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0:05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1篇

幼儿园论文2200字(一):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通过日常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主题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过分的保护和过多干预成长的观念不仅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意识的萌发,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智慧发展。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及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要根据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技能和方法,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1注重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

幼儿教师需要对所有的幼儿日常生活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了解、观察,然后针对幼儿所存在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反思和干预。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这时候需要幼儿教师更多细致的观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例如:中班幼儿日常活动中,在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采取更多个性化的内容。幼儿教师多注重观察中班学生在使用筷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如何更好让幼儿提升自我支配和控制能力。可以采取游戏活动,筷子夹乒乓球、筷子夹玻璃珠等等。不断的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其他的活动如何更好的帮助中班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拉拉链,幼儿教师可以提供视频,图片帮助学生自己练习;如何更好的叠衣服,教师应在日常中细致的观察,提供指导性帮助,不要身体力行给幼儿叠。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比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也更愿意参与日常实践,所以不能过分保护,过分干涉中班幼儿的身心成长。通过多种日常活动的练习,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所以,幼儿教师在帮助中班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适当的改善。

2教学方式利用有趣的玩教具

幼儿对玩具具有特殊的爱好,有趣的玩教具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可以把有趣的玩具投放到活动区域内,这样可以在游戏中,不断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活动区域内,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乐高积木搭建出所需的游戏场景,需要搭建房子时,首先幼儿要对房子的轮廓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图片,视频演示房子的结构,自己动手来搭建,培养基本的动手能力,并锻炼了手脚协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可以在搭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中班幼儿一般具备一定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更大层次的发挥与改造,更能激发中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积极性。同时中班幼儿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有趣玩教具,玩具不再单一,而是富有变化的可以自己发挥创造力的积木等搭建,更好的实现各种生活技能的练习,对幼儿的四肢协调进行有效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提高和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创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针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析,确认幼儿存在不足的地方,然后针对性加强,可通过视频或者是PPT展示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通过正确的示范,由幼儿自主进行练习,目的是让幼儿拥有正确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经验。由于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已经发展了,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中班幼儿更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提升在我服务意识。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我会冲厕所、我会整理图书、我会提裤子和穿鞋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都能幫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服务理念,并不断提高其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4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可与家长实现实时交流,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实现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详细说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目的是让家长清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在自理能力方面的表现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经验,目的是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家校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家长在家多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最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在区角活动和环境创设进行有效的渗透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环境创设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物质材料时,必须要确保该材料具有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有趣的特征,并在开展活动中,幼儿能够良好的互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中班幼儿已初步对外在世界的探索认知,愿意更多的探索,实践。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创设一个幼儿喜爱的自我服务活动区角,激发中班幼儿的好奇心,这样才能确保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活动机会,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实现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幼儿更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幼儿的手脚协调力和独立能力、自理能力,另外还能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要积极配合,有目的、有策略的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园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论文

【摘要】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依靠着中华儿女采取各种方法与途径进行传承与发扬。其中幼儿美术教学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新时代,国家号召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道德的,创作能力较高的人才。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有许多种,而且也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创作水平,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要求幼儿园美术的教学中应该融合有信息技术的创作教育,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美术教学这方面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想象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画出来的画作是没有灵魂的。信息技术教育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培养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幼儿园小朋友的画画能力,以及培养创造能力。接下来,我们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教育,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索,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有利于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美术教育在重要性上应该排在所有科目的第一位。首先,因为幼儿美术中的创作能力与每一位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对创作素材是重中之重,需要从小锻炼。除此之外,从筛选人才的维度看,如果考试设计合理,美术考核的是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需要背什么知識,其实主要看个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是每一位幼儿园小朋友都要经历的,幼儿园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美术的创作能力教育更不可或缺。对于教育的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快的成就,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尤其是美术的创作能力方面,投入大量脑力、体力。幼儿园阶段的小孩子很爱玩,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得到教育。比如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情景模拟,分配给不同的小朋友不同的角色,这样以来,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刻记忆画本知识,并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引导。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并且也都培养他们拥有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需要从小就培养这些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使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进行教学有许多方面的应用,比如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推动家园合作。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画画,接触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当然我们也应当提高创造能力好的思维能力,还有想象能力。这些能力我们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当然幼儿园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就属于基础方面的教育,是为了以后打基础的。从古至今,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画作也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准。画作是每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经历的,幼儿园的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教育更不可或缺,因此在幼儿园中的美术教学中应该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而对于教育的方法,我们还需要深入的探究。然后进行推行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进行教学。虽然国家明令推行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具体的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导致改革力度不够大,改革不够彻底。教育里,成绩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一个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已经被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难以改变,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教育的推行仍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3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批准号:BHA110056)的子课题“基于职业准入标准的幼师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HA110056-1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而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又是保障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职业准入标准,以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

21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对幼儿园教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不断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制订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准入标准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研究以湘潭市幼儿园的性质和质量等级(示范园、民办园),分层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象职称、年龄不等。主要通过三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别是:问卷、访谈和观察法。

2.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源与获取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达到90%以上。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情况、教学软件的制作与运用方法等方面。整套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基层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陷于琐碎而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因此,他们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技能70%主要来源于个人实践经验及其反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日积月累而成的个人知识;其次,30%是来自同事间的观摩和交流。

(2)幼儿园信息设备资源配置与教师应用能力现状。随机选取了30位教师作为结构访谈对象, 3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信息化资源程度不丰富,只有65%的教师认为园里的信息化资源是丰富的。可见,湘潭市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信息化教育所作的投入还不是很大,多数一线幼儿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在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全程参与观察六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几乎为0,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PowerPoint、Flash等+简单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5%、17%、5%。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

课题组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的3个基本理念,从3个维度提出了8条要求。

1.基本理念。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满足和保证教育的基本功能及科学的儿童观、幼儿课程观、幼儿教师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的3个基本理念。

2.基本内容。针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达到的信息技术目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准入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四、准入标准的可行性

1.标准的科学性。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知识维度,通识性知识领域提出的 “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信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时代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从3个维度提出的8条要求,符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

2.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可能性。信息技术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一学期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18周,周课时不少于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按照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的思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典型的项目中,整合知识点,精选案例,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重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幼师生只要完成幼儿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教学目标,就能达到课题组提出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中的8条要求。

3.幼儿园需求的满足。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备课时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进行网上教学交流,并独立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把知识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涵盖了“利用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浏览网页,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文字图像等信息,进行查阅与比较”等基本要求,该标准能够满足幼儿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家园共育 信息化 管理模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增加的发展趋势。家园共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在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家园共育也因此得到了新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一、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园共育指的是家庭和幼儿园两者共同承担育幼的工作,在育幼中通过幼师和家长之间的分工配合来促使幼儿成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园共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将幼儿在园内与家中信息进行相互衔接的教育形式。

二、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作为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化工具所代表的生产力,给人们的方方面面都来了极大的影响。其本身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为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类行为的效率,家园共育也不例外。家园共育作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方式,通过移情与从众两个基本理念的贯彻,在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形成了互动的氛围,进而促进了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从现有的幼儿教育情况来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家长的工作时间较多,对孩子的关注较低,直接表现为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资源不断普及以及幼儿家长学历普遍提高的环境下[2]。幼儿家庭中计算机的占有数量极高,相应的给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因而有必要结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发展。

三、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结合家园共育和信息化管理两者的应用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建立和优化幼儿园网站

学校通过建立和优化幼儿园网站的方式,引导幼儿园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和优化网站的方式,通过编排以及内容的及时更新,帮助家长不断的更新幼儿园教育理念。网站可以通过设置家长课堂、教师空间以及学生动态等栏目来实现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二)应用“校信通”

“校信通”本身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电信、移动等公司共同打造让网上家长学校能够短信互动的平台,是家园共育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式之一。通过“校信通”的应用可以让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实现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等各方面的互动。如在学校活动前,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通过“校信通”的应用把通知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如各类游戏材料的准备通知等等。

(三)互动式讨论版

学校还可以在网站上通过互动式讨论版的应用来实现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互动式讨论版的应用,不但能让教师向幼儿家长传递幼儿教育方面的相关信息,还能进行幼儿动态方面的交流,即时地向幼儿家长反映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园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帮助幼儿成长,进而真正的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这是因为幼儿的发展本身迅速多变的本质决定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家长和学校之间应该进行经常性的互动式讨论[3]。

(四)家园博客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家园博客的方式来实施家园共育。在家园博客中幼儿教师可以公布自己授课的理念,授课内容,进而从更深层次实现交流的功能。通过家园博客不仅教师和家长可以沟通,还可以进行幼儿教师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家园共育水平的提升。从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的层面来看,家园博客的作用不仅仅是以博客的方式进行记录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将幼儿园教学理论和生活素材进行有效的结合。

(五)建立班级QQ群与微信群

通过QQ群以及微信群等方式的应用来建立班级群。通过群的方式来进行家园教育的互动。群这一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即时的沟通。还可以展示幼儿园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瞬间,将幼儿在园中不同环节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下家园互动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而代之以多角色以及全方位家园沟通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家园共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幼儿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家园共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管理在家园共育中所具有的优势作用[4]。新技术应用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家园共育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彬.优化家园共育模式 为幼儿健康成长搭桥铺路[J].华夏教师,2013(7):68-69.

[2]刘学军.网络环境下的家园共育――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9):30.

[3]李红枫.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共育[J].教育, 2012(6):46.

[4]王彬.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素质教育, 2013(8):160.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4篇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1]因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连基本的“入园”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所谓的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搁浅。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等为主题词进行专业学术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2012年①。检索到相关文献496条记录,其中硕士论文42篇,学术期刊439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类13篇;2007年至2012年间,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

笔者借助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版本,对496条文献记录进行主题词提取,以期全面、可视化地呈现近年来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2007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最为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其中,“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整合”等关键词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2008年至2012年,研究热点平稳过渡,从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学习兴趣”、“教育资源”、“教学情境”、 “信息化”、“学科整合”、“家园共育”、“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等热点词的出现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我们还缺乏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非常有必要。根据图 1和图 2,结合与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的496条文献内容,本文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决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区也早早意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08—2010年)》[3]发布,该行动计划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建设与发展。该行动计划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为主要目标。三年内要在北京各区县建立60个学前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北京地区的高质量、安全、稳定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前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网络交流;普及示范幼儿园及一级一类幼儿园网络平台的建设,逐步推动、引导其他级类和性质的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制定《浙江省幼儿园装备 规范(试行)》(浙教办技[2009]173号)。该规范将信息技术装备配置单独列为一项,其中计算机教学办公配置、网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属于选配项,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属于必配项。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对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有:每个班配备有多媒体系统,每个幼儿园配备网络办公区,要建立幼儿园网络校园,幼儿园广播系统及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

2011年《上海市托幼园所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配置要求》(沪教委基[2011]88号)发布。该要求从园所网络环境配置、园所基本配置到班级信息设备配置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除了配备1个多功能活动室,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多媒体资源室,提供可访问连接互联网或区教育网、园所内部资源的电脑,供教师或幼儿、家长访问相关多媒体资源;建议每园配备一定数量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教师用于移动办公和外出学习培训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豫政办 [2012]169号),标准中将电视机、DVD、录音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作为园所的必配设备,而办公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广播系统等较高一级的多媒体设备则根据园所的经济实力选配。

此外,在天津、辽宁、吉林、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文件,从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到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评选,积极推动了幼儿园所信息化建设,形成鲜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4]从2006年就开始“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以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幼儿园安全、推进家园共育为目标。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5]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建设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从最初单一的信息发布逐步拓展到涵盖管理、教学、培训、支持的综合服务领域。[6]

尽管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体现出较多的关注,各地也在积极地实践探索。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之路才刚刚起步,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各省市地区应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水平适宜地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

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只有1.3%,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8%,由于政府保障水平低,导致学前教育中民办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比例高达80%以上[7]),同时办园质量参差不齐。[8]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幼儿园的网站、局域网等设置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请企业代设,所以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民办幼儿园就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轨道。[9]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几乎可以100%地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这样的目标遥不可及,因为基本的“入园”问题还未解决。

东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费投入比较充足,发展得比较充分;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本的园所建设及普及问题仍未解决,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受到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条件的省市在学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已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建立多媒体活动室、幼儿班级里也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DVD等硬件设施。部分发达地区还配置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基本实现了“园园通”。

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幼儿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理解还比较狭隘。其中幼儿园的配置率达到70%以上的设备有联网的计算机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其中录音机的配置率达到了92%,而投影仪和幻灯机、数码摄(照)像机等的配置率则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儿园配置有多媒体教室,有38%的幼儿园配置有广播系统,只有24%的少数幼儿园配置了专业计算机教室,而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等其他信息化教学环境配置寥寥无几。[10]而中部地区的硬件设施配置也不够完善:尽管所调查的幼儿园100%的配备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呈现显著差异;省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73台,市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4台,民办幼儿园仅为0.02台。[11]

相对而言,上海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儿园可以通过拨号或ADSL上网,建成园内局域网的就占61.5%,教师可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VCD/DVD和录像机。2004年,上海市还为幼儿园创建了“园园通”管理应用平台,截至2011年,“园园通”公办园覆盖率达到100%,为全市18个区县,近千所幼儿园的3万多名教师、20多万户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儿园宽带安装率达到73.4%,各幼儿园计算机平均拥有量为13台。2009年,各区县园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更新,实现班班有计算机、园园通宽带,根据区县、园所实际,添置、构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添置了电子白板、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大量信息化应用设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 020年)》中强调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面对经费投入的比例与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需大量经费的矛盾,我们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共同参与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利用社会力量推进和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园(又名安康“公益”网络项目)。2001年,IBM公司与我国教育部合作,将“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项目引入中国,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捐赠了3400多套总价值6800多万人民币的“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和配套软件,在全国范围内150多个市、县建立起了600个“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中心,直接或间接培训教师超过1万名。“小小探索者”项目以捐赠多媒体儿童学习中心及配套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通过为合作幼儿园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提高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儿园、519154位老师加入安康计划。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就是安康家园。针对吉林省私立幼儿园多、信息化支撑程度低、建设资金几乎为零的现状,安康家园雪中送炭,“借力”推进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14]

我们应参照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根据幼儿园的不同等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逐级展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的现状。比如,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加快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所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服务功能,探索适宜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学校可以加大普及和推广互联网、“园园通”,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没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传统的信息技术设施配置,如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DVD等。

四、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是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儿教育资源库(满足幼儿园教学需要)、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各园课件制作素材库等。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儿园、教师、家长及部分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门都建立了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也有自己的独立网页、班级博客、家园互动平台、幼教主题论坛等一系列的网络资源平台。如中国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网(http://e-predu.com,河南大学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办)等网站上的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内容丰富。这些网站大都传递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导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为领导决策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为全社会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务。

但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还很不成熟。在兰州,幼儿园网站(网页)普及率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儿园宣传、教师间分享教学信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而为幼儿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几乎为零。[16]上海学前教育网是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汇集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的资源库,更是集聚上海市优秀活动设计、课件、素材等的课程资源库。上海学前教育网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儿园课改成果,凝聚各方专家、名师,悉心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资源,相继推出幼师、家教、早教频道,重点建设“课程教材”、“06游戏”、“06医院”、“06厨房”、“06悦读”、“家教”、“03宝宝养护”等栏目。通过优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提升了幼儿园教学质量。[17]

相比之下,国外的儿童教育及社交网站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2012年国外评出最受欢迎的15个儿童网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网站每月访客量近500万人次。国外的儿童网站专业性强,分类明晰。如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类、娱乐类和成年人类(针对老师和家长),其中教育类网站下又细化为动物、艺术、数学、音乐、科学、太空等七小类。并且这些网站的内容绝大多数以玩为主,是为了让儿童了解一些他们平时比较少接触的东西,而不是让孩子记住什么知识。这些网站也都定位准确,根据网站内容分级,让相应知识水平的孩子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关键的一点是国外的儿童教育网站还关注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它们会教孩子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自己的隐私,还专门为家长设立了“for Parents”网页,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供建议。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幼儿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儿园配备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另外信息化资源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要与当前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保持一致,设计要符合幼儿学习的习惯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需要专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参与,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呈现,并按照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并借助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或“园园通”进行共享。

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时展的趋势,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这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在 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整合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如果幼儿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那学前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空谈,信息技术也无法在幼儿园中发挥优势,培养儿童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实现。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培训机会,国家也没有制定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后,就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训者的部级培训,并先后培训了4万名省(县)级骨干教师;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启动了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已有近40万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儿园教师对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掌握得较好,而对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掌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从未使用过PowerPoint、Excel,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欠缺。[19]

缺少专业的培训机会是阻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训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只有64%的幼儿园偶尔展开信息化教学培训,还有9%的幼儿园从未进行过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经常开展这方面培训的幼儿园还不到总数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训。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训中,都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水平。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学历的统计情况显示,直辖市及东部地区以上海地区为例,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专及以上为93.6%;而中部地区以河南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为60.3%,中专39.7%;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专比例占29.77%。[21]

因此,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已经趋于“个性化”,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已熟练掌握,能够根据本园所的特点进行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那么在培训中则主要注重理念的学习,如听专家讲座、报告讨论等形式。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大众化”,虽然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定位和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还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训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理念的学习和渗透。比如以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导的参与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丰富完善家园共育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优化教学活动过程,为幼儿的学习创造丰富的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三是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不仅将信息技术与语言[23]、健康[24]、社会[25]、科学[26]、艺术[27]等领域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整合,有的幼儿园还专门为幼儿开设电脑课[28],一时间引起家长和社会的热议。在2006年,《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对该如何在幼儿园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时,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设立专门的电脑教室,并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这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还未转变,未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严重。

虽然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但实践的多,学术研究的少;新闻报道的多,用实验和数据说话的少。网络上不乏各地幼儿园教师共享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题案例、视频资料、课题研究等,如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题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整合的研究报告》[3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31]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G05161)、“幼儿信息素养初步形成之研究”(项目编号:4-05-21-085)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也在网上公布研究会“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项课题,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方面的课题有:“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兰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合作和沟通的实证性研究”(广州);[32]但这些大多是地市、基层幼儿园所或研究机构的实践心得,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深度。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也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幼儿终生学习中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教育教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幼儿教育新发展。

1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1.1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灌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将围绕幼儿主体素质的发展,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挖掘幼儿学习潜能,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1.2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为全园师幼搭建学习平台,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将自我学习内化为一种内在需求。

2借力信息技术,促家园合作深化

目前,家园合作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进家园深度合作,发挥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2.1拓展家园互动平台:传统家园互动形式单一,往往是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家访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将有效拓展家园互动平台,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例如家校通、幼儿园网页平台等进行家园互动。微媒体时代下,家园互动平台更加便捷化,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构建家园互动微平台,例如QQ群、微信圈等进行互动,既可以是群体互动,也可以是个别化交流,拓展了家园互动平台。2.2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提升家园互动的效应。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对家长幼儿教育知识输出。目前,幼儿园家长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不少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幼儿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信息输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其次,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信息。幼儿园教师只能对幼儿在园表现实现有效的掌控,幼儿园在家表现难以把握,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将促进家长与教师互动,使教师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

3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学方式转变

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借力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优化知识呈现方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使幼儿园教学更加贴近幼儿学情。3.1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而且能够融声音、视频等多位为一体。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输出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贴近幼儿形象思维丰富的优势,弥补幼儿抽象思维不足的劣势,从而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2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教学资源,通过适度的拓展,丰富课堂容量,拓展幼儿园的视野。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比较薄弱,往往是一本教材,缺乏拓展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幼儿的视野立体起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

4借力信息技术,促学习方式转变

现代教育要求突出幼儿主体地位,而幼儿主体地位的实现又具体落实在幼儿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方式转变。4.1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主要是采用教师示范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模仿。例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引导,幼儿可以边观看、边学习、边实践,丰富幼儿学习认知方式。4.2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与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教师通过开发一些寓教于乐的微视频、微课或者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在家长引领与陪同下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自身终身素质,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幼儿教育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赵爱凤.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和思考[C].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幼儿园教学;应用现状

前言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学习并且了解信息技术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技能。在这个时代出生的我们未来的孩子们,也需要学习这一技能。而在现在的幼儿园的教学中,真正用到这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幼儿园屈指可数,覆盖范围并不大。而且幼儿园一线的老师们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也不是特别熟练,人们普遍还没有意识到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没能够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带来的一系列好处。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的有趣,同时还能提高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现在的信息技术的感知。幼儿园是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接触的起点,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面可以学到诸多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已经是这个时展的一个趋势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教学中信息化的建设,这样就需要我们对现在的幼儿园教学中的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一、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出现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也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使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对幼儿园的教学有很大帮助,能够帮助教学工作的进行具有很大的意义,信息化建设能够扩宽教学的视野,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也是适应时展趋势的做法,但是就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覆盖范围较小

即使现在计算机已经在逐步普及了,但是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却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幼儿园教师中,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还在少数,所以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只能在部分发达城市的幼儿园教学中实行,多数二三线城市还仍然不能熟练的操控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另外,在某些偏远地区,计算机尚未普及,信息化技术就更不能普及了,因此,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小。

(二)应用水平不高

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不高,与教育管理实践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平衡性,由于没有搭建专门的独立的门户网站,并且信息化资源的提供与教学的应用结合不够紧密,这些都制约了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建设发展,影响了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的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水平直接的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发展,使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受到了局限。

二、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明确信息化资源的应用范围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有的课程本身并不需要用到这些多媒体技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分清那些课程用这些多媒体,哪些课程不能用或者说是没有必要用。老师们在开学之前,一定要明确这些课程,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备课,这样可以更好的教学和安排相应的教学工作。

(二)确定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类型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年龄还比较小,所以他们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还是比较低的。而我们的多媒体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形式变化多端。我们在进行多媒体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多多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从来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更加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如给孩子们观看一些小视频,用一些生动的图片来代替枯燥的课堂。这样的图文的表达方式更加的直观形象,便于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幼儿园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明确所使用的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类型,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三)对应用的信息化资源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老师们在明确了教学的内容了之后,需要不断的对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改进。在课后一定要观察孩子们的反应。考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好的现象与坏的现象。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在最初预设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对这些教学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收集和整理。如果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能够满足现在孩子们的需求的话,当我们在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里面做出一些适当的选择,要根据幼儿园内的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加以改善,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后幼儿园老师在备课之前可以交流讨论,确定一个最终的完善的教学方案。整理成集后,大家可以共享。对教学信息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这一过程是每一个学校在实施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完善有助于幼儿园的老师对信息化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更好的融合。

三、Y论

总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资源,不但能够符合幼儿好奇新鲜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度,同时也能够对课程的知识及时的进行扩展,所以为了充分提高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应该要对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进行有效合理的研究,促进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雅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4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72-01

网络时代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也在各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当网络之风吹进幼儿园,也给幼儿园的管理、教学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班班通网络、机机能共享,实现了网络资源在幼儿园的灵活运用。

一、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要正确选择适合幼儿园工作的途径,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结合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潜能。首先是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幼儿园如何通过开设网站来展示自己;再次,教师如何运用网络搭建交流的平台;最后是园领导如何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信息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使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因材施教,幼儿自主创新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网络资源配合教学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学蕴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求教师们要有丰富的知识,而通过网络恰恰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小朋友可能突然问你:“老师,早上来幼儿园的路上,我看到天上有白白的气,我都看不到路了,这是为什么呀?”这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从而使孩子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网络资源在这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利用网络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资源共享。幼儿园各教室中的电脑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享,打印文本,传输文件。在经常开展的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能够熟练掌握幻灯片、FLASH等的制作和播放,针对一节课的内容,能很快制作出相应的课件。配合教学活动的进行,课件广泛而灵活的应用代替了以前教学中的范画、图片等固定的难以突破的模式,更加生动、精美地展现出所教学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此外,将网上下载的课件运用到教学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受到教师们的好评和推崇。再次,网络能帮助教师们摄取到更多的教学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和教育界的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在网上向有经验的教育界前辈请教。电脑的网络资源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教师的思想在网上有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从而丰富了教学的经验,促进了教育的良性发展。利用信息资源,除了应用适宜可行的课件外,还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与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做到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优化教育过程和课堂结构。只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课件,扬长避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创设网站,共建交流平台

我园创设了以幼儿园名字命名的网站,自从走上了网络,受到了教育同行的关注,并拥有了很高的点击率。由专门的网管员精心设计网站的内容,并按月更新,把最新的教育信息通过网络的触角传递到四面八方。“说我想说的,听我没听说的”是所有教师的口号。评选先进班级等所有园内的新消息都及时在网上,增加了办园的透明度,让幼儿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评论,这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更新教育的理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寄语、论文、教育反思在网站上,既给了教师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教育经验的机会。自从建立了网站,教师的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论是从宣传幼儿园的角度,还是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幼儿园网站的设立,都会带动幼儿园走在幼儿教育的先进行列。

四、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

幼儿园各科室,包括园长室、财会室、校医室等各部门都通过构建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互联。园长在园长室就可以检查各部门最新的工作情况,并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导。局域网络在幼儿园成功的运用,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并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班班通网络,室室连电脑”的宏大的局域网络中,幼儿园各部门在园领导的领导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运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着各种信息,为幼儿园的稳步发展创下了先决条件。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从多方面阐述了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教师生存于网络时代,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给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宣传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幼儿园管理依赖网络,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网络又给了幼儿园展示自己的平台,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与管理中得到了最大程度运用。

参考文献: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8篇

近年来,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推动各个社会领域的升级与革新,互联网技术引导教育领域变革成效尤为显著,正逐步推广到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幼儿教育中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在文中对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进行初步探索,提出构建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

笔者将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分为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幼教文化、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共育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着不同的实践主体与技术方法,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互联网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始终流淌着欢声笑语、充溢着蓬勃朝气。为此,必须改变单一的、固定的教学形式而采用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是优化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认事物、讲故事、想办法、做游戏和听音乐等教学形式。结合这些教学形式的优缺点及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到不同的教学媒体,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认事物、讲故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实时搜索的互联网媒体为幼儿呈现事物的具体形状,通过比较几种物体的异同点启发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或者为幼儿呈现几组图片,启发他们结合画面编一个小故事等;在想办法、做游戏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能放大、缩小、暂停、再现等功能,充分发挥幼儿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器官的作用,启发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互联网信息资源营造幼教文化

幼儿园教育文化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有助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幼教文化。在建设幼儿园教育文化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幼儿园校园网、网络广播站、网络电视台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展各类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以此形成高效、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幼儿园网络广播站为例,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幼儿园可以实时更新在线音乐取代传统一成不变的音乐氛围,让丰富多彩的园内音乐营造新颖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幼儿教育节目,建立幼儿科普知识普及园地、幼儿童话王国,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幼儿增加知识、扩展视野、形成兴趣。除此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工具有助于分享幼儿形成活动的广泛参与感,如在幼儿园内举办小小记者、小小主持人活动,将幼儿表现通过自媒体工具保存、分享、展示,使每位儿童都有亲身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展示自身优势的渠道。

三、互联网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传统的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模式典型代表是召开家长会以及教师家访,需要家长与教师预约参与,对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要求较高,教师和家长有任何一方不能满足时间或地点安排都会使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大打折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实时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一幼儿园――家庭互动难题。

首先,为每个幼儿园老师及儿童家长创建QQ帐号,并通过群聊系统使幼儿教师与家长聚合在同一平台上,家长通过QQ群聊可以实时与教师沟通,实时与其他家长沟通,幼儿园教师作为“群主”可以利用“群共享”为儿童家长发布公告与信息。不仅如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群聊功能亦可以使家长之间探讨教育心得,总结教育经验,达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幼儿园课程;数字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15-05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分科走向整合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目前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和提高教师课程指导水平的关键。笔者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研究”,在本文中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一、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需求状况

1.幼儿园数字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幼儿园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硬件上看,郭力平等人在2005年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上海市99所四种类型幼儿园(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民办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状况,结果表明:多数幼儿园在硬件配置和网络建设上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98%的幼儿园已经配备了电脑。这些电脑一般都是供教师使用的。同时,投影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使用率也大大提高。〔1〕

教师们也普遍具备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一般能力。有调查指出,教师一般利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或者利用教育网站,比如“上海幼儿教育网”等收集课程素材和资源。〔2〕有不少教师习惯在幼教论坛里与同行互动,交流经验,交换教案,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灵感。

但必须看到,幼儿园对电脑的使用仍以文字处理为主,教师很少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软件,课程中通过数字化媒介实现的内容很少,难以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虽然习惯于使用搜索引擎等在网上查找资料,但一般的幼教专业网站对资源的分类、整理不够重视,虽然资料不少,但教师常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检索需要的资料;而教师自发的网络资源分享和现有的一些提供教案的网站虽然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实现了信息的流通共享,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这些论坛、网站提供的资源类型单一,一般只有教案、方案,或者简单的PPT、图片等;其次,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几个大型幼教论坛上的课程资源互相转帖,真正原创、创新、新颖的内容并不多见。此外,教师如果想改良现有的教案比较困难,往往需要重新查找资料、整理内容,工作量大。

综观国内各种网站和这些网站上能够共享的幼教资源,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网上课程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主要是各教育类网站中的课程信息,专门的幼儿教育课程网站相对较少,各幼儿教育类网站上的课程资源从形式和内容来看都有雷同之处,尚未形成鲜明的特色。(2)有些幼儿教育类网站集文件法规、教育活动信息、优秀教案、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一体,虽然资料丰富,但是针对性差,真正符合教师教学需要的内容不多,教师难以利用和二次开发。(3)技术标准不规范,操作不方便。(4)各地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缺乏有效的交流和补充,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以新科技为基础,整合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的课程资源,建立适合幼儿园使用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十分必要。

2.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要求,反映了新的幼儿园课程整体观念的导向。这对幼儿园课程的创设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知识树,创新地将幼儿的关键经验整合在同一主题中,支持幼儿生成新的知识体系;课后教师必须具备查找、整理、综合使用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在幼儿可以生成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准备充足的教学支持性资料。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足的课程资源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幼儿和教师的互动与发展,同时有助于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园本特点的课程方案。

然而,目前幼儿园普遍面临的困难是,无论采用何种课程或者教材,课程资源都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伴随着整合课程的推行,幼教工作者发现,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需要足够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但是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也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按照课程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我们可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3〕调查发现,教师在发掘和使用这三类课程资源时都存在一定困难。校内课程资源往往不够新颖独特;校外课程资源因为幼儿家长和社区条件的不同,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很难完全符合课程的需要;信息化课程资源数量多,但是质量得不到保证。

来自幼儿园课程研究实践的信息告诉我们,我国幼儿教育的文化情境特点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照搬西方的课程模式,也不可能照抄西方的课程资源系统内容。因此,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最佳配套条件的数字化资源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化资源库对幼儿园课程的支持

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势必融合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是指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包括教育活动的准备、实施以及评价等在内的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4〕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在实施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急需大量相关课程资源的支持。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为教师提供的资源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应该是海量的。整合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以单一预设的教案或者教学资料支持所有幼儿的发展。除提供幼儿学习的关键经验之外,教师还必须对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作出回应。主题活动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其次应该是以网络化形式呈现的。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内容虽然没有固定的方向,但知识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在课程的安排和组织上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资源的整合应突出网络化特征。第三应该是具有幼儿园教学特征的、稀缺的、独特的。教师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得到的资料不一定适合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中,所有资源都应该是适合幼儿园使用的、特别好用的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平等、交互、去中心化的特点,新一代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除了提供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便捷、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之外,还在知识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能最大程度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资料。互联网利用技术优势能最大程度地收集、检索和整理幼儿园课程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适合教师在不同情境下选用。第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能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最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材料设计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使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支持多用户在同一平台上登录,这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以及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师也能方便地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第四,互联网具有存储、调用的便利性,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进行比较和反思。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对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三、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架构

如何构建真正具有数字化意义的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便利、更多元的教学与教材信息?怎样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元的学习环境、更具弹性的学习时间?为回答以上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建设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

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应该以幼儿园及其教师为最终用户,强调对幼儿园课程的适用性,同时还可以向上、向下延伸,开发出与家长、幼儿互动的功能。这一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团队应该包括软件开发和早期教育两个专家团队,从技术支持和课程建设两个方面保证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架构。

1.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创新特点

(1)个性化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虽然强调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但仅有速度和数量是不够的。教师对自己认为适用的资源必须经过自己的判断和处理,使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资源库必须在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各种服务,以便教师对资源库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筛选。例如,教师可以使用Rss阅读器订阅资源库中出现的新内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Rss阅读器可以自动在资源库中为教师挑选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假如教师对艺术教育类课程资源感兴趣,那么可以用Rss阅读器设置相应的标签。一旦资源库有这一类资源的更新,Rss阅读器就会自动将摘要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Rss阅读器,在线或者离线浏览摘要或内容,不必登录资源库就能得到需要的资源。应用这一技术,资源库就能在资源到达用户之前,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对它进行筛选和分类,最终使用户得到最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互动性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特征。使用博客等方式,不仅资源库的开发者,也包括资源库的使用者,都可以在资源库中编辑、消息,实时更新,还可以进行留言、评论、回复。这是一种真正的双通道交流模式。向小英和江勇在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博客使用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中指出,博客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在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调查中有87.5%的教师认可了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5〕有鉴于此,强调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构的互动性,将有益于增进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共享性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借鉴维基百科(viki)的编撰模式,这种面向群体的协作式写作模式能够让所有参与者都发表意见,或对共同主体进行扩展和探讨。幼儿园教师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着可供群体分享的独特资源,维基百科的形式能够帮助资源库有效聚合信息,集中更多用户的宝贵经验。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有很多较成熟的分享应用功能,如共享书签、共享电影、共享图片、共享音乐等。资源库应为用户提供收集、创建、、管理、分享、维护的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合作。

(4)社会网络性

除了强调个性化应用外,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还强调用户之间的密切互动。社会性网络软件在资源库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幼儿园教师之间基于共同的工作背景、教学需要,可以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教师可以在博客中添加“朋友”,关注对方的动态,并及时向对方发送自己的更新。这些服务将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资源库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集合,更是人际网络、人力资源的集合。同时,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也能建立良性的互动,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

2.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合适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应当包含三方面的要素,分别是教师资源、儿童资源和家长资源。

(1)教师资源是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系统

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来看,教师资源应涵盖不同的课程主题,为使用不同教材的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比如,“动物”是各种不同课程的教材均会涉及的主题,无论哪个幼儿园使用哪种教材,均需要寻找有关动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主题切入,在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为便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资源库还要在搜索引擎方面加入“领域”的概念。仍以“动物”主题为例,教师需要检索有关动物的信息时,可以根据需要检索语言领域相关的活动,或者检索音乐领域相关的活动。以多媒体为基本载体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将最大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生动的课程支持。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特有文化情境中,我们还必须分别考虑教师资源对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个别活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资源库的资源管理和使用功能,以便教师可以迅速检索资源、收藏资源、分享资源和编辑资源。当教师可以轻松地将寻找资源、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和反思活动连成一体时,数字化资源库就可能产生更大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好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不仅是对教育环境中现有资源的一种补充,而且会为教师提供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关系和教学活动的机会。

(2)儿童资源是幼儿学习的支持系统

有别于一般的数字化儿童游戏和学习软件,我们所说的儿童资源是关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是儿童课程学习经验的延伸。围绕课程主题发展的儿童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拓展课程学习的经验,最大可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直以来,有关儿童使用电脑与网络的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论。现实告诉我们,在今天,儿童通过电脑学习已经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审慎研究的。在资源库里设置儿童资源,我们不光要强调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的关键经验,还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符合学前儿童使用电脑学习的限度。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在学前阶段就关注网络时代儿童学习的问题,从小帮助儿童建立通过电脑网络学习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是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大问题。

(3)家长资源是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

为家长提供了解与理解儿童和教育的途径,这是现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应当把家长资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家长通过资源库知道最近孩子在学习什么,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如何,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这些在资源库建设中都是可以实现的。网络时代的家园合作将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网络资源对现行课程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划时代的。〔6〕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将有助于体现尊重每个儿童的特点、爱好、兴趣的儿童观,构建符合每个儿童特点的独特课程体系。教师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合作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能在他们使用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7〕在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数字化资源库可以为课程资源的保管和更新提供便利。教师集体使用数字化资源库,不仅经济,而且有助于开展小组学习和讨论。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互动将成为可能。资源库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搭建起桥梁,也可以扩大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容量。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必将为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益处。和所有基于网络的产品一样,互联网是数字化资源库的生存环境,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长则是资源库的服务对象和支持者。资源库必须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用户的需求,追求最佳用户体验。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理念,也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来说,开发符合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理念的产品,应用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保持资源库对教师及其他用户的吸引力,并保证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力平,钱琼,等.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6):37-40.

〔2〕付娜.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资源信息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8):113-114.

〔3〕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8-40.

〔4〕郭力平,王隽.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人民教育,2005,(11):20-21.

〔5〕向小英,姜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博客”与教师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93-94.

〔6〕李宏斌.信息网络资源对幼儿发展及现行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4):104-105.

〔7〕李定仁,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42-45.

O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 Database in Kindergarten

Zhou Jing, Chen S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