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2 15:39:42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1篇

关键词:资产阶级 旧势力 爱情 阴谋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36-01

1 概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四部作品,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其中几位女性为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以及坚强的性格,至今都值得称颂。但其中深层次的更是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新的资产阶级思潮冲击了人们的旧观念、旧的生活方式,虽然带来了一时的混乱,但希望总在最后显现,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

2 旧社会制度下的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对书中的主人公安娜,我是怀有一份佩服之情的,因为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旧势力作斗争。为了爱情,她离开了有权有势,不懂感情,一心想着政治地位的丈夫;离开了自己可爱的儿子;离开了安乐的家。但是她失去的这一切,只换来了短暂的幸福,轻浮的弗伦斯基为了自己的地位和金钱,选择了抛弃她。其实安娜的悲剧也不全在于别人,她跟弗伦斯基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她虽然选择了与旧关系的决裂,但却又抱有一丝的幻想,她的这种优柔寡断注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最后安娜一无所有,死在了列车的飞轮下,用她最后一点资本报复了所谓爱着她的人。

书中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爱情的背后隐藏的更是新旧阶级间的矛盾。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指的是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者所认为的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卷首“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一语有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是农业受资本主义破坏,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也就是列文说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以安娜为中心的线索(包括奥布隆斯基、卡列宁、弗伦斯基以至谢尔巴茨基等家族)和列文的线索,分别表现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简爱》就像简・爱的名字一样,简单的爱,不论尊卑、不分贵贱,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曾风靡一时,简・爱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她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也成为爱情的典范。简虽然渴望被爱,但决不要求施舍。在得知罗契斯特有妻子时,她毅然决定离开,漂泊在外,受尽折磨;当她有财产了之后,她仍然忘不了自己的旧情人,尽管这时他已穷困潦倒,并且双目失明,但真爱还是把他们连接在了一起。小说通过罗契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通过他们的故事,许多女性反省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是司汤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可他一心想摆脱下层阶级的地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通过主人公于连眼中的社会,充分揭露了复辟时期的反动,反映了贵族复辟与资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一些本质内容。小说对现实生活栩栩如生的描绘和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其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于连在作家庭教师时与德・雷纳尔夫人私通,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不带有阶级的成分;但后来与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可以说是于连为了跻身上层社会使用的一种手段。始于雷纳尔夫人―― 发迹于拉莫尔小姐―― 终于雷纳尔夫人的命运,似乎带有点宿命的意味。于连在生命的最后才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对爱情、友情及死后人们对他是否记得的怀疑是出于对自己的不确定―― 因为他是个农民。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美丽善良的朱丽叶爱上了英勇帅气的罗密欧,可造物弄人,他们两个家族有世仇,两家坚决反对他们的来往。可爱情的火焰是不能熄灭的,他们偷偷的私订终身。为了逃脱家庭的束缚,朱丽叶决定装死,可怜的罗密欧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误以为心上人已死,痛苦的自杀。当醒来的朱丽叶看到此情此景,痛不欲生,也含恨自杀了。上演了一幕外国版的《梁祝》。

3 结语

四部作品中,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大部分是爱情的悲剧,爱情之间又夹杂着种种阴谋,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现实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那样,与不幸的背景相比,幸福是脆弱的,来得快,去无踪。只有简爱得到了幸福,看来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只有正确地爱情观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隐藏在爱情背后的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正是封建思想的毒化,才造成了今天看来不合逻辑的悲剧。安娜、德・雷纳尔夫人以及当时许多的贵夫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洗礼,朦胧中有了反叛思想,开始寻找新的小幸福,背着自己的丈夫与别人私通。但她们都不愿与旧的生活圈子一刀两断,她们没有像简一样毅然出走的勇气,这也正注定了她们悲剧的色彩。朱丽叶更是无辜的受害人,她们连同自己的爱人都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与她们相对的是简,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成为新时代女性品质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2篇

关键词:美学思想;艺术传承;《考工记》的关学哲理:文化形态

1《考工记》的物本思想

作为我国历史设计著作的典范之作,《考工记》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其本身记叙的是古代科技制作的制度和工艺,但透过文字形象看出的是其论述的物质本身。其书籍本身记叙的是关于物品生产的科学方法和生产制度,但是书籍整体描绘的是如何根据数量可观的生产材料进行精细化的物品制作和物质材料生产,运用强大的生产工艺进行精细化的物品制作,使制作出来的物品美轮美奂,精巧妙哉。对于物品本身的制作来说,不仅需要对技术的纯熟掌握还需要对物质材料本身有着深刻的认识,无论是设计者还是物品制作者都要具备浓厚的物本思想,对于物质材料有着清晰理性的认识,懂得材料具备的属性,材料富有的造物精神。物质本身不具备思想感情,但通过人们的巧妙利用和深化加工使得物质具备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生产工具。作为制作者本身来说,对于物品的制作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和先进的工艺,同时还要怀揣着自然化的本心,对自然万物的本质规律有着深刻地把握,对自然万物的思想情感能够体悟出来,将它们融入自身的设计当中,让制作出来的物品更加具备自然的气息。

2《考工记》的物质艺术

《考工记》中物品的制作一定要找准自身的艺术价值定位,通过对艺术元素的优化协调和合理布局,集中地刻画艺术主题形象。在物质艺术的表现方面要把艺术景象资源进行集中地展现,优化元素的艺术布局。在艺术场景的搭配协调上要把美术理念与人文风情进行集中,将物品的艺术美感全面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把场景事物进行原则上的分化,艺术场景与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协调,对事物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将物质形态搭配与精神传承统一的融合起来,达到物品形态的统一布局,使得人们的视觉观赏更具情态化。这也是《考工记》物品制作的精髓所在。

3物品制作中的空间布局分析

在《考工记》中物品制作的空间布局是对艺术进行集中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规划好物品外观的平面空间,协调统一好平面内部的组织元素对于主题特色的展现至关重要。在物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彰显文化主题的主旨特色,同时也需要对物品板块上的色彩元素和组织元素进行搭配,做到色彩基调的统一和视觉效果的协调,进而最大程度的展现出物品的内容特色。这也是作为器物制作的文化根源所在。

3.1物品的特色展现

物品的特色化设计是《考工记》主题内容的重要元素,所以在器物的设计之初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器物的艺术模块构造和艺术元素的组合,这里不仅是色彩元素的统一协调,同时也是将文化展现形态进行设计的妙处所在,关键在于凸显出器物的主旨内容和艺术化特色。立体化的视觉表达就要求器物必须完美地处理涉及内容和空间的关系,对于任意组织元素的忽视都会影响到整个器物视觉传递的质量。在三维上要精确的组织好每个立体面的关系,处理好色彩与造型搭配的关系,在视觉表达上,通过巧妙的视觉处理使得器物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文字与主题相互统一,互相搭配协调,达到完美的视觉呈现度。

3.2器物视觉效果的统一

特殊化的器物制作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内容和浓厚的艺术气息之外,还要巧妙地搭配艺术元素。色彩元素是器物的灵魂所在,如何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手法来展现器物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是每个器物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器物的制作材料本身没有传神的功效,通过特定化的艺术布局和平面空间组织,辅助于一定的色彩渲染,使得艺术组织材料巧妙的搭配起来,让器物造型形象生动,能够充分的抓住人们的视觉神经,将主题的精神理念融汇到观众的心灵深处,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陶冶情操。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器具制作意境的表达。

4器具制作的艺术元素组合

在专业化的生活器具设计过程中,要切实记住艺术元素地融入和器具的艺术规划性布局,将各类艺术环境因素充分的融入其中,深刻的把握器具的艺术视觉效果,做到空间搭配协调、艺术布局得当、器具样式统一,主体特色的充分表达。

4.1展现主体定位

器物展现空间的设计语言主要体现在主题环境中的外观设计表现上。以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同的主题定位,选择适合主题的材料,并配合适当的图案布置,才能够展现出器具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根据器物制作的工艺和外形,充分的考量艺术表达的设计需要,对器具进行深刻细致地加工,以独特的魅力汇聚独特的艺术气氛,展现器具生动传神的形象。

4-.2器具个性区域划分

器具主题空间的特色是“个性化”,它包含丰富的主题文化特色。主题空间的特点除了要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外,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是空间活力的源泉,器具艺术化装饰的风格到处都可以透露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气息。围绕既定的主题打造适合器具的艺术风格气氛,融入人文的情感,传递善意的良知,器具不仅仅是艺术的装饰物品,更是人类美好情感的载体。

4.3情感色调的融合

在器具的设计之后要充分考虑到主题色调和情感色调,确定主题色调凸显出的是什么样的情感,辅助的颜色描绘能带给人们怎样的视觉享受,同时要考虑到器具空间的基本色调搭配,使得器具整体的色调沉重不失优雅,稳健富有内涵。充分展现出材料的质感和艺术色彩的情感,表达人们对美好自由精神的向往。利用色彩和质感的表达对器具氛围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要反映器具艺术的主题,就需要深刻把握器具的文化工艺;文化主题的艺术取向不仅能创造精神财富,也能引导和改变人们的审美观与审美品位。通过器具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烘托出艺术的氛围,只有氛围对了,器具的艺术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3篇

施家梁小学是北碚区的一所农村中心校,地处美丽的嘉陵江畔,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学校秉承“精致教育·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和“施石立人”特色理念,传承“谦逊优雅执着担当”的卵石精神全力打造江石文化特色。

一、探索凝练,孕育特色

十几年前,当听说北碚澄江小学有板凳龙,文星小学有根雕艺术,复兴小学有线描画艺术等时,我们施小教师就在想:我们有什么?

2007年,北碚区教委提出每个学校都要打造学校特色。学校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向教师们提出征集思考学校特色,也曾以沙龙的形式进行探讨,有提出围棋特色的、有提出书法特色的、有提出乒乓球特色的……后来,学校根据面向全体,辅助学业的考虑,决定把“书香校园,书写人生”作为我校特色进行打造。从2007年至今,学校花了大量心血,添置图书、编教材、指导学生读经典、讲故事等等。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不少。在2008年的特色学校评审中,评审专家认为我们虽然在“书香校园”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书香校园”是所有学校的共同属性,而且搞“书香校园”的学校很多,相比之下,我校规模较小,气氛不够,难形成特色。

2008年以后,学校在继续开展“书香校园,书写人生”活动中,根据专家建议,积极寻找“书香校园,书写人生”的特色载体,特别是在北碚区教委发出创建“一校一品”的文件后,我校干部、教师积极讨论,献言献策。曾有《中国地理》杂志社为我校捐赠图书,我们就想与他们常联系,试图寻找有关小山峡的文化特色。最后,经过教师的反复讨论,一致认为,通过鹅卵石来承载“书香校园,书写人生”的学校特色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我校 “精致教育,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于是,孕育出了“鹅卵石艺术”品牌。

随着“鹅卵石艺术”品牌建设工作的推进,我们又提出了打造“江石文化,卵石艺术”的校园文化。但只有这些活动还不够,学校首先是育人场所,育人首先要育德,而鹅卵石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元素,于是,我们又通过探究鹅卵石成因、特性、用途等挖掘“卵石精神”,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最后,我们整理得出“施石立人”的教育特色,同时对“施石立人”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1、施石即知石、爱石、画石、歌石、赏石、悟石。知石:即了解鹅卵石,了解它的成因、特性、用途等科学知识,它是是艺术欣赏的前提;爱石:从心底产生对鹅卵石的爱,是欣赏石头的动力;画石:就是根据鹅卵石的形状、颜色、纹路等施以绘画、拼组、造型、镶嵌等手段创作出鹅卵石艺术作品,是将我们对石头的理解创造性的艺术再现;歌石:即歌颂鹅卵石、歌唱鹅卵石,歌出我们心中的情;赏石:石头欣赏是形象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和凝固的哲理;悟石:指挖掘鹅卵石的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实现育人目的,是施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通过“施石”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促进其它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施石”与施家梁的第一个字相同,与镇名、校名联系起来。

2、立人就是培养人。学校开展鹅卵石艺术教育、创作,师生们将卵石搬进课堂,使学生、教师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创作能力得到发展;带领学生采集鹅卵石,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山水,开展师生保护母亲河及爱国、爱家的教育;通过了解鹅卵石的成因、特性、用途等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挖掘鹅卵石的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师生谦逊优雅、执着担当的精神;通过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染师生;通过参与评选等活动,培养师生组织、参与活动的能力,以及在活动中锻炼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正确对待评选结果能力。

二、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学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会议组织学习各级有关文件,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在学校开展“鹅卵石艺术”教育的可行性、重要性;充分认识开展“鹅卵石艺术”教育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师生良好品质,发展了师生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而让广大教师达成共识,积极投身到学校品牌建设工作中去。为此,学校专门成立“鹅卵石艺术”品牌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作,管理学校“鹅卵石艺术”工作事务,领导和促进学校“施石立人,点石成金”鹅卵石艺术的快速、稳定地发展。

同时,学校建立了系列制度和师生考核评价方案,管理、激励师生,保证学校“鹅卵石艺术”的正常开展。如学校规定:(1)鹅卵石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材料,若对作品不满意可以清洗晾干后再使用,每一块鹅卵石都要管理好,不得乱扔乱放,不宜放置于高处或易掉的位置,更不得用鹅卵石伤人。师生对所有制作鹅卵石艺术品的工具要爱惜,要有借有还,妥善保管。 (2)所有制作的鹅卵石艺术品都属创作者所有,作者有署名权和命名权,学校只是对作品进行陈列保存。学校要尊重版权,妥善保存作品。(3)鹅卵石的采集一般由学校解决,学生必须在学校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才能进行采集活动。学生不得私自到江边采集。

学校根据财力,适当金费投入,保证鹅卵石艺术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如搬运鹅卵石、买必要的工具、制展板等)。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要抓好品牌管理,师生意识、家长参与、社会认同是必须的。因此,营造宣传氛围是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是让“鹅卵石艺术”成为学校里师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内容,艺术课、活动课、地方课、科学课、写字课、语文课等各科都要渗透,使“鹅卵石艺术”成为师生平时谈论的重要话题;二是打造以“江石文化,卵石艺术”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布置(如橱窗里增加“鹅卵石艺术”专栏,学校显眼处制作“施石立人,点石成金”特色标题、布置“鹅卵石艺术”赏石阁、采石园等)使学校有一股“江石文化,卵石艺术”气息;三是与学校其它活动相结合提升影响力,如庆祝活动可以用“鹅卵石艺术”作品布置,野炊活动可以采集鹅卵石,“四位一体”活动可以学习“鹅卵石精神”等;四是学校、班级利用展评、奖励等形势提高学生兴趣,营造氛围;五是学校每年通过家长会或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广大家长宣传开展“鹅卵石艺术”教育和学生参与“鹅卵石艺术”的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充分的支持;六是通过黑板报、网络、各种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营造氛围……

四、强化意识,特色管理

强化教师的品牌教育意识,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学校工作需要,塑造一个团结、进取、创新的教师群体。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特色型教师转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能胜任学校“鹅卵石艺术”教育教学以及相关活动的指导工作。由学校美术教师通过培训、计算机网络和相关书籍先探索方法、技巧,再培训其它教师。

2、采取“一进多出”管理模式,即一是依托北碚本土文化,每年请一次专家学者或西南大学相关人士到学校传经授宝;二是争取更多的机会让老师们(尤其是特色建设师资队伍)走出去多学习、多思考、多见识,同时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

3、将学校“鹅卵石艺术”品牌建设与师生评价激励机制挂钩,把鹅卵石艺术学习列入学生期末考查科目,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将专门拿出经费奖励对学校品牌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

4、鼓励全校教师开展“鹅卵石艺术”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创作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小学生鹅卵石艺术教育策略研究”“‘施石立人’鹅卵石艺术学校特色建设策略研究”“农村小学自然小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推动学校鹅卵石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从而提高教师水平。

5、给相关教师计算工作量,减少相关教师的其它工作,以保证教师有时间、精力投入“鹅卵石艺术”品牌建设工作。

五、开发教材,凸显精神。

前期,学校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整理、编写了《鹅卵石艺术教材》知石篇(试行稿),高、中、低三段的《鹅卵石艺术教材》画石篇(试行稿)。随后,学校出台了鹅卵石艺术校本教材编写方案和鹅卵石艺术校本教材纲要(试行),根据编写方案和试行纲要,学校成立了施家梁小学鹅卵石艺术教材编写组,编写出了第二套鹅卵石艺术特色教材并投入使用。

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江石文化,卵石精神”的讨论,每位教师都写了自己的感悟。学校根据教师的讨论和多年的探索,提炼出了“谦逊优雅·执着担当”的卵石精神,并对此进行解读,发放到每个师生,让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诠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挥了鹅卵石艺术的育人功能。

六、内外结合,展现风采。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立体建设学校特色,如征文比赛,开展保护江边鹅卵石环境的征文比赛、给镇长的一封信等形式阻止破坏江边鹅卵石环境的大型机械化开采;沙龙论坛,开展鹅卵石精神论坛,挖掘鹅卵石的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育人功能;科学探究,通过了解鹅卵石的成因、特性、用途等,促进师生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课堂研讨,通过鹅卵石艺术特色课程的实施,促进师生素质提高。当然,开展“施石立人,点石成金”鹅卵石艺术品牌建设除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外,还需要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来补充和延伸,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还需重点培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升专门人才。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4篇

1 美术课堂与美术作品欣赏结合

在美术教育中,单纯的知识灌输作用不强,不能给学生带来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应更多注重应用美术作品的艺术熏陶作用,带领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感受艺术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形成对艺术的求知态度。所以,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需将美术作品带入课堂,并运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1.1 对美术代表作的经典处分析

人类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不胜枚举,且各有特色。但在引导性教学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应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加以分析,并结合画家的品质与经历、时代和地域的特点等因素,让学生了解经典,感悟经典,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接受历史和思想品德教育。即先产生视觉上的,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所谓经典,必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学习经典可让学生了解大众审美,学习此类艺术文明的精华所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通过高层次的艺术来提升自身修养。如性格自闭的画家凡・高在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后,发现他唯一深爱的是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因此在他的笔下,明亮而艳丽的颜色成为他个性系列的代表性特点,同时透视和比例也变形了,表达了他内心对生命的强烈热爱和强烈情感。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应通过一个时期或一位作家的经典,让学生理解艺术的范畴以及艺术所表达的深刻涵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课堂与学生实践结合

1.2 对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解析

美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原因在于各个文化阶段的美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特点、现实意义、作家的主流思想,即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内涵,体现了时代的烙印。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致力于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了解各艺术流派的起源及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艺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主流价值观,以及作者所展现的态度与思想。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美感,更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特征和精神特征。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即主张反对禁欲主义和宗教观的个性解放,提倡科学文化,肯定人权,并且在大量艺术作品中歌颂了人体美。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应多注重分析该类作品崇尚自由的思想,对神权的反对,对人体美的歌颂,深刻体会其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又如,在中国古代作画时,常将地位较高的人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且身材较高大,通过其身材的伟岸来反映对他的尊敬,表现了当时对权势高的人的崇拜或畏惧等。通过对社会背景的了解来领略艺术作品内涵,学生可全面体会艺术作品价值,提升艺术素养。

1.3 对美术代表作的经典处分析

人类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不胜枚举,且各有特色。但在引导性教学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应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加以分析,并结合画家的品质与经历、时代和地域的特点等因素,让学生了解经典,感悟经典,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接受历史和思想品德教育。即先产生视觉上的,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所谓经典,必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学习经典可让学生了解大众审美,学习此类艺术文明的精华所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通过高层次的艺术来提升自身修养。如性格自闭的画家凡・高在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后,发现他唯一深爱的是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因此在他的笔下,明亮而艳丽的颜色成为他个性系列的代表性特点,同时透视和比例也变形了,表达了他内心对生命的强烈热爱和强烈情感。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应通过一个时期或一位作家的经典,让学生理解艺术的范畴以及艺术所表达的深刻涵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课堂与学生实践结合

2 美术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1 学生亲自参与艺术作品创作

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体现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否则创造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退[4]。而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是培养创造意识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发现或验证其自身的艺术素养水平,而且通过学生手脑结合做出来的艺术作品是学生艺术素养的独特体现。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领学生进行绘画或其他艺术手工艺品的创作时,应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感受艺术,创造艺术,使学生在其中发掘自我艺术潜力,激发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操,为学生今后的艺术修养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采用方便易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剪纸、泥塑等,同时也要让学生以表达自身情感为主要目的来创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艺术中表达自己,亦可使学生对名家名作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得以提高。

2.2 带领学生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在代表作品云集的展馆内,学生可经过教师的讲解,从视觉、听觉、触觉中感知艺术内涵,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领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能展现的艺术魅力,学习艺术大师的精髓,从而提高对艺术的认知能力。对艺术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初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学生可以在博览的基础上,学会辨别艺术作品的优劣,培养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此外,在具有当地特色的博物馆中,学生可以更多地学习到本地的古老艺术特点,了解当地的艺术氛围。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5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

当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路正向着特色、有效的教学方向发展。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民间美术的很多元素、资源都已经可以视为文化的瑰宝,这些民间美术元素展现出各种特色,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创作灵感。民间美术的元素代表有很多,本文主要探索图形符号、自然材料、象征意义、色彩元素以及情感因素这五类元素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将民间美术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结合的具体要求

1)职业院校重视民间美术的引用。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地点,国家号召职业院校开展特色办学,使得当前职业院校的繁荣、蓬勃的发展,而且职业院校本身能够探索新的发展出路,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能够朝着持续、健康方向发展,也需要职业院校校方的领导,为此,重视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结合能够实现发展目标[1]。有了这种认识,还需要职业院校能够做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院校应该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民间美术资源,重视教学向着民族化发展,要积极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有效的将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结合。第二,职业院校应该大力的发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参观民间艺术展览馆的机会,邀请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者到校进行讲座,促进艺术设计和民间美术的融合。2)专业教师重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结合。教学之中,教师起着引导者的角色,这也决定了要想发挥民间美术的积极作用,促进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能力,全方面的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教师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教师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那么即使学校支持民间美术融入教学也无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思想的传播者,教师的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民间美术资源编写教案,形成具体的教学计划,其次,将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鉴赏、创新、临摹等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最后,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断的汲取民间美术知识,积极探索和研究民间美术,不断的提高个人职业能力,以便更好的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2]。

二、五类民间美术元素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图形符号。民间美术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经历悠久的历史沉淀之后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这些图形符号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也融合了多民族各种风格特色,成为了民间美术元素中的突出代表。一般,各个时期的图形符号都具有着朝代特色,因此我们在鉴赏古文物作品时,通过一些图形符号能够辨认出这些艺术品的朝代。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图形符号的艺术作品锻炼学生的眼力,然后让学生从这些艺术作品的图形符号中体会到符号元素的魅力和作用。民间美术中的图形符号千变万化,或者磅礴大气、或者娇俏写意,在不同场合的设计之中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效果,这些都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自然材料。民间美术的载体有很多,集结民间艺术人员的智慧,劳动人民在探索民间美术的同时挖掘出许多自然材料,这些原材料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再结合艺术设计方法能够将艺术作品衬托的更为完美。自然材料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当采用自然材料加工和装饰艺术品时,人们总会感受到快乐和舒适,而且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具有自然美感。并且,自然材料能够给人带来创作灵感,当艺术设计人员看到与艺术品相协调的自然材料后,经常会迸发灵感,由此可见自然材料的合理应用能够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引领学生了解自然材料,用发现美的眼光感受自然材料的内在美,积极的发挥个人创造力设计出崭新的作品。3)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是民间美术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表现手法,在各个领域的民间美术艺术作品都广泛的应用到象征意义。像刺绣之中经常采用象征手法,以鸳鸯寓意夫妻风雨同舟、生活幸福美满,在剪纸之中也常常利用稻穗象征生活富足。这种手法是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展现出民间美术元素的深刻内涵。这种象征的方法非常适合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师应该将象征意义纳入到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象征意义的体悟,掌握这种创作手法,在以后的设计作品中学生可以融入自己对象征意义的感悟和体会内容[3]。4)色彩元素。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通常都是各具特色,有的配色夸张大胆,有的配色单一清淡,这些与民间美术分布地区有关。例如越向北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越鲜明,色调艳丽,像东北秧歌的服装色彩艳丽,一片花红柳绿。民间美术色彩元素的积极运用能够促进艺术设计的向前发展,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民间美术的色彩碰撞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锻炼学生大胆、巧妙的设计出艺术作品。5)情感因素。民间美术不是空洞的工艺制造,而是容纳了亿万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民间美术内容中蕴含了许多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才使得民间美术艺术作品富有灵活、真实等特色。艺术作品之中容纳了创作人的深厚情感,使得这些艺术作品更具有吸引力。情感永远是引起人们共鸣的重要因素,民间美术能够长久的传承下来也是因为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之中,必须将情感因素纳入到教学范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向学生强调向自己的设计作品融入情感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学生能够以真情实感设计艺术作品,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甚至赋予作品灵魂,使作品受到肯定。

三、结束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能够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元素。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深化教学改革,就更应该挖掘民间美术的艺术元素,充分利用图形符号、自然材料、象征意义、色彩元素以及情感因素,扩展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从民间美术中创新发展,提高艺术设计能力。

作者:王曌娣 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江星,张超.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394-395+397.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6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设计;融合

0前言

艺术设计是一门较为边缘化的学科,也是现代艺术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学科集中了其他很多学科的各种文化、通过在艺术品造型、颜色等方面的表现出其中蕴含的韵味以及文化精神等,同时也将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社会中的经济、科学技术、不同的等,发挥出其服务大众的功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文化,将这种文化同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使得设计可以汲取文化的营养进而形成更有竞争力的设计风格。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艺术设计起步时间相对滞后,在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当中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西方的教学手段,致使艺术设计的年轻一代工作者受到较为严重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艺术设计工作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了解较少,最终使得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缺乏创新的意识,其艺术创作的过程仅仅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模仿,没有自身的艺术设计风格,而且模仿的过程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对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精神却没有深层次的掌握,从而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没有自身的文化风格,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含量微乎其微。无论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如果在其艺术作品中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不存在,那么该艺术设计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仅无法与世界文化进行充分的交流,更将走向消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因此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之上,以设计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品。我国的每一位艺术设计工作人员,都应深刻学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掌握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特色文化同艺术设计加以融合,充分表达出中国风土人情,设计出可以有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

1中国民族文融艺术设计的研究

1.1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例如传承特征、宗教特征以及交融特征。而正是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性。现针对这些方面的特征中的三项进行详述。

第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特征。中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在古代被称作为华夏族,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形成的,经过夏朝等朝代的变迁,最终定居于中原地区。再历经时代的沉淀,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作为中国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以及意义上展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国际艺术设计工作中获得胜利。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对国外的设计理念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模仿现象,但是国外的艺术设计所体现出的文化是在当地的环境中,通过长期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的,因此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在模仿的过程中仅可能局限在表面形式,而对其深层的品质却无法掌握。所以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全面继承民族文化,并将其融入艺术设计之中。第二,中国民族文化的宗教特征。中国幅员辽阔,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信仰,加之佛教、儒家学派等,使得国内种类繁多,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包括现今社会中流行的主流文化,也不应跟随国际的设计模式,而是应该将国内的宗教文化相融合。第三,艺术设计并不单单是独立存在的学科,其集合了外观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融合,而民族文化所经历的大融合不但在国内民族形成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显著的丰富。因此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需要认真的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设计过程中融合进设计理念之中。

1.2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艺术设计领域中精神语言的丰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程度。艺术设计中精神语言的实质是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语言是其文化品质的体现,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与其他国家艺术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在艺术设计诞生之时,精神语言并不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精神语言是在艺术设计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融合进去的,并且其往往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通过将艺术设计中使用到的精神语言加以丰富是提升艺术设计品质的重要方法。作为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其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视觉形式展现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以及艺术品的外在形式,而经常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精神语言忽略。只有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才能将中国的艺术品推向世界前列。因此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充分的学习,对国内的各个民族的历史起源、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的风俗进行清楚的了解。

艺术设计领域通常包含着社会中多个领域,通常将划分成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领域、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以及对视觉方面的艺术设计领域三个方面。其一,对环境方面的艺术设计主要是针对人们生活空间展开的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城市规划等方向;其二,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所使用的产品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生产生活当中人类所使用的工具、服装等物品;其三,对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思想以及相互之间传播的信息等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广告的艺术设计、动画产业等。虽然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但是这些表现形式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品的造型等可以用肉眼进行观看的物质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而艺术设计的该特点使得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挑选素材,用以实现艺术品表现形式多样化发展的稳步进行。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之间其建筑风格、语言形式、文字样式、服装的款式、节日的设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艺术设计提供源动力,并为艺术设计实现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艺术设计领域将中国结等具有浓厚民族风韵的表现形式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1.3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我国具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虽然少数民族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其在服装样式、音乐风格、舞蹈形式、建筑类型等方面与汉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这些差异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完全不同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其文化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尚有许多优秀的文化等待人们的发现,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工作者而言。现在就以少数民族中的服饰文化为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个数相对较多,每个少数民族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分支,因此同一个少数

民族之中其服饰文化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加之少数民族总数较多,因此少数民族总体的服饰文化就显得极为丰富,从这些丰富的文化中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文化符号,对服装设计领域乃至整个艺术设计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有着突出作用。近些年来,艺术设计领域对其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本地文化关注程度日益升高。然而中国艺术领域中民族文化部分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文化,导致中国民族文化中相当数量的精华常常被艺术设计工作者所忽视,甚至部分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但是现今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中的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的文化数量与日俱增,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也是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一种完善。

2中国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目前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来自于外部环境中的文化对民族自身的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全面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艺术设计领域。在如此复杂的形式下,如何进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摆在艺术设计领域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标识上具有形式丰富且相对较为具体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一种建立在实物之上的设计语言。该类语言是在特定时间之内民族文化特点的存在形式。例如中国的长城等著名建筑,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俨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们审美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对审美意识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在经历一些组合改变,并加盖时代的烙印,更加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第二,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民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追求和平和美好生活,而这些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例如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其标志性的图案――祥云,就对全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良好祝愿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祥云图案镶嵌在火炬上,并在全世界进行传递,使得世界人们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培养自身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将中国的民族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将中国的艺术设计工作以及艺术品在国际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去。

参考文献:

[1] 袁建芳.论中国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2010,29(25):6768.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7篇

【关键词】艺术 特色 英语 教学 内容 形式 效果

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是一种新创造和新尝试。对这一新的教学改革,应当及时研究总结、分析评价。面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这一重点课题,本文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各界的关注,从而为今后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

所谓“特色英语”,是指与一般英语不同,且与艺术类各种艺术形式密切相关的英语,即带有艺术含量的英语。很显然,这种“特种英语”教学必须脱离一般英语的教学内容,而选择有针对性、有艺术性的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内部诸要素的总和,“教学内容系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载体与依托,也是实现教学目的、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凭借。”①教材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其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材料。所以,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又集中在教材编选的创新上面。

也正因如此,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既有创新的必要性,又有创新的可行性。例如编写英语原文戏剧剧本的片段、大段台词,英语原文散文、小说片断和抒情等,英语原文关于绘画的评论,以及英文片电影片断等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的新教学内容,都是教学内容上创新的有力举措。

二、新的教学形式

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探索的第二个层面是新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是一对范畴,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的创新也首先从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始。但是,教学形式又反作用于教学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具体来说,艺术类专业特色英语教学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以往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相对较少,课堂氛围也较为严肃。而将音乐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也能够使高校英语教学的氛围相对轻松和谐。与此同时,英语教师也通过相应的情感共鸣,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英语小品的教学形式。小品是被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特点体现在生动、通俗以及形式活泼等,它可以用简短的形式反映出生活中的大量具有激励意义的事件,让人们在心灵上得以升华。英语小品不紧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而且就形式特点而言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扮演英语小品中的一个角色。英语小品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仅增强了艺术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一定的生活体验。

(二)课外教学形式的创新

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成立各种课外特色英语活动小组,如戏剧特色英语小组、音乐特色英语小组、舞蹈特色英语小组、绘画特色英语小组、电影特色英语小组等。就音乐特色小组而言,英文歌曲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这是因为英文歌曲具有生动有趣以及优雅流畅的特点。课堂上的教学往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乏味的,而在课外进行英语音乐的欣赏以及演唱,不仅可以使学生缓解疲劳,更好地吸收课堂所吸收的知识,而且对英语歌曲的演唱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在发音时的重读、弱读等缺点,使得艺术学生在口语发音上得到提高。

(三)组织学生开辟校园“特色英语角”

利用课外时间让各艺术专业学生互相沟通,形成群体合力,取得1+1>2的效果。

三、新的教学效果

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探索的第三个层面,是新的教学效果。

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情况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特色英语教学已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兴趣的加强

在心理学中,兴趣是指“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倾向。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②特色英语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广大学生的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成为其学习的动力。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颇有道理,这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二)注意力的集中

在心理学中,“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指向性,其实就是一种选择性,把需要感知和认识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之上……注意的产生有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如突出鲜明、变化多端、新颖别致等;主观原因则是主体的心境、兴趣、经验、态度等”。③“特色英语”的“特色”既具有客观的新颖特点,又具有主观上的兴趣特点,所以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

(三)理解力的深化

“特色英语”让学生直接阅读英语艺术作品的原文,可以直接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更加直观地品位出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与精化。同时,用英语对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且避免因翻译错误而造成的缺失与误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艺术作品的内涵。

(四)创造力的提升

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艺术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其艺术创造力得到全面、大幅度的提升,提高动口能力(演唱、朗诵能力等)和动手能力(跳舞、表演、绘画等能力)。例如对于英语小品,学生可以围绕小品的中心思想,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融入到英语小品中,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英语水平的提升

“特色英语”教学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书写能力、英语会话能力等得到全方位提升。可以说,“特色英语”教学取得了特殊的教学效果。

随着人们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艺术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相应作用。在此过程中,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实践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注释:

①王在畅.钢琴艺术系统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240.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49.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8篇

1.艺术、艺术教育与文化。

艺术可以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来定义:哲学是挑起争论的,科学是能终止争论的,艺术就是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艺术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的、人类用以表达既有感知的且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艺术是由各种门类构成的,艺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构建了文化的整体,没有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的共同构建,整体的大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可以说是二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艺术文化有重要的位置,艺术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门类中都蕴涵有文化因素;整个人类文化史中离不开艺术文化,它是人类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文化与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根据事物传承和发展的规律,艺术催生了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教育,艺术就无法传承与发展。因为文化和艺术的不可分割性,在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中,艺术教育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艺术教育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通道,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泛指高校除专业艺术教育之外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切非专业艺术教育活动,通常简称为艺术教育。

2.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指一个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所建设出独特的、得到认可的、取得卓有成效的、值得借鉴推广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化存在于其独特性,根据校园文化的内涵,其生存和发展应该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是特色校园文化彰显育人功能。文化是一种概念,某种程度上涵盖了“校园的所有”,正是因为其全面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显得若有若无,漂浮不定,在育人上体现得不充分、不贴切。特色校园文化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应将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地展现,存于每个人的身边,与生活、成长息息相关,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二是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强大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来源于高度的认同,特色校园文化应该尊重学校发展历史和积淀的成果,汲取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让每个人在其中享受和生长,增强文化自信,带来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三是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方向正确和动力不竭的体现,特色校园文化因为其具体的目标和主体、科学的程序和完善的保障,解决了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问题,因而实现了持续的生长和完善。

二、艺术教育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加强艺术教育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内容,艺术教育对特色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教育丰富了具体内容。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校园文化是艺术思想的延伸和艺术作品高度浓缩。艺术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其门类和形式丰富多样,校园中的艺术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与表现形式。艺术内容的丰富性、超强的表现力、积极的感染力使得校园文化在内容上显得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在表现上显得直观有力、摄人心魂,在思想上显得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形式上显得充满活力、惹人喜欢。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让校园文化精彩纷呈,充满生机和活力,吸引和感召着大学生自愿、主动地参与其中,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2.艺术教育完成了美的教育。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中的基本知识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美的基本知识和元素,掌握美的基本规律,能正确鉴别美与丑的实质;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发现和欣赏美的活动,将学生的知识逐步提升为艺术的基本能力固化在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中。在进行高层次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将已有的艺术知识和元素通过不同的形式、顺序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区别于其他的艺术作品,实现了创造。美育对人的思想、知识、素质、情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美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学习体验、实践完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承表达艺术,创造创新艺术,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3.艺术教育提供了创新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人精神和情感的具体表现,艺术教育就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如何了解生活、走入社会,并且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去分析、设计、创作表达生活的原貌和自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形成其自身的创造思维,最后升华成为创造能力。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以及在施行技术时的构思和表现方法突破技术的极限。艺术教育独特的教育和表现形式及其过程,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活力的环境中自由生长,不断发现和创造,始终让校园文化保持向上发展势头,不断更新充满活力。

三、创新艺术教育形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1.艺术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人人参与特色。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对接,用课程的理念来管理艺术类活动,开设如舞蹈、声乐、戏剧、器乐等文化艺术类活动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从中选择,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在完成活动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技能。艺术活动课程化解决了校园文化活动面向人人的目标、全面发展的内涵等问题,普遍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其次,面向特长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针对有艺术潜质或者艺术专长的同学成立艺术专长实验班,为学校艺术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证。在全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遴选有潜质的、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组建舞蹈、声乐、话剧、戏曲等艺术门类艺术专长班,采取独立设置、集中管理的模式进行三年一贯制的综合培养,在保证其自身专业学习以外,通过讲座、集训等方式完成每周固定课时的艺术类系统培训实践,让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能看、能听、能说、能演、能教”,从而掌握艺术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表达和传承艺术的能力和精神。专长班通过提高性质的培养为学校提供了一批艺术教育核心人才。

2.艺术教育坚持民族与地方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特色。

地方高校多处于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这些不可复制的优势,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学校可以主动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根据学生的来源和民族的习惯,举行少数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风情展、集体锅庄舞会、少数民族风俗知识竞赛等活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间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师生广泛参与,使学校师生加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精品化路线提供了优厚的环境。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坚持民族与地方相结合,就是将民族元素和地方元素大胆引入到校园文化的作品创作中来,形成一大批高层次的艺术作品。民族元素中的勤劳勇敢、奋发上进、热情大气等元素和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活泼、向上的要求,以及青年大学生热情、开放、包容等特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完全不同于课本、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引入到高校,经过先进的理念指导、前沿的方法等再次创作赋予其时代性和流行性,更加脍炙人口、具有感染力,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精品。艺术教育中与民族和地方相结合的做法,让校园中的精品层出不穷,经过积累慢慢形成了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又一特色。

3.艺术教育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打造校园文化创新特色。

坚持开放办学,艺术教育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校内外结合的发展思路,确立“创作以智力引入为主,提高以艺术实践为本”的艺术教育策略,加强艺术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艺术教育的活力,形成校园文化的创新特色。坚持“请进来”,以智力求支持。根据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在师资培养、演员提高等方面与省、市地方文化系统等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根据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创作经典作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学生通过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高水平的艺术活动与学生的理论学习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坚持“走出去”,以开放求活力。抓好艺术教育校外进修和采风两个重点。制订艺术教育教师进修计划,派出老师到相关专业知名高校进修,提高艺术素质和能力。组织艺术教育教师校外采风,通过“行万里路”式的观摩研习让艺术教育始终保持活力。

4.艺术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校园文化可持续特色。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第9篇

一、民间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艺术设计教育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各个高校分别设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但艺术设计教育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落后于设计实践的需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上,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形式化、教学方法程式化等现象,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避免过于空洞的教学内容,引入民间工艺美术元素无疑是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可行方法,这样不仅避免了艺术设计存在的固有程式化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艺术设计教学也需要借助“民间工艺美术”这个有力的臂膀来丰富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思考力,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二、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由中国民间百姓创造出来的、以美化生活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初衷的美术形式。民间工艺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每个地方风俗习惯、地域差别等原因形成了非常多的种类,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在具有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兼具审美价值,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艺术的瑰宝,种类繁多,包括剪纸、皮影、年画、蜡染、服饰、泥塑和陶瓷等,无论哪种民间工艺美术,都色彩华丽、质朴生动,民族特色鲜明。其中,剪纸只用一把剪刀就能裁出鬼斧神功、空灵深邃的作品;皮影使用光与影的艺术演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年画用简练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人物;蜡染以织物染色刮起了一场场浓郁的民族风;服饰上各个少数民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泥塑缔造了无数栩栩如生、津津乐道造型;陶瓷是用各种各样的造型和纹样诉说着一段又一段历史……这些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美术极具特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宝库。俄罗斯民族的特点是质朴坚韧、热爱生活,以欧洲文化为主的同时也吸收了部分亚洲文化,由此产生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俄罗斯民间主要的工艺美术有木制工艺(套娃等)、金属工艺(复活节彩蛋)、漆器工艺(霍赫洛玛漆工艺品)、陶瓷工艺(格热利陶瓷)、桦树皮工艺及纤维与编织等种类。套娃是俄罗斯木制工艺的代表,是一种不倒翁木蛋玩具,雕刻精美生动,色彩富丽堂皇,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寓言故事,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能表达娓娓动听的故事及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文化。复活节彩蛋是根据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3天后复活的传说改编的,彩蛋是耶稣复活的象征,寓意新生。所以,作为复活节礼物的彩蛋,做工精美,常常镶嵌着各种珠宝、黄金等珍稀材料,对俄罗斯人来说,它能带来美貌、健康和好运。俄罗斯民间漆器工艺以霍赫洛玛漆工艺品为代表,主要是在木器上涂黑色做底,然后描绘金、绿、红等颜色,最后上漆并抛光,具体制作的器物有花瓶、首饰盒、盘碟等。起源于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俄罗斯也有长足发展,格热利陶瓷是其中的代表,其生产的陶瓷主要以生活用品居多,新颖别致的茶具、风韵独特的乌釉餐具及受中国影响而诞生的青花瓷,都成为格热利的特色陶瓷制品。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白桦树众多,由此产生了以桦树皮制作工艺品的民族特色。桦树皮经过剥取、烤制、染色等数十余道程序后,雕刻或编织成了篮筐、餐具、服饰、箱包等物品,桦树皮工艺品表达了俄罗斯人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质朴醇厚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纤维与编织工艺包括纤维工艺、柳编工艺、草编工艺等,每一种工艺都体现了俄罗斯人的心灵手巧的民族特点,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三、中俄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挖掘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材质特征

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中,不仅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案例,也可以将一些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材质特征引入到教学中,木、竹、棉、麻等材质使用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酒鬼酒包装设计中,中国香港设计师黄永玉先生采用了源自湘西的粗麻布袋,简单缝制,既反映了湘西的地方乡土特色,又给人以反扑归真的自然美,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是值得珍藏的佳作。同样,俄罗斯也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材质特征明显。如俄罗斯民间草编工艺,采用麦秸草等材料,通过结、辫、串、盘等技法,编织成壶垫、草帽、洋娃娃等制品,可以让学生将这种草编艺术与现代设计进行巧妙嫁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再如,俄罗斯民间柳编工艺也值得我们借鉴,这种历史悠久的工艺采用柳条、藤条等进行编制,主要编制品有花篮、果盘、吊蓝等,这种工艺当然也可以引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通过这种编制技艺的引入,可以丰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诸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艺术设计课程都可以引入这种工艺。

(二)挖掘中俄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特征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有丰富的图案资源,“借物言志,以物喻情”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图案的常用表现手法,题材多以财、福、寿、禄等为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工艺美术图案不仅仅在形态上采用夸张、简化等手段来增加其艺术魅力,还在寓意上进行加工,将形和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如中国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在他的酒包装设计中采用了双鱼图案,年年有余的寓意一览无遗,形态上采用大红底烫金的视觉效果来表达中国红的民族特色,充满喜庆感和现代感。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多去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特征,将民族、传统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让设计能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俄罗斯民间工艺美术的图案也非常多,这些图案可以用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段。例如,俄罗斯桦树皮工艺品上的纹样就非常多,有花草纹、树形纹、花瓣纹、三角纹、直线纹、人字纹、圆形纹、回形纹及漩涡纹等多种纹样,这些纹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来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图案设计的无限种可能,为以后从事艺术设计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