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工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8 06:45:59

教育工会论文

教育工会论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工会;权益

目前,中国教育工会有13.6万个基层组织,1170万名会员,是中国唯一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国产业工会,也是组织最健全、会员人数最多的产业工会之一。教育工会在推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以及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上,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当前我国教育工会在保护教师权益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工会组织还很不成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工会“职能失位”

它具体体现为教育工会的维权职能不突出。我国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1]然而,从职业团体的视角出发,却发现教育工会的作用在现实中主要体现在教育、参与、建设三项职能,而其最基本的职能—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这一职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教育工会职能的偏离和维权职能的弱化,使其难以很好地扮演教师合法权益维护者的角色。

2.教育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不健全

从形式上看,我国教育工会自上而下开始组织,从纵向上分为五个层次,各级各类学校在上级工会和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也相应建立了基层教育工会。然而,基层教育工会尤其是设立于中小学校内部的教育工会,由于制度层面的缺陷和不足,难以形成对学校和有关部门的约束,往往形同虚设,被学校当摆设,起不到维权的作用;有些工会组织自身维权意识淡薄,工作不到位,使许多教师的切身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3.教育工会的活动内容形式化

现实中,教育工会的活动局限于搞搞福利、文体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岗位练兵,教学技能比赛、评选劳动模范甚至于维护学校治安等工作,很难体现其作为教师群体利益代表,为广大教师争取权益的特性,其地位和作用异化。

二、影响教育工会在教师权益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因素

教育工会作为教师自己的组织,其对教师权益保障的失位和不力,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工会的行政化

建国以来,教育工会在学校中往往以行政助手的面目出现。有的教育工会组织认为自己是接受同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就单纯地重复党委的声音,不能独立地开展工作,而是配合和依附于学校行政部门:有些工会管理人员由学校行政领导兼任。在目前“人治”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学校领导成为教师利益的代表就值得怀疑了;还有的把工会看作是行政结构中的一个部门,认为工会主席是教育行政部门派出的行政人员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现有的教育工会组织,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的倾向。

2、《工会法》贯彻执行滞后

《工会法》作为由全国人大颁布的一部基本法,其贯彻落实还不如地方法规更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至今有党政领导认为《工会法》是一部部门法,贯彻《工会法》是工会的事,与行政部门关系不大,因而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甚至对工会依法履行维权职能进行无端的指责和刁难;还有的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存在着有了成文法还要等“红头文件”,而有了“红头文件”时,又认为不属其管辖范围,借故不执行的状况[2]。这给《工会法》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使某些条文落实起来具有较大弹性,不利于教师权益的保障。

3.对工会职能认识的不清

人们对教育工会的认识体现为对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关系的把握上,往往把党的领导片面地理解为工会事无巨细向党委请示汇报,谨慎有余而创新不足,党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就不干。表面上看是紧跟着党走,实际上是怕担责任,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职责。教育工会必须克服教育工会行政化、落实《工会法》,必须明确其职责是维护教师的权益,然后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改善教育工会在教师权益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路径选择

1、教育工会自身的建设

教育工会权利的行使及发挥保障教师权益的作用,须加强教育工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改革现行的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灵活统一,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依靠教师群体办工会的运行机制。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会的建设:一是明确教育工会的基本职责。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教育工会的自我建设意识与责任意识,明确教育工会的角色和职能。教育工会建设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最终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加强教育工会的自我建设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教育工会自身建设的前提。不仅如此,还须进一步明确,与《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相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其最基本职能,教育工会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唯其如此,教育工会才能真正肩负起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重任。

二是教育工会的制度建设。首先,《中国工会章程》是全国各级工会的组织制度,各级工会必须遵守;教育行业工会章程其的工作制度,涉及到日常工作惯例,会费收取与支出,吸收新会员的制度等。其次,教育工会干部选举制度。坚持工会会员选举产生教育工会干部选举,教育工会干部对工会会员负责,接受其监督,保证教育工会是广大教师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2、教师的信任和参与

教育工会是广大教师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教师自己的组织。离开了广大教师的信任和参与,教育工会的工作将无从展开,更不用说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了。教育工会维权职责的履行离不开广大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为了确保教育工会组织正常地开展工作,也为了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作为教师应该坚决摈弃以往的鄙视教育工会的错误倾向,从内心深处、从情感上认可教育工会,把教育工会真正当作自己的组织,关心教育工会的成长和发展。其次明确自己作为教育工会主体、教育工会主人的角色,认识到工会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自身密切相关,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支持和配合教育工会的工作。最后要充分信任教育工会,相信它能够有效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教育工会维权不力的现象只是暂时的,随着工会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依照工会法、劳动法建立教育工会

我国《工会法》第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据此,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应切实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在学校内部组建基层教育工会,帮助教育工会选配好领导班子,并在他们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任意抽调,保持工会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会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教育工会主席不搞闲职,工会成员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结语

教育工会维权地位和作用的实现,需要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会自身等内外部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着随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工会组织建设的完善,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兴国:聘任制下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教育评论2000年第6期

教育工会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改进

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在提高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业务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对改进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1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

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笔者认为,作为正式教育的补充形式,继续教育应该分阶段突出重点,在各阶段重点安排讲授会计人员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知识。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会计人员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参加培训,所以培训时间一般只有3~5天甚至更短。要想在短短几天之内面面俱到,要求他们掌握各方面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人们对强制性学习往往带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对那些不能立即见成效的知识。所以,在规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时,应重点安排某一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

在现阶段,应重点安排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培训。我国自1992年实行“两则”、“两制”改革以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这些准则和制度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它们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在于会计人员能否扎实地掌握它们。据统计,我国只有47%左右的会计人员接受过中专以上的教育,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或跟着师傅学的。很多人不了解准则和制度到底为何物,或者不知道有无新准则和制度颁布。而且,囿于自身的能力,他们很难通过自学真正理解准则和制度,特别是带有原则导向性质的会计准则。这无疑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应该专门安排系统的准则和制度的培训。这是会计人员目前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完善会计准则制度体系、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迫切需要。

2教学形式应多样化、现代化

根据《规定》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由各地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由其指定的培训机构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目前,各培训机构普遍还是采取传统的单向面授的教学形式(教师讲,学员听),这种教学形式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培训效率,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浓厚兴趣。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作为实务工作者,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互动的教学形式,由学员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授课教师,教师整理后分成数个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在课堂上,应鼓励学员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探讨。这种教学形式能开拓学员思维空间,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引进案例教学。针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教师搜集相关的真实案例,以这些案例为主线,启发和引导学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譬如,我国和美国近年来发生了众多的财务舞弊案。这些案例有许多共同点,如舞弊手法主要是钻准则或制度的漏洞,或是直接违反相关准则或制度。教师可以结合准则或制度进行讲解分析,从而使学员更好的理解准则或制度出台的原因、背景、意义等。

此外,传统的集中面授的教学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培训时间的紧迫性和培训地点的紧缺性,培训工作往往进行得很仓促,难以进行系统、深入地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面授形式受到的制约,能够随时随地的组织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一般有:函授学习;电话会议形式学习;有线电视形式的学习;电教录像形式学习;卫星传授电视接收形式的学习;计算机为主的学习;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其中网络教育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远程教育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模拟传统教学,而且能弥补后者的缺陷。比如,网络教学的信息含量和信息的及时性是传统教学所不能企及的。另外,网络能搭建一个很好的互动教学平台,而且这种互动具有高效性和及时性的优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教学形式,使之成为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引擎。

3应强化企、事业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

前已述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培训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日常工作。因此,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管理当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态度往往关系到此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因为担心本单位正常经营管理工作受到影响,管理当局往往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持消极态度。他们往往把会计人员接受培训的支出当成一种额外费用,并错误地认为多参加或少参加一次培训,对本企业无多大利害,没有把培训工作提高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据统计,有些地方的会计人员培训面仅有50%左右。因此,有必要强化管理当局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

3.1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或颁布行政规定,强制性要求各单位的管理当局支持正常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这一点在我国各类会计法规中鲜有提及,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规定》的落实,进而影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在强制要求管理当局给予支持的同时,应区别其支持的程度而分别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奖励。譬如,可以将管理当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及取得的绩效作为进行发票管理评级、营业执照年检、贷款证年检时的一项考核指标。

3.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会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绩效的优劣,而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从短期来看,继续教育工作可能会暂时影响一些工作,但从长期来看,训练有素的会计人员将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管理效益。因为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一种资本化投入,而不是费用支出。我们应该通过宣传,让管理当局树立起这种思想。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很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工作,他们的一些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4应采用层次化教学模式

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其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针对不同层次水平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把会计人员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或已取得会计证但尚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人员。初级会计人员主要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和处理,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能规范的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和处理其他具体业务。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一般是会计部门的骨干或主管,负责会计系统的组织管理和和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制度,熟练的进行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分析解决重要的财务问题。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具备相当水准的会计人员。他们一般处于较高的管理层次,参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决策。因此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较为系统地掌握财政税收、金融证券、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金融财经法规有着深刻的理解。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文化的一部分,是长期会计工作实践中凝聚的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等的总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职业道德的丧失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之事时有发生。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甚至共同作弊,为违法乱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还有的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追求私利、监守自盗。有些单位的诚心道德完全丧失,肆无忌惮地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欺骗社会公众。近几年的会计造假案屡屡发生,以致出现会计诚信危机。这些问题都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会计诚信,已是当务之急。

现阶段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可初步归纳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

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灌输其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会计职业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孙利沿.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J].北京财会,2003(5)

教育工会论文第3篇

由于我司是老码头,码头细、规模小,所收的现场操作、装卸、运输员工大部分学历偏低,过去就叫苦力工。虽然随着码头机械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司全面系统加强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员工的素质比刚收购公司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整体来说,人员的素质还是普遍较差,这给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就如何将员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已成为我司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工会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创建“职工之家”为内容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①全面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工作,配合公司的培训计划,协助并督促各部门抓好培训工作,尤其是督促跟进好现场装卸作业知识培训、特种作业考证培训、港口机械作业人员专项作业培训、机械维修人员安全操作以及职业技能的提高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并积极选送机械操作手参加了__省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有效提高了机械操作手学习的积极性。几年来员工每年的培训率均超过100%,在全面提高员工的技能的同时,极大在提高了员工的受训率;

②创建了“职工书屋”,通过发动员工为职工书屋开展捐书活动,鼓励员工积极读书学习,增长见识;并组织开展“企业文化手册”的学习宣传,组织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手册”知识测验等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拓宽了员工的知识面,增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③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和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并通过表彰已获得“__市工人先锋号”的公司机修班的先进事迹,在员工中广泛营造创先争先的良好氛围;

④为确保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坚持不懈做好企业宣传专栏的每月定期出版工作,充分发挥正面宣传的正能量教育作用,图文并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上下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⑤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项文娱体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以“创建职工之家”为主题的大型员工文化节、工会干部培训班等活动,体现了企业工会真心为提高员工素质想方设法的诚意,有效提高了员工整体文化水平和教育素养。

因为是利用工余时间和周六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可能强迫员工放弃休息参与,只能通过从活动的设计上来激发员工的兴趣,从而增强员工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我们着眼于从学习形式上创新,组织员工开展寓教于乐和具有竞赛奖励性质的学习活动来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如:2012年6月,我司工会针对员工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够的状况,筹划组织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制度、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竞赛活动中各小组员工参赛热情相当高涨,竞赛活动现场气氛紧张刺激,尤其是到最后争夺冠、亚、季军的抢答题部分,场面更是扣人心弦,竞赛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这次在学习形式上创新的尝试反响较好,充分激发了广大员工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中小港口,我司工会干部都只是兼职工会工作,承担的工作量一般较多。因此,兼职工会干部自身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会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今年8月,公司工会首次举办了“兼职工会干部培训班”,培训中结合工会兼职班干部的特点,着力要求大家要提高沟通能力、危机处理和思维能力。

①工会干部要宣传、要组织、要引导职工努力为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而工作,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解关系,解决问题,维护员工队伍稳定,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说服教育和引导,这些都需要通过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工会干部不仅自己要做表率,而且要有能力说服别人,引导别人去做好。

②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都有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工会工作不可避免要面临和处理一些危机和复杂问题,而工会干部就是首当其冲的骨干力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危机攻关能力。

③要有变的意识,更要有闯的勇气。要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审时、度势,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要掌握实情、敢讲真话。这样才能达到取信于人,获得公信力的目的,便于接下来在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的手段,除了必要的物质鼓励方式之外,恰到好处的精神鼓励和情感力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学

会尊重人、理解人,在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关爱,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应该以理服人,同时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取得员工的信任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方面我们确实作出过尝试。我司收购__港时地方政府要求我司接收了一名当地的下岗上访人员,该员工入职我司后曾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去省、市、区进行上访(市政府领导还曾要求我司派员协助去劝告他离开上访现场)。我司党支部领导要求工会要切实做好该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企业稳定。为了尽最大努力做好该名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除布置其所属部门主管、工会小组长做好跟进开导外,工会委员还定期与该员工及员工家人了解谈心、沟通交谈,与其推心至腹讲清楚道理,建立朋友间的信任,尽量消除他们内心的不满情绪,加强稳控。此外,还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从情感上做好感化工作。几年来,每次无论是该人员妻子因患先天地贫发病住院、还是其母亲因病住院、小女儿体弱多病等情况,公司及工会组织都及时援手相助,除安排同事顶替其工作给予他回家照顾家人外,并按不同的困难情况给予其特殊困难补助金,让其深深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照顾、同事间的关心和体贴,令该员工心怀感激,他主动向领导表示:公司对自己有恩、有情,绝对不会在任现岗位工作期间再做影响公司的行为。我们的付出确实收到了成效,至今为止,近三年他无再次参与任何上访等活动。

企业外拖车司机较多,而且其工作流动性大,与外界的接触较广泛,更容易受不良信息引导从而产生思想情绪问题。这就要求作为企业工会组织要更关心这类员工群体的思想行为,密切配合党支部加强与拖车部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工会角度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及时化解员工的不良情绪,理顺劳资关系和确保员工稳定。在这方面我们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如:在2011年5月中旬,公司外拖车司机由于受相邻港口的影响,突然发生集体停工的事件,面对这种突发性群体过激行为,党支部领导立即作出快速反应,并要求工会组织同时介入,形成党政工联动,成立事件应急调解小组,日以继夜开会研究、现场调解,耐心倾听员工的意见,以信任、体谅的态度,理解员工的心情和情绪,快速处理并化解员工诉求和不稳定情绪,最终令到司机恢复出车,使公司的生产运作和客户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事后,公司党政工联席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基于当前物价的上升和公司货源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参考各兄弟港的薪酬水平,在对计件员工按货源的变化情况相应调整了薪酬计算标准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成立公司薪酬检讨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薪酬方案进行了调整,总体调整工资水平平均增长达13%,较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工会组织通过这次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协助及时化解员工过激情绪、解决诉求,快速采取应变措施,确保了企业稳定。为工会日后妥善处理好劳资关系和提高应变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建立在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的条件之上的,这就要切实注重加强对企业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了解各时段的生产任务情况,争取行政领导的支持,利用2011年,由于海关政策的变化,暂停了我司一直以来主打经营的二废业务,导致公司要面对业务转型的困境。当时上至中层管理人员下至一线生产员工都感到难以接受、悲观失落,甚至失去了以往的工作干劲。面对这种状况,公司党政工联动,通过支部党员大会、中层管理人员会议、工会小组和群众组织会议等不同层级的宣传教育引导会议,同大家分析形势,树立信心,要求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开展业务转型,发展开拓柜石、散石、陶瓷等货源业务市场,一定能尽快走出困境。思想统一后,公司一边全力走出去拓展石头、陶瓷等货源,一边继续做好员工思想的引导,通过〈企业宣传专栏〉向全体员工进行企业生产转型的形势教育、思想开导和企业最新货源拓展情况通报等形式,使员工除顾虑、知企情、懂形势,树信心。在货代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积极与海关等联检部门沟通,抓紧时机引导原经珠海口岸进口的各大客户业务回流等举措,2011年散货吞吐量较2010年同期大幅增长44.12%,完成任务幅度为124.67%,确保业务转型的顺利过度和公司生产的正常运作,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了二废货源停止后造成的重大生产损失,确保了企业稳定和员工的思想稳定。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给我们港口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会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增强工会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认为这种创新主要由三个方面体现:

1.思想观念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工会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是相互结合的,就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思想观念的创新就是要通过提高学习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的内行,形成与市场经济、竞争形势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改革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只有把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与工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体现在日常的管理中,才能使员工在情感的鼓励下爱岗敬业,在制度的约束下主动努力的工作,并尽情享受工作带来的思想和心灵上的愉悦。

教育工会论文第4篇

【关键词】工科类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实践

一、工科类高职高专学人文教育低下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新的社会思潮涌现,市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一)人文素质教育受忽视

所谓人文,并不仅仅是人的知识、品德、才能、气质,还有历史和环境等因素。虽然人文教育被重新重视,但是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当代工科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低下,不完全是学生自身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他们自身都有原因,是人文素质教育长期受忽视的结果。

首先,家庭忽视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人文精神,“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的人文历来都和教育连在一起,希望通过人文教化来达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如今忙碌的生活让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老年人的溺爱,甚至有些未成年人独自生活,这样的家庭传统教育几乎消失殆尽。正是由于家庭的忽视,学生从小到大就丧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时期。

其次,学校忽视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以实用为目的,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工科类高职高专就是要培养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完全不重视人文教育,不重视理论课,片面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最终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削弱,教育的整体质量下降,学生的伦理道德滑坡,出现了人文精神危机。

再次,是社会的忽视。虽然人文教育的口号越喊越响亮,但学生因为从小到大,对“实用主义”耳濡目染,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长期都奉行“成绩是一切评价标准”,应试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滋长了学生的功利性。到了大学以后,没有了人文意识,很多经典名著、艺术与品位都早已被抛弃。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变。市场经济下,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在脑后,利益面前人们尽显丑陋的本性,很多人迷失于追逐金钱、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唯利是图的风气弥漫整个社会,从而,整个社会也是现实的,是物质的。

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中国存在很多社会思潮如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宣扬西方新闻观、、质疑改革开放等,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很容易被负面和敌对势力诱导。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意识的侵蚀,导致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追求利益为价值取向,社会上一些不诚信、自私自利以及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成为现代青年大受追捧的世界观。

(三)高科技带来的负面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学科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的割裂,以及人们视野的狭窄。1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觉不自觉地削弱甚至遮蔽了人文教育,使教育忽视了道德、理想、审美、情操等方面,从而教育体系失去了完整性。

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止是生活上的便捷,也给学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工科类高职高专以男生居多,并且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自觉性弱,智能手机和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沉浸于网络的学生数不胜数,手机更是离不开手。在有的课堂上90%的学生上课玩手机,有些学生可以不吃饭、不上课、不睡觉地玩游戏。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也可以使人变得更堕落,更不像“人”。

二、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以“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自身发展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2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启发学生智慧,树立正确价值观

人文知识是感性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都属于人文范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文知识有益于学生丰富知识,认识世界,从而提高智力水平。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通过做志愿服务、公益等活动会逐渐认识到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满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和付出,因此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学生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价值观也会规范化,从而修正自我的人生价值观念。

以我校机电学院的志愿者为例,我院志愿者小分队长期服务于黄石市箭楼下社区。学生们平日里通过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帮助社区打扫清洁等活动赢得了社区人民的欢迎、校内校外的认可,并且获得了市里的“志愿者示范站”的荣誉称号,同学们做起志愿活动更起劲了,笔者亲眼看着他们从最初的稚嫩逐渐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二)增强综合能力,塑造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自我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塑造。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具有耐心,细心甚至是爱心。通常,学生深入基层,与各种人群接触,在有的农村活动中条件艰苦,还需要学会自己做饭,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学生的韧性,完善他们的品格。

(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审美情趣

现在人们比较浮躁,评判美的标准往往只看外表,很多人向往、追捧所谓的“网红脸”,而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工农、接触工农、了解工农、学习工农,工农群众身上那种勤劳、朴素、政治的品性使学生学会分辨真、善、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还能使学生感受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从而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拥有更崇高的人生品味。

三、提升社会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

1.提高意识

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意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普遍缺乏信心、对未来迷茫、思想简单、价值观偏失,所以,必须重视社会实践对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功能,引导他们走向社会,提高他们的人文综合素质。

2.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很多教师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高专的教师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师们平时工作繁忙,学术研究、行政琐事较多,容易忽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伤害学生自尊、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等情况时有发生。言传身教绝对胜过说教,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可以从基础的人文经典的阅读、比赛,到请教育大师来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再到评比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制定工作的考核等,把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津贴直接挂钩,奖励工作敬业、受学生喜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并且作为典型和榜样大力宣传。相信这样假以时日,工科类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会大大提高。

(二)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仅能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成功,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要调节、利用好学工、教务、保卫、后勤等部门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援和帮助,而相关教师的指导必须深入、有实质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挂名”而已。3教师要对学生开设社会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在社会实践和目的、内容、形式、方法、技巧以及活动的组织、公共关系处理、活动总结、实践报告的写作等方面进行专题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着力提高“面”上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协助学生处理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赢得单位的理解与支持;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思想波动问题,做好情绪主导工作,指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实践锻炼。此外,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时要认真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且学校相关部门要对参与的教师进行考核,只有教师亲自参与,教师们才能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渗透这一思想;同时,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既是重视和保障又有实质性的作用,防止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三、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和计划

(一)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和良性运转,学校必须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联系,本着从学生锻炼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结合国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国情和政策,制定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相关政策,又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首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校外人文景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在拓宽丰富社会见识与经验的同时,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无形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最终思想得到升华,使之内化为人文精神。

其次,可以结合主席一系列讲话内容,如“两学一做”,制定考察方向或调查报告的选题指南,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并完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全校学生中宣讲。此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深刻地学习和认识党的方针政策,更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固他们的信仰和信念。

最后,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生应与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参观名优企业,参与社会服务,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或是假期兼职以个人或集体进行,从而可以提高专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四)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尤为重要。因此学校一是要实行社会实践合格证书制和学分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践育人的效果。4二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评估机制,学校应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进现进行严格考评,其考试成绩计入学籍档案,纳入学生德智体美综合测评体系,与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挂钩。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上述考评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虽然人文素质教育呼声日益增强,但是很多工科类高职高专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有的不够深入,有的经费不足,有的流于形式。社会实践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手段,特别是针对实践性较强的高职高专院校,他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工科类高职高专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同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

参考文献:

[1]戴F,陈国生《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园地,2008,(2)

[2]张连生,《高职高专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月

[3]桂署钦,《社会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理论之窗,2009,总期323期

[4]冯刚,《辅导员工作培训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注释:

1.张连生,《高职高专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月.

2.冯刚,《辅导员工作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P114

教育工会论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社会教师德育工作

身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体会是最深的: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作为中学的班主任,压力则会更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不仅仅是普通中学的教师有此感受,一级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困惑。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他们虽然在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大小的差异,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着独特社会背景下的独性。

我所面对的是浙江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个群体比起一级重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高和职高的学生又要强一点,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作为仍然以高考为评价标准的高中教师,我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并不是来自教学,而是来自作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德育问题是作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群学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我们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不远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但个人素质和价值观、民族素质和民族的价值观却是难以再塑造的。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调理的时期。

从我所接触的这群学生来分析,更带有普遍性。这群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年龄上所反映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问题,还是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的。

首先,从年龄上来看,高中阶段,他们都在16到18岁之间,正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最为模糊的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构成了矛盾,使他们自己也处在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叛逆性极强。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规范的要求或师长的教育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倾向,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已经懂事了,不希望大人还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也不想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项规章的制约,这就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其实,他们这种希望得到社会认可、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尊重的心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在尊重他们的意见的同时,也应该看清楚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为他们已经成熟了,对他们听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给他们去处理而不过问,肯定是通不过的,而在错误面前,他们又往往会希望我们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来呵护和宠爱,不是当大人一样去批评与苛求。在这时,你会看到他们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连基本的是非观都还不成熟。这就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生理特征。而在这个阶段与之接触最多的老师,则无疑是要面对他们这种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对象。而这个阶段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是不可跳跃的,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则更应该倾注最多的精力来对之教育引导。这也便成了教师德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阶段了。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造成我们这群老师德育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当然,每个人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不会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无疑都是家庭中的绝对重心。而现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也正造成这些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其一,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总是会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其二,不会关心、帮助和理解他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漠;其三,无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与帮助都视为理所当然,视接受关爱位自然、应该之事,不会感恩,也不知回报;其四,劳动观念较差,长期以来在家庭中有父母为之安排好一切的习惯养成他们对劳动毫无意识的心理。这些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带有共性的特征,而我们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为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作为今天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对这群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这种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教育工会论文第6篇

刊物特色:本刊立足国内,面向行业,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形成了权威性、导向性、理论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办刊特色。

本刊宗旨:以“把握继续教育时代脉搏、引导继续教育发展潮流、继续教育权威言论、剖析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交流继续教育成功经验、追踪继续教育动态信息”为宗旨。

服务方向: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举措和经验;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

受众群体:本刊面向继续教育理论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国家部委机关、科研部队、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着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政策导航、理论纵横、观察思考、科技与教育、探索与实践、军事人才培养、他山之石、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继教信息。

本刊特稿: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政策,发表继续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讲话、论述、言论和重要的深度理论研究性文章。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八点建设性意见》、《澳门持续教育可持续发展》、《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转型》等。

特别策划:以专题形式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工作部署、专访专论、会议报道及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论文等;反映各级各类院校、培训机构有关继续教育的最新成果、经验总结等。如:东南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工程教育协会2011年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入选征文:《煤炭行业与工程教育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对电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程教育的思考》、《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

政策导航:刊载全国性及各地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条文,同时就政策法规的特点、内容、出台背景、落实情况等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解析。

理论纵横:以发表继续教育领域重要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学术探讨文章为主,反映业界最新的、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力求在论点交锋、学术争鸣中推动理论繁荣。如:《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困境之刍议》、《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合作理论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等。

观察思考:刊发围绕继续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有关现象和近况进行深入探讨和深度剖析的文章。如:《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现场教学方式初探——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现场教学为例》、《任职教育形势下教员代职的实践与思考》等。

科技与教育:刊发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对继续教育事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类文章,及远程继续教育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的相关文章。如:《学习型社会视阈下如何培养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等。

探索与实践:刊发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继续教育的经验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工作交流、问题探讨性文章,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发展之路。如:《高校继续教育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关于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等。

军事人才培养:探索军队院校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规律和思路,研究军队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军队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如:《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研究》、《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教员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升学员任职能力》、《美军任职教育主要做法及启示》等。

他山之石:刊发反映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的文章。如:《德国工程类专业“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启示——赴德考察学习随感与思考》、《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等。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刊发“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的高水平、高质量征文。

继教信息:刊登国内外继续教育领域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会议、活动、项目介绍等消息。

来稿投寄: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编辑电话:王红军:010-66366871,贾利特:010-66366872,李养正:010-66366874,郭延彬:010-66366874

教育工会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教育工会论文第8篇

关键词: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工作讨论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93-0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M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M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酷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第一,作为当时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协作团体,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及三次集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建设与民族自救成为时代主题,三次集会以及所包容的农业职业教育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第二,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复兴民族国家为前提,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目标,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普及农业职业教育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会的各个环节融入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使人物的演辞与报告充满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强化演辞与报告内容的诠释与解读,每份演辞与报告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成果,所有内容及发表之意见,均富有价值,既反映了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发展情势,也是报告人等主观思想与理论的结晶,要突出文本在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提炼了乡村建设在文化教育、农事经济、自治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问题。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呼唤民生政府,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八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4.

[8]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5.

[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

[10]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上海:新知书店,1936.

[11]古M.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2]古M.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13]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M].上海:大东书局,1946.

[15]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村新报社,1935.

[16]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7.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Zhan-p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教育工会论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转贴于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整理。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