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27 09:48:36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1篇

前言

东方的文化中,非常强调“风土”的要素,主要指的是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涉及到人生活所身处的“气候、地形、地质、景观”等大环境,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所以本土的饮食文化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巨大的管理学。所以日本的饮食文化也深刻地反映了日本所处的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社会历史变迁的积淀。日本人的饮食以大米、蔬菜、鱼为主,所以日本往往也被称为“米食民”“鱼食民”。鱼和米的结合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寿司”,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符号,受到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欢迎,而这与日本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分不开的,所以本文对于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探讨就是基于日本所处的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社会条件这个大背景下,脱离这一前提的讨论往往缺乏实用价值,这是本文论述极力避免的。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

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非常强调材料的新鲜程度以及摆放的艺术性,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味觉与视觉并重,创造了“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的日本饮食风格,其中典型代表有寿司、刺身、日式火锅。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寿司

寿司作为当今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主要的食材是醋调味过的冷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在味觉和视觉上都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日本寿司种类非常繁多,总体上可以分为江户派和关西派,在不使用任何餐具情况下的“握寿司”往往更受大众欢迎,特别是米的颗粒圆润,保证了米粒的醇香。如今世界范围内,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类寿司店,为日本饮食文化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刺身

刺身是最具特色的日本美食之一,其食材主要是乌贼、虾、章鱼、海胆、蟹、贝类等肉类,通过特殊的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具有“清淡不腻”的特点。

这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中注重鲜美口感的一面,同时通过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食客,因此也成为日本旅游的一大卖点,因为独特的饮食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三)日式火锅

日式火锅作为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久旧的历史。其精华不仅在于其纯美的高汤调味、使用药味佐料,同时还有丰富的类型。比如寿喜烧火锅、海鲜火锅、山产火锅等。日本开始普及火锅是在上世纪后半叶,大多数日本人民吃火锅往往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对食材和汤要求较高,这也反映了日本文化对于饮食的专注和严谨。

综上所述,日本的饮食文化虽然在丰富程度上并不及我国,但是在特色上却能在东亚圈内做到独树一帜,其饮食文化对于西方有巨大的吸引力,借此大大促进了境外旅游的开发,下面会重点探讨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二、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特色的饮食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日本旅游的要素中,“饮食”名列其中,作为日本旅游六大基本要素之一,对于日本旅游的对外推广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餐饮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日本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可以看出日本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国家化推广的基础。

(二)日本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刺激饮食文化的知名度

日本旅游业的壮大,反过来也促进了饮食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应对不同层次旅游群体的需求,不断提高了餐饮的标准,在国际旅游业日本的餐饮品质得到了高度的好评,也反过来推动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不断创新,日本的饮食文化也不断得到了丰富。

(三)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并驾齐驱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饮食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旅游中不只是欣赏自然的风光,还要感受地域的人文气息,而餐饮是游客感受当地人文文化的重要途径,日本也抓住了机遇,最大限度地开发餐饮行业,在饮食文化中不断创新,与旅游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结语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2篇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两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饮食文化应该得到重视。通过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人的性格及思维方式,准确表达相关的汉语。本文以中日饮食文化对比为出发点,结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探讨如何将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随着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还必须要导入或融入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陈光磊认为,文化因素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要素,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树立比较意识,比较不同文化存在的差异。日本与中国相邻,都处于东亚文化圈,中日之间有着悠久的交流历史,日本在各个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民族特色的加强,中日饮食文化之间日益呈现出差异性。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语言是可以学习的,但文化更倾向于内化,更多的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习得的。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代表性。从饮食文化入手,可以引起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运用汉语。

二、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

(一)中国饮食的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种类繁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推陈出新与博采众长中形成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1.地方特色,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技术精湛,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配比。不论是红色的萝卜,还是黄色的南瓜都可以雕出美丽的盘式,赏心悦目。中国地大物博,受到气候、特产、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徽菜。

2.注重品味情趣。中国烹饪除了对色、香、味有严格的规定外,还对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的节奏有相关的规定。菜肴名称有写实的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传说、菜肴形象命名的,如狮子头、叫化鸡等。

3.饮食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可以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目的。比如茯苓夹饼、酸枣仁粥、鸡汤、参芪鸡丝冬瓜汤等。

4.烹饪技术多样,刀工技艺精湛。我国共有几百种烹饪方法,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之媲美的。例如,采用水传热的烹饪方法有:烫、焯、煮、炖、烧、焖、涮、汆煨等。用火烹制的主要有:烤、炙、炮、熏、烘等。采用蒸汽传热的烹制方式有蒸等。此外还有拌、糖渍、蜜汁、腌制、糟、醉等。还有采用固体传热烹制的方式,如通过食盐或砂粒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比如有原料涨法中的盐发、砾发等。还可以直接烹制原材料食用,如盐焗、泥烤等。在烹饪中,刀工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中国厨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烹饪要求,刀工技术方法大致有数十种。可以把不同的食材切成段、块、角、条、片、丝、球、丁、米、末等多种样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饮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文以日本为例进行饮食文化的介绍。面对来自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饮食文化的教学。

(二)日本饮食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他们肉类的摄取大部分来自于鱼类。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除了注重食物的新鲜程度、合理搭配之外,还特别注意菜肴的造型摆放。

1.食谱的丰富—杂食。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构成是值得研究的。它反映着日本人的性格和价值思想观念。日本料理源远流长,种类十分丰富,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日本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日本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这也使得他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必要性,用有限的资源做出种类多样的食物。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特性却没有改变。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过去较为落后,又由于牲畜用于耕地拉车,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是不足的,但这几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日本人自称是“彻底食鱼的民族”,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的寿命这几年均有明显地增长,这与食物谱系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

2.生凉新鲜。日本人在很久以前就已认识到食材新鲜的重要性。按照日本人的观点,新鲜的东西营养丰富,任何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都是在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水果,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而且在烹饪方式上两国也有着不同之处,日本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腌酱菜等。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少、分量较少、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味道鲜美。中国菜的烹调方法中有许多带“火”旁的字,如爆、炒、熘、煨、烧、煸、焖等,这些字在日语中是较为少见的。

3.追求造型的美感。日本饮食更为注重美的艺术。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除了名称以外,日本的菜肴让人赏心悦目。例如,日本的生鱼片拼盘。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则讲究色形味。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法是生、煮、烤、炸、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日本菜强调的是造型的美,所以每份菜的量都不大,但是原材料却是非常新鲜的,注重摆放的艺术性。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

(一)饮食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对汉语言背后暗含的文化现象不能完全的理解,对学习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中国人进行深入的交流。留学生只有在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节日习俗等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与人用目的语进行交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饮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进行重点的、简单的介绍。这一阶段要做好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日常交际会话。从饮食文化的一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小的文化体系,从而让学生汇成一个饮食文化的系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简略分散的了解,形成自己的汉语文化脉络。例如:课文语言提到川菜和菜名假如为“麻辣豆腐”时,老师可以适度补充一些其他的川菜菜名,运用图片加拼音的方法展示出一些川菜名,引导留学生通过菜肴特点去掌握中国饮食的地方特色。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留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进入到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他们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这时学校可以开设中国文化专题课,以饮食文化为例,这时的教学应该从饮食的思想观念的层面去讲解,而不是局限于食物本身。

当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时,应该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进行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如有关“吃”的暗含性的表达,在进行有关饮食的俗语、谚语表达的教学时,有必要加入适当的饮食观念、饮食文化习俗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此类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汉语中的这类表达也很多,中国人选用词汇造句时,常常“把复杂的人生感受,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与‘吃’联系起来”这是汉语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外国留学生在了解饮食文化对中国人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了解这一语言的特点后,才能理解这类语句所含有的深刻的涵义。比如:汉语经常用吃出来的味道来比喻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感受,五味“酸甜苦辣咸”以及“香和臭”没有一个被漏掉。形容人所处的境遇或样较为落魄用“穷酸、寒酸”,“心酸、辛酸、酸楚”则形容人痛苦难过;“甜”组成的词语多为美或好的意思,比如“睡得甜、笑得甜、长得甜、嘴甜”;“苦”则与“甜”相反,与苦味相联系的多指多难、挫折、不幸、辛劳,“孤苦、苦闷、苦海、苦劝”;还有“泼辣、火辣”。了解中国人食熟忌生的饮食习惯,利于留学生完全地理解“生人、熟人”的含义。与日本人饮食习惯相反,中国人喜食油腻的习惯在语言中表现为以“肥”、“油”表示“利益”,如“富得流油、肥差事、油水大”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因素教学都应该在语言词汇教学时,适当、适度地讲解给学生,便于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更恰当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对外汉语饮食文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外国留学生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习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中国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亲自感受。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局限在从理论上认识这种饮食文化,还可以通过去饭店品尝,亲手制作等去感受饮食文化。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的了解饮食文化,也就是说在理论学习上需要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进行饮食文化教学,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于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什么是饮食文化,比如“八大菜系”有什么区别,各地小吃是如何体现当地特色的等都需要品尝之后才能发现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通过课堂学习和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在对外汉语中开展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活动。

(二)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方法

在初级和中级对外汉语饮食文化的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注重教材中含有的文化要素和关键点来讲解。实际上,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他们一般情况下会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找出异同进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将两种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可以消除留学生由于所在国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偏见。同时,通过对所在国文化的深入探究,比如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国家的日常习俗、传统观念,这是了解另一国文化中价值观念、习俗的一种方式。就饮食文化进行中日对比,教师可以给同学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某种特点,然后再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相关的特点,还可以拓展将中日其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对外汉语初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媒介语通过对比之后进行讲解。用提问的方式引出两国不一样的饮食文化,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工具形象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有所放松,更容易接受信息。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留学生进行更加真实的文化感受,营造出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沟通障碍减少,有关文化的要素日渐增多,教师不能再用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法教学,这时可以用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比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介绍他们所在国家不同地方的菜肴,也可以在课堂上画出自己国家具有地方性的食品,让学生在介绍这种菜肴的时候说出其种类、口味、地域特色、烹饪手法等。最后教师再讲解中国八大菜系的种类、烹饪手法、特色风味等,通过与学生叙述的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介绍中国八大菜系所含有的地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思想价值观念。

四、结语

本文以中日饮食文化对比为例,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作用、中日饮食文化异同、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以及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深入拓展,汉语以及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为世界所瞩目。汉语文化教学在此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不断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欧阳蔚怡.感受日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程书秋,郑洪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5]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6]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1).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思想观念

日本是由四个大型岛屿与分散化的不到四千个小岛所构成的,其国土四面环海,气候温润,海鲜类产品丰富。正所谓风土催生菜系,源自于日本列岛的日式饮食在各类外来饮食文化尤其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之下,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逐步发展成一种具备鲜明日本特色的饮食文化。在此,笔者将通过分析日本饮食文化的特色,探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日本民众的思想观念。

一、日本饮食文化介绍

(一)日本传统饮食的类别

一是本膳料理。这是由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的由足利义满将军创造出来的料理,是依据室町时代武士门第的传统,以接待待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料理,是宫廷料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主要被用在婚、丧、祭等场合,是别的传统日本料理的做法基础。二是怀石料理。这是是由十六世纪安土和桃山时代结合茶道而开发的料理,也是茶道之中尚无奉出茶以前的一种简单料理。怀石是指怀抱着温暖的石头可以耐空腹之意。三是会席料理。这是由十七世纪江户时代的武士们在聚会时常见的一种料理,其后经过了不断发展。与本膳料理比较起来,会席料理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属于没有什么拘束的料理形式,甚至可以说是日本聚会料理的主体。如今日本各餐饮店所供应的宴席料理主要就是这一类料理。四是精进料理。这类料理源自于佛教文化,是一种素食料理,其主要特点是不使用鱼类和贝类,只使用大豆、蔬菜或者海草等植物性食品作为主料。这种料理可视为是长寿饮食之前身,但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日本人也不再完全用全素食,而是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偶而可以食用肉类以及鱼类。五是御节料理。这类料理是为了庆祝新年而使用的料理,通常是在正月初一时食用的,是将各类料理装入五层木制涂漆食盒之中的一种料理。

(二)日本外来饮食的类别

谈到日本饮食文化, 就必须提及其中所包含的各类外来要素。如同日本文化那样,日本的饮食受到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之处也非常多。从古至今,日本从未间断过对外来饮食文化的充分吸收。而在对日本饮食产生各种影响的全球各地饮食之中,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最大,比如,茶、豆腐、拉面等常见的日本饮食品种均是从中国传入的。当然,日本饮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咖喱饭、蛋包饭、炸鸡块等。

二、日本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

日本饮食所得到的最普遍评价是清淡、量少和精细等。就总体来说,日本饮食可以被称之为植物型饮食。日本岩宿时代起人们一直在食用动物肉。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深入传播,因为其主张吃素,所以造成日本人食肉的频度大为下降,且大多为家中又客人或者祭祀活动时才会用肉食。这样一来,除山民以外的大部分日本人口味变得清淡起来。清淡少油也是一种典型的日本饮食特点。中国烹饪中大量用油,但日本饮食几乎不会用油。日式料理即使用油也是使用植物油,比如,菜籽油和大豆油等。我国饮食方法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油是必不可缺的,但在日本料理之中,煮是最常见的烹调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其饮食肯定会有少油、清淡等特点。

一直以来,日本饮食都有五味、五色、五法之称。五味包括酸、甜、苦、辣及咸,五色包括白、黄、红、绿及黑,五法包括生、煮、烤、炸及蒸。日本饮食在烹调时注重保持食材自身的味道的基础上,还十分重视色、香和味,而且盛放食物的器具也会由于食材类别和季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展现出日本饮细化的特征。如今的日本料理制作工艺与品位在全球都是相当先进的,在口味上十分讲究,材料大多是以海产品以及新鲜蔬菜为主体,清淡而且不油腻,保持了食材所固有的味道与特点,而且会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而在选料、口味等多个方面出现变化。当然,日本料理在拼摆与器皿上也相当注意。用餐使用的器皿大多是瓷制c木制的,而且制作成各类高雅的形状,不仅实用而且还具又观赏性,让用餐者能够耳目一新,所以让日本菜能够成为为人所称道的杰作。

三、日本饮食文化反映出来的日本民众思想观念

一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很多国家都觉得火是人类文明之起源,而吃生食则是一种野蛮人的习惯。但日本人的观点是,有的文明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比如火会烧毁山林,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而要谨慎用火,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二是和为贵的思想观。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牲畜与人类同样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任意地屠宰与食用牲畜的行为是不仁的。三是万物有灵的神灵观。无论是人,还是山川树木、鸟兽虫鱼,世间万物均应成为人类所尊崇的对象。日本人不管做什么事均会优先考虑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他们对于四季抱有深厚的感情,因而提倡顺应季节的变得来品尝鲜味。四是含蓄而内敛的审美观。日本人对于食物的形和色十分讲究,将起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并且推道极致,因而集中展现出日本人强烈的完全主义意识。日本人不仅遵守规则,追求一种精致化的生活,而且又相当地低调,在饮食中强调含蓄与内敛。五是注重健康积极的养生观。长寿饮食观倡导食用天然食物,采用健康饪方式,可见日本人十分注重于养生。天然食物接近于大自然,加工链非常少,这也就意味着对人体健康的侵害十分少,相当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保持尽可能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能够确保人体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抑制许多慢性病的产生,而且还可抵御部分癌症的侵袭。六是平和而自然的心态。日本人将禅宗精神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与饮食之中,注重于饮食时体会到心灵上的超脱,在食用过程中细细品味食物,并且以平和与自然之心态来对待身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用超凡脱俗之心来应对各类困难,如此才能够健康、长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上述日本饮食文化特征和日本人民的观念Y西中,可以深刻地意识到,保护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已全面融入到日本人民的心中,而且影响到其生活之中的各个方面。日本民族十分善于引进与吸收各类新事物并且实施再创造或者创新。日本饮食十分注重于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在外观上致力于追求一种细致之美,并且在食器以及就餐情境上十分讲究,让世人充分了解到日本文化对于色彩、造型与味道等的表现能力。日本饮食文化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日本民众的思想风貌。在日本饮食文化之中,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到日本民众的强烈审美情趣,值得我们加以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徐静波. 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王 娟,张 敏. 解析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日本人长寿的关系[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

[3]赵 爽. 探究日本饮食文化特点[J]. 经营管理者,2014(34).

[4]刘征宇. 现代日本饮食文化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差异;饮食;文化

饮食,在远古时代以来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结构,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形成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特点。西方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本文试图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更好地展现西方饮食文化特点,从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特点向全世界各国传播。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影响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对食物口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人们还注重食物的外观;西方人的饮食都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重视原料的新鲜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所以西方人喜欢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汉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强调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在满足饥饿感的基础上能否给人体带来必须的营养成分。

2、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米饭或面食作为主食,人们的日常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蔬菜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肉类和鱼类经常在节假日等聚会或筵席时使用。“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中,像黄瓜、白菜、豆角等绿色蔬菜是首要的选择目标。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的主食以各种形式的面包为主,肉类食物相对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饮食对象这方面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在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由于肉类食物的营养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肉食,例如:牛排、猪排、火鸡等肉类食物。

3、饮食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中国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每个人都围着圆桌团团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这样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亲切的感受,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对中国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这样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国家中,无论是在家人之间举行的聚餐还是商务人士举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仪式,西方人更喜欢用自助餐的形式来享用美味。人们在这种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随意吃到喜爱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边用餐边和不同的人们进行交谈,同时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强调自我尊重的原则发挥的恰到好处。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1、饮食风俗的差异

饮食风俗的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们说的每天的饮食内容。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以米和面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类以蔬菜类为主要食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节日食俗方面,我国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都设成相应的节日。在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相应的食物来庆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主要是煮汤圆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汉堡为主,以牛肉、猪肉等为主要菜类,人们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节日食俗相对中国的节日食俗而言,没有那么讲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礼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比较高,人们会举行宗教仪式并且举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鸡、烤乳猪等食物来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乐的心愿。

2、气候环境的差异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突出,总体来说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东南部主要是临近海洋。因此中国的气候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人利用这个特点在海边以鱼类、海鲜为主,山区以野果和山珍为主。我们以米、面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由此看来,中国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素食为主的饮食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主要由陆地与海湾交错而成,因此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由于受气候影响,西方国家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以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这也使得他们养成了肉类食物作为主食的饮食文化。

3、的差异

古代中国在最初的时期是没有本国宗教的,所以我们的宗教意识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后来我国开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刚刚被传入的时期,佛教的僧侣们的饮食和普通民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慢慢发展,统治者开始限制僧侣们的饮食,禁止僧侣们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道教在饮食方面和佛教的规定一样,也禁止信奉者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宗教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特别深远,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规对人们的日常饮食也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们的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吃肉类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基督教徒们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类的食物还是禁止食用的,肉类食物必须是已经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彼此间互相吸收。这不仅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为西方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着接受这些西式食物。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交融,不但带来了甜点、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制作工艺和健康的饮食方法,这些都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鲜活力。由此看来,中西方各国的饮食文化在彼此的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饮食也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喜爱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这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四、结论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5篇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文化;文化素养;授课内容;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61-03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5]王瑛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式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以美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1,(59).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日 饮食文化 差异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基本的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对于基本的饮食更追求精益求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即便日本早期的饮食习惯来自于中国,但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食材选择的差异

中国以陆地居多,而日本是一个典型围海而生的国家,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在近海地区也会有大量的海洋类菜式,但烹调上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差异。处于亚洲的人们,基本上都能很轻易的分清何种食物属于中方、何种属于日方,而且能随口就说出日本的一些传统食物,如寿司、拉面等。

中国的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都是以谷物,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依靠肉类和乳制食品。中国人的菜肴原材料多为陆生的动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在吃鱼这一方面中日还是存在差异。在日本,由于围海而生的地理特征,菜肴的原材料多为大米、鱼介、海藻类,日本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鱼类;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差异很大。

1.烹调的方法有讲究

(1)烹调观念:烹饪中国菜时,烹调食物尤其讲究火候,他们认为食物经过烹煮才能消灭细菌和微生物,加以佐料带出食物原本的营养物质,也能对身体进行温补,使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其做工精细,在食物上雕琢的样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种类繁多。而日本,除了注重食物的样貌还注重健康性,按照他们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即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

(2)烹调过程:在对食物进行烹调的过程中,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差异。日本料理注重“新、奇、鲜”的统一,为营养型菜肴,日本人对食材的处理方法十分简单,就鱼类而言,他们在获得新鲜的鱼介之后尽量不加工,仅仅蘸佐料直接食用,像拉面、寿司等必须用火烹煮的食物才以热食方式加工,日常烹煮方法只有煮、烧、烤、炸等有限的几种;中国菜注重“色、香、味”的结合,属美味型菜肴,中国人对于食材的烹制方法有“烧、炒、爆、煮、炸、蒸、煎”等二十多种,喜欢对食材进行腌制、风干、火烤等处理之后加上各种香料佐菜烹煮,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

2.餐具的使用

在中日的饮食文化中,饮食工具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用餐工具是筷子、碗、盘,在用餐前必须把餐具摆好才能就餐,我们中国人还习惯用汤匙舀汤或者流食,但日本人除了吃西餐喝汤时用汤匙之外,其他场合只用筷子。对比中日两国的筷子,有以下的差异:

(1)日本的筷子较短,筷子尖较锋利,多是木制品,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为了防止食物滑落,所以筷子尖锋利些可用于穿刺食物;中国的筷子长而厚重,多是木制品或竹制品,因为我国的食物都是油料理,用木筷子夹住食物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

(2)同是“用筷大国”,日本人换筷子的频率远比中国的高,他们平均两三个月换一次,而中国的却是两三年才换一次,不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对筷子的卫生问题日益关注,现在缩短为一年左右换一次。

(3)在中国,用餐完毕后,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子上,并等众人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离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就扔下筷子离席;日本的筷子礼仪也相差无几,用餐既毕,筷子不可随意摆放,要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碗的旁侧,并要再次向桌面鞠躬道“谢谢招待”,不仅在家是这样,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二、中日酒水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酒就成为了用于交朋结友等多种用途的神奇工具。且不说古人写的那些“借酒浇愁愁更愁”等华丽诗词,也不说国人对饭局中“无酒不成欢”的传统观念,其实酒还另有妙用,适量饮酒,可以缓解疲劳,疏通筋脉。

关于酒文化,多见于社交场所。中国人不仅喜欢在宴席上满布菜肴,还喜欢配上陈年佳酿与亲朋好友佳宾分享,很多人还会在下班后或者在家时来一杯酒做自我休憩,他们认为边吃边喝才能畅所欲言,使吃饭时的氛围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因而很多生意人在与客户应酬时都是边喝酒边谈生意,促成生意的成功率超乎你想象,这也造就了中国人喝酒也是工作的思想。日本人也爱喝酒,却绝对不允许在工作时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放松娱乐的时候,不可以谈正经事,尤其是工作上的事,这样会显得很不严谨,即便是出于公司应酬,也只是谨慎的表面形式与人喝酒。

三、历史角度看中日饮食习惯

日本的饮食习惯往往都带着“清淡、量少、精细”等的评价,从总体上看,其饮食属于植物型饮食。中国的料理会大量使用油,亦称为“油料理”,做法也是纷繁复杂,几乎每样食材烹煮的时候都离不开油;而日本的料理几乎不怎么用油,精进料理用的均是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等,使得其料理具有少油、清淡的特点。

在古代,中日两国的饮食观念大有出入。中国的饮食观念是“民以食为天”,对饮食非常重视,而日本的饮食观念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以前,日本人是通过一个人的穿着、交通工具和住宅等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教养,对饮食也就不关心。在发展的历程中,日本人不断受到我国及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影响,逐渐重视起饮食的营养健康,饮食的地位逐步提高。由于这些饮食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现今的中日两国人民食水平和健康水平也产生了差异。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人均寿命高于中国人。中国的人均寿命值快速增长,但仍然没能达到日本的寿命值水平,这就要从经济水平与饮食习惯进行分析。我国当今社会许多中老年人所患的心脑血管病与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有关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认为,日本人之所以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讲究营养清淡,不暴饮暴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观念在逐步改变,国人喜欢宴请聚餐大吃大喝、不讲营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结论

通过本文对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的剖析,我们发现其中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这样才更能体现中日两国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大学出版社,2008

[3]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蔡 澜.《蔡澜谈日本:日本料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礼俗;节日;饮食;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人非饮食不能生活,所以,中国先贤对此早有论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饮食礼俗又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事项。《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礼俗后来也成为礼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和严格规范下所支配的活动之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节日为载体,通过对节日饮食的介绍让观众感受到饮食礼俗背后的文化价值:团圆幸福的和谐文化、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以及人们世代传承的节日饮食礼俗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善良和智慧。

一、饮食与礼的起源

礼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权威的制约因素。诚如冯天瑜先生所言:“从一定意义言之,一部中国文化史,即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1]73

(一)礼的起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际、儒家经典以及《礼记》中的有关论述来看,最早的礼仪,可以从先民的饮食行为中找出一些线索来。关于礼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如“饮食说”“宗教祭祀说”“风俗说”“人情说”“礼仪说”等。《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可看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他在《闪米特人的宗教》中提出:“图腾制是由一种‘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而祭祀仪式的前提是假设神的存在。”[2]6祭献是古代宗教礼仪的主要形式,最古老的祭祀形式是用动物祭献,这类祭献是一种公共的仪式,它是由整个氏族参与的一种活动。祭献完后,还要共享祭品,以表示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的亲密关系。在共同进餐中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宗教力量,而是吃这种活动本身。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莫过于“吃的是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漠的表现,因而饮食盛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2]7

(二)“礼”与“俗”的联系及其转化。《礼记·曲礼下》中说:“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这反映了中国古人就有把礼、俗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观察的思维特点。《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作为社会制度的礼是由民间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俗”常与“百姓”连用,于民间自然生成并传承,是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下众人相互模仿而形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民俗中的重要部分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仪式,就上升为礼仪。因此,俗先于礼,礼来源于俗。所谓的礼俗其实就是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风俗。[3]在饮食行为基础上出现的礼仪,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约定俗成,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由饮食习俗所产生的原始之礼的转化过程,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礼最初执行着满足人类对物质财富和生活用品进行分配与享用的等级差别标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援俗入礼”的特征。[2]12

无论是“俗”还是“礼”,都根源于人性,始于人情,既是礼之大本,也是俗之大本,是礼与俗在儒家哲学中的根本相通之处,是俗被成功改造为礼的基点。[4]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以人为核心”是中国礼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礼学是以人为研究主题,以人在礼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及其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得以受到大众的热爱,也恰是因为片中在讲述美食的同时更关注美食背后的人及人性和人情。

二、节日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节日礼俗包裹着各民族各地域不尽相同又相通相融的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一般说来,传统礼俗节日深深地根植于人们自然形成的欲望和细腻微妙的情感世界,以适宜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人们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礼俗节日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满足了物质和肉体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5]133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传统节日饮食为例,通过对这些节日饮食礼俗的分析,来展示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团圆幸福的和谐文化、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以及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等。

(一)春节、端午节饮食礼俗:团圆幸福的和谐价值。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为主要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年就是一场盛宴,似一曲宏大的乐章,尤其中国人最幸福、最看重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除夕之夜围坐在桌前吃上一顿团圆饭。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关于春节出现了多次,但每次都不同。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吉林查干湖,快过年时,当地的习俗是举行祭湖祭鱼的活动,进行祭祀以祈求湖里的神仙恩赐来年的丰收。查干湖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的年夜饭则是一顿“全鱼宴”。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年糕被当地人称作“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同样的节日,在北方的北京,讲述一名职业摄影师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的日子里,才能回到父母身边,除夕夜阖家团圆吃“饺子”,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和艾叶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到了今天,之前的一些习俗已被渐渐遗忘,自从被定为节假日后就成为在外忙碌的人与亲人团聚的另一个重要节日了。“回家吃粽子”成为端午节回家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其实,吃不吃粽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与家人团聚。

(二)重阳节——孝亲敬老的传统价值。农历的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由于九月初九“九九”的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并推行敬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敬”作为礼文化的核心,是千百年来行礼者的共识。“敬”的原则,实质上揭示了人性中天然的爱亲爱人之心、尊亲尊人之情。《礼记》开篇即曰“毋不敬”。“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讲到了重阳节。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以凸显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价值。日常饮食行为也是体现孝亲的最佳形式,《礼记》中对日常饮食的孝亲礼节多有涉猎,如“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馂如初”。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里介绍了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街上的年轻人抬着关公像,老人们头戴茱萸。欧阳广业作为一个村宴厨师,在这一天要为村里的老人做一顿可口的村宴,村里的年轻人和老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美味。

(三)新米节、望果节的饮食礼俗:祭神敬祖的祭礼价值。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风俗。《后汉书》记载:“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民众对中华民族祖先的祭奠,溯古至今,绵绵不断。在少数民族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重道德感情而轻礼数和财物的祭礼思想是礼俗文化的又一个体现。在进行节日祭祀时,最重要的是祭祀之人的虔诚之心,不拘泥于形式的完备和礼品的丰厚。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带有祭祀文化的壮族从江加榜新米节和藏族的望果节。从江加榜新米节是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没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稻谷成熟前几天举办。后世的子孙没有忘记先民们的艰辛,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于是新米节便约定俗成下来,并世代相传。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介绍了从江加榜新米节,片中讲了下尧村壮族的潘银少和黄兰荣两位老人为庆祝即将到来的新米节做准备,除了主食糯米外,还要制作腌鱼、炜酒等。当地还设有“长街宴”,村中人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庆贺丰收。如今,“长街宴”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意为“绕地头转圈”。在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感谢上天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之后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氛围。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讲述了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的望果节。当地的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藏民桑吉为节日精心酿造着青稞酒,桑吉手艺俱佳酿造的青稞酒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望果节当天大家一起品尝着甘甜的青稞酒。无论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还是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无不表达出人类质朴真挚之情。天帝神灵虽然高高在上,却是人们观念中的保障现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中国人信奉神灵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出离人世而是为人世求福佑。[5]128

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三、节日饮食礼俗的传播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其所展示的厚重感和文化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人和社会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用影视媒介特有的形象性、快捷性、大众性、声画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的记录和书写,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艰辛地寻找自然界馈赠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用虔诚的态度对待传统节日,感谢上天的恩赐。无论是《自然的馈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抑或是《主食的故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在美食的背后始终关注的对象是制作美食的人。

礼俗是社会文化浓缩的精华,属于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孕育于小农经济下的节日礼俗,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于中华民族的节日之中,而所有节日表现形式的基本载体与内容是无数个和气候季节、人文精神、道德关怀、祖先崇拜、宗教情怀、社团聚会相关联的生活内容。它与我们民族的精神相关联,是整个民族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善良敦厚与团结友爱的思想理念的内在形态,是一个民族历时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内核——民族灵魂的所在。如果离开了这些节日礼俗的活动内容,所谓的文化特征就无从谈起,并且所有的节日表现的谓之以乐的活动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礼俗食俗文化的传播,会唤起人们对生命和社会的热爱,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志琴.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回应文化研究的新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4]王玉霞.礼俗与统俗——中国古代礼对俗的文化诉求[J].济南大学学报,2011(3).

[5]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第9篇

关键词:日本;美食;人

一、日本饮食文化及其对日本美食剧的影响

饮食文化是什么?同文化一样,饮食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物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而狭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如饮食风俗、饮食思想、饮食行为等。

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是日本文化体系确立的产物。在古代,日本饮食文化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曾引进众多“华食”。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在日本迅速发展,其饮食文化中又充实进了欧美“洋食”的成分。到了20世纪,日本则将“华食”、“洋食”与大和民族的“和食”巧妙融合,形成了卓尔不群的“东洋料理”。丰富的日本料理体现了和食的包容性这一突出特征,也为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基础素材。《孤独的美食家》的美食选择最初只在东京地区,后来随着剧情发展,选择美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并且在第四季第二集加入了台湾下午茶、韩国料理等菜品,体现了日本料理的包容性的同时,也展现了日美食剧选材的包容性。

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鲜艳,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择取,既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便是日本料理的审美性,主要表现在日本菜的摆拼。摆出的菜有主、有次、有点缀,给人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观众对外观的认同对美食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日料以精致量少著称,也给《孤独的美食家》中主人公五郎每顿饭会点多种菜品提供了合理解释。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前些年日本美食剧主角是符合传统认知的女性角色,近两年美食剧主角突破传统,以男性作为剧中主角:在《深夜食堂》中是眼角有刀疤的大叔,《孤独的美食家》主角是穿正式西装的不苟言笑的商人。这种突破传统的创新既提高了收视率,也体现出日本文化的进步。

二、日本美食剧围绕“人”的主题表达

(一)人与食物――对食物的尊重

《深夜食堂》中人物吃饭前多会双手合十,念一句“我要开动了”,然后再开始吃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呢?我最喜欢的解释是――“感谢你命延我命”,表达一种对事物的感恩之情。

如果说和别人吃饭是与别人交往,那么自己一个人吃饭是与食物交往,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吃的才是美食。这种观点也正是《孤独的美食家》所表达的。虽然片名中有“孤独”二字,可是片中却从未传达出孤独之感。因为所谓“孤独”只能说明主人公每次是独自用餐的形式,可是主人公内心从未有过孤独,因为每次用餐的过程都是与食物打交道的过程,当你正视眼前琳琅满目的食物时,你的内心便已经是充实的了。

同样,当你重视眼前的食物时,家常小菜也是一道令人意犹未尽的美味。《孤独的美食家》中点菜是重要剧情。在第三集主人公五郎纠结是点牛排盖饭还是鲍鱼盖饭时是这样说的――“没想到陆上美食和海中珍馐齐齐登场,这下可真的不得了”,对食物的重视之感可谓扑面而来。用餐更是《孤独的美食家》剧情的重中之重。无论每次主人公五郎点的菜品再多,开动前都会有每道菜的特写和煽动人心的介绍。例如“南蛮风味腌啧西太公鱼”是“美味让人眉开眼笑,一口大小,生长在芦湖的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家伙”,语言诙谐,引人胃口大开。

剧中无时无刻对食物的尊重都在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是食物本身,还有该以何种姿态享用美食。

(二)人与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可以用符号代替,例如他是戴墨镜的黑帮老大,她是容易陷入恋情的脱衣舞娘,她们是恨嫁的老姑娘……可是这些形形的人来到深夜食堂,他们都只是普通的食客了,点自己内心需要的食物,而食堂外的发生的事,似乎在食客们的闲聊中变得不在那么难以忘怀……

从工作、家庭、社交等种种场合里脱身出来的人们,走进夜幕,也就等于重新走进了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与孤独中咀嚼熟悉的食物。《深夜食堂》第三集的“乌贼烧芋头”是一道特别的菜。因为女主喜欢这道菜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她在剧中最终没有与任何人牵扯在一起,坚持的做她自己,就像这道菜一样,不勉强,不将就,只坚持“合得来”的味道。

人无论好坏,对于食物的诚实是真实的,食物是纯粹自己的寄托。

(三)人与他人――情感的寄托与交流

食物不仅仅有果腹的基本功能,往往还肩负着心意传承的功能。在《深夜食堂》中,每一集都是以一道菜命名,同时,几乎每道菜都可以在前面加一个与他人有关的定语。例如第一集“炸肉饼”,是“亡夫喜欢吃的炸肉饼”;第六集“包菜卷”,是“小时候妈妈做过的包菜卷”……每一道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的方式,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

以菜做切入点,用菜讲故事。《深夜食堂》第五集的“春雨沙拉”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春雨沙拉是女主暗恋的男生喜欢的食物,春雨沙拉代表了女主多年的爱恋。故事结尾男主与他人喜结连理,本身不喜欢春雨沙拉的女主终于点了其他的菜品,从这段暗恋无果的感情中解脱出来。情感是一个故事的灵魂,食物是情感表达的出口,这便是美食的美妙之处。

(四)人与社会――食物的选择以外在环境作为基础

这里的外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客观基础。不同地域的人们因为获取生活生活资料的方式、难易程度及气候因素等的不同,自然会产生并积累不同的饮食习俗。

《孤独的美食家》每一集开始都会点名这集故事发生的地点,例如第一集是“东京都,清濑市”;每集的标题都是以“地点+食物”的形式来命名,第一集便是“东京都清濑市松山的辣味豆芽炒肉”。不同的地方便会有不同特色的美食,这便是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2、社会环境。人类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食物制作和烹饪,由此创造出属于人类独特的饮食产生和制作技艺;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形成文化体系。

社会环境可以是地区的发展程度。《孤独的美食家》第二集,主人公五郎,来到了经济发达的“中央区银座”,也只有在银座这样的地区,五郎可以连续吃到台湾的下午茶和韩国的正餐。这集的银座之行被主人公五郎戏称为“亚洲一日小旅行”。

社会环境可以是人物所处的阶层。《深夜食堂》第四集,女主佳纯每次点的食物都是红姜天妇罗。因为出生在大阪单亲家庭的女主,小时候最常吃到的只能是这种穷人的食物。红姜天妇罗即代表了女主所处的社会阶层。

总之,食物被地域特征所局限,同时,食物又代表了地域特色。而人物便是食物与地域联系与磨合的桥梁。

在日本美食剧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食物被放到了值得尊重的地位,每次的用餐都是一次与食物打交道的美好过程,也只有真正尊重食物的人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美味;二是食物之美味不仅在于食材,其中蕴含的“心意”更为重要,吃的是眼前的饭,品的却是记忆里的味道。

美味与人情双管齐下,相信日本的美食剧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饮食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原田信男:《日本料理的社会史――和食与日本文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