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独立思考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4:00

独立思考的意义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1篇

一、思考而不讨论,从盲目到理性

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历史老师完全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难易度,盲目地开展小组讨论。出现这种形式主义的原因是历史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片面理解,仅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成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唯一手段,从而使得课堂表面热闹非凡,但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要能够掌握学生的历史基础和水平,根据所教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精选一些有真正讨论价值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更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和效果,使盲目的小组讨论转向理性的小组讨论。

二、先思考后讨论,从形式到本质

历史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内容后,不应立即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任何形式的有效讨论都是建立在每个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对讨论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归纳整理和独立思考,就不会真正掌握论的内容,就不会深入地理解讨论内容。

真正的、有效的小组讨论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都能贡献自己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都能从其他人的发言中学到知识,从而使小组讨论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前,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理解和消化讨论内容,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和新的认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促使学生通过深入讨论,激发起深层次思维,从而使小组讨论从形式转向本质。

三、讨论中有思考,从低效到高效

在小组讨论中,不发言的小组成员不能只是单纯地听其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而是要积极地开动思维,思考别人的观点正确与否,是否有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中获取正确的观点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能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除了上面的考虑外,还要思考怎样使自己的观点融入小组的集体意见中,以及怎样使小组的意见在全班的讨论中被大家认可。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2篇

1 独立思维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独立思维的含义

独立思维,即学生个体不依凭他人,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强调“有个人意义”的、有创新的思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在语文学科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意义颇深。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接受并加工文字信息的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是阅读主体用大脑进行独立地认知、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思维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学生的独特感受从何而来?它来自学生的独立思维,来自学生对文本的特殊感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时,能进行独立的思维,大胆的创造。

1.2 学生的“独立性”

在初中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的学习从依赖走向独立。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如下含义:(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识。(2)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的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3)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4)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有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教授康健认为:“学习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光工作,而是变成了安身立命之本,是生命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社会发展太快了,不学习,生存就要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这一点不光是对孩子,对我们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因此,培养学生愿意主动、独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3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从语文的教学目的来看,叶圣陶提出的“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他已经把语文的教学目的说的明明白白。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很有限,毕业后要一辈子独立地学习新知识。如果学生处处都依赖老师讲课,自己连一点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没有,走上社会以后很有可能寸步难行,难以立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确确实实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迫切需要。

其次,从社会文化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标准也发生很大变化。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善于独立思考,果断有主见,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格外受到社会的青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学习知识外,还要肩负着培养思想感情、促进人格发展等多种任务。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主动加强学生独立品格的培养,对新时期新型人才的形成将起到重要作用。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途径

众所周知,独立性是人的品格特征,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特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品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建立主人意识

主人意识又称作主体意识,它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学生一旦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处处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逐步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克服困难,独立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如设计的作业和试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出发,使他们从独立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如让学生用心理学量表进行自测,或训练学生完成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等。

2.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其关键是保证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享有“参与”与“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步培养起学习的独立性。首先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在求知识道路上共同探索的朋友和同志。其次,他教学中要采取一系列民主措施,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倡学生与老师争鸣等。魏书生老师在教学民主化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3激发主动精神

培养主动性是实现独立性的桥梁,要完成这项任务主要应抓住三个环节:

其一,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应多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增强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开端。

其二,自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性和自学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语文教师应设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学习主动性得到稳定发展。

其三,创造性的提高。创造性是主动性的升华和飞跃,学生学习有了创造性,主动性就会不断得到加强。教师可以欢迎学生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学生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义,欢迎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有帮助。

2.4教会学习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走向独立性的重要措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选择和借鉴各种学习方法时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就是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灵活性原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因此,再好的方法,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三是包容性原则。就是要博采众长,广纳百家,把各种方法中适合自己需要的积极因素优化组合起来,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新方法。

2.5培养自主习惯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09-01

根据中央发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

近期,就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问题,采取选取独立学院中的部分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形式,获取全面、具体的第一手资料。

1.拥护党的领导,重视 “十”精神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巨大财富,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能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十召开之际,独立学院大学生时刻关注十动态,学习十会议精神,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关注教育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动态,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2.坚定党的信念,主流价值观念积极向上

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数对党的领导集体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对近几年来中央最近下发的惠农政策、房价政策、医疗保障政策等重大举措表示拥护和赞同。对于国内时事政治及国际焦点问题的分析冷静理智、思想成熟,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认同感,思想认识总体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强自立的理想信念也表现了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3.自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才愿望强烈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全面性人才。独立学院大学生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努力成才的愿望和自觉性变得更加强烈。第二专业成了不少上进学子的选择,同时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阵“考证热”、“考研热”、 “勤工助学热”, 学习气氛浓厚。他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 积极参与到学院开展的各种讲座与社会实践中,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 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不够严谨,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导致了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层次较浅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调查显示,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 思想认识层次浅薄,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理论与现实践结合不够紧密。20.1% 的学生面对发达的欧美国家与发展中的中国产生了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的疑问的,特别是在近期出现的“校车事件”和长期的“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弊端问题面前, 35.3%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持不信任态度。

2.价值观念多元化,过多趋向个人利益价值

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呈不断变化的形式,其特点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手段实用化和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等。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不断弱化; 相反,个人意识、利益意识、不断强化。43.35% 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获得好的成绩、奖学金、高学历是最高价值的体现。重视个人利益,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日益下降。在就业选择上向待遇看齐,甚至有15.2%的大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日益滋生。

3.道德观念滑坡,个人意志薄弱,立场不坚定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不守道德的人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能获得利益、做好事反而被诬陷等社会亚道德现象,带给了大学生困惑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当前大学道德教育中,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误解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注重了课堂理论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实践。为此只有40.13%的同学,在社会上遇见紧急情况能毫不犹豫的提供帮助,而51.2%的同学怕为自己惹麻烦。在大学校园里迟到旷课、考试舞弊、酗酒、打架斗殴等不道德行为占了19.34%。面对不道德行为37.16%的大学生意志薄弱,立场不够坚定,不能坚决抵制。

三 针对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对策

1.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联系实际

独立学院应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为人民服务

学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与信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把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要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学院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孝山, 白嘉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3 卷第2 期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4篇

1转变的表现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转变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主观原因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5篇

建构主义理论下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获取,强调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及思考问题的设置来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体会.在这样的理论的指引下,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明确的问题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立更多有代表性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思考问题.这不仅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剖析,进而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不断获取知识,并且深化自身的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中强调,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知识获取技能,这是启发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为直接的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要透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创设以及思考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更多空间,并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充分的培养.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进来,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当学生的独立探究遇到瓶颈,或者是学生在思维上出现认知偏差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并且要透过合理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式.

三、解题模型的有效建构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模型的建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下应当有的一个教学重点.高中数学中一些复杂程度高且难度大的题目,都可以借助一些经典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解答.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解题模型建构能力,不仅在解题时会非常复杂,解错题目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借助一些典型问题的讲解来深化对于学生解题模型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速率与解题准确性,也是学生解题能力与数学素养的一种直观体现.

四、结论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6篇

一、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去解读“中国梦战略”从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方法是对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自觉地遵循主客体统一规律制定的,用以把握、改造客体的主体的行为的规则、程序、途径等活动方式的总称。人们通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统一(同一)意义的“方法论”是指广义的方法论,即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相对独立其世界观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一般规律性学说,或者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内在的、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正是这种内在的思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性质和精神实质[1]。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抽象性、普遍性、一般性”的特性与人们所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的“抽象性和具体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统一的特性之矛盾,决定了人们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套用于去裁剪实际事物,就会犯恩格斯所批判的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由之又决定了:看待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状况怎样,最重要的不是他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多少范畴、记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多少原理,而应是看他们是否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由于这种独特的思维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何思考问题的“道”和“理”,因而较之“思维逻辑”,“思维方式”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尤其重要的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创立的“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54这就言简意赅地标明,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所倡导和主张的,就是一种“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把它简称为:实践的思维方式或实践思维方式)[3]倪志安.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正是凭借此独特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对哲学史上一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旧哲学理论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超越。所以,在我们看来,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理解了实践思维方式,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把握了实践思维方式,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和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哲学思维的切入点、立足点,从实践去理解、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并非是像旧哲学“从抽象性理解、思考相关哲学问题”那样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用思维去推论存在”,而是因为它从现实性看待问题,看到了“实践”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中根基性的地位:(1)人产生发展于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把人理解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的统一,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的实践本质。(2)社会产生发展于实践。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并受实践制约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生产方式内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并不是以个体的、而是群体的形式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人就必然要与其他主体发生关系,并在这一系列社会关系中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3)人的意识也产生发展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72依赖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实践是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和中介,是人类世界中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目的性和规律性、真善美等一系列矛盾对立统一的总根源,是人类世界生成发展的本质、根基与动力。所以,“从实践理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问题方法论的根本点和精髓。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考察剖析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拙,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客观地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落实“以史为鉴”的修史目标。

要从整体上完善地考察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就不应忽视被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活动。在旧中国,他们坚守自由主义的独立新闻思想的信念,借助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旧中国的政治走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旧中国新闻界一道独特并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刊物,他是继胡适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在那个异常专制的时代,储安平创办政论周刊《观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顽强不屈地进行着自由主义思想传播的新闻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刊物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平均日销量5万份,最高时10. 5万份,实际读者在百万人以上,一度风行全国。

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实践为考察旧中国新闻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关照视角,梳理和研究储安平的新闻思想确有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由于过去的新闻史著述中存在着惯用的对照政治史单纬度评价的局限,在涉及储安平和《观察》周刊时,通常冠之于非主流、旁门侧枝的定位,或盲目简单、武断偏激地评断,或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这种单向、线性思维的新闻史阐释缺乏“时空通观”的评价规范,没有将新闻现象和史实纳入多维联系和全面解读之中,从而导致对史实意义的忽视。从科学理性的学术角度思考,任何新闻史实都是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研究价值的。笔者将着重考察剖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更加广阔客观地去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人生境遇和求学经历对储安平新闻观念的影响

储安平190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母亲在其出生时去世了,父亲既赌又缥,从小失去父母之爱的孤苦,多病的身体和后来在外漂泊的艰辛造就了储安平忧郁敏感的心灵,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这种忧郁性格:“我得承认我自己的感受力太强了”,“我是一个神经质十足衰弱的人”,“我常常为一些极琐小的事,不自制地悲伤着,”“母亲给我带来一副容易感伤的气质。忧郁象一条河流般在我心头流过。”思想者往往是忧郁的,这种忧郁的性格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冷静思考上,如果他早期的忧郁主要沉溺于个人“我”的病痛和不幸,那么在后来就自然地转向国家落后腐败现实和人民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的忧虑,“这种感伤是一种属于人性的感伤……我非常爱他们(孩子,笔者注)。可是这个时期,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有关利害或感情的思念,只有一项,在当时曾经占据过我的心灵,就是关于国家的前途……万一我此去一闷不醒,最使我不能螟目的,实莫过于今日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走上轨道的一点。”储安平幼时寄养在伯父家,伯父在家乡兴学和造福桑梓的士大夫品格使他一生对伯父非常敬重,“床前一直挂着他伯父的像”,可以说伯父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是储安平一生敬仰和追求的。另外,从小经历的艰辛,“如漂息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片舟……”使他从小就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养成了能吃苦爱节俭的品质,独立自强、非常自信。从青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磨练出来的不怕风吹浪打、独立处世和独立思考的自由个性,为他后来不惧怕黑暗势力的摧残破坏始终坚持不懈的新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储安平早期的文学活动可分为光华大学读书时期和《新月》时期。这一时期是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1928年,他进人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就读,“二三十年代中国活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几个主要人物当时都集中在光华大学,如张东荪、胡适、罗隆基、潘光旦、徐志摩、王造时等一大批教授学者,自由空气浓厚,这样的大学环境培养了青年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后来他加人了“新月派”,作为一个崇尚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的后起之秀,忧郁感伤的气质特别强烈,这一点从他此时期发表的散文可见一斑,如“一天到晚完全在幻灭和空虚里呼吸着,充满对个人前途的深深忧虑。他对新月派盟主徐志摩充满了敬仰,认为自已写散文多少受着他的影响,在他的散文《悼志摩先生》中,对徐志摩的热心、率直、诚挚、提拔后进和写作认真的性格不胜啧啧称赞,尤其提到志摩认为:作编辑最大的快乐永远是作品的发现。这些都对储氏全心投人于编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设想,崇拜徐志摩的储安平对徐氏《为要寻一个明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也一定心有灵犀,所以徐氏尽管身处“黑绵绵的昏夜”仍然矢志不渝地“向着黑夜里加鞭”的追求民主自由的不懈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储安平。就读“自由空气浓厚”的光华大学和加人新月派这两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使储安平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信仰者。自由主义和新月派提倡的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的思想,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也是五四精神的时代反映,有着存在的时代依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储安平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出于对政治的兴趣,他于1931年编辑了一册《中日问题各家论见》,作者包括陈独秀、、张东荪、梁漱溟、胡愈之等。题为“各家论见”显示了储氏张扬自由主义的学术争鸣风气的端倪,也在自由主义思想内容和编辑工作实践两个方面为储安平后来从事奉行自由主义的刊物编辑打下基础。

如果说储安平在国内求学期间受到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是间接感性的,那么留学英国的经历则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了直接、理性的认识,也巩固了他信奉自由主义的信念根基。回国后,1940年他到了抗战大后方的湘西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书,写下了有关英国的著作《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英国与印度》,探讨中英两国强弱的缘由。在对比中英两国人之性格和作人作事的精神的长期思索中,强调对国民性格的思考说明储安平已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寻求中国落后的原因,这比此前中国思想界出现过的侧重从物质、制度层面对国家落后的思考更深邃,更本质化。此后,他到达重庆在中央政治学校做研究员,参加称作“渝社”的学术性社团,渝社曾以“中国未来的前途”为题进行过两次讨论,后来储安平主编《观客》和《观察》两个周刊时,对于中国未来前途的许多想法都与“渝社”时的讨论有联系。①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是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教化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传统,在坚守这些中国传统精神素养的基础上,储安平引进介绍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新闻自由等理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支撑,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为储安平后来从事“放言论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奠定了比较厚重的理论素养基础,他的政论既含有传统善良道德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又具有现代西方先进的理论论辨意识等特征。他对新闻自由有独特的认识和贡献。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思想基础

追溯储安平的思想轨迹,《观察》周刊所信守的的独立客观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立场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基础。

一是源于储氏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识方法论和“动”“静”辨证关系的深层哲思,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推己及卜人”处世哲学的反映。在储安平的“新月”时期,赢弱多病且感时忧怀的文人敏感特质让他从病中体q未到一种“极微妙的意境”:“一切事物,人,思想,总不外乎,是动,或静。,··…人在动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是这样,在静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又是那样。当局迷,旁观者清。那只是一句俗语,然而要当局不迷,便必得要有在动中能参悟到静的功夫……在动时要忘不了静,就得靠自已平时的自省和反躬。社会是流动的社会,生活是变换的生活;人,他的心和脑,永在无止的波动中起落,他的欲望和行为,永向求新刺激的一个方向上飞奔。静,除非生就是阴沉的人之外,然而那只是一个寄生的货物,平常,人们总欠缺了这一方面的修养。人,应当在动的余暇,常常从静的孔孔中,来观察观察这个世界,这个活动的舞台,这个复杂的人生……人生如一舞台。有的人,他观察人生,他自己也在舞台上;有的人则自己站在舞台的背后,再去观察舞台上的人,究竟也应站得离舞台近……我相信,一个病了的人,以=种极达观的、极心平气和的眼光来关照一切,他必定会了悟出一些平时所不易了悟出的奥秘的管理的。”

对于一生因体质赢弱而多病的储安平来说,从独处的“静”处观察世界成了他一生的思考习惯,贯彻于人生的始终。从多灾多难的年轻岁月到后来成为独立报人,“超然”、独立态度和偏爱从旁观的“静”处哲思是一脉相承的。在《小病》这篇充满哲学智慧的散文中,储安平对于超然独立于“动”“乱”世界之外的从“静”处冷静观察的思考方式有着深切全面的感悟并陶醉迷恋于其中,这种“动”“静”感悟观沉淀于他的内心,成为蕴藏于心理深层的储氏哲思定势,成为他的认识方法论,也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后来《观察》时期“超然”独立的办报精神。那种“站在舞台的背后”而不站在舞台上并“应站得和舞台近”的“超然”、独立的观察方法与“超然”、不偏不倚和“不直接介人政治活动”的办刊独立态度同出一辙。

在对储氏哲思线索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动静辨证观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且独立的“旁观”世界的视角;这种“超然”的观察角度,能使观察者心态平和,可以得到与常人认知不同的崭新视野关照下的的独特见解,使得观察的效果更客观真实,也更加真切和清醒;于静处的冷静观察,赋予观察者思维的时间和绝佳的观察空间,他的心是沉静的,“静”也扩充了他观照的胸怀空间和思考能力。并且,储氏这种超然于忙乱躁动追逐欲望的尘世之外的独立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是“以社会发展的优性条件为出发点”“去关照一切的”,这种经世济用的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使得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旁观”客观方式成为储氏的一种人生态度,成为一种自觉修行,最后达到为“静”观而放弃“动”中的欲利的认知和处世态度二个境界的共同提升。中国文人文化传统习惯于经常的反躬自醒,有着特有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而以文人身份从事独立报业的储安平自然自觉地从职业和人格两个层面自我约束,把“超然”“独立”作为《观察》周刊的思考方式和观察态度。

二是来自于对《泰晤士报》独立办报模式的推崇。

《泰晤士报》以“公众良心的独立言托者”的独立姿态,评论政治,反映舆论,成为新闻事业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正是基于独立报纸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人们才开始把报人看作“第四等级”、“无冕之王”,并把报纸提升成为与行政、司法、立法平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第四权力”。储氏对英国民主制度推崇倍致,他在留学期间对《泰晤士报》因独立而“权威报界”并积极影响英国民主社会之完善的积极作用感触颇深。于是,储氏很自然地希望也能在中国办一份这样的独立刊物。

据储氏报界同仁冯英子回忆,储氏一直想办一张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而《泰晤士报》之所以能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领袖”,就是因为它是一份同政府分离的独立报纸。《泰晤士报》能执行“决不出卖或出让任何权利”的独立言论政策是与经济独立息息相关的。储安平深知其理,所以他把《观察》周刊办成了一种纯粹的同仁刊物模式,“身后无任何组织”。因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可能真正做到言论独立,做到政治倾向独立,摆脱商业性和党派性的纠缠。《观察》所采取的同人刊物办报模式(《观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后的同人刊物)也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从发展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考虑,创办刊物可以为自由思想分子提供一个说话的场所。储安平基于以下判断,作出了创办独立刊物具有生命力的论断:国内拥有广大的一群自由思想学人,他们想说话,而当时国内缺乏这样一个带有全国性的中心刊物。假如刊物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无党无派,可以将他们吸引成固定读者群,在市场求得生存。③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上的分析,储氏相信自己的独立刊物可以成为自由思想分子的论坛,从而广开言路,在全国形成“健全的舆论”环境,为中国的言论界秉公论政提供一种基本的稳定力量。储氏对《观察》的言论力量和作用的估计颇为自负,对自由思想借助《观察》各抒己见、畅欲所言的繁荣舆论界局面充满必胜期待。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是储氏创办独立刊物的理论支撑力量。追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自由主义理想作为一股基本的原始动力,坚定储氏创办《观察》的决心,他试图创办一个真正超然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自由主义独立刊物来维护和宣扬自由主义的理想。他相信通过自己亲身创办和把关的这个纯粹独立刊物,可以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可以客观公正地评论国家政治生活,改变国民性弱点,在全国形成一种有影响的舆论力量,实现最终的自由民主政治目标。储氏对自由主义的中国领袖胡适的独立处世态度和人格充满崇拜,精神上将胡适视作自己的师长和前辈。《观察》的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偏重对胡适思想、言论和行迹的报道评说。另外从刊物经营角度,也可以通过突出胡适凸现刊物的自由主义特色和立场,吸引更多自由思想者的关注。

在对民主国家目标的求索中,储安平以新闻刊物为工具力图成为自由民主的呼吁者、实践者和促进者。真诚的爱国情怀和独立立场使储氏不怕刊物刊登任何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而不利于统治者当局的独立言论;借助那些言辞激烈但真实而有利于国家进步的言论,储氏显示了为了理想敢于斗争的韧劲。他认为,只要思想的出发点正确、就照登不误,不计后果。例如最终造成下令查封《观察》的军事通讯《徐准战局的变化》在被《观察》刊载之前,作者张今铃担心文章中可能有一些当局认为不宜的军事实情,问储安平:“如内容分量重一些,你敢登吗?”储答:“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其“超然”“独立”的气魄确实难能可贵。在风闻因《观察》刊登激烈的反对国民政府的言论将遭查禁时,储安平没有被吓住,在刊物头条位置上发表文章《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历数的言论管制,据理力争。刊物最终被冠以“攻击政府,讥评国事,为匪宣传,扰乱人心”的罪名予以永久停刊。统治者对《观察》言论的恐慌证明了《观察》的广泛影响力量,而储安平临危不嗅据理力争的态度也验证了储安平不屈不挠的自由民主立场。民主不光是用以口头标榜的,而是必须有人实践的,储安平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用尽心力,坚守自己独立自由主义立场,苦苦追寻民主政治的理想信徒和实践者。

应该看到,浓烈的爱国情感在感性上使储氏很难彻底“独立”,但是,储氏总是从力图在更理性的思考中解脱自己,加上在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如不参与政治,甘于新闻从业的寂寞),努力向独立立场的刊物理想接近,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和刊物达到独立的境界,创造了一个独立于混沌世界之外的相对独立的自由舆论空间,吸引着人们到这里呼吸着自由愉悦的空气。“独立”“超然”的办刊态度反映着储安平求得真理的至诚品格,在旧中国知识界拓展了求真求实的社会风气。储安平以独立报人的立场和亲身实践,推动着中国的民主进程,在中国新闻界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考察剖析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拙,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客观地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落实“以史为鉴”的修史目标。

要从整体上完善地考察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就不应忽视被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活动。在旧中国,他们坚守自由主义的独立新闻思想的信念,借助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旧中国的政治走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旧中国新闻界一道独特并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刊物,他是继胡适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在那个异常专制的时代,储安平创办政论周刊《观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顽强不屈地进行着自由主义思想传播的新闻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刊物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平均日销量5万份,最高时10. 5万份,实际读者在百万人以上,一度风行全国。

    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实践为考察旧中国新闻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关照视角,梳理和研究储安平的新闻思想确有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由于过去的新闻史著述中存在着惯用的对照政治史单纬度评价的局限,在涉及储安平和《观察》周刊时,通常冠之于非主流、旁门侧枝的定位,或盲目简单、武断偏激地评断,或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这种单向、线性思维的新闻史阐释缺乏“时空通观”的评价规范,没有将新闻现象和史实纳入多维联系和全面解读之中,从而导致对史实意义的忽视。从科学理性的学术角度思考,任何新闻史实都是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研究价值的。笔者将着重考察剖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更加广阔客观地去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人生境遇和求学经历对储安平新闻观念的影响

    储安平190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母亲在其出生时去世了,父亲既赌又缥,从小失去父母之爱的孤苦,多病的身体和后来在外漂泊的艰辛造就了储安平忧郁敏感的心灵,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这种忧郁性格:“我得承认我自己的感受力太强了”,“我是一个神经质十足衰弱的人”,“我常常为一些极琐小的事,不自制地悲伤着,”“母亲给我带来一副容易感伤的气质。忧郁象一条河流般在我心头流过。”思想者往往是忧郁的,这种忧郁的性格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冷静思考上,如果他早期的忧郁主要沉溺于个人“我”的病痛和不幸,那么在后来就自然地转向国家落后腐败现实和人民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的忧虑,“这种感伤是一种属于人性的感伤……我非常爱他们(孩子,笔者注)。可是这个时期,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有关利害或感情的思念,只有一项,在当时曾经占据过我的心灵,就是关于国家的前途……万一我此去一闷不醒,最使我不能螟目的,实莫过于今日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走上轨道的一点。”储安平幼时寄养在伯父家,伯父在家乡兴学和造福桑梓的士大夫品格使他一生对伯父非常敬重,“床前一直挂着他伯父的像”,可以说伯父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是储安平一生敬仰和追求的。另外,从小经历的艰辛,“如漂息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片舟……”使他从小就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养成了能吃苦爱节俭的品质,独立自强、非常自信。从青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磨练出来的不怕风吹浪打、独立处世和独立思考的自由个性,为他后来不惧怕黑暗势力的摧残破坏始终坚持不懈的新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储安平早期的文学活动可分为光华大学读书时期和《新月》时期。这一时期是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1928年,他进人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就读,“二三十年代中国活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几个主要人物当时都集中在光华大学,如张东荪、胡适、罗隆基、潘光旦、徐志摩、王造时等一大批教授学者,自由空气浓厚,这样的大学环境培养了青年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后来他加人了“新月派”,作为一个崇尚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的后起之秀,忧郁感伤的气质特别强烈,这一点从他此时期发表的散文可见一斑,如“一天到晚完全在幻灭和空虚里呼吸着,充满对个人前途的深深忧虑。他对新月派盟主徐志摩充满了敬仰,认为自已写散文多少受着他的影响,在他的散文《悼志摩先生》中,对徐志摩的热心、率直、诚挚、提拔后进和写作认真的性格不胜啧啧称赞,尤其提到志摩认为:作编辑最大的快乐永远是作品的发现。这些都对储氏全心投人于编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设想,崇拜徐志摩的储安平对徐氏《为要寻一个明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也一定心有灵犀,所以徐氏尽管身处“黑绵绵的昏夜”仍然矢志不渝地“向着黑夜里加鞭”的追求民主自由的不懈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储安平。就读“自由空气浓厚”的光华大学和加人新月派这两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使储安平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信仰者。自由主义和新月派提倡的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的思想,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也是五四精神的时代反映,有着存在的时代依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储安平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出于对政治的兴趣,他于1931年编辑了一册《中日问题各家论见》,作者包括陈独秀、汪精卫、张东荪、梁漱溟、胡愈之等。题为“各家论见”显示了储氏张扬自由主义的学术争鸣风气的端倪,也在自由主义思想内容和编辑工作实践两个方面为储安平后来从事奉行自由主义的刊物编辑打下基础。

    如果说储安平在国内求学期间受到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是间接感性的,那么留学英国的经历则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了直接、理性的认识,也巩固了他信奉自由主义的信念根基。回国后,1940年他到了抗战大后方的湘西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书,写下了有关英国的著作《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英国与印度》,探讨中英两国强弱的缘由。在对比中英两国人之性格和作人作事的精神的长期思索中,强调对国民性格的思考说明储安平已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寻求中国落后的原因,这比此前中国思想界出现过的侧重从物质、制度层面对国家落后的思考更深邃,更本质化。此后,他到达重庆在中央政治学校做研究员,参加称作“渝社”的学术性社团,渝社曾以“中国未来的前途”为题进行过两次讨论,后来储安平主编《观客》和《观察》两个周刊时,对于中国未来前途的许多想法都与“渝社”时的讨论有联系。①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是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教化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传统,在坚守这些中国传统精神素养的基础上,储安平引进介绍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新闻自由等理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支撑,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为储安平后来从事“放言论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奠定了比较厚重的理论素养基础,他的政论既含有传统善良道德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又具有现代西方先进的理论论辨意识等特征。他对新闻自由有独特的认识和贡献。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思想基础

    追溯储安平的思想轨迹,《观察》周刊所信守的的独立客观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立场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基础。

    一是源于储氏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识方法论和“动”“静”辨证关系的深层哲思,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推己及卜人”处世哲学的反映。在储安平的“新月”时期,赢弱多病且感时忧怀的文人敏感特质让他从病中体q未到一种“极微妙的意境”:“一切事物,人,思想,总不外乎,是动,或静。,··…人在动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是这样,在静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又是那样。当局迷,旁观者清。那只是一句俗语,然而要当局不迷,便必得要有在动中能参悟到静的功夫……在动时要忘不了静,就得靠自已平时的自省和反躬。社会是流动的社会,生活是变换的生活;人,他的心和脑,永在无止的波动中起落,他的欲望和行为,永向求新刺激的一个方向上飞奔。静,除非生就是阴沉的人之外,然而那只是一个寄生的货物,平常,人们总欠缺了这一方面的修养。人,应当在动的余暇,常常从静的孔孔中,来观察观察这个世界,这个活动的舞台,这个复杂的人生……人生如一舞台。有的人,他观察人生,他自己也在舞台上;有的人则自己站在舞台的背后,再去观察舞台上的人,究竟也应站得离舞台近……我相信,一个病了的人,以=种极达观的、极心平气和的眼光来关照一切,他必定会了悟出一些平时所不易了悟出的奥秘的管理的。”

    对于一生因体质赢弱而多病的储安平来说,从独处的“静”处观察世界成了他一生的思考习惯,贯彻于人生的始终。从多灾多难的年轻岁月到后来成为独立报人,“超然”、独立态度和偏爱从旁观的“静”处哲思是一脉相承的。在《小病》这篇充满哲学智慧的散文中,储安平对于超然独立于“动”“乱”世界之外的从“静”处冷静观察的思考方式有着深切全面的感悟并陶醉迷恋于其中,这种“动”“静”感悟观沉淀于他的内心,成为蕴藏于心理深层的储氏哲思定势,成为他的认识方法论,也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后来《观察》时期“超然”独立的办报精神。那种“站在舞台的背后”而不站在舞台上并“应站得和舞台近”的“超然”、独立的观察方法与“超然”、不偏不倚和“不直接介人政治活动”的办刊独立态度同出一辙。

    在对储氏哲思线索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动静辨证观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且独立的“旁观”世界的视角;这种“超然”的观察角度,能使观察者心态平和,可以得到与常人认知不同的崭新视野关照下的的独特见解,使得观察的效果更客观真实,也更加真切和清醒;于静处的冷静观察,赋予观察者思维的时间和绝佳的观察空间,他的心是沉静的,“静”也扩充了他观照的胸怀空间和思考能力。并且,储氏这种超然于忙乱躁动追逐欲望的尘世之外的独立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是“以社会发展的优性条件为出发点”“去关照一切的”,这种经世济用的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使得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旁观”客观方式成为储氏的一种人生态度,成为一种自觉修行,最后达到为“静”观而放弃“动”中的欲利的认知和处世态度二个境界的共同提升。中国文人文化传统习惯于经常的反躬自醒,有着特有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而以文人身份从事独立报业的储安平自然自觉地从职业和人格两个层面自我约束,把“超然”“独立”作为《观察》周刊的思考方式和观察态度。

   二是来自于对《泰晤士报》独立办报模式的推崇。

    《泰晤士报》以“公众良心的独立言托者”的独立姿态,评论政治,反映舆论,成为新闻事业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正是基于独立报纸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人们才开始把报人看作“第四等级”、“无冕之王”,并把报纸提升成为与行政、司法、立法平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第四权力”。储氏对英国民主制度推崇倍致,他在留学期间对《泰晤士报》因独立而“权威报界”并积极影响英国民主社会之完善的积极作用感触颇深。于是,储氏很自然地希望也能在中国办一份这样的独立刊物。

    据储氏报界同仁冯英子回忆,储氏一直想办一张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而《泰晤士报》之所以能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领袖”,就是因为它是一份同政府分离的独立报纸。《泰晤士报》能执行“决不出卖或出让任何权利”的独立言论政策是与经济独立息息相关的。储安平深知其理,所以他把《观察》周刊办成了一种纯粹的同仁刊物模式,“身后无任何组织”。因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可能真正做到言论独立,做到政治倾向独立,摆脱商业性和党派性的纠缠。《观察》所采取的同人刊物办报模式(《观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后的同人刊物)也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从发展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考虑,创办刊物可以为自由思想分子提供一个说话的场所。储安平基于以下判断,作出了创办独立刊物具有生命力的论断:国内拥有广大的一群自由思想学人,他们想说话,而当时国内缺乏这样一个带有全国性的中心刊物。假如刊物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无党无派,可以将他们吸引成固定读者群,在市场求得生存。③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上的分析,储氏相信自己的独立刊物可以成为自由思想分子的论坛,从而广开言路,在全国形成“健全的舆论”环境,为中国的言论界秉公论政提供一种基本的稳定力量。储氏对《观察》的言论力量和作用的估计颇为自负,对自由思想借助《观察》各抒己见、畅欲所言的繁荣舆论界局面充满必胜期待。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是储氏创办独立刊物的理论支撑力量。追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自由主义理想作为一股基本的原始动力,坚定储氏创办《观察》的决心,他试图创办一个真正超然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自由主义独立刊物来维护和宣扬自由主义的理想。他相信通过自己亲身创办和把关的这个纯粹独立刊物,可以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可以客观公正地评论国家政治生活,改变国民性弱点,在全国形成一种有影响的舆论力量,实现最终的自由民主政治目标。储氏对自由主义的中国领袖胡适的独立处世态度和人格充满崇拜,精神上将胡适视作自己的师长和前辈。《观察》的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偏重对胡适思想、言论和行迹的报道评说。另外从刊物经营角度,也可以通过突出胡适凸现刊物的自由主义特色和立场,吸引更多自由思想者的关注。

    在对民主国家目标的求索中,储安平以新闻刊物为工具力图成为自由民主的呼吁者、实践者和促进者。真诚的爱国情怀和独立立场使储氏不怕刊物刊登任何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而不利于统治者当局的独立言论;借助那些言辞激烈但真实而有利于国家进步的言论,储氏显示了为了理想敢于斗争的韧劲。他认为,只要思想的出发点正确、就照登不误,不计后果。例如最终造成蒋介石下令查封《观察》的军事通讯《徐准战局的变化》在被《观察》刊载之前,作者张今铃担心文章中可能有一些当局认为不宜的军事实情,问储安平:“如内容分量重一些,你敢登吗?”储答:“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其“超然”“独立”的气魄确实难能可贵。在风闻因《观察》刊登激烈的反对国民政府的言论将遭查禁时,储安平没有被吓住,在刊物头条位置上发表文章《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历数国民党的言论管制,据理力争。刊物最终被冠以“攻击政府,讥评国事,为匪宣传,扰乱人心”的罪名予以永久停刊。统治者对《观察》言论的恐慌证明了《观察》的广泛影响力量,而储安平临危不嗅据理力争的态度也验证了储安平不屈不挠的自由民主立场。民主不光是用以口头标榜的,而是必须有人实践的,储安平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用尽心力,坚守自己独立自由主义立场,苦苦追寻民主政治的理想信徒和实践者。

    应该看到,浓烈的爱国情感在感性上使储氏很难彻底“独立”,但是,储氏总是从力图在更理性的思考中解脱自己,加上在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如不参与政治,甘于新闻从业的寂寞),努力向独立立场的刊物理想接近,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和刊物达到独立的境界,创造了一个独立于混沌世界之外的相对独立的自由舆论空间,吸引着人们到这里呼吸着自由愉悦的空气。“独立”“超然”的办刊态度反映着储安平求得真理的至诚品格,在旧中国知识界拓展了求真求实的社会风气。储安平以独立报人的立场和亲身实践,推动着中国的民主进程,在中国新闻界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独立思考的意义第9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政课改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的科学表述,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担负着让广大的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任。可以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承担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内容,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思政课又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面对当前东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改革和探索,进而有效地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的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成为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与改革的重点。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较新办学模式,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一百多所独立学院大大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独立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工作中担负了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那么独立学院的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如何,独立学院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传播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这就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目前,独立学院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都开设了思政课的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受独立学院公办民助办学方式的特殊性,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独立学院相关领导的主观的办学思路以及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与国家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应有的重视

思政课相比较能给学生带来实际“利益”的专业课,很多学校从领导到学生都把把思政课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领导缺乏对思政课的重视,就难以保证思政课运行的经费投入,比如在教师的教学津贴上,不能同专业课和其他基础课一视同仁,在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投入上,也难以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担任思政课的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缺乏认同,或者说,尽管认同,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难以有静心在思政课程中投入很多精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探讨,同时,由于独立学院从事思政课的教师相比较一本二本的教师而言,以兼职为主,有本校的辅导员,也有依托母体的师资,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思政课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其优点所在,比如辅导员担任思政教师,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结合工作实际使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但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就很难保证教师在思政课中教学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很难保证教师根据形势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从学生来看,由于对思政课缺乏足够重视,难以在学习中去投入很多的精力。同时受到考试这个无形指挥棒的影响,要么考前背一背,也能得高分,要么由于部分学校思政课考试方式灵活,学生难以掌握考试规律,学生认为只要考试灵活发挥就够了,这样的学习态度自然影响到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来分析思政课的教学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指定教材,和一本二本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也由于独立学院依托母体教育资源,担任一本二本思政课的教师同时承担了独立学院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教学内容上,没有一套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内容。比如,相比于一本二本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更活跃,更灵活,认识问题更直观,理性思考可能缺少一些,那么,使用一本二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上又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整,教学的内容难免和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在教学方式上,一本二本学生由于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静下心来听课,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浮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传统的满堂灌可能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从身边的案例去分析善恶美丑,从而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正确的方法。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考核大多采取卷面考核的形式,而这种考核方式与思政课对人才软实力的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有差距的,这就使得有些学生对思政课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受到上课以考试为目的中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难免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的现象。

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思政课都被安排了三个、四个班的合班上,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去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能通过个别同学的观点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可能使得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同时,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限制,很多独立学院的思政课上课的门槛比较低,尤其是辅导员担任思政课,由于辅导员事情比较多,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教学内容、去钻研教学方法,有时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备课,更多的凭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去授课,这就与思政课对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产生了矛盾,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

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与国家对于高校思政课应当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和差异,新形势下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让思政课的教学入脑、入心,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主渠道功能,进而为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和认同

任何主流价值理念要得到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必须借助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思政课育人主渠道功能的发挥,同样离不开一套有效的机制保障。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仅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否有团结协作、持之以恒的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些都成为现在企业在用人上考量的新标准。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应该看到这个导向并以此为契机,以思政课教学为抓手,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要加大经费投入,购置相关的设备及教学资源,增订相关的刊物;增加思政课的课题专项投入,让教师能把思政课的教学作为一门专业去深入探讨,去钻研;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要把站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高度去看待思政课承担的重任;作为学生,要重视用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政课中学会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善于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

(二)提高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人力资源保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统一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践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作为思政课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知识,掌握国家形势,关心时政,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和拓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意识与能力,探索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益的课程。作为学校管理部门,也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队伍管理机制,通过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惩手段以及改革相关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平台和课题研究机制,通过培训、进修、专项课题资助等方式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唯有此,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而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更好地传播、发扬、充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教师在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既要有课堂内的教学,又要有课堂外的实践。课堂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归纳法,启发式,研究式,学生分组备课授课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去思考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自己学业、人生的重要引领作用。比如:情境教育模式,可以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典型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案例教育模式,可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的价值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自我甄别,从而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内化;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实现教育目标;比较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达到使学生在比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课堂外,通过让学生分组去调研社会问题,分组去讲课,分组去讨论,分组去深入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上,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

思政课的教学如果仅仅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仅仅局限于教材,那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思政课的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方法。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主动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思政课的理论得到了最有效的转化。

(四)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必要改革

如果按照传统的思政课的考核评估体系,无疑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考核体系,当然这样的考核难度很大,但是可以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如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一样,只要做了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以加分,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导向。还可以采取不要纯粹根据课本内容考核常识性的问题,而是更多的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谈对问题的看法。计分方式也可以随之有所改变,采取优良中差这样的计分方式,分数可以根据几个部分综合考核得出,比如,课堂表现,课后表现,考试成绩,操行等等。相信这样一套考核体系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任何一项改革都存在着困难,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让思政课有效地发挥育人主渠道的功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培养中,用先进的文化引领青年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改革的道路也需要不断的创新,相信只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各方不断努力,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取得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