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业发展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3:55

产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篇

1政府的优惠政策

结合沈阜13.3万hm2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2014年县政府出台了树莓发展的优惠政策,每栽植树莓666.7m2,在享受辽宁省林业厅600元补助的基础上,县政府增加补助1310元,含苗木、架材、铁线、栽植等费用。面积集中连片超过33.3hm2的给予水电路配套。有了政府的补贴政策扶持,推动了树莓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调动了企业集团和合作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重视肥水管理,产量偏低树莓尽管相对于其他果树的管理要简单得多,但是仍然需要加强肥水管理。果农单靠夏季施入无机肥维持树体生长,对秋施基肥不够重视,严重影响树莓的产量和质量。

2.2采摘成本高树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采摘每人每天只能摘30~40kg。而且采摘时间长,采摘季节与农民秋收冲突,劳动力价格上扬,增加了采摘成本,急需引进树莓专用的采摘机械。

2.3服务体系不健全从技术层面,树莓生产基地与科研院所对接少,缺乏技术后盾;从生产销售层面,树莓生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少,营销队伍短缺;从树莓加工层面,树莓大部分通过冷冻贮藏,以速冻果销售,深加工的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建议

3.1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县树莓面积达到3333.3hm2,年产量达到3万t,年产值3亿元。打造以富荣镇和阜新镇为主的树莓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其中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注册商标2个以上;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劳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辽宁金果树莓产业和阜新鑫海树莓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新建一批树莓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个以上,覆盖农户达到20%以上;鼓励果树生产大户进行规模生产,使农民靠树莓产业每666.7m2增收2000元以上。

3.2保证措施

3.2.1品种选择以双季莓为主,适当发展单季莓,栽植比例为3∶1,双季莓以‘海尔特兹’‘秋红’和D为主,单季莓以‘维拉米’和‘菲尔杜德’为主。使用组织培养的一年生苗木,杜绝使用根蘖苗。

3.2.2园址选择尽量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壤土,具有水源条件的平地或缓坡栽植。栽植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行距2.5m,株距0.5m,666.7m2栽植530株。

3.2.3加强肥水管理树莓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后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注意9月份早秋施基肥,以保证果实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为明年的开花结果做好充足准备。在树莓行两侧30cm处撒施腐熟的农家肥,利用深耕机深翻到土壤内。每6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并配合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00kg。

3.2.4积极推进树莓产业化进程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树莓良种;其次加大组培苗木的繁育力度,提高苗木质量和数量;第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落实完善项目、信贷等扶持政策,鼓励扶持树莓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基地建设速度;第四推进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建设果品冷冻库和果品加工企业,与果品基地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最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篇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问题;机制;体制;政策;建议

建筑产业化是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业的设计、配套生产、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促进集成与集约,实现建筑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一、建筑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1、机制不健全。具体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供求方面。消费者对工业化建筑市场认可度不高,需求不明显,没有消费者对工业化建筑产品的需求,就缺乏应有的市场刺激,建筑产业的相关企业就不会有动力改变目前的开发建设模式。(2)价格方面。由于市场规模尚未形成,建筑产业化产业链条较为分散且不完备,难以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3)交易成本方面。由于当前市场化程度低,构件生产商少,就会形成构件商坐地起价的现象,建筑产业相关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就增多,从而增加了需求方的交易成本。

2、管理体制制约。具体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1)设计审查方面。现行的施工图设计深度仍然不能满足产业化的生产与施工,同时对设计深化的监管缺乏规定,包括设计单位的资质、深化设计的审批,以及与现行设计审批的衔接等问题。(2)质量监管方面。工业化产品的监管隶属质量监督部门,但是建筑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的监管是个空白。(3)造价管理方面。目前现行预算定额和清单计价都是针对现浇结构,缺乏与预制装配式结构相配套的预算定额和工程量清单,不利于该行业的监督管理,且构件价格信息的缺失也将给造价核算工作带来困难。(4)资质管理方面。大多数总承包企业不具备预制构件的生产和装配能力,有关工业化建造集成商、生产厂商的市场准入制度也亟须建立。(5)招投标管理方面。当前对于预制生产部分能否作为专业工程来承包尚不明确,且预制装配生产技术远远高于传统建造方式,在招投标技术方案中对工业化技术的评定标准尚缺,导致构配件生产商和装配商的资格审查有一定难度。

3、产业政策不完善。缺少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调控手段,不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建筑产业化的积极性。具体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税收征收方面。首先是计税标准和依据尚缺,目前建筑企业和工业企业并不是统一的税收核算方式,现行建筑企业缴纳营业税,以营业额的3.4%计取,而工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按增值部分的17%计税。工业化部品或构件的制造涉及工厂生产和施工现场生产,这类产品是按照工业还是建筑业的范畴征税不明确,同时工业化部品或构件进入现场施工以后是否可以抵扣成本也尚未明确;其次,未出台专门针对建筑产业化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所得税、营业税及配套费的减免或返还政策;对产业化项目、成品住宅还涉及重复计税。(2)缺乏对开发企业、构件生产、消费者的激励政策和专项基金等。(3)技术创新政策不明确。建筑产业化代表着建筑业最先进的技术,但目前没有相应的技术创新政策,被纳入高新技术认定的重点范畴,部件生产也尚未进入西部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二、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建议

1、加强法制和机制建设。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建议研究制定《建筑品质促进法》,用法律手段推进建筑产业化;建立建筑品质保证制度,强制要求对建筑质量提供合理的保质期。逐步建立构部件产品准用证制度、淘汰制度和质量认证制度,实施企业自控、行业管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用户评价相结合的产业化建筑质量管理机制。对产业化建筑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引导建筑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2、健全标准和监管体系。完善的标准和监管体系是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根基。为此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完善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运营等环节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建筑产业化的标准体系。二是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制定高水平的建筑产业化技术标准。三是在规划审批、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销售许可等行政审批环节,建立建筑产业化全过程监督、考核、奖惩制度,明确量化指标,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3、加快技术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建筑产业化技术保障、构部件产品以及产业化建筑质量控制等技术体系。二是设立建筑产业化科技专项,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快对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将建筑产业化作为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三是参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一批建筑企业、设计院所、科研机构对建筑产业化的技术集成、推广及应用。

4、建立经济激励政策。一是通过财政支持激励企业的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创新,设置适当条件将实施建筑产业化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对企业开发建设和消费者购买产业化建筑,给予适当税收减免,放宽贷款比例和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三是改革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收费制度,改变按建筑面积为依据的收费制度,实施与建筑产业化程度挂钩的征收政策。调整水、电、气等公共产品价格政策,引导消费者从仅关注购买成本向关注综合使用成本转变。四是在土地出让时,将建筑产业化的相关要求纳入评价条件;对产业化建筑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优先安排建筑产业化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

5、培育产业健康发展。良好而成熟的产业链有助于建筑产业化的推广。一是扶持建筑产业化研究与设计队伍发展。研究与设计是建筑产业化的核心,建议将建筑产业化有关要求纳入建筑工程师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资质申请等方面,在企业和专业人员申请资质、升级或执业资格时,对有建筑产业化认证项目咨询、设计、建造业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加分。二是支持建筑构部件生产企业产业化发展布局,促进产业链完善。加大产业化建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试点示范,提供建筑产业化发展需求,以迅速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引导建筑构部件生产企业由产品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形成完整的建筑产业化技术解决方案,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相关责任得以明确。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力量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强示范作用。住建部在全国建立了一些建筑产业化基地,对培育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大基地的建设规模和推广力度,扩大建筑产业化示范试点覆盖面,通过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工程建设,积累基础技术,共享先进经验,破除技术壁垒,推动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四是在绿色建筑推广中加强对建筑产业化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的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制约和传统建筑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规划、国土、建设、房管、财政、税收等等部门的全面参与与大力支持,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一定会得到改观。

参考文献:

[1]王建廷,李迎迎.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3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67-2

延边地区是吉林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州林业总经营面积为406.6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54万公顷,森林面积319.3万公顷,占全州面积的82%,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0%。

1 延边林业产业概况

1.1 延边林业产业结构变化

延边林业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经历了由木材生产的单一结构,逐步向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过渡阶段,初步建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兼顾森林培育产业、林下资源开发、林特产品加工、木制品深加工制造等[1]。以下从延边林业集团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11年延边林业集团林业总产值64.3亿元,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40:36:24,第二产业比2010年相比增长了15.05%,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通过表2可以看出,延边林业第二产业除在2009年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外,基本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延边林业产业发展正逐渐从以林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精深加工转变,产业层次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1.2 延边林业资源优势

一是森林资源丰富。延边林区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活立木总蓄积3.6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4%,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2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900多种,野生动物500多种,各类山野菜、食用菌、野生浆果等300多种,己勘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0余种。二是森林旅游前景广阔。延边林业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长白山旅游、珲春边境游都已成为延边州旅游项目主体,旅游经济效益可观。2011年延边林业旅游业产值突破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在林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1.3 延边林业政策优势

一是新一轮开发开放。延边林区覆盖了长吉图开发开放节点、前沿、窗口三个方面的区域,政策高度集成;二是新一轮东北振兴。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纳入了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层面,发出了一系列政策信号。

2 延边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可开采利用资源受限,资源约束加剧

一方面,商品材采伐限额持续大幅度调减,可供采伐利用的商品林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资源质量已到了亟待休养生息、恢复增长的关口。“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可供采伐利用的森林资源限定在商品林林区内,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的接续又受到培育周期和树种的限制,大径级木材总量不足问题将更加突出。

2.2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偏低

企业重复建设,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仍然是以传统的木材采伐、木材加工业为主,发展路径依赖性很强,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产品少。一些林产工业产品仍处于空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技术的企业比重相对较小。

2.3 筹资难度增大,资金约束加剧

随着国家对企业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宏观政策的调整,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银行商业化运作步伐的加快,各种资金将更多的流向高新技术和投资见效快的优势行业,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的林业企业筹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

2.4 科技进步缓慢、专业人才短缺

部分林业企业技术水平较高,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但仍然存在科技投入不足,创新机制不健全、能力不强的现象。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林业产品偏少。同时,新产品开发人才短缺,研发能力不强,生产效率较低。

3 延边州林业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快开发步伐,加大原材料引入

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可以从质量上保证原料的高档品质,占领高端市场,也顺应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3]。因此通过积极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通道来加快开发开放速度和原材料的引入,将促进延边林副产品走向世界。

3.2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发挥以延边林业集团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技术和设备的改造,从优势核心产品入手,在生产已有产品基础上,注重开发林业市场空白林产品,如高性能复合板、无机胶粘剂人造板等,不断推进延边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3 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扶持林业产业有序发展

全力争取国家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实行全额预算,加大对延边州森工转产项目贷款规模,解决因实施“天保”工程,木材生产量大幅度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4]。对已形成规模的林产业给予信贷的政策性倾斜,使其有能力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3.4 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组织和引导林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注重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林业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5]。通过企校联合办学、技术合作、岗位培训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为林业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3.5 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加快旅游资源的联合,逐渐构筑森林旅游发展体系。即“围绕长白山风光生态游和珲春、和龙边境游两条精品路线、建成以延吉市帽儿山、八家子仙锋、和龙图们江源和黄泥河老白山等部级森林公园为主的四大旅游景点”,逐步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将森林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黄春明,田颖,李延丹.从林业到林区延边林业经济转型的新目标.中国林业产业.2012,(8):68-69.

[2] 岳宪伟.延边林产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3] 池美子,郑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考[J].满族研究,2010,99(2):85-89.

[4] 朴秀豪,王洪国.试论延边林业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2001,34(2):56-59.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4篇

【关键词】养老 产业 发展 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产业近一两年来在我市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蓬莱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养老产业投资者的目光。

一、现阶段发展养老产业的意义

养老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单纯的财政供养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养老正在突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形成家庭、社区、市场化养老并存的局面,出现了异地养老、以房养老、“侯鸟式”养老以及生态养老等新模式。

二、我市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市努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持的社会养老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公办敬老院10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家,共有床位1105张,服务老人1035位,共有管理和服务人员127人;民营社会福利中心1个,公办的社会福利中心正在建设中。但是我市养老产业存在着作坊式、规模小、服务差、配套弱、投入少、无标准、缺监管等特点和问题,要推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三、蓬莱市发展养老产业的优势

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两海;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44.9万人口,地处中纬度,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7℃,鲜有洪水、台风灾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蓬莱农牧业发达,果品、蔬菜、肉食鸡、海产品等在品 种、质量和档次上均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是全国优系红富士重要产区;拥有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16.8万亩,年产葡萄酒14万千升。2012年蓬莱获得“中国海参苗种之乡”称号,成功注册“蓬莱海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3月成功注册“蓬莱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蓬莱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东距烟台莱山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正在建设的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计划于2014年9月中下旬进行试飞,预计今年年底正式通航;拥有蓬莱东港区、蓬长客港港区、栾家 口港区3个港区,目前已经开辟韩国、日本、香港等国际散货航线和大连、青岛、秦皇岛、上海等多条国内航线。2012年10月,蓬莱港获批为对台直航口岸,有力促进了两岸贸易来往;拥有4条省级公路、206国道、荣乌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德-龙-烟铁路穿越蓬莱境内,形成完善的公路集运网络。蓬栖高速连接荣乌高速和沈海高速,直通蓬莱新港,预计2016 年竣工。

四、蓬莱市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养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1.思想认识不到位。养老产业的产业链条长,涉及的上下游产业广,涉及的部门多,但是我市大多数部门没有将发展养老产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没有将其纳入整体工作安排中,认为发展养老产业跟自己部门关系不大,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2. 重公办轻民办。公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改造等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往往得不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运行成本增大,发展困难相对多。3. 老年人消费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老年人个人储蓄少,自我保障能力弱,购买力低;二是对老年人消费的宣传引导不够,老年人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未能得到更新;三是服务收费标准偏高,不能有效地激发消费热情。

五、关于蓬莱市发展养老产业的建议

蓬莱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自然生态条件的蓬莱是中国养老产业最适宜发展的城市之一,为了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把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工作目标,认真落实责任,努力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促我市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充分认识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我市的养老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天时――国家给政策和资金”、“地利――蓬莱适宜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养老产业,蓬莱市还需要“人和”,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制定有前瞻性的规划。

(三)明确我市养老产业发展思路:1、制定发展规划。从近几期我市的招商通报中不难发现,众多中外投资者纷纷看中蓬莱在发展养老产业发面的优势和潜力,在建、拟建及有合作意向的养老项目不断涌现。建议我市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或者相关行业管理规范,以促进我市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不良竞争。此外,建议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养老项目相关政策支持,并出台相关扶持办法;2、突出发展重点。建议对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总体布局进行宏观调控,重点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社区(村)或者项目,优先发展养老机构、居家老人服务、空巢老人紧急呼叫援助,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服务、旅游观光、文体教育等项目。鼓励企业研发老年人用品,支持开办老年人用品市场;3、注重差异化发展。当前养老产业供需差距巨大,供远大于求,而且需求也分为高、中、低档,受到消费能力的影响以及外来人口的冲击,我市的养老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中注重差异化发展,平衡好各种养老需求。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据统计,我国要初步搭起养老体系框架,最近三至五年内国家最低应有5000亿元的投资,养老产业才能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建议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加大在项目规划、用地、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确保我市养老产业健康起步。

(五)加强养老服务业队伍建设。建议民政等涉老部门,有计划地加大岗位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推进持证上岗制度。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5篇

为此,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谋划人参产业定位与布局。人参产业是支撑北方特产大省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人参药食同源产品有望成为百亿元量级的大宗出口商品。建议省委、省政府高起点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人参产业。一是坚持高端定位。把吉林人参定位在国宝、国粹、真正的人参宗主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参民族品牌,制订人参科技开发总体规划,包装人参大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扶持。二是实施大企业集团方略。把目光紧紧锁定在招大引强上,借助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实力,整合人参产业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人参产业的领航旗舰。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以“国字号”旗舰医药企业为龙头,整合全省的科研资源,建立部级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开展人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实现人参产业的“科技突围”。四是提升人参产业软实力。人参源于中国,有4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下大力气发掘人参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弘扬中国人参文化,从文化力层面演变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从扶持本土产业出发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人参产业,首先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希望省政府设立人参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人参资源整合、规范种植、产品开发、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以及人参专项收储。借鉴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探索建立对参农的补贴政策。参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扶持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对人参产业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新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强化税收政策扶持,对人参出口实行税收减免返还。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6篇

[关键词] 襄樊 农业 产业化 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增产、农民增益、财政增收为目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或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襄樊经济增添了一个亮点。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全市总人口577万,其中农业人口364万,乡村劳动力185.6万。襄樊现有耕地面积600.93万亩,占全省的12.8%,居全省第二位。襄樊既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二十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全国第二个地级吨粮市和国家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襄樊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优质专用弱筋小麦、优质“双低”油菜、中短纤维棉花、优质油桃、优质水稻、猪、牛、羊、禽、芝麻等都被列入全国或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全市已形成粮食、油料、棉花、水果、畜牧、蔬菜、林特七大主要产业。枣阳优质桃、老河口优质梨、宜城优质油料、南漳食用菌、襄阳优质畜禽、古城花椒、保康有机茶、襄城奶业、樊城蔬菜等特色产业初具雏形,已培育出章陵牌面粉面条、万宝粮油、玉莲牌芝麻产品、绿生牌茶叶、梅园牌大米、仙仙牌大白桃等一批知名品牌。2005年,全市龙头企业达到469个,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31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带动基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龙头企业13个。针对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研究对策,努力促进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一、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产业化覆盖面小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稍有成就的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和经济状况稍好的一些地区,如316、207国道沿线、汉江流域等。而在其他广阔的地区几乎是见不到产业化经营的影子。

2.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够成熟,缺少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大多数产加销连接松散,仅仅有少数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且多数仍停留在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上,且没有涉及加工增值利润返还问题。基于农民的弱小地位、缺乏组织性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农民从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所得到的利益相对来说太少。在现代农业大生产过程中,单个的农民很难进入产业化大市场,很难承受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而种种原因又是农民难以达到必要的组织化程度,即使有也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其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襄樊市缺乏建立这样的中介组织的相关经验、制度、运行方式等,致使襄樊市严重缺少真正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3.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差;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生产、加工产业链短

襄樊市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太少,水平还太低。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产品的品牌影响度的提高,多数品牌只是区域性品牌。襄樊市缺乏对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能力,很多农产品只是经过一些粗加工,甚至不加工就上市了。从横向来看,襄樊市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从纵向上来看,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4.龙头企业规模小,发展困难;龙头企业还太少,带动能力还不够

襄樊市缺乏大型的现代企业,尤其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在带动能力上,现有的龙头企业亦是突现出其不足之处,带动农户的数量有限,全市有农户近100万,而直接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的只有40多万,不到一半。

5.政府的运作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内在地要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原来的单纯“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在目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迫切需要有一系列的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法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才能真正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有机协调好,以促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积极创造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必须从四个方面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首先是市场条件。要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同时加强对通信、交通、金融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其次是行政管理体制条件。要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再次是资本条件。对产业化经营企业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税收上,对加盟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以使其能较快地积聚资金。最后是法律法规条件。农业产业化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政府法规作保证。要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使之健康、协调地发展。

(2)积极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要正确地引导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自身的职能定位,改变以往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和直接向企业和农户下达指令的做法,学会运用政策和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大力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服务。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科学设计布局,发展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生产基地。襄樊市在基地建设上要着重做到:一是布局区域化,逐步形成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如在宜城建立香菇生产基地、在襄阳建立双饱菇生产基地、在保康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二是经营集约化,使基地的生产要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以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扩大产品产量和提高商品率;三是服务系列化,围绕基地发展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把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以及官方服务组织的服务结合起来,从技术、物资、信息、运输、销售等方面为基地提供有效的服务。

(2)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投入力度:一是重视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培育名牌农产品。当前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相同、产期集中、低质量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二是要充分发挥襄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襄樊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3.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

(1)拓宽筹资渠道,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要改变过去把资金直接投放到企业、基地等具体实体组织上的做法,要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或其他途径来筹集资金,要让企业自己学会生存和发展。政府可鼓励一些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如湖北省第一家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襄樊成立并运行良好。为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2006年12月由襄樊市农业办公室牵头筹建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获襄樊市政府批准。该公司由万宝粮油公司、金华麦面集团等5家企业发起,共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股,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正式运营,以后每年可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1亿元的贷款担保。

政府要引导金融系统对农业产业化大力支持。近期,襄樊市农发行主动出击,摸清情况新业务扩展后的情况,各县支行部也做了调研工作,通过初步调查摸底,全襄樊市符合范围的潜在客户有60家,发展后劲强劲。其中襄阳支行5家,拟贷款2120万元;枣阳支行3家,拟贷款1150万元;南漳支行15家,拟贷款3150万元;谷城支行9家,拟贷款11500万元;保康支行4家,拟贷款2000万元;老河口支行5家,拟贷款3150万元。

(2)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一体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紧密型连接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通过入股的形式与公司紧密联接在一起,使公司员工和农户成为企业的股民,农户与企业通过合作社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并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

针对襄樊市还没有这样的运行机制,可在金华、万宝、梅园、雨润、襄大、大山、回天、新丰、丽波、贤德等一些实力大、创新意识强的大企业中,选出一些企业进行机制创新实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这需要由政府来鼓励和引导,并对做试点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和补助。

4.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进一步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科、教的结合;要与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持久地抓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多元服务组织。首先,要坚持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归社员所有,其中应有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利润应按参与额进行分配。其次,要修订和完善章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章程都应以经济合同法、民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为根本依据,对入社各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违约责任要平等设置、公正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最后,要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保护其经济利益,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是农户与是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政府联系的中间环节,它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包括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等。无论发展哪一种形式,都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屠凤莲:农业产业化初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何新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阻滞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5).138-139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7篇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或者一个必然趋势。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已演化成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它能够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优势,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工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正是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是以专业配套协作的全球化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将专业化与全球化紧密结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最佳路径选择。

县域和重点乡镇是产业集群的“栖息地”,目前我省许多有一定特色的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小城镇,且一般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很多。各级地方政府要以服务、引导为主,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统筹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自身地理和产业优势,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一、两个特色主导产业;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各类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同时注重项目引进和产业培植,努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由“扎堆”向“聚集”向“集群”发展。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地要形成以下共识:各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国或一地竞争力之所在。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政策措施。从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实践来看,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程序倒过来,即从支持“企业-产业”,变为支持“集群-产业-企业”。实际经验也反复证明,产业不兴旺,单个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发展前途。所以,我国在2005年2月25日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湖北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已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有的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亟待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

要贯彻国务院意见,明确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为实现湖北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的集聚力明显增强,产业的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优势更加突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和谐湖北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要明确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原则:①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市场取向,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潜在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②坚持差异发展原则。围绕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特色,选准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重点培育,尽快形成产业群体。③坚持适度集中原则。通过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政策配套等措施,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集中,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④坚持功能互补原则。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原材料、加工和市场三大基地,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鼓励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引导互相协作,促进产加销的一体化。⑤坚持宏观指导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合理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水平。

二、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竞争水平

龙头企业的迅速确立,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备和减少无序竞争,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效。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发展难题。要结合“三个三工程”,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导向计划,应由支持孤立状态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群体企业。

二是支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构建两个技术创新平台,即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有的放矢地组织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群体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增加科技含量,打造一批产业名县(市)、名镇,共创区域品牌,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

四是推动产业配套,帮助做大做强。要深刻认识配套催生强大的产业集群的作用。良好的产业配套使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中国四大鞋业基地。东莞的经济发展之路诠释了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的关系: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是产业积聚的强磁场,完备的产业配套催生强大的产业集群。经验证明,推动产业配套,是支持集群和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举措。推动产业配套,政府责任重大。开放的配套环境首先要政府服务到位。迅速配置起一批过硬的配套资源,是各地做大产业集群的成功做法。在昆山,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产业配套的机构,实施外向配套工程,并从财政拿出专门的资金作为奖励基金和贴息资金,支持配套企业发展。在广州,政府把重点放在构筑中小企业和产业龙头的对接平台上,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公共信息平台,主动为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及港澳地区的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要借鉴外地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企业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在鼓励企业本地投资、兼并重组、加强产业配套、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等方面形成具体的扶持政策意见。

要培育战略联盟供应链,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高、新、尖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三、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尤有现实意义。在制订产业集群发展的“十一五”规划时应把握以下原则:其一,产业集群不可贪大求全,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求专、求精、求新、求特、求强。其二,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比如,既可以利用当地的生产传统也可以依托批发市场发展产业集群;既可以发展生产型的产业集群,也可以发展商贸型、物流型的产业集群;既可以依托当地的大型企业、拳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为之提供配套产品,也可以利用人才、信息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等。其三,由于湖北省部分地区积累低,除了少数资本、知识密集的地区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外,大部分地区还应立足于发展传统产业的集群经济,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组织创新,提高产品、产业的档次和效益,并使之成为进行知识、资本积累的平台。其四,区域之间要加强产业规划的协调工作,做到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考虑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合理的功能及产业定位,形成关联度大、配套性强、产业链长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范围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港口、中心城市、交通大干线及对外开放优势,有效吸引外资和东部产业向我湖北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山区要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市场意识,充分利用高速路网及先进通讯网络,主动接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主动与沿海产业对接,缩小发展差距。

要发展循环经济,保证产业集群及其所在地可持续发展。改传统工业发展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资源产品废物)为循环流动的新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实现能量和物质充分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无毒性)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推行“绿色通行”制度。

每个县(市、区)要围绕主导产业、核心企业集团、名优精品、本地资源,精心规划,抓1-3个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地方特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引导骨干核心企业,加粗加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每个县要抓几个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每个县市要抓几个拥有自主产权、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构筑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集聚

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制定技术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制定竞争规范,以及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商会、行会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企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独有的作用。在意大利广泛存在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公会,例如信用保障合作社、出口公会或稳定产品价格公会等。1991年意大利,制定了专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法规,明确规定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政府的干预创造了有利于竞争性增长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常常提供金融上的支持。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帮助建立健全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技术咨询、难题招标、创新孵化、成果转让、技术合作、技术规范、资金担保、知识培训、招商引资、环保安全等中介机构,发展服务型的出口商等集群服务组织;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或骨干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资源共享。形成一批初步功能完善的研发创新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信息中心、担保中心、产业协会等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湖北省逐步形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建议尽快出台有利于规范和促进湖北产业集群发展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办法,引导和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

五、抓好园区建设,培植集群载体

一般讲,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要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和切入点,搞好园区整合、扩容和提升。要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工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鼓励和引导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入园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每个县(市、区)要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高起点规划1-2个工业园区,突出产业、行业特色,把“散、乱、小”的工业集中起来进行改造升级,促成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园区的开发利用最优化,在园区形成有产业链的企业集群,逐步发展为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建议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对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典型给予表彰。

六、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集群发展

为促进湖北省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建议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和培育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文件。

鉴于提升共性技术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难点和突破口,建议相对集中目前分散由各部门管理的资金,如技改资金、科技三项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小城镇建设资金等,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产学研结合,突破共性技术难点,支持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建议在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建立省产业集群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争创区域品牌、提供关键和重大技术支持、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这样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目前日本、欧洲及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大都采用这种办法来加粗加长产业链条,扶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在全省重点扶持100个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的服务组织,如依托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协会(协作)组织、技术支持中心、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等。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为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提供优先服务,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市(州)县两级政府还可出面组织银、企联席会议,扩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并采用授信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直接分配到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比较健康的产业集群。

各级政府要切实执行鄂发[2005]11号关于大力支持产业集群建设的要求,省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省直相关部门要围绕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结合职能,制定出税收、土地、规划、融资、电力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内部自律组织,消除产业内的无序竞争。

注意通过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分解、剥离,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湖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大而全”是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而通过分拆形成一系列“专而精”的企业群,既是解决这类国有企业出路的有效办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加大投入,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或准产品上为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并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反倾销应诉等。

七、拓宽信息通道,整合创新资源

由于国家创新体制在技术变化和产品创新日趋频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下逐渐表现出不足,技术创新的国际网络变得日益重要,因此要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参与生产者主导或客户主导的跨国生产和流通活动,与国际大公司联系,构筑起有能力创新和适应激烈竞争的网络组织。加入全球生产体系,依靠特定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赢得地区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中小企业创新,政府应该有实质性的支持手段。一是鼓励民间资本发挥作用,二是改革政府的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使用办法,三是制定鼓励创业者的制度。

要着力推进集群产业的信息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重点抓好产销过亿元的集群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使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最大范围的配置和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

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产业集群是区际乃至国际分工的结果,因此需要进一步疏通产业集群特别是生产型产业集群与大市场对接的渠道,以保证区际、国际贸易和集群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除了兴办市场以外,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还可以通过国际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渠道,加强集群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以保持产业集群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适应,使产业集群具有柔性和创新活力。

八、改善软硬环境,降低创业门槛

对于像湖北这样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企业进入集群外部市场的能力、对区域外部技术的吸引力、教育和培训等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要对产业集群给予针对性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要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强诚信建设。

要大力宣传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宣传和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减少行政审批,坚持政府“一站式”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加强对外向型产业集群的服务,创造条件建立直通式的海关监管点、商检办事处、外汇业务代办点,协助企业办理自营出口,引导企业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8篇

 

1、国内种业公司的成功模式

 

我国种业发展有40a以上的历史,对大宗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种子进行了开发与推广,在国内形成了1批较成功的种业公司,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比较成功的种业公司有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简称“中种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登海种业”)、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和德农种业等。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1家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公司,2007年并入中国中化集团。该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水稻、棉花、蔬菜以及油料等农作物种子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业务,种子经营规模在国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该公司采用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共同入股的方式组建,公司以资金入股,小麦中心和科技人员则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入股,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合作,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高效对接。在生产加工方面,公司长期积累形成了“公司+基层政府+农民协作组织+农户”的运营模式,在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基地带拥有近2万hm2的种子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建有8个种子加工中心,实现了种子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专业化”。

 

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大玉米科研的投入,制种生产基地以甘肃省为主,质量控制程序严格,种子质量较好,营销模式以县级为主,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和管理规范,其核心优势是品种市场推广和管控能力强,品牌形象佳。

 

隆平高科是一家集主要农作物种子育、繁、推、销于一体的大型种业公司,依托拥有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其两系水稻组合具有明显的优势,制种生产以自繁为主,主要生产基地为湖南省和四川省。营销方式以松散型的零售店为主、直营模式为辅,其核心优势是品牌优势和双季稻品种资源优势。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著名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李登海创建的农业高科技上市企业,为民营种子企业。该公司的玉米科研和人才储备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制种生产以委托代繁为主,营销模式是商制,其核心优势是玉米科研和品种资源。

 

德农种业,初期以大量的品种购买为主,现已建立了自己的多家科研所,优势品种为单季稻,制种生产以自繁为主,水稻主要生产基地在四川省和湖南省。营销方式在重点区域全部采取专卖店+特许经销店模式,新市场以制切入。集团具有较强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拥有庞大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资源。

 

2、谷子种业公司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小杂粮作物的重视,人们的主食结构已向多元化发展,绿色保健植物成为市场新宠。谷子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而倍受人们喜爱,于是,专营谷种的公司和集育繁推于一体的育种公司应运而生。目前,国内经营杂交谷子最大的2家企业是宣化巡天种业和河北治海科技公司(目前,在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上,经股权重组,成立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治海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全资子公司)。

 

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宣化种业”),成立于1999年4月,是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下属的北京巡天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自然人股东共同投资兴办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营高产玉米和杂交谷子品种。该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信誉,2007年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签订了由该院育成的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优质、高产、节水、抗旱谷子“张杂谷”系列新品种联合推广协议,更使公司迈上了一个新起点,成为集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种业集团。近2a来,该公司制种面积达到0.23万hm2,自建基地0.07万hm2,带动农户基地0.17万hm2,年生产杂交谷种900t,销售网络遍及全国。

 

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巨鹿县粮食协会,成立于2002年,与“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合作于2004年在巨鹿成功选育出世界上第1个夏播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8号,是杂交谷子的专业化公司。长期以来,公司紧密依托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赵治海研究员、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国内顶尖科研力量,开展夏播杂交谷子制种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杂交谷子良种繁育、配套栽培等技术体系,为杂交谷子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3、杂交谷子种业产业化的模式分析

 

3.1张家口宣化巡天种业模式

 

3.1.1特点宣化种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政府推动”的模式,即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与宣化巡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经营,销售杂交谷谷种,双方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并建立激励机制,对高产种植户进行奖励;2009年河北省政府将张杂谷系列新品种纳入到农业良种补贴范围,拨款补贴资金500万元。

 

3.1.2优势该模式兼具科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府的协调鼓励作用优势。科企合作,科研院所负责选育新品种———高产、抗旱、优质的“张杂谷”,使谷子产量大幅增加,也使制种难题得以攻克;企业负责制种推广,并且每年预留利润款支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企业了解市场,知道农民所需,企业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具备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点,使高产品种在短期内迅速推广,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国家政府部门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内种业小、散、乱的现状。

 

3.2河北治海种业模式

 

3.2.1特点治海种业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2006年该公司在巨鹿县建立了优良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及种子加工厂,成立了杂交谷子专业合作社。治海种业坚持科技先导、合作共赢,依靠合作社,组织农户建好基地,开辟市场。

 

3.2.2优缺点该模式是种植户与公司、合作社签订制种合同,形成订单农业,企业与合作社共同经营,形成以农户为单位的制种车间,可有效保护农民个体的利益。

 

4、杂交谷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谷子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农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杂粮认识的提高以及谷子产业的发展,谷子播种面积又恢复呈上升趋势。但谷子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谷子产业的发展。

 

4.1谷子品种有待优化

 

春播杂交谷子的主栽区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一带,包括河北北部、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区。适宜的种植区域面积估计在53.33万hm2左右。

 

夏播杂交谷子的主栽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两季作区,包括河北省中南部,以及河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区域的面积估计在13.33万hm2左右。

 

结合对邯郸市永年、邢台市南宫和巨鹿以及衡水市冀州等地的调研结果发现,与常规品种相比,杂交谷子在抗倒性、抗谷瘟病的研究上须进一步加强;适当晚播可减轻谷瘟病的发生。因此,夏谷区的杂交谷子品种和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4.2谷子种植机械化程度低

 

机械化程度低是限制谷子大面积种植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谷子从播种到收获几乎全部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工。对于种植中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玉米和小麦来说,农民种植谷子的积极性小。

 

4.3谷子销售环节不畅

 

现阶段,谷子生产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地位,农民商品意识差。2012~2013年调查的137户中,谷子收获后有8户被公司收购,18户自用,其余均为小商贩收购或摆摊出售,价格低且不稳,地区间差异较大,种植户渴望有企业能够大量定单回收谷子。

 

4.4谷子加工环节有待深化

 

现阶段谷物的消费主要是小米,主要消费方式是喝粥,只有极少量用于加工,如小米煎饼、小米酥蛋卷、小米醋等。

 

5、杂交谷子行业发展的建议

 

制种行业是发展谷子的先导产业,是基础,在谷子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谷子行业诸多问题,谷种公司应积极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调整的机会,完善、做大做强谷子产业。

 

5.1加大宣传力度

 

小米为五谷之首,食疗同源,既是传统食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加强小米营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谷米的价值。谷种公司应加大对高优杂交品种的宣传力度,建立示范园区,使农民摈弃谷子是低产作物的旧理念;对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制定优惠措施以鼓励种植谷子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优良品种尽快得到人们认可,形成品牌。

 

5.2整合现有的谷种公司

 

在长期的实践中,宣化种业形成了“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政府推动”的经营模式,治海种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2家谷种公司进行整合,既有科研、品种资源优势,又有企业的销售网点、服务机制,还有基地和生产制种农户,兼顾科研单位、公司和农民各环节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谷业良性发展。

 

5.3研究配套栽培技术并逐步实行机械化

 

规模化和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趋势,而当前谷子种植非常零散,研究合适的配套栽培技术是当务之急。

 

针对生产需要研发相应的机械,尽可能减少田间劳作,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郝洪波等对衡谷10号、冀谷31和张杂谷11号进行了免耕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采用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较适宜的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然后与河北省机械化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免耕精量播种机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受到了谷子种植户的欢迎。

 

5.4加强谷子回收环节

 

切实保护种植户和制种户的利益,公司可加强谷子回收,保障谷子销售环节的畅通,这样可提高农民种植优质谷子的积极性。

 

5.5延长谷子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当前谷子产业主要产品是小米,一些附加产品有待开发。要研制新产品,增加产后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挖掘谷子更大的价值潜力。

 

参考文献:

 

[1]许琦,李建兵,侯振宇,霍美丽,刘跃鹏,杨娜,裴蕾,郭文治.我国谷子产业产销研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4):18-20,22.

 

[2]张海金.谷子在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69-170.

 

[3]柴晓娇,李书田,赵敏,刘斌,王显瑞.内蒙古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8.

 

[4]赵宇,刘斐,刘猛,李顺国.基于SWOT分析的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39-242.

 

[5]任月梅,李荫藩,杨忠,张绶,郭瑞锋.朔州地区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和建立[J].杂粮作物,2010,30(4):312-313.

 

[6]田岗,王玉文,李会霞,李志华,刘鑫.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99-300,306.

 

[7]祁华.横山县谷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38-39,79.

 

[8]张云,刘斐,王慧军.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新探[J].产经评论,2013,(1):56-62.

 

[9]田广龙.朝阳地区谷子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2):162-163.

产业发展的建议第9篇

关键词: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74-01

一、引言

泉州市是福建省着力建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要城市之一,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中也极具竞争力。2013年泉州市GDP居全国283个地级市第23位,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式下,房地产业也慢慢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重新走向“阳光产业”的发展道路。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而泉州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离不开房地产业的相对平静。但是,在这种平静下,依然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制约着泉州市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泉州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工作者,有责任发现这些因素并对其思考、提出建议,以期对泉州市的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有所贡献。

二、泉州市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1.房地产业开发投资状况

地域优势明显、城市地位的提升、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泉州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业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如图1,其中2013年泉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58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4%。宏观经济学中已经有关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的研究,从泉州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来看,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泉州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

2.商品房销售和需求状况

近年来,泉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增长,同时销售情况也呈现出增长趋势,2013年泉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是2007年的8.8倍(表1),销售状况可以从侧面发映出需求状况,销售量大幅增加的背后是需求的不断上升。年销售量也可以说需求量呈现出来的增长趋势,使得泉州房地产业有不断发展的空间,有向前稳定发展的基础。

3.房地产业服务状况

围绕着房地产业,有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商等多个服务提供主体。泉州市国土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为房产商、买房人等提供政策服务、信息服务,规范着交易行为。中介机构为买卖双方提供者各式各样的信息服务,房产商也为自己的产品配套各种服务。此外,泉州市被誉为“中国建筑之乡”,因而,在房地产建筑服务如建筑团队的组织形式、建筑风格设计等方面,泉州市有其自己的特色。

4.总体而言,近几年,泉州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表现良好,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销售量持续扩大,房地产服务与时俱进,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对泉州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受大经济的影响、受很多因素制约,泉州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三、制约泉州市房地产业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分析

1.政策因素

房地产业有很多方参与,一方利益的增加很可能是建立在另一方利益的削弱之上,比如从经济学上讲,政府的税收和房产交易方的利益是一对矛盾。有研究表明,泉州市地方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业的依存度相当紧密,依据相关测算,2008~2012年泉州市地方级房地产相关税收年均增幅在25%以上,高于地方税收收入增幅近5个百分点,其在地方税收收入总额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在泉州市地方税收收入的支柱税种中,房地产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相关税种占据着重要的席位。因而,从泉州市政府的利益来看,政府部门关于房地产业的部分政策会体现出政府的利益,这些政策会更多的有利于泉州市地方财政收入而相对忽视了房地产业其他博弈方的利益,影响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其他参与者会出现投机行为如房产商的避税和地下交易,最终会影响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房地产业也与民生息息相关,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必需有相应的政策来保障。有些政策与民生息息相关,如泉州市每年出让的固有土地使用权中有10%的比例用于保障房的建设,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不用质疑的,但若这个比例有些不足或者超过需求,其结果或许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保障房挤占其他商品房的土地且获利少,必然会降低投资的积极性,况且保障房未必能让有需要的人购买到,可能在购买的途径当中发生政策无法控制的投机行为,这会制约房地产业长远的健康发展。

总之,政策会因为强制性的把房地产业中的部分利益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如果这种转移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进而影响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

2.房价因素

房价几乎是房地产市场中最活跃的因子,因地段因时间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测算到的,从2009年记起,泉州市的整体房价呈现出增长趋势,每年约以8.5%的幅度增长。

短期来看,高房价会让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泉州市距离厦门等不逊于泉州的城市较近,高房价可能会把一些消费者“驱赶”到其他地区。同时,低房价固然会有利于消费者,但也会削弱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开发商的开发热情,也会影响泉州市房地产市场。短期过高过低的房价对房地产业的不利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供给需求不平衡,市场就不稳定,整个行业就不能稳定的持续发展。当然,短期的房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小范围、更短时间的波动,但如果这种波动超过预期就会影响房地产业发展。

长期而言,房价的增长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如果增长的过快则会带动其他产业的的价格水平也超出正常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不利于社会稳定。如果增长迟缓甚至停滞,则反映了经济的下滑,同样不利于区域的综合发展。

总而言之,房价是连接消费者和投资者(生产者)的桥梁。近年来,虽然泉州市房价未出现大的波动以致影响整个房地产业,但房价依然是是制约泉州市房地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人才因素

据有关统计,泉州市房地产业现有干部职工12万余人,其中干部队伍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占80%,职工队伍则以初级职称为主,约占70%。由此可发现,泉州市从事房地产业的人力资源中,职工队伍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力量依然是比较脆弱的环节。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虽然勉强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其管理机制、晋升机制、人才使用机制有待改善,干部的知识积淀、文化素养没能得到充分展现。

人力资源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是一个产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如果人力资源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劣势未到达及时的修正,行业的长远发展终将受到制约。

4.中小企业投资因素

泉州被称为“中小企业之乡”,这里云集着形形的中小企业,还有为数不少的台商在泉州投资。中小企业产生的大量资金必定有一部分会向房地产业投资,这种投资即有利于房地产业的繁荣,同时会催生房地产泡沫。所以可以说,泉州的房地产业比大多数城市承担着更大的危机,蕴藏着更大的泡沫。不可不说这种投资是制约泉州房地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

四、保持泉州市房地产业长远发展的建议

1.完善泉州市有关房地产业的政策

泉州市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依靠的政策,政策可以渗透到房地产业的各个方面,市场规范、土地流转和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限制、保障房建设、建筑的容积率等从大到小无一不有政策的痕迹。因此,完善泉州市有关房地产业的政策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在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完善政策的措施。

(1)制定更加符合泉州实际的政策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均有关于房地产业的相关政策,只是所占的视角有所差别。泉州市的房地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买房人的消费结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开发商的投资能力、投资意愿,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特殊预期上。泉州市应在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着重实际调研,制度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

制定出的政策最好能平衡各方的利益,尤其是保护弱者的利益。制定政策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的步骤。一是深刻理解中央政府和福建省政府关于房地产业的政策精髓,把这些精髓性的东西当作制定本市政策的基础,这样可以保证政策实施出的效果不偏离大方向。二是组织政府部门已有的专业队伍或者雇佣专业队伍,开展泉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开展包括政治(市政府的思想观念和办事效率)、经济(主要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居民的风俗习惯,教育程度等)等在内的市场宏观环境调研,开展关于泉州房地产市场现在的状况的调研,开展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资者的投资意愿的调研等。三是根据调研的情况,总结出泉州房地产业的特点,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召集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制定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关的房地产业相关政策,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2)评估政策效果

现有的政策可能只是符合现阶段的发展,并不能长期适用,一旦过了适用期限,则会产生不良的效果,这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因而,需要成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小组,利用现代社会便捷的信息,及时的发现不再适合的政策,同时也发现实施效果好的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一般具有滞后性,可能现在显示不出效果的政策将来会有和好的效果,也可能现在实施效果显著的政策将来就会阻碍房地产业的发展。因此,泉州在成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小组时需要择贤而选,让高水平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

制定好的政策,并且不断地评估、改进,会很好的平衡各方利益,极大的促进泉州市房地产业长远的发展。

2.规范泉州房地产市场

泉州房地产市场如能一直规范的运行,房地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已经具备。消费者有所买、生产者有所买卖,市场得以持续其勃勃生机,这有利于泉州人民、有利于泉州经济发展。

(1)控制房价合理增长

对房价,政策可以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其涨落的根本依旧在于房地产市场机制。规范的市场秩序对房价的有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市场参与者的认识和素质的提高。政策在上文已经提到,而市场参与者的认识和素质的提高依然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消费者)对泉州房地产业的认知水平;同时组织相关的会议,邀请主要的房地产商,增强其责任感,激发其参与泉州经济建设的热情和使命感。这样,市场秩序较现在稳定,房价也会在大多数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的增长。

(2)规范投资行为

泉州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中小企业居多、台商云集,资金来源广而且相对分散,这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会有投资过热,激发房地产泡沫,最终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已经发生,规范投资行为可以说是前车之鉴。一是依据泉州市区域规划,约束可能产生过热的投资行为。二是适时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一个研究小组为中小企业投资服务,引导其走出去投资。三是居安思危提高危机意识,时刻关注投资力度是否与当前泉州房地产业的状况相一致。

3.加强泉州房地产业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平制约着泉州房地产业的走向,人才梯队即做好人才储备,培养接班人和接班人的接班人,如是形成如梯子一般水平高低不同、层次不同的人才队伍。建设泉州房地产业人才梯队,有利于其人才在有保证的情况下持续更新,有利于其持续的发展。具体而言,一是提高认识,积极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的筹备活动。有些干部对现在过早的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而且不是自己亲手提拔的感到不理解,这种意识需要得到重新的认识,相关人员可动员其积极参与人才梯队建设的重大项目中。二是认真做好人才选拔工作。首先要确立后备人才的选拔尺度,这一尺度要有利于泉州房地产业的发展;再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规范合理高效的甄选程序;最后在尊重后备人才的发展意愿以前提下,运用先进的选拔技术成果盘点符合条件者。三是利用有效的培养方式造就后备人才。根据个人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后让其参与到与房地产业相关的领域中以观察其与该领域的化学反应。四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优胜劣汰,奖惩合理,标准科学,公平公正,利于招纳到真正的人才。

此外,人才梯队的建设应该从不同的途径搜寻人才,而非仅仅局限在体制内,搜寻成本固然会增加,但是人才对此行业的回报是无法估量的。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建立人才梯队信息系统显得即与时俱进又能高效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