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0:05

计算教学论文

计算教学论文第1篇

随着SNS网站的持续推广与应用,虽然部分主流SNS网站已拥有固定的、占有市场比较大份额的用户群,但随着用户体验的不断丰富,用户的需求更加理性化和个性化,需要SNS网站能为其提供更为细致的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针对细分群体构建SNS平台的运营理念和方式。目前主流SNS网站在某一群体中已经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新进入者处于竞争弱势地位,面临很高的门槛。因此,如何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对用户群进行细分,为用户实现服务定制,构建和优化SNS平台的运营理念和方式成为SNS网站可持续发展所亟需考虑和探索的问题。目前大部分SNS网站都解决了“交朋友”的问题,即实现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第三层“社交需求”;但结交朋友之后去“干什么”,即用户在社交关系建立后需要去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如何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如何不断拓展SNS网站的业务范围、服务种类,如何有效结合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应用是SNS网站发展走向务实并不断提升用户的聚合性和持久性所需要努力尝试和摸索的领域。SNS网站的注册使用制以及非朋友之间的信息屏蔽制度往往不利于用户创造的有用信息广泛传播,导致用户创造的内容传播不够及时畅通,仅限于朋友之间和平台内部。传播范围的有限使得众多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地影响到更广泛的用户,不利于网站营销的展开和用户口碑的形成。如何构建开放式平台,有效促进平台内部用户之间和平台之间信息的流动及资源的整合、确保平台中用户交互信息的畅通性、可靠性等是SNS网站信息平台拓展与开发需要研究的重要技术。个性化和娱乐化的插件应用提高了SNS网站用户的黏性;同时,允许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为各个SNS网站开发通用软件程序也降低了SNS网站网络应用的开发成本,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促进了用户信息在各个平台间的流通传递,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如何在遵循SNS网站用户群定位的同时开发或植入具有应用价值的插件是SNS网站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以大学生为主要用户群体的SNS网站来说,高校大学生的直接用户体验和需求推动其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的研究与开发;而对SNS网站的生存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力提升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培养,对于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相对盲目的文科学生来说,掌握社会化网络软件的技术知识和应用开发,对其计算机理论的丰富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结合SNS平台发展需求完善文科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

文科计算机教学具有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它立足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实践与体验。文科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本身也将对文科其他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目前,高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基础知识的零散式教学,教学实践内容单一、孤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出于应对与学位挂钩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计算机认证的需求。各个高校在文科计算机教学工作中都努力尝试寻求一个合适的教学出发点或驱动学生知识学习的动机,寻找既能比较全面的涵盖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内容又能结合学生兴趣、实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长期承担学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教授课程覆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编程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VFP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等。学院成立了相应的公共基础课程组,并请有多年计算机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学大纲、学要求、学进度、统一命题、统一批卷,保证文科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基础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足、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意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合理等。针对SNS网站发展趋势良好、开发需求旺盛,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尝试构建基于社会化网络软件模块开发与应用的文科大学生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需求驱动计算机知识的教与学。计算机教学课程组对本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筛选和调整,以SNS网站开发和应用的平台功能和服务模式等为依托,探索计算机类教学知识模块划分,如网络媒体开发、网游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插件开发与应用等,健全知识体系构建,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任课教师在对SNS网站技术构架进行了整体介绍和展示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摸索和研究现有SNS网站(如人人网、豆瓣网、开心网等)的网站结构、主要应用平台(个人展示平台、交流相识平台、协作合作平台)的功能应用、服务提供模式、技术应用和盈利模式等;指导学生以研发团队的形式用所学知识尝试模拟设计并开发实现小型的SNS网站、拓展SNS网站平台功能、探索插件应用设计与开发、研发移动社交软件等,从而激发文科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文科大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对社会关系发展的巨大贡献,了解信息技术与人文社科等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理解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掌握利用计算工具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计算教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教学论文第3篇

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因材施教。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较早就接触了电脑,甚至从小就进行过专门的计算机培训,这部分学生一开始就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但有的学生父母限制因孩子玩游戏而使其甚少接触计算机,这部分学生从小很少接触电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层次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本的汉字录入等课程,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不同的情景,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新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根据不同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平时学生愿意看的、比较适合学生特点的网页,让学生了解到网页制作不仅要有优美的文字,还要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和好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网页制作有充分的认识,又有了学习制作网页的兴趣。

最后,采用形象的手法来呈现抽象的内容。中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计算机又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教授课程,尽量用形象的例子来演示抽象的内容,将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案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计算教学论文第4篇

目前看来,很多计算机的教材都是手把手的学习模式,没有让学生领略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虽然有的学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采用了教学平台方式来辅助教学,但教学平台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时,往往就是根据教材在做验证性的操作,或者是完成教学平台要求的作业,使得学生还是处于以前的教育方式下,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讨论和分析计算机教育

学生毕业以后,将会遇到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因此,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要比在大学中精通某个软件或工具,要好得多。那么,如何能掌握计算机学习的方法?笔者认为,掌握计算机学习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一是实践至关重要;二是学会读计算机软件文档;三是学会利用internet学习;四是改变考试模式。

2.1实践至关重要

学习知识,经常提到一句“理论联系实际”,而计算机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去理解所学知识,只能是凭空的想象。当然,在做计算机实验时,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实验,而且要知道实验过程中的不少操作的通用性。计算机软件中的不少操作,是具有很明显的通用性,可以举一反三,逐步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2学会读计算机软件文档

所有专业的应用软件都有大量的文档,特别是编程软件,计算机文档尤为重要,这些文档主要包括:

1)软件需求文档,描述了该软件运行,所需要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环境;2)用户手册,包括了如何安装该软件,以及如何使用该软件;3)技术文档,包括如何使用该软件进行开发,特别是在编程软件中,技术文档非常重要,它还有大量的源代码的例子,算法,是程序开发者最好的帮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一个读文档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通过读计算机软件文档,解决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3利用internet学习

计算机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使用计算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而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难以估量的,有用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很快地找到所要找的知识。所以,学生应该学会利用互联网来帮助自己学习。

2.4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模式,一直以来都在左右着计算机教育的方式。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测试模式,老师以及学生往往都从一开始就会围绕着如何通过测试,进行“填鸭式”教学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与此同时,目前在很多学校对计算机课程采用了“无纸化”测试手段,感觉比较流行,但它还是逃脱不了和一些课程相同的毛病,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测试。从而导致一个通过windows测试的学生,不会安装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C”的学生,不会编写一个简单的加法函数的现象出现。考试模式可以采用平时现场实验的成绩加上期末课程设计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三、总结

计算教学论文第5篇

(一)教师的技术和观念问题

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而现在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也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因此,很难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有机结合,这样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也逐渐涌入课堂,使得中小学教学逐渐出现了三种现象:一种是过分依赖教学技术,不管上什么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虽然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但过分依赖,甚至有的老师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另一种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排斥,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有些教师就是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再一个就是片面追求新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之后,一部分教师坚持认为新技术就是最好的,不管教授什么都是用最新的技术,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很多教师由于对于信息技术不是太懂,因此往往为了一节课费了好大的力气,有时候还要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但制作的课件却并非上乘,这样不但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往往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反之,有的教师则认为自己不会,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间的限制下,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因此将整堂课的知识点都收集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在一个课件中可能包含很多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多媒体教学花费的时间较传统课堂要多,因此老师为了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快上课速度,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学生直接可以看到答案,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图片、音乐、视频等,这一措施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学生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而并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另外一点,教师只注重学生直观思维的发展,没有注意到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表面上看起来课上的很好,而实际上弱化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多媒体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懒惰。

(三)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开始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教学的广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原本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之间的交流,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往往会采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形式上看起来活泼,但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成为了信息操作员,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多媒体取代,教学活动的双边关系变成了单边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应对措施

(一)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要站在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要让计算机起到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表演的工具,摒弃形式观念。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和提高,使教师能正确的使用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各级各学校中,应采取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学习课件的制作、课件的使用技巧等方面。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一点的学校,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即先派本校一部分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后再培训学校其他老师,或者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请到学校,对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

(二)优化课堂形式,使课堂形式内容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中小学的课堂,通过图片展示、动态图展示以及音响等效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所学知识,更愉快的去接受,但是这往往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那就是教师注重于形式和忽略了内容,学生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片画面上,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具体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师可以在课堂的讨论、推理中穿插一些多媒体手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的去认识所学知识。

(三)改变传统观念,加强计算机在教学中运用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因此也无法亲身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如果老师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学生就会对课文所讲内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了。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知识间的关联,以便更好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强化。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二者应有机结合,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上课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不是照搬别人或自己的传统模式。

三、结束语

计算教学论文第6篇

小学生处于人生学习阶段的黄金时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不发达,对很多事物都处于好奇的阶段。他可能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对事物的是非曲折还是很模糊。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告知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慢慢培养他们的分辨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以往在计算机的教育上,很多的功能都是由游戏入手的。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能够很快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同样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小朋友们会以为计算机就像游戏机,计算机技术就等同于玩游戏了。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因次,在刚开始引导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小朋友计算机的用处。

二、计算机教育无时不在,应该深入到各个学科当中

现在的教育是发散的,多元化的教育。每门学科的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把计算机是一件工具的概念深入到小学生的心里。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都使用计算机,并且不局限在课件的制作上。这样,小朋友们会对计算机产生强大的好奇心,让他们有种联想“所有学科的老师都使用计算机,那么如果我会使用计算机了,我是不是就掌握了所有学科呢。”小学生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如果真的产生了这样的遐想,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要营造一个学习计算机的良好氛围

学习语言要有语言环境,学习计算机也是一样。在另一个层面上讲,我认为学校就是一个营造学习氛围的地方。计算机的学习和学习语言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现在部分家长总是觉得学校才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其实这种想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上,家长更应该言传身教。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各个家庭,如果家长一味的把计算机应用在个人娱乐休闲上,那么无论学校怎么教育,小朋友也不会对计算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有的家长可能会提出异议,不是每个家长都具备足够的计算机知识的。这里所说的家长的全力配合不是要求家长也要去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只是提醒家长,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要合理。当您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想一想对小朋友的影响。

四、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在计算机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课时不够,而且理论课比实验课多,比例不合理。计算机这门课程的信息量很大,知识很杂,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小朋友们要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加深印象。这就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有了很高的要求。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小,但学习往往专心,听课时间短,学习起来也比较马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为了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育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启发性的提问,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老师要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计算机。

六、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计算教学论文第7篇

一、任务驱动法教学法的实质

在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任务驱动法,知其本质,方可实现高效利用。任务驱动法,顾名思义,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在任务的驱动(学生必须完成教师的任务)下,学生进行学习,实现教师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向学生提问,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以此驱动学生运用综合方法和手段进行资料搜集等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紧紧围绕一个任务展开,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性和难度,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实施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

教师可以以教科书为依托,为每一章的内容设置一个总结性任务,为每一小节的内容设置多个小的任务。例如,在教学Word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运用Word为班级设计一个完整的黑板报,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会学到许多知识。如:Word模式下如何建立文档,建立文档后怎样进行字体、字号、颜色,艺术字体的设置和应用,文字段落如何编排,文字与图片的悬浮、上方、下衬等关系设置,以及文档边框的使用,符号、图片的插入,还包括文档的打印,等等。学生在设计黑板报的过程中必然用到上述知识,设计的过程也就成了学习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提问

计算机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每一个学生都会思考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构思的过程中也会涉及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必然有一些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如果学生将这些困难告诉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这些提问内容也就是教师下次将要教学的内容。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提问,是学生的好奇心在发生作用,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浓。例如,在教学Excel表格相关内容时,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进行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制作班级所有学生各个学科的期中成绩。对于这一任务,教师先保留悬念,不教给学生制作表格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是将这一难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最终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文本格式的更改、数据的输入等,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依据之前的学习和实践解决,但还会涉及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如函数的应用,这些知识是制作表格时必须用到的,将其隐藏在制作成绩表格的任务中,学生就必须学习这些知识,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完成任务,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去一一破解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学生学过的知识,这部分学生可以自行处理,对于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则需要教师的帮助方可解决。新知识的讲解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结束后,教师再次为学生设置一个应用该知识点的任务,让学生及时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又开始一个新的任务。在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出现“开小差”现象,教师应根据讲授的知识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练习结束后,学生正浓意犹未尽时,教师抓住时机,进入下一知识点的教学。如此一来,学生会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通过不断地完成任务,学生也会产生成就感,并且能够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延长记忆周期。

三、应用任务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教学整体把握任务的设置

技校计算机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时,要注意从教学整体把握,认识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系统的过程。应用时要做好宏观的规划,保持整个教学系统的连贯性,处理好每一章任务和每一章下面各个小节任务之间的关系,各个小节的任务要为上一层级“章”的任务服务,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也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并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任务设置做到层次分明、收放自如。例如,在教学Excel表格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总体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整体的任务设置要求,即让学生能够自主运用Excel,独立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然后明确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需要设置何种形式的任务,在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个新的任务,学生完成了所有小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整体的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2.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任务

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内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计算机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适合班级内全部学生的任务,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任务难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设计出具有难度层次的任务,让计算机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完成任务,让计算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应在设置基础问题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个难度较大的任务,基础问题是让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较大的问题是为了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面对挑战有所提高。这种不同难度的任务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习水平差的学生学有所得,激发了学习兴趣,重新树立了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求知欲,不断挑战自己,在突破自己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任务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和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方法也要灵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

综上所述,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技校计算机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探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

作者:彭建平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剑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6):107-108.

[2]任岳.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2012,(16):249.

[3]高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248-249.

计算教学论文第8篇

1.各专业教材过于统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只要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几乎都会选用统一的教材。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我校目前存在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大一新生是各大高校从全国各地招收来的,他们的社会背景大不相同,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更突出的问题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会因人而异,所以如果不考虑这些实际情况而各专业统一规划教材,那么同样的教师授课,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2.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模式一般是多媒体教学,教师直接在讲台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内容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般也是统一设计的。教师在进行第一次授课时,没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时间多,动手的时间少,即使教师讲的很精彩,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太高,一部分原因与课件中准备的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没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听的时候,不感兴趣;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总认为讲台是教师的,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机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从比例上来看,机试成绩取决定性因素。从近几年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有的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表现得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不错,但是最后因为对上机考试系统不熟悉,提交试卷时没能按要求正常提交,结果教师在改卷时出现种种情况。例如,有个别学生不小心将原始试卷提交上来,结果教师阅卷时看到是空白的学生答卷;或者有的学生即使将答卷做的非常好,但是没能提交到系统上,导致的后果是试卷出现乱码或根本没有试卷信息,最后上机考试成绩只能以零分记。

4.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目前,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类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修课授课教师往往是授课完以后就离开教室,等到下一次授课时再和学生见面,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和地点专门和学生沟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学生每次课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长此循环,等到下次授课时,教师只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随着课程进度的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1.教材的选定应不拘一格。由于我校大一新生在本学年下学期将会选修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所以教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还应逐步引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如果此时没有适时的引入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等到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在教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基本概念还要从头讲起,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这是近年来很多教授程序设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选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时,最好不要统一规划指定通用教材,而应该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而且尽可能按不同的专业来选定适合该专业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教材。

2.教学方法多样化。

(1)转换角色,学生上讲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即使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仍然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能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如请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动手演示当堂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演示过程中,如果学生出错,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现场引导。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往往出错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机水平也就会慢慢提高。而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往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2)由学生参与提供教学案例。在传统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中,大部分案例都是由教师来编排和确定的。试想如果能由学生参与,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学案例;或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讲,能在讲授课程之前及时归纳总结出学生平时遇到的此类实际问题,并且能将该问题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这样当教师在讲授案例时,学生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实验课。虽然,在教学安排上,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有理论课20学时,上机实验课16学时,但是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实验课,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同时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消化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并自己对该次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交实验报告的同时一并附上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教师下一次讲解。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将理论课搬到机房上,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

4.考核方式新探索。经过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学生仅仅通过学期末的上机成绩很难如实的反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较理想的测试结果。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时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由于期末上机考试时,对考试系统提交试卷时操作不当,错过提交时间,结果机试成绩很低,有时甚至不及格。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对于机试而言,是全程在线考试,每一位考生几点几分登录,几点几分交卷,系统是实时记录的,一旦考试时间结束,该考生的机试成绩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授课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1)改变考试形式。应逐步改变原有的考试形式,一种方法是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散到平时实验,具体可以通过教师为每次实验现场打分,最后将几次次实验的平均分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不再设置学期末的机试。

(2)突出动手能力。考试总成绩也可以这样来确定,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时,教师就布置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验的题目,该题目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可行性。学生可以先考虑考虑,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有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早点动手做,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展开。等到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考核时,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完成的该综合性的设计成果上交,综合性实验的分数就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

5.创造条件反馈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听完课以后及时地反馈自己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例如可以利用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QQ群和学生及时地在线交流,也可以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信功能,及时地查阅学生的问题并在线解决,如果不能在线解决的至少也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等到下次授课时,将学生遇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统一讲解。此外,如果有些问题需要和学生当面交流的话,教师也尽量地找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来解决。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授课教师来说,都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

三、小结

计算教学论文第9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提高办公软件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当引起重视,但目前多数中专院校所安排的课时较少,一般为36课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多为1:1。为了能够在有限课时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则需要对各个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目前中专院校的Excel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Excel格式化处理、Excel函数及公式的应用、数据分析,包括求和、筛选、排序、分类汇总等工具的应用[2]。格式化处理包括样式、工作表及数据格式化,数据格式化的操作相对简单,中专学生较容易掌握;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处理时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遗忘标签颜色、底纹设置、背景插入等操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样式格式化处理方面,中职学生难以熟练掌握套用样式模板及修饰模板的方法。函数与公式是Excel教学的重点,也是中专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例如在上机操作时无法正确运用公式、函数解题,如COUNT(value1,value2,...)、SUMTF(range,criteria,sum-range)等,难以将公式、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联系在一起。在数据分析常用工具方面,虽然中专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多种细节问题。对于教师讲解的部分重点问题,一些学生难以做到准确操作,不知道使用哪些工具才能得出正确结果。例如,在进行分类汇总前没有排序,没有依据关键字段进行排序、分类汇总等,这样也会造成数据处理结果出现错误。在出现多次错误后,部分学生就容易丧失对于Excel学习的信心,对于教学过程也会产生厌倦心态。针对Exce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加以解决,以免对中专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2计算机基础中的Excel教学方法分析

2.1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职业能力作为Excel教学出发点及目标,并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力下不断尝试、不断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3]。本文以Excel教学中的函数教学为例,详细说明项目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情况。(1)设计项目任务。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if、Count、Min、Max、Average、Sum等函数,并能够熟练应用,在学习函数前需确保学生可以独立在Excel中录入数据,并了解及掌握填充柄的使用方式。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设计以下项目任务:录入及统计分析各个班级的期中成绩,要求在录入各科原始成绩的基础上统计考试人数,并计算出考试总分与平均分,找出最低分与最高分,项目任务需要在一节课内完成。设计好任务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名~5名学生,确保每组学生的综合实力实现均衡。(2)实施项目任务。在学生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必要的情境,如在Excel中演示任务完成结果等,并将自身定位为引导者与组织者,尽量避免作为学生的传授者,以便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在学生接到任务及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边观察及边指导,让学生边做边学,从而及时解决应用函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在计算总分时,可以提示采用“SUM(A1:E1)”或“=A1+B1+C1+D1+E1”两种方法,同时启发学生引用参数。(3)项目任务评估。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教师先指导学生在组内讨论存在的问题、亮点及优势,并相互评价与交流小组成员的表现,讨论过后作出书面报告。得出书面报告后要求小组派一位代表在课堂上分享经验与成果,教师则负责点评,在点评时适当表扬与鼓励学生,让学生可以获得一定喜悦感与成就感,从而增强对于Excel函数学习的自信心及主动性。

2.2实施案例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Excel操作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及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法,以便让学生在理解操作过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由此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德育功能原则、互动原则及实践原则,德育功能原则指的是培养中专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互动原则是指在课堂中教师应与学生充分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和谐互动关系完成案例教学[4]。实践原则指的是在进行Excel教学时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及社会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在真实与直观的案例中学习相应的操作知识,以便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选用中专学生在学校参与的各项文娱活动作为教学案例:在某校举行了文娱活动,文娱活动当中共安排了20个节目及9个评委,让学生采用Excel快速统计节目名次及按照名次高低将各类节目,包括语言类节目与歌舞类节目排列好。在统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即将最低分与最高分去掉,随后求出平均分。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可运用以下函数:max(C2:C10)——最高分,min(C2:C10)——最低分,sum(C2:C10)——平均分,在求名次时则采用以下公式:rank(C14,$B$14,0)。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照上述案例所使用的方法解答其他题型,并拓展为分类统计及排序等问题。再如,可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制作考勤表。具体教学方法如下:首先,应将案例教学的最终成果展示给学生(图1所示),同时在教学前重点复习Excel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函数、宏按钮、宏录制、设置日期及时间、填充序列等。第二,指导学生在Excel中建立基本框架,将新工作薄命名为考勤表,同时将相关内容输入指定的单元格中,录入数据后让学生利用“录制新宏”对话框完成相关设定,例如在日期栏中输入“上班”及“下班”等。完成宏命令设定后,根据出勤情况记录相关信息,如可以选择其中5名员工出勤情况录入表格,在统计结果时可按照“事假”、“病假”、“早退”及“迟到”的进行分类排序,以统计迟到(8:30为上班时间)为例,可采用函数COUNTIF(C3:H3,>8:30)。

2.3运用分层教学法,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中专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Excel教学中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操作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避免出现学习效果两级分化及教学质量不均衡的问题,则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在运用分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层标准,以Excel应用基础中的数据计算知识点为例,可以采用以下分层方法完成Excel函数计算教学。(1)如学生学习Excel的能力较差,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及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则划分为I层。I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熟练使用自动求和功能及常规公式计算方法,并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Excel函数解决数据处理问题;教学内容设定为可以利用成绩表计算平均分及各科总分;评价方式设定为先对学生的进步与学习态度的改善予以肯定,同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以便可以提高I层学生学习Excel操作知识的积极性。(2)如学生学习Excel的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但学习Excel操作知识的积极性较强,则划分为II层。II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在熟练掌握与应用I层学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运用IF、COUNT等函数;教学内容设定为在计算出各科平均分的基础上正确采用IF函数判定相应的结果及筛选数据;评价方式设定为先对学生在Excel操作技巧方面获得的进步予以肯定,随后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3)如学生学习Excel知识的能力较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且学习Excel应用方法的态度较为积极,则划分为III层。III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在熟练掌握及应用II层学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嵌套等多种函数处理数据;教学内容设定为独立使用MID函数提出身份证中的年、月、日信息,并判断身份证信息是否正确及完整;评价方式设定为在遵循高标准及严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学会超越自我。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