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心理体系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1 15:27:20

心理体系建设

心理体系建设第1篇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0-01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依目前学界共识,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1]。目前,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正在以每年5.4%左右的速度增长。据预测,10年后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将由现在的1100多万增加到1700万,2020年达到2708万,2050年达到1个亿[2]。张疆莉[3]则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孤独感和衰老感。因此,应该重视高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应该建立一整套的心理护理体系,来促进高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以下就是高龄老年人心理护理体系建设的探讨(见图1)

通过以上者五大体系的建设,对高龄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得到解决。

1.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为了更好的为高龄老年人服务,加强高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是十分必要。在档案中包括高龄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的方法、效果评价、健康指导等,这样,对于高龄老年人就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心理档案。

2.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高龄老年人一般行动不太方便,有了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但有了心理咨询热线后,高龄老年人可以在家里通过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很快捷的与热线另一边的心理医生或专家进行沟通。这样,高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把自己的心结打开了,很便利的解决了高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3.建设社区心理咨询所。古代医家提出了“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等心理咨询原则[4]。可见,心理咨询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社区中建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场所十分必要,能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固定的社区咨询帮助。在咨询所里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可以与有心理问题高龄老年人受到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高龄老年人的病情,帮助这样的老年人排忧解难,给予必要心理干预手段,及时有效的解决高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4.培养专业的心理医务人员。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近几年陆续开设了老年护理学、心理学、老年病学等相关课程,也有一些从事心理治疗的义务人员,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高龄老年人的需求。为此,应建设一批专业的医疗队伍,为高龄老年人更好的服务。

5.强化家庭对高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来自于家庭的亲情的沟通和相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老年人心理的孤独感[5]。子女是高龄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子女最了解高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鼓励子女多关心、多体贴高龄老年人,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他们的父母聊天、倾听他们的父母诉说心事,了解父母的感受,要及父母所及,想父母所想,另外,子女还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持之以恒的帮助他们的父母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能使高龄老年人的心理更健康。

总之,对于有心理问题的高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是个长期、循序渐进的护理过程,也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全社会应该重视高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要完善高龄老年人心理护理体系建设,让高龄老年人延年益寿,让他们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浅析农村高龄老人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责任.(2011- 07-05).http:///shehuixuelunwen/shehui/060VY1002012. html.

[2] 中国健康网 .关注高龄老年人.(2011-08-06).http:/// laoren/laorenbaojian/103371. html.

[3] 张疆莉,张建宏,崔金奇.豫北地区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职业与健康,2010,26(10):1087-1089.

心理体系建设第2篇

[关键词] 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内容;初步实效;初步体会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53-02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把“让人生更加精彩、让家庭更加美满、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创立覆盖城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显得非常必要。笔者进行了2年的探索,建设了服务体系,践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机制,努力使心理健康服务向着长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探索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制度,为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1 探索建设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1.1 适应日益增长的心理疏导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时期既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既存在很多机遇,又面临许多挑战[1]。昆山市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有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疏导需求,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成了广大市民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提高城乡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健康问题被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昆山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市民重视。为提高全体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尝试构筑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着手组织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渐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并不断规范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

2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2.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构建昆山市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时,做到结合各区、镇实际情况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结合卫生工作规范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方式,结合社区志愿者服务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四个结合。达到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格局、统一制度四个统一。三级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名称为:一级网络单元为中心,二级网络单元为站,三级网络单元为室。全市采用统一的心理咨询标识。全市统一格局为:一级网络单元用房二间三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宣教室;二、三级网络单元用房二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全市统一规章制度与台帐资料。笔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组织、人员、经费三个保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在协调小组领导、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指导专业机构,承担国家二级、三级的心理咨询师报考培训任务;市志愿者协会招募近140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按本人意愿和实际需求,调配至相关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开展工作。心理咨询除了专业治疗机构外,其余都为公益活动,实行免费服务。网络单元用房以及设施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心理咨询师在公益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承担。

2.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职责

一是加强心理咨询组织指导。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根据全年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聘任制、督导制,规范心理咨询师的组织管理。为心理咨询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积极开展优秀心理咨询师评比,激发心理咨询师的服务热情,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人民。二是丰富心理咨询服务项目。通过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心理健康知识资料,解答心理健康问题;举办各类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设网站进行在线实时心理咨询;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进行危机干预,减轻意外事件对市民造成的心理伤害。三是强化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各心理咨询服务站、室每周开放1次,每次开放有一名具有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在岗;接待咨询时切实做到维护咨询者的合法权益;各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制定专人负责;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级网络单元对二级、三级网络单元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服务评比等活动,确保心理咨询服务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3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实效

3.1 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升咨询服务能力

通过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自2005年11月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培训班,22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有150多人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通过制订《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继续教育和积分制度》,抓好业务各项培训。邀请国内心理咨询专家来昆作专题讲座,今年请中德精神分析班中方讲师徐钧讲授沙盘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武汉华中子和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张沛超讲授《现代与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与务实》,心理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精神分析专家、主任医师李鸣教授讲授《灾难心理社会干预培训手册》等。定期开展同伴、上级督导,缓解咨询师志愿者自身心理压力,提高专业素养。努力使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能较好地掌握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提升人性尊严的情操和思想境界[2]。

3.2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第一,开展心理关怀“六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关怀进企业,科学指导促和谐。针对昆山企业广大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今年分别走进钞票纸厂、沪士电子、龙腾光电、仁宝电脑、富士康、南亚电子、亚龙等企业,开展心理减压、婚姻家庭等讲座43场,听课受益近8 000人,有效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提升了处理工作与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深受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心理关怀进学校、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心理咨询志愿者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心理关怀进农村,服务覆盖全社会。协会依托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将心理关怀延伸至农村最基层。心理关怀进社区,增进社区健康和谐。协会组织“心理健康社区行”活动,今年在同心街道、亭林街道、长江街道、枫景苑街道等举办各种讲座9场,听课受益近800人;为开发区56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生命之旅”讲座;在图书馆为市民举办“健康大讲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讲座3场,听课受益400多名。心理关怀进机关,疏导减压提效率。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协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走进各机关妇委会,开展“与压力共舞快乐地工作生活”、“和谐生活、高效率工作”等讲座,听课受益500多人,为机关员工适时减压。心理关怀进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依靠各医疗卫生单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对医务人员与患者开展心理关爱活动,既缓解医务人员自身心理压力,又使医务人员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能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有效处理了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压力,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第二,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有1 300多人次接受了个案咨询。开通热线电话57991110,接受个案咨询58人次,网上心理咨询91人次、点击1 048次;各乡镇三级心理咨询网共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和指导685人次;还与苏大心理学硕士生协作,到花桥镇为3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3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心理问题与困扰。制订了昆山市突发事件危机干预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技能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4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体会

4.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难点

围绕将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延伸到社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薄弱这两个难点,在两年多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有所突破。首先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第二有各级政府服务理念的前瞻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从市、镇、街道社区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全力配合,共同推进。第三有服务体系运行的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有志愿者,服务必需经费有市、镇、街道分别进行项目化评估补偿。第四有培养人才队伍的实效性。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大力招募有国家资质的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并定期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通过双向选择,按需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充实到各心理咨询中心、站、室,切实解决所有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问题。第五有我们服务的奉献性。本次所有的心理咨询服务都是免费服务,每一项工作都体现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志愿者也得到了个人的学习与成长。

4.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探索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3]。自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在为提升市民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的和睦、推动社会的和谐方面做出了应有的一份努力。在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工作会议上、省文明办领导视察工作中,都受到一致首肯。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还处在不断建设、完善和提升阶段,心理咨询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员以志愿者为主,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工作多是出于热情和兴趣,缺乏规范,且志愿者多为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还非常薄弱,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以及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心理咨询志愿者作为新生事物还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4]。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昆山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以市健康促进中心为基地,做好精品课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队伍建设,打造心理健康宣教服务品牌。以“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为阵地,做好个案辅导工作,加强咨询室规范化建设,打造市级心理咨询示范中心。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有计划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竞争形势中打造心理咨询师职业的服务品牌,为建设和谐昆山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笔者整合各界资源,率先构建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目前有一级网络单元8个,二级网络单元7个,三级网络单元19个,争取调配做到每个中心10名以上,每个站8名以上,每个室4名以上的签约服务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我们必须要遵循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本身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的现状,通过扎实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不断完善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达到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5]。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8,94(4):7-10.

[2]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2007,30(1):2-5.

[3]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J].心理学探新,2010,30(4):3-7.

[4]徐大真.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48-51.

心理体系建设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不但需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培养大学生,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高等院校设置专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培训、队伍建设、管理监督、评价评估、规范流程等所组成的系统。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高校心理健康委员会、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发挥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比较晚,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不明确。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往往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校虽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摆设,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相对明确的目标以及相对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二)重心理问题的诊治,轻预防引导,存在医学化倾向。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大多是从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一些人误认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存在心理问题、适应障碍、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而大多数心理健康,但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日常生活事件、恋爱与交往、求职与就业等发展性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这样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过低,不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三)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往往只在每个学期初期或者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一次心理测试或者心理咨询,缺乏定期的、常态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方式。调查发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年都对大学生开放的非常少,绝大部分在一周中只开放两到三天。另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组成人员复杂,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由心理学教师、德育人员、学校医务人员等方面的人员构成,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这就造成了整个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探索出许多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心理健康协作化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院、班级、寝室、社会、家庭联合起来,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协作体系。各学院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办公室,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各个专业可以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小组,各个班级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同时,也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跟家庭建立联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家长采用科学的、亲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及和睦的家庭关系。

(二)多级别、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为了主动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够涵盖到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需求,需要建立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了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总体组织和工作开展,负责制定计划和相关规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二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教师、辅导员组成。这些辅导员因为工作中经常与学生接触,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等。他们在经过学校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后,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学生心理骨干组成,例如心理专业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关注“特殊”的同学,比如过度焦虑、沉溺网络、性格孤僻等存在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通过建立多级别、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避免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盲区,保证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细致型、广泛性、长期性、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他们成长与成才的永恒话题,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巍巍,石岩,张灵聪.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以某高校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06):21-24.

[2] 郭安宁,俞海侠.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53-56.

心理体系建设第4篇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高等院校设置专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培训、队伍建设、管理监督、评价评估、规范流程等所组成的系统。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高校心理健康委员会、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发挥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比较晚,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不明确。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往往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校虽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摆设,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相对明确的目标以及相对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二)重心理问题的诊治,轻预防引导,存在医学化倾向。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大多是从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一些人误认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存在心理问题、适应障碍、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而大多数心理健康,但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日常生活事件、恋爱与交往、求职与就业等发展性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这样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过低,不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三)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往往只在每个学期初期或者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一次心理测试或者心理咨询,缺乏定期的、常态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方式。调查发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年都对大学生开放的非常少,绝大部分在一周中只开放两到三天。另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组成人员复杂,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由心理学教师、德育人员、学校医务人员等方面的人员构成,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这就造成了整个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探索出许多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心理健康协作化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院、班级、寝室、社会、家庭联合起来,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协作体系。各学院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办公室,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各个专业可以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小组,各个班级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同时,也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跟家庭建立联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家长采用科学的、亲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及和睦的家庭关系。

(二)多级别、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为了主动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够涵盖到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需求,需要建立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了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总体组织和工作开展,负责制定计划和相关规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二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教师、辅导员组成。这些辅导员因为工作中经常与学生接触,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等。他们在经过学校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后,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学生心理骨干组成,例如心理专业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关注“特殊”的同学,比如过度焦虑、沉溺网络、性格孤僻等存在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心理体系建设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心理;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58?0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不能正确表达自我、缺乏择业的自信和勇气等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加强职业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心理辅导技术和手段为大学生介绍职业分类、职业特点、职业要求,了解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预测职业发展,协助个人与职业匹配,提供人才测评,求职心理调适,介绍求职技巧,帮助职业适应以及启发自助的过程[1]。

当前就业形势下,系统地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研究,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明确职业定位,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择业的自信心,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促进人职匹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和谐就业。

一、职业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发展

1. 国外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国外职业心理辅导的发展以美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美国快速成为主要的工业国家,促成了职业心理辅导在美国的产生。职业心理辅导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4-1917年),职业咨询服务产生。职业心理辅导开始服务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1894年,梅内尔在旧金山加利福利亚工艺学校开始了最早的职业辅导实践。心理测试开始应用于职业辅导中。职业辅导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第二阶段(1918-1938年),中小学的教育指导成为焦点。1927年,斯坦福大学的斯特朗发表了第一个标准化职业兴趣测量表。1928年,豪尔特殊性向测验,强调个人特质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第三阶段(1939-1957年),系统化理论开始出现,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焦点转向大学及对咨询人员的培训。1942年,卡尔·罗杰斯《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职业心理辅导由传统的以指导者为中心向当事人为中心转变。第四阶段(1958-1983年),职业心理辅导的兴盛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为职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职业心理辅导的蓬勃发展。第五阶段(1984年-至今),职业心理辅导发展的全新时期,从学校到择业的过渡成为焦点。这一时期,职业心理辅导逐步国际化,多元文化背景的职业心理辅导开始出现。人们对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不断复杂化,职业心理辅导的理论趋向成熟[2]。

2. 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我国的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比较晚,却已得到教育和人事劳动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将心理测试的手段应用于学生选择职业中,这标志着职业心理辅导在我国开始建立。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黄炎培等老一辈教育家从介绍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理论和经验入手,结合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强调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1931年9月21日,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机构联合会。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劳动预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带有职业辅导的性质。1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员。同时,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正式在普通中学引进职业指导,这样,以就业指导为重点的职业心理辅导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周详(2001)从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入手,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教育与辅导进行探索。陈社育(2003)主编的《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教材较为系统地阐述职业心理辅导的概念、任务和意义。卢晓红(2004)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和辅导任务,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途径。周仲瑜、彭晓玲(2006)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由于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职业心理。彭晓玲、周仲渝、段礼祝(2006)通过抽样调查发现:50%以上大学生缺乏面试技巧、存在攀比心理;28%至39%大学生在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存在焦虑和从众心理;20%左右大学生存在挫折耐受力差、依赖、自卑、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发展了职业心理辅导在我国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职业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指导,是对传统就业指导思想的超越,在帮助当事人分析自身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当事人的自我决策能力。因此,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可涉及以下方面。

1.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培养目标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帮助大学生通过运用相关职业心理辅导理论和参与职业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应对就业压力,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以实现最佳人职匹配。

心理体系建设第6篇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强迫、抑郁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心理体系建设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伴随着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传播途径也日趋多样。通过各式途径传播的文化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据实而论,大众传播中的文化夹杂消极、低俗的文化成分,这些负面的文化势必会对心理素质不成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的大学生产生影响。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全国高校中因为焦虑、自闭症等心理因素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面对大学生现象,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导者,能够自觉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能够在教学中适时、适当的给学生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将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危机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设的现状

1.目前高校管理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往往是在学生因为心理原因出现了自杀等恶性事件后,会一段时间内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做一些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的恶性事件逐渐淡化后,心理健康教育也就“逐渐淡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有事管一阵,无事关注少”的阶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预防的常态化建设。从这个一方面而言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非常有必要。

2.虽然高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解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的矛盾。

3.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不认为心理问题是个问题。在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具备一定阅历和较高的认知水平,其心理素质大部分都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比较在蜜罐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缺少生活的磨砺,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之社会中各种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对待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教师科学的去对待。

4.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总所周知,青少年在一定年龄阶段应该形成一定的人格特征,但在目前应试的背景下,唯成绩论使得学校和家长忽视了青少年正常的人格形成。当学生步入大学以后,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有一部分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人格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影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而当学生自己面对自己的心理危机时,大多会束手无策而选择自我调整,这样往往会大大增加学生心理危机的隐性存在。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校在谋求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面对的工作压力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导致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因。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势必会带来连锁反应,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对于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而言,缺少人文关怀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作为学校缺少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时代变化了,在校的大学生心理活动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变化。现在在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都是一定阅历和较高的认知水平。在生活的历练中心理素质大部分都。相比较70后或年龄更长的教师,90后大学生甚至于00后,缺少生活的磨砺,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之社会中各种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

3.教师自身心理问题的困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群体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根本转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教师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新时代要不断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知识的需求,还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应对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越来越重要。

4.在“术业有专攻”学习习惯下,教师对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动力不足。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指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缺少不了掌握科学的心理学理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设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校可通过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重视学校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牢牢把握住正确的奋斗目标,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有用之才。

1.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首先,要善于审视和反思自我成长的经历。一方面,人们成长和经历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心理素质。对于人们而言,这种成长和经历绝大部分是正面的,但同时也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不断调整,才会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很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教师在反思自我心理状况形成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形促进心理健康。

其次,提高认知能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个具有成熟心理素质的人,无论外界多复杂,总能看到所发生的事情的关键所在,总能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途径。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可以帮助教师面对复杂的学生心理问题时做出恰当的判断。也能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需要采取的措施。

再次,增强爱心和责任心。对于一名高校教师而言,一方面,要有大爱,要关爱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关爱家人、关爱自己。体现在工作当中的是对每一位学生尊重、热情,无论身份、地位、贫富、美丑,倾尽全力的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另一方面,明确责任,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认真了解你所帮助的学生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多的收集材料,切忌主观臆断、走马观花、草率决断。

最后,恪守心理健康辅导中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尤其专业性,而言有他的特殊性,与之而来的就产生对一职业的道德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可能接触到求助学生的隐私,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守自己接触到的求助者的各类隐私不外泄。更不能拨弄是非,给他人及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它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力量,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更是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干预的先锋。实践证明,组建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反应快的心理咨询机构,可有效的防止各类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随着人们对心理科学认识不断提高,心理咨询也被更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全国各大专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甚至有条件的中学也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3.通过科学的心理检测做好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具体的做法是对每年人校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可能有心理症状的学生,组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主动约请他们,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汇总面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确诊出约谈对象的心理危机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科学的预案,防患于未然,尽量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另外,有一点应特别注意,即在进行普查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不迷信普查的数据,只是将数据用作判断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危机存在程度的参考,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要注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勤于观察,避免误诊。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促进大学心理健康营造良好氛围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仍然不成熟。其在这个年龄阶段特点是,生理成长快且趋于成熟,但往往是心理素质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健康的校园环境,而这一环境中的校园文化生活所形成的氛围,对他们心理素质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结语

近几年教育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力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大部分学校和地方由于主客观等条件限制,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等恶性事件还有发生。笔者认为在各项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应该积极调动全体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通过课堂,适时、适量的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心理咨询的建设;通过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防微杜渐,做好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此外,也要引导大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各项文化生活中去,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校的各个层次,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网络,形成一道因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屏障。

参考文献:

[1].姚芳传、王克威主编.精神科查房手册[C].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3].梁光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2010(3):121-125.

[4].李忠民. 代显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心理体系建设第8篇

一、标准化作业,防控风险,助推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在管理体系中,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作人员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一是严格制度化管理,防控操作风险。通过认真梳理钞票处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照钞票处理中心风险点、控制流程图,多角度、多层次查找安全“死角”,明确责任,完善各岗位制度,严格制度化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构筑长效风险防线,防控操作风险。二是分解各个动作操作,确定标准化作业模式。由专业部门对工作人员各个操作环节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细分各个动作操作要素,根据安全性要求,结合制度化管理要求,研究每项动作的合规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动作的经济合理原则,去掉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形成标准化作业模式。三是实行标准化作业,助推科学管理体系建设。在钞票处理中心推广实施标准化作业,就是要让每个人都用标准、正确的方法进行清分、复点和机具保养作业,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作人员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并对其工作量进行公正合理的计量考核。

二、有序竞争,以赛促学,科学核定设备日工作量

先进的钞票处理设备需要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保障其优质高效运行。科学核定钞票处理设备单机日工作量是十分必要的。自2001年起,人民银行总行每年设定不同型号设备的年工作量,2006-2008年连续三年不断调高回笼券清分设备额定工作量。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在确保安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由专业机构承担核定单机日工作量有利于科学管理。一是定期竞赛,提升操作水平。通过开展技术竞赛,使优秀者脱颖而出,及时发现合乎规范、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通过业务操作竞赛带动整个钞票处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二是自我培训,替代经验操作。具体是将清分、复点及机具维护保养业务的全部操作环节划分为不同的操作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各个操作步骤的最好最快人才,加强相互间的业务技术交流,完善标准化操作规范,由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自我培训,用标准化的操作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三是核定最优日工作量。委托专业机构承担核定最优日工作量事宜,通过对优胜者每一个细分动作的研究,与其他人员的动作相对比,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优时间,加上操作人员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从而核定出单机最优的日工作量。四是确定最佳持续工作时间。针对钞票处理特定的工作间环境情况,依据对操作人员正常规范化操作的跟踪统计观察,结合操作人员正常生理机能需要,科学合理测算出最佳持续工作时间。区别双班制和单班制钞票处理中心的单机工作量,以此作为考核各钞票处理中心全年工作任务的依据。最优日工作量和人员最佳持续工作时间的确定是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较为具体的考核指标。指标确立应以操作人员能长期保持的正常速度为基础,以维护设备较长年限的正常使用为标准,既不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保证在一个较长工作阶段内正常工作,又要避免低效率工作、突击活动或持续紧张状况导致的人员病休。两项指标的确立和应用,可以改变按工作计划安排持续工作时间和按照以往经验推定日工作量的做法,是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体系建设第9篇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快速的生活节奏,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出现不适,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社区的功能也日趋健全,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也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存状态,构建出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区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为需要心理咨询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从而达到保持与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目的。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尚不成熟,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系统有效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多年来,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体制改革和物质方面的建设被作为了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服务层次较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轻精神重物质的局面长期存在。基于这种现状,政府没有将人们心理健康和地区域经济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基本权益与福利。社会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经费、场地、专业设施等物质支持匮乏,因此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发展缓慢。

2.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虽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但社区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受到政策、资金、机构、编制、分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限制,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缺乏有效保障机制,使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编制、人才引进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开展相关工作多是聘请专业人员讲座的形式,严重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社区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工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难以应对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实际工作中,没有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能力。

4.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社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功能的实现需要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质,具备沟通的能力。但是目前社区普遍缺乏体系化的业务培训,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较差。

5.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虽然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心理问题,但是了解和关注程度参差不齐,加之社区开展此类活动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居民的需求,只是当做工作任务完成,这就导致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没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兴趣,出现了参与率较低的现状 。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反思“重物质轻精神”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和服务的投建力度。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中,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真正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制定并推行高质量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计划,在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加大投入,落实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的绩效作为社区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要加社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如民政局、妇联、公安局等的分工协作,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结合社区实际,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2.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财政预算,一直以来社区此项工作都收到资金匮乏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纳入到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拨款,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的协调发展。政府拨款数量有限,可以考虑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途径,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适当吸引民间资本,以此来满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经费保障。

3.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是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人力支持。在解决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人才专门开展此项工作,提高薪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从业信心。社区应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积极寻求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定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服务原则,真正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队伍。

4.加大宣传教育。

虽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对心理健康抱有偏见。因此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客观评价。社区制定可行性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改变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面,普及常用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丰富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

5.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必须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关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压力的应对、情绪的管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维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积极关注各种群体,如老人、单亲家庭、妇女、失业人员、青少年等,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要提高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找到符合当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模式,从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实效,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凯瑞,戴军,李红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及发展困境[J].中国医学,2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