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合同管理的优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42

合同管理的优势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1篇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无极灯 性价比 优势

中图分类号:TK01+8

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关注中国“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成为第一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自2010年至今,已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7项,项目总计节能量26321吨标煤,减排CO2 100.81吨,取得不俗的业绩。节能服务公司被称为 “节能医生”,为客户提供初步诊断、开处方(设计并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和治理,最终实现全面的节能诊疗服务。应用无极灯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照明节能改造具有资金投入低、回报率高、风险小等显著优势。

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模式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服务。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后,可选定双方认可的节能量审核机构对项目实施前用能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报告,随后节能服务公司履行合同,审核机构在项目完工后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认可的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再次对用能单位的用能情况进行评估并判定节能量是否达到要求,用能单位以此为依据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收益。

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节能项目,在节能改造之后, 用能单位原先单纯用于支付能源费用的资金,可同时支付新的能源费用和节能服务公司的费用。合同到期后,用能单位享有全部的节能效益。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合作机制

节能服务公司将“合同能源管理”用于技术和财务可行的节能项目中.使节能项目对客户和节能服务公司都有经济上的吸引力。这种双赢的机制形成了客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双方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将绿色照明列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提出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机制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产品的意见。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独立承担了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风险。客户实施节能项目的风险减少。

节能服务公司是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具有专业技术服务、系统管理、资金筹备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成本,还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促进自身的发展壮

大。

3、高效节能是确保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短期回本的根本保证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照明节能工程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能够节省足够的电量。当前无极灯光效为70-90lm/w。由于发出的是白光,接近全光谱,即自然光,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特征、有益身心健康的光源。无极灯功率因数0.99以上,额定功率就是整灯的实际消耗功率,无需补偿。钠灯、金卤灯功率因数只有0.4-0.6,经补偿后方可达到0.8-0.9,实际消耗功率大于光源额定功率的20%甚至更高。国内100W以上的大功率节能灯普遍功率不足,功率因数0.6-0.9,而且光效普遍较低,只有40-60lm/w。所以,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前提下,灯具反光效率相同,无极灯比高压钠灯节能50%以上、比金卤灯节能40%以上、比节能灯节能30%以上符合产业实际水平。

一个中等地级市应用无极灯替换高压钠灯进行道路照明改造,一年节省耗电量438万千瓦时。由于无极灯至少具有60000小时寿命,高压钠灯只有8000-12000小时寿命,所以无极灯替换高压钠灯又省却了一大笔维护费用。耗电量的降低,对照明电缆要求也相应降低。对于新的路灯工程,还可省去一定的电缆费用,不仅节能降耗,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按照当前的无极灯价格水平,对一个地级市的路灯使用无极灯进行节能改造,当年便可收回所有投资,剩余四年便可以坐享节能收益。

4.性价比影响合同能源管理无极灯节能项目成败

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是一款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前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由于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先期投入资金,选用产品性价比关乎项目能否在较短时期收回资金。随着无极灯技术的不断成熟,性能优越、价格合理的元器件被陆续发现并投入使用,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大功率一体化无极灯的出现,使得无极灯能够在与节能灯相似的流水线进行生产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价格只相当于节能灯的1.2-1.3倍,而寿命是其5-6倍,光效是其1.5-2倍,可以方便快捷地应用于大多数场合。当前采用EMC模式实施LED路灯工程的项目回款周期短的3年,长的10年,主要原因是LED路灯的价格太高,缺乏性价比优势。根据当前LED的产业技术水平,LED的价格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回落。而按照无极灯当前的产业水平,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了保证,产品的性价比达到正常水平。当前,在合同能源管理照明节能改造工程中选用无极灯是明智之举。

5、无极灯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很多人了解无极灯不够,产品知名度不高。同作为第四代新光源的LED产业在各界政府的大力宣传扶持下,开展了诸如“十城万盏”等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2010年“十城万盏”工作进入重要实施阶段,21个试点城市之外的地方政府仍在十分积极的申请加入,先试点变成了遍地开花。09年LED路灯被过度炒作、过度投资,已然成为高风险行业。据了解09年大部分的LED路灯企业都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上游核心技术、企业盲目跟风引起的。无极灯在国内拥有成熟的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用性能和性价比都超过了LED,而各界的关注度仍然很低。

2)对无极灯市场缺乏科学的认知。生产企业只管做出无极灯,而对于如何进行无极灯市场销售策划,如何与钠灯、金卤灯等展开市场竞争,缺乏整体的规划。

3)国家标准尚未出台,生产厂家标准不一,制约了市场普及。

6、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照明节能工程的几点建议

(1)注意节能量的计量方式,这是双方分享节能收益的关键。如无极灯的节能测试,应该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运行测试,准确测试出单位小时节电量。

(2)由于是一种新的投资收益模式,在项目合作和合同谈判中。必须注意节能效益分成在财务处理方式。

(3)合同中应该明确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运行时。对节能效果有影响时,双方节能分享比例如何确定。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2篇

关键词:企业 综合优势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77-01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都有赖于提高自身的综合优势。这与其说管理方法、技巧问题,不如说是战略目标问题。一个发展较快成功的企业,具有强劲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种战略的把握和实施。

1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要提高企业的自身综合优势,我们的管理者就必须有全局意识。何谓管理?即“管”人、财、物,“理”乃理事也。对人的管理,我们应该管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人事干部的选用,人才的引进,职业队伍的建设,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诸方面的管理;对财的管理,就是对企业运行资金的筹措与运用,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价格的确定与核算等等诸方面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资产(含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管,机械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原材料、物料用品,辅助材料、包装物、半成品的进出核算与管理等等。“理”事就是围绕上述内容,而处理好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等方面的关系。近几年来,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步向前发展,许多企业充分意识到做好人、财、物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他们不仅加大了对人、财、物的管理力度,而且积极促进人、才、物迅速扩大和增长,同时也感受到了竞争和挑战来自四面八方,内外关系纷繁复杂。但是,我们紧紧依靠企业董事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总公司的综合功能,始终强调总公司对人、财、物的统一调配,根据各专业公司、分公司广泛协调发展的思路,强化了统一协调功能的发挥,始终强调统一全面质量管理;始终强调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企业发展速度,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综合优势。

2 企业管理必须时时处处有重点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好不好,综合优势强不强,关键体现在每个具体的突破之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不存在于矛盾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有主次之分。它同时给了企业管理方法论一个重要的启示,这就是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事实充分即证了正是这样,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就一般而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人、财、物的具体优势,但是它们缺少灵活的机制,急需转换经营机制,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而乡镇企业中呢,恰恰与其相反,他们灵活的经营机制,但是他们人才匮乏,技术短缺,设备陈旧与不足等等的劣势;而三资企业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与制度的优势,但是他们往往是劳资关系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同一个企业中,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也都不尽一样。当下,企业的管理是紧紧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从劳务经营型向管理经营型和资产经营型转变。要根据各自企业的特点及运行能力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突出本企业的经营管理重点,如笔者所在企业则以如下两个方面为突破口,予以重点抓:一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在企业内部实行员工职级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制度之中,促其形成公平竞争和给人才营造有利于他们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并在全市、全省乃到于全国广纳贤才,并采用人才激励机制,不仅要使人才引得进,而且要使人才用得起,留得住;二是抓好机械设备的投资,近两年来,这样不仅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的程度,而且有效地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从而为企业的工程创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物质保证。因而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由于事物的发展永远是不平衡的,所以抓企业管理也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全面统筹兼顾的同时,还应该时时处处有重点,根据企业的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重点,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突破,企业的综合优势才得以彰显,其管理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3 企业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无论是企业管理也好,企业的综合优势也罢,都是处于变化的、发展的动态状态,而企业管理应该不断提高和发展,这也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因此,首先要更新观念,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常常把管理理解为内部事务,强调“眼睛向内”;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搞活企业,政府做了不少政策性的调整,于是便有一些人把希望主要放在向政府“要政策”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企业的管理不应再是纯内部的事情,眼睛也不能再老是“向内”或“向上”,而是应该紧紧盯住市场,时刻倾听市场的呼唤,彻底转变管理的概念:即管理围绕市场转,眼睛向外练内功。同时要把企业的综合优势理解为是一个过程,在市场面前,任何优势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有了优势,也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其发展变化,去认识它的动态发展,只有这样管理上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综合优势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与发挥。现以笔者所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综合优势发展为例,说明企业管理动态概念树立的重要性,企业组建初,我们的技术员寥寥无几,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着手制定人才培训的“星火计划”,先后选送了数十名优秀职工到大中院校培训,从而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一大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随后公司组建了多个专业公司和多个专业承包增项资质,为了适应发展多种经营和全面进入市场的需要,我们在继续巩固职工培训的同时,积极向社会招纳人才,接纳“下海”的科技干部和大专院校毕业生,结果企业管理层人员素质得以再度提高,在市场竞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激发人才成长,我们又在公司机关部分专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中实行员工职级制,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重点将突出自身优势的重点逐步彰显出来,做到筑巢引凤,吸收大批中、高级管理人才加盟本企业,从而为加速实行从劳务经营型向管理型和资产经营型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其他方面,诸如领导体制、产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各项制度的健全、提高和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总之,企业管理和企业的综合优势的提高,都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适应市场并与市场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只有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不断发展着的市场需求密切的结合起来,企业的综合优势才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得到检验、提高和发展,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世军.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3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双核心创新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论文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二)创新组合矩阵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三、假设提出

(一)创新组合与企业家导向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自然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1:四种创新组合中的企业家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创新组合与市场导向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2: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市场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三)创新组合对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3:四种创新组合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假设4:四种创新组合中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子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三)假设检验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五、讨论与结论

(一)战略导向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财务绩效与竞争优势

在财务绩效方面,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全部假设4。结果显示,cell4中的财务绩效程度最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情境下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企业无论加强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都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交互协同时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但较cell2和cell3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如果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可以单一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想要更高的竞争优势时,则必须选择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在竞争优势方面,实证检验表明四种组合情景下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每种创新组合情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贡献是不同的。其中组合1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为明显,企业从事两种创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大幅度提高。而假设4b并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现出竞争优势在cell3中的程度大于在cell2中的程度。这说明,高的管理创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调整组织运作、组织战略等并为企业赢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技术创新不能与管理创新有效匹配,前者可能会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无法动态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战略,因而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要比管理创新少。这一结论再次表明,在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拘泥于对技术创新的过度追求。

针对这种实证结果,我们强调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为了使得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既能获得稳定的财务绩效又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企业需要同时加强两种创新的开展,使得两个核心创新协调配合互动发展,不同的创新程度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或者战略导向强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垣, 刘益. 基于价值管理的6is管理模式:形成与结构[j]. 管理科学学报, 2002, 5(4):39-44.

[2] 李垣, 乔伟杰. 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j]. 中国软科学, 2002, 12:62-65.

[3]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4] evan w m, black g. innova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 40:519-549.

[5]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6] zmud r w. an examination of “pushpull” theory applied to process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work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727-765.

[7] daft r l. bureaucratic versus n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c]. in bacharach, s. b. (e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1982.

[8] damanpour f, evan w m.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392-409.

[9] ettlie j e. organizational policy and innovation among suppliers to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3, 26:27-44.

[10] 何倩.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战略变化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7.

[11] kerin r a, varadarajan p r, peterson r a. firstmover advantage: a synthesis, conceptu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4): 33-52.

[12] utterback j 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c]. in: h.b.s. press (ed.), harvard, 1994.

[13] dodgson m, gann d m, salter a.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6(1):53-83.

[14] archibugi d, howells j, michie 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9, 11(4):527-539.

[15]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c]. fifth edi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003.

[16]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9-30.

[17] 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3):1-17.

[18]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克服组织惯性的途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6:142-146.

[19] gopalakrishnan s, damanpour f. patterns of generation and adoption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contingency models of innovation attribut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 11:95-116.

[20]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21] damanpour f, szabat k a, evan w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9, 26(6):587–601.

[22] damanpour f, gopalakrishnan s.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15:1-24.

[23]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24] 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135-172.

[25] drucker. the information executives truly nee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73(01):54-63.

[26] covin j g, 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1(5): 7-25.

[27] miller d.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3, 29: 770-791.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4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双核心创新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论文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二)创新组合矩阵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三、假设提出

(一)创新组合与企业家导向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自然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1:四种创新组合中的企业家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创新组合与市场导向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2: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市场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三)创新组合对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3:四种创新组合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假设4:四种创新组合中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子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三)假设检验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五、讨论与结论

(一)战略导向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财务绩效与竞争优势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5篇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供给链管理,竞争优势,战略管理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理论界对这一变化一致的看法体现在4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引发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作出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鉴于此,笔者试图对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模式——价值链管理进行“新”视角研究,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地位。

一、价值链管理及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价值链管理就是对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企业各项战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为此,探讨价值链管理就须界定价值链的科学内涵。

1.价值链的内涵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的根本效益。为了加深对价值链的理解和认识,现作以下几点说明:(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2)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即由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3)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一连串活动之中(见图1)。(4)一条基本价值链可以进行再分解,如作为基本增值活动的市场销售就可再分为营销管理、广告、销售队伍管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5)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6)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正确地理解价值链的内涵是进行价值链管理的有效基础。进行价值链管理就要摒弃关于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2.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导致实际中价值链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价值链不完全,大量相关价值活动没有纳入其视野。传统的价值链概念最多覆盖到企业自身的直接供货商和直接客户,而不包括其他相关的外部组织以及外部组织与本企业的联结边界,没有涉及产业价值链和社会链的范畴。因此,传统的价值链管理方法往往只重视企业内部的运作,且更多的是关注于物流,忽视了信息流和资金流。

(2)缺乏协调机制。尤其是大的制造公司通常采用分散的组织结构,相关分支机构和组织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但往往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不同分支机构和组织之间的隔离和信息交流的障碍。同一公司内部尚且如此,至于与同一条价值链中的其他非本公司的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协调就更少也更难了。

(3)没有衡量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正确标准。价值链中各环节基本上是按照局部的目标运行,即所谓“自动化孤岛”。这些“孤岛”的目标加起来并不一定导致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最优,而且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如难以接受统一的、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库存策略,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制定这样的策略。又比如,忽视内部客户也是经常现象:当一个子公司面对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如同一总公司的其他子公司或组织)时,外部客户通常获得较高的优先级,定货优先满足。这种现象似乎是为了“一致对外”,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其实结果往往导致企业整体价值链不确定性的增加。

(4)忽略了不确定性的影响,数据不准确。如报价时声称的响应时间经常得不到保证,而且不能及时将这些信息通报给顾客,造成顾客的不满意和企业信息丧失,形象受损。由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不足,实际上许多组织长期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用人力、物力或其他资源来允许不确定性存在,而在消除、减小不确定性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多。这种不确定性在整个价值链中有不断被放大的趋势,即所谓“牛鞭效应” (BULIWHIP EFFECT),进一步造成系统数据的严重失真。

(5)信息系统效率低下。由于信息量巨大而且分布范围广泛,信息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兼容性和容错性一般很差,采集、检索和传送数据负担极其沉重。因此,数据实时性差,生产计划周期很长(经常是每月进行一次),对外部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

(6)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没有考虑价值链相关的问题,而在价值链设计阶段又与生产过程的运作决策相脱节。

以上所列举的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和表现上存在的不足,80年代末开始就被一些学者和全球性的世界级企业所认识,并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二、价值链管理与竞争优势的新视角:协同效应

自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并把对其管理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基本上对其形成共识:认为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保持长期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行业的垄断优势。对此,笔者持赞同态度,但也有自己的另外一些看法。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亦即企业内部协同。协同效应被分解的各项战略活动实现有机整合,促使企业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模仿性难度加大,从而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

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的支配下,企业内部实现整体性协调后,由企业内部各活动的功能来耦合而成的企业整体性功能,它远远超出企业各战略活动的功能之和。企业整体协调后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的增强,称之为协同效应,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1>2”,即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的价值之和。正是这种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价值增值,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统一,各分支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人员的合理流动等等,都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各项战略活动的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中去,从而使产品不断创新,还可以使有相似顾客的业务单元实现同时增加销售量。这种无形的协同使一种创新不断推广,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协同使企业长期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协同的作用机制。企业的各项价值创造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它们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才能使成本不断降低,创新不断出现,使企业处于长期竞争优势。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可用动态图来表示(见图2)。

图3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制定出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管理部门把欲开发产品的计划交给研制部门,研制部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向管理部门反馈信息,使其不断调整计划和方向,使之不断完善。同样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每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要接受来自其他各部门的信息,并据此做出反应,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各个部门。在现代企业中,各部门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各部门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互协调活动,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它还必须和系统以外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调整自己以保持整个系统自身平衡。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不仅取决于它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且取决于对整个价值系统的适应。二是协同效应的不同模仿性。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由战略模仿的困难性所决定。协同造成的竞争优势来源的模糊性使竞争对手不知如何模仿。“1+1>2”这个式子不是简单的加和,式子中多出的部分即为协同效应产生的竞争优势。企业是由特定的环境、组织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因素之间有形的及无形的协调人让竞争对手难以识别。海尔总裁张瑞敏把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为:“海尔管理模式=日本管理(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然而海尔的管理绝对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三者各占多大比例以及怎样融合在一起是很难被量化的,这就是协同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协同效应的存在,使竞争对手面对已阐明的经验却束手无策。价值链管理能产生协同效应,而协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给竞争对手增加了竞争难度。

三、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链管理的分解与整合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的服务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已很少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分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于是价值链就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他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一个价值链。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整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由以上分析可见,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已成为价值链管理的必然趋势。几家甚至多家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中,各自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管理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2.价值链管理的虚拟化

价值链的虚拟管理就是对没有一个实体企业为依托,而是由不同的价值链的战略活动环节构成的虚拟企业的价值活动的协同管理,以达竞争优势最大化。显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波特的价值链管理范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此基础上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经营的兴起和发展,价值链的管理必将涌现出虚拟化发展趋势。

3.价值链管理的供给链管理化趋势

供给链的概念产生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走向成熟的阶段,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信息化出现,供给链这种适宜形式的本身随同信息化过程呈现业务同步化,供给链从动态上逐渐流程整合、同步化开始向着宽度方面拓展主体关系。其模型如图。

供给链管理就是指对供给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给链的管理一方面能拓宽企业实际可资利用的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它使得企业能够在保持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企业边界内的环节交由外部协作伙伴完成,以更低的成本拥有必要的辅助功能。此外,环境风险也被相应分摊,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对于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而言,供给链首先有助于增强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它们带来更多的战略调整机会:既可能走进一步专业化的道路,也更得于向协作伙伴学习,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分享相关的技术能力等。总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供给链管理必将是价值链管理的演化方向。

四、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基于以上对于价值链管理诸多方面的认识及价值链管理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当今企业竞争的严峻环境,探讨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1.分解:强调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

企业应重新审视自己所参与的价值过程,从功能与成本的比较中,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或有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哪些是重要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来,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

2.整合:设计新的价值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在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市场上就会存在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对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然而,要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创造出新的价值,必须要用一个价值链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掌握丰富的信息,具有创新的观念和敏锐的眼光,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营智慧。

3.协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以来,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一些企业的经验实证分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但在企业的实践中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原因是企业管理者虽然理解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却不知道如何养育、维持和转换核心能力。波特(1997)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提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抓住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使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行,正是这些独特的持续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与哈默 (1990)认为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核心资源; David J·Collion等(1995)在《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中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在产业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价值”的资源。就此,笔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及企业价值系统(供给链)的整合协调管理。如:企业文化、品牌等都可看作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它们的培养决不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某项战略活动管理的结果,而应来自企业内部整体资源的协同,来自企业的利益攸关者(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等)创造。

4.加强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近来国内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一种合作安排。它已成为企业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实施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多元化性,这些资源和价值活动在联盟中能够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企业在联盟中可以相互学习,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等。比如联盟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合作,通过对各成员企业技术、管理、资金、信息和市场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更强的协同优势,共同做大市场,为企业的利益攸关者创造最高价值。

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间的并购,并不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的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性部分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把握不同的选择,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联盟,具有灵活、快速、经济等优势。战略联盟的实施具有以下优点:协同性,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运作速度,尤其大企业与小企业联盟时更是如此。分担风险,使企业能够把握伴有较大风险的机遇,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使它们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可以把竞争对手限定到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通过联盟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使营销领域向纵向或横向扩大,使合作者能够进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有助于销售的增长。

5.提升流程的能力

流程能力是通过供给链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不仅包括内部价值链的不断改良和创新,还要统筹协调与供应商、中间商的经营程序,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而协调地反应,内部的研发、生产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并购与战略联盟所希望加强的环节。

6.企业虚拟化经营

虚拟化经营是企业在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各自组织结构选择的灵活性,企业之间便于借助于互联网快速、高效地和接受业务数据和信息,既大大降低了风险,又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在资源、技术、人员、物流、配送、安全等多方面发挥协同的优势。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6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优势;保持;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14-02

一、引言

在这样一个IT资源被充分利用的时代,“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信息悖论等说法还存在吗?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从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特征出发,讨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逻辑并提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方法。

二、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来源与保持

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这一理论已被多数研究所证明(McFarlan,1984;张华平,2008;张敬伟,2013),那么信息化建设领先的企业就将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主要从信息化投资资金获得优势、专有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技能优势、信息化管理技能优势中获得。而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否可以持续,需要探讨。

(一)信息化投资资金

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资本被认为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为IT的投资是高风险的,投资所需的资本成本较高。而IT投资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具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得到风险资本。因此,这些少数企业就获得了信息化投资资金优势,进而获得了一种持续竞争优势。这种风险的来源主要是由信息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导致的。

但如果是较小项目的信息技术投资难以产生企业竞争差异;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风险降低,风险资本更加容易进入企业,进而失去这种竞争优势变弱,甚至消失;另外,市场中存在技术跟随现象,一旦技术先行者解决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市场风险,跟随者就会面临较小的风险补偿索求,这种情况下也会降低由于资金导致的竞争差异。可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获得优势会产生竞争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不会持续。

(二)专有信息技术

那些被认为可以被企业保持为专有的信息技术被认为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为这些专有技术是保密的,是被企业垄断的,它能单独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专有信息技术而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但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很难申请专利,这样这种技术的应用很难保证不被模仿,如果这项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很多企业就会模仿。员工的流动性、技术交流、共同开发的第三方与企业合作均可能使得该项信息技术最终应用于很多企业,最初开发的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可见,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技术是一种普遍资源,多数企业可以获得,专有的信息技术就变得不再专有,企业通过专有信息技术获得的竞争优势也是暂时的。

(三)信息技术技能

信息技术技能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开发新的信息技术并为企业生产、服务提供帮助的能力,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再开发。

这些能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价值的,但是一般不是,即使是异质的,这些能力具有流动性,也就是再开发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企业间流动,使得信息技术能力在多数企业被应用,也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相关技术的培训进而获得这种技能。所以,信息技术技能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不是持续的。

(四)信息化管理技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技能,还必须有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认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支持和提高其他商业功能的管理能力。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被认为是唯一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并且是长久竞争优势的来源。理由如下:首先,信息化管理技能具有异质性及不可模仿性。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竞争性企业规模、发展历程、面临的内部环境是不一样的,同一种信息化管理技能应用于不同企业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即使管理技能具有流动性,也难以缩小本来就具有管理技能优势所带来的企业竞争优势。其次,信息化管理技能是企业长期积累的,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不可复制的,很难简单将本质的管理技能移植到另外的企业。最后,通过信息化管理技能形成的整个企业的各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方式复制。综上所述,具有优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技能和良好的实施效果的企业能够获得一种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

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已被基础资源理论所揭示,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带来竞争优势,然而通过以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的分析发现,只有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要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就是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对于增强信息化管理技能是不容易的,企业可以从实现企业信息化持续竞争优势的以下三大基本途径和三个必要条件着手,更好地将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有机结合。

三大基本途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管理、组合管理、全周期管理。

第一,企业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涉及信息化项目,信息化项目设计主要为了取得明确经营业绩和其他利益进行的活动,计划则是各种项目的组合,包括信息技术项目、人员培训等,其要点是所有步骤必须有经营结果,也就是目标。而计划管理是围绕经营目标从项目开始到产出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计划管理:首先,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要以组合投资的思想定义该计划的范围。即不能仅仅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引进,应更多地考虑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可行性、发展潜力、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是否会受到影响、员工培训等。其次,要多维度地评估信息化的价值。评估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否正确、信息化建设方法是否合理、产生绩效是否复合预期。最后,计划的管理者需要从系统角度将信息化项目看作整个有机组成项目,并且要以经营产出为导向进行管理,在建立并管理执行计划情况的追踪系统,以便在变化的环境中也能采取纠正措施,实现计划的最大价值。

第二,企业信息化组合管理。信息化的组合管理就是将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相联系的其他项目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以考虑整个项目群的整体绩效。就像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组合的管理一样,经营组合进而产生绩效并非易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对涉及信息化的项目计划归类。因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项目并非每一个都重要,信息化组合管理者应当区分轻重缓急进行建设。(2)管理企业信息化风险,提高其价值。比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缓解信息化建设会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3)管理和协调信息化建设相关项目内部矛盾。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多个部门,多个项目,内部的稀缺资源竞争、重叠功能改革等都会影响整个信息化建设项目集合的有效性,所以要进行管理和协调。

第三,企业信息化全周期管理。信息化的全周期管理就是在信息化建设概念产生到信息化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种全周期管理将信息化计划管理和组合管理结合起来从时间维度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周期管理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详细过程,包括项目计划的产生、选择、修改、放弃等决策点,管理者可以围绕这些关键点进行跟踪管理。

不论是企业信息化的计划管理、组合管理、全周期管理都有这几个必要条件,这些条件需要由不同的组织进行管理和实施,这三个必要条件是参与者的责任心、信息化实现效果相关测度、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

一是加强参与者的责任心。参与者的责任心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执行必不可少,特别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者的责任心,在企业中形成一个责任态度体系非常重要,并且要注意责任的划分要依据不同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

二是进行信息化实现效果的相关测度。对于信息化实现效果的测度,要进行多个维度测度,不仅要测度信息化贡献率,还要测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实施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寻找新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也有利于责任的区分。

三是强化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涉及各个项目的投资建设,也涉及企业生产流程的改革,而变革会使得企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进行事前变革管理显得异常重要,比如进行员工变革承诺和愿景塑造。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在明确参与者责任、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的必备条件下,更多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计划管理、组合管理以及全周期管理。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才会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杰伊・B.巴尼.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M].张书军,苏晓华,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2] 约翰・索普.信息悖论[M].陈劲,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华平.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0-52.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7篇

关键词:多元零售;范围经济;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86.02

1零售多元化动因:范围经济的视角

目前,学术上对企业多元化动因的理论分析很多,如资源基础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本文拟以范围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零售多元化战略中“多元化――范围经济――竞争优势”的效应链条,解释多元零售的动因。

1.1零售多元化的范围经济效应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或经营两种以上业务时,其平均成本下降的经济现象。这是建立在多元化基础上、与企业的扩张活动相联系的概念。不同业务由于经营特点的差异,其价值链互不相同,但价值链间的某些环节可能存在关联或战略匹配关系,这构成了范围经济的源泉,各业务价值链交迭的环节越多,成本节约的效果就越大,资源共享范围经济效应也就越显著。

概括而言,零售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供应商、进货渠道、企业本身、销售渠道和顾客五个部分,其中,零售多元化的范围经济产生于三个环节:

第一,在进货渠道,零售企业通过联合采购,使不同业务共享供应商,共同运输、装卸、保管等,形成采购匹配上的范围经济;

第二,在零售企业内部,不同业务可以共享原有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经验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形成管理匹配上的范围经济;

第三,在销售渠道,零售企业可以利用信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节省新业务的推广成本,形成销售匹配上的范围经济。

1.2通过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零售多元化战略的成功运用可以带来范围经济,而范围经济又可以巩固多元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以成本节约为核心的一系列竞争优势。下面将从形成范围经济的几个方面分析零售多元化的竞争优势。

1.2.1采购成本优势

面对高企的成本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形势,我国零售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零售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打造成本优势。而商品采购是企业价值链的起点,采购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只有做好采购成本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多元零售战略下,不同业务商品的集中采购有助于企业减少采购开支,形成采购成本优势。从采购价格分析,集中采购形成大规模采购量,增强了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和外部选择价值,使企业在零供关系中更具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从而赢得更有竞争优势的价格折扣。从物流费用分析,零售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合并不同业务的采购活动,共同订购、运输、检查、接收、入库,共享配送中心,从而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商品的物流成本。

1.2.2管理优势

(1)企业家才能。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其中,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利润创造背后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独特性:一方面,企业家才能的获得必以高额投入为代价;另一方面,企业家才能具有耐久性,可以长时期、大范围地延伸到性质相似的其他业务上。零售企业中的企业家才能也符合上述特点。目前,我国的零售多元化形式多为相关多元化,不同业务在管理上存在交叉和类似特点,这为企业家才能的复制提供了条件。实行多元零售的企业增加业务时,不必引进新的管理层,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家素质、知识、经验、能力进行拓展,形成管理人员的战略匹配。这种管理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现有管理人员的价值、减少人力资源培训费用、节约管理成本,还可以避免新的管理人员因不熟悉企业文化、管理不善带来的损失。

(2)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代市场的竞争中,信息和技术是两把利器,而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两者的结合体,对企业塑造竞争优势有重要作用。在零售行业,信息的地位更加凸显。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消费需求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推行数据管理和智能管理。但是,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需高额投资,而且零售行业的运营高度依赖信息,从采购、物流、库存、销售到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需要建设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就进一步推高了零售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成本。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和零售行业的不断变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如果在使用期内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用,将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而多元零售具有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效率、分摊运作成本的优势。具体来说,不同业务由于价值链间存在交迭,在相应环节可以共享一个信息系统,这不仅分摊了每个系统的建设及运作成本,而且可以保证信息系统在使用期内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由于企业信息系统服务的业务范围扩大,又增加了投资的回报率。

1.2.3市场营销优势

(1)品牌优势。

不同于制造商,零售商的品牌形象主要以企业为基石,因此多元零售的品牌优势来源于“企业品牌伞”效应。一方面,塑造一个品牌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而多元零售下新业务可沿用企业品牌,这样既降低了新业务的扩张成本,也分摊了零售商企业品牌的建设与维护费用,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新业务的知觉质量,巩固市场地位,由此形成品牌投资的集约效应。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因人、因时而异,而新业务往往适应了消费者需求的时间变化,与企业原有业务结合起来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这种品牌活力赋予企业具有创新内涵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强化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良性认识。多元零售的品牌优势在开发自有品牌时尤其明显。如屈臣氏,在经营其他品牌护理用品的同时,还经营自有品牌,并以企业名称冠名,通过企业的销售网点销售,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2)销售渠道优势。

在多元零售大潮中,实体零售和在线零售结合形成的多渠道营销备受关注。这种模式集线下购物的真实性的与线上购物的便捷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成本优势。高成本是零售企业的发展瓶颈,而网络零售无需店面及人工服务,且顾客支付预收款之间存在缓冲时间,因此可以为企业节约高额的租金及店面维护成本、人力成本、存货成本。二是顾客优势。多渠道零售模式下,两种渠道并非分兵作战,而是相互配合,面向统一的市场,能够为顾客创造“电子商务+到店消费”的购物新体验。顾客可以在网上搜集商品信息、筛选商品,在实体店体验有形商品,再在网上支付下单,既节约了顾客的时间精力,又降低了其购买风险,加上由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优势,多渠道零售模式能赢得更多的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增加销售收入。

(3)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是指企业产品、形象及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征。在零售多元化战略中,范围经济形成的差异化优势集中反映在业务的多样性上,这种多样性能为零售企业带来良性循环效应:业务多样化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能够提升消费者的好感度及忠诚度,从而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反之,这种销售收入的增长又为企业进一步细化业务、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条件,由此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提升经营绩效。此外,多元零售企业由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及品牌优势,也为企业在商品价格及服务方面的差异化奠定了基础。

(4)抵御风险的优势。

我国零售企业的主元业务基本上已经发展到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培育成长型业务,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新陈代谢”机制,预防市场衰退或业务萎缩的风险,保持企业发展活力,巩固其市场地位。另外,企业旗下不同业务可以形成效益互补的运营体系,当其中的某项业务经营不佳时,其他业务可为其提供资金及市场支持,形成协调共进的机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2零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1零供双方的博弈将由零和转向正和

传统采购模式下,零供之间的利益此消彼长,双方为掌握渠道话语权而展开零和博弈,由此导致零供矛盾的不断深化。但是,对多元零售企业来说,供应商是共同采购、共享物流的起点,企业如果不主动改善零供关系,将难以获得多元化带来的采购成本优势。因此,在多元化战略下,零售商将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更多地寻求双方在采购、物流、商品采购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2.2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将不断强化

随着多元零售战略的实施,企业管理跨度拓宽,需处理的信息量增加,信息流程也趋于复杂,这时,要有效地发挥企业家才能和信息系统在不同业务上的通用性,就必须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以预见,在多元化战略下,零售企业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方面引入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高层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理顺不同业务的信息流,根据价值链间的匹配关系重新配置信息系统资源,实现业务间的信息整合。

2.3网络零售将持续升温

网络零售是对传统流通产业的一种变革。这种模式运作成本低、顾客潜量大,且实现了企业与顾客的实时沟通,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可能,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是大势所趋。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相互配合,能拓展销售渠道,为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顾客优势,因此,多元零售企业尽管经营方式各有差异,但触网将成为普遍选择,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抢滩这一平台,争取市场份额。

2.4品牌整合将成为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方面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品牌资源已成为占领市场制高点的重要筹码。多元化战略能为零售企业带来品牌优势。但是,品牌延伸如果处理不当,将稀释品牌个性、模糊品牌定位、降低品牌竞争力。为避免上述问题、获取品牌优势,零售企业将加强品牌整合,建立协调统一的品牌管理系统,传达统一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品牌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凸显品牌的整体优势。

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多元化战略不失为零售企业走出困境、逆势发展的一剂良药。由多元零售带来的竞争优势,正好能帮助企业解决成本上涨、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等难题。但是,多元零售战略下的竞争优势并非绝对存在。从范围经济的角度,零售企业应高度关注价值链间的战略匹配关系,开拓与原业务关联性高的业务领域,同时为业务间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李敬.多元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栀.从范围经济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J].商场现代化,2010,(2).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8篇

一、优化资源整合,构建协调发展模式

商业模式的构建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协调企业战略布局,使企业资源与整体战略优化整合,寻求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契合点,进而构建起既符合保险金融市场态势,又顺应社会经济趋势的高效协同发展模式。

(1)立足于集团化趋势,注重资源优化整合。现如今,保险金融市场以集团化为主要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保险金融企业需应势而为,加强企业总部建设管理,以集中股权为依托,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战略布局,优化资源整合。第一,加强总部建设管理。集团总部作为保险金融企业的管控中心,保障着子公司的正常运转。鉴于此情况,保险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集体建设,集团内部采取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整合,创建专业、高端的保险金融企业总部。第二,强化集中股权,调整治理结构。保险金融企业要想达成高效优质的资源整合,首先 ,应对各分公司的股权进行强化控制,结合市场趋势,创建股份制公司,使公司实现高比例控股。与此同时,对于治理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应予以深入细致的分析,强化垂直领导及干部管理,利用市场配置结合组织选拔,选举董事会,将企业治理变为法人治理,将党委成员设置于核心岗位之中。

(2)适应经济社会趋势,达成价值创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农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保险金融企业应抓准时机,充分开发农村需求,结合国家强农政策,针对保险金融开发涉农产品的创新,强化农网建设,开发农村市场,探索新型工作模式,促进保险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以此创建业务拓展模式,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构建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快速发展,保险金融企业也形成了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保险金融企业发挥信息化特征及其优势,增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化与完善,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达成资源共享,促进保险金融企业产品业务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保险金融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统一管理,强化对信息中心的优化建设,对云计算平台及资源数据库开设统一的网络化管理,促进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减少运营成本,逐步增强管理效果。另外,结合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形成信息化营销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营销流程进行整体优化。凭借信息移动平台服务,电话或网络营销等建立多种营销模式,创建个性化售后,促进保险金融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打造品牌效应,凭借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保险金融企业需在自身业务和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优势,创建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中心。例如,财务数据的管理及共享,使保险金融企业在运营中的费用得以集中管理,各项业务得以有效管控,并创建起核心业务系统,运用市场费率,优化定价及赔付率的自动化管理应用平台,对于不同的客户制定出相应的理赔措施,在保险金融企业创建综合化、定量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三、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模式

商业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保险金融产业迈向了去风险化趋势之中,这就要求保险金融企业需将防范化解风险化作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为发展基石,多层次的资本补充为发展重点,立体化的风险管控为依托,逐步促进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推动改革的顺利发展。

(1)建立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针对缺乏优质、完善的风险管控文化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保险金融企业应就风险管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从高层领导做起,突破风险管控限制,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企业风险管控之中,运行项目化的风险管控机制。并且发展“全面内控、积极合规”的风险管控文化意识,形成“风险管控创造价值”的文化理念,加强风险管控的责任化机制,增强业绩考核中风险管控指标的权重,建立案件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强力的自我完善、自律约束效能,强化惩戒监督体制。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众所周知,资本不足是保险金融企业中最大的危机风险。因此,保险金融业建立完善、系统、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帮助企业增加资本注入及多渠道补充,增强企业偿付能力,保证企业稳定持续运行。另外,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增强资本补充的市场化和长期性,提升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强企业员工防控意识培养,逐步建立起完善、高效、全面的风险防控模式。

四、强化资本内生化,构建持续盈利模式

保险金融企业以持续盈利为最终目的,在发展中不断促进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强化资本内生化,增强承保能力,兼顾投资,不断提高承保盈利,增强企业利益最大化。

(1)构建多元化的主业与均衡发展的格局。面对保险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与不定性的变化,构建多元化且均衡的发展格局,是现今最有力的应对方式和手段,是稳定盈利增长的保障。例如,2011年,中国人保将财产险和人身险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实现了双超2600亿元,超出行业基准的6.8%,促进了企业净利润的快速增长。由此可见,多元、均衡的发展格局对增强保险金融企业创收盈利的重要作用。

(2)承保与投资兼顾运行。在保险金融业中,往往认为“承保易亏损,投资易盈利”的观点,再加上保单成本较高,促使保险金融业较为注重投资盈利,忽视了承保盈利,过分依赖投资,导致投资模式陷入不利局势之中。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确定发展思路,保持清晰认识,将投资与承包置于双向兼顾的位置,促进二者同步协调运行,强化承保执行,加强对承保程序的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不断提升,通过承包与投资,完成双渠道模式下的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合同管理的优势第9篇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施工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进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在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逐步完善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铁路施工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的占领份额,除对企业的外部战略环境进行界定与分析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仔细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在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中,对企业优势与劣势的分析与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及时运用战略管理手段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铁路施工企业的优势分析 铁路施工企业的优势,可以分为共同优势和差异优势。共同优势是根据铁路施工企业的共同特点,总结出的铁路施工企业的总体优势;差异优势则是区别于不同企业的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优势。 1.铁路施工企业的共同优势分析 (1)行业优势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青藏铁路、磁悬浮列车,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地铁、轻轨等大型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形成了铁路建设行业的发展优势。 同时,经过二十多年建筑市场的历练,铁路施工企业已经具备了向其它建筑细分市场拓展的能力。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颇具世界规模活动的开展,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优势,也成为铁路建设行业发展优势的一部分。 (2)合作优势铁路施工企业与各工程建设单位、各设计单位,以及铁道部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各铁路局建设管理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铁路施工企业还与交通、水电系统,市政工程和城市轨道等建设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机制。 此外,铁路施工企业在长期的施工管理中,已经建立了固定联系的分包企业群体,并形成了总分包的协作体制、 (3)技术优势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铁路施工企业先后独立完成了国内所有的铁路新线建设项目,创造出许多世界施工史上的奇迹。此外还参加了国内高速公路、水电、市政工程、地铁和轻轨铁路的工程建设,形成自己独特的施工技术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2.铁路施工企业的差异优势分析 (1)体制优势目前,我国的铁路施工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总公司居于最高层次,成为统领全局的核心,是企业集团开展对外经营的窗口;居于中间层次的工程局集团公司,已经全部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还有的已经上市,这些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大部分具有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等多种本领,可以向建设项目总承包方向发展;居于基础层次的是机构简单,人员精干的中小企业。这三个层次,组织结构合理,既可以分散地进人细化的小市场,也可以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入大型工程项目的大市场,这个优势就是能灵活地对应不同的市场。 (z)品牌优势品牌优势是铁路施工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保证。大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创建自己的品牌优势,坚持把已有的品牌做大做强,并且不断开发新的品牌;小型企业目前的品牌优势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是他们在以大型企业的品牌为依托,不断增强实力的同时,也开始注意自身形象的建立,争做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争取快速、切实地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3)财务优势铁路施工企业的财务优势体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讲,拥有强大财力和良好业绩的企业会更多地得到担保单位和业主的信任,从而有机会同时参与多个标的竞争,增加中标机会。而在内部,具有财务优势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平衡能力,能同时承担多个工程,即使部分工程出现亏损,也可保证该企业继续经营下去。 (4)技术与人才优势不同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各有不同。铁路施工企业在其长期经营管理的业务范围内,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拥有一套自己独特、成熟的技术优势,在相关业务的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各个企业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的技术特长有所不同,再配备优秀的管理人员,从而培养出不同的人才优势,保证技术优势的充分、连续的发挥,以及工程整体的良好运作。 二、铁路施工企业的劣势分析 铁路施工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述优势,这些优势就可能体现不出来,甚至可能转变成其劣势;同时,铁路施工企业还存在下述劣势,有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提高。 1.对铁路专业市场的依赖度大 铁路施工企业对铁路专业市场依赖度大的原因:一是由于现在的铁路施工企业是由原铁道部工程局和各铁路局属工程总公司组成,受垄断经营的铁路管理体制影响,其他施工企业很难打人铁路建筑市场,使铁路施工企业处于部门保护的体制之下;二是一些企业市场意识不够,未做好打人其它细分市场、进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准备,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2.在其他经营领域的获利较低 根据形势的发展,铁路施工企业开始拓展经营领域,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工程为主,横跨公路、水利、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局面。但企业利润主要来自铁路项目的经营,其它项目很多都处在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3.筹资渠道窄 国有铁路施工企业筹资渠道少,难以适应施工企业资金需求量大、时间紧等要求。由于建筑业属竞争性行业,随着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企业融资将更加艰巨。 4.组织机构臃肿 由于国有铁路施工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管理体制改革难度较大,所以普遍存在着管理部门多、管理人员多、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缓慢进程也加大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的难度。 #p#分页标题#e# 5‘专业人员结构差 我国建设工程专业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分工越来越细,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铁路施工企业中,铁路工程专业的人才是绝大多数,并居主体地位,其他工程专业的人才少,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评定职称和提拔重用方面有一定的障碍。一方面是铁路工程专业的人才过剩,一方面是其他工程专业的人才孤单,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人才结构严重失调。 6.技术含量较低 一些铁路施工企业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经营思想,只顾眼前的经营管理,没有在更新设备和开发新技术方面下功夫,致使因技术装备能力低而丧失了很多投标的机会;即使中了标,也会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问题导致对施工成本和进度的控制能力较差,影响工期或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铁路施工企业战略的形成与制定 企业优势和劣势并不是绝对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要想增强铁路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仅要巩固发扬企业优势,而且要通过各种战略手段对企业劣势加以分析和改善,使其转化为企业的优势。早在八十年代我国建筑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一些眼光长远的企业领导者就开始思索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 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所做出的积极反应。它是对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进行的说明;它是告诉全体员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优势与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从而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未来性、竞争性、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等五种基本属性。 战略管理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决定企业将要采取的战略,还要涉及这一战略的选择过程以及如何加以评价和实施。由于建筑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战略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规范化的全面管理手段,需要在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及时和必要的反应。 同时,鉴于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相互转化,企业战略也要针对这些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战略形成程序 美国人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所著《管理学》一书中,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形成过程归纳为九个步骤:①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②分析环境;③发现机遇与威胁;④分析组织的资源;⑤识别优势和劣势;⑥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⑦制定战略:⑧实施战略;⑨评价结果。 战略分析一一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目的是把握机会和利用优势,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优势劣势识别一一是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企业在经营和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加以分析和总结。作用是有利于战略制定者明确企业需发扬的优势和转化的劣势。 战略制定一一是指根据上述战略分析和优势劣势识别的结果,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和战略决策,从而形成战略方案。 战略实施一一是指恰当地制定职能战略,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配备适当的人员。目的是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把企业战略方案在空间和时间上加以落实。 战略控制一一是指对信息反馈回来的实际成就和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检测二者的偏离程度。为的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随时进行纠正,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3.铁路施工企业优劣势转化的战略管理建议 铁路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集约化、高技术、多元化,建立以全方位设计为龙头,以强大的资金实力为依托,剥离劳务层,大力发展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现代大型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通过各种有效的战略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改革与管理。 (2)打破行业限制,进入更大市场。 铁路施工企业除巩固铁路专业市场的份额以外,还应做好充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准备,进人建筑行业的其他细分市场,获取合理的赢利,逐步建立自己在整个建筑行业范围内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 (2)抓准行业优势,确定主攻方向。 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主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所以铁路施工企业的主攻方向,应向全方位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化。同时,建筑行业的各细分市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铁路施工企业要针对目前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市场的投资趋向,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财务优势,做出合理的细分市场部署,明确主攻方向。 (3)根据不同体制,选择管理方式。 股份制铁路施工企业应依托原有主要力量,充分利用原来基础好的有利条件,争取市场份额,并充分发挥对市场反应快、机动灵活的特点,对业主需求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同时,要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治理结构,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和执行体系,提高运作效率,促进公司的发展。而那些还未进行改制企业更要有危机感,要迅速提高企业素质、开拓眼界、增强责任感。要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加快企业转机建制的步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4)开展资本运营,强化战略联盟。 铁路施工企业的资本运营,可以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租赁、上市融资等各种手段进行。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筹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吸收金融资本,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要在短期内增加铁路施工企业的经济规模,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战略联盟和协作关系,这也符合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也是有限的,也需在战略联盟的内部交流中获得发展与新生。#p#分页标题#e# (5)创立品牌优势,建立企业代言。 铁路施工企业要培育出自己的精品名牌,只能在工程项目上做文章,即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在进度上创出奇迹,在管理上独树一帜,在文明施工上做出特色,在服务业主上无懈可击。如此由单个名牌逐步汇聚成企业名牌,塑造出企业的整体知名度和信誉度。由于施工企业销售在前、生产在后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先让“顾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而名牌建筑产品(如鲁班金像奖工程或国优工程)正是企业无声的代言人。 (6)加强技术研发,实现科技兴企。 近年来,铁路施工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增加,但科技开发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为此,企业要根据建筑市场竞争和技术难度发展形势,瞄准特、高、难技术工程,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施技术创新和科技兴企。对具有独创性的施工工艺,要积极通过申请技术专利,求得国家政策的保护,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 (7)积极吸引人才,减少资源流失。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铁路施工企业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使用人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尽量减少人才流失。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运营与各类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