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无意识设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2:26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折衷主义;概念性设计意识;灵活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20-05

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学设计者保持灵活性,乐于根据复杂的情境需求,吸收不同教学理论、设计原则、过程模式等,乃至更广阔的哲学视野。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常被称为折衷主义(eclecticism)。折衷主义在实践中的优势是单纯强调某个理论的理论正统主义(orthodoxy)无法比拟的,因为折衷主义设计者并不拘泥于单个理论或模式的狭窄视角,而是在设计决策中自由地吸取不同观点。多种视角使得教学设计更为丰富,而且可以避免设计理论体系的抉择难题,从而有助于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本文并不是要质疑开放和灵活的教学设计取向,也不是要宣扬理论正统主义,而是质疑一种误解,即折衷主义就是实现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最佳教学设计方式。实际上,折衷主义在实践中有可能由于其在理论来源、方法的选择和融合的方法论问题,在思维层次会限制不同理论、模式之间真正的兼容并包,反而最终影响了其教学设计应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一、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局限

折衷主义在教学设计界具有较大影响。折衷主义源于概念资源的工具观,即强调利用不同理论的表面价值,认为可以将特定理论的基础观点与具体操作分割开来。折衷主义取向的设计者以实践取向作为旗帜,根据语境、主题材料、学习者等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理论观点,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只要概念资源能够促进开放和灵活的教学设计,它们就被认定为有用的,而最佳的促进方式就是折衷地看待不同理论,并以设计者认为合适的方式付诸实践。但设计者往往忽略了不同理论基础假设的匹配问题,也缺乏思维层面的反思。对各种学派的兼容并蓄和把折衷主义作为借口不负责任地随意选择是有天壤之别的。

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如果基础性理论假设之间无法匹配,那以其为基础而建立的教学观点和技巧也就无法匹配。武断的组合会导致教学设计成果的内在矛盾,进而导致无法预料、自相矛盾的实践效果;第二,不同理论有着不同的学习观和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估标准,那在教学效果评估时就很难确定评估方式。这些都表明,折衷主义无法保证设计决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作为弥补,有些设计者提出,设计决策中应选择与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观相一致的或同源的设计技巧。本文认为,这种修补并没有触及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矛盾,即方法论问题。本文将这种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隐含的、无意识的,但又是直接影响教学设计决策的方法取向称为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

二、“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教学和学习有效性的含义、目标、评估标准等,不同设计者有着不同理解,这将影响到教学设计者的设计决策。本文将这种理解看作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涵盖了设计者隐含的设计假设和方法论。一些研究者也讨论了类似主题,如劳森(Lawson)的设计取向“引导原则”、纳尔逊(Nelson)和施托尔特曼(Stolterman)的设计者“评判”、阿吉里斯(Argyris)和肖恩(Schon)的“使用中的理论”。本文提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与这些内容有共通之处,但强调设计者对理论问题的概念化,如对知识、头脑认知、技术、设计等概念的理解。这就是概念性设计意识中“概念性”一词的来源;设计意识中的“意识”是强调这些看法经常是不明确、未形式化和不规范化的。笔者认为,形式化的理论有助于为设计者提供思路,但这些思路需要以具体教学设计活动为框架,而设计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又极易受到非形式化的设计取向的影响。这种非形式化的设计取向正是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核心,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策略等的方法论理解,对设计决策有着直接而具体的影响,设计者必须予以认真考虑。

以下例子能够说明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实际影响。比如,一个设计小组要设计一个大学外语学习环境。他们希望融入建构主义原则,也要参考行为主义的直接教学法。于是就采取折衷主义思路,根据个人理解将二者结合起来。虽然这种理论组合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很常见,但为什么在这个情境中要对这些理论和原则进行如此组合?这涉及反思对设计决策的方法论取向。教学设计决策受到设计者设计理论取向、教学阅历和精力等影响。比如,这个设计小组的有些成员认为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是相对积极的过程,语言技能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他们的设计就会增加建构主义成分,而减少直接教学法的内容。反之亦然。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炒菜,要咸加盐,要甜加糖。先不管不同理论是否可以像添加剂一样信手拈来,亦不管添加剂是否安全,这种配比过程就取决于教学设计者如何理解教学和学习的概念。因此,概念性设计意识可以被看作一种设计的隐藏指导框架。之所以是隐藏的,是因为调查发现,设计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折衷主义取向,但经常并不清楚用了哪些理论原则、为何和如何如此选择和使用的。很多设计者认为,将不同观点融入其教学设计之中,似乎是非常自然而有效的,但往往忽视了思维层次的考量和反思。在教学实施中,这种随意配比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与预期大相径庭。

本文认为,折衷主义教学设计貌似有助于提高开放性和灵活性,但实际上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概念性设计意识等方法论问题,往往采取一种想当然的视角,未充分反思其理论选择的取向。基础性的引导框架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设计成果及其实际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很多教学设计研究都说明了概念性设计意识的隐藏性引导价值,说明了设计者的显性知识和教学阅历等方面都会对其教学设计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设计者在选择和使用设计理论、方法时,需要有意识地关注、了解并分析个人理解和假设,从而区别于折衷主义那种无理论导向的情境性随机选择。

三、灵活性批判立场

如上所述,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无知或忽视导致了折衷主义教学设计者忽视了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其教学设计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因此,真正开放和灵活的设计应该重点关注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关注设计方法取向问题。本文提倡设计者对概念性设计意识采取灵活性批判的立场,对理论、方法来源进行持续阐释、批判、分析和完善,尽量消除个人固有理论视角的潜在影响,尽量保持设计方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灵活性批判立场实际上就是概念性设计意识实现和完善的途径,是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需要保持的立场和出发角度。以此为基础,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发展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

1.显性化

概念性设计意识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和隐含性,很难进行清晰地表述,但可以通过阐述和分析,使其显性化。海德格尔指出,设备故障、假设错误、训练不当或其他意外情况经常导致实践活动的中断。这种中断也会体现为其他形式,如探究性讨论、挑战性问题、学习者反馈、批判性互动和数据评估等等。此时就会出现反思和评估。那些原本被忽视的隐性问题会凸显出来。教学设计者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将概念性设计意识显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完善。比如,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的方式,将个人的教学设计过程、隐含假设等因素显性化,将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结合起来,明确自我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具体体现及完善方式。实际上,这正是一种开放性的批判,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意愿,有助于揭示个人设计实践中经常被忽视或隐含的内容。

2.批判性考量

教学设计者需要对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尤其是要关注并阐述那些由于设计实践的中断而浮现的问题,如隐含的教学假设和价值观。逻辑、证据、方法和论点等的使用问题虽然也非常重要,但因为各有明确的理论来源,属于稍次考虑的内容,因此,必须首先考虑的就是教学设计实践的概念内涵,因为这是设计实践和批判思维得以实现的基础。

教学设计者需要对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其中涉及诸多内容。其关键在于比较和评判不同的设计视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批判对话和多种观点的碰撞。如上所述,设计实践经常会被打断。这可能由于面对面的互动,比如设计小组成员、专业人士、课堂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可能是更远距离的互动,如网络空间。设计者如果能够说明这些中断所隐含的区别、内涵和意义时,尤其是能意识到并批判地反思自身对设计理论、方法的潜意识处理,就能有助于其解释自身的概念性设计意识,比如教育教学隐含假设、对知识和学习本质的理解等等。

正如上文那个设计小组,如果有设计者认为知识是个人建构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探索的过程,这些假设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其设计取向和设计决策的指导框架,其设计决策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这些潜在的矛盾和不足会不定期爆发,教学设计成果的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反之,反对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观的设计者也将面临类似困境。通过对自身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设计者可以更明确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改变其原有假设,融合其他假设,从而形成新的理解,这将提高其教学设计的适应性。而这将进一步引导设计者实践视角和职业认同的转型。

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批判性考量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实践。一位设计新手往往理论知识较为充分,但缺乏实践经验,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将特定过程模式付诸实践,以达到结构性要求(如一门课程的设计就是清晰展示内容、按照时间和预算完成、实现预定学习结果等等)。但实践情境复杂多样的变化会使原教学设计遇到新的困难,完全预设性的模式无法适用,其过程模式假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暴露无遗。此时,设计新手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从而调整实践,如扩大知识来源、突破固有模式局限。不管设计者的处理方式如何多样,本文认为,重要的是通过批判性考量,积极改变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意识和方式,也将是其设计专业发展的契机。

3.动态的发展

本文认为,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是以设计者设计经历为基础的,需要坚持灵活性批判立场,使教学设计成为批判性考量、评估、修正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避免理论正统主义的单一僵化和折衷主义的随意妄为。

灵活性批判是一种实践取向的探究,是对习惯性思维定势的挑战。要求教学设计者能够有意识地克服设计上的封闭和自满,避免程式化的设计过程和方式,寻求对行为内容和原因的更深刻理解。设计者需要持续发现并尝试创新,进行设计决策,解决教学问题。从解释学视角来看,这种实践取向的探究可以看作一种情境性解读,即对“前反思性理解(pre-renective understanding)”的解释,积极获取设计信息来源,实现更有效的设计实践。灵活性批判符合实用主义和解读性思维方式,作为自我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方式,本身应是开放性的,其解释性、辩护性和有效性将随着设计实践而不断增加。

教学设计的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很多设计者而言,美学与教学设计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很难将二者有效融合,因此,相关研究成果也就寥寥无几。但是,当设计者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设计中美学的意义更为熟悉时,他就会开始发现美学不仅仅是一种舒适的感官体验,而是“强化的、浸入的和非常有意义的”,“充满情感的预期、深入的参与、全程参与的意愿”。当其认识到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强烈的学习体验时,美学就会自然融入其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坚持灵活性批判,尝试美学学习体验的不同实现方式,发现各自价值,将其融入设计之中。持续的设计实践和反思也会使设计者重新调整原有的美学理解。比如,根据不同美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价值,他会形成对美学原则的个人评判和使用方式,建立以自己设计为取向的整合体。同时他也需要对自己的美学取向保持随时的反思,警惕程式化和习惯化,不断调整设计实践。总之,灵活性批判需要设计者将自己的概念性设计意识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对最佳设计实践的持续追求。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认为,为实现真正开放的、灵活的和自我反思的教学设计实践,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关注概念性设计意识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本文建议三个关注主题:(1)设计中的隐含假设和价值观及其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2)设计者从设计新手成长为设计专家时,其概念性设计意识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以及批判性反思在其中的作用;(3)设计实践的中断是如何引发设计者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关注的。

其次,也可以对现有设计理论、技巧等进行系统地批判分析。这不是要提出预设性的教学设计模式,而是要建构有助于设计者专业发展的资源体系,帮助设计者完善概念基础、创新设计实践。这反过来也会促进概念性设计意识这一概念的发展,从而进行设计理论和实践互惠的良性循环。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有意识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无意识”设计;当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60-01

一、“有意识”的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述

“有意识”的工艺美术运动,则是指工艺美术运动中所提倡的“技术与美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还应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能够充分的说明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中注满了设计思想,而这些作品都是设计者通过设计思维缜密安排达到的结果,在这里我称其为“有意识”的设计。我们就以工艺美术运动为例,谈谈有意识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等人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菲尔前派。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意识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以复兴手工业的艺术为主要特征,作为设计的一个运动环节却推动了设计的发展。在这场运动中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他认为:“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其寓意自然是指无论什么,摆放在哪里,它自身应是功能与美的统一。①这场远离我们已久的运动中,设计的工具简单可设计的思想却不简单,无论什么设计都是设计者冥思苦想的结果,它们都经过了设计者严格的考究才面向大众。由此可见,那时的设计作品在功能与美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的反映设计者的思想,可以更好的向大众传达设计的理念。这种带有设计思想,向大众传达设计理念的设计作品,称之为“有意识的设计”。

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许多“有意识”的设计作品产生,例如:织物图案、字体设计、装帧设计等等。图1.2-1与图1.2-2是莫里斯设计的织物图案,他在设计过程中将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的东方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浪漫、自如、华美的风格特征②。这些织物设计摆脱了欧洲惯用的光影与透视的手法,利用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手法,将现实中的花卉通过归纳、总结、装饰、变形等艺术手法展现在二维的空间中。丰富的造型既有严谨的结构,在设计图案的色彩中,也不是含糊了事,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不是那么随意,这两幅织物图案的色彩在柔和中不失对比,在紧张的对比关系中又不失轻松地氛围;在图案的组织排列中也是思维缜密。漂亮的花卉图案,鲜艳而又温和的色彩,画面中不失重心的安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设计师的心血,为的是达到技术与美或者说功能与美的结合。尽管当时的设计工具远不如现在,设计创作还是能很好的传达设计师的思想,满足大众最功能对美的需求,它是“有意识”的设计的结果。

二、“无意识”的中国当代设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也越来越迅猛。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设计的发展也融合了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问题,在这样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设计的角色和指向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一)“无意识”的当代设计概念

了解“无意识”的当代设计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何为无意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说到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③

无意识的设计有许多种含义,从褒义的角度来说,无意识设计是一种依靠直觉的设计,而其所需要的就是“无意识”达到“有意识”的效果。这并不是一种新的设计方向,而是作为设计师在做设计时需要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让别人注意到,使得设计出来的东西更为的有创造力,从而使产品更加的伟大更有意义。④这种对无意识设计概念的定位,也是在设计师的思维有足够的储备时,是一种较为高水平的设计能力。

(二)“无意识”的当代设计成因

所谓当代设计的“无意识”并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设计工具的多样化,而其就成了一些设计能力不够过硬的设计师创作设计的“帮凶”。往往这些毫无意识创作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或是工业产品设计都缺少了人文的关怀以及创作本身所应具有的趣味性。

工业产品设计中这点尤为突出,许多工业设计师的创作只能满足产品的功能性或只能满足美观性很难达到技术与美的结合,这些这几作品往往缺少人文情怀,这也是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首先,从设计方法来看,当代设计越来越多的依赖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在设计中不在以美的形式,使用的性能为考虑出发点,而是更多地考虑商业的利润,这期间就丧失了作品的人性化与趣味性。其次,从设计形式来看,当代的设计在形式偏于乏味,基本上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稍加改,并没有从真正的画面上创作出有意义的设计形式。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无意识”的设计,没有很好的应用当代的或是传统的文化,作品显得肤浅而又生硬。

三、“有意识”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我们的现代设计起步还比较晚,需要借鉴的东西还很多,在工艺美术运动中我们可以学习其“师承自然”的思想,强调美术与技术结合。而当代的设计将传统的文化弃之脑后,渐渐地背离了我们传统文化。在学习其在设计中主张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这点同时也应在现代设计中防止功利化、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丧失以及人文情怀的失落。现代设计应当借鉴工艺美术运动时他们对待设计的态度,最终将西方的优良的设计理念,与中国古代传统的设计美学合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自己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设计。

四、结语

本篇文章在讲述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有意识之外,也讲述了当代设计的“无意识”化。总而言之,“无意识”的设计注重了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与商业性,而缺失了有意识设计中的美学与技术、功能的统一。作为现代的我们,应尽量的弥补这个缺憾,将自己对传统对现代文化的理解融入在设计作品中,经过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更好的传达设计理念与设计信息。

将“无意识”的设计转变为有意识的设计,将会使新时代的设计走得更远。

注释:

①百度知道.http:// [D].工艺美术运动作品.

②宝儿博客.http:// [D].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

③无意识设计[J].北京:北京晨报,2010年.

④无意识设计[J].北京:北京晨报,2010年.

参考文献:

[1]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

[2]朱钟炎.建筑设计与人体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3]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韩丽娟.当代平面设计基本特征初探[语言文学][J].商场现代化, 2009年4月.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无意识教育;美育

设计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在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设计教育已成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设计教育的价值和其实现手段,是事关艺术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突出问题。设计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蔡元培对美育有过这样形象的比喻:“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美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早已经为有识之士所重视,需要后人对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无意识教育(UnconsciousEducation)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有意识地为受教育者设计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于无意识的这一特性,就使得无意识教育区别于以理论说教形式为主、教育目的外露的有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是一种含蓄的教育方式,在今天大学设计教育中有独特的效果。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的目的、过程、环节等方面,无意识教育都拥有积极的、广泛的应用天地。设计教育的特殊性与无意识教育的主旨存在很多的交集,譬如设计教育中关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说,说明了设计教育中个人思维想象与吸收转换的重要性,而无意识教育中的心理学、哲学依据都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对于客观世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无意识教育在过去常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目的本身也属于对思想领域的改造,所以,美育的目的就是以美来净化心灵。

一、教育目的的潜隐性

对无意识教育隐蔽性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设计教育的开展和美育的普及。无意识教育的根本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准备和计划。以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经典影视赏析为例,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电影又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学生中较受欢迎。在课程操作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打印相关的电影海报并进行张贴,以营造一定的视觉环境。对电影艺术的赏析应该是多方面的,笔者选择从美术和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电影艺术。一部电影下来,笔者并不要求学生写影评,而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按照教学提纲,请学生思考和讨论。譬如由电影画面的各种构图联系到艺术设计中的各种构成形式;由电影的具象色彩抽象到设计色彩的各种原理等设计专业领域;由电影中人物的服装样式引申出服装设计的发展和演变等。学生被电影情节所吸引的同时,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如此大量和设计艺术相关的信息,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借助思考和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浸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换成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

二、教育过程的愉悦性

无意识教育以人的无意识心理为发端,其内在要求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能让受教育者感到轻松、愉快,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乐于接受,这样才可以说这种教育活动达到了无意识的教育效果。因此,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吸引受教育者自愿参与其中。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梁启超以美术为例,具体描述了这一过程:“美术中最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常常把我们所曾经赏会或像是曾经赏会的都复现出来。”此即第一条路,指的是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观赏,形成了内在的形式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审美兴趣。“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跃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写得惟妙惟肖,便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的心弦拨动。”此即第二条路,指的是作品内涵对人心理情感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使人了解人生,培养起健康快乐的审美心态。所以,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愉悦心情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塑造年轻人的完美人格。怎样使严肃的论题变得活泼有趣,怎样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呢?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可证明无意识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过程愉悦性的积极作用。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超市和百货商店是最好的调研场所,根据之前做好的授课计划,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根据不同的类别做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逛商店是轻松有趣的事情,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在课程汇报的环节,通过讲故事、说典故等方式活跃教学气氛,在笑声中总结出材料与加工工艺、色彩与版式字体等一系列专业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体验,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取知识。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时机的灵活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应用艺术,创意思维和概念表达能力的训练成为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意识活动具有理性、逻辑性特征,相反,无意识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超越于逻辑思维结构之外、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心理形式。这使得无意识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特征,符合设计教育的许多特征。设计的过程往往受到环境、情绪、个性、经验、性别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其决定了教育时机的灵活性,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教育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设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将身边的具体事物作为参照的对象。譬如借助对共享单车的切身感受来完成对单车设计诸多内容的讨论和思考,可涉及色彩、结构、舒适性、受众人群以及与共享经济的关联等多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讲座等文化资源,采用灵活的变通方式,最大化地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可以说是运用无意识教育践行其教育思想的第一人,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包括“公”与“能”的教育和美育心理教育两个方面。他重视环境美,使南开大学整洁美观、秩序井然,运用校园的建筑和环境营造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灵美。张伯苓多次说过:紫色和白色是南开的校色。“紫”是象征“高尚”的颜色,他还风趣地说:“满朝朱紫冠,尽是读书人。”白色象征“纯洁、廉洁”,通过环境和色彩在无意识中宣传学生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和廉洁的品德。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自我艺术修养个性化表达在商品和社会的重要媒介,倾注了设计师的思想和情感,作用于使用者的感情。设计师从关注产品功能实现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基于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维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设计师对“美育”的哲学思考和方法论的构建,是设计教育中关于思维训练的研究和讨论。在这里,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生活中、环境中,使它们随着不同的载体或顺着不同的媒介(譬如文娱活动、社会交往等),悄悄注入受教育者的心灵,并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这样,无意识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对受教育者的思维和品行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也为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上博物馆,网上互动和评论,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指导教师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也非常重要。

四、结语

设计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艺传授过程,还包括通过实践,运用传授、教练和培育等不同的方法,让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技能、理解感性知识、挖掘和发展潜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善于学习、具有积极价值观和优秀人格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教”与“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人格培养也反映了从设计专识到通识的学习目标的递进。无意识教育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设计教育中对无意识教育的引入,也是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尝试,通过理论的依据和实践的证明,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美术教育的目的的潜隐性、过程的娱乐性、时机的灵活性上,更符合美育的基本规律,更适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更加人性化。设计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注重思想领域的改造和引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论是以情感人的方式,还是寓教于乐的特点,其目的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发展大学生的感知、理解、创造的能力。潜隐性、愉悦性、灵活性是无意识教育在设计教育过程中独特的三大特点和优势,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可以减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覆盖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同时,无意识教育的精神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特点,其中的时代感和人性化精神,更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无意识教育只是受教育者在感受上的无意识,对课程设计与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总结。教育者应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抛弃无意识教育的无用论和万能论两个错误认识,还原大学美育的本质功能,去适应和服务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促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4篇

中国是富有美育传统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她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并积淀着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图案是其五千年文明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光辉灿烂,是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完美,它的内容极为繁博,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中国元素”是什么?是大概念,需要我们深入思索和研究。

徐艺乙先生说:“传统文化,包括民博会所展出的万件艺术品,单件看非常精彩,但是把它们集中或堆砌在一起,未必就是表现‘中国元素’。有人仅仅把‘中国元素’定格在大红色、拉二胡和京剧片段,显得有些武断。京剧、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通过交流、贸易,慢慢地在取代曾经有过的梳小辫子、裹小脚这些元素,但还不够。‘中国元素’是一个特指,既有形式语言,又有文化内涵。除了直观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手工艺外,还要去营造看不见但又实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些东西,一种氛围。世博会上能够通过传统的、现代的基本物件,采用中国人的尺度去表达,让人感觉是地道的中国味,那就是成功。”

设计师陈绍华先生也说:“什么是中国平面设计的传统?我想它不仅是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纹样和图形,而主要是指体现在平面设计中的中华民族性,亦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积淀。”只有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满足于照搬符号,以及形式上的简单模仿,而着力于对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的把握,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综合创作,作品才能自然而不造作地流露东方文化气韵,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元素”,简言之是中国独有的。凡是被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能反映中国、认知中国的要素,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设计,其作用是让人观之就立刻感受到这源自中国的设计。重要的不是其“血肉”,而是它的灵魂和“骨架”,是内涵神韵,不是几个简单的图形加减。

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审美意识。传统,是作为每一独立设计师要思考和面对的审美意识。这种传统源自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营养和资源,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但传统作为一种体系和艺术思潮,其审美意识、价值观、技术手段需要后人认真梳理。“现代设计不是传统的否定和断裂,而是传统的延续和演变。传统元素需要解构和扬弃”。①

源自我国传统的图形或形式丰富而多变,或形式简约、色彩浓郁,或造型淳朴、浑然大气。无论是纸扇、风筝、民间剪纸还是年画与木版年画、布老虎、泥狗狗;无论是方块汉字、书道法度、水墨卷轴、线装卷书还是陶瓷三彩、壁画雕刻、秦砖汉瓦;无论是金丝银线的刺绣,还是清素朴实的蜡染;无论是红金相间的春联祈福还是龙飞凤舞的吉祥祝愿;无论是戏剧脸谱、皮影还是编钟、古筝、琵琶与二胡;无论是黑陶茶壶还是精瓷碗筷;无论是初一的水饺、十五的元宵,还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其特有的视觉审美形态所传达的内容无一不来自民众生活,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审美意识,这是历史沉淀下来的”。②“民间美术符号具有通俗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形成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与民众创造的文化生活密切联系,其功用在于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③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这些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价值观念。思想多元的时代,文化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会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更新,设计的国际语汇已渐被认知。“体现设计中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的意识,将在这多元化的发展中日益增强”,④从而营造出各民族崭新的形象和魅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平面媒体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人类公认的国际化的“现代平面设计”语言,应更多蕴涵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的体现。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非一味地沉溺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平面设计是在有所扬弃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有中国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

建立蕴涵中国元素的平面设计,不是西方设计的简单搬移和模仿,不是传统原始民族图形简单的重复和回归。民族文化和艺术如果不汇入世界的发展脉络中,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国度、某一民族的艺术往往只能为广阔的世界潮流提供文化资源,而自身却无法健康成长、发展,甚至日趋萎缩、衰落。目前中国的文化艺术便面临这种危机。不仅要意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还应意识到,“世界的”使民族具有活力成为可能。

技术手段。以平面设计中的海报为例,“海报是一个独特的载体,通过醒目的和令人难忘的画面传递信息。海报设计反映了视觉设计师的总体水平,是评价设计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海报的体现有多种方式,可概括为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

海报的传统手段,手绘是最主要的。从绘画角度来说习惯称为“宣传画”,是现代广告视觉化的主要形式。

现代海报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衍生出更多元素和方式。随着其张贴场所愈加广泛,其属性也有所改变。更多的海报是由电脑软件制成。

如何将优秀的传统与当今国际化的审美有机融合,建立全新的、各民族都能识别、接纳并具有审美价值的国际化语言,是设计师应认真思考和严肃面对的问题。只有立足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的基石上创造新的审美语境,才更具独立个性和风格。因此,忽视传统或不尊重传统,将无法建立创新的平台。找出中西方各自艺术审美特征,通过比较、沟通和互补、兼容,逐步建立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视觉形象符号。

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切入点,其先要寻求人们公认的中国语言,兼传统与现代设计风格之融合。

取传统图形,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其变革,留其神而变其形(指形式、形态),以某种智慧、巧妙和令人信服的方式融入所要诉求的画面中。由于环境本身的原因,新的一代对民族意志、国家精神、价值观念、关怀博爱相对模糊甚至群体无意识,自然对中国文化的核心理解肤浅、表象。许多年轻设计者不知从何入手,仅想努力寻找、采集与中国民俗、民间相关联的元素,其初稿和设计轨迹是不加消化地使用传统要素,无论合适与否直接采用,最多也就是在色彩和构图上进行简单的组合。如此传统元素变成民间的装饰物,这种牵强附会或使作品轻飘、单薄甚至不伦不类,或仅仅是地域性、民俗性。如果要使作品更有独立个性、更有中国的国际化语言,需对中国文化有基本认知,将其提炼、打磨,将核心结构融入作品洗练、简约的构成中。

笔者建议一个课题组将初始设计的京剧脸谱、二胡、古代“四象”、扇子等重新组合,采用中国古典的对等式,将中国韵味的颜色大面积铺底。因小组计划设计博物馆系列展览活动的海报,所以采用统一版式结构,借上述中国传统元素展开设计,融入当代设计语言于其中。其体会有三:

艺术形式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帝王建筑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宗教绘画还是文人笔墨,经过历代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无论是国画笔墨还是装饰图案,无论是民间剪纸还是木版年画,这均为我们提供了平面设计可运用的丰富表现形式和图像语言。

图像元素借鉴。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凝练出自己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思维方式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辩证、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的辩证统一和彼此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思维方式转化到平面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意念的生成,能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面的心灵通达,它是使“中国平面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将作品的创作思维融会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有始料不及的效果。与绘画一样,每一个设计都不可再生,它具有唯一性。

设计实践使同学们认识到,要不断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中吸取营养,提高和建立自己的审美意识、设计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和丰富阅历,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从而确立自身的设计高度。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沃土上,我们的平面设计学习要善学邯郸,不失故步;中外兼容,中学为本;源流结合,以源为主,找寻民族灵魂、中国语言的独有符码与个性。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承继,我们的平面设计艺术在本土化土壤里也必定会建立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语言。

注释:

①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②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④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5篇

众所周知,无根之树不可长青,无源之水不能长流。当今的现代设计同样如此。自装潢设计进入中国,在其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我们就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恰恰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发展,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鉴此,本文拟结合中国设计史、设计理论等相关原理,探讨中国文化对现代装潢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文化的含义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中国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财富”,即“诗、书、礼、乐、风俗以及与之适应的社会制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首先要从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当前国情、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出发。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文化的提倡和渗透,我们的传统文化,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忠孝节义、仁智礼仪信、天人合一等都涵盖在中国文化内。而去年的 “??rdquo;,“山寨”“雷人”等词汇,虽然学术界对其的出现和发展褒贬不一,但也有其出现的文化背景,成为2008年的网络流行语。

二、设计是文化的体现

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表现。

1998年教育部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归于艺术设计专业。该专业的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及包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装潢设计专业发展的几年,我们看到许多高校开展的教育课程大多还是借鉴外来的设计经验和理论,相对缺少了本土的设计。当然,有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改革和创新,设计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标识和清华美术学院的运动项目奥运标识。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标识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体现了中国特色,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奥运运动项目标识是对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进行创新再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运动员的韵律感和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了世界的认知语言。因此,设计特别是为市场和社会服务的装潢艺术设计,想要设计出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作品,就要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去理解、去创造,让世界认识中国的语言。

三、中国文化对现代装潢艺术设计的影响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

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

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而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 “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总之,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 设计素质 理论修养 多样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质量、自身素质、审美观逐步提高,受众有了自己的想法,审美能力日渐成熟。人们不再一味地接受设计理念,设计领域越来越多样化。而培养的设计人才怎样适应社会摆在了高校艺术教育者的面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工业产品新的更高的造型质量标准和新的设计观念及评价体系,大众对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新要求,想法越来越多,对设计领域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迫使设计人员拿出更新、更好的设计来迎合大众口味,而大量的设计师基本是从高校走出来的,那么就需要高校培养具备高素质和较全面知识才能的学生,使设计的队伍更坚实。而作为后备力量,刚走出学校的学生在面向社会需求时,则要扩大自身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在学校就打好基础,以应对多变的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时代。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设计师来说,应具备各种知识修养能力和技巧,包括艺术和美学方面的要求。曾为工业设计的兴起大声呼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1934年问世的《艺术和工业》中就表达过:“单靠置身于工业生产之外的美术家们凭灵感、凭心血来潮从事工业设计与变革,是绝对搞不好的。”①正如他所说,设计不能只靠灵感、靠感觉,它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支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艺术修养和美学知识,甚至包括民俗、历史、人文等丰富的知识。

而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

一、避免教学简单化

中国设计教育觉醒的时间较短,现代设计教育起步更晚。设计一词来源于国外,我们对于设计的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门打开,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丰富,人们对西方事物力等的接受力大大提高,设计教育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设计方法和思想。而在20年前,设计教育还处在单一、探索的阶段,最初学校只是盲目、单一地接受设计教学,忙着吸收西方的设计理念,教学方式较封闭,教师延续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脱离了社会需求,学生也只是盲目学习,甚至只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知识构架过于简单,相应的设计语言也较匮乏,更没有想到设计怎样和社会融合,怎样起到传达信息、宣传社会的作用。

自国家1999年扩招以来,各大专院校积极开设设计专业,使大学细化教育变为普及教育,相应的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多数学生在学设计专业之前缺乏较好的学习基础,入学后教师只能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尽量补救基础知识,这也使教学过于简单化。

美术专业的学生无论以后的学习方向,都是先学绘画技巧,但学绘画有些只停留在培养一项技能方面。而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一定形象思维设计基础,还应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但有些学生是还没有明确自身是否对艺术设计感兴趣,是否有灵感,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艺术设计学习的生涯,他们在没有进行最基础知识,甚至绘画启蒙教育的时候,就快速地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也给设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让有些学生的设计素质教育简单化不可避免。

二、多样的知识修养是创造的基石

设计在当代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建筑设计到广告设计,从广告到环艺,从环艺到形象,从形象到影视。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设想、计划,就是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美化,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传递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设计师必须是“多面手”,除了毕业后在社会磨练,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没有在校基础的积累就无法提高其审美能力,更无法应对多变的社会需求。现在,很多设计师设计作品平凡,主要原因在其缺乏很好地理解、吃透他们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他们对自己要求过低,没有开拓、利用多样知识丰富专业素养,表现技法单一,以致作品达不到要求。

这里提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单指设计语言的丰富。各门类艺术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知识也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各门类艺术实际是相通的,对其他艺术的认识有助于对本专业的认识。学生的艺术造型性使其与其他造型艺术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当今世界的设计中常常会融进其他艺术的某些成分。别的绘画技巧也能作为设计作品时的一种设计语言。如在一件设计作品中有国画的手笔,在应用时可以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国画技法的表现。运用剪纸手法来表现设计符号,同时它也一幅民间剪纸,手法运用相同,只是表现内容不同。在设计中运用油画抽象技法,同样表现手法相同,这些都是应用了相关专业知识元素来丰富现代设计,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多样性。一件作品,所涉及的专业面很广,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应多练习相关技法,比如在设计专业中加入中国画技法、书法等课程,学生不能只学习本专业知识,多了解各门艺术对设计有相当大的帮助。

同时,专业理论知识修养的具备对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般包括设计理论和设计史、工艺美术史。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更多地重视怎样学习电脑软件,怎样学习设计方法、设计技巧,殊不知,现代更看重的是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切合现代设计的观念,工具和方法只是为了创意思维更好地实施,设计构思、设计创意、设计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一幅设计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创意。设计专业对于知识的多样性从表面看来对提高设计作品没有多少作用,实际上是一名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与其他一些非技术的知识修养,如心理学、美学等一起,使学生从设计观念、思维方式、设计方法上得以提高,从而在技术、技巧、手法上取得不断更新的成果。美学与艺术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意识与修养、审美和设计观念的一个手段。多样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可使学生在职场如鱼得水。

三、边缘学科的利用

现代设计属于现代交叉学科的第三代横向科学,与许多传统或新兴的学科有关。设计,毕竟不是工匠式的手艺活儿。反之,它却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跨技术、跨人文等极综合性的学问,尤其平面设计,更涉及政治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的、社会的、市场的、心理等诸多常识和其间的关联性,这就决定了设计工作背后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同时也决定了设计理论和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②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是不容易的,包括在学生时代的多面知识、素养的学习,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操作中大量考虑相关知识的应用。“设计师不是与过去的艺术家和工匠做同样的工作,而是依靠科学分析的方法、理性和教养具存的理论,基于这种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制品的形态”。③这里涉及成功的设计师设计素质与理论修养的培养。而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学生时代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意识、有丰富知识的、具多样性知识层面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师”的新型人才。

艺术设计不仅简单地运用设计语言,更多地涉及到了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哪些社会符号能应用于设计中,哪些语言能应用等。应用于各种设计作品中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是学生具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伦理学、语言学、信息科学和系统论。在这里说明设计不能片面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更多地应加入一些人文理论知识,甚至基本常识。

学生吸收了大量知识,自身素质也会提高。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设计表现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表面文章,也随着观者的审美不断前进,设计师自身的素质跟不上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学生进入社会后常有太多的压力要应对,没有大量的时间再学习,那么在学校吸收相关知识就是很好的补充,同时在设计中所能应用的设计语言就越丰富。成熟的设计师必将经过学生时代的学习、积累。设计师也必须理性与感性并用。理性地去思维,感性地去认识空间关系与物象存在方式这两种认识方法的并存与并用,构成了设计师区别于他人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及表达方式。

边缘知识的吸收,除了必要的专业设计素质、设计符号和独到的审美观外,还有多样理论修养的培养,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心理学,甚至风土人情,这些知识从传统内容到最新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学生所需学习和了解的。设计不是单纯存在,它涉及太多方面,在合理、出色运用设计元素之外,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就是边缘知识的影响。如功能因素、经济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信息因素和审美因素,这些知识都是从事设计行业不可缺少的。艺术设计不是孤立的,设计的实施是需要各个方面合理、协调完成的。

提高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有利于设计的创作。作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与一般的设计操作人员有很大差别,一件好作品,不论是商业性,还是公益性,都需要时间的考验去体现它的价值,而文化内涵才是它真正的意义。这样就不能满足于技术、技巧的完善和简单的经济效益,设计师必须以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来充实自己,使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以便立于设计领域的不败之地。

艺术设计须从不同层面上来掌握;一是理论知识的层面,二是设计素质的层面。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多样化,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多层面知识,以便为设计带来丰富的知识运用,把设计创意发挥到极致。

多样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各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并根据专业具体特点,细分门类,但无论怎样设置,学生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修养,这些知识内容有些彼此相同或接近,有些是该专业所特别需要的,这样的严要求对进入社会学生高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大量时间磨练。所以,知识构架的多样化是现代设计师设计作品成功与否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校学习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章力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333.

②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序.

③周锐.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93.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7篇

(一)文化对设计的支持

设计应该具备个性,利用设计语言传递产品信息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设计蕴含不同的设计语言和不同的传达方式。文化总结着人类的习俗、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而从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人们无形中的关注点。因此,文化信息的传递成为信息传递的焦点。

(二)文化对设计的引导

设计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代每个阶段的设计总是依赖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并强烈地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经典设计作品。

二、设计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设计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设计主体的唯一方式文化教育引领知识教育的理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理论根据的。其含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知识论和认知论的缺陷

设计方式和设计技巧是没有主体的认知。所谓“没有主体”,是指知识本身是没有主观意识的,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认知都是如此,这样的知识无法成为设计作品和消费者之间交流的桥梁。因为它独立存在于消费者和设计师的意识之外。因此,这种知识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没有教育主体的教育观,从而形成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结构,这在强调沟通、交流和认同的设计中是有致命缺陷的。

2、从设计知识教育向设计文化教育的转变

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化实际上是从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转化,其关键在于教育首要任务是构建学生的认知主体,通过认知设计文化而认知客观世界,通过设计文化的教育培养树立学生的设计文化底蕴。因此,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以设计文化教育为基础,有机结合设计知识教育的教育体系。

3、创新来源于文化

没有文化依托的知识教育第二个特征是缺少创新。对于没有认知主体的知识来讲,只有对错之分,然而创新是超越对错的存在,因此,缺少认知主体的知识是缺少创新主体的。设计知识教育则会变成一种经验教育,设计作品的判定则会变成一种经验判定。事实上,在正确的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和经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设计经验和设计合理性的标准判定很大程度上蕴含在设计创新思维中,并随着创新的进程而改变。离开创新思维,就很难判断设计作品的合理性、进步性和美观性。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而设计文化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因此设计文化教育是设计教育的基础和灵魂。

4、人文因素实则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

没有文化依托的设计知识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缺乏人文因素。缺少认知主体的客观事物是纯粹理性的存在,是完全排斥人文因素的。而设计作品是为人所服务的,完全缺失人文因素的设计作品就只剩下其功能性,只有功能性的产品是称不上设计作品的。总之,设计文化教育优先于设计知识教育是一条凸显认知主体,鼓励创新和激活人文因素的教育理念,是对设计教育理念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设计文化教育的方式

1、凸显设计本体的设计文化教育

设计文化教育的根本在于强调设计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凸显文化、充满文化,进而将教育的过程转变为文化传导的过程。设计文化教育的宗旨是对其追根溯源,然后在通过对设计文化的认知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身设计本体的认知。在设计文化教育中,凸显设计本体并非要抛弃设计知识教育,反而要利用设计文化的深入了解过程填充设计知识,使得知识论人性化,使得知识本身充满生机。

2、凸显创新的设计文化教育

在了解了设计文化中不同或相同的设计文化本质后,创新则是对设计文化理解的多样性组合、展现和推动,尽管各种设计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成果有所区别,但设计文化的母体确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创新的同时,也在推动设计文化的进步。我们需要通过设计文化教育将创新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创新为导向,力求专业知识人性化,通过设计创新来推动设计文化。

3、凸显人文因素的设计文化教育

设计文化教育中,特别对于认知主体和创新而言,每一种设计文化都有深刻的人文本性。显然,从认知主体到创新再到人文因素,他们是连贯和具有一致性的,强调了认知主体和创新,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人文因素的强调。强调人文因素并不是要忽略理性因素,而是希望让理性回归人性。

三、总结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设计史论;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论课程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理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几千年的设计发展历史,领会每一种设计思潮的形成过程及其风格特征,还能提高设计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21世纪的优秀设计人才,不但要拥有高超的设计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永不衰竭的创作灵感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储备对于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成长、对于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这一重要性未能得到广泛的认识,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专业、轻史论”。职业院校一直强调“工学结合、重在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往往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加之高职的教学时间比本科阶段少一年,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大缩减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与时间,很多高职仅仅开设了《中国工艺美术史》或《世界现代设计史》,且学时较短,有的理论课程则沦为了选修课,学校的不重视直接降低了史论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导致了学生对史论课的轻视。(2)大班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作用,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笔者所教授的史论课程一个大班多达近两百名学生,学生人数之多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毕竟不同于讲座,教师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单一的理论讲授导致学生兴趣低。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往往以单一的理论讲授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能面向很多学生进行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知识,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单一讲授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从不思考,听得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于史论课便提不起兴趣,来上课也只是为了考勤,敷衍应付了事。(4)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史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或论文撰写的形式。这两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点和局限,闭卷考试的方式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也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考点,以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高分低能”。论文撰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有其适应性,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文字功底,有不妥当之处,往往很多论文都是毫不费力的从网络或书本中直接复制,也流于形式。

2改革措施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前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艺术设计史论教材多为上世纪所编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完全按照教材设定的内容讲授已不能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灵活结合当今的重大设计案例,剖析其设计思想与创意亮点。例如,笔者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根据“什么是工艺美术?”“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怎样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这三个问题,设计制作PPT演示文稿,在讲授课本知识之前,利用2~4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讲授。在“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单元中,运用21世纪初我国的几个重大国际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的设计实例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关联性知识,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实例讲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申奥标志设计、奥运会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火炬设计、奖牌设计、领奖台设计、礼仪小姐服饰设计等,分析这些设计中所运用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元素、符号或寓意,让学生了解这些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更能让学生意识到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