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经会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2:26

财经会计论文

财经会计论文第1篇

(一)会计计量

企业的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成本、所有者权益等,如今各个企业都面对着如何计量其经济收益的问题,而在会计计量工作中,一旦出现错误,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计量时要按照其计量的质量标准来进行,首先计量人员要使会计计量所提示的数量关系与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项的内在数量关系保持一致,其次就是要保证在给定条件相同时,不同的会计人员对统一客体的计量应得出相同的结果,最后,会计人员在计量时,计量方法要保证前后一致,以免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生误解。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只有保证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无误,才能够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二)成本控制

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为了使其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都会对企业的相应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而成本的核算以及控制成本都是需要财务会计来完成的,成本控制出现失误,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收入,因此,在财务会计进行成本控制中,要对公司的运作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使相关的数字报表可观而准确,无论是任何企业的成本控制,无非是对料、工、费的控制,而如今竞争市场也来也激烈,大多数企业也意识到了控制成本的重要性,而会计的职能就是核算、统计和监督,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把好成本控制的质量关,准确的核算企业生产中各项所需的费用,将成本控制在最低,通过会计职能的实现来使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财务管理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利益,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的资金运作过程中,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人员选择时,要选择技术知识强、自身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这就使得其在日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凭借自身的素养以及相关的技术方面知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达到最优化,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进行会计分析

所谓的会计分析就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核算的成本、资金、利润、损益等一些会计信息,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核和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会计分析,可以客观的了解到某一时间段内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在进行会计分析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实际的数字与计划的数字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到计划工作完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本期的数字与上期的数字相比,来分析本期企业经营的好坏,找出与上期的差距,这样就能了解到某一时期内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剖析,这样就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促进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在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中,财务会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来核算该企业具体的经济运营情况,通过相应的措施使该企业尽量降低其劳动消耗,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功能,然而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想企业的经济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也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就要求相关企业加强法律建设工作,明确会计人员在监督时的职责和权限,将会计工作的具体责任下发到每个人身上,如果在会计监督中相关人员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企业管理部门要给予严厉的惩处,加大会计监督的法律力度,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连带人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加大其财经法规的宣传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遵纪守法氛围。在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时,可以建立公共会计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来进行监督,这就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开展监督工作时,由于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的不真实性,在会计监督工作中,要明确会计责任的主体为企业的负责人,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要对企业的会计工负责,这就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这就给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行各业中,人都是一切工作的载体,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亦是如此,在会计人员的选拔中,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要选择专业知识过关,有专业证书的人员进行财务会计的工作,而在进入财务管理工作中时,也要对其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也要定期的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能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违规、违法的现象发生,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也十分迅速,这就使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对其定期的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其面对如此繁重、复杂的工作能一直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综上所述,通过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以及思想上的教育,可以使会计人员熟练的掌握会计知识、及时了解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能保持严谨、积极的工作态度,利用相关知识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结束语

财经会计论文第2篇

(一)在课程方面

目前财务会计教学所采用的教材都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来编写的,教师的授课也是根据这两本书而进行的,授课内容和税收法律中的规定有所不同。教师基本会计理念教给学生的是责权发生制,但是税收法律制度中有关收入和费用的确定和会计有所不同,它既有责权发生制,也有收付实现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区分这两者的不同,避免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二)在教学方面

在财务会计教学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教学目标滞后,定位不准;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充分体现出“专业化”和“技能化”的特色,以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但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一教学目标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通过初级和中级会计师考试为教学目标,偏离和社会的需求。第二、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依据。但是目前财务会计专业的教材要么是使用本科教材,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要么是自编讲义,胡编乱造,不合实际,严重影响和教学。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因为学校的扩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很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并没有派上用场,教学以黑板加粉笔的形式尽兴,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在成绩考评方面

财务会计专业对于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沿用的是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期末考核为主,采用卷面和分数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在本学年的学习成果。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往往平时不学习,考前疯狂背诵,以获得一个过得去的分数。同时在考试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核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区域,导致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实践技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财务会计专业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改进。以熟练操作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加强财务会计专业的实用性和技能型。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灌输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着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进行转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编写适用教材,建设实验室

财务会计专业的教材编写一定要以一线企业在工作中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以及产生和形成这些经济事项的内外部相关经济联系为导向,不能够无中生有,主观臆断,脱离实际。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实践,以会计核算程序、凭证和传递程序为模拟对象,按照真实的工作流程,使用一线企业常用的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记账凭证来训练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实验室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没有一定的适应期,就被要求上岗熟练地工作。因此,加大对于实验室的建立的资金投入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校企结合的办学方针

财经会计论文第3篇

国外会计定义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将簿记以及会计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还提出可簿记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提出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可以分类总结企业的交易情况并且解释其结果。在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53年8月发表公报中,提出的会计定义和《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比较相似。“公报”,对上述定义中所涉及的“艺术”一词的含义作了解释。“公报”写道,艺术中存在一部分科学,但是艺术必须包括科学上技巧以及经验。但是,七十年代以来,美国会计趋向于,将会计理解作为此阿勇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要方式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日本,赫赫有名的会计学家———“黑泽清,对复式簿记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他对簿记给出了一个定义,会计师在企业中,采用货币开展计算来的一个资本循环的手段。”

二、财务会计在经济学角度下的定义

(一)从企业出发

企业是货物制造者以及劳务提供者,企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又是寻租者,要通过公开发行证券,实现对其他公司的并购,在再分配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资源的扩大。市场初次配置资源,但是再次配置是通过企业进行的。企业内部主把资源变成生产要素,使得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变为为现实的生产力,促使社会财富扩大。财务报告需要立足企业,界定对外提供的报告范围。

(二)以服务市场为导向

经济学角度市场,是通过供需双方仪器决定价格,实现交易完成,这其中调节经济是一种主要的机制。分析市场有市场参与,就是证券、商品和劳务。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不但是买方,并且是卖方。公平、自由以及平等竞争的平台,促进者财务会计的长久发展。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时候,需要把政府干预以及垄断摆脱开。因为企业总是不确定性并且伴随风险状况下决策,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自于市场。今天的经济学角度市场不是完全充分市场。那么任何上市企业因为要进入资本市场,所以要有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作为准人“入场券”。在上市之后,必须依照监督者要求,提供规定报告以及财务信息。市场的顺利运转需要配置投资,这个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才使得各企业的财务可以交流,同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如果财务报告没有公开,那么财务信息便是私人产品,是内幕信息。财务报告如果公开,私人产品就成了公共产品。

(三)财务信息与信息

会计,是把企业的经济数据变成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财务会计需要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中变成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活动。信息有三个特点,第一,可以描述事物的特征。第二,是说事物差异存在变动。第三,反映出事物的差异。企业的资源和以及变动,是伴随着交易发生而变化,这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是把交易数据变成财务信息,这其中存在的经济变化恐怕,便是无法了解的。信息主要是由每个企业提供的,如果向市场公开,信息就成为公共产品,可以被为全体参与者共享。需要强调是,企业原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通过发行证券和筹集资金,对其他其他企业并购实现扩大资本和规模。但在客观上,财务信息最终转化为市场信息,影响到对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四)反应经济系统

系统具体来说指一系列相互依存,但是各自起作用的部分,来完成整个整体的功能。宇宙是一个自然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下,还可划分出多个小系统。当我们仔细观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发现财务报表是核心,可以决定财务报告中的性质和最终目标,但是表外显示的是系统补充,最终使财务报告具有估计和预测功能。财务会计主要是以可稽核凭证作为根据,把会计准作为准绳,实现了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反映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的属性。对于收益信息以及财务状况信息和现金流量中不能绝对可靠,反映出相对可靠的属性。

三、结语

财经会计论文第4篇

由于预计的风险保障支出、预计投资收益和预计费用支出是保险公司定价的基础,因而这种分析其实质也是一种收益——成本分析。另外,由于利源分析是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的比较,因此利源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预算工作和决算工作的结合。利源分析一方面有助于财务报告的阅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公司利润产生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将利源分析的分析项目加以细化,或细分至公司业务的各业务条线或业务单元,则分析结果就能够成为绩效考核、定价回顾和资源分配等经营决策的有力工具。

在一般会计准则体系下的利源分析

中国保险行业的财务会计实际上已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编制一般会计报告,一是按监管会计准则来编制监管会计报表,而两者的最大差异是准备金评估方法的不同。笔者已在《保险公司在非市场化费率环境下如何进行利源分析》2一文中对基于法定报表的利源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在一般会计准则体系下的利源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比较简单的保户储金业务。根据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保险业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6号,以下简称“通知”)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对万能险进行拆分,对其他险种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拆分后的万能险投资部分和未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业务则形成了保户储金业务。根据“通知”规定,这类产品的负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负债初始确认金额”。拆分和风险测试的结果,导致这类业务的利源一般只有利差损益,其利源分析也相对简单。如果不考虑死亡支出等次要项目,这类业务的某一报告期内的利源就等于当期实际投资收益与当期结算利息之差。其次,我们再考察一下报告期内签订的新保险合同。根据“规定”的要求,“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不应当确认首日利得,发生首日损失的,应当予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一般来讲,新保险合同总能给公司带来收益,表现为由于该保单所产生的净现金流入的现值大于净现金流出的现值3。这时就会出现首日边际。首日边际的产生使得新单在保单签订当期对公司的利润贡献近似为0,因此对新单做利源分析的意义不大。对于新业务,笔者认为应当从新业务对公司价值的贡献角度去分析才更加有效。本文第三部分将对此作一个简要地说明。最后我们考察存量业务。对于一个成熟的保险公司来讲,这部分业务贡献了公司利润的绝大部分,是公司利源分析工作的重点。不考虑再保险业务,同时忽略未决赔款准备金等次要项,则有:利润=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费用支出(含业务及管理费和监管费)-佣金支出-红利支出-赔付支出-退保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公式一)在“规定”指导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由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的合理估计金额、风险边际和未摊销的剩余边际构成。为了简化分析过程,这里假设风险边际为0(这与FASB4所坚持的单一边际的方法是等效的5),并假设报告期内的评估假设不发生变化。由于各期的净现金流出等于“费用支出(含业务及管理费)+佣金支出+红利支出+赔付+退保金-保费收入”。假设所有现金流都发生在年中6,经过简单的代数计算,我们不难得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预期保费收入-预期费用支出-预期佣金支出-预期红利支出-预期赔付-预期退保金+(期初准备金×预期投资收益率-预期净现金流出×预期投资收益率/2)-当期首日边际摊销(公式二)公式二中的各项预期值都是在上一报告期末预测的、本报告期内各项现金流的预期值。由于“期初准备金×预期投资收益率-预期净现金流出×预期投资收益率/2)”即为预期的准备金负债对应的可投资资产的预期投资收益,因此,公式二化简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预期保费收入-预期费用支出-预期佣金支出-预期红利支出-预期赔付-预期退保金+预期投资收益-当期首日边际摊销(公式三)同样,公式三中的各项预期值都是在上一报告期末预测的、本报告期内各项现金流的预期值。将公式三代入公式一,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则有:利润=(实际保费收入-预期保费收入)+(实际投资收益-预期投资收益)+(预期费用支出-实际费用支出)+(预期佣金支出-实际佣金支出)+(预期红利支出-实际红利支出)+(预期赔付-实际赔付)+(预期退保金-实际退保金)+当期首日边际摊销。至此,公司报告期内的利润被拆分为投资差异、费用差异、赔付差异和当期首日边际摊销等众多项目。这些项目分别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不同职能主要相关,比如:投资差异与公司的资产管理职能相关、费用差异与公司的财务管理相关、赔付差异与公司的核保管理相关。因此,当这些项目的具体金额被列示出来,公司管理层就可以据此来评估各职能部门的绩效,一方面奖励上进,一方面找出薄弱环节,并投入资源予以改进。

财经会计论文第5篇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科斯曾经提到过:“财务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公司内涵问题:不同资源对所有权与财务会计演进的动力是一致的。总而言之,研究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的核思想就是发掘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及其中的内在规律。而若要发掘其内在规律,必须从公司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财务会计本身所存在的学术性基础问题。费孝通先生站在了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角度将公司描述成由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四个不同的资源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这是对公司内涵的宏观性描述。实际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将会对应着公司不同的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在企业组合中所存在的地位,并借助财务会计的传播功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内涵与财务会计有着本不离质的密切关系。从深层剖析,财务会计衍生于资金所有权,是资金标价分工和专业化的成果。在资本市场上资源拥有这将通过财务会计的方式把公司资产体现于账本之中。这种约定对公司财务以及资金计量方式形成了初始合约。公司合同的出现也使社会资本是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予以标价,同时也出现了专款专用用来投资。显然,以外在物质形态出现的生产要素是这种契约组合的最初体现,若仍未落实物质与价值形态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拆分。其资源的拥有者将会变成物质资金的投入者,来获取公司的实际掌控权。很明显,在这种控制理论下,对资金定价及考评的要求衍生了按照资金资源拥有者的意思确定并计量属性传达的财务会计消息,归属于单方面私有契约属性。但是,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丰收就是人力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断地挖掘着,找到了创造公司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当代的公司资源契约中,财力资源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消极了,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虚拟化,被动化。而公司发展的潜力主要还是依靠于人才的推动,因此,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结合到企业剩余的关系简简单单用激励来解答,更应该是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公司所有权。与之俱来的是,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确定必然有利于扩展企业权益的范围,而以前针对资金所有者的会计体系也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逐步的发展着,资金所有者关于公司的掌控权也出现着分化和裂变,社会会计就是公司财务资本内涵的一个特例所指。因此,随着对公司内涵的深入了解,不同的公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政策安排,而安排的核心目的是确认哪种资源在契约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简单的货币资源所有者为主导的公司掌控权集中制度逐步分散给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所有者,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备合约,单独的核心资本在公司中不好分辨,因为不同资源的所有者在企业中逐步建立了所有权共享制度,然而,精确确认与计量企业剩余以及在各个资源所有者配置之间需要一个计量方式或者计量部门,这无疑就应该是财务会计部门所擅长的。

二、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站

在在企业管理的不同视野上认知,财务会计领域也从学科的角度探究其内涵,并希望完成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之间相互发展互,这种互来源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释。在该理论中,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作者把微观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因此,该理论被认为是寻求财务会计与公司管理契合点新发展的重要成果。目前主要的研究范围可以总结如下:

(1)不同的企业管理结构中的财务监管问题;

(2)企业管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导向问题;

(3)互动仪式链中相关利益者的财务监管体制探究;

(4)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

(5)企业管理框架下与财务信息的质量型相结合的探究分析;

(6)企业管理与财务信息造假的剖析,等等问题。很明显,当代对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契合点剖析的理念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普通型叙述,引入闭着的管理理念,寻求财务会计与管理理念的契合点,从外在上进行融合,引出结论。剖析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还可以利用自愿性披露公司会计信息的原则,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已经成为能否竞争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自愿性披露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企业拥有较好的声誉,就意味着能引来许多投资商投资。因此,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应该提高其财务报表的质量,自愿性的披露外界所关心的信息,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投资者对企业的兴趣。当宏观经济整体萧条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自愿性披露企业信息,报告其良好的业绩,以便长期保持市场对其的信任度。中等的企业也会通过做出优秀的财务报表来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也会自愿性披露其经营成果,期望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来增强企业对其未来成长情况的信心。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由此看来,企业管理与操作与财务会计理论密切相关,因为自愿性披露体现出不同资源所有者相互制约的财务会计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模型理论的实现程度,简而言之,持久性经营的良性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披露。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可以被看做是为了公司持久性经营而贯彻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性安排。

三、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的逻辑契合点

资本保全笔者以实证性研究分析了公司内涵与企业管理、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以及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间的逻辑契合点,那么,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如何呢?笔者认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观念将这三大板块融为一个完备的理论构架中,这一理论构架可以描述如下:

1.资本的价值

要借助企业的不断运作和发展才能实现其增值保值的过程,然而对于当代公司内涵的了解也从过去货币资源的发展到现在资本观念的进步过程,简单的财力、人力二分法在内涵上有着缺陷,然而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分权掌控则是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不足的根本。资本演进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它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内涵和范畴,然而对于公司这一不完备的契约组合来说,它们四者对企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核心作用,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依存性,具体表现在货币资源和人脉资源的帕累托斯最优化,人脉资源和动力资源以及企业家才能的内联性,即社会人脉资源是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基础,而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又是人脉资源创造条件的前提。

2.基于资本的内涵

是套期保值,因此,现代许多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投资资本的在保值的基础上利益最大化,而这正是建立在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学弈的最终结汇会表现为企业管理的政策性安排和实施。换而言之,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不同资源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具体机制,因此寻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不同的公司对资源概念看法上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发生,即“股东至上”理念与“管理掌控权多元化”的理念,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内涵也恰恰衍生在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而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衡发展的,这也是企业掌控权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局,以不同资源为核心的企业必然有着对应的价值保全理念。

3.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陈奕玮同学以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来剖析会计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经济法的改革与变迁对财务会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从外在逐渐的内化到企业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因而,公司财务会计模式的变迁很大程度得益于资本价值保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与会计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因为,企业资本和资源保值的观念的选择的重要核心就是企业的会计模式。总结以上三个方面的观点,以上三方面观点把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个不同的概念融为了一个理论构架当中。但不可忽略掉的是,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和公司内涵还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这恰恰符合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四、总结

财经会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管理;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也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财务会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为适应网络经济时展的要求,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调整与创新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来为企业服务。

一、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合二为一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这一阶段。是我国财务管理与会计合二为一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也主要表现在流动资金资产的管理等方面。(二)财务管理与会计一分为二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是财务管理与会计一分为二的一个阶段。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由于随着企业自的不断增加和投资融资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投资资金不再是单一的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模式,而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资金市场来完成。所以,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逐渐转化为筹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财务管理的地位逐渐提高,借此从会计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现代财务管理确立。这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财务管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证券市场在我国的恢复与发展到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到我国的“入世”,这无一不在加速财务管理的发展,而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慢慢的在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虽然,我国的财务管理在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日益完善的财务会计研究来说,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容乐观。

二、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是在改革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由于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必定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目前来说,就没有专门的网络会计安全法律,而剩下仅有的法律也不足以对网络经济时代下的财务会计管理起到关键的作用。其次,我国对软件开发的自主产权意识不高,保护不足,导致市面上出现很多盗版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企业的开发积极性。最后,网络上存在的新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国家法律也没有相对应的惩治措施,这会导致惩罚力度不够,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2]。(二)会计实务信息系统速度慢。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软件正在从核算型到管理及决策型转变,而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正在向功能综合化和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但是,会计软件并不是为某一类企业而研发,所以,会计软件的通用性明显高于专业性,而国家对于会计信息系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导致会计实务信息系统速度慢的重要原因。(三)会计信息存在不安全问题。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是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运行的关键,更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影响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主要有以下两点因素:1、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问题。众所周知,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信介质及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的三大组成要素,是影响网络会计安全的关键。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计算机的很多程序都是自身就存在着这样的漏洞。而对于计算机的硬件问题,很可能由于系统硬件选配不合理及维护不到位就会出现问题。2、外部的入侵威胁。随着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病毒、黑客也是以各种新形式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病毒和黑客一旦入侵到会计管理的信息系统,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3]。

三、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网络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所以,一旦信息泄露或者网络活动的不规范运用,都会给社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除了对网络信息的保护之外,还应完善对网络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另外,还要完善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对违反法律法规做出具体的惩治措施,使会计管理在网络环境中更加的科学与规范。(二)研发应用软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要想让现代化的财会管理不断的跟上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软件开发力度,使软件的操作更加具体和类型化,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研制出不同的财会软件,确保财会管理的合理高速运营。(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关于网络的安全管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具体来说,在企业管理者在选择相关的会计管理软件的时候,要拒绝盗版使用正版。在使用外部软件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杀毒,避免一些程序所携带的病毒给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还要针对黑客病毒设定相应的防火墙,从源头上将危险与财务会计管理相隔开。(四)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在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财会人员也要与时俱化。企业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不定期的对财会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培养财会人员的风险抵抗能力。更好的在网络经济的带动下高效的完成财务工作。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这个网络经济的时代,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对于国家来看,要不断的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保证财会信息的安全问题,保障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兰.试分析网络经济时代下的财务会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5,01(06):153-154.

[2]熊淡宁.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研究[J].商,2015,04(11):149.

财经会计论文第7篇

1.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备

法律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手段。经济与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上市、增资配股、退市,均以利润为判定标准。而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使得国际会计标准以资产的负债表为主。这便造成了我国和国际社会法规体制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我国在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体制上的落后。

2.财务会计职位基础薄弱,控制力差

在当今的中国,企业发展往往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考虑对象,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些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财务会计的发展。企业内部虽然也设有相应的财务会计部门,但往往忽视其的重要性,只是起到基础的财务作用,财务会计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中,现代化的操作方式仍未得到重用。一方面,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仍采用传统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不能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形式。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先进的电脑等操作系统,但利用率不大。往往形同虚设。财务会计还是倾向于手工操作这种传统形式。

3.财务会计素质差,能力不强

虽然现在高等教育中经济学方面的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相关的人才还是匮乏,再加上每年大量的人才外流,导致国内一些企业部门的财务会计大都失于水准。一方面: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很多时候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他们的任职往往只是起到一个填补职位空缺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相应知识素养的财务会计往往孤高自傲,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定企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年末,很多企业会进行现金盘点相关企业出纳人员会对实际的现金存储数额进行盘点,全面比较总账里和会计复核后的数目,随后填写报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一些财务会计缺乏责任感和耐心,往往会对报表的数额进行一定的改写,这造成了企业财务中的漏洞,刚开始的时候,危害并不大,但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给企业的声誉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问题。

4.财务会计自身的作用尚未认清

财务会计不同于一般的会计,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受到这些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他们往往要以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为主要依据,作出有关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的独特性。但当下很多企业对财务会计的理念很模糊,仅仅局限于对资产流动的管理。这一方面造成了财务管理应有功能的浪费,另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投资者往往会造成不良的映像,影响投资信心。更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是,现代企业向投资者提供的财务报表往往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投资者希望从现有报表中看到公司未来的预计收入和发展方向,不仅要看到该企业这一年里的经济报表,也要看到一些非经济因素。这对投资者自身的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往往是现有财务会计师所忽略的,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想要的,自然就不能进一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企业未来的发展变成了一个问题。

二、改革策略

1.国家大力营造完善的资本市场

在确保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应进一步使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更好的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走出国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努力抓住机遇,提升会计行业整体素质。

2.国家部门重视相应人才的缺失和大面积的外流

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高校相关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填补现在财务会计相关人才缺失的现状。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爱国教育宣传力度,在高校学生中树立国家的意识,就如同当今的中国梦一样,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企业方面应相应提高相关人才的待遇,更好的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只有国家和企业相联合,才能更好的减少人才的外流,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

3.提升财务会计自身素质

从业者应当不断学习国外先进财务会计理念,取长补短。做一个合格的财务会计,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就企业自身而言,在人才引进方面,应树立高门槛,加大对优秀人才的筛选,做到不好入,入了都是人才。应建立起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去考核财务会计的素质,去掉不好的,吸收优秀人才。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去高校,大型企业,国外进行调研学习活动,吸收各方面经验,保证企业中财务会计的活力。

4.加大投入

企业应当加大对公司财务会计部门的基础设施投入,引进新式办公软件,优化财务会计的办公体系,使其更高效更优质的进行财务管理。对一些老财务会计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辞退。在任职方面推行,能者上,弱者下的淘汰制度。

5.精简部门

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中,应当学习康熙处理藩王一样,削枝强干,裁掉不必要的部门,合并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避免出现一人任多部的局面,比如管理出纳的人就专门管理出纳。管理结算的就专门管理结算。不出现一人多职的局面,避免绝对权利的出现和权利的滥用。在报表制作方面,财务会计不仅要给投资者提供经济信息也要提供非经济信息。让投资者看到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报表中,应当减少有关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重大风险以及种种不确定的信息。加大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加大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行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要很好的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估计和判断等“不确定性”,往往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应当减少。财务报表应当一下子吸引住投资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语

财经会计论文第8篇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Ball(2001)和Watts(2003)研究发现投资者需要会计稳健性,因为会计稳健性能抑制管理层的投机动机,缓解双方的冲突。Fan(2002)研究发现大股东选择性的信息披露降低了中小股东对信息的依赖,从而降低信息的有效性。Cullinan(2012)运用中国数据发现大股东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崔靖(2013)研究发现机构十投资昔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李争光(2014)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交易型和稳定型之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加显著。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

假设2: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无显著相关性。

假设3:不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年一2015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做如下处理:剔除金融类公司、剔除ST和*ST公司、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进行1%的winsorize处理。总共得到样本观察值4386个,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

2.2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B asu(1997)模型来衡量会计稳健性,具体模型如模型1。为了研究机构投资昔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将机构投资者持股(INS)加入模型1中,并加入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Y账面市值比(MB)等控制变量,具体见模型2。本文考察机构投资昔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系数,系数为正说明两者正相关,系数为负说明两者负相关。本文以超过50%的公司股权判断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变量具体定义见表to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EP St/Ptu的均值为0.02348,标准差为0.03792,最小值为一0.41793,最大值为0.40286,说明上市公司之间会计盈余存在较大差异;Rt的均值为0.32813,方差为0.71832,说明股票收益率波动性较大;INSt的均值为0.09827,中位数为0.08521,均值在中位数右边,说明近年机构投资者得到了飞速发展,普遍持股较高,但从方差可知存在较大差异。

3.2 回归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全样本INSt}1}Rt}R:的系数为0.102,并不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关系,这主要可能是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还不够明显;存在控股股东组INS=L}Rt}Rt的系数为0.217,也不显著,说明由于存在绝对的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不存在控股股东INS产I}Rt}Rt的系数为0.152,且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在不存在绝对控股股东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治理作用,提高会计稳健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关系。(2)将样本按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分组后,存在控股股东组两者无显著关系,不存在控股股东组两者显著正相关。

财经会计论文第9篇

一年来,在商务部党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全体会员单位和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商务事业服务的宗旨和发展、改革、创新、自立的指导思想,围绕商务工作中心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学会五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工作计划,加强了与部财务司等有关司局的联系,启动了学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健全了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请各位理事审议。

一、200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

2007年,全国商务系统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进展顺利。各省市、大区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正在组织对拟推荐论文的修改及报送工作。全国论文评选委员会将于2008年1月份召开评审会,优秀论文将在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商务系统财会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2007年的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了理论研究组织领导

2007年,部财务司和学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07年商务财会论文评选工作安排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学会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通知强调,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学会的中心任务;同时,对理论研究具体工作做出布置。“两通知”的,进一步明确了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要求,为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保证和依据。

2.深化了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的具体指导

接到通知后,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和外经贸会计学会领导深入指导理论研究具体工作。从落实课题、征集论文、组织审改到论文评选,全程关注甚至全程参与,并亲临省区市或者大区组理论研讨会,根据商务工作发展需要,提出理论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要求。北京、辽宁、四川、广东、江苏等21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负责人参加了大区组理论研讨暨论文评选会。

部分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和财会处领导率先垂范,有的亲自撰写论文,有的亲自审改论文,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山西省商务厅领导安云亮同志对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支持,坚持年年撰写论文,并且论文有深度,质量高。辽宁省外经贸厅原财会处处长林国军同志,调任贸发处长以后仍然热心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亲自审改辽宁省的论文,并参加辽宁省和东北大区组织的理论研讨会。

3.完善了大区理论研讨与论文评选机制

大区组作为学会理论研究组织推动工作的一级机构,对理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大区理论研讨会不能正常举行。今年,总会和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认真贯彻通知精神,积极完善大区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大区组的作用,全国5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都如期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其中华北、中南、华东3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继续坚持开好研讨会,东北、西北西南大区组恢复了大区组研讨会。

4.提高了论文评选及表彰层次

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完善了论文评选制度,对优秀论文将在全国商务财会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同时,改进了论文评选机制,对论文评选委员会的构成进行了调整。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商务财会理论研究的权威性、学术性和指导性。

(二)《国际商务财会》更名改版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从单一的商品贸易逐渐向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引进与输出等方式相结合转变,传统外经贸行业的概念逐渐淡化。为适应形势发展,更好的满足读者需要,经商务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7年1月,杂志正式更名为《国际商务财会》。

杂志更名改版得到了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为我刊亲自题写刊名;杂志顾问、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杂志编委会主任、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对杂志改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新一届编委会也给杂志更名改版提供了许多支持。

更名改版后的杂志从内容、版式以及市场运作上都有很大改进:内容上,突破传统外经贸的框框,紧跟商务财会工作需要,开辟“准则实施”、“商务观察”、“国际运作”、“财会人生”等新栏目;版式设计上,改进封面设计、内文用纸,便于读者翻阅和查找;在市场运作上,杂志扩大对外合作,以媒体交换等形式,在各类报纸、期刊等广告媒体上广泛宣传,提升杂志知名度。

读者的订阅是对杂志更名改版工作最好的肯定。从省市学会发行主渠道看,上海、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吉林、武汉、沈阳等省市学会的订数有的比2006年明显增加,有的比前几年明显回升。从2008年杂志征订情况看,各省市都很有信心增加杂志订数。上海、江苏等华东各省市以及天津、辽宁等省市表示2008年的订数一定会比2007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有的学会甚至表示杂志订数要翻番;宁波在原订180本的基础上,再增加100本。

(三)3本书的编写

1.《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近两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和新税法的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指导意见和通知陆续下发。为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这些新制度、新法规,方便财会人员查找和学习。2007年,我会受部财务司委托,按期出版了两册(2006年下册和2007年上册)《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共纳入400余个重要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文件。

《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作为学会出版的传统书目,发行量一度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为转变这一状况,学会按照市场细分的理念,针对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需求,改进装祯版式;各省市学会积极加强各方面联系、推介,发掘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群,夯实发行渠道。目前这两册书的征订情况良好。

2.《企业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上取胜并保持长盛不衰,就需要特别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本着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目的,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书。

该书内容丰富,案例详尽,既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也提供了防范和应对各项业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既纳入了生动的风险案例,也包含了重要风险管理文件。适合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阅读和学习;也可以作为各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培训的参考教材。

3.《反倾销会计实务》

为更好的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2007年学会组织了几位反倾销专家编写了该书。目前该书的初稿已经编写完毕,正在抓紧时间总撰编审。

(四)培训工作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07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举办了26期培训班,学员共计3 162人,占国务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财会人员应培训总数的10%,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反倾销会计培训班

根据部财务司《关于举办2007年“全国反倾销会计人才培训班”》的批示精神,学会承办了全国反倾销会计工作培训的任务。2007年在长沙、郑州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16人。总体看,2007年反倾销培训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计学会高度重视:不仅积极组织落实,宣传、推动培训的开展;还亲自参加培训,既带动了其他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又为日后组织反倾销应诉工作做了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准备。

(2)培训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85%~95%学员来自湖南、河南本省及其他中西部地区省市。

(3)学员普遍反映良好,认为本次培训内容实际、深入,受益匪浅,不仅消除了对贸易争端的惧怕心理,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应诉程序和自我保护措施。

3.联办新会计准则培训班

2007年,我会与各省市学会合作,分别在海口、大连、成都成功举办了3期新会计准则培训班,共有272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特邀了部财务司领导和资深专家分别就当前外经贸政策和新会计准则做了详细讲解,受到学员好评。联合办班的模式,发挥了“总会”和省市学会各自优势,将师资、生源、协调组织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双赢、双发展。

(五)召开财会处长、审计处长联席会

为使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政策调整变化情况,开展相互间学习、交流活动,2007年6月22日至26日我会与部财务司在贵阳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度全国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财务处长联席会”。90多人参加会议。财政部会计司制度处负责同志讲解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部专家工作组的处理意见;新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影响等。”商务部财务司综合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对外经贸形势;进出口税收政策变化;出口退税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上海兰生集团等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

2007年9月18日至20日,我会与部财务司在西宁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全国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审计处长联席会”。70多人参加。财务司审计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商务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李三喜总经理讲解“如何构建中国式内部控制”和“中国企、事业单位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中国中化集团等单位进行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交流。

(六)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

2007年是《国际商务财会》创刊20周年。5月,学会在武汉召开了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会暨杂志编委通联员会议。庆祝会得到了商务部领导和湖北省商务厅的重视,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李荣灿司长到会祝贺并讲话。会上还对杂志创刊20周年征文的获奖作者以及对杂志创办和发展有贡献人员进行了表彰。

(七)编发简报

为及时反映各级省市学会的工作动态,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工作,学会加强了简报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全年编发25期,比去年增加9期。

(八)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发展新会员

为加强总会与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联系与合作,为更多的外经贸企业和财会人员服务,省市学会经过协商,同意已加入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会员单位,加入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目前已有26家省市属企业加入总会。

(九)网站

在部信息化司的支持下,学会新版网站于2007年10月10日开通,运行良好,月平均点击量占“协会学会类”前3名。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商务财会改革30周年。30年来商务财会在财税体制、财会制度以及调控机制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学会也将围绕“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开展工作。

(一)举办主题论坛或研讨会

主题论坛或研讨会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具体组织方式将根据论坛或研讨会的内容、规模来确定。在此,希望各位理事多提意见和建议。

(二)编好2本书

1.修订《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

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在企业的推广实施,新税法的出台,企业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反映外经贸行业特点,又紧跟各项财税政策的业务指导用书。2008年将进行《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的修订工作。《基础手册》修订将注重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指导财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培训教材。该书作为外经贸财会领域的传统书目,伴随着外经贸财会领域的几次改革,因此也将作为“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的工作之一。

2.继续编好《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2007年下册和2008年上册。

(三)加强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工作

1.重点做好课题研究

为提高理论研究的主动性和指导性,在鼓励财会人员对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的同时,学会将征求各位理事和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意见,选择几个重点研究领域作为专题研究课题。课题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以及当前商务财务工作的热点、难点为主题,以提高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性。

2.设置论文评选工作组织奖

坚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学会联合开展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机制。为加强论文评选组织工作,明年将增设论文评选组织奖。表彰5~10名组织工作做得好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会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组织奖的条件有: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健全组织协调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参加理论研究工作的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人数较多,撰写的论文较多、质量较高;做好大区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并富有成效;积极参加全国商务财会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活动等。

(四)培训

1.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

鉴于目前沿海省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中,需要增强反倾销意识,提高反倾销应诉及自我保护能力,2008年将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培训对象将向江、浙、沪地区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

2.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明年学会将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为企业会计制度,考察国别(地区)拟定在台湾省、日本或韩国。根据实际预报名的人数和考察意向,确定考察的时间和具体安排。

(五)办好杂志正刊、增刊与网站

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增加信息量、增强实用性,2008年杂志正刊页码从64页增加到80页,增设企业理财、个人理财副刊,同时为配合“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活动,增设“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栏目;办好两本增刊,帮助财会人员、评定职称、提升自我,为财会理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维护好网站,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效率,为省市学会及时获取信息、交流情况提供平台。

(六)开好财会/审计处长联席会

为搭建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交流平台,2008年我会将继续和部财务司联合召开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两个联席会。

(七)编发好学会简报

由于部分省市学会网络条件的限制,学会纸质简报仍是学会之间获取信息与交流情况的主要渠道,2008年将继续做好学会简报编发工作,及时将各省市学会工作情况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