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绩效工作要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6:53

绩效工作要点

绩效工作要点第1篇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方式

1、考评内容:将市政府考评我区的45项一级指标、区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实际,提出的有必要纳入体系的任务指标,全部纳入体系,并明确责任单位、考评标准、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限。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按照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及基于基层工作应偏重民生和软硬环境建设的考虑,对A类单位指标体系分值权重进行适当调整。今年,A类单位仍实行千分制考评,考评内容仍分为四大类,即“经济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其中,“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分值适当下调,权重由去年的550分下调到500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增加“住房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指标,整体分值仍为300分;结合全市迎“十二运”,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改造工作,“硬环境建设”部分增加“静态交通环境”指标,总分也由去年的50分上调到90分;“软环境建设”部分总分由去年的100分上调到110分。B类单位考评内容仍分为“重点工作”和“软环境建设”两大类。其中,对B类(除B4类)指标体系中“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将“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涉及今年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考评指标体系。

2、考评对象:将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区硬环境建设办公室纳入B2类(民生类)被考评单位,区土地整理工作办公室、区土地征收管理办公室纳入B3类(综合管理服务类)被考评单位。今年不再对汽车城管委会、黎明新城进行考评,其它考评对象不变。

3、考评方式:年度总评对A类单位的考评方式不变,由34家责任单位对各自负责的考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赋分,由区考评办进行汇总,得出考评结果。对B类单位的考评,“软环境建设”部分和重点工作中新增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指标任务以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考评;其他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评,由区考评办、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区监察局、区委督查室等单位领导组成考评检查小组,以集中听取汇报、核验资料和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B类单位要按照《重点工作任务评价单》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汇报。今年年度总评增加各被考评单位自行申报加分项内容,即被考评单位根据确定的绩效考评指标自行申报应予加分的项目内容,并说明充分的加分理由和依据,由考评检查小组认定和评估。根据各单位汇报情况,结合日常考评掌握情况及相关事实材料核查结果,考评检查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对B类单位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和赋分(包括加分),并形成初步考评结果。初步考评结果由考评检查小组向B类各被考评单位的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考评结果将全部公开透明,确保客观公正。

大力加强日常考评

1、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和督办。建立月通报、季评估、半年汇总制度。对A类单位所承担的主要经济指标每月进行统计、测算和评估,排出名次并下发通报。对B类单位按季度收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监测经济运行走势,跟踪各单位重点工作进度,并下发专题通报公布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派出由区考评办和区监察局组成的联合督导组采取专项检查、实地调查等形式,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做到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绩效考评跟踪到哪里,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并督促整改,做到及时介入、督办、跟踪和推进重点任务及重点项目的落实。

2、加强对市政府考评指标的跟踪和调度。对市政府考评我区的重点一级指标,要以季度为周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区考评办要与市考评办加强联系,掌握信息,及时向承接市考评指标的责任单位通报全市进展情况和排名位次。对排名靠后的单位下达预警提示通知书,并由区政府主管领导调度,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对排名位次明显不利的单位将由区长调度指导整改,确保我区在全市政府绩效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强化考评结果的使用

1、做为对先进单位及人员实施表彰奖励的基本依据。

(1)对获奖单位的表彰奖励:对A类、B类区政府绩效考评综合排名成绩优秀的单位以区政府文件的形式通报表彰、颁发奖牌(公安分局不参加排名),获表彰单位数量按照参评单位总数的40%掌握。受表彰单位奖项分为三档,具体为,授予各类总分排名第一名的单位“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各类总分排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单位“优胜单位”荣誉称号;其余受表彰单位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对绩效考评成绩晋位升级幅度较大,进步明显的单位授予“晋位突出奖”。

对获得本系统市级以上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单位授予“区长特别奖”。

(2)对获奖单位人员的奖励:以带薪休假和加班补助的形式,按职级发放年终绩效管理奖金。对获得“标兵单位”、“优胜单位”和“区长特别奖”荣誉的单位人员奖励标准上浮5%,上述奖励可兼得。

2、做为对后进单位及人员实施惩处的基本依据。

对因非客观因素导致所承接考评指标在全市系统落后,影响全区绩效考评成绩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直至具体工作人员进行问责。行政问责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视情节对相关被问责人员给予不评优、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基本称职等次扣发20%年终绩效管理奖金,不称职等次全额扣发年终绩效管理奖金。凡是承担市考评指标的责任单位,所承担考评指标年度总排名比去年下滑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面说清原因。

绩效工作要点第2篇

【关键词】 档案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绩效;要点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档案工作提供越来越准确、迅捷的信息、资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档案工作推出电子档案这一形式来顺应时展的需要,电子档案在日常档案管理、办公和利用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档案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者应该以做好电子档案工作为突破口,加强档案的各项工作,提高自身对专业知识和科技知识的掌握,为档案工作的高速发展提供素质和能力上的可能。应该从档案工作中应用电子技术的实际出发,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特点,分析和研究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要点,做好电子档案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1新时期档案工作的现状

档案工作是指国家机构、组织或个人根据档案的法律和规范对其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资料、经历、活动、资格和技术进行记录,并具有正规性、原始性和权威性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参考价值。目前档案工作呈现出如下各方面的特征

1.1新时期档案工作量大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因此对于基础信息有重要记录作用的档案工作的积累、变动和应用也呈现逐年增大的特征,由于档案的新增、维护、保存和利用需要消耗巨大的社会才力和人力,表现在工作量上,新时期档案工作量越来越大。

1.2档案工作科技含量不高

信息、数字和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是实现档案工作高效和准确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对档案信息化的步伐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一般只能起到检索和备份的辅助功能,尚未能形成一套高科技含量为主的信息化档案工作体系。

1.3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

我国虽然在1987年就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档案工作的法制化、正规化和规范化奠定了法律的基础,但是,由于《档案法》制定的时间久远,导致其不能对新时期档案工作起到全面覆盖、具体指导和强制规范的作用,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适应当今的时代,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也无从谈起。

2电子档案管理上的优劣

2.1电子档案在档案工作中的优越性

首先,依靠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次,通过电子文档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可以实现档案的体系管理,索引更灵活,搜索查找更快速便利。其三,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的档案文件,其保存方式和对环境的要求较传统纸质文档要低。最后,采用信息技术还能提高文件传递速度和安全性,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共享传递,能够有效提高文件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2.2电子档案在档案工作中的劣势

首先,电子档案存储的存在安全风险,电子档案受侵害后的危险程度将远大于传统档案,档案资料不利于真假鉴别。其次,电子档案的数据容易丢失,在档案工作中电子文件结构复杂,存储方式多样,在各种方式转换中也容易造成信息的缺失。最后,电子档案的兼容性存在制约,由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保密程度的不同,电子档案的信息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或不同个格式上,如果兼容性不够好,也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

3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要点

3.1加强电子档案存储设备以及网络的安全性

首先,保障存储设备的安全,专机专用,定时进行软硬件更新升级,定期对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证存储设备的良好状态;定期对存档文件更新备份,防止文件在意外情况下的丢失;还可以通过网络防火墙、身份验证、数字签名、病毒预防以及档案及时备份、严格规定读写权限,加强电子档案在存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电子文件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预防电子文件被其他用户非法访问和随意删改,应当不断改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升馆藏档案的安全保护水平。

3.2规范操作流程,杜绝档案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首先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安全操作规范培训,使档案管理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同时通过规范的操作,杜绝在人员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其次,尽量统一各单位档案存储的格式、处理软件,防止文档在格式转换或者由于软件兼容性问题被损坏。最后,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权限,做到职责权限同步,防止由于管理人员操作时对其他信息造成的无意删改。

3.3提高电子档案人员的业务和科技素质

电子档案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专业进修,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寿命,灵活应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档案资料备份和存储,同时及时升级和更新存储技术,保证文件存储的安全性和可读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代表的高科技时代,电子档案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标识,电子档案可以适应目前档案工作信息交往频繁、数据量大、更新迅速、准确性高和远程交互的特点,是档案工作更高效、更安全和更准确发展必然的表现形式。本文对电子档案的特点和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绩效做出了简单的探讨,在文章的最后,还应重点强调一点,就是对电子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激发,只有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工作者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深入提升档案工作最终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黄桂玲. 刍议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综合策略[J]. 机电兵船档案. 2009,05.

[2] 李秀凤. “超文本”档案信息形态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 白润连. 浅谈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4] 赵锐前. 影响电子档案安全的因素探析[J]. 黑龙江档案. 2010,04.

绩效工作要点第3篇

目前,全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推行工作已经全面展开,3月底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在市局机关及一县一区试点运行。今天这个会议的目的,是学习贯彻省、市局绩效管理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局推行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绩效管理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行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改革的大势所趋。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总局顺应政府管理改革大势,在全系统推行绩效管理,是落实中央改革发展要求的一项重大部署。国税是总局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上级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步调,迅速跟进,全面深入落实省、市局工作部署,集中精力做好绩效管理推行工作。

第二,推行绩效管理关系到每名税务干部的切身利益。绩效管理与以往的绩效考核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个人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全面、全员、全过程的“三全”管理考评,体现了既无法外之人、亦无法外之地的理念。绩效考评结果与每个人的各种奖励、评先评优、选拔使用挂钩,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准确把握实施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

2014年是“绩效启动年”。省、市局根据国税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定了绩效考评指标。这些指标既是“考点”,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把握重点,稳步推进,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在考评指标上做足功课。省局建立了全省统一、省市两级维护、省市县三级使用的绩效考核指标库,涵盖所有税务工作和每个税务干部。市局机关各处室将按照时限要求完成省局指标的层层落地任务和市局绩效指标的制定;我们要按时完成本级绩效指标的制定,实现与市局考评指标的无缝对接。

(二)在工作创新上做好文章。绩效管理是一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的工作。要充分发挥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为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做出贡献。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市局创新指标,领会考核意图,立足本部门工作,及早谋划创新课题,确定创新项目,力争在常规项目上不扣分,在创新项目上多加分,争取在市局考评中取得好成绩。

(三)在个人绩效上力求实效。绩效管理没有旁观者,既考核单位,也考核个人,这是与以往绩效考核的一个明显区别。领导干部个人绩效与分管工作挂钩,与民主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融合。普通个人绩效由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突出抓好个人绩效管理,公平公正地开展对个人的绩效评价,真正体现多干多得,让干部切实感受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使潜心工作、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干部有出路,有盼头,提升税务干部士气,释放税收工作正能量。

三、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推行绩效管理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统筹规划,确保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二要组织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绩效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与原来的绩效考核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不同。要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和认同。要提前“预热”,做到上下同心,步调一致,防止“上热下冷”现象的发生,为全面深入推行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经验反馈。绩效办要加强与上级绩效办的沟通协调,及时反映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建议,迅速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要及时总结我局绩效管理中涌现出的工作亮点、先进经验、突出成绩等,积极向上级绩效办反馈,激发税务干部的工作热情。

四要严肃考评纪律,严禁弄虚作假。要带领广大税务干部深刻理解推行绩效管理提升工作质量、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创新的最终目的,对个别干部从得分理解指标、为考核应付工作的思想偏差要坚决纠正,对不专注于工作、为了得分而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更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真正使绩效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使税收工作得到有力促进。

绩效工作要点第4篇

一、深刻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2011年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

今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州财政的部署,高度重视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县本级成立了工作机构,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制度体系不完善,试点范围小,县(乡)发展不平衡,与上级的要求差距很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财政部、财政厅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和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财政和预算部门为主体,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县财政局负责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对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再评价。按照省、州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组织并指导县本级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预算单位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指导单位本级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二是积极试点,稳步推进。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结合本县、本单位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先易后难,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社会公益性较强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试点。三是程度规范,重点突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责权对等、简便易行、规范高效。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四是客观科学,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应用,并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三、稳步有序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运作程序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四个机制”,逐步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建立绩效目标管理机制。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一是绩效目标设定。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县政府编制预算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报送的的绩效目标应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预算绩效计划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二是绩效目标审核。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直至地方一级的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目标的实现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财政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调整、修改;审核合格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三是绩效目标批复。财政预算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在单位预算批复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批复的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时对照比较。

(二)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绩效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跟踪监控可以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优化绩效标准,落实支出责任,加快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发现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施绩效评价要编制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预算具体执行单位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组织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单位要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财政部门要积极搭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立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预算支出的绩效;建立滚动的绩效评价项目库,收集项目立项、决策、建设、竣工等经济技术指标和数据资料;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上的积极作用;建立第三方中介库,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指导中介评价机构参与绩效评价。

(四)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根本。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具体执行单位,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纠正预算执行编误,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和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县人民政府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

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加强组织领导。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统一领导,健全组织,充实人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理顺工作机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各预算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制度体系。财政部门要注重制度体系建设,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结果应用和问责等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要立足本地实际,本着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尽快建立高效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灵活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努力拓展评价结果运用渠道,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

绩效工作要点第5篇

事业单位是政府或社会力量为发展社会公共事务而设立的,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按照社会功能的不同,体育系统属于公共服务类别,承担着贯彻制定国家法律法规、协调发展全民体育事业、监督促进经营性体育行业发展、指导和管理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等职能,体育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系统事业单位也势在必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构建完善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和健全动态的绩效薪酬制度,进一步促进全系统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一、当前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从业人员在众多等问题凸显,事业单位如何减政提效成为近年来改革的难题之一,如何通过科学、公正、合理的制度规范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使事业单位回归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当前体育系统运行发展面临的难题。

1.对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认识不到位。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在健全岗位考核制度与薪酬绩效发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由于受旧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方面还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人员考核办法,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不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考核流于形式,经常是为考评而考评,绩效工资往往成为工资发放形式,没有体现业绩完成及服务质量,扭曲了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细化标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一般是放在年终考核,对平时的工作业绩缺乏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缺乏平时工作表现和业绩事实依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机制。目前体育系统考核主要参考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没有岗位类别、职务层级和内容要求,考评标准过于笼统,没有给出详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考核评价弹性过大,只能凭印象打分,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差。

3.考核结果不够透明,缺乏激励导向功能。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大多数考核结果仅仅单位掌握,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没有与职工进行正式的沟通和反馈,也没有分析目前工作绩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绩效的具体措施,考评结果对个人工作绩效的改进和人的全面发展帮助较小。

二、绩效管理与绩效工资特点

体育系统绩效管理的重点就是绩效工资管理。绩效工资就是“以绩取酬”。主要是以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简单说,首先对员工进行有效考核,以此为基础,实现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主要目的是考核在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级别的职位上,工作量的多少,目标任务难易程度,执行力快慢,工作效率高低,工作业绩优劣等等。单位利用绩效工资对员工进行有效调控,以刺激员工的行为,通过对优异的和平庸的收入调节,鼓励员工追求符合工作要求的行为,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工作目标。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绩效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根据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考核内容与考核重点,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业绩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重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实绩取酬。

2.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现行事业单位工资主要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目前,基本工资作为固定部分,只占全部工资的30%左右,工资结构比例不够合理。绩效工资的实施在提升基本工资的同时,规范津贴补贴,发挥绩效工资指挥棒作用,体现效率公平。

3.绩效考核以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导向。通过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从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当前绩效管理与薪酬改革方面的建议

1.转变观念,更新对绩效考核的认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体育系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一是要转变单位领导对绩效考核及工资发放的认识,加强对绩效考核的内涵、功能、目标和任务的学习,深刻理解到绩效考核工作在人事管理和单位长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参与本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组织和实施,同时,要求单位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管理人员熟悉绩效考核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为实行绩效考核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单位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不仅是领导层和人事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全局工作的大事。单位以往的绩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单位的日益发展,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离不开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调动员工对绩效管理改革的积极性,踊跃参加单位的绩效工资管理,使管理改革合理的进行。

2.夯实基础,做好考核前的基础工作。一是科学制定考核制度。细化分类考核内容,根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三类岗位的特点,实行分类考核,不同的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要能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的强弱、完成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好坏。二是科学设置业绩指标体系。结合三类岗位的职责、内容,完善岗位说明书,明确细化工作标准,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考核方法,对思想政治、工作表现等主观性内容设置定性考核标准,对工作业绩等客观性内容实行量化考核,设置关键业绩指标和评分标准,关键业绩指标应以事实材料为依据,通过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力争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三是实行全方位考核。采取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领导考核、群众互评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考核周期可根据工作实际确定为年、半年、季度或月度,将平时的考核情况纳入职工年度总体考核结果。考核评分者的选取应与职工绩效具有相关性,根据评分者的职级不同,确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权重,力争使考核能从不同层面真实地反映实际工作绩效。

绩效工作要点第6篇

关键词:高职;奖励性;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改革是当前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占绩效工资的40%-70%,各岗位工作人员只要能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一般逐月发放,主要体现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岗位职能。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是高校根据文件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制定,体现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贡献程度。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的目标要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将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1.分级管理、自主管理的原则

首先由学校进行宏观调控,根据各类岗位的不同特点核定二级学院或教学系部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其次,由二级学院或教学系部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将学校核拨经费以及自身的创收经费进行统筹,自主制定绩效奖励办法,考核标准,实现自主管理。

2.分类考核、定性定量的原则

对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分类考核。二级学院或教学系部教职工一般分为专任教师岗、行政管理岗、教学辅助岗、工勤技能岗等。可根据各类岗位的不同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优绩优酬、公平公开的原则

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是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应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向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在达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保持团队的稳定,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制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公开透明,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

4.科学合理,讲求实效的原则。

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等特点。考核标准科学合理、程序规范、注重实效、可操作性强、避免繁琐。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考评体系,不仅能提高教师工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 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设计

教师岗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内容必需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密切结合。因而,我们将奖励性绩效工资分为基本岗位津贴、工作量及业绩奖励津贴两个部分。

1.基本岗位津贴

基本岗位津贴是指年度内完成岗位基本工作量,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等级为合格以上的教师,计发基本岗位津贴。基本岗位津贴应不低于奖励性绩效总额的50%。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各高校对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并在年对考核为合格以上者计发基本岗位津贴。

2.工作量及业绩奖励津贴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有关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同时对教师的教改科研、参加的各级竞赛、指导学生竞赛等予以肯定和支持,要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有所体现。工作量及业绩奖励津贴总量应占奖励性绩效总额的20%―50%,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对教师工作量及业绩的主要考评指标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工作、专业教学建设项目、教研科研、教师参加竞赛、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等。

三、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实施

考核是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的关键。其绩效考核方法要科学合理,考核程序要规范有序、考核过程要透明公开、考核结果要具有公信度。具体来说,考核的程序如下:

(1)教师根据个人年度工作的情况填写《专任教师工作量及业绩考评评分表》,表格如下表所示:

(2)由二级学院或教学系部组建考核小组,核定各教师的《专任教师工作量及业绩考评评分表》,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名,确定三个等级。30%的教师为A等级;40%的教师为B等级;30%的教师为C等级。

(3)在工作量及业绩奖励津贴总量的范围内,分别确定A、B、C三个等级的津贴。

并在本单位予以公布。

四、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奖励性绩效工资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出台,引发人们对业绩和工资关系的深入思考。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解。如认为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扣减绩效工资;认为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恶性竞争,此消彼涨;认为绩效考核部门将“罚”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等等。所以,要顺利实施绩效工资方案,要让教师们认识到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来分配。最终目的是以此手段来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2.将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教师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新专业申报、优质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改科研等也是常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的特点,将绩效考核融入教职工日常管理工作中,既可通过日常管理工作,激励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又可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3.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公平合理的保障

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是考核标准的制定要公开民主。收集教师的民意,有教师代表参加标准的制定。二是考核过程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专项考核相结合,确保考核的准确,透明。三是有反馈机制,如有教师遇到不公正待遇,确保有反馈的途径,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的顺利实施。

4.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中的新事物,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可由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小组认真分析考核的结果,听取被考核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使高职院校通过实施科学高效的绩效工资方案,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绩效工作要点第7篇

关键词:科研人员 科研院所 绩效管理 方法

在探索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考核方法不适应科研人员的个性及其工作的特点,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执行绩效管理》一书对改进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很有帮助,尤其是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启发很大。

《执行绩效管理》是一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策划组织,林泽炎、王维编著的关于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好书。这部书对绩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相关的案例,提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是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的工具书。这本书不仅对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流程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而且对绩效管理的意义以及正确实施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对改进科研院所绩效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绩效管理是内涵丰富的过程管理

本书对绩效管理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而实施的管理过程。它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绩效管理的真正内涵在于其过程管理,而不是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是将集体和个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连接,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手段来实现的过程。”[1]

关于绩效管理的流程,本书作者认为:“通常,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流程,主要由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的实施、绩效的考核、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和绩效结果的应用五个阶段组成。”

(1)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本书将绩效计划定义为:“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讨论,就实现绩效目标的时间、责任、方法和过程进行沟通,以确定员工采取什么样的流程、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和达到什么样的绩效目标。”强调绩效计划是关于绩效目标和标准的合约,并且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2)绩效实施是展现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过程 书中指出,在绩效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对绩效表现进行追踪。……绩效追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二是绩效信息的收集。”“持续的绩效沟通是指管理者和员工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分享各类绩效相关信息的过程。”持续的、正确的绩效沟通,是提高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3)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阶段 本书作者认为,“绩效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遵循客观原则、明确化、公开化、单头实施和差别原则。除强调“直接上级”单头实施的作用外,还提出“绩效考核的实施者一般可以由五种人组成,即直接上级、同级同事、被考核者自身、直属下级、外界考核专家或顾问。”同时,作者还提出“绩效考核制度的分类分层设计”的考核方法,即“根据管理层级和岗位特征的不同设计绩效考核制度”,认为“考核对象的不同决定考核顺序的不同”、“不同职务类别考核周期不同。”对于绩效考核的有效评价标准,作者提出应“具有几个特点:符合实际、敏感、可靠、可接受并且实用。”

(4)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绩效评估,而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展绩效反馈沟通恰恰是一个增强组织人文关怀和凝聚力、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在开展绩效反馈沟通这一环节中,绩效反馈面谈是最为关键的。在绩效反馈面谈中,管理者和员工双方会共同商讨存在的问题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且认为,“面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下阶段的改进重点和改进计划。”

(5)绩效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的目的 书中提到:“绩效结果主要应用于绩效奖惩和绩效提升两方面。”并且指出:“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和发展。”认为绩效结果主要作用有:“薪酬的分配”、“奖金的分配”、“职务的晋升调配”、“培训教育”、“衡量招聘、培训工作的效果”、“个人发展计划的制定”等。

2 深入理解绩效管理是用好这一工具的前提

要想正确、有效的实施绩效管理,就必须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书不仅明确阐述绩效管理的观念,还将其与其他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目标管理,而是特别强调持续的沟通、反馈,甚至强调辅导的过程,以帮助企业和员工提高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并且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指出“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相一致,使员工和企业实现同步发展。这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面’。而绩效考核是对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目标等进行考核,是前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它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点’。”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追捧,同时,在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也有较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绩效管理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的管理功效,是因为它能够在促进员工绩效提升的同时,提高了组织的绩效水平,从而实现双赢。本书认为,“绩效管理的意义,概要而言有如下几点。(1)促进企业使命的达成、远景的实现;(2)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提供一个规范而简洁的沟通平台;(4)疏通员工职业发展渠道;(5)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但是,绩效管理也不是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要想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功效,正如本书指出的,要遵循五大原则。一是常规性原则。“绩效管理的实践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还是企业各级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评估是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绩效管理的工作必须成为常规性的管理工作。”二是客观性原则。“绩效管理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应当以‘测’为主,以‘评’为辅,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强调以数据与事实说话,避免主观臆造和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以使整个管理过程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三是开放性原则。“管理双方应该明确绩效管理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绩效管理公开化和透明化。”四是沟通性原则。“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双方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五是发展性原则。“绩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公司员工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员工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员工学习发展计划,并进行指导与检查,确保员工‘实际能力’与‘所需能力’相符合,从而通过个体绩效的改善提高部门的整体绩效。”

3 绩效管理能够提升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

通过对《执行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联系科研工作特点和研究所人事工作的实际,感到绩效管理非常适合科研人员管理工作,对提高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很有帮助。

(1)绩效管理是适应科研人员及其工作特点的有效管理方法

1)科研人员特点及其绩效管理

由于科研人员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质外,还在内在个性方面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需求层次高,成就欲望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奋学习,求知欲强;参与度高,个性突出。因此,科研人员的管理工作,要探索尊重他们个性特点的适宜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方法在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实施和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三个环节中,十分尊重被考核人,通过双向交流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精神,能够较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个性特征,不仅促进了科研人员的绩效产出,还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使绩效管理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2)科研工作特点及其绩效管理

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绩效表现的后滞性、更紧密的团队协作工作方式等。[2]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应充分考虑科研工作的特殊性,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绩效实施的持续沟通与绩效信息的及时收集、实行绩效考核的360度全方位评价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科研过程难以监控和劳动过程不易测量的问题。同时,强调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绩效管理中不断的沟通,有力的保证了科研团队的正常运作,进而促进科研人员及其团队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改进科研院所的人事工作

1)考核方法的不足及其改进

目前,大多数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方法沿用职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以工作业绩评价为主要目的,缺乏影响绩效的原因分析引导和绩效改进的措施探讨;以研究室领导为主的考核者,不利于发挥课题主持人的直接上级评价作用,不利于科研人员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整合,影响整体绩效的提升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过于统一的考核方法和指标,不利于个体绩效的差别性评价;科研人员参与度低,缺少科研人员的自我评价机制,降低了科研人员对绩效计划、考核结果的认同度,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因而,要想提高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功效,必须按照绩效管理正确的流程,坚持绩效管理的原则,改进科研院所的考核工作,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的缺陷及其完善

近几年,科研院所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绩效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在绩效评价与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用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只着眼于工作结果的测评,忽视了科研人员绩效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跟踪和控制,放弃了绩效监督和持续改善的管理;只注重考核结果,忽视绩效管理过程和对于绩效结果产生原因的分析,缺乏对绩效结果的深层次解剖;绩效考核的周期设置不尽合理,对不同的考核指标均采取一年考核一次,不重视平时的考核和与科技项目相对应的考核,既不利于科研人员随时调整绩效状况,也不利于大成果、原创性成果的产生;未将科研人员的绩效成绩、不足和改进方向认真反馈给本人,既降低了绩效管理的功效,也使科研人员对绩效考核产生神秘感,容易引起不满和对立情绪;没有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培训发展、生涯设计、薪酬分配等激励措施紧密挂钩,影响了绩效管理的作用发挥。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统一领导干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不断探索适宜的绩效管理方法,稳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努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绩效水平,促进科研院所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实现组织目标。

科研院所实行绩效管理是一个发展方向,必将对提升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实践中还应根据科研院所各自的特点,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其功效,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绩效工作要点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级管理的原则,以绩效评价和督查为手段,以《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关于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管理任务的通知》(腾文广发〔〕6号)文件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我局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保障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的落实,实现工作最佳绩效。

二、目标任务

为切实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加强绩效管理,推进绩效工作不断深化,局机关各科室要按照效能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自身工作职能职责,完善并落实绩效管理制度,深化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责任分解、绩效实施推进、绩效监控分析、绩效考核评估、绩效改进提升等六个方面内容,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推进绩效改进和绩效结果运用,提升工作绩效。

三、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3月)。认真贯彻学习省、市、县关于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提高认识,广泛宣传,积极筹备。各股室要结合实际,围绕自身的职能职责,制定和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以绩效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

(二)推进阶段(4月至11月)。对照《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关于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管理任务的通知》(腾文广发〔〕6号)文件,各责任人、责任股室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我局各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落到实处。局党委将定期或不定期适时开展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开展督促检查。

(三)总结阶段(12月)。各股室将全年开展绩效管理完成情况报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汇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主体责任。推进绩效管理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要的工作部署,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绩效,促进行政管理创新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各股室要树立正确的绩效价值观,把它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要积极探索,把绩效评估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步骤,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推进绩效管理的不断提高。

(二)精心组织,确保运作顺畅高效。各股室要围绕职能职责,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股室绩效评估指标和年度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实绩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工作要点第9篇

关键词:绩效实施;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29-02

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流程一般可归纳为PDCA四个过程,整个绩效管理循环包括绩效计划P(绩效期间开始);绩效实施D(整个绩效期间);绩效考核C(绩效期间结束);绩效反馈A(整个绩效期间)?眼1?演。而绩效实施(D)是绩效管理耗时最长的环节,它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绩效考核(C)是绩效管理中最为核心、最困难的环节,是绩效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志性环节。因此做好企业绩效实施和考核工作是做好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绩效实施

企业在制定了绩效计划后,就进入了耗时最长的绩效实施阶段,而企业绩效计划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依赖该阶段工作的成效,另外绩效考核的依据也多数来源于该阶段,但在多数企业绩效管理中,该阶段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而该阶段工作成效还受到企业文化、被考核者主管的绩效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阶段工作就比较复杂,完成情况就显得异常重要,故该阶段的工作成效将会直接影响到绩效管理的成败。绩效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员工能够按照绩效计划既定的目标,在计划时限内完满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实现该目的,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绩效实施过程中的双方沟通;另一方面是被考核者相关绩效数据、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分类。

(一)绩效实施过程中的双方沟通。制定了绩效计划之后,员工就开始按各自绩效计划来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在整个绩效期间,都需要管理者不断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反馈,即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持续的绩效沟通能保证管理者和员工通过共同努力,及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变化修订绩效计划。上下级在平等的交往中相互获取信息、增进了解、联络感情,从而保证员工的工作能正常地开展,使绩效实施的过程顺利进行。绩效实施阶段的绩效沟通内容主要包括:现在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哪些工作做得很好;哪些工作需要纠正或改善;是否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如果偏离目标的话,管理者该采取什么纠正措施;管理者能为员工提供何种帮助和支持;如果目标需要进行改变,如何与员工进行协调等。

(二)相关绩效数据、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分类。绩效信息的收集是一种有组织地、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员工具体工作情况和工作绩效的方法。因此,并非所有的数据都需要收集和分析,也不是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好,因为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所以,应收集与绩效指标密切相关的信息。在绩效管理实施阶段,需要收集的主要信息包括:目标和标准达到或未达到的情况;员工因工作或其他行为受到的表扬和批评情况;证明工作绩效突出或低下所需要的具体数据;来自客户积极的和消极的反馈信息;对管理者和员工找到出现问题或取得成绩原因有帮助的其他数据;管理者同员工就绩效问题进行谈话的相关记录等等。

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定期考察和评价个人和小组工作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眼2?演,是通过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员工和组织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员工个人的发展情况、组织的运行效率等,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与组织,提出相应的改进工作措施的过程。作为绩效管理中最为核心,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绩效考核是利用绩效指标体系对员工进行考核与评估,确定绩效表现,此工作是整个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绩效考核的职责分工。在企业绩效考核中,应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相关职责,这样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提高各部门、各人员参与绩效考核的责任感。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绩效考核的职责一般分工如下:(1)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并进行相关培训,组织、指导、协助各部门推进绩效考核工作;负责绩效考核结果的汇总与管理,接受和处理员工申诉;员工最终考核结果的平衡、调整。(2)各部门。负责组织部门内部及属下员工的绩效考核,并对本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整体平衡、调节;负责绩效考核结果运用。(3)各级主管。对直接下属及属下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对直接下属的考核结果予以核准;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运用。(4)企业分管人事领导。负责员工申诉处理的最终裁决。

(二)绩效考核主体的确定。在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要求考核者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机会来观察、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同时,有能力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有用的考核信息,尽可能减小绩效考核偏差,真正体现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在实际操作中,绩效考核主体主要包括员工自己、直接主管、同事、下属、客户、考核委员会等,不同考核主体参与考核的优缺点:(1)上级作为考核主体,则主要优点包括对考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获得考评客体的工作业绩;有利于发现员工的优缺点,使员工培训、能力开发、职业生涯设计等更加切合实际;主要缺点包括无法了解自身监控之外的员工表现,易造成以偏概全;受个人偏好及心理影响,易产生偏紧、偏松倾向或定式思维,损害考评结果的公正性。(2)同事作为考核主体,则主要优点包括彼此最为了解,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和协作精神;易发现深层次问题,提出改进方向;主要缺点包括工作量大,耗时多;易受私心倾向、个人交情、感情因素、人际关系等的影响。(3)自己作为考核主体,则主要优点包括对自身有更清楚的认识,评价更为客观;有利于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工作热情;有利于对问题等达成共识,降低抵触情绪;主要缺点包括易于高估自己;易夸大成绩、隐瞒失误;善于为自己寻找借口,积极开脱。(4)下级作为考核主体,则主要优点包括有利于管理的民主化;使员工有认同感,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现上级工作的不足,有利于上级工作方式的完善;形成对上级工作的有效监督,使其在行使权力时有所制衡;主要缺点包括受自身素质的限制,易拘泥于细节;担心上级的打击报复或为取悦上级,只说好话,不讲缺点;可能导致上级为取得下级的好评而放松对其的管理。(5)客户作为考核主体,则主要优点包括所受干扰少,评价更真实客观;有利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有利于发现优、劣势及潜在需求;主要缺点包括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考评资料不易取得。

当然,若考核主体过多,不但耗时、操作难度大,而且于考核主体对被考核对象工作不了解等原因,容易造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因此,多数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主要由员工直接上级负责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对上级考评进行补充和平衡,采用员工自评为辅,并且赋予10%~20%的权重。如直接上级主管作为考核者,则评分权重分配宜为关键绩效考核占90%,工作态度和技能占80%;而相应自我考核评分权重分配宜为关键绩效考核占10%,工作态度和技能占20%。这种做法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使员工更加清楚组织对自己的要求及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使员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员工对绩效考核过程的支持;有助于直接上级主管发现员工在自我认识和对绩效考核认识上的问题;识别员工自身的培训和发展需求。

(三)绩效考核程序。(1)考核时间:季度考核一般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完成;年度考核于一般次年第一个月20日前完成。(2)考核过程:由人力资源部做出考核安排,相关考核者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并报考企业主管领导审批,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将审批后的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并就其绩效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指导。最后人力资源部将根据考核结果归档,同时用于计算绩效工资、奖金和其他用途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