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等教育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9 23:51:55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档案高等教育;改革;措施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继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越演越烈,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这对我国高校的各项工作都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档案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迎合时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顺应并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洪流,自主探索档案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举措、新方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档案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成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和讨论的焦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源于西方,其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则源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从出现至今,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对于其内涵的阐释也很难达成统一的认识。普遍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是学者的观点。主要强调大学校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学术研究国际化等与大学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第二种观点是国际组织的观点。国际组织相对来说更加关注和平和发展问题,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有助于世界、区域国家和平、发展的教育国际化理念[1]24。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尽管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还无法达成一致,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已成为高校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看,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工作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年,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留学层次也由最初的以汉语语言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发展为以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2)外教聘请。聘请外专外教是丰富高校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途径。(3)人员交流。包括教师和学者的互访与短期讲学、学生互换和短期研修等。(4)学术交流。包括学术期刊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互邀或共同主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5)科研合作。包括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合作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科研机构等。(6)合作办学。包括合作开设办学机构或教育项目,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等。3.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开放性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而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极大地弥补了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不足、拓宽师生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其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在实践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即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渗透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方方面面,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以我校为例,我校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2002年学校与法国教育部联合创办中法旅游学院,开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08年与台湾淡江大学合作成立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创新了两岸高校科研合作的新模式。仅在2014年我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场,出席人员626人次;派出人员478人次;外籍专家短期来访43人次;长期聘请长期外籍专家教师17人;与9所国(境)外的大学和教育机构签订交流与合作协议书[2]466。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极大地丰富和弥补了我校教学和科研力量的不足,在我校的教学评估、科研立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各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贡献,在我校的战略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档案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1.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档案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给档案高等教育带来不少的影响和冲击。(1)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给档案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教学内容,丰富档案学课程内容设置。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各类涉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书和合同等文书档案。包括高校与国(境)外高校与教育科研机构签署的校际交流备忘录和协议书、合作研究协议书、合作招收留学生协议书和聘请外国专家教师合同、各类教师短期培训协议书等档案材料。②留学生、交换生学籍档案。包括留学生、交换生的留学或交换学习申请表、录取通知书、成绩单和毕业名册等学籍材料。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档案。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立项、批复的行政文件,也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招生、课程、教师、学生管理等材料,还包括项目结束后的总结报告等,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④中外联合研究中心档案。包括联合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费用来源、研究成果分配等各方面的资料,专业性强。⑤外事礼品等实物档案。包括外国各友好学校或机构赠送的礼品或简介等资料。(2)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给档案高等教育搭建了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平台,为档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机遇。培养高素质的档案学专门人才是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高校档案专业教育部门领导可以通过本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牵线,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一方面选派优秀的档案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在读学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短期研修和交流学习,了解档案学的国际学术前沿、扩大学术研究视野和提高档案专业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外知名的档案学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开办学术讲座等,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学知识。(3)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给档案高等教育带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激发改革和创新的思维。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开放性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高校通过与国外友好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引进和传播国外先进的档案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不断地激发档案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思维。2.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档案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新挑战。档案高等教育是为培养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提供教学服务的中心,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要求档案高等教育国际化。但是目前,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很低,远远无法满足培养国际化高水平档案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档案高等教育课程内容陈旧,缺少与时代相呼应的档案课程。目前,不少高校的档案学专业课程还存在着内容陈旧、设置不合理等现象,主要传授传统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使得高校档案专业毕业生缺乏现代档案工作的知识和能力。(2)档案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落后,缺少实践教学。不少高校的档案学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所占的比重偏少。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旦学生的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脱离,毕业生就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3)档案高等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人才,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目前,高校档案学专业普遍缺乏学历高、能力强、懂外语的年轻教学骨干人才,无论是外语水平还是对外交流能力都欠缺。(4)现行中国的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高,导致中国的档案高等教育师生很难在对等的基础上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档案的利用还停留在简单复印、盖章的基础上,远远达不到远程网上查询、自行打印利用等水平,这些与外国高校相比,网络技术相差太远,难以开展合作研究。以上这些因素都大大阻碍了高校档案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档案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急需突破的瓶颈。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档案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举措

档案高等教育只有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借势而为才能取得改革和创新的成功,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本校现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资源,搭建档案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高校档案学教学部门可以先从与本校签署了校际友好交流协议书的国外高校着手,精选几所档案学教学与科研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外高校,与对方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档案教学人员短期互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2)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类国际档案学术研讨会,或邀请国外有影响力的档案学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校短期授课等,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改革和创新思维。(3)积极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档案教学骨干力量出国短期研修或短期访问,提高其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的档案教学与管理知识,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的档案高等教育师资人才队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高等教育师资力量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档案学毕业生。(4)积极运用网络的手段,通过远程访问国外高校的档案教学与科研机构的网页等手段,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档案教学手段。在美国,远程教育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在档案教育当中,校方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同行网,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查找收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通过交互式电视教学,形成教师授课记录,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其授课方案,互相借鉴经验等[3]56。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外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我们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5)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以实践操作为主体的课程设置,逐步改变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现行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程设置,联系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加强实践课所占比重,与各档案馆、博物馆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许多高校都把国际交流与合作列为高校重要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培养高水平档案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档案高等教育只有积极顺应这股洪流,不断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档案学专业人才,为国家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仇鸿伟.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大学(学术版),2012(10):23-32.

[2]广州大学党委办公室.广州大学年鉴2014[M].广州,2014:466-473.

高等教育研究第2篇

【摘要题】理论经纬

【英文摘要】Justlike

一切研究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以至突破,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当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作为一个命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么为什么今天重新提出这一问题?简单地说,一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指导当前改革实践时,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研究者加以特别的关注;二是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进行讨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结果的创新和研究过程的创新等等,此外还要涉及研究者的自身素质。笔者这几年参与了高等学校的一些教学改革实践,有很多感悟,想从实践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等教育研究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活动的复杂和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多样,研究活动的创新是没有一个统一模式的。仅以学科和研究对象为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研究活动创新的路线和方式方法。美国学者贝尔曾提出:自然科学是根据一种有顺序的范型来组织的,社会科学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组织的,人文学科则是借助同一中心来组织的。(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哈佛大学普通教育委员会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自然科学来自逻辑,社会科学来自关联,人文学科来自想象。(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研究活动本身。在研究活动中,这些不同的研究对象至少使研究者在处理题材的方式上有所差异。理工科研究者要在题材的逻辑上下工夫,社会科学研究者则更加关注现象之间的关联并极力寻找这些关联之间的规律,人文学科研究者则更多地借助想象和猜测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体味其中的奥妙。尽管不同的学科和研究对象在研究的结果上可能相同或相近,但它们所执行的研究活动的践线却大相径庭,创新的途径上也极为不同。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相当广泛,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些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又涉及社会科学的很多问题,同时也涉及人文学科的很多问题。而且同传统的学科相比,它的成熟性很低,以致很多国家到现在还不承认它是一门学科。此外,高等教育也和整个教育研究一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就曾说过:“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目中。”(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

教育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作用,才能称之为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内容。虽然这些研究结果本身是科学的,但“在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之前,就不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对教育科学有所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可见,教育研究并不存在什么纯学术研究,教育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问题,即解决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的、政策的和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说,教育研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教育研究如果不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的创新。教育研究的创新与教育实践的创新是一个整体,是教育研究创新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侧面。

二、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特点

无论中小学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研究,要创新就要解决问题,但高等教育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研究活动相比,在解决问题方面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宏观方面,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时要更多、更直接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内容,以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需要更多地与社会接触。二是在微观方面,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研究,在复杂性上比中小学教育研究要大得多。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林立、课程复杂多样,而且高等学校处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特别是大学,云集了各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这些特殊情况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比起中小学教育研究者来,在进行微观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实践者的影响力要小得多,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难度也大得多。

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能只关注研究者自身在研究活动过程上的创新和研究活动结果上的创新。因为单靠研究者自身的创新,还远不能保证这些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这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从理论思想上让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和高等学校里广大的教职员工接受某种创新的改革思路,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调动广大的改革实践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将改革启动起来并推行下去。因此,在谈论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时,必须要关注在实践第一线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员工,使他们不仅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来,也同时参与到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实践的创新。就微观层面的改革而言,大学里集中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他们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源泉。他们的创造性一旦调动起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仅仅考虑自身的研究活动和研究结果的创新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实践参与者的创新问题,特别是其他学科专家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从多学科视角带给高等教育研究的勃勃生机的可能性。实践也证明:忽视实践者的创新潜力,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还是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来说都是不利的。

若将上述的观点加以概括,可以这样来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等于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创新;它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由此引申出的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身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的相互结合,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改革时代对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只有在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实现之后,才真正能够实现。

三、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转变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要在研究活动中创新,除了应该调动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外,本身也有一个转变思想的任务。不仅仅要转变教育思想,也要转变研究思想。

从实践的视角来看转变研究思想的,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命题: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关照理论建设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相互交叉和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创新的思想基矗

所谓“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就是在进行任何一项理论研究的时候,要树立起解决实际问题并付诸实践的意识。其中也包括如何调动实践参与者的创造性。在这里,理论研究在实践上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是衡量这项研究是否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主要标准。具体说,任何一项理论研究,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都应关照到实际的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品格上,都应具有实践含义。例如宏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政策含义,微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课程含义或教学含义。

高等教育研究第3篇

综上所述,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国家教育政策与卫生政策对高等医学教育系统的影响研究,即高等医学教育的行业管理者和管理行为对高等医学教育系统的影响,国家医药人才培养和医药改革政策与教育系统政策衔接度不足,行业行政化和官僚化趋势使教育系统反应性不够,导致人才培养部门与人才使用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缺乏对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学生的人性因素研究,即从理性人与道德人两方面对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个体和群体进行深入的心理和行为分析。既往的研究总是指出人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从未研究过他们为什么不那么做,容易导致政策制订的盲目性和偏颇性;三是缺乏对既定的高等医学教育各行政与服务部门的运行程序进行审视和再思考的研究,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组织功能无法适应剧烈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即社会与科技进步倒逼教育改革。

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创新

1高等医学教育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是指组织或个人利用政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利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去衡量政策执行过程带来的各种事实状态,目的在于评判政策的价值,判断事态的走向,以此做出维持、调整、修正、终结或更新政策的正确决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以来,制订的国家或地区教育政策数目庞大,关系复杂,一些关键性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政策制定的初衷?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教育部门、社保部门、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国家职能部门的政策交叉日益频繁,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他们的诉求如何?都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例如对于全科医师政策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政策,教育者、医学生、医药卫生执业者和患者,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利益倾向。选择一些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高等医学教育政策(包括政策生命周期三阶段———政策制定、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经济学或伦理学评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2高等医学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存在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将教育组织生命与个体生命混淆为一,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等同为一,将组织的书面职能与组织的实际利益行为对等为一,这是进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错误前提。高等医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即是纠正这种误差观点,将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视为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研究在市场经济思潮蔓延、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个性特点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人力资源系统在流入、激励和流出环节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策略的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职能内容为研究的切入点,寻求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系统中人力资源要素的优化升级,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

3高等医学教育流程再造

高等教育研究第4篇

现代大学·象牙塔·社会责任——基于德里克·博克教育著作的解读

大学专业化与欧洲一体化

二战后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法律发展和法律问题

将美国高等教育提上21世纪的公众议程——审视美国高等教育的国家目标: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政策改革

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以理论创新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

创造力的研究方法

海峡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多元评价制度改革之比较研究

学术行政化对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影响探析

洪堡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建设的启示

移动学习的特点、要素与教学设计初探

“潘记沙龙”历史演化的叙事研究

建筑·宗教·记忆——伊斯坦布尔大学印象

论高教改革的难与不难

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初探

英格兰高等教育财政——由经济学理论和改革得到的启示

博洛尼亚进程下拉脱维亚的大学教师发展——以拉脱维亚大学和拉脱维亚农业大学为例

乌克兰与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对乌克兰国家机构影响案例研究

美国联邦学生资助及其实施初探

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研究机构在厦门大学成立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贺信

探寻人生足迹领略大师风范——编纂《潘懋元教授纪事年表》之回顾与感悟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人才开发与中国崛起

我国名誉博士制度改革研究

大学形象影响考生选择大学调查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师发展

欧洲高等教育政策的趋同及其对美国的启示

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演变探析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潘懋元先生的高等学校发展思想评述

大众化视域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

美国大学诚信教育制度体系述评

墨西哥高等教育治理与启示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策略探析

马来西亚私立院校留学生教育的最新发展及原因分析

论潘懋元先生的学人精神

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价值观、道德、知识关系的一种视角

中澳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比较及其启示

1872—1881年中国幼童留美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它改造了大学,改变了社会——美国州立大学发展及其社会效应

《美国新闻》排名真正的显著影响

排名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博洛尼亚进程2020:新十年中的欧洲高等教育区

欧洲大学作用的变化:注重就业能力

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南

高教改革与正本清源

台湾地区大学少数民族入学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文理分科:历史视野下的是是非非

移动学习的特点、要素与教学设计初探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

完善的税收制度: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学理念的追求——美国名校校训一瞥

日本“社会人基础力”行动述评

高等教育研究第5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8874

国内刊号:43-133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高等教育研究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关系论》;关系思维;元研究

一、《高等教育关系论》是一部探索关系范畴的哲学著作

对于关系,特别是某事、某物、某人等具体关系的刻画、描绘与论证,前人多有论及。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道与器、阴与阳、有和无、体与用、一与多、聚与散、兼与独、因与革、善与恶”等,都隐含或彰显着关系的意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较早对关系进行了本体性探索的学者,在其《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将关系视为与实体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并且以“数量、相对、先于、同时”等概念,对其进行了开创性的描述和解释。概言之,从古至今,人们——其实也处于关系中——一直以来都试图从关系中或者运用关系这一工具,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宇宙进行想像、凝思或追问,以寻求或揭示事实、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真相。《高等教育关系论》则是“基于关系”并“运用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关系属性进行的哲学思考或元研究。哲学是抽象的,让常人难以琢磨和把握。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爱恨交织,西方人对中国哲学也莫不爱之深、恨之切,原因皆在于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蕴藏着至理,体现着大道,但哲学之抽象的特质以及表达方式的“非常道”——如《论语》中极简的话语表达,《纯粹理性批判》中极繁的长篇盛言,无不让西方读者和东方读者难悟其妙,遑论指导实践、提点人生。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许多学科在通向高峰的发展旅途中通常会在某处与哲学相遇,这往往导致常人对理解、把握这些学科时怀敬意而远之。《高等教育关系论》是高等教育学科与哲学相遇的著作,它用关系范畴统领了高等教育,坚信高等教育与世上万物一样,皆具关系属性,坚信高等教育“在关系中孕生”“在关系中存续”“在关系中演化”,以及更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在关系中被认知”。高等教育“在关系中被认知”,这是极为重要的观点,它奠定了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治理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等)的全部基调。高等教育是复杂的,如果用复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高等教育事实或现象,定然会将高等教育推向至新的复杂高度。唯有用简洁的语言、共感的体验,方能将复杂的高等教育简约化,让更多的人不惧高等教育,愿意走近高等教育,愿意理解高等教育,愿意游弋于高等教育。与众多其他因与哲学相遇而成的艰涩难懂的学科典籍相比,《高等教育关系论》并不令人生畏。该著作用通透的语言(著作通篇几乎没有生僻或佶屈聱牙的语句)和通俗的个案(如水、石墨和钻石等),阐明了“关系之作为元范畴而存在”这一并不简单的至理,揭示了“事物在关系中,关系在事物中”的内在规定性,让常人也能洞悉“事物是关系的事物,关系是事物的关系”的大道。对“关系”这一哲学范畴如此简洁的思考与提炼,使得“关系”概念如同USB接口一样,容易被理解、被接受,可迁移性强。知识愈被广大群众所掌握,知识愈能张扬其力量,愈能成为人类改造自身、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宇宙的利器。知识之所以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其表达的可接近性或通透性是重要的前提。《高等教育关系论》用简朴的语言阐明了不简朴的关系哲理,助常人用常眼体认“非常道”,助非科班身份的常人正解高等教育。教育哲学要走进生活,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拥抱,才能迸发出其应有的育人智慧。冯友兰是公认的中国哲学大师,但他的思考和思想仅仅为哲学专业或对哲学感兴趣的少数人(或精英)所接触、熟知,远未在大众层面掀起应有的思想或行为的涟漪。相反,台湾学者傅佩荣教授,站在生活的角度,结合生活的案例,将中国哲学与芸芸大众的人生结合在一起,使听者不倦,让普通大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哲学的洗礼。一部仅千言的教育哲学著作,《学记》之所以至今都能反映甚至概括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实践,言简且时时透露出生活的意蕴是其重要原因。“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之论,短短数语,道尽了学习的意义以及更为深远的人生价值,即便少有中华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亦能“知其道,明其理,晓其善”。《高等教育关系论》也是如此,即使没有教育学科背景的“白丁”读者——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也能明白书中“天赋是教育的原材料”“发现天赋是因材施教的根基”所蕴含的旨意,也懂得要根据小孩或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当的学校、老师以及学习内容,以实现受教育者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关系论》是一部探索高等教育的实践著作

有人说,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书为无用之书。此乃偏颇之言。时至今日,许多人都坚信哲学乃大用之学、万学之学。哲学之所以被人视为无用,原因在于著述者没有将哲学书写明白,没有将哲学与人的经验、体验有机结合,致使读者在阅读作品之时,有艰涩困厄、难以为继之感。普遍看,许多至理的哲学典籍,往往都需要读者费诸多心血、绕多层圈子后,才能悟其妙处,懂其至理,耀其人生。人生何其短,用简洁精妙的言语书写复杂的社会万象,是思想生产者、集成者的本分。作为源于个人生活又抽象于大众生活的作品,《高等教育关系论》的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作者对工作、学习、研究等生活过程中“为生、为师、为学、为政、为学术”的感悟与深思,给人一种共同的理解感。例如,著作中“为师之道在育人之道中”之言,阐明了教师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为本的为师之理;“为教之道在于教学相长中”之语,说明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生、共进之理;“为学之道在相反相成中”之词,点明了学习过程中的“独学与共学、博学与专学、学‘鱼’与学‘渔’、理论与实践”相依相成之理;“学问之道在系统关联中”之辞,指明了学问乃“关联之学、关联之问”之理;“学术之道在文献关联中”之说,表明了学术研究在文献中的“见道、察道、成道”之理。品读这些简洁之语,几乎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与己共情的“触点”。高等教育是内涵丰富的问题域。如果说“为师之道”“为教之道”“为学之道”“学问之道”以及“学术之道”主要是描述教师和学生之职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长的内在机理,著作之“关系是考察事物的认识论起点”则揭示了高等教育有效、有序运行的“管理之道”。当下的高等教育领域,不仅在“量”上(师生人数、办学与科研经费额度、学位点与科研和实验室、学科专业与课程门数、校区面积、社会服务面向、国际交流合作伙伴与面向等)逐年递增变化,而且在“质”上(“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社会满意度等)也有着与时俱进的要求。那么,高等教育治理的关键节点在哪里?尽管有关高等教育的理论论述与实践探索不胜枚举,各有异见、洞见,但都没有给予“高等教育有效治理问题”根本性的简明回答。观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学校的职能部门,或沿袭历史惯性,或依凭政府、企业的行政与管理经验,甚至也不乏基于个人偏好与“个人权威”等对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进行应付式、位置式的理解和解答,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出现许多“正常”的乱象:管理与服务不统一、教学与科研不协同、教与学不相称、学校发展与师生发展不共进等。迷雾背后隐藏着事实的真相,拔开或吹散迷雾就能找到遮蔽真相的盖子。高等教育有效治理之所以各有其论或各行其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关键节点,即高等教育的关系属性。对于高等教育这一客观的关系性存在,只有运用关系思维,对高等教育及其实践进行关系性理解,才能获得根性认知,才能获得最卓越的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主管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主办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7362

国内刊号:14-1251/G4

邮发代号:22-17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高等教育研究第8篇

保持优势,发展特色,努力创建为军队服务的著名医科大学--王谦校长访问录 本刊记者

关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贺加,郭立,乔敏,张秀敏

面向21世纪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教育 史耀武,孙灼,张秀英,左演生

本硕统筹,培养高层次工科人才 李蔚,张文雪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蔡淑琴,张子刚,张金隆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的困惑与方略 徐小洲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恢光平,王曰芬,张忠林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赵川平,张聪,楼程富

扬长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选择 陈坤华

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 耿有权

新世纪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浅析 张陵,董锦歧,李阳,朱少泽

高校科技工作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浅探 吴洁

为了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迫切需要--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科"211工程"建设巡礼 周祖翼,方耀楣

军地高教结合:优化国民高教资源配置新举措 王源升,陈仕平,鲁军灵

军校工程制图课程建设目标体系研究 张文信,刘诗汉,朱育林

改革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录取工作的思考 杨淑华,马永斌

硕士生入学考试中的不公平竞争及其对策 陈晓明,李石槟

分段制+多渠道--改进现行硕士生招生体制的建议 谭立章

高职高专教育评价的探索 徐挺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王纪安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模块化与跨专业学习 陈国平

高工专文化素质教育初探 吴兴伟,刘铁雷

基于网络的"大学专业英语"可进化教学系统 姜铁兵,张婧婧,康玲,舒畅

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实践 汪雄海,赵光宙

变革思维模式增强德育效果 毛成

略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汤海平

"理论力学创新应用实验室"初见成效 张方洪,庄表中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部级一流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张常群,杨屹,苏建茹,郭广生,柯以侃

大学工作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 金卫勇,王家平

"中山包装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 胡建强,蒋道生,张昌凡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校定位之我见 卫迎春,孙焱林

国际合作天地宽--杨宗凯教授及其团队成功的启示 胡艳华,邹江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及其网络特性探析 黄胜杰,张毅

试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四大关系 季诚钧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陈雨海,董树亭,邢金亮,赵延兵,仵允峰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 徐松林

近十年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探析 程艳旗,张幼铭,王富荣

教师主体性: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 王珏人,黄亚萍,汪益民

当前高校课程不及格率问题初析 赵世奎,陈敬良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意识 江若尘,陈宏军

编织高校学生安全网的尝试 金国雄

军队综合大学学科建设之思考 关恒慎,郭尚芬

以教学工作评价为动力,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建设 秦兰悦,陈铁柱,黄志勇

考试后,要做个讲评 赵道文,戴建国,陶盛

法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张建同

哈佛选课制中的理念冲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人的自由发展 熊卫华,冯向东

国外工商管理教育的系统分析及借鉴 胡笑寒,万迪昉

日本"大学评价"的组织机构 李水英

中英合作办学对专业课教改的启迪 罗烽

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教学指导 滕弘飞

大学绿色化学实验体系设想 张荣国,杨静,郭丽萍,雷家珩,赵俊

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 武志富

工科数学教育需要更多个性 李天然

高校学生权力初探 季诚钧

网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许晓东

论网络教学中的非实时交互 范龙

探究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 陈晓,杨振坤,汪琼燕,张祝林,伍辉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模式探索 吴一桥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B类培养目标的比较 陶岩平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支撑体系及启示 王金瑶,来明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化的尝试 周鸣争,汪军

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李燕华,韩可芳

一种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的项目集成法 郑胜林,潘保昌

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叶雪梅,张晓芸,孙继银,张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 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梁静,周雨华,梁凯春

浅议高校"一页开卷"考试形式 夏风林,臧健

高等教育系统价值论--伯顿·R·克拉克规范理论述评 王小飞,孙田歌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综合化课程体系研究 高加蓉,王永贵,石元刚,余先礼,苏炳银,陈俊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

开展新体制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邹晓东,王忠法

修读经典锤炼师资--华中科技大学提高理工科教师文化素质的探索 张俊超

重点大学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 许晓东,冯向东

优化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强校 徐小洲,宋洪富,徐岚

大学再造:按流程组建结构 王润良,李汉邦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方法研究 蔡瑜琢

论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权威及其实施原则 潘玉驹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探索 章成斌

国外工程教育发展的几个典型特征 孔寒冰,叶民,王沛民

中德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 王保义

达特茅斯诉讼案的影响及其启示 余晓玲

生源·师资·论文选题--工程硕士培养中企校间易存异的三个主要问题 吕淼华,许为民,姚善泾

福州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起步 王列盈

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 郑光泽,朱宝生,李朝晖,廖林清

建构教学模式与图形学教学 赵一鸣,王抒,陈叶芳

扩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马洪连,王健,谭国真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谢志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

高等教育服务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高教管理的启示 陈士俊,孙妍,王梅

高校发展风险评估框架的建构 李望平,肖东生,Li Wangping,Xiao Dongsheng

新时期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动因分析及策略思考 倪建发,Ni Jianfa

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的法律思考 尹晓敏,Yin Xiaomin

新时期构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视野 时长江,胡韵玲,Shi Changjiang,Hu Yunling

"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现实问题 张敏,姚信,Zhang Min,Yao Xin

科学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史永安,王东莉,裴学进

价值取向嬗变与理工科课程体系建设 李正,李菊琪,Li Zheng,Li Juqi

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陆根书,Lu Genshu

高校公关危机管理策略 陈杰,Chen Jie

浅析地方高校构建公共技术平台的作用 柴金龙,李积彬,Chai Jinlong,Li Jibin

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 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

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沈传缘,Shen Chuanyuan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文俊浩,杨丹,陈林,傅鹂

高层次继续教育中区域人才培养探究 袁方,戴凌云,杨纪生,应新法

工业工程应用趋势研究 罗宜美,齐二石,杨文生

研究型大学与继续工程教育的知识关联分析 邬伟娥,Wu Weie

关于我国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动机的实证分析 陈桂尧,党红,Chen Guiyao,Dang Hong

实行"产学研"联合,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嵇世山,万荣,白守仁

从FH的译名变化看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钟小斐,Zhong Xiaofei

印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其启示 黄建如,杜娟,Huang Jianru,Du Juan

高等教育研究第9篇

【关键词】 教育成本; 成本核算; 财务管理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步入大众教育①的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随着高校收费标准的提高,高等教育收费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并且引发了对于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的大讨论。在高教学生资助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出台了“绿色通道”等政策,社会各界也向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资助。不过,不利局面目前依然存在:一方面,学生就学成本仍然较高,家庭及学生经济负担重;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成本增加,生均教育资源下降,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学生“上学难”、学校“办学难”等问题凸显。而且,在与国际日渐接轨的今天,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已经成为高校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增强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迫切要求。因此,正确核算高等教育成本,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准确决策依据既是高校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线。

(一)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成本核算有助于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提高教育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必将促使高校财务管理由拨款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必然为学校带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压力。只有科学推行成本核算,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改革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因此,高等学校将逐渐增强自身管理的自,包括财权、人事权和根据社会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方案计划的权力。正确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既是高校自我管理的要求,也是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改革要求。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确定高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和建立合理的分担补偿机制的前提

1996年12月16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作出原则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人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具体比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步调整到位。”可见,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的依据。而且,高等教育产品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教育成本需要分担,所以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也是建立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的前提条件。

(四)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意义

目前,学生及其家长已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服务价格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核算教育成本,有利于高校财务的公开;有利于公众对高校财务的监督;有利于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知情需求。

二、教育成本核算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成本”(education cost)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而出现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维泽在《教育成本》②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成本”一词,指出教育成本要计量教育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教育的经济价值》③一书专章论述了教育成本,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即在提供教育服务成本的基础上,把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加入到教育的全部要素中,这一概念进一步充实了教育成本的内容。

阎达五、王耕(1989年)指出,教育成本是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从理论上说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王善迈(1996年)认为,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国内外学者对于教育成本的表述和界定,在概念本质内涵上基本达成共识,即教育成本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所耗费的年度资源总和。从广义讲,教育成本主要包括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按照教育主体的不同,财务成本可分为学校(或社会)投入成本和个人投入成本;机会成本同样可分为公共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从狭义讲,教育成本主要是指学校(或社会)投入的实际资源成本,可分为人员成本和物质成本。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在三个方面加以应用,计算目的各有侧重。

一是2005年6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明确指出:“生均培养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共四部分构成。”该办法确定了高校财务支出科目体系的建立模式。

二是2007年5月,教育部为了确定不同地区高校的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标准培养成本计算办法(初稿)》(以下简称:《计算办法》)。根据《计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学生标准培养成本分为:标准教职工人员成本、标准学生资助成本、标准日常教学维持成本和标准土地和固定资产使用成本。

三是2008年4月1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报送有关调查数据的通知》(财教便函[2008]28号文),要求41所部属高校④在2008年4月25日前报送2005年-2007年生均基本支出分学科情况统计表,并提供了在目前高校会计核算现状下可操作的学生培养成本计算办法。该办法以学校上报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为财务数据来源,扣除科研、创收等无关费用后,得出学生培养成本支出总额;以学校上报的学历生人数为学生人数来源,按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折算比例(1:1.5:2)折算在校学生人数;最后,分学科计算得出生均培养成本测算数据。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均培养成本测算实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北京朝阳区。我校关于生均培养成本的测算,主要采用《关于报送有关调查数据的通知》中的计算办法,仅在学生折算人数计算方面稍加调整。此外,在得出生均培养成本后,进一步考虑了房屋建筑物折旧费用的影响。

(一)财务数据的选取范围,以及学生范围的界定

选取我校财务决算报表中教育支出的基本支出部分作为计算生均培养成本的支出数据来源。选取在校学历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作为学生折算人数数据基础⑤。

(二)测算时段的界定

由表1可以看出,我校2004年和2006年的招生人数比上一年有显著增加⑥,随着本科生招生规模的稳定,自2006年9月新生入学之后,本科生人数开始趋于稳定。由于我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历年招生规模变化不大,从在校本科学生总量变化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变化来看,研究时间界定在2007、2008年两个会计年度比较适合。

同时,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的要求,我校2007年教育支出二级科目发生了一些变化。2006年教育支出分为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个类别。2007年的教育支出则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四个类别。2007年的教育支出科目中增加的其他资本性支出属于固定资产购置支出,这一支出类别的增加有利于固定资产成本的数据归集,便于计算生均培养成本时有关费用的分摊。基于这一原因,研究时间范围界定在2007、2008年两个会计年度也较为适当。

(三)在校生折合人数的确认

首先,根据配比原则调整学生在校年度人数计算方法。考虑到学校作息时间的特点(寒假4周、暑假6周的放假时间)以及学生毕业入学时间(毕业生6月底毕业、新生9月初入学)等因素,将年度在校生人数计算公式适当调整,采用简化调整公式⑦,使之与成本支出财务年度尽量匹配。

其次,基于权威性方面的考虑,2007、2008年度的在校生折算数据最终以上报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数据为基础,按照教育部有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折算比例(1:1.5:2),应用上述调整公式得出⑧。

(四)关于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过程

首先,按照外语类和非外语类⑨对2007、2008年度在校生人数进行计算统计。

其次,将两个年度的基本支出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两类。其中,人员经费支出扣减科研支出、非学历教学(夜大、课程班等)支出、离退休人员国拨经费、医疗市拨经费等4项内容。公用经费支出扣除科研支出、非学历教学(夜大、课程班等)支出2项内容。测算数据取自2007、2008两年财务明细账和两年在职人员工资发放部门统计报表。

最后,用上述基本支出数据除以折合后学生人数得出生均培养成本。

计算结果表明,依照上述过程,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两方面来看,生均培养成本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我校的实际状况(见表2)。从表2也可看出,本科生外语类6 000元/学年的学费与非外语类5 000元/学年的学费,基本等于相应生均培养成本的25%。

(五)考虑房屋建筑物折旧对生均培养成本的影响

我校2008年完成了虹远楼、宁远楼两个建筑物竣工结算记账工作。此两个单体建筑的基本情况为:虹远楼(校舍楼),造价约2.23亿元,建筑面积约9.4万,每平米造价约2 376元;宁远楼(教学楼),造价约0.926亿元,建筑面积约3.25万,每平米造价约2 843元。

以上两建筑按照70年进行折旧计算,每年折旧约为450万元,则生均约为385元/人。我校校舍建筑面积总额约为31.8万平方米⑩,约为虹远楼、宁远楼合计的2.5倍。由此推算,生均建筑物年摊销折旧额约为963元/人。

四、测算实例中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核算基础

高校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这导致成本支出难以准确计量,从而影响不同期间生均培养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二)确定在校学生折算人数

本次测算按照教育部有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折算比例(1:1.5:2)计算得出2007、2008年度的本科生折算数据。这一折算比例并不能客观代表我校上述三类学生对于教育资源的真实耗费,因而折算在校生人数时存在一定误差。

(三)计算方法

本次测算按照《关于报送有关调查数据的通知》的计算办法,以学校上报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为财务数据来源,采取扣除科研、创收等无关费用的倒算法。理论上应当采取正向累加法计算,但限于实际情况,只能采用倒算法。

(四)人员经费支出测算

由于无法取得较合理的分摊比率,将各个学院使用创收分成在给予教师和其他在职人员的本科教学补贴(部门课酬、部门津贴)作为办班支出的一部分进行了全部扣除,造成本科生人员经费支出数据比实际数偏小。如果暂按30%的比例估算,2007年生均增加约2 825元,2008年生均增加约2 900元。另外,在教育支出的项目支出中存在少量的中央助学拨款没有并入人员支出范围中,主要考虑的是基于我校对于本科生教学管理的人员支出。

(五)公用经费支出测算

公用经费支出测算没有严格实行配比原则。其中有一小部分创收经费确实为本科教学管理所使用,但是由于无法较合理地在本科教学管理和创收成本支出之间分摊,所以全部作为课程培训班支出扣除。同时,学校日常教学使用的水、电、绿化、教室维护等费用也没有在办班创收成本中计算,两项相抵后对生均公用支出测算数影响不大。此外由于部分资源的管理办法不能支持相关费用在各类学生培养成本之间较合理地分摊,所以非经营业务的核算无法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五、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进一步思考

通过上述实例测算,以及对测算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本文就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形成了如下几点认识。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具有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性质,其外部效应产生诸多社会收益,而社会收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然而,基于高等教育在个人消费和收益上的确又存在着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上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校符合《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人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同时这条规定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影响教育成本核算的现实因素

首先,高等教育产出内涵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复杂性。教育资源耗费可以用货币度量,但教育产出的度量是相当复杂的⑾。学生质量差别的表现具有滞后性、多样性、不可比性和难以度量的特征。所以,通过对教育资源耗费的核算,所得出的学生培养成本,虽与教育产出之间存有联系,但联系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教育资源耗费多,教育产出就一定有效。

其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较多,决定了培养成本的多变性。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社会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幅度,人口增长幅度、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变化趋势,经济体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状况等等。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办学规模,教师和职工工资水平,学校管理水平,教育内容、方式、标准的变化等等。所以,在教育成本的变化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被动变化的。

面对教育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变性,随着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逐渐深化,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指导性制度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成本核算常规化

应当实现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常规化,这既有利于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也有利于高校加强财务成本控制,又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教育成本核算常规化,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一整套由基础数据归集、教育成本核算和教育成本报告三部分组成的教育成本核算系统。

(四)教育成本核算主体的细化

从理论层面上看,教育成本核算主体应当区分学历生和非学历生,也应当分学科、分层次、分专业,甚至是分年级加以细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教育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成本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深入。

六、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改进建议

综合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条件下,本文建议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进。

(一)引入成本概念,树立成本意识

从高等教育发展角度考虑,伴随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的高等院校也将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因此,高等院校很有必要实行成本核算,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成本概念的引入和成本意识的树立也有助于成熟大学的建设。

(二)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建设

1.推进会计核算基础双轨并行

在不影响现有会计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在保留现有“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在高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范围,进而推进双轨并行方式,既满足政府对高校财务核算的要求,又满足高校自身进行成本核算的需要。

建议设立“累计折旧”科目。在记录各个部门固定资产折旧数额时,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将“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等式转变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基金”等式,既可以保持财务报表的内在平衡,又可以提供成本核算对固定资产折旧部分需要的财务数据,同时又使现有资产负债表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校资产状况。

建议设立“成本核算待摊费用调整”科目,作为资产类账户,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示。在本期发生需要以后会计期间分摊的费用时,借记“成本核算待摊费用调整”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成本核算调整”科目。在分摊前期已发生的费用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建议设立“成本核算预提费用调整”科目,作为负债类账户,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列示。在本期发生需要预提费用时,借记“事业基金-成本核算调整”,贷记“成本核算预提费用调整”。在支出实际发生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以运用以上两个调整账户调整当期“收付实现制”的支出数为“权责发生制”下的支出数,从而满足成本核算对于财务数据的需要。

2.加强基础数据归集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特点和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数据归集制度建设。首先,明确划分教育资源耗费归集中心,由其负责归集各类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次,采用科学方法,合理分摊间接费用。为了提高资源耗费归集的准确性,应尽量将间接费用转变为直接费用。

3.推行教育成本报告制度

在现有财务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成本报告内容,单独设立教育成本核算财务报告。该报告应反映报告期内学生类型、层次、人数,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固定资产折旧,生均培养成本等方面的状况。

(三)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成本核算机制

要开拓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和引入世界各国教育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我国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和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创新,构建适合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教育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同时,还需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现有发展水平,充分结合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在合理范围内,本着节约原则逐步改进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钢,武雷,等著.高等教育成本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2] 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

[3] 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4] 冯艳飞.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 唐祥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

[6] 韦旭源.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4):97-98.

[7] 唐山.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优化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12):47-4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