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2 16:33:48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2

1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

1.1银行业发展的收入情况

2014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聚变,传统银行业务受到了猛烈冲击: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调整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比;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很明显的看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以往有很大下降,其以前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失去了以往在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作用,其收入的锐减还会导致各种负面性作用,银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以往的银行“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成为过去式。

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之后的发展之路必然遇到层层阻力,面对今后的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竞争,银行业盈利水平将更加受到打压。今后的银行业发展之路必然如履薄冰。

1.2银行业人员素质情况

我国的许多服务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服务能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对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却很低的矛盾局面,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究其原因,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主要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良贷款已占全部贷款的26.62%,已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表现在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方面,人员质量结构存在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下,低素质员工难以流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体制造成的,人员结构过死,流动性较低。而且,现行的银行进入门槛较高,很多发展型,能力型人才首先就被拒之门外,而有些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或者理论水平较高却不注重实际水平的“学术派”却充斥在银行业阻碍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银行业中经过银行重点培养的人才在面临现在银行业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很多都选择去证券业,保险业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的银行业面临着低素质的人才难以流出,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目前银行“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业缺少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情况下,其发展趋势堪忧。

1.3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构成情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其在总利息收入中占71.16%;其次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其部分占比18.19%;再次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此部分占比5.79%;最后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此部分占比仅为3.18%。

总的分析,在我国银行业中传统的借贷业务占银行业总利息收入的很大部分,换句话说我国银行业比较依赖传统业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金融创新的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发达混业经营。而我国还着重在借贷业务中的利息差,在当今多种理财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大受打击,为保持利润而提高的贷款利率也不利于国家其他企业稳步发展。

2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2.1经济新常态

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银行业来说,“旧常态”的银行业代表着各种守旧,弊端。而“新常态”代表着高效率,高成就,新的经营和运营模式,克服旧模式上的种种弊端,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业营运结构简单,盈利渠道单一依靠借贷业务,在放贷业务中贷款多流向粗放型发企业,创新性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很难筹到融资,而且银行本身的业务渠道简单,技术性、创新性能力不足,这都是“旧常态”的体现。以往的银行业在“旧常态”状态下的改革更多的内部的优化,整改。在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大潮流下,银行业的整改必然会在体制上加以整顿,着重加强创新性,技术性,提供更多的中间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在“新常态”下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2.2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利率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开放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制和机制,使利率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2015年10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限额,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的根据市场水平调节利率。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革新趋势下,市场利率化无疑是改革的又一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早在多年前,西方国家很早就开放了利率市场化,而其中很多国家如日本就曾爆发过金融危机,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因为不稳定的市场环境而夭折。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放同业拆借,之后又陆续开放国债市场利率都为之后的市场利率化打下基础。作为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市场利率化有其必要性意义,能更好的结合市场,加强与实体企业的联系,并且自主利率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当然其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银行的整体压力提高,自主的汇率拟定在当前商业银行技术性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多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又不损害银行自身盈利,对市场做出精准的判断,总体而言是很难的。二是面临更大的风险,在浮动的利率中,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如今银行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情况下,风险的危害性可能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民经济的风险可见一斑。三是竞争的加剧,在如今民营银行的开放,商业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相互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这对于一些本身经营状况不好的银行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银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3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2013年余额宝,P2P等多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揭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银行业相对于保守,传统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次新的冲击。

首先,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打击,余额宝等网络金融工具的方便性,高收益,无手续等特点吸引了大批70,80,90后新兴社会消费人群将手中闲散资金放入互联网金融中,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借贷业务因为存款的减少受到打击。其次,是银行业中的金融理财项目受到打击,众所周知,银行业的金融理财项目准入门槛就在5万以上,收益率在5%―7%左右,而且还存在风险因素,而网上金融理财平台很多是没有经济限额的,收益率有时还要高于7%,虽然部分小平台存在安全患,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整体还是呈现着繁荣态势,这无疑在商业银行的基金理财方面是一次冲击。最后,银行的传统的中间业务受到打击,当今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已经开展水电费、话费充值,,火车票购买,汇率换算、基金代销为主的中间业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大时代,当前很多大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的银行APP,也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对顺应了时展,促进了技术的变革。

3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前景分析

3.1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

显而易见,银行业目前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在当前新常态经济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未来只有转变经营模式才能更好的应对挑战。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以往银行收入模式单一,多数依靠存贷差作为银行主要的利润收入,而贷款流向大多为粗放型制造业、产能型行业。在对创新型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放贷中收入也相对较小,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粗放型行业的扩张放缓,目前我国的创新性行业发展势头不明显,而且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业的存贷业务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靠单一存贷差维持生存的银行业必须加强中间业务的投入,在中间业务市场上做专做精,打造银行盈利新模式。其次,是加强银行客户服务新模式,开设更多服务型新业务,最大程度化的满足客户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利用目前银行业中分支行点密集分布的特点,努力在业务范围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最后,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业务,在我国对国际化业务中银行业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而且国际化是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所以未来的银行业发展趋势必然围绕着国际化展开,在国际机构网点的建设革新,对国际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创新,还有在企业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上都是重要的转型革新方面。

3.2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

在面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以及民营银行的开发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前途是不明晰的,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真正面对挑战,打破壁垒。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将会是银行未来改革的大趋势。

首先,我们说新型银行理财业务必然是面向客户,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在往常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着手续繁琐,门槛较高等缺乏人性化的情况,这在今后的银行理财业务中必须要加以改正,做到真真切切以客户为主,以达到互利共赢。其次,在理财阶段银行更多的是体现的是通过存款利率,基金,债券等金融手段来达到财产增值保值,而随着现代社会理财理念的变化,有部分人群追求的是传承,避险。参考西方的遗产管理和私人保险箱财产代管业务,在中国如今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遗产管理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和盈利空间。最后,我们说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中以有明显收益率的期次型理财产品为主,其产品往往时间周期长,回报率一般。而在利率市场化的今天,以开放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为特点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由于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和预期收入,虽然存在着风险的因素,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必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3.3拥抱“互联网+”的新模式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2篇

摘要:随着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地方银行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状况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地方银行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分析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资金运用特点及其财务可持续性,进而阐释地方银行面临支付能力不足、经营低效和行业风险积聚的危险。

关键词:地方银行;风险;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农信社逐步完成全省票据兑付工作以及村镇银行在各市县陆续开业运营,地方银行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伴随改革发展的步步深入,海南省地方银行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状况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地方银行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分析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资金运用特点及其财务可持续性,进而阐释地方银行面临支付能力不足、经营低效和行业风险积聚的危险。

一、海南省地方银行发展现状及特点

海南省地方银行包括农信社和村镇银行两类机构。2011年末,地方银行资产规模667.9亿元,占全省银行的10.8%,负债618.3亿元,占10.2%。全年累计实现利润3.3亿元,占同业的4.3%。

(一)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差异明显

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同业存放款,截至2011年末,琼海村镇银行和文昌村镇银行的同业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59.6%和82.4%,吸收存款仅占39.9%和15.9%。与之相较,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占总负债的75.6%,同业存款占18.0%,且主要为市县联社上存省联社的资金。受制于社会认知度低、网点单一,村镇银行很难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其“同业”存款也主要是发起行的存放款。

从资金运用方式看,农信社生息资产种类包括发放贷款和垫款、货币市场营运资产、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40.7%、15.7%、12.1%和24.7%。村镇银行生息资产包括发放贷款和垫款、存放央行款项和存放同业款项,其中,琼海村镇银行和文昌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约占总资产的80.3%,文昌村镇银行发放贷款中来自发起行的转贴现占全部贷款82.7%。其它村镇银行均在去年9月后开始营运,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吸收的存款绝大多数存放同业,其存放同业款项占生息资产比重达82.4%。与村镇银行相比,农信社得益于存款和新募股金增加,除发放贷款外,通过货币市场运营的资产大幅增长,2011年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比分别增长265.8%和235.1%。

(二)村镇银行收入来源单一,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

村镇银行是其发起行以存放同业形式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再以发起行资金发放贷款,且贷款中发起行给予的转贴现占绝对比重,可见村镇银行2011年度盈利绝大部分依赖发起行的支持。

农信社营业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三部分,占比分别为84.2%、1.3%和14.3%。其中,利息收入除了贷款利息收入,还包括贴现、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且占比逐年提高,2011年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同比增长4个和11.7个百分点。农信社投资收益来自统筹运用市县联社上存资金,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规模,2011年该项目同比增长158.0%。

(三)地方银行利润增速大幅超过存贷款增速

2011年村镇银行存、贷款增长96.0%和392.1%,净利润增长了1217.5%;农信社存贷款增速分别为43.1%和57.5%,净利润增长2507.0%。与此相较,已步入稳健经营阶段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贷款平均增长17%,净利润增长15%。地方银行利润增速大幅超过存贷款增速,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银行贷款议价能力较高,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对象主要集中国有企业,为维系大客户,议价能力相对受限,因此,地方银行能实现以价补量,使利息收入增速快于贷款增速;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倾向于总行集中运用资金的经营模式,其系统内往来利息收入占比明显高于贷款利息收入,而地方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经营灵活,不仅局限于存贷业务,如农信社可据货币市场情况买入返售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四)地方银行高议价能力难以抵补低成本控制能力,总体盈利能力偏低

2011年地方银行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8.68%,省内其他商业银行为7.30%,可见地方银行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但从成本控制看,一是地方银行存款结构中低成本活期存款比例较低,致使利差水平低于同业;二是每一单位收入需要支出的成本较高,村镇银行、农信社成本收入比分别为84.2%和49.7%,大幅高于同业38.1%的平均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较低严重影响地方银行的盈利能力,2011年地方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资产回报率分别为5.2%和0.5%,大幅低于同业8.1%和1.6%的平均水平。

二、地方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存贷比高位运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从已稳步推开各项业务发展的文昌村镇银行和琼海村镇银行看,2011年末其存贷比分别为552.2%和225.6%,意即除存款全部用来发放贷款外,发起行存放在村镇的“同业存款”也用于放贷。尽管监管部门“允许村镇银行存贷比在开业5年内逐步达到75%的监管标准”,但存贷比过高一方面反映县域贷款需求旺盛,村镇银行就地媒介资金能力较强;另一面也反映村镇银行吸存困难,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来源于异地发起行,紧急情况下外部支援有限,一旦存款出现异动会出现流动性危机,进一步影响村镇银行声誉,使其吸收存款更加困难。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3篇

苏立峰(1977―),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200241 ),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关键词]外资银行;金融开放;竞争;政策导向

目前学术界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所带来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宏观角度考察其对经济的 作用,[1](29-36)而较 少具体分析外资银行的战略目标、进入方式以及如何应对才能符合我国的整体利益。因此, 本文试图对入世后近6年来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水 平的影响、其战略目标和进入方式,以及其未来在中国市场可能采取的战略、我国应采取的 应对政策等具体问题做一一分析。

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竞争状况及外资银行的发展

入世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支柱、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增长引擎、以 地方商业银行为补充、基本健全的银行业竞争体系。入世后我国银行业在获得快速发展的情 形下,以市场份额为代表的各类银行间的竞争格局大致保持不变。从2001年底到2006年底, 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从20.9万亿增长到43.9万亿,增长了一倍有余(见表1)。从表1中还 可以看出,入世后5年间以四大行 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约一倍,而股份制商 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增长了三倍有余,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增长速度略慢于股份制银行 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看出,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其在银行业体系中的主 导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份额上升较快,而外资银行 的份额仅仅略有增加(见表2)。

表2显示,入世后尽管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存款市场份额、贷款市场份额有所增加, 但增加幅度很小,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市场 主体在入世后的5年内在竞争的压力下有着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境内居民的“ 人民币业务”这块银行业市场上最大的“蛋糕”直到2006年底仍然对外资银行完全限制。表 3中显示,入世后5年外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仅略有改变,资产结构中贷款所占份额基本 未变,国外资产比重有较大下降,负债结构中国外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有所下降,国内存款 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也不大。

表4是从盈利能力角度对各类银行所做的对比,其中一个明显的状况是,在2003―200 6年间,外资银行与其他各类银行相比,从ROA和ROE两个指标来看,其水平基本上都是最低 的。因此,外资银行通过开设分支机构扩展业务所导致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而国内银行业 盈利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对其进行了不良资产剥离、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内部经营机制改 革的结果,与外资银行带来的外部压力相关性不大。

由此可见,从资产规模、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状况等方面来看,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 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很小,很多学者在入世后所担心的中资银行市场份额下降、竞争 压力增大、盈利水平下降等现象并没有出现。[2](11-17)[3](4-9)

二、入世后上海市场上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状况

上海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最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 ,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的200家分行和242家代表处之中,分别有55家和92家位于上海,两者均 为全国第一位;截至2007年2月底,上海市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达到100家,驻上海外资银行 代表处为109家。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上海银监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 底上海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总资产的62.2%。可见,不管是从机构数量还 是 从经营规模来看,上海都占据了全国外资银行业的半壁江山,因此研究上海外资银行的发展 状况对全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上,上海在1997年就开放了其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境外居民的人民 币业务,2003年12月之后,包括上海在内的13个城市开始允许外资银行经营对中资企业的人 民币业务,2006年12月之后外资银行可以经营对中国居民的人民币业务。表5是上海市场上 分币种、分业务统计的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状况。

表5显示,在存贷款市场上,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业务规模十分有限,到2007年8月 底也分别只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0%和9.3%,其原因主要是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金来源受 限 较多,直到2006年底才被允许接受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但只有转为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 后,才可以毫无限制地接受人民币存款,如果保持外国银行分行的形式,则只能接受单笔一 百万以上的人民币存款。从2006年底到2007年11月底的近一年来,上海的外资银行新改制为 法人银行的家数只有12家,大部分银行仍然保持了分行的形式。可以预计,尽管之后仍然会 有外资银行申请转制为法人银行,但其数量不会太多,因此,这使得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 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对而言,外汇业务是外资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表5显示,到2007年8月底,其在外汇 存款和外汇贷款市场上已经分别占有33.6%和56.1%的市场份额,其中从入世之初的2001 年 开始外汇存款的市场份额增加较快。然而,由于外汇存贷款市场的总规模相对于人民币存 贷款市场而言非常小,因此,在本外币合计的统计口径上,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少, 如表5所示,到2007年8月底分别只有6.1%和16.0%。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外资银行 的分支网络和客户基础在短期内不可能广泛建立起来有关,从而限制了其业务规模扩张的速 度。

由上可见,即使在对外资开放程度最高的上海地区,外资银行通过在境内开设分支机构 扩张业务规模的发展模式也不足以构成对中资银行的竞争威胁,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这种局 面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

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和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之后,中国就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高成长市场,而金融业市场的增长 速度更要快于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的成果显然就成为外资银行进 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1981年我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 ,自此外资银行开始以不同的策略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入世以后其进入速度进一步加快 。截至2001年底,在华开业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只有190家,入世后的5年间就增加了1 22家。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从全国范围来看,外资银行这种通过增设分支机构扩张业务规 模的方式,不管是从资产规模和存贷款市场份额,还是从盈利水平等来看,所取得的效果都 不尽如人意。因此,实际上从入世之初开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当中并没有把 设立分支机构当成主要方式,而是通过入股中资银行或与中资银行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来打 入中国市场。

从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中国光大银行以来,截至2006年底,共有29家境外金融机 构投资入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190亿美元。[4]从入股时间上看,除光大银 行之外,另 外只有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是发生在入世之前,而其他均发生在入世之后, 可见入世后外资银行明显加快了参股中资银行的步伐。在外资金融机构入股的国内银行中, 既有像工行、中行、建行、交行这样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有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 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渤海银行等国内银行业第二梯队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还有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哈尔滨市 商业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等国内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持股比例上,多家外资金融 机构持股比例接近了银监会规定的20%的上限,如汇丰银行持有交通银行19.9%的股份,渣 打 银行持有渤海银行19.99%的股份,荷兰国际集团持有北京银行19.9%的股份,澳洲联邦 银 行持有杭州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等。从国内银行来看,也有多家外资机构合计持股比 例接 近银监会25%的上限,如兴业银行被三家外资金融机构合计持股达到24.98%,西安市商业 银行被两家外资机构合计持股达到24.9%,北京银行被两家外资机构合计持股达到24.9% , 南京银行被两家外资机构合计持股达到24.2%等。另外,在深圳发展银行一例中,由于其 股 权相对分散,持股17.89%的外资机构――新桥投资集团还成为深发展的相对控股股东。 从2007年年初到10月底,又有6家外资金融机构入股2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约20亿美元 。①

除了直接参股中资银行之外,一些外资银行还和中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在全面业务或 某些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2003年1月花旗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建立的以信用卡业务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花旗银行还将在个人金融、风 险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改造、稽核及合规性管理等领域对浦发提供技术型支持及协助 。2002年,台湾中信和招商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和国内的中信银行也合作建立了信用卡中心 。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可以迅速解决分支网络布点太少、客户基础不足的缺陷 , 花旗银行竞购财务状况不佳的广东发展银行,看重的主要就是广发的全国性金融业务牌照和 其五百多家分支机构。从一组数据对比中也能看出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银行的迫切性 ,截至2006年底境内外资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为747.1亿元,②约为100亿美元,远小于 该年 底外资金融机构累计参股中资银行的数额190亿美元。

四、开放背景下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政策导向

我们不能排除外资银行的进入会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的改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稳定等产生正面的作用,Levine、[5](688-726)[6](398-428)Beck & Levin e[7](147-180)等人的 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但这种效应一般是通过提高东道国的金融服务水平的途径所带来的, [8](40-46)因此,如果外资银行的进入不能提高该国的金融服务水平, 其对经 济增长和经济稳定所能起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和值得怀疑了。用这个标准衡量我国入世后外 资银行的进入过程,就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其意图和对我国所起的作用。

根据前文所述,入世后5年多来,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增加十分有限,其盈利状况也不 乐观,相反,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积极性很高,其参股金额远超过了通过开设分支机构 所带来的资本输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意图何在?是帮助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还 是意欲分享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利润?答案显然是后者,这从外资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后的作为 就可以看出。除个别中资银行之外,很多参股的外资金融机构并没有向中资银行派驻董事和 管理人员,与中资银行在业务方面开展的合作也很少。即使在那些外资金融机构持有股份 比例 较高、有外资董事和管理人员的中资银行里面,中资银行的收入结构在近几年来也基本没有 变化,其利润来源仍然是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由此可看出中资银行服务水平改善的程度也十 分有限,各个国内银行引进的所谓“战略投资者”更像是“战略投机者”。近一年多来,关 于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争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众多关注,[9](31-38)这 种关注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应该对银行业的开放原则进行反思。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开放是必然趋势,但出于安全性、平 稳性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考虑,这种开放应该是一种有一定的路径或次序要求 的开放,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开放原则应该是先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再开放产权资本市场。 [10]具体到银行业而言,应该是先开放人民币银行业务,允许外 资银行开 设更多分支机构,直接向中国企业和居民提供银行服务,然后才是开放外资参股或并购国内 金融机构的产权资本市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路径实际上是先开放银行产权投资,而人 民币银行服务市场的开放则通过机构设置的审批程序予以推迟和限制。这种开放路径的不利 之处是允许外资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分享银行业的垄断利润,分享存款人给银行的政策性利差 补贴,而没有通过营造中外资银行间适度竞争的市场压力,来提升中资银行以客户为中心, 以服务的品种、质量和效率求得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事实上,要完善国内银行的治理结 构,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和金融创新技术,可以通过高薪聘请有相关经验的外籍管理人员的方 式来实现,而并不需要支付对外资开放股权投资这一更为昂贵的代价。

尽管我国目前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还有许多限制性规定,例如外资的合计持股比例不得 超过25%,就决定了整体上来看外资金融机构不可能反过来控制中资银行,但从许多发 达国家现状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对外资开放金融产权投资都是资 本账户自由化的最后一道屏障。相比之下,首先开放金融服务业,加强国内金融业竞争则是 一条更符合东道国利益的路径。

注 释:

① 根据银监会监管三部副主任漆艰明的谈话推算所得,转引自《中国证券报》2007年12月1 9日。

② 引自中国银监会2006年报公布的数据。

主要参考文献:

[1]叶 欣,冯宗宪.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经 济,2004(11).

[2] 贺力平,范小航.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概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4(12).

[3]王元龙,温 彬.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的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 ,2005(5).

[4] 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R]. cbrc.省略,2007-3-22.

[5]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 a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2).

[6]Levine R. Bank-based or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which is bett er? [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2, 11(4).

[7]Beck T. & Levine R. 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does havi ng a market- or bank- based system matter?[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 64(2).

[8]谈儒勇,丁桂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5).

[9] 谢杰斌,赵毓婷.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J].财经科学,2007(10 ).

[10]潘英丽.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的战略意图与策略手段[J].世界经济展 望(中国社科院内参),2007-11.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 in Chi na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the Relevant Policy Guidance

Xia Hui1 Su Lifeng2

Abstract: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 foreign banks speed up establishing new branches in Chinese market. But we fin d that such expansion still can’t substantively influence the present competiti ve structure of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 if we study some indexes,such as tota l a ssets, market share of deposits and loans, the profitability etc. In fact, mostforeign banks focus on investing in Chinese domestic banks to remedy their disad va ntages in network distribution and client foundation to share the achievements o 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hole efficie ncy and financial service of banking industry, we suggest China government shoul d loose the limitation on foreign banks’ establishing new branches and considercautiously opening up financial equity to foreign investors.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4篇

1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与问题

1.1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

从渐进式开放模式来看,金融市场的开放一般要经历保护期、过渡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保护期是指在开放初期,金融市场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引进外资的渠道.一般由于开放国家或地区金融业无法与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平等竞争,因此对自身金融业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原则,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服务对象和地域进行严格的限制.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就处在这个阶段,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主要焦点.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入,金融机构的竞争必将加剧.为了避免过早对国内银行形成强大竞争压力,我国对设立外资独资和中外合资银行的审批非常严格,以限制这些类型机构的过快发展.

1.2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利用外资的角度看,外资银行利用境外负债进行境内贷款越多越好,因而不鼓励外资银行开拓国内资金的来源渠道.而且在利用外资目标指导下的金融市场开放进程可能与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改革自身要求产生矛盾冲突,有时会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其次目前金融市场开放客观上形成了局部开放与整体部署不协调的现象.在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引入过多,占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大多数,其他类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引入则较少,从而形成了畸形的金融市场开放体系,增加了我国银行进一步开放的难度.另外,由于早期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以东南亚各国资本为主,造成我国外资银行的国别过于集中.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2.1我国金融市场开放面临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就要履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业开放承诺的义务,我国的金融业由此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比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金融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即要从目前的保护期阶段进入过渡期阶段,并且主要金融部门要在5年内完成开放的过渡期进程,进入开放的成熟期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要在2000年基本实现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国民待遇的设想,即完成开放的过渡期,而实际上远未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不难看出未来开放的艰巨性[2].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我国金融业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客户的流失造成国内银行资产减少和盈利能力下降.与国内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占有优势,对存款的吸引力大,对贷款的承受能力强.在贷款方面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争夺优质客户业务方面.外资银行除了继续保持对优质企业的贷款外,还将与国内银行争夺非传统贷款业务.

(2)激烈竞争造成银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下降.根据经济学原理,新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势必引起激烈竞争,竞争的结果将使相应的业务利润率下降.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品种,增加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先入”获得高额利润,用以弥补传统业务利润下降部分,从而获得相对竞争力的提高.而我国银行业最致命的弱点是缺乏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易造成传统业务流失,经营困难.

(3)人才的流失使国内银行的竞争力下降.现代金融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外资银行优厚的待遇、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及良好的培训机制等将吸引国内银行的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有可能导致国内银行整体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下降.

(4)对未来经营环境的不适应将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量不良资产是困扰我国银行业最为严重的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引起社会对银行的信任危机.在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下,本地的次级借贷市场(即小型公司及财政状况欠佳的公司),就会出现供不应求,这种紧缩的投资环境会影响本地中小型公司的发展[3].

综上所述,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既有外资银行自身的原因(如跨国银行不顾东道国国家利益的无政府行为),也有我国金融业自身的原因(如我国金融业低下的竞争力).可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了竞争性的冲击,而我国金融业自身的脆弱使得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2.2金融市场开放的对策

(1)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开放需要着眼于长远利益,遵循金融市场逐步自由化原则,循序渐进、分业务、分领域地进行开放.实行逐步式开放,有利于本地金融机构从容应对,适应挑战,避免受到太大的冲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又应把握开放程度,保护国内市场.在推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国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制定战略,坚持审慎、有序、渐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2].

(2)政府对金融体系进行适度调整.调整的速度应体现在体制的重新组织、市场的宣传和有关知识的学习等方面,特别是在开发新的筹资手段和经营手段方面.在调整时期,如果当地银行更具竞争性,外资银行在当地的经营活动将会使前者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政府希望建立和维持一个较大的和盈利的国内银行业,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这就意味着政府首先应该放松管制、开放国内市场,然后再让外资银行自由进入.

(3)增强金融体系的经营创新能力.在当今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应积极推行银行分业经营,专业管理,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扩大经营范围,增强银行的多方位服务.如实行全能银行制度的德国,银行广泛经营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了多元经营的优势.

(4)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行业高质量服务的提供、市场开拓、技术设备的运用等等都要依赖于人,因此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国内机构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原有人员进行培养,选派部分职工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同时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高效运作,适应国际竞争.

“先安内再开放”已经成为对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共识.进行金融体系改革和重构,塑造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是防范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安全冲击的首要步骤[4].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5篇

一、商业银行金融安全述评

我国对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相关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起源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针对金融安全,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完全不被自己掌控的不安全,另外是完全被自己掌握但做得很差,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安全状态。就商业银行金融安全而言,是银行能够凭借各种手段保证本期和预期的偿付能力以及银行正常功能和经营秩序,其机理是银行发挥正常功能和经营秩序,银行资本及流动性足以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实际或潜在的挤兑威胁和侵害,把风险控制在偿付能力的状态之中。银行预期收入的现值足以清偿债务,且有现金支付本期债务,从而实现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的金融安全,是以牺牲金融效率为代价的。商业银行金融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在效率和安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做出符合现阶段以及衔接将来发展的决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的本质应该是高效率下的安全,既不能为安全牺牲效率,也不能为效率而丧失安全。一个低效率的脆弱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体系,会直接妨碍一个国家稀缺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从而对该国经济成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重大影响。而且,在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一个低效率的银行体系一旦受到国内外冲击,有可能会导致系统性信用紧缩、金融恐慌、动摇公众信心,从而危机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导致经济严重衰退,引起社会动荡,爆发全面的经济危机。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其经营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状况

我国金融安全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作为我国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制度缺陷、体制脆弱性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较高。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以后引起的金融竞争、制度冲击和政策干扰。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稳健性受到影响。

首先,我国银行业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不少影响金融安全的隐患。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仍远低于8%的国际标准;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达的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过去较少考虑运营成本。例如,只考虑存款数额,而不考虑吸收存款的成本及存款的运用情况。符合银行商业化管理要求的资产负债管理才刚刚起步;资产结构单

一、流动性差,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而消费信贷、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咨询、管理信息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网络银行刚刚起步,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5%,近些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资产结构仍处于严重不合理状态;内控制度不严,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尚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要求,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由于内控不严、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历史原因形成的呆账、坏账使不少银行存在着发生危机的隐患。

其次,金融资产质量差、流动性下降,发展后劲不足,金融安全基础不牢。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资产流动性水平越低,其经营风险水平越高,银行抗击意外冲击的能力越弱,发生大的银行危机的概率就越大。(1)我国金融业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例不高。1999年末这一比例没有出现以20%(一般20%以上较为合理)为中心线的波动特征。这表明我国银行流动性资产对整体资产的结构并不合理,收益性与流动性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2)资金周转缓慢。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的年周转速度平均为1.06次,其速度始终在低速区徘徊。(3)贷款收息率低。各金融机构不仅大量贷款不能按时收回,而且贷款收息率也很低。据统计,到1999年末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利息收回率平均不到50%。(4)存差有增大的趋势。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银行开始重视资产质量,谨慎地进行贷款投放;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大批上市,采取直接融资方式而减少了贷款,使银行有效益的贷款大大减少,形成一些信贷资金的闲置,这些闲置资金只能积存在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内部循环,既削弱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影响了银行的收益和稳定性。(5)2000年末我国上市公司已达1081家,股票市值占GNP的27%,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分业制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商业银行积聚劣质客户和资产结构短期化,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风险更加集聚,安全度下降。

第三,银行不良债权比例较高。反映银行债权质量最直观、最简单的统计指标是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到1996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己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1997年末不良贷款比率上升到29.2%。其中,无法收回的呆账约为4%,呆滞贷款约占12%;1998年末不良资产比例上升到30%以上。近几年来这一比例更高,仅此两项就超过了银行自有资本。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金融风险仍然呈逐年升高之势。银行内部稳定性这一子系统是现阶段整个经济金融领域中安全程度最低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已经成为影响银行系统能否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其银行资本充足率1999年仅为5.51%,大大低于8%的国际警戒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亦较低,有些银行甚至出现明盈实亏的现象。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引致的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应当予以高度警惕。为了银行自身的安全,必须改变现有的银行制度。

三、商业银行金融安全对策

银行最终安全是银行正常功能的发挥、经营秩序的完善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是在信贷资产质量、非信贷类资产质量、表外资产质量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利润增加、支付能力和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因此,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发生。

(一)保持国内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银行综合竞争力。 鉴于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国有银行体系,所以防范外资银行大量涌入的风险其最根本的立足点应放在国内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上。脆弱的国有银行体系之所以还没有倒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这些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有关,经济快速增长使得新增存款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然而,问题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在减弱。经济增长率如果不上去,不能维持高速度,那么原先在高速增长隐藏下的金融风险必将充分暴露,所以保持国内经济适度增长已是我国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国有银行既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又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所以在今后的3~5年内必须把我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成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抓紧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新晨

(二)循序渐进,有步骤、有控制地推进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银行业开放的程度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呈负相关关系。银行业开放程度越高,银行机构质量就越高,其脆弱性反而越小;相反,银行业开放度越低,银行机构质量也越差,银行脆弱性就越高。

我国当前的状况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基础又十分脆弱,构成经济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产权软约束,经济效益不理想;构成金融微观基础的银行同样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资产质量低下,不良债权情况严重;既未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又没有外部健全与完善的监管体制。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一定要慎重。由于银行服务业的特殊地位,如今各国在开放过程中给予银行业一定的保护已成为国际惯例。即便是发达国家,对银行业的开放也是慎之又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我国在对外资银行进入方面:(1)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分支机构数量;(2)资产增长及规模的限制;(3)限制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股权持有。通过这些保护性措施,确保中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份额,以防止外资银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6篇

一、商业银行金融安全述评

我国对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相关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起源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针对金融安全,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完全不被自己掌控的不安全,另外是完全被自己掌握但做得很差,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安全状态。就商业银行金融安全而言,是银行能够凭借各种手段保证本期和预期的偿付能力以及银行正常功能和经营秩序,其机理是银行发挥正常功能和经营秩序,银行资本及流动性足以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实际或潜在的挤兑威胁和侵害,把风险控制在偿付能力的状态之中。银行预期收入的现值足以清偿债务,且有现金支付本期债务,从而实现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的金融安全,是以牺牲金融效率为代价的。商业银行金融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在效率和安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做出符合现阶段以及衔接将来发展的决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的本质应该是高效率下的安全,既不能为安全牺牲效率,也不能为效率而丧失安全。一个低效率的脆弱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体系,会直接妨碍一个国家稀缺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从而对该国经济成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重大影响。而且,在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一个低效率的银行体系一旦受到国内外冲击,有可能会导致系统性信用紧缩、金融恐慌、动摇公众信心,从而危机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导致经济严重衰退,引起社会动荡,爆发全面的经济危机。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其经营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状况

我国金融安全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作为我国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制度缺陷、体制脆弱性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较高。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以后引起的金融竞争、制度冲击和政策干扰。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稳健性受到影响。

首先,我国银行业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不少影响金融安全的隐患。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仍远低于8%的国际标准;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达的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过去较少考虑运营成本。例如,只考虑存款数额,而不考虑吸收存款的成本及存款的运用情况。符合银行商业化管理要求的资产负债管理才刚刚起步;资产结构单

一、流动性差,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而消费信贷、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咨询、管理信息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网络银行刚刚起步,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5%,近些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资产结构仍处于严重不合理状态;内控制度不严,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尚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要求,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由于内控不严、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历史原因形成的呆账、坏账使不少银行存在着发生危机的隐患。

其次,金融资产质量差、流动性下降,发展后劲不足,金融安全基础不牢。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资产流动性水平越低,其经营风险水平越高,银行抗击意外冲击的能力越弱,发生大的银行危机的概率就越大。(1)我国金融业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例不高。1999年末这一比例没有出现以20%(一般20%以上较为合理)为中心线的波动特征。这表明我国银行流动性资产对整体资产的结构并不合理,收益性与流动性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2)资金周转缓慢。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的年周转速度平均为1.06次,其速度始终在低速区徘徊。(3)贷款收息率低。各金融机构不仅大量贷款不能按时收回,而且贷款收息率也很低。据统计,到1999年末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利息收回率平均不到50%。(4)存差有增大的趋势。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银行开始重视资产质量,谨慎地进行贷款投放;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大批上市,采取直接融资方式而减少了贷款,使银行有效益的贷款大大减少,形成一些信贷资金的闲置,这些闲置资金只能积存在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内部循环,既削弱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影响了银行的收益和稳定性。(5)2000年末我国上市公司已达1081家,股票市值占GNP的27%,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分业制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商业银行积聚劣质客户和资产结构短期化,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风险更加集聚,安全度下降。

第三,银行不良债权比例较高。反映银行债权质量最直观、最简单的统计指标是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到1996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己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1997年末不良贷款比率上升到29.2%。其中,无法收回的呆账约为4%,呆滞贷款约占12%;1998年末不良资产比例上升到30%以上。近几年来这一比例更高,仅此两项就超过了银行自有资本。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金融风险仍然呈逐年升高之势。银行内部稳定性这一子系统是现阶段整个经济金融领域中安全程度最低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已经成为影响银行系统能否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其银行资本充足率1999年仅为5.51%,大大低于8%的国际警戒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亦较低,有些银行甚至出现明盈实亏的现象。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引致的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应当予以高度警惕。为了银行自身的安全,必须改变现有的银行制度。

三、商业银行金融安全对策

银行最终安全是银行正常功能的发挥、经营秩序的完善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是在信贷资产质量、非信贷类资产质量、表外资产质量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利润增加、支付能力和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因此,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发生。

(一)保持国内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银行综合竞争力。鉴于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国有银行体系,所以防范外资银行大量涌入的风险其最根本的立足点应放在国内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上。脆弱的国有银行体系之所以还没有倒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这些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有关,经济快速增长使得新增存款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然而,问题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在减弱。经济增长率如果不上去,不能维持高速度,那么原先在高速增长隐藏下的金融风险必将充分暴露,所以保持国内经济适度增长已是我国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国有银行既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又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所以在今后的3~5年内必须把我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成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抓紧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新晨

(二)循序渐进,有步骤、有控制地推进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银行业开放的程度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呈负相关关系。银行业开放程度越高,银行机构质量就越高,其脆弱性反而越小;相反,银行业开放度越低,银行机构质量也越差,银行脆弱性就越高。

我国当前的状况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基础又十分脆弱,构成经济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产权软约束,经济效益不理想;构成金融微观基础的银行同样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资产质量低下,不良债权情况严重;既未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又没有外部健全与完善的监管体制。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一定要慎重。由于银行服务业的特殊地位,如今各国在开放过程中给予银行业一定的保护已成为国际惯例。即便是发达国家,对银行业的开放也是慎之又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我国在对外资银行进入方面:(1)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分支机构数量;(2)资产增长及规模的限制;(3)限制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股权持有。通过这些保护性措施,确保中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份额,以防止外资银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碳金融 商业银行 业务转型 可持续发展

一、正文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1.碳金融范畴与概念的界定。碳金融产生于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国际公约的背景下,首次提出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自此碳金融这一名词开始成为广大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对象。到目前为止,碳金融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介于各个国家间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对碳金融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Garcia,Robert(2008)认为,碳金融主要由碳交易市场、在市场中活动的各种短期长期资本以及相关清洁能源投资等组成。Sonia Labatt(2003)则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碳金融进行描述:广义碳金融包括所有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金融市场化活动;狭义的侧重探究如何运用金融市场工具来转移环境风险。

2.碳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Montgomery(1972)提出了碳排污权交易的根本解决办法,并证明了区域联合成本最小化的污染问题。Croker(1966)研究了产权手段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运用,从而为排放权交易奠定了基础。Labatt Sonia,white,Rodney R.(2010)在《碳减排良方还是金融陷阱》中对能源、受金融监管的产业和密集型产业的变化对碳金融发展的实体影响、机构投资者与气候变化、碳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有一些学者侧重考察碳配额与碳排放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使用模型来构建碳配额制度,Carmona R(2009)提出由于碳配额在不同国家与不同项目间的交易各不相同,推导建立碳配额,因而建立恰当的竞争随机模型和机制,以获取碳配额的最优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中心需求。Chevallier J(2009)还对宏观金融参数与碳配额比例之间的关系做出测试,将100多个参数、众多的财务数据以及碳配额比例FAVAR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动态碳配额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Grüll G,Kiesel R(2009)等确定了在一般均衡情况下,额外的交易要求权定价模型,这种额外要求权同融资平台在价格上存在着有巨大差异,特别是当社会成本和减排量有关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可能出现所谓的“价格跳”现象,这与Kijima M,Maeda A,Nishide K(2009)猜想的碳排放许可证价格在实际中表现出“跳跃倾向”是吻合的。由此得到结论:参考EU-ETS不稳定性的情况,碳排放交易价格具有复杂变化的特点,而且表现出发散式的波动,这也是投资风险加剧的重要根源。

此外,Tapio(2008)创新设计出碳脱钩模拟指标,该指标基于相关的驱动力以及压力等框架的设计,旨在描述宏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同时Tapio还给出在不同的情境之下,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3.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问题上,Carlo Carraro,Alice Favero(2012)重点关注了征收碳税对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影响这一问题。Bert Scholtens(2007)研究了接受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的性能,结果表明赤道银行在规模、社会道德、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赤道原则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所以比起其他商业银行盈利较少,可股东对商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消息没有做出负面反应。Marcel Jeucken(2001)在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银行业应该调整业务类型和操作模式,他认为银行是经济系统重要的传导途径,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内在关系,如果银行能够通过有效的办法刺激经济主体对环境保护的热情,那么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将有显著的提高。

鉴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不健全、政策制约、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的影响,碳金融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Ashok Sarka(2010)指出由于体制问题导致缺乏资金和技术,这是对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一项巨大考验。Broto Rauth Bhardwaj(2012)以印度商业银行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开展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Shao H,Rao X(2010)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将会在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1.碳金融范畴与概念的界定。我国国内学者大约于21世纪初才展开对碳金融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集中在碳金融的定义上,然而国内也尚未对碳金融的界定达成一致。袁鹰(2008)认为,碳金融就是碳排放权以及其衍生品的买卖交易、投融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即与减少碳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活动的统称。罗茜等(2010)认为碳金融就是与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依托于碳交易的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Y、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尚浅,碳交易排放市场刚刚起步,碳金融衍生品也处于初生阶段,我国的碳金融可大致理解成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转型的各种金融解决方案。

2.碳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对于我国国内如何完善发展碳金融,周小川(2007)认为低碳观念的培养很关键,强化低碳创新意识,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同时构建低碳经济信息交流体系,加强政府支持和各机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宋帅(2010)借鉴国外发展碳金融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想,包括构建交易平台、构建国际碳货币体系等。王凯等(2012)认为制约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原因有:碳金融交易议价能力弱、碳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碳金融业务风险性强、碳金融中介市场不完善以及银行信贷力度较低等,并对以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结合其他国家碳金融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模式及改善这一方面,张龙清(2010)提出建立绿色信贷管理长效机制,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鹇宰型、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另外商业银行需要从成立专门业的碳金融业务团队、开拓碳金融业务模式、完善风险控制等方面来加强碳金融业务。张淼淼(2011)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三步走”模式:碳银行-碳资本-碳交易。

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研究方面,王卉彤(2008)基于金融创新的角度对健全低碳金融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她认为金融创新可以从遵循可持续发展规范,推广低碳项目贷款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来进行。郑冲(2013)认为西方国家在开展低碳金融业务时制定了针对性的战略和目标,推出种类多样化的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所取得的效果良好,我们应汲取其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李东旭等(2011)较为担忧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现状,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深入到碳金融业务的核心关键,目前涉及到的业务大多是节能减排项目等绿色信贷,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程度与国际的差距较大,而市场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交易制度、规范的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平台是其重要原因。

在实证方面,由于兴业银行是国内较早发展碳金融且业绩较好的银行,因此多以此银行作为研究的典范。唐斌和薛成容(2008)通过兴业银行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的贷款为例,认为对碳金融的发展支持能够体现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在项目风险识别和产品设计等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陈游(2009)则通过数据对其开展碳金融业务进行实证研究,他认为碳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另外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较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谢伟杰(2013)通过对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前后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展碳金融业务之后,兴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也获得了投资者的亲睐。

二、总结

综合国内外文献所述,截止目前针对碳金融的描述仍然处在定性分析的阶段,由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学者对定义碳金融的角度也各有不同。国外的碳金融研究具有起步早、发展迅速、体系相对完善等优势。通过建立模型来构建碳配额体系,并从环境金融角度对碳排放权设置与交易、气候衍生品、绿色债券等进行专业的分析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碳金融发展领域的可能性,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数据不足,导致难以设定模型、设置变量从而进行定量研究,总体而言,学者对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评价及影响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实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收集更多数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另外研究的内容存在局限性,国内对于碳金融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影响效应方面的文献较为缺乏,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结合其他国家碳金融的发展经验,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模式及如何完善提供参考借鉴、对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方面提出见解,然而至今很少有学者将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研究,进一步考虑到该方面将有助于为商业银行提出更切合实际的碳金融开展对策,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arcia B.,Roberts E..Carbon finance environmental market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R].Working Papers,Yale 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8.

[2]S Labatt,RR White. Environmental Finance: 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 [M]. 2003.

[3]Labatt Sonia.White.Rodney R.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M].Hoboken.N.J.:John Wiley&Sons.2007.

[4]Carraro C,Favero A.Massetti E.Investments and public finance in a green low carbon economy[J].Energy Economics.2012(34):S15-S28.

[5]KasaiK.A comparison of three mega bank groups’ strategies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focusing on activities of their securities companies[J].2012:1-14.

[6]罗茜,蒲勇健,黄森.碳金融: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金融.2010,(6):74-81.

[7]宋帅.王裕胜.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5):5-8.

[8]张龙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J].武汉金融.2010(5):32-33.

[9]李东旭,王永红.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53-54.

[10]谢伟杰,谢丽华.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效应分析――以兴业银行为例[J].经济问题,2013(11):82-85.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商业银行; 应对策略

开放式基金又叫“追加式基金”,是指投资人可以随时通过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而增加或减少基金规模的一种证券投资方式。从2001年成立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到现在,已经成立了一百多支开放式基金,募集到资金2491亿。商业银行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主要代销机构,在基金的销售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代销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由此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国内外开放式基金的代销状况概述

(一)国外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现状

商业银行是开放式基金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在欧洲,占85%-86%的开放式基金是通过银行销售的;在美国,开放式基金至少有60%是通过商业银行网点销售的。以英国的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为例,渣打银行在其几乎所有的零售业务网点中均进行了开放式基金的销售、交易和投资咨询等服务,仅在香港地区,渣打银行就了3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

(二) 国内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与代销状况

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 于2001年9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发售,紧接着,“华夏成长证券基金”成立,管理人是华夏管理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其销售地点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直销网点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代销网点。目前我国有60%的开放式基金是通过商业银行代销的。这样的境内基金托管银行有10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截止到2005年1月,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已经从原来的十几支发展到一百多支,同时还有十几支开放式基金正在发行或建仓期。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的开放式基金飞速发展。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商业银行对开放式基金的成功代销。首先,客户资源。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居民储蓄的客户,还有大多数公司、企业或单位都把基本账户开到了商业银行。有的企业单位干脆委托银行代为理财,这就给商业银行推销开放式基金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网点资源。到目前为止,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已超过10万个;招商、浦发、民生这四家银行共有分支网点876家,加上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近110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大量的代销网点使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有了深入民心的机会。再次,信用资源。商业银行用自身代代相传的诚信做保障,使商业银行在代销开放式基金时,信誉度远高于基金公司,这样就给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对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存在问题分析

1、 风险问题。首先信息批露不充分。在实际的基金销售过程中,投资者会发现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并不充分和详实,说服力也不强。甚至有些商业银行可能去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认为,投资基金产品与存款一样,保险系数很高,信息上失真。其次是存在着赎回风险。可以赎回是开放式基金的一大特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的原因使得基金的流动性不强,支付不足就导致被迫变现,大量的变现就导致了股价的下跌,于是大额赎回,结果只会使商业银行面临大面积的赎回和清算的压力。再次也是由于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特征,使商业银行随时要准备现金或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而这些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会给银行造成收益风险。

2、营销问题。商业银行在代销开放式基金时,通常都是在基金的销售期间在门外挂一个横幅,或者出一个宣传单,甚至在有的银行连募集说明书都没有,当有客户提出较深的问题的时候,便回答不上来或无法很有针对性的根据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推销基金。这样就打击了客户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兴趣与投资信心。也影响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与销售。

3、基金市场不规范。这一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治理结构不健全,常存在着恶意圈钱、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欺诈客户、恶性竞争等问题。这样就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出现大额赎回现象,就容易导致代销机构亏本。

由于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时间短,商业银行在代销中经验不足,加上开放式基金本身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样在代销的过程中就会有种种问题出现,但是商业银行应有应对策略,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思考

(一) 对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方面的思考

1、对于营销存在问题的思考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对于商业银行在基金销售中的作用不清楚。商业银行只是接受基金管理人的委托,办理认购、申购、赎回等业务,同时进行基金结算并代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签定信托契约,保管基金资产并监督基金经理人对基金资产的运作。由于商业银行不能从事基金管理工作,对于客户投资于基金所产生的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在销售开放式基金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许多售后问题的发生。

2、对于商业银行选择投资者的思考

在中国的投资基金市场上存在着四种人,一种是对开放式基金完全不了解,对商业银行在代销开放式基金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职能完全不了解;第二种是对开放式基金不完全了解,这类人是经常关注金融市场的;第三种是对开放式基金比较了解,他们对开放式基金的概念与运作都很了解,但是缺乏必要的资料和数据;第四种是对开放式基金非常了解,属于投资开放式基金领域中的专家。因此,在销售时,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客户来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于不同的基金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以提高基金的销售额。

(二)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1、商业银行收益的提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借用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客户资金。那么,商业银行就可以获得一是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所收取的费用。二是发行费、申购费、赎回费、开户费等各项费用收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银行的收益。

2、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在银行的众多储户中,如果有储户将存款转为购买开放式基金,就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为要建立登记过户系统、开发软件、配置硬件、配备人员等,也为商业银行的运作提高系统使用率。如果基金发展的快,交易规模大,也可以在现有的系统中增加其他的交易品种。

(三) 对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思考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使银行自身风险降低,实现多样化的经营,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到位的理财服务,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必然之举。然而,从目前的我国的基金市场来看,缺乏大量的基金管理人才,尤其是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相比,明显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商业银行在设立基金公司时也应持谨慎的态度。

四、给我国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对策建议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商业银行在代销中存在的问题:1、加强信息披露。应做到每日公布准确的基金资产净值信息。把基金销售的信息准确传达给投资者并将新的金融产品与传统产品用标志牌分离开。2、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业的合作。这样不仅加大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力度,而且能提高人员素质、网络功能,而且也能为其他业务铺垫基础。3、完善登记结算体系。这样能够确保整个基金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能够规范市场运营并控制风险,也能够减少风险,提高效率,并有利于降低成本。4、不断的创新。包括加大科技力度,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增强软、硬件设备。加强银行体系内的考核,做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以适应基金产品的不断发展。5、增加谨慎态度。选择信誉良好的基金公司,为其代销基金,这样对商业银行来说,能够降低风险,增加竞争力。6、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基金的销售和咨询,对自己代销的开放式基金有详细的了解,对基金的每日的行情和走势都有系统的掌握,这样,投资者在咨询时有全面的了解,也使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开放式基金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弥补不足,为开放式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健康、更完善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树军.开放式基金与商业银行营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姬亚岚,郑明海,曾鹏.美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发展研究,2003(7).

[3] 缪喜玲.论开放式基金与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J].金融市场,2002(3).

开放银行发展现状第9篇

关键词:碳金融;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和挑战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正在向低碳化发展,能否成功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成为决定未来国家和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低碳金融,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手段,日渐为各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重视,预计将来在历史舞台上将扮演着颠覆经济增长方式的“拯救与创新者”的核心角色。目前,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国际碳金融市场体系逐渐完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也渐入佳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碳金融业务依旧存在问题,本文旨在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现状

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我国作为非附件Ⅰ国家在2012年前没有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可以将境内减排量按照清洁发展机制(CDM)转换成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截至2011年2月,中国政府共批准2941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年减排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有953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预计年减排温室气体约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如此大的机遇面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境外国际金融公司、基金公司等在依托于CDM机制的碳金融业务上进行了合作。以国内最早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兴业银行为例,早在2006年5月,兴业银行便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首推节能减排贷款产品,分两期工程为中国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共计24亿元人民币(约合3.36亿美元)的贷款。

同时,在国内以绿色信贷业务为主打的碳金融业务初露头角。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的绿色信贷政策推动下,我国部分中型商业银行结合市场需求开始发出针对企业、个人和家庭的绿色信贷产品,如“绿色低碳信用卡”,服务于节能服务公司(EMC)的信贷产品。可见这些商业银行在关注经营业绩的同时,对于节能减排和环境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理念有了一定觉悟。但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小型农业商业银行工作重心依旧为利润、股东利益等,对于低碳业务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视而不见,缺乏前瞻的眼光。因此,总体来说,在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机遇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步进入角色。但是除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领跑者积极开发碳金融业务以外,其他类型银行主动参与性不高。

三、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现状

国外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已先行一步,绿色信贷、碳基金业务被广泛开展,并且碳金融的衍生品发展迅速。

1、绿色信贷。汇丰银行自2006年实施的碳金融战略推出了可持续发展信贷的业务,为低碳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可持续林业和农业商品有关行业开辟特别融资领域,特别为进行清洁能源和非化石燃料能源研究的客户提供金融融资和技术支持。

2、碳基金。荷兰银行推出“低碳加速器”基金,直接投资于那些未上市,但致力于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效的公司;德意志银行成立的“德银气候变化基金”,集中投资于适应其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公司。瑞士信托银行、汇丰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共同出资2.58亿美元成立排放交易基金。

3、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围绕碳减排权,渣打银行、美洲银行等欧美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资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试验。

4、中间业务。由政府建立类似欧盟的碳排放权交易所,银行提供碳信用的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工作,尝试进行碳信用的借贷业务,即提供所谓“碳银行”的服务,以促进了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存在的问题

1、对碳金融的认知不深刻,参与度不高

由于碳金融的发展历史较短,来到中国传播的时间更是有限,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对碳金融有深入的了解,其业务的交易规则、操作方式、利润空间、产品创新以及风险管理至今没有完整的体系。由于认识不足,大部分商业银行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仍处于消极观望状态,不敢贸然介入其中。从下表可以看出,除了兴业银行等中型上市银行,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积极参与到碳金融项目中来,自身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处在相脱节的状态,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

2、商业银行的利益缺乏保证

(1)碳金融交易监管、规则体系尚未健全

强有力的监管是有效保证商业银行参与金融业务利益不受损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监管当局在激励发展和采用清洁技术方面缺乏清晰的监管目标,监管政策有不确定性;同时,在国际环境下各国排放交易体系的规则和监管游移不定,让银行对其可行性存在担忧;另外,CDM项目涉及的复杂的各业务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下,无法让银行放心的将钱投入碳金融项目中。

(2)资金时间成本昂贵

较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以CDM为例的碳金融项目时限长,且审批过程复杂,从而带来高昂的资金时间成本。在经过漫长的等待阶段之后,工程最后是否能达到预期减排效果,取得预期利润,还是要画上一个问号。因此大多数风险规避型的银行倾向于投资于收益更加确定的项目。

3、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政策风险。

《京都议定书》作为目前全球进行碳金融交易的基础,其实施仅涵盖2008年到2012年。在2010年12月举行的坎昆会议上,与会各国曾就《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书进行商议。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表现出试图抛弃《京都议定书》的言行,进而实现要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与发达国家同步量化减排的目标,这无疑是该次会议上最大的危机。一旦更多国家加入到日本的队伍中,《京都议定书》推崇的合作机制可能被颠覆,中国无法继续享受非附件Ⅰ国家的权利并且需要承担部分减排义务,此时参与长期项目的各商业银行在2012年后利润无法得到保证。即使将会有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定出台,《京都议定书》的第一和第二承诺期中间也可能将出现断档,政策的断档会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

4、金融产品单一,运营机制不完善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种类仅限于绿色信贷、低碳信用卡和CDM基金,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客户群体的范围以及业务的拓宽。另外,由于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商业银行难以利用金融工具消除在开展业务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绿色信贷业务缺少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风险,CDM项目缺乏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以规避在以外汇结算时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同时,运营机制的不完善也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如从事期限较长CDM信贷活动的商业银行没有相应机制以解决负债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与企业没有建立对等的信息渠道导致信息不对称;缺乏完善的内部程序和系统来处理碳金融复杂交易规则和操作模式所带来的操作风险。

五、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对策

1、广泛开展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

商业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活动,如:设立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资基金,对减排项目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开发碳掉期交易、碳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 另外,商业银行应增强碳交易中间业务创新能力。发展碳交易、财务顾问、融资担保、咨询、为企业提供设备融资租赁等中介服务业务。银行可以通过广泛而丰富的金融产品来开拓市场,扩大参与机构数量,以新的投资渠道吸引投资者。如推出低碳理财基金类投资产品、发型低碳信用卡等业务,以增加受众人群,取得更多利润。

2、制定完善的运营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银行的运营机制,要建立内部电子操作系统以便处理各种复杂的碳交易业务,并且出台严格缜密的操作规则以防止操作风险。各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其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建立有关企业资源库,一方面可以防范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其营销的资源库,便于寻找与碳金融合作对口的目标客户。

3、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业务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加入《赤道原则》和《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等有全球影响力的规则,以约束自我,实现往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同时,须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如与其他知名商业银行共同建立碳基金等。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向其他机构学习经验与方法,提高国际知名度,分散风险,收益共享。并且我国银行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合作中有了利益的共同点,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在碳排放权等问题上的利益,提高国际话语权。

4、防范低碳金融业务风险

低碳金融属于新兴业务领域,银行必须注意防范低碳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以确保业务稳健开展。商业银行应把握行业变化的趋势,将信贷资金配置到低排放、高能效并能在整个产业生命周期中持续保持竞争力的企业上来。另外,利用各种碳金融衍生产品来加强其风险控制能力。例如:在CDM项目贷款中,银行可以以碳权即CERs的收益权作为质押发放贷,或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变化的风险;在提供贷款中以分期投入资金、银团贷款等方式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还应有专业性的法律咨询机构作为法律辅助,来弥补其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经验不足。

5、完善银行组织结构,建立人才储备库

商业银行应成立以及完善环境相关部门,负责碳金融的业务开发、市场营销与推广以及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银行应该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内部展开培训,对外部广泛招募具有相关经验和背景的人才,成立属于自己银行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1.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9)

2.段兵.气候变化与银行业发展:影响、现状与战略[J]. 金融论坛,2010,(9)

3.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10)

4. 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5. 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