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能源化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5:42

能源化学论文

能源化学论文第1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不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叠加,教学内容丰富,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各章节之间的独立性较强。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无疑是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的关键。在内容的安排上,前两章首先回顾高中的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并介绍了误差及数据处理,稀溶液的依数性和胶体溶液。然后,第三和四章主要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及化学平衡,让学生掌握反应三要素:反应方向即吉布斯函数变,反应快慢即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限度即反应平衡常数。第五章主要介绍物质的结构,离子键及共价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第六、七、八和九章分别介绍酸碱平衡、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及其对应滴定分析法,让学生掌握测试固体或溶液中某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最后,第十、十一和十二章主要介绍一些简单仪器分析法及原理,例如:第十章吸光光度法,不仅要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朗伯-比尔定律,还要介绍目视比色法、示差法和标准曲线法三种常用的吸光光度法分析法。内容上总体上是先讲理论原理,再介绍知识点,将理论原理融入生产实践中,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化学理论,再通过课堂上的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的记忆,知识更加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将无机和分析化学知识点有机的融合,还可以将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一学年的学习中,总共80学时,第一学期学习前六章共计48课时,第二学期学习后六章共计32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熟悉该课程的教材,根据学生的专业,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培养方案,精炼教材的内容,对于中学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或者与专业联系较少的理论知识可以简略讲解。比如:第四章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配平,得失电子,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知识。这些知识点中学都已经涉及过,教师在授课时只要简单介绍即可。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而言,水煤浆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点。因此,对于第二章分散系的内容应该详细讲授,再介绍水煤浆分散系。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的绪论课上,主要介绍化学的作用及学习方法。第二,阐明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第三,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其作用无论是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将来从事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讲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举例说明,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我们可以将食物放进冰箱中保存,以防止变质。这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降低食物变质的速率。汽车尾气CO和NO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从热力学的角度讲,CO+NON2+CO2可以发生,但是遗憾的是,在通常状况下,该反应进行的非常之慢,以致不能有效地去除车道内的CO和NO。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进行研究,必须考虑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此可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及前沿知识,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

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根据我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多年来教学中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增加课堂讨论。针对一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可以体验教师备课的准备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微观概念及理论形象化。例如,在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学生一般较难理解,如果用多媒体课件和化学软件以动画的形式去展现,课程内容会更加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第四,对于公式推导,应该板书推理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会使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较好的应用公式。

4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调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可以积极组织各类化学竞赛活动。我省有各类化学竞赛,例如:化学视频大赛,化学实验竞赛和趣味化学竞赛等。近年来,教育部门坚持开展部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有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全民创新。此外,为了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激情及能力,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该项目均是由学生亲自撰写项目申请书,申请答辩ppt,中期考核表,结题报告和结题答辩ppt等资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还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学习培养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基础。

5适应专业要求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中,要把握专业的特殊要求,认真学习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重难点。例如,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章节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能源转化及利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为高效、低碳环保使用能源奠定基础。

6结论

能源化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域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域,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并进而约束着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印记更为明显。地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能源化学论文第3篇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对信息资源的定义是“来源于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或信息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信息资源的支持工具”。德国信息管理专家斯特洛特曼(KA Stroetmann)认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以上是广义的信息资源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本研究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其狭义定义。

军事医学诞生于军事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发展不断提出的医学保障新问题和卫勤新需求而进步。国外虽然没有专门的军事医学学科,但从军事医学实践来看,外军的军事医学不是简单的实施救治,而是更广泛意义的公共卫生体系。

外军军事医学的主要活动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行的生理和心理评估和测试,筛选适合在部队服役的军队成员;

②在驻军、单位医务室、前置和后置部署的军队医院单位、维和使命或灾难应急响应的行动区域提供医疗服务;

③开展预防医学,包括军事人员的疫苗接种、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生活区域卫生、运动和身体训练的医疗监管、健康教育;

④研究适用于军队动物的兽药,保障军队动物享有动物保护和福利;

⑤研究军用药品、血清和疫苗等医疗材料和药剂,进行药品、血清,疫苗和手术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供应;

⑥进行军队医疗系统的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的管理;

⑦在研究中心、研究所、医院进行科学和医学研究。

2001年,第15届军事医学大会提出“军事医学是针对军事单位医学问题需求的知识体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的“军事医学”条目将军事医学定义为“研究军事活动中军队成员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促进的理论、技术和组织的特种医学,为卫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保护、恢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指的是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在研究军事医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经过选取、加工、组织、序化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资源,是卫勤保障所需的研究素材和信息来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军事医学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种类包括图书(如《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生物防恐的生物剂检测》、《军事医学系统论》、《军事医学史》)、期刊(如Military Medicine)、报纸(如The Voice of Federal Medicine )、科技报告(如美国四大报告、英国航空委员会ARC报告、英国原子能局UKAEA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报告、德国航空研究所DVR报告、日本的原子能研究所报告、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报告等、会议文献(如世界军事医学大会的会议文献)、标准专利、学位论文等,还包含军事医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军事医学专题数据库、军事医学机构的动态信息(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项目进展、出版目录等)、站点资源(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相关公司的网站信息)等。

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

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对无序状态的媒介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等,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优化指的是根据特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选主题、学科等,整合信息资源,根据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结果,剔除部分资源,增加所需的新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剔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优化馆藏资源。

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和剔除在信息资源优化中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源的采选可根据读者需求、学科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需求,调整资源采选范围,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资源建设;突破传统资源类型的限制,拓展资源收藏的种类,增加数据型工具资源(基础词库、规范文档、机构词典)、事实型数据资源(科研项目库、查新项目库、专利分析库)、关联型标注资源(元数据仓储、引文数据库)、软件型工具资源(TDA、生物计算工具)的收藏。

信息资源的组织可对纸本资源进行序化和布局调整;整合电子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揭示度,实现跨库检索,提供知识关联度强、界面友好的学科服务平台;进行范围更广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使现有保障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的评价包括对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开发组织的评价,信息资源保障评价指的是对读者需求满足率、学科覆盖率、核心书刊的拥有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的是对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获取评价指的是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向读者提供虚拟馆藏服务能力的评价;信息开发组织评价指的是对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资源开发和组织能力的评价。

信息资源的剔除指的是根据信息资源评价结果,剔除内容成就过时、利用率低、与学科建设发展不符或重复的馆藏。

根据信息资源优化的定义,结合军事医学的学科特色,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和采集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根据信息资源对满足军事医学现实、潜在及未来信息需求的评价,剔除老化资源及非密切相关资源,增加需求度强的新资源,通过资源采选、组织、评价、剔旧对军事医学馆藏不断进行的优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提出建立在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上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军事医学资源质量,发挥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源采选、资源评价、资源剔除。

二、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优化策略”,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03-25 ),筛选其中与资源优化策略研究密切相关的23篇文献。通过分析可知,国内“信息优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采选(如基于OPAC书目系统、网络数据库资源、OA资源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采购体制的优化策略、资源组织(如建立功能完备的资源检索平台、统一的数据库导航系统,加强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建设,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或资源长期保存提出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评价(如基于数据库利用情况、引文分析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h-index指数法分析相应图书学科类别分布与价值利用程度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重点专业馆藏资源保障和利用等指标提出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中文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馆藏优化研究,研究热点是网络资源、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的长期保存或开放获取等,属于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建设范畴,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建设策略”以扩展检索范围,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19篇文献(检索日期 2014-03-25 ),筛选其中与信息资源优化密切相关的250篇文献。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进行关键词同被引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3)。

图3 CNKI数据库“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3可以看出,国内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及馆际合作等,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化(包括重点学科的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网络化知识化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资源数字化、复合图书馆建设、开放存取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

在SSCI中,没有检索到信息资源优化的相关文献,因此选择主题检索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学科选择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共检得25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O5-20 )。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对关键词同被引进行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4)。

图4  SSCI数据库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4可以看出,国外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内容涉及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整合、信息论坛、机构知识库、本地化资源、学术交流等建设策略,研究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全文数据库、纸本期刊等资源建设策略,数字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信息服务、用户研究等优化策略。此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等也是国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

三、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

分析国内外信息资源优化及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热点,结合相关文献调研,对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分为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1 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

    读者需要理论。读者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普尔(WF Poole)于19世纪提出,后来受到美国图书馆学者克特(CA Cutter)等众多学者的推崇。读者需要理论强调,馆藏建设不能只关注资源本身的价值,要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年龄、学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馆藏优化,并从合理性、需求时限、需求性质等方面对读者需求进行了划分。

社会调查选择理论。社会调查选择理论认为,资源选择应根据社会环境调查、读者需求调查结果来确定。社会环境调查包括图书馆所辖区域的人口密度、读者分布、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调查包含读者类型、数量、阅读兴趣、阅读内容等。

读者使用概率理论。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hiyali RamamritaRanganathan)在1966年的《图书馆书刊选择》提出读者使用概率理论,指出采购图书应考虑读者使用的概率,选择符合读者需要、使用概率高的图书。

2 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

图书价值理论及选择理论。图书价值理论由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提出,麦维尔·杜威(Melvil Dewey)提出的选书“三最”原则是该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图书价值理论认为,图书价值分为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应重视图书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莱布尼兹认为应及时地、连续地、均衡地选择有学术价值的新出书刊;麦维尔·杜威选书的“三最”原则指的是“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克鲁普斯卡娅、海伦汉内斯也都认为,馆藏要以最少的经济损耗提供最大的知识量。图书选择理论在19世纪由斯达索夫提出,指的是藏书补充需要经过严格选择,并突出系统化和特色化。20世纪鲁巴金提出了完整的“选书理论”及选书原则(系统性、完整性和完善性)。推瑞(C Francis K W Drury )、布斯威克(Arthur Elmore Bostwick)都认为,图书选择应同时注重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性。麦考文(Lionel Roy Mccolvin )基于图书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提出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成为现代选择图书的重要理论之一。

馆藏分级理论。馆藏分级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指的是图书馆根据任务、读者需求等设计馆藏建设的结构体系,对资源涉及的学科、资源类型等进行分级。美国托马斯·布雷(Thomas Bray)将馆藏分为最低级、基本级、教学级、研究级、综合级5个级别;《藏书发展方针规范指南》将馆藏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5个等级。吴慰慈和刘兹恒也提出了五级结构的馆藏书结构表。

零增长理论。零增长理论也称为稳定状态理论,首次出现在1975年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指的是当馆藏达到最佳规模或成熟状态后,在不断补充新资源的同时,应适时剔除相应数量的利用率较低的馆藏,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

文献协调理论。文献采访协调理论在1899年由美国欧内斯特.理查森(E CRichardson)提出,1942年朱丽安·鲍依德(Julian P Boyd)提出,图书馆界应分工合作,积极收集各国具有价值的资源,编制国家联合目录以便于馆际互借。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许多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采访及全国性合作采访计划(theNational Program for Acquisitions and Cataloging)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

书目控制论及文献控制论。书目控制论由图书馆学家谢拉(CJ H Shera)和伊根(M E Egan)于1949年提出[79],指的是通过书目系统控制文献流分布状态,以促进书目数据互换和文献资源共享。1980年威利契(Hans H Wellisch)提出书目控制的基本模型(威利契模型)}80},后来又出现了国家书目控制(NBC)、世界书目控制(UBC)、世界出版物利用(UAP)等宏观书目控制思想。文献控制论指的是文献控制系统根据内外部的信息变化进行自行结构的调节,改变文献流的分布状态,1982年,朱迪思·科林斯(Judith Collins)和鲁斯·芬纳(Ruth Finer)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文献控制论。

3 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帕累托法则。1897年,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指出20%的人掌握着整个社会80%的财富,提出了帕累托法则。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将帕雷托法则推广到图书馆藏书利用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20%的馆藏可以满足80%的读者需求。根据二八定律,图书馆藏书布局采用了三线典藏制。

布拉福德定律。布拉福德定律是核心期刊选择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可分为该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 n: n2的关系,核心区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1969年高夫曼、莫利斯证实期刊流通量的分布也近似服从布拉德福定律,1971年加菲尔德证明了被引文献在期刊分布完全服从布拉德福定律,从引文角度提出了核心期刊的定义。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老化理论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随着时间逐渐失去自身蕴含的价值,文献老化率可通过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进行量化。半衰期由美国文献学家J .D.贝尔纳在1958年提出,是指某学科领域尚在利用全部文献中的一半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普赖斯指数由普赖斯于1971年提出,指的是某领域发表不超过5年的文献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指数越大,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可将文献分成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进行馆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剔除老旧资源。

能源化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文化 同源性 非同源性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回顾

(一)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

网络这种突生的全球性资源、媒体、社会联结是一个整体,它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以数字形式流动的信息四个部分通过技术链接构成。网络是现实的,是现实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一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同时,这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既为网络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又赋予了网络社会以人文精神。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不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技术条件??网络;二是社会条件??社会信息化过程产生信息化社会结果??有赖于以此为基础的新的交往与存在方式的形成;而且正是因为后者,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具有和反映着现实社会的人文精神。

基于“虚拟?真实”范式,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如学界已有的研究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于现实社会”(戚攻,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童星等,2002);网络社会是“我们潜在的家”(埃瑟 戴森,1998),网络社会又是一种“流动空间”(M.卡斯特尔,2001);同时,网络社会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两个人类活动的侧面产生交流的共同基础(M.卡斯特利斯,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戚攻,2004)等。

由网络社会二律背反的属性使然,网络社会既是人们能够借助以往经验和文化互动的新环境,又是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的“另类空间”(胡泳,1999)。因而认知和揭示网络社会,就具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两种路径与方法。笔者提出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一方面是对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的性质的一种理论规制,并认为这一理论规制能更好和更准确地厘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如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同源性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又是非同源性的;另一方面,也是对“虚拟?真实”范式的一种修正。因为,“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及假设存在缺陷,如“虚拟”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是指“不符合或不一定事实的,假设的”(引自《现代汉语词典》1978:1287-1288)而英文Virtual一词是指“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 ;in 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引自《新英汉词典》1985:1572-1573);而且“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引导研究者侧重于一种“对立”或“区别”的视角,甚至诱导人们忽视??引导、矫正和规制网络社会文化的基元仍在现实社会文化中。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

“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命题。网络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物质技术条件或一种交往与互动的技术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它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相近或相同,并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郑杭生,1997)和“人类在复杂迷离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之意(顾小存,1982)。把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和把网络这种物质技术结构及形态所孕育和表现的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二者是不同的(这里并不否定其联系)。这里的区别虽然细微,但却很重要。事实上,学界已有的研究包括笔者本人,都是当研究需要从网络的物质技术特性转向它的社会属性时,便在研究的逻辑理路上进行了转换的,即“网络??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网络社会文化”。

一个理论命题有它特定的研究界域和对象,而命题的拓展或缩小(转换),实质是理论命题研究界域的重新确定。这种转换是必要的,因为这种转换提供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的基元,如笔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一书(戚攻,2001),如童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网络与社会交往》一书(童星等,2002),如黄少华教授的《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一书等(黄少华,2002),都在研究中论述了该类理论命题的转换问题。

“网络文化”的研究界域主要在于它的技术特性及技术结构的功能揭示;而“网络社会文化”主要是研究网络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和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人文精神。前文已经说到,网络是网络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条件,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包括对网络技术文化的特性及功能的考察。同时,我提出“网络社会文化”研究命题,还可以从三个“节点”理解:一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二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网络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三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网络社会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它的社会属性提供了建构现实社会“宏观?中观?微观”结构链的条件,即网络社会作为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的社会属性,既可以转化为促进社会宏观结构变迁的重要机制(技术的),又可以转化为增强社会微观结构弹性的机制(人文的)。

(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

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又是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戚攻,2001)。前者决定了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源性,并由此提供了人们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谱系与理论基元考察它(一种比较研究)的条件;后者强调网络社会相对于现实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相对于现实社会文化,又具有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路。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与路径,既不对立,也不分离,而是交叉与互补的关系。正如,基于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社会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基本判断,并在研究中把网络社会文化纳入到人类文化的发展谱系中去“定位”;而基于非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需要研究网络社会文化产生的不同条件、环境和它自身的规律与特殊性;同时,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及路径,我们能够考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的同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笔者注意到,在学界已有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侧重前者对后者影响的研究;而关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同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却较少。笔者认为,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同构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为,网络社会结构比现实社会结构更具有扁平化的特征,这决定了网络社会更适宜于同构和更具有同构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还培育着种跨文化主义意义上的互补关系。另外,同构是促进和谐的过程,但有同构并非就能实现和谐,而是同构的结果表现出共赢的趋势和特征时,事物的发展才能走向和谐。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包含着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正如,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990:663)。由此,基于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我们能够“发现”:在网络社会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背后,既存在我们“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的条件和重大机遇(周勇、邓新民,2001);又潜在着西方发达国家霸权主义文化扩张的风险??Internet、Web、Windows视窗系统等,即这种风险在于:它悄然地解构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迫使不同民族参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知文化。而基于非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思考问题,意味着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条主义式地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因为这种套用可能导致与网络社会文化内生的技术特性和特征的冲突。正如,当网络社会的生存环境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有别于现实社会时,如网络社区中的多元共生和多元同构的跨文化现象,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又未必如现实社会文化那样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畅游网络世界并不等于畅游了现实世界);如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某些观念文化和伦理道德,可以不需要或不能回到现实社会中去接受检验,即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及技术特征,支持了网络社会文化发展与网络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的“完整性”;如当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观念文化需要通过现实社会验证时,网络社会的所谓生存环境又是非完整性的(网络世界的爱情之花只能在现实社会结果),若由此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就可能潜在非科学的风险。

二、网络社会文化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引起的思考

笔者曾经提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及方法的观点(戚攻,2005)。这一观点既在于区别“传统?现代性”的研究范式,又在于回应理论研究中一直困惑的不同理论体系在逻辑传统、价值观及方法上存在冲突的问题。把“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命题适用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理论延伸。为此,笔者需要清理已有的研究和观点,进而提出分析网络社会文化的视角。

(一)理论创新的两种路径与困惑

基于理论系统具有开放属性和兼容特征的假设,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发展,在其逻辑关系上都包括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人们遵循理论原有的逻辑传统和价值观,对其修正、扬弃或做源于实践的补充;这种路径与方法,在理论上是确保“一脉相承”的逻辑语境不被解构,而在实践上是力求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所谓和谐。非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关联与整合,即不同理论体系基于自身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当不同理论体系整合时,如果人们仍然基于同源性的路径和方法做出选择或判断,那么人们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不同理论体系的理论前阶和逻辑传统的非同一性问题;二是这种非同一性是否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恩格斯在解释他和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时说:他们创立的理论,是“从已有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并强调,“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恩格斯,1972:420)。可见,如果人们在不同理论体系整合中不考虑其非同源性的因素(理论假设的前阶、逻辑传统、价值体系及方法),那么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就会面临挑战。正如,我们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理论,从其论证该理论的科学前阶中“抽出”,或者说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计划理论,没有考虑他们论证计划理论科学性的那种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结果是,我们基于计划理论的几乎所有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都先后在科学性问题上发生了“问题”。

由此,当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在于现实社会时,网络社会文化的生产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是具有同源性关系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和逻辑传统、价值观对网络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但是,当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特殊性,又与现实社会文化存在着非同源性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网络社会文化客观上存在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理论基元时,我们能选择哪一种理论体系、价值观和方法去解读它?而且,基于一种特定的理论体系能否系统地分析和做出科学地评价特别是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两个命题紧密关联时。笔者注意到,当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时,已有的研究徘徊于“虚拟?真实”、“社会实存?另类空间”的现象讨论是必然的。

(二)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

在制度文化具有刚性和国家主文化鲜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研究中遵循已有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无可厚非。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及方法,有利于国家主文化的张扬和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度,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和强化特定的逻辑场域和它的价值体系(一种惯习)。当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形成时,会对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产生强大的规制作用。正如,在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一脉相承”的同源性,即强调该理论系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超越了某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时,人们仍基于同源性的逻辑场域来审视这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人们在方法上必然是在做一种事前选择(主观判断和认定);并且会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价值观,去解释另一理论体系的内生性关系,甚至不惜修正它的“规律”。正如,当我们把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日益普遍的加班、加点的现象,视为或者解释为所谓“奉献精神”时,客观上是在用一种价值观规避《劳动法》的要义和“修正”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

由此,当人们提出“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或者“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命题时,主观上是希望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做同源性研究,而且是希望把“网络社会文化”,放在“思想教育理论”的逻辑场域中“敲打”,从而为我所用。当然,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因为网络社会文化作为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本身也存在阶级性的基元。然而,网络社会文化又是一种新的文化及现象,而且许多内容和形式并不包含特定的政治因素;同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逻辑场域不同于现实社会文化,如跨域性、虚拟性、自由度、价值坐标等,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文化现象,必然存在着非同源性的路径和视角。笔者的观点是: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需要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两种视角、理路和方法的考察。正如,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放在人类文化谱系、不同民族文化谱系、不同国家主文化谱系中去定位时,只有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视角和方法,才能解释三重定位在价值系统上的统一与冲突问题;又如,对我们而言,“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首先是一种同源性的比较研究,但我们也需要思考“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的非同源性的发展场域、谱系和逻辑传统问题,以及在“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的同一命题下与国际学界对话的问题。

(三)理论体系的张力问题

当一种理论被冠以“体系”之名时,说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张力。理论体系的张力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联系。因此,一种理论体系在一定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张力有多大,不是一个无忧自扰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既源于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性和方法论,又意味着这种理论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粗放性”,即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其体系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可能愈不紧密,同时也意味着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可以“波动”的幅度也愈大。

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实践创新,所以理论体系的张力与实践相联系。理论体系张力的显化有两种性质和路径: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当两种不同理论体系发生关系时,我们的路径选择与方法一般是把“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即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同源性,从另一理论体系中选择“精华”。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思考那些“精华”产生的相关支持因素(逻辑因素)。如果相关的逻辑因素可以忽略,那么“精华”产生的逻辑条件与逻辑语境的不存在,是否也能确保这种选择的结果仍具有“精华”的品质?

由此,对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如果我们要将其纳入我们已有的文化发展谱系,并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来解读,那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在坚持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时,思考我们熟悉的理论体系的张力,即它的价值观的区间有多大的问题;思考我们习惯的同源性研究方法与国际学界相关研究的回应和对话问题等。

(四)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

当理论体系的张力主要表现为同源性路径与方法时,理论体系已有的“惯习?场域”,会要求人们事前检视理论的张力是否遵循原有的谱系和逻辑传统、方法论及价值观。

笔者认为,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嵌入”,而非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整合”。虽然二者是交替运用的,但二者毕竟存在区别。“嵌入”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有五个特征:一是以人们的主观选择为主;二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观做事前择优;三是忽视不同理论体系的前阶和逻辑传统;四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系统考察预期的实践结果;五是寻求不同理论谱系之间冲突的最小化。“整合”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也有五个特征:一是基于理论体系自身的开放结构;二是依据实践结果做事后择优或由实践择优;三是遵循不同理论体系内在规律的功能最大化原则;四是实践结果具有非预期性和风险增大;五是不同理论体系的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

由此,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反映,又是网络社会自身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包括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的交叉运用,既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使然,也是我们整合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必然。在这个意义上,同源性研究是坚持“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张扬我们社会主文化的基本方法;没有这种坚持,非同源性研究会失去方向;同时,同源性研究也是存在局限的,如前文所述。因此,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与方法都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关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戚攻,2000,《网络社会是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第2期

??,2004,《论网络社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第2期

??,2001,《网络社会学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网络文化对现实文化的影响》,《探求》第4期

??,2005,《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个方面拓展》,《河北学刊》第2期

童星等,2002,《网络与社会交往》,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M.卡斯特尔,2001,《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埃瑟 戴森,1998,《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海南出版社

M.卡斯特利斯,2001,《论著提要》,《国外社会学》第3期2000,转引自《现代社会学》第5期

胡泳,1999,《另类空间》,北京:海洋出版社

1978,《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版)

1985,《新英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新2版)

郑杭生主编,1997,《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顾小存译,1982,《文明和文化》,北京:求实出版社

黄少华,陈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1,《新民主主义论》,《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二卷

能源化学论文第5篇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领域,目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专门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成果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相关的概念寥寥无几,没有比较统一和成熟的看法。/资源0本身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能够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并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根据这一概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情况,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做出如下理解: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是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它/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0[1](p2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上述信息并服务于这一教育教学内容和目的,否则,便不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是经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资源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经由人的开发利用方可完成。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对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现实的作用,它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并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本身,更取决于教育者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是否明确、选择是否合理、运用是否得当。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对一定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挖掘、选择、开发和运用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与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存的特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对资源开发的价值认识,而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资源开发的条件。因此,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利用的资源只能是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且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也是如此,它必须是某一时期在现实中已经拥有的,并且被教育者所认知和能够开发利用的。如果教育者的认识水平不到位,或者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某些资源虽然已经存在,但无法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冠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亦恐难符其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划分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理论研究和实际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遵循的标准和研究的视角、方法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可按照多种模式进行划分,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以自然形态存在的、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如祖国的山川湖泊、辽阔的国土面积、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它是指由人的活动介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主体资源、政策资源、理论资源、文化资源等。主体资源是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发挥积极育人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和教师、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等。政策资源是指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其目标实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如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6(中发〔2004〕16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6(教社政〔2005〕5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6(教社科〔2008〕5号)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主题,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大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是指可以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譬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其中,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

(二)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属性,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以实物形式表现的资源,包括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媒介资源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场地、经费、设备、图书、报刊、网络,以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精神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存在,是指一切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精神品质、优良传统和社会风尚等。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0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0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极其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发生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是指具有明确目的和意图、专门对教育对象公开实施、可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显性资源的类型很多,如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要节庆日和历史纪念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党团组织举办的党课、团课,等等。专门性、公开性、组织性是显性资源的基本特征。隐性资源是指间接的、隐含性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施加影响的资源。比如,社会的环境氛围、传统的文化习俗、校风校训及校园文化活动、师者风范与师生关系,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隐性资源。隐性资源的鲜明特征是内隐性、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等。

(四)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时间维度,可分为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历史资源是指历史积淀和遗留下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资源,主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悠久的道德传统。比如,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0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实守信;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中国古代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的历史资源。现实资源是指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资源。比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和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0、/两弹一星0精神、/抗洪0精神、抗击/非典0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这些都可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实资源,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此外,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法规、政策、理论等;后者如历史文物资源、革命文物资源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功能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资源被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这些资源所具有的效能和发挥的作用,既取决于资源本身,也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需要。具体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承载了如下功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原材料0。原材料在工业中是/原料0与/材料0的统称,没有原材料,即使再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也不可能生产出产品来。同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凭空产生或实现,它必须以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构成运行的基本条件和依托的平台。没有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原材料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0。只有通过一定的理念、方法、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加工并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原材料0,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最终实现。没有丰富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驱动力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0[1](p214)。而促使和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以上改革要求的,正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各种因素。比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社会资源因素不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0[1](p213)又如,教育教学对象特点的变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扩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动力0和/能源0,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贴近教育对象,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源化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44-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依据其存在形式,大致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显性资源凭借灌输式、说教式、宣讲式等讲述方式,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由于隐性资源具有教育影响的潜移默化性、教育效果的长期性,能更有效地释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弹性和张力,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丰富的隐性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甚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研究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有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

理论新课程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1.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的变化给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90后,正在成为大学校园受教育者的主要群体。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催生出崭新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市场经济体系造成了较为悬殊的物质利益占有的差异,形成了思想领域的物质利益倾向和浓郁的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等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和市场经济价值导向激烈冲突,市场经济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包围之势,思想政治的影响日渐式微。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促成了信息资源传播的革命式变化。中国社会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心理、思想观念领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严峻挑战。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迎接时代挑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灌输式、宣讲式等教育方式日益陈旧而渐失生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新课程改革趋向被逐渐认可。重视课堂中的各类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成为理论课教育者的时代使命。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阶级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存在的客观依据。立足课程属性,教学才有规定的原则、立场等硬性规范。把握课程的阶级属性,理论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体系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和遵循课程所要求的主旋律。否则,在学生心中课程形象就无法树立起来,教师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范畴等的选取上也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以课程性质为纲,拓展和规范教学内容,在坚持课程属性的前提下,老师们在课堂上发挥的自由空间反而更大,课程本身的专业特色和丰富内涵不减反增,教学效果反而更加显著。但是,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往往容易被教条式地理解并且僵化对待,出现割裂思想政治,片面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思想性的现象。结果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与思想政治理论阶级属性相适应,灌输式、宣讲式等教学方式必然被广泛使用,这更加深了学生与课程的隔膜。因此,引进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重新确立教学评价标准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日益重要。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建设问题

社会环境的恶化,理论课教师地位的边缘化,课程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难度,学生对课程的漠视,教师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使得作为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一定要在克服以上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与当代实际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自身建设。

此外,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隐性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自身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思想理论课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文本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显性资源,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峻形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传播者,除了语言表达的规范、富有生命力等等之外,还需要特别注重言词之后所内隐的教师的理想信念、科学态度、人生境界等问题,注意人格的渗透力和行为的垂范价值,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促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重视课堂管理中内隐的课程资源,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管理艺术,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的重要价值

隐性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客观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目前,理论课教学中被使用的教学资源大量地以显性资源存在,隐性资源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教学实践证明,显性资源直白地宣讲阶级意识和政治倾向,使理论课变得僵化而缺乏生机,而隐性资源则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及价值,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的变化,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的现时价值尤为突出,具体地讲,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隐性资源能有效地化解教材体系,“生化”“活化”理论课

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在课堂外生成、以物质制度等为载体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学校环境、校园规章制度等的使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材文本所蕴含、内隐的资源也能起到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内容及导向看,基本上属于政治文本、意识形态文本和政策文本,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的宣传,压缩探讨思考的空间,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产生冲突。作为学术文本、思想文本的理论教材则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资源。挖掘和利用这些隐性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沟通历史与时代、理论与现实,用以弥补教材之不足。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将道德的、审美的、学术的、政治的和科学的经验与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教材中的内隐文化价值观能通过心理的微观层面活动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有利于削弱理论课的“强控制”传统刻板印象,有效地破除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学生不再被当作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被看成是有多方面需求的、发展中的现实的教学主体。

2.隐性资源能沟通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让理论课植入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的推进是在与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等多种隐性资源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学不是教师一人所开展的独角戏,学生个体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对施教进程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教学班中不同学生群体的存在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隐性课程。作为集体成员的学生个体,他们会不自觉地通过暗示、认同、模仿等无意识心理活动逐步使班级养成优异的心理氛围。积极健康文明的同学关系会营造良好的心理、情绪、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否则,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隐性资源主要有物质、制度和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静态载体。依附于不同载体,或者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会导致不同隐性资源的生成。有意识地挖掘类似隐性资源,将诱生丰富多样的隐性资源,激发课堂无穷的魅力。课堂教学中,除了下意识地使用以上隐性资源外,特别要关注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重互动中逐渐推进、瞬间生成的隐性资源,尤其要关注不可重复、无法复制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多种课堂因素的交互影响中形成的“生态式”情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的质疑、提问与教师的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多层面评价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隐性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将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

此外,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等学习方式本身也成为一种有效的隐性资源。此类学习方式的倡导有助于学生获得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经验体验,有助于培育学生形成严谨、团结、合作、求实的学习风尚,使班级形成向上的精神气质与面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个重要环节(一)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教学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资源,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和某种程度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教师主导型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甚微,它一般只从自身愿望和设想出发,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发展水平。优良的教学环境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相互转化间,学生能充当主体角色,允许一个独立空间的存在,让他们去自我观察、探索、讨论和创造,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主要指教育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的存在。在课堂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中,教师具有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教师要善于捕捉细微信息,能抓住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和教育学生。

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它本身成为一种教学“磁场”,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开发环境教育资源,注重环境创设和布置,有意识地通过生生互动、文本交互、师生交流,及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思考问题的首位,把环境本身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高度重视。创造一种安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不仅要重视文本教育,同时也应把课堂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素来探索研究。此外,为学生独立性发展创造环境,尊重他们的愿望,给学生选择、安排的自由,把自交给学生,教师参与尽量多引导少干预。环境设计应体现主体性、合作性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特色性。

课堂人际关系的生成及驾驭。教学中生发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教学产生强烈的渗透性影响,它本身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导向正确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有利于课程的多向度发展和教材的弹性展开,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之相应的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倡导和主张的合作式、探索自主性学习方式促成了新资源的产生。合作学习为生生之间互动提供了新资源产生的平台;探究性学习,成为促使学生自我内省、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成长的重要隐性资源;自主学习为学生社会化发展并成为独立的个体做初步准备。

(二)文本教学内容中隐性资源的挖掘

课程资源不同于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教材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和替换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在教学主客体的良性互动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予以实现,这种转化体现出文本内容价值目标和教育教学功能目标的和谐统一。对于显性资源而言,这种转化过程一般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的立场与价值导向,确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线索,对具体而丰富翔实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然后通过鉴定、筛选、挖掘基本途径,开发课程资源。而对于教材文本中的隐性资源挖掘,一般从学生需求、学生情感、情绪和感受出发,注重从教学艺术、学生的发展等层面来寻求隐性资源挖掘的线索。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线索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多向性。在动态课程教学中,教学氛围、教学情景、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师生的问答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

(三)隐性资源的情景式生成

隐性资源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除了教师下意识地预设和安排之外,隐性资源基本上都是基于课堂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每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孕育出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过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重教材,忽视其他教学环节的倾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其他课堂资源因素开始被强调,特别是多种因素交互、动态地生长而成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教学中偶然事件的发生、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信息和新知识、教材的创新使用等等。环境生成造就了这些稍纵即逝的隐性资源,如果能及时地把握和利用,课堂内容将进一步得以拓展、延伸和升华。把握和驾驭这些资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智慧禀赋与驾驭能力,教师应形成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随时准备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使隐性资源载体的作用得以及时发挥,将隐性资源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潜在的资源显露出来。

(四)教师作为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

教学中,教师是新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因素,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教师在隐性资源的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观念滞后,僵化教条地使用教材,必然束缚课堂的活力,压制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将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开发,展示出来,同时在动态的师生互动实践活动中,在知识探寻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和把握隐性资源,调动和运用情感和价值观等精神性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本身会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仪态仪表、言行举止、情感价值观态度等将对学生发挥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教师之于教学一般会起到“师定课程资源”。此外,教师进行创新性工作,会使自身成为隐性资源最重要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再者,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共享课程资源等活动,也能积累、开发和利用各类隐性资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资源

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一)树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的意识

教学意识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课堂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现实的教学是多因素变化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对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应及时采撷、激化,服务于教学目的,及时有效地化有形教材为无形教学。总之,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开发隐性资源之前,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足够的问题意识,寻找开发隐性资源线索,努力探寻并回答以下问题:需要秉持怎样的价值导向来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开发后的隐性资源凭借什么样的中介进入教学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会更加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予以践行,有利于正确定位资源内容并有效指导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具有资源意识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这种资源意识是从两个方面来强调的,一是隐性资源意识;二是隐性资源开发意识。

(二)确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取向

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有鲜明价值取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它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和纯粹客观,而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主观色彩。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筛选、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及教育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主要有以下价值取向:一是目标价值取向。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由于在兴趣、理念、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导致教师在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会有所偏重,目标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内容、资源利用方法,而资源内容及其利用方法又会更好地为目标服务。二是学生取向。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属于学生取向。实际操作中,一般是混合两种价值取向,取中间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衡两种取向上起关键作用。

(三)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隐性资源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程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对教学问题的处理意识及其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决定的。任课教师在每堂课上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面临的教学环境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情景中得以发挥。同时,智慧而富有成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相沟通,引发思想碰撞。

秉持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是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前提。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认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对学生而言所具有的独特的发展价值,确保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优良服务。理论课教学教育注重以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关注课堂创造性活动。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堂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教学个性产生的基点,在激发课堂活力方面起主导作用,没有创新意识和激情,没有一定的创新力和跳跃性的洞察力,仅仅依靠固有模式执教的教师,是不可能有效把握和利用隐性资源的。与直接或间接获取的显性资源不同,隐性资源相对利用价值更高,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大,有些隐性资源藏匿于创造性活动之中,呈现未开发状态,有些甚至难于用文字来表达,但是又有可能成为课堂珍贵的教学资源。因此,独具创新意识,努力开展经常性的创造性活动,是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9,(9).

[2]秦永芳.试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3]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4]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能源化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双通双融 思政课 地方特色资源

[作者简介]刘芳(197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教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通双融’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255)和2013年度徐州工程学院教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YGJ13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23-02

一、前言

近年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徐州工程学院在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双通双融”的新教学模式,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与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鲜活案例贯通与融合,在层面上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贯通与融合,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做到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在思政课中的实践,深入探索如何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有人指出地方文化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因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资源形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也有人说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笔者认为运用于思政教学的地方特色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地方物质文化,如历史遗址、遗迹、村落建筑、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档案馆、地方企业和民间资料等;二是地方精神、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如地方民俗、地方文化品牌、地方企业文化等;三是地方现实发生的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事迹等。

二、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依据。中共中央于1994年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二十五条也要求“全社会都要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这些文件表明,国家明确要求各单位包括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进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2.资源依据。一是地方特色资源的亲和力强。地方特色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思政课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二是实践可操作性强。面对既熟悉又从未深究的地方文化,学生可去查阅地方资料,观察周围生活,访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让学生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考察、调查、体验,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是停留在有名无实的状态。三是形象直观生动,方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身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目标依据。“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从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将地方特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爱家乡与爱祖国在情感上是一脉相承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高校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和学校所在地的第二故乡都有着特别的情感。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通过对家乡这些触手可及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识,由家及国,从而激发起对国家的热烈情感,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策略

1.地方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内化为理论教学。强化案例教学,建设地方案例教学资料库,弥补现有思政教材的不足。

徐州工程学院针对思政课程教学要求,从革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三个方面,从徐州丰富的教学资源中选取案例,提炼编写,制订成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同时收集、编写徐州地方案例,剪辑、下载课堂辅助教学视频,设置针对课程案例教学讨论辩题,从而形成地方案例教学的丰富资料库,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徐州所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

在案例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讲洋务运动时,以徐州利国驿煤矿和津浦铁路为例,分析民用企业的发展,让大学生感知历史、体味历史、触摸历史。意识到历史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书本知识,而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行为,使本身空洞的理论讲述落到具体可查的周边的人和事上。

注重穿插式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灵活穿插与之相关的本土人物和本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地方志、地方史料、人物传记、回忆录、历史图片或者历史与现实中比较热点的重大问题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带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课堂的主要方法。

2.多参与,多体验,外化实践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来说,没有体验,教育者的观点和结论就没有生命。所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重视地方实践基地建设。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悟教学内容,形成情感共鸣,徐州工程学院积极努力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四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实践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地方民俗馆;人伦教育基地――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现代化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市规划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型企业集团、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国防、法制教育基地――地方驻扎部队、地方检察院。第二,突出实践主题的精心设计。好的实践主题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如设计“马庄的过去和现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第三,强调实践方式的多样提供。根据实践内容和学生主体情况不同,应提供多种实践路径,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躬行体验式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地方资源的各种物质载体,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史迹文物面前去亲自感知和体验。研究创作式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以地方资源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创作活动。欣赏娱乐式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文艺作品和开展文艺活动,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第四,强化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就要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徐州工程学院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社区和军营,参观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并将课外学习心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实现小课堂到大课堂的转变,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校园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利用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广泛宣传,特别要加强地方资源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构建地方资源成果网络教育的平台。总之,使地方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让广大师生在体验式、情景式、渗透式的地方资源运用的教育教学中受到熏陶,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

第一,以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纪念主题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举行祭奠活动。第二,通过地方文化的“走进来”与学生的“走出去”,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1)“走进来”一是在学校网站和学校社团刊物上开辟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诸如历史名人研究、文化遗址、地方山水文化、文学名篇等对地方文化进行推广;二是邀请地方有关人士来校讲学报告,宣传地方文化;三是组织社团成员搜集记录地方文化,整理相关历史文献,采集本地区有价值的民俗与乡风,适时举办图片资料展,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更感性的认识。(2)“走出去”是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地方文化活动和调研活动。如徐州非物质遗产传承和两汉文化演变情况调研、徐州现代企业文化调研等。

四、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它也具有地域特征。因而我们在运用地方资源时,不能仅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将一时一地之事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整个中国的视野下来分析。地方资源应与其他思政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实践育人体系,共同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2.适度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必须运用得宜,如果运用过多,时机不当,便会本末倒置,严重脱离教学大纲,而且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服务于教材大纲。教师对于地方案例、录像和图片等使用的时机和方式要准确恰当,要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喧宾夺主。同时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3.客观性原则。在使用地方文化资料时,一定要秉持一种客观公正的心态。不能因为对家乡的感情而不顾客观事实,任意夸大,文过饰非。在将地方资料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争取做到不溢美、不掩恶、不苛求、不以偏概全。

“双通双融”就是以课堂和实践教学为支撑、以校园文化为舞台、以实践基地建设为龙头组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感和时代感的地方资源,促进了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拉近了广大同学与社会的距离,使思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对象,贴近实际,育人工作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陈源 文化焦虑 政治立场 言论空间

陈源,笔名陈西滢,1924年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杂志,是现代评论派的“主将”,主要著作有《西滢闲话》和《西滢后话》,以闲话的形式谈文学、谈文化,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但人们往往是因为陈源与鲁迅的论战才认识陈源其人。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陈源的论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次轰动而影响深远的论战,主要围绕“女师大风潮”、“五卅惨案”、“剽窃案”、“三・一八惨案”等事件展开论战。在这场口诛笔伐中,论战双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鲁迅被卷入“剽窃”之嫌长达十余年才被,陈源被鲁迅冠之以“叭儿狗”、“正人君子”的骂名,也被人们认为是反动文人。论战中孰是孰非?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为陈源声讨,但这样的声音太过于微弱,以致陈源仍背负上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的“反派”角色。

有研究表明,陈鲁论战,既有“公理”又有“私仇”。[1]陈源为何失败?有人认为,陈源在论战过程中缺乏像鲁迅那样一种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由于当时陈源正在追求凌淑华,而凌淑华当时又卷入鲁迅挑拨起的“剽窃”之嫌当中,陈源为其辩护,污蔑鲁迅也有“剽窃”之嫌。因而,又有人认为,陈源在这场风波中理亏是因为爱情,甚至怀疑其人品。而笔者认为,导致陈源在这场论战中观点偏颇、立场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完全出于爱情。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陈源在这场论战中所持观点和立场,以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陈源的文化焦虑

作为20世纪上半叶颇有名气的知识分子,陈源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一方面,他出身于中国传统的富裕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中国教育,深受传统文化和礼教的熏陶,因而他具有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儒雅与潇洒,热爱并推崇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另一方面,他16岁赴英留学,在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专攻政治经济学与文学,1922年26岁的陈源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外文系。在留英的十年间,深受西方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因而在对待文化上讲究改革和创新,追求西方的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所推崇的自由、平等、博爱、正义。这种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对陈源的影响深入骨髓,连他自己都说自己中了“英国自由主义的毒”。[2]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礼教所固有的保守和一本正经与西方自由主义中所提倡的保护人的个性自由形成矛盾冲突。面对中西两种文化同时在陈源的血液里流淌的时候,陈源自己也产生了一种晕眩,在这两种文化中摇摆。钱穆先生也曾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距比喻成一条鸿沟,他指出,陈源“既不在鸿沟的这一边,也不乐在鸿沟的那一边”,所以他在这两种文化之中是徘徊不定的。[3]

这种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两面性,充分体现在陈源面对文艺、文化时显示出一种既革新又保守的矛盾和焦虑。西方的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赋予陈源大刀阔斧进行文艺改革的勇气。他非常赞赏罗曼・罗兰的精神和信仰,并且要用为了信仰而牺牲一切的精神去作他有价值的艺术品。[2]这种牺牲一切的决心正是陈源革新精神的体现。但陈源的革新不是激进的革新,而是理性的革新,主张在看戏听音乐的“娱乐”中去启发、训练、节制情感,开启国人的民智。这是一种在文艺中用理智来节制情感的方式,体现着他对理性的宣扬。[2]尽管如此,陈源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礼教对他的影响,这可以从他的文艺主张中看到。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口号,有的人态度比较极端,一味推崇白话文的好处,而全盘否定文言文。陈源的表舅吴稚晖当时就主张把古代文言文的线装书扔进“茅厕”里,而陈源则主张不要对文言文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指出文言文对丰富白话文的积极作用,主张读一定量的线装书。[3]又如,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在当时深受民主和科学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巫术,他们对待中国传统大都比较激进,尤其是鲁迅,当时就觉得中医不科学所以才赴日本留学学习现代医学的。但陈源就认为中医是在实践中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和实践后才得到的结果,“他们的方法也是实验,不仅是经验,也是理性的判断,不仅是本能的触发”,他说:“与其攻击,还不如‘充分地研究’一番,也许经了一番科学的探察之后,中国在世界医学上也会有些微的贡献。”[4]再如,在政治思想上,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是君主专制,西方是民主自由”的,而陈源在《中山先生大殡给我的感想》一文中却借用威尔思和萧伯纳的话指出“民主并不是万能的圣药”,而中国固有的科举制度和弹劾制度却很符合“民主精神”。可见,陈源对待中国传统所持的观点比较保守,并且显示出对中国传统的推崇甚至偏爱。于是在中西文化的混合冲击下,陈源既想“牺牲一切”去革新,但又不敢突破传统,所以在他的文化意识中产生了一种文化紧张与焦虑。

这种紧张与焦虑使他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感,在这种危机的压力之下,他努力加强自己文化认同的策略便是积极去发掘自己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合理因素。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陈源在与鲁迅的论战中,在“女师大风潮”中反对学生运动;在凌淑华遭到误会卷入“剽窃”之嫌的情况下,极力为了其辩护,甚至听信谣言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在“五卅运动”中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批评国内群众运动。而鲁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战斗性的,与鲁迅战士般的激进精神相比,与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激进相比,陈源的保守难免格格不入,所以陈源在论战中背负了骂名。

二、《现代评论》与政治立场

黄乃江在《从的两度“变风”看“现代评论”派》一文中,把“现代评论”派分为“攻讦期”、“论战期”、“分化期”。而陈源与鲁迅的论战正是处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期”。由于《现代评论》创刊初期近于“攻讦”的批评态度,不为段祺瑞政府的反动统治所容忍。为此,段祺瑞展开一系列行动对《现代评论》进行封杀。例如,下令京师警察厅“暗向邮局间接没收”,把1925年3月21日出版的第15期《现代评论》周刊“尽数搜去”,第16、 17期也“因警厅干涉,不能如期邮寄”。在这以后,《现代评论》受到重挫,失去了战斗精神。

后来,孙伏园在《京报副刊》上全面分析评价当时“中国定期出版”的报刊时说:“《现代评论》周刊,北大一院现代社。初办时倒还有劲,对于段政府的设施,毫不妥协地加以指摘。而学术政治方面文字,均有一顾之必要。可是第15期被扣后,尝到了段政府威严,于是退缩因循,日甚一日。因杨荫榆而诬证女师大,因章士钊而反捧‘段执政’,事迹昭然若揭。”[5]

陈源作为《现代评论》周刊的主要撰稿人,在段祺瑞的政治压迫下开设了一种较为远离政治的“闲话”栏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闲话”是陈源开展论战的主要武器,他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态度主要就是通过它传达出来的。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也影响了陈源的政治立场,他也因循退缩了。因而在“女师大风潮”中袒护章士钊、杨荫榆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在“三・一八”事件中他颠倒是非黑白,认为请愿的群众是盲目的,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杨德群女士“原本不愿去”,是受人“怂恿”才不幸罹难的。迫于政治形势,陈源发表不当言论而背上了骂名。

三、20世纪20年代言论空间的局限

自由的言论空间允许人们各抒己见,而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言论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陈源的言论不被接受甚至全盘否定。范玉吉在《被窒息的空间――以陈西滢为个案分析20年代中国言论空间开创的尝试》一文中指出了2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开创中国言论空间的过程中遇到的局限性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精英文化”的优越感使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画地为牢,脱离了更为广大的知识群体,从而失去了他们在整个中国知识界的号召力和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

其二,各派知识分子力量悬殊,建立批评空间的呼声被别的嘈杂之音淹没了。

其三,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大潮中,愤怒的阴云遮蔽着理性的光芒,破坏的冲动代替了建设的可能,建立批评规则的设想像一张刚刚规划好的蓝图,被一场突然而至的救亡暴雨淋得面目全非。

其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政治生活的不民主,限制、压制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建立批评空间的积极性,从而也挫伤了批评规则“公正”的可能性。[3]

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潮格格不入。陈源作为一名深受自由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很想通过言论来变革社会,但是由于以上种种言论空间的局限,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陈源在这场论战中的立场和观点不被接受。

综上所述,陈源在论战中败给鲁迅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陈源在中西文化的徘徊中产生的文化焦虑感、当时的政治势力的阻碍以及当时言论空间的局限等。也许,陈源在这些论战中的很多言论在当时看来不合时宜,但不能因为这次论战而否定陈源有价值的言论,今时今日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论争,辩证地看待陈源。

参考文献

[1] 徐广海,李淑敏.“呸!”来“呸!”去的学者文人――鲁迅与陈西澄的几个回合争斗[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

[2] 冯芳.论陈源的《西滢闲话》[J].文学教育,2006.

[3] 范玉吉.陈西滢文化心态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2003.

能源化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 克里斯蒂安・诺德翻译类型 合理性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盛行,处于主导地位。语言学理论学派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替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的过程(Catford, 20),因此翻译是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几乎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性以及其他的一些非语言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功能主义目的论于首次被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提出。而后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功能主义目的论长期以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理论基础有四,分别是芬兰学者冯赖特的行动哲学研究、美国数学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的通信理论、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以及语篇语用学(卞,44-59)。作为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了对翻译源文本的分类,并以分类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旨在诺德的翻译类型进行分析。不可否认的是,诺德的翻译类型分类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分类豪无缺陷,所以本文将会对翻译类型的贡献以及局限性进行详细地阐释。

1功能主义目的论形成和发展的学术背景

“翻译研究”这个术语于1988年由美籍学者詹姆斯・霍姆斯在他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首次提出,但是对于翻译实践的研究远远早于这个术语产生的时间。最早的翻译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Stolze, 2)。16世纪时,为了能有效地促进《圣经》的翻译,马丁・路德在他翻译的德语版《圣经》中倡导自由译法,这种方法与真实译法是对立的(Stolze, 3)。用现代术语来说,马丁・路德所倡导的是归化译法,而后者是异化译法。在翻译研究领域中,不同的翻译学派有不同的研究重心,所以每个学派提出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同的学派的形成从本质而言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翻译实践。

一开始,翻译被认为是语言学的分支,在语言学的领域里对翻译进行研究。索绪尔创建的现代语言系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研究,因为翻译与应用语言学是紧密相连的。像詹姆斯・霍姆斯、罗曼・雅各布森、J.C.卡特福特、尤金・奈达以及皮特・纽马克等翻译学者都非常强调翻译中语言本身的因素。雅各布森(114)在他的论文《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将翻译划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类,并指出在语际翻译中语言意义和语言等值是核心问题。在这一时期里,直译和意译的冲突仍然存在。尤金・奈达在他的论文《论对等原则》中提出了静态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前者更重视源文文本,而后者更重视读者反应。奈达(136)还进一步阐释了动态转译包含的三个核心概念,“最恰当、自然和对等”,并指出“自然”的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语言和文化以及特定信息的语境,并易于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这三个要求与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的一些思想不谋而合。但是,总体而言,翻译的语言学派的主张虽反映了该学派十分重视单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等语言学因素,但却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性。

2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翻译类型和翻译策略

在凯瑟林娜・赖斯理论的基础上,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贾斯塔・赫兹・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都丰富了功能主义目的论。当然,克里斯蒂安・诺德也不例外。

克里斯蒂安・诺德是赖斯的学生,也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她的著作《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中,诺德(46-47)在回顾了朱利安・豪斯的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理论和赖斯的文本类型分类,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翻译类型,分别是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文献型翻译强调的是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接受者之间的交际行为,对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读者在源语文化中的交际做文献记录;译者把源语文化呈现给译语读者,把他们置于源语文化中,并让它们觉得读到的东西本身是存在于读者的文化中的。工具型翻译是为了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实现不同的功能的翻译,强调译语文本读者能够无障碍地接受源文本传达的信息,并且接受到的信息和源文本信息具有同样的功能,即实现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的功能对等。

诺德进一步地将文献型翻译划分成了四个子类别,分别是逐行对译、字面翻译、文献学翻译和异化翻译。逐行对译旨在再现源语语言结构,常应用于比较语言学研究中;通过字面翻译,译者想要重现源语语言的形式,在目标语言中再现源语语言的句式结构和词汇用法等;如果在译文中还加入了注释对源语语言和文化进行阐释,这种就是文献学翻译;如果译文给目标语言读者造成一种文化距离感,这就是第四种类别异化翻译。

工具型翻译目的是达到源文本的语言功能,所以,根据目标语语言功能和源语语言功能的相似程度可以将工具型翻译细分为三个小类别,分别是等功能翻译、异功能翻译和相似功能翻译。

2.1对诺德的翻译类型的阐释

辜鸿铭的翻译可以作为文献学翻译的一个例子。当他在英译《论语》的时候,他加入了一些脚注来对中国的文化现象等进行阐释。比如,在论语第二章中,辜鸿铭(13)将夏朝和欧洲的希腊时代做类比,将殷朝和欧洲的罗马时代做类比,使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同样,在第六章的脚注中,辜鸿铭(46)将鲁国类比为古代中国的英格兰,将尧帝比作中国父系社会的亚拉伯罕・林肯。

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则是异化翻译的一个例子。比如第二十六回, “当下只见王婆推开房门,入来怒道:“你两个做的好事!”西门庆和那妇人都吃了一惊。那婆子便道:“好呀!好呀!我请你们来做衣裳,不曾叫你来偷汉子!…”,赛珍珠的译文则是:

The Old woman came in, pushing the door open and crying,“This is a good thing you have done!”Then Hsimen Ching and the woman both startled with fright and the old woman said,“Ha, good! HA, and this is well! I ask you to come and make clothes and I did not tell you to come and steal a man! …”

“你两个做的好事!”和“偷汉子”被译为了“This is a good thing you have done”和“steal a man”,这种译法不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而是遵循了源语语言的用法,所以给译入语读者一种文化距离感。

诺德还指出,一般而言,使用说明书等实用文本的翻译是等功能翻译。而将《格列夫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小说译为儿童读物则是异功能翻译。诗人译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原诗的部分相似功能功能,但却不能做到等功能,因为不同语言中的韵、节奏、意象等是不同的,所以诗人译诗是相似功能翻译的一个例子。下面以古诗《天净沙・秋思》为例来分析诗人译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Translated by XuYuanchong)

虽然在英语译文仍然是诗的形式,但是同原文相比,有几处明显的不同。首先,在“Sunny Sand”之前添加了“Tune”来说明“Sunny Sand”不是题目,而是一个词牌名。再者,在这首词中,每一句都押尾韵/a/,而在英语译文中只有前三句押韵,而且是押的/s/音。最后,《秋思》这首词是由意象相连,而译文中加入了许多动词、方位词等来保证整首诗的流畅和完整。

2.2对诺德翻译类型的评述

诺德的翻译类型理论阐释了从逐行翻译到异化翻译各种翻译类型,并且提出了各类作品,比如说明书、文学经典和诗歌,对应的翻译方法。她的两大翻译类型分别是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前者更重视源语言文化,而后者是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导向。所以,除了源语言和源文化之外,诺德也将目标语言的语言功能纳入了考虑范围,这在根本上同豪斯的划分区别开来。因此,诺德了源文本的绝对地位,但同时她也指出她提出的翻译类型以及其他的翻译理论并不是否定对等理论,因为对等关系是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众多关系中的一种(诺德,29)。

但是,同其他的理论一样,诺德的翻译类型并不是完美无缺毫无漏洞的。她强调所有的翻译都可以归为文献型翻译或者工具型翻译,这种两极化的主张使得她的翻译类型理论的可行性有所降低,因为某一翻译可能不仅仅是文献型翻译或工具型翻译,其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包含了另一类型的翻译因素。赛珍珠的《水浒传》译本可以作为这样的一个例子。赛珍珠将这本小说的书名译作All Men Are Brothers(所有人皆兄弟),这个译法显然是意译(书名的直译译法应该是The Water Margin)。但是在赛珍珠的译本一直是以直译著称。她自己在译本的序言中也说道,她翻译的目标是再现中文的魅力,所以她更加注重源语言和源文本。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赛珍珠的直译:

石秀便问道:“这位兄长是谁?”

Shih Hsiu asked, saying, “Who is this brother?”

在这个例子中,“问道”被译为“asked, saying”。这种译法完全忠实于中文源文本,但是英文中没有这样的用法。除此之外,上一个部分中提及的“你两个做的好事”、“偷汉子”分别被译为“a good thing you have done”和“steal a man”.这里的“好事”实则表示“不要脸的事”而不是英译中的“a good thing”,“偷汉子”也不是译文中的“steal a man”,但是赛珍珠却在英译本中保留了中式的说法和表达。赛珍珠版本的《水浒传》译本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就算有明确的目标,译者有时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所以,两极化的翻译类型有时也许不完全可行。

3结语

作为功能主义目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诺德的翻译类型打破了源文本的主导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实践的可行性,兼顾了语言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既摆脱了原文的束缚,也避免了极端功能主义之后对原文的不尊重等,且分类较为全面。但是诺德的理论也有所局限,她的二元对立的主张降低了理论的可行性,因为有些时候,一个特定文本的翻译,如上述部分中的例子所展示的那样,可能包含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两方面的因素。综上所述,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翻译类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发展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虽然其理论有所缺陷。

参考文献

[1] 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 Gu,H.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Tianjin:Tianjin Social Science Academy Publishing House,2014.

[3] Nord,C.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Jacobson,R.On linguistics aspects of translation.In L.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pp113-118.London:Routledge,2000.

[5] Nida,E.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In L.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Routledge,2000.12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