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问题教学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4 18:51:47

问题教学法论文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1篇

(1)对美术现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把握不够。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任何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源。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会影响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特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只掌握单纯的艺术现象,对其背后的时代背景知之甚少。例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人物大概有八百多个,但其中女性很少,不足二十个。当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这么来创作时,大部分学生回答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所以不能上街。如果对宋朝的社会生活了解的话,应该会知道,与其他朝代比较起来,宋朝女性的地位相对是比较高的,宋朝女性诗词歌赋样样擅长,甚至有的女性参与到了政治当中,还出现了来自民间的刘皇后,她垂帘听政,四川地区纸币交子的流通就是在她的建议下形成的,如果简单地用女性地位低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失偏颇的。

(2)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之间的交叉联系太少。

在《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很多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为先讲完中国美术史再讲外国美术史,如果在教学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外国美术史更是简单进行讲述。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学生的知识构架里,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即使是在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中前朝和后代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笔者在教学中实际提问学生:中国唐朝美术对应外国美术史中的哪一段?基本没有学生能回答出是欧洲中世纪。可见学生对世界美术史的整体时间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由此可见,传统的课堂讲述的方式已不再适用于《中外美术史》的教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何为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建构理论主义认为,学习并非是一种个体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是能动地建构新的认识图式,不断完整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随着的网络的发展,学生查找资料变得异常方便,教给学生查什么资料和如何查资料比单纯的灌输给学生知识有用得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外美术史》课程中的运用。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体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完成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方法。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转变教师观念。

在问题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要转化为学生的“同盟军”。主要的职责是考量学生查到资料与所设问题的关联度,适时地给学生以解决问题方式的指导。

(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个性化特征。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查找资料的方式有差异,思考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在问题式教学中,不否定学生,在尊重其个性的基础上又能回答出问题是关键。

(3)既要注意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也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艺术性。

在问题式教学法中,问题的设置是关键。问题的提出既要符合教学的目标,又要能让学生拓展思维。笔者提出结合教学目的进行问题设置: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如适当安排课时,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图片,以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的形式完成课外作业。在课堂上让学生讲,教师听,集体总结,让学生们充分积极地参与学科的学习,大家共同探讨,创造一个平等、互助的交流平台,将艺术批评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

3问题式教学法中问题设置

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基本以理论讲授为主,且课时容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培养出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成为问题教学法中问题设置要考虑的首要因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尴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设置的关键点:

(1)基于美术作品的问题设置。

美术作品是美术史学建立的基础,学习美术史也要掌握每一个阶段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还如何掌握美术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可以分步骤掌握。例如,在讲述到战国时期的帛画时,我们会讲到《人物龙凤帛画》。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作品,然后回答以下问题:作品中描绘了哪些元素?图中的女子是谁?图中的龙凤代表着什么?这幅画象征着什么?刚开始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当甚至错误的观念,逐步纠正,当学生把这些问题回答出来时,对这幅作品也就掌握好了,这样的问题设置同样适用于其他关于作品的赏析上。

(2)基于美术作品与时代背景关系的问题设置。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美术作品与时代背景是独立的,了解作品,但不一定知道相应的背景知识。这一点也是学习中外美术史的大忌。如果在学习过程让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然后一起探讨。例如,学生都知道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知道作品是画的汴河两岸的风光。但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女性形象出现的非常少,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果学生想回答清楚,需要查大量的资料。当学生能从在家学习没时间上街、裹小脚没力气上街、夫妻恩爱不想上街、帮丈夫处理工作不能上街、有女性上街但作者不能画这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时,对宋朝时期的社会情况就了解比较清楚了,并由此知道了社会背景对作品的影响。问题的设置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了解作品。同样的一件作品我们设置其他的问题,如分析《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人物、小吃饭局、动物、五行八作等,这样对于宋朝社会背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也会理解地很深入。

(3)基于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关系的问题设置。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美术史也是世界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很多学生对两者之间的联系知之甚少。而在《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中国与西方孤立教学是不合适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教材的选择上注意,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问题设置要学生找资料回答问题。例如,请学生比较分析苏美尔人、中国、古希腊的青铜艺术。请比较分析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明代人文情怀的关系。这样既掌握了不同地区的学习,同时又形成了专题学习。这样的问题设置后,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分工协作,整理资料,最后学生汇报。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又让学生知道了一个独立的课题该如何查找资料,如何较全面的解决。

(4)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设置。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2篇

问题教学法作为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教育界的众多认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物理教学实施问题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在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强烈,高中物理所传授的知识,不仅得到了较强的深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全新的知识体系,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创设自主探索的氛围。第一,当下开展的物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倘若教师根据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结合高中物理的知识,完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氛围。通过该项措施,能够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得到不一样的见解,教师更正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第二,创设自主探索的氛围,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前提条件,高中物理虽然在深度上有所提升,但对前提条件的规划还有待健全。为此,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需注重前提条件的设定,避免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条件问题。第三,从自主探究本身来讲,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将所有的环节都完成,一方面是课程时间有限,另一方面,问题教学法当中自主探索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学习好书本上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其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都得到了提升。为此,今后应实施顺势而为的策略,进一步利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第一,根据学生目前的思维方式,提出较多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在类型题的练习中,应尽量促进学生应用较多的方法来解题,不要总是局限在一种概念或者是一种方法上。第二,应利用问题教学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有很大不同,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记忆方式的创新,切记死记硬背。以高中物理人教版为例,例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探索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理论推导证明。也可通过运用光电门、刻度尺等实验仪器进行实验验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进一步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求异”思维的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第三,为了保证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升,还应该对学生展开一定的拓展训练。高中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物理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升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时候,还应该注重拓展问题的训练,教师可尝试留一些比较有特色或者是新奇的课后问题,作为下一节课程的开头问题,实现问题教学法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3篇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就这一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尊重价值规律,树立商品经济意识》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l)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2)当市场上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会造成商品价格下跌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该企业应如何面对这种困难?(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我们是学生,直接去从事商品经济活动还很远,现在我们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讨论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宽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某郊区一家奶牛场的工人,每天不得不把这个场日产量10%的一吨左右的鲜牛奶象污水一样处理掉,这种情形入冬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新鲜牛奶不适宜储藏,只能及时处理掉。据了解,该郊区50多家奶牛场每天要倒掉数十吨牛奶。请谈谈对造成上述现象原因的看法,并为这些奶牛场出些点子以避免浪费。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制成牛奶副食品。送给福利院、提高牛奶质量等,又得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尊重并运用价值规律的结论。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减少了学生的盲从心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

三、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结合学生的第三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每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当年度的热门学校或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多,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分数较高也未被录取的现象;有些学生虽被录取,但由于同类专业毕业生太多,就业不够理想。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经过讨论研究,同学们一致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经济生活,价值规律必然存在并起作用,因而我们学生现在就必须树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正确观念。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第三个问题,也实现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我就让学生演示说明: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树立(平等互利等)观念(括号内为学生填写内容,以下同)——养成(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习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4篇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中“问题”是关键,好的“问题”紧扣专业需求,并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好“问题”的提出必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就是岗位能力需求,即反应教学的必要性;二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即反应教学的可行性;三是实用性和趣味性,有用就能引起关注,兴趣则是最好的教师,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调研调整、充分的认识学生,再通过趣味性及实用性处理,才能提出较好的“问题”。

1.1充分调研调整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改变以前“费力不讨好”的面面俱到的全套内容,进行精简调整。既体现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的必需够用,又要适应当前岗位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当前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内容则从传统教学内容转向以包括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防护监管等当前关注热点为主。

1.2分析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效率直接决定教学效率。高职高专医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加之文理兼收,致使注重逻辑理性思维能力的医学教育对部分文科生来说有了相当的难度。学生基础不同,对相同知识的理解就有差异,容易出现不能理解甚至理解偏差。然而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其潜质,学习效率定会提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问题”就在学习情境中自然提出,顺势引导,学生则可从中个性化理解。然而“问题”的难易程度则要适合学生能力范围,难易适中,让学生既有能力解决,也要通过适当的知识积累才能得出答案。

1.3“问题”的趣味性及实用性处理

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载体提出,体现其实用性及趣味性,以吸引学生兴趣。如通过“模拟岗位情境”、“政策法规”、“公共卫生事件”、“科学研究”、“媒体新闻”等形式提出敏感“问题”,吸引眼球,因势利导,学生就像是身临其境完成了任务,让学生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好像完成了实际发生的一个事件,即可部分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如在社区预防服务与社区健康促进章节,以国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制度及目前的现状为背景,抓住核心内容,通过处理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是什么”、“人人享有怎样的卫生保健”、“如果你是一名社区医生,你怎样让社区居民享有健全的卫生保健”等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既了解相关政策制度,也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

2教学环节的把握

2.1提出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所以,课前首先给学生布置问题情境及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或主动提出问题解决。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学习,变传统的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

2.2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步骤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能。首先是学生通过自学,收集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初步答案,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其次课堂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法的讨论、总结,互相补充完善;还有就是向教师及其他专家请教。这样,学生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使其对教学内容也有了初步的认知,提升其认知能力及学习成就感。

2.3归纳概括

通过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后,课堂上教师再及时归纳概括,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特别是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理顺纷乱的头绪,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及时归纳概括可以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逐渐向正确的结果及方向靠近,尤其是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学生。

2.4拓展与创新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临床问题,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把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进行拓展应用。医学知识博大精深,预防医学联系深远,所以,课后问题则要求学生课外时间围绕相关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后续学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教学评价模式的健全

传统的期末考试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数不能代表能力。所以,教学评价和考核中应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首先,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教学效果不单看分数,而应多因素考核;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不是分数论英雄,学习重在过程,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的纪律要求、勤奋的学习毅力、团结的协作精神等才能在过程中体现出来;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学习的结果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出来;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教学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从过程的考核角度就应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其次,“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除了掌握知识的多少可以通过传统考核评价出来,然而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无法得到评价。所以评价体系中应增加个人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会更客观确切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4结语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5篇

一、问题教学法的方法

1.提出问题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问题教学法得以良好的运用,重在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以一个合理的方式进行提问,并且带动学生展开联想,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此问题的前提是技巧性比较强。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模仿,然而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中过于死板,体现不出技巧二字。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通常来说是没有效果的,一方面达不到想象中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们会更加厌恶这种教学方法或这门课程,这是运用问题教学法不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通常来讲,语文教师全面对这方面的教学进行指导,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感受语文知识的内涵,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如在《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这两篇古代寓言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学习语文教材,对书本上的内容详细摸清了解,然后再通过相对应的知识梳理,让学生对寓言的深刻内涵有所熟悉。

2.掌握提出问题的时机

掌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在问题法教学中是相当关键的。同样一个问题,在课前进行提问与讲课后提问所产生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愚公移山》中,教师的教学安排中有这样一道题:愚公移山现实中的可行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放在课文讲完愚公决定移山之后,若放在文章前提出由于学生们对于人和山的情况都不了解,无从回答;放在文章之中提问就破坏了文章传递愚公移山精神的效果。教师要掌握提出问题的时机,根据课堂出现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内容而异,掌握提问的有效时机。

3.问题内容要灵活多样

在问题教学中,不要仅仅局限在反复地进行讨论一个问题上,在讨论问题过程中教师在掌握语文思路与方向上可更加灵活,使课堂上的问题也随之变化多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模式。初中语文课文在类型上大多具有内容多样、感情丰富的特点,重视共同培养其知识与能力。这种发散式的讨论与研究问题在解决语文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考能力,这样才会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奇思妙想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除了直接让学生思考他们大脑中“天上的街市”情景外,还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进行遐想,利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融入到书本教材中,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问题教学法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应学会启发学生。由于学生在性格以及兴趣上都有各自的喜好,在阅读课文时也具有不同的感想。若老师固执地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上思想一致,学生的思维将会被扼杀,使他们逐渐降低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疑问的精神应予以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讲出来。教师还应该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在当前的教学中看出教师角色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疑问。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得到广泛认同。然而,一些教师却步入了教学的误区,就是上课的全过程中都只是在自己设置好问题之后领导学生去发现答案,这样的做法虽然完成了课堂任务,但是就整体教学效果而言,最终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其主要的原因是:(1)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而非以提高学生自主学生能力为落脚点;(2)有些学生或许没有积极地去思考某些问题;(3)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仅仅考虑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观点与思路,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维;(4)在教学中,教师或许会提出一些不起作用的问题,如“这样对吗”、“这样做好吗”等一些简单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十分落后,毫无创意,如“概括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等等;(5)拓展某些问题,学生过多的疑问,将会破坏课堂的任务计划。

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进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全面地进行探讨问题,带领学生以各个角度为出发点去研究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时,语文教师应全力地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要将其指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6篇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情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常常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贴近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和学习需求,多创设生活化、趣味化、互动化的问题情境,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问题探究热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一定要增强问题的“导思”功能,要借助问题情境的科学创设和有效引导,让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并投入到问题探究活动当中,让学生逐渐成为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心”,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初中语文《安塞腰鼓》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在文中寻找美感,体会文章感情,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导入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黄土风情,然后让学生通读全体,提问学生:作者是怎样写人、写环境、写土地的?你能否感受到作者的黄土高原情节?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更容易得到保持,避免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盲目性,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加强因势利导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一定只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还可以让学生反问,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从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导入一些带有质疑性的语文教学项目,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大胆质疑,大胆反问,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动性。例如,在初中语文《愚公移山》的教学之中,教师就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最后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吗?面对学生的这一提问,似乎有点偏离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此时教师仍旧需要对学生的反问进行鼓励,并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思维进行引导。及时给予适当的解答,在向学生讲明“无神论”的同时,也可以多从文章结构、情节需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解答,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文学修养和情感因素的更好发展。

三、积极开展问题探究,促进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不仅需要服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思维能力,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问题教学法的内涵,掌握问题教学法的授课技巧,丰富自身问题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外,还需要学会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互动探究和集体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会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并实现积极互动,在一个和谐的课堂范围下实现语文知识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最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议,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深入的探讨,营造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教学氛围。然后教师在进行适度的讲解和引导下,触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产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此外,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赛”,即将学生划分为正、反两个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搜集到的资料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展开辩论,实现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衔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问题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单词;词汇教学法

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建筑材料,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虽不如会话教学那么重要,要求四会的单词非常少,但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且词汇教学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英语词汇,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词汇教学当然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其教法需要不断地改进或发展。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一)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而实际上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词汇,一方面与语音、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二)学生与词汇接触少、吸收少

不少词在初学时虽被记住,但以后则被渐渐地忘却。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中学英语教学步履艰难,不少学生英语难过关。由于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

(三)不同词汇的教学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

在实际中不少教师经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词汇教学内容

(一)读音和拼写的教学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的存在基础,是各个方面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学历来受到重视,无论中学英语教学采取何种方法和路子,对此都不能忽视。在词汇的音和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见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记形。

(二)意义和用法的教学

教单词除了读音和拼写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在一些意义具体的单词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词汇学习之中去。对于词的用法教学,则要注意与句型、会话教学紧密结合,在句型中练习词的用法,并强化词与词之间的纵向(一词多用)和横向(一义多词)联系,使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掌握词汇。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交际本质,强化了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将科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训练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义。一般而言,词汇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等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1.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主要用于实物名称教学,如钟表、杯子、苹果、桔子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极容易准备且面积不大,便于携带。上课时,教师可一边呈现物品一边将单词读出、板书,将单词的音、形、义一次性完成,既生动又形象。接着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this?It''''sa/an…”或“Ilike…verymuch”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强化学生对单词音、形、义的统一意识。

2.利用挂图、简笔画、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词汇教学。对于那些不便于通过实物来进行教学的词汇,如家庭成员、日期、天气、动物等,可利用挂图、简笔画或电教媒体,如何运用视学校实际条件而行。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利用简笔画或挂图来进行;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可运用多媒体。通过这些教具,教师能轻易地将词汇的意、形、义呈现给学生。

3.借助手势、动作或表情进行教学。英语中有许多动词,我们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使学生易于领会。如:sing、run、jump、swim等,教师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出英语单词,也可以请一些英语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按教师所示做动作,教师可先叙述,接着要求学生跟着单词及句型:run-Heisrunning;jump-Heisjumping等等,教师并将动词及相关句型板书,带领学生操练熟悉词汇。

(二)创造情景法

教师教词汇应尽量避免单调地直接板书单词到黑板上教学生认读,要努力地创造情景,用创造情景法进行词汇教学,把学生置于情景中学习掌握单词。如教授地点名词(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时,教师可预先把地点名次分别简单地画在卡片或纸上,同时写上单词,上课时特定几个学生上台拿着。教师说:IwanttogotoBeijing.WheremustIgo?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生词station等,同时请拿着相应单词的画的学生向前跨步展现该词的词形、词义。或者是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把两组间的过道当作街道,那些拿着画的学生为车站、医院等地点,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一特定情景里把单词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复联系,直至能灵活运用为止。

(三)对比教学法

词汇教学的对比教学法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近(同)义词对比,一种是反义(相对)词对比,还有同音(异形)词对比。同义词对比:英语中大量的词汇都有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利用同(近)义词代换或对比的方法讲授词汇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glad-happy;enjoy-like等等,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反义(相对)词对比:对比反义词或相对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联系地记忆。如:Nowtheshopisopen.Itisn’tclosed.或Itisnotverycold.Itiswarm.这样的对比不仅便于熟记,还能使单词在句中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同音异形词对比:教师在教生词时,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同音词板书出来。如:no-know,week-weak等等,区别这些词书写和意义上的不同,并分别用这些词造句,促使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生词的读音、词性、意义、拼写。

(四)词汇组织法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教师可根据单词按照一定的范畴进行组织、归类,帮助学生发现记忆规律,利用词汇组织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归类组织法:即根据同类关系来将单词归类,教师先提出一个概括词,让学生将学过的属于这一类的词归集起来。如,fruit:apple、banana、pearetc。这样的归类使分散的单词集中起来,便于联想和回忆。接近组织法:即根据接近联想的原理,将两个以上在空间和时间上很接近的印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只要想出一个,便会联想和回忆出与之接近的一种印象来。如想到天体,就会想到star、sun、earth、moon,进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联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汉释义法

这种方法包含英语释义和汉语解释。首先是用英语来解释词汇,锻炼学生用英语想英语的思维能力。如:bank-aplaceforkeepingmoney等。其次是用汉语解释词义。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母语的使用。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时,如air、traffic等,用英语解释可能中学生较难接受,此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戏、竞赛法

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搬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整个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方法有“找朋友”,“猜测游戏”、“单词接龙”等;竞赛的形式也有多种,如“看谁举例多”、“看谁最快完成”等等。游戏、竞赛可用于词汇教学的各个环节,前面所介绍的几种教法中也可将游戏或竞赛渗透其中,但教师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单词拼读规则法

这种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语音基础上。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字母和读音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音规则。教师在教学词汇中应让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并通过大量的例句进行更直观、形象的讲解。如a在开音节中读[ei]:name、cake、late等,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发音和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单词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单词教学生发音是大多数教师过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传授知识本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读法”。在词汇教学中也可以将它变为“探索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

下面是一个词汇“bread”的教学实例。

T(teacher):DoyouknowhowtoreaditinEnglish?(Showingapictureofbread.)

S(students):No.

T:Pleasefindoutthewords(thatwehavelearned)with“ea”.

S:(Allthestudentsbegintothinkandfindoutthefollowingwords:tea,teacher,head,please,meat,…)

T:Nowpleasereadthemandtellmehowtopronounce“ea”ineachword.

S:tea[ti:],please[pli:z],meat[mi:t],head[hed],…

T:Oh,wonderful!Now,youknow,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i:],but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e].Here“ea”inbreadshouldbepronounced[e],thesameas“head”.

S:Ok,wecanreadit(bread)[bred].

采用“探索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该单词的读音,掌握了读音规则,还学会了思考以及寻求知识的方法。这种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探究能力。它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既关注意义建构又注重应用。因此,它特别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展望

 英语词汇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所述只是最常用和常见的几种。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词汇教学必须立足于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以一定的科学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实际中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满足时展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关注和学习新的教育动态,收集和吸取成功的范例,结合实际,创造出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 教学改革 存在问题 教学方法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锻炼、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最集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把过去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某一具体科研课题,在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技巧、动手能力、论文撰写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收获。但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质量不高,而且弄虚作假严重,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1]-[3]。

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下降。原因如下: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每到大四上学期,学生开始准备考研、找工作、出国等。毕业和就业时间存在严重的冲突。有的学生为了找工作而向学校请长假,这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一般学校很少发生学生因为毕业论文的原因而不能毕业的,所以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非常不认真。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与其他文科专业的论文有更大的区别,有些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要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除了学生和指导教师有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条件和科研经费保障才能有效开展相关的科研实验。很多学校图书馆的资源非常有限,特别是相关外文数据库几乎没有,教师和学生无法查阅最新的外文文献资料。学校提供的毕业论文专项经费有限,实验所需的药品和测试条件不足。大多数普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没有科研项目,缺乏必要的研究经费;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这势必造成对学生指导得不到位,老师由于工作量大而态度敷衍。这些因素造成学生很难完成具有一定水准的实验性毕业论文。

二、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方法

(一)加强对毕业论文的重视,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教学定位,正确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部分学生往往是在应试教育指挥下进行机械性学习,严重缺乏创造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毕业论文是培养、锻炼、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最集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的不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好的课堂。学生和老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此重要性,加强对毕业论文的重视。教师是指导者和领路人,要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在指导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国家和学校应加大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激励力度,加大对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资金的投入;使得本科毕业论文在物质上得到保障,解决普通教师由于经费的缺乏而限制了论文水准的问题。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在课时配备、津贴补助、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教育,建立有利于毕业论文创新的教学机制。

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短暂的毕业实验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和其他专业相比,它是一个长期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中。化学专业的本科生除了要牢固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具有扎实和熟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和研究课题,获得更新和更前沿的知识与理念。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课题组,尽早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学生在大二、大三就进行相关的科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加快了科研项目的进度,调动了教师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经过更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往往能凭借自己的体会写作毕业论文,从而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目前,我院很多大四学生已经成为教师科研项目的得力助手,毕业设计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较好结合点,体现教学与科研很好结合的范例。

实验室高端仪器向本科生开放。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课件,向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各层次学生开放实验室等,把高端仪器设备的应用和实验技术推广到本科实验教学中,既提升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又提高了贵重仪器的利用率。例如,X-射线衍射仪、电镜、核磁等现代仪器和技术的培训与运用,可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现代仪器的操作,培养运用现代技术与技能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扎实的技术与技能。

(三)改革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方式。

对于毕业论文不要拘于形式,将对化学本科生的专业要求落到实处,毕业论文中形式的东西可以弱化;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多元化的学习成果替代单一的本科毕业论文。

美国是公认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美国大学可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科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灵活多样的毕业形式,例如公开发表的专业性学术论文、专利,完成各种项目或写作调研报告等。在美国,不仅很多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而且有的专业连硕士研究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成果代替毕业论文有国际先例,证明可行。对待毕业论文要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外国经验,在确保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基础上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鉴于高等学校是多层次性、多类型性和专业的差异性,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化学专业本来是一个实验学科,周期很长,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失败。毕业论文开题的课题不一定顺利,但在失败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弱化对毕业论文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结果管理。毕业论文时间本来就不充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等形式的东西应予以弱化、取消。但应强化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从严要求毕业论文的评定;加强毕业论文的工作检查,对于那些抄袭、剽窃、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论文,采取一票否决制,延期毕业。

参考文献:

[1]黄英金.许祥云,徐正进。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7-59.

问题教学法论文第9篇

本人在法律图书馆网站发表的文章仅供交流欣赏,欢迎批评指正。如不经同意加以转载用于盈利活动,本人将以侵犯著作权为由提起民事索赔诉讼。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宋飞曾几何时,只要一提起我国大学文科建设现状,耳边就老是回荡着这样一句口头禅:“贫困的哲学、幼稚的法学、混乱的经济学”。中国的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怎么会用一个“幼稚”来概括呢?让我们先从它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吧!一)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现状1.课堂讲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各种法律的社会功能、体系、基本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学生听课,很少发问,通常也很少有课外作业。只要你的笔记做好了,考试一般没问题。因为考前教师会点题的,都在笔记上。2.教科书。为配合课堂讲义式教学的需要,教科书成为了法学著作的主流。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宣称他不会照教科书上讲的,但是就连他自己讲的内容,也是从一本本教科书上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且他一般会推荐一本教科书作为学生的参考教材。听不懂他的课,可以看教材。3.考试题目仅包括概念分析、简答、论述、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这几种老套路题型,没有案例。4.考卷评阅。任课教师在考试后不解释试题上出的题目,有的甚至不管你考得怎么样,只要你去听他的课,考勤分够了,卷面不及格也会给你打成及格。所以学生及格,也没有惊喜之状。二)传统法学教育暴露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发展。1.法学教研理论脱离实际。一些教师讲的内容,法条都已修改了四五次。可他还只知道修改前的最初内容。教师应密切关注立法动向,不必拘泥于旧教材,对每次讲课前的一两天的政策法规的变动,应该予以关注。为师者,不能误人子弟。讲课不能只讲法律的历史发展,更应讲现行制度是怎样规定的。学生手中最好有一册册最新法条的单行本。2.重视考勤,尊重师长,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难有独创精神。因为教师重视听课率,愿意在白天到图书馆去的学生就少了,晚上去谈朋友的情侣就多了。只要听课笔记做得好,就能通过平时的考试,甚至有的会考试的人还能凭此考上研究生,从而继续深造。但学历再高,搞起研究也只能模仿英美,兼抄大陆。台湾学者因使用汉字,故成为他们争相抄袭和剽窃的对象。这样一种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如据法制日报载,学完国际私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不会办涉外民商事案件。3.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理想工作,就业率低。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不少大学校园里都是排倒数一二位。所以考公务员、考研、考司法考试的特别多。但这些考试难度都很高。如果想进入企业或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务工作,供需交流会上通常是僧多粥少。所以改行去从事保险、行政文员、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文化传播的特别多。据焦点访谈介绍,有的甚至自欺欺人,与人才市场商量,让人才市场搞一个用人单位的公章盖在就业协议上,学校也美曰其名“他就业了!”而这样的学生则继续“北漂”。三)传统法学教育的改进办法。1.应提高法学院的准入门槛。朱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进入美国法学院的学员以前一般都从事过其他行业甚至是理工行业工作。这样一群有过社会经验的人学习法律,自然很容易培养成法学界的精英之才。因为法学是狭隘的,只有与其他学科交融才能进一步壮大发展。据法制日报载,今年上海地区司考总成绩前三名的考生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真是“游击队战胜正规军”。2.应将司法考试通过率与法学院业绩考评联系起来。现在办法学院的大学太多,应当将应届毕业生司考通过率作为法学院业绩考评的一项内容。司考通过率过低的大学应当停办法学院。法学院也应将司考培训作为对学员的一项免费义务。3.应让英语过级与学位挂钩的校规有所松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占去了法学院学员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有的名牌大学甚至规定,不通过四级就拿不到本科学士学位证,不通过六级就拿不到硕士学位证,不通过八级就拿不到博士学位证。目前,武汉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已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母校。虽然四六级改革为不影响学生找工作,已将其成绩只打入在校的成绩单,不再发什么四级证、六级证。但为了方便法学院学生能有更多时间花在本专业的学习上,我们还是希望这种苛刻的校规有所松动。4.学院应多请专家讲学、多开研讨会、多分析案例、多关心学生的实习,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一味只想着收钱。一些 不知名的学校尚且知道毕业前的社会实践要由教师带队联系单位,可有的名牌大学连模拟法庭都懒得开,更不要提为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推荐分忧了。5.教师的教学艺术上也应有所改进。前面提到了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在讲,学生只是听,这种方法不好。于是,有的教师就标新立异,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根本就不讲什么具体内容。这也不好。讲授法和发现法都是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应视情况灵活运用,不应走极端。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己之见,如有不周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