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档案管控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2 16:11:07

档案管控措施

档案管控措施第1篇

关键词:疾控中心 声像档案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63-01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疾病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的开展,给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1]。声像档案是各种档案形式中最具代表性,而且包含信息量最大的一种,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最有价值的档案形式之一。尤其是对于疾控中心这种单位来说,产生的信息量大而且很多信息都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非常需要通过声像的方式真实的记录下来,形成原始档案为后来的工作提供参考的素材。本文拟通过对疾控中心声像档案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其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为促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1 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疾控声像档案管理来说,效率的高低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因为任何管理最终都是落实到管理人员去实施。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档案管理效率的高低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以往,在很多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部门中,都是一些专业背景不相符、年龄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在档案管理部门没前途,升职、评职称都轮不上,是个典型的清贫“衙门”。所以来档案管理部门成了没有办法的选择,导致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非常有必要着力推进疾控中心声像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各疾控中心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声像档案保存办法,新型声像档案搜集整理方法[2]。另外,各疾控还需要加强对具有声像档案管理背景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引进力度,通过政策、待遇、工作环境方面的倾斜,使这些优秀的人才“来的了、留得住、干得好”,全方位的充实疾控中心声像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同时,疾控中心还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及时的推进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文化素质,这对于促进档案管理人员适应未来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改善档案保存环境,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不同于普通的纸质档案管理,其条件要求更为苛刻,比如一些磁带,湿度过大的时候容易粘连变质。而对于光盘的保存也是一定要仔细,否则划伤了磁道,对于声像质量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现阶段很多声像资料都开始在电脑中保存,而这时候对于电脑远离病毒的“困扰”、黑客攻击的麻烦就又显的十分重要了。但从目前对于很多疾控中心档案保存机构的调查发现,具备恒湿、恒温等保存要求的档案管理机构并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纸质档案保存阶段,对于适合现代化声像资料保存的环境建设步伐还没有跟上。因此,各单位需要加强对声像档案保存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加速声像档案保存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首先,对于保管磁性录像、录音档案和照片档案来说,要避免人为损伤;严格控制档案管理地域的温度与湿度,相对湿度应在40%~60%。温度应在14℃~24℃。库房内昼夜温度变化不大于土3℃,温度变化不大于上5%[3]。另外,各疾控中心要有效的购置和升级相应的声像档案保存及相关辅助设备,比如硬盘、电脑、湿度计、温度计等,为声像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

3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收集与管理

由于声像档案不同于以文字记载的纸质文献,文字记载的纸质文献,管理人员甚至可以口述其中的内容,即使真的出现了丢失的情况,其补救的难度也要小一些。而对于声像档案则不同,一旦丢失了,我们很难量化的去描述声音和图像,所以,补救的难度很大。因此,对于声像档案的管理,需要着力加强,包括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要作出明确规定。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另外,对于已经形成声像档案的材料,需要及时关注载体介质的性能,并且要不断的更新、备份,避免因存储载体的老化或损坏造成档案内容信息损失的基本方法。尽可能保存母带、提高存储载体质量、加大更新的时间跨度、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等方式,都是提高更新质量、降低更新损失的有效方法[4]。另外,由于疾控中心的业务范围很广,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监测管理与研究,传染病、职业病、常见病的防治,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的监测管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检验等,为了最大限度的收集声像档案资料,疾控中心可以在每个科室设立信息搜集员,最大限度的为疾控中心保存那些有价值的声像资料。

4 推进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工作考评措施

档案管理,主要是进行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档案提供利用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这对于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各种有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5]。而很多疾控中心之所以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激励制度,导致管理人员都没有上进的意识。因此,各疾控中心需要建立明确的激励制度,把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创新性都纳入到职称考核之中。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甘于为档案事业奉献,而且善于思考、乐与创新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通过物质和精神给于奖励,形成一种人人讲奉献、讲服务、讲创新的氛围。

声像档案是传承和保存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它作为一种资源,同时具备了信息与信息承载的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声像档案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易于复制架空的特点逐步成为档案家族中不可代替的一员。对疾控中心而言,声像档案的意义同样重大,而要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却又并非朝夕之事,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技术、人员素质、环境、制度等多方面。所以,各疾控中心需要切实对声像档案管理提起重视,力求为疾控中心积累更多有价值的资料,辅助疾控中心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霓,应锡钧.新形势下疾控机构档案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

[2] 尹敬波.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J].才智2011(8).

[3] 李中尧.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B).

档案管控措施第2篇

财务档案管理是现代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以财务档案信息为依据的各项分析与决策工作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健康性与长远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前存在的财务档案信息失真问题予以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预防;控制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持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并为各项关键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材料基础。然而当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1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基础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片面,将财务工作等同于账目记录和整理,忽略了财务工作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不到位,更不能及时对财会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新,导致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1.2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对于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及专业素质未进行严格审核,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各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我提升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存在财务信息造价和违规操作等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1.3财务信息蓄意造假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税收,窃取国家资产,往往制造企业内部虚假的经营业绩,伪造真实账簿,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内部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改建的账目内容不建全,账目内容不按相应规定如实记载,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1.4财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对会计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要求,但在一些单位内部,对财会工作却未进行有效监管,或是缺乏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虚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效力,这也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工作。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信息缺乏严格的审核,这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解决。

2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健康的外部环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财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选取典型正反面案例,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多角度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其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采取信用评定机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诚信有奖、失信必罚,强化法律与道德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双重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控制。

2.2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避免独断专行的决策情况,降低因部分管理者操纵而出现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其次,要根据现代财务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其作用在于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3完善相关立法与法律,发挥法制监督作用

法治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法制监督也应在财务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因部分单位或个人钻法律空子,导致财务信息蓄意造假和失真问题。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通过提高财会工作违法成本,遏制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要确保法制监督与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执法,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以警示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和财务档案相关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截断信息失真发生的源头。

2.4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科学防控信息失真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大都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强化与完善,来提高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如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强化权限管理,避免人为篡改财务信息所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还可进一步加强对云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云数据库,在财会信息生成时自动在云端进行信息记录与存储,通过云端原始信息与内部财务信息的比对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并采取核对与处理措施,保证财务档案的信息真实性。

3结语

本文首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的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与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徐怀洲 单位: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

档案管控措施第3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 档案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archives materi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fact that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volved to collect, sort out and reasonable and filing, keeping of. For a long time, so the 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also need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actice,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on projects files how to do well the management work of the suggestion,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file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档案是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工程立项文件是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审批、确立过程的真实记录,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建设工程档案就开始产生并积累。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已经形成并积累的文件被称为建设工程准备阶段文件,项目经费落实和项目预算编制、概要设计、招投标、及项目具体实施的根本依据。而项目预算、概要设计、招投标产生积累的文件材料又是项目勘察测量、详细设计的依据。如果把这一个文件积累过程从建设工程中剔除,建设工程是根本无法成立,也是无法开展的。在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砖块等使用前,必须要经送检合格才能使用,这些检测文件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在建筑材料使用进程中,应该根据指令实施,如用什么标号水泥,怎么配比,用量多少等,在实施中还有旁站监督记录和检测记录,出现了问题还有调整指令和变更说明等等,这些都需要工程资料来指导。

建设工程档案直接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建设档案的管理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广泛实施和现代科学管理思潮的发展,对建设工程质量有了严格的定义,即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相信在档案管理的前提下,工程质量也会更加得到重视。下面是一些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同样是百年大计,有了工程没有档案将后患无穷。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主管领导就要指定专人负责文件、图纸、计算数据、声像记录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2、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体系,明确每人的工作职责,加强考核,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3、定期召开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会议。项目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定期召集有关参建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档案工作会议,汇报项目档案工作进度,安排布署下步工作。

4、加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大、工期长、形成材料多,特别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单位和环节众多,所以要想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或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加强和完善有关的制度建设,就成为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5、坚持执行“四同步”制度。即:企业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积累情况同步,验收、鉴定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总结与项目文件材料完全归档同步。以“四同步”制度来确保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

6 、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及时介入。项目管理部门往往不懂档案管理,不知道项目档案的组织管理、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保管要求等,等到工程项目要竣工验收,提到项目档案验收了,才知道项目档案还有整理要求,安全保管有库房“八防”等验收内容,这时往往积累了很多工作需要处理,搞得很被动。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早介入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

7、 档案部门必须参加竣工验收。审阅工程档案是竣工验收的法定内容,档案部门参加竣工验收,是保证工程档案资料质量的关键。档案部门在工程档案验收工作中,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档案初验阶段,各项归档材料要切实做到“图实相符”、签字手续完备。对初验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在掌握验收标准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马虎迁就,以确保项目档案的质量。

8、 项目档案整理工作前移。每个建设项目,特别是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往往参建单位众多,形成的文件材料多而杂,如果都由建设单位来整理则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签订招标合同时就把项目档案的整理要求明确提出,每个参建单位形成的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整理好,向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或档案部门移交。

9、强化对重点档案的收集。项目档案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建设项目从提出立项到建成投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的各类文字、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和声像材料。项目档案验收时抽点为项目前期管理性文件、竣工文件、隐蔽工程文件、质检文件、重要合同、协议等。项目建设单位一定要把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纳入合同管理,采取有力控制措施,明确要求各有关单位,及时收集项目建设有关文件材料。根据我们这些年项目档案验收的工作经验,一些重要的声像材料,如项目开、竣工仪式的照片、录音(像)带等也是收集的难点。另外,竣工图章的签署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工作中竣工图好多是从施工图直接转化而来的,没有经过任何改变,所以有的单位就把施工图作为竣工图保存了,这里要强调的是,施工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保存,但必须要加盖并完备签署竣工图章,否则施工图就不能作为竣工图来保存。

10、 整理出一套单位工程与项目档案档号对照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其实际施工的单位工程名称往往与当初设计时的名称不符,或者实际施工时把一个单位工程分成几个密切联系的单项工程,这样就会造成实际竣工资料与单位工程不符的情况发生。如果整理出这么一套对照表,不仅有利于项目档案验收时的及时调卷,而且对日后项目档案的查找利用有很大的益处,可以作为一种非常不错的检索工具,不失为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

11 、项目档案及时纳入单位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根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项目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二是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情况;三是项目档案的安全状况。可见项目档案的安全保管也是项目档案验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项目档案验收,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另一方面要保证项目档案的安全,以确保项目建成后的不时之用,通常一个单位的项目筹建部门一般没有条件实现对项目档案的安全保管,把项目档案及时纳入单位档案部门管理,一方面有利于项目档案的验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切实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工程档案的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指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以纸质、胶片、磁介、光介等载体形式存在的全部文件,包括前期文件、竣工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等。保证工程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和系统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相比一般的档案管理,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更加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其档案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对工程项目的一个更加直接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切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档案管控措施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事业单位;应用;风险控制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主要作用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传统工作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催生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成为当前许多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档案管理领域同样如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式较为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呈现出逐渐加大的态势,给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1]。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将很好的解决工作质量低下的现状,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可以说,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很好的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目标是储存资料,与此同时,档案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通过查询和利用档案工作信息,可以更好的指导下一步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体系。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档案利用与开发上。通过对档案的总结和梳理,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并且为事业单位主营业务的发展与优化提供建议,实现工作效能总体提升。

(三)节省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大量资源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下,管理质量较低,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空间限制。纸质版的传统档案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随着人数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档案,如果不进行信息化收集与处理,会严重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此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档案资料查询与调取等方面,都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应用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与流通。要想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水平,就要构建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和收集模式中,各部门之间一般各自为政,档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流通,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需要信息和资源的时候,可以通过调阅档案的方式,有效整合工作资源[3]。

(二)合理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资源,提升风险防控质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开展电子信息建设,既要优化工作流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还要实现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检索等方式,发现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到共性和有指导性的问题,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得出有效数字,指导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4]。

(三)及时填补事业单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高安全性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随时注意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漏洞,因为档案中涉及许多隐私性的个人资料[5]。所以,为了消除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风险,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一方面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填补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漏洞,防止档案中的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和盗取,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抵御档案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机械,重复性很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6]。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档案管理专业,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除了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外,还要注重引进档案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具体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档案管理工作与日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要经常性开展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应用意识,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同时,要对档案信息的安全和风险控制措施给予重点关注,不能一味的追求管理的效率,而忽视档案的安全,应积极制定档案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漏洞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付冰.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及风险控制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86.

[2]敏.现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技术化[J].中国信息化,2013(10):20-20.

[3]谷红艳.电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研究[J].东方教育,2014(z2):90-90.

[4]李咏梅.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13):163.

档案管控措施第5篇

【关键词】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信息化 问题

疾控中心承担着对残疾、疾病和伤害的预防的重要使命,在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疾控中心在我国疾病防控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疾病中心中所保管的档案资料是疾病中心工作的基础,虽然十分庞大但也十分珍贵。但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欠发达地区设备、人才不足等问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而这种种问题正阻碍着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1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尽管疾控中心每年都会向档案管理投入一定资金,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级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但很多工作依然由办公室来完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缺乏专业管理者,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1.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差

由于上级领导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没有在档案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医疗水平差,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即便是在档案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现有从业者不仅不能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更不懂得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很多工作人员都表现出难以胜任该工作的情况。此外,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差,对自己的工作也不能正确认识,认为只要档案信息不丢失即可。

1.3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机制缺乏的情况,很多档案资料都不能及时归档,更没有按照科室的不同划分档案,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档案资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如果要利用档案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大量人力查找。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作用。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能力差,很多电子档案出现了损坏,不能被利用。

1.4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而仍有部分地方的疾控中心沿用着从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的保存、分类不科学,无法满足现今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而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疾病谱的改变等问题的出现,又给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无法满足现阶段医学研究、疾病控制等领域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现阶段的档案也多以文字,图片等静态资料为主,缺乏重要的声像资料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从而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而现在多地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又成为需要妥善管理的信息。种种变化迫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升级。

2解决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应对措施

2.1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做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让领导部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档案管理对疾控中心工作的作用,尽量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并在集体会议上宣传与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让所有人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这也是为档案管理部门在中心树立威信的有效措施。

2.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控中心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要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经常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并从社会上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级领导也要联系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为其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档案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创新管理模式。

2.3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就需要构建挖山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范畴,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工资与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按照档案的用途确定分类,逐步优化档案管理机制。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妥善保管电子档案资料,经常检查电子档案情况,如发现播放受影响应立即重新刻录,更要做好档案资料的通风工作,防止潮湿。

2.4改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档案管理的需求。信息时代,疾控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档案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而现今的档案来源、保存形式与以前也已经大相径庭,若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探索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我们应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思维,建立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地管理模式,以充分得发挥信息化管理地优势。

3结语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得到疾控中心上级领导的重视,并联系实际情 况提出有效整改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鹏.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08:121-122.

档案管控措施第6篇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各种生产资料活动中都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水库的建立管理在这方面就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水库档案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档案中记载了水库的各项数据、各种指标,其水库档案管理就具有重大意义。但现如今,我国的水库管理档案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使水库档案不齐全,对某些经常调用档案的部门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影响其工作进度。现今,我国理应规范档案管理解决此问题。

二、水库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信息闭塞

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闭塞,导致档案收集的不完全,以至于有部分非常重要的档案滞留在有些部门或个人的手中,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以后档案的提取及利用。比如某些重要领导的重要讲话、重大会议的一些会议资料、某些业务部分的调查报告等等,这些容易留在个人的手中,而使档案不能归档封存,对日后的调档,查找档案增加困难。

2.档案机构自身问题

档案机构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档案管理机构,没有贯彻实施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落实程度不够,还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对一些业务部门疏于管理。还有在业务人员的分配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等等上,离国家要求的标准的档案管理职能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是档案机构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

3.档案员对部门业务认知差

有许多业务部门的档案分管的领导人都是兼职,徒有虚名,以至于档案的转移、归档工作被影响。这些领导人员对业务部门的了解程度不够,对各种档案的分类以及与档案有关的业务知识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从而避免出现由于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使档案遗失,重要资料丢失的现象。

4.各领导对档案工作态度不严谨

各级领导对待档案不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同程度的支持力,就会影响下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些部门会经常查阅档案,他们就能充分意识到档案归档保存的重要性,能够把档案按时移交归档;而用到档案较少的部门对于这方面的意识就相当薄弱,不能及时归档,甚至是不归档,这就严重影响到档案在日后的利用,导致档案的不齐全。

三、水库档案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核心是档案管理机构,而建立一个强大有力的档案管理机构就极其重要了。要着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负责档案的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与管理档案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继续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还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使用的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等等。

2.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方法、措施等等,且要贯彻实施。档案管理需制定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各部门能够按照这些条例,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归档封存等等。制定具体的归档要求、细化归档工作的流程、明确规定档案的统计、销毁等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使用情况、落实其检查制度等等。

3.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利用网络,是档案能更好地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提高档案的完整度、归档率及准确度。各部门要设置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且要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不定时查看归档资料,对其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原始材料移交归档。兼职档案管理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档案进行管理,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4.畅通信息渠道

畅通信息渠道,档案管理员需要及时掌握生产生活中刚形成的各种档案信息,掌握第一手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中,所有档案管理人员要从始至终以供给最优质的档案信息资料服务为宗旨,用良好的服务态度获得广大职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此外,还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其服务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益。

档案管控措施第7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风险控制;方法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由于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面临着风险。因此,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定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点,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8(1)

档案管控措施第8篇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转贴于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档案管控措施第9篇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