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闻心理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6:05

新闻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1篇

1.我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历程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便开始研究新闻心理学,然而在80—90年代,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才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与全面性。由于报纸的产生与普及相对较早,报纸读者成为最初的研究对象。在1923年,我国着名报人邵飘萍出版了《实际应用新文学》,书中指出有价值的新闻满足了多数人的阅读需求。因此,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人们热衷于阅读的心理。在1941年,我国新闻学家任百涛出版了《综合新闻学》,书中指出了新闻与心理二者间的关系。在1945年后,我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阶段。

1.1萌芽阶段

此阶段的时间为1945—1978年,解放到“文革”期间。新闻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读者心理,其中代表作品为1956年王中编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书中指出了现代报纸改进的方向,即.?探寻与挖掘读者的爱好与需求。同时他提出办报人与读报人二者间的矛盾亟需解决,并阐述了读者心理的重要意义。“文革”期间,心理学被打成为了伪科学,致使新闻心理学研究始终处于停滞状态,此时期结朿后,新闻心理学研究才逐渐恢复。

1978年,新华社记者李耐提出新闻心理学作为崭新学科建立的必要性。他指出,在世界范围内,边缘科学均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各个学科间的渗透日益深入,在此趋势下,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是必要的。此后,复旦大学徐培汀教授总结了1978—1979年,读者心理与采访心理等研究,提出了我国幵展新闻心理学研究的理念。在萌芽阶段,新闻心理学作为新兴学科被提出,但具体的研究内容较少。

1.2酝酿阶段

此阶段的时间为1979—198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1979年心理学被平反,为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此后,社科院新闻所的人员对新闻心理学展开了研究,其研究的核心为读者心理,呈现了大批的论文,例如:潘玉鹏的《报纸版面和读者心理》、岳颂东的《报纸读者的心理研究》以及马国力的《从观众心理需求看电视新闻的改革》等。

在这一时期,随着新闻心理学论文的不断问世,其研究的对象日益广泛,不仅包含读者心理,还包括广播听众与电视观众等。例如:吴双的《广播听众心理分析》、马国力的《从观众心理需求看电势新闻改革》等。此类文章虽然篇数不多,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为拓宽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在此阶段,新闻心理学不仅研究了受众心理,还扩展到了采访心理,朱执中的《采访与采访心理学》便是一例。此外,其研究对象还扩展至播音员心理及编辑心理等。同时,新闻界的领导十分关注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素质,通过文章对其进行了论述,例如新华社的郭超人撰写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其中明确了重视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必要性,该文章使新闻心理学研究人员受到鼓舞。

1986年,张俊德与刘海贵出版了《新闻心理学》,标志着我国新闻心理学由酝酿阶段转入了初创阶段。

1.3初创阶段

此阶段的时间为1986年至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新闻工作积极改革,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探寻着市场经济规律。此阶段,我国电子媒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广播与电视的覆盖率均达到了80%左右,广播电视成为了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为了实现对听众、观众与读者的吸引,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新闻传媒均积极探索着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视听节目随之出现,如:《东方时空》、《人生热线》与《相伴到黎明》等;同时新闻工作者对听众心理、观众心理的研究更加深入,通过理论与实践,保证了研究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自1986年,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新闻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举办了新闻学与相邻学科的学术研论会,探讨了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魏永征与何立武撰写了《新闻心理学介绍》,文中总结了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了新闻心理学研讨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新闻心理学的发展。

2.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2.1在理论方面

新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其一,利用心理学理论阐述新闻心理现象。我国研究者虽然对此内容展开了研究,但其课题与论述均具有一定的浅显性。具体的研究内容有新闻工作的动机、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的心理依据等,此类研究内容仍需进一步解释。

其二,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新闻活动中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是对新闻活动中特有心理现象的探寻。为了实现对此类问题的理论解答,需要进一步改进新闻传播工作。例如关于看新闻过目即忘问题,根据心理学分析,人在接触媒介时,缺少动机性,对其中传递的信息未特别注意、未精细加工,此时受众仅接收了讯息的基本框架,从而出现了过目即忘的情况。

其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心理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新闻工作者与受众在新闻活动中所表现的心理活动要具备中国特色,如:中国读者十分注重新闻的导向作用等。

2.2在实践方面

新闻心理学研究耍坚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借助心理学的方法,分析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具体的方法包括利用心理调查与心理测验等,以此为新闻工作人员的选拨、培训等提供心理层面的建议;其次,调查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以此为依据改进新闻的相关工作;最后,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心理学队伍,为新闻心理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3.结论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新闻事业史; 教学改革; 新闻人

中图分类号: G2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71-01

新闻学由新闻史学、新闻理论学和新闻业务三部分组成,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新闻学专业基础课,也是主干课。该课程主要讲述中国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络发展演变的历史,与新闻理论学课程相比,不讲究新闻学理研究的深入,与新闻业务课程相比,不强调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的教学似乎既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又失去了实践能力的具体培养性,教学内容基本上流于历史新闻事件的陈述、新闻人物的简介、老报刊的名号等等,整体教学内容显得繁杂、浅显、枯燥。所以,《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应该是给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注入灵魂,令其生动、鲜活。实际上,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是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两方面的现实结合,所有的新闻事件、新闻报刊无一不是新闻人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直接体现,再加上我国近代如火如荼的启蒙、救亡的民族大背景,新闻事业起着至关重要推波助澜的实践作用,而这所有一切的核心都是新闻人。所以,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必须以新闻人为核心,新闻人是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的灵魂。

一、名记者

新闻人中首要的是名记者,他们往往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如中国近代著名的王韬、林白水、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等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深刻卓异的新闻理论思想和杰出超凡的新闻实践能力,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中国近代社会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起着不可估量的引领、推动作用。例如,邹韬奋在其《社会的信用》一文中所言:“自“‘九·一八’国难发生以来,我竭尽我的心力,随同全国同胞共赴国难;一面尽量运用我的笔杆,为国难尽一部分宣传和研讨的责任,一面也尽量运用我的微力,参加救国运动。”[1]正是诸多名记者的真实写照。另外,这些名记者自身都有着超凡卓异的人格魅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些名记者为核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名记者人格魅力的吸引下,深入其新闻理论、欣赏其新闻作品、了解与之相关真实的新闻事件历史,及其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中所起的客观、切实的作用。

另外,学习历史的目的从来不是就史论史,而是古为今用,历史学习的对象是过去,但其目的却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所以,在名记者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名记者之所以成为名记者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于当时代的恒久影响力,也可以和我们当下社会的名记者作纵向的比较,和国外的名记者作横向的比较,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思辨力及其对于新闻历史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实际转化能力。

二、报业巨人

新闻人中的第二种就是对创建或者推动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报业巨人,例如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史量才先生,对于上海《申报》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其非凡的新闻业绩、高尚的爱国情怀至今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新闻人,新闻界对史量才先生的研究也从未停止,他的许多成功经营举措到现在也被我们现代的报业集团所借鉴。对于这一类报业巨人的学习,往往也是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于学生也有着多重的意义,可以从经营管理新闻业的角度学习报业巨人们的成功举措,在学习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身多方面潜能的挖掘、培养。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面临多种机遇和多种问题,所以,在学习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吸取本国历史经验的同时,要立足当下,敏捷思考,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方式。比如美国报业巨人普利策的发展经历就值得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中国报业巨人和西方报业巨人进行对比分析,立足当下,扬长避短,找到适合我国报业现阶段发展的积极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对于报业巨人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树立积极高远的眼光。

三、新闻理论家

这类新闻人分两种,一种是以高校为主的专门的新闻理论专业研究者,他们深入新闻自身发展研究,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总结、创新、发展新闻理论研究,例如1919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徐宝璜先生。另外一种是诸如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等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导师,他们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新闻媒介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新闻媒介这个工具,使其成为革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的理论思想经验。相对于前者学术性的专业研究,后者因为有革命导师解放全人类伟大理想的至高情怀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血与火的洗礼而别具无产阶级特征的深刻性,比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2]而、、邓小平等革命导师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更具中国无产阶级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独特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另外,其实很多的新闻人一身兼有数种能力,尤其是我国近代史上,出现过很多这种一人多能的卓越新闻人,例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王韬、梁启超等人,同时又是最早研究新闻理论的专家;而名记者邵飘萍曾应北京大学之邀作为专业老师讲授新闻学基础理论和实用理论;、、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新闻人。所以,以上三种分类只是大概而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僵化刻板的单一性划分,只能以具体的个人为准,以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为中心,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全面深入地进行综合性研究学习。

总之,在《中国新闻事业史》繁复众多的教学知识点中,只有以新闻人提纲挈领,才能避免一盘散沙化的枯燥教学模式,并且可以良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闻人独特人格魅力的吸引之下,学生往往受与自己人格气质相近的新闻人的特别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其作品、思想、实践活动。这样,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把新闻理论的深刻性、新闻实践的具体性、新闻事件的重大意义全部统一在一个个鲜活的新闻人身上。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讲述清楚史实更要阐明史论;既要让学生因了解史实而增长知识,更要让学生因领会史论而增长智慧,从而在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方面获得长久的启迪。然后再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课堂下进一步以小论文的形式,更加明晰、深入地对把教学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专业知识,更加拓宽视野,培养优良品质,树立远大理想。使所学的知识最终不只是一种技能,更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良好地回报社会,在人生的追求中逐步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新闻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策略

一、高校新闻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自2000年以来,为顺应网络时代对宣传工作的要求,高校新闻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与校报、校园广播站等其他校园媒体相比,高校新闻网具有信息覆盖面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形式立体生动、信息检索方便等特点。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我们要研究其特点,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1]

2009年,教育部举办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论坛。论坛研讨了如何发挥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指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既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又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基础保障。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舆论环境是高校育人的需要,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是高校新闻网的重要责任。高校新闻网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反映了学校文化、科研、教学、就业、招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新时代大学生获取学校各类信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1.理论宣传。“及时、迅速地信息、报道新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学校办学宗旨、理念、育人方针等进行宣传,是高校新闻网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和优势所在”。[2]高校新闻网作为党委喉舌,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正所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2.舆论引导。舆论是行动的先兆和政治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是调节决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3]同志曾明确强调:“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以高校新闻网应牢固把握舆论主导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深化。3.示范教育。与其他校园媒体相比,高校新闻网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感染力强,更容易使学生走进典型、了解典型、学习典型,从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功能。4.互动交流。高校新闻网作为一种网络媒体,其无限量的空间可以容载丰富多彩的新闻版块,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BBS论坛、校长邮箱、部门留言、教师博客、新闻投稿和纠错等开放式栏目,实现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从而使受教育者由被动地接受教育改为自我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质量有待提高。要真正发挥新闻网的宣传教育作用,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目前,许多高校新闻网上的新闻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形式上表现为新闻体裁单一,错别字较多、语言嗦、图片不够规范等,特别是体裁单一。消息性新闻的“一刀切”模式,在凸显新闻传播功能的同时,也忽略了从文化高度进行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内容上表现为内容浅显,“官味”十足。据调查,我国许多高校新闻网的有关校领导的新闻泛滥,只要校领导出场的会议、活动,不论价值大小,一律上网,而且缺乏深度报道。如果师生从此类新闻中获得的仅仅是校领导在干什么等个人行为信息,而不是会议活动本身所投射出的学校发展理念,势必给人“官味”十足的感觉,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新闻时效性有待加强。新闻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时间越近,价值越大。有人说:“新闻只有24小时的生命。”“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所以,如果时效性不够,新闻极易变成“旧闻”,失去报道的意义。目前,许多高校新闻网上的新闻缓慢,新闻更新迟缓,新闻价值大大降低。时效性是高校新闻网的优势所在,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同其他媒体竞争的资本。如果学生总是在新闻网上看到陈旧的信息,久而久之,高校新闻网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高校新闻网的舆论引导作用将有可能落空。

3.新闻网关注度有待提升。有人说,高校新闻网是离大学生距离“最近”的网站,其实不然。据调查,大学生更喜欢到校外的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但是,校外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不明、良莠不齐,大学生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很难分辨真假,如果大学生把不健康的信息吃到肚子里,势必会消化不良。高校作为精英人才的集聚地,其新闻网上的信息凝聚着先进的文化、高尚的思想,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因此,要依托高校新闻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新闻网的关注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谈解决策略

1.规范管理,责任到人。高校新闻网要建立一个严格规范的管理运作机制。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兼管,新闻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投稿规则和规范的采编制度,配有专门的新闻摄影人员、新闻采写人员和新闻编辑人员,并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使大家的工作有条不紊,无论哪一环节出了差错,总能在第一时间作出修改,新闻更新快,新闻质量高。明确的分工也促进了个人业务能力的不断攀升,如今,常熟理工学院新闻中心已经有了一套扎实的新闻宣传队伍,面对学校的重大性突发性活动,也总能应付自如、处乱不惊。

2.贴近实际,服务学生。高校新闻网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积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认知水平、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价值判断作为新闻舆论的首要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柱。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始终坚持“关注您身边的事”的办网宗旨,坚持以育人为目的,贴近实际,服务学生,创新发展。2007年8月份以来,在全国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五月阳光新闻网各类有关食堂饭菜价格的新闻,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了饭菜价格上涨原因和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园和谐稳定。近几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五月阳光新闻网大量就业主题新闻,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就业。除此,五月阳光新闻网及时归类了网上信息,开设了“十二五”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教育等专题,涵盖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实事活动及各类志愿者活动,真正发挥了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文化兴网,百花齐放。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能提升新闻网的品位,有利于各高校打造自己的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包含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养及校风校训、学风教风、校内文体活动等精神内容。大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滋养下,会产生强烈的爱校之情,并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活动中理解、思考,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专门开设了院系经纬、莘莘学子、东湖青年、大学生之窗、社团之声、影音天地、生活资讯、高教动态、校园风光等版块,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活动舞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同时,新闻网还专门在最醒目的“学校要闻”版块设置了“校报在线”版块,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角。

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通讯员队伍。多数高校新闻网由宣传部兼管,编制人员比较短缺,日常运作处于勉强应付的状态。要想全面、深入、及时报道学校新闻,仅靠一两个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通讯员队伍十分必要。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更新快,每天几十条新闻,成为师生了解学校、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五月阳光新闻网除了有自己的专职通讯员外,还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兼职通讯员队伍,队伍包括大学生记者团和学生、教师通讯员。兼职通讯员都是经过考核选拔产生,大多数是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掌握新闻写作规则,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其中的大学生记者直接受宣传部领导,负责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学生、教师通讯员一般分散在学校各院系,便于及时报道院系新闻。为了建设好通讯员队伍,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经常举行各类新闻培训及交流活动,以提高兼职通讯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记者团QQ群,使新闻中心人员随时解答、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写。QQ群的建立,也有利于文字、图片等的传输,提高新闻速度。

5.加强技术投入,搞活网站建设。许多高校新闻网主要由宣传部和新闻中心负责维护,而管理则由网络中心负责,管理和维护的分离,使得高校新闻网由于自身网络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大大降低网页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4]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工作人员主动参加网络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不断丰富网站制作技术,克服技术难题,实现了管理维护的一体化,一些好的设想一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实现了。学校重大新闻和我国的重大节日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做成生动的Flas,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五月阳光新闻网不断更新首页Logo,添加背景音乐,上传优美的校园风光图片和重大活动图片,运用网站制作技术,实现文字的动静搭配;不断开发新栏目,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平台;开设五月阳光论坛,为师生提供在线交流平台。这一系列举措,搞活了网站建设。五年来,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访问人次累计达2500多万,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认可。

四、结语

当我们面对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不断侵蚀时,如何发挥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显得颇为重要和急切。本文从高校新闻网建立的必然性出发,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结合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的办网经验阐述了其中的问题和完善的途径,期望这块新的阵地能够不断拓宽。

参考文献:

[1].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申小荣,李怀杰.论高校新闻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88.

[3]徐向红.现代舆论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人”;知识教育;精神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4-02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中,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一直是两个重要途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蒋荫恩曾言:“新闻教育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1]当代中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研讨的核心正是“新闻人”养成的途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人”特征可视为两个层面,操作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理念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准则。操作层面体现为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层面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智育与德育二者相互渗透、互不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造,职业精神教育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者的共同实现凝聚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闻精神”。

一、变革本科课程体系――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教育途径

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创始人谢六逸曾言:“新闻学系课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就其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辅导知识、写作技能、实习与考察。”[2]这奠定了传统意义上课程体系的框架。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突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的模块束缚。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较于1998年版的重要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时隔14年后的修订体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3]。

(一)理论类课程变化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分别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所代替,“原理”的要求更为精深;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代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地位的提升;同时增加新媒体导论,体现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对理论新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

(二)史学类课程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合称为中外新闻史,固然是因为新闻史研究中,事业史、学说史、媒介史、社会史、发展史、思想史等侧重不一、众说纷纭,但研究本位完成了从革命史向新闻史的转型,在一般高校本科课程中称为“新闻传播史”,逐步形成“本体意识”。

(三)交叉型课程变化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为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代替,以“媒介”一词取代“新闻”,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也更加适应目前的全媒体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业务类课程变化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没有明显变化,相应专业实验环节继续发挥着功能,理论性质强的广播电视学淡出,转化为业务色彩浓厚的音视频节目制作。

此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不再是主要课程,增加“融合新闻”作为专业实验课程。融合新闻的增加是对新闻学实验教学倡导新理念的强调,体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对传媒新手段的引导和运用。

由上可见,新闻学本科教学在保证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实习实践”的互动授课模式外,更要应现实的变化,在全能型记者、融合新闻实验平台成为时代召唤的同时加快新闻学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基本理论类、史学类课程地位不动摇的同时,研究新媒体传播内容、形式、手段、模式、功能,进行教学创新。总之,在传播技术和课程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变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和当代国内高校近万名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培养未来新闻产品生产者“把关人”的使命。

二、塑造“新闻精神”――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精神教育途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则彰显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较于1998年版而言,增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并将其置于前列,这正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应具备的“新闻精神”的完整表达。在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精神”的培养途径可以从新闻学高等教育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的舆论观、健康的文化观这三方面着手。

(一)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新闻人”的价值观在新闻传播活动的精神层面表现为职业伦理道德,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对媒介属性规范和社会公众期待的认知。新闻学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契合,以客观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显示其科学性,以价值观的评价判断显示其人文性,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4]。在注重新闻学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解读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同样也是积极的新闻学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方法是将其思想性与专业性结合,在提升学生现代传播理念、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新闻精神”的教育,注重其职业伦理的养成。

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学探求和揭示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智力保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内含的客观要素,新闻传播者在价值要素受传过程中实现媒体的社会规范功能,“令物质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5],形成新闻价值观。倡导主流的新闻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闻学高等教育中的贯彻、丰富与体现,是对新闻传播基本职业伦理的遵守,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百利而无害。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在教研中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影响着未来“新闻人”自身的价值观,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环境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范式让新闻传播基本关系出现调整与变化,现实舆论环境影响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思想,使其行动产生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在社会舆论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形势下,引导在校生建树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十分必要,途径在于以传统的民族精神发扬、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新闻学高等教育人本、和谐、科学的主题。

新闻传播学科教师能否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多发问题、的新闻报道做出正确的效果评判、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事关重大。目前的共识在于让学生认清那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建树媒介文化的自觉、新闻传播理论的自信、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自强。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厘清“惺星性”等噱头报道挖掘的不是新闻价值,而是轰动效应,不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追求的是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正确的舆论取向对于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当“感动中国”等社会正能量人物、事迹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价值的发掘报道起到了舆论引导、道德建设作用;当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形象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的曝光揭露、舆论监督同样起到道德建设作用。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凸显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有利于新闻学在校生这一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二。

(三)构建健康的文化观

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产生出的文化形态,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构建社会价值、辅助社会规范的功能。高校媒介文化建设从微观层次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支撑与参照。

目前高校中,在校生在社交网络中发表关于学校、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出现了由自媒体构筑的与高校传统媒体不同的“第二舆论场”,正在解构大学传统话语体系、消解大学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分化校园消息权。校园媒介文化是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热点。校园媒介文化所蕴涵的信仰、观念、价值、实物、符号和技术等因素,及其构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是校园媒介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更应在校园媒介文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立足高校实际,结合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观念、活动和制度进行系统认识,解析新闻传播行为和媒介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校园媒介文化健康发展。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三。

综上,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解决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养成的方向指南,当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凝练理应受到重视,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和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合情合理,因为这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紧密联系。在肯定新闻工作者正面价值的同时,更要反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对事业忠实,如何防止其成为事业上的特权阶层。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西方新闻界,而且也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很丰富,但更应该解读当代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新闻人”的培养途径,这种解读对新闻公正的实现很重要。

参考文献:

[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C]//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2]谢六逸.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C]//民国新闻教育

史料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2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

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N].光明日报,

2012-10-13.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5篇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同时综观中外新闻史,新闻作品大多数都运用了文学手法。新闻报道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发展,也会经常借助文学手段。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了高等教育与现实中的传媒行业的结合,所以文学手法也随之进入到了传媒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出传媒行业新的要求和新的

二、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 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四、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年12 月版。

[2] 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 年第7 期。

[3] 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4] 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001 年6月版。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6篇

摘 要:新闻教育改革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在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主要目标。

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着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写手、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转贴于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行为,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 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发布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

“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性行为,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 2006, (12)·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 xinhuanet. com, 2010-03-03.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7篇

一、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基础

综观列出的11个学科,其排序依据是双重的:一是学科本身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与影响力度;二是学科理论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基础,有以下三点:

(一)新闻学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

新闻学之所以被视为支撑性学科之一,首先在于它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新闻学的意识形态属性,主要在于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尽管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准则,但新闻无疑是新闻报道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这就赋予了新闻意识形态属性。有学者指出,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带着明显的理性色彩,是对社会存在间接反映的思想形式,“新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1]。美国学者马克?迪耶兹则认为,“将新闻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一种职业、一种产业、一种文学类别、一种文化或者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等),意味着主要是从新闻工作者如何给其新闻作品赋予意义的角度来理解新闻”[2]。

另一方面,新闻是意识形态建构、传播与扩散的主要渠道。意识形态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属于认识、观念、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一个国家有其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也有其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样式。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往往会成为主流,而在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新闻扮演着重要的建构功能。不仅如此,意识形态要成为主流,发挥其影响力,也要借助新闻来传播与扩散。

(二)新闻学是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学科

对任何一个国家、政党、政府,乃至机构、企业而言,新闻舆论工作都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3]

新闻学之所以作为支撑性学科之一,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是新闻学重要性的直接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指导观念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什么样的新闻观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的实际效果。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追问,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必须回答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新闻舆论的重要性,任何国家、政党、政府、利益集团都不可能放过影响新闻舆论的机会。因此,在声称“独立”的媒体中,其新闻报道在一些关键事件中,无论其报道方式如何客观,往往可以看到其立场所在。可以说,真正完全摒弃立场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的立场。正如恩格斯所言:“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4]

(三)新闻学是对其他学科有影响的学科

考量一门学科是否是支撑性学科,除了学科本身的重要位置之外,还要看其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对于新闻学而言,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新闻学对现实的阐释力,是否可以解决其他学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古以来,信息的传播始终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大众媒体出现后,大众媒体就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中新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的学科,新闻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舆论、宣传等社会系统中的关键元素,尽管其他学科也有相关研究,但新闻学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研究相关业务,揭示舆论产生的过程、宣传的具体方式等,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二是新闻学的学术研究?ζ渌?学科是否有参考借鉴价值。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明显,学术研究中的学科之间相互引用也成为常态。新闻学同样如此。如,受众心理学、新闻社会学、新闻统计学、新闻哲学等,这些都是交叉学科的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政治学研究少不了新闻学,需要研究新闻在宣传中的作用,新闻对政党合法性建构的作用;社会学需要新闻学,研究新闻如何构建现实社会、如何塑造社会心态,等等。

二、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薄弱

新闻学的蓬勃发展,没有消除“新闻无学论”的声音。有学者指出,“‘新闻无学论’不是一个无中生有或出于敏感而夸大的‘假想敌’,而是客观存在于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并已然(成为)对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的现实威胁者”[5]。研究表明,这种声音既有对新闻学认识的不全面因素,也的确反映出了新闻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新闻无学论’中的合理内容,应从理性反思的角度虚心吸取”[6]。

首先,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不健全,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更削弱了其支撑性作用。新闻学未能形成一套自身的学术传统,特别是研究方法上主要还是其他学科的;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尚不成熟,未能形成相对固定的核心理论框架;新闻学话语体系缺乏共识,核心概念既少又缺乏定论,且没有相对稳定的述语形态。正如刘建明所言:“科学化的新闻理论结构在述语形态上,应具有概念述语体系,具有推论的述语体系,阐明定律或原理,建立各种科学解释的述语类型。”[7]

现实中,面对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新闻学的理论范式再次面临各种争论。比如,新媒体发展起来后,有的学者主张“重构新闻学”,呼吁新闻学理论创新[8];也有学者提出“颠覆新闻学”,呼吁新闻学范式转型,如“新闻学转向传媒学”[9]或“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10],等等,这从侧面表明新闻学的核心理论尚不成熟、稳定性不足。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其核心理论是较为稳定的,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震荡。正是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健全,才给“新闻无学论”留有了空间,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困惑感。

(二)新闻学对新闻实践指导作用存在不足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发掘历史、构建理论体系之外,其功能之一是对新闻实践的指导。这种指导既表现在用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具备较高素养的新闻从业者;同时也表现为对新闻界的实践可以提出指导性、批评性、建设性意见。从现实来看,新闻学专业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突出表现是,随着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出现了诸如自媒体新闻、数据新闻、VR新闻、无人机新闻、算法新闻、机器人新闻等一系列新闻的新形态。传统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等课程无法胜任新形势的需要。这导致出现了一种现象:新闻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对新闻界而言有时用不上,用了却后劲不足,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区别不大。

新闻学的指导性作用不仅表现为培养新闻人才的水平,也表现为新闻学界对新闻工作实践出现的问题是否有及时的把脉。从新闻学现状而言,在这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新闻学界对新闻界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指点,新闻界的一些问题或困惑难以从新闻学中找到答案。如,2015年媒体人石扉客就曾公开提出了对新闻学界的批评。[11]

(三)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有限

发挥新闻学的支撑性作用,需要新闻学发挥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尽管新闻学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都有交叉关系,但从研究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现状而言,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的影响明显大于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是新闻学越来越多地借用了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但其他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借鉴新闻学理论、概念和方法相对有限。在众多的学术专著、教材、论文中,这一现象比较明显。丁柏铨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和其他19个学科CSSCI刊物论文引用、被引用的情况发现,新闻学与传播学和14个学科之间存在“逆差”,最大的是与历史学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比值高达296∶13;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艺术学、体育学、文化学5个学科之间存在“顺差”。[12]这表明,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已有一定基础,但也有不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地位的发展方向

(一)尊重新闻学学科发展规律

新闻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的生长点应该是发现新的经验事实、结晶成新的概念和构成新的知识体系”“把握好科学生长点是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关键”。[13]对于新闻学而言,自然应该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但不能把新闻学仅视为意识形态,而不顾学科属性和学科规律,要遵循新闻学学科的发展规律,把握好新闻学的学科增长点。正如单波指出的:“中国新闻学缺乏想象力,不仅理性能力不足,超越性与创造性匮乏、视野狭窄、诠释力很弱,而且还感染着‘僵化’的痼疾,即‘把学术话语简化为意识形态话语’。”[14]

就当前而言,新媒体对新闻学而言可谓一场危机,但这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在学科发展规律中,“危机点是突破的起点,突破线为螺旋轴或称革命轴,由危机点起,沿革命轴上升到革命点,完成突变(质变)”。[15]因此,新闻学要转向传媒学或其他学科的观点,对新闻学发展而言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但是,妄自菲薄,声称新闻无学,又走入了另一个端点,并不符合一门学科的规律。

综观中国新闻理论的创新,几乎都是在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互动之中实现的。[16]新闻学学科要获得发展,不仅要有增长点、危机点,还要有追求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新闻学研究,如果要有所作为,当然不应该是新闻学术圈子内部的智识游戏,它必有所追求。”[17]

(二)加大新?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

一是为培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新闻人才,提供理论体系、操作模式、业务规范。新闻业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职业,有其一套理论体系、操作规范和业务规范。进入新闻业的门槛之前,需要在这些方面接受新闻学教育,从而提高新闻人才的职业基础素养。这就要求新闻学不断提高新闻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是解释、评析新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新闻业界面临的问题是多重的,既有新闻实践中的职业伦理、职业道德问题,也有新闻界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职业问题,需要得到学界的释疑解惑;新闻业如何面对媒介技术的挑战,也需要得到新闻学界的方向指引。新闻学应对新闻业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是跟进媒介环境的发展态势,对变动中的新闻业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新闻学对新闻业的指导作用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报道理念的影响,也有对报道内容的影响。因此,新闻学要发挥对新闻业的指导作用,就要强化新闻学对扩大媒体传播力和对提高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实践导向。[18]

(三)突出理论重点,提高学科影响力

新闻学是否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不仅在于新闻学自身理论基础是否雄厚,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支撑,也在于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的认识。由于新闻学自身历史发展较短,且受“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其他学科对新闻学科并未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传播学出现后,有的传播学者把一些新闻学研究视为传播学研究,甚至提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导致新闻学研究空间越来越狭窄,似乎仅剩下新闻业务、新闻史和新闻学概论几门课程。

实际上,新闻学研究对象绝不仅限于此。新闻、媒体、传播、宣传、舆论、受众、效果,等等,这些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内容,本是新闻学研究内容,却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传播学研究。尽管传播学的产生之初不只是为了研究大众传播,但如今的传播学研究,却把主要精力、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把新闻生产过程中各种元素的研究视为传播学研究。这就进一步给“新闻无学?”蒙上了阴影。

扩大新闻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首先要有顶层设计,从学科划分上规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纠缠不清的问题,自传播学诞生之日起就已出现。当前,新闻学之所以弱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传播学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既要有学术自生性,也要有顶层设计。事实上,“新闻无学论”或“新闻学转向论”也经常拿国外著名大学没有开设新闻学专业作为例证,这何尝不是由现状倒推结果的反向例证。

其次,要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学中很多研究对象是对其他学科有影响的,如传播、宣传、舆论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提高新闻学的影响力,就应明确把这些内容纳入新闻学中,而并非把这些推向传播学,使自己陷入新闻采写编评等有限的业务培训。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如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4]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5]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6]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7]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2006,(12).

[2]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2010-03-03.

[4]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心理学论文第9篇

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如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4]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写手、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5]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行为,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 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6]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7]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发布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

“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性行为,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 2006, (12)·

[2]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 xinhuanet. com, 2010-03-03.

[4]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