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3:45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1篇

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3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孙瑞哲主持。其中,毕国典关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 23 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王竹林关于修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章程及会费收取标准的报告等 4 个报告获得了与会学会会员的一致通过。大会同时选举并产生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 24 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理事会领导,并颁发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以及第 11 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在下午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80 周年庆典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通过宣传短片全景展现了其 80 周年的辉煌历程。杜钰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是促进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推动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使命。同时希望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振奋精神,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努力建设成纺织工程技术工作者之家。特邀报告 ―― 姚穆院士的“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从全产业链角度为与会代表解读了未来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新当选的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孙瑞哲以“光荣与梦想”和“责任与使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承诺:新一届理事会将不断努力,“还学术以荣誉,给科研以更高的地位”,使更多纺织科技工作者通过学会这一平台获得尊重和重视。同时透露,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纺织行业的学术研究,学会计划从2011年开始创办中国纺织工业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音乐会将庆典带入了尾声,华丽的新篇章也将就此展开。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4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名)

理事长孙瑞哲

副理事长 马永喜王竹林王启明伏广伟刘元风朱勇阮积祥李书勤李金宝杨 勋

肖长发陈建勇周华堂俞建勇施楣梧柯慧琪胡克赵 强夏志林徐卫林

戚建尔谢 明蒲宗耀潘雪平潘跃进

秘书长 龚进礼

背景资料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前身是1930年4月20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纺织学会。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原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围绕各个时期纺织工业建设的中心任务,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和发现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几代纺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已经拥有会员 5 万多人,下设棉纺织、毛纺、麻纺织、丝绸、针织、染整、化纤、纺机器材、纺织设计、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标准与测试、空调除尘、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经济、信息、新型纺纱、环保等 18 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部、普及部、出版部、咨询部、对外联络部、《纺织学报》编委会、基金管理委员会、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纺织卷编委会等 12 个办事机构。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2篇

【关键词】江苏中职;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80-04

【作者简介】葛鸿鹄,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28)纺织服装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艺术设计。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与课改创建相结合,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探讨课程开发程序、策略与方法,着力解决本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等重要问题,建构新的课程评价方法等为中心任务。从接受任务起,我们就成立了江苏省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有专业负责人和企业相关的行业专家,以及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首先对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进行专业剖析,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熟练从事纺织品工艺设计、纺织品质量检测与贸易、纺织设备维护和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

一、通过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剖析,确定四门基础平台课程的任务和地位

江苏省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是五门,我们从中选择了“纺织材料基础”“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染整概论”四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

“纺织材料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是学习和运用纺织技术的基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里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的是掌握对常用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织物结构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造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指出其前导课程是“纺织材料基础”,后续课程是“织造基础”。“织造基础”是针对纺织品生产的专业技能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机织生产的认知能力、机织产品工艺设计的应用能力,为后续纺织工艺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染整概论”是在“纺织材料基础”“织造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胜任染整工作岗位职业要求奠定基础。

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确定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指对一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的总体谋划。本专业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本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行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叙述各课程设计的思路。

1.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是通过对各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对应的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对接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遵循基础性原则,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确定四门课程教学内容。

3.对四门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关系及编排。在这里我们考虑的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怎样遵循现代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习惯,怎样紧贴纺织行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精选、提炼课程内容,尤其是处理好模块总量以及模块之间的结构以及衔接关系、纵横协调;如何实现单元之间的梯度结构关系和教学推进关系,显示模块和单元的双重并行和教学匹配,经过权衡后,作出思路性的、高度概括的简要说明或路径指引。

三、通过共同探讨确定本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重点推敲了专业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关于核心素养的问题,我们学习了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于纺织专业的核心素养,我们通过组织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能手和车间班组长,以及专业的专家委员会一起进行座谈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达成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总的核心素养应包括:热爱纺织行业,有为纺织事业的发展贡献的精神;求上进,讲团结,讲科学,动脑筋;掌握相应的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有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兴趣。

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称为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又分为行业的通用能力、职业的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由此提出四门核心平台课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实践素养、发展素养、安全素养和职业素养。

比如,“纺织材料基础”中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表述是:1.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2.能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能够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能熟练计算与换算纤维、纱线、织物的有关指标。3.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4.能独立思考、获取相关信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备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求精精神。我们认为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是必备的知识点,辨识和鉴别常用纺织材料是学生必备的技能点,这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

“织物结构与设计”的核心是掌握织物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织物组织图的绘制,熟悉三大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能仿制织物组织结构,能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

“织造基础”的核心是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了解机织生产典型工序工艺参数,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

“染整概论”这门课程的名称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概论的提法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太恰当,理论化的程度比较高,但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是这样命名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将其作为名称。实际上课程性质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对染整四大工序的了解:在练漂工艺上是掌握织物练漂后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在染色工艺上是知道染色方法及工艺要求,掌握染色后织物疵点种类以及色牢度及检测和评级方法,在印花工艺上是了解印花工艺及要求。

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反复推敲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主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又恰当地考虑到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等时代元素。在文献的引用上对其相似度作了认真而严肃的检查,相应的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我们强调的是专业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又把在“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教材和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丰富校本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内容。

“纺织材料”这门课,主要分成七大模块二十五个单元,把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作为该专业的基本知识点,把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作为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内容上,从纺织纤维类型、性能和基本结构入手,了解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鉴别纺织材料,达到会检测纺织材料的目的,使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相应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个单元的内容与要求中,主要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的需求,用“掌握”“理解”“了解”“认识”“熟悉”“能”“会”等词语来划分学生的学习程度。

“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织物结构的认识,特别是常见的三原组织是纺织面料中的基础,而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等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和复杂化,以期丰富面料的组织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要求上是熟悉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的形成与特征,掌握织物上机操作的过程与内容,具有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的能力。

“织造基础”这门课是以纺织面料生产的流程为主线,强调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与纬纱准备工艺,在织造上既照顾传统的有梭织机生产与工艺,又兼顾现代的剑杆、喷气、喷水的生产工艺和要求,最后还带有下机织物的整理与工艺要求,使我们的学生能充分地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在参考课时的分配上也有所侧重,传统的“有梭织机”只安排18课时,“现代织机”安排96课时,也有专家提出把“有梭织机”这部分去掉,但考虑到有梭织机是织造的基础,现代织机是在有梭织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起初学习的“小样机织造”还是“有梭织机”的原理,所以我们的意见是保留其内容但减少1/4的课时。

“染整概论”这门课强调的是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常用染料的性能,会运用染整的四大工序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特别在练漂上,我们列举了棉织物、苎麻、羊毛、丝织物、化学纤维织物等常见织物的练漂技术要求与工艺,强调染色的基本知识与工艺要求,熟悉四种印花工艺和特点,了解常用五种印花设备和特点,掌握一般织物印花工艺,在整理上突出手感整理、定型整理、外观整理和功能性整理,了解轧光、轧纹、电光、增白整理的加工效果和工艺过程。

五、灵活运用实施建议,讲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化的运用

第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推行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在“纺织材料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保证实训教学开设的比重,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常用的纺织材料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操作上宜采用教师示范、分组操作的方法,在先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规范,学生在训练时,教师要适时、恰当地点评学生的动作和方法。在“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像上机图的绘制内容,本身其理论和实践的成分都有,如果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理论化的知识在上机图上呈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可能在小样机房、分析实验室内选用生产中各类典型织物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工作环境,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在“织造基础”的教学建议上,提出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与织造挡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要求的对接,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在“染整概论”课程教学中,由于染整行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结合染整产业发展趋势,贯穿染整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理念,让学生全程参与计划、预处理、染色(或印花)、后整理等整个过程。高温高压的环境对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特别强调将操作规范、设备保养、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任务和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纺织工程;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纺织工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中职校纷纷设立纺织工程专业,大力培养纺织工程技能型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中职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一、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中职校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教师多数都是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中职校教师,而是研究型人才。这就使得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缺少中职教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这些教师一般都是一毕业就进入中职校教书,缺少纺织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纺织工程实践背景。所以,很难切实了解纺织企业的现状,对于许多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材料不了解,导致教学针对性较差。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课程安排上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大,而且抓不住重点。许多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纺织工程的理论知识,而很少有参加实践的机会。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倒背如流,但是一旦遇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在我国纺织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低,无法满足岗位的要求。

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中职纺织工程专业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型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我省近年来针对中职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值得大家尝试和进一步探索。

(2)强化学科基础建设。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材料学、组织化学、机织学、针织学、管理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还将涉及更多的新兴学科。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加强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宽专业面。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开设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教师自身来说,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虽然纺织工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的发展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大量新技术和新机器不断被运用到纺织行业当中。因此,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岗位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方面来说,也应该为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条件,主要是让广大教师深入纺织企业的第一线,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努力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4)创新专业课程模式。纺织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但是学校本身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须借助学校以外的力量来实现这种要求。目前,我国职业学校都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纺织工程专业必须通过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则根据企业要求制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这既能够促进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的革新,使其更加符合纺织企业的现实要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企业拥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行业情况非常了解,最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通过校企合作,使这些工作在一线的人们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师资结构的缺陷,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结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纺织企业生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纺织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中职校纺织工程专业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纺织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纺织企业的未来。近年来,我国中职校顺应时代潮流,对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由于缺少长期规划,改革目标并不太明确,导致改革措施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合力,最终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面对当前形势,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构建一个新型的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使我国纺织工程专业跟上时展潮流,为国家发展输送大批合格的纺织工程技能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妍妍,阎琳,储长流.纺织工程专业针织方向课程群教学现状

及存在问题探讨[J].轻工科技,2012(12).

[2]毕红军.提高本科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J].考试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纱线设计大赛 《纺纱工程》 教学改革

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纺织服装院校大学生开展的专业赛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传承、发展和开创纱线、面料产品的原创性、时尚性与功能性。其目的在于按照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遵循基础、注重前沿的原则[1],促进纺织工程学科的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纺织服装院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纱线进行原料选配、工艺流程的设计与选择、工艺参数的设计与配置、成纱质量检测及从原料到成品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的综合能力,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纺织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自2009年在东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对推动《纺纱工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

《纺纱工程》这门课程不是一门纯理论课程,而是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实践教学,不是简单地附属于理论教学,也不是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验证。理论教学如果脱离了实践教学其本身就是空洞抽象的,枯燥而难以理解的。学生很难凭空想象纺纱机的结构组成和纺纱的基本原理。相反,如果把这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内容结合学科竞赛进行演示和解释,那么学生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能进一步思考甚至创新。

1.纱线设计大赛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挑战

自2009年开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纱线大赛以来,受到了我国几十所具有纺织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重视,赛事获得了许多知名纺织企业的协办。为了成功参加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各校都精挑细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并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赛前指导培训。在以往的《纺纱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中,学校和老师往往都偏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全国大学生纱线大赛的举办对纺织工程专业《纺纱工程》课程一直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1.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需求相脱节,学非所用[2]。老师教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经常是“上课讲理论、实验验证理论、考试背理论”,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3]。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很难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纺纱工艺相关知识进行纱线产品设计的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均较差,这既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弱点,又是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究其原因是《纺纱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不足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不合理造成的。虽然各个学校均开设了一定的实验课程,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1.2纱线设计大赛的内容和特点。

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以纱线设计为主要内容,强调传承、发展和开创纱线产品的原创性、时尚型和功能性。题目分纱线设计和面料设计两部分。面料设计的实质是进一步反映纱线设计的时尚性和功能性。纱线设计重点考察纱线功能设计、纱线结构设计、纱线花式设计、纱线设计加工难度与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面料设计重点考察织物功能设计、织物结构设计、织物风格设计及面料二次设计等内容[1]。题目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大赛既要考虑一般参赛大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作品,又要考虑优秀大学生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竞赛题目对应用背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倡导的时尚性和功能性设计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纱线设计大赛考虑到了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同时对《纺纱工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引申和发展,通过纱线设计和面料设计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总结和综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4]。

历届纱线设计大赛基本以创新、功能、时尚为主题进行纱线设计,从第三届开始,加入了面料设计的内容,面料设计的实质仍是纱线功能在织物上的体现,只不过增加了对学生织物功能设计、织物结构设计、织物风格设计及面料二次设计等内容的考察。纱线设计大赛所提出的创新、功能、时尚的理念,以纱线的应用趋势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纱线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设计的产品既要能够通过所学纺纱工艺相关知识加工出来,又要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这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将所学纺纱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计难度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仔细分析大赛题目发现,随着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和推广应用,每一届纱线设计大赛的知识面都在不断拓宽,难度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完成情况也在不断进步。

2.纱线设计大赛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深感学生参加这样的竞赛有助于教学工作,更有利于纺织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通过纱线设计大赛,不仅能够检验平常的教学工作,而且能够暴露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5]。纱线设计大赛的设计产品均要求具有创新性、功能性和时尚性,在校大学生在《纺纱工程》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认识到其实际应用价值绝非易事,不容易把握所设计产品的实用价值。参加纱线设计大赛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同时也为《纺纱工程》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纺织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生在校时间短,而且缺乏大量实践,不注重产品的应用价值,很难把握纱线设计的应用特点。这就要求加强《纺纱工程》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适时做适当调整。重点讲清纺纱基本原理、纺纱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纺纱工艺参数的配置,着重分析不同原料的加工特点,加强纱线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并注重实施。

纱线设计大赛是极具挑战性的赛事,要求学生掌握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新型的纱线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依靠自身能力独立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产品,由于纺纱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有时需要2-3人组成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因此参加纱线设计大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培养了项目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了项目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纱线大赛最后的成果都是通过专家组对作品的技术指标、特征进行实测评定结果的,一切都以事实为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竞赛对《纺纱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

《纺纱工程》课程教学要有特色,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型和实践性[6]。《纺纱工程》课程是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属于熟练掌握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结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设计、计算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技能进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树立工程实践的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7]。

3.1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贯穿纱线设计大赛的内容和观念。

在《纺纱工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将历届纱线大赛的题目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分析题目要求,研究比赛内容和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经常在课堂上提出比赛某个环节的某项内容,然后围绕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让学生提前熟悉整个纱线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进行实践操作,课程结束时以各小组设计出的产品作为评价学生课程成绩的依据,这样的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有帮助。

3.2专门经费资助。

学生进行纱线设计需要购买原料、设备配件等,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申请国家、省和学校的创新训练计划解决一部分经费。还可以向学校申请专门的课程改革经费、参赛经费满足要求。

3.3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

纺织实验室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放不同的实验内容。对于大一学生,为他们准备了纺织材料相关的一系列实验,为《纺纱工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对于大二及以上年级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实验室建立了纺织实训平台,包括整套棉纺工艺流程从开清棉机到细纱机的全流程纺纱机和气流纺纱机、花式捻线机等设备设计不同风格的纱线产品。所设计的纱线产品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浆纱机、针织机、提花机、织造小样机等设备制成风格迥异的面料。总之,这些设备的充分利用为纺织工程专业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4.结语

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的《纺纱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正深入发展,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成为纺织工程类教学改革的强大助推力。参与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是对《纺纱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验和肯定,需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人放弃了节假日从事实践活动,相信在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今天,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会更上一层楼,所学本领会很好地应用于将来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鲁泰杯”面料设计暨纱线设计大赛的通知.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2014.5.

[2]徐辉,王冬晓.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41-144.

[3]林木辉,张杰,包正委.开展学科竞赛改进教与学方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7(3):98-101.

[4]张晓花,朱陈松,朱昌平.学科竞赛促进电机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78-281.

[5]李凤艳,王建坤,刘长河.《纺纱工艺上机》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思考[J].黑龙江纺织,2013(3):1-3.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5篇

1目前纺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教学认识不到位在平时常会听到这样的争论,有些人认为目前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纺织品艺术创意,工艺技术无关紧要,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工艺技术才是企业的生命线.其实这两者在对纺织认识上都存在片面性,把纺织中紧密结合的艺术和技术所体现的价值分离开来.这种认识发生在教育之中说明了教育与社会所需之间的脱节,也体现出纺织教育的片面性和接受教育的人才所学知识与市场的脱节性.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市场的科目,以市场为着力点进行课程设计.当然,这位企业家的说法有点偏激,因为中国纺织业发展离不开这二十多年来纺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纺织行业的推动,当然也无可否认,纺织教育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好的艺术设计需要好的技术来实现它的创意和品质,同样,精致的技术一旦没有了它的艺术支撑,也不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设计艺术是产品的核心,艺术必须与技术达到完美结合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1.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目前我们纺织类院校纺织专业一般都设有纺织品设计模块课程学习,但目前该模块的学习内容更多地注重纺织品结构、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知识,而缺乏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纺织品设计主要指材料、纺织品组织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设计,因此设计开发的纺织品无论是在织物外观风格、结构特色还是在花型、花色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水平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与绍兴文化特色的融合.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纺织品设计的学生必须要有对美感的把握和艺术创意设计能力,但在目前的纺织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少有艺术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由于在教育中过于偏重学生工艺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好,艺术思维能力欠缺,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2].而纺织品设计本质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应加强艺术思维的训练,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和市场的欢迎.

1.3复合型师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受到传统纺织教学的影响与制约.在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身于传统工科纺织,大部分还是以单一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传统纺织教学模式局限了个体思维的扩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且有部分从事纺织教学的教师,还是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跨出学校的大门,“闭门造车”、“就事论事”,课程内容各管各讲,缺少市场和实践的锻炼,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纺织专业“艺术+工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

冲破传统的纺织教学模式,与艺术学科相关知识交叉渗透,围绕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发展“工程+设计+艺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近几年教学和探索,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2.1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渗透,体现“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纺织教育一般为四年,学生入学时以理工科招生为主,没有艺术基础,要想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既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又有实际的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关键是实现学科本身发展的综合化以及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纺织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不同学科间的封闭,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逻辑和结构关系,在专业上互相衔接,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和绍兴文化特色,融合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建立注重发展“创新思维“加“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除开设纺织材料学、纺织品结构设计、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工艺设计、织物后加工等课程外,同时还加强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色彩、素描、图案、纹样设计、造型基础、电脑美术、绍兴文化历史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及动手绘制表达能力.在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上则进一步强化了纺织品设计类课程,如面料花样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等课程,强化了学生对织物纹样、色彩搭配、美学欣赏能力.同时在专业基础中弱化与纺织品设计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如《工程设计制图》、《电工与电子学》、《纺织机械原理》等课程,由必修课改为任选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强调“工程”的同时加强“艺术”意识表现,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纺织产品造型设计等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图案花纹设计能力,将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花型图案设计等与绍兴文化特色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潮流和时尚的纺织面料,对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纺织面料由“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真正实现“艺术+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2.2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即可,我们修改了教学大纲,实现了“艺术创意”与“结构工艺技术”内容的真正有机融合,完成学科知识的真正交叉融合.在课程教学上,全面启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步推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纺织品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面料的质感风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灵感构思,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分组的教学方法、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方式,在不同学科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训练,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由于不同学科的导师组合,推动了不同学科相关专业之间、专业内部各方向之间的相互开放渗透、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实现实战式、接地气式的,企业能直接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艺工结合的实践环境.整合知识结构,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中心,建立了色彩、素描、摄影、纺织材料结构性能测试中心、纺织数字化CAD设计中心、纺织产品设计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纺织品开发中心、时尚创新设计中心、数字艺术设计中心等实践环境,这些艺工结合相互有机融合的实践环境保证了学生成为合格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多角度训练.在实践环节设置上除了常规的各类实习和课程设计外,还增加了市场和企业调研、纹样调研、纺织品设计开发实训、面料设计师考证要求等实践环节,同时还积极利用绍兴产业发展优势,与当地20多家公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制式的设计工作室,组建由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实验室和工作室兼用的实践模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知识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对于纺织学科的教师,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技术审美,首先还应提高教师的眼光和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教师的组合式授课方法,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人才进课堂活动,邀请设计师、企业家来课堂讲课,把他们的最新市场动态、流行趋势、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利用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面料设计开发训练,提高了学生全方位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2.5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发展需求,强化“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艺工结合”的培养理念,利用绍兴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通过不同学科导师组合,参与学生指导,而且团队中除了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之外,还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协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完成从面料创新设计—服装设计—作品动态展示整个过程的表现全套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得到纺织服装企业专家的一致赞赏和采纳应用,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面料设计大赛直接与企业合作,使研发产品直接与企业实际接轨,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师带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形式,为本专业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

3结束语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6篇

一、自身建设得到新发展

(一)根据学会章程,经过*6年12月28日召开的*纺织工程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一次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圆满完成学会换届工作。新当选的第八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理事长刘燕宁同志对今后的学会工作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届学会理事会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性开展学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学会的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的优势: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把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要求指明了学会努力奋斗的方向。

(二)学会在新一届常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的领导下及时组建新的团体会员单位和联络员队伍,为沟通全*纺织行业的信息渠道奠定了基础.同时还组建了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全疆纺织行业开展技术交流,科技攻关,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三)学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截至到*7年底,学会的团体会员已发展到58个,参与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进一步规范了学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棉纺织工业来开展各项工作,使学会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进一步提高。

二、技术服务和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

*6年,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和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各项活动,扩大交流领域,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一)技术服务

1、专家咨询。为提高*棉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推广精细化管理理念。,特邀中国纺织企业家协会会长、原安徽华茂集团董事长华冠雄一行专家对6家棉纺企业进行了现场咨询。通过专家的实地考察和诊断,对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设备、工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现场指导企业的技术人员,并召开了6场专题会议,与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参加人员达到350人次。通过此次活动,将使*纺织行业在推广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加快*纺织工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不断完善专家库资源,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了合理的使用人才,充分发挥*纺织人才的作用。*4建立了*纺织行业专家库,*7年又成立了纺织技术咨询委员会,对行业的各类专家资料进行了不断完善,为各地纺织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技术创新项目论证、新产品鉴定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07年推荐2名专家成为全国棉纺织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二)技术交流

1、*7年11月按惯例举办了《*纺织设备技术交流会》邀请了瑞士罗托卡夫特公司,瑞士布雷克公司,欧瑞康诺森公司,江苏凯宫机械公司,泰坦公司,瑞士立达公司,沙力拉公司,日本村田公司等.详细介绍和交流了磁性紧密纺纱,纺纱系统的全面方案,精梳机,倍捻机,气流纺纱机,蒸纱机,自动络筒机,测试仪器,及钢领,钢圈等设备的性能及特点。参加会议的技术人员有企业总工,技术人员,共450人。

2、紧密纺是当今先进的一种纺纱技术,据统计全国目前有130万锭,*有16.6万锭。为了加快*紧密纺技术的应用,与中国棉纺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昌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紧密纺项目现场会》,*雅戈尔公司、昌恒公司、经纬纺机公司全面介绍了紧密纺的应用以及紧密纺设备的技术,共计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内地30余人)。

三、开展专题研究工作

根据当前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要求,按照自治区发改委的工作部署,组织有关专家承担了专题研究《*纺织工业循环经济研究报告》,*7年11月完成。另外,受昌吉州经贸委的委托,组织行业专家编制了《昌吉州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四、科普和《*纺织》刊物的出版工作

(一)加强《*纺织》刊物的出版工作

1、为了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7年对《*纺织》进行了再次改版和调整,增加了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栏目以及图片内容,使得《*纺织》从纯技术性刊物向综合性刊物转变,更具有可读性和知识性,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欢迎。

2、为丰富《*纺织》刊物的内容,采取了特约撰稿,聘请大专院校的教授,以及行业的专家为刊物撰稿,不仅增加了学科内容,同时对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纺织》既是我区纺织科技人员晋升的科技成果的记录,也是会员交流经验的园地。*7年共收到来自全疆各纺织企业的投稿85篇,采用发表了83篇。

4、《*方》的发行工作。为了增强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对《*纺织》的认识,增加凝聚力,从*7年开始,《*纺织》发送到*的每一家纺织企业(以前仅为会员单位),极大的提高了各企业对学会工作的认识。

5、开展与内地的广泛交流。为加强与内地各省纺织学会的交流,首先是进行刊物的交流,我们已建立起与20多个省纺织学会的纺织刊物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二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内地的纺织论坛或技术交流,增强了解。

(二)科普工作

为了提高纺织企业的纺织科普知识,学会为每个会员单位订阅了《纺织科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出版),不断提高纺织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五、*8年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以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科协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推进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以做大棉纺产业,做强化纤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切入点,加快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1、积极做好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根据自治区科协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继续做好多形式的学术、技术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以适应*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做好《第二届*纺织中青年技术工作者论坛会》的筹备和会议工作。

3、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以实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指导行业的发展。

4、为纺织企业服务。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班等活动,针对目前的技术难点等问题,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7篇

针对《纺织化学》课程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变更课程体系,采取开放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实践证明《纺织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纺织化学;课程改革

0引言

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型纺织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纺织行业向生态化、功能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各种新技术日益向纺织工业渗透,纺织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纺织化学》基础知识和加工技能,就显得更加迫切[1]。《纺织化学》将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现代纺织技术紧密结合,介绍纺织生产领域应用到的化学问题。纺织专业的学生掌握处理这些化学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当代纺织生产所必需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纺织化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知识点多、系统性强、教学要求高和学时少等特点,而不少学生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的有限学时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纺织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纺织化学》任课教师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国内重点高校《纺织化学》课程教学的调研发现,在《纺织化学》课程理论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进行了适当的教学改革,但均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配合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纺织化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从《纺织化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纺织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体会。

1课程体系改革

1.1加强基础化学知识的训练

《纺织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此时学生大部分基础化学知识模糊或者遗忘。而该课程是以基本化学知识为前提,涉及高分子化学知识,因此在讲授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时不得不回顾基础化学,使得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无法深入讲解知识点,而基础化学知识的讲授又使部分化学知识较扎实的同学认为课程枯燥乏味,甚至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兴趣。通过调查了解到,大一学生化学基础知识都较熟悉,由于没有开设和化学相关的其他课程,到大二、大三时期部分化学基础知识淡忘。针对这种现象,本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专门开设了《大学化学》这门课程,巩固了学生的基础化学部分,又学习了高分子化学基本知识,到大三再学习《纺织化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两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发现,虽然《纺织化学》总课时由原来48缩减为40,但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所有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均能按时按质完成。

1.2根据专业方向选择授课内容

《纺织化学》涵盖与纺织品加工有关的化学过程,如纺织助剂、粘合剂、纺织浆料化学和纤维的初加工化学等。本校纺织专业设有纺织工程方向、针织方向和非织造方向,各方向开设的《纺织化学》课程的地位不同,教授内容及侧重点有所区别。如纺织工程方向和针织方向,《纺织化学》为专业基础课,前期开设《大学化学》,课堂讲授以纺织浆料化学和纤维初加工为主,要适当加入麻纤维改性及毛纤维功能整理等内容;而对非织造工程专业,《纺织化学》为专业选修课,因前期开设了《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讲授要以纺织助剂、粘合剂和纤维初加工中的化学处理为主,因此《纺织化学》课程的设置及讲授要灵活安排。

1.3强调学科思想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思想,利用学科思想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纺织化学》知识点多,相互之间没有紧密的关联,初学者很容易混淆,且考核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故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结构-性能-应用”是《纺织化学》的核心思想,授课老师在第一堂课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想,并在之后每一知识点讲解时,着重分析学科思想的具体应用。比如化学纤维种类多、性能差异大,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可以从化学纤维单元结构、基团入手,先分析基本的化学结构特点,再由此推出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能,继而判断该纤维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最后确定使用领域。利用好学科思想,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繁多的授课内容,并领悟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改革

2.1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

由于国内大学师生比例的限制,很多课程均以教师为主导的大班授课方式进行,属于封闭式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说教型“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纺织化学》授课过程中,根据内容和课时的安排,邀请本地企业有一定经验的管理者、工程师或技工做专题演讲,有的演讲人从事纺织行业,他们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并对如何正确看待专业课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等各种问题进行讲解,为学生从各个方面答疑解惑,这种讲演虽然表面看起来和本课程关联不大,但通过这些生动的真人真事在给学生带来创意与启迪的同时,给予他们在人生理想方面的激励。有些同学通过和演讲人的课后交流,解开了对所学专业的思想症结,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活跃的教学氛围受到学生的欢迎。

2.2互动的课堂教学环节

《纺织化学》涉及理论部分内容的讲授,一般以教师板书配合多媒体方式进行,但是由于《纺织化学》理论部分内容较多,课堂讲授中,学生认知差、效果不理想,因此理论部分采取启发互动教学方式。教师先简单介绍知识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以3~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提出讨论结果,教师再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讲解。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听讲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适当转换课堂角色,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纺织生产中涉及到的化学技术问题采取学生讲授的方式进行,一般学生讲授的内容需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5人为一组,将知识点分成若干模块,每一组讲授一个模块。该组可以选派代表讲解,也可以每一组员分别讲解,其他组员补充,讲解形式多样,可以是板书、多媒体或视频,也可以课堂讨论,根据内容自由选择。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及讲授中去,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开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外查阅资料的能力。比如为了讲述麻纤维整理,学生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企业网站信息,了解到市面上各种麻织物的名称和相应的整理工序,增加了对《纺织化学》课程的兴趣。

2.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纺织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课程。以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比如48课时只有8课时的实验课,实验课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有些实验课变成了演示课或观摩课,部分同学甚至不清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用说实验原理及方法。课程改革后总课时降为40课时,实验课课时增加到了18,有些实验内容根据教学要求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实验课借用其他院系的场地和仪器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纺织化学》涉及的实验有羊毛洗涤、苎麻脱胶、苎麻整理、洗涤剂的配制和绢纺原料精炼等,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设计。比如羊毛洗涤有很多种方法,以5人为一小组,通过查资料确定一种洗涤方法,设计出详细的方案及配方,每一小组在课堂上对其配方进行讲解,其余同学提问,在同学及老师的帮助下最后完善设计方案。根据设定的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教学,对不同组方案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应用所学的原理,就相应的实验设计内容布置学生撰写成小论文,代替原来的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报告内容雷同的弊端,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其撰写科技论文的基础。

2.4灵活的考核方式

课业成绩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除课程结束后的试卷考核外,课堂讨论、小组授课、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及论文撰写等也是课业成绩重要的一部分,另外还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表现的活跃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当某一章节内容结束,为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安排课堂小测试,通过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结语

3.1现代纺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纺织化学》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因此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教学改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3.2改变课程体系,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采取互动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实践证明《纺织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文献查阅、整理及团队协作能力。

3.3研讨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闫红芹 储长流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成辉.本科高校中《纺织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2):61-64.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8篇

三十年来,中国化纤工业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国产化”,又从“自主开发,洋为中用”到“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硕果累累。2008-2009年化纤行业竞争力十强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达23.5万元/人,居纺织服装行业500强企业之首,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8.5万吨,增至2009年的2726.06万吨,增长了95.6倍。我国化纤产量由占世界化纤产量的不足3%到2009年占世界产量(4156.3万吨)的63.0%,发展非常迅速。据海关总署公布,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出口创汇居全国各行业之首,为1713.3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4.26%,其中,化纤纺织服装出口占纺织出品总额的40%,化纤净出口达62万吨。自1998年起,我国化纤工业已连续12年跃居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提前完成化纤工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

李瑞,我国化纤元老之一、九三学社原主委、化纤专业留苏硕士。纺织工业部(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科技委委员,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东华大学顾问、教授,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名誉主任。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化纤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攻克了许多化纤学科难题,通过不断创新,为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李瑞自1987年纺织部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以来,连任五届委员,并为制定发展技术路线图建言献策。

自主创新发展丙纶

多年来,李瑞致力于我国丙纶发展的自主创新。1980年,在广州首届由化纤局总工程师程光炳发起组织的全国化纤学术年会上,李瑞做了“丙纶赴美、日考察报告”。会后应中科院广州化学所邀请,到新会县进行交流,并无偿调拨了一台VC403纺丝机,以支持新会丙纶行业的发展。1984年,由化纤局、化纤学会主办、新会县协办的全国首届“高速纺”学术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新会丙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当地政府艰苦奋斗及李瑞的努力下,先后开创了行业“八个第一”,新会从一个葵乡,打造成今天一个近百亿规模的新兴产业“航母”,2007年,中山市新会区获评“中国化纤产业名城”,这是我国首座化纤产业名城。新会丙纶取得的骄人成绩,李瑞的功劳不可少。

1978年,为落实康世恩副总理关于发展丙纶解决穿衣问题的指示,李瑞针对当时“丙纶只能做编织袋”和“辽化引进纤维级聚丙烯(MI7扁丝级)不适合抽丝”的问题,主动如实向部领导报告,并代表化纤局提出“在改造辽化聚丙烯为抽丝及同时建设丙纶实验厂”的建议。部党组采纳后,委派李瑞任化工、纺织两部委“丙纶领导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她与化工部科技局韩淑君组织中石化等四部委联合攻关。她建议采用中科院化学所小试(CR)发明主技术直接在辽化“一条龙”开发,实现产业化。

1989年,“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研制”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同时率先建成辽化丙纶实验厂,带动了全国丙纶(包括纺熔和针刺非织造布等)行业的发展。自1988年至今,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共生产三个牌号丙纶级树脂(由MI7提高到MI35)52万多吨,占聚丙烯总量的55.63%,累积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达10416万元。为此,李瑞在1996年荣获中国纺织总会退休金提高10%的奖励。

1992年,在江总书记、温总理等国家和北京市领导的关怀下,受刘衡副部长的委派,李瑞代表中国纺织总会协助规划,列项管理国家经贸委、教委、中科院“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首选项目。南北协作东华大学与广东富华、中科院化学所与北京涤纶(丙)实验室等分获1994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金奖、199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经贸委“八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差别化率由15%提高到25%,2009年达到了46%。2005年我国差别化纤维中细旦、超细旦,涤(丙纶等)比例最大,为150万吨,2010年达到210万吨。

致力于聚酯大型化和直纺技术

针对国内几套规划新建聚酯项目单线规模偏小(<6万吨)的问题,1990年、1995年,李瑞分别与天津石化、上海石化合办,主持召开了天津、上海两届全国学术年会,引领聚酯大型化(>10万吨)和直纺技术的发展。会后,在李瑞的指导下,阿城龙涤率先建成聚酯大型化(12万吨)和1.5万吨直纺长丝及3.5万吨直纺短纤维生产线,被评为“八五”优秀技改项目。

1998年,李瑞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联合主办、阿城龙涤协办,召开了阿城全国化纤学术年会。她组织现场参观,对海南等地进行技术支援,并向全国同行推广应用。目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国产化工程开发,聚酯平均单线规模已达40万吨。“九五”至“十五”期间单位投资成本降至1/10,并已出口创汇,PTA单线规模已达100万吨,为缓解原料进口压力做出很大贡献。涤纶长丝占涤纶总产量64.2%,其中直纺长丝占80%。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合作国产化开发,其成套技术设备覆盖率已占全国长丝生产设备的70%,并已出口创汇。直纺短纤维达90%以上,涤纶占化纤81%,成为中国化纤第一大品种,涤纶产量占世界涤纶总产量的69.1%。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90年8月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部科技委副主任梅自强主持召开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北京市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专场报告会,邀李瑞作率纺织工业部代表团首次参加第五届加里宁国际化纤会议的“赴苏考察报告”。会后,李瑞关于发展“特种化纤”和“粘胶长丝连续纺工艺”的建议被化纤局采纳。随后,她参与组织了一系列技术交流、出国考察、来华讲学和选项、选点、选技术路线等活动,并立项支持推动产业化。粘胶连续纺长丝占长丝产量的1/10。新会彩艳和烟台氨纶经过十几年探索,“自主开发,洋为中用”,研制成功间位芳纶1313耐高温纤维,现已形成几千吨的产能,用于军工和民用特种防护用品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出口创汇。

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统一部署下,李瑞及化纤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撰写论文,为行业领导建言献策。她先后发表了60多篇论文,在1989年学术年会上发表的《2000年化纤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发展探讨》论文获第一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文中的建议得到领导重视。先后参与组织纺织工业“八五”和“九五”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出版了两部合著。协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和化纤论文初评。李瑞还加入中国科协和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农林、轻纺、环境工程学部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纤维”项目组组织的(1993年、1999年和2009年)学术年会并,文中指出:早在1985年,美国已有1586.5吨碳纤维CF和815.4吨对位芳纶(Kevlar)复合材料(ACM)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导弹和军用飞机)。2009年9月应邀作为大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李瑞参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建设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发表了《战略高技术碳纤维发展现状和建议》论文,会后选登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2009、10、vol、37№10)。

2001年,李瑞代表化纤学术界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代表团出席了香港亚洲第六届纺织服装学术会议。2005年应邀任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由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项目评审组组长。2007年,李瑞代表纺织学术界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的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评审工作任评委。2010年,她应邀出席了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研讨会。

李瑞与陆俊逸秘书长、刘振中院长共同倡议召开国际化纤会议的建议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正璋副部长采纳后,从1985年起连续参与组织了三届(1、2、3届)北京国际化纤会议,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30年来,国际合作扩展,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化纤工业与世界直接关联度已达47%,若包括原料和下游产业链在内,其关联度已达87%。

2010年,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经过多方努力,化纤行业有效抵御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同质化、产能过剩、“三高”比例偏低,同时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还需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李瑞,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为配合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实施“十一五”和准备制定“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化纤行业整体竞争力,李瑞会同中国化纤协会积极组织化纤专业委员会,努力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相继于1999年、2002年、2004年、2007年2010年组织了成都、青岛、济南五届学术年会,主题分别为:“21世纪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新型化纤”、“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可再生生物质化工、绿色生态化纤”及“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并发现举荐高端领军科技人才担任化纤专委会委员,提升了“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推动了高性能聚苯硫醚(PPS)纤维和高附加值共混海岛超细纤维,绿色生物质聚乳酸(PLA)纤维和蓝色海洋生物质海藻纤维及取代CS2工艺低温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等项目的中试和产业化。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第9篇

为期一天的ITMAITMF世界纺织峰会将于9月2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ey Juan Carlos I酒店举行,会议涵盖了一系列对世界纺织企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的议题。全球知名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Barry Eichengreen将在大会上评论全球工业发展现状,聚焦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讲嘉宾之一,他将细致地引导与会者共同展望未来全球的经济走势和重要企业的发展前景。

Eichengreen教授认为,无论是纺织工业还是其他制造业的健康发展都与全球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未来 5 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悬而未解的债务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增速剧减。虽然有些人认为经济增长应从亚洲市场转移到西方市场,但是全球投资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零和博弈。假设可以避免通胀和财务问题,亚洲就应该能维持目前的投资率,相对地,如果西方国家可以解决债务和赤字问题,那么就应该能增加在亚洲的投资。

Eichengreen教授表示,纺织服装产业可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只有通过这种会议,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本次会议由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CEMATEX)和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首次联合打造,世界纺织信息网(WTiN)和MP International协办。赞助商包括Oerlikon Textile(欧瑞康纺织)集团、Filature Miroglio旗下Newlife品牌和荷兰TenCate集团。

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在沪举行

6月30日 ― 7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的第十三届(2011年度)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在上海松江召开。本次会议采用主题报告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三大篇”即集成创新篇、技术创新篇、市场趋势篇探讨了新形势下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发展对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胡松等到会并致辞。

张莉指出,如何建立包括市场预测、产品工艺技术与结构形态设计、文化创意、资源配置与生产过程控制、营销反馈为一体的产品开发体系,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学研整合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科技成果向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价值转化,发展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话题。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用实例说明了TRIZ理论在纺织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龙海如针对近年来常用的几类功能性纺织面料,综述了国内外纺织产品开发的发展动态;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则从低碳节能的加工要求出发,介绍了如何缩短纤维素及其混纺织物产品的加工路线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以及新技术如何与现有工艺、产品相结合。

此外,山东省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洪臣、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向东、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张建民等分别从中国服装品牌发展与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手段、纺织品流行趋势、国际服装采购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未来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与策略。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了总结发言,她认为,如何将源于市场自然增长的规模优势,向产业链配套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和资源效率优势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已成为行业性课题。上下游企业和品牌商应共同研究市场、共同开发产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华孚杯”2011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初评揭晓

7月16日,第二届“华孚杯”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初评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本届大赛以“色纺时尚的源动力 ―― 来自源头的梦幻”为主题,自今年5月19日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的 100 多所院校的师生和服装设计师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 380 份。经评比,共有 25 组作品入围决赛。

大赛评委团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邹游、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吕越、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金顶奖”设计师武学伟和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任淑贤组成。

本届“华孚杯”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坚持定位挖掘色纺纱时尚生活方式,塑造色纺纱服饰文化内涵,引领2012春夏休闲时装流行风潮。在第一届大赛的基础上,主办方引进了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通过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以更完善的集合创新引导色纺时尚向纵深进行,给参赛选手提供更多和更丰富的组合研发,让创意借助技术研发真正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创新时尚模式。

据了解,大赛 25 位入围选手将于今年10月下旬携作品成衣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2012春夏系列期间在北京举行的决赛及颁奖仪式。

中国时尚同盟时尚10月再聚上海

自中国时尚同盟与上海市长宁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2010年10月成功举办首次时尚活动后,今年10月 17 ― 21日,中国时尚同盟时尚系列活动将再次登陆上海长宁,掀起另一轮时尚浪潮。

据透露,今年的时尚活动仍将由中国时尚产业论坛和时尚品牌秀两部分构成。其中时尚产业论坛将围绕“全球语境与中国价值”,邀请国际时尚知名专家以主题论坛和圆桌论坛的形式就世界时尚之都与中国时尚、快餐模式与中国时尚、消费新生代与中国时尚等话题展开讨论。

时尚品牌秀将有近 15 场品牌和设计师秀构成,包括参加首届活动的志向集团(中国时尚同盟战略合作伙伴)、鼎天纺织、丹毛纺织,以及众和、狼道、兰精公司等;此外,中国时尚同盟签约设计师姜丽影、刘海程等也将在中国时尚同盟平台上展现中国新锐设计力量的风采。

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福建石狮、浙江嵊州等也将参与本次活动,在展现区域品牌和影响力的同时,还将与上海市政府和时尚产业进行交流对接,推进时尚都市与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2011时尚活动将覆盖全国 200多家平面媒体,并与广西卫视、吉林卫视、CNTV、腾讯、YOKA等网络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和即时互动,同时还将与分众传媒进行合作,覆盖全国 90 多个城市的电视终端。

“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启动

7月8日,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