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9:08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54?04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 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 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 “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工程测量是我院面向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贯穿于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等要求都很高。

随着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新技术等的不断涌现,测绘科学得到了飞跃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测量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1]。

1.我院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团队

我院的工程测量分为理论教学、测量实验和综合实习三大块,理论课老师和实训教师各自为战,学生不能有效地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因此,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

1.2教学内容

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陈旧早已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例如广泛应用于实践的全站仪和GPS,在教材中只是寥寥数语,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几乎一片空白,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课堂PPT教授,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而实验也多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按照操作步骤就可以完成相应的要求,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环节。

2.针对我院工程测量教学的思考及初步探索

2.1师资团队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国家测量规范的更新等,要求教师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整合,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团队,避免各自为战的弊端,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到专业突出的院校进修学习,并要求教师深入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实践,阅读相关文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高效地开展测量课程的教学活动。

2.2教学内容

针对测绘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对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除了基本的测量理论外,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等内容应作为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的重点,而给排水工程专业,则是侧重于曲线放样、线路测量等内容。

其次,增删和更新教学内容兼顾基本理论和新技术的有机融合。例如,误差理论在前面章节里已有分述,可以删除;全站仪和电子经纬仪在工程实践广泛使用,因此要增加全站仪的相关内容。

再者,内容的设置兼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如,在测量中的计算可以借助于Excel表格、便携编程计算器和计算机等;而绘图则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辅助进行,如AutoCAD等。

2.3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满足学生需要,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方面,避免“填鸭式”的课堂讲解,要充分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室外模拟、小组讨论、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启发引导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手段方面,应针对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利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开发平台制作图文并茂,交互良好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常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PS等的操作方法则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借助实物演示和视频播放等多种手段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操作要领。对于综合实践性的内容如民用建筑测量等则可以采用一个实例,通过实例引入和问题解决等手段来完成。在测量实验中,设置一些设计性和分析性的实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拓展性的知识如编程计算和软件绘图测图等内容还应建立相应的网站和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老师定期来为学生释疑。学校还要举办相应的测量竞赛,在实践中求真知。

3.结论

本文从我校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吐故纳新,将课程的改革引向深入,培养出行业需要的高级测量技术人才。

基金项目: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G-1428)

作者简介:王立伟(1975―),男,四川自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范波. 基于“三明治”培养模式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08,6(30):67-70.

[2]聂启祥. 非测绘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22(12): 65-67.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15-02

一、引言

为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卓越计划”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1,2]。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对工程实践要求很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强。软件测试不仅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覆盖软件各种应用领域,而且在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软件测试阶段所占的工作量约为软件工程总工作量的45%,所占的资金量约为总资金量的15%。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软件公司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通常为1∶1,微软公司甚至达到了1∶2。

然而,当前我国软件测试行业面临着测试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原因在于软件测试应聘者缺乏系统化的软件测试培养,软件测试的实践能力不高。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卓越”培养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具备从事计算机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标准。二是具有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软件评测师”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掌握ISTQB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的知识体系结构的行业标准[3]。

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缺少具体测试案例

课程中包含了许多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模型、技术和规范,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实际经验,由于没有具体的测试案例贯穿整个测试过程,因而软件测试课程难于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任课教师缺乏软件测试的实践经验,软件测试实践环节内容单调

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接触实际的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软件测试的实践经验很有限,很难透彻的讲解软件测试技术如何具体的运用。而许多高校的软件测试实践课往往停留在几种基本的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技术上[4],学生的软件测试实践能力得不到极大的提高。

(三)对软件测试工具缺乏系统的学习与实践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仅靠手工测试已经不能满足软件开发的需要。近年来,软件测试行业出现了许多软件测试工具,例如QTP、AutoRunner、Junit、LoadRunner、TestDirector、Parasoft C++ Test、Rational PureCoverage等,这些工具在软件测试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高校软件测试实验条件相对还比较匮乏,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和使用这些软件,毕业之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软件测试岗位的要求。

(四)不熟悉软件测试国家标准,不能书写规范的软件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依据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主要有8个,分别是:《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7544-1998)、《软件质量模型与度量》(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评价》(GB/T 18905-2002)、《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9386-2008)、《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指南》(GB/T 25000.1-2010)、《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CSTCJSBZ02)、《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CSTCJSBZ0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些标准,学生对这些标准也不熟悉,因此在软件测试实践中不能按照标准的要求实施测试,也不能书写出符合规范的软件测试文档,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软件企业的需要。

三、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软件测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内容、测试案例和测试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以测试理论―测试技术―测试过程―测试工具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设定后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在软件测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程使用测试案例,让学生能将学到的测试理论与具体的测试实践结合起来,更加牢固地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测试案例包括面向对象的NextDate问题、三角形类型问题、工资支付系统、自动柜员机问题、简化的录像机系统等测试案例。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还对相关测试工具进行介绍和演示,在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学生要用到这些测试工具。

为了提高学生的软件测试实践能力,软件测试课程还增加了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以5~7人为一组,完成基于B/S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针对该系统按照软件测试国家标准编写软件测试的相关文档,并利用测试工具完成系统的各项测试。此外,还邀请国内知名软件测试公司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并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软件公司进行软件测试实习。

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软件测试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们还开发了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测试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该平台的内容包括7大模块即:软件测试课程知识体系模块、软件测试工具模块、软件测试实训案例分析模块、职业资格考试信息模块、软件测试试题库模块、在线测试模块、答疑与讨论模块。通过该平台的运行,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软件测试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开展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近三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软件测试的人数分别为8人、27人和39人。从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软件测试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熟练运用软件测试技术和工具完成软件测试任务,并能正确书写软件测试的相关文档。

四、结语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软件测试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课程内容、教学实验、课程实践以及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设置了教学内容,并把测试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陈翔,鞠小林.卓越计划驱动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3):14-17,21.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4篇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中国 上海 200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之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工程测量;知识;变革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量学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测量和建立国家控制网,提供地形测绘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基本控制;为空间科技和军事工作提供精确的坐标资料;作为技术手段参与对地球形状、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各个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管理开发土地,建立工程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辅助设备安装,监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为工程竣工服务等。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丰富的专业知识随着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技术之间的有机地结合,测绘科学正在向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未来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必须以先进的思维方式、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巧、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依托,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领域。在熟练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测绘仪器设备、有效解决各类工程中的测量问题的基础上,将经典测绘方法和先进技术、传统仪器和现代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全站仪、测绘机器人或自动测量系统等新型设备,进行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逐步推行数字一体化作业方式。

1 知识结构的变化

广博的相关知识一方面,由于测绘工程贯穿于各类工程的始终,而这些工程主要涵盖土建、水利、交通运输、电力、地矿、农业、林业、房地产、海洋等领域。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竣工到营运管理等过程均离不开测量。测量技术人员在各类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设计者和施工者之间的中介人。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测量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相应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保证施工各阶段严格做到:“按图放线,按线施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管理制度如何与国际上认同的制度相兼容,已经成为摆在各个领域的重要问题。注册测量师作为众多注册工程师中的一种,及时引入能提高测量人员素质,促进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注册测量师制度已实施很长时间,并享有极高的威信。就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而言,各类专业测量师所从事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土地测量师”可承担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大地测量、摄影测量、水道测量等业务;“工料测量师”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城市开发以及矿业、石油化工方面进行成本预算咨询、成本计划、招标与合同、工程结算和工程管理等工作;“产业测量师”可开展产业调查及估算、地产买卖、物业管理等业务;“建筑测量师”则在建筑物的策划、兴建、保养、收购等方面提供法律、设计、文书、监督和保险等一系列的服务。如此等等,这充分说明注册测量师所承担的工作,涉及范围之广、运用相关知识之多是超乎我们所想象的。例如在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与施工技术人员的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按影响到质量控制的效果。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与责任施工技术人员的关系处理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控制因素加以考虑。由于施工现场的变化因素众多,施工人员的数量远远大于监理人员的数量,监理工程师不可能对每一次测量作业都给予跟踪检查,若想全面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必须依靠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的各种信息,如果与施工人员的关系处理不当,使施工人员对监理工程师产生抵触情绪或因惧怕被追究施工责任而故意隐瞒现场存在的问题,或对监理工程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将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是,如果监理工程师对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过于放任,或与施工技术人员的个人关系相处过于密切,则极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因无所顾忌而放松质量意识,最终造成较大质量事故。在二期建设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坚持公正、科学、诚信、守法的原则下,鼓励施工技术人员就现场存在的质量及技术问题积极主动的与监理工程师进行沟通,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般性质量问题,若责任人员能够及时向监理工程师通报,监理工程师将协助其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整改,此过程不追究责任人员的施工责任。但是,如果责任施工人员故意隐瞒现场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一经发现,将对施工责任人员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另外,对于一些施工难度较大的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会采取措施主动与施工技术人员联系,协助其解决有关困难。由于措施得当,现场施工人员对监理工程师产生了充分的信任,重要问题主动同监理工程师通报,并征求监理处理意见,最终取得了较好的质量控制效果。因此,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人员而言,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地矿工程、海洋工程、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人文社科、工程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专业工程师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 测量人员素质的不断进步

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的责任感在工程建设中,测量人员的造假,即编造假数据、假资料,撰写假报告等,或图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或在检查验收中蒙混过关,或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方便,无论用心何在,均会给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的责任感,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真正发挥测量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尖兵”和“眼睛”的作用。早在公元前27世纪建设的埃及金字塔,其形状和方向都是很准确的,至今让人羡慕。然而在高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却频频出现楼垮、桥塌、井陷、堤崩等奇闻,无不使人痛心疾首。作为工程测量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手中的测绘仪器和工具,放好每一个点、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面,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及时指导施工,对不符合测量要求的施工结果要及时指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对于工程测量监理人员,则要对放样结果严格把关,充分履行其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必要的、先决的条件。

总之,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管理,让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施工质量,为业主、为社会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评述(续)[J].测绘通报,2000(2).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路桥工程测量;教学

0.引言

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面向工程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应用该种教育教学目的主要就是促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工程测量知识与实践,进而能够掌握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更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要求。实施应用工程教学教育改革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良好教学活动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和实践都能够反映现代工程测量的技术水平,其不仅仅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路桥工程的实践与应用方面,促使学生可以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1.充分利用工程软件在教学中的辅作用

基础理论、方法以及求解释实现是工程技术的三个重要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重视理论、方法的学习,忽视现实中求解的重要性,这样的结果就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偏离实际,同时还会造成学生在面对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出现“眼高手低”、“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但是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求解忽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方法的学习,就会造成生搬硬套,难以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解决各种问题[1]。由此可见,唯有充分重视技术理论、方法以及求解的三部分教学,在教学中协调好这三部分的内容,学生才能够依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来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现如今,PPT在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够集文、图、像以及声于一体,将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形象的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在路桥工程测量教学中应用PPT展开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也就是不能辅助教师完成工程问题,不能实现求解教学,即PPT资料操作和展示不能有效地提供量化了的工程问题求解结果,但是这种量化结果是工程问题处理过程中必备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良好的工程软件作为问题求解,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良好的工程软件可以跟踪结合当前工程现场的问题,记录其先进理论和方法的求解,是先进工程技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场实际工作开展的模式与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展示出来,讲解工程软件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就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充分利用工程软件在教学中的辅作用,不仅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方法有帮助,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工程实践施工操作,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授能够反映当前工程技术水平教学内容

路桥工程专业教学需要在遵循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但是在社会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材中所介绍的技术原理与实现手段明显落后于工程实际,甚至有部分技术已经在工程实际中被淘汰,同时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向学生讲授已经淘汰的技术或者不先进的技术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使得学生所学习到的技术与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联系不够紧密[2]。现如今,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讲授良好的适应现场技术水平的教学内容是应用型专业教学基本内容与改革目标,同时也是评价应用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路桥测量工程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测量测绘仪器,掌握与之相应的测量原理,同时还应当采用现代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经验实行路桥工程测量,这样才能够将现代路桥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特点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该专业技术发展的水平。我国在路桥工程测量教学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但是教学的方向还是局限在测绘仪器、测量原理以及方法与课堂实践教学。教师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仅能体现出路桥工程测量的技术水平,但是显然是不够的,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现代计算机在路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地位明显不够,使得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局限在手算。这样的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对路桥工程对象、设计图标、计算软件模型之间关系的认识与把握。

3.采用合适的实例展开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实例展开教学尤为重要。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实例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去现场处理工程,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现场工程图片、视频以及设计图标等资料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通过PPT将其展现给学生,并对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工程现场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3]。教师采用工程实例进行教学与教材中的材料不同,工程实例更具有生动性与形象性,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隐藏着较多工程专业相关的知识、工程经验等等。实例教学需要教师将例子进行深入的剖析,促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接触真实的工程问题,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之相应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4.结语

应用型路桥工程测量学不仅具备基本理论与仪器的使用方法,还需要教师掌握现代路桥工程测量技术水平,采用恰当的例子进行教学,实现路桥工程测量理论、方法,进而实现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朝源.江山如画 路桥经纬――记陕西省咸阳路桥工程公司[J].西部大开发,2012,25(8):453-460.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职业技能证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83-01

一、前言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的特点,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生的就业目标统一起来,把学生在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进行无缝对接,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直接为建筑工程提供设计、施工、维护的依据与基准,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技术性较强,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职业技能证是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企业单位为了提高单位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喜欢聘用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在校的高职学生可以参加四级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提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改革迫在眉睫。改革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的矛盾;加强实践环节与测量实验设备落后的矛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等。如何合理地、可行地进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改革的思路

根据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测量的能为一体的特点。

2.1筛选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与安排

对历届毕业生、相关用人单位、相关院校进行访谈、调研,根据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的内容,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把教学内容分类划分主次。根据企业项目的组织开展形式,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二年级开设,鉴于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入,教学内容应主要侧重于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地形测绘工作以及施工测设的基本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一些工程实例和图片,增加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并根据场景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关系。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课程内容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需要,以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走向为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同时,测量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传统的仪器设备逐渐要退出市场,学生如只学习传统的光学仪器,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容易被淘汰。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先进性,这不仅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2.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理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理论计算和实践性的要求均较强,仅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测量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一般基础理论性的内容,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配合图片和视频演示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使得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利于学生模仿,学生易于接受、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2.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各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实践环节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系统的实践实习,并且,各学校的实训环节都是由教师主控,教师编写实训指导书,教师制定实训开展计划,工作内容,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根据教师的安排去做,学生的主动意识差,依赖性强,遇到问题首先是请教教师,而不是主动思考,导致学生在岗位工作时,前后的实践工作衔接不够,对工作的整体部置协调能力不足,往往以偏盖全。(2)更合理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试验课,根据实验内容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4,增加师生互动性。

3.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的考核方式,只是考察了学生在理论部分的掌握情况,体现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到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很差,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状。在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考试上采用“三加”方法,既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实训考核,这种方式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

2.3加强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塑造高素质人才

测量工作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集体配合协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测量人从来都是善于配合,更是善于沟通,从一句“好”到一个手势,从中的默契只有测量本家方可意会。因此,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测量成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测量工作环境是在野外,经常风吹日晒,工作条件相对较为艰苦,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测量工作者辛勤的汗水,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能力,更加的尊重测量人。

三、总述

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实训环节由老师制定试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教师的试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作为“甲方”仅仅告知实训的任务和达到的技术标准,仅起监督作用,学生作为“乙方”需要根据甲方的任务和技术标准,自主的制定技术设计书,制定进度计划,技术方法,器材和人员配置,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创新,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洁.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8期

[2]张贵蓉,蔡毅,马丁宝.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学科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1年20期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7篇

一、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统计学院现有教师11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52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8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3人、B类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学院现具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5个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基础数学” 学科是重点学科,1991年首批获准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设立数学基地班。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达到35%以上,基地班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超过50%。近五年来,学院有八十多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其中2001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所在队获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捧回“高教社杯”。2006年3月,2002级数学基地班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院连续五年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超过 50%。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研究以信息领域为背景的数学理论、数值方法和数字技术。培养具有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某一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的数字化和数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科学工程计算、控制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代数、数值逼近、计算机图形学、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化计算、信息论基础、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据结构、c语言、数学模型、抽象代数、复变函数等。二、测绘工程专业测绘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方向全面。现有教职员工1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1人,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32人。大部分教师有国外学习或研究经历,并且有的还是国内外学术组织的负责人。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5门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个教学团队。教师中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学院从2012年起招收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学生,该班是以卓越测绘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加强工程实践环节,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测绘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全面的测绘技术,熟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具备卓越的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拥有测绘产品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技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级人才。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利用空天地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主要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利用这些技术解决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测绘工程”专业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10年获批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获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测绘工程专业分为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工程与工业测量、航天航空测绘、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等专业方向。为适应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在测绘工程专业实行一、二年级打通培养、三年级开始分方向选课、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的方案,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专业课程有:测绘学概论、GP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城市空间信息可视化、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不动产测量与管理等。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2人,兼职教授7人,教授23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8人 。学院拥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遥感青年辩论赛”、“全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等大型活动和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我国开设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众多,其中武汉大学是办学历史较早、学生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奠基人王之卓院士是我国首位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他为学科发展提出了“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跟踪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的目标。学术带头人李德仁院士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分记录。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他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学术带头人张祖勋院士在航空 (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国家和部委的奖励。他在澳大利亚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学院还有MODIS遥感卫星接收站、全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遥感 (RS)数据综合处理实验室、数字流域研究中心等教学设施和研究机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遥感科学与技术就在身边,天气预报里风云变化的气象云图,欧美大片中间谍卫星的监控拍摄,工程地质勘测中堤坝选址和道路选线,以及地震灾害中的地质预测,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貌识别等等,都包含了遥感科学与技术,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其涉及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因此它的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为国家制定重大决策、国防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军事情报服务,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可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和管理及有关教学、科研工作。毕业生适应性的岗位有遥感、测绘类以及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城市规划、地震监测、石油、电力、物探等能源领域,就业层次广,就业质量高。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掌握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原理、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影像信息获取及处理、目标识别及三维重建、地理信息管理及应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学生具有应用所学专业解决空间信息分析、表达与应用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该专业的学生还要从事测量学课程综合实习、摄影测量基础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综合实习、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实习、数据库设计、微波遥感课程综合实习、遥感应用模型实习、网络GIS程序设计实习等综合实践和实习。四、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国际软件学院现拥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专兼职教师210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外聘教师91人、校内双聘教师57人、外籍教师11人。专任教师中有正教授17人、副教授17人、讲师17人,9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1/3的教师有国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学院目前拥有一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两个精品课程,拥有设备一流的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有高性能服务器和计算机设备,拥有完备的实验与科研教学设施和软件,专线接入长城宽带网和校园网,设备与网络对学生全天免费开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研究描述地球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理论与技术,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主要研究与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密切相关的数字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如:数字国防、数字政府、数字国土、数字规划、数字电力、数字水利、数字公安、数字交通、电子政务等。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掌握数字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软件环境和工具以及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的大型数字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空间信息导论、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项目工程管理、空间决策与支持等;同时本专业也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软件操作能力、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

1引言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引导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迫切需求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测量课程也应该密切关注测绘科学的最新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工程测量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重新认识和改革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2目前教学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2.1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现行的工程测量教材种类很多,但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传统测量占有较大篇幅,对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引入不及时,有关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的篇幅太小。例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现代测绘领域,但现行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种新技术的讲述和介绍。

2.2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在测绘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非常迅速。目前,全球定位系统p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测绘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电子水准仪p全站仪p测量机器人以及GPS等先进设备在生产单位随处可见。

2.3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往往重点放在工程测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教学范围局限于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

2.4考核方式不科学。目前,有些院校缺乏对该课程的重视,把工程测量设置为一门考查课,非测绘专业的部分学生觉得测量不是自己的专业,将来工作不干测量也用不到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把工程测量看成是自己专业的一门副科。也有些院校把工程测量作为考试课,卷面分在最终成绩中所占比重很大,学生把教材里面理论知识掌握了就能考高分,以至于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脱节。然而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高分并不能说明学生具备了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主动性和创造性。

2.5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作为教育参与方的教师,通常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从事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师需要深入现场,实践课程内容需要更新,实践教学方法需要改革,这些工作都急需开展。这就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帮助教师认识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有利于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3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措施

3.1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应该依据测量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讲解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尽量与工程实例相结合。适量引入工程放样自动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工程放样的能力。多安排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给学生创造进入施工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依据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开发学习情景, 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除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优化教学仪器设备。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测绘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一线生产单位已经淘汰了一部分老式仪器设备,为了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理应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引进新型设备取代老旧设备,例如用全站仪或者电子经纬仪取代光学经纬仪,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取代微倾式水准仪,引进测量机器人及GPS等先进设备。同时要认识到传统仪器设备是先进仪器设备发展的基石,传统光学仪器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掌握常规仪器的基础上,让学生多了解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

3.3教师队伍的建设。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面临严峻的考验。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教学工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多参加业务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教师创造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定期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4],为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

3.4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该门课程应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卷面分数,在笔试考核中,应减少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比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操作和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在教学中引入工程案例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p平时成绩和测量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对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高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我坚信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必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技师论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项目化教学 改革 探索

0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技能型课程,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既要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建设工程的每个阶段中实际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因此在高职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对不适应现阶段建设工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1 整体课程设计

对于整体课程设计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实训项目为载体。因此,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要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对学生工程测量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锻炼。实训项目是实践教学内容的主体,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密切测量技能与工程的联系,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内容的培养。基于这种思想,本人对课程整体设计共分为测量的基本知识及仪器操作技能、地形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测量技能大比试五个项目。

2.改进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课程的讲授和实训项目的实践,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究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

2.1理论课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课程应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采用讲练结合和讨论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路的引导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用分组教学法。根据已有仪器的数量,合理分组,一般每组3-4人。

(2)充分利用实训指导书。教师将测量实训中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

解。使学生明确实训目的、实训内容;熟练掌握实训器具,熟知实训步骤,重点掌握注

意事项,并及时上交实训成果和实训报告,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能结合测量教学的实际积极运用。比如可把仪器构造、实训操

作步骤等制成幻灯片和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

也使死记硬背仪器部件及实训步骤的现象大大减少,提高教学效果。

2.2实践课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外借仪器,安置仪器等占用时间比较长,为能按时完成实训项目并且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需要提前准备交还仪器,建议测量课程四节连上。

(1)基本技能实训,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技能实训围绕课堂授课一般安排在讲授完特定的章节后进行,它包括测定的三项基本工作和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等实训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熟悉仪器的使用,掌握有关的观测方法。通过这一阶段实训,学生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为测量综合实训打下坚实基础。

(2)组织综合实训,将测量的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要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测量综合

实训:首先,选择一个地貌特征明显的场地作为实训基地至关重要。但由于受财力所

限。其次,实训教师必须深入实训现场,确保实训教学质量。再次,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综合实训报告,报告中要提出经验教训、设想和反馈意见,以便提高实训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督促学生重视实践。在操作能力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力以及测量观测方法掌握的程度等,而且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对整个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考核项目分为理论测试成绩、基本实训成绩、核心技能集训成绩、仪器操作考核成绩,面试成绩五个,成绩权重分别为20%、20%、30%、20%、10%,最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通过这样的考核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测量数据和

成果必须保持真实、客观和原始性,这在工程建设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实践教学

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测量工

作的性质决定了测量工作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和其他人一起协作完成,这就

要求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

的基础。

3.加强师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丰富专业实践经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测量对象已由地面扩展到空间、由静态发展到动态测量仪器也日趋电子化和自动化。特别是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所了解。目前许多学校的测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无太多的实践经也从未接触过现代高科技的测量设备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组织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考察或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其参与工程实践,这样既积累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又可使测量知识及时更新了解社会的需要。

4 建立完善实习实训基地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课程实验以及测量大实习,对实践教学体系、测量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研究,以寻求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因此,应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摸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5 结语

高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是以实践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参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及责任心,使学生参加工作后,对一般工程的测量放线、验收等工作均能独立承担,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聂志红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陈玲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1)

[3]王汉雄,王嘉慧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 矿山测量,2007,(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