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经济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6 18:03:13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第1篇

关键词:经济附加价值;企业价值管理;价值驱动要素;EVA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34-03

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不同的经济理论派系,其对于价值的判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目前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就产生了诸如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内在价值、清算价值等等不同的定义,但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大

问题。

1 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1.1 企业价值管理及目标

企业价值管理(VBM)是一种以价值评估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管理模式。按照有关专家的定义,企业价值的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先导、以企业价值评估为技术支持、汇合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层次、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集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企业管理的目标传统认为是利润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利润的最大化观点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利润仅仅反应了企业特定时间段的管理状况,不能全面地体现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它忽略了企业长期的资金和时间的价值,也就不能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控制,使得企业的决策带有短期性和局限性。然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长期反应,同时也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从狭义上看,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从广义看它涵盖了一系列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价值反应了集合体的综合收益情况,这有利于各群体为保障企业最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再进行下一步的投入或者牺牲企业暂时的利润来进行研发投资、环境改善等等。

1.2 企业价值管理的发展

企业价值管理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关注战略发展阶段和整体整合阶段。

在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企业的价值管理指标主要集中于公司的市面或者账面价值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票价格被看成了现金流和股本收益在风险预测后的一种估值,这时公司就是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在关注战略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关注于如何进一步创造企业的经济价值,强调运营管理,重视战略评估。此时企业价值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战略制定的一种工具。企业价值管理发展到整合阶段,其涵盖内容更加广泛,更加体系化,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更加紧密的结合,这就更加完善地指导了企业的各种决策,诸如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业务重组、绩效考核等等方面。

1.3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可以从经济类价值管理和非经济类价值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这是企业价值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最终的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企业的非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等等方面。在国外对于上述非经济价值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但是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经济价值类别,很显然是侧重于财务角度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尤其是1991年Stewart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范畴。

2 经济附加价值

2.1 经济附加价值定义

经济附加价值简称EVA,是由美国Stewart提出了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它是指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扣减包括股东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的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增值部分。经济附加价值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它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它推动了企业增长模式、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经营业绩的有效

评估。

2.2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推动

经济附加价值可以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之一,在企业价值管理中也是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它的提出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经济附加价值同原有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根据企业股东角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其重点就是要扣除资本成本。表明了资本作为投入对于股东要给予一定的资本使用费,因此经济附加值的基本公式是:

经济附加价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附加价值表明了企业创造的高于股东预期收益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利润,但非传统上的会计利润。这种“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更有利于启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3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会计利润导向,只考虑了股东的资本成本没有考虑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使得表面的利润不断加大,因此在后期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上会更加有信心,并且会大量的举债投资。造成企业负债严重,占用股东的财富越来越多,因此其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如果从经济附加价值角度出发,再利润扣除资本成本,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创造价值的真正能力,从而避免了股东的盲目投资,同时对于企业也有一个参照作用,明确自身在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创造价值能力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或者进行行业的置换。经济附加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对于资本的有效使用产生约束机制,以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

2.4 经济附加价值的制约因素

经济附加价值虽然在价值创造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方法指导,但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多元化、管理状况的多样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经济附加价值仍然以财务报表作为主要依据,财务报表的滞后性特点也就造成了该理论在作为企业决策依据时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再者,经济附加价值关注于用最终数据来找到过程因素,就造成了对于过程信息,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不能够体现,同时对于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业务机制、人力状况、营销策略等不能充分认知,就造成了前瞻性的缺乏;最后,经济附加价值是综合业绩指标的解释,其对于企业风险的反应和控制缺乏手段。

3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3.1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的驱动要素

经济附加价值以价值的评估和创造作为核心,企业价值的体现也同样如此。要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就必须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下面就简要说明。首要驱动因素为现金流量,该因素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最初的投资管理过程;第二因素是资本成本,它是企业使用资金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其与投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第三因素是竞争优势持续期间,该因素的建立需要公司运营管理水平趋于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和战略、预算、绩效等体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3.2 基于经济附加值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上的重要工具,但是其预算依据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作为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实际运行中该种模式已经与企业的实际价值创造产生脱节,造成了预算约束的软化。因此,重新搭建预算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依据经济附加价值理论的发展状况,用其代替原有利润指标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大改进。经济附加价值指标,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同样可以用作企业的资本预算、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这样就使得预算管理能够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够紧密联系。企业最高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附加价值就是这一目标的最好体现,因此将该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数量化,成为指导各部门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决策和运营。

3.3 利用经济附加值调整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企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完成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考核,其体系主要有绩效指标的设立、绩效的传达沟通、绩效的考核评价、绩效实施结果的应用和绩效目标的提升等组成的一个循环改进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改进部门、个人的绩效。但是目前绩效指标的设立,是以企业销售收入、本期利润等作为考核基础,这就使得指标的选取存在短期性和滞后性。同预算相匹配,也需要引进经济附加价值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使得经济附加价值这一企业长期指标同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薪酬相关联,就能够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经济附加值概念的创立,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创造价值的区别,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实施方向、路线和方法。但是该经济附加值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盲点和误区。这些都需要更深层次的实践指导。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必须深入至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管理能从根本上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提升其价值管理的水平,以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江.价值创造型企业的价值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2] 李庐.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价值管理[J].特区经济,2007,(11).

[3] 方启来,吕回.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企业价值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12).

[4] 徐海燕,武兆宏,穆森.EVA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探[J].商业经济,2006,(1).

[5] 赵治钢.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企业经济价值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23-02

1 经济增加值在国内外的应用

(1)国外对EVA的应用。随着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应用的不断发展,截至2005年,全球已有超过400家各行各业大型公司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价值管理。国际企业有效的EVA价值管理体系不仅为股东创造财富,而且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工具,用来指导企业目标设定、战略评价、财务计划与核算、资源分配、薪酬设计、兼并收购等方面。EVA的应用不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2)国内对EVA的应用。2002年开始一批大型企业开始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认为经济增加值是财务简单计算的数值,直接用以计算当期业绩;实施时急于求成,短期内就将EVA业绩考核推行到基层员工,造成事倍功半;采用经济增加值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国内企业尚未意识到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是一套战略性的管理体系;对EVA的内涵及计算理解不够;加之资本市场不健全;财务数据可信度不高等都会造成这些问题。

2 经济增加值与会计利润的比较

(1)经济增加值比会计利润指标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其本质是经济利润,即只有收回资金成本之后的EVA才是真正的股东需要的利润;若EVA为负数,即便是会计报告有盈利,那么对股东来讲企业也是亏损的。

图表是国内一家知名电子企业1996-2000年期间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比较(单位:亿元):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看,该企业的业绩表现差。虽然有会计利润,但利润已无法弥补投入资本所要求的预期最低回报,该企业的股东财富已经遭到毁损。

(2)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不再适用。财务报表对企业利润的反映不扣减因使用权益资本而产生的成本,使经营者认为留存收益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而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经济增加值指标可以非常准确地度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修正会计利润指标的缺点。

3 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1)经济增加值是企业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当前大多数激励机制都基于盈利、每股盈利或已投资本回报率。首先,管理者通常都能找到操纵分母的方法;其次,比率会向管理者发出错误信号,因为所有比率都可以通过事实上会降低经济回报并损害股东财富的行为得到“改善”。因此,没有EVA指标的业绩考核,容易造成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以毁掉长远利益为代价。

(2)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上市公司EVA排名,将其每一项投资价值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投资人的面前,从而迫使企业考虑在不减少资产规模的条件下提升利润。

(3)经济增加值是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价值指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许多企业具有很强的规模膨胀动机,通过资本市场“圈钱”盲目进行各种投资,对资源的使用成本重视不够;EVA在计算过程中,对因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运用而对经济实质有所扭曲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资本和经营利润两个方面的调整;EVA本质上与净现值(NPV)是一致的,采用EVA作为业绩的衡量指标,有利于将项目的投资决策与之后的经营业绩衡量一致衔接。

(4)经济增加值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价值管理理念。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有效增长。若一项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使会降低公司总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只要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价值仍会产生;从价值毁灭型项目抽出资本。当把一个部门或子分公司卖掉或者关闭时,资本投入就会减少,EVA就会增加;降低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通过改善资本结构,从而取得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例上涨的价值创造效果。

4 业绩考核中增加EVA指标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价自身业绩。EVA理论倡导有效益的增长,鼓励价值创造行为。引入EVA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资源节约。

(2)有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可以使企业树立资本成本意识,并以回报必须高于投资成本的标准对新增投资进行取舍和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合理投资、改善管理、提升业绩、扩大资产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手段增强竞争能力。

(3)有利于企业关注资本效率。通过强化资本成本观念,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筹集到的权益资本,与银行借款一样,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权益并非“免费的午餐”。有助于推动企业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和严谨,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可以较好地克服企业的短视行为,使管理者专注于企业长期业绩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5 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途径

(1)努力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优化成本费用结构,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大力提高已投资本回报率。促进企业收入高质量的持续增长;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从严控制资本支出,减少新增资产规模,盘活闲置资产,从而提升资产价值。

6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局限性

(1)资本成本计算困难。债务成本及权益成本的确定方法需要采用国际及国内专业评级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债信评级方法和常用指标等。

(2)EVA涉及调整事项繁多,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调整项目的选择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企业对调整项目的选择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3)EVA指标归根结底来源于历史性的会计数据,是一个只能反映企业当期业绩的静态指标。

(4)就长期而言,EVA不能准确反映和控制公司的风险,高EVA值可能加剧风险进而削减股东价值,这是EVA指标的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施EVA管理过程中,虽然国内外企业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但各个企业的执行过程却各具特色。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适合自己的EVA模式,切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詹姆斯・L・格兰特.经济增加值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寿生,陈波.企业价值创造之路-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操作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企业经济价值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相关性;收益模型

一、引 言

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与传统目标相比更符合时代的需求,投资者开始对企业价值创新能力投入了巨大的关注。随着企业管理目标的改变,相应的会计指标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由于没有充分将权益资本产生的机会成本考虑到核算中,使得其不再适合企业价值的评估。

在这个时候经济增加值的(EVA)的出现成功克服这个问题,经济增加值的最主要优点就是对权益资本产生的机会成本进行了详细而精确的刻画,因此可以更高准确度地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估。在2009年12月份,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提出要在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项目。这就使得EVA管理成为中央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EVA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以50家中央企业为例,研究了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相关性。

二、模型的选取与数据的采集

1、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在上式中NPPAT代表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TC代表资本总额;WACC则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经济增加的定义和计算原理是广为接受的,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却经常会出现由于项目调整导致的结果不同意问题,最后使得计算结果有所偏差。我国早在2006年就了会计准则体系,对EVA模型的调整方法也进行了说明。

2、模型设定

目前由于相关的理论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了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选择不同的变量来计算盈余信息价值使得相关性模型出现了两大流派,一个是收益模型流派,一个是价格模型流派。这两种模型各有特点,收益模型使用了一阶差分的模型,这样就使得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了保证,但是却不能极好地解释会计收益;与之相对的,价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由于会计数据的累积变化导致的股价变动,但是价格模型却存在很难避免的规模效应。著名学者Kothari and Zimmerman(1995)提出,尽管收益模型被广泛采用,但是其还存在少量的计量经济方面的不足,同时指出价格模型的系统估计值精度很高,建议将这两个模型结合共同使用以保证更高的准确性。本文借助了Kothari and Zimmerman(1995)的研究思路研究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相关性。

3、数据采集

从二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每股经济的增加值同股价之间存现这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得到经济增加值同股票的收益在价值上具有相关性的结果。这种计算说明了国有企业进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以调整会计指标有重要的意义。

四、原因分析

根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样本分析获得了部分对问题的验证,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股价与EVA之间的联系并不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务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只有上市后才纰漏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建立严格的经济增加值项,因此国有企业对于经济增加会计指标没有严格要求;同时我国财务分析师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投资者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取详细的信息并自己计算相关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公布EVA这一会计指标显得就非常重要了。

2、资本市场氛围不良

我国大多数投资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EVA的重要性,也没有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行投资。其实说到底还是目前我国投资者的投机心理过多。这种投资行为反应在股价上就是波动较大,进而使得导致股价较大偏离企业创造价值。

3、自身对企业价值认识不够充足

目前,国有企业中的少部分还是遵循着追求利润的原则,按照股票盈余和利润来进行分配,这就使得EVA的内部应用不通畅。

4、EVA体系内部问题

由于经济增加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同时EVA也是建立在众多假设的基础上才能成立,不同国家的市场,同一国家的不同企业可以为了保证对某些项目的调整使用不同的假设,这就导致了最终的结果不一致。

五、小 结

以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提出了EVA在评价企业业绩和评估企业创造价值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在实际中应用经济增加值体系对于推广EVA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该体系继续推广并获得投资者和财务市场的认可,那么EVA对于股价的影响程度也会逐渐增加。处于目前国内市场和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形成统一的简单体系还需要实践和时间来进行构建。(作者单位:郑州煤电物资供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雅,刘希成. 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企业经济价值第4篇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的税后经营净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NOPAT)减去全部资本成本(Capital Charge,CC)后的剩余收益。全部资本成本,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eight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与调整后的占用资本总额(Total Capital,TC)的乘积。EVA是由美国思腾斯?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m Stewart & Co.)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其避免了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忽略对股权资本成本确认和计量的缺点。如今,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EVA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史,对其的广泛使用,使之成为了企业评价业绩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较晚,使EVA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其研究深度以及应用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近几年来,EVA企业评价业绩方法发展较快,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二、经济增加值进行业绩评价的优势

经济增加值(EVA),是近年来逐步实施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其主要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价了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更好地反映出了企业是否真的创造了价值。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实施业绩评价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一)EVA业绩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以企业的净利润为基础。在计算企业的成本时,只考虑了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及债权资本发生的利息成本,而没有计算股权资本成本。致使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的增加,忽视利润的质量,以及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EVA促使企业经营者考虑所得与所费之间、利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抑制企业经营者盲目地投入资本、追求利润,可以使企业经营真正地创造价值。

(二)EVA业绩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传统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从EVA的计算公式上来看,在计算EVA数值时,需要对资产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调整。对这些项目的调整,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管理者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到主业以及能为其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上来,从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EVA指标考虑了资本成本,资本成本越高,经济增加值(EVA)越低,反之亦然。每个企业都会根据占用资本的成本,决定本企业的资本结构。通过测算EVA,企业会考虑现有的资本结构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都会更愿意使用内部留存收益,从而降低企业占用资本的成本,使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比较倾向于低负债。在债务风险可以控制的情况下,适当地运用财务杠杆,维持较低的资本成本率,可以使企业达到较优的资本结构。

(四)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投资者的财富保值增值

经济增加值(EVA)是一个具有价值指导意义的激励指标,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价,促使企业经营者考虑所得与所费之间、利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抑制企业经营者盲目投入资本、追求利润,可以使企业经营真正为其创造价值,使企业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一致,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联系在一起,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实现价值越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也就越多,这样,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尽己所能地追求经济增加值的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

三、企业业绩评价中经济增加值相关事项的调整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营业净利润-占用资本*加权资本成本率,即:EVA=NO

PAT-CC=NOPAT-WACC* TC。

EVA的计算,涉及多项会计科目的调整,对于不同的行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调整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其坚持的原则和总的思想是相同的。传统的剩余收益法体现了创造企业价值与保持投资者投入资本增值目标的一致,比较传统的剩余收益法有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剔出了人为增加或减少会计利润的因素,二是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其采用的是税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一)会计科目调整

企业要实现经营利润转化为合理的经济增加值,就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一,未来形成资本价值支出:企业开发市场资源、科学技术研究、提升员工素质等,对企业来说,其发生的费用是一项长期的投入,如果当作期间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就忽略了该项支出在企业未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利于企业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在计算EVA时,这类费用应该从当期利润中扣除,同时,也应将此类费用加回到当年的占用资本中。为了获得国家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战略资源,在前期筹备阶段发生的评估、测量、检验等方面所需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审查认定后,其相关费用,可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按比例加回。第二,备抵项目:预计负债、坏账准备、存货减值等项目,其根据是稳健性原则,容易导致会计处理过于保守,实际占用的资本的总额会低于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数据。所以,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应全部予以恢复。第三,没有支出现金的项目:所有不涉及现金的项目,应该增加到企业的利润中。第四,经营租赁:租赁双方签订了租赁合同,在合同期内,企业要支付合同规定的租金,除合同期末不能把被经营租赁的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外。经营租赁也是一种融资行为,所以企业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应该对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和投入资本进行调整。

(二)税后经营业利润的调整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1-25%)

第一,企业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由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对运营资本风险的控制,需要向投资者定期披露企业的不良资产(坏账准备)和利润的真实情况。通常会提出较高的坏账准备,但从价值转移以及现金流的情况来看,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实际实现的营业利润,还会成为经营者操纵利润的手段。因此,企业在计算EVA时,要在税后净利润上加上贷款呆账、坏账准备以及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的本年变化数。第二,营业外收支。它是与主业日常收益无关,以及非经常性收益调整,包括处置企业资产收益、与企业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日常生产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由于营业外收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EVA指标核算的过程中,不应考虑营业外收支对投入资本的影响。第三,利息支出属于资本成本的组成部分,会计处理时列入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科目下,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应作为净营业利润的增加项。

(三)资本总额的调整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四)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资本成本率(WACC)是指企业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它的确定,对于EVA测算至关重要。根据上述的我国企业自身的特殊性,采用的是加权资本成本率。加权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债权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的比例。其中,股权资本成本率是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债权资本成本率是指税后资本成本率。

按照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不同的行业应该有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可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无法按照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资本成本率――(1)国资委规定,我国央企的资本成本率原则上是5.5%。(2)需要承担国家支持性产业,如电力行业或企业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为4.1%。(3)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可适当上浮。(4)企业资本成本率一旦确定,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不变。

经济增加值(EVA)方法的运用,与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相比,可以真实且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能根据EVA核算项目的调整原则,以及企业自身的特殊性的要求,对其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四、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举例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下,我国某些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经营业绩极好,却并未考虑资本成本对业绩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EVA(经济附加值)业绩评价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能够使企业的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符合现代企业追求创造价值的要求,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并未考虑股权资本成本,无法体现出企业真正创造出的价值。采用EVA业绩评价方法,可有效地克服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能从本质上分析企业所创造的真实价值。它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更真实的数据,使其在更真实地了解自身的同时,还可以确定和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是某中央企业2011至2015年间,净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对照表。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5年,经济增加值都呈现了正值,从而说明该企业实现了价值创造。但各年度的经济增加值均低于净利润,尤其在2013年、2014年,其净利润与经济增加值差别巨大,也反映出了以净利润指标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不足,2013年、2014年虽有巨额利润,但经济增加值却没有同步增长,说明企业不一定有同等的价值创造,股东财富也不能保证同步增长。在该企业业绩评价中引入经济增加值,则可以反映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价值创造或创造了多少价值。

首先,EVA为正值,表明公司的经营确实为企业增加了“价值”,并且总体上来看都是好的价值,真正为股东增加了财富。此外,总体来说,公司的EVA数值小于公司的净利润。一般来说,企业的EVA数值会小于净利润(经济增加值EVA=经营利润-权益资本成本),即扣除了权益资本成本后,企业经营真实增加的“价值”。经济增加值(EVA)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而不是像净利润那样虚增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如果某企业某年计提的呆账、坏账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份,调整后的经营利润要加上计提呆账、坏账以及资产减值准备,同时,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则会低于其他企业。因此,该企业经济附加值会大于净利润。企业减值准备的计提,根据的是自身风险偏好的程度,也有隐瞒企业真实利润的情况。如果采取经济增加值,经过相关会计科目的调整,会减少企业经营者操纵利润的空间,能更加真实地反应各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价值创造能力。

五、经济增加值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成本的设计上存在误差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采用了多个资本成本率来进行计算,对不同的资产和负债,赋予不同的资本成本率,从而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不同的业务创造的收益和成本。除此之外,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完善,各企业的风险溢价水平以及β系数都采用估计的数值。所以西方国家所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企业资本成本计算的实际情况。

(二)不利于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

EVA业绩评价只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结果的评价,不能地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增加值,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企业经营业绩的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能力,但无法系统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问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核心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国家提倡创新发展,加大科技费用的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企业战略管理,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经济增加值(EVA)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指标,通过EVA看不出在新产品开发、科技投入、企业服务等整体战略上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三)容易造成非财务指标的不重视

采用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评价方法,容易造成非财务指标的不重视。EVA指标属于财务指标中的一种,在一年年末才可以得到各种经济(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数据,所以造成了它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滞后性。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决策应是前瞻性的,决定着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如果未来在的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因素、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依据的是滞后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可能会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现代企业文化氛围、个人能力成长平台以及员工的归属感,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该指标并不能适用于对企业非财务业绩进行的评价。

六、完善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的对策措施

(一)企业要尽可能地提高经营业绩

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不仅要考虑企业实现利润的能力,还要考核是否实际增加了企业价值,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的多少。在我国企业内,要加强对经济增加值运用的宣传,进一步完善EVA业绩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在该指标的基础上对公司战略规划、企业预算管理、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使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理念成为企业管理者指导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方法。

(二)在企业管理中要树立资本成本的观念

从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经营利润-资本占用成本)中可以看出,资本成本属于扣除项目,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为其自身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业绩评价表现越好。所以,在我国企业中,要加强资本成本观念的宣传,使我国企业管理层意识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股东的要求,也是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及经济附加值的要求。

(三)加强企业风险控制,提高其资产利用水平

企业经济价值第5篇

Abstrac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enterprises are changing,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angible asset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uthor's personal views.

关键词: 新经济;态式;企业;价值

Key words: new economy;state;enterprise;value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44-02

1 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的总称,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是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数字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往的历次技术革命相比,新经济的内涵更为深刻。信息技术作为主导技术,能很快地被采用、扩散和掌握,能对其他技术产生强烈的扩张性,能作为新的技术基础武装其他技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强的渗透性,成为改造社会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经济又会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这种组织创新反过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持续创新已成为信息技术的开发特征,也是新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2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研究

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结构、性质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转变。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2.1 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在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有形资产,企业价值取决于所拥有的有形资产的数量。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竞争的核心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存在边际递增效应,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存在消耗问题。企业仅是通过有形资产的消耗为价值创造提供条件。①企业的资产状态日益无形化。传统经济条件下,以有形资产是否增加、经营规模是否扩大作为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准。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主体是无形资产,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不再是有形资产的多少。②企业的产品日益无形化。某些传统产业的产品,如食品企业的转基因食品,其价值体现在转基因技术上,具有无形化的趋势;某些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如软件,某些知识型企业的产品如设计方案,直接就是无形的知识形态的产品,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所包含的知识、技术等无形因素上。③企业的知识资产决定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形成知识资产,成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

2.2 企业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要素中居于支配地位是物质资本。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物资资本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购买契约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使用与支配,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本之间,则无法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买卖契约关系,只能是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唯有如此,企业组织才能有效运作并创造价值。

2.3 企业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资资本所有者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回报,企业的产权模式具有排他性。新经济态式下,物质资本已经丧失了在企业生产要素中的支配地位,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与索取中,无形资产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地位平等,双方可以订立平等合作的企业契约,共享企业所有权,共享企业所创造价值的索取权,企业的产权模式由排他性模式转向共享性模式。

3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

3.1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交易成本降低,增加了新经济的整体价值量,这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重要源泉。新经济态式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经营空间扩大,交易环节减少,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3.2 有效地吸引目标消费群对产品和企业的关注度,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对未来盈利前景进行预期的重要因素。新经济态式下,人们面对的信息很多,如何有效地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力是企业能否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首先,在企业创立时要吸引资本的注意力,使企业的知识、技术获得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会,这样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其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吸引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得消费者对企业自身及产品的关注,这样才能创造有效的市场需求。

3.3 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正确判断企业的价值。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成长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增长潜力对企业价值的作用。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多是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上的,这类企业前期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费用,在短期内无法盈利,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也不能说明企业的价值低。只有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才能正确揭示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真实价值。

3.4 无形资产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有形资产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不是竞争的关键。企业作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形态的,企业搜集、管理及创造知识的能力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实际创造的知识形态的资产,后者决定着企业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企业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形态的无形资产,则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富,构成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关系研究

4.1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改变了对有形资产的依附性,其价值正逐渐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经济条件下,主要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和控制的有形资产价值衡量企业价值。这是因为,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本在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企业的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所购买、使用的,它们以有形资产为物质基础来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对有形资产存在天然的依附性。这样,在企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有形资产的价值自然是企业价值的主体。新经济态式下,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虽然它们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是有形资产,但其对有形资产的依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经济态式下,以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为基础,以知识、技术形态出现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代替了有形资产价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主体。

4.2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价值的大小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是资本多少、规模大小的竞争。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之间是创造知识的能力和企业所创造的知识的竞争。企业是否具备创造知识的能力,具备何种创造知识的能力,能创造什么样的知识,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形成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否创造知识以及创造什么样的知识,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企业是否具备让人才充分发挥创造力的机制和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创造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新经济态式下取得竞争优势、形成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又决定了企业价值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汪海粟.无形资产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9.

企业经济价值第6篇

企业真正的价值不是短期的收益而是长期盈利的能力。

只要你知道了什么是企业的价值,你就会知道经济衰退到底影响不影响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一定义是全球公认的。但进一步地问,企业未来现金流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有的公司未来现金流越来越大,有的公司越来越少,有的公司维持不变?搞清这个问题,才是抓住了什么是企业价值的灵魂。

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从企业内部来讲,决定于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从外部讲,决定于市场的竞争结构、企业的行业地位,这些内外要素是构成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基础决定因素。更简单地讲,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决定于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虽然我们说市场的需求变动,社会的经济波动不是完全和企业的竞争力无关,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是从属于企业固有的某种经营特质,这种经营特质和巴菲特所固有的挣钱能力一样,巴菲特所固有的挣钱能力是从属于巴菲特的,不会因为经济衰退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当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谁能说巴菲特的挣钱能力也降低了。企业的价值主要是挣钱能力所决定的,因为企业的长期现金流是由挣钱能力所保障的,企业的价值根本不是由短期今年、明年、后年赚多少钱所决定的,今年、明年、后年企业所赚钱的变化也不是说完全不影响企业的价值,但那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市场总是有这种现象,某个公司的业绩增长了,就认为它的价值度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度提升,并不是以业绩是否增长为判断依据的,是以企业是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是否提升了竞争能力为决定依据的。

有时候一个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额资金投资搞了新技术和新产品,这种大额投入导致两个结果,一方面它提高了企业的占有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这种大额投入又导致企业的当期现金流减少甚至亏损,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企业的价值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从价值的核心本质上看,由于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所以长期的现金流入增长,所以它的价值就增加了,当期亏损根本不意味着企业价值度贬损。如果当期收益减少是企业价值度贬损,那么,为推动企业发展所做出的投资,都将被视为对企业价值的损害,毕竟每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行为都是要消耗企业资源的,都是可能要减少当期收益,显然这是不能成立的,企业真正的价值不是短期的收益而是长期盈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衰退只是影响了企业中短期的具体营收,具体营收不是企业内在价值的绝对因素。

经济衰退虽然不影响企业价值的深刻变化,但古今中外的股市都会在经济衰退中变得低迷,这种低迷主要是由于人心的消极、人心的悲观所造成的,并不是内在价值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理性投资选择是应该首先认识到经济衰退和企业的内在价值度没有太大影响,企业的价值是不会因为经济衰退而有根本性变化的。其次,理性的投资行为应该是在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中积极吸纳而不是积极逃离。

企业经济价值第7篇

关键词:污染;经济价值;环境价值

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虽使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成了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尖锐的主要原因 [1] 。而且,环境对人类报复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使我们不得不敲响警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据相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200多起严重的污染事故,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都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其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为:

1.水污染。水的污染涉及到海洋、河川、湖泊和地下水。据报告显示全世界大约有1/3的淡水资源受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2000年的时候,世界污水的排放量已经惊人地达到了36万亿吨。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当时每四个病人中就有一个是因为饮用了不清洁的水源而患病的,每年约有1 0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水而导致的传染病。

2.大气污染。大气或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一旦大气遭到污染,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存。世界每年排放的有害气体的总量达6亿多吨。大气污染使得许多城市里的人致死或致伤,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和统计显示,每年有30万~70万的人口提前残废,而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大气的污染。

3.气候变暖。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人类焚烧化石矿物来生成能量的行为愈演愈烈,而这些燃烧产生的多种温室气体“笼罩”着地球,使地球反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锐减,这必然地导致全球气温的上升,也就是我们频繁地听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冰川和冻土消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调,威胁人类的居住环境。预测到2030年,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气温上升1.5℃~4.5℃,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加快融化,海平面将升高0.2米~1.4米。

4.土地荒漠化。由于乱垦滥伐和植被的破坏使得土壤退化,世界每年损失的土壤已经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全球土壤流失率已经增加到每年260亿吨,使得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荒漠化的土地以每年5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5.森林破坏。根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发现地球上只剩下10%的陆地面积是未受侵扰的森林。大面积森林的消失不仅加速土地荒漠化,还使地球失去了“肺”的功能。

6.臭氧层变薄。臭氧层就好比整个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够保护地面生物不受紫外线等的辐射伤害。然而氟氯类物质的长期排放却使得这层保护膜的含量减少甚至出现空洞。据分析,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便增加2%,据估计,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臭氧含量已经减少了3%,到2025年,有可能会减少10%。这就会使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增强,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同时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如何保护臭氧层已经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7.酸雨污染。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这些表现已经发生在人类的身边,其后果的严重性足以给人类敲响警钟。

出现以上后果人类不仅仅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深入的是要分析其背后的伦理问题。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个事物被当成中心事物时,与它相联系的有关事物就变成了该事物的环境。这样看来“环境”的概念具有无限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可以作为中心的事物是无限的,必然会有环境无限的特征[2]。通过以上对环境污染的表现分析不难看出,受害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自然环境,可见自然环境是工业化发展的巨大牺牲品。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它承载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空气、水、土壤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生产和实践的承受体,为人类的所有活动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源。人类活动的附带产物排放到自然界中,自然界具有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对这些产物进行处理,对有害和有毒物质进行降解,如果没有这一过程的存在,或超出自然界的净化能力,人类的活动就是单向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净化,这样循环过程不能实现,人类活动也将面临终止。自然环境不单单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目的,同时也是人们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的地方,为人类丰富的生活提供了精神家园。

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涉及到

[1] [2] [3] 

的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环保意识的主流。所谓环境道德的主体就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之后,自觉形成的约束自我物质贪欲,善待自然的思想意识。这种道德的形成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由外在环境的变迁而引起的,是传统道德观的发展和延续,也是人类道德意识形态的最高阶段。环境道德的行为与人类获取物质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很难把握道德的尺度。科技的力量间接地破坏着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存环境系统,人类的环境意识发生急剧地变化,并成为人类主导意识流之一。这种意识的巨变究其根源是现代企业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企业活动已经成为现今能影响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企业在生产中利用设备开发自然界中他们所需的原料,进而加工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财富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可随之而来的还有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现在有些企业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周围利益,只顾生产所得到的利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宗旨,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控制下,利益成了驾驭一切的东西 。世纪中期,企业的发展不重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高额利润的回报促使企业迅速发展,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对于环境的破坏,企业虽说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但也必须承担大部分责任。

企业经济价值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创新路径

前言: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中,我国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时应将重点逐渐向网络创新上转移,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势及手段的转变造成的,现阶段网络战略的对抗成为企业展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方式之一,单一的企业竞争几乎不复存在,对公司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等存在较大联系。本文从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和途径入手,对新时期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方法展开了研究。

一、创新架构

(一)核心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需要搭建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核心企业就是该平台的组织者,同时也能够引领各项网络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它的引领者地位得以巩固。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地位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反馈机制,这就导致核心企业的战略决策愈发重要。传统经营模式中,企业只要创新价值网络即可,网络经济条件下,核心企业还应当担负起重要的引领责任。因为新的经济环境中,给企业造成重要挫折的机会增多,例如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包含了极大的威胁性,如果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会促使旧模式完全失去作用,如传统的图书销售受到当当网的网上图书销售的严重冲击等。同时核心企业在引领价值网络创新过程中,还应当在理念及目标上进行创新,即该核心企业应当在不断的发展中,运用自身的成就促使价值网络在技术和理念上及时更新,相关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要想解脱产业结构化的束缚,就应当重新构建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同时在对节点企业进行吸纳过程中,要对战略资源和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同时设立科学机制来鼓励信息和交易的互动等[1]。

(二)节点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中,价值网络体现出模块化这一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自动将该系统分成不同模块,各模块之间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重组并发挥重要功能,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在某一领域当中形成独特的优势。该模块具有可重组和拆分的功能。当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现自身无法从多个领域获得经济效益时,就会将自己的经营固定在专一领域中,提高竞争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规模和技术等进行创新。模块化能够将经营领域中的专业性进行提高,同时能够将分工中的过多成本减少。在模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型生产方式出现了多级多类的模块供应商,在优化该模块的创新途径中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单个模块优化时,供应商应给出完成的方案来发挥模块的整个功能,下移决策点的创新,对于开发制造商相应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载体,价值模块能够极大的推动产业融合,单个模块中拥有大量的不同种类技术,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产生,从而提高价值网络竞争力[2]。

二、创新路径

(一)制度方面

价值网络是否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同网络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创新具有重要关联。对制度进行创新,首先体现在治理方面,提高治理机制应用效率,从而促使不同节点企业之间,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及时有效的调整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建立在充分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之上,例如,对交叉持股、长期合同和共同投资等方面的详细了解,从而核心企业在对其构建和引领网络平台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利益分配机制在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单一企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利润衡量,更无法促使经济效益的快速产生。运营中的价值网络,跨企业边界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基础,这就导致激励制度更加复杂。同时,在内部机制的创新方面,可以说企业职工拥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推动互联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模块化的互联网经济中,企业经营者能够运用更佳的地位及更快地速度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不断鼓励职工为实现自身梦想而大胆进行创新。在先进的内部创业制度下,能够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提供给相关员工,同时为优秀职工提供保险,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如果失利还能够重新回归企业进行工作[3]。

(二)管理方面

针对价值网络而言,对管理方式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首先,管理大数据。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数据大量产生,对其进行收集过程中应积极使用先进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将各种信息提供给用户,还能够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不论是针对单个的社会经济主体还是针对企业价值网络都应当对大数据进行创新,过程中可以创新价值主张和业务流程等。同样,在对大数据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核心企业仍然应处于引领地位;其次,物联网管理方面。在对互联网经济运转形势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物联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网络成员的工作效率,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现阶段信息的传递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云计算和云储存对于提高信息利用率更有较大的作用,物联网能够促使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换,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现阶段对于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有职能控制、识别和运营等,价值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效率,有助于对成果的创新并获得更高经济效益[4]。

结论:企业在实施价值网络运营过程中,受到了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跨企业的战略实施和管理开始出现,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出现了模块化特征,这一特征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较高的创新机会,新时期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的创新途径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文基.商业模式研究及其在业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杨玲.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企业经济价值第9篇

一、创新架构

(一)核心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需要搭建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核心企业就是该平台的组织者,同时也能够引领各项网络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它的引领者地位得以巩固。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地位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反馈机制,这就导致核心企业的战略决策愈发重要。传统经营模式中,企业只要创新价值网络即可,网络经济条件下,核心企业还应当担负起重要的引领责任。因为新的经济环境中,给企业造成重要挫折的机会增多,例如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包含了极大的威胁性,如果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会促使旧模式完全失去作用,如传统的图书销售受到当当网的网上图书销售的严重冲击等。同时核心企业在引领价值网络创新过程中,还应当在理念及目标上进行创新,即该核心企业应当在不断的发展中,运用自身的成就促使价值网络在技术和理念上及时更新,相关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要想解脱产业结构化的束缚,就应当重新构建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同时在对节点企业进行吸纳过程中,要对战略资源和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同时设立科学机制来鼓励信息和交易的互动等[1]。

(二)节点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中,价值网络体现出模块化这一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自动将该系统分成不同模块,各模块之间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重组并发挥重要功能,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在某一领域当中形成独特的优势。该模块具有可重组和拆分的功能。当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现自身无法从多个领域获得经济效益时,就会将自己的经营固定在专一领域中,提高竞争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规模和技术等进行创新。模块化能够将经营领域中的专业性进行提高,同时能够将分工中的过多成本减少。在模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型生产方式出现了多级多类的模块供应商,在优化该模块的创新途径中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单个模块优化时,供应商应给出完成的方案来发挥模块的整个功能,下移决策点的创新,对于开发制造商相应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载体,价值模块能够极大的推动产业融合,单个模块中拥有大量的不同种类技术,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产生,从而提高价值网络竞争力[2]。

二、创新路径

(一)制度方面

价值网络是否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同网络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创新具有重要关联。对制度进行创新,首先体现在治理方面,提高治理机制应用效率,从而促使不同节点企业之间,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及时有效的调整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建立在充分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之上,例如,对交叉持股、长期合同和共同投资等方面的详细了解,从而核心企业在对其构建和引领网络平台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利益分配机制在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单一企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利润衡量,更无法促使经济效益的快速产生。运营中的价值网络,跨企业边界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基础,这就导致激励制度更加复杂。同时,在内部机制的创新方面,可以说企业职工拥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推动互联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模块化的互联网经济中,企业经营者能够运用更佳的地位及更快地速度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不断鼓励职工为实现自身梦想而大胆进行创新。在先进的内部创业制度下,能够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提供给相关员工,同时为优秀职工提供保险,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如果失利还能够重新回归企业进行工作[3]。

(二)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