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5:4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1篇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入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另一方面,民间和官方的祭祀活动却从没有间断过;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祭祀的当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祭祀的起源

中国祭祀活动的历史很久远,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能找到关于祭祀的相关记载。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敬畏和无助,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认为上有天神,下有地神,所以才有了天神与地神控制的日月星辰、电闪雷鸣、地震洪水等。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

古代被称之为“五礼”的宾礼、嘉礼、凶礼、军礼、吉礼中,祭祀被称为吉礼,说明祭祀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祝愿和福祉的吉祥之事。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的祭祀活动非常丰富。人们相信,宗教祭祀能保证猎物的捕获、季节的正常变化甚至庄稼的丰收。这种基于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一旦习以成俗,便成了传统节日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祭祀色彩较浓的中国节日里,往往融合着较多的神话传说,因而显得更丰富多彩和富有人情味。另外祭祀活动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有非常明显的地方性、群众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每到“清明”、“春节”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郊游踏青,去探望亲人,去祭祀祈福,去辞旧迎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民族,又都会产生各自所需的祭祀文化。关于祭祀活动也有很多文字记载,如《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汉王充《论衡・解除》:“祭祀无鬼神,故通人不务焉。”唐柳宗元《监祭使壁记》:“圣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无论是公祭“人文始祖”黄帝,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扫墓,都是郑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的追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其中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与天文、历法、民族思维方式、民间信仰、文化心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蕴涵着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丰富的内涵。节日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给社会生活,被社会生活所取舍,同时在变异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陈陈相因,承袭流传,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节日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乃至民族精神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融合民族情感、形成文化共识、积淀社会文化、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2005年6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传统节日的源起,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以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腊月三十的除夕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雪顿节,迄今都还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的意思,有些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例如端午祭就是例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特别是自然神)崇拜、驱邪禳灾等仪式活动有关,一些学术先驱也试图以此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标准。但后来的人们发现,这种思路清晰但又彼此矛盾的分类体系并不具有多少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事项的复合体,如历史上的春节既有驱邪、祭祖、祈福、迎新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人们很难将这些多功能文化现象简单地纳入某一节日文化范畴。此外,节日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有所变化。文化功能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是不存在的。例如:历史上的端午节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驱赶瘟疫的仪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的驱疫仪式很快便演化成为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了。

传统节日文化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不连贯甚至矛盾和破绽百出的民俗文化图像。当前,传统节日给人们留下的最主要印象却是“吃”,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之上,对这些节日蕴涵的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却是了然不知。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由此可见,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政府在传统节假日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开始日渐重视这一趋势。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委正式《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2月12日,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名列其中。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法定节假日除了传统节日春节外,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护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开始增强,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但这还不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在更高层面上意识到这种保护的重要性,在主体性上有更大的作为。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化为乌有。洋节趋“热”、传统节日趋“冷”所引发的“土”、“洋”之辩,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更应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问题。中秋祭月企盼团圆,端午祭龙舟怀念屈原,春节腊祭庆祝新年……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和精神内涵,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这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个民族认同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历史,缅怀先祖的伟大业绩,才能弘扬悠久的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千百年来,祭祀,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庄严典礼。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文化,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被古今百姓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黄帝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蒙昧未开,至黄帝时代,黄帝教民“兴事创业”,“治五气”,改造自然环境;“艺五种”,“佐五谷,养民人”,发展农业生产;制衣冠、造舟楫、用牛车、做弓箭、创医药,创造器物文明;立“礼法文度”,“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创官制、明财产、定婚嫁、立丧制,创立制度文明;造书契、绘图画、作甲子(历法)、定算数、制音律,创建精神文明。黄帝文化所蕴涵的崇尚文明创造的精神价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意识。我们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民们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我们祭祀黄帝,不是祭祀鬼神,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人文精神的陶冶,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因此,我们的祭祀,在形式上也应当是人文的,而不是神化的。所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每年清明时节举行的“黄帝陵祭祖大典”和农历三月初三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总能吸引众多全球华人前来祭祀寻根。近年来,部级祭祀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政府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标志着祭祀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例如公祭黄帝陵是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起源于春秋时期,唐代时已被列为国家祭典,至今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更是重视黄帝陵祭拜活动,特别是1992年大规模整修黄帝陵工程启动以来,祭祀规模逐年扩大,祭祀仪式更加规范,文化内涵更加丰富。1994年以来,清明公祭已被提升为部级祭祀。黄帝陵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祭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又如2007年经文化部批准,公祭大禹陵升格为部级祭祀活动。当年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祭祀典礼就采用了“礼”(古代最高礼祭)形式,仪式包括:鸣铳、击鼓、撞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等,旨在祭祀华夏之祖,弘扬大禹精神。

祈福求愿、怀念故人、同根拜祖、凝聚民族力量是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中所述:“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的遗产、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自古而今,由民间祭祀活动至国家祭祀大典,祭祀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继承传统,社会教化。中华祭祀文化源远流长,祭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自古而然。现代考古发掘显示,先民的祭祀活动不仅极为频繁,而且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自然神、民族始祖神,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乃至家族先辈等都曾是祭祀的对象。而其中流传最广、最被重视的,莫过于祭祖。因儒家重视祭祖以教孝,道家以祭祖表彰孝道,佛家也以祭祖表示行孝,儒、释、道三合一,都提倡并施行祭祀之礼,于是中国民俗直到如今,几乎无所不祭。随着国家的形成,祭祀也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并列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举措,实在是对祭祀活动重要性的高度评价。《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传统礼法社会对祭祀的重视程度要超过战争。战争不过是实现霸道的措施,只有祭祀才是实现王道的措施。《礼记・祭统》又云:“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十伦”指十种意义,十种效用,涉及社会各级各层关系,包括宗教、政治、人伦、家庭、婚姻体制,以及社会各层面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中国悠久的历史演变,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不成文的宗教,逐渐演化为“爱慕”、“报本返始”、“慎终追远”、“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礼教文化和流传的民俗,祭祀行为,与宗亲祠堂,则附有伦理孝道的教化功能。加之儒家推崇祭祀孝治文化,无形中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俗,故对国家社会的教化功能就更为显著。

增进亲缘关系,凝聚民族力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地域及家族势力膨胀,人类的祭祀活动也开始由泛化祭祀向家族性祭祀转化,家族祖先神开始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香火。祖先祭祀不仅能唤起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使整个家族、氏族甚至整个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同时,节日祭祀活动之余的团拜、探亲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使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秩序也更加安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伦理观念、宗教观念的民族,合亲尊祖、衍德崇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传统美德。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民族经济的日渐振兴,对先祖、先圣、先贤的祭奠与追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凝聚力之精神源泉。传统祭祀文化内涵丰富,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沟通的契合点,具有维系家庭、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共享和谐社会的历史见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祭祀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祭祀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寄托情感,慰藉心灵。祭祀最初是源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低下,在对于大自然的恐惧以及对祖先的报答和诚敬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在祭祀文化史上,最初祭祀的目的重在祈福辟祸,后来增添了报答、缅怀、悼念之意。《礼记・郊特牲》记载:“祭有祈焉,有报焉,有辟焉。”也就是说,进行祭祀的目的有的是为了求福,有的是为了报答,有的是为了辟祸。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祭祀已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感情依托形式。崇拜黄帝、祭祀先祖是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优秀传统,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祭祀文化。祭祀也是后人对先人表达追思感恩与忠诚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人们寄托感谢、怀念、报答情感和慰藉心灵的最有效方式,它穿越时间与空间,把今天的中华儿女与远古的赫赫祖先从精神上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激励着我们奋发有为,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简言之,传承中华文明,抒发人文情怀,凝聚民族精神应是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结语

等五部委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精神文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非随心所欲制造出来的,而是对古老文明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继承的结果。如果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多种功能,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习俗的扬弃,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让它们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熠熠生辉。

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不可分割,祭祀文化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世代相传。在传承过程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其文化内涵。我们既要保留传统节日的“原形”,也要创新过节的新形式,让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不至于失去其传承的外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扬其“神”,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不只是保护吃文化,而要让节日祭祀文化、节日服饰文化、节日庆典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精神与节日同在,让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祭祀文化的舞台,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利用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2.詹鄞鑫:《神灵与祭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刘晔原、郑惠坚:《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

4.杜希宙、黄涛:《中国历代祭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5.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安全阀功能 符号重塑

1 引言

2012年,交通部出台了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为人们探亲访友和出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的休假制度和“交通惠民政策”的实行,使得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民俗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与发掘。

当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领域,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如周润芝阐述了传统节日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内涵[1];张秀芬分析了传统节日的尴尬与出路,就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问题进行了研究[2];韦顺霞论述民族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3];刘魅立分析了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关系[4];葛新论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5];萧放论述了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6];郭讲用研究了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7];贺严阐述了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8];耿波作了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9];李静从文化认同的视野分析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10]。综上,国内学者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内涵价值、符号、仪式认同和传播途径上,还仅仅停留在文化学层面,而从社会学等角度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对强化文化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控制、丰富中国人的“中国梦”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必须加强“文化安全阀”机制建设。

2 传统节日文化的安全阀功能

社会安全阀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最早提出的,科塞认为,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是通过为社会成员累积的敌意和攻击性情绪寻找替代目标和替代手段而实现的[11]。按照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我们可以在保证社会运行稳定、社会结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寻找若干社会安全阀,把社会风险和冲突对社会运行的威胁和破坏程度降至最低限度[12]。

笔者根据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提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节日文化安全阀”概念。按照安全阀理论,在当前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冲突中,有些问题和冲突是可以作为文化保护的安全阀被利用的。换言之,虽然目前我们难以完全消除传统文化保护中的一些问题和冲突,彻底摆脱困境,但我们有可能借助安全阀机制去缓和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把问题和冲突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威胁和破坏程度降至最低限度。

当前,我国社会安全阀机制具有明显的潜制度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官方对这些机制的界定处于提倡与禁止之间的模糊状态。当前,既有的保护传统传统文化措施中除休假制度外,都存在着“潜制度化”的特点,这种制度并没有充分起到社会成员的节日情感表达、情绪宣泄和传统文化认同的功能,同时由于“潜安全阀”的随意性和非组织性特点,使它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被有效地规范与弘扬[13]。我们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原有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进行挖掘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需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和冲突,引入制度化的手段,用 “显节日文化安全阀”替代“潜节日文化安全阀”,在制度建设、符号重塑、媒介传播、文化创新、活动引导等多方面建立节日文化安全阀机制[14]。

3 传统节日文化安全阀机制建设与符号重塑

3.1加强政府和民间节日文化组织建设,建立节日文化保护安全阀机制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各级政府都在主抓经济,在文化事业方面在缺乏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组织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当前,政府必须强化这些组织的文化保护功能,在传统节日这一中国人文化认同感最强的时刻,充分渲染我国传统节日气氛,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我国目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方面,应该成立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充分研究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和冲突,制定详细科学的节日文化保护制度。

3.2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重建传统节日符号体系

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系统包括时间、空间、仪式、乐舞、造型物、语言、服饰、饮食、祭品、游乐等,相关部门应研究、重构和规范各个节日的标识、礼仪,将具有民族标志、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重新引人各类节庆活动并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政府在推行和保障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休假制度的同时,可尝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和人才保障,增加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为人们提供充裕的活动场所和文化空间。要注重搭建节日集体文化活动平台,引导人们从家族封闭式的过节方式中走出来,参与到行业、社区乃至地区的集体狂欢中,从而由小家庭的团聚和睦延伸到民族大家庭的凝聚与团结。同时,要关注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下的呈现状态,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节日文化元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接受水平和心理特点,促成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转型。

3.3加强媒介宣传,推动传统节日仪式与信仰重塑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核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肤浅,年龄越小重视传统节日的意识越淡薄。现代化思潮之下,节日仪式中的“灵魂的共鸣”、“精神的体验”被表演仪式所提供的感官层面的娱乐所代替,信仰的精神深度被身体的感官享受所填平。从传统节日的意义呈现来看,我国传统节日的世俗性、娱乐性较强,而信仰特有的神圣性较淡。

参考文献:

[1]周润芝.浅谈传统节日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内涵 [J].内江科技,2003,(5):75-76.

[2]张秀芬.传统节日的尴尬与出路[J].市场论坛.2006,(3):151-152.

[3]韦顺霞.民族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1-42.

[4]刘魅立.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3):1-18.

[5]葛新.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89-90.

[6]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郭讲用.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4):29-32.

[8]贺严.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75-78.

[9]耿波.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报告[J].艺术百家,2012,(4):58-68.

[10]李静.文化认同视阈下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84-88.

[11]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50-189.

[12]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182-21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4篇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中国法定假日。目前,中国的节假日中传统节日已增加到了4个。一方面,政府的倡导和国人自觉的民族意识使传统节日合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商家的引导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洋节在国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了重要位置,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在过中国节的同时,已开始使中国节日本土化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自己节日独有的美。我们对民族节日有更强烈的心灵需求,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豪感,民族节日是约定俗成的,而不需要用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认定。笔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等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都应担当的相应责任。下面笔者想就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方面谈一些看法。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兔年春节刚过去不久,人们在喜庆、欢乐和热闹的感觉退去之后,普遍用了一个字——累来概括内心的感受。众所周知,节日是由节日主题和约定俗成的形式构成的,而过节就有文化认同和契合心理的因素在其中了。如何让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让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更深入人心?首先应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增加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符号,是中国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是中国符号、中国特色、中国旗帜,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传统节日是尊重自己、尊重和热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会让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祖国和海外华人在文化上更亲。重视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的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的记忆和象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已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重视。一些国家的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了解中国文化,一些国家的政要和新闻媒体在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关注华人居住区的春节活动,还有很多外国人热衷过中国节日、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元素在世界上已被普遍应用,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结果。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辉的珠宝,它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以磨灭的影响。节日文化也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除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比较丰富之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应当认真设计。中国传统节日应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改革不适于今天的旧习俗,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分析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传媒,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报纸、杂志)和电子(广播、电视)两种(注:报纸、杂志的网络电子版,网站新闻以及手机新闻等由于其特殊性,暂不列入本论文)。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宣传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真实性、及时性等传播优势。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又各有特点。纸质媒体在传播时具有原创性、真实性、系统性、连贯性、深度报道、价格便宜、携带阅读方便、易于保存收藏等优势,电子媒体则具有快速及时、感染力强等优势。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事项,过节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闻媒体报道节日相关内容和活动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分析如下: 

新闻媒体公信力强、传播面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在宣传报道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节日文化时具有很大优势: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获得相关信息,受众人数多;由于新闻媒体的政治性和专业性,人们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会产生很高的认同度,由此一年一度的潜移默化的规律性传播,人们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依赖,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更大的认同。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的新民俗。又如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的中秋专题、郑州《大河报》每到传统节日时的整版节日文化介绍等,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教科书和资料。 

新闻媒体信息量大、创新意识强,可以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量,全面、丰富地介绍和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活动。不能支离破碎和断章取义,这样会导致节日文化的缺失。例如:每年节日来临之际,一些食品商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利用媒体进行食品宣传,由于其宣传力度大、诱惑力强,让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只剩下了某种美食。所以新闻媒体应利用创新节目或改革版面形式,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可以激发民族情感、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报纸媒体有文字有图片,电子媒体速度快、有声音有画面,使得新闻媒体在传播时感染力强、效果好。传统节日本身是民族的记忆、情感和符号,能够亲身参加节日活动,无疑会有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不能参加的人,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迅速传播,如身临其境,也会感慨万千。比如: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炎黄子孙身在五洲四海,心向祖国大陆。又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全球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当大屏幕传来海外华人的祝福时,全球华人眼含热泪、心心相印、血脉相通,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因节日而激情迸发。 

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都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倡导、继承、创新传统的节日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学术界对节日文化应进行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并规范节日的文化和内涵,而不是作无谓的争论。教育界要认真思考调研,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而不是放任自流。下面具体谈谈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新闻媒体应清醒认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2005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所以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意见》精神,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意见》指出,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民俗学家乌丙安说,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但同时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会有很深的历史印迹,有些已为现代文明所排斥。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可以通过专题报道或制作系列性节目,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形成的完整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倡导文明过节。比如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祭祀烧纸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了城市污染,而且很不文明。类似现象新闻媒体应进行报道并进行舆论引导,倡导人们在清明节要文明祭祀。 

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意见》还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一定都很完整和准确。比如端午节,其文化意蕴就包容了辟邪驱毒、游艺竞技、祈求健康、纪念先贤等多个方面。但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过端午节仅仅被理解成是纪念屈原,从而造成节日内涵单一,使人们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节日渐过渐远。另外,节日仪式感缺失也是民俗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某些节日形式应限制式保留,而不能简单制止或取消,比如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为此,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传统节日时一方面应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持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和引导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使老百姓明确知道节日该怎么过。 

总之,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靠全社会和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新闻媒体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红旗文稿》,2008(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1)。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目的论;传统节日;英译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还孕育出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传统节日的英g不仅直接关系到外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而且还影响中西文化的融合发展,故传统节日的翻译值得我们重视。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属于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它将研究聚焦于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目的。现有研究多是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以翻译目的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进行研究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弥补了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对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英译做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对增强中文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

一、翻译目的论及其原则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Reiss)和汉斯・弗米尔(H.J.Vermeer)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受众即译文接受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译文的理解。每种翻译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他指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2001: 12)。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指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文化中,按照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目的”一词常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语意连贯,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以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其义。忠实原则是指译者要忠实于原文,语义间要连贯,并要对原文负责,用忠实的方式翻译。这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两者服从于目的原则。

二、目的论下中国传统节日英译

由于节日的翻译只是短语表达,极少涉及连贯原则,故本文主要从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分析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翻译。

(一)春节的英译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翻译,有以下几种:① 直译为“Spring Festival”;② 采取简单的意译“Chinese New Years Day”或者“Chinese Lunar New Year”。在我国,春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表达的是对新一轮生活的祈盼,以上三种译法都不足以表达我国新年新气象的内涵,根据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我们在英译时要考虑受众即西方人民对译文的接受情况,我们要表达的就是春节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每年一轮回,故译为“Restart Festival”更为合适。忠实原则虽然指译文要忠实原文,但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且忠实的程度取决于翻译目的,可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春节的英译,更重要的是让西方人了解到该节日所要表达的含义,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春节应译为“Restart Festival”,表达了一切重新开始的期盼。

(二)端午节的英译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源于纪念屈原,有赛龙舟、饮雄黄酒和吃粽子等习俗。关于端午节的英译,有三种:①“Duan Wu Festival”。这属于“端午节”的音译,很少采纳。②“Double Fifth Festival”。该译文采取了直译法,强调了庆祝时间,而不是“端午节”的本质。③“Dragon Boat Festival”。该译文强调了“端午节”的庆祝形式,然而,“端午节”的起源与这个庆祝习俗并没有关系,赛龙舟只是最近出现的一个现象,因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会有疑问:龙舟从哪里来?以上三种翻译都可能会困扰读者,不能达到交际目的。赛龙舟只是一种庆祝方式,吃粽子,喝雄黄酒,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象征性习俗,赛龙舟只是其中之一。但这些习俗都传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把屈原看国者的典范,所以我们应该把“端午节”看国的一天来庆祝,而“端午节”的英译就是要表达爱国精神,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译为“Patriotic Day”更能表达这种精神。

(三)中秋节的英译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其起源与月亮崇拜有关,有赏月、祭月和吃月饼等习俗。关于中秋节的英译,有两种:① “Moon Festival”;② “Mid-autumn Festival”。这两种译法都是简单的意译,分别强调了该节的一个符号象征和庆祝日期。在中国,中秋节表达的是家人团圆的意思。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寄封信需要好长时间,出于对亲人的思念,人们总是在月圆之时凝望月亮,祈盼能像月亮一样可以举家团圆,由此,中国诗坛上就曾出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著名诗句。而八月十五正值月圆时刻,自然就被人们拿来作为专门表达团圆的节日,这正符合翻译目的论中的交际目的,从翻译目的论来看,“中秋节”译为“Reunion Festival”更为合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翻译角度,它突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提高了受众即读者的地位。目的论将翻译的焦点转移到译文的目的,强调译文的作用,译者应该重视译文在目标文化中的可接受性,从受众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新的审视,根据目的和对原文的理解采取适当的翻译。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英译,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这些节日的真正含义和想要传达的精神,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就应该侧重于表达节日内涵,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侨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报道框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的载体,是召唤人们文化归乡的源头和动力。①然而,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文化霸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人而言,更常常受当地主导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对中华文化的寻根意识和文化归属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影响的扩大。②

媒体框架,根据传播学者恩特曼(Enteman)的定义,是指“人们选择感知事实的某些部分,并将它们凸现在传播的文本中,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关于被描述对象的某种问题的定义、因果解释、道德判断以及处理建议……框架中各元素的重要性可以调整,强化或淡化所描述事实的元素,从而使其突出或不突出。”③而海外华文媒体主要就是通过对事件的“选择”和“凸显”,形成一定的报道框架,参与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构建过程中。媒体报道框架对客观现实具有建构作用,再造与重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意义,影响了受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和诠释。而海外华文传媒的报道框架是否促进了中国传统节日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国传统民俗中最盛大、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笔者之所以选择《侨报》,一方面因为美国的华人华侨数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因为《侨报》是目前美国发展最快和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之一,研究《侨报》有着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聚焦《侨报》对2011年春节的报道,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侨报》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框架。

一、《侨报》2010年春节报道的媒体框架

台湾学者臧国仁在阐述框架理论内涵时,将新闻报道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是对某一事件主题的界定,即“这是什么事”,经常以标题、导言等形式出现;中层次则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低层次则是指语言符号,包括由字、词等组合而成的修辞与风格。因此,本文根据新闻框架的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笔者发现,《侨报》关于2011年春节的报道集中在2011年1月23日至2011年2月17日这26天时间里,因此将这段时间内的336篇春节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1、高层次与中层次结构分析

高层次与中层次的分析主要探讨哪些内容被纳入春节报道的范围之内,分析被报道的内容所反映的报道议题框架。《侨报》关于2011年春节的报道议题在内容上较为广泛,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由收集到的样本分析得出,《侨报》的报道议题框架分为各地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94篇(占27%)、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59篇(占17%)、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40篇(占12%)、中国国内春节报道58篇(占17%)、春节文化现象22篇(占7%)、春节经济14篇(占5%)、春节对华人的意义17篇(占5%)、探亲旅游20篇(占6%)及其他议题12篇(占4%)。其中,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这四个议题报道数量最多,占到了报道总量的73%。

(1)关于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的议题。《侨报》关于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的报道最多,共94篇,占报道总量的27%。在这一议题中,报道对象绝大多数是各地领事馆等机构及海外华人社区团体举办的聚会活动,如2月6日《越棉寮华侨敬老互助中心春节联欢》报道了美东越棉寮华侨敬老互助中心5日举行的庆祝春节暨筹款联欢晚会一事。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议题是对于这些活动的预告,使得受众能够及时获知春节活动信息,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2月7日《法拉盛再办包饺子滚汤圆比赛 主办方望民众阖家光临》向受众预告了当地时间2月12日将举办的新春庆祝活动内容和联系方式。

(2)关于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的议题,重点报道了海外华人民众过春节的方式及活动。由于海外华人身处异乡,处在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庆祝春节的景象和方式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如2月7日的组稿《行走唐人街,共度中国节》,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现春节期间唐人街独特的热闹景象和各种庆祝活动;2月5日《四个中国女孩的美国春节:过一个轻松平淡的年》一文从个人角度描写了华人的过年方式及在海外过春节的感受。

(3)关于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侨报》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向海外华人展示了中国国内春节的全方位信息。同时对于春运、春晚等这些民众较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侨报》也进行了较多的关注。

(4)关于中国对海外文化交流的议题。春节期间中国一些官方及民间文艺团体到世界各地为海外华人举行文艺展演,《侨报》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例如,2011年春节期间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派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赴洛杉矶为华人进行了文艺演出,对此,《侨报》从2月8日到2月13日连续刊登了9篇报道,从背景介绍、“华人争相购票”、组织者的访谈、活动现场的描写到演出的“台前幕后”以及相关评论,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5)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经济、探亲等议题。由春节延伸出来的相关的文化、经济、探亲等议题在《侨报》的报道中也有所体现。对于文化这一话题,《侨报》重点报道了两个方面,一是春节期间饮食、健康等生活方面的百科知识;一是关于当前由于春节所引起的一些文化现象,如2月5日的组稿《短信大闹春》报道了信息时代,短信拜年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在经济议题这一方面,《侨报》侧重报道了春节对国外消费市场的影响:一是华人消费市场的繁荣,如2月7日《天公作美街头热闹 道开市红火大吉》报道了纽约某区各种年货的热销;一是春节期间中国大量游客出境旅游探亲给国外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6)春节对华人的意义议题。对于这一议题,《侨报》通过各种报道、评论阐释春节对于海外华人在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特殊意义。如2月5日的两篇报道《春联增进海外华人认同感》《春节:华人与祖国的纽带》通过一系列新闻事实,阐释了春节对于华人的积极意义。

2、低层次结构的分析

报道框架低层次结构是将媒体框架放在动态层面进行考虑,主要涉及新闻体裁、叙事手法以及符号的运用等方面。本文将着重于报道体裁与形式这一方面。

可以看出,《侨报》2011年春节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共287篇,占总报道量的85%。《侨报》的消息特点是短小精悍,以报道当前主要新闻事实为主,时效性强,重在第一时间传递最新消息。而通讯和组合式报道则较少,分别为27篇和5篇,特别是组合式报道比例仅为2%。此外,新闻评论和副刊体裁的数量也仅占总量的2%和3%。总的来说,《侨报》春节报道的体裁特点是以陈述事实的消息为主,描述性、评论性的报道较少;以零散报道为主,组合式报道少。

二、结论

通过以上对《侨报》2011年春节报道的框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侨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议题较为全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如报道议题偏重于对活动和民生的报道,包括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等。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关注较少,且较为单一,仅停留在当今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缺少中国传统节日背景、历史、民俗、内涵等文化主题的报道。对文化议题的缺失,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的传承,不利于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进而阻碍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产生。

第二,《侨报》中国传统节日报道的中层框架结构和体裁形式较为单一。涉及海外华人参与庆祝活动等主题的报道,在中层框架上《侨报》只单纯地报道了主要事件,缺少对事件的影响、评估等报道,没有能够很好地展现活动对于节日习俗的意义(诸如春节拜年、团聚、舞龙等活动所代表的节日意义),节日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直观的呈现。在体裁形式上,《侨报》中国传统节日报道的体裁以陈述事实的消息为主,描述性、评论性的报道较少;以零散报道为主,组合式报道少。不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与传承,阻碍了其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的形成。

总之,海外华文媒体要充分发挥其在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从完善报道框架着手,注重议题选择和报道方式的多元化,在报道硬新闻的同时,要着重从文化背景、内涵等方面,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同时实现报道手法、报道体裁、消息来源等方面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海外华人展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①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2006

②陈曼丽:《海外华文传媒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1

③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高职;德育;措施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和国外的教育都很重视德育。我国古代教育中,礼(即德育)被认为是“六艺”之首。孔子在《论语?学而》中阐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肯定“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国外也有类似的观点,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培养人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源部分来自第五批招收的普高毕业生,部分为单招单考的“三职生”(中专、职高、技校),而且“三职生”的招生比例越来越高。不同文化基础的生源,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势必造成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元化,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谈空谈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对学生多方面需求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关于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论述很多,在众多的论述中,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涵的道德因素涉及较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1]。是中华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和桥梁,文化底蕴深厚,包含许多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推进,多渠道地开展高职院校的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有效地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德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1.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高职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和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1]党的十以来,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视建设民族凝聚力,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在动力。“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心结。人们通过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说、节日艺术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在民族节日活动中,纪念自己的先人,触摸我们民族的魂灵,回归文化根本。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创造回归的机会。我们通过回归传统来辨识、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1]中国传统节日中比如春节、中秋等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兴高采烈,普天同庆。这些传统节日成为鼓舞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及强烈的归属感的载体和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除夕,无数的中华儿女共聚一堂,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通过电视及各种媒体感受节日快乐、祥和的气氛,此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无疑得到强化。又如元宵节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象征家人团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海峡两岸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又如端午节,与春秋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节的各项庆祝活动无一不蕴含着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与春秋晋国介子推有关的清明节,我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只要有条件,很多人回祖国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后人对屈原和介子推的怀念,正是延续了这种对国家的爱恋。还有,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在华人过春节(也叫中国年)时慰问所在国的华侨;海峡两岸的客运包机于2006年6月由原来的春节包机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个主要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的两岸包机,这其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让高职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对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高职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的节日文化,能给社会增加和谐、温馨的氛围。

“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1]所有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多元化的,但载体的主体都是人,节日文化也不例外,人际交往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而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重大节日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同事、邻里之间通过各种形式拜年、祝福、送礼,还有各种各样的节日交往活动。在这样的人际交往和节日氛围中,增进亲人、友情,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团结和睦。在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宽容,有利于调节学生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春节、中秋等汉族传统节日外,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这些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涉及宗教、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神话传说故事和伦理道德,又联系社会,使参加活动的人了解很多知识并受教,在促进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所以,高职生在传统节日活动中通过一起聚会、交流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自己和别人能够融洽相处,形成一个和谐的宿舍、班级、校园环境。具备了能宽容、和谐和被人相处的能力,不管身处任何环境,都能够融入进去,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指日可待。

3.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备受年轻人的喜欢,甚至把过洋节当作一种时尚,结果导致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异化。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是传统节日。因此,应加强对高职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民族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意识地担负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二、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应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中,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选择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培养高职生热爱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授课老师在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载体,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我院综合企业技术标准、岗位素质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了“231”(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即平行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两大课程体系,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涉及多门相关课程,主要以《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该课程总共24课时,其中学习项目六领悟民俗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为四学时,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民俗基础知识;熟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一些主要民俗风情;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能力以及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民俗,而民俗在文化中最具稳定性和传承性。在授课环节中,有两课时是要求学生家乡主要民情风俗展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对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更熟悉和感兴趣,而这些民俗中包含着很多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和传统习惯,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很大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遴选现有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如有条件,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人等来校讲授有关知识。

2.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

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亲身实践,让传统道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受节日文化所隐含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情结,培养和提升健康情感。并且主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结合时代特征,让学生感兴趣。比如清明节,主题可以是“慎终追远,不忘根本”,活动形式可以考虑踏青;扫墓;放风筝;收集清明诗词;清明诗词书法作品展;清明诗词朗诵会;缅怀先烈;收集英烈故事;开展主题班会等。端午节主题可以是“追求理想,爱国爱家”,活动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屈原以及他与端午的故事;开展主题班会;屈原作品朗诵会,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端午的习俗(制作香袋、包粽子,端午赛龙舟习俗等)。中秋节主题可以是“珍惜友情,关爱亲情”,活动形式可以收集中秋诗词,并进行朗诵比赛;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习俗;赏月、吃月饼等。在学校层面上,可以考虑结合重大节日,如端午、清明、中秋(春节学生放假不在学校)举办全校的节日庆典、大型的节日文化展览、知识竞赛、征文等。例如我院每年清明节,由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端午节学生中做香包,有些班级包粽子等。在节日期间,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教室、宿舍等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的布置与装饰要体现节日的特点和文化内蕴。同时,学校团委、学生处、各系部学生管理部门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在本部门网站开设专栏等方式,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展览室等平台,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其魅力。这些措施不仅使学校文化氛围得到增强,而且对学生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情感影响,从而有意或无意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3.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西方节日在我国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形式新颖、娱乐性强,迎合了青年人喜欢新生事物的特点。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现在基本变成了放假,而在放假期间,亲戚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和活动的方式就是吃饭、去KTV、购物等,这些节日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意义,很少有人去关注,或者根本就没人去想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传统节日还有吸引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学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思想阵地,应该思考如何处理好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统节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落后的节日文化习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当然,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简单旳排斥洋节,而是在尊重多元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时候,也要让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利用各种渠道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寻找切合时代特征的新载体,以期把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比如中秋节,我院有些班级在室外办篝火晚会,或者自带音响唱歌、跳舞,各种游戏,同时,赏月、吃月饼,谈论与中秋有关的民俗、故事,传统与现代结合,学生很感兴趣。有些班级邀请身着民族盛装、能歌善舞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节,大家一起跳舞、唱歌,交流各自家乡、民族的民俗民风,学生热情高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科学分析和掌握不同类型高职生的思想状况,在德育中有效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失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周卫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3]李莹.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4]易永姣.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的实践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1).

[5]于春华,张继财,高占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

[6]李林,张晓宾.论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3(2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第9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 大学生 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5]李心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