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6 16:44:45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1篇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定位是什么?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十二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步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定位: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与支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题、服务主线是“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规划在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突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供给体制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协同。

二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启动计划和行动计划。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十二五”期间启动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分步推进,力图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规划纲要总目标起好步,夯实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刘延东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亲自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主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研究起草阶段。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27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开展系统调研,听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二是征求意见阶段。先后三次征求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征求了48个中央部门和国务院部委、四总部、、8个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都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吸收。

问:请介绍一下这次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同步”:

一是与国家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同步。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并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城镇化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及时将各专项规划的精神体现到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上述国家规划中。

二是与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同步。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吸纳最新政策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相继出台,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各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也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政策和实践成果都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答:“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在指导思想上,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划突出强调了要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三个方面的基础:

一是制度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组织开展十大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推动改革创新、完善重大制度作为战略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努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人才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规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提出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人才兴教战略,推进教师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条件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离不开办学条件保障。“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后,十大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以落实重大工程项目作为战略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和物质基础。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答:“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目标: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这一目标,并明确了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分区域、分城乡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力求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15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教育规划纲要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形势和各地的积极性,规划将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由60%调整为65%,学前一年、两年毛入园率目标也相应做了调整,其他主要指标与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衔接一致。

二是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目标。在体系建设方面,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和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初步建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基本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教育体制更富活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三是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提出了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高校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授权数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务科技创新的目标,努力提升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四是教育服务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面提出了教育服务社会建设的目标。同时,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实化和量化,充分体现了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的这一战略定位。

问:为什么教育“十二五”规划把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答: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系统规划了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十二五”规划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从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五年规划第一次对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是对教育规划纲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与刚刚的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保持同步,也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完整表述。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国家教育制度建设。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家设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各地在推进教育改革试点中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加以推广,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规划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提出了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教育系统及全社会关心的十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任务,包括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教育公平制度、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民办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家办学制度、完善政府教育管理制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以及考试招生制度。这些制度建设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很多领域也是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规划提出要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在一些重大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十二五”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任务。要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的战略性任务。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需要,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面向“三农”的急需紧缺人才,以及文化、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国防等方面的急需人才。

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

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与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问:“十二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一是在制度上,将完善教育公平制度作为一项国家教育制度明确提出,以制度促公平。通过健全法制保障,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二是在具体政策上,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规划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提出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

问:“十二五”期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贯穿全篇,重大制度建设如投入保障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都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来总体设计,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等都直接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规划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抓导向、抓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规划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能力为重,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同时,特别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提出要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规划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为什么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

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按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提出了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

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划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教育政策,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32个专栏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规划文本在体例上采取了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共设立了32个专栏。规划正文主要是阐明发展改革思路,专栏集中表述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政策措施,是对规划正文部分的补充,突出规划的行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十二五”主要目标,各一个专栏。

二是教育发展重大工程计划,共12个专栏,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特殊教育工程等“十二五”启动实施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目标、任务、覆盖范围及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具体说明。

三是教育改革试点,共11个专栏。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大改革试点任务,专栏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改革举措、试点范围进行了具体说明。

四是人才培养与新兴学科建设,共3个专栏,根据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新兴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急需人才培养的方向。

五是体系和标准建设,包括继续教育体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四个专栏,提出了“十二五”相关体系和标准的基本架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问:如何确保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是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关键。

一是要落实责任分工。推动各地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2篇

县地处省西南部,市西北部,东与州县、县相连,南与县毗邻,西与县交界,北与市县接壤。国土总面积3451平方公里,其中98%是山区。县城55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110公里。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县内居住着汉、彝、白、苗等23种民族,总人口45万人。,县内生产总值实现22.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全年财政支出6.7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1元,现仍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县。

二、县教育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县委、政府秉承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作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一个根本办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县于1996年实现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普及实验教学的目标,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36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21所,小学508所(其中完小165所,村小124所,一师一校219个),幼儿园2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有教职工4251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65440人,其中幼儿园6520人(含学前班5590人)、小学生34406人、初中生18371人、高中生3533人、进修学校和职高中专生2610人。小学入学率达99.53%,小学辍学率为0.8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01%,辍学率为0.9%,高中阶段入学率为31%。全县学校总占地面积17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其中:中学12.8万平方米,并且有危房1.3万平方米。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小学校点分散,点多面广,难以形成规模化办学,导致教师编制紧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大部分中小学校园占地和校舍面积严重不足,特别是功能用房面积不足。三是现有校舍中,砖、土、木结构比例居多,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比例较少,危房存量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各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率不达标,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发展滞后,学校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切实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努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竭力创建适合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为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基本要求,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为科学决策和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做好必要准备。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地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变化、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等因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的要求,对全县中小学进行统筹规划,突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的局限,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普通初高中办到县(市、区)及乡(镇),小学办到乡(镇)、学区或村委会,幼儿园和学前班办到乡(镇)或村”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力争用六年左右的时间撤并规模小的初级中学和初中办学点,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完成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工作。使新建、改扩建的初级中学既能适应当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需要,又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2.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此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务必要全面、宏观、长远。对纳入规划范围的学校校舍建设,严格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102号)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59号)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一次规划,所有功能用房齐备,规划不留缺口。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建设规划项目库中直接进行筛选,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高中、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划将紧随其后,追加进入项目规划库,真正实现全省基础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进行全面、宏观、长远、科学、合理规划。

3.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地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时,必须整合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资源,对于校舍面积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国家标准、但存在结构性短缺矛盾的,首先应进行办学资源整合,鼓励通过调整、改造部分富余校舍,解决不同类别校舍相对不足的问题。同时,总体规划的编制要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二期)、“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国家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相衔接,以达到整合各国家专项工程和项目资金,实现学校建设总体规划的目的。

4、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根据我县布局调整规划,原则上一个乡镇只办好一所中学,避免重复投资,切实提高办学效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师生为本,以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及教学配套设施设备为重点,做到科学、规范。

5、因地制宜、确保安全。全县中学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学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特点,确保校舍安全。同时要结合学校所处区域民族风俗特点、城乡规划要求,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五、中学布局调整规划情况

根据省厅的布局调整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的7个乡镇当前的布局就是一个乡镇一所中学,已符合省厅的学校布局要求。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1. 引言

(1)2011年对中国的城市和城市规划学科来讲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新增“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按照六普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进入城市世纪。金秋九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城乡规划工作者齐聚南京,以“转型与重构”为主题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十月,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以“规划一级学科,教育一流人才”为主题,探讨城乡规划学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种素质培养,也是一种理想和世界观的建立,城乡规划教育在城乡规划事业中处于根基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乡社会经济 发展和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城乡规划人才,不仅能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整体水平,促进城镇化和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地区、城乡的繁荣昌盛。如何以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建设为契机,培养以素 质教育为核心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位城乡规划教育工作者应该静思的问题。

2. 规划师的主要职责和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2.1 规划师的主要职责。

(1)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职责。城乡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载体和基本依据。我国的城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规划师应分担政府职能,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规划师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掌握不同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2)协调城乡建设中各方利益,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天职。从城市规划专业诞生之日起,就是基于公共价值的认识。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得到业内普遍认可,执业性质具有由技术服务向政策制定转型的特征,因此规划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天职。“实现公共利益”成为衡量规划师工作质量的前提和标尺。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师应着力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同时规划师经常面临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利益群体,当三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需要规划师发挥专业领域优势,作为价值中立者,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己任。

(3)正确传播规划信息,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职责。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公众参与的原则,突出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知识背景、从业性质和信息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参与经常流于形式,公众对于城乡规划涉及的范围、内容等专业知识并不十分清楚,难以完成公众监督的作用。因此规划师应肩负起传播规划信息的责任,使公众有机会了解规划内容,从而积极参与规划过程,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

2.2 规划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基于规划师的职业特点,一个合格的规划师首先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应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获取能力,第三应有顺畅的协调沟通能力,第四应具有持续的规划创新能力。

(1)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本质属性,决定了规划师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规划师的工作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因此规划师首先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规划师应认识到自己的决策可能造成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学生时代就应接受规划师价值观教育,理解、重视人类普世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责任,人道主义,民主决策等价值观念在具体规划实践中的重要性。

(2)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获取能力。我国正处于城乡快速发展阶段,城乡规划被视为城乡发展的龙头。客观上城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经常希望能通过规划的手段来解决,无形中导致城乡规划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为适应时代不断提高的要求,规划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扎实的基本功,并具有广博的知识获取能力。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迅速吸收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冲破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的束缚,从城乡的空间布局、经济功能、生态环境、社区结构、文化氛围、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师应对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和地理学、城市交通、城市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策略等知识有广泛的涉猎,同时应具有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的能力,不断更新职业技能,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

(3)顺畅的协调沟通能力。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多重目标模式和多重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是政府部门、规划师、广大受众等各利益团体达成广泛认同、拥护实施的过程。城乡规划要充分重视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动员各种资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好的规划一定是设计团队集体创作的成果,创作过程中经常要协调各种关系,因此协调沟通能力成为规划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名优秀的规划师一定是通过沟通、合作在团队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最重要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民主协商是完成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日常开展工作的模式。

(4)持续的规划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进步往往源于某方面的创新,城市的发展也一样,城市规划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期的城市,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城市规划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需要规划师开阔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

3. 我国城市规划职业教育

3.1 城市规划职业教育划分。城市规划职业教育可简单分为两大阶段,在校期间的专业教育(包括本科、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教育)和工作后的再教育(包括日常工作、执业注册及继续教育)。本科教育是城市规划师职业教育的起点,是规划师职业生涯的“初始教育”阶段,是规划师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可以看做是本科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后的职业教育可以看做是职业生涯的继续教育(见图1)。

3.2 我国城市规划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3.2.1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情况。

(1)我国早期城市规划营造思想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如果按照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开设现代城市规划课程算起,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走过了整整八十年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2)据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统计,截至到2010年,我国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分布的范围较为宽广,依其学科背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工学(包括建筑类和工程类)、理学类(以地理学科为主)、林学类及公共管理学背景的院校。大量的工科院校城市规划教育是建立在建筑学教育平台之上的,课程设置采用2+3或者3+2的“平台+模块”的模式。这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基础厚、口径宽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具有“以物质形态规划”为重点,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征。

3.2.2 我国的城市规划师执业注册和继续教育制度。

(1)新的城乡规划法对规划师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事规划编制工作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应当具备,有规定数量的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注册的规划师”。通过注册规划师资格管理,确保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师具有所从事职业必要的专业素质,保证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我国有城乡规划从业人员约10万人左右,2000年启动城市规划师执业制度工作以来,在住建部、人事部及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已有近1.2万人获得了注册资格。2006年开始组织开展了注册城市规划师继续教育工作,要求在3年注册登记有效期内完成至少40学时必修课和80学时选修课。

3.3 我国城市规划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城市规划职业教育缺少对价值观的培养。

(1)城乡规划学科是一门与社会实践联系相当密切的学科,城市规划专业教学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有关城市规划教育和实践的研究是城市规划教育工作者关注最多的问题。我国工科院校城市规划教育大多建立在建筑学教育平台之上,往往忽视对价值观的培养。城市规划教育重技能、轻理论、轻意识等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城市规划已经从传统的技术方案转化为公共政策。

(2)现今,在市场的冲击下,规划师经常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错综复杂的局面,规划被权利和资本“绑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遵守落实国家大政方针,服务社会,民意为先的道德底线变得很难。功利和不规范的社会经济体制直接对规划师的职业道德构成冲击,城市规划职业教育应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3.3.2 城市规划职业教育缺乏“多元性”和“地方性”。

(1)中国幅员辽阔,文化背景、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均不尽相同,城乡规划行业实践处于多元扩展时期。时代给规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不同地域的学校,其办学历史和依托的平台也不尽相同,用一把尺子度量全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不仅会有失偏颇,而且也会阻碍各地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应注重“多元性”和“地方性”。

(2)城乡规划的编制同样应具有“多元性”和“地方性”,不同地域和经济背景下的规划编制缺乏相关研究。用统一标准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城乡规划,也是有失偏颇的,呼唤地方性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弥补多元性和地方性不足,增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3.3.3 高校专业教育、注册考试和继续教育之间缺乏连贯性。学校专业教育、规划师执业注册考试和继续教育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每个阶段的职业教育看似完整,而整体缺乏连贯性。每年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基本在高校范围内举办,缺乏用人单位的声音;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工作基本以开办培训班为主,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而在社会实践中,与其他同类职业资格注册师相比,规划师的职业感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加强对规划师职业教育的指引,同时,规划师职业教育应形成一种素质教育,只有全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良好人居环境的形成,发挥城市规划师应有的职能,推动城乡规划事业发展。

4.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职业教育

4.1 依托一级学科建设,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1)构建一级学科体系,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一级学科设立后,业界专家、学者积极讨论城乡规划学科的外沿与内涵以及学科建设问题,借此构建一级学科体系之契机,应加强对规划师职业教育的指导,使规划师素质教育穿规划师职业教育始终,具有连续性,推进规划师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

(2)“多元性”和“地方性”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当前,中国的城乡规划教育从数量上已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城乡规划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为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新生力量。快速城镇化影响下,使得“建筑工程类”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体系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2011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了香港、台湾等地区兄弟院校的学者参加,已经迈出了开门办会的步子。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和建设源于社会需求,还应设置城乡规划用人单位的席位,广纳行业需求建议,让更多的规划工作者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使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因此应在明确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办学经验的指导,并给予地方院校更多的特色空间,为培养“多元化”、“地域性”人才奠定基础。

4.2 规划师素质教育,价值观优先。城乡规划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政策,应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以人为本、为公众服务是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规划师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规划师基本素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应贯穿职业生涯始终。如果一个合格的规划师应具备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基本素质,显而易见,规划师素质教育,价值观优先。规划师的价值观是社会公德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体现,是制约和引导规划师的行为准则,主要集中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品德、能力和社会责任上。提高规划师素质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规划师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学会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坚持为公共利益服务。

4.3 积极探索规划师素质教育新途径、新方法。

4.3.1 规划师素质教育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1)提高规划师职业素质是一种社会共识,规划师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支撑。自律与他律是职业道德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自律方面应培养规划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律方面应加强政策、法制建设。规划师素质教育必须基于建立在有效的机制基础上,健全行业管理机制,从体制上为城市规划专业人才进入城市规划相关部门搭建平台。

(2)现行的城市规划体制有着很强的“政府主导型”和“强势力主导型”特征,单纯从规划师的自身修养来谈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素质培养有失偏颇,城市建设应依靠法制而不是人治,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仅仅依靠自觉很难实现。

4.3.2 加强专业教育指导对规划师素质教育的引导。

(1)大学期间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学教育中加强价值观教育是提高规划师职业素质的关键。《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是指导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培养方案》中对规划师素质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并没有具体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八门核心课程的设置对规划师素质教育也有所忽视。《评估标准》同样比较重视对教学体系的考察,特别是对规划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的考察,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没有明确的考察内容和评价指标。

(2)建议以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建设为契机,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和《评估标准》,加强规划师职业素质培养,尤其要注重价值观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适当增加价值观培养的相关课程,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学的本质和特点,规划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核心内容,使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便能够系统掌握规划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方法上探讨多学科融合的可行性,针对不同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特征,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加强与实践环节的联系,如与暑期三下乡、各类实习、规划扶贫等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

4.3.3 规划师继续教育应经常性、多元化。

(1)各省市采取项目交流、开设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工作,但大多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规划师继续教育工作基本是对前沿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交流,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别,这种交流又是十分有限的,建议结合城市规划日常工作开展经常性、多元化的规划师继续教育。

(2)规划师继续教育应网络教育、面授培训和日常实践相结合,网络教育信息量大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满足执业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科目选择和时间安排的多样化需求,有效解决行业差异和工学矛盾的问题。另外结合日常工作多开展规划扶贫、规划援建、规划西部行等工作,让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能深入基层,了解民众需求、关注弱势群体,使继续教育经常性、多元化。

5. 结语

城市规划职业教育是支撑城乡建设事业的人才技术保障。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建设为背景,探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规划师职业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规划师职业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规划师职业教育应具有连续性和终身化特征,素质教育贯穿规划师职业教育始终,推进规划师职业教育制度保障,开展经常性、多元化的规划师继续教育,确保规划师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汤婧婕.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设置方向及其办学格局的探讨[A].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10.

[2] 张庭伟.知识·技能·价值观——美国规划师的职业教育标准[J].城市规划汇刊,2004,2:6~7.

[3] 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6:87~91.

[4] 尹稚等.规划师的职业规划[J].城市规划,2010,12:37~41.

[5] 陈征帆.论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素养及教学模式的应变[J].城市规划,2009,9:82~85.

[6] 赵民,林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其制度化环境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2001,6:48~51.

[7] 中国城市规划职业制度培训考察团.英国城市规划职业制度与职业教育[J].国际城市规划,2009增刊,167~176.

[8] 赵虎.规划师传统价值观体系的构架及现实检讨——基于《论语》学习的浅识[J].城市规划,2011,1:82~86.

[9] 李和平.加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规划师,2005,12:66~67.

[10] 胡晓鸣,孙雪锋.规划师职业道德的弘扬要依靠制度建设[J].2003,3:73~74.

[11] 许艺.素质教育价值观优先——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明华教授[J].城市环境设计,2010,10~11.

[12] 陈林.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考[J].规划师,2010,2:102~104.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布局? 空间分布 ?难点分析? 规划布局

引 言:为了进一步优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依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及《乌鲁木齐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及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居住用地的布局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因地制宜,对中心城区内的中小学校合理布局,以控制中小学校的发展用地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出规划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力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全市的教育事业建设步伐。

《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的编制完成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亦对城市的总体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定。因目前乌鲁木齐市的教育资源受旧的办学体制等因素影响,老城区中小学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不均衡、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同时各区之间的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在校际之间、公办学校与企事业办学、民办学校之间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等问题。为积极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使得我市的教育用地得以均衡发展,进而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吸引人口向城市新区迁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需对城市新区安置新校区和对老城区疏解现有学校。

一、 中小学现状和分析

1、乌鲁木齐市现状概况

乌鲁木齐人口与就业南北空间差异明显。老城区人口和就业岗位密集,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人口密度最高,部分社区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km2,并且近几年人口仍在快速集聚。由此带来老城区交通压力剧增、环境质量下降、特色缺失等问题。相反,地区人口分布过于稀疏,不少地区人口密度不到2000人/km2,用地开发较为粗放。

由于人口过于集中老城区,导致现有学校基本集中在城区南部,名校基本位于天山区、沙依巴克区。

2、 现状学校基本情况及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共有270所学校,其中小学133所,中学137 所。市区教育资源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1)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通过多年来,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国办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学校间的差异不仅仅在于硬件,更主要存在于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的社会影响、教职工工资待遇等方面。对薄弱学校的扶持主要集中在办学条件、领导班子、教育教学管理等,对名牌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之间没有建立教师轮换制度,造成优秀教师向名校聚集,从而进一步拉大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

(2)校园面积不达标。城区中小学普遍占地面积不足,建筑密度大,活动场地小。尤其是中心城区,多数学校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均占地标准。市第二小学、第二十九小学、第二十三小学、第三十三小学、第四十四小学等学校占地面积不足4亩;第四十四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1.7平方米,第三十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3.8平方米等还有部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较小,严重不满足校舍建设标准。

(3)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办学条件和水平影响,一部分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现象难以遏制,如实验小学、兵团一中、八中等,一部分学校生源锐减,难以为继。现有择校现象因一直无法得到遏制,还会继续制约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北区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新开发地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没能同步跟进,缺少配套的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城北片区、高铁片区、会展片区、米东片区的快速开发建设,市区教育资源总量不健康和不均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进一步优化市区学校布局,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满足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市发展的教育需要,已成当务之急。

(5)生源相对集中,相应问题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各区县间教育配置不均衡,市城区中小学布局形成于上世纪,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向北发展的需要,布局不合理带来的矛盾日益凸显,乌鲁木齐人口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生源相对集中在老城区,且热点学校基本上集中在南区,优质资源尤其是高中资源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造成生源还集中在老城区。

(6)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少且集中,学校规模小而分散,软、硬件均符合标准的中小学从规划到建设都严重滞后,突出表现在规划教育用地难以落实。发展教育的物质前提是落实建校用地,如果规划教育用地无法落实,甚至改作他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水平都将无从谈起。

二、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市缺少协调统一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在2007年,我市曾编制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教育用地调研及规划意见》,仅对规划教育用地进行了现状摸底和提出了初步的规划意见,截止目前还缺少具备法定地位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致使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小学空间布局未得到相应的有效调整,使得中小学空间布局出现了新的失衡,优质教育的空间未得到有效的拓展,基础教育的发展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2、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缺少有力的法定规划依据。目前我市有大量的房产开发项目,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中小学校配套建设与住宅开发建设往往不能同步。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由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需配置的学校没能按规范配备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开发商对新建小区入学学生的解释往往是“到附近学校就学”,而忽略了现有学校的学生容量,造成学校建设与居住区的建设不配套。

3、城区中小学布局缺少有力的措施支撑。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部分中小学进行用地置换,以优化基础教育的布局结构。老城区已有很多学校的扩展用地受到了极大地制约,而随着周边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部分学校已不堪重负。同时优秀师资力量过度集中在老城区部分重点学校内,使得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择校情况严重。主要表现出区域内学校生源局部过于集中,呈现重点学校班级数量多,班额规模差别大,造成学校用地不满足要求的现象。尤其在办学历史久,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此类问题表现较为突出。

4、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中小学用地是与粮店、服务站居委会等设施一起作为居住用地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而出现的,在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很难得到明确的定位和有利的控制,在新的城市用地分类(GB50137-291)“中小学用地”已专门列为A33,单独列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大类中教育科研用地中类的小类,类别代码为A33”,成为在规划中实现用地控制的有力依据。

目前在我们对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及不均的情况下,急需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基础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投入方法以及有效的行政协调,以保障中小学布局及基础教育用地状况的改善。

三、规划布局

1、学生数量预测

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规划区人口的预测:中心城规划总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人口)2015年、2020年规模分别控制在340万、400万人左右。

2、毛入学率

依据乌鲁木齐市现状千人指标实际情况及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完成率稳定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在95%以上。为此首先应确定2020年各学龄段青少年的数量,然后确定小学、中学的办学规模。

3、中、小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规划小学生人数约占规划人口的比例约为7%,规划初中学生人数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5%。规划高中学生人数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

4、学校规划布局情况

规划对乌鲁木齐市内学校分为三类:

(1)保留调整学校,在建成区内,如无特殊原因,必须保留现有的学校用地。对人口密集、无扩展用地且服务范围不相冲突的学校,建议应予以保留,并逐步进行内部功能调整;对现已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按原规模保留;对现未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而周边有发展用地的学校,应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建设;对现未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而周边无发展用地或发展用地不足的学校,建议可合理降低办学规模。

(2)迁、扩建学校,按照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对需要迁建的学校进行迁建,原有教育用地可作为教育配套用地进行建设,不得改做它用;对周围有发展用地的学校进行扩建,迁、扩建学校都应达到《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办学标准》;

(3)新建学校,按照城乡规划建设要求,结合片区居住人口的分布密度,合理推算出就学人口,严格按规范化学校标准控制用地,并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老城区新建学校按控制指标控制,允许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力求按控制指标建设;?对规划控制新建的学校,原则上应遵循控制各学校规划用地区位及用地范围,允许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进行调整。

四、结语

中小学校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需要有相关的规范、规定来制约,以确保教育资源合理的配套及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慧,周源.我国大城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9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5篇

一、年教育十项建设工程

1.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投资9700万元,其中市级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农村(山区)中小学30所,改造校舍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2.义务教育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工程(未央区试点建设)。从年起,我市与未央区政府联合对未央区基础教育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到2012年,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36所定点学校改造建设及50所学校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更新60所学校的教育实验设备。其中年计划投资14435万元,改造中小学18所。到2017年,完成100所中小学校的改造任务。

3.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年,计划总投资4012万元,新建校舍24330平方米,改造校舍10000平方米,新建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57600平方米;年,全区规划定点小学全部改扩建到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全面完成。年,完成新布点小学、九年制学校建设,启动新布点高中建设。

4.莲湖区民族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工程。莲湖区民族教育规划建设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年,启动一期工程,总投资865万元,将市25中打造成为标准化高中,利用贡院门小学旧校址建设一所市一级标准的民族幼儿园。二期工程:一是按照一级标准打造鼓楼小学和洒金桥小学,二是加强合并后的贡院门小学建设,三是继续办好回民中学。

5.市启智学校建设工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市启智学校建设。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投资800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启智楼、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和餐厅等后勤设施;投资200万元,对原有40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进行改建,设立康复中心;投资500万元购置康复、教学、后勤设备。启智学校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特殊教育体系,并将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智障教育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

6.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工程。基地在市102中学基础上建设,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承担军训﹑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拓展训练和基础教育课改等活动。基地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19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年,拟建设5379平方米的第二综合楼公寓楼、7170平方米的餐厅报告厅、300米环道训练场,扩建检阅台和观礼台,建设6500平方米的拓展训练基地等。

7.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分别建设市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依托文理学院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教育电视台建设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其中,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已基本确定。年,建设总面积9.9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计划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8.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占地549亩(净地),总建筑面积23.9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9亿元。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5.05万平方米,总投资3.42亿元;二期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

9.市教育科研大厦建设工程。为提升我市教育综合实力,建立教育支撑体系,启动建设“市教育科研大厦”。“大厦”将容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教育电视台、市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等单位,占地12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万元。

10.文理学院二期建设工程。市政府决定投入1.8亿元实施文理学院二期工程(第二教学楼)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

二、年市推动教育发展八项改革措施

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交流与合作,完善制度,以调研检查为手段,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改能力、课堂教学、学分认定与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推动、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以及学校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使高中课改成为我市高中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成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契机,成为促进高中教育再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一批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知名学校,树立、推出一批能走出、迈出省界的著名课改专家、校长和教师,形成鲜活的、有借鉴意义的课改及教学管理经验和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课改研究成果。

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筹备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工作。

3.积极稳妥推进高中招生模式改革。通过局部试点,分步实施,努力促进生源均衡配置,不断降低择校生比例,逐步建立起以统一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差额投档、分批录取、扩大选择机会、多样化招生、网络支持、管理规范、社会有效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公平、公正、透明的高中招生模式。

4.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教育”、“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新路子。

5.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保持普通高中适度规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努力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6.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和全员聘任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公开招聘、专家队伍建设、名师工程培养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加强支教工作,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转任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在城乡间和区域内的科学合理配置。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6篇

问:制定《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有哪些?

答: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和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用单独一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而独特的支撑作用。同时,必须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总结新世纪以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突破以往仅仅依靠项目驱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加强顶层设计与体系建设,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为此,教育部决定组织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

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形成过程。

答:《规划》编制工作是在教育部党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教育部成立了有关司局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组,组建了由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资深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专家组,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2011年3月中旬《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规划》编制工作组和专家组实地调研了多个省区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发展需求;研究借鉴了国家信息化有关规划、教育部有关专项规划等相关资料;组织了多次工作会议、调研座谈会和征求意见座谈会;并于2011年6月中旬、7月中旬和10月上旬集中开展了三轮征求意见工作,以函件、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反复征求了国务院相关部门、部内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国内知名专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与相关企业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至2011年11月初,形成了《规划》(送审稿)报教育部党组审阅。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领导对《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2011年11月15日,教育部部长专题办公会对《规划》进行了专题研究。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规划》(送审稿)。2012年2月21日,教育部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报批稿)。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可以说,本《规划》的编制重视满足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重视调查研究和多方协作;《规划》的顺利出台是教育部领导、部内各单位、各地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有关部委、众多专家、相关企业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问:《规划》编制工作遵循了哪些思路?

答:《规划》的编制工作贯彻了以下思路:

一是定位有限目标。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支撑”和“引领”,它并不能解决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本《规划》是一个特定前提下的有限目标规划,定位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在研究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中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二是面向未来需求。面对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深入渗透的信息技术,以及建设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对信息化的巨大需求,本《规划》力图前瞻和梳理未来十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融合需求,研究提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思路和实施方案。

三是着力推动融合。《规划》编制专家组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阶段划分,研究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认为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任务应该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规划》的编制秉承了上述“推进融合创新”的核心理念。

四是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是一次性投入的建设项目,而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规划》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重大项目、技术服务、经费投入等多个方面对保障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重点表述,并从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两个角度重点强调了“管理体制改革”。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内容框架。

答:《规划》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实施6个部分,共20章。

“序言部分”描述了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发展态势,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未来发展,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包括第一、二、三章,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阐释,并明确了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包括第四至第十一章,是为完成《规划》总体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进行的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包括第十二至第十六章,提出了为实现《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需在近期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并开展前瞻性试点示范。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包括第十七至第二十章,从“组织领导、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经费投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为确保完成发展任务、顺利实施行动计划而采取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施部分”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规划》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施行目标考核、推广试点示范、建立支持环境”共5项原则要求。

问: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答: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工作方针是“四个坚持”: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

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设计这些任务有什么主要考虑?为什么还要设计5个专栏?

答: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规划》从教育和信息化的双重视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8项发展任务,重点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任务主要有5项。一是缩小地区、城乡和学校之间的基础教育数字鸿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并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四是推进网络环境下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五是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

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主要任务有3项。一是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环境,为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公共支撑。二是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技术支撑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在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四个方面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

为清晰展现各领域教育信息化2020年应达到的水平和呈现的主要特征,《规划》在第四至八章专门设计了5个专栏,引导各地区、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学校间的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难以提出全国通用的量化指标,所设计的专栏内容都是指向性的定性描述,具体定量指标由各地区、各学校在制定各自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时,根据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而研究确定。

问: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将实施哪些重大项目?

答:根据《规划》的统一部署,为实现《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国家拟在近期启动、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并开展前瞻性试点示范。“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5项行动。

其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将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审查和评价激励机制,为人人可共享优质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将在所有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推进信息化达标建设,建设高校数字校园,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区域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探索信息化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将建立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并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将建设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定、推广和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技术支持体系、战略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将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和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为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环境。

问:如何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答:为保障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实现总体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协同推进。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做好技术服务。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地、项目等创新支撑体系,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四是落实经费投入。推动各级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多方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实施经费投入绩效评估。

问:教育部对实施《规划》有什么具体部署?

答:《规划》明确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事关国计民生和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教育部要做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部署和指导,并负责协调落实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与重大项目。要牵头制定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并协调推进实施,国家发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要从经费、项目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要会同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

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各省级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本地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统筹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尽快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支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多方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积极营造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7篇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为加快我县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切实推进赣粤边沿区域性教育名县建设,根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市府发〔2011〕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义

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使幼儿在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品德培养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为他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县学前教育从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水平的发展,近五年。普及水平逐步提高,为提升我县的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看,县学前教育仍然存在投入缺乏、优质资源匮乏、管理不规范、平安隐患多、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学前教育在县整个基础教育中较为薄弱,严重影响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深入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公办示范、多方参与、规范管理、平安高质、方便群众”指导思想,坚持“抓普及,重规范,创特色,上水平”工作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加大经费保证力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发展城区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努力构建我县优质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促进在园儿童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坚持和突出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骨干,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办园格局,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坚持规模办园、就近入园的原则,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提高的原则,激发办园活力,提高办园效益,让学前儿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三)目标与任务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构建布局合理、办园规范、师资达标、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不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好入园、入好园”需求。

城区办好12所公办幼儿园,2013年。力争每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在有条件的人口较密集的大村办好一批民办幼儿园。

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幼儿园布局结构合理,2015年。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大幅提升,逐步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

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2020年。全面完成幼儿园的布局调整。每镇建立早期教育指导中心。所有镇以上幼儿园均达市级以上办园标准,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力争城区建成1所省级标准的23所市级标准的公办示范幼儿园,大力建设和举办公办幼儿园。2015年。每镇建1所市级标准的公办示范幼儿园。鼓励公办幼儿园通过承办新园、托管单薄园、举办分园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协助单薄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支持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满足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按市里要求开展实施“全市公办示范幼儿园建设工程”

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用地、立项和减免税收、建设规费等方面与公办中小学同等的待遇,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原则。审批注册、分等定级、惩办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公共事业部门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倾斜措施,保证民办幼儿园水、电、气等费用按中小学规范收缴。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建设。

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规划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镇中心示范幼儿园的新建和改建必需严格执行《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教基字〔2010〕49号)其他农村幼儿园参照执行。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以公办的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骨干,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举办学前班。

规划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专项规划或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和加强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凡住宅开发和城中村改选(安顿)地块。将配套托幼园所建设作为住宅开发地块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单位应根据设计规模,建设配套幼儿园。并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幼儿园应满足小区幼儿园的需要,具体面积由规划和教育部门根据布局规模设定。未按规定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以审批。居民小区幼儿园建成后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根据开发商意愿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居民小区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幼儿接受公办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多种方式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实行公开出让。保证学前教育用地。要将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办幼儿园的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解决。民办幼儿园的用地可以设定条件。

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把学前教育发展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以县为主统筹、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学前教育经费保证机制。严格落实上级关于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及教育费附加用于学前教育的比例以及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规范和生均财政拨款规范。

做好规费减免工作。幼儿园建设涉及的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下限减半收取。严禁向幼儿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及搭车收费。

确保低保家庭、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和残疾幼儿、弱智幼儿及流动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各种助学资金救助范围要扩大到学前教育阶段。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采取切实措施。

(三)多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00%幼儿园园长实现持证上岗,建立幼儿教师登记注册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类幼儿园要严格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凡要进入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必需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教育部门要对具有学前教育资格证的幼儿园教师实行注册登记。2013年。2015年,90%以上幼儿教师实现持证上岗。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或上岗证的园长和教师,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或逐步解聘。

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合理配备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严格依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师生比。并实施定编不定人,对具备相应资格的幼儿园教师实行聘用制。同时,对每所公办幼儿园至少核定1名保安编制。2015年,镇中心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达到每班不少于1名。

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培训、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社会保证、惩办奖励等方面享受与公办中小学同级教师同等待遇。临时在农村基层和艰苦遥远山区工作的公办幼儿园教师,保证幼儿教师基本待遇。将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享受国家规定的遥远山区中小学教师相应的待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在专业培训、职称评聘、惩办奖励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待遇,其工资福利、社会保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予以落实。

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和培养。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评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时提升园长的管理水平和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每年举办园长和教师的县级培训,每5年完成一轮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全员培训。

(四)规范管理。

并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执行托幼园所准入制度。教育部门负责全县各类幼儿园办园许可审批。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公办幼儿园的机构审批。民政部门及时对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料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料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要对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分类治理。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规范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证幼儿平安、健康等基本要求的由县民政部门责令停止办学并予以取缔,教育、公安、综治、城管等部门予以配合,同时教育部门要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进一步端正办园思想,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规范办园行为,依法治教、依法办园。突出素质启蒙教育,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禁止任何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坚决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学科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县教研室要配备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共建”制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幼儿的健康生长发明良好环境。

就近入园”原则。幼儿园原则上不允许用接送车接送幼儿,强化托幼园所的平安管理工作。学前教育坚持“就近招生。需要用接送车接送幼儿的需按有关规定报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批准。幼儿园的平安防范设施作为办园审批的前置条件,并列入年检的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平安防护体系,维护托幼园所的平安。要落实托幼园所平安责任制,健全各项平安管理制度;要加强食品平安知识的宣传和监管,加强流行病、污染病和突发公共平安事件的防控工作;加强幼儿平安、卫生等应急防治教育,通过游戏活动等让幼儿了解日常基本平安卫生等知识,掌握意外事件发生时的避险和自救的方法,增强幼儿自我防患意识和能力,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幼儿园的生均教育利息和办学等级,规范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管理。物价、财政和教育部门要依照规定权限。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费规范。托幼园所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利用国有资产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托幼园所,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民办托幼园所根据教育利息自行提出收费规范,报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后执行。

(五)加强领导。

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调整的契机,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将学前规划的编制纳入县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出生人口和发展要求。抓紧制定完善学前教育园校规划布局,并努力推进各种层次的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特别要编制好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扶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教育部门是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要认真贯彻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统一审核学前教育的办学资质。承担对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培养和培训各类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认定制度。设立专门内设机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8篇

现将《广州市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办法》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搞好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辖区内成片开发住宅小区的教育设施配套建设。

第三条  广州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具体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教育、城建、规划、财政、国土房管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按城市规划配套建设的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应与商品房同步建设;购房者入住小区时,教育设施应保证同时启用。

第五条  市教委、市规划局应会同市计委对全市教育设施建设制定整体规划。市规划局在批出成片开发住宅小区规划方案时,应分列教育设施配套的具体项目、用地面积;并在批出开发建设单位的单体报建方案前,先征求市或开发地段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设施配套建设方案的意见;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查验开发建设单位与市教委或开发地段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未签合同,一律不予办理。

第六条  开发建设单位应在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方案及《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审批后,与市教委或开发地段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合同应包括:教育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的名称、地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教学辅助设施(操场、绿化、围墙等)、适用的建设和质量标准、开工建设时间、验收移交时间、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

第七条  市国土房管局在计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时,按规定算出的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资金,须经市计委加具书面核准意见。在市教委或开发地段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后,由市国土房管局从开发单位应交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总额中,扣减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资金,并注明资金是市政府对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一次性投资。

第八条  市计委应以1995年底建筑工程造价每平方米1200元为基数,参照市基本建设定额站最新制定的建筑工程造价调整系数,制定每年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建筑工程单价。

第九条  市计委应制定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项目计划,并在计划备注栏注明已投入建设资金。计划分别送市建委、市教委和有关区教育、计划、规划、国土、建设部门备案。

第十条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会同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手册对教育设施配套建设部分进行审查。

第十一条  成片开发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应无偿提供“三通一平”的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用地,并负责教育设施配套工程的土建、水电安装、教学辅助设施、永久供水供电等施工建设。教育设施竣工后其校舍产权及使用权应无偿交给市或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将配套项目的用地资料、报建图纸资料、建筑施工图纸有关资料及申报、批复、验收等有关文件交给市或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改变教育设施的使用功能,不得转让或变相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

第十二条  市规划局批出的含有教育设施配套成片开发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以及市教委或开发地段区教育行政部门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的《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应报市计委、市建委备案。

第十三条  对不按本办法规定进行管理,影响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和使用的,由所在单位或上一级部门追究其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单位不按《总体规划方案》、《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和《年度商品房投资计划》要求进行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城建、国土房管部门暂停该开发建设单位商品房出售手续及其他建设项目报建方案。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第9篇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规划布局;济宁市

在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工业化进程加速和全面现代化建设三重推力共同作用下,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时期,形成了世界级的、无与伦比的“城市生产规模”,具体表现为全球最高的城市基建投资、急速膨胀的城市空间和数以亿计的流动就业人口。超高速城镇化提供了规模宏大的空间框架支撑,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一千多万。这种趋势使得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城镇人口急剧膨胀,造成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发生巨大改变。

我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均衡或非均衡的发展策略,从效率上加强解决力度,而忽略了因加快效率而引发的问题,如差异过大、不公平等。这些策略使国家的关键资源都相继集中在城市、沿海,农村和内陆的发展相对受到制约,由此衍生的工农、城乡、沿海与内陆之间逐渐形成差异,形成非均衡的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如此,教育发展也一样。长期以来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均和重点学校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学校间的巨大差别,校际间的资源配置状况严重失衡。这些问题均给新时期教育设施规划调整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笔者结合编制《济宁市区教育设施专项布局规划》的契机,以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为例,从规划视角上,就如何满足教育实际需求、衔接各层次规划、协调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其它地区义务教育布局发展提供借鉴。

1、概况

济宁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为鲁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享有“孔孟之乡”的美誉。全市辖2区3市7县。 2009年底,全市总人口831.31万人,中心城区 人口88.33万人。同年底,市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161所,在校生11.32万人。其中小学125所,在校生6.63万人;初中36所,在校生4.69万人。中心城区小学41所,在校生3.75万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数3.11万人。

随着济宁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呈现快中又好的发展势头,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大提升,但发展速度却明显滞后城市发展。与同等级发展较快城市相比,济宁市义务教育也比较落后,与其“孔孟之乡”的美誉形成较大反差。

2、学校现状问题分析

教育设施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涉及繁多,不是教育管理部门单一所能完成的。学校布局规划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向来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此次规划重点是从空间布局方面入手对教育设施进行调整、布局和优化。为保证布局规划分析问题具有针对性,从诸多教育设施分析指标中选取了与学校空间布局关联密切的一些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指标对济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梳理出以下一些问题:

2.1、教育设施总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

2009年底,济宁市区小学在校生6.63万人,按适宜班额45人测算,与现状供给量相比缺额96班;市区初中在校生4.69万人,按适宜班额50人测算,与现状供给量相比缺额48班,办学规模总量远不足。

另外,济宁市区很多义务教育学校设施配套不完备,缺少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资源。如很多学校缺少规范标准化运动场地,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基本的活动场地,这都严重制约了市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化与均衡化发展。

2.2、学校建设未与城市发展同步,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济宁市目前中心城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格局基本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设置状态,而城市却在规模、空间形态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市中区在近二十年发展中,城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就学需求也逐年增大,但此范围内并未新建一所学校,而只是扩大了部分学校的校舍容量,造成教育办学矛盾突出。同时,由于学校建设未能同步城市发展,城区内的学校多集中在老城区范围内,而老城区以外的建成区范围虽然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但学校分布很少,造成学校整体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2.3、校际差距大,择校现象突出

由于之前的教育发展多采用的是不均衡的发展策略,造成了学校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形成了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造成强校更强,弱校呈弱。部分学校,具有布局集中、规模较大、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较好,已呈现学校现代化。而位置相对偏远学校,呈现办学规模小、规模较低等特征,校舍相对陈旧,设施设备不配套,与条件好的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4、学校服务区与实际招生区不一致

当前,中心城区内的义务教育学招生基本都有各自明确的服务区,但由于择校现象过热,造成大量学生跨学区就学。如根据实际居住人口核算,霍家街小学服务区内生源应为1000人左右,而实际在校学生为4700多人。而与此形成对比,南苑中心小学其服务区学生应有1000人,而实际在校生数仅为130人。

3、规划基本思路及标准确定

3.1、基本思路梳理

从规划技术上讲,确定未来学生数量及空间分布、制定合理设校标准是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核心和难点。通过对济宁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拟解决问题的梳理,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确定了此次规划基本技术思路,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根据济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及居住用地分布来明确未来中心城区学校需求总量及分布,以引导对现状学校布局调整。这个过程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人口合理空间分布下做的,较为理想化,与实际人口分布需求差别较大,对解决教育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显现不足。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出发,深化对每个学校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学校发展综合评定,以确定对现有学校的调整思路。评定指标主要包括学校周围居住人口分布、学校服务范围、学校用地可保障性等因素。最后综合两种方法,进行学校合理服务片区的划分,从各片区和整体上平衡学校规模,结合相关规划,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布局。

3.2、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确定

人口规模及分布是确定教育设施需求的根本,但由于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要精确地确定城市现状人口规模空间分布,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及分布存在较大困难。公安和统计部门虽有人口数据的统计,但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且缺乏准确的人口空间信息,因此在规划实际编制过程中仍须对城市人口的实际居住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准确地分析,以此作为近远期学校调整的基础数据参考。

在进行人口空间分布分析时,为使其更为准确,本规划对济宁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进行了分地块的量化,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以每个地块中的住宅容量作为确定此地块人口规模的依据,并通过统计和公安部门的数据进行校核。其中城市最小地块是指以总体规划确定的支路网、河流、铁路等划分的城市地块单元。

通过上述方法,可直观清晰地了解现状每个学校周围的实际居住人口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规划部门提供的近几年已批准在建、待建的居住区详细规划进行空间的落位,把对应的规划人口与现状地块的人口进行分类加减,以此作为近期规划布局的主要参考。

3.3、学校设置标准的确定

在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时,主要参考标准有千人指标、适宜规模、服务半径、用地标准等。其中,千人指标是教育需求与人口规模相联系的纽带,用以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及各片区内需求量。根据济宁市历年在校学生数、人口出生率等多因素确定了济宁市中心城区小学千人指标为55座,初中为44座。

学校规模偏小造成办学规模不经济,且不易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学校规模过大同样会造成学校服务半径过大,不便学生就近入学。综合多因素,规划确定中心城区新建小学的适宜规模为20-30班,初中适宜规模24-48班。

义务教育设施相关规范中曾多次提到就近入学原则,且明确了小学服务半径500米,初中800米。由于要求过于笼统,至今未发挥真正的效力。因此本规划未理想地按服务半径进行施教区划分,而是结合学校分布实际,兼顾各地块完整性,依靠城市道路网、河流等进行服务区划分,服务半径小学尽量控制在800米左右,初中1000米左右。

学校用地一直是学校布局规划的核心点。结合学校周边用地实际及相关规划,进行学校用地可拓展性分析,最终确定了学校改造的最低用地要求,即小学生均用地不低于12平方米,初中生均用地不低于15平方米的要求。

4、规划布局内容

通过以上技术路线,对济宁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布局规划。到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小学规划87所,2105个班。其中市中区规划28所,共620个班;任城区规划24所,600个班;高新区规划20所,505个班;北湖区规划14所,390个班。

规划期末,初中规划41所,1592个班。其中市中区规划13所,448个班;任城区规划12所,480个班;高新区规划9所,376个班;北湖区规划8所,312个班。

5、措施与建议

为保障本规划的可操作性,提高规划的实施性,结合济宁市区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建议,以完善教育布局规划实施措施内容。

(1)对老城区用地紧张地区,学校用地规模的扩大可近远期结合,通过多种协调手段逐步实施,而新建、迁建的学校用地规模应一步到位。

(2)教学资源整合应突破管理的制约,采取用地交换、用地置换等多样化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3)建立完善保障机制,保障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满足快速城镇化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环境明显改善。

(4)规划批准后,市、区两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制定配套政策,统筹考虑和安排人、财、物等方面要素,对需要调整的学校,积极地进行引导和扶持。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的科学思辨.人文地理.2007, 96(4):1-5,26

2.陈武,张静.城市教育设施探索――以温州城市教育设施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7)

3.刘建锋.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标准研究――在大兴新城规划中的研究,发展与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7(2)

4.胡永红李莉.从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引发的思考,2006中国城市规划论文集,2006

5.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教育设施布局的研究――以塘沽区为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