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学创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6 12:36:12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第1篇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3.构建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体系,达到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有效融合

文学创作第2篇

一、基本情况:

浦北县文联成立于1984年8月。属党群战线的人民团体。1984年12月至2008年,邓传瑶、黄家玲、容锐、龚章贵先后为县文联主席,黄家玲、肖祥彰、谢凤芹、韦志远先后为副主席;2009年,人员编制为 3 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设文学、诗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视、摄影、戏曲等10大协会,会员398人(部级会员9人、省级会员48人、市级会员39人、县级会员302人。),其中:文学协会会员83 人。

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浦北文学创作工作。

浦北县文联认真树立文学创作工作成效见不见,领导重视是关键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县四家班子对文学创作工作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文学创作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中,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协调把县文联的《浦北文学》、《蕉香》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报刊的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且落到实处,县主要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县人大、财政局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县财政局及时把经费按时划拨到县文联和县诗词学会的账户,从而为县文学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县文联的文学创作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经费落实,自2009年以来,县文联及时恢复出版了《浦北文学》共四期。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文联自身的努力下,县文联的办公条件由三旧变三新。一是2009年4月22日县文联已经搬到文化馆新楼二楼办公;二是办公室添置了新办公台、椅、电话、文件柜、沙发、安装了空调,争取自治区文联的重视,增添了价值近万元的照相机、传真机和扫描仪;三是县文联的事业经费、办公经费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0多元。2009年1至6月份,县文联三人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旧面貌,实现了办公设施由三旧变三新。2009年3月9日,《广西文艺界》还报道了《浦北县四家班子领导重视县文联工作落到实处》的消息。

同时,200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每年表彰浦北县十个有影响的文艺家、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十个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等“三个十”活动的文件由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并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设立浦北县人民政府文艺奖励基金和专项奖励的文件通知 。目前,县文联的文艺刊物《浦北文学》、《蕉香》报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刊经费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自2009年以来,县文学创作阵地的“两报一刊”( 《蕉香》报、《浦北诗词报》、《浦北文学》)都实现了财政拨款创办。

三、文学创作情况:

1999年至2009年 ,县文联发挥文学协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文学各种培训班 18期,培训学员2876人次, 1999年至2009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1.85万件。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08万件,获奖700件;累计出版《蕉香》报66期,《浦北文学》4期,出版《浦北诗词报》47期。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共创作文艺作品11800多件,在县以上发表6300多件,获市以上的奖励250多件。2005年,韦志远被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等12个单位评为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文学优秀会员。2005--2009年,县文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30多次系列文学创作活动。如:兴业县文艺采风、融安、融水县文艺采风、“浦北文人看浦北”等大型采风活动6次,组织举办“白求恩杯”征文、庆祝恢复建县40周年征文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税收与发展征文等活动8次。2008年参加市文艺评奖,县文联获组织奖。

1、文学创作情况:

1999--2009年,共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有238位作者在市以上的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 1999--2009年,丁泽、林巧云、钟剑俏、韦锦雄、刘德光、杨荣、黄家玲、陆凤杰、韦志远、冯基南等10人出版个人作品集。特别是杨 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出版后县人事局奖励5000元给他,《广西日报》作了报道。刘德光出版《壮士泪》、《权柄》、《极乐园》、《苍天有眼》、《地狱之门》、《穿越死亡》、《马君武全传》等七部长篇小说《并且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刊物上连载。《刘永福》、《千古传奇苏三娘》等两部长篇小说在《钦州日报》上连载。《权柄》获市“三娘湾”杯文学三等奖。100万字的长篇小说《魔鬼密码》在《逐浪小说网》上发表;中篇小说《铁血男儿》、《天道》在《娄山文学》上发表。浦北籍的作家谢凤芹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轮回》,中篇小说《为官一任》、《官事》、《播种》、《守望》等作品在《广西文学》等上发表,她的小说作品《婚姻黑子》研讨会在钦州学院报告厅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致贺词,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钦州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2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林辉的中篇小说《海城之恋》在《浦北报》上连载;陆凤杰出版长篇小说《汗血牛》;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在《钦州文艺》上出版个人专集;黄家玲在市以上3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7万余字,出版诗集《海笋》、《笔的神话》;22次获市以上文学奖,其中诗集《笔的神话》获中国文艺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作品展览金鼎奖。他先后主编过《蕉香》文学双月刊、《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浦北卷》、《浦北县文史资料》、《浦北文化报》、《浦北县文化志》等,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忆是金》,诗歌《护珠棚》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韦志远的作品和传略已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华诗词年鉴》、《中国作家精品文库》、《广西文艺报》、《广西文化报》、《华夏脊梁》等800多种省级以上的书刊网站上发表。并撰著有13部诗文集8500多首(篇、集)共600万字,主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他的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浦北今朝》等和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等以及新诗分别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金奖和银奖,翁德生的散文诗歌也多次获全国奖。韦志远、黄家铃、丁艺分别被评为钦州市德艺双馨和优秀文艺家,韦志远、刘德光被评为钦州市优秀文艺创作员;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再版发行。韦晓琴的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等10多次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利远艺的中篇小说《独弦琴》在《小说阅读网》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南宁之行》、《硕果采金秋》,诗《甲子回头看东方》、《故乡月亮今又圆》、《三娘湾畔耀明珠》、《 灵城赞》、《父亲那年是英模》等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等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文学作品《龙女大塘鱼》、《文武清官林苑生》、《北部湾赋》、《桂北行吟》等40多篇文学作品在《甘肃作家网》、《中国名家网》、《中国国际文艺家网》、《中华辞赋网》、《中国焦点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网》、《广西名家网》、《广西文联网》、《中国》等文艺网站肯报刊上发表。黄镜天的散文在《当代广西》等报刊上发表,张淦侑的散文在《广西文艺界》、《中国青年作家网》等书刊网站上发表,钟剑俏等人的作品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县文联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特别是浦北中学文学社创办《好望角》、白石水中学创办《通天诗联》、寨圩中学创办《归德诗联》、浦北二中创办《世纪之星》、一职校创办《大地》、乐民中学创办《凤池》等文学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少年文艺人才,2007年,县教育局、县文联组织选送的学生作文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三人获一等奖。

2、诗联文学创作情况:

1997年,浦北县诗词学会在县城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四届会长。第一届会长为邓传瑶;第二届会长为韦善通;第三届会长为邓锡华;第四届会长为黄佳祖。学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共出版《浦北诗词报》37期;发展会员127人;出版诗集《越州儿女颂回归》、《五皇山诗文集》等。邓传瑶、韦善通、丁艺、叶逢荣、翁德生、黄佳祖等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韦志远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邓传瑶、韦善通、丁艺、米世楷、黄佳祖等的作品在《中华诗词》、《诗刊》上发表,卢炼、翁积新、李世刚、张军南、韦志远、梁章成、温远权、黄伟舫等50多位诗词作者120多首作品在《八桂诗词》、《广州诗词》、《诗词之友》等诗刊上发表,刘秀运的诗在《广西人大》、《钦州日报》上发表。二是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8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三是韦志远的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诗词创作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他创作800多首诗在《中华辞赋网》、《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对联12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 。四是翁德生的诗文入编一百多部部级出版的文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陈列展出。被授予“世纪文坛之星”银星奖杯及“华夏散文优秀作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等。五是2008年韦志远的诗词21首在《钦州日报》上发表。六是王辑敬出版个人诗集7集。七是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八是县文联、县诗词学会举办公猪脊对联征集和公猪脊诗词对联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2人获优秀奖。

3、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情况:

浦北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是钦州市的一大特点,并填补了钦州市影视剧文学创作的一大空白。1999--2009年,县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在李英敏出版《南岛风云》影视剧本集和拍摄电影《十天》、《南岛风云》及龚知敏出版电视剧本集、庞彩华的电视剧《蕉乡风云》在《蕉香》报、《电视文学》发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韦志远创作的100集《导游小姐》系列电视和谐喜剧其中一集《万树摇钱诗正浓》在《五彩八桂》上发表;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钦州文艺》、《天水作家网》、《三月原创文学社区》、《红豆社区》、《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古安潮》在《蕉香》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际剧本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送广西军区专家评审而得到好评,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并且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的资格,并且应邀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笔会。电影剧本《古安潮》经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鲁东青审阅认为已到达拍摄水平,23集电视连续剧《冯敏昌》在《三月原创文学社区》、《天水作家网》、《中国诗赋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除夕》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等上发表;30集电视连续剧本《海南农垦情》在《中国作家网》、《天水作家网》等上发表;小品剧本《虎年大吉》在《中国国际剧本网》、《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小品剧本网》等上发表,电视、电影文学剧本《退伍之后》、《屏梦书香》、《越州王》、《青龙望月》等正在创作中;二是刘德光的电视剧本《马君武传》已达成投资意向 。

4、文学理论创作情况:

1999--2009年,浦北县的文学理论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邓传瑶的论文《李英敏小说成功原因初探》被收入《李英敏和他的文学创作》一书中,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韦志远的《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论越州文化》等18篇论文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中国作家网》、《甘肃文艺》、《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论文《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11月2日论文《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获由决策者杂志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特等奖;2008年11月28日论文《浦北县文联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2008年11月28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围绕县域经济和三农开展活动,为加快文联步伐而努力创佳绩》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三是翁德生的学术论文《李贺诗中的“鬼”“月”意象》载入《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四是原县文化局长黄海的论文《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浦北新农村文化建设》在《钦州日报》上发表。五是黄镜天的论文《关于发展浦北文化事业的新思考》、《报告文学其实挺兴盛》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

5、文学报刊创办情况:

《蕉香报》为中共浦北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文学报。1984年创刊。四开四版,内部赠阅,不定期出版。1991年-1993年,主编黄家玲,1994年-1997年6月主编为肖祥彰,1997年7月-2002年12月主编为容锐,2002年12月-2003年3月主编为韦志远,2003年3月-2008年4月主编为龚章贵,2008年5月主编为韦志远。该刊设有《红蕾》、《杏树》、《拾翠》、《校园新苗》、《文学界动态》《文艺评论》、《民间文学》、《地情风物》等栏目。1999-2009年,累计共出版《蕉香报》26期。其中65期为彩版。刊载各种文学作品共1880多件,总发行 26000多份。

文学创作第3篇

[论文关键词】秋瑾;创作;传统;现代;转型

秋瑾所生活的时代(1875—19o7)是中国新旧思想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时期。1902年(或1903年),…秋瑾随夫北上,成为她生活与创作的重要转折点。论文百事通据此,秋瑾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主题与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学创作现象反映了秋瑾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也彰显出近代文化转型期文学所必然发生的变异。

一、秋瑾诗歌的主题

秋瑾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聪慧,加之少时在私塾中接受的传统教育,助其成为精于诗文的典型的传统社会才女。1892年,秋瑾随父亲秋寿南迁至湖南,开始了居湘、北上、旅日、回国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其中,北上之后的北京生活时期促成了秋瑾思想的裂变与飞跃,形成了秋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创作主题。l896年,秋瑾遵从父母之命在湖南与富商子弟王廷钧完婚,这是她居湘期间由闺秀到人妇的生活转折。王家优裕的物质生活使秋瑾无衣食之忧,并有读书、交友、赋诗之闲。秋瑾赴京之前的创作形式以诗歌为主,其中以五言、七言居多。这时的秋瑾与传统社会的大多数女子一样,被阻隔在社会生活之外,借“春愁秋悲”表达她们闺中寂寞难耐的苦楚。她曾以“闺内惟馀灯作伴”、“一点无聊托素琴”(《寄柬理妹》)的诗句表达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怀。这类诗歌与大多数古代女子常见的主题相同。

然而,秋瑾天生与众不同的秉性,使其大量诗作与那些“必然流入‘自娱’与‘闲吟’的私人价值范畴”的“闺秀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诗词有借物咏怀、托物寓意的传统,在秋瑾这一时期的咏物诗中,傲霜斗寒的松、梅、菊等意象十分常见,她通过吟咏这些雄健、刚毅的文化意象,阐释了自我“英风傲骨”的性格与品质。在“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依栏”这样常见的有感于季节变化的诗句中,寄予着秋瑾“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对人看”的人生志向,与她对花木兰、秦良玉等古代女杰的崇拜心理相契合。

对古代英雄女杰的歌吟与赞誉,是秋瑾这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芝龛记)题后八章》可堪称代表。这首诗创作于入湘之初,有感于清人董寅伯所作之传奇《芝龛记》。《芝龛记》记载了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事迹,她们的功绩成为秋瑾抒发自己人生理想的媒介与载体。此后,花木兰、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秋瑾的诗作中。

在中国古代的女性创作中,崇尚古代女杰的主题已有传统,特别是在弹词中,女作家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巾帼英雄形象。清代的王贞仪曾写下长诗《题女中丈夫图》,创作弹词《金鱼缘》的孙德英也有“欲伸世上闺娃志”的意向,但是,她们都没有秋瑾身体力行地去践行这般理想的远大抱负。在秋瑾的诗词中,她已不似李清照“戚戚惨惨凄凄”那般怜悯自我身世,而是充满了“自怜风骨难谐俗”(《梅十章》)、“独立白怜标格异”(《白梅》)、“浊流纵处身原洁”(《独对次(清明)韵》)等反叛世俗的情绪。

秋瑾赞誉古代女杰、反叛世俗性别偏见的思想自然与她的性别有关,与她天性豪爽、刚烈、不妥协的性格有关,更与男女平权的时候有关。“莫重男儿薄女儿”等诗句充分地体现了秋瑾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不满。然而,她对男女平等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家庭生活层面上,更集中地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在古代社会,“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向来是男子的责任与权利,女子被拒绝在社会领域之外,无权参与宏大的政治叙事,无以寄托自己的宏图大志,这正是秋瑾对男权专制文化的最大不满。一方面,她在“始信英雄亦有雌”、“千秋羞说左宁南”等诗句中,着意凸显女子立下的功绩,通过历史上两性人物之间的对比,寻找女子报效国家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则在“谪来尘世耻为男”、“精忠报国赖红颜”等诗句中突出表现了她的女权意识。这种潜在的颠覆男性中心历史的意识已经超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要求,具有某种现代的女权意识。

在那个西风东渐、女性独立意识萌生的历史时期,西方平等、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日趋深人。秋瑾在北京从吴芝瑛那里接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同时,她对婚姻的不满,促成了她以“家庭”为起点的革命道路。

秋瑾在《贺新郎?戏贺佩妹合卺》中有“人争道郎才女貌,天生嘉淑”之旬,表明她的婚姻理想中也有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的烙印。对于封建时代的男子来讲,所谓的“才”,不仅仅是舞文弄墨,而是要通过仕途进入主流社会的政治秩序中。这本身是符合中国封建时代士人理想的。然而,王廷钧虽有万贯家财,却无缘走上科举之路,与官宦之途无缘。虽然借助金钱的势力在北京谋得了一个职位,但是,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王廷均无才同时无德,更让秋瑾倍感失望。在后期弹词《精卫石》的创作中,秋瑾为黄鞠瑞许配了“大腹贾苟家儿子,恰恰的是个纨绔无赖子弟”而为憾,这何尝不是她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她在写给兄长秋誉章的信中也明确地表露:“呜呼!妹如得佳偶,互相切磋,此七八年岂不能精进学业?名誉当不致如今日,必当出人头地,以为我宗父母兄弟光。奈何遇此比匪,无受益,而反以终日之气恼伤此脑筋。”此外,秋瑾的阳刚气质与丈夫的柔弱秉性形成对比,也是家庭矛盾的原因之一,最终促使她毅然决然地出走家庭,东渡日本,而后走上启蒙与革命的道路。

二、启蒙的文学创作

家庭革命、女权的平等意识与反清复明的思想等多重因素对秋瑾东渡日本的抉择都有影响,而这些富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意识与思想正是近代文化启蒙的重要内容。所谓“启蒙”(EIllit伽ment),来源于西语词源,为“照亮”之意。文化启蒙是指对于没有知识、愚昧与蒙蔽的思想意识进行开发。“妇女在社会上、政治上、教育上有和男子同等之权利与待遇”是当时中国“女权”的基本欲求,也是启蒙妇女的目标。日本是传播西方女权思想的中介。在北京已经接受女权思想启蒙的秋瑾,在日本得到了参与启蒙妇女的机遇。

在清末民初开启民智的强大话语中,提倡白话文成为文化启蒙的途径。l89r7年8月裘廷梁在《中国官音白话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倡导白话文,试图使民间社会“合理”的语言交际工具获得“合法”的地位,以实现语言在启蒙中的作用。19o4年9月,秋瑾到达日本不久,就创办了《白话》杂志。

她认为:“欲图光复,非普及知识不可”,乃“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创办《白话》是她启蒙思想的实践。同时,她也积极参加知识者们组织的演说会、故事会。这些方式是启蒙民间下层社会的主要方式,这种风气在国内较为盛行,在日本留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发表在《白话>第一期的《演说的好处》一文,是秋瑾在日本留学生演说练习会上的演说稿。该文列举了演说的五种好处,其中第三条为:“人人都能听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的。”这也是其中最为具体的一条。

归国后,秋瑾通过妇女结社、创办报刊等举动进一步实践她启蒙女界的理想。1907年,她在上海续办《女子世界》杂志,又创办了《中国女报》,明确地打起了女界启蒙与革命的大旗。在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中,阐明创刊的目的是“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志在扩充、普及女界之智识,另编译各种有益女界之书文、小说印行,以供购阅。”她创办的这些刊物“以文、俗之笔墨并行,以便于不甚通文理者,亦得浏览”,从而实现她让更多的人读懂的目的。

秋瑾在从事办刊、办学的启蒙实践同时,坚持进行文学创作。这个时期,她的创作以“新文体”政论文成就最高。同样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梁启超在提出“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之后,又提倡“新文体”散文创作,力求把俗语俚语入文,增添散文的口语化、通俗化特质。秋瑾积极尝试这种文体。她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敬告姊妹们》、《演说的好处》等文写得晓畅淋漓。尽管她的白话散文数量不多,成就却要肯定。《敬告姊妹们》一文是宣传妇女独立、寻求解放的典范性文本。

唉!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的;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这一段文字词汇通俗、生动;韵律和谐、节奏匀称;长短语句参差错落,比喻、设问、对比、描述、议论等多种句式纵横交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封建家庭中靠色相谄媚于男性、忍气吞声地依赖男子求得生存的悲惨境遇。学界曾经有人质疑秋瑾的白话散文,认为这类作品政治功能性强,不能算作文学作品。而在上述文字中,秋瑾把传统女子的生活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与秋瑾同时代的其他女子的白话政论文亦不少见,如,吴弱男的《告幼年诸姊妹》、潘璇的《上海<女学报)缘起》、鹃红的《哀女界》、汤雪珍的《女子革命》、炼石(燕斌)的《女权平议》、苏英的《在苏苏女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词》等,相比之下。秋瑾文的文学感染力跃然纸上,妇女受压迫地位被描述得细致、准确,堪称“新文体”散文的优秀之作。

《中国女报》是秋瑾履行自己启蒙职责的阵地。虽然由于经费紧张、皖浙案发、秋瑾就义等原因,这份刊物仅公开出版了两期,但从中还是可见秋瑾对启蒙妇女的思考。从她在《中国女报》上发表的文章来看,大致有三类:政论文——包括文言与白话两种,这类文章,如上所述,直接表达了秋瑾的启蒙主张;译著——《看护学教程》,从看护的“社会之要素”出发,“在平时,则看护亲子弟兄之疾病,以归于安宁;战时则抚慰出征军旅之安宁”。她把看护当作一项社会的慈善义务,并认为由女子担当更适合,这也是为妇女服务社会提供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文学作品(诗词除外)——以未完的弹词《精卫石》为代表,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实现了秋瑾的启蒙理想。弹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也是一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的娱乐形式,在清代广为流行。秋瑾选择这种文艺形式来塑造女性独立的典型形象黄鞠瑞,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是考虑到了为广大妇女所乐于接受的形式。

弹词《精卫石》是秋瑾的自叙传作品,虽未完成,女主人公黄鞠瑞的性格与人生追求已经跃然纸上,是秋瑾对自我形象的塑造。《精卫石》第一回《睡国昏昏妇女痛埋黑暗狱觉天炯炯英雄齐下白云乡》总体概括了秋瑾女界启蒙的思想。第二回写于日本。其中写到,黄父反对女儿黄鞠瑞读书的理由之一就是“无非添个佳人薄命诗!”而私塾先生说服黄父允许黄鞠瑞与其兄一同读书的理由是,女子通过读书,兴许可以成为女杰,光耀家族。“你家能够出个女英雄、女豪杰,使世界的人崇拜赞扬还不好吗?我只怕你家没有这样的福气罢!”可见,这时的秋瑾已经不再停留在对古代女杰的赞美与敬佩之中,而是对自己未来的生命历程有了预设。这部未完成叙事作品的创作目的十分明确,即学习西方女杰,速振中国女界,如文本中所言:“余日顶香拜祝女子之脱奴隶之范围,作自由舞台之女杰、女英雄、女豪杰,其速继罗兰、马尼他、苏菲亚、批茶、如安而兴起焉。余愿呕心滴血以拜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速振!速振!!女界其速振!!!”至此,秋瑾以女界为中心的启蒙活动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叙述与展示。

三、秋瑾创作的成绩与局限

秋瑾虽生命短暂,文学创作的数量也不多,但创作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秋瑾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文、弹词等形式,涉及韵文、散体文及叙事文学等多种样式。依据五四新文学的评价标准加以判断的话,从形式上看,诗歌、文言文及弹词属古代文体,她的白话散文则蕴含了现代文的气息。从内容上看,女性主题占其一生创作的大部分。前期少量感叹女性身世的诗歌文本,无疑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文学创作,而其后期赋予启蒙思想、张扬女界革命的白话文,则具有鲜明的现代意义。新晨

秋瑾张扬女权、启蒙女界等现代思想的形成在她前期的创作中可见端倪。那些赞誉古代女杰的诗作,既表现了传统女性对古代女英雄的敬慕,也包含了西方女权思想传人我国初期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那个时代,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偏执于男女赋有同样的社会职责与义务的单一层面上,秋瑾以“竞雄”、“鉴湖女侠”自称,她穿男装、骑马、佩刀、豪饮,以男性的日常行为规范自己,表现出“不让须眉”的豪气。女性所赖以生存的家庭生活叙事,在秋瑾后来的创作中找不到痕迹。当然,这些行为与创作主题的欠缺也表现出她以男性的社会身份规范自我的思想误区。固然,在清王朝腐败、民族灾难深重,关系到“天下兴亡”的时刻,“匹夫有责”的时代要求中已经无以顾及性别的差异了。但是,在女性群体中,秋瑾的选择仍属少数。例如,秋瑾东渡日本临行前曾拜访吕碧城,请求她与己同行。“彼密劝同渡扶桑为革命运动,予持世界主义,同情于政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交谈结果彼独进行,予任文字之役。”吕碧城的选择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女性的共同选择,反衬出秋瑾走向革命的决绝。

文学创作第4篇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题材;人类学诗学;原始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10046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ZW022)

作者简介:何小平(1970),男,湖南新邵人,博士,吉首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创作初期,在湘西题材的创作中,沈从文展示了一幅幅动人的湘西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画面,刻画了许多鲜活的湘西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沈从文用艺术和审美的方式为我们保存了一个异质于现代文明的文化空间――湘西文化,湘西这种异质的文化空间成为了现代文明的反观之镜。沈从文文学创作初期的湘西题材创作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读者对一种异质文化的好奇,而是力图通过构建一个审美乌托邦世界来达成对现实的反拨、对现代文明的虚伪的批判目的。因此,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的选择和利用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反思性和批判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把属于地方性文化的湘西文化作为现代文明批判的文化思想资源来重视,沈从文是先驱者。沈从文通过他的审美创造,在他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论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中,提出了湘西地域文化、汉儒家主体文化甚至是现代文明之间的文化反思问题,这是沈从文作为一个身处传统和现代变革之中的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一化的过程中,沈从文用自己的文学创作使我们意识到,文化的求异性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文化同一化带来的危险。把湘西文化作为反拨现代都市文化弊病的文化思想资源,沈从文的这种文化思考和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批评内在精神尺度是契合的,这也是沈从文的文学思想与审美思想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根源。

一、沈从文创作初期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创作

沈从文创作初期,其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创作特征,首先表现在内容上,是对湘西文化各种文化表现形态的展示,这些文化表现形态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沈从文的初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有关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正是这些地方性知识本身构成了湘西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些地方性知识包括了湘西日常生活中的独特的人性表现,也包括了原始宗教、少数民族的日常礼仪礼俗,以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各种口头文学、工艺制作等民间艺术样式。所有这些地方性知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湘西人,也是湘西文化异于其他文化的特质所在,这些也是湘西人的生命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情感取向和审美趣味的独特性的形成根源。重情重形式,浪漫而厚重正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共同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湘西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本身综合了各种文化生活样式,将各种文化及艺术样式糅合在一起,共同孕育了湘西人的重情爱美的生命意识。在对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的理解上,国内外学者大多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在文学应该表达地方色彩方面,沈从文比当时的理论倡导者走得更远”[1](P40)。笔者认为,湘西文化系统中的这些地方性知识,是沈从文的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在众星闪烁的现代作家群体之中,沈从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用湘西文化的这种地方性对抗着儒家理性文化的同质化,表现出了鲜明的人类学诗学特征。

地方性知识,是阐释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意在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系统以及独特的文化表达样式,这些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样式,正是反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一化的必要的、可靠思想资源,反映了人类反抗文化同质化、追求文化异质化的根本诉求。从全球范围而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回避的事实,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文化的同质化,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同质化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的同步进行,表现在西方的经济强权在全球范围内到处表达它的强势话语,推广、实施自己的文化模式,运用意识形态的渗透、文化输出,甚至用军事干涉,企图用自己的文化模式去全面覆盖其他区域文化,这直接导致其他文化的弱化乃至慢慢消亡。这种文化同质化的情况在国家之间如此,在国家内部的区域文化之间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冲撞,必然会出现强势文化运用自己的经济强势对处于经济弱势的民族区域文化进行挤压,形成了强势的民族文化对弱势的民族文化的同质化。这种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质化问题,在沈从文作品中有大量的反映,比如其小说《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就是对这种同质化弊病的象征性写作,小说控诉了汉族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种种罪恶,同时也说明了汉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同质化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措施,使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了消亡,这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常态,文化的同质化毁灭了文明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文明多样性被毁灭的后果是严重的,事实上只有文明形态的多样化、文化样式的多元化才可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那么,怎样对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后果呢,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还有大量的思想家在寻找积极合理的方法,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矫正文化同质化的有效方法就是“地方性”(localize)――求异,不管它的结果是异中趋同,还是异中见异,抑或异中求异。在他们看来,尊重每一种文化样式中的地方性知识是表达我们人类宽容和相互理解的必须态度。只有深刻认识到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达到对各种事物的本质的深度认识。对文化理解来说,也只有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才能达成对每一种文化的本质的认识,才能真正去善待不同文化生活中过活的人们,这样也才能尊重他者。尊重了他者,也才能真正地尊重自己。

沈从文创作初期湘西题材中的人类学诗学创作,利用湘西文化来达成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在逻辑上和人类学家运用异质文化来反拨西方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把湘西文化作为都市文明的反观之镜,沈从文的文化理解和阐释策略和文化人类学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他用湘西文化中地方性的知识的“异”去对抗现代文明中的“同”,这样就大大地强化了湘西文化中异于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异质于现代都市文明的文化空间。事实上,沈从文通过他的文学创作,保存了很多相对于现代都市文明来说很不一样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了湘西文化生活中的种种类类与方方面面,比如民间礼俗礼仪,民间格言、艺术样式、宗教和信仰模式等,所有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形式,其本质都指向了湘西文化的精神本质,沈从文用文学的方式来达成对这些文化因素的理解和剖析,来展示湘西特质文化中的人们是如何在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中相互协调关系以及如何向外人表现自己的。

首先,湘西文化生活世界中的人性的自然和谐、朴实真诚的文化特征构成了反观都市文明人性堕落的参照系数。文学是文化的一种主要的样式,全息地反映文化的各种蕴含,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创作所反映出来的核心思想是对于人性的思考,沈从文围绕人性,展开了对湘西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之间的对比,在对比中透析两种不同文化的本质以及差异。沈从文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作品,反映了湘西的农业文化结构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充满温情的人之间的关系,淳朴厚道人格品性等,这些正是人作为“类”的健康的生活样式所必要的内涵,而这些充满温情的人性内容,在现代都市里显得那么的局促和稀少。沈从文对湘西这些充满温情的人性书写的目的,是要把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存续到现代都市文化样式之中,“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使它“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P5)。人性思考是艺术的重大主题,人性思考也构成了沈从文湘西题材处理的核心问题,沈从文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有一段话表达了对人性问题的重视――“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洁实,匀称,形体显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3](P5)

其次,沈从文湘西题材文学作品揭示了湘西文化中独特的社会心理。这是一种异于都市文明别突出的地方性群体心理。这些历史造成的群体独特心理体现了湘西人比较一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从而展示了湘西文化中自我认同、处理和他者关系的方式的迥异之处。我们知道,除了苗家、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要素外,湘西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有遗留在湘西崇山峻岭之间的古楚文化。巫风习习,娱人敬神;宿命而倔强,耿直赤忱;世世代代在这边远荒蛮之地所遭受的苦难隐于心而浸入骨髓,这种历史性的悲苦、忧郁和苍凉之感显隐于举手投足之中,所有这些陶冶了湘西人的悲天悯人、大仁而大爱、重情爱美的心理与气质。

再次,湘西文化中独特的宗教。湘西文化中“霄神山鬼,娱鬼嬉神,事出有因,巫风习习,法术诡异”[4](P157)。这些宗教合成了湘西各个少数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也包括了其日常生活世界的生活格调特征、道德和审美的风格及情绪,也更表达了湘西人的世界观,即他们所认为的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图景,也体现了他们最为全面的社会秩序观点:“在与实践中,一个群体的精神气质之所以表现出合乎理性是由于它被证明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理想地适应了该世界观所描述的真实事态;这个世界观所以在感情上有说服力,是由于它描绘成一种反映真实事态的镜像,这种镜像情理精当,符合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相互对应和相互确证产生了两个基本后果。一方面它使道德与审美倾向客观化,将它们描述为隐含在一个具有特殊结构的世界里强加的生活状态,描述为得到不可变的现实格局支持的纯粹常识。另一方面,它支持了那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信仰,唤起深藏的道德与审美情感,作为经验证据来支持这些信仰的真实性。宗教象征符号在具体生活方式和特定的形而上学之间,形成了基本的一致,这使得双方各自借助对方的权威而相互支持。”[5](P103)沈从文笔下的带有地域性的独特的宗教知识体系正是湘西生活方式生存的确证,是湘西文化特质的浓缩。

另外,沈从文在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中,用文学的手段记录了湘西文化中的宗教及信仰仪式。我们知道,仪式是承载情绪、感情以及经验的意义的方式,具有公共性,它们傍生、神话等而不可分。仪式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里面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比起日常生活中的‘秘而不宣’、‘半充分言明’以及缄默的意义而言,仪式是较为集体和公开地予以‘陈述’的事件,因而具有经验的直观性,因而对仪式的描述和分析早已成为建构民族志文本的主要工具。仪式作为一种将社会的强制性标准转换为个人的意愿,创造社会化情绪引起角色转换,提供治疗效应,制订社会行动的规范。”[6](P92)沈从文有大量的作品记录了湘西文化里面特征鲜明的宗教和信仰仪式,比如《凤子・神之再现》以及《神巫之爱・晚上的事》,对湘西苗族的娱神驱厉宗教、信仰仪式进行了深度细描。在这些作品中,苗族的“还傩愿”形式、程序及细节描写详尽,也比较细致地记载了巫师作法事的道具(牛角、钢剑和缯帛做成的法物),还准确地记录下了每场法事的时间,也明确界定了巫师和法事主人的关系。程序历历在目,苗族巫师开始颂赞天神,准备迎神从天下降,巫师助手引喉唱歌娱神;在场男女老幼三百人也齐声合唱。在内容上,娱神戏剧表演各种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寻夫和苗民的古代洪水故事。沈从文认为,在湘西苗族文化中,“还傩愿”这种宗教、信仰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审美和艺术形式,能集中体现湘西的文化精髓,比如“还傩愿”中的娱人敬神的歌,跟楚辞同样温雅。沈从文通过对湘西文化中带有鲜明地方性的宗教、信仰及其仪式的考察和描述,展示的是湘西文化的浪漫精神特质,这些带有原始意味的宗教、信仰及其仪式孕育了湘西文化中热爱生命、张扬个性、重情爱美、善幻想、重形式等一系列的浪漫气质。这种浪漫气质正是湘西文化精神中最为内核的文化因子。

二、沈从文人类学诗学创作中的原始主义倾向

沈从文在初期创作阶段中,用审美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乌托邦世界,把异质于现代都市文化的湘西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反观之镜,用来审视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病,沈从文在寻求文化重建的思想资源时把目光投向了边远之地的湘西,因此说,沈从文的初期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原始主义色彩。沈从文人类学诗学创作特征具体体现在他的原始主义创作倾向上。

回归人类原初的淳朴和简单,寻找人类健康、合理而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样式,这是原始主义思潮的出发点。作为是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原始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它的基本宗旨就在于通过批判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以达到追寻人类的健康和理想的文化生活样式的目的。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的目光是向人的内心或者人类的原初状态。“广义而言,原始主义是指一种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反映人性的一种基本情感和特征;狭义而言,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倾向,以原始批判现代为主要特征,它或者重新塑出原始人的心态和情操,或者运用神话的想象方式表现原始主题。”[7](P23)现代文明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进步,相反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因为人在主体性极端膨胀的情况下面,科技理性得到了张扬,引发了人自身道德水平的下降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再,人内心的那种幸福感难得持久。为了审视这种自然破坏和人性失落的情形,原始主义思潮在艺术上的反应就是力图通过审美的方式,维护人的感性生活,表达人类对人和自然的原本具有的和谐状态的诉求。原始主义的基本动机,就是在寻求人类理想的健康文化样式的根源。作为艺术的重要样式的文学,必须担当起文化寻根的重任,所以原始主义创作应运而生。当然,原始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对人类精神的呵护上,具有内在的一致之处,在追寻人的生存本真化状态的终极目标上,浪漫主义和原始主义于是达成了契合。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功利性宗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扭曲了自身的心灵,分裂了人格,人性的失落、人与人关系全面恶化就成为了常态。为了纠正人类文化生活中成为常态的各种异化样式,克服人类的各种扭曲异化状态,审美和艺术责无旁贷。沈从文作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其湘西题材中的原始主义倾向是其浪漫主义创作的典型实践范式。

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去重审视人原初状态下的本真简单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即使面对近现代湘西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的侵扰而出现种种变异时,他依旧努力去挖掘湘西文化在变异中所保留下来的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因素,诸如湘西文化中的人性的淳朴真诚、浪漫热情等。在现代文明和湘西区域文化之间的价值判断上,沈从文并不是在做一道“二选一”的数学题,他并不是把湘西文化看作唯一的健康的方式,其原始主义倾向在主观上也并不是反对现代文明,因为沈从文在跨文化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对他心理的高压,也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种种堕落,沈从文力图用湘西的文化资源来营造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之镜,来反观现代文明的弊病,企图用原始的淳朴真实、浪漫热情和活力,哪怕是一种自然野性,也能够成为反拨现代文明弊病的思想资源,来达到改造现代文明而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生活的目的。所以,原始主义创作倾向是沈从文文化反思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沈从文人类学诗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沈从文湘西题材中的人类学诗学创作的理论与方法来自于沈从文本人所接受的人类学思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当时全面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背景之下,西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也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沈从文通过很多途径也自觉地吸收了一些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美国的沈从文研究专家金介甫曾深入地梳理与分析了沈从文的人类学思想的接受情况,在其沈从文研究著作《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里,金介甫专门用“科学人道主义:以生物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人”一节,讨论了沈从文的人类学思想的来源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种种表现。沈从文的人类学思想的接受状况比较复杂,其中对沈从文人类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周作人,周作人本人多方面接受了西方人类学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在国内推广,影响了很多人,沈从文就是其中之一。另外,由于周作人的影响,沈从文还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人性原初向度的挖掘,面向人的内心深处挖掘出人性的原初本真状态。在人类学思想的导引下,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人类学诗学特征的彰显成了必然。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为审美与艺术本身以及文化领域方面都有及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为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提供的启示

首先,沈从文本人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为沈从文研究本身的视角的拓展提供了启示。文学与人类学二者之间,不可分离。二者共同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及其发展,人类是二者共同的本体。而文学是具有人类性的,因此天生应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进一步而言,人类学不但要研究人类杰出的文化理解,而且特别要研究初始的、蛮荒的、野性的形象性思维和现代文学的关联。这因为“起源”最容易显露“本质”,“开始”能够预示“演变”。流发于源,本生于根,文学人类学应对文学和人类学进行贯通。另外,从文学对人类学的影响而言,文学里有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人类学材料,其意义与功效仅次于“田野”,这正是叶舒宪所提倡的第三重证据法。文学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具有文化承载的功能,那么把文学、文献文本的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途径是完全必要的,这是一种文化研究方法的突破,也是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动。[8] 既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人类学诗学色彩,那么我们在探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的时候,也应该多点文化自觉意识,多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真正地把握沈从文的文化思想以及艺术创作思想。

其次,对文学创作题材选择的启示。文学在两个方面吸收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其一是在文本的写作上吸收了人类学写实的手法,另一方面是在文学内容上出现了大量的异族叙述异国情调和异域内容。为了寻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本真形态,在人类学学走向异文化和荒远绝域寻找文化资源的时候,一些文学家也有了非常相似的精神追求,沈从文即如此。沈从文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方式构筑了一个审美乌托邦的湘西世界,来对抗都市现代文明与儒家理性文化的虚伪与堕落。沈从文人类学诗学特征最明显的是他的异域题材的选取。许多选择异国异域题材的作家描述了许多异城异质的人生图景,把这些人生图景作为他们在所处的恶劣的现实环境的反观之镜。异域题材作家离开近在咫尺的现实,把自己理想的正面投向远方,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把文化他者当作他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对照:“他仿佛怀着一种表面看来自相矛盾的信念:在异国神秘莫测的朦胧气氛之中找回因异化而失去的近处的家庭般的温馨,由此就不难解释下述并不少见的现象:异国题材的作家瞥见异国情景便浮想联翩,就如回到久别故土的早已熟悉的田野,……在异国神秘莫测的黑暗之中,重新获得这种家庭温馨。”[9](P124)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中湘西题材的选择不是仅满足了许多人对湘西文化的好奇,更主要是把湘西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反观之镜来反思现代文明的弊端,那么沈从文的这种人类学诗学在题材选择上的特征也符合了现代文明批评的需要和文化反思的需要,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的原始主义倾向,契合了中国当代寻根文学追寻文化之根的基本诉求,我们不能断定寻根文学源于沈从文的这种人类学诗学创作,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判断,沈从文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为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思路,那就是“只要有家园,无处不乡土”,当人在现代文明中迷失自己精神家园的时候,这种精神家园的寻找与重建之路就是不可停留的。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呢?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的构建就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人类精神之家实际就在我们人类内心里,人的本真、善良不灭,美就常存于人世间。

(二)在文化上的意义

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中的人类学诗学创作,营造了一个湘西世界的理想之境,这是一面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反光之镜,在此镜中,我们能洞观湘西理想世界的真,人性的善,也能反观到现代文明、都市世界的种种堕落。当中国在种种危机中寻求自救时,很多的思想家都在思考,是全面西化还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是两条最具代表性的道路,很多的文化精英的思考都没有脱离这两条道路。当然,沈从文的基本动机还是在于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前途的一种文化思考,这种思考是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复兴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沈从文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用感性的审美形式来做出应答,他的思考是属于审美性质的,而非政治实践性质的,当然不无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浪漫的诗意。

但是沈从文在寻求中国文化自救的文化资源时,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而且事实上他也寻找到了一条和上面两条道路具有根本区分的道路,他的文化自我更新或者说文化重建的资源来自于湘西古楚文化中的合理的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因此,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建设新的文化模式的问题上,沈从文的思考异于其他人,是属于第三条道路,所以说沈从文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创作具有了极大的文化意义,他的湘西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一种文化的象征意义,沈从文所营造的湘西世界成了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一种文化资源,所以沈从文湘西题材中的人类学诗学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思考是独特的,他的这种独特视角的文化思考有反过来又成就了他的艺术创作,所以,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独一无二的。

四、沈从文创作初期人类学诗学创作的缺失及其突破

在沈从文早期湘西题材的创作中,从都市批判的目的出发,其人类学诗学创作中所构建的湘西世界被视为反拨现代文明失范的一种理想的文化形态,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光之镜,是对文化理想之境的追寻,这种现象性的说明对沈从文来说,是审美的,也是形而下的。沈从文的这种人类学诗学创作本身也存在有缺失,缺失在于他初期创作中还缺少历史理性。这种缺失现代历史理性的价值取向必然遭受到失败,因为湘西文化自身也面临着文化的转型,它本身也处在裂变之中。在沈从文创作初期,沈从文并没有完全达到对湘西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本身还缺乏对湘西文化的理性反思。文化对立的二元的任何一极,都无法成为对立二元瓦解后走向文化融合后的主导性文化,这正是沈从文在把湘西苗文化、古楚感性文化作为儒家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时进行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时所面临的困境。因为作为沈从文审美理想象征的湘西世界在面对外来文化的侵扰下,自身也在失去原本的真实状态,健康的人性也在走向扭曲和变异,人性中神性的要素也如同都市文化一样走向了堕落,这种无言的痛楚实际上常沉浸在沈从文的内心深处,久久地挥之不去。

可以说,沈从文创作初期湘西题材的人类学诗学选择,是沈从文到北京后,身处巨大的文化冲撞的一种感情选择,沈从文在乡情之下,其湘西题材的作品构建的是一种对湘西世界的审美幻象,因此说,沈从文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同历史理性尺度之间的冲突,正是沈从文文化困境的来源。在后来的创作中,沈从文站在历史理性的高度再去重审他在创作初期所展演过的湘西文化时,他思考的核心已经是湘西文化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了,而不是仅仅是把湘西作为一种审美乌托邦的象征性世界了,此时已经说明,沈从文已经走出了创作初期的人类学诗学创作时的思想困境,比如《边城》、《长河》等作品,就是他的象征主义写作,关注的是湘西文化在面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全面转型时的前途与命运问题。沈从文从湘西区域文化意识到华族整体文化意识的逐步归聚,他的文化思想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深刻,他的文化思想的深刻性就体现在他的跨文化思考、历史理性思考上。特别是沈从文在他的创作晚期,即云南“抽象抒情”期(1938―1946年),沈从文立足于人的生命生存及其发展,对生命的各种具象进行抽象的哲思,这阶段沈从文的创作与理论实践上都以人的生命存在为起点,以人类为本体进行抽象抒情,关爱人类成为这个艺术家、哲人的生命的最后归宿。沈从文创作晚期,沈从文已经完全突破了其创作初期的历史理性的缺失,以人类生命的关爱为己任,达到了一个艺术家、哲人思想的最深刻处,他如此诠释自己的人类之爱――“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类,解释得比任何人庄严与透入些!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浮着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10](P188)

参考文献:

[1] 杨瑞仁.沈从文和福克纳比较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0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4] 刘一友.沈从文与湘西[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年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7]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8] 萧兵.文学人类学:走向“人类”,回归文学[J].文艺研究,1997(1).

[9] [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M].曹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1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粟世来)

On Shen Congwen’s Anthropological Creation in His Early Days of Creation

HE Xiao-p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China)

文学创作第5篇

【论文摘要】作家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创作是意与物的契合,是作家独特的感受与高超的创作技法的结合。正确认识作家创作不仅为读者创作和文学评论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初学者提供帮助。

事实上,作家创作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也不是只有文学天才才能从事的,只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肯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不能成为大家,也可以写出具有魅力的文学作品。揣摩作家的创作,品味作家的作品,虽手法不同、风格各异,但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

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是就作家的创作构思而言的。作家处于创作状态时,其意识往往是散漫的、自由的;作家常常是精赘八极、心游万切,在世间万象中寻觅既能表现自己的意识,又能给读者以美感的物象,并随时随地捕捉灵感,寓意于物、随物赋形、心随物转,到处漫游。

作家的这种自由意识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作家是万万不能脱离生活凭空臆想,当然作家创作并不排斥虚构,也不否认想象贯穿艺术构思的始终。但虚构应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想象应依托于真实与合理。作家至少曾经经历过那种生活,或者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不然他的作品就会给人以虚假的印象。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犀利见长,对封建的揭露和批判无人能出其右,但他一直想写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可始终没能做到,并不是鲁迅江郎才尽,而是对其生活的不熟悉,制约了他的创作。倍受推崇的八十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写不出《孔乙己》和《祝福》这样的作品,这同样也不是写作能力间题。而是文学创作无论是虚构还是想象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作家生活的那个圈子。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好多当代作家以为题材吗?确实,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很普遍,但作品中难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意识,而这些自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历史题材只不过是作家表现自己意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综上不难看出,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在描绘着生活、诉说着理想,另一方面又在“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在用心观察着、体验着生活,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二、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

文学是更高地悬浮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创造。作家只有作为旁观者时,才能创造出具有魅力的典型形象。否则,他只能像自然主义那样,地记录、解剖现实生活的片段。这样的创作只能是事实和的堆积,至多会写出一些无主题无典型化的作品,既缺乏艺术性,又缺乏现实意义。

蕴藉是文学的首要特征,意象是作家创作的第一目标。没有蕴藉,文学就失去了文本的特色;没有意象,文学作品就失去了魅力。蕴藉为读者创造提供了蓝本,意象为读者创造指明了方向。文学创作既离不开作家创造,又离不开读者创造。没有读者的介人,作家的创作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甚至不能称之为作品。而正是作家创造的蕴藉,为文学接受提供了可能。而意象的创造,则会使得读者创造不会脱离文本太远。作家要创造出具有蕴藉的意象,必须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必须艺术地处理现实世界。只有这样,作家的创作才更真实,更具有艺术魅力。

作家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才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主题,也才使得作品意象更为丰富、意蕴更为突出。从更广阔的视野反映事物,是指艺术构思中的综合。作家创作离不开综合,综合可以使作品更具概括性,也可以使得作品的读者受众更加广泛。文学创作固然要具有个性,但要实现广泛的社会价值还须较强的概括性,尤其是艺术形象,他已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的心中回响。由一斑而窥全豹,由一部作品显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问题,是作家追求的目标。从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事物,是作家创作的必备条件,也是作家创作高水平的作品的前提基础。

三、依照自己的感觉作出自己的判断

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反映,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反映却是作家的事。作家依照自己的感觉作出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描绘。然而这种判断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应该是自己对现实的真实感受,应该显示出艺术真实。

何谓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指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创造,在其营构的似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也不同于生活真实。与科学真实相比,它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世上没有三千丈的白发,但用于写愁绪却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描绘感觉世界,创造出一个既源于现实世界,又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世界。文学创作与其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不如说是对作家感觉的描写,这种感觉是作家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四、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又能独创新意

文学创作第6篇

【关键词】边缘化艺术创作常态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边缘化”是文艺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这一词汇背后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类。一类是“话语权力”的失落型,即相对于建国初期17年,文学作为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话语”之一的状况,新时期文学却不再具有这种生存状况,感到自己被“权力”冷落和边缘化。一类是“断奶”的失落型,即相对于建国初期17年文艺创作体制的团体化和组织化,新时期文学却以“自我张扬”,疏离团体和组织为基本创作状态。而这一状态使一些作家失去了对“组织”的依赖感,从而产生一种被“组织”冷落和“边缘化”的感觉。另一类是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多元化,消费主体的大众化,图像文化的主流化,使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的市场迅速缩小,部分文学刊物的生存难以为继,因而一种被挤压,乃至被排斥的边缘化感觉油然而生。还有一类是主体失落型。即由于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性,各领一两年。乃至几个月的权威效应的弱化,以及对物质化、娱乐化趋势的迎合与抵抗等等,造成创作主体的迷茫化,孤独感等等边缘化的感受。尽管上述造“边缘化”感觉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边缘化”一词在上述感受中呈现的贬义色彩却是相同的论文。换言之,不管上述“边缘化”感受的客观意义如何,对感受主体而言,都是一种不愿接受的存在状态与心理感受。正是在这一点上,“边缘化”被引入了一种认识误区,“边缘化”本身所具有的正面意义和价值被忽略了。因为“边缘化”对于文艺创作而言,不是一种异态状态,而是常态,是创作本身所具备的属性与品质,因而它是极其正面的,意义重大的。

首先,好的作品是作家被权力边缘化的产物。“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而有离骚”,司马迁对此有刻骨铭心的体会。人们注意到中国古典文学中,“流放文学”占很大是在遭到权力中心放逐,被权力中心边缘化,远离京城时,才出现了创作的“井喷”。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还有些作家,虽然梦寐以求的想要挤进权力中心,但始终被权力边缘化,而这恰恰成就了他们创作天才的自由挥洒。“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实,这光焰弥漫着他们不能进入权力中心的失意、失落和寂寞。还有一些作家,自甘边缘,以边缘为满足,以边缘为乐,而正是这种心态,成就了他们独具个性的作品。陶渊明诗歌的个性和独特性,就受益于此。其次,“边缘化”是文学创作的空间要求。文学创作需要一个远离尘俗纷扰的安静空间,这里既有物质空间的静,又有精神空间的静。也就必须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文学创作,是个人劳动。只有当作家自甘寂寞孤独,潜心于艺术之中时,才可能产生艺术创作。换言之,艺术创作不可能在集体劳动相互协作的方式中,以轰轰烈烈的运动去进行创造,这就决定了艺术创作在任何时代,都是在个人孤独寂寞的“边缘化”的心理中才能很好完成,即必须“宁静致远”,排除种种世俗的干扰,才能品出艺术真味。从上述意义上可以说,“边缘化”是艺术创造的本质所在。文学并非治国之学,也非实用之学,它对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因而它不可能处于社会政治的中心。相反,它必须与轰轰烈烈的政治权力保持一定距离。再次,“边缘化”是一种艺术家的精神特征。这不仅如上述所言,“边缘化”是一种艺术家创作的空间需求,更重要的,它是作家自身的一种特质。首先它是真正作家不容于世俗的个性特征,勃兰克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论述英国的自然主义时,提到拜伦不容于他的时代,当时的报刊给拜伦起了无数绰号,如说他是古罗马因贪口腹之欲耗尽家产后自杀的“阿皮修斯”;是以残暴著称的古罗马皇帝“卡利古拉”;是以残暴、好色、和反自然淫行著称的古罗马皇帝“海利奥加巴努斯”等等。“也就是说他被指责为残酷得不近人情,野蛮到疯狂的地步,兽性地和违反自然地贪色

奸淫”而“正是从这一刻起,拜伦走向真正伟大境界的岁月开始了”。鲁迅对“庸众”的深恶痛绝,既是一种文化批判态度,也是作家自身超越世俗的个性特征。鲁迅也几乎有着和拜伦相似的遭遇。世俗生活用多疑、阴沉、偏激等等来批评鲁迅。其实这些批评的审美意义,恰恰在于凸现了鲁迅超越世俗而独树一帜的个性特征。精神生活的丰富与细腻,同时强烈的孤独感受,是构成这些作家的生存状态的基本特征,精神的丰富是他们想象的土壤,而精神的孤独则是激发他们想象激情的力量。山田敬三曾指出“孤独”一词是鲁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喜欢用的词汇之一。最后,创作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创作作为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并不是说创作的审美成果不表现功利,即不表现政治和价值倾向,而是说政治和价值倾向并非创作的动机和目的。并非为了政治利益,物质利益而去创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建国初的17年中,作家们渴望摆脱文学创作作为政治附庸的状态,而在消费时代,作家们又对文学依附于物质利益深感优虑的原因所在。创作是超越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的,创作就是创作的目的,正如生命就是生命的目的一样,只是生命作为生命的目的,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被各种其它目标所异化,才使人们误认为生命有生命之外的目的。创作不可能在计较成败得失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审美创造,而只能在不计成败得失中才能完成自己的审美创造。总之,艺术创作的边缘状态,是艺术规律的内在要求,是艺术家审美领悟的独特状态,而决非是外在文化版图的方位坐标。

当艺术创作在人类史前时期,作为宗教、巫术、劳动号子中的一种组成元素而出现时,就暗示了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边缘化的特征,即它作为一种宗教体验的附属产品,巫术仪式的局部形式的鲜明特征,是处于宗教和巫术的边缘地带。在中国,艺术创作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它是以历史著作和哲学著作的形式出现的,即艺术创作是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和哲学议论的形式而出现的,是处在历史和哲学的核心视野之外的边缘性的工具。即便是在艺术创作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创造时,它的最富成就的作家,也大多是处于社会中心之外,或被这一中心所放逐的自由散漫的边缘地带的个人。边缘化从来不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而是艺术创作之外的政治和物质利益问题,是社会地位问题,而不是艺术地位问题。事实证明,当艺术处于政治和物质中心时,恰恰是艺术创作丧失自我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因而,当前一些人对文学创作所谓滑入边缘化的忧虑和批判,恰恰体现了他们所关注的是文学创作之外的名和利的问题。真正追求艺术的作家,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感觉,甚至会为被边缘化而庆幸感动,而无须不平焦虑和躁动!

参考文献:

[1]白烨.文坛纪事[M].漓江出版社,2001,1.

文学创作第7篇

作文是一项综合型,创新型的语言表达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文贵于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据这一特点可来用下述方法激发其创新欲望:

1、利用报刊上同龄人的有些习作,特别是身边的人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学生在《作文精选》《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文章关键是挣脱了俗套,写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样也可以发表。这样以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机会。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渴望创新、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旧文新作”,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反映独到的个人见解,揭示新颖的思想观点。接着还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争得一次检阅自我的机会,创造一次尝试成功的机遇。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创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创新的能力,它只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使学生有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边

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发散性、灵

活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抓住契机,启发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

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如《渡船》一课,当船上的人们为年轻的妈妈找到陈大夫时,问学生:“年轻的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她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也可在课文的结尾处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言尽意犹的意思进行猜测。

2、及时引导,启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独创思维是指思维新颖,不同寻常。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着意扩展学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语音的形象生动方面设计“一意多写”的训练,让学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中国石》一课中“小姑娘洗干净了拣来的石头。”可以作如下变换:

A小女孩刷净了拾来的石头——换词

B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被动句

C拣来的石头,小姑娘洗干净了。——变序

D小姑娘把拣来的石头洗干净了。——把字句

3、灵活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教《夜莺的歌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莺,遇到危险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敌人。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还不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的深浅。知识面宽,生活阅历深,创新就有坚实的基础。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的基础工程:

A多看,拓宽视野

多看,一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宜他们的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神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看,开卷有益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还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飞翔。二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世间为人处事的道理,领悟宇宙间的奥妙与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大自然,让亲身的感受撞击他们智慧的火花,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

B多实践,长见识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抄小报。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学生在动手抄小报时,既要写文章,又要查资料,设计版面,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这样的活动要经过深入的

思考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甚至还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新,在失败中寻求原因进行

更新。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游戏,进行小竞赛,如吹泡泡、空中吃苹果、扳手腕、猜谜语、用几何图形拼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见识,开启心智。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日常事务,如叠被子、削苹果、钉纽扣等,让学生在做中找窍门。在实践中,学生要动脑动手,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这样丰富的生活内涵,就为他们的创新写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

一题材写出不同的文体。如《假期见闻》可用镜头特写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引导

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学生以《兔子》为题作文,

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说明嘲笑别人没有好下场;有人从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

要说谎;有人抓住兔子长耳朵的特点,反映它机警胆小的特点;还有人联想《龟兔赛跑》的故

事做文章,启发人们有错就改就是好样的等。三是叙述人称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

第二人称,还可以用第三人称。

b)要激发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

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钱》《花朵与洒壶》等,这类题目趣味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如学生在写蒲公英的动态时,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风中舞蹈,而不善于联系周围的事物,写出一个长江场景。我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学生就写道:“一阵微风吹来,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为它们伴奏;树上的喜鹊拍打着翅膀,似乎在为它们指挥;树叶‘哗啦啦’响,仿佛在为它们鼓掌。”这样就使作文生动形象,想象力也得到发展。

c)可指导学生进行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文章,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3、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统得太死,限制题材,体裁,中心,字数等。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吐露一点新思想,发表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文风活泼一点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

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让学生“自主”,不要束缚太多,让学生写有兴趣的话题,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文学创作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56―01

当前,教学环境正发生著巨大变化,作文教学不仅仅在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技能、知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语文作文教学,提升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的创造性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水平。

一、小学作文教学充分体现创造性原则分析

1. 新颖性原则。小学作文教学的创造性实现,需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中、时代精神中取材,从而拓展作文教学的素材来源,让学生有话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导”是关键,“乐”是基本原则,“创”是最终目的,即小学作文教学的创造性实现,需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快乐学习的魅力,从而实现作文的创新与提升,也体现出作文教学必须具有新颖性,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乐于“下笔”,为下一步作文写作指导做好铺垫。

2. 实用性原则。作文教学是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与课文密切相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任何阶段的作文都禁忌脱离实际和空谈。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创造性上,注重小学生写作的真实性,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从小事出发,搭建语文教学框架,提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生活化。同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教学内容应保持层次性与结构性,以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3. 全面性原则。语文作文教学应尊重孩子的天性,切忌以成人的世界视角压制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既能够获得语文知识、技能以及策略上的提升,又能够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作文教学应兼顾全面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大胆尝试不同的作文写作风格,引导学生从平实、幽默、激情、创新等不同风格出发,积极探索不同写作技巧的可能性,既讲究格式,又讲究技巧,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擅长的表达方式,以利于实现自身写作风格的塑造,从而为学生形成自身的作文创造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小学作文写作创造性教学优化策略

1. 尊重学生自由天性,引导学生热爱写作。小学生的创造性写作,需要充分树立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利用儿童特殊的成长时期,给儿童营造一个宽松的“自由场”,对作文的体裁、章法、结构、字数等硬性要求尽量淡化,避免通过分数评价优劣,使学生在作文中体现真知灼见、浪漫天性,消除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写作、认真写作、情感写作,从而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2. 开拓学生视野,以社会生活为重要取材来源。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适当外延,可通过与校外组织的合作,将课堂搬移到教室之外,增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具有“真情实感”的认知基础。同时,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在适当的场合下,将教室搬移到博物馆等场馆中,新颖、丰富的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真实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广为人知的社会事件为作文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提升小学生作文的广度与深度。

3. 差异化辅导,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尽最大限度和能力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为学生作文写作提供正确指导。学生受成长空间、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实际写作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教师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通过平等互动,小组划分互帮互助,差异化教学等方式,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文学创作第9篇

有了创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创新的能力,它只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使学生有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边

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发散性、灵

活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抓住契机,启发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

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如《渡船》一课,当船上的人们为年轻的妈妈找到陈大夫时,问学生:“年轻的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她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也可在课文的结尾处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言尽意犹的意思进行猜测。

2、及时引导,启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独创思维是指思维新颖,不同寻常。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着意扩展学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语音的形象生动方面设计“一意多写”的训练,让学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中国石》一课中“小姑娘洗干净了拣来的石头。”可以作如下变换:

A小女孩刷净了拾来的石头——换词

B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被动句

C拣来的石头,小姑娘洗干净了。——变序

D小姑娘把拣来的石头洗干净了。——把字句

3、灵活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教《夜莺的歌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莺,遇到危险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敌人。

二、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据这一特点可来用下述方法激发其创新欲望:

1、利用报刊上同龄人的有些习作,特别是身边的人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学生在《作文精选》《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文章关键是挣脱了俗套,写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样也可以发表。这样以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机会。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渴望创新、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旧文新作”,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反映独到的个人见解,揭示新颖的思想观点。接着还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争得一次检阅自我的机会,创造一次尝试成功的机遇。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还不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的深浅。知识面宽,生活阅历深,创新就有坚实的基础。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的基础工程:

A多看,拓宽视野

多看,一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宜他们的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神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看,开卷有益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还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飞翔。二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世间为人处事的道理,领悟宇宙间的奥妙与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大自然,让亲身的感受撞击他们智慧的火花,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

B多实践,长见识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抄小报。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学生在动手抄小报时,既要写文章,又要查资料,设计版面,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这样的活动要经过深入的

思考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甚至还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新,在失败中寻求原因进行

更新。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游戏,进行小竞赛,如吹泡泡、空中吃苹果、扳手腕、猜谜语、用几何图形拼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见识,开启心智。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日常事务,如叠被子、削苹果、钉纽扣等,让学生在做中找窍门。在实践中,学生要动脑动手,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这样丰富的生活内涵,就为他们的创新写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

一题材写出不同的文体。如《假期见闻》可用镜头特写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引导

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学生以《兔子》为题作文,

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说明嘲笑别人没有好下场;有人从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

要说谎;有人抓住兔子长耳朵的特点,反映它机警胆小的特点;还有人联想《龟兔赛跑》的故

事做文章,启发人们有错就改就是好样的等。三是叙述人称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

第二人称,还可以用第三人称。

b)要激发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

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钱》《花朵与洒壶》等,这类题目趣味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如学生在写蒲公英的动态时,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风中舞蹈,而不善于联系周围的事物,写出一个长江场景。我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学生就写道:“一阵微风吹来,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为它们伴奏;树上的喜鹊拍打着翅膀,似乎在为它们指挥;树叶‘哗啦啦’响,仿佛在为它们鼓掌。”这样就使作文生动形象,想象力也得到发展。

c)可指导学生进行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文章,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3、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统得太死,限制题材,体裁,中心,字数等。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吐露一点新思想,发表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文风活泼一点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

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让学生“自主”,不要束缚太多,让学生写有兴趣的话题,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