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品混凝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4:50

商品混凝土论文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1篇

1.1水泥品种的优选

优先选用C3A含量低的中、低热的普通水泥或复合、矿渣水泥等,除冬期施工外,不宜选早强型水泥;也不宜采用火山灰水泥,因火山灰水泥需水量大,易泌水。

水泥等级和混凝土等级应相匹配,一般C25以下混凝土宜选32.5级水泥,C30以上混凝土宜选42.5级水泥,但水泥品种不能混用,不同产家、不同品种即是同一水泥等级也不能混用,同厂家、同品种不同批号的水泥原则上也不能混用。因不同厂、不同品种虽说强度等级相同,但其中所含的矿物成分不同,水泥掺合料不同,所产生的水化热亦不同,其收缩、变形、凝结时间等不同,水化时反映了各自水泥的水化个性,所以不能混用,如果混用:(1)可能造成收缩、变形不同,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2)凝结时间、需水量、水化速度不同,所产生的混凝土强度不同,将使混用后的混凝土强度降低5%—20%,(3)由于收缩变形不同,产生裂缝隐患存在。不同水泥应分别使用,只能待上一品种水泥产生一定强度后,才可向其上面浇筑其他品种、等级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1.2细骨料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泵送砼宜采用中砂并靠上限,0.315mm筛孔筛余量不应少于15%。实践证明,采用细度模数2.8的中砂比采用细度模数2.3的中砂,可减少用水量20kg/m3—25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28kg/m3—35kg/m3,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热、降低了混凝土温升和收缩。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约6%,为38%—45%。但是砂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度和强度,而且能增大收缩和裂缝。

1.3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

它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骨架的作用,并且对胶凝材料的收缩具有一定抵抗作用。集料的级配越好,所组成的混凝土骨架越稳定,抵抗变形能力越好。同时,集料的级配越好,能降低混凝土中单方水和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此外,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收缩也有很大的影响。

1.4砂

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以上,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因为采用细度模数为2.8:2.3的中砂每立方混凝土可减少水泥用量约30kg,减少水用量20kg—25kg,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温差引起的收缩。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应控制在38%—45%。

1.5选用优质高效的外加剂

为达到抗裂、防水的目的,在配制混凝土时,一般需要掺人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

2设计方面

结构设计规范主要解决的是结构的安全问题。但个别设计者未能作全过程(包括施工过程)数理分析。以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为例。一般的设计文件只给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没有针对结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的收缩量的限制值及收缩量制值相匹配的后浇带设置。特别是某些工程师盲目地相信某些补偿收缩混凝土的作用,不留混凝土后浇带甚至不留形缝,使得裂缝发展得很快。另外,混凝土收缩裂缝与现在设计的板和墙的尺寸越来越大也有关系。混凝土梁、板和墙的尺寸增大。尺寸大,构件总的收缩量大,容易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

3施工技术控制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时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2)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时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现场养护。现场养护不当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最主要的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不及时覆盖、浇水养护,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情况下,干缩更容易发生。有资料表明,当风速为16m/s时,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四倍。一些高层建筑的楼面为什么更容易产生裂缝,就是因为高空中的风速比地面大。

4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容易在早期发生混凝土半和物沉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浇注后应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袋、麻袋片或塑料薄膜,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以及激剧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表面开裂。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但由于热扩散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穿裂缝的产生。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

5裂缝部分处理技术

(1)涂抹:以涂为主,在裂缝表面涂抹新型高分子防水涂料,这种涂料是以合成橡胶或者合成树脂作为成膜材料,效果很好。目前常有聚氨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橡胶、聚酯树脂防水涂料。

(2)封堵:多用于水平面上的裂缝,其宽度大于0.3mm。裂缝较小时,采用低粘度树脂;在干燥自然环境下可采用的材料很多,如高分子涂料,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掺有速凝剂的防水砂浆等;在渗漏潮湿环境下必须进行封堵再进行表面处理,封堵用堵漏灵、堵漏王、水不漏等速凝材料;在漏水情况下可采用PBM—7聚合物混凝土封堵。

(3)嵌缝:在裂缝处凿八字形槽,并在槽内嵌填不同材质的密封材料处理。

(4)灌浆:适用于修补较深的裂缝和混凝土内部有空洞、疏散等情况。

(5)增大截面加固法:用同等级混凝土,加大原结构截面,以达到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6)外包角钢加固法:用角钢镶嵌在四角,并用扁钢将角钢箍紧,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7)粘钢加固法:在混凝土表面用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混凝土承载力。

(8)增设支点加固法:用增设支点减少结构跨度,达到减少结构受力。

(9)增设剪力墙加固法: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强度与变形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还可以在房屋适当位置增设剪力墙以抵抗地震作用。

(10)外加力加固法:采用外加力或压力、改变原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减少原结构薄弱处的受力,以提高结构的总体承载能力。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2篇

在混凝土楼板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长时间振捣,结果使混凝土中的石子﹑骨料下沉,浆体上浮,造成作业面砂浆层。这就使它的干缩性能增大,等到水分蒸发后,混凝土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干燥,从而使毛细孔收缩或沉缩引起了混凝土楼板的龟裂。(1)由于在施工中各工种操作人员没有相互配合,人为地将楼板钢筋的成品(板面负筋)踏坏﹑压弯,出现了支座的负弯矩,在浇筑混凝土后便出现了板面裂缝。(2)在施工中由于要提前预埋线管,而且加上预埋线管外表光滑,混凝土经过振捣,石子滑落,水泥砂浆浮于预埋线管上层,这就会使混凝土楼板沿管线预埋方向产生干缩裂缝。(3)施工方为了赶超进度,节约替换模板和支撑系统,当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操作人员就过早地将模板拆除;或者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终凝后,就在上面加压重荷,甚至上人作业等。这都会使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发生变性,破坏混凝土楼板结构,从而出现裂缝。(4)混凝土浇筑后,还有大量的水化热量得不到散发,在内部就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这就给施工后的养护带来了难度。如果在楼板养护时没有采取覆盖或覆盖措施不到位,养护时间不够,也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因此,民居工程的施工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施工方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易性及实验室配合比的要求,确定各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孔隙率以减少收缩量;严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采用中粗砂,避免使用过量粉砂。同时,要求严格审查出厂合格证及设计配合比报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便提高它的抗裂性能。

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不仅能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楼板的裂缝。(1)梁、柱浇筑完成后,制定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案,并对楼板模板支撑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模板及支撑系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根据工期要求要准备充足的模板,以确保按标准﹑按要求拆除模板。梁、板、柱宜采用同一标号混凝土。(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用水浇湿润,避免模板干燥而吸收水分。同时,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防止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使楼板出现裂缝。(3)现浇楼板中的预埋线管必须布置在底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接线盒集中钢筋网带,严禁将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而且在埋管集中的地方,切不可管与管紧密相列,要留有适当的间距。(4)现浇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并作保湿养护,12h后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个星期。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个星期。同时,对于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楼板,严格禁止人或重物加荷其上,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楼板结构的人为破坏,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居民楼层与层之间的抗渗能力,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降低楼板的耐久性,影响整个居民楼的使用寿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管理,民居工程中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文作者:柴燕仑工作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企划部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3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供给;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或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在建筑市场上,商品混凝土用量最大的是土建单位。在供货方式上,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甲供商品混凝土,另一类是乙供商品混凝土。作为影响土建单位最主要的两个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另一个是钢材),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土建单位与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的。

2.甲供商品混凝土优缺点及精细化管理

2.1甲供商品混凝土的优点及精细化管理

甲供商品混凝土对建设单位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成本。举例来说,一个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混凝土用量大约为7.3万立方米。通过对比土建中标单位的混凝土主材报价与商品混凝土厂家在同期的实际售出价,当商品混凝土作为甲供材时,折合项目每平方米可节约成本15元,即该项目可以节省建设成本180万元。另外,甲供商品混凝土也可以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最优秀的混凝土厂家,以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2.2甲供商品混凝土的缺点及精细化管理

(1)对于建设单位的流动资金要求比较高,增加建设单位的财务压力。如果采用甲供商品混凝土,则可以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降低付款比例,将付款比例更改为接近土建单位的付款方式。

(2)增加工程现场协调工作的难度。混凝土工程作为土建单位的一项主要利润源之一,甲供混凝土后,存在土建单位配合不佳的风险,存在因供货不及时而产生索赔的风险等。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将各方的工作内容、责任(包括索赔)的要求进行明确,在施工过程中使得各责任主体互不推诿,一致协调各项工作。

(3)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水泥、沙石等基材的价格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在实际供货过程中需要对商品混凝土的合同价格进行调差。在招投标时,需要设定一个暂定工程量,并设定一个商品混凝土标号为基准(例如C30),以在当地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的基础上投标下浮率为定标依据。供货期价差的调整;其它混凝土标号综合单价如何按每一级调整;泵送费;防水、抗渗、抗裂等功能性的外加剂费用等,都应在标书中进行清晰描述。

(4)当地质监站经常不合格混凝土厂家的报告,对于建设单位战略采购的混凝土厂家若是被当地质监站通报,对于工程工期会有严重影响,同时土建单位也会就工期拖延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另外,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混凝土厂家供货不及时甚至供不上货,也会影响到工程工期。另外,也存在供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对此,建设单位在招标时,至少需要选用两家单位为战略采购单位,明确要求供货方的责任(包括索赔)。

(5)招投标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一般需采用进入有形市场公开招标的方式,存在招标周期较长的因素。

(6)当混凝土工程出现问题时,判断是混凝土的本身质量问题还是施工问题比较困难,会出现供货方与土建单位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需要借助第三方的检测。

(7)混凝土计量。供货期计量,根据供货计划有选择性的进行分批抽查,只要抽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量的误差国家标准规定在±2%之内),需要在标书注明相应的处罚措施。总量控制,在进行决算时由造价事务所按照图纸计算用量与实际供货量进行比较,实际结算混凝土用量超出图纸计算用量的部分由混凝土厂家承担还是土建单位承担需要明细化和责任化。

商品混泥土甲供作为一个成熟产品已在很多建设单位进行了实施,是一项有效降低项目成本的方式。以上这些甲供商品混凝土的缺点可以通过土建招标文件进行约束,或者签订建设单位、土建单位、混凝土厂家三方协议,对三方的责权利进行确定。

3.乙供商品混凝土的精细化管理

商品混凝土的价格现在都很透明,造价主管部门每月均公布信息价,同时,商品混凝土的价格相对也比较平稳,下附某一时期,造价主管部门公布的材料信息价格,见附表一。

附表一:

因此,价格是土建单位选择商品混凝土厂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土建单位选择商品混凝土厂家,除了考虑搅拌站与工地的实际距离外,还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即付款条件、配件配套、供应是否及时、原材料上涨、计量问题和战略伙伴关系等。

3.1付款条件

付款条件是影响土建单位选择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决定因素。因为土建单位进度款付款比例也仅仅是75%,而且在工程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28天才能拿到工程款,所以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垫资能力一定程度决定着土建单位的选择。对于信誉优良的土建单位,混凝土厂家会同样选择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付款模式;对于信誉不好的土建单位,混凝土厂家一般会选择月结,甚至先期结算。也就是说,对于长期合作的土建单位和混凝土厂家,可以说土建单位有一笔钱长期不用付给混凝土厂家的资金,这就像持有两张信用卡一样,赊这家银行的钱还另外一家银行,总有一笔钱不用还一样,土建单位只要在施工,在流动,总有一笔钱赊在混凝土厂家。所以,对于长期合作的混凝土厂家、垫资能力强的混凝土厂家是土建单位的优先选择对象。

3.2汽车泵、固定泵、管子等配套配件

这些机械设备看起来重要性不高,但在实际施工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混凝土可以24小时施工,但泵车不一定配得上,往往会出现等泵车的情况发生。同样,楼层间的输料管用量很大,这一般也均由混凝土厂家提供。土建单位会优先选择那些对上述配套配件备货充足的,并能随时满足土建单位浇筑混凝土要求的混凝土厂家。

3.3供应及时与否

当土建单位在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上是商品混凝土使用大户时,例如一个晚上就能浇掉2000立方时,基本上不用担心供应不上问题,一般混凝土厂家会开足马力,24小时进行不间断供应;可是当土建单位施工小型项目或者是别墅项目时,若与混凝土厂家关系不好的话,则可能三天两头没有混凝土可打。为什么?一个因素是小量的工程肯定繁琐,另外只有几百方的量,却占用了混凝土厂家一辆泵车,这在其它地方,或许可以打个几千立方。无论从跑量上,还是利用率上,混凝土厂家都会倾向于优先供给大型工程项目。因此,在浇注少量混凝土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是土建单位选择混凝土厂家的一个考虑因素。

3.4原材料上涨。

一般土建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时,对于主材价格涨跌幅度均有要求,超过一定的比例需由建设单位补偿或扣回,因此原材料涨价的因素就看双方约定的比例为多少。但是,在这个比例内的原材料上涨风险均由土建单位承担。通过风险转嫁,土建单位也会把原材料上涨的风险转嫁到混凝土厂家。在原材料上涨通道中,混凝土厂家往往采取暂缓或暂停供货的方式,以规避水泥、沙石的价格高峰。例如,水泥、砂石的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当运输河流发洪水或大雾时,影响材料运输,若保工期,只能采用陆地运输等高价格的原材料,以保证商品混凝土正常供应。

3.5计量

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土建单位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验收。

(1)过磅,普通混凝土每方的重量在2350-2450之间,少于这个值即为缺斤少两,可以通过对到达现场的混凝土车进行称重,并减去混凝土车自重进行核算。

(2)通过现场测量验算成型的构件进行结算,一般施工损耗在1-2%左右,悬殊太大则不合理。但通过这种事后计算的方式进行结算,容易照成土建单位与混凝土厂家扯皮的情况。

3.6生意伙伴关系,

举个典型的例子,土建单位优质结构验收,有少数几个点混凝土回弹强度不合格,有可能评不到优质结构,质监站要求土建单位予以解释和说明。土建单位提供了商品混凝土厂家的报告,商品混凝土厂家很有信心的表示,他们随时随地对自己的产品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并提供了回弹不合格点的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报告等一系列数据,结论为由于是人工抽检,不可避免存在误差,他们有信心确保产品质量,建议采用更科学的取芯法进行复验。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取芯,这家单位顺利通过优质结构验收。

同样,另外一家土建单位遇到同样的情况,然而,混凝土厂家提供的报告是土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加水现象,并附了他们拍到的照片。显然,最终这家土建单位没有获得优质结构奖项,反而被质监站查处存在质量隐患。土建单位也很冤枉,他们说混凝土厂家到场的混凝土塌落度太小,工人根本没有办法浇筑,他们的质检员去混凝土厂家监督,混凝土厂家的石子含泥量太高,都是石屑等等,可是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都被现场加水的事实一笔否决掉了。

上述两个工程的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必然导致了不同的结局,这就是土建单位和混凝土厂家的生意伙伴关系。

4.结束语

无论商品混凝土作为甲供还是乙供,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等均需要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来做,同时,对于商品混凝土的浇捣方案、养护方案等也需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整体系统的安全和可靠。另外,结合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和项目物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和监控的职能,可以很大的提高商品混凝土的利用率,降低损耗,节约成本,最为直接的为项目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启明.土木工程合同管理 [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第一版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简叙了目前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早期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及时充分的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湿养护和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1前言

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建筑质量,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却闹得沸沸扬扬,是近年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焦点,也引起业内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对商品混凝土使用认识的不足及养护的不当是造成商品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现就商品混凝土的养护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2目前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

商品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观念阻碍了对混凝土水化硬化初期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存在一种这样的思想,即使用了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则所有与混凝土有关的质量问题都由搅拌站来负责,与己无关,因此,对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经常是既不按规范施工,也不按规范进行养护。几乎没有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养护,也不配备相关的人员、材料和设施,这是造成目前商品混凝土开裂多、投诉多、争议多的主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起始养护时间对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的重要性

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现代商品混凝土,经相关试验证明,初凝后8小时内的收缩急剧增加,而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几小时以内,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在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4商品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5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裂缝众多。

5湿养护7天期间内各阶段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影响

根据试验资料和生产资料, 商品混凝土的7d 强度约为28d 强度的65 %~ 85 %,因此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7天中,时间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越容易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 强度约为28d 强度的45 %~60 %,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若不失水,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从工程实际来看,效果都不错。而第一天则尤为关键,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 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难弥补。我们发现有的工程第一天不注意保养,第二天才开始蓄水养护,养护结束以后,板面还是有很多的裂缝,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第一天已经有了裂缝的产生,这说明第一天的不养护致使粗大的毛细孔已经形成,难于愈合。所以,我个人认为:湿养护7天,关键前3天, 最关键是第1天,因此,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保养,都要保证第1天达到不出现失水的问题。

6 混凝土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为了表面的平整度,必须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称为“一次抹平”。一次抹平后,如果不立即养护, 至混凝土初凝前,必须至少再抹一次, 这次不只是抹平,还要“压”,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称为“二次抹压”。二次抹压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二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三是表层密实度提高后,减缓了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是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有较长一段时间,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就会失水,形成缺陷。这些缺陷不消除,在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孔道进一步加深,裂缝进一步扩展,出现开裂。我们发现,在湿养护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例如传统湿养护),只有一次抹平而没有二次抹压,混凝土的开裂将很严重,实施二次抹压后,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除非实施即时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必须的。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现在往往习惯于抹刀手工抹压,不仅效率低,力度也不够,当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将很难消除。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作用比抹刀好,效率也高,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 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质量,为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

7 总结

因此,只要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施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工艺,实施及时而充分的保湿养护,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早期收缩;养护;控制裂缝

Abstract: Non load crack of commodity concrete is the serious quality defects in the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equence is a reduction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power structure, basic equipment (especially GIS large volume concrete foundation concrete durabi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commodity concrete and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diversity of load non commodity concrete, points out that the non load cracks in commercial concret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arly cracking of concrete, and the root of early cracking is the early contraction time of commodity concrete is mixed concrete time.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ntrolling non load cracks in commercial concrete, mainly in the concrete before the initial setting timely maintenance; also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urce of crack for pro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with the various aspects of materials,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tc..

Keywords: Commercial concrete; non load crack; shrinkage crack control;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品混凝土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现代混凝土技术进步和整体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随之也发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非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随着商品混凝土泵送法施工、外加剂应用技术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裂缝数量日益增多,开裂的时间大大提前,如有些大体积设备基础、变压器基础在浇筑后2~3天内就出现了贯穿性裂缝,建筑物中的现浇梁、板在刚拆除模板甚至浇筑后6~12小时内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

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在相应程度上解决了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通病。但是从质量管理角度上来看,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也给我们带来了结构上发生非荷载裂缝的质量通病。非荷载裂缝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大大地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早期收缩裂缝是非荷载裂缝的主要成因。近年来,对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成因和控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从各方面提出了很多措施,但裂缝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建设工程质量的顽疾。为此,本文将通过对比现代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的差异,分析现代混凝土非荷载裂缝成因的多元性,并通过对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寻找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有效途径,以破解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这一长期困扰建设工程的技术难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裂为防治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提出建设性意见。

1、混凝土发展的差异性

1.1设计差异

对于自拌混凝土,已经形成的设计理论和措施是:增设构造钢筋、设缝等已能较好地控制非荷载裂缝;对商品混凝土,当采用了这些措施,甚至掺外加剂等技术应用后,裂缝的问题依然严重。因此从设计角度分析主要的差异问题是:

①增加构造钢筋的作用效果、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理论问题和应用实践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完善;

②原有的设缝间距依据是否仍然采用;

③外加剂的实际效果与设计技术指标是否吻合;

④在设计角度对材料的技术参数提出具体要求;

1.2材料差异

自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水泥+砂+石子+水”;商品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则为“水泥+砂+石子+水+化学外加剂+矿物外加剂”。同时,就原材料而言,自拌混凝土水泥筛余5~8%,比表面积250~300m2/kg,标稠用水量26~27%,掺合料1~2种;现在商品混凝土用的水泥筛余1~3%,比表面积350~400m2/kg,标稠用水量27~30%,掺合料8~122.3。

1.3混凝土性能方面

商品混凝土与自拌混凝土相比,坍落度大、强度等级偏高、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收缩大、早期收缩比自拌混凝土增大。

1.4施工方面

施工工艺从传统的现场搅拌为主转变为现在的预拌混凝土为主、泵送辅助施工的方式。坍落度从原有混凝土的30~50mm,到现在混凝土>100mm,振捣工作量减少了,可到现场经常会出现违背配合比计算加“生水”的现象。混凝土养护的方式、及时性未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1.5管理方面

自拌混凝土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和质量监督的内容不同,同时监理单位和质监部门对非荷载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预控关注不足,特别是理解上尚存在一定差距,认为只是细微的裂缝,不足以重视,这些差异构成了商品混凝土非结构裂缝的质量通病。

2、商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材料因素

水泥化学指标的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和外加剂的应用,砂石资源短缺引起的质量差异,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直接材料因素。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材料的可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流动性、高砂率、和较小的粗集料粒径,从而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间接材料因素。

2.2施工因素

商品混凝土浇筑方式和养护措施不到位,特别养护不及时和现场加水问题,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施工因素。

2.3设计因素

非荷载裂缝控制的设计理论缺少系统的研究和计算,从而缺乏相应有效的设计控制措施,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设计因素。

2.4管理因素

监理单位和质监部门对非荷载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关注不足,特别是理解上尚存在一定差距,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的管理因素。

3非荷载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3.1非荷载裂缝的预防

非荷载裂缝的产生主要集中表现在早期的收缩开裂,同时后期出现的一些干缩、温差等因素造成的非荷载裂缝的源头,也往往取决于早期收缩产生的细微裂缝。掺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与不掺时相比急剧增大,是造成现代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重要因素;对掺减水剂混凝土,早期养护在抑制早期收缩、防止早期开裂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除了要在初凝前开始及时养护外,关键是要确保足够的早期养护时间;初凝后保证8h的有效养护,混凝土早期收缩将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大大减小早期开裂的风险。因此做好早期预控是控制裂缝的关键因素。

3.2裂缝预控的理念

商品混凝土作为现代主打混凝土,由于原材料、施工工艺等的变化,尤其是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的应用,使得混凝土的早期呈现较大的收缩性,易于开裂;通过试验室提供的试验数据表明:早期养护对抑制早期收缩、防止早期开裂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成因多元性,与材料、施工、设计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基此原因,针对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控制,我们提出以下控制理念:对于现代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控制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是加强早期养护,养护的关键是“及时”与“有效”,即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开始养护,并且要确保初凝后8h的有效养护时间;同时,为解决这一质量通病问题,应改变以往施工对养护的及时性、方式性缺乏足够重视的态度,改变监理单位和质监部门对非荷载裂缝的重视,转变建设、监理、施工等管理人员的观念,实现材料、施工、设计各方面的有效配合。

对于以掺外加剂为主要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应及早树立对养护是预控的关键因素理念,放弃以往对养护的轻视态度。做到对简单的养护要求和施工工艺有足够的重视,并严格执行。主要的要求包括:良好的施工组织规划,以避免先浇筑的混凝土得不到及时养护;采用合适合理的养护方法,比如PVC塑料膜覆盖法、蒸汽喷雾法、养护剂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控制机械的速率和方向等等,均能。

3.3养护标准、方法

判断混凝土养护的标准首先是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时间;其次是必须在初凝之前开始进行养护,不能因为混凝土表面潮湿而无需养护,。

养护的方法采用PVC塑料膜覆盖法、蒸汽喷雾法、养护剂养护、洒水养护等方式,尤其是蒸汽喷雾法的效果相对来说适合商品混凝土的特性。但是在混凝土终凝前不建议采用洒水养护,避免养护不均匀,产生微小裂纹。

4结论

(1)掺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使得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与不掺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时相比急剧增大,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是控制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关键。

(2)掺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的混凝土,起始养护时间对早期收缩的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初凝后8小时(h)内,是收缩的急剧增加期,对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即使仅仅推迟2小时(h),均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若从初凝后8小时(h)才开始养护,从早期控制收缩裂缝来说,将失去任何作用。因此,从抑制早期收缩开裂的角度考虑,必须在初凝前开始及时养护,并确保初凝后持续8小时(h)以上的养护时间。

(3)商品混凝土非荷载裂缝成为当前质量通病与材料、施工、设计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有其多元性。因此控制非荷载裂缝的主要关键点是: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是加强早期养护,养护的关键是“及时”与“有效”,既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养护,同时也要确保初凝后8小时(h)的有效养护时间,养护的方式有塑膜密封养护、保湿养护、养护剂养护等方法;

(4)在裂缝控制方面应着力强调对裂缝的源头控制与过程监控,彻底摒弃当前对裂缝被迫善后的消极补救方式,切实转变建设、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努力实现材料、施工、设计及管理各方面的配合。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6篇

关键词:卵石 机制砂 混凝土 天然河砂

随着社会的进步,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混凝土中,细集料主要采用天然河砂,为了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稳定,卵石机制砂逐渐被用于混凝土细集料,本文探讨卵石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旨在为有关工作提供借鉴。

1 试验材料

1.1 水泥

本次试验中,采用P.042.5级水泥(巢湖铁道水泥厂生产),水泥初凝时间为155min,终凝时间为220min,用水量为28.0%,细度为1.4%,3d抗压度为5.6MPa,28d抗压度为51.4MPa。

3.2 卵石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本次试验中,所有掺加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试件均性能良好,扩展度和坍落度均符合技术标准。同时,掺加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与未掺加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存在一些差异,掺加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黏性高于未掺加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尤其是当卵石机制砂掺加含量大于50%时,黏性差别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在砂率相同或者砂率没有明显区别的条件下,当卵石机制砂掺加含量大于40%时,混凝土流动性欠佳,试件表面可见粗砂颗粒,混凝土和易性不良。由此可见,混凝土中卵石机制砂的含量不宜过大,混合砂的细度模数要控制适当,不同机制砂具有不同的特性,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进行分析筛选。

本次试验中按照是否水洗,将卵石机制砂分为两类,试验结果证明,无论是未经水洗的卵石机制砂,还是经过水洗的卵石机制砂,均符合粗砂以及中砂的II区标准。不过试验中发现,在加入卵石机制砂的混凝土试件中,小于0.315mm的颗粒量≤20%,而通常情况下,天然砂制成的混凝土中,小于0.315mm的颗粒量能够达到30%左右。对于泵送混凝土而言,小于0.315mm的颗粒量以20%-25%最为适宜,本次试验中发现,当卵石机制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为3:7-5:5时,混凝土试件中小于0.315mm的颗粒量为20%-25%,可见在采用卵石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细集料时,应严格控制卵石机制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

总结:

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越来越繁荣,同时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也不断攀升,尤其是混凝土细集料,更是成为了建筑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传统混凝土细集料为天然河砂,但是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细集料不能再单一使用天然河砂,本文通过实验分析证明,卵石机制砂可以用作混凝土细集料,制成的混凝土使用性能良好,但是要确保卵石机制砂掺加量、卵石机制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控制适当。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将卵石机制砂更好的用于商品混凝土,还需要各位同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邸中新.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09(06):57-58.

[2] 王传宝.合肥地区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机制砂的试验与研究[J].商品混凝土,2009(12):54-56.

[3] 钮明琴,张金明,陆万军.浅谈卵石破碎人工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9(12):6-7,2.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7篇

关键词: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监管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ready mixed concrete in production and supervision, also appeared a few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laxity and industry regulation abs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ready-mixed concrete products, standardize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use of units of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production status and in ready mixed concrete the daily supervision problems found in shallow talk about a bit view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Ready mixed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建筑节能和环保减排政策的要求,各地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搅拌站)建设如雨后春笋,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市也是如此,由前几年的几家发展到后来的十几家,到现在的四十几家,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对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责任不清,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行业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不稳定,令人堪忧,甚至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规范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质量行为,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针对目前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现状及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近年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人员流动较大、变动较快,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负责人变更后,未能在企业资质证书上及时履行变更手续。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手册未随着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变更重新编制修订。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图只落实到部门,未能落实到人。未建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检验工艺流程和不合格预拌商品混凝土处理记录或建立了不合格预拌商品混凝土处理记录,但无具体内容的记载。一些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分支机构(分站)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情况不够完善。

2、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建立。部分企业实验室主任执业资格不符合要求,试验人员流动性大,持证上岗的试验人员数量不够。部分企业实验室试验标准、规程不齐全,外加剂试验依据标准不准确。压力机无基础、无固定,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和水泥胶砂流动度仪无独立基础,不符合试验设备安装要求。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温度控制仪表出现故障,不能有效控制养护箱的温度。实验室计量仪器、设备逾期未检定,水泥室试验设备逾期未检定,抗渗仪、温湿度表、钢直尺未检定,计量设备标识过期未更换。试验室无温湿度测定表,水泥破型室与水泥成型室、水泥成型室与其他试验室未分别设立,水泥成型室温湿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成型室无温湿度控制设备,环境条件不符合,且有混凝土试件逾期未拆模现象。无样品留样室。留样室样品标识信息不全,溯源性差。留样室封闭不严,有放置其他物品的情况。留样室环境不符合留样要求,掺合料、水泥样品留置数量不足、不规范,外加剂无样品留存,无留样记录。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加热设备故障,养护室温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标准养护室采用喷淋加湿方式,喷淋水直接淋至养护试块表面,不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存放有无编号试块,不符合试块编号连续、唯一的要求。试验数据上传未开通,试验数据上传因设备或程序的原因不能正常运行。

3、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原材料检验。水泥试验记录及报告内容不完整、无结论。水泥试验记录有签字遗漏现象,数据修改不规范。水泥试验引用了过期作废标准。水泥试验记录空白处未做处置,复检报告中代表批量与水泥实际进场数量不符,试验依据不明确。砂、石试验记录不规范,试验结论不确切,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未进行碱活性检验,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未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验。外加剂试验不规范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未严格按规程试验,试验记录过于简单。掺合料试验记录不规范、修改有涂改现象。无高精度的分析天平,粉煤灰烧失量试验设备精度不满足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不齐全,试配记录中试验数据记录不规范、不完整,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中的配置强度计算引用标准不恰当,试配记录与配合比报告关联性不强,未按混凝土设计规程要求设计配合比。

4、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储料仓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晰,个别生产企业的储料仓标识与实际储存的原材料有不符的情况。现场砂、石堆放场地地面未硬化,无隔离墙或隔离墙偏低,不同规格的砂、石在堆放边缘有混堆现象。混凝土搅拌机计量器具检定证书已过期未及时检定,无混凝土搅拌机计量器具自检记录。砂子含水率记录的数据与混凝土配合比调整通知单中的数据不符。雨后进场的石子潮湿,但未检测石子含水率。个别生产企业无混凝土配合比调整通知单,部分企业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通知单原材料的使用量与混凝土搅拌楼控制室计算机内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使用量不符或信息不一致。混凝土原材料上料计量、搅拌记录在混凝土搅拌机控制的计算机中储存未打印、无记录、无备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未按规范要求检测,部分企业试验人员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检测方法不熟悉。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信息不全,无试验人员签字栏。混凝土强度记录无试验人员签字,个别生产企业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按所供混凝土的单位工程进行统计评定,不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发货单、运输记录中无到达工地时间。预拌混凝土技术交底资料内容针对性不强,未履行交接手续,无交接人签字。部分生产企业未按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建立水泥强度、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强度管理图。

(二)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拌商品混凝土在现场卸料和浇筑时存在的问题。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需要通过特种车辆来运送,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原材料和运输时间的关系,在运抵施工现场后,预拌商品混凝土坍落度都有一定的损失。在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时,一些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没有通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情况下,为了好施工,随意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加水。认为用水稀释了混凝土拌合物,增大了坍落度,便于卸料、泵送、浇筑、振捣。而诸不知其加水,会改变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有的甚至出现把润输送泵和管的砂浆,当成混凝土错打到工程结构中,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的质量。

2、预拌商品混凝土在现场交货检验存在的问题。预拌商品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没有在建设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对进场的每车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交货检验,未检验预拌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是否符合合同或规范标准要求。

3、预拌商品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或构件养护存在的问题。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或构件比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结构或构件养护工作要求更高。有些施工单位不重视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了解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而作为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又没有给予及时的提示,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得不到及时养护,因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且降低了强度和耐久性。

4、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理控制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在使用预拌混凝土之前,监理单位需要审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使用原材料的复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等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后,施工单位才可以使用。施工单位在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过程中,监理单位还需用扮演着“见证取样”的角色。即在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人员在现场取样,在送至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监理单位还要审核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出具的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和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而一些监理单位未履行好自己的监理职责,把关不严,未起到应有的监理作用。

二、如何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管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内部质量控制

1、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应资质。企业取得资质之后,应在企业资质规定的生产范围内组织生产,不得降低生产设备、试验室设备、技术人员的配备等资质标准要求。未取得资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及其分站,不得向建设工程供应预拌商品混凝土。已获得生产预拌商品混凝土资质的企业不得转借、出卖资质。

2、建立健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做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各企业应制订相应的技术管理、质量检查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健全和完善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原材料台账、完善混凝土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制度、部门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岗位职责,重要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人员技术培训制度。制订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检修和淘汰计划的制度。完善试验室管理制度,制订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完善计量系统的计量定期校验制度。同时,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还必须设立质量检查部门,配备足够的质量检验人员。

3、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是企业搞好质量管理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依托和范本,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要组织各类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并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全国各地方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确保生产程序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4、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材料的监管和检验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台账(包括厂名或产地、品牌规格、数量、出厂合格证、质保书、产品质量证明书)。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分规格贮存、不得混仓。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使用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应当选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质量稳定的旋窑生产的散装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保书,对其品种、级别、批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核实。水泥的复验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复验。选用矿物掺合料应选择相对固定的厂家,加强矿物掺合料的复验工作。应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复验,复验合格的才能应用,其掺量应由试验结果决定。做好水泥筒仓和掺合料筒仓的定期清仓工作,并做好记录。有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超过质保期及有怀疑的,应按复验结果使用。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外加剂。在选择外加剂时,不仅要考虑外加剂的品质、单价,更重要的是考查外加剂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要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规定。做好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其合理掺量要通过试验确定。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氯化物总量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3)粗、细骨料。在选择粗、细骨料时应注意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这些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预拌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对于质量有明显外观差异及波动性较大的粗、细骨料,应该增加检验批次。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按批检验碱活性。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应按批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拌合用水。预拌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5、严把混凝土配合比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和相应的严格管理制度,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不可能生产出既优质又经济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因此,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等标准和供货合同,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施工环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要根据实际常用材料进行系列化的混凝土配合的设计,通过系统试验,并经过验证试验确定常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坍落度的损失值。根据原材料波动变化,应及时进行配合比的再验证和调整,提供施工配合比。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将每一个配合比涉及到的各种原材料数据存档备查,达到可追溯。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合同有需要时;

(2)原材料的产地或品种有明显变化时;

(3)生产1000立方米以上,大方量混凝土时;

(4)根据统计资料反馈的信息,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时;

(5)该混凝土配合比的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6、加强人员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人员素质对质量控制的作用。人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人的素质不高,没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旺盛的工作热情,没有一定的技术技能,即使有上好的设备和原材料,也生产不出优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此外,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就地取材的地方性材料以及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对象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在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质量监控及技术服务等方面,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许多时候还需靠人的实践经验作出即时的分析和判断,它以理论为指导,实验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学科。因此必须重视人的管理和培训。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专项试验室,必须经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可。从事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试验人员应高度重视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标准、规范,要重视检测人员的上岗培训。

7、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及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原材料的堆放贮存应符合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使用应按照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合理设计原材料储存位置和仓位,及时调整原材料的使用日期,防止材料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质量。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应采用密闭的储料仓,按照不同的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分别储存。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品种的水泥和掺合料严禁混仓,材料筒仓应加锁管理,筒仓外应有醒目的铭牌,标识内容应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检验状态等信息。原材料堆场应采用全封闭管理,场地地面要硬化处理,混凝土用砂、石料必须按照不同的品种、规格分仓堆放并设立永久性隔离墙,场地的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堆料仓口应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检验状态等信息。混凝土搅拌机械及其他机械设备的称量装置,必须定期由法定的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标定,并且做好经常检查及自校工作。每辆搅拌运输车经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及坍落度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做好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运输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当合同未作规定,宜在1.5小时内卸料,不宜超过测得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已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而没有卸完的混凝土,不能使用。严禁在运输、等待和卸料过程中向混凝土加水。

(二)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检验是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直至施工的全过程中,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一是,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确保预拌商品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二是,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对原材料和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三是,反馈信息,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2、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其检验规则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执行,出厂检验由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承担,生产企业必须按批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记录应存档备查,检验项目结果不符合要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不得出厂。出厂检验内容:

(1)通用品:检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坍落度、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2)特制品:除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外,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3、交货检验实行见证取样,由施工单位负责在交货地点取样、制样,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理单位见证施工单位制样。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生产单位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进行联合验收,并在“预拌商品混凝土现场交货检验记录”上签字。交货检验验收内容包括:

(1)确认预拌商品混凝土类别、批量数量;

(2)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完毕时间,确认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预拌商品混凝土交货检验;

(3)确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混凝土试块强度质量。

4、当坍落度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混凝土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认为合同规定的坍落度无法满足施工浇筑要求而需要增大坍落度时,应征得建设或监理单位同意后,书面通知生产企业调整。判定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坍落度、拌合物质量以交货检验为依据;强度以见证取样送检的试块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其他质量指标的判定由供需双方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在合同中约定。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

(三)重视预拌商品混凝土在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工艺控制。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预拌混凝土的特点编制详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和重要结构部位或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应结合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的生产、技术保证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论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应遵循下列要求:

(1)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底层混凝土初凝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及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严格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布料均匀摊平,不得集中在同一处,禁止用振动棒将集中布料在一起的大堆混凝土采用长时间振捣逼浆流平,禁止用振动棒撬钢筋的逼浆手段摊平。禁止向混凝土泵车的贮料斗中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2)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和施工部位、环境(气温、湿度、风速等)、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制订具体的养护方案,严格按方案实施养护。混凝土浇水、覆盖、保湿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四)加强监理单位对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1、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养护、检测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加以纠正;对工程质量缺陷要及时作出处理指令,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施工过程控制。监理单位应委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和重要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参与施工单位组织的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方案均需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付诸实施。监理人员应对预拌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实施旁站监理。通过对支撑体系的巡检,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牢固、稳定;通过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规范和方案的要求。

(2)不规范行为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现场监理员应随时阻止,若不能及时制止,应及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汇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或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妥善处理。一般混凝土缺陷,由施工单位按施工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监理工程师重新验收合格后通过。严重质量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质量缺陷整改方案,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制定处理缺陷的措施,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严重质量缺陷的事实应同时上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五)完善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制度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本辖区内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和使用管理纳入日常监管范畴,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的抽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根据本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状态建立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展开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将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信用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并与资质管理等挂钩,不良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2、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以及质量验评标准,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1)企业是否超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和地点从事生产活动,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2)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效运行,生产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是否履行岗位职责;

(3)原材料进场台账是否建立,原材料是否按批复检合格后使用;

(4)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是否齐全,技术资料是否按规定归档;

(5)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

(6)实验室的设施环境及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计量设备检定证书是否齐全、有效,实验室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7)检测资料是否按年分类流水编号,是否存在抽撤、涂改现象,是否按规定签字盖章;

(8)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资质等级标准及管理要求,人员是否到位和持证上岗。

3、各地质量监督机构要完善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使用、监理、质量检测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准入清出制度,加大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动态监管力度。对相关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企业内部质量检测、混凝土运输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有效规范,对查实的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行为要及时责令改正。坚决取缔无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擅自设立的分站,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发现施工现场违法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为,将严肃追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记载不良行为记录。

4、加大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监督检查应做好监督记录,建立监督档案。

(六)充分发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协会作用

1、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地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协会及相关协会应及时掌握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围绕行业发展的需要,把研究提高混凝土质量作为一项当前的主要工作,强化自律机制;积极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调研,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督促企业建立质量诚信档案,规范质量行为、严格质量检查、接受社会监督,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评价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有序、诚信规范,推进混凝土技术进步,全面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水平。

三、结语

混凝土是工程的结构材料,关系重大,所以,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到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的要求、用户施工的环境等情况来提供优质产品,并同时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最终目标是使用户用得放心, 同时也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严格处罚。规范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管理秩序,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8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一 、概述

商品混凝土又叫预拌混凝土。它是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施工方式是由传统的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方式经过专业化分工而演变来的。在这一专业分工中,将混凝土的制备与浇筑成型和养护等过程分割成两部分。但是,这些过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无论对混凝土的性能还是对施工质量,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二、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分析

商品混凝土开裂

商品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混凝土浇筑完出现裂纹又最为常见,裂缝有的是均匀分布,而有的却是呈不均匀状态分布,有部分裂缝仅仅是表面一些,数量较少而且开裂程度较浅;而有的则完全相反,数量多且程度深,表现为构件通体裂缝,有些裂缝不会造成建筑物的过多损害,而有的裂缝很有可能危及建筑物安全,构成工程极大的隐患,混凝土开裂主要可以分四种情况。

1、收缩裂缝。混凝土搅拌车相对较为封闭,内部为恒温绝湿,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之下,会造成毛细孔在短时间内丧失水份,自干燥引发较为明显的收缩。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混凝土裂缝极易产生。其原因是混凝土自身的水化速度过高导致的,需要降低商品混凝土的出站温度。

2、塑性收缩裂缝。包括因坍落度过大引起的塑性沉降(顺筋)裂缝和因表面失水过快引起的表面收缩裂缝。解决的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强收面工序,收面以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3、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以后,由于失水干燥,引起混凝土内外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表面裂缝。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要加强混凝土的湿养护,控制干燥收缩裂缝。

4、温度裂缝。高标号的混凝土发生水化反应时将产生约45℃的绝热温升,如果施工时入模温度超过30℃的时候,其中心构件的温度会超过 75℃这样就造成内部与外部的温度相差达50℃以上。因此产生较大的应力,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开裂,因此低热水泥要尽可能使用,也可以考虑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给构件内部降温,控制内外温差在25℃。

(二)坍落度异常

导致坍塌度异常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过大。

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不好,混凝土一小时的坍落度损失比较大。

砂子的含泥量过高,石子的石粉含量过高。

计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失误。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水温往往偏高。水泥直接和热水接触,在与其相遇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水化反应。

商品混凝土可泵性不足

1、问题

商品混凝土的可泵性是关乎其能否正确浇注到位的关键。一种混凝土质量再好,强度再高,如果可泵性不好,就无法施工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混凝土的可泵性差,现场施工人员势必要加水来改善泵送性能,这样一来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为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充分了解混凝土可泵性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

造成可泵性不足的原因

(1)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砂料。混凝土中砂率不适宜,砂的颗粒级配不好,0.315毫米及以下筛余量小于15%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

(2)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坍落太小,造成泵送困难。

(3)现场施工速度太慢,压车时间偏长,导致坍落度损失过大,泵送困难。

(4)胶凝材料与外加剂适应性差,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的情况出现,导致泵送困难。特别在使用矿渣或粉煤灰水泥品质差的情况下泵送性能也会变差。

(5)由于坍落度过大,掺入高效减水剂量太大,骨料级配不合理等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离析,可泵性较差。

(6)泵送管道布设不合理,弯管过多;垂直向上泵送时,水平管的距离太短,造成泵送困难。

四、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

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现浇商品的混凝土楼板产生的裂缝,时常是由几种不同的因素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从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

(1)、泵送混凝土组成材料特性原因。现代的大多施工,都会采用泵送的混凝土操作技术。所以,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都比普通的混凝土要稍微大一些,而骨料粒径是较小的,在水灰比过大的时候,混凝土中的孔隙水在养护的前期,是呈现饱和的状态,收缩量是很小的,可是后期的养护如果不当,就会促使孔隙水流失的特别快,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裂缝会产生;塌落度过大的时候,会促使混凝土在硬化的时,由于胶凝体失水和水分蒸发后导致干缩量增大,从而裂缝产生的可能性也会增大,骨料粒径减小的话,会将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能力减弱,使得混凝土裂缝产生。

(2)、挠捣混凝土操作的原因。①混凝土过振的原因:施工进程中,混凝土过振就会使得骨料下沉,在混凝土表面就会呈现浮浆、泌水的现象,会在水分蒸发之后产生裂缝、模板干燥的时候,会大量的将混凝土中的水分吸收,促使混凝土收缩后,形成裂缝。②混凝土在振捣之后的抹压和收面都会使得混凝土水泥浆上浮,凝固后,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裂缝、混凝土的表面不进行养护、覆盖,或者养护不到位,经过风吹日晒之后,表面的水分就会快速的蒸发,造成裂缝;③在混凝土振捣以及泵送完毕抹面的时候,工人有时为了能够施工方便,不按照规范开展操作流程,而是私自往混凝土里添加水,或者在楼板面上洒水,使得混凝土塌落度增加,也是促使版面开裂重要原因之一。

(3)防治措施。对于楼板裂缝主要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①严格钢筋验收、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严格验收钢筋,同时由于施工作业会造成上层钢筋间距变化,因此要加强上层钢筋网保护层厚度、间距控制。间距过大过小都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所以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防治。 ②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的地方,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尤其是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时,就更容易发生裂缝。所以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直径为6~8mm,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2.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处可以采用线盒。线管数量很多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两根直径为12mm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结语

总而言之,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要加以重视,浇筑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或者避免各种裂缝、坍落度异常等情况的出现,掌握好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办法,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论文第9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 配合比 调整 复掺

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76-02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大宗建筑材料。当前,市场上商品混凝土已经成为主流,基本取代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又不同于现场搅拌混凝土,通过试验与实践,对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作以简述,供同行参考。

1 复掺技术

复掺是指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同时,在掺入一定量的磨细矿渣粉,用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降低坍落度损失,提高抗渗性,减少早期开裂现象等性能。

复合掺合料的作用机理是可以对商品混凝土起到增塑减水作用。商品混凝土的增塑减水作用,主要与其颗粒的物理性态有关。这些物理性态包括掺合料颗粒大小及颗粒形态,表面光滑度,是否坚硬,无孔以及亲水性如何等,可归结为超细矿物掺合料的“微填充效应”

“形貌效应”“比重效应”“分散效应”。各类效应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伴随相互依存的。例如,掺合料颗粒粒径大小对填充效应有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分散效应。所以,复合掺合料的增塑减水机理在于物理性态的发挥,即在与高效减水剂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微填充效应”“形貌效应”“比重效应”“分散效应”。

2 商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确定

商品混凝土分为泵送、罐送、溜槽、吊斗施工,以泵送施工为主。这就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和易性、保坍性、粘聚性、施工工作性等。混凝土只有掺加掺合料才能达到上述要求。这就有个胶凝材料总量的要求,根据实践,对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提出了胶凝材料总量及各组分掺量的取值,见表1。

由于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所以胶凝材料要随着不同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通过反复的试验与论证,总结并提出了下面几项调整方案。

(1)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整,冬季施工应提高水泥掺量,夏季则降低水泥掺量,春秋季节适中。

(2)粉煤灰和矿粉提高一个等级,可提高5%复合掺合料用量。

(3)混凝土坍落度提高或降低20~30(mm),胶凝材料可增减15~20(kg/m3)左右。

(4)砂子细度模数每差一档,胶凝材料可增减15~20(kg/m3)左右。

(5)粗骨料最大粒径每差一档,胶凝材料可增减15~20(kg/m3)左右。

3 砂率的选择与调整

砂率是控制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作性的重要指标。选择正确的砂率可以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连续可泵性等性能。砂率的选择确定除与水胶比和粗骨料粒径及坍落度有关之外,还与砂子本身的品质有一定关系。通过大量试验,提出了砂子本身的质量和砂率的选择关系,见表2。

砂率的选择还与混凝土坍落度,水胶比,粗骨料粒径有关,见表3。

4 水胶比的选择调整与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商品混凝土水胶比选择在0.35~0.55之间为宜。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大约每降低0.1左右的水胶比,混凝土强度大约提高4%。水胶比的调整一般在0.01~0.03之间为宜,否则会造成混凝土强度的急剧下降。复掺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性能,降低了水胶比,提高了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的和易性 可泵性 保水性等更加适宜泵送混凝土的施工。

商品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一般在165~175 kg/m3之间为宜。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是配制优质混凝土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所在。所以单位用水量必须通过试配来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商品混凝土必须掺加泵送剂。泵送剂的选择非常重要。优良的泵送剂能够使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优良,不泌水、不离析、保水 、粘聚 、包裹性好,使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下整体向前推进,流动。

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尤其要进行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复掺商品混凝土推荐使用聚羧酸减水泵送剂,聚羧酸减水剂以其在掺量较低时就能产生理想的减水和增强效果,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坍落度保持性好,与水泥 掺合料适应性相对较好,对混凝土干塑性影响较小及氯离子含量低等突出特点,成为新一代减水剂。

外加剂的选择还要根据不同季节,气温选定。例如,春秋季节宜用早强型外加剂,冬季施工宜用防冻型外加剂,夏季宜用缓凝型外加剂。

5 结语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是一项极其复杂,细致的工作。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与实践,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品质优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