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外合作交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5 16:47:13

中外合作交流

中外合作交流第1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大会发来贺信。刘延东在贺信中说,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力度,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密切合作,在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职教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让世界认识和了解支撑“中国制造”的职教模式,认识中国特色的职教体系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这必将为中德职教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加强这种合作关系,实现两国职教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正是有了中德双方30年来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有了中德职教合作30年的辉煌历史,也才有了此次盛会。希望在会议研讨中,中德双方能利用好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职教理念,碰撞出更多促进中德职教合作的火花,达成更多促进中德两国教育合作的共识,共同谋划今后30年双方职业教育的未来。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职业教育为突破点逐步展开。中德教育合作,尤其是中德职教合作,已经成为中外教育交流的典范之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说。

“在职业教育领域,同中国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国际组织有十几个,国家有30多个。其中与德国的合作起步最早,历史最长,项目最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

现在中国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开展的职教项目,与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联合开展的职教师资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在技术人员培训、尤其是职教理论方面开展的合作项目――共建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已经成为中德职教合作的核心。

1985年9月,中国一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代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和中国共同开展的笫一批技术合作项目之一。

2006年,通过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公司(简称BSH)与南京高等职业学校签订了BSH班工业电子专业联合培训合作协议。对BSH班的学生,学校采取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内作为学生,在企业作为预备员工,企业每月给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部分学生还可以获得奖学金。考试方面采用德国工商行会的工业电子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的试题。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可以获得德国手工业行会专业工人证书。

湖北啤酒学校通过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以及武汉工业学院签订了在中国培训啤酒酿造和饮料技术本科生的合作协议。在武汉工业学院完成2年的基础学习后,学生来到湖北啤酒学校学习专业课。第三学年结束时通过德语语言测试和资格考试的学生可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德国的学士学位,其他学生则继续在中国完成学业,获得中国的本科文凭。2009年10月,首批6名学生已经前往德国继续深造。

自2004年开始,中德双方联合启动了“中德职教师资赴德进修项目”。截至2008年年底,双方合作培训了中国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2000余名、校长700多名、中国中职职教师资基地专业教师近100名。在双方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的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还与德国的马格德堡大学联合开展了职业教育双硕士培养项目。

目前,中德职教合作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培训和师资培训发展到课程及教材大纲联合开发、职教教学法专门人才共同培养等层次更高、形式更多样的合作模式。

同时,双方合作涉及的专业领域也更广泛:从最初的传统行业,发展到今天对现代工业、电子产业、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覆盖;合作形式不仅有项目合作、教育教学管理、合办培训基地和教育机构、课程体系建设,而且还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近年来,中德双方还将项目运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向中国西部地区辐射。

在庆典之后举行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德双方就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法制建设进行了集中及分组的讨论。

这是中德双方为继续深化现有合作,扩展双方合作空间做出的进一步努力。

中外合作交流第2篇

关键词: 翻译活动 中外文化 文化交融

一、翻译活动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现代汉语白话文中“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a”这个拉丁词,其最早的基本意义是“耕作,种植;作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culture”一词的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泰勒的定义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文化而忽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辞海》关于“文化”这个词条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条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具有时空性。从时间角度看,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后一时期的文化是对前一时期文化的过滤和积淀,现代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空间角度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因此就存在古今文化传承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而这就需要语言这个工具来完成。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文化不同则语言不同,语言不同则交流不畅,于是,翻译活动便产生了。

翻译活动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各国文化有共性,但不同的地理、生活环境决定着各国文化带有鲜明民族特性,不同的地域与传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氛围左右人们的生活,会成为不同民族交往的障碍,而翻译则是跨越这种障碍的最好工具。翻译虽然表现为各国语言的互相转换,但只是一个交流互换的过程或者工具,其真实目的则是各国文化的互相观摩与借鉴。因此,翻译绝不能做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语言转换,而应该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文中的所有文化色彩,否则有碍于民族之间的了解。为了世界更加和谐地发展,翻译必须淋漓尽致地传递文化,翻译是实现世界文化战略的根本途径。

二、中国翻译活动在中外文化交融中的作用

在中国,“翻译”一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特指东汉以来佛教经典的汉译活动。宋释法云撰《翻译名义集》(公元1143年)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早已不限于梵文佛典的汉译活动,翻译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工具。

从古至今,翻译都是文化形成和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动因。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融合都是由翻译活动引起的。大规模的外国文化引入和翻译高峰主要有四次: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从内容看,在漫长年代里大量翻译的是佛经,到了16、17世纪才面向自然科学,之后,深入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翻译逐渐渗透包括文学在内的人类所有的文化生活。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得益于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三位最有名的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大量的佛学经典从梵文译成汉语,大量反映古印度佛教文化的词语被引入,如“浮屠”、“菩萨”、“金刚”、“观世音”、“弥勒佛”等。这些佛教词语历经千载,广为流传,佛教文化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

第二次翻译高峰的兴起,是与欧洲一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有关的。明末清初传教士作为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媒介,与中国知识分子合作,把西方科学文化如历算、天文、数学、物理、哲学、地理、艺术、生理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美术、建筑等引入中国。在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中,许多名词,如点、线、直线等的译称在中国沿用至今。中国有经纬度的精确概念则开始于他们合译的数学著作《测量法义》。这些译著使当时的中国第一次接触到国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把中国的《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经籍及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向外族介绍中国文化。

第三次翻译高峰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是一个以大规模引进西学为标志的翻译高峰。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其目的很明确,即救国强国,所以反映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科技、法律、外交和政治制度的著作成为当时翻译的主要方向。如康有为的《突厥削弱记》、《日本维新三十年史》、《法国革命记》,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唐才常的《各国种类考》。这次翻译高峰的杰出代表是严复和林纾。严复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法意》、《穆勒名学》等书,把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林纾作为西方文学翻译的大家,其译作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记》、《黑奴吁天录》、《鲁滨逊漂流记》等。这次翻译高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场西方思想的洗礼,并最终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又一次翻译高峰随之而来。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抑或是其影响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翻译作品也由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我国新文化翻译的领导力量主要有鲁迅、胡适、瞿秋白、郁达夫、郭沫若、林语堂等。在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此次翻译高峰中,大量优秀的俄罗斯文学被引进和翻译,形成了一个对俄国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高峰。这次翻译高峰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引进和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

中国历史上这一次又一次的翻译高峰将外国的优秀文化吸收进本国文化,并在其逐渐内化的过程中融入了主流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翻译对推进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如今这个各国间交流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全球化国际信息时代,我们的翻译活动在注重“拿来主义”的同时不能忽视“送去主义”。我们灿烂的唐诗文化经过翻译和输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发芽,美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翻译和研究中国唐诗的中心。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双向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

三、结语

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科技进步和文明进程大大加快,各民族文化应以平等的地位共存与交流,相互促进与繁荣。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充分认识翻译的跨文化意义,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翻译活动为媒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外译,在交流对话中弘扬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王宁.视角:翻译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陆永昌.翻译与时代.中华读书报,2003-10-15.

中外合作交流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探究;对外平台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重要依据

(一)历史依据。孔子曾倡导学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能者学习。当时盛行的“游学”之风,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格言,有“于无文字处读书”的教诲;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我国近现代教育家晏阳初,先后深入长沙、北碚等地推进平民教育,一生致力于乡村改造事业。在他的感召下,有部分知识分子怀着一腔真诚,脱下西装,换上农民的粗衣布衫,“到乡间求知道”、“在农村作学徒”,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博士下乡”同农民为伍的亮丽风景;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主张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要让生活成为学生实践的素材和手段。先辈们的教育理念为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二)现实依据。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主题不够突出、形式走过场、内容欠实在、成效不显著等等,而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欠缺,实践创新能力不强,多数缺乏社会生活体验特别是对当前农村基层生活的体验,对国情、民情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2013年为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继续组织开展主题为“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环节。

二 、社会实践“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构想

(一)在校团委旗下建立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平台,成员有三部分构成:由党委牵头,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由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宣传部等部门内的部分成员;伍校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

(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通过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网站和社会接触对外宣传运转工作。主要负责联系社会实践点,链接完善供与求这一环节。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生存靠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三)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通过区域划分,由中心成员负责指导和监督社会实践的展开,并对社会实践进行部分考核。在实践结束后对指导教师和实践学生进行考核表彰,并对本次社会实践进行总结。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要“全”。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建立“全方位”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校级组织机构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制订和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从组织上调动并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校团委领导和指导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在院活级组织机构中成立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院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的实施,并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其中各院级组织机构服从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安排和监督,共同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二)管理运行机制要“实”。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整套社会实践运行管理规范,形成有效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

1.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队伍建设遵循专兼结合。专兼结合是指要以共青团干部为主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专业队伍,同时聘请专家、学者、教师作为兼职队伍共同从事拓展工作。

2.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保障机制。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经费纳入人才培养成本,各院要逐年加大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还要争取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出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分层分类指导体系按不同年级的学生侧重开展相应实践内容的教育活动:即一年级为第一层次,体验式实践着重情感观教育,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群众观;二、三年级为第二层次,学习式实践健全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四年级为第三层次,服务式实践着重责任意识教育和职业信念培养,与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重点开展科技咨询等实践活动。

(三)考核评价机制要“活”。探索建立具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体系。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并加大权重;将学校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入工作量,作为其职务晋升、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社会实践组织部门通过举办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及实践成果展等予以重点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对照、效仿、学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激励评价体系中增加创新的比重,如设立创新奖,引导大学生优秀实践成果与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结合起来,提升其目标层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必须对实践目标设定、方案优选和考评体系即实践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用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支撑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的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樊娟.走出去,撑起一片蓝天——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汤莉.构建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新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中外合作交流第4篇

随着人类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民众的逐渐接纳。作为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的关注。随着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上述情况的出现,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在中医药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给国家、单位、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而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我们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经验、体会,就相关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1 积累对外合作交流经验,展望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我国中医药对外合作初期以劳务输出、专家外出讲学等为

主。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专家学者对中医药关注的不断增大,逐渐开始了以中外双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为主体的交流合作,甚至互相参与了对方国家基金资助的学术研究和医疗合作。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针灸开始为华人以外的社会知晓,并愿意尝试其治疗方法。针灸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小的热潮。鉴于当时经过正规训练的针灸师极为短缺,有的人甚至放弃其厨师职业开始为患者扎针。小热潮的形成并未给当地民众留下太多积极的影响。其后,随着许多经过正规训练的中医师、针灸师移居海外,同时也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医疗费用需求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又一次悄然兴起,也给了中医药再次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许多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开始从中国邀请、引进专家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发达国家的讲学和医疗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水平,并为当地民众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树立了信心,中医药已经愈来愈多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目前,由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在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随着循证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补充替代医学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要求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提供循证证据,说明作用机理的呼声也日益增强。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机构、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并将上述问题作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政府机构也开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资金,与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有些课题的研究结果已经从某一方面显示出中医药学在治疗慢性疾病上的价值,并部分阐明了相关作用机理,为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对外交流的动力应当源于合作双方。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非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迅速、持续增长。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尽快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成为医学界、经济界和社会学界等诸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医药丰富的积累已经从许多方面显现出解决上述问题的独到之处,简、便、验、廉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使中医药作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许多发达国家不但在著名的高等学府开设了针灸课程,还注册、开办了众多专门的中医、针灸高等学校,有些甚至开设了硕士、博士课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数万名针灸医师。发达国家投入到补充替代医学研究项目中的经费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积极参与其中,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对培养我国中医药研究人才、队伍,迅速提高我国中医药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的积极参与也能为国外的合作者提供中医药研究思路,可以集思广议,避免在中医药的研究上走不必要的弯路。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研究机构拥有更多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是我们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了解发达国家在补充替代医学中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今后开展中医药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的今天,如何尽快找到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突破研究中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思路,下大力气予以有效解决,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医药研究起到示范作用,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中医药研究方向的作用,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3 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问题,确保双方合法权益

基于数千年来先贤的实践积累和自身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在中医药研究方面较国外的专家学者先行一步,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对中药的选择也更加精准,在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发现阳性目标药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也是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在国内找寻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有些国内的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国外同行的关注,以便加快其研究成果国际化的步伐,常常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课题的关键技术展示于人前,由此引起的关键技术外泄已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而导致关键技术外泄的,即使今后通过法律途径也很难讨回公道,举证困难是这类纠纷的共同特点,赢得官司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另外,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中成药处方的专利需要参照化合物组合进行保护,在某个方剂基础上的加减与原方差异的认定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是件非常复杂的问题。用何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成为摆在每位中医药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合作之前,通盘考虑相关问题,将所涉及的问题做个比较好的约定,签署好相关文件后,再出示核心技术也为时不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合作交流中的法律问题,保障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科研人员,在对外合作中比较关心如何从技术角度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对合作中的法律问题却不甚关心。但在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的相关科研合作中,法律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契约是合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国外著名高校都有其专门的法律顾问或律师,甚至还有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负责为研究人员在相关的合作中起草协议、契约,替科研人员在签署协议、契约时把关。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合作中的法律问题是绝不可以忽略的问题。尽管我国法律在建立初期借鉴了欧洲大陆的法律体系,但在许多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而与英美的法律体系相比则存在着更大的差别。适用法律、法规的选择,对于当事双方均是至关重要的。从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也会看到,在一些对外合作中遇到法律纠纷,我们需要派人到对方的国家,在对方国家聘请专业律师,接受对方国家法庭的裁决,对方国家的法庭对于当事双方能否真正做到完全公允暂且不说,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额外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为了不经受上述过程的煎熬和额外耗费人力、物力,常常息事宁人、破财免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单位和个人的损失。另外,在选择法律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对法律体系的选择。我国法律属于体系,与英、美等国的法律在许多方面不尽相同,即使同属体系的国家,相关的司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也会有所差异。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争取选择当事人所在地(或事件发生地)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裁决。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上述解决办法是可行的,但需要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处理好合作双方的法律问题才能保证合作各方的正当权益,只有互惠互利才能使对外合作健康、长久,从而保证中医药对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交流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思考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抓住中国“人世”与民航高速发展,大量需要机务、空乘、空管、安全等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机遇,在广泛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航高职教育“三高一快”的特征要求和学院的比较优势,利用学院多年开办行业专业积累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选择国际化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中外校企、校际合作办学,使学院获得快速发展。2005年初,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同年11月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一、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民航行业院校来说.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更为重要。根据这一认识.该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积极争取民航总局支持,选送教师出国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师资队伍的“双师型’’比例。近年来,该院先后派遣了9名教师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进行MBA专业学位学习,选送了30多名教师到美国加州SIEERA学院参加FAA执照和FAA签派员执照的培训和考证。二是通过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每年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加拿大合作院校免费进行专业课程培训。自2001年开始,该院已分5批选派了33名专业教师出国培训。外派教师专业课程的培训,不仅快速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了教师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力,使该院“双语’’教学课程达40多门,全英文原版教材专业课程高达54门;而且扩大了培训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教师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了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与能力。三是积极做好外籍教师的聘请工作。不仅每年保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英语语言课教师和外籍英语专业课教师来校任教,而且保证外籍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同时呈递增趋势。目前,来该院任教的加拿大、英国外籍教师已递增到19人,占全院专任教师的11%左右。“双师型”教师、外籍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各占一定比例,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内教师骨干层、出入有序的外籍教师流动层、一定比例的企业兼职教师补充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创新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出发点。作为中国民航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民航高技能人才、提升毕业生在国际民航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为己任;基于此,该院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为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多途径、多渠道的中外合作教育模式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发展策略。

1.“中加”联合办学模式。此模式为国内2年、国外1年的“2+1”合作教育模式。2000年,该院与加拿大圣力嘉(Seneca)学院首次合作,开办了“2+1”模式的“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2+1”模式扩充到“电子工程技术”和“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合作院校则由加拿大圣力嘉 (Seneca)学院扩充加拿大卡纳多(Canador)学院。 2004年,“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在2003年试点的基础上,改革为“3年直通车”的“2+1”模式,即将模式中最后1年的国外留学教育改在国内完成,采用原版教材由“加方”教师全英文授课;“电子工程技术”则由一个专业方向扩展到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 2005年扩充到8个专业方向(包含计算机程序和网络技术、通信、控制、电缆等),培养层次由“2+ 1”专科)扩充到“2十1”(专科)和“2十2”(本科)两个:“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则由一个扩充到2005年的四个专业(新增专业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机电结构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中加“2+1”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使该院“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出国门.不必花赞巨额学费就能享受国际化教育,获取与出国学习相同的中外两个学院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而且使“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根据自身特长、爱好和相应条件,出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或选择“2+2”模式就读国外本科:机务工程系的出国学生则可选择参加FAA(美国联邦航空局)执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飞机维修执照。

目前,该院中加“2+1”模式的合作专业已由 2000年的1个扩大到2005年的6个,年招生人数由151人扩大到1080人,占学院年招生总数 1956人的55.2%;在校生人数由151人扩大到 1694人,占全院在校生总数4199人的40.3%;出国留学人数累计四届106人。涉外专业学生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均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比例趋势发展。中外合作教育模式的创建,不仅使该院合作专业快速形成品牌效应,而且使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中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此为该院引进国外(合资)企业设施设备资源,共建校内实训——培训基地,进行职业资格技术技能培训的一种合作模式。鉴于民航业的国际化属性特征,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交流能力,而且必须及时跟进、掌握国际民航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规则。

基于此,该院一是与亚太教育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的加太语言培训中心合作,双方以资金,品牌、场地、设备、设施、生源及数码语言系统等知识产权作为投入,筹建中加语言学院;针对“中加”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英语水平短期难以达到小国要求的现状,以通过“托业’’考试为办学日标,确立了股份制的中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二是利用中国大型航空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具备世界航空业的先进技术与设施,在企业员丁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均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优势,主动与广州飞机维修公司(GAMECO)、珠海摩天宇飞机发动机维修公司(MTU)合作,并以联合培训协议为纽带,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对员工或毕业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截止2005年底,该院已为企业组织了20多期的职工培训.培训人数累计6000多人次。三是联合广州飞机维修公司(GAMECO),与香港中国飞机有限公司,香港职业训练局属下专业教育学院合作,对香港飞机机务人员、民航雷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执照培训和“雷达工程师”培训。现已组织了三期香港电机机务人员的执照培训、一期“雷达工程师”培训。

3.中外校企合作订单教育模式。此为该院与中外合资企业联手,按照企业人才质量标准与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合作进行量身定制的—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满足首都及国际民航业快速发展对飞机维修人员的需要,2005年,该院和北京飞机维修公司(ARMECO)进行了定向北京招生,“订单”进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历合作教育的洽谈。双方约定,从专业定向招生的组织宣传,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学生的实训实习,考证与就业,企业全程参与竹理。学生前2年在该院学习专业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第3年在企业进行岗位资格培训和顶岗实习,若考核合格则直接被企业录用。H前,按双方约定招收的2005级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60名北京新生已顺利入学就读。

三、推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打造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是高职教育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属性。我国入世后,在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圈里,中国经济与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强化,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发展的总规则;更加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也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同国际接轨成为必然趋势。这些.都要求我国高职教育的“双证书”与国际通用的资格证书接轨。为了顺应这一要求,该院自转制后率先在人才培养中实行了双证书制,即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列入教学计划,将证书培训、考试内容引进相关课程,以保证毕业生在获取相应专业大专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一个以上国内或国际通用岗位资格证书。

此外,该院还参照民航国际交通管制标准、飞机签派的FAA标准、JAA(欧盟地区/英联邦国家)标准、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IATA/UF TAA、IATA/FIATA、标准规定,通过与国外同类院校、合资公司的合作,积极争取行业授权在学院建立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中心。

经过努力,该院现已获得了多种行业岗位资格证培训、考试单位的授权,先后成为中国民航总局委任的“中国民航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和考试单位、“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客货销售人业务”培训和考试委任单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ATA)国际客运(货运)销售人”授权培训和考试单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ATA)中国BSP(开帐结算计划)”授权培训和考试单位,同时也是“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单位授权的“托业(TOEIC)考试报名咨询站”,“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点,“思科网络学院”培训考试点,中国商业技师协会授权的“全国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站”。

这些具有国际、国内岗位资格培训机构的授权设立,不仅使该院应届毕业生中持有“双证”比率高达85%,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而且使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境外。

四、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一)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启示

总结该院中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可得到如下启示:

1.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实践性环节比重大,教学设施设备投资大,教学资源消耗大;尤其是属于“三高一快”的民航行业高职教育,设施设备资源依赖性更强。因此,走中外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职教育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广泛积聚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快速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的重要举措。

2.是建设师资队伍的一条捷径。要建设一流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而通过中外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教师在出国进修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扩大国际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通过中外校际合作办学外派教师的出国课程培训,可以使派出教师既以学生身份直接插入班级听课学习、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又以教师身份参加合作院校专业教研组活动,无距离地和国外教师交流教学体会,商谈教材处理和教学的组织安排,熟悉原版专业教材内容与教学的重难点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与示范技巧,为回国后使用全英文教材授课,实施双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外籍教师的来校任教,可以便中方教师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国外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感受异域文化精髓,提高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与合作能力;通过教师国际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取,可以使中方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国际技术、国际标准、国际惯例与国际规范,提高专业改革、课程创新能力;同时,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水平。

3.是打造专业品牌的核心手段。行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决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现实和前景,而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岗位能力标准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国际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决定行业高职院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该院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社会及行业企业的认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依靠行业专业优势,借鉴国外合作院校专业开办经验,得益于及时掌握国际行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关键岗位能力标准,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方向,从而较快地树立起专业品牌形象。

4.是保证“双证书”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该院“双证书”制教育的成功.关键是正确定位“依托产业、产学结合、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及时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技能、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针对性地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教育培训的结果。

(二)中外合作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坚持与优良教育资源合作,注重长远成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解决自身办学定位不准,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应对合作方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专业优势、实践特色、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考试体系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选择有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秀院校进行合作办学。

2.要坚持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合作方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一定要坚持本国文化和教育方针,不能因为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发达就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从而不分良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而应该根据本国、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选择性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方面,尽量做到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标准,适应国际惯例,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师资队伍、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则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契机,培养锻炼师资.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在人才培养上,则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探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切忌放弃本国特色而“东施效颦”。

3.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能因我国高职教育历史短无多少成功经验而妄自菲薄,认为国际化就是向发达国家输送留学生,或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或引进国外资源进行合作办学;而要以我们的特色优势、专业品牌,使“请进来”成为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访问研究;吸引更多国外、境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吸引更多高水平学校来校合作办学和吸引更多的外企来校投资;要使“走出去”成为选派更多的教师出国学习培训,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还要使我国优秀的高职院校、品牌专业、优质培训办到国外去,挤入国际高职教育培训市场,使中外交流与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使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得到国际承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

4.创新管理制度,做好中外合作的管理工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教育的开展,外籍教师来华任教,给合作院校增强了办学活力,但也提出了管理上的新课题。创新中外合作教育管理制度,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使中外合作教育以高起点迈步、规范化管理、健康化发展,是保证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要选择有双赢效益、有发展潜力、有合作条件的优质项目作为合作载体;二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参照国际惯例,对中外合作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三要坚持外籍教师的聘用质量;要按照一定的招聘条件,通过广泛的国际招聘,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外籍教师来校任教,避免合作学校成为国外观光旅客的周转站,锻炼外籍教师跨国教育的加工厂;四要注意做好外籍教师在华工作期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应将外籍教师纳入本校教师的整体管理范围之内,在生活、工作上尽可能地创设优良环境,但在教师岗位职责的规定上应与中国教师同样要求,在教学规范上一视同仁进行管理,使外籍教师逐步适应由优惠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角色转化,以避免媒体所反映的“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提高‘外方’质量阶段”的现象出现,从而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大奎,王路炯.中国入世与中外合作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中外合作交流第6篇

作为展览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届展中展都吸引了展会主办方,场馆方、搭建商、展览服务机构等相关企业的目光,遵从市场化、专业化的操作模式,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本届展中展力求为企业树立形象、广交朋友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带动东、西部地区展览企业间的交流,促进国内展览行业向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中国展览业的不断进步。

据悉,本届展中展期间将组织召开“展览场馆CEO圆桌论坛”。届时,来自全国各地新、老场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将就场馆经营和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中国展览馆协会组展专业委员会将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西南地区组展市场专题介绍会,并将对云、桂、川、渝等省市的展览市场进行专题调研、考察。

与此同时,“中国展览馆协会2007―2008年度会员年会”也将在同时同地举行,中国展览馆协会将在年会上进行“2007年度场馆最佳营销奖及最佳展台设计奖”评选活动,评奖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打造优秀展览企业的经营品牌,发挥优秀展览企业的引导示范效应,促进展览市场的繁荣。

中外合作交流第7篇

优势的主要体现(1)政策优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近些年来关于国际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同时,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为医院对外交流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2)组织优势。院领导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在资金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医院出资派业务骨干到境外进修学习,拓宽视野。在院办专门安排了副主任主管外事工作,为医院对外交流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3)地域优势。眼科医院位于首都北京,是部局直属单位,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办院条件,同时也为对外交流工作提供了地利。(4)资源优势。眼科医院汇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医、中西医结合知名眼科专家,建立了以名誉院长唐由之研究员为首的一批老中青专家队伍,拥有雄厚的中医药文化沉淀,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科疾病的经验,为医院对外交流工作提供了人和资源。(5)基础优势。眼科医院有着长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经验和渠道,有愿意为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而努力工作的外事工作人员,为对外交流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对外事工作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观念陈旧、组织构架不合理、制度不完善、人员非专业化及缺少全面预算等,因此外事工作亟待管理体制的创新[1]。我院的外事管理工作亦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层面、水平、工作内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思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

中医专科医院外事工作的思考

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流的专家团队是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石。以唐由之院长为代表的专家们在医学领域学贯中西,有系统深厚的中医造诣,有高超精湛的治病技术,有纯粹高尚的医德医风,有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他们是中医眼科走向世界的中流砥柱,既是吸引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的强大磁石,又是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强大动力。(2)发挥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病的优势,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中医眼科国际化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点。近几年来,我院比较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方面。这种结合不仅是纯中医意义上的继承和创新,还包括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相互解释和推动,中西医在诊疗技术上的相互移植和利用。这种结合不仅具有求同存异和易于交流合作的意义,而且在更高层面上,将有助于推动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于全人类。(3)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外事工作的可靠保障。各级领导不仅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战术的制定者,也是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决定人财物科学流动的决策者,是谋划和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靠保障。我院持续、广泛、深入和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4)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事队伍担负着重要作用。医院外事部门是医院执行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事政策、处理全院外事工作的一个归口。它肩负着政策把关和外事管理的双重职责,在开展各项外事工作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为顺利开展外事工作,具备一支既讲大局、讲纪律、讲协调,又懂外语、爱外事、有能力的外事队伍是至关重要的。(5)国际化人才队伍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目前,医院各科室中医外事专业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化的临床与科研教学需要。最近医院已经积极组织英语培训,邀请院内、院外乃至外籍专家授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能力的复合型中医专科人才队伍。(6)感情外交在外事工作中往往具有超乎平常的作用。我院常年有境外患者住院治疗眼病,很多患者是多次住院,这种源源不断的患者来源,一方面得益于医术的高超,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优质的服务使他们有了如家的温暖。为此,在不违反外事纪律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为外宾提供最优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在患者中的口碑,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使境外患者源源不断地来我国就医。(7)营造和谐的环境也是眼科医院开展外事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

中外合作交流第8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指国内外不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形式包括师生互换、联合办学、暑期项目、学者访问等。目前,中国高等学府都在致力于建设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因为高校开展国际化是促进高校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高校向先进国家的高等学校学习,吸引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力量,从而缩小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差距,增强自己的教学实力。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为中国高校打开国际的大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高等院校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等学府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一些普通的高校在发展国际化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普通高校需要做出创新性的举措来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大家庭。

本文发现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推进普通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使其更好地提升办学质量、缩小与知名高校的距离。

一、中国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保障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我国高等院校的资源设置也有所提升,但是比起国外先进高校,我国普通高校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充足的交流经费、较高的排名、先进的设备等。但是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科团队、科研设备、科研经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邀请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无法吸引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师资力量。学校的资源和设施跟不上国际化的水平,这是制约我国普通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首要问题。

(二)外籍教师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较少

我国高校主要面对的是中国学生,留学生比例和外籍教师比例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相比是很低的。国内高等教育学府的师资力量大多数由中国教师组成,并且这些教师极少数是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所以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很难实现开设纯外语的专业课程,只有部分学科会开设外语专业课程,这无法满足国外学生的需求。即使部分老师开设了外语专业课程,也很少用纯外语教学,学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模式是运用纯外语课本和课件,而教师上课时用中文授课。

此外,由于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无法达到国际交流的要求,这是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若教师不能清楚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认识,对方的国外高校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歧义从而使得项目终止。

英语目前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是中西方国家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教育领域尤其应该重视外语。然而,语言的障碍限制了我国高校与国外优秀人才的合作交流,因此这也是阻碍我国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问题。

(三)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

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主要对象是师生,但是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思想还有所欠缺。虽然很多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参加交换生项目,但是每年真正交换的学生数量比例是比较低的。交换学生这个项目一是需要学生本身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来满足独立在国外上课和生活的条件;二是学生要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没有去向先进的国外大学进修学习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平时也不注重外语培训。等到后期学生建立起国际化的理念时,又因为语言不能达到要求而无法去心仪的国外高校进修学习,所以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是我国高校难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问题。

(四)各学院缺乏具体的实施行动

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首先是校际之间的沟通,然后具体的实施单位是底下的各个学院。若仅仅是校际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底下的学院不愿意或者没有推进具体合作的话,双方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是无效且浪费时间,所以院系对国际办学的认知对整个学校的国际化推动是非常重要的。

(五)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或合作背景

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目前,高校的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背景或国际合作背景,对国外文化不了解,很难和国外高校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高质量的对话。因此,大学应该促进管理人员间的国际流动,让他们学习和进修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理念。

(六)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需要得到较多的资金支持才能获得更多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然而很多国内普通高校的资金本身就不是很充足,拨到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一块的资金会更少,导致这些高校无法拨出与国外高校对等的经费来开展合作研究或交流项目使得高校损失与国际一流大学协作及学习的契机。

(七)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与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合作及配合。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直接导致国际合作与交流受到阻碍。目前,我国欠缺正规完善的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介服务机构。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能满足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所需的专业法律服务、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服务,影响了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二、总结与启示

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比重点高校发展得晚,所以普通高等学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不够完善及成熟,其中人员、经费、第三方机构、资源、理念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普通高校需要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跟上国际化的步伐与国际高校接轨,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生源、科研成果、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詹淼.河南高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叶敏.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07,(4).

中外合作交流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中国一直在教育之路上探索前行。事实上,故步自封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国内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形势而言,新时期国际政治的多元化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国际政治的频繁交流带来了文化上的深入交流,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形势,这就要求国内高校利用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水平。[1]从国内形势而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国内发展形势日益稳定,正是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时机。高校应把握这种有利的形势,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多“走出去引进来”。

1.2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是时代大潮下的必然选择,更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其次,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展示、传输给其他国家,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最重要的是,新时期深化高校国家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国内高校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术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让国内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2]

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2.1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逐渐增强

环视国内高校教育的现状,已经有一大部分高校将国际交流与合作设定为了一项长期目标和基本任务,并具体讨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正在着手推行。很多学校设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专门办公室负责筹划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事宜;有些高校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了“留学生管理中心”,以促进国内外学生的交流学习。

长沙明照经贸外国语专修学院(以下简称我学院)从2007年设立“国际交流科”,后又于2009年升级为“国际交流处”,主管学校的对外交流事务;负责我学院外籍教师在华期间的工作和生活上的相关事宜;负责学院学生赴海外留学和赴海外工作手续的办理工作。

2.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喜人

自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被提上日程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学习范围也从传统的中文学习扩展到了经济、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国内高校也不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力求突破传统模式的枷锁,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2010年开始开设“日本人中文学习班”,每年都会有数批日本人来学院短期学习中文。通过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我学院不仅深化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也拓宽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给我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更宽的海外留学以及就业的道路。比如说,2013年来我学院学习中文的日本G.TRY Co.LTD的董事长合田阳一先生,在我学院进行了为期2周的中文学习。通过这段时间在我学院与日语系的学生们同吃同住,合田先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学院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他在课间交流日语,提高日语口语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学习期结束后,合田先生提出愿意给我学院学生提供在深圳分公司实习和毕业生去日本工作的机会,进一步拓展了我学院学生的就业渠道。

3 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

3.1 创造独特优势,与国外学校强强联合

尽管目前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却没有找到与国外学校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院校没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国内各大院校应该挖掘自身优势,并以此吸引国外院校的目光,与国外院校创办合作项目,强强联合最终达到共赢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某学科优越的师资力量,与国外院校联合创办该学科的科研项目,将自己的优秀教师与国外院校的优良设备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争取更多项目资金。

我学院作为长沙市最具历史的一所外国语专修学院,日语是我们的拳头学科。日本的动漫产业举世闻名,我国有很多学生从小是看日本的动漫长大的,对日本的动漫很向往。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充分挖掘学院自身优势,与日本的动漫学校以及动漫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了学院具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信息日语。2010年,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合作,参照对方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在我学院创新性的设立有日本特色的信息日语专业。学生在中国取得国家认可的成教或者自考大专学历以后,可以直接升入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同时,我学院与日本东京TypoArt Planning Co.Ltd的董事长松本忠先生签订就业合作协议,为我学院信息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开辟了海外就业的渠道。

3.2 打造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践行者,要想让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到学校各个层级,就必须练好教师这一队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队伍。首先,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国外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化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及物质奖励,提高高校教师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4]其次,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等形式聚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资源。最后,各大高校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契机,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2011年7月,我学院国际交流处选派优秀教师魏春燕老师和周琪老师赴日本TIJ东京日本语研修所进修2周。主要目的是学习TIJ的直接教学法。魏老师回国后将在日本学习到的直接教学法运用于学院的日语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快速掌握单词和语法。魏老师的良好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此,魏老师于2011年被长沙市教育局授予“长沙市民办教育优秀教师博雅奖”。

2015年4月,澳大利亚四川健康与养老职业教育培训论坛在成都召开。这与我学院正在筹划开设的“护理日语”专业的方向不谋而合。笔者作为学院国际交流处主任亲自赴成都参加了培训。

在加强教师学科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教师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认识,使教师掌握接待外宾的基本技能,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在外宾面前表现自如,将中国文化和学校理念顺畅、准确地传达给外宾。从2011年开始,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在学院开展了“全体教职员工学外语”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由国际交流处牵头,给非外语教学的教职员工教授外语的基本用语。不管是计算机教师、语文教师,还是后勤、学生处的教职工,甚至是看门的大爷、打扫卫生的阿姨都学会了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能够用外语跟外宾问好。

对于专门负责外宾接待的教师而言,在掌握外宾接待的基本技能基础之上,还必须对国外知识做到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在外宾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接待外宾的时候不会因为知识面狭窄和马虎大意等原因怠慢了外宾。2012年7月,我学院东京事务局的积田吉起局长在国际交流处的邀请下来到学院,给国际交流处的教职员工做题为《报告商量联系》的报告。介绍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的工作方法,使国际交流处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接待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

3.3 简化出国手续,方便学生“师夷长技”

就目前国内院校的出国程序而言,不得不提的就是出国手续复杂,很多学校的学生想要出国需要从学校和户籍地所在地往返很多次,这样的弊端对国内学生出国深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学校留下更好的印象,国内院校应该适当简化出国手续,明确出国需要提供的证明文件,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方便。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设立之时开始,就致力于给学院的学生提供便捷的出国服务,实行“一对一”咨询,定向外派服务等。从2010年至2015年,我学院通过国际交流处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300多人;出国工作的学生达到500多人。学生留学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学生出国工作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自2008年湖南省商务厅授予我学院“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至今,我学院获得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授予的“2010年度长沙市外经合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优秀基地”以及“2012年度长沙市对外劳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 结 论

综上所述,正如对外开放对国家的重要影响一样,新时期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客观而言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国内各高校仍然需要从思想、制度、队伍和物质等方面继续深化,通过挖掘自身优势、优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等方法,增加国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的范围,深化国际合作的深度,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系统化研究及对策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

[2]张海波.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