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3:43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1篇

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后劲大的高级研究型医学人才和高级临床医学人才[1]。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不仅要承担在校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还要完成临床医学继续教育和为其它医院培养进修医生的任务,起着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

1.1医学教育的办学模式

目前,医学院校一般以本科教育为主,其教学医院的医疗与临床实践教学并重。因此,医学院校面临着办学目标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并重型转变;教学医院面临着从医疗、教学并重型向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变。如何继续发挥教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开拓创新,的确需要医疗卫生部门和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建立新的临床医学办学模式。

1.2学校的政策导向

部分重点医学院校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在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以科研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调以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并重。但由于实践教学的“软性”和科研的“刚性”,往往“两个中心”实际变成“一个中心”,科研和实践教学顾此失彼。教学医院的许多临床教师自然也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行医之外,无心于实践教学,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现行的晋升标准,把多出论文、多出科研成果当作自己成功的评判依据。

1.3教学医院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形成了“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具有显著的集中领导协调难、分级管理放权难的特征。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表现在医学院和教学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1.4医院必须接受医疗法规的约束

在《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颁布实施后,对医师的权力、义务和医疗事故的认定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实习生可以从事的医疗诊疗活动、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用等未做出要求,使教学医院和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感到茫然,严重地影响着医疗和教学质量。

1.5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压力

1.5.1社会不良风气给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良的带教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医院科室各项工作都与经济利益挂钩,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往往成为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高科技在医学检查中得到广泛运用;(4)就医难、住院难、医疗费用昂贵等因素,使病人离医生越来越远,医患关系受到了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5)医疗体制改革后,病人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愿配合学生的实习工作,加上带教医师担心学生造成的差错而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愿让学生多动手。

1.5.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差错一律由带教医师承担:因为实习生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实习生处在学习阶段,对体检、操作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容易出现因技术不熟练给病人增加痛苦等而受到投诉,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处治病人。

1.5.3病人对实习生看病不信任:由实习生问诊、检查、开处方,带教医师只是过目签名,觉得看病名不副实,担心被误诊或漏诊。其次是认为实习生做过检查后,带教老师又将实习生做过的检复一遍,且边做边讲解,浪费了病人的时间。

1.5.4没有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现阶段尚缺乏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临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于临床带教老师而言,临床教学任务是一个“软”任务,而科研工作却成为考核教师及临床医师的主要标准。由于学校的人事政策没有将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成绩作为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从而严重影响了一些优秀的带教教师参与临床教学的积极性。临床教学中实习生见得少、看的少、听得少、动的少的情况较为突出,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出科考试及格就行,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积极、认真、主动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临床技能、诊疗技术水平考核是难以量化的,对毕业考核影响不大,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在临床工作上,加之科室及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2临床实践教学的对策

2.1制定相应法规以保障临床实践教学

我国现行的各种医疗规章制度都未对医学生可从事和承担哪些诊疗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在从事医疗活动范围的问题上还很不规范[2]。不仅影响着教学和医疗质量,而且还决定着临床实践教学是否能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因此,在保障患者权益和遵守医疗常规的前提下,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订对实习生的诊疗处置权、书写医疗文书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保障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合理合法地进行。

2.2践行行医准则以尊重病人权利

根据我们对在校医学生的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医学科技进展情况的兴趣、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了解以及对依法维护患者权益的态度分别为70∶20∶10[3]。因此,加强学生的医学法学教育,在临床实习工作中应尊重病人及其家属,增强维护患者权益的法律意识,提高与病人交流的技巧和能力。

2.3明确医患义务,正确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的法规,赋予医院有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个基本职能,完成医疗、教学、科研3项任务。教学医院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明确告知病人,医院有从事教学、培养医学人才的任务和义务,使患者知道来医院就诊也就需要承担作为医学生教学对象的可能与义务。同时明示病人,医院在不影响病人病情、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从事教学工作。患者及其家属要理解、配合与支持,从而减少非技术事故的医疗纠纷和法律纠纷。

2.3.1建立医院临床教学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和建立组织结构是搞好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4]。为了加强对临床教学的领导,应该把临床教学工作列入医院党政负责人的主要任务目标,坚持院领导听课制度,经常深入课堂、病房指导和检查教学工作。经常研究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问题。建立院长(系主任)定期检查临床教学质量的制度,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2.3.2增强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责任感:实践表明,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是做好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5]。因此,应该强化临床教师(医生)的教学意识,明确临床教师的职责和工作范围,逐步纠正部分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教职工晋升晋职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临床专职带教教师的收入应与本科室同职称的其他医务人员相同或稍高。

2.4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实施系统

2.4.1加强临床教研室建设:健全的临床教研室组织对于组织教师、发挥集体力量,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临床教研室的领导,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教研室主任必须由教学意识强、学术水平高、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教授或主任医师担任。

2.4.2加强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1)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授课教师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优秀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要把教学意识强、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放到教学第一线。要由主治医师或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带课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将此作为医院教学工作考核条件之一。

(2)加强实习生病例书写质量的控制:病历是临床实习生必须着重练习的重要基本功,它能真实地反映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和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病历书写的督促和检查。

(3)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目前,临床基本操作教学中经常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和缺乏理论指导等弊端[6]。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完成临床实践任务的能力。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并通过出科考核。

(4)制定临床医师带教规范:由于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三阶段”的教学方法,医学生基础学习阶段基本技能训练较少,进入临床学习后,时间非常紧张。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教技能,更要带思想、带作风,关心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和进步[7]。

(5)严格规范出科考试:出科考试是控制临床实习质量诸多环节中重要一环,是对学生临床学习效果的一种测量,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临床带教实习任务的落实和完成,也是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科考试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实习评分,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防止出科考试走过场。

2.5先行能力训练、后到临床实习

2.5.1利用虚拟病人:在美国,为了提高医学生的操作技能、减少医疗事故,开发出一种新的手术模拟技术,它使医学院的学生先在虚拟手术室里反复进行操作,直到手术技术达到纯熟的地步再给真病人开刀,这项技术提供的虚拟人体器官和组织感觉跟真的一样。我国科学家已向国家提出了“虚拟中国人”计划,该计划已于2001年列入“国家863”指导目录。可喜的是,作为“虚拟中国人”计划最重要的前期项目,已研制出了体内脏器清晰可见、皮肤弹性和质感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女仿真病人[8]。不久可供学生实习前进行操作练习。

2.5.2培训标准化病人: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它通过临床环境的逼真模拟,以能复制的方式准确表现实际的病人,直到替代部分病人的作用,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这种病人教学。我国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中心和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标准化病人的技术合作项目,从最初的用于诊断学的问诊、整体体格检查教学至现在扩展到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等临床各项基本技能,弥补了临床病例不足及因特殊病人、隐秘部位的实体检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2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学生 高等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R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22-01

1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临床教学在高等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从国内外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来看,高等医学院校总是将实践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越来越被重视。传统的医学教育过程,通常包括基础课程教育环节、临床课环节和临床实习环节这三个环节。现在,西欧的部分发达国家都开始在本国推行美国模式的医学教育方法,已将传统的医学教学的三个环节改变为两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分别是基础与实习两个环节,将临床课环节改成了在临床轮转实习中进行教学,而这就将医学教学与其他专业的教育区分开来,体现了此专业的特殊性,并加强与强化了临床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对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已经被医学教学界所认可,临床教学基地是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设施,基地建设的好坏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决定作用,并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的优秀程度。

2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在临床教学工作上的认识和重视不一

现在大部分的都能意识到教学、教研对医院综合水平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实习医院与教学医院在临床教学教育基地建设上的投入不太多。因为这部分医院受到本身条件的约束与认识不够深刻的影响。部分临床带教教师认为真正的医生都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忽视了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这就使得学生的课程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只在本专业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水平。

2.2 临床教学基地配套制度建设陈旧

现在大部分的临床教学基地都具备了较完善的制度,并且在基地的内涵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仍有一些的临床教学基地在运转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形式工作多,但内涵建设不足;硬件设施齐全,但软件不配套;规章制度多,但没有针对性。上述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例如,在带教期间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反馈与监督机制,使得带教老师在教学方法、能力、态度上存在的问题很难得到改正。从而使临床教学效果与质量受到影响,并阻碍了医院综合水平的提高。

2.3 各临床教学基地的条件与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每个临床教学基地所承担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许多的临床教学基地需要负责多个学校的临床教学任务,而且所面临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大部分临床教学基地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就选择增加带教队伍,但是对带教老师的选择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使得带教队伍的整体水平不够。此外,部分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也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教学档案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都没有设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每个教学基地所拥有的资金不同,而在建立教学基地的建设上就会考存在着不同。而这些原因都会使临床教学效果与质量受到影响。

3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3.1 严把建立临床教学基地的质量关

为了缓解因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与临床教学基地不足产生的矛盾,为了使更多的毕业实习学生能够有实习基地,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更多的临床教学基地。但是,在建设临床教学基地时一定要重视基地的质量,并要加强在投资与管理上的力度。高等医学院校要利用与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的理论教学、临床带教实习等工作承担起来,不单单可以医务者的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还可以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3.2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为了使学生可以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的发展相适应,临床带教老师应该将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作为教育重点内容,将其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做法是将实践为中心、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所以,帮教教师可以采用试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前按给学生没留下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并通过见习和讨论需找到答案。因为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医疗实践性强的特点,并且是教材中所没有的,这就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而教师在这个时候,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设施进行充分的利用,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对临床资料、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院在对临床技能考核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要将医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意识提高上去。对于学校而言,其要不定时组织有关人员联系、指导、监察教学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对教学基地的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基地老师的临川教学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并且要定期对老师进行考核,评选出有优秀的临床教学基地与优秀带教老师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并对其进行一定奖励,将带教效果、表现、职称晋升与表彰奖励捆绑到一起。

4 结语

高等医学院校基地建设在培养医学人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基地的建设,解决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文建议高等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医院的主导作用、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严把建立临床教学基地的质量关,依据这些建议提高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基地建设质量,为果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陈勇,赵有红,黄华,等.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2] 刘红梅,李淑华,车英林,等.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1).

[3] 何清,李秀娟,尚静敏.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 黑龙江医药,2010(6).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3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LI Wei,ZHAO Hai-ping,GAO Jin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9,China)

Abstract:Teaching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reflected the school teaching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ly.It is one of the main assuranc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elf-development b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strengthening internal self-discipline school.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schools involve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eachers, students,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to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meanwhile the different members assigned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roles in the organization.

Key words:Clinical Teaching;;Quality evaluation;research and practice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医学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的事业,医学教育具有许多独特的方面,如实践性强,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的50%,理论教学往往是一门课程多人授课,临床教师全部是由临床医生兼职等特点,因此,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的建立对医学院校尤为重要。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医学院校把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都纳入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并对组织中不同的成员赋予不同的角色功能[1]。

1 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1.1坚持客观、公正及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工作现状,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学质量。

1.2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1.3坚持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不同的评价主体,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组织

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构分为三级,每级均有领导、教学管理干部、专家和学生组成。学生可参与各级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的评教评学活动。

2.1校级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由学校领导、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等相关人员组成。

2.2临床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理组织,由临床医学院院领导、教务部、临床医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及学工部等工作人员组成。

2.3临床各教研室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的资深专家及同行专家组成。

3 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的职责

3.1第一级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的职责,即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及其其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校领导和教务处应有计划的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定期听取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对教学工作运行情况的汇报,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要问题提出决策。

3.2第二级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的职责,即各临床医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及其主要职责。

3.2.1各临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教务部负责本临床医学院及其所属教学医院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教学督导工作,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作用。临床医学院的教务部应不定期的对本院及所属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3.2.2负责制定各临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内部进行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将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科室和个人收入挂钩。教务部定期听取教学督导委员会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

3.2.3临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组织学生评教,每位学生都应对理论课、见习课及毕业实习带教情况进行评价。信息员应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种有关教学质量的信息,及时做好信息统计和报告工作。

3.3第三级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的职责,即临床医学院的各教研室(实验室)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3.3.1各教研室(实验室)按照临床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对所属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组织管理和质量把关。

3.3.2各教研室(实验室)组织同行专家定期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教,检查授课质量,及时反馈授课信息。

3.3.3各教研室(实验室)积极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组织试讲等教学活动,客观地评价青年教师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将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教研室主任和相同行专家,并提出改进意见。

4 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4.1领导干部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 领导干部及教学管理人员是指校领导、二级学院的党政负责人及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管理人员。校领导每学期应听2次理论课或见习课,其他管理干部每学期至少听4次理论课或见习课。听课时均使用《临床教学领导干部听课评价表》。

4.2教学督导委员会评价 教学督导委员会包括学校和临床医学院两级督导委员会,由在职或离退休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专家每2w听1次理论课,每周听1次见习课,使用督导委员会专家用《理论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见习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及《教学查房评价表》进行评价。

4.3同行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指的是从事同一专业(三级学科)的专家。同行专家评教地目的是针对讲授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是否按大纲要求进行评价。听课时适用同行专家用《理论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及《见习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

4.4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或填写纸质学生质量评价表[2]。

5 评价信息反馈制度

5.1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目前,许多医学院校重视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开展了大量的教学评价行为,但对评教后运用评教结果和信息改进及修订教学活动较为忽略。建立一些能让师生看的见得切实的反馈、改进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师生关心、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举措[3]。

5.1.1教学职能部门重视评教结果,教学职能部门将各级各类人员教学质量评教结果汇总后,提出整改方案,经临床医学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和仲裁,做出最终奖惩决定,予以公示。

5.1.2评教工作常态化,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态化,由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两级督导委员会及学生组成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定期对全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或反馈给各临床医学院领导、教务部、教研室主任和教师。

5.1.3临床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见图1。

图1 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图

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但是学校加强内部自我约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也是对临床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玉妆,柏志全,陈利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23-24.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4篇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

临床教师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学科发展的品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医学科研工作水平与新技术新疗法的创新能力和境界。因此,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对强化临床医学院的学科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深化医学院校临床教师岗位聘任重要性认识

1.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各级各类学生全学程几乎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临床医学院完成临床课程教学、见习和实习任务,从而达到学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临床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过程,影响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通过对临床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实绩、学术水平的考核以及临床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的强化,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师职业素质、医疗服务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岗位聘任过程中对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形成以临床教师职务岗位聘任政策为导向,强化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激励发展临床教师临床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临床学科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基础,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2.“学院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

“学院型医院”很早就受到研究型大学成功发展的启示。如今,美国一流的临床医学院均为学院型医学院,其取得的成就使美国在世界医学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居于主导地位。

大学临床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构成,要实现“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发展目标,其应具备学科齐全、学科水平高、专业特色明显和创新能力强这四个基本特征。首先,临床医学院只有学科齐全,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并通过人才培养延伸到对本医院学科发展的支持;其次,在学科齐全基础上,无论是优势学科还是教育学科都必须有较高的水平,才能够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解决疑难杂症的专业特色,“能提供其他医院提供不了的医疗服务”;最后,是创新能力的要求,即必须具有知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创新能力,以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因此,学院型医院的四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临床医学院必须有一批有影响的学科、一批有带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有一支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热心医学人才培养、努力做好科学研究的学科队伍作支撑。而临床教师就是集医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一身的医学人才,因此以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为抓手,引领临床教师参与临床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完成好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任务,保证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强化医疗服务公益性,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换句话说,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院的公立医院既要在激烈竞争中求发展,又要努力保证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医院势必会对教学功能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临床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力投入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分散。因此,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人事制度,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通过临床教师的岗位聘用制度的推进和落实,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临床学科队伍建设,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需把握的关键环节

1.科学设置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发挥编制岗位的本质效能

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是实施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科学合理编制好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编制配置原则是关键。

鉴于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的实质与内涵,编制岗位设置要强调教学机构设置和学科功能的强化,因此教育教学统筹原则应为编制配置的基础原则,以切实保证主体编制用于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体可包括教学机构原则、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和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等。其中,通过教学机构原则明确编制配置要在临床医学院所属的教研室和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研究机构范围内,根据教育教学需要予以配置;通过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来明确教学岗位的整体规模;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以明确教学岗位教授、副教授与讲师不同教学职务的结构比例;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来建立临床教学编制岗位滚动配置模式和编制岗位的开放体系,实现理想配置设计基础上的阶段性配置,既考虑到实际也考虑到发展。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对临床教师学科建设岗位责任要求,还要全面考虑并坚持优势学科与学科平台加强原则、临床基础应用研究支持原则和发展学科扶植原则等,以确保编制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发挥编制岗位服务学科发展的本质功能。

2.科学制定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研究表明,个体职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且设定合理,其本人就很容易受到激励,也就不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因此,要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岗位聘任条件,不仅为岗位聘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发挥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导向作用,包括作为临床教师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水平的导向,体现在教学实绩、学术水平、师德与医德考核等。同时,实行聘期监督制度,打破终身制,通过对聘期岗位聘任政策的不断调整,强化临床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要求,保证聘任工作能够有利于临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有利于临床教育教学和学科科研整体水平质量的提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健全和完善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评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健全和完善聘任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实现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公平的重要保证。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摸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的评审、聘任工作的规律,逐步健全聘任组织,完善聘任程序。鉴于高等医学院校的地位,尽管临床学科比较齐全,但即使同一学校内的各个相同临床学科水平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优势学科资源全面和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实现各医院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高等医学院校可以二级或三级临床学科为切入,以临床专科学院或临床专科学系为载体,确定临床专科学院(系)学术追求、学术引领和学术民主的原则,明确临床专科学院(系)的学术权力,授权由学校临床专科学院(或学系)负责本学科拟聘教师的学术评议工作,实现临床专科院系的学术统筹,保证职务岗位聘任的质量,带动各临床医学院相同临床学科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各临床医学院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本学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工作;学校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委员会,作为学校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最高评议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两级管理、学术统筹的评议机制,保证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的质量。

4.强化考核管理,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确保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可持续性

聘后管理是实施岗位聘任制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强化考核管理,保证岗位聘任效果的可持续性。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聘期和聘期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通过聘期考核,了解临床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成果,发挥岗位聘任的持续竞争效应和激励效应,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临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聘期期限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行设定,多为3年,有些高校基于实现学校规划任务和学科岗位履职的有机结合,聘期期限为5年。

在聘期考核基础上,为充分发挥考核管理的效能,有些高等医学院校在推进并实施岗位聘任的聘期考核制度基础上,实行了中期考核模式,如5年聘期的“3+2”聘期模式,即在5年聘期中,5年聘任,3年考核。在3年中期考核时,依据临床教师所聘岗位的聘期内业绩要求,凡考核能够达到相应岗位业绩条件者,可续聘原岗位至本聘期结束,到下一个5年聘期时再根据学校相应的岗位条件,进行下一个聘期的竞聘上岗;凡中期考核不能够达到相应业绩条件者,将依岗依条件重新予以聘任,以进一步实现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深入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

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打破了教学职称评审的终身制,按照聘期考核的聘任条件进行聘期管理和考核,无论在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中都会有落聘人员。为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不仅要关注源头和过程管理,更要关注后期管理工作,保证细节落地。高等医学院校和临床医学院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立足于思想上引导、事业上帮助,坚持将考核聘任和思想工作协同开展。学校和各临床医学院的主责部门要对落聘人员进行逐一分析,针对问题,及时与落聘人员沟通,讲明政策,化解不良情绪,指出努力方向,同时人事部门作为主责部门要会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主管部门因人制宜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鼓励他们勤勉奋斗,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再重新回到教师队伍中来。

2.坚持破格聘任制度,加快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临床学科发展急需的或在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工作中有一定成就和贡献的中青年骨干还需要建立破格聘任制度,打造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平台。破格制度的评价标准和任职条件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队伍实际,以促进临床教师快速成长为主旨,使临床教师中的中青年骨干,虽不具备所要晋升职务的任职年限,但基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中的突出业绩,鼓励他们破格聘任到高一级别的教学职务岗位,在此平台上经过努力成为临床学科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为“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医学院校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医学院校要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不断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临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医药卫生及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志安,吕兆丰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 2009,13(3):25-27.

[2] 陈兴炎等.谈医药卫生改革语境中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5(1): 76-78.

[3] 吕兆丰.强力整合临床学科打造医学优秀人才培养基础[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z1):135-136.

[4] 韩德民.大型公立医院应向“学院型医院”转型[N].健康报, 2010-02-08.

[5] 赵宗庆等.加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3(01): 41-44.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5篇

【摘要】临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品牌”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教学、医疗共同前进的“双赢”目标。

临床教学是决定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临床教学基地是医学院校必需的教育资源,包括:附属医院(直属和非直属)、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1]。在国内医疗市场和医学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既需要借助医学院校的名牌效应,也需要依靠医学院校的科研优势、进行学科建设,更需要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提高临床带教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2]。我院一直较为重视临床教学工作,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重医疗轻教学”现象,我们从组织管理、教师培训、教学投入、质量监控等环节人手,引导医院职工树立“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办院理念,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医院在原有临床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统一思想,强化教学意识

1.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遵循“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原则,坚持以医疗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积极支持各项日常教学及教研教改工作,不断强化全院职工的教学意识。教学工作实行院-处-科三级教学负责制,设立的内、外、妇、儿、医技、护理6大教研室及88个教研组在科教处、教学科统一安排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1.2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要求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教研组组长、教学秘书、教学督导组专家,医院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系统总结教学工作完成情况,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医院教学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务,对树立和落实教学理念,理顺教学关系,加强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3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1)增加了临床教学工作考核机制,在院对科责任目标考核中,教学部分占到了全部内容的10%;(2)量化教学任务,并使之与职称(务)晋升和聘任挂钩;(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充分调动教管人员积极性。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各教研组教学秘书每月享有教学津贴,教研室秘书享受副科级待遇。(4)通过评优表扬先进,促进教学工作。教学先进与其他先进享有同等待遇。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教学投入

2.1医院现有教学用房面积共计2038.71m2,完成改扩建工程后将达120000余m2。多媒体教室4间,容纳300人多功能报告厅1个,容纳46人计算机教室1个,临床科室示教室52个,临床技能培训室2个,模拟人教具10具。远程会诊及远程医学教育中心运行了6年,与北京及省内129个县市实现可视医疗服务及远程教学服务。视频示教系统覆盖手术示教室、多功能厅、远程医学教育中心。图书馆面积600m2,馆藏种类650种,藏书量8万册。建立完善数据库,开展重点学科专题检索数据。2.2医院每年下拨专项经费至各教研室,并为其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008年投资近20万元更新购置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体格检查标准化病人、多功能穿刺、消毒换药及妇科检查等一系列临床技能培训模型。

3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学管理

3.1先后修订完善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手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教学文件汇编》、《实习生须知手册》、《实习责任告知书》、《学生考勤管理》、《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临床医学基本知识问答》、《临床基本操作SOP》等29个规章制度,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3.2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按照“五个一”(每周1次教学查房,每周1次全身体格检查,每周1次书写全病历,每周1次专题讲座、每周1次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培训)要求,统一标准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临床技能培训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开展互动体检、模拟换药、人工皮缝合、“三穿”等实践技能培训。3.3坚持教学查房及专题讲座制度化、规范化,各教研室按要求提前制定下一季度教学查房和专题讲座计划,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3.4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按照学院相关档案管理文件要求,逐级对教学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并多次派出管理人员到其它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互通有无,使医院的档案管理有了明显改进。

4加强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4.1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临床第一线,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定期召开教研室工作会议及教师座谈会,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2每一批次实习生轮科前均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各教研室定期召开实习学生入科、出科座谈会,收集意见。4.3成立专家教学督导组,形成教学督导组与教学科并行的双重教学监控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对带教教师、学生培训进行考核和督导,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过程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4.4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加强督导工作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督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把各类教学评价意见收集整理后反馈到教研室、教研组及教师本人,以利及时整改,建立教学质量督查长效机制。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1医院在职医护人员均全面参与教学工作:对新分配到院的年轻教师进行5年的系统规范化培训,加强基础医疗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实行医院统一组织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科室日常考核与医院集中考核相结合;“三基”培训与医师定期考核相结合。实行院内学分制,2008年以来组织全院理论讲课近100次,为各科室配发操作手册、体格检查光碟、无菌操作光碟、现场心肺复苏光碟等“三基三严”培训资料。组织全院45岁以下443名医师参加理论考试。采取每月一课四讲的形式,举行护理系列专题讲座,每月组织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5.2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示范教学和师资培训,积极组织和选派教师参加学院“多媒体”课件大赛、“双语”及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教学活动。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近3年来,医院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共有18人次获奖。5.3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医学院校进修深造:近5年来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往来和友好合作关系,派出87人次出国进修学习。规定学科带头人每年必须到国内外本学科领域进修学习1个月。鼓励在职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拥有博士及硕士学位以上人员210人。5.4认真执行集体备课制度,首次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的教师必须通过教研室组织的试讲和培养性讲课,以保证教学质量。

6重视教研教改工作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6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卓越医生;临床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明显滞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国民的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民族地区尤为严重。目前我国民族高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课程相对独立,重复交叉内容过多;实验教学多以验证实验为主,对民族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思维判断能力不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育模式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为此,教育部卫生部正式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系统布置和整体设计,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民族大学医学院2012年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民族地区高校,为了保障此计划在民族地区顺利有效实施,我们拟开展“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专题研究。

一、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承担着对社会变化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任,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势在必行,民族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医学类院校招生规模过大,在校人数超过了办学条件的承载,各种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给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因此,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目前面临着如下许多困境。

(一)严重匮乏的病人资源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教学医院,病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他们可以选择医院、医生,尤其是日益强烈的维权意识,他们有权拒绝实习和见习医生。病人的“不配合”与“拒绝”增加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难度并制约着临床实践技能教学。

(二)相关医疗法规的颁布对学生实习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国家各种相关法规不断出台。如《执业医师法》《规培政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这些相关法规的落实对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不仅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制定了相关限制临床实习生的一些规定。加之,近年来的医疗环境差,医患纠风多,使得临床带教老师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训练的机会。

我院2012年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民族高校。为了保障此计划在民族地区顺利有效实施,我们拟进行“民族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找出规律,为民族地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探求一种能适应于民族院校的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构建民族院校的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便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非直属的附属医院,拓展社区医院实习点

现阶段临床教学和实习是我校医学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承担着我校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任务的仅有一所二级附属医院。虽然学院和附属医院正在努力进行医教协同,但短期内仍无法解决这个十分突出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已将我市一些实力强、条件好的三级以上医院,如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纳入为非直属性附属医院,弥补我们医学生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不足。借鉴民族兄弟院校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大力推进医教协同,保证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卓越医生肩负着社区医疗服务的使命,为此,我校在全市范围内联系了4个社区医疗站为我们卓越医生见习和实习基地。

(二)强化临床实践技能教学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临床技能操作不断更新。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对我们的卓越医生人才培养,重新修订了卓越医生临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了配套的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临床实习手册、临床技能操作大纲。同时,制作完成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示范光盘,以规范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三)加强临床技能操作考核

执行分专业多站测试,由学院的专家组成巡考小组,对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教师进行考前培训和监督指导,采取随机抽签形式,统一考核操作打分尺度,提高考核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此外,加大其在毕业考试中分值比例,即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占50%,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考试占50% ,并规定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有一票否决权,不合格者不能毕业,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把好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关;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执业医师考试和规陪进行预适应。

(四)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不惜高薪引进15名全市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以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在职的临床课教师加大学习进修力度,一个是送出去,在现有临床医生不足的情况下,每年派出多名临床课教师赴国内一流临床教学医院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临床带教水平;另一个是请进来,把相关专家请来定期举办院内临床教师培训。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把临床带教工作与个人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组织临床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开展院校两级临床教师教学竞赛。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热情和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不断总结经验

国家卫计委、教育部为了加强医学生的“三基”培养,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全国范围开展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举办了六届。我们从第二届开始参加,我们将抓住这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向兄弟院校学习,总结我们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和培训中的经验教训,程序化、细化我们的培训流程,不断提高我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六)学习借鉴在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学校的先进经验

1999年6月9日,为了组织领导界定“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以下简称IIME)在纽约成立。随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出台,我国已于2002年率先启动GMER试验性实施计划,现在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医学教育认证,我们民族院校也不例外。目前,国家加大了援助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促进民族院校的建设力度。我们远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援助,近有地处陕西、背靠具有先进教学技术和经验的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内依托自治区临床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的平台。有老中青结合、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有兼具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教学经验的教师,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通过走出去,向有经验的先进大学学习借鉴引进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如,临床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建设、PBL/CAL教学经验、模块化实践教学、虚拟实验教学、OSCE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建立。然后通过对教师、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座谈两种形式,总结分析改进。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7篇

[关键词] 电子标准化患者;临床实践;标准化患者;改善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 R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c)-0137-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standardized patients (ESP) in the medical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hrough analyz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SP,and puts forward some meliorative advice such as increasing the joint of 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 and ESP,increasing ESP in the TCM college and university,changing thoughts and concept,strengthening the early clinical practic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Electronic standardized patient;Clinical practice;Standardized patient;Meliorative advice

1 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引入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并有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满足临床医疗工作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学到的知识。临床实践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医学生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大多数患者不愿配合见习和实习医学生的实践工作,部分带教医师由于忙于医疗和科研也忽视了对临床医学生的指导,再加上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医学见习和实习人数逐年增加,致使临床实践资源严重匮乏。很多临床实践基地都同时承担着多家医学院校实习生、研究生及进修医师的实践教学任务,临床实践资源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致使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受限[1-2],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医学院校开始应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即正常人或患者经过训练能够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患者情况,起到患者、教师和评估者的多种作用[3-4],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但由于SP培训周期长、费用高、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其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推广普及受到制约[5-7]。笔者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仿真人体模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组成的电子标准化患者(electronic standardized patient,ESP)作为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教学效果良好,标准统一,可反复操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

2 ESP在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ESP作为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已被国内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应用,从中也发现了其优点和不足。邓娅莉等[8]认为,ESP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可让学生反复操做,但是心律失常、肝脾肿大等症状不一定在患者身上全都出现,可用电脑给ESP设计出某个急危重病例的体征,编排出诊疗路径,当学生在某一时段内未给出准确的诊疗措施时,则只能眼看着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此外,ESP是仿真人,不能引导学生和患者进行病史和其他方面的交流。李阳阳[9]将ESP应用于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认为ESP在目前护理学生实训教学中的训练资源不足起到了一定作用,弥补了真人示教和练习中无法表现阳性体征这一缺憾。ESP具有无风险性、操作可控性、练习可重复性等特点,能够使学生在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敢于操作,确实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也正由于此,使得学生容易忽略医患间的交流以及“爱伤意识”的培养。此外,ESP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很难完全表现阳性体征,在整体表现上不如真人生动,没有体现出现代护理的整体性。郭大英[10]将ESP应用于《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认为ESP教学系统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ESP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并可反复练习,而这些是在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中不可能做到的。软件中的呼吸音、心音系利用先进的音频采集装置,在典型患者身上采集,解决了模拟音教学中的失真问题,更贴近于临床。但是ESP也存在手感与真实人体有一定差距等缺陷。郭华林[11]使用电子模拟人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考核程序,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综合评估体系,并将实践考核引入实践教学之中,提高了《诊断学》的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ESP在中医院校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具有以下优点:①弥补了临床实践中的教学资源不足;②ESP提供了多种阳性体征,且可供多人反复练习,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③ESP使用时间灵活,可控性强,消除了医学生面对患者时的紧张感,增加了实践操作学习的信心;④ESP为临床技能考核提供了资源和软件系统,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⑤ESP可以综合模拟多项病理体征,也可以通过程序加重病情或临时改变病理体征状况,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临床诊治思维及临床综合技能的培养。其也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①ESP利用的是仿真模拟人,与临床病例的真实体征存在一定差异;②虽然ESP可以同时模拟多种阳性体征,但不具有临床典型病例的整体观;③随着ESP使用人次的增加,操作时会出现异常工作现象,稳定性有待提高;④医学生无法与ESP进行语言交流,不能通过问诊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同时也不能培养和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

3 改善性建议

2011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实践教学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临床实践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巩固医学知识、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的必由之路。我国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主要是SP和ESP,而SP和ESP又存在上述问题,其数量和质量整体无法满足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实践需要。目前,我国医学生特别是中医院校医学生面临着临床实践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笔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带教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下改善性建议。

3.1 培训学生标准化患者(SSP),加大SSP和ESP的联合

SSP是指经过培训能够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患者情况的学生,一般是高年级医学生或临床实习生。将其应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中,能够明显减少在校学生的SSP教育经费支出,缩短培训时间,而且SSP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和培训,可控性较好,提高了培训效率[12]。SSP来源于学生本身,其培训强调主动性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有效的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并提高学习的内部动力,提高其临床技能。SSP模拟的病种较多,作为“活体”考卷,更能锻炼和反映出医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操作能力,而且解决了SP标准差异较大的缺点,为标准化的考核和教学提供了条件。SSP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给医学生模拟了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学习及解决医患纠纷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能力,能够为其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进而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ESP与SSP相结合可增加模拟疾病和模拟患者的真实性。经过培训的SSP能够叙述患者的全部病史和模拟大多疾病的症状,而且还可表现出忧伤、恐惧、愤怒等情绪特征;ESP可提供模拟疾病特定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拓宽了SP模拟疾病的范围[13],使医学生能够掌握和学习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

3.2 开展“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中医院校ESP的投入

“政府引导、校企合作”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及资源分散等问题。“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主要内涵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创新医学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搭建医学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平台,使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及设备为学校所用,共同培养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14]。

临床实践基地是医学生与医疗相关技术岗位接触的起点,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为医学生巩固和提高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实践性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建设临床实践基地耗资较大,且又受到各高等医学院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制约,因此建设较好、较完善的实践基地难度很大,需要引进“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即在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政府牵头,积极而充分地利用区域内行业、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实践场地以及优秀的企业师资,调动企业参与临床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医学院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政府积极进行统筹和引导,做好与企业及医学院的沟通工作,核算企业参与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及人才培养成本,并给予适当补贴,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现有实践基地的管理,拓宽临床实践基地的功能,制订诸如人员配置、资金、财物、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校企合作领导体系、校企合作评估、激励体系,做好人事、劳动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制订相关法规,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加快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步伐,使校企合作能够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下,应增加中医院校ESP的投入,完善中医院校实践实训系统,如完善实训系统综合模块中的中医各科常见典型病例,制订中医辨证思维程序,突出中医特色,提高医学生的中医诊断能力。利用较完善的ESP系统开展多样化的医患沟通实践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患者、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5-16]。

3.3 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医学院校SP的投入

医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医学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法规制度的健全(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明确了患者具有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作为传统教学的主体――患者,有权拒绝作为教学的对象,故临床实践教学中很多患者不愿意作为教学对象参加辅助医学生的教学工作,更不能接受尚未取得行医资质的学生对其进行问诊和查体,特别是一些隐私部位的检查,甚至很多患者认为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学校和国家的事情,自己在医院就诊的过程属于个人隐私,不想被太多人知道,更不能被医学院校或医学生利用。在学生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医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动手能力较差,再加上受到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部分学生为了准备“考研”“托福”“雅思”等考试而放弃临床实习和技能训练机会。以上多方面因素致使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相对较差。研究显示,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入SP可解决以上部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的SP工作发展还不尽人意,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更有利的社会氛围:①直接承担SP工作的人员应转变思想,通过岗前培训、思想教育及不断交流等方式,逐步改变SP人员中存在的一些“仅仅为了挣钱”“疾病模仿是否到位无关紧要”“SP工作给医学生显露身体不好意思”等错误观念,树立“为培养医学人才,牺牲自我,服务光荣”的理念,强化“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使SP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临床实践教学和医学生技能培训工作中。②从事SP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充分认识SP工作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意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认真负责地组织和教授每一次教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相关课程,同时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授课中把尊重SP人员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医学生,保障SP人员的合法权益。③参与SP工作的医学生应及时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SP作为教学工具的重要性,模拟不同疾病及病种,模拟不同临床情境,供学生反复操作练习,以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故医学生在操作SP时不能扭捏、不好意思甚至放弃操作练习机会,在操作中像对待真实患者一样多给予SP充分的尊重。④转变观念涉及到SP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领导层面要更加重视SP工作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对SP进行正面宣传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SP,支持SP工作,从人员、场所、经费、资源等各个方面为SP在临床实践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加大用于SP项目的建设经费和物资资源的投入,保证SP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物资条件和基本设施需要;加大SP工作专业技术力量的投入,组建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用于承担SP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工作;加大对SP工作的社会资源投入,通过协调同类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缓解经费和物资等资源的不足,为高校与医疗机构在SP的利用、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提供更多的条件与保障。

同时,为使SP工作健康迅速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需完善相关法令、法规,使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组织的SP工作在法律的轨道上更加规范,如在应用SP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过程中,有关SP的定位、权益、标准等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发部门性规章、SP工作规范、SP行业标准和考核评定标准等,以规范和完善SP,确保高等医学院校SP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适应我国SP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

3.4 加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教育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以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临床诊疗活动为核心的一种医学教育方式,而“早期临床实践”的“早期”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医学教育的前一阶段即最初两年。国内中医院校通常采用“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三段式传统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即第一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通常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常在三年级完成)和第三阶段临床见习和实习(通常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完成),此种医学教育模式使医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牢固的医学知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时缺少必要的临床实践,缺乏医患沟通能力,这使患者投诉医务人员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医学人才的质量,故应尽早地开展临床实践教育,以帮助医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倡早期临床实践教育不应拘泥于某一形式,而要“百花齐放”,提倡多种形式,可以是课堂内的临床医学总论课程开设、医院临床课程观摩,也可以是节假日的“预见习”(即低年级医学生在节假日提前到医院进行临床课程观摩,提前了解临床相关实践知识)。低年级医学生在节假日到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患者访谈、健康档案建立、病例搜集、患者病情检测等活动,加强了其对疾病和患者的理解,提前营造了疾病的诊治氛围,及早培养了医患沟通能力。早期临床实践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各医学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早期临床实践活动,以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

4 小结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核心环节,能够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而ESP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需要扩大其规模、数量、应用场所及应用范围,需要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机构及政府财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建立水平高、质量优的临床实践基地,从而更好地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促进医学教育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成明,王桂芝,沈玉强,等.医学生实习与病人就医间矛盾调和[J].医学与哲学,2006,27(l):76-77.

[2] 蓝文渠,王爱式,袁卫红.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93-94.

[3] 陈适,朱慧娟,陈未,等.标准化病人规范化培训流程[J].协和医学杂志,2014,5(2):225-227.

[4] 赵平,王玲珠,薛芝琴,等.标准化病人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69-171.

[5] 寇全强,陈丽丽,耿晓松.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J].医学教育与管理,2009,22(5):466-467.

[6] 吴丽萍,张建军.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41-442.

[7] 于跃,杨善兵,王志农.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2-93.

[8] 邓娅莉,丁依玲,陈蒲香,等.TSSP联合ESP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7-118.

[9] 李阳阳.电子标准化病人与真人示教在《身体评估》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对比[J].科技经济市场,2015,(4):233-234.

[10] 郭大英.电子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8):79.

[11] 郭华林.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09-110.

[12] 王秋兰,刘丽,温晓辉,等.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380-1382.

[13] 于翠英,陈彦博,杨平,等.学生标准化病人与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78-80.

[14] 李滨,徐筱.“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包装设计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50-252.

[15] 杨宇峰,陈雷.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7-348.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8篇

关键词:住院医师 培训 临床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06-03

该科承担着影像专业规培生妇产超声诊断临床教学工作,针对该科服务对象既有患病妇女,又有健康妇女,而健康妇女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时又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病理状态有别于内科、外科等临床各科的特点,我们始终强调掌握妇产科临床思维特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规培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2年7月―2015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超声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6名影像专业的住培医师,按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两组人员年龄分别为(26.92±1.08)岁和(26.90±1.19)岁,男性16名,女性30名,均为研究生学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2 教学方法

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该科轮转的20名住培医师归为传统教学组,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该科轮转的26名住培医师归为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住培医师入科后进行入科宣教和入科考试,由科秘书统一排班,在科室7个诊室轮转,然后随机由不同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边操作边讲解,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操作和夜间值班,按时参加每周一次的科室业务学习,出科前参加出科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接受入科宣教和入科考试后,有科秘书安排固定的带教老师,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结合该科疾病特征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典型案例的PPT交流汇报,练习妇产超声诊断思维方法,出科前参加出科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

1.3 培训后理论考试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和操作技能考核(满分100分)。理论考试两组均从计算机题库中随机选题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要求独立上机操作并书写规范报告单20份,现场再由考核老师复查患者,评估学生的操作及测量手法规范,报告单描述规范,诊断客观合理,漏误诊情况,整个诊疗过程要包括询问病史和必要的鉴别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P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规培医师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的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临床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传统医学的教学模式是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而规培生的临床教学可以起到有效的衔接作用,使医学生正真转变成临床医师,以适应现代医疗的需要。在规培生的临床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面对疾病时应该如何考虑,如何处理,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注重临床思维的训练,是实现基础-临床的衔接和转变,行之有效的途径。

临床思维一般是指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各种疾病的具体认识,并按照这一认识指导医疗活动的思考过程。深入研究临床思维,有益于医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减少误诊和误治,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那么我们在规培生的妇产超声临床教学中如何认识临床思维能力及如何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呢?

3.1 培养规培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其他影像手段无法替代的参考价值,如何出具一份无限接近患者盆腔真实情况的超声报告单,是作为一个妇产超声诊断医师职业生涯一直需要修炼的能力,培养超声诊断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是达到这一愿景的有效方法途径。为什么有些超声医师手中的探头可以扫查出病灶,而有些医师做不到,这虽然与各自掌握的基本操作技巧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临床思维能力运用的差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妇产超声诊断临床教学中不断地告诉学生,只有想到这个患者有可能是什么疾病或者什么病理过程,你接下来的超声扫查才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主动的、有目的去发现一些影像,帮助你证实或排除最初的假设,有利于做出更合理的超声诊断。

3.2 妇产超声诊断临床思维训练

(1)询问病史很重要。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月经史,生育史,前次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影像手段检查结果,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前期接受治疗的疗效情况。例如妇科各种疾病常见症状主要有阴道出血、白带异常、急性或慢性下腹痛、下腹部肿块、闭经、外阴瘙痒和不育,那么一个育龄期妇女出现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论伴或不伴腹痛,妇产超声医师均需考虑到异位妊娠的可能性,有意识地探查宫腔和双侧附件区是否存在妊娠囊情况,这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十分必要。当然,女性盆腔除了生殖系统外,还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了解这些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症状也有利于妇产超声的鉴别诊断。

(2)充分认识影像的不同是基于病理改变的不同,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病理组成却有着相似的超声影像。这就是在妇产超声诊断中存在着丰富的同图不同病、同病不同图的影像特点。以畸胎瘤为例,由于瘤组织包含毛发、脂肪、骨骼等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多种影像特征:“瀑布征、面团征、脂液分层征、星花征”等;而对于有便秘病史的患者,粪块的回声与畸胎瘤的“星花征”影像十分相似。

(3) 充分认识妇产科疾病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这一特点在妇产超声的临床诊断中极为突出。这是因为卵巢、子宫腔内膜均受雌激素水平的调节,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子宫内膜在月经增生早期呈“三线型”,而在月经的分泌期呈“强回声型”。同样这种动态变化在产科则更为突出,这是由于胎儿及其附属物随孕程和产程的进展发生变化。

(4)重视超声诊断结果的跟踪随访。对医学影像生来说经常阅读临床病案资料包括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对提高疾病的超声影像认识和出具更加客观准确的超声报告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误诊漏诊及罕见病例,要通过阅读文献和专业书籍重新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包括该病的解剖胚胎学、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病理分型、临床症状及治疗、超声典型影像特征及其他影像学手段特征、疾病预后转归、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最好能将上述内容做成PPT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一起分析漏误诊原因。

(5)超声诊断线索或超声分析思维方法的传授。关于这一点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且需要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才可以做到,不同的疾病略有不同。虽然对于规培生来说,由于时间短、上手操作的机会少、理论知识尚不完善、经验欠缺等因素,一开始全面掌握妇产超声所有疾病的诊断策略很难,但是先从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夜间急腹症的超声分析思维方法学习开始,是很有必要的。简单举例:探查到患者左附件区低回声病灶,第一步要做的是进一步判断病灶的来源即解剖定位:左侧卵巢、左侧输卵管、子宫左侧壁、还有少见情况如来源于韧带、后腹膜、其他系统(消化道、泌尿道)等,问题解决以后;第二步鉴别诊断包括判断物理性质:假如上面的病灶是来源于子宫左侧壁肌层,那么你需要一一考虑都有哪些可能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型)、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子宫畸形、滋养细胞病变等子宫肌层病变。这一步需要调动所有的知识信息储备包括不同疾病或病理改变的超声影像特征、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前期的询问病史,通过仔细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回声,判断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混合性,并进一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是什么。这个例子是给大家展示了思维过程即超声分析思维方法,只有思维过程合理、正确,诊断才会准确无误。做到以上两步一份客观的诊断报告就基本呈现了,至于良恶性及病理性质的判断需要慎重和更多的经验积累。

3.3 临床思维训练的有效性

两组规培生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显示,接受临床思维训练的规培生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出具诊断报告的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在实践操作中,运用科学的诊断思维策略,临床思维训练组的规培生出具的报告更客观合理,减少了漏误诊,运用临床思维的方法指导超声检查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

许多同学希望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够有效、全面地巩固和丰富自己临床理论知识,提升自己临床操作技能,这就对我们临床教学的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只从注重培训超声诊断规培生临床思维能力这一点展开论述,当然其他关于系统地掌握妇产科超声诊断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超声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手法也很重要,在该文中并未多加赘述。

参考文献

[1] 李咏,宋如.现代医学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1):228-229.

[2] 朱小平,尹思源,李星,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衔接培养的实践初探[J].中医教育ECM,2014,33(6):44-47.

[3] 陈伶.妇产科临床思维特点探析[J].医学信息,2009(1):247.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第9篇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1.1 提高带教老师业务水平,定期进行带教教师培训 临床实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操作能力转化的过程,这期间要训练学生兼备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故要求带教老师在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两方面都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我院选择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医师担任带教工作,规培办公室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由高年资主任医师授课,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医德医风等方面对进行培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2 联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传统的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主要有:研究生管理部门对新入院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导师和带教老师对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指导;临床科室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小讲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医疗管理系统、医学学习软件逐渐渗透在研究生的学习中。美国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采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学生自主支配、动手的时间多。如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发明了计算机模拟病人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此病人的临床问题,然后进行干预治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病例,辅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非常逼真地再现严重病情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医学场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临床技能和思维的培训。由中华医学会与BMJ集团合作推出的BMJ Best Practice 中文版BMJ最佳临床实践网页版正在我院试运行,该学习平台板块包括在线自学课程、网络视频课程和面授课,涉及评估、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课程以数字化线上课程为主,专家面授线下课程为辅,参照国家《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挑选核心学习模块,配合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系统化测评,以弥补传统课程的不足,完善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我院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使用该平台进行学习,导师和带教老师的作用由传统教学的讲授者转换为新式教学过程中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进行规培的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国内外先进的临床理念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平台上获取国内外最新文献,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新思路。

1.3 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做好双规合一的解释工作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有规培人员共133人,其中社会学员68人,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65人,导师共有43人,随着导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在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5年,我院开始进行双规合一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对于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开展,研究生管理部门及时召集医院导师,将学校传达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实施细则(讨论稿)》分发给导师进行阅读,并由规培办工作人员将规培实施细则向导师进行解释说明。规培轮转细则与以往研究生轮转要求大致相同,但在三级学科轮转方面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安排,有了前期的铺垫,提高了导师们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接受度。

2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资源不足,轮转科室安排困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中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加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且轮转时间不得少于33个月。我院因处于发展阶段,南湖院区临床科室分配较紧凑,如某些楼层包含三个专业,加之医生办公室面积较小,目前轮转的研究生较多,很容易出现轮转研究生扎堆的现象。

2.2 导师更注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训,忽略了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有了明确的要求,在病史采集、体检能力、医疗操作技能、手术操作技能等方面都将进行阶段性考核,如出科考核、年底考核、结业考核,只有通过各项技能考核和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若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意愿,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这使得导师担心研究生技能操作不过关继而影响硕士学位的申请,所以更加注重对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技能操作辅导上,而忽略了研究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3 多部门管理,职责不清 随着双规合一培养模式的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涉及到教育部和卫计委,具体实施涉及到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学院、附属医院及其他培训医院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医务部、规培办、各临床科室等多部门。若未及时沟通协作,就会出现研究生轮转安排与社会人员规培轮转安排发生冲突,出现有些科室轮转人员较多,而有些科室则无人轮转的现象。

2.4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社会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省级卫生厅会有相应的拨款,给予医院、带教医生和培训生相对充足的经费,以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而并轨的研究生参加规培时无此项经费的支持,他们只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仅有学校和培训单位发放补助,同时,研究生家庭还承担着学费的压力,因此研究生与培训生在待遇问题上有明显的差距,导致研究生心理存在落差并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同时,带教研究生的老师因未能获得相应的补助,也影响其带教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1 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研究生临床轮转 我国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有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多年来为各卫生医疗单位输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医学人才。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接轨过程中,建议充分借鉴以往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临床轮转时间。目前,我院七道湾院区的综合病房楼已投入使用,住院率稳步提升,且病房环境良好,每层楼临床科室分配专一,可将本院研究生按照南湖院区、七道湾院区的临床科室收住病人情况分配在两个院区进行轮转,来避免南湖院区轮转扎堆的现象。

3.2 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意识 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有着本质的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倾向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其毕业论文更偏向临床中出现的问题,一般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学术型研究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方面的培养,在今后可能更多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新一代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临床技能的培养上,同时也要加强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其中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定期举办导师培训会议,邀请学校研究生学院领导、医院援疆专家、各附属医院教授就临床医学的科研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讲座,提高导师的科研意识,教导研究生能结合平日的临床工作建立一个清晰的科研思路,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密切联系。

3.3 建立导师团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所以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关键作用。由于很多高水平导师普遍兼任行政职务,每日要花费大量时间忙于行政事务,诸多因素均造成导师对学生投入学术指导实践的数量和频度非常有限,建议国内可采取国外导师团队制度,暨在同一专业中可由两到三位导师共同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分为主导师和辅导师,主导师为研究生入学时报考的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指导毕业论文,副导师主要是辅助主导师的工作,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导师们根据自身科研能力、临床水平对研究生进行侧重不同的培养,通过整个团队的能力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也有利于研究生导师后备力量的培养。

3.4 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研究生的培养涉及到培训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多个科室,建议多协调沟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仔细,做到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训质量。在进行同一工作内容时建议合并开展,比如岗前培训,可组织研究生、规培学员、实习生一并开展,做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研究生、规培学员、实习生的轮转安排时,多个科室及时进行沟通商议,避免出现轮转学生扎堆或科室无轮转学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