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业发展理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30 16:00:49

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理念第1篇

1.农业产业发展的背景

连云港农业产业集群有其存在的背景,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是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为抓住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大力开创沿海地区科学发展新局面,2011年7月4-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推进会,明确沿海开发的目标,积极创新沿海开发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选择。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开发中的龙头,其作用更加凸显。江苏省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中,连云港计划总投资4672亿元。可以说,沿海大开发为连云港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新农村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二十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可以说,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1]。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2.研究意义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一些依托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里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2]。由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理论出现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关的实践也较少,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旨在更好地指导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更好地丰富农业产业集群理论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所以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机构及专家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探讨,这对丰富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理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向会娟,曹明宏,潘泽江(2005年)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和市场型模式[3]。李志春(2006年)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传统农业为中心,有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由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或城镇)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4]。KathrynJ.Brasier,StephanGoetz等(2007年)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产业中地理位置相近、具有相同特征的、在业务活动上能够协调一致并具有竞争力的部分产业构成的[5]。武云亮,董秦(2007年)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龙头,以上下游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农业企业为龙身,辅之各类支撑服务体系,围绕着特定的农业产业链,在一定地理空间形成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聚区[6]。龚学琴,张洪吉(2008年)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7]。王艳荣(2009年)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规范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市场体系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等发展途径[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9]。”毫无疑问,上述机构及专家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定义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问题有待探讨和商榷。比如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是否“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否体现“低碳”、“生态”、“环保”的理念,是否为“循环经济”等方面研究较少。

三、理论基础

农业作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古老的产业,自从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来,一直长盛不衰,它所生产的食物,为人类的繁衍和生息、社会的文明发展提供了永恒的动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只有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高速发展,国家和社会才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的生活才能富裕安康。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息息相关,还涉及到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它是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基石,充分体现“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经济”等理念。

1.科学发展观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农业的发展前景要依靠科学,尤其要依靠尖端科学技术。农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现代农业之科学发展要走生物工程和生态农业之路[1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们党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了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对和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11],它是指导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

2.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席酉民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和大自然及人工生产系统和谐相处,而不应该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循环链[12],和谐是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基石。

3.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研究报告,挪威首相Brundtland夫人等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才有不竭的生命之源。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理论、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低碳化为前提,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要大力发展农业节能产业,充分重视绿色制造,积极鼓励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健康、高速、有序地发展。

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内涵的思考

中国农业文明自古以来亲和自然之风之传统,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候,都有恰当的固定时限和度数,按照规定的时节进行,充分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没有节制的消耗,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等加剧了人类社会的困扰。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生态”、“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这就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少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更注重其功能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13]、[14]或“乘数效应”[15];二是从市场竞争力[16]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产业集群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7];四是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18]等。更多的学者侧重于地方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研究,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具有“生态”、“低碳”、“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较少。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生态”的理念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德国兴起,20世纪30至40年代在英国、日本、瑞士等国也得到发展。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概念,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正如农学家石山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人类将由自然界的主人转变为自然界的伙伴,由征服自然界转变为与之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必须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必须体现“生态农业”的理念。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要改革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为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要用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2.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低碳”理念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低碳生态产业集群主要是指用生态工业园的理念与模式来发展和管理的低碳产业集群。所以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发展要有“低碳”理念,不能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低碳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植树造林、木业加工方面做好文章,大力培育林地,发展经济林、生态林,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木业产业集群,创造最佳的低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二是节水农业产业的建设,我国水资源总量(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7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19],可以说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节水农业,也就谈不上农业产业的低碳化;三是有机农业产业的建设,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产业,以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业集群为主体,努力打造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理念第2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

在我国的化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即是发展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随着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以低碳理念来指导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变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不仅会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1、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概况

我国的煤炭种类齐全,在能源结构中占有70%以上的比例,我国煤炭储存量在世界中占到11%左右,生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作为工业燃料在煤化工产业中广泛运用。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煤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结构,煤中的有机质一多环化合物为主。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煤在高温和气化剂的作用下,其可燃部分将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等,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被用作化工原料气。煤发生焦化裂解时,其产物包括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苯等。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我国每年将排放掉大约二百亿立方米的焦炉气,焦炉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为1比10,能够用于调配煤气化产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近几年来,我国的煤化工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化石能源中,煤炭的含碳量最高,作为煤化工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在逐渐增多,相关企业有必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煤炭经济、合理、高效率的利用。

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贯彻低碳理念,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利用新能源开发、制度和技术创新以及产业转型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新形势面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产业有必要引进低碳理念,改进生产技术,创新生产模式,贯彻以高效率、低污染为原则的生产模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低碳理念指导下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式

2.1调整产业内部架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除了有传统的化肥、焦炭和甲醇项目等,还有正在发展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例如煤制甲烷气、煤制二甲醚、煤制油灯。由相关数据可知,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的产能已经超过标准要求,传统产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非常大,由于传统产能的规模比较小,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差较大。因此,煤化工产业低碳经济中发展应当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力度,逐步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改变传统的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方式,运用先进的气化技术和二氧化碳脱除技术,降低二氧化碳的捕获成本,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纯度和集中程度,为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保障。

2.2加大循环经济贯彻实施力度

在低碳理念指导下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引起了相关管理者的重视,企业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循环经济贯彻实施力度。从产业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再次利用率,实现整个产业的低碳经济战略。此外,还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节能减排,有效控制和治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大限度的提高产业的能源利用率,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分析产业发展的技术现状,从产业战略目标出发,制定出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较低运营成本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多产业结合发展

非焦炭法熔池炼铁技术是目前工业界广泛关注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得铁矿粉和煤粉在熔池内发生反应,作为高效率的还原剂,煤炭可以讲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生铁。这种工艺生产一吨生铁,可以得到大约500千克的一氧化碳,可以将获得的一氧化碳输送给发电企业和煤化工产业,将其用于生产电力、氢气、甲醇等产品。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气化装置的投资占到投资成本的50%,因此,将煤化工、冶金、建材、能源产业相结合的路线,能够很好地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建材厂可以利用炼铁后剩余的炉渣进行生产工作。实现煤化工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结合发展,能够实现煤的分级和高效利用,充分体现煤化工产业高质量、高利用率的原则,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相关企业还应当通过技术创新来发展减排市场,不得提高煤化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研发可再生能源、节能降耗技术和核动力技术等,加速能源的循环利用,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创造企业低碳生产氛围,为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贯彻低碳理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煤化工产业的相关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为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文戟,朱兵,费维扬.不确定条件下煤化工技术经济评价方法[J].化工进展,2009(12):117-119.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03):123-125.

产业发展理念第3篇

关键词:生态理念;产业园区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ry to use the ecological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qingpu industrial zon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y garden area ecology Sugges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idea; Industrial park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上世纪以来,产业园区在推动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一方面,政府部门规划工业企业发展的选址用地,使城市功能平衡布局,并控制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得以类聚,节约产业链上下游的成本,产生集聚效应。但近些年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品市场不断放开,中国各地经济增长迅速,原先的产业园区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此情况下,用生态理念来指导产业园区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青浦工业园区的现状

青浦工业园区位于上海市西郊,青浦区北部片区,南侧紧邻青浦新城。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3公里,虹桥机场约20公里。总规划面积56.2平方公里。1995年,青浦西部工业园区列为市级工业园区,定名“上海青浦工业园区”,以纺织、材料为主要产业发展;2000年至2005年间,工业产业沿公路线状迅速拓展,以纺织和新材料、机械加工和制造、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发展;2010年后随着上海产业发展逐步向高新技术转移又加入印刷传媒及文体休闲用品制造等产业。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六年的建设和发展,青浦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成为了青浦第二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但在现实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1中小企业居多,产能落后

目前,青浦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居多,行业较为分散,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约三分之一的企业设有研发中心,但整体的研发功能较弱,创新以产品市场导向为主,一次创新较为缺乏。

2.2工业用地布局混乱,配置设施缺乏

据2011年青浦年鉴统计,在青浦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69.2%,居住用地占3.87%,各类服务设施用地不超过10%。现状用地构成较单一,空间发展模式呈现出“工业先行,配套居后”的初期特征。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农民动拆迁安置工作落后,导致厂中村问题较为突出。

2.3自然环境较好,维护投入较低

东大盈港、西大盈港、上达河等主要河道贯穿整个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基底较好,但缺乏主要的公共环境绿地及标志性节点,水系与路网关系尚未理清,部分河道沦为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沟。

3、生态理念的核心思想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城市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涉及到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理念的核心思想包括效率性、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3.1效率性

一方面,生态的产业园区发展要求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效率性,在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集合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的正向引导下,产业园区应该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充满活力的企业,在此情况下,才能满足在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对于环境与资源的投入。

3.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一方面即是要正确处理人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杜绝厂中村、城中村的现象;另一方面,即加大人材引进力度、提供政策支持,为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技术条件。

3.3环境保护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指出:清洁的空气和水已越来越成为稀缺的物品。环境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追求的目标。在制定产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对产业园区的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噪声环境保护都要有明确的规划与措施。

3.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将社会经济发展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并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以生态理念指导产业园区发展

4.1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要重视效率性

产业园区发展的效率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一是企业。政府层面主要体现在选择落户企业时,应依据原有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选择与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相适应的生产企业。集合资源打造产业链,并发展、拉长产业链。如青浦工业园区可考虑以原有基础产业—纺织和新材料、机械加工和制造、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整合资源,吸收具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功能的企业。另外,在企业落户过程中,政府要加快行政项目审批,并联办理相关手续以确保企业及时、迅速落地。企业层面主要体现在:企业选址时除考虑地块面积、交通外,重点考虑与原材料及成品市场的距离,力求降低运输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4.2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要以人为本

人才是现代产业园区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产业为重。青浦工业园区应通过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景观环境的优化,形成与城镇空间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格局,完善居住、就业功能,共同承载中心城区的产业外溢与人口疏解。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与上海各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创新之本。政府层面亦可考虑引入大专院校,沟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率。

4.3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

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节约型转变,应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同时提高企业入驻的环保与科技门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严格控制企业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实现循环经济。规划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对环境污染同步治理、控制排放。

4.4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坚持水、土地、人口等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青浦工业园区早期的发展呈现出以规模扩张支撑快速增长的特点,通过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大量投入,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对青浦区GDP的贡献率的不断增长,成为青浦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并之后,青浦工业园区增量建设用地缩减了15平方公里,初期的发展思路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青浦工业园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调整,突出集约用地的理念,积极探索存量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加快推进已供未建用地的建设,合理置换、改造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逐步储备并有序推进工业园区结构调整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凯、骆惊、方澜,上海城市工业产业空问布局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上海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及其实施评估[M],城市规划学刊,2008

[2]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M],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产业发展理念第4篇

物流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在80年代末期曾经有过一次研究、引进和实践物流的高潮。特别是在90年以《配送研究》一书出版为标志,由前国家物资部主持的物流配送制的推广。但主要是由于体制上的许多限制,经济市场化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使得物流产业发展缓慢。加入WTO已经指日可待,对传统仓储运输业的保护也就是1——3年,而我们至今还拿不出能够与跨国物流公司相抗衡的物流企业来,甚至要推出具有现代物流意义的本土物流企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学者认为,我国物流产业与美、欧、日的差距在不考虑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至少是10年。

然而,物流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却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估算数字,1990年我国物流费用总支出约为500亿美圆,占当年GDP的14.5%。如果降到世界平均水平11.7%,则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空间为96亿美圆;如果降到亚洲平均水平11%,则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空间为120亿美圆。有学者根据1992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推算,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总水平约占GDP的20%,约580亿美圆;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40%。还有咨询机构认为全世界的物流产业市场容量为30000亿美圆,而现有的物流服务能力仅有5000亿美圆左右,仅为市场需求的1/6。

事实上,我国产业界正在形成五条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和正在浮现中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但网络化程度不高,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然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物流服务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要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来应对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必须尽快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

二、新一轮的物流热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物流热。

在学术界,8月份上海海运学院林国龙教授等翻译出版了美国物流界老前辈鲍尔索克斯教授等学者的新著《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并很快于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由王之泰教授和邬跃博士发起的“中国物流网”于11月11日开通,表明我国物流学术界已经站到了“新经济”的潮头。

在中央政府方面,11月2日,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企业现代物流研讨会”。这是我国政府综合经济部门第一次召开面向工业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研讨会(此前大多是由前国家物资部和国内贸易部主持,主要面向物资流通企业)。

11月25日,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以及中国航务周刊共同举办了“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向会议发来题为“中国需要加速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的书面讲话。这是迄今为止由我国政府主持的最高级别的物流发展研讨会。实际上国家内贸局在99年初召开的“全国营销改革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新兴流通产业――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施目标。

在地方政府方面,深圳市于11月上旬召开了“现代物流研讨会”, 将物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并列为深圳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深圳平湖物流中心被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确定为物流实验基地。上海市则于12月14日召开了“99物流与现代商业国际研讨会”,认为物流业将成为新世纪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要通过现代化、系统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与国际物流业的接轨。今年4月18日天津市召开了“天津口岸物流发展研讨会”,提出要努力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香港为了适应电子商贸和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发展,已宣布将于5月份成立“物流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增强香港作为世界级物流中心地位的措施。此外,台湾将于7月1日起实施新的“国际物流中心货物通关办法”,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扩大了物流业者的经营空间。

在企业界,海尔、长虹、新飞、格力等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体系。大通、宝供储运、诚通物产、华运通等知名物流企业已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航运界,中外运,中外代,中远,中海等都无一例外的将发展战略定位在物流产业。由于它们本身就是承运人,而且在运作方面早就与国际规则接轨,故发展的势头很猛。近日,中远公司与安盛集团投资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设立中远网络有限公司,建立全球运输和物流及通讯网络,首期投入5亿美元。除了上述这些大企业外,许多从事仓储、货运、货代、配载等的服务企业和生产制造起重搬运、仓库货架等设备的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也积极跟进,纷纷打出“物流公司”的招牌并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最近,香港仓储业界认识到仓储

及散货集运开办物流增值服务和供应链业务是势所必行,所以将香港集装箱货仓联会更名为香港集装箱货仓及物流服务联会,以减少客户的流失。

这一轮物流热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增大。我国物流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压力增大。传统储运企业急于转型升级为现代物流企业以应对加入WTO后将面临的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配送服务体系的配套要求也对物流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一轮物流发展的高潮正在到来。但企业需要理性,需要科学的物流理念来指导实践。机遇在理性的思考中诞生,挑战要用理性去应对。物流热还是需要冷思考。

三、把科学的物流理念交给企业

物流的理念不同于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定义告诉我们物流是什么。而物流的理念告诉我们物流的哲学,物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物流理论界还是物流产业界,不仅要知道物流的定义,更要理解给出定义的背景和思维方式,要知道定义所代表的是什么,物流的概念统领的是什么,以及企业进入物流产业和开发物流服务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对物流理念的把握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运营方式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企业竞争战略态势的影响。

物流是个大概念。许多学者都认为或承认对物流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企业界则常常感到物流的概念过于宽泛而不易操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物流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使得有时缺乏研讨的共同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学的“物流”或“综合物流”与西学的“后勤”或“商业后勤”(区别于军事后勤)在语义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使人很自然的把物流看成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少有支持、服务、响应、从属以及战略的意义;再一方面则是物流服务的运作几乎涉及到所有产业并要求这些产业进行物流化调整;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浮现和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丰富之中。

当然,物流不是一个“筐”。如果一个概念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是无所不包的话,就会因为没有特定的作业范畴而很快失去生命力。

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兰布洛克所说:中国的物流产业“要在发展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

四、从企业运营的的角度来解读物流的理念按照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5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相应的物流功能性活动则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存货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因此,物流也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即物流的7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物流功能环节就是运输和储存。对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过程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程度。

7,企业是赢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那么,物流理念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功能整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前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王之泰教授在95年出版的《现代物流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包含在物流之中的新见解,是一点即破的,——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

战术的整合变成了战略的决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正是通过功能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而结成策略联盟的。

五、物流服务功能整合的途径

具体的功能性活动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发展物流产业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整合的问题。事实上,功能整合是发展物流产业的核心业务,是物流企业运作的灵魂。

1、 激发物流需求

生产制造企业由于拥有产品的物权,又处于供应链的中心,所以有权力也最有可能对物流全过程实行有效的安排和协调。因为物权属于制造商,所以相对而言物流服务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物流企业是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战略提供服务的。

制造商是物流服务的需方。它所要考虑的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的问题,要进行“服务/成本”的效益测算。但不管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都要考虑功能以及相关的资源整合。从企业竞争战略的优势考虑,自营物流要对分散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外购物流则须对市场上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协调安排。所以,发展物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制造商的物流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物流企业要能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务解决方案,整体的或者是局部的。要能用优质的服务为制造商的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支援,并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制造商自营物流的成本,同时自己还能获得足以维持发展的利润。这是市场对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对制造商的服务要求和标准有透彻的了解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

2、发展物流企业

一般来说,现有的仓储、运输、货代中介等企业在产业性质上都属于物流企业,所以不存在还要进入物流产业的问题。但从现代物流的观点来看,如果它们不能作为制造商或特定产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参加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不能与制造商等结成策略联盟,则还不能算作现代物流企业,只能算作传统物流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传统物流企业是否能进入制造商的一体化供应链升级为现代物流企业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从分工协作的观点来看,制造商选择其物流服务供应商时主要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其市场营销战略需要;其次是与市场营销战略相匹配的物流系统设计;第三是能获得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第四是能获得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好处。制造商的“服务/成本”分析将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物流企业拥有物流服务的资源如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或线路经营权等只是其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必要条件,而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选择则是其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充分条件。每一项具体的整合都是一系列技术经济权衡的结果。

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定位取决于资源配置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此,物流企业必须实行服务的专业化,必须抓产品。不同的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特性。围绕产品的物流特性所进行的服务技术开发将为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并形成核心服务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只要具备核心服务能力,传统物流企业融入一体化供应链就会很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核心服务能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之处”,就是特色服务。毫无疑问,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服务品种的不断创新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物流企业发展了物流产业自然就发展了。

3、延伸物流服务

功能整合本质上就是延伸服务。物流企业延伸服务有两个方向:一是沿供应链“顺流而下”,即在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二是沿供应链“逆流而上”,即在制造商的物料供应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如果同时向两个方向延伸,把制造商的物料管理和实物分配都承担下来,就成了所谓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虽然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企业的最高境界,但要求物流企业对制造商经营活动的深度参与。如为麦当劳做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夏辉公司不仅与麦当劳是相互持股的,而且双方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朔到“麦当劳在后院用手工削土豆条”的时候。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美国,1996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产业中的比重也只有6%,约300亿美圆。五年才增长了2%。

我国目前还缺乏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如对运输市场实行的还是审批制。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制造商在外包物流服务方面的需求还比较小,信心也不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现阶段不能盲目追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只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为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和有特色的物流服务。

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大货主为依托,按照委托企业的物流服务要求和标准来改造现有储运资产的结构和功能,并重整业务流程。为特定的生产制造企业或者特定的货种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二是作为更大的物流系统的子系统提供阶段性的延伸服务。比如与跨国物流公司接轨提供国内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延伸服务的起点就是前述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特别是运输、仓储、信息集成、存货管理、定单处理、物料采购等核心功能最可能成为服务延伸的起点。必须指出,服务延伸的过程就是在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对货主的服务需求细分再细分,对服务品种创新再创新的过程,也是对制造商的经营运作参与再参与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

服务的延伸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集成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时尚和服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可以说,物流功能的整合正在从业务整合转向信息整合。用网络的优势来整合现有物流服务资源,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4、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现有物流服务资源的结构性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有码头和仓库的结构性过剩,也有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结构性不足。但最大的不平衡是巨大的市场和稀缺的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市场发展的规范之间的不平衡。因此,发展物流产业除了要防止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发展物流产业的一开始就按照WTO的原则和标准与国际物流运行规则接轨是必然的选择。当务之急是放宽本国国民市场准入的条件,加快对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升级的的进程,尽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来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特别要加紧对物流网络建设的统筹规划,并进行重点投资。

产业发展理念第5篇

关键词:发展趋势;预测;海洋产业;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呈现出未来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等多层次推进的大好格局,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已经逐渐迈入稳健的发展轨道。我国幅员辽阔,南边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我国大力实施依法管海、科技兴海的战略,持续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经营理念的。

一、我国海洋资源资源概况

1.沿海港口资源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400千里,漫长而曲折,有着良好的发展海运事业的重要经济地域、并赋予良好自然条件。我国沿海港口分布较为集中,地理分布特征明显,港口绝大部分分布于浙江四省、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带。

2.海滨旅游资源

绿色、空气、海水、沙滩、阳光这五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都包含于我国沿海地带中。滨海沙滩多达一百多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

3.海水资源

海洋海水所含元素有八十多种,且还可以将海水分为化学元素资源以及海水中的水资源,除此之外,地下卤水资源也是特殊情况的一种。地下卤水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沿岸。

4.海洋矿产资源

我国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共有十六个。我国的海域和海岸线上还蕴藏着如石英砂、金刚石、砂金、褐钇铌矿、铌钽铁矿、磁铁矿、磷钇矿、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锡石、等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

5.海洋生物资源

据统计,我国海洋生物有20278种,物种繁多。我国沿海共有三千多种鱼类,其中150种有着较高的渔业利用价值。

二、我国海洋资源地理分布

传统的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主要有海洋捕捞业、盐业、海洋航运业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海洋空间利用、海水养殖、天然气石油的开发等都逐渐成为了现展海洋产业的经营理念。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海洋产业具体有:滨海砂矿业、海洋盐业、沿海造船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水产业等等。我国海洋资源具有地域性强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我国海洋分布的地域性。我国海洋资源地域组合特征如下:南海海岸具有海洋热能、海滨砂矿、旅游、港口、油气、水产等资源;东海海岸拥有潮汐、海滨砂矿、港口、油气、水产等资源;黄海海岸具有旅游、港口、水产等资源;渤海海岸具有旅游、港口、油气、盐田、水产等资源丰富。

三、创新海洋产业发展经营理念

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海洋灾害会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海洋科技在经济方面的贡献率较低、未形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还有待平衡等等。粗放型正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属于海洋第一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海洋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若按照未来海洋产业、新型海洋产业、传统海洋产业来进行划分,造船业、海盐业、海洋捕捞、海运等传统海洋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较大,而像滨海旅游业、海上油气开采、海水增养殖业等新兴海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如海洋能源、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药物等未来海洋产业正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喝醋鱼产业化形成的阶段。

2.展望以及调整结构

根据海洋产业的结构以及法制趋势来调整和升级海洋产业结构,通过科学、自觉地控制和选择,人们可以按照意愿来重新组合海洋产业,并调整和改变其原有的形状。例如:其他海洋产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工程建筑、海水利用、海洋电力、海洋生物保健品和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等新兴的海洋产业并未在原来的统计中得到规划。虽然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还有待扩大,但是,从近两年的形势中可以看出新兴海洋产业的产值在不断提高,且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海洋生物药业的发展飞速,我国将来的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定是海洋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海洋龙头产业是海洋水产业,长期以来,在我国海洋产值中,海洋水产业具有很高的保值比重。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海洋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着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海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都是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该问题会对我国海洋水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有赖于全国人民和政府共同、长期的努力。

海洋产业结构状况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相互对应。一方面,不同的海洋产业结构具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效益,而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可以采用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来衡量。另一方面,伴随海洋经济的逐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应的海洋产业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现阶段来看,我国海洋产业尽管主导产业不十分明确,但却拥有齐全的海洋产业门类。在我国海洋经济面中,海洋水产业虽然是我国海洋支柱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我国海洋主导产业却不应该是海洋水产业。那么,什么才是海洋主导产业呢?首先,它既有不是支柱产业的可能,也有是支柱产业的可能。其次,它可以带动整体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代表整体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再次,它对海洋经济现有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创建于完善、发展、提升分别起到关联、扶持、带动等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海洋产业应创新发展经营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方案,以根积极的姿态从容面对未来海洋产业机构多种多样的变化。以传统产业为主,我国海洋产业正迅速转型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只有逐步合理和完善产业结构,那么才能发挥出有力的措施和政策,将海洋产业发展创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理念第6篇

一、确定思路,布局发展,聚焦发力

哈尔滨工业以能源、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长期受传统产业模式影响,粗放型增长,科技创新的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水平落后,急需用接受先进科技改造,提升竞争力。但哈尔滨市和省内其他城市一样,产业发展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哈尔滨市产业结构偏“重”,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工业产值80%来自传统工业,煤耗、电耗、油耗和排放量居高不下。服务业方面,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虽为农业大市,但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农业龙头企业为数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群优势不明显、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少等不足,成为制约哈尔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迫切需要优化升级。省委、省政府特别强调要在经济持续增长中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如何确保既要腾笼又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是不二选择。

二、重在落实,振兴攻坚,创新体系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核心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但高端产业体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侧重点都会不同,必须立足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基础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主体就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才可以实现产业体系高端化。农业方面,应以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经营集约、功能多元、发展持续、经济社会人才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主要是立足哈尔滨市基础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培强做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品牌、制造服务业体系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使产品由初加工、低附加值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将哈尔滨传统产业打造成层次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在完善机制,创新业态,突出抓好总部经济、创意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信息消费、服务外包、社区服务等九大现代服务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高端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项目。只有大项目、好项目才可支撑推动高端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激发内力”,另一方面,“广借外力”,大力引进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并通过人才的引进带动资金和项目的跟进,实现“引资”和“引智”双赢。

构建高端产业体系,规划是关键,是引领。哈尔滨市应尽快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围绕发展需求、科学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外高端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对目前的产业发展,分别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把目标、重点和关键措施统筹起来,把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统筹起来,把产品、企业和产业统筹起来,把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各个产业环节统筹起来,形成诊断、规划、落地相结合的规划引领体系。

三、创新理念,产业转型,支撑未来

产业发展理念第7篇

关键词:产业升级;四维理念;探索

当前工业发展已经到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要形成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仅靠以产品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以经营为中心的管理创新还不够,必须通过产业整合实现产业创新。发挥产业聚合效应,以低成本的配套、高端的技术群、强辐射的影响力,创造群体发展的优势。这也是发展工业经济从着眼产品、企业,转向着眼产品和服务并重、企业与产业并重的重要转变。实践证明,可以用四维理念提升产业的规模、结构和经营素质,打造有持久竞争力产业高地。

1、从产业技术水平来讲,推进纵向提升

所有产业都存在自身如何发展提升问题。金融危机过后,我们通过制定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基本上理出了路子。

1.1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所谓新兴产业,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而言的,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是未来的产业发展重点,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要瞄准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规律,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搞好可行性研究,统筹产业布局,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引导,紧密结合现实的产业基础和已具备的技术条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不顾条件的一哄而上。应立足本地优势和条件,认真筛选有市场、有基础、有优势,彰显本地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加以重点培育,争取在少数领域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国内外竞争力。要立足于现有的企业基础,立足于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占领产业的制高点。

1.2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避免产业同构,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要立足我省产业发展现状,加快提升汽车、船舶、成套装备、家电、食品、造纸、服装纺织、石化、盐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现代化水准、高市场欢迎度的特色产业链和特色工业品,鼓励企业从最终产品抓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用品,发展重大成套设备,加快产业链的拉长延伸,围绕做强产业关联配套体系,做强产业链终端,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装备、生产方式、管理方法。

1.3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也不能等同于落后产业,其发展轨迹往往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特别是像山东这样一个人口大省、物质消费大省,传统产业无论在就业、税收、出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省要围绕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和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纺织七个产业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在市场分工中的地位。

1.4 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自身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一些落后的工艺已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完成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加快淘汰这些落后生产能力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缓解产能过剩矛盾,才能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我省一些技术工艺落后的产业一般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基础能源、原材料领域,如冶金、有色、电石、铁合金、烧碱、水泥、造纸、印染、皮革、焦化等产业。要统筹产业升级、整合重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强化上大压小、等量或超量淘汰、区域限批、土地调控、环保安全准入、节能预警、差别电价等措施,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计划,重点加快钢铁、焦炭、水泥、印染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优势企业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2、从产业布局优化来讲,推进横向转移

产业转移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由市场调节推进的生产要素的空间优化过程,也是转方式、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1 鼓励承接先进产业。我省产业布局上存在着同构、同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急需引入国内外先进产业,打造产业品质优良、竞争力明显的特色经济区,形成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因此,新时期在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多端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复杂环境下,我省承接产业转移,需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把自身产业调整的需求与国际产业调整的需要联系起来,将产业接纳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承接好世界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建立不同的产业承接方式与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承接产业转移应注重区域特色,实现优良要素的强势聚集,创建产业升级的机制和内生动力。

2.2 适度控制基础原材料产能。考虑到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在适度生产规模下发展,引导企业从追求实物量增加转到追求价值量增长上来,即在保持一定的实物量消耗的基础上,依靠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现代服务增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因此,对于依托于本地资源和市场,长期发展起来的具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一定规模和市场优势、有效益、环境资源能承受的,通过技术创新改造提升,提高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对于资源能源类产业,包括石油、煤炭、钢铁、水泥、电力、铜铝、黄金、玻璃、造纸、盐业、非金属矿等行业,在省区内适度控制生产能力和产出总量,发展深加工产业。对日常生活用品,按照市场需求去自发调节,不作为政府主导发展的产业。

2.3 提倡转出发展的产业。随着我省能源、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市场、节能减排政策约束压力加大,限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类产业的发展,一批急需扩张的企业,需要适度向外发展,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向省外转出的产业,一是资源导向型产业,主要包括煤炭采掘业、造纸、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二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主要包括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三是市场导向型产业,主要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四是产业基础导向型产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有的是单一导向型,有的是复合导向型。

2.4 退出资源环境无保障产业。退出市场的原因不是技术装备问题,而是产业经营成本过高,企业无利可图,如不退出将连累其他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主要是省内资源枯竭的矿业,绝对依赖外来大量资源的加工业,能源高消耗产业,治理排放成本高的产业,重金属冶炼加工业,逐渐失去市场的传统产品。

3、从产业区域形态来讲,推进轴向聚集

产业聚集是各种优势生产要素的集合。在产业聚集中,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积累和共享中往往伴生新的经营形态和竞争优势。

3.1 以大带小配套的产业聚集。积极构建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这既是龙头企业自身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阶段我省发展工业的要求。一方面,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业规模,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带动作用,增强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同时引导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另一方面,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围绕大企业龙头产品配套,发挥大企业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他们走“嵌入式”、差异化发展路子,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2 簇群分布的产业聚集。产业簇群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众多有交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簇群可以获得专业化市场的效率、专业化信息的途径、网络增值效益和更有效的竞争,不仅有利于产业链的重组和延伸,而且能有效带动产业的整体升级,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族群是中小企业聚集发展有效模式。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布局分工合理的特色产业簇群。加速产业分工,推进专业化协作,形成成本、价格、信息、市场优势,打造区域品牌。

3.3 园区发展的产业聚集。园区是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聚集效应突出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我省应发挥集中配套的优势,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打造园区品牌,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以现有产业园区为重点,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引导重点产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发展特色和发展重点,强化配套,发挥优势,形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3.4 集群创新引领的产业聚集。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以集群为依托或载体,通过集群内企业相互竞争与合作,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整合,激活集群内部持续创新活力,以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发展。集群式创新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是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统一体。一是建立产业园区与基地,加强区域内产业的科学布局与合理引导,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壮大集群的规模,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二是完善和拓展产业链,通过关联分析和有效组织管理,形成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攻关的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三是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通过建立合作网络,形成互动合作的创新机制;四是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五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从国内外引进创新型企业,使创新融入各产业集群,并建立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

4、从产业现代化来讲,着重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推进产业发展的触媒。产业一旦植入信息化,将催生新的发展形态,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创新契机。

4.1 技术工艺管理信息化。主要是生产活动的现代化、自动化。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着力推动企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全面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和现代物流等10大行业的两化融合,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地位。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虚拟制造等技术,实现设计研发的数字化;在生产过程环节,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和智能传感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企业技术改造环节,推广清洁生产、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实现技术的现代化;在企业管理环节,推广基于商业智能的新型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系统化。

3.2 企业市场与物流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平台建设,聚合社会资源,在信息服务共享中发展。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区域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信息化支持。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资源共享。整合我省院所、高校、园区和企业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山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面向服务、支持制造资源按需使用、制造能力动态协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为工业领域提供新型信息化支撑服务。

3.3 产业风险防范信息化。重点是经济金融等方面的预警,防备产业损失。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在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对经济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国内企业也是一样,必须从全局经济战略的高度,运用信息技术评估外部环境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企业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企业外部风险预警、预告和快速反应能力,及早发现并规避产业风险。

3.4 商业模式创新信息化。商业模式即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是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是新经济的显著特点。信息化管理手段和IT技术的运用,成为当前企业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必不可少的工具。应通过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创新,建立新的产业运作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创新,建立新的产业运作模式,能够开发出新的市场空间,创造新的优势。戴尔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计算机零部件厂商和计算机组装厂商,形成了著名的戴尔网上直销商业模式。苹果公司推出ipod、iphone等系列产品及其商业模式创新,使苹果公司走出困境,正在改写美国硅谷的市场规则。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鲁经信改字〔2011〕237号),2011年5月10日.

[2]陈冬梅.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7.

[3]李晓鹏.山东优势产业境外转移的对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A Research on Enhanceme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y Four-Dimension (4D) Conception

WANG Zhao-chun ZHAO Qing

(Shan Dong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Jinan, 250011)

产业发展理念第8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会馆;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1-42(4)

1、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是创意产业中以文化资源为主来从事文化商品生产的那部分,也是文化产业中创意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的部分,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文化产业所从事的是按照工业标准从事生产、再生产、传播和流通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服务,能够形成产业价值链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包含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转换成满足人们对精神情感、兴趣爱好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商业利润的行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了人类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就是品牌竞争,品牌战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之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旗帜,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战略是关于文化和创意产品和企业品牌的方向性、前瞻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品牌规划、品牌传播和品牌经营三个中心环节,三者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战略整体。通过品牌战略推行,达到提高产品、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目标,提高文化创意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战略,通过品牌的文化定位来加强品牌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定位。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理念,加快确立首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基础。建设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都是彼此包含彼此渗透的。城市空间的布局、城市建筑的风格、历史遗迹的形态、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都是文化特征和文化活动的载体,催生出带有特定文化气质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认同。

2、会馆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为同乡或同业组织开展活动和提供特定服务的民间场所。会馆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三种:1.试馆,即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北京的会馆大多如此;2.同乡会馆,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分布于北京、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3.同乡移民会馆,是由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入四川的客民在当地建立的。

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是旧时代科举制度和工商业活动的产物,是北京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各省及有些府县在京设立会馆,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另外,工商各行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也建立了一些行业会馆。因此,北京就成为全国会馆最多的城市,据1949年的统计,全市有会馆550余座。

会馆是各省在京各界人士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北上来到北京,京城各界人士在湖广会馆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湖广会馆还留下了张居正、纪晓岚、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及梨园泰斗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的足迹。鲁迅先生在绍兴会馆居住时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等许多不朽之作。1920年2月,在湖南会馆的戏楼里召开了“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如今,这些会馆都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可见,会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开发价值,它为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性格添加了深刻的内容。

3、会馆资源的特色与定位

3.1 文化遗产价值

会馆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气息,对于保留人类共同财富和文明进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现代人类带来丰厚的文化体验。任何文化遗产都超出原本的实用功能和地方局限,成为人类共享的、世界认同的国际化宝藏。会馆文化在历史上有长久的渊源,流传至今对研究现代会所、西方的校友会和俱乐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智慧资源汇集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场所。

3.2 公共文化价值

对应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文化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性的文化活动与类型。公共文化是都市文化中最为主流的文化生长纬度,代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核心导向,是市民群众通过最为普遍的大众传播手段所接触的文化内容,具有规范化全、普及面广、计划性强等特征。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体现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城市精神的全面表达。城市的建筑、公共环境、教育等等,都应当被划归于公共文化建设的范畴内。会馆资源中最具生命力的民间文化气息、组成会馆传统建筑等都是公共文化的生动体现。数百年来,会馆资源默默地向外界交流着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特色,因此公共文化价值是会馆资源的一大特色。

3.3 文化产业价值

对应于文化市场体系的商业文化是文化消费时代重要内容,无论哪一种文化形式,甚至是文化内容本身,都不可避免成为商业时代的一部分。如果工业化革命完成了技术对文化的符号性强化供人购买使用的话,那么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革命刷新了个性文化历史成为文化消费的强劲动力,文化产业促进的商业文化是都市文化中势头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刨意文化在文化产业体系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是营利性的文化创新,是文化商品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化产业主体。其二,创意文化还在政府规划的公共文化与市场导向的消费文化之外,呈现为民间文化类型。现代都市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个性化和去中心化,与社会整体行为的公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都存在着一定供求偏差――以会馆为例的民间创意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偏差下生长起来的文化形态。它具有非官方性、非营利性、非主流化、小众化、无计划性、无序性等特征。但同时,民间创意文化也是都市文化生命力的体现:相对于公共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许多游离干主流之外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人才都在民间获得生长的空间;相对于受市场限制的商业文化,民间创意文化又给予了文化艺术本身更多更纯粹的发展机会。因此,民间创意文化也应当成为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受到关注的部分,它是文化产业潜在的来源,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创新和生命力的源泉,而会馆就是将其汇聚的所在。

由上可知,需要分析甄别每一处会馆的文化特色;找到准确的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以此对应争取到政 府、社会和商界的扶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这一文化资源。

4、会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4.1 会馆资源的保护

会馆,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内核贮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散发着以民间文化为主的鲜活生命力;其外在又以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即包裹着历史文化街区的躯壳。对于这一类现代性与历史性并存、物质性与精神融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不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在英国,政府普遍采用设立保护区的模式,整体保护“具有特殊的建筑或历史价值,并且其内在特点和外观需要保存或整治”的地区,采取持续性的保护与整治。同时,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贷款,以使其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在美国,政府采取历史地段保护的方式,也就是将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地段,美国历史地段的开发控制,主要的原则是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扩建,并注重环境协调性。法国则采取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房屋所有人三者合作的方式,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制订标准,由所有者主持实施。德国的历史街区采取“整体性保护”的模式,其典型特点为注重静态建筑与活态居民的一体化保护,注重历史街区的原生态和整体性。日本的街区保护是以市(町村)为实施保护的主体,以街区中的街道建设为中心轴,进行修景、修理等工作。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各利益主体协同合作,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同时发挥市场功能,吸引现代商业经济八驻,形成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展示与文化观光旅游新区。

4.2 会馆品牌的开发

二十一世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集中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中,国家软实力决定了对世界资源和财富的支配权,文化市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品牌成为致命的武器,通过产品和市场进行深入人心的传播来产生影响。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政治的延续,文化产业的集聚是集中优势资源在战略上克敌制胜的基本保障,树立、经营和维护品牌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战术。

因此,品牌的开发成为将会馆注入文化产业大潮的关键步骤。在会馆品牌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并发挥会馆的政治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同时要深度发掘会馆的文化内容,并对其进行商业性拓展规划、传播及经营。

4.3 会馆的规模化拓展

文化产业如果不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不起持久的品牌,就不可能深八人心地传播文化,也就不可能使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获得世界的理解、接受和认同。

同时,达到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将形成一个稳固的互为依存的联合体,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北京古老的宣武区现存300余座会馆,进行连片经营,统一管理有利于会馆资源的保护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具备会馆资源的规模优势。

除品牌特色外,规模效应将成为会馆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如果将散布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会馆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将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联动效应,从而保证会馆的文化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5、会馆资源的经营与管理

5.1 切实做到资源分类

建立会馆资源评价体系,对会馆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明确各个会馆的定位、功能,即哪些资源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哪些可以在改造中开发,以此获得政府、社会和商界的扶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这一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通过分类找到富有“价值性”和“唯一性”的文化资源,以确定会馆的核心资源,树立会馆产业的品牌,并加以有针对性的推广。

5.2 与地方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

以北京会馆为例,作为百年来的京城民间文化聚集场所,会馆自身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京味烙印,况且在几个世纪的沉浮中,会馆的发展脉搏已经牢牢嵌入了北京的“大动脉”之中,可以说会馆的发展与北京荣辱与其,休戚相关。因此,发展会馆产业,并不能脱离其实际生存的母体而单独运行。相反,如何充分呼应地方经济特色,如何更恰当地结合所在区县、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规划会馆产业,则不仅满足了上述客观事实,也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免疫力”,同时回馈并带动其所在区、市的进一步文化和经济繁荣。

推之于全国,将会馆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其所在区、市,乃至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不仅是应时、顺势之举,更是提升会馆文化自身地位、强化市场竞争力、加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有力手段。

5.3 注重推广宣传

为了完善会馆资源的经营战略,需要充分利用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工具,从而全方位的向各类人群推广会馆品牌,继而开辟更多的产品营销渠道。

5.3.1 开辟网络虚拟会馆

可以借鉴“网上世博”的成功经验,建立网络虚拟会馆,将产业中标志性的会馆资源介绍给大众,尤其是使用网络的中青年人群,并开发电子商务等辅助功能,在推广品牌的同时售卖周边产品。这些网络虚拟会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为部级文化资源网站,从而提高其品牌地位和权威性。

5.3.2 出版发行

将会馆历史、名人足迹、名人作品、建筑风貌等丰富文化资源汇集成文字及影音资料,面向社会发行,从而扩大该品牌的辐射面,同时也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保存并传播了一部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5.3.3 拍摄会馆题材和人文故事的影视剧

影视剧也是当今宣传文化品牌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撷取会馆文化中生动的元素筹拍成影视剧,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不失为影响范围广泛、效力持久的推广手段。

5.3.4 举办主题活动、商业演出

它既是一种常规的推广手段,也是最为灵活的经营方式之一。常年利用会馆的场地资源组织主题活动、商业演出,可以不断强化大众对会馆品牌认识:同时会馆利用常规活动、商业演出的收入反哺自身的产业发展。

5.3.5 开发旅游项目

开辟多条会馆文化旅游热线,向大众推广民间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从而长年维持会馆品牌的热度和产业的运营。

5.3.6 组织集会

组织商业、民间团体等在相应的会馆中召开“商业联盟”集会、“同乡会”等,不仅发挥了会馆的现实功能,而且为会馆进一步招商引资打开渠道。

5.3.7 举办会展

产业发展理念第9篇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省也提出要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南阳电视台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我市实施的“文化强市工程”战略,我们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直探索着用产业的理念发展电视文化事业,也就是把文化的事当做产业来运作,做大做强我们的电视事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而且走得也不错。

做好文化产业的关键是人才

我们都知道:“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当今,品牌之争、市场之争,说到底是人才之争。我台每天都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台自办节目进行评审,对节目进行评档定级,对节目的策划创意、文字、摄像、编辑、主持等评出单项奖,我们根据评奖情况每季度评出十名季度业务能手,每半年评出十名半年度业务能手,每年评出十名年度业务能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营造出创新氛围,使每一项创新都能得到尊重和彰显,不管是台正式职工,还是临时工,只要他是人才,我们就要爱惜他们、珍惜他们。人才资源盘活了,其他资源也就能活起来。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创造,就等于没有灵魂。

2003年,我们采用股份制的形式购买了电视实况转播车,由我台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和安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2005年11月29日,《中国广播影视报》整版刊登了南阳电视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安装电视实况转播车的文章,头版配有导读并在编者按中着重指出,“这成功的经验可为地市级电视台购置数字转播车提供借鉴和参考”。后来,我们又投资70万元自主设计组装了一台小型演播车,我们依托这两辆技术先进的演播车,逐步拓展媒体发展的空间,增加直播活动的场次,扩大直播活动的范围,依托技术创新,更充分地发挥好电视宣传创新,来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今年是我台确定的“活动年”,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树立增收意识,营销策划意识,打造精品意识,协调服务意识,筛选策划出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探索出我们自己的路子,形成我们自己的模式,把它推向市场,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把我台的活动年与文化产业联动起来,形成活动围着市场转的态势,全面提升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用产业化理念进行内部改革

一是对台内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制播分离。按节目播出量核定工资,播一分钟,拿一分钟的钱,目的就是在于和文化产业接轨,把电视文化当做产业来搞,这样做的结果是,干得多,干得好,就拿钱多。二是台内对南阳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原始资料,制作重大活动要实行财务成本核算,对综艺晚会、新梨园,对四频道进行承包性质的改造,走市场化的路子,为文化产业铺平道路。三是采用股份制等形式,保证创优创收双丰收。我们认为,创优是“本”,是参天大树下的枝和叶;而创收则是根,纲举才能目张,设备是主力,是立台的基础。但创优(优质栏目和优秀节目)是“本”,又只能在根系中汲取水肥,叶子吸纳阳光才能枝叶繁茂,才能成长、壮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股份制形式购买前端采访设备和电视直播转播车,对二频道实行股份制经营,对单位车辆实行购买制,由台统一补贴,用于工作需要。这种股份制形式既保障了节目创优的需要,又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发展,使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实现三赢。

低成本运作电视剧发展文化产业

南阳文化底蕴积淀丰厚,有取之不竭的创作材料,本土又有优秀的作家群。南阳电视台计划围绕南阳丰厚的文化资源,研究受众的需要,了解观众的审美要求,利用南阳本地优秀人才,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南阳的特色,适合大众需要,特别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低成本、商业化包装,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发展电视剧产业,加快我台影视产业的发展,繁荣我市文化事业。

节目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要契入市场

作为地市级电视台,从未来的市场前景看,城市联合体是节目运营的发展方向。它可以做到“资源互动”、“联手播出”、“优势互补”、“膨胀市场”,集结有限资源,拓展市场空间,在互惠互利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由我们自制的具有本土特色、充满鲜明个性的精品节目,如《张衡》、《张仲景》、《再造黄帝指南车》、《麦收时节》、《五月端阳》等不但本台可以重复播出,反复利用,更应该抓住各种机遇,利用不同的渠道走向交易市场,这既是对媒体的一种更广泛有效的自我宣传,也同样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另外,合理整合节目库资源或者资料片资源,推出全新的编辑类节目,也是有效利用节目资源的又一途径,这种资源开发形式,更有利于节假日时段节目的“主题策划”。

面对市场化逐步深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在发展文化事业上走产业化路子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我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很多地方也是借鉴了外地外台的经验,今后在发展电视文化产业中,我们不仅要加大内部改革的力度,而且要针对各类消费群体的需要,实事求是地作出既有全方位,又有重点与轻重缓急的产业布局,使我们的电视文化产业发展更加适合现实基础,路越走越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