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05 11:46:46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1篇

(一)师资队伍

在建设国家骨干校的过程中,学院建设完善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并建成了一个由多位技术力量强、生产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业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库。目前专业的师资队伍理论扎实、实践丰富,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训课均由“双师型”教师承担。师资能力是实施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我院自2005年成立船舶工程技术(涂装专门化)专业以来,在近十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支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强、满足本专业教学科研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课程体系

结合原有的船舶工程技术(涂装专门化)专业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借助学院骨干校建设的契机,在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高职船舶涂装人才的就业岗位,针对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构建。船舶工程技术(涂装专门化)专业课程体系与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的对照。

(三)实训条件

1.校外实训环境我院与本地区多家行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在渤船重工等企业建设了“厂中校”实训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校外实训岗位、师资与场所。同时,以就业单位为主体,建设了多个具有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基地,为有效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实训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校内实训条件系内建有船舶建造综合实训车间、船舶涂装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体放样实训室、船舶模型陈列室、船体检测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场所,场所中配有多功能船舶综合实训装置、环形总段、大型设备和船舶设计软件,形成了具有“校中厂”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多工种实训,并且能使实训内容紧密契合船舶建造的各个生产岗位。无论是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还是原有船舶工程技术(涂装专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均已具备新增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

二、新增专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国内的高等教育院校没有设立专门针对船舶涂装工程技术市场需求的专业,专业设置的空白导致了这方面人才的缺口较大。目前国内从事船舶涂装结合调研资料以及收回的10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当前行业企业对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为每年300人以上。市场需求的岗位分布情况如下:生产一线的喷砂工,占26.7%;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工,占33.3%;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工艺员,占6.7%;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工程主管,占6.7%;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质检员,占13.3%;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定额员,占5.0%;船舶涂装工程师,占3.4%;生产一线的船舶涂装设备维护人员,占3.3%;其他相关岗位,占1.6%。分析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可以看到需求量最大的是生产一线的专业岗位,包括喷砂工、船舶涂装工、船舶涂装质检员、船舶涂装工艺员、船舶涂装工程主管、船舶涂装定额员以及船舶涂装设备维护人员七个岗位,占全部市场需求的95%比起那些偏重理论教学的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出发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其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正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各个岗位的。因此,新增的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具备成熟的市场需求保障。

三、结语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2篇

关键词: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双师”结构;实习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28-02

2010年11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三年建设期内,专业秉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特色,借力地方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创新实践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满足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船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按照教育部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面向辽宁省、环渤海及其他地区的船舶制造企业,培养针对船舶制造与修理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船体构件加工、船体装配焊接、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确定典型职业岗位任务,得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一)知识目标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有如下知识目标:实用英语、修造船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相关机械设计知识;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船舶识图与制图、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舾装工程知识;船舶建造工艺、船舶涂装工艺、船舶CAD/CAM、船舶生产设计、现代造船技术、造修船生产管理知识等。

(二)能力目标

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知识目标,确定了如下能力目标: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船体焊接、构件加工与船体装配能力;船体制图和识图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图;船舶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船体建造质量检验能力;识读船舶图纸、制定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和现场施工指导能力;船舶CAD/CAM运用与生产设计、绘制生产设计图纸、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进行修造船生产组织与调度、安全生产、物质供应等管理能力;舾装件安装焊接、涂装施工的生产操作能力等。

(三)素质目标

为保证上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培养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如下素质目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具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具有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等。

二、“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够全面实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针对船舶制造与修理类职业岗位要求和岗位标准,结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将毕业生就业岗位确定为“4大类”,即船舶生产设计岗位、船舶建造岗位、船舶建造检验岗位及船舶生产管理岗位。按照岗位需求,整合、调动校企双方各种资源,创新实施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依托”是整合、调动校企双方各种资源的船舶工程技术中心,“三个对接”是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通过“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通过“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的对接。

(一)采取“工学交替”的模式

采取“工学交替、双重身份”的模式实施教学过程与造船工作过程的对接。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具体教学时间节点根据企业生产进程安排。

前五学期实践性教学共26周,分3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7周,完成从“学生+学徒”入门教育到初级技工的实训过程,达到完成30%工作任务考核的标准;

第二阶段8周,完成从初级技工到中级技工的实训过程;

第三阶段11周,向真实职业岗位拓展,使专业技能更加全面,能够独立完成中、高等复杂程度岗位工作。

通过以上过程,完成从“学生+学徒”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学生定期到实训室、实训车间、船厂,进行实训、实习(工作),以船舶建造综合实训车间、船舶CAD/CAM实训室、船体放样实训室、船舶模型陈列室、船体检测实训室等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以渤船重工、东宝集团有限公司、华越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生产车间为教学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二)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

通过真实的“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充分发挥船舶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作用,针对造船企业生产实际,师生共同实施一个个真实的造船“工作任务”,如船体识图、船体放样、船体构件加工、船体分段装配、船体曲面建模、船体分段三维建模、船舶生产设计、造船精度控制、造船生产管理等。根据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辅助船舶产品制造的虚拟仿真手段,由教师对任务进行分解和示范性指导,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实践、协作、探究性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价。

(三)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

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的对接,即前五学期学生在学校完成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最后一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以企业为主,在企业聘任1名负责人和2名兼职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一)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专业着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2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占25%;“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100%。同时三年共有44名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1.“双师型”教师培养。按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书要求,制订详细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项费用支出培养经费,实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进驻企业挂职锻炼。在学院政策保障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建设教师工作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使70%以上专业教师能进站及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

(2)教师主持或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全部主持或参与1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与企业人员一起,参与方案设计、技术文件编写、招标、设备调试、验收、实训项目开发、操作规程和指导书编写,真正提高“双师”素质。

(3)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全部主持或参与1项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使教师有机会与企业建立联系,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

(4)教师参加工程系列培训。12名教师参加了学院与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办的“船舶设计能力提高班”,共同进行了5条船的送审设计。另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全部参加了“船体装配工技师培训班”、“焊工技师培训班”和“冷作工技师培训班”,取得技师资格。按照“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达到100%。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以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将委员单位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纳入兼职教师库,收集整理兼职教师个人资料,建立58人的兼职教师资源信息库。

完善聘任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聘任程序,聘任工作有章可循。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切实选拔出实践经验丰富、适合教学要求的优秀企业员工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以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总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为先导,创新实施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加强“教、学、做”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大幅增强。

参考文献:

[1]柳善文,唐国纯.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1-73.

[2]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14-216.

[3]代丽华,施乐军.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2+1”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6-227.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3篇

摘要:本文在明确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介绍了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对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船舶内燃机;教学改革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船舶内燃机专业是直接为船舶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该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具有船舶和军工特色的、体现高职教育思想的大专层次的专业,目前是湖北省和教育部高职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本专业在总结专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训基地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及国家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并由此带动了其他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明确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突出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推进船舶内燃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学院现有优势,依托船舶行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第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

第三,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计划,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第四,建立高职特色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

第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确定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从2002年起,我们先后多次到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调研,并聘请船舶行业有名望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和指导,就船舶内燃机专业所面临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岗位要求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现归纳如下。

第一,学生的就业方向由原来单纯的制造与维修逐步转为以船舶内燃机制造、装配调试、维修为主,向船舶动力装置方向适当拓展,要求学生成为综合型、复合型的应用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造船行业的应用,导致教学内容部分滞后,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岗位需要,要求教学必须使学生尽快掌握行业内的最新知识与技能。

第三,在掌握公共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便于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和进行对外技术交流。

第四,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安心本职工作。

要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依托船舶行业,发挥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的优势,遵循高职教学改革既有相对的稳定,又有灵活性的客观规律,坚持“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柴油机制造、使用、装配调试能力以及船舶机舱布置设计、动力装置安装与调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从事柴油机制造与维修、船舶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主要覆盖四大岗位群:船舶内燃机制造、船舶内燃机维修、船舶内燃机装配调试、船舶动力装置。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逐步调整并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开始制定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计划至今,经过历年的调整修订,已日趋完善,其课程体系设置特色鲜明,针对性强。主要调整如下:

第一,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以应用为目的选择教学内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出发,将有关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起来,组成新的课程模块,如将《船舶内燃机原理》、《船舶内燃机结构》、《内燃机维修工艺学》重组为《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将《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学》重组为《船舶动装及装调工艺》课程;将《船舶管系》课程和《计算机放样》课程重组为《船舶管系放样》课程等。

第二,强化能力培养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约为1∶1。

第三,课程设置要突出综合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注重探索以能力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突破原来的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并将专业知识覆盖面适当放宽,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第四,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的力度,实行弹性化教学。在专业限选及专业任选中加开选修课程,在全校性任选课中加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第五,职业素质教育要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坚持单项实训与综合训练、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积极推行“双证制”、“多证制”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课程是将教育理论、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手段,是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依据。因此,课程建设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院近几年重点进行了几门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根据教学计划制定了完整的理论课程及实训教学大纲,对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和“主讲教师负责制”,按照合格课程、精品课程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和建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并逐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第一,《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和《内燃机装配调试工艺》课程注意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大胆删除陈旧过时的、偏多偏深而又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船舶电控柴油机的新技术、新装备、电子控制新知识,编写了具有高职特色的适用教材。

第二,将原来的《船舶管系》课程和《计算机放样》课程重组为《船舶管系放样》课程,对理论知识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增加了计算机管系放样课程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就管系放样教学软件的教学内容编写了《船舶管系放样》教材。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的改革,除了在教材上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变化外,在教学环境和条件上,应该作适当的改善。除了最必要的实验室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改善教学环境,保障实验和实训内容的实施。利用仿真实训技术开发模拟职业岗位的校内实训基地,如内燃机模拟实训室、船舶仿真实训机舱。此外,我院还与上海沪东重机、河柴集团、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单独制定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在计划中明确具体内容和要求,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其次,实践课应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在教学安排上实践课主要以模块式按单元组织教学,学习安排上相对集中,便于边讲边练。如柴油机拆装实训、船舶轴系装调实训等。再次,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认真抓好每次实验或实训的管理,及时对实验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最后,应实现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专业实验(训)室对学生全天候自由开放,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上的内容和要求,自行选择实验(训)的时间和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及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归一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1)在专业多功能学习室通过实物、模拟仿真系统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如同置身于生产现场,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得到较理想的技能培训;(2)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生产技术发展,理论难与实践结合,教师教得吃力、学生难以理解的状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3)通过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开发《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该课程的教材、教案、CAI课件、公开课、柴油机拆装实训录像、学习指导、模拟试卷等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的专业教学改革终期验收,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

第二,船舶内燃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连续五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5%,社会声誉好。

第三,在湖北省教育厅投入资金和学院配套资金支持下,扩建了柴油机拆装实训室、船舶轴系装调实训室,建成了专业多功能学习室、内燃机模拟实训室和船舶仿真实训机舱。目前船舶内燃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m2,总投入已达600万元。

第四,《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2004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内燃机装配调试工艺》课程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4篇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科发展 工作重点 海西建设

1 引言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十五”以来,我国船舶科技实力明显增强。重点主流船型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品,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重大进展,船用配套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现代造船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了船舶产业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先进造船国家在科研、技术、效率上仍占据优势,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周期性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潜在风险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日趋增加。因此,船舶工业必须加快科技发展步伐,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升科技整体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十五”以来,福建省船舶科技实力也明显增强,船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和船舶科技。作为技术、人才、信息密集型的船舶工业,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推动作用,为此,必须确立福建船舶工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战略,科学制定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大力发展造船关键技术、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省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现状

2.1 福建省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拥有我国最长的深水岸线和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在全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凭借良好的地域优势和坚实的基础,紧紧抓住国际船舶市场的发展机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持续、高效、快速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全省船舶工业企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有260余家,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修造船企业80余家,具备万吨级以上船舶修造能力的造修船企业32家。其中修造5万吨至10万吨级5家,修船能力10万吨级1家。全省船舶工业生产能力从“十五”末期的68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200万吨。目前我省船舶工业基本形成福州、厦门以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出口船建造基地;沿海地市(福安、龙海等)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修造船产业群组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2007年,我省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8%;出口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75%;造船完工量205艘/53.9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8%和21%。

随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营接单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我省船企共承接新船订单210艘,合同金额26.3亿美元;手持订单352艘,合同金额50亿美元。其中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手持订单166艘,合同金额32.53亿美元(已生效145艘、合同金额25.3亿美元)。骨干船企的生产任务已经安排到2011年。

“十五”以来,福建船舶工业出口船市场不断拓宽,从德国、东南亚扩大到英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产品有:4900car-7000car汽车运输滚装船、30000t 重吊型集装箱货船、700TEU-1800TEU集装箱货船、53800t散货船、70m-87m海洋平台三用拖轮、50m-75m大马力工作拖船、24m-48m金枪鱼渔船、27000t运木船及3800t-6800t成品油船等十多种新船型。目前骨干企业都在努力推进成熟产品批量化生产,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品牌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福建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沿海船舶工业发达省份和中央两大船舶工业集团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跟不上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骨干企业进行了现代造船模式改造,但多偏重于应用型技术,技术开发创新能力薄弱;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福建船舶工业的带动效应的发挥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2.2 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现状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根据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围绕船型开发与设计技术、船用设备核心技术和现代造船技术三个重点技术领域进行学科建设,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取得一定成果,船舶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2.2.1 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保障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设有 “船舶工程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厦门市射频识别(RFID)工程技术中心”,在长期的研究基础上,形成极具特色和雄厚基础的四个学科方向:现代轮机管理、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学院还拥有包括船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自动化机舱、轮机操纵模拟器、柴油机测试中心、液压测试中心、船舶电站虚拟仿真以及焚烧炉测控、射频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等科研平台。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拥有轮机模拟器实训中心、自动化机舱实训中心、船舶模拟电站、海水淡化实验室、船舶制冷实验室、油水分离实验室、电器智能实验室、中央空调实验室、主机遥控实验室、辅机电力拖动实验室、主辅机拆装等多个实验室,还有一艘停靠在马尾的3500吨级“古田”号实习船。

厦船重工、马尾造船、东南造船厂、福宁船舶重工的设计中心及福建斯达瑞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福建马尾造船股份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都先后引进国际先进的瑞典TRIBON三维船舶设计软件和配套硬件设施,基本具备与国内外专业设计单位联合开展新船型研发,独立进行生产设计的能力。

2.2.2 科研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3年来,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先后完成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及横向的科研课题,经费达1200多万元,现有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多功能射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终端》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船舶可视化监控与管理系统》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申请并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多项技术已和企业对接。学院的教学成果硕果累累:轮机工程专业荣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获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十佳培训基地”;轮机工程专业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次,多次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门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两门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5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立项。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教育研究能力,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该学院教师在各级期刊共60多篇,其中陈清彬副教授的《锅炉模拟仿真器》在“全国首届电气智能技术应用作品大赛”决赛中获得第三名。船政学院已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发明专利4项。2006年,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

通过产学研联合设计,骨干企业开发了具有国际品牌的特色产品。厦船重工开发的4900car汽车运输滚装船的设计、建造技术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 “2006年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30000t 重吊型集装箱货船被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选为杰出船型之一,被国际航运界命名为超灵活多用途船,获得2003年国际“十佳船型称号”,获2003年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东南造船厂自行研发的24m金枪鱼渔船荣获2005年中国渔业局渔船渔机协会“名牌产品”称号,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入“中国船型汇编图册”。

2.2.3 现代造船技术在骨干企业得到普遍应用

省骨干造船企业从改造传统造船模式入手,以推进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为重点,结合企业实际,以产品为载体,推动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向深入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造船周期明显缩短, 马尾造船生产的700TEU集装箱货船创下了船台周期和码头周期35天的最好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骨干企业带动下,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我省船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在省造船工程学会的组织下,省属高校与造船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构建技术服务与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我省船舶科技事业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2.4 行业技术人才培养初具规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福建船舶工业历史悠久,清朝洋务运动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培养了大批历史上优秀航海和造船人才,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由于历史原因,福建船舶工程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一直处于断档状态,历年来各骨干企业都到省外高校招收毕业生。“十五”以来为满足我省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省内大中专院校加快船舶工程学科专业建设,目前拥有船舶工程及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有7所,在校(船舶工程和轮机工程两个专业)大学生1545人。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于2005年开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是船舶工程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该专业在校学生共160余人,2008年开始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两个专业每年可输送毕业生近400人。该学院还设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目前设有轮机工程技术、船体制造与维修、船机制造与维修、制冷与冷藏技术等专业,在校生920人,主要培养船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福建船舶工程技术学校等5所中专及技校为船舶工业企业输送大量船体装配、焊接、机电等专业技能型人才,几年来,已为我省船舶企业输送近千名技术工人,但仍然供不应求,还不能满足船舶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2.5 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科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体现在:

首先,船舶设计开发能力较差。我省船舶研究院所和有关高校及造船厂目前基本上不具备整船自主设计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不含生产设计),特别是不具备中型以上船舶的整船设计能力,目前省内各造船企业都是通过与国内外专业设计单位联合设计接单建造。我省船舶研究院所和有关高校只具备单项强度设计、线型设计、性能计算以及一些辅助机械和甲板机械等的设计计算能力。

第二,现代造船工艺技术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造船企业利用TRIBON等造船软件进行生产设计,现已具备较强生产设计能力,并且积极采用现代造船模式,优化工艺设计,在模块化、精细化造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内先进造船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现代造船模式、精细化造船等造船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

第三,科研软件配置不足。我省船舶与海洋设计研究院所和有关高校尚未引进NAPA、Maxsurf等船舶性能计算、初步设计软件、船舶水动力性能计算软件(如Fluent、Shipflow等),目前也不具备自主开发这类软件的能力。

第四,科研队伍有待发展壮大。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和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虽然设置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但科研队伍比较薄弱,缺乏在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带动下,世界船舶科技得到迅猛发展,船舶工业已经成为当今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船型技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安全、环保成为船舶科技发展的新热点,现代造船技术从模式到生产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在逐步取代落后的传统造船工艺。“十五”以来,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迅速崛起,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船舶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又为学科发展带来机遇,提出新的课题。为此,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必须领先于船舶制造业,又服务于船舶制造业。但是,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起步较晚,属新建学科,它的发展面临传统造船模式的技术改造、学科交叉与融合、智能化与虚拟化应用、数字化造船与精益造船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研究制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对策,加快学科建设,发挥学科的引领作用,推动我省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3.1 发展思路

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思路是:以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为指导,以海西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于本省船舶工业的发展为宗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数字造船”、“精益造船”和“绿色造船”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为企业培养复合型适用型高素质人才,努力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新发展,为壮大我省船舶工业实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2 发展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力争将福建省建设成为在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力争使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3 发展重点

3.3.1完善省内院校学科建设,努力实现“船―机―电”一体化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把船舶工业作为战略产业加以扶持,船舶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能胜任现代化船舶制造业的船、机、电专业高素质人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已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增设“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形成以国家示范性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支撑的船舶工程学科专业群,注重培养应用型船舶工程技术人才。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加快学科深度融合和课程优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模块,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发挥“双师型”特色师资优势(既有专业课程教学经验又有工厂工作经历),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学上实现船机电一体化,注重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工程管理和技术研究人才的培养。

3.3.2产学研结合,开展重点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根据国家《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立的我国船舶科技发展的四个重点技术领域:船型开发与设计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船用设备核心技术;现代造船技术。从我省院校及骨干企业研发资源实际出发,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3.3.2.1 开展船型技术中的绿色、安全技术研究

为应对国际公约、规则、规范、标准不断更新、升级的挑战,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必须尽快开展节能、环保、防污染研究及绿色、安全造船技术研究。注重在船舶设计、制造、营运、报废、拆解的全寿命周期中,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达到既能满足用户对船舶产品使用功能和技术性能的要求,又节省资源和能源, 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同时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的先进制造技术。推行绿色造船技术,研究重点:一是加强对便于回收、生产过程简便、易于加工材料的应用研究,如选择应用工艺性能优良的板材、型材等;二是加强无毒无害材料的应用研究,避免生产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对低毒、低烟尘焊接材料和环保油漆的选择;三是加强可再生材料的研究, 如对具有再生利用价值的舱室绝缘材料的选择应用。

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再生能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燃烧装置节能与尾气净化技术;船舶及工业余热余能综合利用技术;制冷设备的仿真建模、节能运行、优化设计、优化控制,绿色环保制冷剂的应用开发;再生能源开发及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等。

3.3.2.2 开展精度造船研究

大力推广精度造船,应用造船精度管理与控制技术,以补偿量代替余量,实现船体部件及分段无余量装配和船台(船坞)无余量合拢,从而减少返工、废料和人工使用,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重点开展精度管理计划、精度管理标准、分段装配难点,精度分配原则等技术研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造船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误差和焊接变形的精度进行监督、控制和改进。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应加快推进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船舶建造与精度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的研发进度,尽快完成船体建造各阶段精度控制系统与变化规律的研究,经过实船应用,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在全省造船企业推广应用。

3.3.2.3 信息化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船舶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数字平台技术和造船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设计、建造、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船舶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无缝集成。

着力开展造船信息集成化研究,在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管理、物资、物流管理、设计转换、质量管理等全过程中采用信息集成化技术。在船厂内部应将信息化建设拓展到各个领域,以内部局域网为平台,搭建计划、生产管理网络,使设计、制造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和造船生产周期,最终实现数字化造船。大力开展CADDSS、TRIBON、NAPA等船舶设计、建造软件的应用研究,促进数字化造船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开展造船虚拟仿真制造技术研究,在三维设计环境下建立数字化产品图形生产线,构造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开展将产品模型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在计算机上的拟实技术研究,对生产零件的制造过程、产品的装配过程、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拆装过程和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操作训练过程等在仿真时钟的推进下进行仿真。这些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冲突以及可加工性、可装配性、可维修性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生产计划和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拆装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造船虚拟仿真制造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虚拟制造体系仿真模型系统构造技术、数字产品生产线可视化控制技术、面向设计制造的虚拟样船技术、船舶制造过程虚拟仿真技术以及船舶制造资源配置过程仿真技术。通过选择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大大地减少实物模型和样机的制造,从而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3.3.2.4 加强船用设备技术研究

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快提升我省甲板机械、舱室机械等船舶辅机设计研发和制造水平,重点研究船用甲板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船用舱室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正在与泉州佰源甲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设计节能型甲板机械项目,力争成为该厂船舶辅机的设计研发中心,为该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打造自主创新品牌产品,促进船舶配套业发展壮大。

加强船舶自动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机舱自动化系统、装卸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致力于现代轮机自动控制及仿真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制船用核心控制器,研究新型船舶机电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架构,建立FCS架构的先进船舶机电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先进的船舶机电设备监控与管理;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研制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操作训练系统;建立船舶电站控制仿真系统,研究电力驱动系统及特性。

3.3.2.5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最近 20 多年中,世界船舶工业在进军近海石油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促进我省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业的发展,以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点为依托,着手开展海洋工程装备基础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结构物在深海环境下的运动响应、结构强度及定位的基础技术,以及深海浮式设施国际公约、规范标准和设计软件的应用研究。

4 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对策

4.1 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船舶工程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开拓精神、团结协作、结构合理、适应现代造船业发展需要,在国内外本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教学、技术推广队伍。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应进一步抓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的建设,构建和完善“现代轮机管理工程”、 “船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四个学科发展新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平台,带动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队伍,努力培养一支分别以杨国豪、蔡振雄、林少芬、陈景锋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加强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平台,带动专业建设,培养学术队伍,努力培养一支以陈清彬、吕凤明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学科研队伍;充分利用福建省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交通及港口大发展赋予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打造与产业互动良好、在福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并带动辐射内部关联度大、整体实力强、适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建设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4.2 加强造船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

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造船关键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为主线,推动应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的协调发展,加强团队协作攻关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效能的科研队伍。力争在精度造船、造船企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研究及船型技术(绿色、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上有所突破;开展新船型开发、船型优化、水动力性能计算、故障诊断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创新设计、造型设计、舱室设计、虚拟设计、生产设计、现代造船模式等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加强先进造船软件的二次开发应用研究,全面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造船技术,形成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造船技术,大力促进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4.3 大力培养复合型适用人才

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船舶工业,其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作用,发展福建的船舶与海洋工业,人才战略刻不容缓。海西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船舶与海洋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有机配合。政府部门、高校、用人单位要认真研究和确定海西建设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的层次结构;船舶工业企业要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为船舶设计、生产与科研提供各类专业人员;通过对重大研发项目的攻关,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职业技校通过联合、合并、协作等方式,创建技工培养和培训的综合基地;大力引进人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使用机制,给予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创新者以分配上的倾斜,使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人才资本。省属有关高校,如集美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型适用人才;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类和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现代造船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

4.4 促进和鼓励产学研紧密结合

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福建省内外有关院校、科研院所与省内骨干造船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组建行业技术中心和联合研发平台,开发船舶高端产品,加快产品优化升级。企业可以给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课题和资金,科研院所和高校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为船舶企业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而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互生共赢。为促进和鼓励产学研结合,利用研究成果,要充分发挥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的纽带与中介作用,积极开展企业的决策咨询服务,着力在产业政策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优势领域展开合作,联合建设“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争取建立部级技术中心或国家重点实验室。

4.5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国家鼓励船舶工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内和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产业素质,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科研成效的理想方式;是企业按照现代化总装模式开展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学习借鉴先进造船国的技术和管理提供机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船舶工程学科、船舶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主办学术会议、讲学、合作研究、合作办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广泛开展各类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学术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

5 结语

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集成化、节能环保、柔性、高效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海西建设的主战场,福建省应充分认识到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毕竟是新建学科且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明确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发展造船关键技术,落实促进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才能取得新的发展。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联合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学术、科研和企业力量,充分发挥广大船舶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共同开创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2] 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 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

[4] 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 2004.

[5] 胡日强.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4.

[6] 谢子明.数字化造船四大关键技术等待突破[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 (16): 19.

[7] 张标.关于推进我国绿色造船技术的探讨与思考[J].广东造船,2007,(3):30.

[8] 林奋.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改革创新,实现福建船舶工业跨越发展[J].机电技术, 2003, (S1): 20.

[9] 张明华.精益造船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128.

[10] 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 福建省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2008, (1): 20~25.

课题组成员:

1. 熊云峰,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副教授。

2. 蔡振雄,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3. 陈清彬,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

前言

当前社会,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实用型人才,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要求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对实用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也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才高素质的主要手段。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便是典型的实用型专业,其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到的学科范围也比较广,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托。

1.岗位职业能力

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传播行业的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绝大多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进入船厂从事造船生产设计、船体加工或船体装配、生产组织或生产管理等工作。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同样的岗位使用频率以及达成岗位目标多具备的职业能力也都不尽相同[1]。在船舶工程领域中,根据岗位所需能力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四种岗位能力,分别为:基本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船舶种类与船舶构造的识别;核心岗位能力,主要用于船体的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对相关软件的应用;综合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职业素质能力;主要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协调。

2.课程体系构建

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按照模块化的构建形式。所谓的模块化,实际上指的是以岗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为基础,根据其差异性构建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将已有课程按照一定的要求设置成不同的组合,按照岗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运用有针对性的课程组合。以能力培养呈递进式提升的原则,根据岗位工作难度与使用频率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模块式岗位核心能力与主要技能的培养。并结合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构建具有模块化、递进式、合理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人才培养目标

在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船舶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从船体的设计与生产,到船体样本与所用原料,到对船舶所用材料进行预先处理,再到对船舶所需的所有构件进行加工装焊,最后到传统的分装与总装。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多,在对船舶工程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船体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工作技能、相关工具等进行系统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船体整个生产建造过程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要求,以帮助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2]。换句话说,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要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知识与先进技能的优秀船舶领域高技能人才。

4.课程教学基础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从原本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理实一体化条件下的教学课程管理组织者。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不仅需要对船体的生产设计、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等充分掌握,对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相关工具、组织形式等有所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课程创新开发能力等。

5.以实船建造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为基础,通过对其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研究,按照船舶行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构建出以实船建造为基础的课程体系[3]。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船体结构的认识和绘制、船体图的设计绘制、船体放养、船体分装焊接与总装、船体相关构建的加工、船舶管理与船舶生产、船舶设计等,构建出一套以能力递增为基础原则的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船舶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提升技能,使学生向实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6.运用融通职业标准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以船舶焊接考证、船体构件加工、船体构件装配、船体放养、船体选材等课程为体系骨架,并加入船舶装配、船舶焊接、船舶加工等相关职业标准。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证,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重视企业对船舶相关人才的需求,以提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还要将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教学质量。

7.结论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偏向于实用型,船舶工程制造专业更是实用型专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有能力,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船舶领域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佩英,王金娥.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169-170.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6篇

本期主要介绍船舶行业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有志于“弄潮儿向涛头立”的理工科学子们展示船自自行业的前景与魅力。

中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毋庸置疑,造船业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制造业门类之一。200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为605万载重吨、1850万载重吨和2659万载重吨。到了2008年,这三项衡量造船业景气程度的指标已经分别飙升至2881万载重吨、5818万载重吨和20460万载重吨。如果将观察的起点上溯30年,中国造船业飞跃式的发展更加显而易见。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年造船能力不足5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年造船总量的1%,世界排名13位,在国际船舶出口市场上的业绩几乎为零。80年代中期,受益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体制和政策变革,中国造船业开始了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走出去”的历程。2005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突破了史无前例的1亿载重吨,占据当年全球份额的43%,一举超过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韩国:2010年,世界宏观经形势跌入谷底,然而中国造船业却逆势上扬,创造了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的历史佳绩,中国已取代韩国成为世界第―造船大国。

造船业巨头谁与争锋

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242家,其中修造船企业600家,船舶配套设备企业368家,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亿元,并形成了环渤海湾区域、长江下游沿江区域、浙江福建沿海区域和珠江口区域四个大型船舶工业圈。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入国际造船市场,江南造船集团等老牌国有造船企业的大批技术人员投入到国际通用造船规范、船舶技术前沿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研究学习中,实现了船舶产品出口“零”的突破。自此以后,中国造船业与国际日益接轨,推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品牌船型,其中便有享誉全球的“中华江南”型、“中华沪东”型巴拿马散货船、“海豚”型大灵便散货船,“CHINAMAX”型超大矿砂船等等。目前,我国已具备了独立完成各类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气体运输船、多用途船、滚装船、客船、工程船和军用舰船设计建造的能力。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首开了国内船企建造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纪录,带动了中国造船能力的成倍增长。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近年来在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领域的开创性业绩打破了欧洲、日韩船厂的技术垄断,使中国在这类高端船舶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还有长期以来被欧洲造船企业视为“禁脔”的豪华邮轮,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从图纸走向现实。

除了上述的几支“国家队”,船舶工业企业“地方队”的发展也十分迅猛,江苏的熔盛重工、扬子江船厂、新世纪船厂、太平洋造船集团和浙江的金海重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熔盛重工是目前中国手持订单量最大的造船企业,它的手持订单量超过了中船集团下属船企订单量的总和,它建造的40万吨矿砂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扬子江船厂和新世纪船厂则以其他船企无法企及的高利润率而备受关注。2011年,扬子江船厂下属的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一次性承接了25艘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被业内视为奇迹。与造船业息息相关的国内航运业巨头也广泛涉足造船领域。如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都建立了各自的造修船企业。同时,中国造船业的繁荣也吸引了国外造船及配套企业的进入,如韩国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以及日本的川崎重工、常石造船在中国都设有生产基地。

但是必须指出,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的持续低迷,全球造船业从2008年前后的鼎盛时期逐步下行。可以预见,中国造船业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一些意识到严重性的造船企业开始“抢订单”和“苦练内功”,瞄准市场中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重吊多用途船、国内航行海船等亮点,做足准备,抵御严冬。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场危机对于经过10余年过热发展、产能极度过剩的中国造船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涅盘重生之后,等待中国造船业的必将新一轮的健康发展。

船舶与海洋工程释疑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对船舶有着整体认识的工程技术人员。造船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众多学科。一艘船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动力的建筑物,它除了要具有陆地建筑物必需的所有功能外,还应在海洋的环境中满足航行、运输、作业、作战等功能上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通过各种特殊的结构、系统和设备来完成。如何将它们集成在一起,使船舶成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具”,就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船舶”与“海洋工程”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研究对象中的两个相互联系又不尽相同的内容。“船舶”指的是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等动力,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手段。而“海洋工程”则是侧重于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而建造的海上建筑物。二者的关联之处在于,它们运行的环境有着一致性,“海洋工程”在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上与“船舶”存在延续性。

开设课程

和所有学科专业类似,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可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计算方法、物理学和英语等,这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素养。专业基础课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原理等,其中力学的内容是为了培养理论思考的能力:而机械学的内容则是为了建立以应用为出发点的工程思维。专业课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船体结构与绘图、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强度设计、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建造工艺学、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船舶振动等,这些科目是为了让同学们全面地了解船舶的各种特性,使同学们大致形成如何设计和建造船舶的基本思路。

就业去向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通常有如下几类:船舶总体设计院所或民营船舶设计公司、造修船厂、船级社和船舶配套设备企业。

对于―个担纲详细设计的船舶设计师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船舶应满足怎样的总体性能和功能要求;其次应考虑各种舱室、设备、系统的布置;再次应考虑如何提供一个兼顾实用型、安全性和经性的结构平台。作为生产设计师,更多的关注应集中在船舶的空间构型和结构细节上,避免结构、设备在空间上冲突。船舶设计按专业又可以分为总体、结构、舾装、轮机、系统、电气六大块。进入设计单位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通常从事的是总体、结构、舾装三个专业的设计。就业于造修船厂的毕业生,更多的是从事现场建造工作。

船舶建造师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建造工艺及项目管理的合理性,确保建造的质量和进度。船级社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船级社的工作分为审图和检验两大类,审图工程师负责检查设计单位的送审图纸是否满足国际公约和该船级社制定的规范,现场验船师的工作是以规范为依据监督整个建造过程。目前世界各大船级社都在中国设有公司或办事处,员工待遇较优厚。

船舶行业的重工性质,决定了行业内的薪资水平只能处于全社会的中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在2003年以后出现了异常火爆的局面,毕业生供不应求。直到201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仍是就业最快的专业,平均一份简历就能获得一份工作。但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大多比较低,这一点在过去十年中没有显着的变化。不过无论是船舶设计还是建造,都十分强调技术人员个人经验的积累,一名业务上成长较快的技术人员,收入上的增长也是十分迅速的。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7篇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创建于1958年,现具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为我国船舶工业、国防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部门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是华南地区唯一可以系统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科。

专业特色: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是全面应用信息技术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相近领域的设计、研究、制造、规划、经营与管理等的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奉行“厚基础、严要求、重能力、强适应”为办学宗旨。

师资设备: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现有专职教师18人,教授7人(其中6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人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副教授6人、讲师5人, 8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老、中、轻相结合,知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硕士研究生近40人,博士研究生近20人。在本科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还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多次在各种国内、校内大学生科技比赛中获奖。设有华南理工大学船舶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具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海岸与近海工程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并正在筹建水声工程实验室,可以进行船舶快速性、耐波性、船体节能装置、新型推进器、船舶与海洋新型材料、河道整治、工程泥沙及河流动力学、潮汐河口整治、海洋环境测量、防浪掩护与波浪对建筑物的作用等的试验工作,并积极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设有广东省甲级船舶设计资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船舶技术研发中心。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8篇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二 等 奖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工 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申 请 人 及 简 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副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8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 "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2011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 "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

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与锻炼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船舶产品生产设计,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中教学做合一,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4,实现教学与生产双丰收,学校与企业共受益.XX年佳豪公司从工作站直接招聘技术熟练的学生40名进入佳豪公司工作,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成为项目主管,为佳豪公司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总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分公司350人生活驳船,振华港口机械公司1200吨,3000吨浅水铺管船,南京武家嘴船厂1080teu标准集装箱船,长航宜昌船厂8000吨多用途船舶等共230个分段,近8000张图纸的生产设计,设计产值150万元.图纸已全部用于企业生产,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赞扬.

2,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11年,工作站又引进了佳豪公司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计划对学校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实船生产性实训,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等专业,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化,系统化.

通过改革与实践,专业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被评为11年省级精品课程,编辑出版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指导》,《船体放样实训指导》教材,发表了人才培养和实训教学论文三篇,对船舶类国家示范性建设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在该模式的影响下,全院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办学,全院船舶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获得企业的高度赞扬.实现了与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体系.

2,工作站的实船生产实训为学生提供了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教学平台,图纸用于企业生产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收入的一部分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

3,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第9篇

船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有较强的地域特征,推动了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如江苏省地方海事局与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手打造的“扬泰造船”、“辅助验船师”等项目,是行、校、企三方优质资源对接共享、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另一成功案例是在资源与利益充分啮合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紧缺的“内河船舶驾机合一”人才的“根植共生”合作模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船舶类专业设置与江苏省造船工业发展关系研究”过程中,对全省职业院校和部分造船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及要求,了解了相关院校在“十二五”期间的招生策略。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江苏省造船行业发展规划,归纳梳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数量与结构的矛盾

2.1.1技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据统计,全国船企技能型人才中,高、中、低级技术工人的比例数为1:6.16:14.53,世界平均值为1:3:6,发达国家为2:4:5,造船企业每一万载重吨大约需要100个岗位从业人员。如果按全省年造船量3000万载重吨的目标估计,需要30万从业专技人员;如果将企业需求人才的理想结构归纳为A(中小型企业)、B(大型企业)、C(央企)3类,根据抽样调查,按此比例统计所需的人员分类见,高(中)职人才需求最大。同时还了解到,造船企业中外包工比例过高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已经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正逐步增加基本工数量。此外,海洋工程产品单品较多,需要大量生产设计人员。

2.1.2专业结构不匹配造船企业在船舶体、机、电3个专业方向的传统人才配比是3:2:1。2005年以前,船舶机械、船舶电气类专业多数转向通用型机、电专业,淡化了船舶特性,甚至于在一些船舶类知名大学也难觅船舶机电专业的位置。造船工业黄金时期,各类船用机电产品大都有生产厂家负责(或指导)安装、维修,因而企业对船舶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质量并不十分迫切。但是,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产业结构向海洋工程方向的发展,船舶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矛盾开展凸显。现代造船技术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则十分稀缺。

2.1.3生源结构不合理船舶行业在众多制造业中仍是外场作业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之一。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发达的地区,在苏南,焊接、船舶工程技术、船舶驾驶等专业生源正逐年下降(焊接高职专业“十一五”期间的招生总人数小于1000)。在众多造船企业中,现场作业的装配工、电焊工中本省人士占比极少,使用外包工成为惯例。在中高级专技人员队伍中,外省从业者或由于家庭等因素并不稳定(曾有苏中地区某船企招聘的40多位外省专科毕业生5年中流失了95%),或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而另谋高就(流向浙江、山东、安徽等地),人才流失严重。

2.2教学内容与手段亟待更新

2.2.1课程体系陈旧船舶类相关职业院校中,各专业相对独立,在体、机、电三者中自成孤岛,涉及到造船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够,海洋工程的职业教育还是颇新的课题。尽管数字化造船驱动了第一轮专业课程改革,但由于我国造船企业的技术改造大都自成一体,反映在教学中也只是课程的加减法,难以形成现代的、有效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造船是大型综合性工程技术,如果没有特定的情境、相当的手段,即使现场教学也只能认识表象。仿真技术早已运用在装备制造业许多环节之中,我们的教学手段并没有跟上,部分中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还不完备,各院校对于核心技能的理解与设定缺乏统一的标准。

2.2.2国际化程度低船舶行业是典型的国际化行业,各企业反映最多的共性问题就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水平太低。在中国从事船舶设计与建造者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并不多,在江苏省教育界,每年都有师资培训国际项目,但鲜见与船舶或海洋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此外,船舶类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校,缺乏工程实践。教育是教师先行的事业,师资尚且如此,又何谈工业的国际化?而职工素质将影响造船技术,影响造船质量和管理效率,影响产品附加值提升,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也必然会严重阻滞行业发展的进程。

2.3校企合作缺少互动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校企合作当前在如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奖学金及工学交替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依然停留在用人层次。校企在制度上的差异,使得专技人员可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教育主管部门虽再三强调教师必须保证每年有一定时间下厂实践,但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造船是系统工程,每年2个月下厂锻炼难有收获,学生下厂实习环节也因种种原因效果不佳。而企业,一方面多数没有建立人才培养及储备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满足于现状。企业、学校的资源和信息难以实现真正的共享,学校与企业难以形成合力。

3江苏省船舶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3.1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定位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海洋工程技术专业,加强对海洋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强化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结合。研究设置船舶仿真技术专业,为行业的两化融合储备人才。扩大高职、减少中职招生规模,增加专业技术技能项目培训,提高现有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3.2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师资必须要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对新教师,应该要求专业教师在企业跟踪完成相关产品的建造全周期,而不是以实践天数来衡量;鼓励从企业引进专职或兼任教师,进行适当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资助优秀教师出国修学,担负起学习、宣传和引进先进技术理念及方法的责任。

3.3深入推进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