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5 21:53:43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1篇

学生姓名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2篇

 

一、完全学分制对广告学课程体系的新要求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等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相比,完全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选择课程、上课时间以及老师;同时,又可以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因此,完全学分制要求学校能够开设大量的课程群,除极少数专业面很窄的专业课以外,每门课程都应有数位教师授课,而且选修课涉及的学科要广,所占比例要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因而完全学分制灵活性强,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多元化,也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

 

广告学专业正是一门典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统计学、美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并且广告学本身有着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许多分支学科,同时还涉及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全学分制为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课程体系的调整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告学专业自1997年开始招收专业本科生,本科办学历史至今已有19年。目前,广告学专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定位与特色,紧密联系新传播环境下对新型广告人才的需求,同时依托艺术设计学院多种媒体艺术创意设计的背景,提出了“注重学生媒体创意传播能力,培养既有品牌整合推广意识,又掌握多种媒体创意制作能力的整合推广应用型广告人才”的专业培养定位。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学科基础平台课的拓展和专业方向课程组的设置。本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方向为目标,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渠道”的指导思想,本文提出以下构想。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我校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国内众多院校广告学专业基本一致,既注重专业基础理论,也重视广告实务操作。专业核心课程由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构成,部分分布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组,部分分布于专业课课程组。主要有《传播学概论》《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学概论》《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评》《影视广告制作》《广告文案》《广告摄影基础》《中外广告史》《广告创意》《广告媒介》《网络营销》《实效促销》等。完全学分制下,专业核心课程面向本专业所有学生,采用集中安排,统一授课,并安排专业水平最高、教学经验最丰富的教师授课,以保证质量。时间安排上,核心课程应尽量安排在一、二年级开设,最迟不应迟于第5学期。

 

细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完全学分制下,应改变原有的“一套教学计划框定所有学生”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挖掘学生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细化专业方向,重新划分课程模块,合理分配学时,从三年级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让学生学有所长,业有专攻。目前,我专业尚未形成有体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现行教学计划中,学生的选课余地也比较有限。结合我专业现有资源与优势,以“品牌整合推广与传播执行”为专业特色,拟开设的专业方向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营销调研与数据分析、广告设计与制作、媒介与市场行销。拟拓展的专业方向有:广告经营管理、新媒体广告运作、跨文化广告传播。

 

围绕专业方向形成“套餐式”课程组。各方向课程组均由“理论课+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具体构成如下。

 

广告策划与创意方向:理论选修课包括《品牌专题》《汉语文化》《商务文案》《经典广告个案研究》《影视广告专题》《创意产业策划》《网络广告创意策划》《会展策划》《新媒体广告策划》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广告策划专题实习》《活动策划实习》《中外品牌专题研究》等;第二课堂为策划类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毕业设计为策划创意方向相关选题。

 

营销调研与数据分析方向:理论选修课包括社会学、传播调研方法、广告调查技术、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数据库应用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广告调查专题实习、品牌专题调研与分析实习、消费者调研与分析实习等;第二课堂为营销调研相关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毕业设计为营销调研方向相关选题。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理论选修课包括平面广告设计、户外广告设计、CI设计、VI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制作、广播广告设计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多媒体广告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影视广告制作实习、广播广告制作实习、网络广告制作实习、多媒体广告制作实习;第二课堂为广告设计制作相关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毕业设计为广告设计制作方向相关选题。

 

媒介与市场行销方向:理论选修课包括消费行为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商务谈判与沟通、电子商务、当代传媒概况、传播调研方法、专项媒介研究、媒介计划与购买、广告投放效果测评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媒介计划与购买专题实习、品牌推广专题实践实习、媒介机构调查专题实习等;第二课堂为媒介购买、市场行销类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毕业设计为媒介与市场行销方向相关选题。

 

按照以上构想将广告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方向模块”的调整优化,一方面保持了专业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一方面也形成了真正的专业特色。特别是专业方向课程组中,从专业方向理论课,再到专业方向实践实习课,始终围绕一个专业方向,无论是理论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乃至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方向,都能够目标明确,一气呵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

 

2.强化广告实务教学环节与技能训练

 

强化广告实务类课程。当前,国内主要高校广告学专业普遍重视广告实务类课程,理论课与实务类课程的比例最高达到2∶8,如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等。对我专业实务类课程的教学,力争形成“精兵领衔(基础理论+实务理论+应用软件+实践教学)、贯通式教学”的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力争与社会企业联合进行,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与各级别的学科竞赛相结合。每门实践实习课程结课后,鼓励师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程汇报、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活动,并将有形资料整理归档。

 

开展学生广告技能比赛。在院系内不定期开展相关学生广告技能比赛,以鼓励学生加强广告操作能力的训练,并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创意类比赛:文案撰写、广告故事脚本绘制、原创广告歌曲等;设计制作类比赛:(平面、影视、广播、网络)广告作品制作、广告配音等;整合营销传播类比赛:策划方案及提案、营销调研报告等。

 

广告实战项目进课堂。紧紧围绕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在各类广告实务课程、实践实习课程、创新实验课程中引入广告实战项目或课题。以实战项目、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目标更为明确,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累专业实践成果。引入项目可包括学科竞赛、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合作教育科研训练项目以及其他项目。

 

三、结语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给学生最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把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与个性特长自行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构架,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并不断改进完善的工程。只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完全学分制的优势,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3篇

数字出版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研究编辑学、数字出版、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网络传播、出版、宣传等行业进行书刊、杂志、报纸、音乐的数字化出版、发行、传播与管理等。

课程体系:《图书出版史》、《网络传播》、《数字书刊编辑学》、《数字出版技术》、《编辑出版概论》、《网页编辑》、《多媒体编辑》、《出版法规与版权贸易》、《媒介经营与管理》、《社会学概论》。

数字出版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书刊、杂志、报纸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文字媒体、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文字媒体/出版;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教育/培训/院校;

5 计算机软件。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经理、版权经理、文字编辑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省级销售经理;

2 韩语文字编改;

3 版权经理;

4 销售经理;

5 数字出版编辑。

数字出版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备数字出版物版面设计和制作能力;

4.具备数字出版物策划与营销能力;

5.具备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6.具备数字媒体编辑与合成能力;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4篇

2001年那年,我大学毕业后成为众多营销大军中的一员,干过基层业务员、文案策划、企划总监、项目负责人等岗位,始终没脱离过“营销”这个行当。在此期间,有幸亲历和见证了营销事业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作为业界的一员,我始终在思考:过去的十年,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将来我们将怎样做营销?

一、还有多少人有从业信仰?

记得大学期间,我看的营销管理类的书籍是哈佛MBA管理类、日本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管理类等书箱,毕业后看的营销书籍是《销售与市场》、《商界》等,但此时市场上已出现了“厚黑学”之类的书,还有所谓的“成功学”……当时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营销是一门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

国内很多企业像中了魔似的,为销售论,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营销上,而非产品研发和品质提升上,业界甚至传出了“营销与道德”的讨论,为此,不难想像:为什么更多的企业十年如一日还是那个规模,要死不活的?为什么有的营销人直到“退休”,也只是一个超龄营销人?

在北欧和台湾都流行“工程师文化”,即轻营销。道理很简单:好产品根本就不用花大力气去推广。为此,我觉得作为营销人应要有最基本的从业信仰:营销回归产品本质,不能触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网络的兴起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传统平面媒体的衰落,网络媒体的兴起,业界给出的评述是:冲击了传统零售业,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等,我觉得最大的影响是:终结了营销卖“信息不对称”的历史。

以前商家“创造”一个卖点,通过平面媒体在小范围内传播,有人会信,也能产生销售,因为你的消息让人无从考证;今天,你无论卖什么产品,无论你说你的产品怎么好,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在网上查一查相关信息,为此,要求你的售卖信息完全公开、真实。

三、最好的广告效果是口碑,而非媒体传播

做营销,就是做品牌!业界动不动就谈品牌,什么是品牌?业界也没给一个准确的定论。

我认为品牌分两种:一种是媒体捧出来的品牌,企业花大把大把的钱投放广告,炒出来的所谓的“品牌”。一种是消费者在日积月累的消费中,形成的口耳相传的购买习惯,即“口碑”。前者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自恋情结,后者是有忠实信徒的追随,而广告效果最好的是口碑。

四、营销的最高境界是研究人性

为什么营销越来越难做?为什么即使很好的产品,也很难卖动?为什么即使是免费赠送、优惠打折等“史无前例”、“跳楼跳海”的促销,也很少有消费者领情呢?……

初级营销卖产品,高级营销卖思想!世界上营销做得最好的是宗教!宗教卖给人的是远期支票,而这张支票只有人到了极乐世界后,才能兑现,但全世界的善男信女们都相信。从人的本性来看,每个人都想占便宜,都怕吃亏、上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都认为自己很精明,不会相信任何人去洗脑,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主张,都希望买到的东西“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价格要低调”……

营销的本质是“发现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超出顾客期望”,还是“挖掘顾客痛苦,解决顾客痛苦呢?”到底是先有“需求”,还是“痛苦”呢?……我觉得营销首先要解决的是信任度,其次才有“需求”和“痛苦”之说!

五、我们一直在为中国的媒体广告打工

经济学家说,高额的门面和办公室租金让各行各业都在为房地产业打工。我倒觉得作为营销人,我们一直都在为中国的媒体广告打工。

从平面媒体广告(报纸、杂志等)、电台广播、电视广告到现在的新型网络媒体广告,尽管现在传统媒体正在衰退,新型网络媒体在兴起,但作为广告主只是换了个阵地投广告而已,从门户网站广告,到百度搜索引擎,再到淘宝直通车,高额的广告费丝毫未减,而网络营销看起来很美,对更多的人来说,可望不可及。

现业界都在谈转型,而转来转去就转到了网络营销,但为什么要做网络营销,只知道是趋势,而到底怎样做网络营销,却又不知道,但在慢慢做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那么,未来到底该怎样做营销呢?我个人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每个企业和营销人都应有互联网思维,如专业的产品体系、用户体验、新型媒体传播等。

二、选择产品和项目,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提供高性价比,而非低价的。

三、把广告费节约下来,前期做用户体验,建立“口碑”;中后期,把广告费从产品定价中减下来,做产品超值提升。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法

能力本位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教育,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企业的用人的需求出发,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从事该行业人员应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这些能力为目标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通过考核来检测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一、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分析

(1)不能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地位。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说,大部分是以学科为主体,理论性较强,往往表现为讲授内容空洞且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理论知识枯燥无味,此种教学模式难于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即使“粉笔课堂”的教学已为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取代,却往往是书本的翻版或“扫描”。直接造就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能力不佳,整体水平较低,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掌握理解程度不吻合,很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1)课程情境体验教学。第一,多媒体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演示教学,通过文字与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结合的表现形式,吸引其注意力,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同时可以结合营销软件模拟实验室进行教学,从而塑造一个真实生动、完整有效的营销环境,使学生能从演练课堂内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迅速提高实践能力。第二,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营销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加工处理后导入课堂,学生再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来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三,角色扮演法。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利用推销情景演练、模拟商务谈判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扮演合适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课程实践体验教学。第一,开展校外实训。从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真实的营销环境和对象,因此需要开设一定的实训课程,既有课外实训又有毕业综合实训,目的是让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有效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认识市场。除了在每一门营销专业课中开设有一定课时量的校外实训以外,还可以在每学期末安排一到两周的集中短期实训,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下企业进行综合实习,保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时间和实践条件。第二,成立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由专业教研组联合学校组建营销策划机构,让市场营销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充当员工,为企业提供市场调查依据、制定营销策划方案、进行广告创意设计以及产品推广宣传及促销宣传等多种营销服务。第三,组织各项营销技能大赛。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专业设置要求,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从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体验知识运用、感受激烈的商业竞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和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和现实的执行能力,并从中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沟通技巧、体会团队合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首先,注意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在不忽略课堂自身的规律要求前提下,体验教学生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体验教学活动不能从根本上代替课堂教学,主次颠倒。其次,应加强教师的组织能力与引导能力。体验式教学是一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教学法,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具有丰富的现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

参 考 文 献

[1]常英.体验式学习——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2]张子成.浅议“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1)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6篇

就业市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2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名中,新闻学专业排第30位,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3.8%。2012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中,编辑排第27位,就业比例为0.8%。而在此前的调查中2009年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在就业总体排名中是88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以88%的就业率,排在第75位。以上数据可见,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总体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媒体行业排第二,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创青春;创业团队;创业营销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创业相关文献的分析,本人发现关于大学生创业营销策略的研究还很少。现在中国已有的研究论述如下:

辜胜阻、肖鼎光(2008)分析了中国创业政策的现状和缺陷,提出了完善中国创业政策的体系和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曹雪莲、刘萌芽(2008)认为创业营销是未来营销发展的一个方向。杨建昌(2009)从五个方面浅析了企业的创新营销策略。马鲁峰(2011)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市场巨变中应该采取的营销观念。刘清林(2016)从六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的路径。

综上所述,创业营销的相关文献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的支持体系上,在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一群体的营销策略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著作和论文相对较少,没有重点研究适合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营销策略。

二、创业现状的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约有20.4万的毕业生选择了创业。其中,2012届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为2%,毕业3年的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3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根据报告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创业团队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困境的主要原因常常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创业营销方面。

三、大学生创业营销困境

1.关系营销困境

大学生创业团队从组建之初就由于缺乏可靠的人脉资源和客户关系管理,使得产品销售困难。创业的大学生团队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3年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营销手段,能够接触的人群也较为单一,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很难利用客户关系和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拓宽产品销路。

2.团队管理困境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因为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群体。在创业团队中如果过度依赖队长的个人力量,将无法发挥团队成员专业分工的特长,使得创业团队因为工作不平衡而产生分歧,导致团队项目遇到困境,这也说明了团队在组建过程中人才挑选以及管理的重要性。

3.适用的营销策略困境

大学生创业团队处于创业初期,课本上原有的营销策略并不完全适用这一阶段。如果创业团队过分依赖课本知识而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没有办法借助新的媒体渠道为自身打响品牌和知名度的,也必然不是同类企业的竞争对手,更无法让产品完成生命周期的过度。

四、创业营销困境的相关对策

1.密切关系合作

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需要与投资者、银行、政府机构、供应商等建立联系与合作。良好的关系营销有利于初创团队与这些公司或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单纯的依靠团队自身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通过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创业阻力。

2.建立优质团队

大学生创业团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忽略了团队在创业过程的重要作用而把所有的重点放在产品的研究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上。优质的营销团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产品的目标群体并且通过消费者市场对产品试用的反馈情况为产品研发工作提供一个修改方案。

3.创新营销策略

(1)产品营销策略

在产品的创新上,需要关注产品的外部包装也就是产品的形式,除了产品包装的形式、图案等基本的外观形式,更需要从产品出发,结合产品本身的样式和设计在形式上进行创新,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之后可以考虑到产品是否可以在附加产品上进行相关的创新。

(2)产品价格策略

在产品定价方面,对于无法完成批量大生产使得产品成本无法下调的创业团队,可以采取撇脂定价的方法。当产品进入市场时,就可以采取较高的价格避开同类公司的盗版和模仿,较快的收回投入的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技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对于可以将产品成本下调的创业团队,可以采取渗透定价的方法。

(3)营销渠道策略

大学生创业初期规模小、实力弱,很难通过传统的营销渠道开展营销活动。而网络销售渠道则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创业团队可以借助互联网打破渠道的中间环节,直接完成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连接,免去了多个批发商和零售商而导致的价格提升。网络营销渠道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营销的整个过程简单而高效。

(4)产品促销策略

在产品促销的策略中,大学生创业团队除了运用传统的促销策略如发放样品、赠品、优惠券、折扣返还等方式,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促销方式。可以在贴吧、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与消费者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在社群之中产品广告以及商品优惠券的方式给创业团队的网站带来流量。

参考文献:

[1]辜胜阻 ,肖鼎光等. 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 [J ] 中国人口科学,2008.

[2]曹雪莲、刘萌芽. 创业营销文献综述[J] 商业营销,2008.

[3]杨建昌. 浅谈企业创新营销策略[J]企业管理,2009.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8篇

    企业营销理念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五个阶段。前三者是站在企业生产者与销售者的立场上,到了市场营销则更多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社会营销是对市场营销的又一补充与发展。它强调的是消费者、企业、社会三方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回归到电视媒体营销上,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传”与“受”的关系,观众在享受电视传媒带来的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就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失去与世界沟通的那扇窗,要么失去与心灵沟通的那座桥——这也是如今电视广受诟病的一大特点。紧接着,“三网联合”作为一个重要讯息,宣布了电视、网络与电信的合体与共赢。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歌手们被淘汰、被拯救以至于最终夺冠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观众的网络投票与手机短信投票。而未来,电视媒体营销的重点不仅仅包括对自身品牌的建立,电视节目的改革创新,对电视观众特点、构成、收视心理、收视行为的分析,还应包括如何拓展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如何参与到电视观众的日常生活、如何协调好媒体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关系。这也是电视媒体发展中不能忽略、必须面对的问题。

    2品牌营销——单一卖点、特色卖点

    品牌的力量,毋庸置疑,成为一个企业立足的重中之重。现代企划创始人史蒂芬?金是这样来区分产品和品牌的:“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被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衰。”⑤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陈荣勇说:“无论经济环境怎样,强大的品牌是绝佳的投资对象,在经济低潮时对品牌的投入不但会使企业更有抵抗力,同时还能在行业震荡时赢得市场份额。”我国很多省级电视台对于自身品牌的树立已经有了很大成就。如湖南卫视定位于“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国电视娱乐品牌”、安徽卫视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大卖场”。相较于地方卫视,中央电视台作为全国性电视台则有着更高的起点与定位。央视现阶段的媒体策略是国际化新战略,即“建成技术先进、信息量大、覆盖广泛、影响力强的国际一流媒体。”⑥在电视媒体品牌营销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要坚持单一卖点、特色卖点,从整合营销的视角下将电视节目单一特色从形象识别上升到整个电视频道、电视媒体商业经营理念的高度,将单一转变为特色,切忌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最终导致“贪多嚼不烂”的结局。

    3文化营销——媒体文化的塑造

    在社会营销大框架下,也就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营销方式——文化营销。为什么说文化也能成为电视媒体卖点呢?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理念、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力,如麦当劳“我就喜欢”、李宁“Nothingispossible”、耐克“Justdoit”,在公司的广告中被反复宣传。在这里它们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句宣传语,而是一个品牌、一种产品的象征,一种企业的精神,也更因它们能够最大程度上参与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如此,当代电视传媒在进行品牌塑造时不妨借助文化的巨大影响力,通过一些“概念”的注入,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心理需求,最大程度上贴近人们生活、渗透进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拓展媒体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例如央视原创的大型功夫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功夫》、大型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梦想合唱团》,“这些节目都不是简单地为歌而歌、为舞而舞。娱乐只是外包装,中国百姓当下的真实生活,才是它们的内核。”综合频道总监钱蔚举例说,已于2012年11月30日亮相的《梦想合唱团》,就在呈现任贤齐、吴莫愁等人“好声音”的同时,搭建一个连接公益群体和需要帮助者的平台。

    4广告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多种经营

    对于电视媒体营销来说,其面对的对象有两个:一是电视观众,二是广告客户。电视观众是保障电视节目发展与延续的“生命之火”,而广告客户就是这“生命之火”中的木头。因此,各大电视台在抢夺收视资源、收视率的同时也在马不停蹄地抢夺广告客户资源。但有个现实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电视台可吸引人眼球的资源毕竟有限、电视广告客户也毕竟有限——市场这份蛋糕越分越小,由此也就造成了央视排挤各大卫视、省级卫视排挤地方电视台的尴尬局面。因此,广告经营可以作为电视台强大的资本来源,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三网联合之后,我们电视媒体在改革自身弊端、增加观众互动性的同时也能通过合作参与到电信分成里去,从而实现额外创收。因此,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在坚持传统广告营销的同时也应充分开拓市场,参与各个领域竞争,从而实现自身长久发展。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第9篇

(一)自媒体概念。互联网时代下,新知识、新媒体、新模式层出不穷,“自媒体”的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中。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二)自媒体的特点与作用。我们现代生活中,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及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会时不时地与自媒体信息相接触,有意识无意识地借助自媒体引起别的注意,为什么会有这样?这与自媒体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1、大众化。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瞬时间推广开来,那么,免费就是最大的特点。只有这样,人人都可以使用,就可以形成使用群体和扩散人群,那么大众化的特点是自媒体的一个关键所在。2、门槛低。与传统的媒体相比较,自媒体不仅使用免费,而且,简单易操作。尤其当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自媒体需要太多费用,不需要太多精力,就可以轻松掌握。这也是自媒体能够孕育生长并飞速前进的一个理由。3、传播性强。与传统的媒体模式相比较,自媒体打破了空间格局和时间限制,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自媒体在互联网络中,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大众中去,不仅如此,传播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更增添了一份自媒体的优越魅力。当然,自媒体风靡至今,不仅仅是存在的以上的三个优点而已,更是因为自媒体能够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1)盈利。现如今,无论是CEO还是家庭主妇,都知道“微商”这个词汇,那么自媒体最大的作用就是实现盈利性。通过自媒体销售产品,推广品牌、吸引客户,这确实是将过去难以想象的事情办得更加简单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自媒体形式,追逐并谋取利益。(2)传播。如果你想出名,那么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时下的名人、红人哪个没有微博小号,你的名气越大,粉丝就越庞大,当然你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往往很多大型的企业和品牌,也都是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来传播和提高曝光度,简直是花少量的钱,做大量的事的好方法。有了自媒体,您不一定是大腕,不一定是明星,只要你将自己的媒体做的多姿多彩,做的具有个性,你一样可以吸引很多的粉丝,与明星一样受人瞩目。(3)沟通。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必要额沟通。自媒体的出现后,确实很大意义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让沟通变得简单与明了。当然这种沟通不仅意味着熟悉的人,还有与外界、陌生群体的沟通。让你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让你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大,让你受到关注,增加了你的机遇与合作。所以只要你运用的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操控自媒体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当然,这也是积攒人脉,提升自我的好方法,否则,你如何做的吸引粉丝眼球,做自己的形象品牌?

二、将自媒体引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

(一)自媒体使用在大学生中间的推广。自媒体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最为迅速。这个群体不仅求知欲高,操作能力和接受能力也远远高于一般民众,所以,自媒体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但作为大学生,自媒体的使用仅仅在于社交群体的局限,只有通过高职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将学生娱乐性与求知欲转变到学习中去,促进学习者由被动到主动,信息由共享到共生。自媒体技术的拓展为高职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丰富了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存在感,并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就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方向。(二)自媒体教学模式搭建1、自媒体使用形式。。目前,自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在我们教学中可以广泛应用的有:论坛、贴吧、微博、QQ空间、微信、直播平台等。其中,以微信和微博使用频率最多,微信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和我国最重要的舆论传播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优势的传播渠道,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按照自媒体内容呈现形式来分类,自媒体可以分为:文字流、照片流、视频流、图文流、语音文字流等自媒体。我们教学过程中,就是学习将我们编辑或捕捉到的相关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通过自媒体其中一种形式,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人群,推广出去。2、自媒体课程设计。自媒体引入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模式,但是无论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我们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的培养。所以我们将自媒体引入教学中从三个方面进行课程的设计与改革。(1)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市场营销的理论特点,我们将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理论作为基点,将自媒体的媒体认知、了解、使用作为入门基础,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学习掌握自媒体的形式和使用、制作,提高知识理论的宽度。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媒体交流、沟通,将一个人学习发展到自媒体重大家一起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乐趣。(2)实践操作的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主要研究的是产品的销售、策划、推广、与形象塑造。但是往往实践操作都拘泥于统一形式,达不到学生真正的操刀练习的效果。通过自媒体形式,学生就可以自己定制计划,通过微信、微博、甚至开通直播平台,销售产品、制作广告、形象策划、甚至是品牌推广。每个学生都具有运营各自自媒体的能力,如何培养用户、发展粉丝、甚至是提高流量,这些实操性强、效果显著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战实操能力。将传统的实践学习,枯燥、统一、乏味的形式,彻底的改变为个性化、前沿性更高的扩展平台。(3)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职业教育教学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未来的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不仅将理论、实践传授给学生,最主要是通过学习,让我们的高职学生掌握未来工作、就业、上岗的职业素质能力。这不仅仅包括营销专业知识,更看重的是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精神。包括:交流与沟通、行为礼仪、客户服务、危机处理、公共关系等。通过自媒体的使用,熟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的交流,做好产品的线上联系,为企业的线下推广做准备。3、教学效果评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果评估所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试卷考核评估、阶段性考核评估、终极作业评估等。形式可能也有很,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的主观判断是占据主导位置,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学传授,考核学生教学效果时,也是通过自己设定的项目来进行考评,结果由教师通过考核结果来评定。那么,引入自媒体形式将会发生改变,一方面,由于自媒体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教学效果的展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另一方面,考核效果却不一定完全由教师统一来判断,即学生将学习成果通过自媒体到互联网中,或者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学生们可以真刀真枪的进行实战竞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争夺流量和用户。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就是区别与竞争,那么如何让你的产品与策划脱颖而出,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关键所在。如果你的账户一直受到用户长期访问,反映出来就是流量增加有超高的访问量,就意味着拥有众多的潜在用户。流量多,就意味着收益多。用户留意到你,那么如何留住用户,需要有价值的的内容,解决用户需求的功能等等,只有过硬的账户信息,才是挣得用户的核心。(2)争夺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通过建立微信、微博等各种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以降低营销成本。优质内容的推送,是自媒体平台影响力建立的根本。通过建立品牌效应,运营品牌自媒体,平台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一旦品牌概念在用户头脑中扎下根,也就意味着他们拥有的资源用户越忠诚,从而最终实现盈利。(3)争夺时效性。时效性指的是信息、行情动态相对获知者的有效性。比如说,平台上的天气预报,报道当天上午10点有雨,那么,过了10点,这个预报就失效了。这就是时效性。显然,各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如果都能引起众多用户的兴趣和关注,那么这些内容就具有超强的时效性。所以,时效性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忽略这一点,即便是再有海量内容,也难以抵御时效强的信息的重要性。所以自媒体经营的效果,也体现在时效行的这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发挥各自能力,在自媒体平台竞相展示自己,独立的运营与操作,使学习由被动填鸭式,转变为探索式;由实践难以实现,转变为独立经营操作;由单一形式摸索,转变为多种模式体验。通过自媒体,教师对学生就可以展开全面评估,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对学生课前、课上、课下都开展实时的监控和评价,并及时进行指导、反馈。并且,不同模式,也可以提出个性化的指导和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尤其,当学生离开学校,实习、实践、甚至毕业,都不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紧密的联系与指导,使教学效果的评估,摆脱传统模式的阶段性,转变为持久性,达到教学评估的长期有效的特点。

三、自媒体应用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优势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自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面,根据需要,在我院15级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自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改革,通过自媒体形式的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初步地掌握了新媒体的应用,并依据设定的教学情景,进行可行性的产品策划、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宣传等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反响。其中,参与自媒体教学研究的共计32名同学,进过一学期的教学跟踪与反馈,有91%的学生完全掌握并熟练应用新媒体手段;87.3%的学生可以将自媒体引入到市场营销活动中来;8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80%学生认为提高了市场营销实践能力;83%的学生认为通过此种手段,学生素质与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之,将自媒体应用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倡导的是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解。自媒体下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传与受的枯燥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通过自媒体协作互动的学习的新的共同体。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自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对市场营销的刺激与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不夸张的讲,没有自媒体的参与更新,就没有今天飞速变化的营销环境。所以,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媒体形式,显得格外重要。恰恰也是如此,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自媒体的教学应用于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依托自媒体的平台,优化教学内容,加深师生互动感情,使教学效果大幅度的提升,由过去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改变为探索式主动学习的状态,不能说,这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是一个新的教学时代的来临。这种教学手段的介入,不仅仅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激励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使课堂丰富而饱满,使课堂灵活而具有感染力。(二)优化课程内容。市场营销课程是由市场营销原理、广告原理与实务、推销策略与艺术、消费者心理学、专业营销、谈判与礼仪等相关课程内容所组成;各科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教学在授课中无论如何教学,都无法将教学内容设定的恰当好处,做到与学生的掌握程度相一致;因为学生对问题的的了解很难再一时间了解清楚。但是自媒体的介入,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媒体应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专业内容的掌握情况,或是推销手段不恰当,或是广告没有投放,或是基础不牢固,这样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优化学习内容的设定,将各科内容有机结合,达到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当然,自媒体通过互联网能够给学生带来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一部分,可能是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与市场营销专业性质与特点确实是不谋而合,由于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涉及方面比较广,知识面比较大,信息点也比较多。自媒体也有利于学生将内容简单化、碎片化处理,置身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去,去体会市场、社会。除此以外,自媒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性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实践教学,需要深入到企业中去,或是走到社会上,才能够了解,市场营销的具体业务与流程。自媒体应用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减轻实践环节教学的负担,部分实践环节,通过自媒体形式,学生就可以在学校内掌握和使用。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空间、形式都能有效的设置与安排。(三)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也是很敏感的话题。究竟什么样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受欢迎,这也是长期困扰高职院校的一个现实问题。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提高,也是高职院校主要的培养目标。但是说着容易,做者难。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学到皮毛,很难灵活运用也到不到精通的水平,这样一来,毕业的学生,在面对企业的要求,也只能是应对,必须深入到企业再重新学习与适应。这样一来,企业就面临再培训的难题,因为刚毕业的学生无法了解企业运作或产品销售的实际环节,确实需要学习与培训。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采用自媒体中部分形式进行销售与运作。比如:企业通过公众号、企业微博账号等开拓企业业务和塑造企业形象,应用直播媒体进行产品销售等。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自媒体,不仅仅可以很快融入到企业的新业务当中去,顺应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媒体的运作与经营,学会自主创业能力,掌握推销与谈判技巧,体会消费者的消费形态与心理过程,最终成为一位合格的营销职业人,具备职业素质与能力,成功地步入到社会中来。

四、结语

自媒体是一种大众的信息传播手段,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被应用到教学领域中来,自媒体的到来,它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思维,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目前对于自媒体在高职教学改革,也仅仅是全新的尝试,更多仍然是集中在思想教育领域的应用,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市场营销教学工作者进入自媒体教学应用的队伍中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基于自媒体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将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于杰,马婷婷.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方法探析,2014(2)

[2]周鸿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M].中信出版社,20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