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30 11:35:42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1篇

单亲家庭是指跟随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的家庭。近年来由于受社会风气影响,离婚率居高不下,造就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本来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日子受到了冲击,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理由于家庭的变故而受到了伤害,他们的心理创伤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愈合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第一,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处在一个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缺少了这份优越感。离婚家庭的父母由于彼此的感情不和而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而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第二,抑郁冷漠,充满憎恨。有的学生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加上父亲母亲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当看到其他同学在父母面前撒娇或父母对他们的宠爱,心里就会十分难受,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第三,暴躁易怒。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宣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

二、存在的不良教育方法

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由于精力不足,或是自身的教育水平有限,除了管好孩子的日常起居,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以外,无法提供学业上、心理上的支持。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教育就无法得到保证,平时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这种缺失的教育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柱。2.溺爱教育溺爱教育在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被调查的家庭中,这种教育占51.3%。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父母为弥补对孩子造成的不足或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对他们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只要能做到,各方面都无条件满足。2011届机械班有个童姓男生,父母在外地开了一个香榧加工厂,他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学开始,爷爷奶奶就对他百依百顺,是属于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溺爱,什么要求都能满足他。初中毕业后,他到远离家乡的市区来读书,经常逃课去网吧,弄得奶奶焦头烂额。3.“放羊式”教育在这两类家庭中,这类教育也不在少数,在所调查的问题学生中占26.8%。有的留守学生寄养在亲戚中,除了父母定时给学生提供生活费外,其他时间都不予以管理;而在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双方都各自重组家庭,孩子成了“两不管”,孩子在平时都处在失管状态,有时候老师找家长也各自推脱。4.暴力教育暴力教育现象在家庭教育中也时有发生,占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15.3%。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奉行“棒头出孝子”的传统思想,认为不打不成器;有的家长由于爱子心切,对达不到他的要求的子女严加管教,实行打骂;还有少部分家长因为生活的不如意,就拿孩子出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意志消沉,自控力差。还有其他的家庭教育误区,作为父母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避免陷入种种误区,进而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改进家庭教育以防止问题学生的出现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2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4.在教育目标方面,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现代家庭教育采用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且重视社会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接受全面教育和获得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儿童社会化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家庭教育以家长制教育为基本特征,忽视了以人为本和社会为本的全面教育,重视家长功利教育和灌输教育,缺乏家长有效沟通和亲子互动活动,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造成儿童未来社会化成熟程度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现实。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婚姻家庭观教育

[作者简介]姚红玉(1977-),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陕西渭南71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60-02

婚姻家庭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看法,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影响其恋爱的动机、择偶的标准以及对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而一个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经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又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婚姻家庭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婚姻家庭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高校只是在新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中涉及有关大学生谈恋爱的内容,在部分大学或者大学的部分专业(如教育专业)开设了家庭教育学课程,大多数的院校只是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的院校与我国目前的本科院校相比仅占2.75%左右。这说明我国高校在进行婚姻家庭观教育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一、对大学生开展婚姻家庭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允许符合婚姻登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我国新的《婚姻法》规定,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都可以结婚,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到23周岁,这些都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尽管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并不准备在求学期间结婚,但是,有结婚意向的学生也不少。“禁婚令”的取消一方面体现了其人性化;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的婚姻家庭教育也给高校的教育内容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使抛开“禁婚令”,大学生一毕业也将面临婚姻家庭的种种问题,所以,大学期间的婚姻家庭观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是个完整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要随之丰富和改进。教育的最大功能和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习得技能和享有幸福。对大学生传播婚姻家庭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他们步入社会后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享有家庭的幸福。就这一点而言,有效的婚姻家庭教育是和教育的目的相吻合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家庭教育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1994年7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2000年,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长、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在以后的教育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家庭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作为未来几年的家长,担负着未来的家庭教育,即将面对这一问题,这就决定了高校应该肩负这一重要使命。开展大学生的婚姻家庭教育,可以使他们自身受到良好的科学的教育,以后能更好地维系自己的婚姻,拥有幸福的生活。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接班人,幸福自己人生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性生理已成熟,性意识已觉醒的特殊年龄阶段,大学生谈恋爱在校园中已很普遍并且这几年呈逐步上升的态势。但是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阅历的缺少,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一部分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条件、性观念、离婚等问题上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校园悲剧。部分大学生在对待恋爱和性的问题上缺乏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对对方必要的责任感,表现出相当的随意性和开放性。而这种随意性和开放性也容易给大学生未来家庭幸福埋下隐患,由于婚前的轻率态度,双方不能从多方面更深入地了解和适应对方,所以当家庭建立后,一旦夫妻差异显现出来或生活中出现一点不顺心,极易发生“婚外恋”或“第三者插足”,从而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对此采取禁止和漠视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必须在相关问题上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指导,才能有效地防止更多悲剧的发生。

二、当前高校婚恋观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新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统编教材已将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和树立家庭美德作为专门章节,但教育者受传统思想束缚较深,对大学生婚姻家庭观教育问题认识和重视不够,简单地按照教材的理论进行教学,不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1.教育者思想的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的家长和中学教师一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对谈恋爱问题只是以简单的命令式方式禁止,羞于与孩子、学生交流婚姻和家庭问题。即使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涉及婚姻家庭问题,许多老师认为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问题有损自己的形象和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婚姻家庭观教育中,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敞开心扉和学生进行交流,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使婚姻家庭观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教育理念中,过于强调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拓展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许多高校采取的态度是“不提倡、不反对”,没有积极正确地进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也偏重于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

2.婚姻家庭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婚姻家庭问题具有强烈的个体性,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碰到的具体问题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目前高校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依靠“两课”教师通过课堂灌输式理论教学和主题讲座进行,没有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也没有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个体性的指导。由于婚姻家庭观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浅尝辄止”,学生的具体问题、焦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会出现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比如谈恋爱旷课、私自校外租房同居等。出现这些问题时学校往往是突击检查宿舍,一旦发现就用严格的校规校纪进行处分,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断送学业。这样的教育方法预防性不足,只是简单的批评和惩罚,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能有效地、彻底地解决问题。

3.婚姻家庭观教育内容滞后。在新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涉及婚姻和家庭观教育的篇幅较少,内容宽泛、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更新。虽然我们要重视传统道德原则方面的教育,但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已发育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很少涉及,许多大学生简单地依赖网络、书籍、影视作品获取有限的性知识,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思想,导致大学生中性自由思想的流行和的随意。

三、改进大学生婚姻家庭观教育的措施

针对当代大学生婚姻家庭观呈现的特点和婚姻家庭观教育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更新教育内容,重塑大学生婚姻家庭道德观。

1.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更新教育观念。大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需要与异往,追求美好的爱情,是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必须面对“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在未来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任务。应该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要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婚姻、家庭问题,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并进一步培养他们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和处理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不能因为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例逐年增多,就反对大学生恋爱。过分地宣传恋爱的负面影响,会使部分学生对恋爱产生恐惧感、“谈爱色变”,并且会将这种不良情绪渗透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

2.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可以开设必要的讲座、利用电子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辅修课程等形式开展教育,让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回答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大学生在婚恋过程中自我保护,正确对待婚恋挫折与婚恋失败,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积极化解婚恋矛盾。目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超过以往任何传播方式,高校可设专属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介绍恋爱、婚姻和性的有关知识,并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加强沟通,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加强人文修养,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可以开展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宣传和放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健康、文明的校园爱情。

3.结合社会和学生生活,丰富教育内容。婚恋观教育必须贴近社会生活,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教育者在进行课本上涉及的恋爱和家庭道德理论教学之外,应该结合当前社会上婚姻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性生理知识、心理知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用全面、长远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恋爱与婚姻、家庭统一性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自己、为别人、为现在、为未来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一些涉及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切身的体会和了解婚姻家庭的深入内涵。还可以建立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体制,和家长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才能提高婚姻家庭观教育的针对性。

总之,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教育不仅对于大学生目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未来的家庭幸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深入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也只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参考文献]

[1]熊吕茂,肖瑛,祁淑静.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现象透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张霍君.试论大学生婚姻家庭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4篇

与家庭教育的高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虽然2010年全国妇联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但对现实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不是很强,所以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总体上是很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体系。在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上,也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使得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尝试、修正和总结自己以为然的经验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伪科学性。家庭教育价值的日益凸显、家庭教育的快速发展都呼唤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但现实中我国家庭教育的有效评价体系目前还远没有建立,相关研究也非常少,国内只有吴奇程、骆风、陈建强等学者对家庭教育的评价有所涉及,但都比较零碎,只简略谈到家庭教育评价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方式等内容。

国外相关的研究在能查阅到的文献中也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评价的横向比较和方法、价值上,远达不到科学体系的构建。应该说这些年来经过学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教育评价的体系是比较完善了,家庭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教育评价体系中也应有家庭教育评价之属,但很遗憾的是,即使是对我国教育评价最权威、阐述最全面的由陶西平主编的《教育评价辞典》,囊括了高等教育评价、中小学教育评价、职业教育评价、成人教育评价、师范和学校幼儿教育评价等所有的教育评价,唯独没有涉及到家庭教育评价。其他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的研究体系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的体系和系统性、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学校的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家庭的教育评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

二、建构我国家庭教育评价体系的紧迫性

(一)家庭教育逐渐由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

影响家庭教育评价体系建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们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属于私人领域,家庭是家长精心经营的“一亩三分地”,每个家长都用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理念耕耘着这片土地,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对此指点和评论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维系家庭教育发展的,除了经验,唯一成体系便是“家学渊源”和“家规”、“宗法”,所以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用古代社会的“家法”、“家规”去指导和规范,对子女也只能用是否听话、孝顺、本分或学业好坏等简单指标去估量,不适合用外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去衡量和指导,因此也没必要建立家庭教育的评价体系。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社会“家国”高度“同构”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时候诸如家庭教育这类的“家”事,早已超出了“私事”的边界,而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学校教育使人拥有的是成就,而家庭教育使人拥有的则是完整的幸福。因此,家庭、家庭教育才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家庭、家庭教育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事’、‘私事’,而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命运的“官事”、“公事”,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性社会事务。”在此条件下,当前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就具备了充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出台了对家庭等代表性私人领域进行干预的法律法规,确保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发展,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评估。

早在2003年,我国台湾就颁布了《家庭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原则等;日本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就将家庭教育问题纳入其中,从法律上规定国家对家庭的责任,从程序上明确家庭教育的准则;美国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也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美国教育部还开发了一个父母用的家庭教育工具包(“赋权与父母的学校盒子”),对父母免费提供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性建议,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此外,美国还成立了教育部父母援助和地方家庭信息中心,通过这些部门去援助家庭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评估家庭教育效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法国也在1998年建立了“倾听、援助、陪伴父母网络”,随后便有很多部门介入家庭教育工作中,帮助父母完成家庭教育任务。在我国,2010年7月,经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依法治教,制定家庭教育法律。强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可见,建立家庭教育评价体系是社会发展所需,是形势所迫。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功能正在得到强化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大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尽管家庭教育某些内容、任务正在逐渐被社会教育所取代,如各类托幼教育机构大量增加,大大减轻了家庭管理学前儿童的责任,各种独立于学校正规教育与家庭教育之外的业余辅导班、特长训练班,不仅弥补了家长自身在教育孩子上知识的局限性,同时也使得家庭教育的部分内容被社会教育所取代。不过,从转型期家庭教育发展总体情况看,当代家庭教育功能日益表现出明显强化趋势:

1.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自觉加大了对家庭成员的智力投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许多家庭己不再仅仅满足于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丰富精神生活也成为当代不少家庭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家庭成员智力投入,尤其表现在对教育子女的投资不断增多。如不少家庭为子女购买书籍、玩具、学习用具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加,这为改善和加强家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转型期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使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更加重视。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主导的家庭形式。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得广大家长自觉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乐于接受优生优育的新观念,很多人有知识、有精力,舍得在孩子身上花功夫,对家庭教育十分重视。

3.我国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家庭教育因其潜移默化、终身性特点更容易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全民重教,社会各方面重视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以各种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这种情况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

4.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家庭教育地位的提升。在制度化学校教育形成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扮演着附庸的角色。在很多时候,家长对学校教育是怀着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着学校的“教育权威”,要求小孩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等等。但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国民的受教育比例与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大大提高,一些素质较高的家长对学校教育开始扮演起评价者、参与者,甚至替代者的角色。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就出现过类似于古代私塾的“国学堂”、“孟学堂”。这些家长不仅以其自身的受教育经历来审察与评价其子女正在接受的学校教育,而且以其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学习体验来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知识、技能乃至观念方面的传递,使其能积极多元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的这种能力甚至强于学校的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父母文化素质的提高,家庭将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文化传递过程之中。同时,随着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学校教育权威已日渐“非中心化”,加之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难以承担起传授个人一生受用的知识的重任,客观上也需要家庭教育参与其中。因此,在学校教育文化传递地位的变迁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社会对学校的职能抱有过多不恰当的期望和要求。学校被要求对大量广泛的社会问题负责,而这些问题原本应该由家庭或整个公众负责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家庭教育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但现阶段家庭教育又存在很多问题:言教多,身教少;偏颇分散多,合力教育少;强调他律多,自律培养少;过度教育多,因材施教少;知识教育多,品德引导少;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从众现象多,科学规划少;功利取向多,人文素养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教育理论去指导和规约,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评价,以正确引导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并在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对我国家庭教育质量进行鉴定,对我国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从而真正改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已沦为经验式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都是以封闭的方式承载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是不需要任何习得和技巧,是在为人父母历程中的自然成熟的产物,是父母天性和社会大家庭共同催生的融合品,因此家庭教育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经验活动。通过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教育史的观照可以发现,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颜之推抑或曾国藩,他们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自然习得基础上,有效利用各自家庭的家学渊源,综合时代要求,在多次教子实践中不断修正经验并构筑各具特色的经验体系。他们的经验体系又被世人以及后人加以固化而成为成功家庭教育的典范被膜拜被神化,被众多家庭不加选择地作为家庭教育宝典而引入各自的家庭教育中。这往往还只是家境殷实有教育能力和教育经验的书香之家能做到这一点,而当时更大多数的贫寒之家,家庭教育则更是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式进行。这种家庭教育是一种简单经验重复,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实现量的累积,是家长自己儿时受教育经历的一种反刍。每个家庭都憧憬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教育的方式却又是过去经验的一种复验,家庭教育一直受到中国家庭的重视,但却又一直是一种简单经验式的重复。

家庭教育为何沦落为一种个体经验性的活动,其中原由第一是几千年来我国大社会一直是以封闭的方式发展,经验一直被固化被推崇,社会整体在因循守旧中慢慢演绎。第二则是与家庭这个小社会有关,中国一直是特别重视家庭伦理的国家,在家庭伦理体系下,很多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东西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被恪守坚持,在因循守旧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第三是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种教育理论现在风生水起,蓬勃发展,但其重点是关注各级学校教育工作,而对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在现阶段来说,我国家庭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种经验性的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对家庭教育理论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停留于现象的描述和总结,家庭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体系庞杂,内容混乱,专业术语贫乏,理论解释乏力,对未来的预测、对现实的批判比较薄弱,学科结构缺乏应有的理想范型。”家庭教育的评价是基于现实家庭教育实际状况做出的针对性的过程与结果上的指导与反馈,正因为如此,建构家庭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家庭教育实践的联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

(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对教育的研究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其重点都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研究相当缺乏,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体系比较初级和混乱。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具有公共性,各教育研究机构作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其科学合理发展成为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二是家庭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具有不容干涉的绝对私人性,使很多教育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望而却步,要研究也只是研究“过去时”而不是“进行时”,更不是“未来时”;三是教育研究者将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视同为经验与随意性,认为家庭教育缺乏理论的支撑与发展的张力,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的偏见,不屑为之。杨宝忠教授在总结家庭教育研究在科学性、学术性上存在的问题时,概括出“五多五少”:侧重于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多,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少;居高临下的说教多,设身处地的操作指导少;激烈批评的多,致力于建设的少;根植本土研究多,而比较分析和中外融合贯通的少;经验介绍的多,而史论结合的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家庭教育远没有建立自己的研究的理论体系,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家庭教育理论与家庭教育实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也还没有厘清,而建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结合家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总结当代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进行理性的反思,消解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误解与困惑。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5篇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孩子,我们不敢失败,不能失败。我们关注中国家庭教育,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08年9月20日,在震后余生的成都龙泉驿,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隆重开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的同时,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家庭并不多。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现代家庭危机也随之出现在无数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成了令很多人头痛的事。在孩子身上都寄托着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待,他们有成长的烦恼、有学习的压力、有情感的困惑等问题。不懂得如何表达,不知道和父母如何沟通,从而导致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亲情的淡化、家庭观念的淡薄等等。这些问题使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

在5・12地震后,生活在灾区的孩子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孩子有的失去双亲成为孤儿,有的面临进入家长新组建的家庭生活……如何帮助在地震中生理和心理受到伤害的孩子走出阴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关注的一个新视点。

“家庭教育”话题吸引多方关注

此次论坛由求是《小康》杂志社、四川省发展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组委会承办,在成都龙泉驿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李登菊发来贺信。求是《小康》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魏群、四川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孟俊修、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任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黄相怀、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胡代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亿万青少年普法行秘书长任鑫、四川省发展经济学会会长兼省政府顾问刘茂才、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梁守勋、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胡光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培训部主管兼《中国教育学术前沿》副主编姚云、总装备部司令部青少年心理研究院主任杨冠华、四川省社科院人才研究所研究员杳有梁、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张兴廷、北师大教育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基金部主管杨昌勇、河南省许昌市家庭教育中心庄汝伟、四川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皓等出席了论坛。

组委会副秘书长杨泽南宣读了李登菊常委的贺信,贺信中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非常重要。希望与会的同志们为搞好我国家庭教育出谋献策,也为四川的青少年教育多提宝贵意见。

魏群在讲话中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在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的同时,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少年网瘾、少年早恋等等,现代家庭教育问题和家庭危机也随即出现。家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灵,家庭教育的理论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家庭教育是否科学也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目标达成的大事。

韩邦彦指出,在龙泉驿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龙泉驿区内从上到下,多年来都很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龙泉驿区委委托区关王委,经常把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为他们主要的议题,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开办家长学校,并总结经验,经验丰富。另外龙泉在家庭教育上还有很多创新,比如这次会议的协办单位龙泉快乐家庭教育会所。他们成立不久,但是做了很多有力的工作,是一个有政府支持,由专家组成的社会力量,帮助了许多辍学、厌学的孩子重返学校,又重新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会所做了不少工作,也有创新,成为社会、学校、家庭的得力助手。他们在这方面有基础,所以我相信这次会会开得有深度,有成效。

唇枪舌战: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围绕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的心理矫正、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等方面话题,展开热烈探讨,并结合国内家庭教育方面的现有具体情况,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力求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培训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前沿》副主编姚云发表了以“西方家庭教育新观念”为主题的学术演讲,以西方家庭教育的观念,对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胆新颖的看法。比如家长该给孩子教什么,不该教什么,提出了与中国传统观念不同的观点,引发了专家学者们对东西方教育差异的激烈讨论。

姚云认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借鉴西方的模式,完全按照自由平等的原则,要求家庭教育孩子要以完全诚实、现实的态度对待生活。另一位专家则以中国传统美德为例发表了不同看法。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进发和升华。

别以爱的名义害了地震孤儿

汶川大地震过后,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地震孤儿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全球在红十字会登记的愿意收养汶川地震孤儿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孤儿的数量。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光伟在发言中讲到,要吸取唐山大地震孤儿处理方式的经验教训,不能重蹈覆辙。唐山大地震的那些孤儿是在我们国家和党的特别的关照之下而成长起来的,但是特别的关照就造成了唐山孤儿他们是特别特殊的一个群体,但是全国人民吃不饱肚子,市委书记特批给那些育宏院里面的孤儿吃细粮,最后竟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出现了浪费粮食的现象。给予孩子的爱一定要适度,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来的太简单,不知道珍惜。千万别以爱的名义害了他们。

家庭教育 任重道远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6篇

一、问题提出

概念综述: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务工,孩子却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是指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死亡或离家出走,生活起居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照顾的学生。教育策略就是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相应对策。

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学生;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孩子也随之增多,“隔代教育”现象突出。

现实背景: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消极、孤独、自卑、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鉴于以上背景,我们的研究课题《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研究》应运而生。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农村高中――临澧县一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

三、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留守和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问题已有四方面的研究:①介绍了国内外的概况。②对他们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③教育问题的成因。④教育对策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消除和解决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行为、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丰富、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促使学校问题学生大面积减少。

2.研究价值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实现对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中的后进学生的转化,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其他学校乃至全国留守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第二部分 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在情感上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同时,注重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要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人格的建设性变化”。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受益终身。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性和个性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矛盾的共性,同时又各有自己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部分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实现“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

二、研究内容

1.调查、统计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纪意识、心理状况等情况,分析现状。

2.制定、完善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评价量表,分析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形成的原因。

3.探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4.针对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5.分析实施有效教育策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约因素,探究预防和处理学生各种问题的有效措施,健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第四部分 研究的措施与做法

一、研究方法

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4月)

启动、筹备、组建队伍,设计总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第一阶段具体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3年10月)

本阶段是研究的关键阶段,必须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对整个研究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5月)

聘请专家进行终端结题论证,接受上级对本课题研究的评估,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使之在临澧县乃至常德市各中学推广,发挥其社会价值。

三、措施与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指导思想

我们采用了个别钻研、集中校本培训与学习、专题报告、会议交流等方法,狠抓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理论、新课改理念的系统学习和外出培训学习。

2.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形成案例

每学期,课题组专门给每一位教师配发一个笔记本,进行业务笔记的记载。同时,学生科给班主任发放一个德育工作手册,要求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载,形成案例资料。

3.“四个结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1)把“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四种教育科研方法有机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2)按照“整体―分块―整体”的整合思路,规划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

(3)把“个人研究”与“集思广益”结合起来,发挥每一个研究教师的研究潜能。

(4)把每周星期四的学科常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安排研究时间。

4.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课题研究的保障和经验来源

(1)通过个案研究、追踪记载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校园网络信息传输,搭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的互动平台,“教室―网络,教师―网络,学生―网络”的联系平台,“教师―家长,学校―家长,学生―家长”的沟通平台。

(2)开展课题组教师研究经验交流会,每周星期四下午为交流会时间。

(3)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中积累的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验,放到校园网“烛光专辑”栏目。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方面

了解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群体的学习、行为、生活、心理等现状,按照群体、性格、成绩行为、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总结了这一群体后进生的类型及表现形式,按照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总结出问题形成的原因。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方面

1.掌握了较为科学的研究、教育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策略,即分类指导、目标激励、榜样引领、自我管理、亲子沟通等五项策略。

2.通过研究,建立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制度、家长培训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教育帮扶制度、学校寄宿制度、家访制度等六种制度。

3.形成了优化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激励教育、文化氛围教育、分层教育、专题主渠道教育等五类教育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方面

培养了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撰写了一些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和报告。

第六部分 研究成果及反响

一、研究成果

1.课题的研究明显改善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在近三年学校学考、高考中学科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均进入了常德市先进水平。

2.构建了破除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的教育转化体系。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总结出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的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五项策略、六种制度和七类措施的综合教育转化体系。

3.撰写了大量论文、案例,形成了一个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优化的研究资料库。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发表并获奖的论文共有105篇,并形成了论文集。撰写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成长的教育案例与故事个案近百篇,并形成教研资料库。

二、社会反响

1.校内反响

(1)教师反响。增强了教师关于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研究意识,为推动教师行动研究常态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2)学生反响。本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受到普遍关注,这一弱势群体不再受到忽视,而是受到同学学习和生活上的照顾。

2.校外反响

(1)兄弟学校反响。几年来,我们接待来自省、市各级领导及石门一中、常德市二中、七中、汉寿一中、桃源一中、澧县一中、慈利一中、田家邴实验中学等兄弟学校专家、教师200多人次来我校参观取经。

(2)家长反响。通过“家校通”网络平台,由班主任向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家人进行联系,使远方的家长能及时了解各自的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并相互交流教育体会和经验。

(3)各界反响。爱心人士积极支持学校的教育措施,如我县佘市镇一位张姓农民,自己的女儿早已从我校考上西南政法大学,但他的这种爱心行动一直在延续。

第七部分 问题讨论

一、学校与社会在解决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问题上如何合理配合

从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的角度如何转化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如何划分社会(政府)、家庭与学校在该问题上的责任与义务?

二、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课题组教师所掌握的材料有限,视野比较狭窄,理论高度并不高。

2.对学生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表现形式理解不够深入,研究工作停留于表层。

3.将重点局限于这两类学生中的后进生,对于表现正常甚至优秀的学生反而有所忽视。

4.消除这类学生群体的行为、心理障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参考文献:

[1]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学生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5.

[2]胡慷,周琳,胡罗斌.道德教育与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8).

[3]张丽艳.单亲家庭高中学生的学校教育策略[D].苏州大学,2009.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7篇

为了青少年能够有一个稳定、健全的成长环境,势必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来提供保障,因而很多的学校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有效的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相合作、由学校负责一定的引领作用,从而不断提高与完善家庭的教育质量。本文就目前的教育情况,对如何来通过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而提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学校要充分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并且不断加强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通过开展一些活动,逐渐形成一种学校组织、家庭参与的一种家庭教育格局,与此同进,学校可以成立起相应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结合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总之,通过学校的引领作用,达到一种学校与家庭多沟通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者家访以及家长接待日等类似的多种活动。而在某学校则把家庭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选聘一些优秀的老师来对此进行开发与研究,一方面对家庭教育做一些相关的专题报告,并且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专栏,从而共享一些不错的家庭教育理论、案例等,来达到全员学习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水平,与此同时,还对骨干老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是分别站在学校的引领老师以及家长的角度来进行反省相应的教育方法与行为,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加以总结,例如所编辑的《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本家庭教育反思论的文集,有效的提高了老师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实践水平,并且对这些经验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讨论,从而发现家庭教育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家长所关心的话题等,并根据这些问题推出了《好父母,成就好孩子-热点家教四十问》的相关书籍,从而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有效丰富学校指导内容

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方面,学校所起到的引领作用,通常还表现在通过丰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一种互动,从而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并且学校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来进行对家长的指导培训,从而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如可以在学校聘请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定期举办家长培训讲座与咨询服务,通过发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开展一些先进教育理念与科学育人的知识指导,并通过经验交流会,让优秀的家长现身说法,以真实案例的教学来发挥好家庭教育示范带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化技术,来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定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有效的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时的了解、反馈青少年的思想状态与行为表现。在有的学校,还能通过开展家长月报的活动,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通过每月所办的《家庭教育月报》,定期发放给家长,并且对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以及相关策略的讲解,从而达到一种科学的引导,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效的得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非常的有帮助。也有的学校会采用学校家庭联系卡的方式,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信息沟通,老师会在每周的时间里,对学生这一周的表现与问题,填写到家校联系卡上,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以及表现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让学校、家长及时的了解,从而对于问题做到及时的沟通、解决。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方法之外,家访也同样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并且这种传统的家访方式,能够更好的推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良好关系,通过家访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正确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行为。

3.因人而宜,进行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8篇

〔关键词〕 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2-0004-05

一、引言

国外学者关于离婚问题研究的全面展开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离婚率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整个社会向后现代化迈进,社会的流动增强,抑制离婚的社会约束力逐渐减弱,家庭传统功能逐渐弱化或被剥离,离婚率上升[1]。

国内有关离婚问题的大规模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多元主义文化的不断涌入,后现代婚恋观影响着越来越多城市青年的婚姻态度,成年男女逐渐改变家庭本位的价值理念,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国内学者对于离婚原因的解释带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李银河认为离婚主要是由于婚姻基础不牢,婚后一方或双方发生过失、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谐。叶文振、林擎国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择偶观、家庭观、性事观和离异观的变化影响着离婚率的高低。徐安琪则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离婚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其《离婚率的国际比较》一文中指出:三十年来,中国家庭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伴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子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整个社会由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转型过程中,关于离异家庭问题的研究主题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最初法律层面的子女看护、抚养权及教育供给等问题的探讨,转向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及社会化问题,而教育困境作为研究主题的探讨还尚显不足。教育本身是青少年个体成长的发展性资源,而离异家庭子女受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等的因素影响,在处理与父母、老师以及同辈群体的互动关系时,容易产生困惑和适应不良。本文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改善,以青少年教育困境为切入点,寻找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引导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

本文所指的离异家庭泛指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及父母离异后再婚重组的家庭。这类家庭子女的教育困境,特指离异父母的自我教育欠缺、青少年面对不良教育生态时的处理不当以及学校作为施教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离异家庭学生特殊性的困难。这三种问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离异家庭青少年在面对不同教育生态时的心理和行为,不恰当的教育互动导致了失败的教育结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问题解决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工作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系统理论的分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意义或折中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它是用于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2]。该理论把人成长的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看成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各系统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3]。

个人的教育环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因此,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需要从整个教育环境系统中加以考察,注重分析家庭、学校、社区等生态系统如何与离异家庭及个人相互作用并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强调揭示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等系统对青少年整体发展的重大影响。在学生的教育场域,个体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育因素构成的功能性整体,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及社区等社会系统。人在教育场域中,与各种生态系统进行互动。个体的成长发展既受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个体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对各种教育环境做出反应。根据社会生态理论的观点,可以将教育场域的系统分为微观的学生系统、中观的家庭、学校与社区系统及宏观的社会系统,本文分别从离异家庭青少年本身、家庭与学校及社会四个层面来分析离异家庭青少年所面临的教育生态。

(二)离异家庭青少年面临的教育生态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分析离异家庭青少年所面临的教育生态,需要从离异家庭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系统中挖掘其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区”良性互动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的解决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互动平台。

1.青少年个体的认知偏差

近年来,学者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逐渐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这也是解构主义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应用的一种新视角。离异家庭子女要正确认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身份,他们拥有着同完整家庭孩子同等的享受家庭及社会教育资源的权利。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围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体验和内化的结果。青少年认识到问题不是他自身的,问题的产生和形成是被他人建构的[4]。离异家庭青少年建立自信、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实现公众对离异家庭孩子去标签化的根本途径。

不可否认,离异家庭因婚姻失败承受着生活和精神上的极大折磨,家长的不良情绪状态必然会对子女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导青少年从后天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从而克服和消除家庭结构不完整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纠正离异家庭子女认知偏差的重要途径。

培养离异家庭子女应对社会风险因素的能力,搭建个体积极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纠正离异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偏差,是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2.家庭系统中离异父母的教育主体责任缺失或不当

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但现实生活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却让人不敢苟同。“溺爱型”的离异父母因对孩子存在愧疚之心,想尽办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以弥补对孩子爱和教育的缺失;“放任型”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只要不闹出“大乱子”,给孩子最充分的自由,有逃避教育责任的嫌疑;“专制型”的离异家长则会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指向学习成绩的提高,孩子在沉重的学业和心理压力下,心理及行为问题频发。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状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也是导致孩子各种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此外,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把教育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学校,他们害怕面对和承担孩子教育失败的结果和主要责任。父母对学校教育的过度依赖,使得他们认为孩子成绩或者行为不理想,责任主要是在学校教育的不当。这种教育观念直接导致学校老师陷入教学两难处境,学校本身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单位,家庭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主战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及人格的塑造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是导致青少年教育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离异家庭从家庭解体到重组家庭或者处于单亲状态,父母双方都在不断寻找新的生活机制。父母由家庭功能解体到寻找新的社会适应方式的生命历程,孩子才是最有发言权的见证者。因此,离异家庭的父母应该和孩子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将孩子排除在自己的婚姻关系处理之外。家长应该打破对孩子情感忽视或搁置的惯性思维,接受孩子也是自己婚姻关系中的重要参与方,对自己的婚姻有参与表达的权利这一现实。“合作伙伴关系”是改善与修复青少年与成年人关系的明智之举。成年人不再扮演青少年的说教者、监督者及对立面,而是以理解者、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与青少年同行[5]。这也是实现离异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情感接纳及良性互动的关系形式,有利于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

3.学校系统中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搁置

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使学校教育面临尴尬的处境:一是学校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力量明显不足;二是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收效甚微;三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6]。

另一方面,家长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发展到今天,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其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有效链接的目标。目前,社会对于家长学校教育的意义尚没有形成共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常把家长学校等同于家长会或视为可有可无的机构[7]。

离异学生在面对家庭和学校课业的双重压力下,极易出现偏差行为,而离异家庭中的父母多忙于处理自身各种情绪和事务,能够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甚少。随着整个社会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和理念,家长不能及时地与学生保持同步,更不能在处理学校课程作业等方面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不能达成一致。

4.对离异家庭青少年污名化的社会系统

社会还未形成有利于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离异家庭青少年受社会的污名化影响颇深。

一是家庭内部,基于问题视角处理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的不当。离异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认为婚姻破裂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沉重伤害,孩子是处于心理状态不佳的问题孩子。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缺乏自信会严重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塑造和积极心理情绪的体验。

二是社区层面,孩子生活在残缺的家庭里,被父母疏远而害怕孤独,这时候社区里的同辈群体是离异家庭青少年情绪宣泄的主要对象,而现实生活中,社区玩伴更多对离异子女产生排斥心理,导致青少年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

三是学校层面,学校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离异子女需要面对和处理的同辈关系更多,因此,很多离异学生为了逃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选择独自一人,把所有精力用于学习功课上,因为成绩的突出表现,可以换来周围环境的赞赏,弥补内心情感的缺失。这也是离异学生常常在学业成绩上优于他人,而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出现障碍的原因。

四是社会舆论的偏见影响。现实生活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抗击风险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他们在面对危机情况和外界事物的刺激时,有着完整家庭孩子所没有的独立和坚强,他们知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虽然也有部分离异家庭青少年会出现偏差行为,但是我们更应该审视那些经历过父母离异等重大家庭事件而仍然能社会适应良好的青少年。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报道主要是负面的,受害者、缺失者、越轨者是三个被高频报道的标签词汇[8]。社会环境越开放,社会信息越透明,社会舆论的偏见对离异孩子的影响越深。公众习惯用有色眼光看待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幼小的年纪就承受着父母失败婚姻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帮助其弥补不足,创建有利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环境。

三、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上述关于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维度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是必要且重要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处理离异家庭问题特别是青少年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

首先,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依靠家庭、学校或者社区某一方面的努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离异子女面临的复杂多样的教育问题。家庭、学校及社区是不同的教育场域,而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专业实务技巧可以很好地满足离异子女不同教育场域的特殊介入方法需要。帮助离异子女形成在家庭内部、学校及社区环境中良好互动的沟通机制,从而解决离异子女自我偏差认知和行为问题,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

其次,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平等”“接纳”“增能”等价值观,注重对人的接纳和尊重,充分肯定人的自我成长和改变的潜能,这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更能激发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克服人际交往的恐惧,接纳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增强自身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

再者,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家庭、学校及社区更多地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而忽视青少年个体发展的需要。离异家庭子女更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能保护好关系亲密的家人及朋友,这也是由离异子女爱的缺失感所导致的。“赋权”“增能”等社会工作理念和模式能很好地满足离异子女渴望独立的需求。整合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三大实务模式,为离异家庭青少年搭建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

四、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

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的具体实务模式众多,本文主要选取比较有可能适用于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解决的服务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分别是青少年的叙事家庭疗法、学校层面的师生互助小组,家庭层面的家庭教育辅导及社会层面的社会支持网络搭建。本文尝试将各个模式的基本论点和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进行阐述,探索离异子女教育困境的解决途径。

(一)青少年个体层面――叙事家庭治疗,挖掘不良教育困境体验

叙事家庭疗法是叙事治疗领域的新方法。它认为“叙事”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形式,人们会对他们经历的事件进行选择性的讲述,而人们的叙事行为是为了表达个性和建构生活。该疗法要求社会工作者将案主置身于整个家庭系统或家庭情境中,把案主的问题看作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通过分析家庭系统找出导致案主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9]。该疗法注重分析案主的故事叙述中未曾注意或被遗漏的片段,通过案主的自我叙事将问题外化,使人和问题分开,帮助案主积极建构新的自我认知,提高其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离异家庭青少年对于家庭、人际交往及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青少年的自我叙事,社会工作者可以发现在面临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中的各种情境时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困境体验,同时注意记录青少年在自我叙事时的内容选择和场景选取,从而找出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教育环境,挖掘青少年内心的真实体验状态。

此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从观察者转为参与者,积极鼓励案主的叙事过程,引导青少年解构并重新建构积极的教育体验,树立对自身、家庭、学校及社区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够勇敢面对不利的教育环境因素,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学习及成长态度。

(二)学校层面――师生之间的小组互助及自我觉察

互惠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解模式”,是小组工作的主要理论模式之一,该模式认为在助人过程中要尤其注重个人子系统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依靠群体的力量以及互助支持系统的建立。互惠模式下,成立师生之间的互助小组,如家庭离异学生的学习困境小组、人际交往困境小组等。小组成员选取离异子女比较多的班级,将具有相同教学困境的老师和离异家庭学生召集起来。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初步的小组游戏互动,筛选出那些教学困境异质性较高的教师,而学习困境同质性较高的离异家庭学生。这样选取组员的目的是探索不同教师对待家庭离异学生问题的不同教学方式,以及可能面临的教学困境,促进师生双方的自我觉察,在动态的小组互动中及时调整各自的互动模式,增进师生感情,实现教育目标。

在小组辅导过程中,家庭离异子女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的教育行为,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离异家庭青少年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互动中积极塑造自己的行为并自觉适应环境。此外,离异家庭子女学习困境同质性小组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小组成员的经验共享,共同探讨教育过程中不良的情境体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更能看清自己面对同类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实现情感共鸣,寻找自我调整的方式。互惠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案主的助人自助,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和群体归属感。但是,对于个别情况较为特殊的小组成员关注不够,工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有限,这也是互惠模式的不足之处。

(三)家庭层面――专业的家庭教育辅导,掌握教育规律

教育是一门科学,孩子成长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家庭教育是实现青少年教育目标的根本。首先,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知识并不是教育从业者的专属,解决家庭教育的关键应该是向家长普及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其次,离异家庭父母的家庭关系辅导,家庭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离异父母应该学习婚姻家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认识本身家庭发展状态的根源,掌握家庭发展及青少年成长规律,从而更好地处理婚姻关系及子女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辅导作为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层面,针对不同教育问题需求有不同的教育活动设计。如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举行专家专题讲座,鼓励家长参与研究家庭教育;建立家教咨询站,安排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资深班主任等为家长答疑解惑;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教育教学活动,直观地了解学生班级互动情况;也可以教师与家长一起编写家庭教育指导小手册;通过网媒、纸媒、校刊等宣传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等[10]。

(四)社会层面: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构建良性的教育生态网络

在现有制度和条件下,家长学校的办学更多地还是依靠校方,办好家长学校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为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行,政府应该出台规范的家长学校管理政策,推动家长学校学员管理、教师管理、家校合作等制度的完善,确保家长学校实施的师资、财力和物力充足。

再者,学校应该为家长学校输送优质师资,并提供家长展示平台。学校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实施载体,邀请资深家庭心理辅导师,搭建离异家庭亲子活动的平台,向公众展示离异家庭成员在活动中展现的自信与乐观,增强离异家庭自信力。离异家庭的父母应该克服内心的自卑与恐惧,从失败的婚姻状态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这也有利于离异家长与完整家庭父母的沟通,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使离异父母看到自己的教育责任,向其他家庭学习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11]。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文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4-97.

[4]蒋灵娟.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视角――培养案主抗逆力的社会工作模式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2):17-19.

[5]田国秀.建立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的思考[J].前线:实践思考,2013(5):75-77.

[6]燕代春.家庭教育缺失状况分析及学校作用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9(157):164-165.

[7]李季.家长学校发展:问题、对策、创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4):1-8.

[8]田国秀,胡蝶.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偏见与纠正[J].人文雅致,2013(3):117-123.

[9]莫小枚.叙事家庭疗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6):49-52.

[10]雷健红,卢静.谈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J].中学教学参考,2009,4(12):127-128.

[11]梁涛.家长学校:通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性的路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94-97.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教育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发展就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因地制宜,要将学校环境与当地家庭环境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好教育,教好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撇开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观念束缚,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在本文中将对二者的协调关系做进一步延展性分析。

1.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摆脱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对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不足致使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摸出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而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可以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也可以用教育投资、办学形式和师资水平等内部因素解释。然而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忽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各民族文化在内涵和特质上各有差异,构成了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性。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这也决定了每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观念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民族教育,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教育不应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新科学,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配合学校教育。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认识,而片面强化民族情绪,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民族地区家庭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学校教育,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

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做到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本民族之外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分辨性的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取舍,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消极成分,这些任务和工作从家庭教育着手有着根本性的优势,从少数民族地区产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施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务完全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与家庭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开的。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更要认识到自身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观念上要解除地方偏见,民族偏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不能因为地区上,民族上的一些原因给学生灌输“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同时家长要尽量与时代同步,与孩子同步,与学校教育同步,对自己的孩子有较深刻的了解,加强与学校交流,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家长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任务就是传播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据现实情况学校教育更加偏重于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更重要的,在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之后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要的社会主义必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教育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着特殊的情况需要面对,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时间活动,这几个特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不得不提起注意的是不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地区民族文化对立起来,尽量规避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要扩大矛盾性,尽量减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负面小效应,在特殊问题上更是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将民族地区教育办好的可能。当前的学校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改变这一基本格调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设计,加强重视人的丰富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方面的肯定性,必须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征,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传统价值的局限性重新定位民族地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相协调,树立民族教育的整体观。是民族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从近些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调查情况来分析,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受文化程度,地区,民族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还相对保守,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思想倾向上还不够正确,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落后的的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还存咋一定的偏差,所以,加强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融会贯通,因为不管从特性还是效果上两种教育方式是可以成互补之势的。只有构建好学校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桥梁,才能满足学生从道德到知识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一路走好。

3.小结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尊重民族感情的基础上,逐渐缩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增进交流,加强校方,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能让二者脱钩,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同步前进的。家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校方提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应当为双方沟通积极假设有效地沟通平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更好的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2]赵取花.论族群意识与山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