成的。因此,做好垃圾的最初分类,需要对村民进行培训,或挨家挨户上门指导,让村民具有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这一步非常重要,做得好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桐庐县各村镇都设置了黄、蓝色垃圾桶,分别代表不可堆肥垃圾桶、可堆肥垃圾桶。蓝谐音烂,是为了帮助村民理解区分可否堆肥,能够腐烂的垃圾就放置到蓝桶,其他垃圾放置在黄桶。但是为了做到这简单的一步,村委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桐庐县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老龄委的先进带头作用,以及他们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每个党员都分配了村户,上门进行沟通协调,甚至亲自帮助解决垃圾的分类。在这方面,一些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例如,横村镇阳山畈村在工作开展初期,村委会定期把每家每户的妇女召集起来进行动员,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荻浦村垃圾分类的做法是从娃娃抓起,在村小学各班级里设立分类垃圾桶,让教师通俗地讲解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给父母家长也进行复述,非常好地利用了小学生这一群体的高效作用。第二个环节,环卫工人负责垃圾的分拣,在垃圾处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蓝色垃圾桶里的可堆肥垃圾,环卫工人直接就运往村里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对不可堆肥垃圾,环卫工人负责把其分为,可回收垃圾(如废金属、玻璃、塑料、废纸等)、不可回收垃圾。将可回收垃圾运往废品回收站出售,将不可回收垃圾统一运到村里垃圾集中点。其中,要求环卫工人能够分清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由于村民一般受教育水平较低,所以要对农村环卫工人进行集中的培训,且要定期培训。

3.垃圾运输环节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

垃圾的运输环节包括:垃圾的分类装车、分类运输、中转运输。垃圾分类后,需对垃圾进行分类装车,使得其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分类运输,不造成垃圾混合收运;分类运输的目的,就是保障垃圾不再混收混运。在这个基础上,前端分类如果做得细致、彻底,那么,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就能够保障运送到不同的处理终端,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环卫工人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运至村垃圾集中点后,再统一运到镇里中转,由镇垃圾集中站统一送至县焚烧厂处理。

4.垃圾处理环节中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

垃圾处理目前有垃圾堆肥、垃圾填埋、垃圾焚烧三种方式。

(1)堆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是依托微生物的作用,将固体废物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又称可堆肥),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受人口、地域条件等影响,堆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农村地区,多采用太阳能普通堆肥处置模式;另一种是在人口稠密、可堆肥垃圾产量大、有机肥需求量高的农村地区,多采用微生物发酵的处置模式。垃圾堆肥产生的有机肥回用于农田,既避免了施用化肥污染环境,又能就地无害化消减垃圾。有机肥在激活土壤活性,改善土壤肥效方面优于化肥。例如,桐庐县横村镇阳山畈村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置模式,对传统的堆肥法进行改良,即经过研发设备的发酵、堆肥处置,实现可堆肥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这种模式的垃圾处理设备,是桐庐县与中科院一起研发制成的,并成功申请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已经由桐庐本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垃圾处理设备生产基地。将分类收集的有可堆肥垃圾(厨余垃圾、废弃蔬果、枯枝落叶、畜禽粪便) 投入本地企业生产的TOP-SC-Z300 B 型微生物有机废弃处理机(主发酵槽),通过调控通风、搅拌、温度等条件,在菌剂作用下,完成第一次发酵。出料后堆肥二次发酵,最后成为有机肥料。

(2)垃圾填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一是因为它的运行成本很低;二是因为垃圾处理前基本上也不需要像堆肥法那样把垃圾分成可堆肥、不可堆肥;三是因为操作简单,没有什么技术性。但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即在垃圾日益增多的今天,填埋所侵占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耕地也受到了侵害,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损害了村民权益。

(3)垃圾焚烧是一种是将垃圾高温分解并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采用焚烧技术可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变成蒸汽或用来发电。把垃圾焚烧后,就能将其彻底消毒,高温可分解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同时彻底杀死病菌病毒。尽管它似乎是一种彻底的垃圾处理手段,但是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却远远高于填埋与堆肥,并且还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它会产生一种危害人体的叫二噁英的强致癌物质;二是处理焚烧所产生的灰渣的成本很高。对焚烧法这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桐庐县的解决措施是: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将不可堆肥垃圾集中转运到焚烧厂,进行统一焚烧发电,其灰渣用来填坑筑路。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量身定制相关政策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第一步就是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

(1)2003 年1 月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开端。

2009 年1 月1 日,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3 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纳入平时管理,公布了循环经济试点市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也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然而,仅有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需要制定更加完善、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以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改革。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政府应完善有关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

(2)我国政府应加快地方循环经济法律建设,若地方政府能出台针对其乡镇量身定制的政策,使循环经济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相结合,就可形成一个可以产生利益的循环机制,让村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其成果将更加显著。

2.加大资金投入

在一项新政策出台和实施过程中,财政上的支撑是必须的。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放宽对环保项目的贷款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把发展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作为重点,重要项目直接投资。由于村民在资金上不能负担过多,所以地方政府、村委会应共同承担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并对乡镇村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奖励,以此鼓励村民进行垃圾的循环处理。此外,还可号召当地领头企业进行融资,发挥其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的带头作用。只有资金跟上了,政策才能更好更快地落实。

3.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村民的循环经济理念

培育村民的循环经济理念,让他们能明确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和做法,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1)向各家各户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小册子,向村民宣传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提高村民的自觉性。此外,电视广播的公益广告、报纸杂志、网络宣传等也可达到这个效果。

(2)村里进行集中培训或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讲解,特别是对老年人进行重点讲解。让村民知道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的基本流程,并且让他们知道,这样做不仅能让村里变得干净美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还能打造村中的品牌,带来经济效应。对环卫工人尤其要做好垃圾处理的培训,因为环卫工人承担着垃圾处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垃圾分拣。

(3)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进行垃圾分类优秀家庭的评比,对做得好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嘉奖,鼓励他们继续带头做下去,并督促他人。村镇干部也要定期下村户走访,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行为蔚然成风。

4.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拉动经济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也是如此。发展垃圾处理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种类杂,总量大,处理乱,因此,要发展能够正确处理无用垃圾,并将可利用垃圾变为能源或资源,变废为宝,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先进技术。目前,国内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的技术手段有,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废物利用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不但要能够让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可实施,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即成本花费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科研人员要积极创新垃圾处理技术,使之进入每家每户,还应帮助农民掌握技术,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农技人员。当然,地方政府也可引进其他地区成熟的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当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在本地区的应用。

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推动循环经济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垃圾变成垃圾资源并以此创造经济效益,既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再利用率,成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事实上,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正和博弈。提出并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系统,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5篇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配套措施

文/马力 景长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2亿吨/年,当垃圾产量超过本地区的环境容量,不仅将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还将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实地调研了河北省涿鹿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为解决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涿鹿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县城距张家口市区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总人口352061人,农业人口占80%以上。涿鹿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类同,农业人口多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涿鹿县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包括以下四大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二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三是不可回收垃圾及建筑垃圾;四是有毒有害垃圾。其中主要是玻璃瓶,无论是重量比和体积比均在50%左右;塑料袋、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整体体积的30%;瓜果、皮屑等厨余垃圾占垃圾体积的约20%。在垃圾的产量上,据调查村内人均每日产生垃圾约0.86千克。

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对于菜叶这类的厨余垃圾,拿来喂家禽:其次,可回收并有益的垃圾一般都会“打包”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再次,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建筑垃圾在处理生活生产垃圾时显得极为随意,村民习惯性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至林间、道路旁、房屋前后,有些地方的沟渠甚至已经被垃圾堵塞,在池塘水面上,漂浮着许多诸如塑料口袋、发泡塑料、农药瓶等垃圾。根据2013年4-7月对涿鹿县泥海子村内10户居民不定时抽查结果显示,该村村民每户每周的垃圾中,除可回收的部分由村民整理后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外,其余不可回收垃圾产生量约为2.5千克/周,全村65户,每周产生的垃圾总量为160千克左右,每月产生700千克左右,而要处理农村垃圾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农村自身并没有办法拿出大量的资金,而上级部门也没有专项资金用来处理垃圾,因此造成了农村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局面: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网络起码应具备的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已产生堆存现象,不仅影响农村环境,村容村貌,更对村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原因分析

垃圾的产生与居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农村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成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及建筑垃圾等五类。

造成农村地区垃圾处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没有针对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处罚的力度不好把握。涿鹿县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垃圾清理与环卫工作进行管理,垃圾处理工作缺少支持。第二,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历史上重工轻农的影响,国家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较低,尤其在垃圾处理领域,农村地区没有充足资金引入垃圾分选、沼气发酵、高温堆肥、卫生填埋等处理技术。由于无法引入先进处理技术,涿鹿县农村地区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的垃圾处理方法,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侵占,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也破坏了大量地表植被。第三,垃圾处理基础设计建设滞后。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网络起码应具备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村没有形成完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填埋、资源化处理网络,造成了生活垃圾随处丢弃的混乱局面。涿鹿县虽然在一些交通便利的位置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和果皮箱,但是仍无法满足需求,村里也没有指派专门人员对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和清运,造成垃圾成灾的尴尬局面。第四,农户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当前农民的收入与教育水平不高,农户主要关心如何提高经济收入,并没有认识到垃圾围村问题的危害,再加上政府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当地许多农户认为垃圾处理与自身并无关系,习惯性将生活垃圾倾倒入河道、水塘中或者随意焚烧。第五,农村垃圾处理量大、处理成本过高。涿鹿县村与村之间分布较为分散,许多农村离最近的垃圾处理站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收集运输过程的成本过高,无法将产生的垃圾及时进行运输,导致垃圾就在本地丢弃。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针对涿鹿县垃圾处理实地调研情况,结合循环经济3R理念“Reduce(减少垃圾)、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循环使用)”,建立了两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于交通便利地区,建议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对于交通不便地区,建议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模式。

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对于交通便利通水泥路、柏油路的村庄,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一,每户村民将各自产生的生活垃圾先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采取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方式进行处理,将建筑垃圾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将不可回收垃圾转送到垃圾收集池进行集中处置,把可回收的垃圾统一收集后进行变卖。第二,每个行政村成立保洁小组,专门负责生活垃圾的细分和收集。保洁小组成员负责将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通过生态化处理后达到再次减量的目的。第三,在行政镇修建垃圾中转站,将各行政村垃圾生态处理池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第四,行政镇将垃圾中转站内生活垃圾统一转运至县上的垃圾填埋场。第五,县上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监管,确保垃圾按无害化标准,规范化填埋处理。

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

对于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村组,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一,户粗分并进行初次处理。第二,组细分并收集。第三,以行政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在不污染饮用水源、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坑,对村保洁人员收集转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第四,行政镇负责监管自行处理的村庄是否结合堆肥、生态循环处理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处理,同时加强对各行政村垃圾填埋工作的指导,确保生活垃圾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理。第五,县环保局、县城管办不定期对自行处理的村庄开展检查,确保生活垃圾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实践证明,对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农村地区,“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减少地区可降解垃圾的定期分埋和堆肥总量。在处理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配套措施建设,健全环保队伍,并做好垃圾处理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集中收集处置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新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分别建设分类、收集、处理的配套基础设施。第一,建设垃圾收集池。改变以往农户垃圾各自焚烧的方式,在5~10户农户集中居住区域建设固定的垃圾池,原则上每个集中居住区域或院落建设1个垃圾收集池,要求方便群众、坚固耐用。第二,建设垃圾生态处理池。在交通方便的地区修建封闭的垃圾生态处理池,原则上1个村民小组建设1个垃圾生态处理池,要求布局合理,转运方便,垃圾能分类堆放,同时防止因堆肥产生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第三,建设垃圾中转站。在行政镇上选择合适位置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将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中转站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转运,同时考虑卫生防护距离和污水排放的问题。第四,建设垃圾池(库)。镇政府负责对已修建的垃圾池(库)进行改造,对公路沿线已修建但有破损的垃圾池(库)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对主要交通干线的垃圾池(库)进行贴砖美化,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目标。

健全环保队伍

根据垃圾收集、分类、处理方式、作业时间等因素,配置相应人员和运载工具,有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处置工作。第一,组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队伍,镇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全镇环境卫生检查,监督相关人员落实保洁工作;第二,配齐村组保洁人员,充分遵循村民自治原则,由村民小组聘请保洁员(优先考虑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农村低保等责任心强的人员),原则上1个组设置1名保洁人员,负责将垃圾收集池垃圾转运到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分类处理,每月清运5次以上,同时负责村、组道路沿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原则上1个村设2名保洁员,负责将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中不可回收垃圾转运到镇的垃圾中转站,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村、组保洁人员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制度。

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切实做好群众组织动员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居民在垃圾处理、保护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使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的思想融人农民的生产生活,渗透到村民的衣食住行,进而使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主要

参考文献:

[1]张华伟.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105-107.

[2]张立秋,张英民,张朝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3(1):47-50.

[3]荆涛.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的建议[J].科技资讯,2012 (30):122-122.

[4]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分类收集设想[J].能源工程,2001(1):49-51.

[5]李妍,高贤彪,梁海恬.农村生活垃圾三化体系运行模式设想[J].天津农业科学,2012(3):149-152.

[6]陈群,杨丽丽,伍琳瑛.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6):51-54.

[7]肖玲,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3):65-68.

[8]吕国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11):59-60.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6篇

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明确“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目标;签订《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编印《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指引》,规范各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要求;开展“大清洁,乡村美”、“美丽乡村,环卫先行”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

2012年以来,广东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开展了多项整治行动,使农村面貌得到改善。

多措并举见成效

“2012年以前,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省里应该是正常推行。2012年,省里开始重视,力度空前。”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提到。2012年初,南方日报推出广东农村垃圾围村系列报道,报道中反映的农村“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人们蓦然发现,曾经如世外桃源般的农村,已经同城市一样开始被垃圾所攻陷。此后,一场席卷广东全省的农村垃圾突围战开始打响。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结合实际,开始在全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并且明确了建设“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目标任务,为推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行动指南。

7月,广东首次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会议召开,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政府签订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责任书》,强调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中各地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而且要纳入政府责任考核,同时明确了省有关部门负责政策制定、资金扶持和工作推动等事项。

2013年,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被列入十件民生实事,省政府明确提出“各县(市)全部开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或焚烧厂,各建制镇建成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各自然村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的目标任务。

工程建设需要资金配套。根据建设目标,省政府按照地方政府负责、省财政适当补助的原则,安排8.4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专项补助粤东西北12个欠发达地级市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补助69个县(市、区)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乡镇垃圾转运站、村垃圾收集点。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2008年以来累计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9.3亿元用于支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对推进“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破解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指引》、《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要求》、“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机械设备使用技术交流会”等也应运而出,规范了各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要求,有效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全省还掀起了一股农村清洁活动高潮。2012年,“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全面开展,全省共清理路边、河边、池边及公共区域积存垃圾42.5万吨。2013年,“美丽乡村,环卫先行”专项活动推进了农村环卫整治,形成“一县一条示范带”、“一镇一个示范片”。这一年,全省确定建设70多个环卫清洁示范带和1000多个环卫保洁示范片,覆盖了4000多个行政村,覆盖率达25%。

为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广东省人大环资委专门对珠海、江门、湛江3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暗访,并在广东卫视、南方电视台分别进行了曝光,同时印发暗访督查通报。省政府则召开督办协调会,约谈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滞后的17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通过多管齐下,截至2013年9月,全省71个县(市、区)中,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有33个县(市、区),已开工的18个,“一县一场”建成及开工率71.8%;全省1049个乡镇中已有735个镇建成转运站,“一镇一站”建成率70.1%;14万个自然村已有10万个村建成收集点,“一村一点”建成率71.4%。农村面貌因此得到改善,初步改变了以往“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窘况。

“农村变干净了,如果再回到以前的‘脏乱差’,群众也不答应。”谈起这几年农村的变化,许多村干部有感而发。

现实难题待破解

“我省农村垃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村垃圾管理工作明显落后兄弟省市区的态势仍然未变。全省统一部署的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启动仅两年多,许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工作措施的适应性和效果有待实践的检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指出。

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经费问题是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目前,珠三角以外大部分地区县、镇财政资金紧张,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落后,保证治污工作正常运行的经费难以为继。“我们做过抽样测算,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费用情况:乳源县费用缺口为1802万元/年,兴宁市费用缺口为4174万元/年,德庆县费用缺口为2899万元/年,罗定市费用缺口为5711万元/年。”王提到。乳源县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黄寿生就坦言,“建垃圾处理设施相对容易一些,咬咬牙把县的配套跟进就行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保障运作。目前,乡镇一级中转站还没有找到解决经费的办法,他们没有什么固定收入,运作经费都是靠县里。”

配套资金不足,加上受“重城市轻农村、重发展轻保护”等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都存在“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现象,导致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截止2013年7月,全省仍有38个县(市、区,占46.5%)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21.5%乡镇未开工建设垃圾转运站,有32.2%自然村未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一些已建成的垃圾转运站和收集点,由于未能满足密闭要求,垃圾运输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法律法规及工作机制不健全则使农村环境保护面临尴尬。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条款,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的立法还是空白。广东虽然建立了农村环境保护联系会议制度,但2011年成立至今,只开过一次会议,还没有把该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只有7个建立了农村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绝大多数乡镇还没有设置环保机构、监测网络,执法队伍缺失。

“现行农村垃圾的管理模式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对农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在业内人士看来,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现行模式的科学性有待检验、完善。由于缺乏减量化和资源化,农村垃圾全部集中“镇运转、县处理”,工作量大,成本高、长期下去政府资金投入难以承受,垃圾填埋场容量也难以承载。另外,以行政区域确定的“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在一定条件下不利于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规模处理效益的实现。例如一些山区县反映,边远山村距离县、镇较远,垃圾镇转运、县处理不合算,难以实施。

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这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有些家庭对自己家里很关注,对外部环境关心不够,有些麻木。”这就导致了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村民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丢弃,造成垃圾围村、围路,甚至直接倒入河涌,堵塞排水口,使河床垫高、水位提升,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村民又强烈反对在其附近选址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出现“选在哪里,哪里就有农民上访”的问题。

问诊把脉破瓶颈

“我觉得钱是一个问题,但是钱不是根本问题,最重要的是机制问题。”对于如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转变观念是做好农村垃圾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明确农村垃圾管理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职责,把农村垃圾管理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垃圾处理。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垃圾管理体制,稳定农村保洁人员队伍,保障农村垃圾清扫保洁和设施营运经费。要加强人大对政府农村垃圾管理工作的监督,适当时候借助社会力量对农村垃圾管理工作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使成效评价更具客观性、社会性和公信力,更好推动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下去。

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路子,是做好农村垃圾管理工作的关键。目前,农村垃圾存在重未端处理,轻减量化、资源化的倾向,给农村垃圾收运和末端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事实上,农村生活垃圾量较小、种类不多,分类比城市简单,而且村民比城市居民更有空间和时间进行垃圾分类。所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之路,而且可以走市场化运作路子,不仅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减轻政府资金投入压力。

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则要充分考虑合理布局和规模处理效益,应该考虑地区差别而不是“一刀切”的分派任务,可以鼓励相邻市、相邻县、相邻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跨区域共建共享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跨区域处理垃圾的一方向垃圾处理设施所在地一方交纳异地处理经济补偿费用,做到资源整合,实现双赢或多赢。

在运输方面,镇域范围统一镇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合理划分垃圾收运范围,确定垃圾运输路线,统筹调配垃圾转运车辆,适时高效地将镇转运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到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各镇结合实际,统筹制定本镇范围村收集点的生活垃圾运输到镇转运站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指导村庄做好保洁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7篇

【关键词】综合废弃物 农村生活垃圾 模式

一、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公害之一。

我国城镇约80%的城镇生活垃圾采取了处理措施,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有少部分采取焚烧或其他技术,其中发达地区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较大。

目前贵州省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有82个,在建的有12个,停运的有2个。运行的处理总规模达到11482吨/日,在建的处理规模为6260吨/日。

贵州省内垃圾收运系统仅地州城市及各县城建有垃圾转运站,建成的处理总能力达到13480吨/日,在建的处理规模为800吨/日。

贵州省城镇垃圾各种处理方式所占比例图

二、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总结为经济欠发达,面积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地区适宜于源头分类减量就地消纳,适度集中处理的模式;经济较发达,面积不大地区适宜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如:四川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治理;山东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70%的县市区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安徽已全省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广西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兴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目的等。

目前贵州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占全垃圾的45%左右,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基本是空白状态,极少部分得到有效治理。

三、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贵州山地居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因此,农村村寨大多散布于山腰之上或山间平坝中较高的区域。村寨生活垃圾至今无统一规范的处理方法,往往就近抛洒于房前屋后,任由日晒雨淋,一定程度上对下游田地和水源造成了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占比较大,约占全省垃圾的45%,农村垃圾产量约为130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6000吨/日,而我省现有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仅为17742吨/日,转运能力为14280吨/日,转运设施及处理设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3)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4)城市垃圾下乡,加重负担。

(5)危害严重。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大气,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

(6)缺乏有效的环卫机制。农村上一级政府基本没有健全的环卫机构,有的部门虽然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但是均停留在设想上、形式上,投入力度及执行力度远远不够。

四、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1、治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迫不容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等要求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由于村庄数量较多,情况繁杂,对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需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针对设置治理模式。如把村庄分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乡镇规划区内的村庄、近城镇的村庄、远城镇的村庄等;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并处理;乡镇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纳入乡镇收运系统进入乡镇转运站一起运至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近城镇村镇生活垃圾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远城镇村庄的生活垃圾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村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等。

2、收集设施的设置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收运系统,无需单独考虑收集设施;乡镇规划区的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后进入乡镇转运站,只需设置移动式垃圾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运车;近城镇村庄垃圾收集需设施移动式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运车,若考虑户定点、分类收集还需根据需要设置收集桶和分类池;远城镇村庄设置收集桶、收集车和简易处理设施。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管理体系

完善垃圾治理的管理体系,指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垃圾有效收集和处理的重要保障措施。建立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主体。做到县指导、镇主管、村执行,环卫工人落实,村民配合。层层责任考核,多方位监督。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同时探索收费体制,保证生活垃圾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建议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广大农民所盼,农民群众要求治理“垃圾围村”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满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环境保护所需,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8篇

根据《__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__)和《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县接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方案的通知〉》__号精神,国家 10 部委将于2015 年 5 月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验收。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以统筹城乡发展、造福农村居民为出发点,以全镇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等模式,巩固已有成效,抓好拓展延伸,力争第一批通过国家对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为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硬件设施是重点,机制建设是保障。各村(社区)必须围绕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保洁队伍、再生资源回收点和发动村民参与、保障经费投入等工作重点,认真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一)修缮购置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引导农村居民利用旧筐、旧桶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每个院落(散居的 3—5 户)要设置 1 个垃圾定点收集点(池),每 1—3 个村民小组要联建 1 个垃圾分类减量池,镇上修建垃圾中转站,并配备 1—2 台垃圾运输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由乡镇运输到垃圾场统一处理。对已修建的垃圾池(房)进行改造,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功能;对公路沿线已修建有破损的垃圾池(房)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对__路、__线的垃圾池(房)进行贴砖美化。同时,要加大对垃圾收集设施的管护力度,保持垃圾收运设施清洁,切实做到池(房)内垃圾不爆满、池(房)外垃圾不散落,禁止露天焚烧垃圾。

(二)配备充实村级清扫保洁人员。推行环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结合实际,我镇村(社区)合理配备农村保洁人员数量,实行不同时段的常态保洁,确保__村、__、__、__、__村配备3名保洁员,其余各村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村设置 2 名清运人员,并穿着或佩戴统一服装标志。同时,要完善保洁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确保村域范围内无陈年垃圾,无垃圾乱堆乱放。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保洁队伍相对稳定。

(三)设置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总体要求和安全、方便、实惠原则,每个村必须建设 1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镇上建设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加大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采用农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镇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指导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发动村民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

(五)明确治理工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各村(社区)要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经费及其维护修缮经费,引导村(社区)和村、居委会集体承担一定的运行经费;镇财政对治理工作实行补助制度。要放开场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一)动员部署阶段(__月 27 日—__ 月 31 日)。通过召开动员会、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工作,并广泛宣传。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实施的具体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间,建立工作台账,迅速开展工作。

(二)集中治理阶段(__月 1 日—__月 30 日)。在全镇所有村(社区)进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动,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围绕修缮购置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配备充实村组清扫保洁人员、设置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村规民约、明确治理工作资金投入机制、收集完善治理工作软件资料等工作,确保有效治理村(社区)的比率达到100%。各村(社区)要于 2015 年 __月 10 日前,完成村(社区)清扫保洁人员的配备;__ 月 20 日前,完成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修缮购置,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建设。

(三)接受验收阶段(__月 1 日—验收)。镇绩效考核办国土所、村建环卫、财政所、民政所5个部门要抽调人员组成初验小组,分片对各村(社区)进行初验、检查,对照验收重点内容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有垃圾收运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的“五有”成效,接受国家验收。

(四)巩固成果阶段(验收以后)。根据治理阶段各村(社区)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制度,解决突出矛盾,切实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运输到镇指定地点处理”的长期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体系。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有效治理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是2015 年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各村(社区)是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保障经费投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垃圾治理推动机制;要层层落实责任,将所有村(社区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人。(二)制定计划,强力推进。各村(社区)要密切联系实际,对照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标,围绕验收重点内容,按照验收步骤时间安排,制定本地具体的实施计划,对所辖的每个村组都应明确时间节点,倒排进度,强力推进相关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各村(社区)务必于从 4 月 1 日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迎接验收工作实行进度周报制,每周五下午4时前,各村(社区)将工作推进情况报镇治理办。镇治理办及时汇总情况并上报县治理办。对各村(社区)工作推进不明显的,要蹲点督办,并及时整改报告,确保强力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第9篇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欢迎阅读!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点,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市农委决定在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率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题破局。为此,我们倡议:

一、人人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农户源头按可烂垃圾(即厨余垃圾,也称有机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分法”进行分类。经济条件好的村按可烂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进行分类。每户统一配置两个垃圾分类桶,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严格按照分类投放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科学处置,为和谐小家添幸福,为绿色大家增美景。

二、人人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拥护者。

每个村庄要合理设置联户垃圾分类桶、并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将垃圾运输至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为此,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主动自觉将分类好的垃圾倒入指定垃圾桶、垃圾点,定期开展大清理大扫除活动,强力清除陈年生活垃圾,确保房前屋后、林地、道路、山体、河道、沟渠等各家各户负责区域无任何可见生活垃圾。

三、人人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建设的志愿者。

广大农民朋友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贴乱涂,不损坏环卫设施,不破坏绿化林带,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杂物,做好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治理,克服生活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村集体组织的各项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用实际行动踊跃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中来,共同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四、人人行动起来,争做环境保护的监督者。

检举揭发各类垃圾乱堆乱放、乱贴乱涂、损坏环卫公共设施、破坏绿化带的不文明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主人翁的姿态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努力营造农村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重在实践、贵在坚持。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履行应有责任,助力掀起“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高潮!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长治的天一定会更蓝,水一定会更清,地一定会更绿,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人民一定会更幸福!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2各位村民们:

自全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来,我们的村庄变得整洁美丽了,这是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得之不易啊!我们要倍加珍惜,共同爱护这蓝天白云,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共同为我们的子孙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存空间!

可是,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我们的垃圾是运走了,却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污染源,长久下去,终有一天垃圾会运不出去的,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比如,我们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在一起,给垃圾焚烧带来了很大难度。废旧电池,电子垃圾富含重金属,污染我们的土壤、水源,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我们以举手之劳,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就可以让垃圾减量,减少污染,甚至变废为宝,利己利人!

为此,我们倡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1、对可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回收,变废为宝。

2、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拣,交保洁员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建筑垃圾由农户自行集中到建筑垃圾消纳地。

4、单独设置垃圾桶,专门投放煤灰等无污染的固体废弃物,由保洁员统一运送到建筑垃圾消纳地。

5、剩余饭菜喂禽畜,其余厨余垃圾由保洁员清运到沤肥池。

6、其他垃圾集中到一个桶,由保洁员集中清运到垃圾中转站,进行二次分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倡导: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请大家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垃圾分类,环保我先行。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3广大村民朋友们: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民心工程,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

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展示全镇农村卫生整洁、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良好环境,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变废为宝,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需要建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倡议:

一、人人动手,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

广大人民群众要把环境卫生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觉增强卫生意识,踊跃参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变陈旧的环境卫生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从我做起、带头示范,推动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个个行动起来,争做环保的建设者

全镇人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和生产习惯,做到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杂物、不乱摆摊设点,不损坏环卫设施,不破坏绿化林地,自觉维护清洁,克服生活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全民参与,立说立行,积极营造村庄优美环境

希望广大村民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及时清理自家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河道内外的垃圾和乱堆乱放,拆除违章搭建,清理沟渠河塘,共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里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四、齐心协力,当好农村环境保保护的志愿者

积极加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参加村组开展的各项生活垃圾治理活动。检举揭发各类乱堆乱放、乱贴乱涂、损坏环卫公共设施、破坏绿化带的'不文明行为。敢于与一切不文明的行为作斗争。

五、树立新风,强化监督,积极争做优美环境维护者

创造整洁、优美、绿色的新农村环境,实现城乡同治,改变羊牯村的环境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我们一起去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美丽农村、舒适农村而努力奋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讲卫生、讲文明的体现。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文明、更进步。

立即行动起来吧,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创建干净、卫生、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4各位村民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会产生垃圾,生活垃圾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环境随意地堆放,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滋生大量的蚊蝇和细菌,直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生活垃圾正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将我们日常的生活生活垃圾分类分为两大类进行处置。

请将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鱼类内脏、零食碎末、烂叶、各类谷壳、笋壳、残次水果及饲养动物的粪便放入绿色的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将集中运至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处理。

请将其他不可腐烂的生活垃圾放入红色的不可堆肥垃圾桶,村里将运至垃圾中转站进全市统一处理。

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倡议大家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这样做即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的村庄会变得更加美丽、空气会更加清新、水源会更加清澈、居住环境会更加舒适!

让我们从家庭垃圾分类做起,行动起来!

农村垃圾分类倡议书5亲爱的村民朋友:

当今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主题。随着近几年来,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垃圾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及提升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为此,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号召,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支持社会经济建设,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为目标,从今年开始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当然,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您的支持与协助。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创建一个美好的绿色生态家园。

实现垃圾分类的主要是请您将剩菜剩饭、骨头、菜叶果皮、残次(腐烂)瓜果、禽畜和鱼类内脏及零食碎末等可腐烂的垃圾与金属、玻璃、塑料、电池等不可腐烂的垃圾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里,使可腐烂垃圾回收经发酵处理后成为有机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是讲究公德,讲究文明的体现;是建设美丽两丰、绿色两丰的具体行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崇高事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社会也一定会更文明、更进步!希望您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崭新的生活面貌,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创建美丽两丰、绿色两丰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