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7 16:05:16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后备管理人才 培养体系

一、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创造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随着企业间对优秀管理人才争夺的日益加剧,企业已无法通过外部招聘来建立人才优势。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人才评价、选拔、培养机制构建了一个企业后备管理人才“蓄水池”,确保各管理层级具备健康有序的后备管理人才梯队。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培养效率,成为企业适应竞争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2.为选拔管理人才提供精准的“尺子”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把精准的“尺子”。这把“尺子”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通过管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开发出一系列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后备管理人才的能力、个性、动机的人才测评工具。这是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工作,它帮助企业找到高绩效的基因,它既包含了现有优秀人才共性特征,也包括了企业发展战略之下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定义企业合格人才的标准,为“选”、“用”、 “育”、“留”各个环节奠定基础,为后期人才培养确定了目标。

3.为培养管理人才提供科学的“模子”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模子”。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提高管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弄清楚目标岗位的要求是什么,同时也需要找准培养的能力和方面。通过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短时间内了解被培养对象的个性和能力短板,从而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有的放矢地提高企业管理人才能力。这个“模子”是一套管理人才培养方法的组合,它包括针对被培养对象知识短板开发的理论课程、增强培养对象综合能力的“企业导师制”、企业内部轮岗培养、赋予挑战性工作任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原则

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为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指引方向。胜任力模型是员工胜任管理岗位的综合能力特征,体现公司战略、文化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胜任力模型有助于精确定位被培养对象需要培养发展的能力,制定培养发展的目标。根据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发展。

2.实行闭环管理的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将采用PDCA闭环管理的模式,从后备对象的选拔到培养发展,再到后备管理人才库的管理,最后是后备管理人才的任免使用,形成一套能进能出,流动有序的闭环机制,从而保证人才梯队的动态发展。

3、遵循备用分离的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拔任用之间的关系是“备、用”分离,后备管理人才作为任用优先考虑对象,但并不意味着全都提拔任用,非后备人员也可提拔使用。

4.遵循动态发展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探索项目建设的经验,并在过程中不断反思与动态调整,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打造企业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秀品牌,实现后备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和滚动式发展。

三、企业后备管理人才体系构建的推动策略

1.制定完善的制度流程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只有有了制度保障才能措施落地并起到预期作用。制度流程的制定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后备人才分层级管理责任制度。即明确各级管理者是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者。

(2)完善项目预算机制。后备人才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充分利用资金预算,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3)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明确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控制时间节点。

2.宣贯体系建设意义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是一项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和员工自身利益的重要项目,对于企业战略落地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好宣贯工作。从企业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各个层级都要充分认识到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激活现有人才队伍活力。

3、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需要建立四大体系,分别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这四大体系的构建需要借助第三方人力资源专业咨询机构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特别是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胜任力模型以及运用专业的测评技术选拔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后备培养人选,为后续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应以企业战略文化为导向,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重点构建四个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

1.构建标准体系

后备管理人才选拔关注的是候选人未来的发展潜力,从“能不能、愿不愿、合不合”三个方面深入考察候选人的潜力、个性特征,并区分哪些是可培养的素质,哪些是不可培养的素质,为后续的培养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构建评价标准的核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荐分层级的N+X素质模型,具体的建模流程如下图4.1.1所示:

图4.1.1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图

2.构建评价体系

根据企业管理层级结构,评价体系的构建推荐分层级模式。从高到低依次是高层管理者后备干部、中层管理者后备干部和基层管理者后备干部。按照后备人员层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测评工具组合对后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例如:对高层后备干部人选的考核通过“公文筐+角色扮演+补充面谈+领导力测评”的测评工具组合方案进行评价。评价体系构建如表5.2.1所示。

......

表5.2.1:企业后备管理人才评价体系表

图表说明:

(1)公文筐测验要求考生在所安排的模拟情境中扮演某一给定的管理者角色,对事先设计的文件进行处理,之后考官针对考生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进行评价。公文筐测验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层管理者测评。

(2)案例分析测验是指通过创设高度模拟的工作情境,在该情境下包含多个具体管理案例,通过候选人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来判断他们各项能力特征。案例分析测验比较适用于中基层管理者测评。

(3)角色扮演是具有全真模拟特点的一对一的角色扮演情境测验,效度高、针对性强,比较适用高层管理者测评。

(4)LGD即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观察候选人在人际互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更加清晰了解候选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该工具比较适用于中基层管理测评。

3、构建发展体系

(1)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的通用方法:集中培训+行动学习、导师制、赋予挑战性工作、轮岗、自我发展等。后备人才库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构建发展体系必须要体现人才池的流动性。

(2)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将采用“五步组合法”:

培养发展的第一步是将后备人才按高层后备、中层后备、基层后备划分为三个班;第二步是分模块进行培养,通用能力素质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特有能力素质采用独立授课的形式;第三步是将培养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培训的重点和目标不同;第四步是根据不同的培养阶段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例如行动学习、轮岗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第五步是发展性测评,主要是检验培训效果,为后续的培养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具体步骤如图5.2.1所示

图5.2.1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的“五步组合法”

4、构建管理体系

后备人才体系的建立要以使用为目的,经过严格的选拔以及后续高效的培养发展,应该有计划地将后备人才从人才池中选拔到最适合的空缺岗位中,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提升后备人才的积极性,让候选人真切地看到发展情景,提升成长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后备人才库选拔管理干部,可以提高选拔的质量,提升选拔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苏永华,现代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5

[2]苏永华,论现代人才测评的范畴、功能及其作用.人类工效学,1999,5

[3]彭平根,丁彪,苏永华:LGD在选拔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方面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4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2篇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各个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和培养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多问题.

1.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很多高校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学生数量的增长,而忽略学生培养的质量,这就导致高校在教学计划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因此,难以达到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区方向,但是其各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

1.2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较差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可以把实践性的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一方面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教学的实践性较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学生上课沿用听和记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开设的实践课程也较少.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实习的体系.实习环节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方向大多仅限于酒店,而且实习的时间要求较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难以从实习环节中得到锻炼.

1.3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就目前来说,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教师的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教师或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有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高校一味的跟风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而这些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很难符合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4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括了众多其它的学科内容,如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从其它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借鉴.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的条件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只是一味的抄袭,导致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多个方向,但这些方向的课程设置都会包括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表面上专业进行了划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相差不大,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二、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现代旅游业的适应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2.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创新

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宗旨是为学生服务.要依据社会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

2.2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使教师成为同时拥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具备教师教学的资格和职业资格,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成功的引导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一,高校可以将本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派到其它高校进修,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第二,可以有针对性的聘请一批经过专业学习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到校任教,给本校的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第三,定期聘请旅游业比较权威的企业家或者学术界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旅游业最新的管理经验与需求,为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奠定基础.

2.3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各门类的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有效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侧重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实习等.在进行课程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在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2.4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侧重的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讨论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得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5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3篇

1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管理岗位更加细化,很多新型物流职业岗位不断出现。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2016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达到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快递及电商物流成为近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未来网络消费还将持续火爆,这需要物流企业设立全新的物流管理岗位,物流产品营销和物流信息管理成为物流管理岗位变革的方向。这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岗位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能力分析

我国当前物流专业管理岗位主要分为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管理和营销等岗位设置,各岗位职责和能力分析如下。采购岗位主要职责是制定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成本管理等。主要能力应具有市场调查与预测、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和相关财务管理能力。仓储岗位主要职责是进行出入库作业和在库管理以及监控库存及仓储成本、库房规划与设计、设备管理与维护等。主要能力应具备单据管理、设备调度和商品保养等能力、仓储作业管理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库房布局规划设计能力等。运输岗位主要职责是根据订单需求,安排相应的运输作业、优化运营线路、进行车辆调度、运输成本核算、运输单证管理,处理商务纠纷等。主要能力应具备运输方案决策能力、流程优化能力、成本管理能力、纠纷处理能力等。配送岗位主要职责是进行流通加工、配送作业、调度等工作。主要能力应具备作业流程管理、单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能力。信息管理岗位主要职责是对物流环节的信息化控制、物流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等工作。主要能力应具备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物流营销岗位主要职责是进行物流市场调研、营销方案制定、客户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主要能力应具备市场研发、沟通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物流项目管理岗位主要职责是项目调研及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金、人员以及设备进行设计并优化;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等。主要能力应具备物流项目整体流程运作优化能力、业务战略实施能力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运营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等。物流职业发展规划一般是:物流业务操作人员—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定位倾向于培养掌握物流作业技能又懂管理的中级管理人员,培养的学生熟悉物流业务操作,能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物流管理方法,具备物流运营管理能力,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

3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体系构建

通过对物流岗位需求和典型工作分析,确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点、能力点,通过知识点分析形成课程矩阵,通过能力要求形成实践能力矩阵,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发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形成工学交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3.1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围绕目标岗位群主要能力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课程体系。该体系不仅要体现物流岗位能力要求,而且要设置针对计划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管理基础能力;系统规划、运营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拓展能力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形成实用性强的课程模块。3.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力培养是应用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根据物流管理岗位群核心能力的要求,构建以基础技能、操作技能、运营管理能力、物流营销能力为主要核心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增开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学期设置上,增加认知实践学期,让学生在与物流管理相关岗位上经过认知实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可以采取“虚拟仿真”模式,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多元考核方式,即诊断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多元评价主体,即参与评价的人员有校内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教学督导人员、校外实训指导教师、项目参与成员;多维度考核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4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物流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合作企业和实训基地积极开发研究项目,为师生在物流管理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示范提供条件,促进本专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成果转化的效益。

4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

4.1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层次教师;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鼓励年轻教师学历提升及进修或访学。其次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与物流管理专业有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聘请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大中型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授,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发挥巨大作用。4.2加大实验建设经费投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型强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比重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考虑到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利用VR等虚拟仿真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3加强政企校合作力度,建设人才协同培养基地。高校要加快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大四可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4.4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校应高度重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邀请企业专家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组成竞赛指导小组,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用能力较高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同样如此。在现阶段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产学研等方面借鉴本文提出的发展思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作者:赵园园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陶然.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15(1).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4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能力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11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r types of working rol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graduates, we proposed the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which contained basic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esente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Logistics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据有关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显示,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的不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分为四种类型: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1]。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应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对于物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物流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开发等实际能力;专业素质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因此,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系统结构。根据调研及分析,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1.1 基础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2]。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类基础等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与经济、市场商务类、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第三年主要学习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第四年主要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等。

1.2 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还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一学年,有基础课程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及认识实习,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供应链系统模拟实验等;第三、四学年,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验,包括: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ERP系统模拟实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及相关学科竞赛等。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度,激发创新能力。

1.3 专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管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3]。物流学科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跨学科的特点,相关的交叉学科有: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学校背景的一些“特殊”课程,如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数据库和计算机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训、生产实习等,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2 完善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满足行业人才需要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要根据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主要结构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专业性强,具有实践应用性的教材。

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把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分析讨论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企业经营思维,巩固专业知识,激发想象力;安排校外实习时,组织学生到有关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等进行参观、访谈或短期实习,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符合物流管理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必要的课外知识,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3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符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卓越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从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6-121.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5篇

    改革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首要是专业学科与课程的调整。过去十几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几经调整,对专业课程面过窄的问题和学科内容老化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了比较大的转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也非一朝一夕即可以完成。教学改革的难度在于思想观念(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的思想观念、学校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资源的配置(含师资配置、教材及实验实习条件配备等)、社会的认可度以及自身改革方案的创新与实践等,诸方面构成了一个直接面对培养对象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只能采取“小范围跨大步、大范围跨小步,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实施战略。即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都相当清楚了,认识也相当统一了,物资条件也具备了,也还有适应中国国情、校情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完成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任务,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创新与实践。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地方高等院校,必须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学科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历史沿革,甚至办学条件、风格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出独具个性特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独特的育人环境、风格和品位。

    2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的几点做法

    中国高校之间的个性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决定了不同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改革实践中的不同创新和闪光之点。这些创新和闪光点,高校可以相互借鉴,但不可能照搬。以下就重庆文理学院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作一归纳、总结。

    2.1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时间以来,教育界就一直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本文认为,从终身教育角度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宜以“通才”为主,着力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从各种专门职位都有专门分工角度讲,又要求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工商管理专门知识。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重庆文理学院慎重地选择了培养“职业经理胜任力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为了落实这一理念,从2003年起,重新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分一课堂教学计划、二课堂教学计划和第三课堂。一课堂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二课堂以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授小助手、企业经济调查、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及学生社团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等为主;三课堂就是到企业一线去见习、顶岗实习。一课堂由教务处、教学院(系)组织实施,二课堂由部分专业教师和导师组织实施,第三课堂由学工部组织实施,如在创业孵化园创办微型企业,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为本地中小企业进行策划与指导。为了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使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出和实施了工商管理教学,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地方工商业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立足地方工商企业现状,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众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工商管理从业人员,具备工商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区域工商企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的指导思想,推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和两个实施办法。一个基本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两个实施办法,其一是按文理工商进行大类培养,其二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根据上述原则,学院一改过去由教研室单方面制定教学计划的方式。首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需要,提出了四年制本科教育课内总学时不超过2600学时,并规定各类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含选修课):(1)公共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2)专业技术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3)专业技能课组合占40%左右,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公共任意选修课,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职业意向在全校跨专业、跨院系选课进行辅修,全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基本框架,大力度改革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保证了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和技术基础知识模块的厚度,削减专业课模块的深度,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此外,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还分两个模块方向:一是涉外企业管理方向;二是中小企业管理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就业意向在某个方面进行深化学习,这对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给宽口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长开渠放水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问题的高度综合性增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受到广泛的关注。重庆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性多科性高等院校,如何让复合型、应用型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成长,让部分自身条件好、愿意更大范围拓宽知识面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设计,已成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思考的热点。重庆文理学院与全国若干兄弟院校一样,推出主辅修和创意、创业培训制度。主辅修制,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开凿出的一条通往获取复合型知识的渠道。而创意、创意培训则主要是为有特殊才能和一些特殊偏才学生加以专门培养和指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2003年,在学校统一教学规划指导下,正式推出了主辅修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凡学习成绩达到优良程度的学生均可申请选修学校已开设的另一个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如管理类可以选择经济类、工程类、文学类等;(2)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在制定本专业主修教学计划的同时,都必须制定出以本专业为核心的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即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必须主辅修配套。在实践过程中,又推出了第二专业计划,让对辅修仍不满足的学生再走一步。于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辅修制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保证自己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另一专业为辅修专业,完成规定教学计划(一般30学分左右)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其二,学生在选择辅修专业学习后,因各种原因(如学习压力大等),不能全部完成辅修专业规定课程者,通过的课程学分数作为任选课学分计入本人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学籍管理,未通过的课程不计学分,也不作学籍处理;其三,对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仍有余力余兴者,可将此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继续深造(一般60学分左右),全部完成者,由学校颁发第二专业证书,跨学科的可申请第二学士学位。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考研。渠道打开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以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本科学历人才。据调查,在最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凭借辅修专业应聘到各类工商企业工作和考取跨专业、学科研究生的,有主修专业毕业证,同时持有辅修专业证的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受到普遍欢迎。重庆文理学院从全国高校就业60强上升为50强就是明证。若干事实已充分证明,主辅修制是本科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2.3重塑教育基本原则——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线岗位接受专业培训,一般要求在各基础岗至少完成3个月的工作才可以转岗、轮岗。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对生产一线的基本业务流程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识,方能具备对各岗位进行管理的基础,才能够为以后承担起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动手操作的实践积累,用人单位希望本科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去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于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1]。

2.统筹规划的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岗位定位为现场管理、仓库管理、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基层、中层且需要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岗位。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轮岗之后接受岗位评估,分配合适岗位,并以储备干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本科生具有基层、中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统筹规划能力,包括对现场工作的人员安排、流程衔接、工作排程、投入—产出计划及相应资源配置等。尤其是在行业业务高峰期时,如近年来电商发起的电商购物节,上半年的“4.18”和“6.18”,下半年的“11.11”和“12.12”以及跨年的年货节等,高峰期间促销计划的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对人员的安排和订单的分配规划要求具有相当的弹性和柔性,除了实践累积的经验,更多地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能力。

3.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最基层的组织的管理者,除了扎实的一线工作的基础,既要有与上下级以及平级组织之间的充分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上级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团结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融入团队。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3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合理、妥善地解决。因此,对于物流本科人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中会进行观察和考核、测评,发掘其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所掌握的社交知识与实际的现场管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干部或实习生中的佼佼者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角色转变,能够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发挥其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2]。

4.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所用的人才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因此,用人单位希望本科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工作的方法、手段、流程等进行合理创新。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28%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盲目试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的、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鼓励毕业生不断成长和创新,还为毕业生设计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与创新贡献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其进行创新[3]。

二、现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多从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出发,而忽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这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人设课是课程本身对实现培养目标意义不大或者很陈旧过时,但还要开设。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个别专业课程可以获得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从而使课程安排更饱满和丰富。

2.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不足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总体课时中,理论课时明显占绝对比重,而实践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课时不到30%。虽然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理应占绝对比例,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而且,从用人单位对本科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上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

3.缺少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节

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这一模块,只开设了创业学一门选修课,无论是从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来看都明显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来安排。很明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差距很大。

三、物流管理专业拟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从物流管理行业用人需求出发的,其核心部分为岗位需求能力。因此,科学、全面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是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

(一)岗位需求能力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不同层次岗位的胜任能力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能力分析结论。1.关键能力。(1)创新能力:具有提出科学、独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流程等的能力;(2)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同团队内其他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与团队内其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3)执行能力:具有正确理解任务要求,并贯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4)学习能力:具有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等完善自我的能力。2.专业能力。(1)具有从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2)具有对物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能力,初步具有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及物流仿真模拟的能力;(3)具有商品入库验收与检验、商品养护、食品储藏与保鲜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2)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商业知识;(3)具有项目管理能力,并要熟悉企业ERP管理技术。4.社交能力。(1)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设计合理、多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模块。(1)压缩通识课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分配。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识课是所有专业都应开设的基础课程,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应用考虑,增加了现代办公的计算机类课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拟开设物流专业外语,因此删除了高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2)增设了课内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模块的安排中,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课程,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中,按照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了课内实践环节,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课时。(3)增加了选修课可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别优化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增加了可选的课程,使课程数量翻了一倍,让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网络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课程。2.完善实践课程模块。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课题组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特别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修正,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如:将ERP沙盘模拟和VBSE企业综合训练等适合高年级阶段进行的模拟实践安排到了高年级进行。

(三)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比例。从总体上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到30%以上,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探讨,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寒暑假,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时长。2.增加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的课时。为了配合物流行业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跨年购货节”物流业务高峰,将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进行压缩,且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在“双十一”之前完成理论课及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周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较之前的教学计划提前参加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高峰中,体验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与学生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在企业继续实习,并择优就业。学生通过参加实习,更多地了解拟就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既满足了合作企业在业务高峰期短期用人需要,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拟录用员工的人选,避免单纯地通过笔试、面试录用员工出现的用人偏差,保证录用后的员工队伍的稳定。

(四)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7篇

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使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能够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各大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成立了新研究院、建立创新实践班、开设《创新技法与思维》等课程,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有培养方案模式,学科融合模式,创新实践模式等。虽然形式各异,模式多样,但笔者研究发现这些都是围绕这学科竞赛展开的,要么是为学科竞赛做理论铺垫,如《创新技法与思维》课程的开设;要么是为学科竞赛提供训练平台,如各类创新实践班或创新研究院。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基础的。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成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常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超常思维,独立思考,这样最终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独创性。所以,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1.2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为私利也不惧困难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创新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极其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不怕打压、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开思想、大胆实践的平台,竞赛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和设计,在模拟环境中践行,这无疑为培养学生创新勇气,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1.3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个性,同时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资料显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合作获奖的比例从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见,创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整个竞赛题目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以组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为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所以,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2.以学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教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论文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辽宁科技大学的运行经验,提出了“理论传授—技艺切磋—嵌入思考”的递进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2.1以主干课程为基础,在学科竞赛中完成理论传授,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传授是教学之根本,对于经济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理论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机械性地传达给学生,至于学生掌握如何,能否应用这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平台和机会。随着学科竞赛技术和手段的逐渐完善,笔者发现在学科竞赛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可以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用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劣势的比较都会涵盖,但很少有后台数据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计算和模拟。但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挑战杯”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计算人工费、管理费和收税等间接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完成几近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所以,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完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课程的理论传授,可以实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实现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以三大赛事为依托,在学科竞赛中完成技艺切磋,激发创新精神

事实证明,科技竞赛为学生技艺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过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想法,在竞赛平台上模拟实践,不断测试每一种经营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竞赛群的交流平成技艺切磋的过程。例如在群中,同学们可以就定价的方法展开讨论,试图找到一种既能使企业盈利,又能使竞争对手无缝隙可钻的定价区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以及参赛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过程,技艺的切磋过程,效果非常好,同时这种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学生勇于发言,所无顾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创新精神。

2.3以案例分享为平台,在学科竞赛中完成嵌入思考,培养创新人格

学科竞赛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赛的过程和成绩,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比赛过后带给参赛队员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即嵌入思考。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往往会开设案例分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分享对某个知识点的再认识、比赛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和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沟通的意识增强了,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更愿意倾听,更愿意合作,逐渐形成了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创新人格。

3.总结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8篇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高校针对“卓越计划”及行业特点及要求所制定的,确保既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序列体系文件,在计划开展的过程中,依照体系文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贯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指导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体系应渗透到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以充分利用学校及校外相关资源,协调教育中的个人行为,保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能否按“卓越计划”标准要求而培养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它可以推进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具体意义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卓越工程师教育活动

人才质量是教育评判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单位而言,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及监控体系,对用人单位而言,缺乏合理的人才标准及评价体系。所以,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均在“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开展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成败目前尚难以评判。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管理与控制在时空上有机结合,各级领导和决策者以及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和管理的广大师生员工都经常不断地检查了解和评价卓越工程各项教育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对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完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实施管理是由管理指标体系来控制的,通过信息系统,全面地搜集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及行业工程要求等方面信息,对教育与管理工作达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实施目标管理。

2.提供决策信息卓越工程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调动

“学校教学与管理人员、行(企)业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需要。质量管理活动是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诸多因素、众多环节的全面性管理,是对教学活动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是校内外相关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并接受管理的过程。因此,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要素的渗透与桥梁作用,它可使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工作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规范及科学化,使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师生按行为准则办事,并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的工作,促进相关行(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使相关领导及决策者及时、准确掌握卓越工程师教学和管理的状况,为科学决策,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培养方案的改革及优化,搞好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3.密切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实现办学良性循环

高校建立完善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实现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同时,它也能密切院校与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发挥行(企)业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及监督作用,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对卓越工程师教育进行及时的调节,进而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引导学校在面向社会、行使依法自主办学权利的同时,确立起能够取信于社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体系。

4.有利于卓越工程师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宏观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必将减少对高校内部管理的直接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削弱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与支持。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既有利于激励各培养单位间的良性竞争和经验交流,不断深化探索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出“卓越”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卓越工程师培养院校的相关培养质量及教学信息,及时调整管理规定,确保宏观调控的时效性。

5.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制造大国到工业制造强国的发展过渡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卓越计划”的大前提下,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和实施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可使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更好地切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可以粗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起更加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软件建设。其中,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其目的是:组织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及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综合应用管理方法、专业技术、数理统计及规章制度,建立起从招生、入学教育、校内教学、校外教学、实习、毕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提供一种教育服务,其教育必须对学生、政府和社会负责,它不但要满足学生对教育服务的要求,也要满足政府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但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较,其具体要求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其强调企业的深度参与性,学生工程应用、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等要求。因此,在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下文运用“三全一多”原理分析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1.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校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全过程。前期工作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调研开始,即在充分把握市场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专业,然后是制订招生计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等整个前期工作。在此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确保市场调研的科学实施,其内容要涉及调研的目的、对象、由谁做、如何监控、时效性保证等方面内容。考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特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细节应有所调整。例如,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工业界,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而且应由学校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调研。在充分把握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计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而为人才培养前期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同时,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为应对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确定合理的调研周期,确保前期工作的时效性。

招生与选拔过程。拥有一批立志于我国工程事业、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学习目的清楚、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是从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应涉及招生的各环节,其中包括招生对象、规模、条件、模式、取舍标准、淘汰机制等方面。考虑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企业参与学校招生的机制,以减少因盲目填报自愿和盲目招生所导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资源的浪费。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招生选拔工作的优势体现为:(1)招生计划的制订方面。我国工业规模庞大,教育部门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可能造成招生数量的盲目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核心研究资料而参与招生计划的制订,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招生宣传方面。企业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可充分展示专业和行业的优势,使更多的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进行更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3)招生标准的制定方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教育部及大专业规定的通用标准,而且要符合行业工程人才标准的要求。企业可以从合格工程人才基本素质要求出发参与招生标准的制定,可以使行业标准更加切合社会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等多角度地选拔卓越工程师培养对象,谢绝那些不具潜质或无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4)联合招生。由企业与有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预先签订协议,以企业的名义选拔卓越工程师班,这样既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对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还可以约定学习期间由企业交付包括学费甚至部分生活费等费用,院校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为校企合作招生提供制度保证,其内容应明确在企业介入招生环节时,企业、学生和院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班通过招生选拔成立之后,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工程及创新能力训练、社会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人才质量符合卓越工程师的标准要求。为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要求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要求企业现场教学及实践的环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要覆盖现场教学各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就业与反馈过程,在国内外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大环境下,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要涉及就业指导、统计分析等方面,尤其是要充分收集来自学生、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并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要注意学生就业后不是学校“泼出的水”,而是“移植的树”,学生在工作中成长所表现的能力与素质是教育质量的良好载体。学校要有适当的跟踪调查机制,确保能够收集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反馈信息。另外,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充分调动行(企)业的积极性,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上各环节过程不是分立的阶段,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桥梁作用,要使整个过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既要保证信息有效传递,也要保证实施效果得到有效监督与实时调控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质量体系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各自的管理循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推动整个体系的大循环,以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模式使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2.全方位质量管理

全方位指的是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社交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属于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总目标而工作。换句话说,全方位指的是整个卓越工程师的教育质量管理。在提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强调管理是通过协调人的活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它不仅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还能使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满意值。要始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施在线的、实时的、动态的管理,以达到整个系统良好的受控运行状态,进而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全方位还要涉及企业深度参与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校内外相关部门和单位而言,分别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最终质量标准分解而成。

3.全员质量管理

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全员性是指校内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参与的质量管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的每一系部、处室、系统、科室、车间的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教、学、管理”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把学校制定的各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与环节、岗位。建立各种规范标准,确保“教、学、管理”相关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去。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多”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工程特点及其人才标准要求而采取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这是因为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多而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质量管理办法。

三、结语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第9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向亚太转移的趋势愈发加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导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必然要求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国际化,要求培养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事务、同时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上高层次会计人才严重缺乏。自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至今,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由54所增至189所,并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将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意愿更加强烈。在这一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CIMA在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21世纪最完善的商业培训体系。多年来,世界上的知名跨国公司都将其列入商业资格的首位,CIMA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财务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独树一帜,为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较宽泛的外延,但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必须要善于吸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沟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关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各国存在自身特色。

(一)国外研究 美国大学教育以学术研究、人才训练及社会服务为宗旨,实施专业训练,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以接受教育与训练者为中心,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根据职业结构来提供训练方案。日本高等专科学校重在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才。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宗旨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职业资格和学历证书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使职业教育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发展,目前在国际上最被普遍接受的职业教育是CIMA(管理会计师公会)、ACCA(特许会计师公会)。这类职业教育目前逐步为我国高等教育所引入,如CIMA、ACCA成建制班的设立,使我国财务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二)国内研究 与国外相比,由于社会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我国高等学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守业轻创业,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方面的问题;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则,结构不合理,专业课过多过细,基础课相对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理论研究与企业理财实践脱节严重。刘淑莲(2005)从财务管理学科的目标定位界定入手,根据目标定位、价值定位和市场定位的要求,提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根据其学科范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构建模式的原则构建成四个层次: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使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相一致,在内容上与执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实现基于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陆正飞、辛宇(1999)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差异入手,分析了各自的侧重点以及服务方向,指出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的差异,并提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既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又考虑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抽象与具体程度等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孙小梅(2007)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指出人才培养应在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具有全面的优良素质。

尽管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和建议,但这些措施和建议主要从课程体系、业务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非实质意义上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时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本身较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理念(如新《财务通则》中首次提出的社会责任、民主理财等理念)无法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制约着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我国目前财务人员知识水平结构参差不齐,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弊端。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不尽人意,大都将其作为会计学或财政学等专业下的一个方向,教育转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存在专业方向口径狭窄,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适应社会能力较差以及发展后劲不足等缺陷,使得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择业能力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这都不利于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并严重限制着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总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一)培养目标不明晰 由于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学非常接近,而且与这些专业相比较,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自身特点不明显。除此之外,目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二)对国际化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与本质特征认识不够 许多设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主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虽然取得成果和特色,但总体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整体的教学改革效果还不明显。

(三)国际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缺乏 教师是落实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队伍整体上还缺少国际化应用性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缺少感性体验,易在教学实践中回到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四)培养模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质量需求不相适应,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单一化、形式化问题。学校与实践部门缺乏紧密联系和沟通,对现实经济前沿问题研究较少,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弱化,案例教学方法缺乏等问题极为严重,所培养的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此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品质、素质要求也渐渐成为各公司极为看重的一项用人标准。尽管我国各高校在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个人品质和素质方面做了一系列尝试,但尚未找到有效方法。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系统性不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实践课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专业特色不明显,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么偏重于会计学,要么偏重于金融学,而没有形成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

四、引入CIMA的可行性分析

CIMA 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性管理会计师组织,同时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创始成员之一。目前大多数国际财务资格均面向财务会计,偏重审计,而CIMA的认证群体则以企业会计和经理为主,在培养扎实财务技能的同时,重点提高其参与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的能力,实现“财务支持战略决策,战略融于财务管理”。CIMA与其他会计专业团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专注于管理会计师的培养和发展,适合并不满足于掌握传统财会技能的人。完成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各个级别的资格认证后,将能综合和利用各类数据,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全面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评估、风险防范、组织管理和商业策略等方方面面的重要信息和切实方案。CIMA一直以来紧密结合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商界需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企业财务管理及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世界上极具权威性的高端财务职业资格认证。

(一)CIMA理念的特色 CIMA资格不局限于会计内容,而是涵盖了管理、战略、市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的商业知识和技能。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受到全世界的一致认可,许多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如联合利华、壳牌、福特、艾森哲等,都对CIMA资格推崇备至。CIMA一直以来紧密结合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商界需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企业财务管理及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世界上极具权威性的高端财务职业资格认证。CIMA资格认证不仅为企业衡量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供依据,也为各行各业的高级财务人员和管理精英创造展示实力的平台和个人发展的通途。

(二)CIMA与其他财务会计证书的区别 (1)目标明确,注重管理技能的培养。传统的财务会计重在回顾过去,履行反映和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而管理会计则重在面向未来,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在成为“管理会计师”之后,将决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中的记账先生的会计形象,而成为一位深谙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并贯彻执行的企业成员。CIMA专注于管理会计师的培养和发展,在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21世纪最完善的商业培训体系。(2)提供一种国际化的职业资格。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总体业务重点在99%的从事商业工作的会员及学员身上,而不是仅限会计人员。这使其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职业资格,它既能够聚焦企业管理上的竞争,同时也立足于战略管理会计。整体来说,CIMA比任何其他会计机构提供更多的管理,加大管理会计,更多的项目管理和更多的策略。其国际化程度也有目共睹,CIMA学员及雇主遍布全球,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会计资格认证之一,其教学推广有现成的专业师资资源。(3)教学大纲既实用又创新。独一无二的学术培训和实践经验可以持续满足雇主所需――特许管理会计师具有推动业务发展的领导能力。这样的人才完全符合现有企业的要求。不像其他的会计资格,管理会计职业能力考试(案例研究并最终测试的专业能力)考核的是商业思维和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如分析、综合和评估。这就要求学生要顾及到所有课程讲授的商业、金融、道德和人力资源战略等问题。

五、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步入了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方法,与国外高校在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学术研究、合作办学等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历教育的重点应转向培养国际型、实务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亟待完善。可见,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加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的探索已经成为一个当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我国现有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显现出的弊端正好可以由CIMA理念的优势所弥补,若能借助其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国际师资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必将对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产生颠覆性地影响,极大地推进我国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CIMA理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2]陆正飞、辛宇:《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3期。

[3]孙小梅:《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想》,《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