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6 16:44:14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30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道德和法治素养提高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的快乐,彰显学科教W的特色与魅力呢?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和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生表率。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形成学科教学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比如针对网络上热议的“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现象的成因,对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法制观念,提升公民素养,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这就是真实情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它们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共鸣,自然在认知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和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实际,或是社会上的热点现象,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科学合理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比如教学粤教版七年级《绿色上网》这一课时,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对网络、网络交往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了解网络的特点,初步感受网络的两面性。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提升客观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辨别能力,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理性看待网络的意识,初步培养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评价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维目标的设定,由表及里,形成了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或自己经历的事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

四、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2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能力 ;德性涵养; 培育策略;课程视野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04-03

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公布,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以课程标饰总纲而编制的学科教材也将陆续出台,中学教育由此迎来核心素养时代。因此,“为核心素养而教”理应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选择,这必然会对教师的学科能力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学教师惟有提升学科能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例,就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问题作一粗略探讨,求教于方家,并期待能引发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一、教师德性涵养: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性和精神长相,德性涵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素养。毋庸置疑,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德性涵养较之他人显得更为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陶行知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所以自古以来,无不把教师之德性摆在其素养能力的首要位置。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的德性素养同样是其各方面素养之核心,是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1.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党的十明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为立德树人,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突破口、具体抓手及实现路径。因此,教师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主体,其德性涵养的现实状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向来不是其学问,而是自身高尚德性所体现出来的品行示范及人格魅力。教师的高尚德性涵养反映的是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与修为,也彰显出教师对这份特殊职业的高远情怀。如果说仅仅把教师学科能力理解为狭义的学科教学技能,那么无疑教师的德性涵养所体现的教育情怀为教师教学技能规定了性质并指明发展方向。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教师的学科能力,德性涵养应该成为其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在教师整个学科素养能力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德性涵养,其所有的能力素养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教师德性涵养是提升学科能力的根本要义。

2. 培育核心素养要求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未能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教育只剩下“教”,几乎完全抛弃了“育”,忘却了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既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当下只重视“教”而淡化甚至放弃“育”的教育现状,树立并践行“教”是为了“育”,“教学”要切实为“教育”服务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而转型的执行者就是教师,当前不少所谓的优秀教师无疑是教学的高手,但还未必称得上是教育的行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除了教育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的正确方法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自身的素养水平尤其是其德性涵养水准。教师的德性涵养向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有教师自身高尚的德性涵养为支撑,所谓教育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必须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提升教师的德性涵养就成为首要前提,只有教师的德性素养水平提高了,再加之对于教育规律以及科学教育方法的掌握,学科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3. 思想政治学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的共同任务,提升德性涵养也是各科教师的共同要求,但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德性涵养较其他学科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基于核心素养而编写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由此看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依然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教师在这块阵地上要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道德修养,要突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工作的基础性,要与学校的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这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可谓重任在肩,而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提升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德性涵养无疑是第一要务。

二、素养培育策略:学科能力提升的基础内核

这里的素养培育策略,指的是就具体学科而言的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计策和谋略,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而采取的学科行动方针和方式方法。显然,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是教师学科能力的基础与关键,如果不具备科学的素养培育策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就无法真正落地,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培育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才能顺利并有效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并借助于学科教育教学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这里的培育策略也就成为各学科开展教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为基本的操作系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主要有:

2. 课程的开发整合力是未来教师核心竞争力

选择学校意味着选择课程,而选择课程意味着选择了未来。一所学校,无论以什么名称和标志去描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其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对国家教育而言,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课程;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不久的将来拼的也必然是其课程的设置;同样,对一名学科教师而言,拼的是其对于课程的执行能力,但这还不够,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与融通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来重要,这种能力必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它,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全面的人才。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本身就需要全学科共同的参与,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未来侧重于某个学科但又不囿于自己学科的全科教师或者在常规教育教学以外还有多方面才干的复合型教师,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展示出更为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以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作为教育评价重要依据的教育新生态下,学科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特别是跨学科的课程融通能力必将成为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拓展教师的课程宏观视野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客观要求。

当然,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理应包括诸多内容。比如,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在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必然要求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也必须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题中应有之义;又如,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提升教师学科能力自然也应该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各项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等等。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作赘述。

⒖嘉南祝

[1] 管建刚.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J].人民教育,2015(17).

[2] 王锦飞.构筑“为核心素养而教”的素养工程[J].师资建设,2016(4).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着公平正义、民主和谐、文明友善等法治思想,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体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一、当前普法教育形势迫切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总结“六五”普法成效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对四川文理学院所有专业的112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28%的学生认为法治没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4%的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6%的学生不知道12月4日是全国宪法日,只有41%的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49%的学生期望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普法教育实效,5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讲授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71%的学生认为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近年来,高校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酗酒滋事、故意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违法驾驶以及上当受骗等事件和违法现象屡屡发生。通过分析研判,大学生涉法违法主要有侵犯财产、侵犯人身、犯、暴力侵犯等四种类型,其发展趋势有隐蔽性、高智商性、犯罪程度严重和犯罪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征和现象表明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还不强,这对高校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严峻考验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法治文明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搭建新的育人平台,提升普法教育实效,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法治意识的关系

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和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意识是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法治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法律法规和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态度的总称,包含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法治意识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效融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建设、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道德品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把法治和德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应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的反应,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优秀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决定着理想的高度、价值的尺度,对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法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心和制度自信,感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优越性。二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法治化建设的伟大行动中。三是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法治文化的创建中,感受依法治校的强大力量,培育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四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原则是事物构成有机整体和协调平衡的基本遵循和准则,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最新普法动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注重法治意识、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因此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教育活动,要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实事求是的向青年学生宣讲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难题、困境和前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表明党和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增强青年大学生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其对国家充满希望和自信。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和国家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的重点、普法的形式、普法的对象、普法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这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普法动态,聚焦时效性、针对性和可复制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一致,提升实效性、教育性和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注重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又要注重法治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律知识、专业功底扎实、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高素质尖端人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发展结构,分类别、分层次的培养各类人才,既注重法律通识人才的培养,同时又要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四)坚持理论宣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激情与活力,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多地期望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广泛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和创建法治文化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项普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了解党和国家的普法动态及社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兴趣。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

高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大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核心道德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要积极加强对《宪法》等基础法律的学习,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积极探索将法律基础课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党课、团课等途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在法治创建中感受公平、正义、自由的力量,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武警、消防和律师行业协会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文化。高校内部治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大学办学章程,规范办学秩序和内部管理结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以法治为坐标的管理模式,”[5]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民主的力量,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知荣辱、重品行的思想道德情怀。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高校要积极推进法学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必修课,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载体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事物、新载体、新媒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要加强法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普法教师团队,广泛组织法学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法学研究工作,推进法学学术骨干、法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多级联合的普法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B/OL].2013年2月24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2014年3月版,p1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4]吴爱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J].党建研究,2015年第8期,p27-28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4篇

关键词:道德素质 法治意识 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1-01

一、幼儿教师培养现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及幼儿家长普遍存在对幼儿教师的技能素质高度认可,但缺乏成熟的法治思维及创新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幼儿家长,普遍已经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目前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总体评价还是停留在能够看好孩子、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较弱等,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认可程度不高。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过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也无形之中会挫伤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倦怠感,从而对幼儿教师成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已成为摆在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1]作为未来对幼儿教师的道德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中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2012年11月,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师道德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及综合素质欠缺等新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目标。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文,文章中深刻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因此,树立高度的道德感和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学前三年的教育质量,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有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变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前教育事业。

三、“法治意识”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法治意识是法制素养的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方向选择,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党和国家一直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非常重视。回顾中国普法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法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并不完善,法治建设及普法过程崎岖坎坷。直到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才真正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潮的兴起,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俨然成为一个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提高普法宣传质量的重要途径。2005年,、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列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2012年,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倡构建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战略,高度树立起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党中央一些列的普法举措都在努力宣传法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高校而言,如何能够在大学教育当中教会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3]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在突出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很难树立起较强的法治意识。

四、探索 “立德树人”与“法治意识”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打造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能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正被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所替代,如何破解高职高专培养的正确方向,成为当前摆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的首要问题。从国家的发展规划上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适应今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在因材施教,将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

四川幼专也在培养人才方面改变着传统模式,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四川幼专为例,在打造未来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当中,以道德素养、技能水平、法治意识为打造平台。创新培养的主要思路就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道德素养培养为依托,不断提升教师内涵;以法治意识培养为基础,不断提升法律素质,强化川幼学子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此指导思想下,2015年四川幼专开启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以此为契机,强化与系部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强化在校幼儿教师的培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以课堂为依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实践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是开展专题化教学推进活动,每周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对如何将道德意识转化成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将社会频发的现象引入课堂,将学生化整为零,提出见解,针对课堂所反应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不但打破了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师单讲、学生单听、听完了事的枯燥局面。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能力。在课程设计上深入浅出,确保实践教学课时的前提之下,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平台,打造多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出校园,带入园企,形成“走出去,深进去,有所思,有所学”的实践机制。三是开展系列讲座。紧紧围绕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充分把握普法宣传日、新法颁布实施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普法讲座,针对目前及今后生活、工作上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题化讲座。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四是加强对学校普法社的指导。社团在学校的管理和宣传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入普法宣传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4]为此,专门派出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教师对普法社的发展和活动进行指导,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知,三年有收获的良好局面,在法律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结束语

技能培养是主线,道德水平提升是内涵,法律氛围熏陶靠环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幼专的特色实际,探索出提升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林斌.德法并重 育人为本[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

[2]杜玉波.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 年11 月23 日第一版

[3]徐德纲.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2005.3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将“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贯彻于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之中,并最终提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时展特点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教育需求、学生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何增加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门课程,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它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过程中,更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与价值情感的体验。课程的特点要求高校注重开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情境中认知理论,深刻理解,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经过2015年全面修订之后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并成为课程的逻辑主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其系统地落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中。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外化于行。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专题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设计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有效实施和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一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内容才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各章、节、目的教学主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如何更加鲜明地体现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基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和知识结构,可以设计以下六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专题一”:人生蓝图的畅想与描绘。这一专题的内容主要来自绪论部分,在这一专题中,要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重大意义以及科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核心价值观建立整体认识。课时可选择两个学时,主要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了解的教学目标。“专题二”: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在这一专题中,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正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使大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专题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这一价值理念,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是如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公正问题,这使大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更好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平等、公正”这两个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专题四”: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创造。在这一专题中,课程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创造人生价值提出了思考。这其实也是在解答“人的一生如何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正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价值理念。在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将“自由”的理念引入人生观中。“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这个专题,可以说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最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学习与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正是帮助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修养,与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倡导体现了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专题六”: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这一专题,包括教材的最后三章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虽然内容是基础,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是否适合也直接影响着内容的发展,一个好的形式当然会对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就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持续开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计划,形成系统性、全方位、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空间。高校教师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应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既指课堂内开展的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演讲朗诵展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包括课堂之外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教学的创新上,需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空间必须得到拓展,必须超越课堂,走出课堂,最后回归课堂,着力构建内外兼修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集体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制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微视频。实践活动安排在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中,活动主题是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活动由教研室统一策划安排,由任课教师在任课班级进行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1)大学生利用手机或摄像机等设备拍摄身边的真人真事,要能寓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不刻意伪装,不弄虚作假。(2)将全班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策划、收集素材、拍摄、剪辑等任务由各小组分工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为拍摄主题,完成时间为一周。(3)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代表负责阐释作品寓意。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学校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全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爱国”这一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升国旗的场景。又如,在“友善”这个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这种情景式的体验,留给大学生触及内心的感悟,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而真实。最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育合力。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教学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机组合。(1)教学资源的共享。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需要集中共享校内或校外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完成,这需要各个部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力合作,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2)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多个领域,除了学校之外,实践活动更需要社会及学生家庭的支持与参与,唯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3)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活动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有力保障,校方应切实从制度、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实践教学最大的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需要与教学研究互动共进,教学研究成为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实现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玲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意识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04-03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日益加快和深入,法治实践对法治意识的需求日趋迫切,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培育国民的法治意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能否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出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是新常态下开展法治教育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法治意识的普及、法治思维的养成、法治信仰的形成,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因此,本文试针对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优化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以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促成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认同法治,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一、大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作为治国的现代方式,要求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依法而治,法律在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们真正在内心拥护、信赖和信仰法律。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实践。大学生法治意识指大学生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对法律及法治的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基于这种信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发自内心地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法治,比法律意识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法治意识的需要标志着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法治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良好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信仰及依法办事的能力,使学生清醒地认知、理解法治,提高法治素养,自觉主动约束自我行为,维护好法治秩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透视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困境

(一)深化改革中深层次矛盾凸现,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改革与法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改革是革旧布新的“破”的过程,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制度、体制等各种阻碍因素。随着改革进人攻坚期、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各种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增多,并伴随着既得利益主体的对抗和阻挠。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人治”思维,滥用公权力。同时,由于司法体制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如办案中索要钱财、靠人情办案等腐败现象。在此情形下,若高校法治教育不到位,就会让大学生在学校里培养起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回归原点,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二)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不健全,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腻的过程,高校法治教育应当围绕依法治国的目标进行,通过教育都应当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当前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唯一一门普及法治知识的公共必修课,2013 年该课程的统编教材进行了修订,把法律精神、法治思维方式和法律文化的培育纳入教材中,对高校法治教育的方向形成了新的定位。然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机制尚未跟上社会需要的进程,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1.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与法治目标不相匹配。长期的法治教育在内容上仅停留在基本法律知识的讲解上,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法治观念的形成,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塑造。因此,在期末考核中只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合格,对于课程的教育效果、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与否,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2. 教学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大班的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受制于有限的课时和既定的考核方式,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没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学校法治教育学校纵向教育空间扁平,手段单一,没能根据大学生受教主体的特点,将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培养融于实践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没有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很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大学生知法犯法的现象不少,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三)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法治意识的养成

在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理想状态是自觉的全心全意学习,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是存在差异的。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可分为不同层次:有法治意识,畏惧法律,不敢违法;有法治意识,知法、守法和护法;把法律融合生活,会用法。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主要是第三层次尚未能很好的实现,首先,在法治认知上认为法治是国家的事,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其次,在法治意志上,认可法治国策,对一些法律现象错误的认识和评价,对法治信心不足,对法治的价值理解不深,缺乏对法治的认同,法治精神欠缺最后,在行动方面,法治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够自觉守法,对社会中的违法现象表现冷漠,缺乏正义感,碰到法律纠纷不会主动运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用法能力较弱。大学生主要还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法治教育服从法治,法治意识的养成中被动的因素大于主动的因素,总体上缺乏对现代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尚不能将法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机。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路径

“法治”已成为现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因此,必须站在依法治国的新高度,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教育、环境熏陶等方式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养成。当下要解决传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这几个方面优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指导,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中,科学的回答了如何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实也是处理上述三者关系的关键原则,不管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还是公平、正义等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可以说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凝聚社会共同政治理想和信念、美好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做出的战略部署,因此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善弃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环境,创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氛围。高校则需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以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实质,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校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将法治信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法治权威,以便凝聚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推进依法治国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两组因素,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

1.重视道德对法治的滋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建设进程中离不开道德的保障与规范,也离不开德治的培育的社会道德基础滋养。一个道德素养高人才会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意识也相对较强。一些大学生误认为法治建设进程中,法治与道德相互冲突,法治是讲法律不需要道德。高校必须改变大学生关于道德无用的错误观念,在重视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惩恶扬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倡导高尚的道德追求,发挥道德对法治意识培养的促进作用,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2.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日本著名法学家川岛武宣曾说过“近代法意识最根本的基础性因素是主体性的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主要是主体意识尚未能很好地激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独立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内心形成对法治的渴求和坚定信念。这就需要高校法治教育在内容上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转为法治知识与法治理念培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形式上实现不断创新, 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法治建设,激发其对法治前途与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三)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的“三部曲”,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意识系统,需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出发,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从法治认知、法治认同和法治信仰三个阶段,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1.法治认知: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拥有基础的法律知识,对当前的法治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在教育内容上通过基本的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对法治形成系统的认知,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和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结合中国的法治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对待实际情况。在课程考核上可引入多种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遵循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结合教育热点,采用一些能激发大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方法,拓宽教育空间,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识。

2.法治认同:法治意识培养的心理基础。法治意识的培养在解决知与不知问题的基础上,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就是法治的认同。法治只有被大学生真正认同和普遍接受,才能自觉生成法治意识,主动地按照法治要求去行动。大学生的法治认同主要是基于法律能保障大学生的合法需求,保障自由、公平、正义等公众需求的实现,从而认可法律、信赖法律、愿意服从法律,对法治充满信心的过程。首先,高校要依法治校,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学校公共事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办事,公开校务,尊重师生、服务师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其次,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主要体现在法治精神文化、法治制度文化、法治物质文化和法治行为文化,法治成为高校治理的普遍性规则。法治文化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形成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3.法治信仰:法治意识培养的情感皈依。伯尔曼指出:“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当人们在对法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信仰之后,遵守法规则和条文会很自觉”。法治信仰意味着对在对法的充分理解、高度认同之后对法的心悦诚服,是对法的理性共鸣和情感升华。从而使每个人的内心都信奉法律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法成为每个人日常行为的准则,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厉行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成为的最大共识,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社会法治良好环境。

(四)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

高校大学生所掌握的法治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与实践脱节的理论知识,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变成灵活运作的武器。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要注重法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告别以往的简单说教,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高校应切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可以举办法治文化节,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组建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常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可以以法律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法律纠纷,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度。在校外,可以搭建长期的实践平台,和监狱、劳教所、检察院、法院等进行联系,建立大学生校外法治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深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只有使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并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法律意识教育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法律的基本精神。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社会不仅需要完备的法治条文,更需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自己形成法治意识,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需要直视教育过程中的困境,整合优化路径,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知法、守法、信法、护法和用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G].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日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理论研究专项课题(2014ZJ003);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7篇

一、幼儿教师培养现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及幼儿家长普遍存在对幼儿教师的技能素质高度认可,但缺乏成熟的法治思维及创新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幼儿家长,普遍已经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目前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总体评价还是停留在能够看好孩子、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较弱等,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认可程度不高。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过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也无形之中会挫伤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倦怠感,从而对幼儿教师成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已成为摆在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1]作为未来对幼儿教师的道德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中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师道德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及综合素质欠缺等新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目标。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文,文章中深刻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因此,树立高度的道德感和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学前三年的教育质量,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有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变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前教育事业。

三、“法治意识”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法治意识是法制素养的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方向选择,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党和国家一直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非常重视。回顾中国普法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法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并不完善,法治建设及普法过程崎岖坎坷。直到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才真正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潮的兴起,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俨然成为一个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提高普法宣传质量的重要途径。2005年,、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列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2012年,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倡构建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战略,高度树立起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党中央一些列的普法举措都在努力宣传法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高校而言,如何能够在大学教育当中教会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3]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在突出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很难树立起较强的法治意识。

四、探索 “立德树人”与“法治意识”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打造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能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正被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所替代,如何破解高职高专培养的正确方向,成为当前摆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的首要问题。从国家的发展规划上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适应今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在因材施教,将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

四川幼专也在培养人才方面改变着传统模式,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四川幼专为例,在打造未来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当中,以道德素养、技能水平、法治意识为打造平台。创新培养的主要思路就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道德素养培养为依托,不断提升教师内涵;以法治意识培养为基础,不断提升法律素质,强化川幼学子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此指导思想下,2015年四川幼专开启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以此为契机,强化与系部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强化在校幼儿教师的培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以课堂为依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实践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是开展专题化教学推进活动,每周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对如何将道德意识转化成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将社会频发的现象引入课堂,将学生化整为零,提出见解,针对课堂所反应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不但打破了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师单讲、学生单听、听完了事的枯燥局面。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能力。在课程设计上深入浅出,确保实践教学课时的前提之下,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平台,打造多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出校园,带入园企,形成“走出去,深进去,有所思,有所学”的实践机制。三是开展系列讲座。紧紧围绕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充分把握普法宣传日、新法颁布实施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普法讲座,针对目前及今后生活、工作上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题化讲座。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四是加强对学校普法社的指导。社团在学校的管理和宣传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入普法宣传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4]为此,专门派出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教师对普法社的发展和活动进行指导,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知,三年有收获的良好局面,在法律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51-02

21世纪的国家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关键则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创新用才机制,营造良性用才环境,是当前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中之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又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在高校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培养要求与机制正好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和实践要求上的契合。那么,如何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呢?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树立为人民服务精神,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健全的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经典论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身心潜能的最大激发,开发创造力,实现人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根本。主要包括: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甘于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善于合作的创新察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

因此,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一光荣伟大的任务。塑造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的合格人才,首先就是要塑造健全的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和“人格高尚的人”。在培养过程中达到学生个体道德品质中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诸方面的统一,进而对其思想与行为产生支配作用,化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为其自觉的日常习惯,真正成为一个有德性、有创造性的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是在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前提下强调对创新素质的开发和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全面培养和提高成才主体的综合素质,即成才主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要求创新人才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在全面培养成才主体综合素质的同时,应注重对其创新素质的提升,应加大对其创新素质开发和培养的力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培养提升人才的创新素质是重点,只有真正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实现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推进中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再次,着力提高成才主体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政治素质是创新人才的首要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德才兼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科学的“三观”意识是创新个体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它对创新个体的实践活动发挥主导和监控作用。思想品德素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素质,其内核是科学的“三观”意识。科学的“三观”意识引导和决定人的思想品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措施帮助创新个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三观”意识,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从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创新人才全面发展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第9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生教育核心理念内容之一。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参加就业之后的从业工作态度等,都是职业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就读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前提条件,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指在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以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基本教学准则[1]。在此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教学理念。相应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对学生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乐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等方面职业道德素质内容的培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以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在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当中,授课教师以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和主体,自己则作为知识内容的教育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内容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将爱国主义政治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工作目标[2]。

二、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相符需求。职业院校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较特殊的教育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多是技能型人才,其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办学中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为各个职业岗位输送符合职业要求和标准的学生。不同职业除了专业技能各有千秋外,其同一个要求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着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之中提到“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各自需要的专业技能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是极为必要的[3]。当代职业院校已经将职业道德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并且从各个方面开展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适应社会新需求的新型建设人才。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符合现实要求的,这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二)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需求。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型建设者的需求目标。职业道德是每一名职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这既是岗位要求,又是社会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更深刻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职业规定标准执行工作内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将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是当今职业院校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4]。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从注重专业技能到重视职业道德素质,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成果。当前社会对新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要求更严格,需要在具备才能的同时,有良好的德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这不但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对学校的声誉、发展有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院校形象。(三)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强调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符合。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来观念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当肩负起重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担,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社会输送兼具诚信、文明、礼仪等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5]。通过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全面打造“德才兼备”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栋梁,这样才能消除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构建真正和谐、友好的社会。

三、有效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人员素质。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应强调教师队伍人员的素质。应该着重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素质水平如何对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引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才能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严格规定招聘程序,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时,积极引进业务精、觉悟高的教师,对于不符合教育职位标准的人,应该坚持杜绝;思想政治教师入职后,应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获取最新理论知识,融合各种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制订充实的学习计划,改进课堂授课方法;职业院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学者,到校开展讲座,可以聘请这些专业人士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的兼职教师,以此提高整体团队的教育水平。(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职业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开办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室,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倾诉对象,缓解压力,安抚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更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学校围绕职业素质进行授课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导入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让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向不同的学生灌输该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为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奠定基础。(三)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活学活用。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握职业道德是什么,能够活学活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短期实践,让学生提前作为职业人感受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且直观观察职业人的工作内容和行事准则,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比如“学雷锋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而言之,以职业道德为基本核心理念、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手段。只有职业院校相关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核心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张伟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立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52-54.

[2]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8.

[3]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新模式途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