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4:06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1篇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青壮年时期抓起,年轻时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多存储骨量,当骨量因为年龄原因而衰退的时候就可有充足的储备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及蛋白质,如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等,避免进食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并戒烟。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并保持充足的日晒。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或骨折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骨健康补充剂

钙剂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在中国人的食物中钙剂普遍缺乏,充分的钙摄入,可以抑制骨吸收,有利于骨健康。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 mg元素钙,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需选用钙剂补充。那么,应该如何补充呢?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 000~1 500 mg,中国人平均每日饮食钙摄入约400 mg,故每日应再补充元素钙600~900 mg。各种钙剂含钙量不一,要以实际的元素钙计量,以含钙量最高的碳酸钙为例,如碳酸钙含元素钙40%,则500 mg重量的钙片含钙仅为200 mg。枸橼酸钙补充剂在与饭同时吃或空腹吃的时候吸收较好。而碳酸钙在进餐脂肪和胃酸分泌时服用吸收更好,重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可改用含镁的剂型。

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认为,除含钙性肾结石的妇女外,每天总钙的摄入量达到1 500 mg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在补钙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监测尿钙水平,以≤300 mg/日为宜。

维生素D 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保持肌力,可改善身体的稳定性抗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剂量为每天400~800 IU(10~20 g)。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为每天800~1 200 IU。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30 ng/ml (75 nmol/L),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90%低于此水平。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建议:每天至少800~1 000 IU连续1年的维生素D补充对所有绝经后妇女均合适。只有当维生素D剂量>1 000 IU/日时,才与高尿钙和高血钙的危险有关。监测尿钙>300 mg/日则须减少维生素D的摄入量。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包括1α (OH) D3 (α-骨化醇) 和1,25(OH)2D3 (骨化三醇),这些维生素D的衍生物已经不再需要经过肝、肾脏的羟化酶羟化,故称为活性维生素D,或D激素,不受肝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在体内直接发挥生物学效应。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并能增加老年人的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骨化三醇的常用剂量0.25~0.5 μg/日。α-骨化醇0.5~1.0 μg/日。上述活性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时的用量是安全的,长期使用者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营养是最重要元素。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并被作为任何一种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基础治疗部分。事实上,已经批准的所有抗骨质疏松症用药,都要求在治疗前强制纠正矿物质代谢障碍,主要指纠正钙或(和)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钙和维生素D等成分也不能替代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处方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各个阶段,但仅限于此也是不够的,哪些人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呢?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适应证 ①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T≤-2.5,或有过脆性骨折史);②已有骨量减少(骨密度:-2.5<T≤-1.0),并伴有>1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③无骨密度测定条件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也需药物治疗: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FRAX计算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骨折概率≥20%者。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见表1。

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

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

抑制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一类焦膦酸盐的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双膦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

双膦酸盐的常用口服制剂有阿仑膦酸钠和利噻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片剂70 mg,每周1次,或10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片剂35 mg,每周1次,或5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均需空腹服药,用200 ml白水送服,30分钟内不要进食和喝水,不平卧。注意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慎用。不适于口服者可以选择供静脉注射的双膦酸盐,如伊班膦酸钠2 mg每3个月1次,或唑来膦酸钠5 mg每年1次。

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5 ml的慎用,静脉注射用的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是引起一过性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关于双膦酸盐引发下颌骨坏死的报道罕见,偶见于恶性肿瘤应用大剂量双膦酸盐,并存在口腔疾患而进行拔牙手术时。因此准备拔牙等口腔手术时应提前停一段时间的双膦酸盐药物。

降钙素类:降钙素是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素还有中枢性镇痛作用,缓解骨痛,对骨折期间的骨痛也有效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鲑鱼降钙素50 IU/日皮下或肌肉注射或200 IU鼻喷。鳗鱼降钙素则用20 IU肌肉注射每周1次。少数患者应用降钙素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该类药不是激素,它选择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与不同部位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会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在骨骼有雌激素的作用,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在和子宫则有雌激素的拮抗作用,不刺激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

目前,SERM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有雷洛昔芬,60 mg,1次/日口服。雷洛昔芬只用于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循证医学证实,雷洛昔芬能预防骨丢失并能有效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但对于降低其他骨折的作用还不确定。面红、潮热症状明显的绝经后妇女不宜用,国外报道该药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有血栓倾向和长期卧床或久坐期间(如长途旅行)禁用。

雌激素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因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钙流失,因此补充雌激素可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的速率,使其恢复到绝经前水平,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已证明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补充疗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质疏松性椎骨、非椎骨骨折的发生危险,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该类药物更适合有更年期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但需评估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常用药物有结合雌激素、雌二醇、替勃龙等。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对雌激素的利弊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乳腺癌的风险每年不足1/1 000,但乳腺癌仍然是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保留子宫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同时适当补充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再增加。在绝经早期开始用雌激素治疗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有益的。但应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评估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骨形成促进剂 有甲状旁腺激素(PTH):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rhPTH(1-34)]。PTH是最主要的钙磷调节激素,大剂量的PTH可促进骨吸收,增加骨转换率,而小剂量PTH则刺激骨形成。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每日小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 注射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该药被美(下转第7版)(上接第6版)国FDA批准用于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该药为注射剂,每日皮下注射20 g,治疗≤24个月。部分患者可有头晕或下肢抽搐的不良反应。动物研究可能增加成骨肉瘤的风险,高钙血症者禁用。

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①锶盐:锶是与钙、镁同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锶盐雷奈酸锶是新一代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刺激骨形成、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能增强骨强度与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降低发生椎骨和髋骨骨折的危险。雷奈酸锶每日睡前服2 g,餐后2小时后,不宜与钙和食物同服。肌酐清除率<30 ml/分不推荐用。不良反应可有恶心、腹泻、头痛。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见表2。

总结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2篇

老年性骨质疏松: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必须的。但对那些骨量显著下降且有明显骨痛或骨关节炎的老人,降钙素和双磷酸盐都十分有效。

男性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雄激素仅对睾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质疏松有效。临床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双磷酸盐、活性维生素D和降钙素为多。

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病的治疗是前提,但同时应用活性维生素D、双磷酸盐或降钙素,对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不仅能治疗骨质疏松,同时对软骨损伤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双磷酸盐既可治疗骨质疏松,又能抑制过度的骨质增生,故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和双磷酸盐,是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选择。

以提高骨量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严重的骨质疏松如需迅速提高骨量,可选用甲状旁腺激素(1~34)或双磷酸盐,但卧床患者慎用双磷酸盐。

以缓解骨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应选择降钙素,过敏者可考虑双磷酸盐治疗。但无论降钙素还是双磷酸盐,都不是止痛剂,缓解疼痛的作用要逐渐产生,所以治疗早期可有目的地短期联合应用非甾体镇痛药物,以确保止痛疗效,提高患者顺应性。

以提高肌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肌力下降是骨质疏松另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是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优势和特点,激素替代疗法也能部分改善肌力。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3篇

其实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骨质疏松治疗的三大原则:补钙、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减缓骨质流失。研究发现,运动员比同年龄、同性别的非运动员的骨密度明显地高,运动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它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易于开展,正日益受到医生的推崇。

大家都知道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但对于运动可以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可能不太了解。研究认为,运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第一,运动可使骨内血流量增加,带去营养,带走代谢产物,增加血钙向骨内的输送,使骨细胞活性升高,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内钙溶解,防止骨质疏松。第二,运动通过肌肉的活动对骨产生应力,骨骼应力增加使骨产生负压电位,使之容易结合阳性钙离子,促进骨细胞增生分化。第三,运动能促进性激素分泌(包括雌激素和睾酮),从而增加骨骼对钙的利用,增加骨钙含量。第四,经常在户外运动,可接受充足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从而促进体内钙吸收。第五,运动可增加肌强度、协调性和平衡性,增强机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减少跌倒,从而减少骨折等的危险。

既然运动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那么通过哪些运动可以使中老年朋友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呢?首先,大量研究发现,应进行对骨骼有负重作用的抗重力或抗阻力性运动,才有利于骨的形成及防治骨质疏松,比如举重、赛跑和游泳对增加骨密度的效果依次减弱。其次,对于中老年朋友。运动要适度。运动量以老年人能适应为宜(参考运动后的适宜心率=170-年龄),且以运动后轻度疲劳为限。运动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加强、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

下面推荐几种能预防骨质疏松,比较适合中老年朋友的运动方式。

保持正确姿势的训练良好的姿势对预防骨骼变型非常重要,俗话说:坐如钟,站如松。在坐,立或卧位时,应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所致的脊柱变形。因此,骨质疏松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训练,立位时应伸直腰背,收缩腹肌和臀肌,增加腹压,吸气时扩胸直背;坐时直背靠椅;卧位时应平仰、低枕,尽量使背部伸直,坚持睡硬板床。

平衡能力训练 90%的髋骨骨折均与跌倒有关,老人跌倒主要是由于平衡功能减弱。适当的平衡训练能显著改善身体动、静态平衡能力,减少骨质疏松患者摔跤骨折机会。建议每天进行一次平衡能力训练,包括总共30分钟的甩手走,侧方走、“一”字形行走、用脚尖行走、用脚跟行走、单腿站及用脚尖站立。另外,在有氧锻炼中,太极拳及太极推手已被证明在减少跌倒方面是很有效的平衡训练方法,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减少跌倒损伤的机会,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跳跃运动 由于抗重力的运动能最有效地提高骨密度,故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方法。科学家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每天进行上下跳跃的女性,坚持一年后骨密度均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抗重力的跳跃运动既可激发骨质的形成,又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跳跃运动的方法简单,场地、时间不限,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反复上下跳动即可。原地单脚左右轮流跳、双脚跳或选择跳绳都行。建议每天坚持跳3次,分为早、中,晚进行,每次20~30下。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4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折风险因子 骨折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0041-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1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学概况

2003-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按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 390万人存在低骨量[1]。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危险性(40.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总和。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0%,而存活者中约50.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2]。且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其治疗和护理费用昂贵。据国家卫生部门资料,髋部骨折后第一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12万元,高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按发病率逐年增加计算,至2020年用于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预计会增至850亿元以上,到2050年则将达18 000亿元[1]。因此,积极开展骨折风险预测和骨质疏松综合防治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994年,WHO首次提出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小于-2.5 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极大地推进了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当国内普遍应用BMD结果来评估患者未来骨折可能之时,国际上已经开始使用BMD联合一个或多个骨折风险因子(clinical risk factors,CRFs)来共同诊断和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程度[3]。2002年,这个方法开始在西方国家很多医疗机构中运用,有的直接用来评估绝经后妇女的绝对骨折风险程度[4]。国内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认识到这种评估方法比较适合临床,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筛选和治疗会更加精确和有效。2008年,随着对骨折风险因子的深入研究,国际上又逐渐开始使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FRAX)来评估临床患者中哪些人更需要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5]。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推荐应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用于计算受试者未来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目前国内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已逐渐开始关注FRAX这种新型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FRAX工具简介

2.1 FRAX工具的特点

FRAX测评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发,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来评估每一位个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工具。这种工具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就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策的简易方法。更难得的是其虽简易却不乏科学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此系统的开发是基于患者实例的真实数据,将骨折概率与多种临床危险因子以及股骨颈的骨质密度(BMD)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大样本循证医学原始数据计算、建立的用来评价骨折风险的一个计算机评价软件[6],目前可以通过http://shef.ac.uk/FRAX/网站获得[7]。

2.2 FRAX应用方法

该软件界面需要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还有WHO的7个骨折风险因子(既往是否有骨折史、父母是否有髋部骨折史、目前是否吸烟、是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否有风湿性关节炎、是否有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和每日摄取乙醇量是否超过3个单位或以上)。此处应注意,在不同国家乙醇量1个单位代表的数量不一样,美国1个单位定义为12 g乙醇含量,欧洲和澳大利亚为10 g,日本则为21.2 g[8-9]。当测试者录入相关数据后,根据FRAX运算法则可以自动计算出患者未来10年内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它还可以计算出脊柱、髋部、前臂和肱骨近端这些主要部位10年内骨折的可能性。

该工具的计算方法在没有测定股骨颈骨密度的情况下,股骨颈骨密度可以由全髋部骨密度取代。然而,在这种计算方法中,不建议采用非髋部部位的骨密度。在没有骨密度测定条件时,FRAX也提供了仅用体重指数(BMI)和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也可评估患者的骨折概率。

3 FRAX的适用对象

3.1 适用人群

没有发生过骨折又有低骨量的人群(-1≤T值

3.2 不适用人群

临床已诊断了骨质疏松,即骨密度(T值≤-2.5),或已发生了脆性骨折,本应及时开始治疗,不必再用FRAX评估。

4 FRAX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骨折风险因子工具(FRAX)是基于对一些骨折风险因子的循证医学研究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到的[10]。英国Kanis是这个工具的主要推广者和使用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正在据此积极开展大量研究。

Kanis在2008年使用FRAX对17 466例50~84岁之间的英国老年人群进行了评估,发现在患者的10年骨折可能性超过7.0%时,对所有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非常值得的,同时,这种评估工具和评估数据也适用于男性患者[11]。美国Dawson-Hughes在2008年也使用了这个评估工具,对美国4个人种(白人、亚洲人、黑人和西班牙人)进行大样本测试和随访。结果表明,对于白人妇女患者的10年骨折可能性超过3.0%时,对所有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值得的[12]。而日本Fujiwara[13]则使用FRAX测试了2 596名男性和女性日本人,平均年龄为65.1岁,结果在50岁年龄段的患者10年骨折可能性达到5.0%,80岁年龄段的患者则在达到2.0%时,应该进行干预治疗。

在国内,2008年巴蕾[14]使用FRAX对浙江地区125例40~82岁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的病例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估,高风险患者的治疗干预率有所提高,且通过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骨折风险。2009年邬锐[15]及2011年张振[16]分别使用FRAX对四川地区54例和宁波地区4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均显示FRAX联合BMD可以更加有效的评估骨折风险,并制定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曹露、李晓林[17]对上海地区203例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风险因子数目分组进行FRAX回顾性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RAX可以为临床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帮助,并为骨质疏松的干预提供参考。徐浩[18]应用FRAX对广州地区50岁以上的74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结果表明FRAX能更准确的筛选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患者。马丽[19]对乌鲁木齐地区683例中老年骨折患者使用FRAX回顾性分析,推算出乌鲁木齐地区的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风险评估概率分别是: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骨折的概率是8.1%~9.3%,髋部骨折的概率是3.1%~4.0%,建议本地区的治疗阈值应为6.0%。

综上所述,FRAX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的骨折可能性优于其他评估工具如OST、ORAI和SCORE,甚至优于单纯使用BMD来评估未来的骨折风险,也好于使用BMD联合一个或多个骨折风险因子来评估患者未来的骨折风险[10]。在我国,目前FRAX主要应用在类风湿关节患者的骨折评估、骨质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及健康体检者的描述性分析上,研究样本量不大,且大多停留在评估阶段,其在随访及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甚少,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5 展望

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系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所以尚无中国依据FRAX结果计算的治疗阈值,临床上需参考其他国家的资料。因此,开展社区低骨量人群的骨折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则显得尤为必要且相当迫切。FRAX这种新型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应用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治疗骨量减少和预警骨折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规避骨折风险的目的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FRAX作为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建议在社区推广,但需要开展大样本的研究得出中国模式的治疗阈值,才能真正体现出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汉民.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 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 3(3): 148-154.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1): 2-11.

[3] Kanis JA.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and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J]. Lancet, 2001, 359(9321): 1929-1936.

[4] Leslie WD, Metge C, Ward L. Contribution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to bone density-based absolute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Osteoporos Int, 2003, 14(4): 334-338.

[5] Bonjour P, Clark P, Cooper C, et al. 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M]. Geneva: WHO, 2007: 10-25.

[6] Kanis JA, Borgstrom F, De Laet C, et al.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J]. Osteoporos Int, 2005, 16(6): 581-589.

[7] Kanis JA, Johnell O, Oden A, et al. FRAX and the assessment of fracture probability in men and women from the UK[J]. Osteoporos Int, 2008, 19(4): 385-397.

[8] Turner C. How much alcohol is in a “standard drink”: an analysis of 125 studies?[J]. Br J Addict, 1990, 85(9): 1171-1175.

[9] Reynolds K, Lewis B, Nolen JD,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troke: ameta-analysis[J]. JAMA, 2003, 289(5): 579-588.

[10] 李扶刚, 张智海, 刘忠厚. 应用WHO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9, 15(4): 247-249.

[11] Kanis JA, McCloskey EV, Johansson H, et al. Oden case find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FRAX-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thresholds for the UK[J]. Osteoporos Int, 2008, 19(10): 1395-1408.

[12] Dawson-Hughes B, Tosteson AN, Melton LJ 3rd, et al. Implications of absolute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for osteoporosis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he USA[J]. Osteoporosis Int, 2008, 19(4): 449-458.

[13] Fujiwara S, NaKamura T, Orimo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Japanese model of the WHO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TM)[J]. Osteoporosis Int, 2008, 19(4): 429-435.

[14] 巴蕾, 靖立新, 陈素明, 应用FRAX软件进行骨折风险和骨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10): 1516-1519.

[15] 邬锐, 程佳, 龙武彬, 等. FRAX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 33-35.

[16] 张振, 邬秀娣. 47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9): 992-994.

[17] 曹露, 李晓林. WHO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RAX)中国模式的应用和评估[C]//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北京: 中华医学会, 2011: 87.

[18] 徐浩, 唐勇进, 弓健, 等. 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决策影响的初步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 中华医学会, 2011: 278.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5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痛点阻滞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指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骨组织内钙的逐渐丢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造成椎体单发和多发压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不能长期久站、久坐,需要卧床休息,生活质量比较差。采用痛点阻滞的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使患者疼痛缓解快,卧床时间缩短,且治疗费用低廉,无需昂贵的医疗器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34例,均为原发骨质疏松症,无明显外伤史或外伤史多为跌伤或轻微扭伤后腰背部疼痛而就诊的患者。其中男22例,女112例;年龄60~86岁,其中单椎体44例,双椎体66例,三椎体以上24例。X线检查椎体显示呈楔形变或双凹形。CT检查椎体压缩骨折,椎管无明显占位。MRI检查确认压缩椎体骨髓异常信号改变,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和脂肪抑制像高信号。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全身骨扫描排除椎体肿瘤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证实无手术禁忌证。对于伴有继发性椎管狭窄,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均建议患者直接外科手术治疗。入院后完善实验室检查,控制血糖,血压平稳。

治疗方法:在无菌手术室进行痛点阻滞。患者采用侧卧位,常规心电监护。在患者疼痛剧烈的区域仔细查体,按压患者的棘突间,及棘突旁2cm区域内的骶棘肌,找出明确的压痛点并标记。多数患者有5~7个棘突间及10~20个椎旁压痛点。常规消毒穿刺区域,铺无菌巾。用2%利多卡因1.5~2ml+地塞米松棕梠酸酯4mg+0.9%氯化钠注射液60~80ml(视痛点数量加减)配置镇痛液。用皮试针头于每个压痛点逐层浸润注射镇痛液3~5ml。其中棘突间应注射到棘间韧带。椎旁压痛点进针不超过2.5cm。缓慢进针,使药液充分浸润每层组织。术后用无菌辅料覆盖穿刺点。继续监测患者血压,spO2及心率30分钟,平稳后送回病房继续监测。治疗为每周1次,4次1疗程。每次治疗都要仔细查体,找出疼痛最明显的压痛点。住院期间常规降钙素、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早期予非甾体类止痛药对症治疗,疼痛缓解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情况,见表1。

结果分析:经痛点阻滞治疗2次后疼痛无明显缓解的患者视为治疗无效,有11例患者,均为胸段的单椎体或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转上级医院做椎体成形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1.7%。多数患者经2次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能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所可能出现的如褥疮,肺部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经过4次痛点阻滞治疗的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第4次治疗后VAS评分2.1±0.5,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

术后回访:所有患者出院时均按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予规范化的后续治疗[3]。建议患者每2个月在疼痛门诊做疗效观察。由于各种原因术后6个月所能回访到的患者约68个(50.7%)。VAS评分2.5±1,症状多为腰背部酸胀感,天气变化剧烈时症状有所反复,无明显爆发性剧痛。予对症止痛,热敷患处30分钟/日,症状缓解。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6篇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并研究其针对性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甲组(脾胃虚弱型)与乙组(瘀血阻滞型),每组31例患者。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疼痛评分均值为(2.27±1.11)分,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疼痛评分均值为(2.47±1.31)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 结论 基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开展临床治疗活动,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建议广泛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047-02

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逐渐成为了多发性疾病,而糖尿病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状,患者发病初期症状并不够显著,多在患者疼痛难忍时就诊。明确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整形,有助于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提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文章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5~76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4.65±0.65)岁。按照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甲组(脾胃虚弱型)与乙组(瘀血阻滞型),每组31例患者。

1.2 方法

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用药治疗,甲组采用芪归地黄汤治疗,组方为黄芪、当归、熟地黄、茯神各15 g,白芍30 g,人参、白g、酸枣仁、制半夏、陈皮、北五味子、肉桂、乌药、炙甘草、麦冬各3 g,木香、沉香各3 g[1]。

乙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淮山药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山萸肉15 g,葛根10 g,木香10 g,丹参10 g,天冬10 g,麦冬10 g,红 花10 g,甘草3 g[2]。水煎服,1剂/d,分2次服[3]。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显效则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则代表临床症状改善,无效即为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数量+好转患者数量)/总患者数量×100%。采用“VA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进行评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4]。

2 结果

2.1 甲组与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详见表1。

2.2 甲组与乙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甲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值为(2.27±1.11)分,乙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值为(2.47±1.31)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感受均显著降低。详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所引发的骨病,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患者机体中的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代谢性骨病之一,主要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破坏为特点[5]。当前临床治疗中,缺乏有效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多采用控制血糖、限制饮食、运动指导以及药物综合干预的方式治疗。随着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提升,加强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

糖尿病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消渴”的范畴,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骨萎”“骨痹”以及“腰腿痛”等范畴。《素问・逆调论篇》中指出:“肾部生,则髓不能满;肾气热则腰脊不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患者的机体素质、机体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患者生活节奏不佳,饮食不规律亦或者是情绪常处于低迷的状态下,则易于造成脾失运化,胃不受纳,体内生痰、成淤,伤津耗气,长此以往会造成患者肾精匮乏,骨髓筋脉失养。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中医症型,主要包含肾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阴阳两虚型以及淤血阻滞型等。肾精亏虚是造成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根本性原因,会造成患者肾脏的损伤。脾胃虚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影响患者的血液流通,患者痰湿内生,气血流通受阻。阴阳两虚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肝肾阴虚,病程时间相对较长。瘀血阻滞型疾病,血液粘稠度较高,气机不畅,常具有眩晕、痛满以及痰饮等临床症状。

芪归地黄汤以地黄汤为底方,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杜仲阴阳双补,牡丹皮清热活血,茯苓淡渗脾湿,辅助应用黄芪、当归等中药材有助于益气活血,增强患者机体素质,改善患者的机体内环境。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以及保护患者肾脏功能的效果,能够转变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不良问题,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提出。丹参、红花等药物活血化瘀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发挥积极影响,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形成机制尚不够明确,多认为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关,患者估计值合成减少。益气养阴活血法具有降糖、降脂、增加骨量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等功能。《本草从新》记载川芎“乃血中气药,升清阳而开诸郁。”益气养阴活血方中,川穹能够活血行气、抗血小板聚集,扩张患者外周血管,改善患者的外周血液循环能力。

该次实验研究中,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比较理想,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实验研究表明糖尿病骨质疏松治疗,基于患者的中医证型实施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基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开展临床治疗活动,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建议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易,冯兴中.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探讨与治疗现状[J].中医药导报,2015,16(13):96-99.

[2] 武海涛.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自由基代谢与糖骨康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4(18):25-26.

[3] 徐桢莹,王丽娜,王琳,等.上海市延吉社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人群中医证候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11(22):100-103.

[4] 周迪,胡春平,杨伟,等.滋健骨方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1(19):360-361.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7篇

【摘要】 [目的] 观察使用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与对照组A、B,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对照组A单纯使用阿仑磷酸钠,对照组B单纯使用强骨胶囊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并观察治疗6月前后骨密度的改变。[结果]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均有极显著的改善,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疼痛积分改善更明显;治疗6个月后,三组的疼痛积分改善更显著,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疼痛积分改善更明显。治疗组腰椎与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骨胶囊和阿仑磷酸钠合用对治疗骨质疏松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强骨胶囊;阿仑磷酸钠;骨质疏松;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Qianggu capsule plus alendronate o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Methods]By random number generating method,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with Qianggu capsule plus alendronate,control group A only with Qianggu capsule,and control group B only with alendronate.The pain of the patient before treatment,3 m and 6 m after treatment was assessed.At the same time,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efore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as recorded.[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3 m in the score of pain in three groups,but the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other two control groups.After 6 m,all the scores of pain in 3 groups had chang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ones before treatment,but the scores of pain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2 control groups.The BMD of both vertebral and ward in treatment group after 6 months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Conclusions]Qianggu capsule plus alendronate has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Key words:Qianggu Capsule;alendronate;osteoporosis;therapeutic effect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 是一种多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明显减少,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产生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危害极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900万人[1]。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中,我们采用强骨胶囊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120例,均来自我院骨科门诊或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为51~72 岁,平均为 ( 60.2±9.7)岁,平均绝经年限为(11.2±4.6)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单用强骨胶囊)与对照组B(单用阿仑磷酸钠),每组各40 例。三组患者绝经年龄、平均年龄、骨密度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B组单纯使用强骨胶囊(由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粒,3次/d口服治疗;对照A组单纯使用阿仑磷酸钠片(70mg/片/周)口服治疗;治疗组使用强骨胶囊(1粒,3次/d)和阿仑磷酸钠片(70mg/片/周)口服治疗。

1.3 疗效评价

1.3.1 疼痛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3]。记录患者治疗前、后(3月、6月)的静止痛(分为睡眠时、起床时、翻身时、体位改变时、前屈后仰时腰背痛或周身痛5项)和活动痛(步行时腰背痛或周身痛)的疼痛强度,计算其平均数作为患者疼痛的评分值,进行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统计学比较。

1.3.2 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BMD)的变化

各组均在治疗前和6个月时应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X光OSTEOCORE双能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腰椎L24与左股骨颈WARD三角的骨密度。

1.3.3 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药物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病人是否可以耐受。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处理,以P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从表1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

2.2 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变化

从表2观察结果可以看出: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3组治疗6月前后的骨密度比较(略)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发生恶心等症状,对照A组3例出现同样症状,对照B组有5例出现相似胃肠道症状,但均能够坚持完成疗程且能自行消退。

3 讨论

根据肾主骨的理论,认为骨质疏松与肾有关。故骨质疏松属祖国医学“肾虚痹证”范畴,究其病因为肝肾不足,筋骨懈惰,表现为腰背及四肢疼痛,痛无定处,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是其主要病机[4],其防治应从补肾着手。强骨胶囊所用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用于肾虚腰痛、跌打损伤、筋断骨折、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且不良反应小[5]。

双膦酸盐类(BP)是由PCP键结合而成的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化合物,第一代BP即羟乙膦酸钠,是最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BP,它能提高骨密度,但在抑制骨吸收时也抑制了骨质的矿化,长期应用骨折风险也相应增加;而新型的BP如阿仑膦酸钠的抗骨吸收强度为羟乙膦酸钠的1000倍,几乎不影响骨矿化,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抗骨吸收类骨质疏松药物之一[6]。且近来的研究表明,阿仑膦酸钠低浓度时还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成骨[7]。

对绝经后的妇女患者来讲,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因雌激素减少导致的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加有关,阿仑磷酸钠可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强骨胶囊联合应用既弥补了中成药起效慢的不足,又兼顾了阿仑磷酸钠促进钙沉积不显著的缺陷,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速度,同时促进了成骨,因此联合应用疗效更明显。

参考文献

[1]赵燕玲,潘子昂,王石麟,等.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1):12,27.

[2]刘忠厚,扬定悼,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魂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3]王悦.目测类比评定法在颈肩腰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0):602.

[4]高小明,常虹,李紫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5(5):6062.

[5]谢雁鸣,葛继荣,王和鸣,等.强骨胶囊正常人体耐受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39842.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8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治疗仪;骨密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45-01

骨质疏松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生理状态,是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对老年人有十分巨大的危害,但是由于其发展缓慢,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大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足。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对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院对门诊接诊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40例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以患者T值

1.2方法: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仙灵骨葆胶囊0.5g/粒,3粒/次,每日2次,维生素D碳酸钙片600mg/粒,2粒/次,每日1次;阿法骨化醇0.5ug/片,每日1次。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VAS评分>7分给予美洛昔康0.75mg,每日1次,VAS

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BMD的 T值: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进行足底骨密度检测;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及患者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随机分组,无论年龄,T值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相比骨密度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2.3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都有明显差异(P

2.4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没有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伴随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防治是现今医学界较为棘手的难题。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作为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防治的基层落脚点,有序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1]。护理干预在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居民对于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调整生活方式,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通过理疗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由此可带来患者的长期卧床、并发感染、致残等危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治疗的目的在于能增加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抗骨质疏松治疗至少要6个月才能有明显疗效。老年人疾病预防意识比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很少有老年人能够坚持六个月的正规治疗,但是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有所进展,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与健康教育并重的综合管理模式,以减少该病的危险因素,延缓其发生发展,防止骨折等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4]。

通过对本研究组随访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和常规治疗骨密度T值、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综合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骨折发生率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规范、长期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这护理干预力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总之,通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综合管理,在疾病控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转归并发症及危害有了很好的认识,能够认真服从护理管理,其治疗效果有了较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腊梅,路丽娜,周兰珠.老年人照顾者健康状况与护理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35-437.

[2] 程玉琴, 顾自玲. 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253.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9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治疗仪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增长及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老年病学者的关注。WHO已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公众健康问题。人们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双磷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等所产生种种不良反应感到不满,不断寻求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电磁场无毒副作用的显著优点而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采用骨密度治疗仪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样本选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太和县中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64例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①对于64例患者中的36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平均腰椎腰2~4(均值)、股骨颈、髋部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②对于64例患者中的54例患者治疗前测定平均腰椎腰2~4(均值)、股骨颈、髋部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并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上述部位骨密度。③对于64例患者中伴有疼痛的43例患者通过专人询问,了解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情况。④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总AKP(碱性磷酸酶)、血清BGP(骨钙素)、PINP(I型原骨胶原氨基端前肽)、ICTP(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⑤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钙、血磷。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10月第三届全国骨质疏松研讨会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综合诊断方法[2],结合2000 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3]。临床表现为: 全身无力或疼痛,疼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关节肿胀和晨僵;X 线检查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呈纵行栅栏状排列,或有压缩性骨折,椎体呈鱼尾状、双凹状改变,椎间隙增宽; BMD 减低。同时检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 以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3 排除标准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排除由糖尿病、甲亢、血液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性疾病等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除外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仪器

PEMFs治疗仪器为江苏天马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TM―OTS―02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骨密度测定:用美国NORLAN 生产的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

1.4.2 治疗方法

每例患者每天接受1次PEMFs治疗,20分钟/次,30次为1个疗程。强度5mT,频率50Hz;同时每日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800U以上,从治疗开始至治疗后3个月。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 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骨密度检测较前有所提高, 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骨密度检查无明显增加或改变,主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 骨密度检测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性。随访中发现患者依从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体见表1、2、3、4和表5。

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5

3 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原因,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大于形成,骨量减少,重建呈负平衡,骨的微观结构破坏,脆性增加,极易因压缩变形,而产生脊柱失稳,支撑作用减低,导致腰背疼痛及骨折的发生[4]。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8000~9000万。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女性患病率尤为突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几率上升,其终身患病危险度超过40%[5]。骨质疏松目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主要采用雌激素、抗骨吸收药、促骨生成药、钙剂等治疗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有较大的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满意,有一定的局限性。自1977年bassett证实电刺激能促进骨组织生长,此后进行的不少脉冲电磁场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得出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通过磁电效应改变人体生物电与改善生物磁场这一原理,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影响骨的代谢和骨重建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利用磁场镇静止痛、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迅速缓解患者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现代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其主要效应有:(1)通过释放内啡肽和复合胺调整疼痛的敏感性;(2)通过对钾、钠元素的调整,再平衡细胞膜的功能;(3)对基本的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4)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组织修复功能;(5)增加胶原质合成;(6)活血和促进骨骼生长。低频脉冲电磁场上述作用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的可能途径[6]。本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能促进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转换,使骨的形成作用大于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改善骨密度;同时,本研究也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远期疗效,特别是能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尚待观察。

目前虽然对于低频脉冲电磁场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治疗骨质疏松方法,而且相对药物疗法来说。它具有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无副作用等优点,并有显著增加骨密度的能力。但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所用的参数,诸如治疗强度、频率、脉冲、疗程等缺乏合理的标准,到目前还没有证明哪种参数配置为最佳配置,如何使治疗规范化,以求发挥最大的疗效,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着电力事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超低频磁场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外学者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观察指标、进行了大量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分别在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间通讯等多个细胞水平层面开展研究,但迄今尚无定论。因此就目前的认识来说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傅祖植.骨质疏松症. 内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85.

[2] 刘忠厚.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筛选[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5,15(1):53-55.

[3]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第二稿)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6(1):1-3.

[4] 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 108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