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30 16:00:49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原则 特点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尽的义务。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德育是思品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是的,思品课的确是向学生进行系统德育的一门课程,且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是从目标的全面、整体来看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接收、领悟许多观念、思想和情感,接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再经过受教育者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之后,从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本身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以灌输、熏陶、感染的方式将这些因素贯切到全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既要自觉地改善和健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积极地建立本学科德育工作体系。下面,笔者就谈一点小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的一些认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盲目的,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可行的原则来进行。

1.遵循全面发展原则

这是指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素材通过有机渗透,促进学生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体质、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努力有目的地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进而使学生产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2.遵循正面诱导的原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积极上进,对未来热切向往,富有冒险精神,但知识和经验非常缺乏,是非明辩能力弱,对各种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先入为主地接受和效仿。而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正反对立的德育素材。这时,教师就必须坚持多利用正面的典型与内容,适时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即使是反面事例,也应以启发诱导分清是非重点,这样能使学生掌握批判地吸收思想方法,从而免除对不健康内容、不良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当然,诱导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应该是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强迫压制。必须尽量利用正面典型德育素材循循善诱,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

3.遵循渐进性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对教材的编排知识体系了如指掌,把握各章节知识内容和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找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对哪一节知识渗透什么样的德育、渗透到什么程度、怎样渗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有序性和品德发展的有序性的统一,把能力培养的序列和品德培养的序列同步起来。在安排和实施数学教学进度时要适度渐进,不急不躁,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潜移默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是数学知识教学和德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把数学知识上成德育课,而是两者密切结合,有机地融于一体。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1.隐喻性

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如同其智力发展一样,是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的。由于德育内容素材零散融于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将德育内容隐喻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渗透比直接灌输具有更深刻、更长远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如,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约1500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对数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这样适时的介绍爱国主义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听了很有感触,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形成爱国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2.层次性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施教内容的层次性,即德育内容有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逻缉顺序,并由此表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德育一般指具有历史传统,是为各级各类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德育;而高层次的德育则可以同共产主义思想达到完全一致的程序,实现德育与共产主义思想一体化。因此,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从最容易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共鸣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低层次为起点。二是受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年龄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等种种差异,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即使同一内容,实施教育的方法、途径、手段,均要有所区别对待。

3.针对性

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要区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点及德育内容的理论进行针对性教育。

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应重在提供生动的、有思想意义的素材,偏重于事实教育,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始胚胎。对高年级学生则在通过有效结合点的反复孕育之后,注意“画龙点睛”,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雏形。另外,针对不同教材或同一教材中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无意性

这主要是指施教者为获得渗透德育的最佳效果,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对所要进行的渗透德育内容在毫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受到影响,受到熏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选择适当时机,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目的性、意识性有艺术地寓于无意识之中。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不大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语、行为直接加以指导,他们主要想从施教者那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如何,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序怎样,取决于无意性特点体现的程序怎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2篇

关键词: 先秦思想 德育方法 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优秀民族,古往今来的先贤们在德育思想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作为这笔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到中华民族道德观念、政治生活、文化心态、甚至包括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它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理解审视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德育方法,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才能和特长等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育内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先秦诸子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先秦诸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因为其看到了受教育者的多样性,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该思想对后来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身教体现教育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示范。先秦诸子非常重视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认为它既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虽然先秦诸子的道德主张各不相同,但都主张身教示范,通过教育者的以身作则体现道德要求,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3.情感交流的德育方法。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在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才能使之形成道德行为。

4.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循序渐进思想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是符合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孔子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因材施教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及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项“人心工程”,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生活中的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业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以智力教育为中心任务,使得高校中的优生得不到优教,而差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另外,大部分高校的科任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先秦诸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因材施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观念、性格、品行、习惯等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而不是把所有人教育成统一类型的人。因此,德育目标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而确定。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因此必须充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增加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另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更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高校可以定期委派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学习更多因材施教的本领。四是教师必须多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并且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2.身教示范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受教育者被教育者所感染,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敬佩之情,进而模仿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本来就应该是德高身正的示范。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言教与身教想结合,坚持以身作则,这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密切联系群众,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切实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抓住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①可见,先秦诸子所倡导的身教师范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抓好身教示范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党员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令他们最难忘和影响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德高和身正的老师。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②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做引路人。另外,大学生还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情感交流法的现实意义。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和思想道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借鉴先秦诸子的情感交流法,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便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情感交流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保持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经常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情感交流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教师的情感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最终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情感开展德育,避免消极情感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另外,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冲突,适当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4.循序渐进法的现实意义。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法,是由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转化规律决定的。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有物质到精神,有精神到物质,及由实践到认识,有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③。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至于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这种内容颠倒的现象。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大道理、远大理想、抽象理论、统一标准讲得多,而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道理、行为规范、现实内容、层次性要求讲得少,使思想道德教育空心化,不能真正深入人心,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规划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自觉运用这些德育方法,使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②.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③沙健孙.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50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2].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3篇

1.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1.1地理学科本身的要求。

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课程不仅注重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教育。可见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实施德育教育是地理学科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而且从地理学科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德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2个人成才发展的必修课目。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达到和谐发展,中学各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借助学科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产生力量,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3学校全面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而一个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更非易事。学校的发展不仅靠资金,更靠无形的道德力量。应将德育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中,找出与教学的结合点,更进一步研究德育的含义、内容及实施途径,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根基。

1.4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培养大批具有法制意识、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现代道德观念的公民是社会的必然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

2.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德育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规法制教育等。

2.1人口观教育。

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尤其是二战以来亚非拉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要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的利用和协调相适应,理解人类为什么要对自身的生产加以控制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理解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2.2资源观教育。

通过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及其利用情况,学生会知道自然资源对人类物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人类面临着的资源问题,人类与资源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要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真正让学生有资源危机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2.3环境观教育。

人类为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地理环境区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通过各种消费活动,丢废弃物,影响环境质量。通过一系列环境教育,学生能真正提高对当今环境问题的认识,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2.4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可持续发展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学生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自己头脑中逐渐升华和深化,并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活动中去,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3.1结合教材,确定教学的德育要求。

可在每章节教材中选择德育与知识的结合点,从有利于德育要点渗透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搜集、配置相应的地理参考资料,教师运用这些资料,设计具有思考性和思想性的问题,通过设问使学生达到既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又树立正确思想的多重目的。

3.2利用课堂教学实施德育。

地理科学是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既有大量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又有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地理教学不仅要明确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要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并通过归纳、分析、对比等方法,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自觉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提高道德水平。

3.3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德育。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教材揭示道德教育因素,创设学生自我体验和进行活动的情境和条件,而且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参与的校内或校外的地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3.4利用教师的榜样示范实施德育。

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教学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以更好地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的多重任务。

4.应遵循的原则

4.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基本要求,通过地理学科实施德育,首先应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按照地理学科内容、结构、知识间逻辑关系,宏观地、实事求是地剖析地理现象,讲清讲透地理概念、基本原理,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即充分地体现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和特色,没有德育因素的地方,我们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把地理课变成德育课。同时又要把握好渗透度,尽量挖掘德育因素。

4.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统一,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应与学生的实际、社会实际相联系,学生则要把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论与实际的应用和行为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法制意识、道德信念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但这些意识观念要上升和深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自觉的道德行为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感染、熏陶,使自己的不良习惯得到改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3教材和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和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的两头,其中一头是要吃透教材,即寻找知识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结合点。另一头是学生,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4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地理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地理知识渗透,严密的逻辑推理,师生情感的互动及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充分展示出来。为了使德育更加有效,更加彻底,还要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既结合课堂教学,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课外活动。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4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后进生;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向教育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怎样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担当起民族复兴重担的全面人才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首要任务。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我们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即每个学生的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这也就要求教学既面向全体,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中的“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是指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中的实际水平,特别是他们的智能和性质水平,“教”则指教学与教育工作。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所特有的全部心理活动实际水平,个别差异及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育学和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是导源于经验的原则,具有典型的朴素经验特点。而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上,很早就有因材施教的宝贵经验。孔子认为“心之莫同”,教师要“知其心”从而“长善而其实”;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强调因材施教是以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的。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既继承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同时又兼收并蓄了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将因材施教主要放在了那些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身上,但不容忽视的是相对这些尖子生来讲,“后进生”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要求我们不但要突出尖子,更要注意整体进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困此上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者来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所谓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需要我们真正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好的大事。如何施教?

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主张表明,只有侧重发展,才能使差生的状况“良性循环”,这是差生转化为优生的根本办法。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研究,及时发现其“因”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是极有成效的。

下面我先就这三方面后进的“因”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并对这类问题的工作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道德品质问题。学生品德不良是在某种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学生自己的一定的心理活动形成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形成学生不良品行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学校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是造成学生品行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是社会的不良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交际往来的增多这就使学生越来越广泛的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学生不良的主观心理因素是学生年龄大部偏小,其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不够稳定,道德评价能力低,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是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心血,乃至长期艰巨的努力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个性,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表现不同、个性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只要我们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长期坚持不懈,转化工作就一定会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目。

其次是智力问题。智力就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确保认识活动有效进行和发展人脑聪明智慧功能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基本因素组成的有机的统一体。智力包含着先天因素,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展而成的。而大批后进生与其智力的先天不足有很大关系,对于这类后进生来说,一条很重要的策略是绝不能嫌弃他们,鄙视他们,而是要在各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他们每时每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和变化也要充分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感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以求得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最后是学业问题:形成学业成绩不良的原因比较复杂,这类症状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原因,而是由于几个关系密切的原因综合导致的。例如有的学生是先天智力问题,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得当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部分后进生转化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后进的原因,针对问题辨证施治,因材施教,提高其学习效率,进而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也起到转化的目的。

以上是结合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的一些分析和研究,后进生只所以后进,类型却是很多,如品优学劣智优型,品优智劣学劣型,以及品劣学劣智劣型等不同的复合类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认真观察,反复比较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并且反复抓,抓反复,投入极大地热情和耐心,使他们尽快提高,达到各方面共同进步的目的。以上主要是对后进生的后进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了转化的一些方法,但是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对于所有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必须掌握以下三条共同的教育策略。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原则 方法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徐广智,王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1,(07).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6篇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7篇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8篇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奇妙多姿的世界,因为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神奇又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而形成的,如果理论上仅仅把德育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它有一定的原则性:方向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原则、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原则、“有意”“有序”“有机”“有情”“有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

1.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师观。教师要有人格魅力,要有丰富的感情,为人师表,成为楷模。只有教师有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格,才能在文章中找到切入点,联系点。联系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熏陶,品德教育,教师则影响思想、心理与情感的施教者。语文教师如果不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师观,语文教学不会取得成功。而应当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中科学的有用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束缚,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同时,树立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应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养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2.正确的新学生观。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看待学生。现代社会更注重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与学生同心同情同感,又要保持施教者的清醒、主动地位;既能与学生融成一片,感染打动学生。又要保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权威。如果说游泳教练最有效的手段是“下水!师生同泳”。那语文教学也同理。语文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同学习、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鸣,才能使学生进入善举、善思、善得的学习境界如《背影》一文教学,我以前按照教参模式进行,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抓关键词和句进行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让学生分析其中动词所含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们并不认为是这篇名作的精彩片段,反而认为父亲买橘子给儿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并不喜欢,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心理很不是滋味。后来再次教这篇课文时,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我求学道路上支持。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次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激动,发言积极,更令人感动的是,有部分学生是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这次学生们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很投入。在这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轻松分析了文章的语言、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其实语文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以人教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3.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常见方法。①直接传输法;②价值辩析法;③纵横比较法;④适度延伸法;⑤情绪感染法;⑥情境陶冶法;⑦审美体验法;⑧角色扮演法;⑨类比迁移法;⑩实践操作法等。作文练习,社会调查等都能产生很强的教育力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第9篇

论文摘要:根据德育规律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学校德育营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心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时的方法要求也不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指在德育管理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正确的舆论,优良的风气和传统来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单个的学生,首先应当是学生集体。因此,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集体具有重大的作用。实践证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较差的学生反之,会使学生沾染各种恶习,从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正确的舆论、自觉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学生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干部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服务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形成合作、互助、关心、尊重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好“优秀生”、“后进生”、“一般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使后进生向前进,一般生变先进,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四、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