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7 18:11:22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1篇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认知;意识;行为;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51-02

儿童伤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1-2],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3]。儿童家长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看护人,其看护质量、养育态度和行为成为影响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儿童自身预防伤害产生深刻影响[4-5]。为了解幼儿园儿童家长对预防儿童伤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海淀区10所幼儿园中的全体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海淀区不同级类园所所占比例,分层整群抽取规模在200~300人之间10所托幼园所,对全体儿童家长中经常照顾儿童的1名看护人进行调查。共有2 122人参加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 080份,有效率98.0%。其中儿童父母亲1 469人(占70.6%),其他看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等)611人(占29.4%)。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和高中中专为主,分别占29.2%和39.8%。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儿童家长基本情况,对儿童伤害知识的知晓情况,知识来源及希望获得途径,对预防伤害的态度,所采取预防伤害的措施。在幼儿园的家长会上由问卷调查员进行问卷的发放、解释、回收。

1.3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经逻辑审核无误后,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家长对伤害知识知晓情况 见表1。

表1 伤害知识知晓情况在不同儿童监护人中的比较

知识儿童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伤害是一种疾病108(7.4)13(2.1)121(5.8)21.500.00

伤害可以预防1 322(90.0)543(88.9)1 865(89.7)0.580.44

伤害可以致残976(66.4)368(60.2)1 344(64.6)7.280.01

伤害可以影响家庭经济1 301(88.6)523(85.6)1 824(87.7)3.520.06

伤害可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1 046(71.2)418(68.4)1 464(70.4)1.610.21

伤害可影响家庭稳定性1 127(76.7)432(70.7)1 559(75.0)8.310.00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儿童家长伤害知识知晓率在6.3%~86.0%,儿童父母亲对儿童伤害的危害和不良影响知晓率均高于其他看护人,其中“伤害是一种疾病”、“伤害可以预防”和“伤害可影响家庭稳定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儿童家长获得伤害知识的途径前3位为:“电视宣传”、“阅读报刊”和“网络浏览”。 家长伤害知识希望获得途径前3位为:“医务人员讲座”、“专题宣传册”和“电视宣传”。 在“医务人员讲座”、“电视宣传”、“专题宣传册”和“阅读报刊”4个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2 幼儿看护人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获得途径比较

途径知识来源途径希望获得知识途径χ2值P值

亲属告诉848(40.8)794(38.2)2.930.09

朋友家长交流875(42.1)812(39.0)3.960.05

广播宣传270(13.0)256(12.3)0.430.52

电视宣传1 493(71.8)1 215(58.4)81.760.00

专题宣传册833(40.0)1 268(61.0)181.970.00

阅读报刊1 216(58.5)1 147(55.1)4.670.03

医务人员讲座407(19.6)1 310(63.0)808.680.00

浏览网络907(43.6)882(42.4)0.610.43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3 儿童伤害防范意识 由表3可见,儿童家长对孩子伤害防范意识不同。在“儿童渐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可以自己避免伤害”比例上,更多的儿童父母认为儿童有自我防范意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3 儿童伤害防范意识不同看护人比较

防范意识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儿童随时会发生伤害 1 342(91.4)564(92.3)1 906(91.6)0.510.48

儿童渐有自我保护意识681(46.4)253(41.4)934(44.9)4.280.04

儿童可以自己避免伤害102(6.9)25(4.1)127(6.1)6.120.01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

2.4 儿童家长预防伤害的行为比较 由表4可见,家长采用多种方式预防儿童伤害的比例波动在21.9%~94.0%,儿童父母在“教孩子避开危险训练”和“教孩子预防伤害知识”中的比例均大于其他监护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4 预防伤害行为不同看护人比较

行为父母(n=1 469)其他监护人(n=611)合计(n=2 080)χ2值P值

教孩子避开危险训练462(31.4)75(12.3)537(25.8)82.800.00

叮嘱儿童注意安全1 375(93.6)581(95.1)1 956(94.0)1.710.19

日常采取安全措施1 182(80.5)510(83.5)1 692(81.4)2.570.11

教孩子预防伤害知识358(24.4)97(15.9)455(21.9)18.220.00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3.1 儿童看护人现状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身体控制能力差的特点,使伤害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6]。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看护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10所幼儿园的儿童日常生活以父母看护为主,且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提示目前海淀区儿童家长存在整体素质较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现状。

3.2 儿童家长对伤害认识不全面 调查表明,儿童家长对伤害的认识表现出不全面的特点。儿童家长伤害知识知晓率在6.3%~89.7%。儿童家长对“儿童会因伤害可以致残”认识相对不足;对“伤害是一种疾病”知晓率仅为6.3%。这一结果与丁宗一[7]报道的多数人认为伤害是一种偶然发生不好的事情观点一致。儿童父母亲较其他看护人对伤害给家庭的不良影响认识程度相对较高。提示儿童其他看护人应为伤害的健康教育重点人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途径与希望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电视媒体、阅读报刊的易获得性、丰富性、直观性使它成为儿童家长伤害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知识的希望获得途径顺位显示:儿童家长最希望通过幼儿园保健医生健康教育讲座和阅读伤害专题宣传册的方式获得伤害的知识。说明儿童家长认为保健医生的健康教育讲座和伤害的专题宣传册对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更具有针对性,而健康教育一直被众多学者认为是降低伤害的基本措施[7-10]。提示保健医生应为儿童家长提供更多健康教育讲座的机会,同时也提示政府部门应投入更多的经费制作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册供儿童家长阅读,以此加强伤害防范知识的学习。

3.4 儿童父母对伤害的防范较其他看护人更为主动 儿童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家长的看护质量、防范意识、防护行为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影响伤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更多儿童父母较其他看护人认为儿童会逐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伤害的能力。其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儿童伤害发生的防范行为也相对主动,表现在积极地叮嘱儿童避免伤害,还会因地制宜地教儿童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知识。让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提高才是真正预防伤害的根本[11]。过度的保护、限制,低估儿童的能力对孩子实际是一种伤害。这与儿童父母知识相对广泛,受教育机会相当多,接收新信息的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4 参考文献

[1]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9.

[2] 姜竞雄.全国儿童意外损伤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5-656.

[3] BLUM RW, NELSON MK. The health of young people in a global context. J Adoles Health, 2004,35(3):402-418.

[4] 姚应水.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22(2):150-153.

[5] 晏晓颖,廖淑梅.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认知状况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60-61.

[6] 欧丽君.宁波市某三级医院2006年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调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08-109.

[7] 丁宗一.大力开展儿童期意外损伤的监测与干预.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3-654.

[8] 刘筱娴,司达敏,施东华.儿童伤害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50-252.

[9] 许积德.重视意外损伤的预防.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4):252-253.

[10]金会庆,徐勇.意外伤害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6,12(2):17-18.

[11]徐韦.杭州市2004年幼儿园儿童意外损伤发生情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86-88.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2篇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健康教育

意外伤害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跌落式引起伤害的首要原因[1]。为了防止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对这一群体做有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 意外跌落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年龄或发育水平与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男童是意外伤害的危险人群,美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53∶1[2],我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2.05~3.34∶1[3]。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楼房逐年增多,其阳台、楼梯以及门窗常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置,儿童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有增多趋势,但跌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有关。较小的婴儿由于平衡能力差,多是从床上、台阶、楼梯、光滑地板跌落或滑倒,也有家长怀抱孩子时不慎跌倒、摔倒所致;>3岁儿童一般都上幼儿园,集体活动增加,小儿之间的交往增多,而此阶段的小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爱动,喜欢追逐打斗,但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意外跌落伤害的因素。多动儿童更易发生意外伤害[4];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间接增加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性。

2 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特点

研究表明:跌(坠)落高度是跌(坠)落伤的决定因素,不同高度其损伤类型差别较大。我国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的意外坠落多发生在2~8 m,头部伤多见,其次为四肢伤。跌伤地点为家里、学校和途中,受伤形式主要为自伤、骑车、绊倒等。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意外事故干预研究中,经常性健康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措施,对于干预计划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3.1对儿童的健康教育

3.1.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婴幼儿平衡能力差,应教育家长要严加看护,不要把孩子独自放在童车上,床上,椅子等高处。小儿使用学步车时家长要一定要在旁看护,防止发生意外,让小儿在婴儿时期就练习翻、爬等动作,以减少小儿跌落伤发生。

学龄前儿童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要从小培养识别危险的能力。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下跳,不要与小朋友打闹,跳蹦床时,不要与小朋友靠的太近,同时要有家长看护,并到安全性好的娱乐场所。意外伤害常发生在散居的儿童中,加强儿童的看管和照顾,提高儿童入托率十分必要的。

要教育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在广泛地参与娱乐活动时选择安全性能好的场所去锻炼,滑冰、滑板、骑自行车时一定要佩戴防护品,同时儿童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娱乐和运动。

在校期间,不宜在教室打闹,因为课桌椅的棱角易造成损伤。操场上的健身器材有很多轴节,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免造成损伤[5]。

3.1.2加强对男童及多动儿童的健康教育 对于男童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周围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于多动儿童要进行认知行为教育,教育其上课时注意听讲,加强组织观念,遵守纪律。同时要加强社交技能的训练,对其控制冲动有帮助。

3.2对家庭方面的教育 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子女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儿童看电视节目广,易产生渗透效应,故家长应正确指导儿童收看电视节目,教育孩子不要模仿其中的危险动作。在家庭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必要的防火防电常识。

3.3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教育 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学校的教师必须对意外伤害的发生有预见性,应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应加强学校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设计和文体活动场所的安全保证[6]。

4 讨论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健康问题最少的时期,但却是意外伤害的多发年龄段。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跌落是引起伤害的首要原因。为了防止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这一群体做有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多数儿童青少年都知道有意外伤害,但某些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差。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将意外跌落给其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向其解释清楚,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以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此外,预防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贯穿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

同时,也要注重家长、学校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卫生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另外,还应加强学校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设计和文体活动场所的安全保证,防范于未然,以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使儿童、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外,虽然经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对意外伤害的知识可以有一定的了解,但知信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都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知信行的不统一性在对待可能造成意外跌落伤害的某些行为中具有特殊表现,这提示我们儿童、青少年跌落意外伤害干预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对儿童、青少年跌落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既要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还要把健康教育与改变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性,增强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总之,加强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在具体实施健康教育时应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安全教育措施,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传播方法,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介,从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要求人人参与、齐抓共管,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平.儿童及青少年的意外跌落伤害[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17(3):109-112.

[2]龚洁.儿童非致命意外损伤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1):11-14.

[3]余晓鸣.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J].中国学校卫生,1990,11(5):31-35.

[4]司达敏.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干预[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3):107-112.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3篇

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占儿童总死亡的20.00%左右[1-2]。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聚集的场所,确保在园儿童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责任所在。现将长宁区托幼机构6年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长宁区托幼机构每月上报的儿童意外伤害个案单。

1.2 方法

我们将儿童意外伤害分为缝针、骨折、骨裂、烫伤4类。

1.3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率

2007—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共发生意外伤害54例,平均年发生率为0.74‰,6年间儿童意外伤害总体略有上升(表1)

2.2 种类

2007—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中以跌撞伤造成的缝针和骨折多见,分别占68.52%和25.93%(表2)。

2.3 发生场所

2007—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以发生在户外活动中最多见,占51.85%,室内活动次之,占33.33%,其他占14.82%(表3)

2.4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性别比较

2007—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中男童32例,占59.26%,女童22例,占40.74%,男童多于女童。6年间男童平均意外伤害发生率为0.87‰,女童发生率为0.61‰,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 也高于女童。

3 讨论

3.1 加强管理

近年来,长宁区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略有上升。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常忽视周围环境,在盥洗、取放玩具、摆放桌椅、就餐 、上下楼梯、排队散步、游戏等活动环节中,易发生碰撞和跌倒,导致缝针或骨折。托幼机构在安全环境的创设中,布设、

流程不合理;保教人员监管不到位,工作疏忽也易造成儿童伤害。因此,托幼机构要加强管理,开展创设安全环境的专项活动。保教人员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要有责任心,应有安全防范意识和高度的洞察力,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对顽皮的幼儿特别看护,对潜在或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安全的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3.2 重点环节关注

6年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以跌撞伤造成的缝针和骨折多见,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户外活动中,男童发生意外伤害 明显高于女童。因此托幼机构中重点加强户外活动的安全,保证场地和大型户外活动玩具的平滑安全,出去活动前先做预热活动,提高幼儿的敏捷力和反应力,密切观察、监护儿童,尤其是男童,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

3.3 防范措施

托幼机构要建立安全制度,演练意外伤害防治预案,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营造安全的环境,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对保教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对不安全因素的敏感性和判别力。同时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和幼儿安全教育和宣传(交通、消防、运动、游戏、自然灾害等),建立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4篇

【关键词】儿童意外死亡;监测;分析

6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8-01

儿童意外死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已列在死亡原因的首位。为了解玉溪市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特点,以便进行有效的干预,现将2008――2012年0-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玉溪市(一区八县)2008――2012年连续5年上报市妇幼保健院的死亡报告卡及相关报表。

1.2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玉溪市0-4岁儿童死亡监测实施细则》,通过玉溪市三级保健网收集审核报表及个案死亡报告卡;死因诊断和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

1.3质控措施每年各级定期与计生委、公安部门及各乡镇派出所有关资料核对,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准确性。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召开一次儿童死亡评审会。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全市2008――2012年监测平均活产数106442人,0-4岁儿童死亡1258人,死亡率为11.82‰;其中220人为意外所致,意外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7.49%。

2.2儿童意外死亡的死因构成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其构成比分别为36.82%、30.91%、15.91%。其次是其他意外和意外中毒,分别占12.72%和4.09%。

2.3不同地区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一般情况和死因构成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所辖区域一区八县,分坝区县、半山区县和山区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及妇幼卫生服务情况坝区县最佳,其次是半山区县,最差为山区县。其意外死亡率分别为10.91%、23.64%、19.85%。

坝区的前3位死因为溺水(33.96%)、意外窒息(24.53%)、交通意外(19.81%);半山区的前3位死因意外窒息(40.00%)、溺水(35.38%)、交通意外(12.31%);山区的前3位死因为意外窒息(44.90%),其他意外(20.41%),溺水(18.37%)。

3讨论

3.1意外伤害是0-4岁儿童的主要原因儿童意外死亡是我市0-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5年间在儿童死亡原因中始终占第1、2位。意外窒息为我市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1位原因,其次为溺水和交通意外。这与家长对儿童看守不到位,儿童好奇心强,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有关。而交通意外的发生与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车辆增多,安全防范措施未跟上以及家长对儿童的监护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对意外伤害进行干预应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预防技术,利用育儿学校,托幼机构,家中等场所进行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现场抢救知识的普及,加强家长对儿童的监护,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死亡。

3.20-4岁儿童的意外死亡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重点防范措施坝区的前3位死因为溺水、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半山区的前3位死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山区的前3位死因为意外窒息、其他意外、溺水。坝区和半山区的经济和交通相对发达,应重点加强社会各界对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儿童在游泳,水中娱乐及近水玩耍时的安全意识,提高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意识。山区的经济和交通相对落后,应重点加强各种不同意外的防范措施,加强家长对儿童在野外的监护,培养儿童在外各种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

3.3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服务利用妇幼卫生项目,社区卫生服务及妇幼保健的管理特点等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深入到村、市,把卫生保健知识及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普及到位。

3.4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在宣传技巧、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儿童意外死亡的监测,逐渐完善意外死亡监测网,以期有效地减少儿童意外死亡,特别是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从而降低玉溪市0-4岁儿童意外死亡率。

参考文献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5篇

【摘要】儿童意外伤害是现代社会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不仅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残废及发育障碍,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本文对交通事故、溺水和窒息、烧伤、中毒、跌落伤、危害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综述,对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儿童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护理

【Abstract】Accidental injury of children in modern society is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has become of our children first "killer." Accidental injuries of children can not only lead to death, dis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but also a serious impact o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to live a normal life. In this paper, traffic accidents, drowning and suffocation, burns, poisoning. Fall injury risk fact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have a positive guidance role.

【Key words】Child Health Accidental injury Prevention and care

1.1 儿童意外伤害的定义

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专家指出,儿童意外伤害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与其相匹配的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是导致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心理行为因素的分析有助干家长及社会更多地了解与关注儿童的心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孩子远离伤害。

意外伤害也叫意外事故,可以理解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它具有家长、社会对儿童的保护,预防意外伤害的责任、义务和知识、方法等内涵。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已经被列为21世纪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受某些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具有发生率高、增加速度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1.2 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

引起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很多,像车祸、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跌落、动物咬伤、自杀或他杀等等。车祸是意外伤害的首位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溺水以夏秋季、农忙时为多;烧、烫伤主要是因为失火、炉火、火柴、电器、电熨斗、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造成的;中毒主要是误服造成的,毒物有氟乙酰胺类灭鼠药、有机磷农药、鱼胆及煤油、汽油等;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吸人异物是窒息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为0~4岁儿童,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其他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乃至铁钉、图钉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造成窒息死亡的。

1.3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儿童意外损伤带给家庭的不仅是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潜在的精神心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意外伤残则对受伤儿童及家庭带来终身痛苦甚至生理、心理难以消除的折磨。因此,应加强儿童、家庭、社会3方面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针对不同意外伤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儿童的监护和安全教育 1~4岁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尚未形成,应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热开水、煤气、电源等有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因素,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儿童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随着儿童自由活动范围扩大,大人还可将这些能引起的意外伤害因素做一些适当的演示,如热气、热烤等,使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危险。儿童外出家长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教育他们不能随便横穿马路,不要在公路边玩耍、池塘戏水,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不测。 (二)做好防范性措施,加强危险源的管理 对药品、农药、灭鼠药均妥善保管,避免随处放置农药、药品、灭鼠药,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最好在儿科医师指导下服药或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提醒家长家中或备用药物时,应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三)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建立院前儿童意外损害的社会急救和防护体系,医护人员应加强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向家长传授正确哺乳方式、喂药方法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父母优育意识,增强其对孩子的责任感;社区则应发挥地理和组织优势。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居民集中活动等形式因地制宜,积极做好儿童意外损伤的防护及其简单的急救知识等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共识,最大可能降低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6例,其中男71例(61.2%),女45例(38.8%);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3岁78例,占67.3%;3~5岁28例,占24.1%;≥6岁10例,占8.6%。

1.2 误服种类 : 化学剂32例(27.6%),灭鼠药14例(12.1%),镇静药15例(12.9%),农药2例(1.7%),其他药物46例(39.7%),不详7例(6.0%)。

2 原因分析

2.1 年龄: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美国意外发生的高峰年龄在1~4岁[3]。在这方面,与我们国内和本次探讨的结果是一致的。1~4岁儿童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且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极强。见表1。表1? 116例儿童意外伤害年龄分析

表一

2.2 性别:性别既具有生理性,又具有社会性,且随年龄增加差异也逐渐加大。在本研究中发现男孩的误服发生率约是女孩的1.6倍。见表2。表2? 116例儿童意外伤害性别分析

表二

2.3 性格:Jaquess 在Previous injuries and behavior problem ms predict children’s injuries 中指出:行为问题可作为预测儿童意外伤害的一个指标。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具有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中好动91例,占78.4%;好奇21例,占18.1%,模仿力强2例,占1.7%,内向2例,占1.7%。

2.4 监护人的教育程度:从表3中说明:父母的教育程度与儿童误服有密切关系,教育度高低与儿童发生误服率成反比。表3? 误服儿童监护人教育程度分析

表三

2.5 发生误服的地点:在大多数眼里,家对小孩来说是最安全的。家里是发生儿童误服的重要隐患,因此父母不能疏忽。

2.6 及时采取措施:从本次资料分析,误服发生后有74%发现意外发生后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由此可见,教育父母等如何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减少毒素吸收、提高抢救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3 预防对策

3.1 环境: 对于4岁以下的小孩应有专人看护,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3.2 教育干预: 在儿童意外伤害中提出了4E干预措施: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在儿童误服伤害中,教育干预是最重要的。刘可等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

3.3 专业人员的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每月向社会开展培训班,让他们能为更多的父母进行教育。有人认为儿科急诊医师应在意外伤害预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提出儿科急诊医师应定期向社会及政府伤害预防及控制的情况。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应担负起重要角色,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到社区或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

3.4 幼儿园、学校老师的教育: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宋亚君等在“661例儿童意外伤害极其预防回顾性分析”中指出: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防范也是多方面的,它需要家长和学校、幼儿园老师确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不但应具备责任感,还应具备一定的防范意外伤害的知识和技术[7]。故对家长和老师的培训是必须和重要的。

3.5 开展社区教育:通过电视、报纸、小册子、家长会、专题讲座及奶粉公司、保险公司的宣传资料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教,扩大对儿童意外伤害的知晓率。医院可定期派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示范观摩、讲解用药的有关知识以及误服的危险性,提高防范意识。告知监护人及有关人员在怀疑儿童误服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初步处理,如误服农药时及时催吐或适当使用拮抗剂。本研究中最早就诊为10min,最迟为3天。由于延误了抢救时间会带给患儿不可逆的结果。另外,告戒家长:在小孩进食时,应在旁看护,不让孩子躺着进食,吃饭时不逗小孩,以防气管异物的发生。

3.6 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 加强家中的农药、鼠药、避孕药、镇静药及其他药物的管理,所有药品、消毒剂、洗洁精等应放置在小儿拿不到的地方,并告知小孩药物的用途和危害性,不能随便自取。

4 结论

儿童的意外伤害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社会的重视以及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一 依据1991年至2000年10年统计分析,本市目前存在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分类如下:一、交通意外 车祸已成为意外伤害死亡中的首位原因,事故发生率上升极快。5至9岁儿童易发生步行交通事故,事故后果多见头外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

二 意外窒息 吸入异物是主要原因,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异物种类繁多,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玩具零件、纽扣甚至铁钉、硬币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农妇在农忙时因极度疲劳喂奶时堵住婴儿口鼻而导致窒息死亡的。近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原因与小儿零食增多有关。

三 意外跌落 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针对儿童的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趋增。小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或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儿反锁家中,孩子爬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四 烧伤烫伤 火焰和热物的烧伤烫伤,化学、电、放射烧伤烫伤时有发生。因此插座应符合规格,让儿童的手指伸不进去。烧、烫伤也可因炉火、沸水、热油、蒸汽、花炮等造成。

五 溺水意外 溺水发生的容器、地点五花八门,脸盆、水缸、浴池、游泳池、江河等都可惹祸。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为0至4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为5至9岁儿童,游泳溺水多为10至14岁儿童。

六 意外中毒 误服药物以0至4岁儿童为主。毒物有氟乙酰胺类巨毒鼠药、有机磷农药等,此外还有汽油、油漆等。还有儿童中毒是出于学习导致心理压力过重而有意服毒。

七 此外,还有包括暴力伤害的其他意外。调查资料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以4岁以下最高,男童多于女童,男童多为主动性意外,女童多为被动性意外。

参考文献

[1] Haddon W. Injury control, diseas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Se Co,1981,109-140.

[2] 张美丽.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对策.现代护理,2004,10(6):553-554.

[3] 姚应水,叶冬青.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3,22(2):150.

[4] 李亚群.城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分析.医学与社会,2001,14(6):24-25.

[5] 刘可,冯启璋,张慧洁.广州市儿童发生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09-810.

[6]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7.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6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vaccination. Methods: To find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vaccin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 specific protective measures with target. Results: It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vaccination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vaccination. Conclusion: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vaccin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security management of vaccination, and strictly implement vaccination proced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vaccination.

关键词: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实践

Key words: vaccination;safety management;practice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95-01

0 引言

随着我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广泛、深人的开展,适龄儿童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及一些新疫苗的推广使用,安全接种已成为接种门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如何做到安全接种,只有在接种流程环节中找到风险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不安全接种事件的发生,提高接种质量。

1 风险因素分析

1.1 在接种环节上找风险因素

1.1.1 预检:在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时,由于预检人员思想松懈,没有认真检查身体及仔细询问有无免疫缺陷、过敏史及是否患有严重疾病的急性期,所以在没有严格掌握禁忌证的前提下,就到下一环节,即:登记处。

1.1.2 登记:①登记处人员没有认真核对:接种对象有无接种禁忌证,根据接种月龄与接种记录,给实际存在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开具接种处方。②信息化管理带来困惑: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始终是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儿童随父母流动频繁且人数逐年增多,预防接种单位很难掌握具体人数和预防接种情况。既往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开展的地域有限,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交换标准,从而导致流动人口的数据交换无法在异地实现,故易造成信息系统与接种证记录不一致,医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疫苗重复接种或漏种。③由于医务人员业务不熟:疫苗间前后间隔没有达到规定,或搞错接种程序,而提前接种等差错。

1.1.3 接种:①查对制度不落实:有的接种人员上班思想不集中,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以致拿错、接错疫苗,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②接种部位皮肤消毒不规范:按照预防接种技术操作常规的要求,每一疫苗接种前应对接种区域用75%酒精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酒精干后立即进行疫苗的接种。③接种部位与途径不正确:由于接种人员技能原因或受种儿童哭闹之故,导致接种部位、途径,没达到疫苗接种要求。

1.1.4 留观:疫苗接种完毕后,没有按要求留观30min,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就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另外,留观室没有派专业医生对接种后儿童进行观察,也对及时处理接种反应带来不利因素。

1.2 疫苗领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风险因素 由于疫苗的特殊性,接种人员在取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始终独立完成,没有经过第二方来领取疫苗,所以中间存在着薄弱环节,这给安全接种带来隐患。

1.3 冷链设备运转和维护存在的风险因素 有的单位没有制定冷链管理应急预案,出现应急情况时,难以保证保存疫苗冰箱的温度。没有按规范对保存疫苗的冰箱进行2次/d的测温,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冰箱温度的异常。

1.4 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及主动参与配合状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需求和满意度等直接关系到预防接种的顺利开展 [1]。

2 风险因素管理

2.1 领导重视、加强管理为确保安全接种防范措施贯穿于免疫接种的始终,单位领导重视和支持必不可少:成立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各项安全接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为安全接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相应人员、设施;建立计划免疫激励机制,加快计划免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接种人员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定期培训持证上岗,保障预防接种工作各个环节安全。

2.2 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接种意识加强思想教育,对预防接种人员要加强专业思想和医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是防止差错的根本前提。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培训、例会、自学等不同形式进行知识更新,熟练免疫程序、各项操作技术。实施疫苗接种前,要做好“告知、询问、记录”三环节[2],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行安全接种,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2.3 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个部门有了团队精神,也就有了凝聚力,是保证安全接种重要方面之一。要降低预防接种风险隐患,医护人员必须紧密配合[3],接种人员在核对疫苗接种通知单的同时应核对预约单,发现问题,及时与登记处医务人员做好有效沟通,保证安全。

2.4 定期进行安全接种讨论科室负责人负责具体预防接种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科室定时召开安全接种管理会,分析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消除内差。同时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登记、上报制度,动态了解各类疫苗使用和儿童反应情况,便于早期干预,保障接种安全。

2.5 规范疫苗采购、运输储存及管理。①疫苗管理:疫苗质量是减少副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择疫苗时,应严格按照疫苗管理条例,选用质量好的疫苗,在接种中一旦发现副反应频发的疫苗,应及时停用并更换其他同类疫苗。②冷链管理:制定冷链管理应急预案,有效应急停电事件。注意运输途中温度监测,确保冷链正常衔接。在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疫苗。安瓿开启后,活疫苗应在0.5h内用完,灭活疫苗在1h内用完。疫苗的运输与储存要严格按照冷链运转规范化管理。

2.6 重视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陪伴者和保护者,有关接种前的事宜和接种后的反应是最了解的,所以要认真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要改善居民对预防接种服务态度的认知程度,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需求,必须加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儿童家长意识到要使儿童接种安全,得到家长配合的重要性。

3 小结

我院接种门诊医护人员,在预防接种中,由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程序进行,大大降低了预防接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使儿童得到了安全、高效、快捷的接种服务。自开展预防接种以来,从无医疗差错发生,儿童家长对医护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戚小华,李倩,陈耀荣等.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调查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10,22(8):90-91.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7篇

关键词:预防接种; 安全接种; 疫苗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40-01

1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接诊的人群不同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首先,大部分来门诊预防接种的是健康的儿童及其家长;其次,其中不排除传染病带菌者或隐形感染者,但其发现和甄别却非常困难;再者,儿童免疫功能不够健全,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一旦发生接种对象感染事件,影响巨大。为搞好感染控制,应成立感染控制组织,建立单位-职能科室-门诊三级管理机制,门诊成立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为落实制度,控制感染事件发生,开展层层监控,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接种人员进行资质培训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定期对消毒、无菌操作等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感染控制意识。

2 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

首次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时,办证人员即详细向儿童家长讲解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政策及其意义;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接种区别; 二类疫苗实行自愿、知情、自费的原则; 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嘱家长签订儿童接种票据之《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每次接种前要认真阅读告儿童家长书并在儿童接种票据之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 提高接种人员的安全意识

预防接种人员每年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组织学习《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每季度组织系统培训并严格考核,增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意识。

4 加强疫苗管理确保质量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类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有些疫苗是活的减毒的微生物。因此,疫苗多不稳定,受光、热作用,可发生蛋白质变性和多糖降解,失去应有的免疫原性,甚至会形成有害物质而产生接种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冷藏运输和保存才能保证疫苗的效价和质量。为此,我们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和冷链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疫苗从领取购取、运输、入库验收到出库接种都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冷藏箱保持清洁,冰排溶化后及时更换; 每天上下午各测冰箱温度1 次确保冰箱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疫苗使用时遵循同品种先入库先使用原则; 冰箱内储存的疫苗摆放整齐,与箱壁、疫苗之间留有 1~2cm 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冰箱门内搁架不放置疫苗; 经常维护冷链设备,确保冷链设备运转良好。

5 实行预检制度实施标准预防

对接种对象的预检是实施安全接种的第一关,通过预检,可以将接种禁忌对象筛选出去,减少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强调实施标准预防,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着工作服,操作后必须洗手。强化对接种人员标准预防的落实督促检查,确保接种对象自身的健康。

6 做好预防接种其他各项工作,确保安全

预防接种门诊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接种室每天上下午空气紫外线消毒各 1 次,接种台消毒擦拭 2次,地面湿式清扫、湿拖 2 次。接种人员接种前严格按照卫生要求洗手。接种前问诊人员详细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并告知受种儿童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接种时实行一人一注射器一毁型处理。当天结束门诊后及时处理剩余疫苗,废弃已开启疫苗,将未开启疫苗做好标识放入冰箱,下次首先使用。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理接种医疗垃圾。

预防接种工作是目前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做到安全接种,该项工作才会得到儿童监护人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有效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疫苗储运管理规范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05)

[2] 王晶, 李均满, 王颖.加强预防接种管理 实施安全接种[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8,(S1)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8篇

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主题,被圈定在“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上。 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 保护少年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安全,一方面依靠各级领导和学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更要教育青少年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那便如同多上了一道保险,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 有可能你不知道 怕就怕我们身处危险或威胁之中却全然无知,这可能是更危险的事情。 哪些因素可能构成校园侵害?日前,在“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专家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的一番提醒引起我们的警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他把校园伤害分为显性伤害(包括生理损伤、精神紊乱等)和隐性伤害(包括隐性身体病症、精神污染及长期心理压抑所造成的渐进性伤害等)。从这两方面,他告诉了大家一些平时不太为人注意、却有可能对学生构成伤害的因素: 上学路途远在当今的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大中城市的学生产生这一问题是由于择校所造成,而在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则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等原因。我们没算过,如果孩子去上学的时间单程多用半小时的话,9年将会多耗费1800个小时!除了多支出精力与体力,上学路途远还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加上复杂的社会治安等因素,孩子或早或晚或单身一人在路途中就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各种报道显示的有学生死伤的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学校的服务半径,小学不宜大于500米、初中1000米,农村小学不宜大于1500米、初中2500米。此外,学校交通状况对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伤害隐患,如公共交通能否到达、道路是否畅通、校门前是否设交通缓冲地带、道路设计是否有人行道、校门前车辆管理是否得力等,都不仅可能对孩子权利有所侵犯,同时也构成了隐性伤害,使不少孩子为此而焦虑不安; 学校的各种通道以及楼道应当与学生的人数成比例,通道或楼道过窄就可能造成拥挤并发生伤害事故,尤其是在学生下课、上操等人数相对集中的关键时间。如果再缺乏教师的相应安排和疏导,就更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由此发生的惨案已经给了我们血的教训。有调查显示,有16.8%的学校在学生下课或放学的时候经常有通道或楼道狭窄的现象,另有41.3%的学校偶尔有拥挤的现象,只有41.8%的学校没有。可见这一问题有相当的普遍性; 还有,学校建筑的层高不够与通风不畅,楼梯栏杆高度不达标,体育器材故障,门窗玻璃不牢固,没有围墙或围墙太低,实验室通风不规范,厕所建设不达标,饮用水供应不合标准以及装修暗藏杀机等问题,都可以成为校园显性伤害; 在校园设备方面,有时也会对学生构成伤害,如教学器械设备配备不达标、课桌椅不达标、黑板不达标、不合乎标准的照明与采光,还有由于文具与教材印刷装订粗劣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这些方面不达标的情况广泛存在。 此外,校园制度也可以对学生造成伤害。如门卫制度、食堂卫生制度、教师值班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作业制度与作息制度、班额制度、座位制度以及校服制度等等方面,都可能潜藏安全隐患,在疏忽的环节上就容易出问题。 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丁宗一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指出,意外伤害是有生理基础的。就拿儿童过马路来说吧,有时候家长会教训孩子说:“你没有长眼啊,过马路看不见车来?”其实这话说的是对的。因为12岁孩子的视网膜还不能很好地同时处理两个移动的物体,所以,儿童过马路是需要大人牵着的。另外,自杀也是一种意外伤害。所以预防校园伤害,不能忽视了心理伤害。 …… 这些或明或暗或隐或现、有可能躲过也有可能酿成惨祸的侵害,我们必须明确知道并且提高警惕。 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清醒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而学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又往往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因此,学校在保护儿童免受伤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预防校园伤害,首先要强化学校责任的概念。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从特别权利说,保护学生的生命

权和健康权是学校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从社会契约关系说,学生注册交费后,与学校即发生契约关系,学生安全便纳入教师的职责范围;由伦理关系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人师者应视学生为子女,要以监护人的身份来保护学生不受伤害。 当然,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有安全机制建设的概念。学校也是一种公共设施,它不具有封闭性、隐秘性,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也会在学校中发生。校园安全应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安全相互作用。学校与社会、家庭应建立统一协调的危机应对系统和安全知识教育系统。 宗春山提出,应建立校园安全应对系统。它包括:预警危机,进行预防危机发生的活动;危机管理包含现象评估、制定策略、监控策略实施;还有追踪,目的在于确认危机处理的成效。这方面国外已有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法国创造了“学校安全计划”,目的是减少暴力行为,加强上学和下学途中的安全,雇佣失业青年培训后做调节和监督员;挪威创建了反对学校暴力计划,教育学校、家庭减少与预防暴力,指定纪律限制以强欺弱,并对被害生进行支持、保护;美国提出“主动神圣教育计划”,降低在校生学习失败感,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鼓励互相尊重、合作,创造学生归属感等。 但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如在安全知识普及方面,有些学校不能有意识地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统计显示,有82%的学校平均每年进行3次以上,11.7%的学校进行2次以上,5.7%的学校只进行1次,还有0.5%的学校从没进行过。同时,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在多数中小学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犯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事实上,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还不仅仅是传授健康知识,它还应该包括对儿童自我防卫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肖卫东指出,在开展预防校园侵害活动中,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如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督导检查,强化教师之间的监督制度;保证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尤其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家庭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表现,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经常保持与学校的有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教育孩子与人正常交往,既要预防别人的侵害,也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去侵害别人。社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儿童少年权利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激浊扬清,给儿童少年创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用知识保护自己 近年来,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2000年由全国少工委和教育部等单位启动的“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通过推广小黄帽、“让”字牌,给学生上下学的路途送去了安全。此外,学校、家庭的安全知识教育也越来越多。去年启动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正在各地的中小学校园里推开。今年为落实“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主题,“平安行动”开展了争创平安校园“六个一”的活动。这“六个一”包括:唱响一支“平安校园”歌,创编一句“平安校园”警句,参加一次“平安校园”征文活动和知识竞赛,参加一次“平安校园”训练营,举办一次“平安校园”论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越来越丰富。 据报道,四川一名小学生家住的楼里着起了大火,情急的居民们在惊慌中找不到逃路。这个孩子因为学过自护知识,用湿毛巾捂住嘴,在浓烟中摸到了楼门,最终带领大家逃了出来,无一人死亡。楼内的居民把这个孩子推为小英雄;还有一个小学生,全家外出时遇到车祸,爸爸流了很多血躺在路边。孩子一边向急救中心求救,一边用布条给爸爸包扎。后来医生说如果再晚些或是没有采取措施,爸爸就没命了。这位父亲一直在说这样一句话,“是孩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习惯。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使其逐渐养成习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经常在青少年自护教育时被引用。那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上智慧和能力的反映。所以,宗春山强调说,在预防校园伤害的教育中,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包括应激心理训练,如冷静心态、勇敢精神、创造能力等;包括良好心理品质的训练,如沟通、合作能力,健康的自我形象、自我调试;还包括安全能力的训练,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被害预防。这种训练强调实践和体验,力求使孩子们获得全面的生活经验。 宗春山提出,必须建立少年儿童自我责任的概念。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发展潜能、各具特色的人,安全健康地成长,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儿童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任务。平日的自护教育非常必要。通过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安全意识、完整的安全知识和全面的安全能力,使个体建立起有效的应对社会危险的自卫系统。 相关链接 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这项工作开展8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动员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项活动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参与面广,全国的每一所学校的师生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二是针对性强,每年设立一个主题,从不同方面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和能力。1996年的主题是“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1997年是“交通安全教育”;1998年是“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1999年是“ 消防安全教育”;2000年是“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2001年是“校园安全”;2002年是“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2003年是“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效果显著。通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师生的安全知识普遍增加,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从2000年起,教育部与、公安部、全国少工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这是一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2003年,在这项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这项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儿童安全防范知识第9篇

为切实做好我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认识加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实在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采用防范措施,全部落施工作责任,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隐患治理工作,坚决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加大对我镇2013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吴皖颍为组长,镇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炳伟、宣传委员曩柏树、副镇长汤侠、副镇长侯辉为副组长,镇党政办、宣传办、水利站、综治办、民政办、团委、妇联等部门和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迪沟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

三、职责分工

镇中心校:1、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要做到日常安全教育和节假日前专题教育相结合,印发以防溺水为主题的致学生家长一封信,通过发送信息、打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促其履行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印发有关预防学生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问答、宣传手册等,重点宣传戏水的危害与游泳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做到“四不”,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2、暑期值班制度。暑假期间各校要成立暑期学生安全工作小组,认真开展学生入户家访。进一步做好假期值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实行双周报告、零报送制度,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按照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程序报告,并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中心医院: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配合学校做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人自救常识。

镇宣传办、电视台:做好启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专项宣讲教育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防护工作正面报道的舆论导向把握。大力宣讲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各种安全知识及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措施做法。

镇综治办、派出所:研究制定事故稳妥处置预案,扎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国土所、水利站对非法取土、塘坝任意改造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对因此而遗留的水坑、围堰等,要责令责任人限期修缮,确保不留隐患。做好重要水利设备、河塘、桥梁等学生溺水事故易发地段的监管,开展除险检查工作。在河塘、桥梁等重要地段设立醒目警示标识,采用必要的除险措施。

镇党政办、民政办、团委、妇联、关工委:会同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加大对青少年儿童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关注留守青少年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丰富留守青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

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各村(社区)书记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利用广播、宣讲标语等不同形式,做好本辖区内防溺水安全宣讲工作。对各水域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派人加大巡查,做到警示标识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创立与家庭假期安全对接,开展落施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家访活动,关注重要家庭的防溺水安全工作。发生安全意外情况时,立即、正确处置,并在第一时间上报镇政府。负责收集整理本辖区内防溺水安全工作各类材料、图片,归档备查。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

制定全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召开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召开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辖区、本部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二)排查整治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自查自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隐患逐一进行整改,确保警示标识和隐患整改全覆盖。

(三)检查验收

镇政府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组织机构,立即召开相关会议,认真部署本辖区、本部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