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艺术与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9:21

艺术与教育论文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1篇

一、教学内容与意义的差异性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文化教育活动最早的门类之一,没有美术教育就不可能有美术的延续和发展,因此,美术教育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并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互助,双向建构良好和谐的关系。美术教育与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作为造型活动的入门之径,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审美意识,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造型技能的生产劳动者;二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整体教育环境中造就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发达心智的现代公民。艺术设计这一名称见于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正式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这一提法的专业名称沿用了几十年[2]。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教育这一专业名称至此真正的确立起来。艺术设计具有本体的多种特殊性,它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了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是一种艺术化的造物活动。与纯美术教育有严格意义上的不同。艺术设计在内涵上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策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物品。内容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它既包括功能性较强的实用品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品的设计制作;既包含以手工艺为媒介的传统型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造型设计[3]。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有关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

在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的意识。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才有更高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高科技的兴起,要求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基础和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加强与国际接轨,要求人才对世界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和批判吸收的能力。艺术设计教育要为现代化社会服务,教育思想首先必须现代化。简言之,艺术设计教育在于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完善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全社会健康、稳定、合理、秩序的发展。

三、教学课程和设置的差异性

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出现了,当时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是以纯美术教育和实用美术教育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主要的专业系科为: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雕塑、实用美术等专业。基本上是以绘画、雕塑、实用美术为主。1956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等单位的专业教师及若干名海外归来的专家共同组成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0年并入清华大学,变成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至此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主要以绘画和雕塑的造型方向为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主要以实用美术和工艺美术的造物方向为主。这两所高等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一直沿用几十年,并影响着全国各省的专业美术院校[4]。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美术教育家和国家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改革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首先突破了沿用了几十年的学年制,改为具有合理学习模式的学分制。相对专业美术院校而言,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中包括时政课、文化课、体育课、艺术史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创作等。专业课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而定,专业美术院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为:国画人物、国画山水、国画花鸟、油画、壁画、版画、雕塑、水彩、美术学、实验美术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各专业方向的表现技法、表现风格、专业理论等课程。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总体表明美术教育选择了某种价值取向,并主动探索适合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不同的价值取向、性格兴趣及认识的差异,形成了中国美术教育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表现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美的观念和知识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教育,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美术教育又是一种技术的训练,通过动手的实地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描摹和制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广泛的求职需要。美术活动最重要的是塑造美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术活动既遵循逻辑思维,更重视反常的、逆向的和发散思维。最适合发挥想象和思维的自由性。因此,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求新意识,并通过这种创造意识在社会各阶层的实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就是从西方和日本引入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和设计观念开始的。毋庸置疑,我国近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近几十年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西方及日本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影响。西方和日本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不断传入我国。确实,这些都给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方向和推动作用。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是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如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的“构成教学”,80年代初对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当时该校邀请了“香港设计家暨设计教育家代表团”来该校的工艺美术系访问、讲学、开展览会、研讨会。其间,由来自香港理工学院的设计师专家带来了有关设计基础教材和著作,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运动一百年》等一批教材和参考资料。为此使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界在对外封闭几十年后,对西方150年来的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才有初步接触,这使得习惯了以写生变化为代表的基础图案教学的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和教师大开眼界。在最近的20年中,三大构成课程被当作设计教学的典范立即运用到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构成教学课程一直作为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发展到现在,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沿革。工艺美术教育是以工艺美术行业的技艺传统、生产工艺、创作设计传统,发展成为一条教育主线,而艺术设计教育将是以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与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或者说,是以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为主线。

然而,艺术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功能和性质的差异。经过国家教育主管单位和众多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多年探索实践和辛勤劳动,艺术设计课程结构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合理化,使建国以来工艺美术教育领域一直严格执行的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对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首先是把全部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时政课、公共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专业实践课、设计史论课、文化课、体育课。其中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材料构成、设计表达、写生、摄影、电脑辅助设计等。专业设计课根据专业方向设置来决定。专业设置一般为: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媒体与影视艺术设计等,专业实践课根据各专业要求到实际设计场所、设计公司、企业或生产厂家,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纵观每个专业的特色成果,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使用物品紧密联系在一起。选修课包括:美术类的绘画基础、理工科类专业基础知识、艺术概论、设计评价与作品鉴赏等。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在各专业设计课的内容和任务方面、各专业基础课设置与要求方面、加强设计基础理论教学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和绘画基础课的关系上,由于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有本质的区别,因而绘画基础课应根据设计专业特点需要进行开设,不能等同于美术绘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其次是专业设计课和社会需求、生产实践的关系上,根据适用、价廉、美观的设计原则,综合运用新材料、新加工工艺和形式美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后加强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培养,在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史、人体工程、材料学、工艺学、营销学、设计管理等方面加强教学研究。因此,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正是顺应了时展和社会需求的新特点,同时体现了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的综合特征。艺术设计课程还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继续进行优化课程结构、探索新型课程的尝试。在物质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上,更加体现实用与审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差异化

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与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在社会实践应用上有本质的差异化。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艺术设计理论课、专业实习课、毕业设计课等几方面组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部就班地依次进步。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单科独进式的课程编排顺序,各门课程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大多都不清楚不理解学习目的,而被动的接受教育,等到课程结束后才明确学习目的。因此学生平时只能凭兴趣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很难掌握各设计课程之间的关系;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只是把各课程内容简单的叠加,忽视各方面知识的综合积累。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和艺术设计院校经过大量调研摸底,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施了新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由课堂教学向实训室、工作室、实验室教学转化;由单科独进向多课题并行教学转化;由讲授式向启发、咨询式教学转化;简化课程设置;课程选题注重兴趣性、参与性、研讨性、实践性鼓励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挥;重视对学生作业成果的讲评和总结。此外,还对学生课外研修与设计实践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根据教学进程,对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必读资料,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和专业教育机构举办的有关大奖赛、展览、演讲、交流等设计实践活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结合社会教学实践内容中,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探讨最多、成果最丰富的应当属课程设计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全面剖析设计典型案例,从设计选题、调查、定位、到设计实务、生产、销售、使用等全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对各环节以及做好每一环节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在严格选定的典型课题之上,让学生主动地选择相关课程,最后完成课题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大大充实了课堂的实操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设计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对设计实例的讲解、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以及设计思维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系统、全面、实用的知识。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功能与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有助于把握课程教学思维导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性,最终使学生获取充实有用的知识。

五、结语

高等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性区别,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它们的分水岭主要是功能的区别,美术是一种纯精神产品的创造活动,而艺术设计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创作活动。两者就是解决“造型”与“造物”的根本问题。美术教育是在审美观念与态度上走在艺术造型的前沿,也正是艺术造型这一力量,才使人们对普通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艺术设计的造物活动也正是有意而为的。艺术设计的造物活动包涵艺术性和美术观念,除此之外艺术设计还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来完成物质材料性结构体系。当然艺术设计产品不是纯艺术品,但也不是科学发明和纯技术产品,这两个边缘交叉点正在造成艺术设计独立作用的区域。正如著名艺术家张道一先生分析道:“如果说,人类的造物活动是基于生活的需要,从而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很对的。问题在于,须进一步认识‘需要’的含义。吃饭用碗(钵),陶罐可以盛水。这是原始人已经知道并在造物活动中已经解决了的。可是为什么在当时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们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何以花费那么大精力去在陶器上描绘花纹,或是取来卵石、兽牙、蚌壳进行穿孔,串联起来挂在颈上以为装饰呢?看来,除了实用之外还有审美的意义。”[6]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雕塑在内的一切视觉艺术的审美观念和技能培养,传授对不同事物进行美的塑造,使之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是培养造型能力和造型技能的造型活动;而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明确商业目的性,创造实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产品,是学科专业内容设计创作与技能的教育;传授的是以使用功能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物质材料和加工技术,按照审美规律,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符合人们使用、文化品位较高的实用物资产品。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2篇

1.1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依然处于萌芽期,专业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其高速发展的势头,师资队伍往往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教师自身专业水准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通常是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往往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这就使得教师自身得不到良好的专业艺术锻炼,在传统教育体制之下,知识结构松散,框架不清晰,这就使得教育者自身人文知识缺失严重,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从被教育者角度来看,受教育群体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不尽相同,对知识的见解也往往不在同一层面,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对公共艺术教育有充分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本身有通透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还必须有相当广博的知识面来迎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问题,这对公共艺术教育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十分高。由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年限较短,几乎没有规范的公认的材,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无章可循,很难为学生构建清晰缜密的知识网络,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限制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1.2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解不深,或者存在偏见,这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必修课,因此课堂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场所,很难为了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而钻研专业知识,认为与通常的教育不能相提并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偏差,他们通常会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就业,功利性较强,无法从全局角度来看待新时代的教育,认识不到公共艺术教育对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学习的积极程度。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理解同样存在偏差,绝大多数学生参加课程只是为了放松心情,被动地接受艺术的熏陶,然而公共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的形式开展的偏重技能训练的学科,对各项理论知识的研究较多,无法迎合学生“口味”,教师与学生在学科发展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从而使得教学课堂无法达到和谐状态。

1.5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欠发展阶段,教育评价机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为了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以相对完善的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控。

1.6公共艺术的教学过程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不匹配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教学形式上难以合理控制,这就使得不同院系在推行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大多数高等院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公共艺术教育,鲜有高等院校把其直接当必修课程,这也使得各个院校的公共艺术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上述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和教学硬件条件的滞后,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收效不佳,与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不少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甚至不如中小学发展得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难以维持在良性的局面。

1.7公共艺术教育缺乏资金支持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各界必须为其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精神垃圾”侵蚀学生内心。教育部门和各大高等院校在将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后,并没有为其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持。艺术教育对教学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是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为了在课下促进学生进行公共艺术交流,也必须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场所和设备,绘画、音乐、舞蹈的道具对公共艺术学习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然而相关部门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并不乐观,不少高等院校内基本的资金保障都无法达到,更不期望扩大规模。

2优化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

2.1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为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应当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兴趣是学习一门课程最好的老师,为了加速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公共艺术教育者应当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将艺术的魅力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借助多元教学方式、手段,使学生被公共艺术所吸引。这就对教育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必须对公共艺术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尽管高效公共艺术课程多是选修课,但是教师应当为学生拟出科学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并安排类似于文化课的考试,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高校的艺术院系应当积极主动地组织相应的艺术文化活动,在课下为学生提供感受公共艺术魅力的平台,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艺术学习更加深入。学生在现实的活动中能够锻炼自身的审美素养,与人分享,进步更快。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使得教育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公共艺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公共艺术教师必须对公共艺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公共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更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之余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相关新闻,对发达国家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充分认识,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秀、先进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培养。高等院校艺术老师要培养自身对学科的兴趣,多外出学习,加强交流,使艺术教师自身的艺术特长得到质的飞跃。高等院校相关部门应当对艺术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艺术教师参与到积极、活力的艺术教学之中。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教师更具工作激情,能够提升个人成就感。

2.3公共艺术教育体制需要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体制要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约束,为了改变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局面,必须虚心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办学经验,加入自身发展现状的因素,确立自身的教育体制,才能确保公共艺术教学顺利展开。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以教育部对其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要明确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标准作用于公共艺术教育。要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加速相应权威教材的编写过程,使课程教学目标更加具体,课程结构更加紧凑,课程标准更加严格。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要注重研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要避免应试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以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艺术教材的编撰应当注重总体设计,提高目的性、规避片面性,编撰工作应当有大量的教师参与,才能确保教材的适用程度,然而不同教师意见不尽相同,无疑会增加编撰难度,减缓编撰进程。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当有别于中小学,知识内容应当更加重视与时代的联系。

3小结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3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4篇

——题记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兴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管理运作方式都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标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地丰富。可以说,文化艺术已经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全体中国人变得更有文化涵养,审美鉴赏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实现国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建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而应该是将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一部分的文化艺术,达到一个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高度。很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为先决条件。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2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1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2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2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该是教育,应该考虑把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我们的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使人人都能得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宗旨。为了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想超越现实,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缺乏创新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1] [2] [3]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与教育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价值,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D.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